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條例。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協(xié)調機制,組織有關部門對城市建設項目進行交通影響評價,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guī)劃,確定管理目標,制定實施方案。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jié) 機動車
第四條 機動車的登記,分為注冊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抵押登記和注銷登記。
第五條 初次申領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的,應當向機動車所有人住所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注冊登記。申請機動車注冊登記,應當交驗機動車,并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購車發(fā)票等機動車來歷證明;
(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
(四)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
(五)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
(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在機動車注冊登記時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不屬于國務院機動車產(chǎn)品主管部門規(guī)定免予安全技術檢驗的車型的,還應當提供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第六條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
(一)改變機動車車身顏色的;
(二)更換發(fā)動機的;
(三)更換車身或者車架的;
(四)因質量有問題,制造廠更換整車的;
(五)營運機動車改為非營運機動車或者非營運機動車改為營運機動車的;
(六)機動車所有人的住所遷出或者遷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區(qū)域的。
申請機動車變更登記,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憑證,屬于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情形之一的,還應當交驗機動車;屬于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情形之一的,還應當同時提交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登記證書;
(三)機動車行駛證。
機動車所有人的住所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區(qū)域內遷移、機動車所有人的姓名(單位名稱)或者聯(lián)系方式變更的,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
第七條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所有權發(fā)生轉移的,應當及時辦理轉移登記。
申請機動車轉移登記,當事人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交驗機動車,并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當事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所有權轉移的證明、憑證;
(三)機動車登記證書;
(四)機動車行駛證。
第八條 機動車所有人將機動車作為抵押物抵押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登記該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抵押登記。
第九條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強制報廢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報廢期滿的2個月前通知機動車所有人辦理注銷登記。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在報廢期滿前將機動車交售給機動車回收企業(yè),由機動車回收企業(yè)將報廢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注銷。機動車所有人逾期不辦理注銷登記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公告該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
因機動車滅失申請注銷登記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交本人身份證明,交回機動車登記證書。
第十條 辦理機動車登記的申請人提交的證明、憑證齊全、有效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當場辦理登記手續(xù)。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以及行政執(zhí)法部門依法查封、扣押的機動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機動車登記。
第十一條 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丟失或者損毀,機動車所有人申請補發(fā)的,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交本人身份證明和申請材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jīng)與機動車登記檔案核實后,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補發(fā)。
第十二條 稅務部門、保險機構可以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辦公場所集中辦理與機動車有關的稅費繳納、保險合同訂立等事項。
第十三條 機動車號牌應當懸掛在車前、車后指定位置,保持清晰、完整。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及其掛車、拖拉機及其掛車的車身或者車廂后部應當噴涂放大的牌號,字樣應當端正并保持清晰。
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應當粘貼在機動車前窗右上角。
機動車噴涂、粘貼標識或者車身廣告的,不得影響安全駕駛。
第十四條 用于公路營運的載客汽車、重型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應當安裝、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行駛記錄儀。交通警察可以對機動車行駛速度、連續(xù)駕駛時間以及其他行駛狀態(tài)信息進行檢查。安裝行駛記錄儀可以分步實施,實施步驟由國務院機動車產(chǎn)品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規(guī)定。
第十五條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由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實施。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標準對機動車進行檢驗,對檢驗結果承擔法律責任。
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負責對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實行資格管理和計量認證管理,對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設備進行檢定,對執(zhí)行國家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標準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會同國務院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規(guī)定。
第十六條 機動車應當從注冊登記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一)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二)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三)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四)摩托車4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4年的,每年檢驗1次;
(五)拖拉機和其他機動車每年檢驗1次。
營運機動車在規(guī)定檢驗期限內經(jīng)安全技術檢驗合格的,不再重復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七條 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時,機動車行駛證記載的登記內容與該機動車的有關情況不符,或者未按照規(guī)定提供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的,不予通過檢驗。
第十八條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標志圖案的噴涂以及警報器、標志燈具的安裝、使用規(guī)定,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制定。
第二節(jié) 機動車駕駛人
第十九條 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規(guī)定的駕駛許可條件的人,可以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機動車駕駛證。
機動車駕駛證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guī)定式樣并監(jiān)制。
第二十條 學習機動車駕駛,應當先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知識,考試合格后,再學習機動車駕駛技能。
在道路上學習駕駛,應當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路線、時間進行。在道路上學習機動車駕駛技能應當使用教練車,在教練員隨車指導下進行,與教學無關的人員不得乘坐教練車。學員在學習駕駛中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練員承擔責任。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申請機動車駕駛證的人進行考試,對考試合格的,在5日內核發(fā)機動車駕駛證;對考試不合格的,書面說明理由。
第二十二條 機動車駕駛證的有效期為6年,本條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機動車駕駛人初次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后的12個月為實習期。在實習期內駕駛機動車的,應當在車身后部粘貼或者懸掛統(tǒng)一式樣的實習標志。
機動車駕駛人在實習期內不得駕駛公共汽車、營運客車或者執(zhí)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以及載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劇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險物品的機動車;駕駛的機動車不得牽引掛車。
第二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機動車駕駛人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除給予行政處罰外,實行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積記分(以下簡稱記分)制度,記分周期為12個月。對在一個記分周期內記分達到12分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其機動車駕駛證,該機動車駕駛人應當按照規(guī)定參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并接受考試??荚嚭细竦?,記分予以清除,發(fā)還機動車駕駛證;考試不合格的,繼續(xù)參加學習和考試。
應當給予記分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及其分值,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危害程度規(guī)定。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提供記分查詢方式供機動車駕駛人查詢。
第二十四條 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記分未達到12分,所處罰款已經(jīng)繳納的,記分予以清除;記分雖未達到12分,但尚有罰款未繳納的,記分轉入下一記分周期。
機動車駕駛人在一個記分周期內記分2次以上達到12分的,除按照第二十三條的規(guī)定扣留機動車駕駛證、參加學習、接受考試外,還應當接受駕駛技能考試??荚嚭细竦?,記分予以清除,發(fā)還機動車駕駛證;考試不合格的,繼續(xù)參加學習和考試。
接受駕駛技能考試的,按照本人機動車駕駛證載明的最高準駕車型考試。
第二十五條 機動車駕駛人記分達到12分,拒不參加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的學習,也不接受考試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公告其機動車駕駛證停止使用。
第二十六條 機動車駕駛人在機動車駕駛證的6年有效期內,每個記分周期均未達到12分的,換發(fā)10年有效期的機動車駕駛證;在機動車駕駛證的10年有效期內,每個記分周期均未達到12分的,換發(fā)長期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
換發(fā)機動車駕駛證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機動車駕駛證進行審驗。
第二十七條 機動車駕駛證丟失、損毀,機動車駕駛人申請補發(fā)的,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交本人身份證明和申請材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jīng)與機動車駕駛證檔案核實后,在收到申請之日起3日內補發(fā)。
第二十八條 機動車駕駛人在機動車駕駛證丟失、損毀、超過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暫扣期間以及記分達到12分的,不得駕駛機動車。
第三章 道路通行條件
第二十九條 交通信號燈分為:機動車信號燈、非機動車信號燈、人行橫道信號燈、車道信號燈、方向指示信號燈、閃光警告信號燈、道路與鐵路平面交叉道口信號燈。
第三十條 交通標志分為:指示標志、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路標志、旅游區(qū)標志、道路施工安全標志和輔助標志。
道路交通標線分為:指示標線、警告標線、禁止標線。
第三十一條 交通警察的指揮分為:手勢信號和使用器具的交通指揮信號。
第三十二條 道路交叉路口和行人橫過道路較為集中的路段應當設置人行橫道、過街天橋或者過街地下通道。
在盲人通行較為集中的路段,人行橫道信號燈應當設置聲響提示裝置。
第三十三條 城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在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的情況下,在城市道路上施劃停車泊位,并規(guī)定停車泊位的使用時間。
第三十四條 開辟或者調整公共汽車、長途汽車的行駛路線或者車站,應當符合交通規(guī)劃和安全、暢通的要求。
第三十五條 道路養(yǎng)護施工單位在道路上進行養(yǎng)護、維修時,應當按照規(guī)定設置規(guī)范的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道路養(yǎng)護施工作業(yè)車輛、機械應當安裝示警燈,噴涂明顯的標志圖案,作業(yè)時應當開啟示警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yè)道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交通安全監(jiān)督檢查。發(fā)生交通阻塞時,及時做好分流、疏導,維護交通秩序。
道路施工需要車輛繞行的,施工單位應當在繞行處設置標志;不能繞行的,應當修建臨時通道,保證車輛和行人通行。需要封閉道路中斷交通的,除緊急情況外,應當提前5日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六條 道路或者交通設施養(yǎng)護部門、管理部門應當在急彎、陡坡、臨崖、臨水等危險路段,按照國家標準設置警告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
第三十七條 道路交通標志、標線不規(guī)范,機動車駕駛人容易發(fā)生辨認錯誤的,交通標志、標線的主管部門應當及時予以改善。
道路照明設施應當符合道路建設技術規(guī)范,保持照明功能完好。
第四章 道路通行規(guī)定
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第三十八條 機動車信號燈和非機動車信號燈表示:
(一)綠燈亮時,準許車輛通行,但轉彎的車輛不得妨礙被放行的直行車輛、行人通行;
(二)黃燈亮時,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xù)通行;
(三)紅燈亮時,禁止車輛通行。
在未設置非機動車信號燈和人行橫道信號燈的路口,非機動車和行人應當按照機動車信號燈的表示通行。
紅燈亮時,右轉彎的車輛在不妨礙被放行的車輛、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可以通行。
第三十九條 人行橫道信號燈表示:
(一)綠燈亮時,準許行人通過人行橫道;
(二)紅燈亮時,禁止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是已經(jīng)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xù)通過或者在道路中心線處停留等候。
第四十條 車道信號燈表示:
(一)綠色箭頭燈亮時,準許本車道車輛按指示方向通行;
(二)紅色叉形燈或者箭頭燈亮時,禁止本車道車輛通行。
第四十一條 方向指示信號燈的箭頭方向向左、向上、向右分別表示左轉、直行、右轉。
第四十二條 閃光警告信號燈為持續(xù)閃爍的黃燈,提示車輛、行人通行時注意?望,確認安全后通過。
第四十三條 道路與鐵路平面交叉道口有兩個紅燈交替閃爍或者一個紅燈亮時,表示禁止車輛、行人通行;紅燈熄滅時,表示允許車輛、行人通行。
第二節(jié) 機動車通行規(guī)定
第四十四條 在道路同方向劃有2條以上機動車道的,左側為快速車道,右側為慢速車道。在快速車道行駛的機動車應當按照快速車道規(guī)定的速度行駛,未達到快速車道規(guī)定的行駛速度的,應當在慢速車道行駛。摩托車應當在最右側車道行駛。有交通標志標明行駛速度的,按照標明的行駛速度行駛。慢速車道內的機動車超越前車時,可以借用快速車道行駛。
在道路同方向劃有2條以上機動車道的,變更車道的機動車不得影響相關車道內行駛的機動車的正常行駛。
第四十五條 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線標明的速度。在沒有限速標志、標線的道路上,機動車不得超過下列最高行駛速度:
(一)沒有道路中心線的道路,城市道路為每小時30公里,公路為每小時40公里;
(二)同方向只有1條機動車道的道路,城市道路為每小時50公里,公路為每小時70公里。
第四十六條 機動車行駛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每小時30公里,其中拖拉機、電瓶車、輪式專用機械車不得超過每小時15公里:
(一)進出非機動車道,通過鐵路道口、急彎路、窄路、窄橋時;
(二)掉頭、轉彎、下陡坡時;
(三)遇霧、雨、雪、沙塵、冰雹,能見度在50米以內時;
(四)在冰雪、泥濘的道路上行駛時;
(五)牽引發(fā)生故障的機動車時。
第四十七條 機動車超車時,應當提前開啟左轉向燈、變換使用遠、近光燈或者鳴喇叭。在沒有道路中心線或者同方向只有1條機動車道的道路上,前車遇后車發(fā)出超車信號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當降低速度、靠右讓路。后車應當在確認有充足的安全距離后,從前車的左側超越,在與被超車輛拉開必要的安全距離后,開啟右轉向燈,駛回原車道。
第四十八條 在沒有中心隔離設施或者沒有中心線的道路上,機動車遇相對方向來車時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減速靠右行駛,并與其他車輛、行人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
(二)在有障礙的路段,無障礙的一方先行;但有障礙的一方已駛入障礙路段而無障礙的一方未駛入時,有障礙的一方先行;
(三)在狹窄的坡路,上坡的一方先行;但下坡的一方已行至中途而上坡的一方未上坡時,下坡的一方先行;
(四)在狹窄的山路,不靠山體的一方先行;
(五)夜間會車應當在距相對方向來車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燈,在窄路、窄橋與非機動車會車時應當使用近光燈。
第四十九條 機動車在有禁止掉頭或者禁止左轉彎標志、標線的地點以及在鐵路道口、人行橫道、橋梁、急彎、陡坡、隧道或者容易發(fā)生危險的路段,不得掉頭。
機動車在沒有禁止掉頭或者沒有禁止左轉彎標志、標線的地點可以掉頭,但不得妨礙正常行駛的其他車輛和行人的通行。
第五十條 機動車倒車時,應當察明車后情況,確認安全后倒車。不得在鐵路道口、交叉路口、單行路、橋梁、急彎、陡坡或者隧道中倒車。
第五十一條 機動車通過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定通行:
(一)在劃有導向車道的路口,按所需行進方向駛入導向車道;
(二)準備進入環(huán)形路口的讓已在路口內的機動車先行;
(三)向左轉彎時,靠路口中心點左側轉彎。轉彎時開啟轉向燈,夜間行駛開啟近光燈;
(四)遇放行信號時,依次通過;
(五)遇停止信號時,依次停在停止線以外。沒有停止線的,停在路口以外;
(六)向右轉彎遇有同車道前車正在等候放行信號時,依次停車等候;
(七)在沒有方向指示信號燈的交叉路口,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行人先行。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機動車讓左轉彎車輛先行。
第五十二條 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除應當遵守第五十一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規(guī)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讓優(yōu)先通行的一方先行;
(二)沒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在進入路口前停車?望,讓右方道路的來車先行;
(三)轉彎的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先行;
(四)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的機動車讓左轉彎的車輛先行。
第五十三條 機動車遇有前方交叉路通阻塞時,應當依次停在路口以外等候,不得進入路口。
機動車在遇有前方機動車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時,應當依次排隊,不得從前方車輛兩側穿插或者超越行駛,不得在人行橫道、網(wǎng)狀線區(qū)域內停車等候。
機動車在車道減少的路口、路段,遇有前方機動車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的,應當每車道一輛依次交替駛入車道減少后的路口、路段。
第五十四條 機動車載物不得超過機動車行駛證上核定的載質量,裝載長度、寬度不得超出車廂,并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半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4米,載運集裝箱的車輛不得超過4.2米;
(二)其他載貨的機動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2.5米;
(三)摩托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長度不得超出車身0.2米。兩輪摩托車載物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把0.15米;三輪摩托車載物寬度不得超過車身。
載客汽車除車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內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載貨。載客汽車行李架載貨,從車頂起高度不得超過0.5米,從地面起高度不得超過4米。
第五十五條 機動車載人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公路載客汽車不得超過核定的載客人數(shù),但按照規(guī)定免票的兒童除外,在載客人數(shù)已滿的情況下,按照規(guī)定免票的兒童不得超過核定載客人數(shù)的10%;
(二)載貨汽車車廂不得載客。在城市道路上,貨運機動車在留有安全位置的情況下,車廂內可以附載臨時作業(yè)人員1人至5人;載物高度超過車廂欄板時,貨物上不得載人;
(三)摩托車后座不得乘坐未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輕便摩托車不得載人。
第五十六條 機動車牽引掛車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一)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拖拉機只允許牽引1輛掛車。掛車的燈光信號、制動、連接、安全防護等裝置應當符合國家標準;
(二)小型載客汽車只允許牽引旅居掛車或者總質量700千克以下的掛車。掛車不得載人;
(三)載貨汽車所牽引掛車的載質量不得超過載貨汽車本身的載質量。
大型、中型載客汽車,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以及其他機動車不得牽引掛車。
第五十七條 機動車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定使用轉向燈:
(一)向左轉彎、向左變更車道、準備超車、駛離停車地點或者掉頭時,應當提前開啟左轉向燈;
(二)向右轉彎、向右變更車道、超車完畢駛回原車道、靠路邊停車時,應當提前開啟右轉向燈。
第五十八條 機動車在夜間沒有路燈、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霧、雨、雪、沙塵、冰雹等低能見度情況下行駛時,應當開啟前照燈、示廓燈和后位燈,但同方向行駛的后車與前車近距離行駛時,不得使用遠光燈。機動車霧天行駛應當開啟霧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
第五十九條 機動車在夜間通過急彎、坡路、拱橋、人行橫道或者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路口時,應當交替使用遠近光燈示意。
機動車駛近急彎、坡道頂端等影響安全視距的路段以及超車或者遇有緊急情況時,應當減速慢行,并鳴喇叭示意。
第六十條 機動車在道路上發(fā)生故障或者發(fā)生交通事故,妨礙交通又難以移動的,應當按照規(guī)定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在車后50米至100米處設置警告標志,夜間還應當同時開啟示廓燈和后位燈。
第六十一條 牽引故障機動車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被牽引的機動車除駕駛人外不得載人,不得拖帶掛車;
(二)被牽引的機動車寬度不得大于牽引機動車的寬度;
(三)使用軟連接牽引裝置時,牽引車與被牽引車之間的距離應當大于4米小于10米;
(四)對制動失效的被牽引車,應當使用硬連接牽引裝置牽引;
(五)牽引車和被牽引車均應當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
汽車吊車和輪式專用機械車不得牽引車輛。摩托車不得牽引車輛或者被其他車輛牽引。
轉向或者照明、信號裝置失效的故障機動車,應當使用專用清障車拖曳。
第六十二條 駕駛機動車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車門、車廂沒有關好時行車;
(二)在機動車駕駛室的前后窗范圍內懸掛、放置妨礙駕駛人視線的物品;
(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
(四)下陡坡時熄火或者空擋滑行;
(五)向道路上拋撒物品;
(六)駕駛摩托車手離車把或者在車把上懸掛物品;
(七)連續(xù)駕駛機動車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
(八)在禁止鳴喇叭的區(qū)域或者路段鳴喇叭。
第六十三條 機動車在道路上臨時停車,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在設有禁停標志、標線的路段,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之間設有隔離設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橫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車;
(二)交叉路口、鐵路道口、急彎路、寬度不足4米的窄路、橋梁、陡坡、隧道以及距離上述地點50米以內的路段,不得停車;
(三)公共汽車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隊(站)門前以及距離上述地點30米以內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設施的以外,不得停車;
(四)車輛停穩(wěn)前不得開車門和上下人員,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五)路邊停車應當緊靠道路右側,機動車駕駛人不得離車,上下人員或者裝卸物品后,立即駛離;
(六)城市公共汽車不得在站點以外的路段停車上下乘客。
第六十四條 機動車行經(jīng)漫水路或者漫水橋時,應當停車察明水情,確認安全后,低速通過。
第六十五條 機動車載運超限物品行經(jīng)鐵路道口的,應當按照當?shù)罔F路部門指定的鐵路道口、時間通過。
機動車行經(jīng)渡口,應當服從渡口管理人員指揮,按照指定地點依次待渡。機動車上下渡船時,應當?shù)退俾小?/p>
第六十六條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在執(zhí)行緊急任務遇交通受阻時,可以斷續(xù)使用警報器,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不得在禁止使用警報器的區(qū)域或者路段使用警報器;
(二)夜間在市區(qū)不得使用警報器;
(三)列隊行駛時,前車已經(jīng)使用警報器的,后車不再使用警報器。
第六十七條 在單位院內、居民居住區(qū)內,機動車應當?shù)退傩旭偅茏屝腥?有限速標志的,按照限速標志行駛。
第三節(jié) 非機動車通行規(guī)定
第六十八條 非機動車通過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定通行:
(一)轉彎的非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行人優(yōu)先通行;
(二)遇有前方路通阻塞時,不得進入路口;
(三)向左轉彎時,靠路口中心點的右側轉彎;
(四)遇有停止信號時,應當依次停在路口停止線以外。沒有停止線的,停在路口以外;
(五)向右轉彎遇有同方向前車正在等候放行信號時,在本車道內能夠轉彎的,可以通行;不能轉彎的,依次等候。
第六十九條 非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除應當遵守第六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和第(三)項的規(guī)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讓優(yōu)先通行的一方先行;
(二)沒有交通標志、標線控制的,在路口外慢行或者停車?望,讓右方道路的來車先行;
(三)相對方向行駛的右轉彎的非機動車讓左轉彎的車輛先行。
第七十條 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三輪車在路段上橫過機動車道,應當下車推行,有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通過;沒有人行橫道、沒有行人過街設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過街設施的,在確認安全后直行通過。
因非機動車道被占用無法在本車道內行駛的非機動車,可以在受阻的路段借用相鄰的機動車道行駛,并在駛過被占用路段后迅速駛回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遇此情況應當減速讓行。
第七十一條 非機動車載物,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把0.15米,長度前端不得超出車輪,后端不得超出車身0.3米;
(二)三輪車、人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2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身0.2米,長度不得超出車身1米;
(三)畜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2.5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身0.2米,長度前端不得超出車轅,后端不得超出車身1米。
自行車載人的規(guī)定,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制定。
第七十二條 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二)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三)不得醉酒駕駛;
(四)轉彎前應當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車時不得妨礙被超越的車輛行駛;
(五)不得牽引、攀扶車輛或者被其他車輛牽引,不得雙手離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競駛;
(七)不得在道路上騎獨輪自行車或者2人以上騎行的自行車;
(八)非下肢殘疾的人不得駕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九)自行車、三輪車不得加裝動力裝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學習駕駛非機動車。
第七十三條 在道路上駕馭畜力車應當年滿16周歲,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不得醉酒駕馭;
(二)不得并行,駕馭人不得離開車輛;
(三)行經(jīng)繁華路段、交叉路口、鐵路道口、人行橫道、急彎路、寬度不足4米的窄路或者窄橋、陡坡、隧道或者容易發(fā)生危險的路段,不得超車。駕馭兩輪畜力車應當下車牽引牲畜;
(四)不得使用未經(jīng)馴服的牲畜駕車,隨車幼畜須拴系;
(五)停放車輛應當拉緊車閘,拴系牲畜。
第四節(jié) 行人和乘車人通行規(guī)定
第七十四條 行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二)在車行道內坐臥、停留、嬉鬧;
(三)追車、拋物擊車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
第七十五條 行人橫過機動車道,應當從行人過街設施通過;沒有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通過;沒有人行橫道的,應當觀察來往車輛的情況,確認安全后直行通過,不得在車輛臨近時突然加速橫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第七十六條 行人列隊在道路上通行,每橫列不得超過2人,但在已經(jīng)實行交通管制的路段不受限制。
第七十七條 乘坐機動車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不得在機動車道上攔乘機動車;
(二)在機動車道上不得從機動車左側上下車;
(三)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四)機動車行駛中,不得干擾駕駛,不得將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不得跳車;
(五)乘坐兩輪摩托車應當正向騎坐。
第五節(jié) 高速公路的特別規(guī)定
第七十八條 高速公路應當標明車道的行駛速度,最高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120公里,最低車速不得低于每小時60公里。
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小型載客汽車最高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120公里,其他機動車不得超過每小時100公里,摩托車不得超過每小時80公里。
同方向有2條車道的,左側車道的最低車速為每小時100公里;同方向有3條以上車道的,最左側車道的最低車速為每小時110公里,中間車道的最低車速為每小時90公里。道路限速標志標明的車速與上述車道行駛車速的規(guī)定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標志標明的車速行駛。
第七十九條 機動車從匝道駛入高速公路,應當開啟左轉向燈,在不妨礙已在高速公路內的機動車正常行駛的情況下駛入車道。
機動車駛離高速公路時,應當開啟右轉向燈,駛入減速車道,降低車速后駛離。
第八十條 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車速超過每小時100公里時,應當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車速低于每小時100公里時,與同車道前車距離可以適當縮短,但最小距離不得少于50米。
第八十一條 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遇有霧、雨、雪、沙塵、冰雹等低能見度氣象條件時,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能見度小于2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和前后位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60公里,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
(二)能見度小于1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40公里,與同車道前車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
(三)能見度小于5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20公里,并從最近的出口盡快駛離高速公路。
遇有前款規(guī)定情形時,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應當通過顯示屏等方式速度限制、保持車距等提示信息。
第八十二條 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倒車、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帶掉頭或者在車道內停車;
(二)在匝道、加速車道或者減速車道上超車;
(三)騎、軋車行道分界線或者在路肩上行駛;
(四)非緊急情況時在應急車道行駛或者停車;
(五)試車或者學習駕駛機動車。
第八十三條 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載貨汽車車廂不得載人。兩輪摩托車在高速公路行駛時不得載人。
第八十四條 機動車通過施工作業(yè)路段時,應當注意警示標志,減速行駛。
第八十五條 城市快速路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參照本節(jié)的規(guī)定執(zhí)行。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指定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相當于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承擔。
第五章 交通事故處理
第八十六條 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在道路上發(fā)生未造成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在記錄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對方當事人的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機動車牌號、駕駛證號、保險憑證號、碰撞部位,并共同簽名后,撤離現(xiàn)場,自行協(xié)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第八十七條 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且基本事實及成因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xiàn)場,再自行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第八十八條 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供電、通訊等設施損毀的,駕駛人應當報警等候處理,不得駛離。機動車可以移動的,應當將機動車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將事故有關情況通知有關部門。
第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接到交通事故報警,應當及時趕赴現(xiàn)場,對未造成人身傷亡,事實清楚,并且機動車可以移動的,應當在記錄事故情況后責令當事人撤離現(xiàn)場,恢復交通。對拒不撤離現(xiàn)場的,予以強制撤離。
對屬于前款規(guī)定情況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處理,并當場出具事故認定書。當事人共同請求調解的,交通警察可以當場對損害賠償爭議進行調解。
對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需要勘驗、檢查現(xiàn)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勘查現(xiàn)場工作規(guī)范進行?,F(xiàn)場勘查完畢,應當組織清理現(xiàn)場,恢復交通。
第九十條 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保險公司支付搶救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保險公司。
搶救受傷人員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
第九十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第九十二條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jù)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的,承擔全部責任。
第九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經(jīng)過勘驗、檢查現(xiàn)場的交通事故應當在勘查現(xiàn)場之日起10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果確定之日起5日內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
第九十四條 當事人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各方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應當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調解申請。
對交通事故致死的,調解從辦理喪葬事宜結束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致傷的,調解從治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造成財產(chǎn)損失的,調解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
第九十五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期限為10日。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制作調解書送交各方當事人,調解書經(jīng)各方當事人共同簽字后生效;調解未達成協(xié)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制作調解終結書送交各方當事人。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標準依照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九十六條 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shù)臓幾h,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再受理調解申請。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期間,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調解終止。
第九十七條 車輛在道路以外發(fā)生交通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條例的規(guī)定處理。
車輛、行人與火車發(fā)生的交通事故以及在渡口發(fā)生的交通事故,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處理。
第六章 執(zhí)法監(jiān)督
第九十八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公開辦事制度、辦事程序,建立警風警紀監(jiān)督員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jiān)督。
第九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辦理機動車登記,發(fā)放號牌,對駕駛人考試、發(fā)證,處理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應當嚴格遵守有關規(guī)定,不得越權執(zhí)法,不得延遲履行職責,不得擅自改變處罰的種類和幅度。
第一百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公布舉報電話,受理群眾舉報投訴,并及時調查核實,反饋查處結果。
第一百零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執(zhí)法質量考核評議、執(zhí)法責任制和執(zhí)法過錯追究制度,防止和糾正道路交通安全執(zhí)法中的錯誤或者不當行為。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一百零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的行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條例的規(guī)定處罰。
第一百零三條 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機動車登記或者駕駛許可的,收繳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撤銷機動車登記或者機動車駕駛許可;申請人在3年內不得申請機動車登記或者機動車駕駛許可。
第一百零四條 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行為之一,又無其他機動車駕駛人即時替代駕駛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除依法給予處罰外,可以將其駕駛的機動車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或者有關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放:
(一)不能出示本人有效駕駛證的;
(二)駕駛的機動車與駕駛證載明的準駕車型不符的;
(三)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患有妨礙安全駕駛的疾病,或者過度疲勞仍繼續(xù)駕駛的;
(四)學習駕駛人員沒有教練人員隨車指導單獨駕駛的。
第一百零五條 機動車駕駛人有飲酒、醉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嫌疑的,應當接受測試、檢驗。
第一百零六條 公路客運載客汽車超過核定乘員、載貨汽車超過核定載質量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扣留機動車后,駕駛人應當將超載的乘車人轉運、將超載的貨物卸載,費用由超載機動車的駕駛人或者所有人承擔。
第一百零七條 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條、第九十五條、第九十六條、第九十八條的規(guī)定被扣留的機動車,駕駛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30日內沒有提供被扣留機動車的合法證明,沒有補辦相應手續(xù),或者不前來接受處理,經(jīng)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并且經(jīng)公告3個月仍不前來接受處理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該機動車送交有資格的拍賣機構拍賣,所得價款上繳國庫;非法拼裝的機動車予以拆除;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予以報廢;機動車涉及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第一百零八條 交通警察按照簡易程序當場作出行政處罰的,應當告知當事人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事實、處罰的理由和依據(jù),并將行政處罰決定書當場交付被處罰人。
第一百零九條 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人處以罰款或者暫扣駕駛證處罰的,由違法行為發(fā)生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相當于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決定;對處以吊銷機動車駕駛證處罰的,由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相當于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決定。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非本轄區(qū)機動車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沒有當場處罰的,可以由機動車登記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罰。
第一百一十條 當事人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的處罰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交通警察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不得因當事人陳述、申辯而加重其處罰。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百一十一條 本條例所稱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是指手扶拖拉機等最高設計行駛速度不超過每小時20公里的輪式拖拉機和最高設計行駛速度不超過每小時40公里、牽引掛車方可從事道路運輸?shù)妮喪酵侠瓩C。
第一百一十二條 農(nóng)業(yè)(農(nóng)業(yè)機械)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供拖拉機登記、安全技術檢驗以及拖拉機駕駛證發(fā)放的資料、數(shù)據(jù)。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拖拉機駕駛人作出暫扣、吊銷駕駛證處罰或者記分處理的,應當定期將處罰決定書和記分情況通報有關的農(nóng)業(yè)(農(nóng)業(yè)機械)主管部門。吊銷駕駛證的,還應當將駕駛證送交有關的農(nóng)業(yè)(農(nóng)業(yè)機械)主管部門。
第一百一十三條 境外機動車入境行駛,應當向入境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臨時通行號牌、行駛證。臨時通行號牌、行駛證應當根據(jù)行駛需要,載明有效日期和允許行駛的區(qū)域。
入境的境外機動車申請臨時通行號牌、行駛證以及境外人員申請機動車駕駛許可的條件、考試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guī)定。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關于保險公司搶救費給付義務的法律分析
第三者責任險是指保險車輛在使用過程中因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 產(chǎn)的直接損失,保險公司依照保險合同的規(guī)定給予賠償,目的是分擔機動車交通事故所 造成的財產(chǎn)損失。交通事故發(fā)生后,對傷者搶救治療急需的醫(yī)療費必須立即支付,不可 能等到責任明晰甚至結案時再付,這種急需的預先墊支不屬于賠償?shù)姆懂?;當投保人無 力預支時,搶救費用由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公司支付。法律規(guī)定實 行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是為了不特定的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切實保障 和得到及時賠償。由此可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關于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 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的規(guī)定,實際上是一種具有 應急、擔保功效的先于墊付義務,而非通說所認為的基于無過錯責任而徑行承擔保險責 任的方式。質言之,在此情況下,保險公司承擔的給付搶救費之義務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
第一,搶救費給付系保險公司為應急之需而為的先行給付,并非承擔保險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規(guī)定,醫(y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 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 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此處明確,保險公司支付費用是為了及時 搶救交通事故的受傷人員,且只是在肇事者未及時支付或可能無法及時支付搶救費的情 況下承擔的一種具有補充性質的義務。實際上這種風險傳統(tǒng)上或倫理上,應當由醫(yī)院等 主體承擔,但是由于實踐中醫(yī)院多發(fā)生不繳費不救人的問題,法律“屈服于”醫(yī)院等強 勢主體,而轉行機動車第三人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將這種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由保險 公司為無力支付搶救費的被保險人先行給付搶救費,換得醫(yī)院的及時治療。搶救費的給 付行為是為了應急之需,且是在責任認定之前為之的,與責任認定結果無關,即無論責 任如何,為了及時治病救人,保險公司都要先行給付搶救費。因此,搶救費給付并非保 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的方式,而是為了及時搶救事故中傷者,且避免讓醫(yī)院產(chǎn)生顧慮或 拒診,由保險公司先行支付費用的做法。
第二,搶救費給付系一種“墊付”行為
第三者責任保險,從法律本質上看,系保險公司承擔被保險人發(fā)生的對第三人的責任 風險,保險公司并不直接對第三人承擔責任,而是被保險人向第三人承擔保險責任后, 轉而向保險公司求償,此為第三者責任險的基本法理。[2]機動車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 亦同,在此情況下,保險公司顯然無需直接為交通事故的受傷者承擔搶救費。至于保險 事故中,一般來講,是由肇事機動車一方承擔傷者的搶救費,即便機動車主顯然并無責 任,此似乎類似于一種習慣性義務。但在很多情況下,肇事者或傷者往往無力或不愿支 付搶救費,而解決搶救費支付又會貽誤搶救傷者時機,同時醫(yī)院又不愿承擔欠費救人的 風險,因此必須有一方主體先行承擔此費用,而后再行按責分配。《道路交通安全法》 為了體現(xiàn)所謂人文關懷,慮及傷者利益,并考慮到機動車先行給付搶救費的習慣性義務 ,在實施機動車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情況下,就由保險公司承擔了這一角色。由此, 我們可以看出,保險公司給付搶救費系一種墊付行為,即代被保險人或保險事故中的傷 者墊付搶救費。
第三,保險公司給付義務以相關主體無力支付或不支付搶救費為前提條件,具有擔保功能之所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規(guī)定保險公司先行墊付傷者的搶救費,系基于3個考 慮:一是交通事故發(fā)生后,肇事一方或傷者一方往往可能無力支付巨額的搶救費,或者 雖有力支付,但是往往在事故責任上扯皮而不支付搶救費;二是醫(yī)院等搶救主體不愿或 不適合承擔搶救費欠繳的風險;三是立法者認為保險公司財力雄厚,且加之實施了第三 者強制責任保險制度,故此是風險的最佳承擔者。因此,雖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 條并未規(guī)定保險公司承擔給付搶救費的條件,但觀之立法本意,顯然這種給付義務應當 以相關主體無力或不支付搶救費為前提條件的。實際上,在相關主體已經(jīng)給付了搶救費 的情況下,也無需保險公司再行承擔此給付義務。只有在相關主體無力或不支付搶救費 的情況下,為了轉嫁醫(yī)院等主體的風險,保險公司才需承擔此先行墊付義務,因此,從 功能上看,保險公司先于墊付搶救費的行為具有擔保性質。
第四,搶救費給付具有可追償性
既然保險公司先行給付搶救費的行為系一種墊付行為,顯然保險公司在事后可以向被 墊付人進行追償。但是保險公司向被保險人追償與向第三人追償從性質上是不同的。對 于向被保險人追償,如果事后判定被保險人需要承擔事故責任,且在保險責任范圍內, 這種先于墊付行為實際上就轉化為一種先行承擔保險責任的行為。如果事后判定被保險 人無需承擔事故責任,完全系傷者一方責任引起,則保險公司的墊付對象實際上就成了 第三人,在此情況下,保險公司之于第三人,完全類似于一個應急的借款人,這時保險 公司得向第三人追償墊付的搶救費。如果被保險人和第三人均有責任,則系上述兩者的 混合。
實際上,從法理上看,此種理解也是最能公平實現(xiàn)各方利益的。相反,如果按照前述 主流觀點,無論事故責任如何,均由保險公司先行承擔部分保險責任,對于保險公司是 十分不公平的,因為保險公司對于肇事者和事故中傷者的行為不具有任何控制和監(jiān)督的 能力,在此情況下,無論肇事者和傷者如何行為均由保險公司承擔不利后果,顯然是不 公平的。特別是如果傷者系故意行為,如自殺等,亦由保險公司承擔責任,則極為不公 。即便頗受爭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第2款也規(guī)定,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 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保險公司也無需承擔保險責任) 。對照而言,顯然主流理解是有問題的。
對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后半段,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保險公司給付搶救費之 義務的法律性質。第75條后半段規(guī)定,“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 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 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此處 即明確搶救費給付的“先行墊付”性質和“可追償性”。實際上,保險公司支付搶救費 的性質與此相同,不過是在事后判定需由被保險人承擔責任的情況下,轉化為先行承擔 保險責任而已。
二、第75條和第76條中保險公司責任的差異
《道路交通安全法》為了體現(xiàn)人文關懷,充分保護生命權和健康權,強行實施了機動 車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范圍內,保險公司不僅應 當按照第75條的規(guī)定,承擔先行墊付搶救費的義務,而且要按照第76條的規(guī)定,除機動 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外,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 ,均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從形式上看,第75、76條都是規(guī)定,在機動車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制度下,保險公司 應當承擔的義務或責任,具有相似之處。加之前述對第75條之主流觀點的誤述,理論和 實踐上對于這兩條往往等同觀之。而在筆者看來,第75條和第76條中,保險公司的義務 或責任具有質的不同。
第一,第76條中,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是 承擔保險責任的形式,而第75條中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搶救費則與事故責任無關。為了充 分保障受害人利益,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了強制責任保險制度,要求在機動車 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情況下,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 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質言之,即是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除第三人故意行 為,無論被保險人有無責任,被保險人均需對第三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被保險人賠償 后,再行向保險公司追償,保險公司必須對被保險人承擔此賠償責任,不得以被保險人 無責任為由拒絕賠付。而第75條則是為了及時搶救交通事故的傷者,避免因相關主體無 力或不愿支付搶救費而貽誤搶救時機,而安排風險承擔能力較強的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搶 救費。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是發(fā)生在責任認定清楚之前的,因此與事故責任由誰承擔無 關,也與保險公司究竟應否承擔保險責任無關,不構成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的行為。
第二,第76條中保險公司承擔責任的指向對象是被保險人,而第75條中保險人墊付的 對象可能是被保險人,也可能是第三人。第76條,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 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時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是保險 公司承擔保險責任的具體表現(xiàn),由于保險公司和被保險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本質上是一種 合同關系,因此保險責任承擔的對象是被保險人,而不是事故中的第三人。但是在第75 條中,搶救費的墊付對象則既可能是被保險人,也可能是事故中的第三人。
第三,與第75條中先行墊付搶救費不同,第76條中保險公司所為給付不具有可追償性 。前已述及,第75條中保險公司給付搶救費的行為是一種墊付行為,因此,具有事后的 可追償性。但是第76條保險公司所為給付系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的行為,保險公司向 被保險人賠付后是不能再行追償?shù)?。此一差別至為明顯,概因第75條與第76條中保險公 司所為給付的法律本質迥異。
第四,在第三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情況下,按照第76條,保險公司無需承擔保險責 任,但按照第75條,保險公司仍然負有先行墊付搶救費的義務?!兜缆方煌ò踩ā返?76條第2款規(guī)定,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 不承擔責任。因此,在第三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無需向被保險人承 擔保險責任。而第75條的立法意圖則完全不同,系為救濟交通事故中的傷者而設,并不 關心傷者是否故意造成交通事故,即便傷者具有故意行為,保險公司仍然負有先行墊付 搶救費的義務。此點不同更彰現(xiàn)了第75條和第76條之下保險公司給付行為的法律性質的 差別。
三、搶救費給付訴訟中保險公司的法律地位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為保險公司設定了一項先行墊付交通事故搶救費的義 務,雖然這確實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交通事故中傷者的利益,對于保護生命權和健康權 頗有裨益,但在保險公司看來,無論事故責任如何,均將保險公司拉進來墊付搶救費, 則無疑是一項很大的負擔,因此,實踐中保險公司往往拒絕先行墊付搶救費。由此便可 能引發(fā)有關搶救費給付的訴訟。這種訴訟多在以下兩種情況下發(fā)生:一是交通事故中的 傷者要求保險公司給付搶救費;二是醫(yī)院在傷者拖欠救治費用的情況下,直接起訴保險 公司要求其支付搶救費,且不管其理由如何。但上述兩種訴訟中,越來越多的法院均受 理此類案件,并將保險公司列為第二被告,甚至共同被告。此種作法值得商榷,分別闡 述如下:
(一)傷者和醫(yī)院的訴權
我們首先分析,傷者和醫(yī)院是否對保險公司給付搶救費的行為具有訴權。按照我國《 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一個合格的原告必須和被告具有直接的法律關系。且不管訴權的 性質如何,訴權的產(chǎn)生必須基于某種實體權利。在參加了機動車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 肇事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情況下,只有傷者和醫(yī)院對于保險公司具有請求保險公司給付 搶救費的實體性權利,才能夠對保險公司享有訴權,提起訴訟。對于傷者而言,根據(jù)《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的規(guī)定,訴權基本是成立的,雖然法律的設計有失公平,但既 然法律設定了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搶救費的義務,那么傷者就可以基于此請求法院強行判 令保險公司履行此項法定義務。但是我們應當清楚,此項義務的指向對象是被保險人或 作為傷者的第三人,而非醫(yī)院。醫(yī)院和患者之間形成醫(yī)患合同關系,只能向患者請求支 付救治費用,而不能強行要求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救治費用。從法理上講,如果賦予醫(yī)院 對于保險公司的直接的救治費用請求權,由于保險公司財力一般較被保險人和作為第三 人的傷者雄厚,則醫(yī)院必然會完全繞開患者,而直接要求保險公司支付醫(yī)藥費,這一方 面完全突破了“債權相對性”的基本原理,產(chǎn)生了法律制度和實踐上的混亂;另一方面 ,也制造了巨大的道德風險,為患者惡意拖欠醫(yī)藥費找到了不得不為的理由。究其立法 本意,權衡各方利益關系,醫(yī)院不享有對保險公司的直接訴權,對于醫(yī)院直接訴請保險 公司支付搶救費的訴訟,法院不應當受理。
(二)傷者訴請保險公司給付搶救費訴訟中保險公司和醫(yī)院的法律地位
前已述及,根據(jù)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之規(guī)定,就先行墊付搶救費而言,傷 者享有對保險公司的直接訴權,因此,在保險公司拒絕先行墊付搶救費的情況下,傷者 可以直接以保險公司為被告進行起訴,要求保險公司履行法律設定的先行墊付搶救費的 義務。在傷者訴請保險公司給付搶救費的訴訟中,保險公司作為第二被告是符合法律規(guī) 定的,雖然不盡適當。在此種訴訟中,由于傷者能否成功要求保險公司履行先行墊付搶 救費的義務直接關涉醫(yī)院的利益,因此醫(yī)院可以申請或由法院要求,作為第三人參加訴 訟,但是由于醫(yī)院對于保險公司不具有直接的訴權,所以醫(yī)院在此種訴訟中的法律地位 僅能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參考文獻】:
關鍵詞: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法律實施;缺陷;對策
中圖分類號:D922.2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62X(2012)03-0138-006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下稱《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5月1日施行八年來,歷經(jīng)兩次修正,仍存諸多“硬傷”、“軟肋”。既有立法的疏失滯后,更有實施的消極不力,若不正視并及早解決,延宕過久恐令交通參與者行為失范,執(zhí)法管理者困頓被動,進而損害法律的權威和效力,不利于保障道路交通暢通、安全、有序目標的最大化實現(xiàn)。本文梳理評析該法及實施中的突出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以有助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新一輪修正。
一、關于機動車強制責任保險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第九十八條明確了針對未按規(guī)定投保交強險應采取的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處罰;《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則就投保、賠償、監(jiān)督管理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從法律條款和實際操作來看,有以下明顯缺陷:
1.保險強度不夠。我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賠償限額,2006版為6萬元(有責賠償限額6萬元、無責賠償限額1.2萬元),2008版(目前仍適用)為12萬元(有責賠償限額12.2萬元、無責賠償限額1.21萬元),這樣的額度是遠遠不夠的。一般而言,在一起有人員死亡、重傷或重大財產(chǎn)損失的事故中,無論是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還是落后地區(qū),損害賠償金額少則30—40萬元,多則高達近100萬元,區(qū)區(qū)12萬元根本不能滿通事故受害人需要。如果肇事者未購買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車輛損失險或無其他賠償能力,則事故善后處理將無法進行,以致現(xiàn)實中經(jīng)常發(fā)生因損害賠償不到位受害人一方堵路、鬧事、上訪的,嚴重危害社會穩(wěn)定。因此,一些機動車(主要是營運車輛)所有人為化解風險,在投保交強險外不得不另行購買30—50萬元賠償限額的第三者責任商業(yè)險,但相當多數(shù)的車輛出于經(jīng)濟負擔和僥幸心理仍只投保交強險。
2.摩托車投保交強險難。交強險的強制性不僅表現(xiàn)為強制投保,而且表現(xiàn)在強制承保,任何一家保險機構皆有義務和責任受理交強險業(yè)務,不得附加條件和拒絕承保。交強險的基礎費率和賠償限額由國家保監(jiān)會按不盈不虧、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則審批,有別于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yè)險。交強險實行初期,投保、承保情況比較正常,但從2008年提高賠償限額以后,各家保險公司考慮摩托車事故率高、賠付多出現(xiàn)虧損的情況,承保變得消極,由多家多點放開承保變?yōu)楦骷摇拜喠髯f”、撤點限售交強險,有的甚至借故刁難投保人,以致大量摩托車所有人很難購買交強險,車輛不能通過檢驗,發(fā)生交通事故無力賠償。這種狀況具有普遍性,農(nóng)村地區(qū)更突出,摩托車的按期檢驗率低于50%,對交通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構成嚴重威脅。(1)
3.未投保的法律責任落空。機動車不投保,不僅不能注冊登記和通過安全技術檢驗,而且要承擔違法責任?!兜缆方煌ò踩ā返诰攀藯l規(guī)定:“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至依照規(guī)定投保后,并處依照規(guī)定投保最低責任限額應繳納的保險費的兩倍罰款?!庇捎诓煌N類的機動車繳納的保險費額不盡相同,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根據(jù)保險賠償盈虧情況相應調整保險費額,所以該項罰款不是一個統(tǒng)一和確定的數(shù)額。雖然《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地方法規(guī)均依照上位法重申“保險費的兩倍罰款”,但有關部門始終沒有制定明確的罰款數(shù)額標準,導致本條款有名無實,一直未能實行,客觀上縱容了逃避交強險的行為,不能做到應保盡保。
為使交強險制度更趨完善、有效,應采取如下針對措施:一是適當提高保險費率和保險限額,進一步強化交強險的作用。以2008版為例,家庭自用汽車(6座以下)基礎保費950元,兩輪摩托車(50CC—250CC)基礎保費120元(皖蘇兩省調為156元),如保費翻番,將保險賠付最高限額提至30萬左右,應是合理可行的。這樣既未超出被保險人的經(jīng)濟承受能力(目前營運客貨車實際投保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商業(yè)險等險種每年耗資超1萬元),又有利于增強和發(fā)揮保險的功能。二是盡快量化對不投保交強險罰款的金額。為保持法律的相對穩(wěn)定,不宜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直接明確該項罰款金額,但可在地方立法中,針對主要車型分類確定不同類型不同檔次的罰款,原則上既堅持兩倍保費的罰款原則,同時兼顧不同時期保費的可能調整,體現(xiàn)一定的前瞻性和彈性,避免隨著保費的變化頻繁修法。三是根治投保難。保險公司必須無條件開放承保,禁止限量、推諉、輪流攤派等做法;保監(jiān)會加強監(jiān)管,督促保險機構規(guī)范內部運營管理,嚴控非政策性虧損,適時監(jiān)測調整費率使之總體處于不贏不虧水平;嚴格執(zhí)法,對保險公司拒絕或拖延承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監(jiān)會按《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限制業(yè)務范圍、責令停止接受新業(yè)務或吊銷經(jīng)營保險業(yè)務許可證。
在《道路安全法》實施后,鑒于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特殊性、復雜性及相關制度的缺位。通過在案件受理的前置程序上經(jīng)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xié)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證明力作用《道路安全法》第七十三要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jù)?!边@條規(guī)定帶來了兩方面的變化:一是稱謂上的變化,二是性質上的明確;關于歸責原則問題采民法賠償,,針對多賠償義務人確立了一個歸責原則體系,對于不同之間的責任承擔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和關于賠償主體問題確立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的一般原則和特殊情形下賠償主體的確立上,筆者就道路損害賠償案件的責任主體及承擔責任形式方面談一點粗淺的認識與大家討論。
《道路安全法》【1】和《實施條例》【2】已于2004年5月1日起實施。與此同時,對民事審判作出巨大貢獻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廢止。由于新舊法律法規(guī)的取舍,使道路交通事故民事審判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新問題。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鑒于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特殊性、復雜性及相關法律制度的缺位,該類案件的訴訟存在明顯的障礙和混亂,筆者就道路損害賠償案件的責任主體及承擔責任形式方面談一點粗淺的認識。從《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對審理交通事故案件帶來的司法理念上的新變化入手,在受理、歸責原則、賠償主體、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證明力等法律適用方面作以和探討,以期對審判實踐有所裨益。
一、關于案件受理的前置程序
《道路安全法》實施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除起訴狀外,還應提交公安機關制作的調解書、調解終結書或者該事故不屬于任何一方當事人違章行為造成的結論”,《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關于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作出的這一規(guī)定實際將交警部門對交通事故的處理作為了民事訴訟的前置程序,其作為《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一個配套通知,在《辦法》【3】廢止后,應當同時失效。《道路安全法》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shù)臓幾h,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jīng)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xié)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币虼耍P者認為該類案件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不必附加前置條件,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guī)定即可。
那么對于交警部門正在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是否立案?《條例》第九十六條規(guī)定:“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shù)臓幾h,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再受理調解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期間,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調解終止?!卑创艘?guī)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其他部門堅持調解的,不影響人民法院立案、審理。
二、 關于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證明力問題
以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認定書稱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由此在理論界引起一場關于當事人不服事故責任認定可否提起行政訴訟,即“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否具有可訴性的爭論?!兜缆钒踩ā返谄呤?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jù)?!惫P者認為這條規(guī)定帶來了兩方面的變化:一是稱謂上的變化,由過去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變?yōu)椤敖煌ㄊ鹿收J定書”;二是性質上的明確,按此規(guī)定,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為專業(yè)機構根據(jù)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制作的專門證據(jù),屬于證據(jù)范疇,不具有可訴性。就其屬性而言,交通事故認定書在證據(jù)的功能上更具直接證據(jù)的性質。直接證據(jù)是相對于旁證而言的,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具有直接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功能。就交通事故認定書而言,作為證據(jù),其證明功能顯然不只局限于交通事故的某一細節(jié)、片斷,相反,它能夠比較詳細地說明整個交通事故的來龍去脈、客觀表現(xiàn)和主觀狀態(tài),其作為直接證據(jù)應屬無疑。既然是證據(jù),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如果對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書依據(jù)的材料(如勘驗、鑒定)認為不妥,可以改變對當事人的責任的認定;如果當事人提出充分可靠的證據(jù)足以推翻事故認定書則應采信新的證據(jù);如果條件許可,且當事人提供足以質疑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證據(jù)的,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關于重新鑒定的規(guī)定,在必要時考慮當事人提出的重新勘驗、重新鑒定申請。
三、 關于歸責原則問題
確認道路交通損害賠償【4】案件責任主體的一般原則。
車輛的所有、管理、運營等關系較為復雜,在現(xiàn)實中存在著租賃、買賣、掛靠、借用、承包等行為,機動車駕駛員往往并非機動車所有人。但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第31條僅規(guī)定了駕駛員執(zhí)行職務行為和非職務行為時機動車致人損害的主體。在實踐中如何準確界定責任主體,缺乏明確可循的基本原則。
《道路安全法》的立法理念之先進,首先在于確認機動車在道路上的運行是一種高度危險作業(yè),道路交通事故的責任問題原則上應該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三條的規(guī)定處理,抨擊了近年來個別忽視人權的“撞了白撞”的地方立法。更先進的是,它不取單一的歸責原則,采現(xiàn)代民法賠償,理論,針對多賠償義務人確立了一個歸責原則體系,對于不同之間的責任承擔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
1、 保險公司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責任范圍內承擔無過錯責任?!兜缆钒踩ā返谄呤鶙l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边@就是說,當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時,只要該機動車辦理了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已成為強制性規(guī)定),保險公司應該首先而且是無條件的予以賠償,但賠償?shù)姆秶鷥H限于第三者的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以內。
2、 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在特定情況下墊付受害人的損害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道路安全法》第十七條:“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钡谄呤鶙l:“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边@條規(guī)定主要是為了避免受害人在受傷后因無能力無法醫(yī)治的情況發(fā)生,體現(xiàn)了國家立法對人的健康權的保護,體現(xiàn)了一種人性關懷。類似的規(guī)定還有“醫(y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是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等等。
3、 機動車之間的交通事故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兜缆钒踩ā返谄呤鶙l第一款第一項:“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边@種歸責原則體現(xiàn)了機動車之間平等的法律地位、平等的權利、平等的義務,過錯大則責任大,過錯小則責任小,無過錯則無責任。
4、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適用嚴格責任?!兜缆钒踩ā返谄呤鶙l第一款第二項:“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jīng)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第七十六條第二款:“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蓖瑫r《條例》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jù)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仿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的,承擔全部責任?!庇纱丝梢?,關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適用的是過錯推定、過失相抵原則和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過錯推定就是說一旦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人民法院首先推定機動車具有過錯,若機動車不能提出反證推翻對其過錯的推定,則應承擔民事責任;過失相抵原則就是說,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如果機動車能夠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失(這種過失僅限于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且機動車駕駛人已經(jīng)采取必要處置措施)時,法院考慮這一情況減少損害賠償?shù)慕痤~。嚴格責任是說機動車駕駛人無論主觀上有無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只要撞了人就要承擔責任,具體承擔多大責任,要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但除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外,不能免除責任。筆者認為,比較過去的規(guī)定,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適當加重了機動車一方的責任,主要考慮有以下三點:
第一, 從我國的國情出發(fā)。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的家,道路上機動車多、自行車多、行人多是一大特色。我國機動車的增長速度很快,但機動車質量、駕駛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從近年來發(fā)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看,絕大部分是由于機動車駕駛員操作違章或者機動車性能不符合要求導致的。強調機動車駕駛員嚴格遵守交通法規(guī)和謹慎駕駛義務,是減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首要環(huán)節(jié)。
第二, 堅持以人為本,以尊重和保護人的生命健康權為首要的價值取向。立法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重視保障公民權利,其中最重要的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fā)生交通事故,涉及的公民權利有二:一方是生命健康權,另一方是道路通行權,前者必然優(yōu)于后者,法律要優(yōu)先給予保障。從實際看,機動車作為一種高速運輸工具,對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潛在危險性,這種高速行駛的“鋼鐵戰(zhàn)士”與人的“血肉之軀”相碰撞,受害最大的是“血肉之軀”。因此,采取嚴格責任原則,強調對人的生命健康權的保護,才能更好地貫徹以人為本,尊重和保護人的生命健康權利的宗旨,也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現(xiàn)代依法精神。
第三, 堅持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法律是調整利益關系的,不同利益之間存在矛盾和沖突,法律的作用就是合理分配和平衡各種利益關系,以實現(xiàn)社會的公平正義。采取嚴格責任原則,是根據(jù)國情對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利益關系進行的分配,它既強調機動車一方要承擔嚴格責任,也強調了違法的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人違規(guī)也應承受相應的損害后果,并力求通過對雙方責任的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社會整體的公平正義,進而達到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立法目的。
四、 關于賠償主體
(一)確立機動車道路事故賠償責任主體的一般原則
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主體,又稱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人,是指應當承擔
機動車運行過程中發(fā)生事故而致人身損害賠償?shù)呢熑握?。原《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將“交通事故責任主體”稱之為“交通事故責任者”和“機動車駕駛員”?!兜缆钒踩ā芬渤惺芰恕督煌ㄊ鹿侍幚磙k法》的表述。通過對新舊法規(guī)關于賠償原則規(guī)定的比較,筆者認為可以確立機動車道路事故賠償責任主體的基本原則是:
1、 過錯直接賠償原則?!兜缆钒踩ā返谄呤鶙l第一款規(guī)定了機動車事故責任由過錯方承擔,雙方均有過錯的按過錯比例分擔;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一方承擔,即交通事故賠償責任由事故的直接責任者來承擔。這種情形主要是鑒于機動車駕駛方是事故的直接制造者和權利義務的直接承受者。
2、 先行墊付原則?!兜缆钒踩ā返谄呤鍡l規(guī)定,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強制保險或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全部搶救費用……。這一規(guī)定主要是鑒于未參加強制性保險的責任人無力賠償或全部賠償以及未查明事故責任人的情況下,為不致使被害人的損害賠償落空,法律所作出的強制性規(guī)定。實踐中,為直接責任者所在單位或機動車的實際所有人的責任心,基于公序良谷和價值取向,也可責令其承擔先行墊付責任。
3、 替代賠償原則?!兜缆钒踩ā返谄呤a(chǎn)條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這種賠償是基于保險合同的約定,由保險方承擔的責任。
(二)特殊情形下賠償主體的確立
以上提及的只是確立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則,依照這些原則,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除保險公司外,主要有肇事車輛駕駛人(個人所有的車輛所有人自己駕駛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的)、車輛的所有人(如個人所有的車輛所有人委托他人開車執(zhí)行臨時事務,受托人開車的,車輛所有人作為委托人,對受托人的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肇事司機所在的單位(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執(zhí)行職務中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應由司機所在的單位承擔民事責任)等。而在實際生活中,由于物權涵蓋的權屬要素相互分離(如所有權和使用權、支配管理權)、法律物權和事實物權的沖突,有時還出現(xiàn)實際車主和名義車主不一致等問題,從而給交通事故賠償責任者法律意義上的認定帶來難度。
1、 關于實際車主和名義車主不一致情形下賠償主體的確立。對于實際車主和名義車主不一致時責任承擔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針對購買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車輛賣方保留車輛所有權、被盜機動車輛肇事、連環(huán)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xù)等幾種情形作過司法解釋,根據(jù)這些規(guī)定,機動車所產(chǎn)生的損害賠償責任原則上由有關登記名冊上記載的所有人承擔,但登記名冊上記載的所有人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實際所有人,由實際所有人承擔【5】。
2、 關于雇傭關系中機動車發(fā)生事故賠償主體的確立。此種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賠償解釋》)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應依此執(zhí)行?!顿r償解釋》第九條規(guī)定,雇員在人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由此可見,在雇傭關系中,應視機動車駕駛員有無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確定由車輛所有人單獨承擔責任或是由車輛所有人和車輛駕駛員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3、 關于租賃關系和借用關系中發(fā)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確立。租賃關系和借用關系應視作因合同事務產(chǎn)生的法律關系,這種關系比較復雜。將機動車輛出借給他人使用,如果出借人此時并未喪失對出借機動車輛的支配管理權,出借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出借人此時已實際喪失對出借車輛的支配管理權或者無法行使支配管理權的,出借人一般不承擔賠償責任,否則就是客觀歸責。如果出借人基于出借車輛而從借用人處受益的、出借機動車輛發(fā)生事故的,因在該情況下,駕駛員是車輛所有人支派出來的,車主完全可以通過駕駛員來執(zhí)行車輛的支配、管理和收益,這種情況出借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實踐中基于租賃關系和借用關系的情況比較復雜,考察賠償責任主體是否擔責的條件和因素應當從是否系有償使用、是否長期使用、連續(xù)使用以及對車輛管理支配權和支行受益權等方面諸因素綜合判斷。
筆者認為:在案件處理過程中,應根據(jù)支行支配權和支行利益的歸屬來確定賠償主體。在我國的和實踐中,一般采用支行支配和支行利益歸屬認定賠償責任主體的理論。這從下面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可以得到確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被盜機動車肇事后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使盜竊的機動車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質損失的,肇事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被盜機動車輛的所有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給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連環(huán)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xù),原車主是是否對機動車發(fā)生的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請示的批復》規(guī)定:“連環(huán)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xù),因車輛已經(jīng)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營運,也不能從該車的營運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所謂的支行支配和支行利益,應當指出的是對機動車支行狀態(tài)的直接的事實上的支配,和由此產(chǎn)生的直接的利益。
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之簡稱。
【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法實施條例》之簡稱。
【3】《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之簡稱。
【4】損害賠償之歸責原則,收錄于《民法學說與判例》第一冊1998年9 月出版。
【5】雇用人無過失責任的建立,收錄于《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 1998年9月出版。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qū)域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其他人員,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本辦法。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實行道路交通安全領導責任制;建立、健全重大建設項目的交通影響評價制度和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責任制度;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協(xié)調機制,統(tǒng)籌解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有關事宜。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jù)本行政區(qū)域的經(jīng)濟建設、社會發(fā)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需要,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guī)劃,并組織實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guī)劃應當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相協(xié)調,符合合理配置道路資源,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發(fā)展公共交通,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現(xiàn)代化水平的要求,每5年編制1次。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道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裝備、交通事故處理等所需經(jīng)費列入財政預算,增加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科技投入。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nóng)業(yè)機械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授權,負責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的登記、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的核發(fā)以及拖拉機駕駛人的考試和駕駛證的發(fā)放、審驗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建設、農(nóng)業(yè)機械、市政、城市監(jiān)察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zhí)行職務時,應當嚴格遵守和積極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公正、文明執(zhí)法。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經(jīng)常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增強公眾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提高公眾的道路交通安全素養(yǎng)。
機關、部隊、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所屬人員進行旨在增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制觀念、提高安全駕駛技能和駕駛職業(yè)道德水平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加強對所屬車輛的安全管理,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規(guī)章制度,落實道路交通安全責任目標。
廣播、電視、報刊、網(wǎng)絡等大眾傳播媒體有義務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中小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第九條 每年4月30日為本省道路交通安全日。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集中組織開展面向社會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第十條 鼓勵單位和個人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統(tǒng)一組織下提供志愿服務,協(xié)助維護道路交通秩序。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在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等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保障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的科學研究與應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車輛和駕駛人
第十二條 機動車經(jīng)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登記后,方可上道路行駛。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一)在規(guī)定位置安裝機動車統(tǒng)一號牌;
(二)按照規(guī)定粘貼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三)隨車攜帶機動車行駛證;
(四)按照規(guī)定配備有效的滅火器具、反光的故障車警示標志;
(五)法律、法規(guī)的其他規(guī)定。用于公路營運的載客汽車、重型載貨汽車、半掛牽引車以及從事危險物品運輸?shù)能囕v,還應當按照規(guī)定安裝、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行駛記錄儀;道路施工養(yǎng)護、環(huán)衛(wèi)清掃、設施維修以及綠化等專業(yè)作業(yè)車輛,還應當符合國家的道路作業(yè)車輛安全標準。
尚未登記的機動車,需要臨時上道路行駛的,應當取得臨時通行牌證。
第十三條 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由依法取得安全技術檢驗資質的機構進行,任何單位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檢驗收費應當嚴格執(zhí)行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標準。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維修或者保養(yǎng)。
第十四條 懸掛本省號牌的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和大、中型拖拉機以及大型客車,應當在明顯位置噴涂單位名稱或者車輛所有人住址,重型、中型載貨汽車和大、中型拖拉機應當同時噴涂準牽引量或者準載質量,大型客車應當同時噴涂準載客人數(shù)。
客運出租汽車應當安裝出租標志,并在指定位置載明企業(yè)名稱和監(jiān)督電話,字跡應當保持清晰、完整。
第十五條 重型和中型載貨汽車載運煤炭、煤粉、焦炭、沙、土等易遺灑物品,應當使用封閉貨廂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封蓋嚴密。
第十六條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在城市從事營運的人力三輪車,經(jīng)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并取得牌證后,方可上道路行駛。登記時,不得收取牌證工本費以外的任何費用。
非機動車登記的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規(guī)定。
第十七條 非下肢殘疾的人不得駕駛殘疾人機動輪椅車。
第十八條 未成年人駕駛自行車不得載人。成年人駕駛自行車可以載1名12周歲以下兒童。
第十九條 機動車駕駛人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禁止使用他人的機動車駕駛證或者偽造、變造的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機動車。
禁止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為不符合駕駛許可條件、未經(jīng)考試或者考試不合格的人員發(fā)放機動車駕駛證。
第二十條 機動車駕駛培訓學校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學員進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駕駛技能和職業(yè)道德的培訓,確保培訓質量。
第二十一條 本省對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實行累積記分制度。
駕駛人在駕駛機動車時應當隨身攜帶駕駛人信息卡。
第二十二條 駕駛大、中型客車從事長途運輸?shù)鸟{駛人,應當有3年以上駕駛經(jīng)歷并在最近3年內無重大以上交通責任事故記錄。
第三章 道路通行條件
第二十三條 大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以及其他重大建設項目立項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guī)劃的要求進行道路交通影響評價。經(jīng)論證,對交通環(huán)境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響而影響又無法消除的項目,不予立項。
第二十四條 投入使用的道路,道路經(jīng)營或者管理單位應當保持其完好。
道路經(jīng)營或者管理單位應當根據(jù)道路等級、交通流量、安全狀況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的需要,按照國家標準設置和完善相應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并保持清晰、醒目、準確、完好。
新建、改建、擴建道路時,應當按照國家標準同步規(guī)劃、設計和建設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標線或者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驗收。未經(jīng)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五條 道路、交通設施的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通行需要,及時增設、調換、更新道路交通信號設施。增設、調換、更新限制性道路交通信號設施的,應當在30日前向社會公告。
第二十六條 公共停車場的建設,應當符合當?shù)氐牡缆方煌ò踩芾硪?guī)劃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投入使用的公共停車場,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
因特殊情況,需占用道路作為臨時停車場的,應當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
在城市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情況下可以規(guī)劃、設置臨時停車泊位,并設置明顯標志。未設置臨時停車泊位的城市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禁止停放機動車。
第二十七條 開辟或者調整公共汽車、電車、長途汽車的行駛路線或者車站,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guī)劃。
設置公共汽車站,應當優(yōu)先采用港灣式車站。進入城市市區(qū)的長途汽車,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路線站點行駛或者停車,不得隨意占用道路停車候客。
第二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道路從事經(jīng)營、打場曬糧等與道路交通無關的活動。
第二十九條 在道路上設置收費站、檢查站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
收費站應當根據(jù)交通流量設置并開通相應數(shù)量的收費通道。
設置檢查站應當選擇視線良好、具備檢查條件的地點。檢查人員在檢查時不得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暢通,造成交通阻塞。
第三十條 占用道路施工作業(yè)的,應當事先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
施工單位應當在開始施工5日前向社會公告,并在作業(yè)區(qū)周圍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同時應當在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完成施工作業(yè)。
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yè)道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維護交通秩序。
第三十一條 交通、建設、電力等有關部門應當保障道路兩側及隔離帶上的樹木、電桿、電線等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出現(xiàn)傾斜、折斷等影響交通安全、暢通的情形時,應當采取措施,及時修復、更換。
第三十二條 在道路兩側、隔離帶或者橫跨道路設置廣告、懸掛標語,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責令拆除。
第四章 道路通行規(guī)定
第三十三條 機動車上道路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線標明的速度。
在劃分快慢車道的道路行駛時,未達到規(guī)定的快速車道行駛速度的,不得進入快速車道行駛。
機動車轉彎、變更車道、超車、掉頭、靠路邊停車時,應當提前100米至50米開啟轉向燈。
第三十四條 機動車直行時遇有前方車輛排隊等候或者行駛緩慢時,應當停車等候或者依次行駛,不得進入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行駛,不得鳴喇叭催促車輛、行人。
機動車行經(jīng)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或者轉彎時借用非機動車道行駛的,應當避讓非機動車和行人。
第三十五條 在規(guī)定時間內,公共交通專用車道只允許公共汽車、電車通行,其他車輛不得進入該車道行駛。
出租汽車上下站、停靠站為出租汽車專用停車地點,其他車輛不得占用。
第三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除執(zhí)行緊急任務外,不得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不享有道路優(yōu)先通行權。
第三十七條 機動車載運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以及劇毒、放射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除遵守國家有關規(guī)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駕駛人應當有3年以上安全駕駛經(jīng)歷;
(二)危險物品的所有人、管理人應當派專人隨車押運,隨車押運人員不得隨意離開;
(三)中途停車時,應當停放在空曠、安全的場所,并采取看管、隔離等措施;
(四)裝載應當牢固、嚴密,不得與其他貨物混裝;
(五)禁止搭乘其他人員。
第三十八條 一級公路禁止拖拉機通行。二級公路,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根據(jù)路段交通安全的實際情況,采取禁止拖拉機通行的措施。
二級以下公路、設區(qū)的市的中心城區(qū)和縣級市城區(qū)的中心主干道路,縣級以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采取限制拖拉機通行的措施。
確因生產(chǎn)、生活需要在禁止或者限制通行的路段借道行駛的拖拉機,應當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
限制拖拉機行駛的路段,應當設置符合國家標準的交通標志、標線。
第三十九條 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或者進行大范圍施工,需要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5日前向社會公告。
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或者遇有自然災害、惡劣氣象條件等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情形,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采取其他措施難以保證交通安全時,可以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第四十條 駕駛非機動車應,當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在非機動車道內不得逆向行駛;
(二)在與行人混行的道路上或者行經(jīng)人行橫道時避讓行人;
(三)不得在車行道內滯留;
(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人力三輪車在人行道、人行橫道上,不得騎行。
第四十一條 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的指示行走,不得跨越道路隔離設施,不得在車行道內行走或者兜售、發(fā)送物品、索要財物。
第四十二條 超限、超載車輛不得進入高速公路。
第四十三條 在高速公路上進行施工、維修、養(yǎng)護等作業(yè)的單位,除日常維修、養(yǎng)護外,應當在批準的時間、地點和范圍內進行,不得擅自變更作業(yè)的時間、地點和范圍。
第四十四條 遇有自然災害、惡劣氣象條件、施工或者發(fā)生交通事故等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情形,高速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告知對方,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采取限制車速、調換車道、暫時中斷通行、關閉高速公路等交通管制措施。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時,應當設置交通標志并及時公告。
第四十五條 高速公路管理機構應當保證高速公路安全防護設施齊全有效,及時清理故障車輛和其他障礙,阻止行人和不得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進入高速公路。
第五章 交通事故預防和處理
第四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制定應對自然災害、惡劣氣象條件以及其他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預案。公安、交通、衛(wèi)生、市政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根據(jù)應急預案制定實施方案。
第四十七條 機關、部隊、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定,落實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責任,并接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jiān)督、檢查:
(一)建立對本單位所屬機動車的使用、保養(yǎng)、維修、檢查制度,保持車輛符合國家安全技術標準;
(二)教育所屬人員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建立對所屬機動車駕駛人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培訓、考核制度;
(三)單位錄用駕駛人員駕駛機動車的,應當對駕駛人員進行資質審查和專門的道路交通安全培訓、考核,建立檔案,并向當?shù)毓矙C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
(四)專業(yè)運輸單位和機動車較多的單位應當設置交通安全工作機構,并配備交通安全專職人員。
機動車駕駛人行業(yè)組織應當加強對個人所有的機動車和個體駕駛人的管理,落實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責任,并接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jiān)督、檢查。
第四十八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后,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xiàn)場,進行勘驗、檢查,組織清理現(xiàn)場,疏導堵塞車輛,盡快恢復交通。
第四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或者危險物品運輸事故報警時,應當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報告。
第五十條 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現(xiàn)場,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勘驗、檢查完畢后,由高速公路管理機構及時清理。清理時,應當按照道路施工作業(yè)的規(guī)定實行安全控制。
第五十一條 本省依法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第五十二條 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三條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但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jīng)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fā)生的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第五十四條 非機動車之間、非機動車與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賠償責任;無法確定雙方當事人過錯的,平均分擔賠償責任。
第六章 執(zhí)法監(jiān)督
第五十五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交通警察進行職業(yè)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管理業(yè)務培訓、考核。交通警察經(jīng)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執(zhí)行職務。
第五十六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應當依法履行職責,不得越權執(zhí)法,不得拖延履行職責,不得擅自改變處罰的種類和幅度。
第五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公開辦事制度、執(zhí)法責任制度、執(zhí)法質量考核評議制度和執(zhí)法過錯追究制度,并接受社會和公眾的監(jiān)督。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要求查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確認其交通違法行為的交通技術監(jiān)控記錄資料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允許查閱并提供方便。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發(fā)現(xiàn)機動車有未處理的違法行為記錄的,應當在30日內書面告知機動車所有人或者駕駛人,機動車所有人或者駕駛人應當按照告知的時間、地點接受處理。
第五十九條 道路交通安全協(xié)管員可以協(xié)助交通警察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進行勸阻,但不得行使交通警察的行政執(zhí)法權。
道路交通安全協(xié)管員應當接受交通警察的指導和監(jiān)督,實施文明管理。
第六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依法履行職責。
對超越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指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有權拒絕執(zhí)行,同時向上級機關報告。
第六十一條 農(nóng)業(yè)機械主管部門應當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建立、健全對拖拉機及其駕駛人的管理制度,依法行使監(jiān)督檢查職權,并接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jiān)督。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六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對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本辦法規(guī)定的行為,應當及時糾正并依法予以處罰;情節(jié)輕微未影響道路通行的,應當指出其違法行為,給予口頭警告放行。
第六十三條 行人、乘車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元罰款:
(一)有人行道不在人行道內行走的;
(二)沒有人行道不靠路邊行走的;
(三)不按照交通信號通行的;
(四)不按規(guī)定使用安全帶的。
第六十四條 行人、乘車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元罰款:
(一)不按規(guī)定通過鐵路道口的;
(二)在車行道內坐臥、停留、嬉鬧的;
(三)在車行道內行走或者兜售、發(fā)送物品、索要財物的;
(四)開關車門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的。
第六十五條 行人、乘車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20元罰款:
(一)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的;
(二)機動車行駛中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車外或者跳車的;
(三)在機動車道上,攔乘機動車或者從機動車左側上下車的;
(四)向車外拋灑物品或者有影響駕駛人安全駕駛行為的;
(五)乘坐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或者乘坐兩輪摩托車不正向騎坐的。
第六十六條 行人、乘車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0元罰款:
(一)跨越、倚坐道路隔離設施的;
(二)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拋物擊車等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
(三)行人進入高速公路的;
(四)高速公路上車輛發(fā)生故障后,車上人員未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或者應急車道的。
第六十七條 非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20元罰款:
(一)不按照交通信號通行的;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確立了一個嶄新的歸責原則體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 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jīng)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p>
此條款確立了一個嶄新的歸責原則體系:
1、保險公司的無過錯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該款規(guī)定確立了保險公司對保險事故的無過錯責任。對于該款規(guī)定的理解,以下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如果肇事車輛參加了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那么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他人人身傷亡或者是財產(chǎn)損失,那么保險公司就應當首先予以賠償,不論交通事故當事人各方是否有過錯以及當事人的過錯程度如何。
第二,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責任。如果交通事故所導致的各種損失(包括人身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超出了責任保險的責任限額,對于超出部分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機動車之間的過錯責任。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和第(一)項規(guī)定,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的超過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的部分,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該款規(guī)定確立了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時適用過錯責任的原則。
3、機動車對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的無過錯責任。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和第二款的規(guī)定: 第一,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該款規(guī)定確立了機動車對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人的無過錯責任原則。 第二,有減責事由的機動車駕駛人可以主張減責,即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并且機動車駕駛人已經(jīng)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機動車駕駛人可以主張減責。 第三,有免責事由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即如果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從上述分析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對機動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賠償確立了一個嶄新的責任體系,它不是簡單的無過錯責任原則,也不是原《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guī)定的過錯責任原則,而是根據(jù)不同情況規(guī)定了不同的歸責原則,這樣有利于對受害者的保護,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的過于概念化,《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尚未制定,最高人民法院也未出臺具體的司法解釋,導致在司法實踐中適用時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1、現(xiàn)行的“三者險”是“商業(yè)三者險”還是“強制三者險”。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2004年5月1日起所有機動車輛都必須購買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5月1日中國保監(jiān)會已經(jīng)因保險公司風險提高而對車輛保險的費率做了調整,其中必須購買的第三者責任險上調了10%.但因“強制三者險”具體的保險內容和賠付辦法等,國家至今沒有出臺明確的規(guī)定,保險公司先前推出的第三者責任險其實是“商業(yè)三者險”,與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必須購買的“強制三者險”性質不同,統(tǒng)一的強制三者險制度尚未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根據(jù)國家保監(jiān)會的統(tǒng)計,目前,我國有24個省市先后通過地方性行政法規(guī)形式對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實行了強制保險,如安徽省人民幣政府于1994年2月3日了《安徽省機動車輛、船舶法定保險暫行規(guī)定》,對安徽省內車輛實行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因此,筆者認為,在《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尚未出臺前,對已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省市應認定“三者險”為“強制三者險”。
2、受害人是否可直接列保險公司為被告。目前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認識:一種是持否定的觀點,認為交通事故是人身損害賠償,保險責任賠償是合同糾紛,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法律關系,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立法本意是要保險公司提前支付保險金及時理賠,并未將其作為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如果將保險公司作為此類事故賠償責任的被告,那大量的因責任保險而產(chǎn)生的糾紛將涌向法院,保險公司將有打不完的訴訟官司。為此,受害人不能直接列保險公司為被告。另一種是持肯定觀點,認為道路交通安全法七十六條賦予了受害人直接請求權,即受害人可以直接以保險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主張賠償。因為該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 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此規(guī)定明確了保險公司的賠付義務,在發(fā)生第三者險時,可以直接由保險人在責任限額范圍內向受害人進行賠償?!侗kU法》第五十條第一款也規(guī)定“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或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因此當被保險人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發(fā)生保險事故后,保險公司應該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給付賠償金,事故的受害人取得對保險公司的直接請求權,保險公司有義務直接對受害人給付賠償金。當保險公司在保險金額的賠付過程中與受害人發(fā)生爭議時受害人是可直接列保險公司為被告的。筆者對此是持肯定觀點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以來,自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qū)人民法院對(2004)婺民一初第2281號民事案件的審理,開創(chuàng)了判決由保險公司在第三者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責任的先河后,各地又有一些法院作出了類似的判決,如2004年11月4日人民法院報第四版報道的《平陽審結一起交通事故賠償案》,也是判決由保險公司直接向受害者支付賠償金的。
3、法院是否可依職權或應申請追加保險公司為被告。在交通事故賠償案件中,受害方開始對事故車輛的責任保險是否訂立、與哪個保險公司訂立,保險限額是多少都不清楚,所以以保險公司為被告的并不多見,一般都以機動車一方為被告,常在訴訟中查明事故車輛訂立了第三者責任險,為此,法院是否可依職權或應申請追加保險公司為被告呢?回答是肯定的。理由是,(1)在發(fā)生第三者險時,直接由保險人在責任限額范圍內向受害人進行賠償是法律規(guī)定的;(2)《道路交通安全法》七十五條、七十六條對保險公司的責任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是法定義務;(3)保險公司的“責任限額范圍”是案件審理必須查明的事實,是計算機動車駕駛人承擔賠償數(shù)額的前提;(4)保險公司在保險理賠過程中常常與當事人發(fā)生爭議,出現(xiàn)拒賠或少賠的現(xiàn)象,讓保險公司參加到訴訟中來,有利于案件的及時審判 .因此,法院可依職權或應當事人申請追加保險公司為被告。
三、當前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存在的法律沖突
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確定保險公司作為交通事故賠償案件的訴訟主體是毫無疑問的,但《道路交通安全法》與《保險法》在適用中存在著相關法律沖突也是無法回避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在法律適用上存在著難以操作性:
1、實體上的沖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是無過錯責任。根據(jù)該條款規(guī)定,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fā)生交通事故,即使對方負全部事故責任,保險公司在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仍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而《保險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就是說,保險人的賠償義務依據(jù)被保險人在事故中所負的責任大小確定,并不能說只要不超出保險責任限額,保險人就應當全額賠償?shù)谌摺τ谡厥萝囕v不負責任的事故,保險公司根據(jù)保險法的規(guī)定就不應負賠償責任。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確定的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與《保險法》規(guī)定的保險公司應承擔的具體的理賠限額是不一致的。這一法律沖突如何適用急需解決。
2、程序上的沖突
在交通事故賠償案件中,按道路交通安全法七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是由承保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先行賠付。而按《保險法》以及保險條款規(guī)定,保險公司是根據(jù)公安機關處理事故的責任認定書及調解協(xié)議或法院的調解、判判文書來確定理賠金額的,即司法機關處理在前,保險賠付在后,二者程序截然相反。由于該程序上的沖突,導致大量的案件無法先行解決,釀成糾紛,訴至法院。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預防綜合工作機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有效遏制交通事故多發(fā)勢頭為目標,集中整治道路交通秩序,規(guī)范道路交通運輸市場,改善道路行車環(huán)境,強化機動車和駕駛員管理,大力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識,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
(二)工作目標:全市的道路交通秩序明顯改善;各類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治理和整改;各運輸企業(yè)建立起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網(wǎng)絡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民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明顯增強;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起數(shù)、死亡人數(shù)有所下降,杜絕發(fā)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特大惡通事故。
二、整治時間和內容
專項整治活動從現(xiàn)在開始至20*年2月底結束,主要內容是:
(一)集中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嚴格查糾各類交通違章。公安、交通等部門在工作中要密切配合,加強協(xié)調,結合行車秩序示范路段創(chuàng)建活動,迅速開展統(tǒng)一行動,強化道路管控,及時查糾各類交通違章。一是加強對道路交通秩序的治理,根據(jù)各類道路的不同特點,對無證駕駛、疲勞駕駛、酒后駕駛、超速行駛、超載超員等各類交通違章行為進行重點整治,建立起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提高群眾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嚴防各類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二是對機動車超載運輸進行集中治理,在高速公路入口和交通稽查站設置卸貨轉運場地,安裝車輛軸載檢測裝置等設備,對嚴重超載符合卸貨要求的,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三是集中開展治理客運車輛超員專項行動,嚴格落實客運車輛駕駛員違章抄告制度,嚴厲查處客運車輛超員違章,嚴防群死群傷特大惡通事故發(fā)生。
(二)集中整治道路交通事故多發(fā)點段和安全隱患路段,改善道路安全狀況。省確定的3處事故多發(fā)點段(巨野327國道386KM+388M處、單縣定碭公路30KM+900M處、牡丹區(qū)220國道360KM處)的縣區(qū)政府要盡快將整改措施落實到有關單位;交通、建設等部門要拿出專項整改資金,對工程和安全設施進行改造和增設;公安部門要增派警力,加強對該路段的巡邏控制;市安監(jiān)部門要加強綜合協(xié)調,督促各項整改措施的落實。各縣區(qū)要對轄區(qū)重點道路進行一次安全隱患大排查,確定一批道路交通事故多發(fā)點段和安全隱患路段,盡快落實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隱患。
要堅持建設與整改同步進行的原則,加大對交通安全設施的投入。交通、公安、建設等部門要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和標準,配套和完善各種公路安全標志設施,增強科學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能力,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三)集中整頓和規(guī)范道路運輸市場,強化源頭控制。各縣區(qū)要組織有關部門對汽車銷售企業(yè)、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yè)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清除各類機動車非法拆解、拼改裝市場,從源頭上控制拆解、拼改裝車輛和報廢車輛、“大噸小標”車輛上路行駛。各縣區(qū)要在10月份對道路運輸企業(yè)和客運汽車站進行一次全面排查,把運輸秩序混亂、經(jīng)常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經(jīng)營運輸企業(yè)列為整頓重點。結合“爭創(chuàng)道路交通安全先進單位,爭做優(yōu)秀駕駛員”活動,于11月底前,在全市所有道路運輸企業(yè)建立起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和交通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對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造成運輸秩序混亂、發(fā)生群死群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運輸企業(yè),要責令停業(yè)整頓,直至取消其營運資格,并按照有關規(guī)定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責任。
(四)進一步加強機動車管理。公安機關要對大、中型客車和重、中型貨車檔案進行一次清理,對未參檢的車輛下發(fā)檢驗通知書,限期參檢;對達到報廢標準的車輛,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實行強制解體。要進一步完善“誰檢驗、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制,嚴把機動車注冊登記關,嚴禁各種違規(guī)車輛入戶登記。近期,要把辦理農(nóng)用車和摩托車的上牌做為工作重點,降低制牌成本和收費標準,開展上門服務,督促掛牌辦證,力爭年底前上牌率達到90%。
(五)進一步加強駕駛員管理。公安部門要對20*年以來辦理的機動車駕駛證檔案和所有大型客車駕駛員檔案進行一次徹底清理,對違規(guī)辦理的駕駛證,要予以吊銷并嚴格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交通部門要對營運車輛駕駛員的從業(yè)資格進行一次全面審核,對不具備從事客運資格的車輛和駕駛員,要堅決清理出客運市場。要完善教練車、教練員管理制度,嚴格教練員的考核和資格審查,對培訓中存在的各種違規(guī)行為進行集中整治,確保駕駛員培訓質量。
(六)廣泛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迅速行動,充分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交通安全法規(guī)和交通安全知識,結合開展“遵章出行、平安回家”的活動,積極推進交通安全單位創(chuàng)建工作,增強廣大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和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自覺性,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參與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自覺維護道路交通秩序的良好氛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各縣區(qū)政府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領導機制,切實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領導。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專報制度,各縣區(qū)政府每季度要向市政府專題報告一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況;凡發(fā)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惡性道路交通事故的,或者一年內發(fā)生2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縣區(qū)政府要向市政府作出檢查。要進一步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追究機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肅處理特大道路交通責任事故的責任人員。
關鍵詞: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層次分析法;不安全因素;風險評估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 A
0引言
道路風險評估已逐步被引入相關部門的交通安全管理之中,它是風險管理方法在交通安全中的最新應用。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20萬人死于道路交通傷害,受傷者多達5000萬人,而我國每天因道路交通事故傷亡的人數(shù)接近300人,因此有必要全面細致地分析道路交通所面臨的風險,通過對道路交通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排查,針對不同的風險事件,提出詳細的預防措施,并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使人們面臨的道路交通風險降到最低。
1道路交通安全風險評估
上世紀80年代末,英國率先開展了道路安全評估工作,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美國等國家也相繼開展了這項工作。在我國,為了減少事故的發(fā)生,道路安全評估在公路建設中已有運用。道路安全評估是由公正獨立有資質的人員對涉及使用者的道路項目(已建或將建)進行的正式審查,以確定對道路使用者任何潛在的不安全特性或構成威脅的運營安排。
道路交通安全風險是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評估結論能否達到采取預防措施,降低道路事故的目的,取決于眾多不安全因素,如人車路環(huán)境管理等的影響。
(1)人的不安全因素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體,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機動車駕駛員、乘車人、騎自行車的人、行人等,他們各自可能存在如下不安全因:
機動車駕駛人員:疏忽大意、超速行駛、措施不當、違規(guī)超車、不按規(guī)定讓行等。
行人:不走人行橫道、地下通道、天橋;翻越護欄、中間隔離帶;橫穿和斜穿路口、機動車道等,其不安全因素主要體現(xiàn)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
乘車人:違章穿行行車道、違章攔車、扒車、違章跳車、違章跨越隔離欄等。
騎車人:不走非機動車道,搶占機動車道;路口路段搶行猛拐;對來往車輛觀察不夠;自行車制動系統(tǒng)失靈或根本沒有;騎車技術不熟練,青少年騎車追逐嬉戲等。
(2)車輛的不安全因素
機動車種類多,動力性能差別大;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使交通事故絕對數(shù)和交通事故傷亡人數(shù)急劇上升;部分不符合標準已近報廢的車輛仍在行駛。
(3)路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道路線形組合、道路路面、交通安全設施、交通組成等。
(4)管理因素
機動車管理不嚴格,表現(xiàn)在對車輛檢驗、牌照管理、車輛報廢制度執(zhí)行不嚴。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及其再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方面不完善。
交通管理人員素質、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知識型綜合型的管理人員。
對現(xiàn)有危險路段鑒別和改造重視不夠,交通事故的防治措施缺乏科學性、有效性和長期性。
(5)交通法規(guī)因素
我國頒布實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有10年,但目前人們依然沒有全面了解法規(guī)的內容,并在出行中嚴格遵照其中的相關規(guī)定。
2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Saaty教授二十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種實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標的決策方法。它合理地將定性與定量的決策結合起來,按照思維心理的規(guī)律把決策過程層次化、數(shù)量化。
2.1層次分析法的定義
把m個評價因素排成一個m階判斷矩陣,請專家通過對因素兩兩比較,根據(j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來確定矩陣中元素值的大小。各因素判斷值的確定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因素重要程度的判值表
對給定的某個實際問題設是全部因素的集,可請專家按表所列各項的意義,對全部因素作兩兩之間的對比,填寫矩陣,其中,并稱A為判斷矩陣。判斷矩陣具有如下性質:
(1)若,則對總目標而言,因素比因素重要;若,因素比因素重要;若,因素與因素同等重要。
(2),,,成為正互反性。
(3)成為一致性(滿意性)。
設是階判斷矩陣,如對于任意都有,則稱是一致性判斷矩陣(具有滿意性)。
2.2層次權重分析法的應用步驟
(1)建立層次結構圖,即把問題包含的因素劃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方法層。
(2)構造判斷矩陣。通過各評價因素兩兩比較來確定。各評價因素的重要程度關系用表1表示。
(3)檢驗判斷矩陣的相容性。如果的相容性好,則使用下面公式:
(1)
(4)求權重向量近似值。其中為中相應元素歸一化后的權重向量W為:
(2)
(5)進行層次單排序。利用歸一化的估計權重向量公式(2),對與上一層中某元素有關聯(lián)的本層次中的各個元素進行排序。
(6)進行系統(tǒng)總排序。利用同一層次中所有單排序的結果,寫出單排序矩陣。
3案例應用
3.1建立模型
本文以某區(qū)域作為研究對象,把該區(qū)域可能發(fā)生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的結果作為目標層(A層),而將該區(qū)域遭受交通事故后的損失作為準則層(B層),區(qū)域內面臨的安全隱患作為方法層(C層)。該區(qū)域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駕駛員違章行駛監(jiān)管真空、行人不遵守交規(guī)、高峰時段事故多發(fā)路段交通安全設施的缺失等。
上述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危害用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和交通監(jiān)管形象損害三方面來度量,可以得到區(qū)域道路安全風險分析的層次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tǒng)風險分析的層次模型
3.2構造各層判斷矩陣,評估風險
構造目標層——準則層A-B的判斷矩陣:本文中將人身傷亡B1,財產(chǎn)損失B2和監(jiān)管形象損害B3的重要性定為:人身傷亡>監(jiān)管形象損害>財產(chǎn)損失。
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評估,分別對圖1中所列的不安全因素進行打分,用層次分析法運算公式求得方法層中元素C1,C2,C3,C4,C5,C6對目標層A的總排序權值為0.29,0.38,0.32,0.15,0.09,0.21。通過計算的相應權重,可以發(fā)現(xiàn)對該區(qū)域道路安全風險造成危害的因素依次為:駕駛員違章行駛監(jiān)管“真空”、行人不遵守交規(guī)、交通安全設施的缺失。因此根據(jù)評估結論可以制定出相應的控制措施。
3.3道路交通安全的控制措施
(1)加強對駕駛員的監(jiān)督與約束。借助速度攝像儀和雷達測速器手段,制定和實行速度限制;對酒駕司機實行更為嚴厲的處罰;避免疲勞駕駛;禁止駕駛員駕駛過程中使用手持移動電話。
(2)提高車輛安全性。嚴厲禁止報廢車自行改裝車參與運營;嚴厲禁止車輛超載超限運營。
(3)提高道路( 環(huán)境) 的安全性。道路的設計應考慮駕駛人員、行人、乘車人、騎自行車者的安全,比如,設置減速振動帶、有單獨分開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道路兩側沒有樹木、大木塊、鋼制和水泥桿柱;在人多地段設置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等。
(4)關注弱勢群體。倡導老人、兒童過交叉路口時佩戴安全帽,同時給予優(yōu)先通行等安全保證措施小汽車內設兒童固定座椅,其作用和安全帶一樣。
(5)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通過舉辦交通安全講座,發(fā)放交通安全宣傳材料,舉辦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公眾的交通安全意識,防止駕駛員,行人騎自行車人乘客的不安全行為。
4結束語
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了某區(qū)域的道路交通安全風險評估模型,分析了多種不安全因素下占主導地位的安全隱患,并據(jù)此制定了相應的防范措施,分析過程直觀清晰 但是該模型也有不足之處,即風險分析模型需要依賴于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才能獲得較為準確的原始數(shù)據(jù),另外評估過程中的主觀性對評估的結果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今后還要對算法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參考文獻
[1]劉運通論道路交通安全的宏觀評價[J].中國公路學報,1995 ,8:158
[2]王琰,郭忠印.基于模糊邏輯理論的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方法[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 ,36(1):47-51
[3]李耀南基于區(qū)間值的模糊評判在道路交通評價中的應用[J].公路與汽運,2010 ,11(6):67-70
[4]許洪國,劉兆惠,王超,等基于模糊統(tǒng)計的山區(qū)公路安全評價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 ,10(10):116-119
關鍵詞: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
引言
從當前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發(fā)展來說,不能只是依靠理論數(shù)據(jù)分析,重點還是要能和實際情況相結合,對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進行全面的總結,從多方面考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的質量。在未來的發(fā)展中,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工作會愈來愈重要,對每個安全設施的設計科學化呈現(xiàn),就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fā)生的頻率。
1.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的重要性和設計原則
1.1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的重要性
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工作比較重要,道路交通系統(tǒng)當中,在一些因素的影響下,會對道路的安全造成很大影響,對人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造成損失,而加強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體系建設,保障道路交通使用的安全就顯得比較重要。在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方面,要在一些基礎性的內容上充分重視,對道路地區(qū)的氣候以及地質地理信息等,都要能有詳細的掌握,這樣才能為道路交通的安全防護措施的實施提供針對性的思路[1]。加強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工作的實施,對行車安全就能有效保障,能有效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1.2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原則
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過程中,要遵循相應的原則,保障設計的質量,首先在規(guī)范性原則方面要充分重視。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要按照國際以及國內頒布的標準加以執(zhí)行,根據(jù)國際標準的安全色標技術委員會的研究,將紅黃綠藍顏色作為安全色。而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過程中,也要將這些安全色作為標準,對色彩的不同功能標識進行區(qū)分。遵循可視性原則。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過程中,在可視性原則上要充分重視,行車中駕駛員接受道路交通信號百分之八十都是通過視覺通道進行提供,所以在設施設計中要將可視性放在首位,對安全設施科學設計,提高駕駛員的視覺敏感度,能及時性的接收到交通信息,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再者,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要注重適量原則的遵循。交通安全設施承載著維護交通秩序以及保障道路暢通等功能,但也不是交通標志越多越好,在設施的設計要適當,結合具體道路交通的行車數(shù)量和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設計[2]。這樣才能發(fā)揮交通設施的設計作用。另外,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要遵循系統(tǒng)性原則。在交通設施設計的時候,由于包含的內容比較多,不同的交通設施有著不同的功能作用,所以要能將交通設施的設計在功能上和造型上以及色彩上相符合,能讓駕駛人員有正確的交通行車的判斷。只有如此才能發(fā)揮其積極作用。
2.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的內容和具體設計方法
2.1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的內容
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的內容比較多,道路線形式比較基礎的設施設計內容,交通事故發(fā)生的頻率和平曲線半徑有著緊密聯(lián)系,在平曲線曲率比較大的時候,事故發(fā)生率就會增加。道路的中豎曲線半徑過小時就容易縮短駕駛員的視距,使得視野變小,從而也就比較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道路的線性組合的合理性,就對交通安全可靠性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所以在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的內容中,道路線性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內容。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內容當中,路測的安全性也比較重要。尤其是在山區(qū)路況比較差,比較缺少剛性的防護欄,從而就比較容易出現(xiàn)交通事故。有的路測設施比較的簡單化,根本起不到防護的作用,沒有辦法防護車輛側翻等,從而就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3]。道路交通設施設計內容中的標志標線也是重要設計內容,在標志標線下能起到限制車速以及改善視距的作用,這也是設施設計中的重要內容。而在實際的道路標志標線設計中,設計的不標準以及道路中線和地面表現(xiàn)模糊不清等問題比較突出。另外,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內容中,道路的路面質量是重要內容,以及道路平面渠化也是重要設計內容,這些對車輛行駛的安全性都會有著直接影響。所以在這些設計內容上要加強重視。
2.2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方法
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要注重完善性和質量的保障,從多個層面進行考慮,使得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的整體水平提高。道路交通標志的設計。道路交通安全標志的設計是重要,在設計中要遵循合理設置的原則,設計前結合實際道路交通的狀況,對道路的寬窄以及轉彎的平曲線半徑等加以分析,對道路的周圍環(huán)境以及行人和車輛駕駛員的心理狀況等,都要進行詳細分析。在交通標志的位置確定上要結合標志的類別,對道路使用者對標志的感知以及理解特征加以分析,如標志S在路測安裝設置在道路出口匝道起點的附近。道路的附屬設施和道路上構造物等表示可視性要高,保證駕駛人員能夠最大范圍的看到。對于警告標志設施的設計過程中,在顏色的運用上要充分重視,顏色為黃底黑邊黑圖案,形狀是頂角向上的等邊三角形,在邊長以及變寬的最小值要能結合道路計算行車的速度。道路交通標線的設計。對交通標線的設計方面要注意,標線設計要和同標志內容和設置進行配合。在對指示標線的設計中,有車行道中心線以及車道分界線等等,每種不同的表現(xiàn)在設計的要求上也有著不同。在對車道中心線的設計中,劃中心虛線以及中心單實線道路采用白色或者是黃色。劃中心雙實線以及中心虛實線車道中心線采用黃色或者是白色。在對禁止標線的設計中,也有著不同的類型,有禁止超車線以及禁止變換車道線。如在對禁止超車線的設計中,有中心黃色雙實線,就表示嚴禁車輛跨線超車或者是壓線行駛,通過劃分上下行方向各有兩條或以上機動車道,并且沒有中央分隔帶的道路。對交通標線的制作方面要按照要求實施,標線制作的視認性要高,耐磨性強,防滑性好。道路交通護欄的設計。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中,護欄的設置是比較重要的,護欄的種類比較多,有半剛性護欄以及柔性護欄和剛性護欄等種類。在對道路護欄設計的時候,就要充分注重對道路條件以及標準車型和車輛質量充分考慮,在這些基礎層面得以保障。護欄的設計在最小設置的長度方面要注意,護欄依靠其連續(xù)梁的結構,發(fā)揮著整體作用才能起到防護的功能,如果在長度上比較短,在美觀上有著影響,也不能起到防護導向的功能。根據(jù)相關的規(guī)定,對于道路路測的護欄在最小設置的長度上不能小于70米。
3.結語
加強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就要能從實際出發(fā),和實際的需求相結合,只有在這些基礎方面得到重視進行加強,才能使設計可以滿足實際的需要。希望通過此次對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的相關分析,有助于促進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目標的實現(xiàn),為實際的安全設施設計提供有益思路。
參考文獻
[1]周旭,鄒康.淺談城市精品道路設計——以皖河支路為例[J].低碳世界.2017(05)
[2]鄭明亮.生態(tài)道路設計若干問題探討[J].中華建設.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