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課堂標準教學管理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課堂標準教學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課堂標準教學管理研究

一、淺析當前高校師資隊伍現(xiàn)狀

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在規(guī)模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定時期內實現(xiàn)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飛躍。雖然我國辦學規(guī)模在不斷提高,但整體上教學質量卻在下降。導致教學質量滑坡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場經濟的大發(fā)展對教育戰(zhàn)線的沖擊、不良的社會風氣對高校教師的侵蝕、盲目擴招引發(fā)的教學環(huán)境及師資隊伍產生的矛盾、教學考核考評系統(tǒng)不健全等都是影響高校教師師德問題的消極因素,但主要因素還是師資隊伍的管理問題。從目前我國高校師資隊伍分析,師資隊伍管理的不科學性導致了許多負面效應:一是由于師資隊伍管理行政化,使得部分教師不是專心致力于教學與科研,而是忙于處理各種人際關系,整日沉溺于行政事務,從而荒廢了科研和教學;二是師資隊伍管理制度化,教師的精力多數(shù)用在任用、聘任、培訓、考核與評價、晉升等各個方面,很難淡泊名利、潛心治學,由此帶來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三是師資隊伍管理市場化,在教師引進機制上、任用管理上、科研成果上、課時數(shù)量上完全與經濟掛起鉤來,而唯獨在教學質量上缺乏經濟激勵機制。經濟刺激的差距產生了多米諾效應,有人將高校的這些現(xiàn)象喻為“金字塔”,認為如果把一生精力全部用在教學上不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而是“毀滅自己,照亮別人”??茖W泰斗錢學森之問“中國的大學為什么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當今對大學教師的“金字塔分層論”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

二、教學質量是確定教學水平高低的標志

從教育的整體性來看,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評價一個學校辦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追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質量、改革教學質量永遠是學校教育的主題。而從教育的最終結果來看,辦學質量的核心是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是教師,而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決定學校辦學質量的高低。衡量一個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標志是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反映。教師的教學活動實際上是一項巨大的育人工程,課堂教學只是工程的實施階段。在實施課堂教學之前,必須制定周密的教學計劃、詳盡的教學方案。既要對教材進行全面統(tǒng)籌,又要對教材進行深層次探索,還要預測教學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學的實施對象是不確定因素,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深入鉆研教材,還要深入鉆研學生。只有深入調查研究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特點需求,才能因材施教,開發(fā)其潛能。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努力尋求自己的特色,既要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兼顧好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要注重課堂的教育性,使學生不僅能掌握科學知識和熟練的技能,還能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及個人素養(yǎng)。由此看來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必須具備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精神;只有潛心治學,創(chuàng)造嚴謹勤奮的治學氛圍,才能精育良才。因此,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衡量教育方針能否得以貫徹,人才培養(yǎng)目標能否得以實現(xiàn)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有很多,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經濟日益全球化,教育的國際化已成為必然。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引進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并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實踐證明,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原理引入課堂教學,建立標準化課堂教學管理體系,試行課堂教學全過程管理、全員參與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三、探索標準化課堂教學管理模式

積極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引進高校教學質量管理中,建立標準化課堂教學管理體系,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深遠意義。ISO9000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的四大基本原理具有廣義的含義:一是強調質量形成于全過程;二是必須使影響質量的全部因素在全過程中始終處于受控狀態(tài);三是具有持續(xù)提供符合要求的能力,四是質量管理必須堅持進行質量改進。ISO9000族標準化質量管理不僅適用社會各行各業(yè),也同樣適用于教育領域。全面質量管理是ISO9000標準化的重要組成: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學校是一個教育組織,學校的教學質量是辦學中心,只有學校全體成員都參與管理,學校的辦學質量才能得以保障;只有提高辦學質量才能保證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受益,員工受益。標準化課堂教學應該進行“三全”管理:即全過程管理、全員參與管理、全方位管理以及PDCA循環(huán)法管理。

(一)全過程管理

任何事物的質量都有一個產生、形成和實現(xiàn)的過程,教學質量也不例外。若從全過程質量管理的角度來看,教學質量的產生、形成和實現(xiàn)的整個過程是由多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環(huán)節(jié)所組成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或輕或重地影響著最終的教學質量狀況。為了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把影響教學質量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和因素都控制起來,形成一個綜合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備課授課質量和課堂管理質量。

1.備課授課質量。備課是教學全過程的基礎,它對課堂教學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備課的工作包括學習課程標準、教學大綱,鉆研教學內容,閱讀參考資料,研究有關教學經驗以及選擇具體恰當?shù)慕虒W方法,編寫教學方案及制作課件等。在備課過程中,課程內容的教育思想、系統(tǒng)教材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教師對教材內容全面深刻的剖析、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認識規(guī)律及教材的重點難點等都應該在教學方案中體現(xiàn)出來。

2.課堂管理質量。管理好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石,課堂管理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管理。教師是課堂管理的核心,是課堂管理的執(zhí)行者,而學生既是課堂管理的對象,又是課堂管理的主體。課堂管理包括課堂管理目標、管理模式、人際關系、學習氛圍、課堂紀律等因素。為了規(guī)范課堂秩序,達到授課目的,完成質量目標,應該建立學生管理追溯系統(tǒng),全面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出勤—課堂提問---課堂表現(xiàn)---課后作業(yè)—實習實訓---社會調查—社會活動等進行全過程控制。學生管理追溯系統(tǒng)能明確記錄學生學習期間的全部信息,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及創(chuàng)新性,對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全員參與管理

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方針、辦學模式、部門管理、教師授課及學生課堂表現(xiàn)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綜合反映。教學過程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任何一個個人的工作或學習質量都會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最終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學質量需要自上而下地人人關心,人人參與。只有全員參與管理,才能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要實現(xiàn)全員參與管理,應當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樹立質量教育意識,學校領導首先注重教學質量,牢固樹立“學校教育質量第一”的思想,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不斷進行培訓和提高,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崗位,設定不同的培訓方案,并根據(jù)每學年的教學工作開展周、月、期中、期末、學年等不同階段的質量教育培訓,使每個教育員工樹立起質量教育意識;二是建立教學質量管理系統(tǒng),各教學管理部門、各級各類人員都要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和職權,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一個高效、協(xié)調、嚴密的教學質量管理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內,每個人都應該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并且將責、權、利三者統(tǒng)一起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三是激發(fā)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開展多種形式的全員參與管理活動,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共同管理的積極性。學生參與管理活動是一個很重要的形式,首先要提高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使每個學生都有明確的參與班級管理的責任。以不同形式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3-5人構成,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競賽,并將學習小組的平均成績作為評價標準,使學生建立“小組榮譽人人有責”的思想,構成教師—班長—組長—小組成員層層管理鏈條,促進人人參與管理。

(三)全方位管理

教學質量目標的實現(xiàn)不僅有賴于各管理層級的通力協(xié)作,還要有不同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使所有的教學管理活動圍繞一個共同目的,創(chuàng)建良好的有效整體。為了提高和保證班級學習質量的教學目標,要充分發(fā)揮班委及團支部的作用,為每個教學班級的每個班委或團支部成員都建立詳細的質量目標責任制,構建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以提高學習質量為中心,建立以縱向由教師(輔導員)-班長(團支書)-班委(團支部)-學科管委會-學習小組-成員、橫向由學習-紀律-生活-文體-衛(wèi)生-心理等職能組織構成的有效整體,從而實現(xiàn)縱向通力協(xié)作、橫向密切配合的質量目標。以學習委員崗位為例,設立學科管理委員會,每學期開設課程的管理途徑以學習委員-管委會成員-學習小組-學生為主線,學習委員負責所有學科,學科管委會成員負責與任課教師聯(lián)系,向學習小組傳達信息、處理具體事務;學習小組組長負責本小組成員的具體落實,實現(xiàn)全方位層層管理、層層落實的學習目標。

(四)PDCA循環(huán)法管理

提高教學質量應該遵循PDCA工作循環(huán)的科學程序和方法進行教學管理。PDCA循環(huán)是全面質量管理的科學程序,是按計劃-執(zhí)行-檢查-處理四個工作循環(huán)階段進行質量管理的一種基本工作方法,并且循環(huán)不止的進行下去。教學工作是以周、月、學期、年等不同時間單位周而復始循環(huán)的工作,將P、D、C、A工作循環(huán)運用于課堂教學中,能使教師在每一個周期都有課前準備的教學方案及課程整體設計、實施教學方案的全過程、授課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及不同周期的總結與分析等四個階段。教師的備課方案中除了包含教材的主題思想及教學目標,還要客觀分析教學過程中決定和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制定出提高教學質量的實施措施與方案,并對授課結果進行預測。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重視教學計劃的制定,既要認識到備課的重要性,又要能承受授課的艱苦性。教學過程是一種艱苦復雜的腦力勞動過程,每一個周期知識的傳授、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的傳承、教學對象的變化及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是一次價值的創(chuàng)造和升華,而且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造、不斷地升華。因此最佳的教學方案的設計和確定都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PDCA循環(huán)的工作原理不僅適合于課程整體設計,也適合于每個教學項目和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因為每個教學項目和環(huán)節(jié)都有自身的教學目標和要素,每個目標和要素都有自己的PDCA循環(huán)。整個教學管理體系是大循環(huán),各專業(yè)、課程、課堂以及教師、學生都有自己的中循環(huán)和小循環(huán)。大循環(huán)是小循環(huán)的依據(jù),小循環(huán)是大循環(huán)的層層落實。大環(huán)套小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依存、相互促進。PDCA四個循環(huán)周而復始地運轉下去,每次循環(huán)之后,都會達到新的高度,實現(xiàn)新的目標。在這個循環(huán)過程中,要根據(jù)客觀實際情況及時對教學計劃進行修訂和調整。通過調查、實踐、論證、改進的工作環(huán)節(jié),制定新的教學計劃和目標,使教學質量不斷達到新的高度和目標。在每個工作循環(huán)周期,都要緊緊抓住處理問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防止同類問題再次發(fā)生。只有把整個管理系統(tǒng)的各項工作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促進,才能使整個教學管理體系有條不紊的運轉起來。總之,在新時期高校教育體制的大變革中,我們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地把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努力優(yōu)化和提高教育質量,踐行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