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生勞動教育課范文

大學生勞動教育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勞動教育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勞動教育課

第1篇:大學生勞動教育課范文

關鍵詞:民族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36(2015)06-0044-04

目前,隨著國外高校開展通識教育和國內普通高校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以來,民族院校也普遍開展了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在提高民族院校教育質量,改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增強學生素質方面起到了良好效用。但依筆者的觀察,民族院校的文化素質教育與民族院校的內在發(fā)展要求以及大學生成長成才對文化素質的內在需求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民族院校因為有普通高校的特點,又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實際情況,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時候,不能照搬照套普通高校的做法,應該探尋適合民族院校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質教育路徑方法,將文化素質教育的理念貫穿在民族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在培養(yǎng)高素質民族人才和可靠接班人上做出新貢獻。

一、民族院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發(fā)展不平衡

民族院校存在著個別領導、部門和教師對文化素質教育認識錯位的現(xiàn)象。文化素質教育是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而這些個別領導、部門、老師把文化素質教育看成一種工作形式,存在著措施不力的現(xiàn)象。此外,民族院校因歷史原因,大多基礎比較薄,部分民族院校因經費問題,在文化素質教育方面投入不夠,致使文化素質教育活動只能簡單化甚至形式化,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發(fā)展不平衡。

(二)重特色建設,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建設不夠理想

民族院校普遍重特色建設,民族理論、民族藝術、少數(shù)民族文化等學科課程得到非常重視,但文史哲等基礎學科的建設與發(fā)展相對就投入不足,對大學文化精神方面研究也不夠,學校文化建設較差,層次不高,客觀上弱化了文化素質教育。

(三)重專業(yè)教育,輕視文化素質教育

文化素質教育在民族院校的開展,使各民族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實際工作中,文化素質教育與專業(yè)教育在民族院校沒有得到同樣的重視,部分民族院校誤把文化素質教育當作了專業(yè)教育之外補充教育的東西,在這種觀念引導下,文化素質教育課程被放在了一個次要甚至不太重要的位置上,兩者沒有得到同樣重視,造成兩者在事實上無關聯(lián)甚至撕裂的局面。

(四)專業(yè)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不能得到很好融合

由于多年課堂教學養(yǎng)成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習慣只傳授學生專業(yè)知識,而不能將文化素質教育融入到專業(yè)課教學中,很多教學采用的仍是以前的教學老路,專業(yè)課傳授的是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開設的文化素質教育課傳授的是文化知識。在這樣的局面下,很難讓學生認識到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很難讓其均衡學習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與自然科學知識。專業(yè)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如何合理地搭配并能滲透是民族院校要解決的問題。

(五)重人文知識傳授而忽略人文精神提升

很多民族院校錯誤地把文化素質教育等同于開設人文課程、舉辦人文講座、閱讀人文書籍,傳授文化知識上面,這背離了文化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培養(yǎng)大學生的完滿人格。文化素質教育若不把歸結點放在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提升上,就會使文化素質教育成為民族高等教育的點綴。

(六)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不夠完備

民族院校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系統(tǒng)性不夠,隨意性較大。二是課程質量不夠高,有的公共課沒有教材,有的課程老師備課不到位。三是有些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比較陳舊,內容前沿性不夠,不能反映世界科學技術和文化發(fā)展的最新成就。

(七)實踐上急于求成而缺少統(tǒng)籌考慮

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是一個潛移默化、長期實踐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當前一些個別民族高院校突然增設了過多的文化素質必修課、選修課,并大面積增設了社團文化組織,讓老師學生苦不堪言,其后果令人堪憂。

二、民族院校要加強對文化素質教育的理解和認識

(一)要提高對文化素質教育內涵的理解

對于“文化素質教育”的涵義,楊叔子、胡顯章、李曼麗、王義遒、金頂兵等人進行了探索研究,從人文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個性化教育、人文教育與科學精神培養(yǎng)等四個方面,分別進行了界說或限定,它們的觀點既有相通之處,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而我個人認為教育部給定的定義最為合理。教育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對文化素質教育下的定義:“文化素質教育,是指對大學生進行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教育,同時對文科學生進行自然科學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體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2:。它包括了人文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個性化教育、人文教育與科學精神培養(yǎng)等四個方面,學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必須從這個定義出發(fā),去設計方案,并實施文化素質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學生較多,由于受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教育欠發(fā)達影響,不管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所接受人文和科學教育普遍不足,所以民族院校開展的文化素質教育內容必須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學精神培養(yǎng)兩方面內容,對各族各學科學生對等進行兩方面的教育,把各族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很高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的全面發(fā)展的、負責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要提高對開展文化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1.開展文化素質教育是時展的要求3:。當前,科學教育得到全世界全社會的空前青睞與重視,而人文教育受到普遍冷落,從國內外的有關報道和研究結果來看,給世界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為此,各個國家開始重視人文教育,開始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促進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步發(fā)展。在這種時代下,我們必須重視文化素質教育。

2.開展文化素質教育是知識經濟時展的客觀要求2:。當前,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知識經濟與信息時代,科技發(fā)展呈現(xiàn)知識高密集和綜合化的趨勢,人們的知識結構處于大調整綜合階段,我們只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人文素質才能適應知識經濟與信息時代的要求,所以我們要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素質、人文素質。

3.開展文化素質教育是當代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2:。通過學習文化知識,參加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大學生的人格會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人生境界會得到進一步的升華,有利于成為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有利于他們成為“四有”人才,有利于他們成為我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民族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

文化素質教育是教育發(fā)展的高級階段,內涵豐富,范圍廣泛,準確理解和把握其主要內容,對民族院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全面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文化素質教育應包括人文科學教育、自然科學教育、審美教育、國防教育、身心教育和勞動教育等內容。人文科學教育應重點放在語文根基、民族語言、史地知識、美學基礎、哲學素養(yǎng)等方面,通過向學生傳授人文知識,喚醒和引導潛藏在學生身上的人文需要,幫助他們認識和理解自己、他人以及環(huán)境的關系,增強人文關懷的意識與能力,理解人生的目的與意義,從而樹立起高尚的理想情操,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自然科學教育應包括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授和自然科學方法的訓練,通過自然科學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精神,掌握從事科學研究的一定能力。審美教育即美育,借助判斷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手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夠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國防教育包括愛國主義教育、軍事理論教育、軍事技能教育、日常生活作風教育等內容,通過國防教育,要使學生具有捍衛(wèi)國家、和安全,防御外來侵略、顛覆和威脅,維護國家、民族利益和世界和平的意志與能力。身心教育應包括體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兩方面內容,使學生掌握身心健康的知識與技能。勞動教育包括勞動觀念教育、勞動技能教育、勞動習慣教育、社會公益勞動教育、自我服務勞動教育等內容,使學生形成勞動光榮思想,通過勞動自食其力和為社會做貢獻的能力。

四、民族院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路徑方法

(一)建立有利于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體制機制

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關鍵在領導和制度。各民族院校要成立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組織機構,專門從事學校文化素質教育研究和組織開展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學校主要領導親自擔任負責人,要有固定辦公室,固定工作人員,專項文化素質教育經費。要制定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方案,形成科學完善的文化素質教育規(guī)章制度。要根據(jù)民族院校實際情況和生源組成情況,對不同學科專業(yè),分別提出要求,分步實施,分類指導。要統(tǒng)籌不同方面力量,調動各方面工作積極性,真抓實干,深入推動民族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工作。

(二)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文化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教師是推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愛因斯坦說:"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與才。"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頭腦中只能有了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具備了一定高度的素質,才能按照學校文化素質教育的要求來確定教學目的,才能把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專業(yè)教育和素質教育結合起來,把文化素質教育貫穿到每一門課程中去,貫穿到每一節(jié)課堂中去。民族院校要加強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教育觀念,要求教師在講授專業(yè)課程的同時,有意識地滲透文化素質教育內容。

(三)建立科學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

在學校,傳授文化知識,建立文化環(huán)境就離不開課程教育,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安排。從文化素質教育的核心與根本出發(fā),民族院校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培養(yǎng)目標應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幫助學生樹立強烈的愛國情懷,堅定走社會主義的信念;幫助學生認識人類社會的傳統(tǒng)和制度,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培養(yǎng)為人類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情感與施展才華的能力;幫助學生增長歷史文化知識,拓寬眼界,形成良好的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加強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民族觀、審美觀教育,不斷加強學生對上述“六觀”理解的深度和廣度,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

(四)要克服對民族特色以外課程不夠重視的問題

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tǒng)一是一名大學生應該達到的理想境界。過去,在民族院校課程設置中,很重視民族特色課程,其它人文課程相對重視不夠。人文學科所占比例較小,在文科學生中自然科學課程則可能沒有。今后,要特別注意,要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考慮到學業(yè)時限、專業(yè)實際、各族學生的差異,民族院校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在整個民族院校課程體系中要體現(xiàn)出基礎性、綜合性、層次性3:的特點,分層次,有步驟,循序展開。

(五)通過一、二課堂科學實施文化素質教育

文化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課堂,文化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第二課堂。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應分為知識性課程和體驗性課程。第一課堂體現(xiàn)的是知識性課程,學校要將經過全方面考慮,將予設置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安排在第一課堂傳授,例如內蒙古民族大學安排了20多門文化素質教育課在第一課堂講授,深受學生歡迎。第二課堂要體現(xiàn)體驗性課程。文化素質的本質是將精神氣質和人格品質內化于人的心靈。那么怎樣內化呢?就是要通過教育、培養(yǎng)、熏陶,通過學生的體驗、感悟、升華內化為自己的精神和品格,這就要安排體驗性課程。第一要舉辦系列文化素質教育講座。通過舉辦適合學生特點、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學生實際的講座,吸引學生來參加,吸收他們所需要的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思維、激感,受到教育。當前,內蒙古民族大學在校園中堅持開展講座活動,講座內容既有人文知識又有自然科學的基礎方法問題;既有各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又有世界形勢和文化發(fā)展熱點;既有主講人的精彩講授,又有聽眾的提問,還有相互的討論,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第二要舉辦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開設這方面課程的目的是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文化知識,促進文化知識向素質的轉化。每年舉辦的課程主要有校園科技節(jié)、文化節(jié)、藝術節(jié)、社團文化節(jié)、公寓文化節(jié)、體育節(jié)、少數(shù)民族文化節(jié)、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民族團結教育月,另外設有文學社、詩社、書法社、攝影社、無線電社、天文社、國防社等百余學生社團,這些社團在學校的指導下,開展講座、討論、閱讀、辯論、研究等文化素質活動。同時,還要有計劃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內蒙古民族大學這些年就開展了上述文化素質體驗課程,通過上述課程,各族學生不但增長了文化知識,而且邊參加邊體驗感悟升華,將知識逐步轉化為了自己的精神和素質。

(六)利用校園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作用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民族院校除民族特色外,還和普通高校一樣具有傳播科學和文化的功能,校園應該充滿深厚的文化氣息和科學氛圍,這樣才有利于推動文化素質教育,提高廣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民族院校要加強建設高品位高格調的人文景觀,主要包括:道路、廣場、樓堂、亭閣、畫廊的命名;建造有文化或科學精神意義的牌匾、楹聯(lián)、雕塑、塑像、奇石;在教學樓、圖書館、閱覽室、會堂懸掛科學家和文化名人畫像、名言警句、生平介紹等;在校園道路、廣場、花園周圍設立精美的警示牌、文明寄語、文化鑒言等4:,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開展文化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劉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9.

2:教育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D:.教高司1998:2號.

3:譚秀森,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M:.濟南:泰山出版社,2010:160.

第2篇:大學生勞動教育課范文

1 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美國人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稱之為“公民教育”。通過公民教育,使美國人的公民意識不斷增強。在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十分講求途徑的多樣化和滲透性,其中課堂教學是美國當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其中主要通過以下四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1)通識教育與職業(yè)道德教育;(2)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3)宗教教育;(4)文化體育與學生自治活動。這些途徑突出了美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滲透性、活動性和實效性。

美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層次性,學校一般都會從學生的個體身心發(fā)展水平、可接受程度和他們的實際需要出發(fā),采取不同手段和形式的教育。以大學為例,美國高校除了開設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之外,還重視通過歷史和地理,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信念,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是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渠道。在高校,其途徑主要包括: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學生組織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在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思想指導下,高校設置了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課程設置分為兩大類: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哲學、社會科學承擔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職責。

中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四點:第一,說服教育法,包括理論教育法和疏導教育法。第二,實踐教育法。第三,綜合教育法,包括典型教育法、形象教育法和比較教育法等。第四,咨詢服務法。

3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相同點

第一,強化課堂教學的思想真摯教育功能,課堂教學是中美思政教育的基本方式。兩國均利用課堂教學灌輸?shù)姆绞綄W生進行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教育,還根據(jù)各自社會的需要和實際情況,設置了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

第二,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參加校園活動、社會服務等課外活動。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我國教育方針一貫和根本要求,目前主要有勞動教育、軍政訓練和社會服務三大類。而美國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道德認識的方式,把參加社會實踐當作是青少年人生歷程中的重要部分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第三,注重校園環(huán)境文化建設。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特別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校園精神;校園物質環(huán)境和文化教育、科技和體育活動。在美國,許多大學都注重校園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的設置,通過這種良好的文化氣息傳遞給學生某種價值的影響,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還通過學生的自我管理、服務性社會活動以及咨詢指導、社會環(huán)境影響等全方位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4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不同點

第一,課堂教學表現(xiàn)形式不同。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進行抽象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概念較多,要注意的是,直接、公開的方式總會給人一種強迫灌輸?shù)母杏X,目的過于明顯,會使人產生逆反心理,產生反效果。而美國學校大都采用隱性或滲透式的教育方法,將教育的內容滲透到生活、學習和工作當中去,通過情景交流,在愉悅的氣氛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增強了思想是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第二,課外活動的基礎不同。美國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等實踐活動有較強的物質條件支撐,并有一定的社會保障。而中國大學生的課外活動的條件支持,則多由學校方面承擔。

5 總結與啟示

(1)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隨著經濟全球化發(fā)展,世界各國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尤其在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之下,使得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更加激烈和復雜。因此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定不移地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去占領思想文化陣地,增強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召力。

第3篇:大學生勞動教育課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廉潔教育;路徑

黨的十報告中強調,對于腐敗問題,要“懲防并舉,注重預防,全面推進懲治和防腐敗體系建設”。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是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主力軍,他們對于廉潔問題的基本態(tài)度,也決定著我國未來廉政建設的社會基礎是否穩(wěn)固。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對于增強大學生廉潔奉公、誠信守法的意識,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促進社會主義廉政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廉潔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的廉潔意識亟待加強

當前,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體較強,但廉潔意識不高。多數(shù)學生認為廉潔教育與己無關,甚至對身邊的腐敗現(xiàn)象習以為常。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奢侈攀比之風仍存,表現(xiàn)在學生攀比吃穿用度,使用高檔消費品如手機、電腦甚至駕豪車上學等;二是大學生誠信缺失,表現(xiàn)在考試作弊現(xiàn)象屢禁不止,違規(guī)騙取或者拖欠國家國家助學貸款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求職簡歷造假現(xiàn)象經常出現(xiàn);三是學生干部 “提前腐敗”,表現(xiàn)在干部競選請客吃飯拉選票。廣西大學董偉武對某市5所不同類型的高校進行了問卷調研,也同樣表明,當代大學生對腐敗現(xiàn)象的認識普遍存在重視不夠、認識不足的現(xiàn)象。例如,問卷中對于“您對請客吃飯拉關系走后門怎么看”這一問題,有46.4%的調研對象選擇了“支持,因為普遍存在”,32.4%的調研對象選擇了“視情況而定”,有21.2%的調研對象選擇了“不回答”。

(二)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大學生是未來該專業(yè)領域的主要儲備人才,對其開展廉潔教育有助于凈化該領域的行風,也關系到我國未來廉政建設的基礎。然而,多數(shù)學校認為廉潔教育的重點是社會而非高校,有的學校認為廉潔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學生干部而非普通學生。因此,當前高校中針對領導干部、教職工的廉潔教育相對較多,但針對學生的廉潔教育極少。為數(shù)不多的教育活動,大多局限于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層面,形式也較為單一,尚未深入到廣大學生中間去。

(三)大學生廉潔教育資源匱乏

當前,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教育資源比較匱乏,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從事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據(jù)了解,國內開設大學生廉潔教育課程的高校鳳毛麟角,相應的專業(yè)教材和教師幾乎沒有,指導學生進行自身廉潔教育的僅僅依靠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資源相對匱乏;二是相關經費投入不足,導致高校對大學生的廉潔教育研究較少,使得相關文獻資料比較缺乏。

(四)大學生廉潔教育針對性不強

在校大學生是該領域未來的主要儲備人才,大多數(shù)人將來從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各行各業(yè)都有其行業(yè)特點,滋生腐敗的案例也有其行業(yè)特點。廉潔教育針對大學生的行業(yè)特點,總結案例教訓,對于提高廉潔教育的效果非常有益。而當前開展廉潔教育的高校中,針對性顯得不足,效果欠佳。

二、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一)發(fā)揮三個群體的示范引領作用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教師始終恪守的職業(yè)道德,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大學生的影響極為重要;學生干部和黨員是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他們在學生中擁有較高的威信和號召力,發(fā)揮“朋輩”效應,亦能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高校開展廉潔教育,務必要發(fā)揮好教師、黨員和學生干部的這三個重要群體的影響力,切實做好示范引領作用。因此在教師選聘中,要始終堅持政治合格的標準,加強對教師政治素質和廉潔素質的要求,防止引起言行不當在學生中產生不良影響;對學生干部的選拔,要嚴格審查,加強教育特別是廉潔教育,講求奉獻,倡導廉潔;對黨員的發(fā)展,要始終堅持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的原則,嚴格審慎的把關。

(二)通過課堂教育培育廉潔意識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基礎和主渠道,把廉潔教育的內容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全過程,使課堂教學根據(jù)有現(xiàn)實性、針對性和時代性。還可將廉潔教育與大學生社會公德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艱苦奮斗教育、誠實守信教育、感恩教育、榮辱觀教育、紀律教育、勞動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養(yǎng)成訓練,互相滲透,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自律意識、誠信意識和法制意識。

(三)加強載體建設營造廉潔教育氛圍

《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中強調,要在學校德育教育中深入開展廉潔教育,豐富青少年思想道德實踐活動。因此,高校應加強平臺建設,為廉潔教育提供實踐平臺,努力營造廉潔教育的文化氛圍。一是加強網絡媒體的陣地作用,建設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主題教育網站或網頁,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廉潔教育活動,通過網絡互動,自媒體等方式,形成網上網下廉潔教育的合力,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廉潔教育的重要載體。二是建立廉潔教育實踐基地,鼓勵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高校通過各組織種社會實踐活動,來形成廉潔教育的平臺,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鍛煉、積累經驗,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多方位教育格局

大學生的廉潔教育是個系統(tǒng)工程,不能只依靠學校教育,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和支持十分重要。要做好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的銜接,創(chuàng)建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聯(lián)動的教育模式,形成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四位一體的教育格局。在家庭教育中,要充分發(fā)揮父母啟蒙作用,引導子女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遵守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在社會教育中,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化宣傳教育格局,在全社會營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環(huán)境;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三方聯(lián)動,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方聯(lián)動的大學生廉潔教育新模式,共同推進大學生廉潔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董偉武. 新時期大學生廉潔教育問題及其對策略論[J], 學理論, 2014:332-335

[2]宗惠. 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之路徑探析[J], 學理論,.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4):121-122.

[3]鄧閔心. 大學生廉潔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

[4]侯文軍. 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林業(yè)教育,2007(4):35-36.

[5]劉和賢,張傳航. 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 天津職業(yè)大學學報.2005(3):64-65

[6]夏云強. 基于心理保護視角的大學生廉潔教育原則[J].改革與戰(zhàn)略.2006(11):111-113

[7]蔡紅梅. 大學生廉潔教育初探[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6(3):106-107.

[8]何玉葉. 高校開展廉潔教育的方法和途徑[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5):141-142.

第4篇:大學生勞動教育課范文

抓好音樂教學,是構建以德育為主導,心理教育為主線,體育為基礎,智育、美育、勞動教育為主體的素質教育體系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人才的藝術素質如何,關系到整個民族的素質。音樂學科是“應試教育”帶來的重災學科去年秋,我們對1994年錄取南城師范的137名普師新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內容是他們在中學階段接受音樂教育的狀況。137名來自六個縣市的100余所中學學生,只有一個人能識譜。調查表明,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城市還是農村,音樂課大多都開了,教材都訂了,師資力量也不是完全空白,但學生在識譜方面卻令人瞠目:農村學生幾乎100%不識譜,縣城中學的也僅占4%。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深思。看來,中小學的音樂課大都是排在課表上,基本不上;教材是放在書包里,基本不用;教學大綱束之高閣,基本不顧;學生成績隨意給分,基本無要求。把這樣素質的學生送到高中,高中音樂教育和義務教育同等現(xiàn)狀,但面對學生實際水平與大綱嚴重脫節(jié)的現(xiàn)狀,音樂教學也只有陷入補課階段,使高中音樂教學又面臨無法達標的局面。這些學生畢業(yè)又去教小學……如此惡性循環(huán),何日是了?這種現(xiàn)狀產生的原因主要有:

1.辦學方向偏斜,音樂課時不足。

2.經費本就羞澀,音樂設施更差。

2.教師素質下降,音樂教學舉步維艱。

4.培養(yǎng)步入誤區(qū),整體素質無法提高。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中,對中小學音樂課程的任務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其間主要學習我國優(yōu)秀民族音樂作品,接觸了解外國優(yōu)秀音樂作品,初步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巧,增強對音樂的興趣、愛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表現(xiàn)和鑒賞力,以及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真正能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就能使音樂教育以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悅性有效地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使之淡化厭學情緒,激發(fā)學習積極性,調動非智力因素,發(fā)展身心潛能;還能通過愛國主義歌曲的學習和演唱,加速德育內化過程,這就是寓德于樂。真正能達到這個目標,就能運用音樂教學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啟迪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能引導學生始終在形象的感染中進行抽象的思考;對音樂作品的欣賞不僅提高了感受力、理解力,而且豐富了想像力,這就是寓智于樂。探索音樂與健美相融,把音樂、舞蹈與形體相融,這就是寓體于樂。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思考實施素質教育,正在成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這是改變音樂教育現(xiàn)狀的極好機遇。我們認為:一定要根據(jù)《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著力抓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準確把握音樂學科大綱的課程特點

首先,音樂課是一門實踐性、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獲得都需要練習,而且是扎扎實實地練習,才能達到“雙基”要求。根據(jù)已經總結的教學經驗和現(xiàn)行音樂教材的特點,要在識譜和聽音兩個環(huán)節(jié)中,把增強學生信心、提高學生興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樂基礎知識、技能和課本歌曲、課外補充歌曲結合起來。九年義務教育音樂教材系統(tǒng)性很強,不僅練習內容和唱歌欣賞有機結合,而且欣賞的曲目到高年級又是主課教材,這種前有音符,后有發(fā)展的配置,顯示了編寫人員的匠心,千萬不可忽略。

在音樂教學中,許多教師還停留在口口相傳的旋律性教學中,這和世界上許多先進的音樂教學方式相差太遠,如聯(lián)邦德國的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強調節(jié)奏訓練和樂器教育。日本的鈴木教學法,強調欣賞和表現(xiàn)并列的體制等等;從他們的教學方法中,不難看出當代音樂教學正在向著音樂欣賞和節(jié)奏第一的方向發(fā)展。這些都值得我們研究和采用。音樂欣賞是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記憶和鑒賞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學生間接參與音樂藝術實踐的重要內容。教材好,再配以科學的教法,相得益彰,音樂課就會更受學生歡迎。

二、以改革的精神進行音樂課的基本建設

首先,關于音樂課師資建設問題,音樂課由于歷史的原因,師資力量數(shù)量不足,素質不高,更重要的是缺乏可靠的來源。辦法只有鼓勵現(xiàn)有教師隊伍中、有這方面功底、愛好的教師,改行任音樂教師。讓他們一邊教課,一邊進修學習。這就要地縣有關師范、進修學校利用假期進行培訓;師范院校也要盡快加大音樂教師招生的名額。或者在中師招生中,列出專項音樂加試項目,增加分數(shù)比值,選擇一部分人才到中師側重培養(yǎng),成為專任教師。還有一條非常重要,就是現(xiàn)有音樂教師流失嚴重,有的以歌廳唱歌為主業(yè)或第二職業(yè),要想辦法使他們安心做好音樂教師。

其次,要把配備音樂設備作為“雙基”驗收的標準,欣賞課必須配備錄音機、磁帶、電視機等,有條件還要配備其他樂器。

第5篇:大學生勞動教育課范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 社會活動 課程開發(fā)

一、引言

社會活動課程是由國家設置、由地方和學校根據(jù)實際開發(fā)的課程領域。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南京市下關區(qū)教育局提出了“走出區(qū)域辦教育”的戰(zhàn)略思想,在江寧區(qū)湯山鎮(zhèn)創(chuàng)建了下關區(qū)青少年社會活動基地,以期通過研究,將“活動基地”當作學校的延伸和發(fā)展的廣闊天地,努力開掘在“活動基地”中隱含的寬廣的有形的與無形的社會育人資源并使之課程化,從而對我區(qū)素質教育改革的進一步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概念界定

社會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的,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tài)。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據(jù)此,社會活動課程的實質體現(xiàn)為:立足學生的直接經驗,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

研究是以廣大青少年為對象,著重在新課程實施和區(qū)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fā)方面提供一套具有科學理念支撐的實施方案,讓廣大學生在活動基地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生存,以此達到加強實踐,體驗生活,啟迪智慧,鍛造品德,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的總體育人目標。

三、研究內容和方法

本文在理論研究著重確立有助于建構素質教育社會活動課程理論體系的研究及社會活動基地運行機制的理性思考。在實踐研究方面著重于社會活動基地課程實施途徑、原則、形式與方法的研究;活動基地課題開發(fā)(課程門類,課程標準)的研究及活動基地課程開發(fā)與實踐評價標準的研究(包括對學校、教師、學生的評價)。

以我區(qū)小學三年級至初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主要采取行動研究法,輔之以調查研究法、文獻研究法等。

四、研究成果與分析

(一)構建了“社會活動基地課程”體系

1.課程的核心理念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積極開展活動。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fā)展空間??朔斍盎A教育課程脫離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引領學生走向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強調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和勇于實踐,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要求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變革。

2.課程的開發(fā)原則

根據(jù)社會活動課程所具有的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點,在基地課程開發(fā)時,必須和國家教育部頒發(fā)的有關社會活動課程的方針政策有機地結合起來;必須和中小學目前使用的各學科教材結合起來,學科領域的知識要以在綜合實踐基地活動中得以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必須把地方的物質資源、人力資源和文化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

3.課程的總體目標

加強實踐 體驗生活 啟迪智慧 鍛造品德 培養(yǎng)能力 提高素質

4.設置課程內容

(1)圍繞國防教育資源來設計活動課程

根據(jù)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軍區(qū)司令部關于高級中學學生軍訓作為必修內容,統(tǒng)一納入社會實踐課程中進行的規(guī)定,我們充分利用“基地”周邊地區(qū)駐軍部隊和軍事院校的人力和物力優(yōu)勢,組織中小學學生參觀南京炮兵學院兵器館、坦克兵訓練基地,觀看特種大隊直升飛機跳傘、疊傘。通過教育和訓練,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增強國家觀念和國防觀念,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自覺地履行國防義務,并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和技能。

(2)圍繞科技教育資源來設計活動課程

在社會活動中,結合小學中高年級的科學課、初中年級的勞動技術課等課程,開設航模、海模(導彈驅逐艦、航空母艦、快艇)、箭模、四驅車和木工工藝制作等活動課程。在活動中鼓勵學生盡可能地突破作品的原先圖紙,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設計并完成作品的制作??萍贾谱骰顒?,得到了所有參加活動學生的喜愛。

(3)圍繞勞動教育資源來設計活動課程

農業(yè)資源是“基地”最為豐富的資源,根據(jù)農時季節(jié),我們組織學生參加松土、鋤草、挖山芋、栽油菜、澆菜、種蠶豆、種玉米、種花生、采茶、辨認農作物等農業(yè)生產勞動,讓學生在勞動中學會勞動。帶領學生走進農村,了解農業(yè)和農民的形狀,開展研究性學習,走進農家與農家孩子開展“手拉手”活動,深入農家與農民一起吃飯、勞動。我們還組織學生參觀利用湯山溫泉建立起來的名貴花卉種植基地、現(xiàn)代農業(yè)示范田、奶牛養(yǎng)殖專業(yè)戶、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豬專業(yè)戶,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4)圍繞生存教育資源來設計活動課程

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在家庭從小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入學后又受到老師的保護,缺少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就束手無策。社會實踐活動就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自理、自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良好機會。對那些平時在家中不整理床鋪、不洗碗、不洗衣服的同學來講,就是學會生存的一項重要內容。此外,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吃苦精神和生存能力,我們還充分利用“基地”周邊地形地貌,開設了登山、野外拉練、識圖越野、野外生存等方面的活動課程。

5.課程評價方式

(1)學生評價:建立“成長記錄”,并以此為依據(jù)對學生進行“質性評價”。

注重過程——社會活動的評價不過分強調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將關注的視角指向學生獲得結果和體驗的過程,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

尊重多元——社會活動的評價鼓勵并尊重學生極富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演講、繪畫、寫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師對活動做出評價的同時,通過討論、協(xié)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注意反思——發(fā)揮評價的指導功能,通過調動學生的認識和情感因素,激勵學生自覺記錄活動過程〈特別是重要的細節(jié)〉、投入對問題的討論、對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動審視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動,拓寬自己的視野,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2)教師評價:深刻領會社會活動的實質并以負責的態(tài)度參與這門課程的實踐;不斷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應對學生廣泛的知識需求;逐步發(fā)展活動中的規(guī)劃、組織、管理、指導及與其他教師協(xié)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3)管理評價:集中于基地具體保障措施的實行。包括對教師安排、課時安排、場地安排、設備配套及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方面的評價。

(二)彰顯了社會活動課程巨大價值

1.重建課程觀——彌合個體與課程的斷裂

“社會活動基地課程”體現(xiàn)了課程的“范式轉換”。這種轉換首先表現(xiàn)為課程概念的轉變。課程不再是靜止的“跑道”,即需要貫徹的課程計劃或需要遵循的教學指南,課程成為對個體生活經驗的改造和建構,成為自我的“履歷情境”,意即成為“在跑道上奔跑”的歷程。其次,課程概念的轉變隨之帶來課程形態(tài)的變化。

2.重建教學觀——彌合個體與教學的斷裂

“社會活動基地課程”體現(xiàn)了教學的范式轉型,這意味著教學成為一種生活,一種以精神交流和意義創(chuàng)生為主要目的的生活;意味著教學消除師生作為“知識權威”與“無知者”之間的緊張關系,建立起師生之間以對話為特征的生命和情感的溝通,強化學生與教師的主體角色:意味著教師擺脫“專業(yè)個人主義”的桎梏,建立起協(xié)調、溝通與合作的教學方式,進行“協(xié)同教學”。

3.重建學習觀——彌合個體智力與人格發(fā)展的斷裂

“社會活動基地課程”還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它打破了知識的“霸權性”,使學生個體的理解、想像和創(chuàng)造得到確認。由于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參與,社會活動遂改變原有的單純的認知學習,成為“手—心—腦、實踐—感知—思考以及身體—心理—靈魂等共同參與”的“整體學習”和“全人活動”。另一方面,社會活動強調創(chuàng)造性問題解決、合作學習等策略的運用,鼓勵學生建立各種聯(lián)系,從而走出封閉的個體學習行為,邁向個體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能夠深刻和完善彼此的見解,使自己成長為一個學會合作與交流的社會主體,使學習既具有個人意義又具有社會意義。

第6篇:大學生勞動教育課范文

關鍵詞:課程;體育課程;本質涵義;相關概念

自1904年1月清政府頒布并實施《奏定學堂章程》,要求“各學堂一體練習兵式體操以肄武事”[1]算起,體育課程在我國已經有了一百余年的歷史。然而,即使是在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到全面實施階段的今天,人們對體育課程涵義的理解仍然歧義頻生,似乎眾所周知,卻又似是而非。有人片面地把體育課程等同于體育課,有人簡單地把體育課程歸結為體育教材,還有人錯誤地認為體育課程就是體育教學,不一而足,卻又難得要領。那么,體育課程的本質涵義究竟是什么?這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命題,同時也是一個亟需明晰的課題。

1見仁見智的體育課程定義

1.1課程涵義的多重性

之所以說“體育課程的本質涵義是什么”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命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課程是一個使用廣泛而涵義多重的教育學術語。課程涵義的多重性甚至早在課程(Curriculum)一詞出現(xiàn)的同時就埋下了種子。在西方學者中,最早使用課程一詞的是英國教育家斯賓塞(H.spencer),他在1859年發(fā)表的《什么知識最有價值》一文中首先使用了課程一詞。Curriculum源自于拉丁語“currere”,意為“跑道”(race-course)。根據(jù)這一詞源,最常見的課程定義是“學習的進程”(course of study),簡稱學程。斯賓塞將“課程”術語引入教育領域,并很快被西方教育學者所普遍采用。然而,在當代課程文獻中,這種界說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甚至對課程一詞的拉丁文詞源也有不同的看法。因為“currere”的名詞形式意為“跑道”,重點是在“道”上,這樣,為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軌道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從而引出了一種傳統(tǒng)的課程體系;而“currere”的動詞形式是指“奔跑”,重點是在“跑”上,這樣,著眼點就應該放在個體對自己經驗的重新認識上。[2]由此可見,甚至連選擇課程的哪一個詞根都反映了兩種不同的課程思想,從而導致不同的課程實踐。

總之,在課程論的研究中,關于課程的定義繁雜紛呈,從廣義到狹義,從詞語本意到引申義,從要素到功能,從課程設計者到實施者和受施者,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過程到結果,從設計到評價,應有盡有。

1.2幾種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體育課程定義

課程涵義的多重性及我國體育課程研究的滯后性,導致了人們對體育課程涵義理解的不盡一致。以下是迄今為止國內六種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觀點。

(1)體育課程是以發(fā)展學生體能,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的一種特殊的教育性課程,它與德育課程、智育課程、美育課程、勞動教育課程相配合,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是整個學校教育的一個方面的課程。[3]

(2)體育課程是指為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而規(guī)定的體育內容及其結構、程度和進程。它包括體育課程目標、體育課程內容、體育課時分配、課外體育鍛煉等。體育課程不是一門學科的課程,而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一個方面的課程。[4]

(3)體育是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體育課程是具有綜合性的文化科學基礎課程。[5]

(4)體育課程是指在學校指導下,為了使學生能在身體、運動認知、運動技能、情感與社會方面和諧發(fā)展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6]

(5)體育與健康課程是指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它是對原有的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7]

(6)體育課程是增強學生的體能,傳授體育的知識、技能,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的課程,它與德育課程、智育課程、和美育課程相配合,共同實現(xiàn)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目標,是學校全面發(fā)展教育必不可少的課程。[8]

上述六種體育課程定義分別有著各自的課程理論基礎,有的把體育課程歸屬于“學科”,有的把體育課程歸屬于“活動”,有的把體育課程歸屬于“體育內容”,有的則直接把體育課程歸屬于“課程”。

2體育課程本質涵義的再認識

2.1課程涵義的新進展

事物總是發(fā)展變化的,對課程涵義的理解同樣如此。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對課程認識的深入,課程的定義也在不斷地得以豐富、完善和發(fā)展。20世紀70年代以來,課程的內涵正在發(fā)生重大變化,呈現(xiàn)出如下六個趨勢:從強調學科內容到強調學習者的經驗和體驗,從強調目標、計劃到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從強調教材的單因素到強調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四因素的整合,從只強調顯性課程到強調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并重,從強調“實際課程”到強調“實際課程”與“空無課程”并重,從只強調學校課程到強調學校課程與校外課程的整合。[9]上述課程內涵發(fā)展的六大趨勢,對重新認識體育課程的本質涵義以巨大的啟示:單一的、片面的體育課程定義不再適應我國體育課程發(fā)展的需要。

2.2重新認識體育課程的本質涵義

根據(jù)當今課程理論研究的最新進展和體育課程的本質特征,我們認為,體育課程的本質涵義是指在學校教育的環(huán)境中,學生主動地提高健康素質和體育文化素養(yǎng),逐漸養(yǎng)成體育生活方式的一門課程。它是學校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社會和體育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重要媒介。

具體來說,體育課程的涵義應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

2.2.1體育課程涵義的整合化

把體育課程的上位概念定位于課程,符合邏輯學的就近原則。不過,這也衍生出一個新問題,那就是,這里的課程究竟是指什么?是指“學科”?還是指“活動”?抑或是指……從課程涵義的最新進展來看,無論是把體育課程歸屬到“學科”,還是歸屬到“活動”、“計劃”、“內容”、“經驗”、“目標”,都難以避免地存在著較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建國以來,體育課程在我國被定位于“學科”,這在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發(fā)展的特征和提高了體育課程社會地位的同時,也抹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摸索之后,有學者提出,要改變傳統(tǒng)體育課程見“物”不見“人”的現(xiàn)象,要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把體育課程的出發(fā)點放在學生身上,實現(xiàn)體育課程從“物”到“人”的轉變。無容置疑,這一觀點彰顯了課程改革的時代特征。然而,如果據(jù)此簡單地把體育課程歸屬于“經驗”或“活動”,姑且不說“經驗課程論”是否已經過時和是否適合我國國情,只需正視這種課程觀在實際活動中所帶來的教育過程的隨意性、內容的不系統(tǒng)性和評價標準的不確定性,就可認定片面地把體育課程歸屬于“經驗”或“活動”是不可取的??傊?,課程涵義的整合化,是重新認識體育課程本質涵義的基礎。

2.2.2體育課程本身是靜態(tài)的,其意義生成的過程是動態(tài)的

美國課程論專家古德萊德(J.I.Goodlad)認為,課程可以分為五個層次:觀念層次的課程、社會層次的課程、學校層次的課程、教學層次的課程和體驗層次的課程。處于不同層次的課程,其涵義是不一樣的。其中,前兩個層次的課程屬于課程計劃、課程采用階段,往往表現(xiàn)為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是一種靜態(tài)的“文本課程”;后三個層次的課程則進入課程實施階段,是課程意義生成的動態(tài)過程。

體育課程同樣具有涵義不同的五個層次。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課程專家倡導體育課程要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是觀念層次的體育課程。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導下研制的體育課程計劃、體育課程標準和體育教材,屬于社會層次的體育課程。各級各類學校根據(jù)課程方案和體育課程標準開設的體育課和大課間體育活動等,屬于學校層次的體育課程,而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和大課間體育活動等課程實施活動中真正實施和學生真正體驗到的體育課程,則是教學層次和體驗層次的體育課程。無論是觀念層次的體育課程,還是社會層次的體育課程,只有學校真正知覺了,教師真正運作了,學生真正體驗了,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簡而言之,體育課程本身是一門靜態(tài)的學科,是一種自成一體的目標體系和內容計劃;但其意義生成的過程是動態(tài)的,著重關注學生的活動與體驗及課程目標的達成。靜態(tài)的體育課程只有通過動態(tài)的過程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

2.2.3從“三位一體”之“和”走向學生主體發(fā)展之“諧”

這里的“三位一體”是指體育課程三種價值取向的融合。體育課程的價值取向是人們基于對體育課程總的看法和認識,在制訂和選擇課程方案及實施課程計劃時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傾向性,主要包括學科本位、社會本位和學生本位等三種基本類型。這三種價值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時也各有其局限性。學科本位價值取向的體育課程,強調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課程內容主要是人類長期積累下來的體育文化知識和運動項目;但由于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可能造成學生簡單模仿和機械訓練,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去甚遠。社會本位價值取向的體育課程,認識到了體育課程對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但過于強調課程的社會服務功能,必然會導致把學生作為工具來訓練。學生本位價值取向的體育課程,強調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來編制和實施,有助于避免見“物”不見“人”的現(xiàn)象;但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過分倡導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實現(xiàn),容易滑向人本主義的誤區(qū)。

事實上,學科本位、社會本位和學生本位的價值取向并非一種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體育課程的價值取向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價值,關注學生的主體發(fā)展,在突出人本化傾向的同時,吸收社會本位和學科本位的優(yōu)點和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實現(xiàn)三種課程價值取向的有機融合,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

3體育課程相關概念辨析

3.1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

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究竟是一種怎么樣的關系?是體育課程內在地包含著體育教學,還是體育教學包容著體育課程?抑或是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既各自獨立,又相輔相成?建國以來,課程在我國被理解為教學內容,是指學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受“大教學小課程”思想的影響,體育課程被歸屬于體育教學的下位概念,等同于體育教材。顯然,體育課程絕不僅僅是指體育教材。與此相反,有學者認為,體育課程是學校體育的下位概念,體育教學的上位概念。學校體育課程在沒有實施前,它只是以方案和計劃的形式呈現(xiàn)給大家,此時它所涉及的問題實屬體育課程范疇的問題。如果把課程計劃付諸于實施就變?yōu)榻虒W,在這一層次所涉及的問題實屬體育教學范疇的問題。[10]這種把體育課程付諸實踐的過程等同于體育教學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塞勒(Saylor)等人認為,以下三個隱喻可以說明課程與教學的關系:(1)課程是一幢建筑的設計圖紙,教學則是具體的施工;(2)課程是一場球賽的方案,教學則是球賽進行的過程;(3)課程可以被認為是一首樂譜,教學則是作品的演奏。[11]這一觀點把課程看作是靜態(tài)的計劃,而把教學看作是動態(tài)的實施過程,強調課程與教學聯(lián)系的互動性。體育課程與體育教學并不是一種單一的線性聯(lián)系,簡單地把一種概念歸屬于另一種概念的認識是不合理的。一方面,體育教學是體育課程付諸實踐的核心途徑,但并不是惟一途徑;另一方面,體育教學并不僅僅局限于學校體育的范疇,還廣泛存在于社會體育甚至競技體育工作中。

3.2體育課程與體育課

有學者經過計算,認為我國體育課程根本達不到發(fā)展學生身體健康的目標,因為按照有關規(guī)定,小學1~2年級學生每年在體育課程中的運動時間不到40h,平均每天不到7min;在3~9年級,學生每年在體育課程中的運動時間不到30h,平均每天不到5min。實際上,這里存在著一個似是而非的誤區(qū),錯誤地把體育課程等同于體育課。體育課是體育教師根據(jù)國家的有關法規(guī)文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對相對固定的學生所實施的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如果說體育教學是實現(xiàn)體育課程目標的核心途徑,那么體育課就是這一途徑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

誠然,僅僅通過體育課確實難以實現(xiàn)發(fā)展學生身體健康的目標,這就要求切實加強課外體育活動。體育課與課外體育活動就像體育課程實施途徑的“鳥之雙翼,車之兩輪”。體育課程內在地包含著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等形式,涵蓋了顯性體育課程和隱性體育課程,兼有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的雙重特性。

4結束語

雖然課程是一個使用廣泛而涵義多重的教育學術語,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課程涵義的理解日益呈現(xiàn)出整合化的趨向。根據(jù)課程涵義的整合化傾向和體育課程的本質特征,我們認為,體育課程的本質涵義是指在學校教育的環(huán)境中,學生主動地提高健康素質和體育文化素養(yǎng),逐漸養(yǎng)成體育生活方式的一門課程。這一界定可以這樣理解,體育課程是一種內在地蘊含著學生主體經驗的目標體系和體育內容計劃,體育課程本身是靜態(tài)的,其意義生成的過程是動態(tài)的。

從體育課程的本質涵義來看,體育課程改革要避免見“物”不見“人”的現(xiàn)象,從嚴格遵循體育課程的學科特征轉向密切關注學生的主體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強身健體是體育課程的本質功能,體育課程改革要高度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掌握和學會應用運動技能是體育課程的獨特目標,淡化運動技能的提法是不正確的。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實現(xiàn),不能過分夸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不能過分夸大建構主義認識論的作用,體育課程的實施過程應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促進學生健康素質的提高、體育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和生動活潑地發(fā)展,這才是體育課程的真義。

參考文獻:

[1]張百熙,榮慶,張之洞.學務綱要.參見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12-213.

[2]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3.

[3]吳志超,劉紹曾,曲宗湖.現(xiàn)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312.

[4]楊文軒,陳琦.體育原理導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6:173.

[5]耿培新.關于體育課程的性質和體育活動課程的研究.參見《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7.

[6]毛振明,趙立,潘少偉.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6.

[7]教育部.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

[8]楊貴仁.中國學校體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9.

[9]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