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淺談藏族佛教的宗派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藏族佛教的宗派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淺談藏族佛教的宗派

一、宗派傳播的過程

名利之爭日漸加劇,致使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觀被逐漸淡化,同時主張各宗派有差異的思想日漸抬頭,甚至出現(xiàn)了藏族宗教各宗派之間相互不尊重的現(xiàn)象。回顧藏族歷史,盡管主張各宗派之間沒有本質(zhì)差別的話題由來已久,但是迄今為止對該話題進行深入系統(tǒng)探討的人很少。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觀在藏語里被稱作“瑞麥(ris-med)”或“瑞斯瑪切巴(ris-su-ma-chad-pa)”。在英文里或被譯作“Universalism”,“Eclecticism”,或被譯作“Sectarian”,“Sectarianism”。本人主張譯作“Uni-versalism”,因為“Universalism”一詞包含了“無宗派、偏袒、袒護”等含義。下面我想重點探討一下藏族宗教宗派無別觀的起源與發(fā)展。藏族宗教宗派無別觀的歷史很長,但實踐的力度卻非常有限。以公元8世紀為例,藏族歷史上出現(xiàn)了蓮花生這樣的歷史人物。關于蓮花生的歷史記載大致可以分作紀實性的胎生說和神話性的化生說兩大類。其中,從紀實性的胎生(mngal-skyes)說而言,我們知道蓮花生生于史稱鄔仗那的地方,但無法進一步確定他的具體的生日和籍貫。神話性的化生(rstdes-skyes)說很難通過現(xiàn)代科學的論證。這種神話性的記載有《蓮花遺教》(bad-ma-bkv-thang)、《遺教璃巖版》(bkv-thang-shel-brag-ma)等版本。這些文獻均由史稱鄔堅林巴的掘藏師發(fā)現(xiàn)于公元14世紀。從本教文獻記載來講,公元8世紀出現(xiàn)了一位史稱占巴南喀的本教徒,當時正處于缽本(ban-bun)

二、爭斗時期

隨著本教敗北,古印度佛教在藏區(qū)據(jù)于主導地位,占巴南喀被迫改信了缽第教,這種被迫改信的教徒藏語史稱“南缽(nan-ban)”。占巴南喀的妻子史稱沃丹巴瑪(vod-ldan-vbar-ma),他們倆膝下有一對雙胞胎,老大叫澤旺仁增(tshe-dbang-rig-vdzin),老二叫雍仲童卓(gyung-drung-mthong-grol)。本波教徒認為老二雍仲童卓其實就是蓮花生。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么蓮花生不是化生而是胎生。換一句話說,蓮花生胎生說是符合人類繁衍的一般規(guī)律。公元8世紀,還有一位有名的藏族佛教徒,史稱毗盧遮那譯師。關于毗盧遮那的傳記有《毗盧面具》(bee-ro-vda-vbags),成書于公元14世紀。從《毗盧面具》一書的記載來看,毗盧遮那是一位主張本教和缽第教無本質(zhì)區(qū)別的踐行者??v觀公元8世紀到14世紀的藏族歷史,盡管我們沒能找到主張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的藏語“瑞麥”這個概念,但是,有很多記載能夠證明公元8到14世紀的藏族史上確實存在與主張“瑞麥”觀相雷同的思想觀點以及持這種觀點的踐行者。時至17世紀,班禪洛桑曲吉堅贊(1567-1662)撰寫了《噶舉派大手印要義》一書,明確提出了藏族宗教各宗派在其本質(zhì)上無差別的觀點:“在大手印學說中,盡管俱行派、寶盒派、五有派、一味派、四字派、希杰派、斷行派、圓滿派、中觀派等諸派在名稱上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只要是明了義理的智者、富于實踐的瑜伽師,就能夠鑒別出它們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p>

三、各宗派

俱行派(lhan-cig-skyes-sbyor):12世紀岡波瓦(sgam-po-ba)提出,岡波瓦又名達布拉杰(dwags-po-lha-rje),去世于1153年;寶盒派(gvu-ma):12世紀克朱瓊波(mkhas-grub-khyung-po)提出;五有派(lnga-ldan):支貢派尼丹龔波(vjig-rten-mgon-po)提出,尼丹龔波的生卒年代為1143-1217;一味派(ro-snyoms):宗巴嘉瑞(gtsang-pa-rgya-ras)提出,他的生卒年代為1161-1211;四字派(yi-ge-bzhi):安曼南斯伽冉(a-ma-na-si-ka-ra)提出,安曼南斯伽冉為梵語,“安曼南斯”就是這里所說的四字,“伽冉”具有心理處于抑制狀態(tài)之意。迄今為止,關于安曼南斯伽冉其人,我們還未能找到更多相關歷史資料;希杰派(zhi-byed):希杰派與大手印沒有關系,希杰派是由帕黨巴桑杰(pha-dam-pa-sangs-rgyas)提出的。黨巴桑杰系古印度傳教士,他去世于1117年;斷行派(gcd-yul):斷行派由11世紀的藏族著名尼僧瑪吉拉準(ma-cig-lab-sgron)提出;大圓滿派(rdzogs-chen):先后由公元8世紀的蓮花生、毗盧遮那等提出;本教大圓滿象雄耳傳(bon-gyi-rdzog-chen-snyan-brgyud):由切吾達布日雜(khyevi-ta-pi-h(huán)ri-tsa)提出。關于切吾達布日雜其人的記載頗具神話色彩,有待進一步考證;中觀派(dbu-mvi-lda-khrid):由宗喀巴提出,他的生卒年為1357-1419。班禪洛桑曲吉堅贊關于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的觀點是非常明確的,也正因為班禪洛桑曲吉堅贊這樣富有智慧和偉大胸懷的大師的出現(xiàn),在17世紀的藏區(qū)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觀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因而造就了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堅贊這樣持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觀念的歷史偉人。時至19世紀,先后出現(xiàn)了嘉央欽澤旺布(1820-1892)、貢珠元丹嘉措(1811-1899)等主張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觀的大師。貢珠元丹嘉措關于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觀的著作有《宗派無別源流史》、《知識總匯》等。本教,以虹化師夏察·扎西堅贊(1839-1934)為代表,也有不少主張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觀的僧人。國際藏學界,金斯密斯(GeneSmith)先生曾就貢珠元丹嘉措關于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觀的具體實踐問題做了重要的專題性研究。至此,我還要引用一段文字。對于廣大藏學愛好者而言,這段引文是非常熟悉的。大家知道,藏族歷史上出現(xiàn)過一位非常有名的佛學大師,他的名字叫圖官·曲吉尼瑪(1732-1802),他著有一本書叫《宗教源流史》,該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盡管有人以為缽第教和本波教格格不入,但是,因為缽第教中含有本波,本波教中含有缽第,所以像我這種不具備法眼之人,很難區(qū)分孰是缽第教孰是本波教??偠灾?,本人認為:面對21世紀,隨著藏族宗教走向世界,回顧藏族歷史上形成的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的觀念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特別是對于從事藏學研究工作的人來講,深刻理會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觀,結合自己的研究以實際行動踐行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的觀念尤為重要。作為藏學研究者,工作上堅持講科學固然重要,即便在講科學的同時信仰宗教也未尚不可,但在信仰自己所選擇之教派的同時,必須尊重你未選擇的其他教派。同時,對自己所信仰的教派進行科學的論證也很重要,對自己所信仰的教派進行科學的論證并不妨礙你對該教派的信仰。關于藏族宗教各宗派無別觀的話題,我在北京同樣有過一次演講的機會。

四、小結

今天,我同樣主張這樣一個觀點,我在這里強調(diào)講科學、講“瑞麥”的時候,并不是主張放棄自己原定的教派,而另走一條講科學、講“瑞麥”的新路子。因為,藏區(qū)各個地方的教派均有它自己的形成歷史,如果一味地強調(diào)放棄自己原定的教派走一條講科學、講“瑞麥”的新路子,那么勢必又會掀起新一輪的教派矛盾。因此,作為藏人堅信自己的教派無可厚非,但是,作為藏學研究者我們的研究必須以是否有利于絕大多數(shù)廣大藏人為研究前提。

同 作者:美西 單位: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