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統(tǒng)計博士論文范文

統(tǒng)計博士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統(tǒng)計博士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統(tǒng)計博士論文

第1篇:統(tǒng)計博士論文范文

>> 我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論文的共詞聚類分析 我國科技前沿領域博士學位論文概況分析  對我國檔案學核心期刊電子文件保護研究論文的統(tǒng)計分析 我國檔案學碩博學位論文研究熱點透視 2001—2010年我國體育學博士學位論文被引頻次統(tǒng)計分析 2008年~2012年我國高校檔案學研究生統(tǒng)計分析 我國圖書館學碩博士學位論文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我國圖書館學情報學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調查分析 從博士學位論文看我國近年高等教育研究的發(fā)展 我國首批武術博士學位論文在滬答辯 博士學位論文匿名評審的總結與思考 我國檔案學教育論文計量分析 我校創(chuàng)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資助的實踐與探索 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的計量分析與思考 近十年中國旅游類博士學位論文分析與展望 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生物學類)獲獎的要領剖析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參考文獻的調查與分析 中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計量分析 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校際與省際分布特征分析 2006-2011年比較方法在我國檔案學研究中的應用統(tǒng)計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9]蔣冠.政府信息公開目標取向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8.

[10]候衛(wèi)真.論政府信息化取向與信息能力構建[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8.

[11]譚必勇.政府信息資源的目錄控制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8.

[12]王少輝.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7.

[13]邵華.檔案學的邏輯起點與學科建構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4.

[14]高大偉.檔案學的元問題及可能的形而上[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1.

[15]馮惠玲,張輯哲.檔案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95.

[16]蔡夢玲,高俊寬.從檔案學碩博招生看檔案學研究的發(fā)展走向[J].檔案學通訊,2014,04:21-26.

[17]胡瑩.檔案學視野下的東巴古籍文獻遺產保護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4.

第2篇:統(tǒng)計博士論文范文

關鍵詞:退避算法,無線網絡,仿真建模

 

1 引言

無線網絡是計算機網絡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存在巨大的市場潛能,大多數單位都建立了自己的無線局域網,采用的是分布式控制DCF方法,但這種方法需要解決多個節(jié)點同時發(fā)送數據幀而出現(xiàn)的碰撞情況,文章引入二進制退避機制,并予以改進,改進后的算法經過應用,顯著減少了數據幀發(fā)生碰撞的情況,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博士論文,仿真建模。

2二進制指數退避算法

在IEEE802.11DCF中采用的標準退避算法是二進制指數退避(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BEB)。博士論文,仿真建模。如公式1-1所示。

F1=Min(2CW,CWmax)(公式1-1)

F2=CWmin

BEB算法在某些方法解決了信道爭用問題,但是也存在的兩個缺點:

1、前一次成功發(fā)送的節(jié)點CW值立刻回到初始大小,而其他不成功的節(jié)點CW值較大,因此在某一小段時間內對于剛成功發(fā)送的節(jié)點再次競爭信道的概率大大增加,從而造成不公平性現(xiàn)象,并導致時延大范圍抖動。

2、當網絡節(jié)點數較多負載比較嚴重時,節(jié)點每次成功發(fā)送后都將CW重置為CWmin,可能會引起更多的數據沖突,不能正確反映當前信道競爭使用情況。由于數據沖突和退避機制也要浪費時間,從而造成系統(tǒng)的吞吐量急劇下降。

因此在BEB中節(jié)點的隨機時間窗口設置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過小沖突比較嚴重;過大則浪費嚴重。

3改進的退避算法

從上面可以得出BEB算法適合于負載比較輕的環(huán)境,負載過重性能急劇下降。為了能讓節(jié)點更快的達到公平的競爭狀態(tài),提高整個網絡的性能。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的退避算法,如圖3-1所示:引入一個中間參數CWmid( CWmin<CWmid<CWmax),作為區(qū)分節(jié)點競爭程度的閥值。同時結合其他退避算法的取值,考慮將初始競爭窗口設置為CWmin為2,CWmax為1024,CWmin為32。

1、初始時網絡負載較輕,其競爭窗口CW<=CWmid時,若發(fā)生沖突數據包發(fā)送失敗,則競爭窗口和BEB一樣增長為原來的2倍CW=2CW;若數據包發(fā)送成功,競爭窗口CW線性減少,在原窗口基礎上減1,避免競爭窗口下降過快引起更多的沖突。

(2)當網絡負載較多,其競爭窗口CW>CWmid時,若數據包發(fā)送失敗,則競爭窗口CW值和BEB一樣增長為原來的2倍;當數據包發(fā)送成功后,競爭窗口CW值不直接降到最小CWmin,而是在原窗口基礎上除以4,讓競爭窗口快速降到CWmid附近,防止過度空閑而使得信道利用率下降。博士論文,仿真建模。

圖3-1 改進的退避算法描述圖

改進的退避算法如公式3-2所示:

(CW>CWmid)

F1=Min(2CW, CWmax) (公式3-2)

F2=CW/4

(CW<=CWmid)

F1=Min(2CW, CWmax)

F2=CW-1

4OPNET仿真建模及分析

4.1模型的建立

利用網絡仿真軟件對其進行建模。OPNET網絡仿真軟件是目前用于網絡仿真開發(fā)和應用先進的平臺之一, OPNET仿真模型劃分為三層:網絡,節(jié)點和進程層。網絡模型是最頂層模型,由網絡節(jié)點和通信鏈路組成,可以反映網絡拓撲結構的特點;節(jié)點模型是由協(xié)議模型構造和連接起來,可以反映設備的特性,每一個模型對應一個或多個進程模型;進程模型通過C語言編程的有限狀態(tài)機來進行描述,可以反映協(xié)議如何實現(xiàn)其具體功能。

建立一個無線子網模型,包括一個AP和使用wlan_station_adv (Mobile Node)作為接入點的若干個無線移動站點。

(1)為整個網絡配置應用模塊Application Config:添加FTP、HTTP、Database。為了提高仿真速度,Mix設置為50%,業(yè)務流一半為精確發(fā)送,一半為其他交易量。業(yè)務交易間隔時間為exponential函數隨機取樣。

(2)Profile Config:業(yè)務配置如圖4-1所示,描述一類用戶群所涉及的應用。業(yè)務開始時間(Start time)為100s;主詢加載時間(duration)為仿真結束終止;業(yè)務主詢重復性(Repeatitions)為重復。

圖4-1 業(yè)務主詢問配置

(3)配置服務器支持應用,確定每臺服務器具體支持的業(yè)務。

(4)配置客戶端業(yè)務主詢,因為是端對端的業(yè)務,因此,在客戶端中同樣需要設定業(yè)務主詢。博士論文,仿真建模。設置同業(yè)務主詢配置一樣。

4.2 節(jié)點模型

無線節(jié)點模型采用wlan_station_adv(mob)。側重分析無線網絡的性能指標,特別是MAC層協(xié)議,其中source模塊產生數據包。wlan_mac_intf模塊為高層和MAC層的接口。wire_lan_mac模塊完成各種MAC多址接入和傳輸,實現(xiàn)無線介質訪問控制協(xié)議的核心模塊,具體由進程模型來實現(xiàn)。sink模塊處理接收的數據包,釋放內存。同時進行平均時延和吞吐量方便的統(tǒng)計工作。wlan_port_tx0模塊負責將數據幀發(fā)送到信道上。博士論文,仿真建模。wlan_port_rx0模塊用于檢測信道狀態(tài),獲取數據幀傳遞給MAC模塊來處理。博士論文,仿真建模。

4.3仿真分析

利用建立好的模型,對無線子網進行仿真分析。設置移動節(jié)點的數目,使用ON-OFF模式產生業(yè)務。在不同的節(jié)點數目下分別采用BEB算法的基本DCF協(xié)議和改進的退避算法的基本DCF協(xié)議。分析和比較二者的吞吐量和傳輸時延性能。仿真參數如表4-1所示:

表4-1 仿真實驗參數

第3篇:統(tǒng)計博士論文范文

Abstract:Reviewing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control of the dissertation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social science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procedures, anlysis the practice results of the anonymous review system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system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oth systems. On that basi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studies, suggests some directions of future researches.

關鍵詞:社會科學 學位論文 評審制度

Key words: social science dissertation review system

作者簡介:成龍(1987―),男,江蘇泰興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高等教育、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

研究生學位論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它綜合體現(xiàn)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及書面表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總結性成果。有專家倡議,為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應“從學位論文的設計、研究與寫作到評審、答辯,實行全面質量管理”[1]。近年來,研究者不約而同地聚焦于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評審制度研究,并發(fā)表了大量的學術文章。作者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了梳理,歸納總結社會科學類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 社科類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的方法與程序

學位論文評審是由學位管理部門組織的,受聘專家以通訊、書面或其它形式,對學位申請者所提交的學位論文進行科學評價的具體活動。通過評審,學位申請者本人及其導師可以得到來自不同角度的意見和建議,豐富和完整文章內容;另一方面,作為學位管理部門,通過反饋回來的評審意見,可以了解學位論文的實際水平,并對其質量進行監(jiān)督,同時作為審批答辯的依據;此外,通過對不同學科的評審意見進行收集、分析、整合,可以找到影響學位論文質量的主要因素,從而為提高學位論文水平提供決策支持[2]。

學位論文評審通常采用“專家評審”的方法,即國際上所說的“同行評議”。 同行評議是指由該領域或鄰近領域的專家以通訊或現(xiàn)場接觸的方式,來評價研究工作科學價值的一種評估方式,是國際科技界公認的科學評價的最重要的方法。根據馬莉萍(2005)的觀點,論文評審方法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分為:(1)校內評審和校外評審;(2)定性評審和定量評審;(3)公開評審和匿名評審;(4)書面評審、網上評審與口頭評審[2]。最常見的分類方法是第三種,即根據評審的方式分為公開評審和匿名評審,國際評審是匿名評審的一種衍生評審方式。

學位論文的評審程序一般按照以下五個步驟進行:(1)建立評審標準;(2)提交論文;(3)確定評審方式;(4)選聘評審專家;(5)意見反饋與處理[3]。

二、 社科類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制度的現(xiàn)狀

公開評審與匿名評審是國際上并存的兩種常見學位論文評審方式。美英等國的大學一般采用公開評審的方式,這是一種直接由導師提出擬參評專家名單,經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送這些專家評閱的方式。但也有一些國家采用匿名評審方式,如澳大利亞很多大學,要求博士生在預計答辯前2個月將申請博士學位的論文提交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選定國內外3為專家對其進行評審。我國香港地區(qū)的大學,對博士論文也采取類似的匿名評審方式。在我國,自建立學位制度至90年代中期以來,各培養(yǎng)單位一直采取公開評審方式對博士學位論文進行評閱[3]。

在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公開評審方法實際操作中,評審專家名單通常由導師來確定。這種做法的優(yōu)越性在于:操作性強、易于聘請合適的專家。然而,這種評審方法經過多年的實踐檢驗和論證,暴露出了一些必須引起重視的弊端:一是導師一般聘請熟識或有學術往來的專家,因此評審專家通常會做出高于學位論文實際水平的評價,不利于對學位論文的監(jiān)督,淘汰制也就更無法實現(xiàn);二是導師所認識的專家有限,由導師來確定評審專家名單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重復性,片面的評審意見既不能反映學位論文的水平,也不能反映指導教師的指導能力[2]。

為了解決傳統(tǒng)評審辦法帶來的弊端,90年代中期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陸續(xù)改革公開評審制度,試行匿名評審并逐步擴大匿名評審比例,甚至出現(xiàn)了國際評審的方法。

三、 匿名評審制度的實踐與改進

(一) 匿名評審的實踐與作用

學位論文匿名評審,分為單匿名評審(又稱“單盲審”)和雙匿名評審(又稱“雙盲審”)。單匿名評審是只隱去評審專家的信息,研究生和導師的信息是公開的;雙匿名評審是同時隱去評審專家的信息、研究生的信息和導師的信息。具體操作分為兩種情況:(1)各高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門將學位論文寄給其它高校研究生院,再由對方研究生院管理部門將論文派發(fā)給本校相關專業(yè)的專家;(2)各高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門自行建立專家?guī)?,根據專家?guī)鞂W位論文寄給相關研究方向的專家[2]。

王則溫、趙張耀(2009)通過相同的博士學位論文在兩種不同的評審方式中的評價差異探討不同評審方式對學位論文評價的影響[4]。結果表明:(1)雙向匿名復審大幅度降低了各項評價指標的優(yōu)秀比例;(2)雙向匿名復審使中等及以下的評價比例有較大的提高;(3)評價為較差等級的比例在雙向匿名復審和原始評閱中都是極低的。王珞晶、張春元等(2005)對參加普通評閱的博士論文和匿名評審的博士論文評閱意見做了統(tǒng)計分析,結果如下:(1)匿名評審使論文評閱更加客觀、公正、規(guī)范;(2)學位論文的整體質量得到顯著提高[5]。

可見匿名評審制度可以有以下作用:(1)避免了論文評審過程中的人為影響,提高評閱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2)對提高學位論文水平具有督促作用;(3)有利于管理部門及時了解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問題 [2][6]。

(二) 匿名評審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盡管匿名評審制度對解決傳統(tǒng)評審制度的問題起到比較大的作用,不得不注意的是在實行匿名評審的實踐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立足點不正確,建立在對學位申請者、導師及評審人不信任的基礎上;(2)增加了評審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評審的科學性、權威性打了折扣;(3)成本較高;(4)學校對外校專家缺乏聯(lián)系性和約束性,專家積極性不高 [7]。

針對上述問題,學者們提出了很多解決措施,概括起來包括:(1)科學建立高質量的匿名評審專家?guī)?;?)制定較為詳盡的評價指標體系;(3)健全對評審專家的選聘和監(jiān)督機制;(4)建立配套的保障措施等。李秀兵(2007)結合西安交通大學“雙盲”評審的情況,從學位論文應包含的信息問題、評閱人的確定問題、評閱意見的表達問題和評閱意見的后處理問題等角度出發(fā),分析了問題的表現(xiàn)形式、原因,并提出了解決的措施[8]。

(三)國際評審制度的出現(xiàn)

在學位論文評審制度改革的浪潮中,國際化評審也在少數高校中推行開來。論文的國際評審,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選取用外文撰寫的學位論文,將其送至外國同行專家進行評審。這種評審主要是充分發(fā)揮國外同行專家作用,評審往往更嚴格、更具體、要求更高,對促進研究生用外文撰寫論文、擴大國內研究生在國外的知名度、增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國際化評審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如時間長、費用高、選聘合適的外國專家比較困難以及學位論文必須用外文撰寫等,因此,要想使國際化評審達到預期效果,并能大面積推廣,尚需建立一系列配套保障體制和措施。目前,中國地質大學在組織學位論文評審工作中,大膽地嘗試了這種評審方式,其他大學也有涉及[9]。

參考文獻:

[1] 吳宏翔,顧云深.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12):23

[2] 馬莉萍.淺析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及主要辦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31

[3] 孫,高虹等.談博士學位論文評審方式改革[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7):23

[4] 王則溫,趙張耀.關于博士學位論文評審有關問題的探討[J].研究生培養(yǎng),2009,3:39-40

[5] 王珞晶,張春元.博士學位論文評閱改革成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5(1):48-49

[6] 蔣紅燕.碩士學位論文盲審制度效果探討[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1):39

[7] 路淑琨, 甄良等.哈工大博士學位論文匿名評審數據統(tǒng)計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增刊):81

第4篇:統(tǒng)計博士論文范文

“國家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從2005年設立至今,已評選了三屆。該獎項已經成為祖國關愛自費留學生的知名品牌,受到國內外權威媒體和有關人士的普遍關注和廣泛贊譽。

廣大自費留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為了進一步加強他們與祖國的聯(lián)系,弘揚優(yōu)秀自費留學人員奮力拼搏的精神,本刊從2006年第1期開始,向廣大讀者介紹部分獲獎者。同時近期我們又開辟了“我的自費留學經歷”專題,真誠歡迎更多的自費留學生將你們留學中的酸甜苦辣與心得寫給我們。

本欄目聯(lián)系電話:010-62257722轉208

傳真:010-62252501

電子信箱:baiyu48@sina.com

葉海濤,2003年獲獎者,留學英國?,F(xiàn)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納米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與勞斯萊斯公司(Rolls-Royce plc)合作共同研發(fā)飛機引擎內部的高溫功率放大器。1998年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畢業(yè),曾獲得“好來西”企業(yè)獎學金、首屆美國聯(lián)合科技公司(UTC)容閎科技教育獎。2000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碩士畢業(yè),獲新加坡Tan Chin Tuan國際交流獎學金及李氏基金(Lee Foundation)。2004年英國倫敦大學博士畢業(yè),主要專業(yè)方向為金剛石由子學及納米器件2004~2005年被聘為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國際研究員,從事單晶金剛石場效應管的研發(fā)?,F(xiàn)已發(fā)表國際期刊論文20多篇及國際會議論文40多篇,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并做大會專題報告。在攻讀博士期間,連續(xù)三年榮獲英國大學校長委員會頒發(fā)的海外研究生獎學金(ORS)、英國EPSRC獎學金和香港王寬成獎學金(KCWong),并被吸收為英國材料學會(IOM3)(2000年)、英國物理學會(10P)(2001年)及英國電子工程師學會(IEE)的會員,(2003年、2006)年當選為旅英中國工程師協(xié)會的理事,并應邀成為以色列國家科學基金委的特約評審人。

而立之年的葉海濤表示:“一定不會辜負祖國的期望,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份工作,心系祖國,愿為祖國的繁榮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p>

謝向華,2004年獲獎者,留學英國。2000年畢業(yè)于上海同濟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1年9月赴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攻讀計算機碩士學位,一年后順利完成“高級計算科學”課程,并獲得理學碩士學位。2003年11月開始在布里斯托爾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媒體計算科研小組攻讀博士學位,同時擔任“研究助理”一職從事科研工作。2006年3月通過博士論文答辯。自2006年2月起,在布里斯托爾大學計算機系做博士后,從事一項由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資助的旨在開發(fā)幫助盲人和視力嚴重損傷的病人與外界交互的計算機認知系統(tǒng)的研究項目(CASBliP)。其研究主要為立體計算機視覺系統(tǒng),動態(tài)曲線分割模型,計算機材質分析,自動缺陷識別和醫(yī)學圖像。他在計算機視覺與圖形處理領域的國際性刊物和國際性學術研討會上以第一作者發(fā)表了10多篇論文。2004年,應美國瑪柯尼醫(yī)療系統(tǒng)(Marconi Medical System,Inc.)蘇里博士的邀請,在《醫(yī)學圖像分析手冊高級圖形分割與圖像注冊模型》一書中撰寫章節(jié)――“區(qū)域支持的幾何彩色動態(tài)曲線分割模型”。謝向華現(xiàn)參與《材質分析手冊》一書的編撰工作,該書將于2007年出版。2006年初,他與默曼迪博士的PRINS研究方案得到了英國Levelhulm研究基金會為期兩年的資助。他現(xiàn)擔任多個國際性學術期刊的評委,并是英國“醫(yī)學圖像分析與認知”年會等多個國際性學術協(xié)會的會員。謝向華認為,獲得“國家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是祖國對自己在海外多年努力學習的莫大鼓勵與肯定,同時也讓所有海外的莘莘學子看到祖國對于他們的重視與厚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他將繼續(xù)努力學習尖端技術,為祖國將來的科技發(fā)展貢獻微薄之力。

姚小軍,2004年獲獎者,留學法國,研究方向為化學信息學。1994年就讀于蘭州大學化學系,2002年1月獲“促進科學技術研究中法協(xié)會信息科學獎學金”資助,作為蘭州大學與巴黎第七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博士生,赴法國留學,師從法國巴黎第七大學ITODYS研究所化學信息學和分子模型實驗室主任范波濤教授和蘭州大學胡之德教授。在范教授和胡教授的共同指導下,主要開展了以下兩個方面的研究:(1)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在QSAR/QSPR中的應用;(2)計算機輔助分子設計。他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fā)表了30余篇論文并被多次引用,所做的工作曾多次在國際會議上介紹,得到了同行的廣泛好評。留學法國期間,曾獲得2002年“法國華人青年企業(yè)家協(xié)會”教育基金會第二屆“優(yōu)秀中國留學人員獎”和2004年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國家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以及2005年“促進科學技術研究中法協(xié)會信息科學獎”。2004年12月獲得博士學位。獲得學位后,姚小軍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懷著對母校的深厚感情,決定回到蘭州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為國家的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和母校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獲獎后,他深深地感謝國家對海外留學生的關心和支持。他表示將會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大的成績,更好地報效國家。

第5篇:統(tǒng)計博士論文范文

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各種所需資料和文獻搜索和查找唾手可得,加之各高等院校圖書館都購買了諸如萬方、CNKI、PQDT外文學位論文等大量電子文獻數據庫,很多學生在本科畢業(yè)論文研究過程中,大量借鑒已有文獻成果,有些屬于參考借鑒,而有些卻屬于簡單修改,甚至存在使用原文成果問題,最嚴重的存在主干章節(jié)內容完全雷同問題,這屬于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但是相比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目前對本科畢業(yè)論文學術不端的關注嚴重不足,加之本科畢業(yè)論文一般不像碩博士論文那樣會入電子文獻數據庫,也缺乏社會監(jiān)督手段。

2管理流程不夠規(guī)范,監(jiān)控力度小

本科畢業(yè)論文實際上涉及環(huán)節(jié)眾多,并不亞于研究生學位論文,絕大部分高校都有規(guī)范的本科畢業(yè)論文管理辦法,但實際上落實情況不盡如人意,加之很多高校關注的重點都在研究生學位論文,對本科畢業(yè)論文流程執(zhí)行情況監(jiān)控不到位,導致在開題、中期檢查、答辯等重要環(huán)節(jié)存在馬馬虎虎走過場,甚至忽略某些環(huán)節(jié)的問題。管理流程的不規(guī)范一定程度上會給教師和學生造成不重要的錯覺,從而影響到論文的研究。

3提高經濟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水平的思考

本科畢業(yè)論文是高等院校本科階段教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本科階段所學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的綜合運用[5],一個本科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的水平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高等學校該專業(yè)的教學質量。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本科畢業(yè)論文工作,注重發(fā)現(xiàn)和解決畢業(yè)論文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千方百計提高畢業(yè)論文水平。近年來,筆者指導經濟學及其相關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30余位,結合指導實踐,認為提高經濟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質量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3.1高度重視命題環(huán)節(jié),確保高水平命題

本科畢業(yè)論文從命題開始,命題水平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畢業(yè)論文的水平。指導教師必須在命題上投時間,用精力,花心思。要充分進行調查研究,審查往年命題,避免重復命題;要針對本科畢業(yè)論文的實際,選定確定的小的命題點,避免命題過大;要緊跟經濟社會發(fā)展現(xiàn)實,抓住現(xiàn)實經濟問題、經濟熱點進行命題;要注重命題的綜合性,盡量多地使用學生本科階段所學知識。近年來,筆者在本科畢業(yè)論文命題中,堅決杜絕命題重復現(xiàn)象,命題過程緊密結合實際,如結合了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一些熱點領域問題,結合了長株潭城市群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建設中的一些問題。很多命題需學生綜合運用宏微觀經濟學、統(tǒng)計學、產業(yè)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很多學科所學知識,等等。

3.2加強論文寫作指導,防范抄襲現(xiàn)象

由于本科階段以課程學習為主,而本科畢業(yè)論文屬于具有一定研究性質的綜合性工作,本科生在論文研究和寫作過程往往面臨眾多困難,“師傅領進門”的作用十分重要。指導教師必須對學生在文獻搜集、文獻分析、理論研究、模型建立、數據收集、實證分析、論文寫作等諸多方面進行充分指導,以保證畢業(yè)論文質量。同時,要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念,懂得學術不端行為尤其是抄襲和剽竊等行為的極端嚴重危害性,鼓勵學生提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方法。如筆者在指導學生進行城市群綜合發(fā)展水平評估研究時,對學生在十大城市群指標數據搜集、統(tǒng)計軟件SPSS使用、評估方法研究等各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長時間指導,保證了畢業(yè)論文高質量、按進度完成。同時,學??蓪Ρ究飘厴I(yè)論文進行文獻、數據真實性檢驗等工作,防范本科畢業(yè)論文中的學術不端行為。

3.3強化畢業(yè)論文各環(huán)節(jié)管理和監(jiān)控力度

本科畢業(yè)論文涉及環(huán)節(jié)眾多,以經濟學專業(yè)為例,一般包括教師命題、學生選題、教師編寫任務書、開題、中期檢查、論文答辯、論文存檔等環(huán)節(jié)。高等學校要制定規(guī)范的本科畢業(yè)論文管理規(guī)定并嚴格落實,加強監(jiān)控力度[6],在各環(huán)節(jié)應綜合學校、學院教務管理部門、本科教學督導組等各方力量,或成立專門的本科畢業(yè)論文管理委員會,利用抽查相關文檔、現(xiàn)場檢查等各種方式進行督查,確保畢業(yè)論文流程的規(guī)范性,確保關于本科畢業(yè)論文的各項規(guī)定得到實施。

4結束語

第6篇:統(tǒng)計博士論文范文

關鍵詞:

當前,我國已進入了工業(yè)現(xiàn)代化時代,工業(yè)發(fā)展迅速,金屬,合金在工業(yè)上被廣泛應用,諸如在建筑、機械制造、電子、開采、冶金以及油漆、涂料等方面的使用,都會對生產環(huán)境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從而對人的健康造成潛在的危害。很多金屬、類金屬如汞、鎘、鉛、銅、鋁、鋅、甲基汞等都容易導致腎臟及肝臟的損害[1]。機體受到外界環(huán)境有害物質刺激后會產生反應蛋白,而金屬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簡稱MT)就是由于人體接觸環(huán)境或作業(yè)中的重金屬而產生的反應蛋白[2]。它能結合Cd、Cu、Zn、Ni、Pt、Hg、Pb、Bi、Fe等多種重金屬離子,在生物體重金屬解毒方面承擔著一定的作用[3]。目前有研究發(fā)現(xiàn),正常人血漿中存在抗金屬硫蛋白抗體(anti metallothionein antibody,anti-MT Ab),且anti-MT Ab高滴度人群較低滴度人群更易出現(xiàn)腎小管功能損傷[4、2]。目前在正常健康人群中anti-MT Ab的基線水平調查未見相關報道,了解anti-MT Ab在人群中的分布及確定在健康人群中的醫(yī)學參考值范圍對職業(yè)性金屬中毒的預防與早期診斷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對正常人群血漿中抗金屬硫蛋白抗體的滴度水平作了初步的調查,現(xiàn)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隨機抽取某醫(yī)院門診體檢的20~40歲正常人群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81例,女216例,共397例。漢族294人,少數民族103人,均無家族病史、過敏史和自身免疫病。血漿中的anti-MT Ab測定參照文獻[4-5]建立的間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所有樣本均做平行測定,以篩選出的某高滴度anti-MT Ab個體血漿樣本作為陽性對照,等比稀制作標準曲線。所測樣本的吸光度值通過標準曲線計算得到anti-MT Ab滴度值。實驗數據統(tǒng)計分析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測定結果經顯示:20~40歲正常人群的anti-MT Ab滴度經計量資料的正態(tài)性檢驗呈正態(tài)分布,其參考值范圍為22.76~98.37 U/ml,平均值為(60.52±19.26)U/ml。

2.2  不同性別人群血漿中anti-MT Ab的滴度水平比較,男性為21.59~95.72 U/ml,女性為24.86~101.13 U/ml。經t檢驗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女性的滴度水平較高。

2.3  不同民族間anti-MT Ab的滴度水平比較,漢族(64.54±18.18)U/ml,少數民族(51.37±23.86)U/ml,經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漢族人的滴度水平較高。

2.4  在本次體檢的397名正常人群中,按≤25歲和>25歲分為兩組?!?5歲組276人,其滴度均值為62.36 U/ml;>25歲組121人,其滴度均值為59.78 U/ml,經t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實驗結果顯示20~40歲正常人群血漿中anti-MT Ab滴度的參考值范圍為22.76~98.37 U/ml,男性的為21.59~95.72 U/ml,女性為24.86~101.13 U/ml。此數值可作為該年齡段流行病學調查和職業(yè)性金屬中毒早期診斷的參考數值。據文獻報道,anti-MT Ab水平越高越易出現(xiàn)腎小管功能損害,高滴度人群出現(xiàn)腎小管功能損傷的概率明顯高于低滴度人群。女性的抗體滴度高于男性,因此提示,女性接觸重金屬(如:鎘、鉛、汞等)更容易導致腎臟損害。實驗的漢族人的抗體滴度水平高于少數民族,其原因是否與不同民族所處的暴露環(huán)境、免疫及代償功能、遺傳因素、應激反應等有關,尚待進一步研究。但從本次研究結果提示,漢族人接觸重金屬更容易導致腎臟損害。至于本此調查出的anti-MT Ab滴度與年齡無關,有可能是因本次調查對象均為青壯年有關,不能代表各個發(fā)育階段的人群,如需深入研究,則應對嬰幼兒、學齡前期、學齡期、青壯年及老年期人群進行大樣本檢測,對以后建立正常參考值范圍才有更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丁宗一.金屬硫蛋白與環(huán)境健康危險因素的防治[J].中華兒科雜志,2003,4l(7):5lO.

[2] 陳  亮.復旦大學博士論文[J/OL].中國博士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6.

[3] 黃仲賢,鄖  起.稀土元素與金屬硫蛋白作用的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1996,17(2):190.

第7篇:統(tǒng)計博士論文范文

關鍵詞: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博士研究生教育;區(qū)域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08-0012-02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項目“對大學生農民工現(xiàn)象的反思――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勞動力市場需求失衡問題研究”(編號:13YJC880065)的科研成果。

國家中長期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明確指出:“不斷提高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培養(yǎng)質量?!毙屡d地方綜合性大學,主要是指改革開放之后由地市級政府舉辦的非單科性高等學校,這些高等學校多是在1998年高等學校擴招政策出臺之后所興辦,興辦主體多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相對比較發(fā)達的沿海地區(qū)政府,興辦類型多是地方綜合性大學,由于有較為強勁的經濟支持,這些學校發(fā)展非常迅速,辦學層次也在不斷提升,許多高等學校在取得學士學位授予權之后,基本上都在國家教育政策規(guī)定的最短期限內相繼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尤其是博士學位授予權。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態(tài)勢逐步趨于穩(wěn)定,國家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關注逐步轉向于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方面,博士研究生教育業(yè)不例外,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根據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自身特點進行合理定位從而進一步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問題

博士研究生教育過程實質上是一個訓練研究領域專業(yè)研究者的過程,[1]主要是培養(yǎng)教學科研人才。李利國等認為博士生教育對于地方經濟產業(yè)結構的依賴度和結合度最弱,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基本上都聚集于經濟社會較為發(fā)達的地域,[2]在中國同樣如此,就目前來看,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基本上都聚集在深圳、廣州、青島、寧波、汕頭等中國經濟社會發(fā)達的城市。多年來,這些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與此同時,一些較為嚴重的問題也日益凸顯。

1.招生。選好才是成功的一半, [3]博士研究生尤甚;分析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狀況,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招生數量少,根據對寧波大學、深圳大學、青島大學及廣州大學等有關高校2005年以來當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的統(tǒng)計,這些高校每年招生數量均不足100人。數量少自然有這些高校博士生教育發(fā)展歷史有限的原因,但學生報考積極性不足更是深層次的因素;二是優(yōu)質生源比較少。趙世奎指出,不同層次博士培養(yǎng)單位博士教育生源質量在教育背景層面存在較大差距,[4]這一研究結論在新興地方高校中充分體現(xiàn),據不完全統(tǒng)計,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中報考考生中的碩士、本科階段多是在之前通過升格而來的院校獲得,且不論985、221院校,甚至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都比較少,以筆者的訪談情況所了解,2009~2011年三所院校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或本科階段畢業(yè)于211或985院校的比例不足1%。據筆者對三所院校有關負責人的訪談也證實,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質量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這已經成為制約培養(yǎng)質量的一個基本條件。①

2.學科專業(yè)。有研究者指出,地方高校培養(yǎng)的研究生突出問題表現(xiàn)為培養(yǎng)的人才存在上不能“仰望月星”,下難以 “腳踏實地”的狀況,社會適應性不強。[5]為什么出現(xiàn)這一質疑,除了定位問題之外,根源在于博士培養(yǎng)單位的學科專業(yè)水平比較低下。就全國范圍而言,地方大學的學科專業(yè)建設水平不高是一個基本事實,作為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更為堪憂。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之所以能夠申請到博士學位授予權,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學科專業(yè)比較獨特,要么該學科專業(yè)全國沒有或很少,要么就是雖然該學科專業(yè)全國很多,但研究方向比較獨特。當然這種現(xiàn)象從表面上看似乎沒有問題,對于一所高校申請博士點特別是地方高校申請博士點這是成功的法寶和經驗,但事物總有兩面性,這些學科專業(yè)雖然稀少或者研究方向獨特固然有其特色挺立的意蘊,但和985或211院校相比,鑒于歷史、師資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院校博士點所在的學科專業(yè)競爭力水平基本是處于一個較為低層次的水平。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中心的有關數據統(tǒng)計,在衡量學科專業(yè)發(fā)展競爭力水平的核心指標中,如國家重點學科,百篇博士優(yōu)秀論文等,很難覓到新興地方高校的影子;在最新一次全國學科排名中,新興地方高校的博士點學科排名也很難進入到全國前30名。

3.就業(yè)。根據有關統(tǒng)計,我國1983年在讀博士生人數只有536人,2000年為54038人,之后連年擴招,至2010年全國博士在讀人數已經達到242996人。[6]隨著全國博士研究生數量的擴張,原本就業(yè)不成問題的博士研究生現(xiàn)在也遇到了問題。原來多數博士畢業(yè)生的就職主要崗位為大學教師或科研單位研究人員,但是隨著多年來我國博士量的增加,這些崗位的需求量已經接近飽和。雖然博士研究生每年的招生總量國家一直在控制,但每年的存量不斷增加,博士研究生總的就業(yè)人數還是在不斷在攀升。在這樣的背景下,主要供博士研究生就業(yè)的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工作崗位對所招聘的畢業(yè)生的條件要求也越來越高,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在這一背景下,包括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在內的地方高校所培養(yǎng)的博士研究生的就業(yè)問題就顯得非常尷尬,既沒有畢業(yè)院校211或985院校的光環(huán),也沒有生源院校上的質量優(yōu)勢(博士研究生的碩士和本科階段高校也非211或985院校)。而且所學專業(yè)競爭力又較弱,如此多端齊下,地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就業(yè)問題已成隱患。

二、對策

美國學者希拉?斯勞特和拉里?萊斯利在1997年撰寫的《學術資本主義:政治、政策和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一書將大學服務社會的行為界定為學術資本主義。[7]時至今日,這種理念經過實踐的檢驗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高等教育以服務和貢獻開辟自身發(fā)展新空間 是高等教育未來發(fā)展的方向。[8]博士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方面也需要走經濟社會發(fā)展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研究顯示博士研究生教育呈現(xiàn)出與科學研究發(fā)展水平相匹配的地域分布特征。[9]之所以出現(xiàn)相似的特征,乃在于大學與區(qū)域發(fā)展彼此有相互依賴的利益需求。相比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層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學科專業(yè)特色更為突出,其實現(xiàn)區(qū)域發(fā)展利益要求的水平更高。[10]這種高水平主要來自于博士研究生教育所需要依托的學科專業(yè)來完成。有了高水平的學科專業(yè),才可能有基礎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張巧林等人的研究表明,科研是包括博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導師二者都非常重視的第一位指標。[11]這一指標的體現(xiàn)有兩個方面的理解,第一,博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要取得創(chuàng)新必須和區(qū)域科學的發(fā)展融合起來;[12]第二,博士研究生也有義務和責任以自己高水平的科學研究來提升區(qū)域的產業(yè)發(fā)展水平。[13]作為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需要把上述兩個方面內化為統(tǒng)一體。如何統(tǒng)一,其途徑就在于通過學科專業(yè)作為載體實現(xiàn)博士研究生教育與區(qū)域發(fā)展接軌與互動,建立起經濟社會發(fā)展變化與博士研究生教育相互動的制度。就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這一制度的核心是充分把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學科專業(yè)與區(qū)域產業(yè)發(fā)展有效對接起來,建立一個消費時間、努力和資源的鏈接過程。[14]這一過程體現(xiàn)在上述制度層面,實質上是建立人才、學科、產業(yè)等相互協(xié)調的鏈條。按照胡赤弟等提出的學科―專業(yè)―產業(yè)鏈概念,[15]就是要建立以學科為依托,以專業(yè)為載體,以產學研為途徑,以研究為主要活動方式的博士研究生新型培養(yǎng)制度。

具體而言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招生。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不再僅僅局限于教育行政部門的指令性計劃,而是在此基礎上,充分調研掌握區(qū)域對于博士高級人才需求的狀況,結合政府和企業(yè)具體需求聯(lián)合制定招生計劃。讓政府和企業(yè)特別是企業(yè),在博士人才招生方面有一定的建議權和發(fā)言權,在某種程度解決地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生源問題。既可以吸引區(qū)域所在地的優(yōu)秀生源,特別是企業(yè)中的優(yōu)秀人才報考,也可以有效地解決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問題;第二,師資。一方面需要引導導師開展與產業(yè)發(fā)展相關的實踐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和企業(yè)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及高級研發(fā)人才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通過制訂相應的鼓勵和激勵政策提高師資與區(qū)域發(fā)展的融合性;第三,論文。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博士研究論文的撰寫。這也是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體系的命脈。以學科―專業(yè)―產業(yè)鏈為基礎的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制度,就是要改變原來論文的選題、研究、寫作方式,改變博士論文的研究眼光和視野,特別要注重從生產實踐中選擇研究題目,注重研究內容與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融合性,注重和政府、企業(yè)一起從生產生活實踐中選擇論文選題,深入產業(yè)實踐環(huán)節(jié)進行博士論文的撰寫和研究。

注釋:

①筆者從2008年6月底至2011年10月,通過實地走訪、訪談、座談等方式對上述三校的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相關教師和學生進行調研,以上數據均來自此次調研,下同。

參考文獻:

[1]PhillipsE M,Pugh D S.如何獲得博士學位[M].黃靜,等,譯.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6.

[2]李立國,等.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集聚效應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1,(2).

[3]張勇,等.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現(xiàn)狀及思考[J].河南化工,2010,(7).

[4]趙世奎,沈文欽.我國博士研究生學緣結構分析――以2006屆博士畢業(yè)生為例[J].教育研究,2010,(4).

[5]趙長林.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面臨的問題[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7).

[6]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年度報告課題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年度報告(2009)[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7]SHEILA SLAUGHTER,LARRY L LESLIE.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M].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8].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Z].2011-4-24.

[9]李立國,等.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集聚效應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1,(2).

[10]王賀元.博士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的地方政府利益需求非理性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1,(3).

[11]張巧林,等.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博士生視角與導師視角的比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4).

[12](美)約翰?亨尼斯.大學是創(chuàng)新和社會進步的源泉[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09).

[13]陸根書,等.博士研究生社會責任意識的結構與特征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6).

第8篇:統(tǒng)計博士論文范文

在我看來,以各種學術配套制度為支撐的中國學術刊物,經由它們對研究者個人所應當具有的影響力以及它們有權決定是否刊用研究者個人的論文,而在這些刊物自身之間逐漸確立起了一種極具支配力的邏輯。正是這樣一種邏輯,不僅應當對每個個別論者的學術旨趣或研究方向產生影響,而且更應當經由這一影響而逐漸對整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或走向產生很大的支配作用,從而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生產和學術傳統(tǒng)的建構方面發(fā)揮重大的作用。

然而,盡管中國的學術評價制度和職稱評定制度都通過要求研究者個人必須在各種級別的學術刊物(尤其是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一定數量論文的規(guī)定,而強化著中國學術刊物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體制中的地位,但在日常知識實踐層面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第一,大多數研究者卻在自己的實質性知識生產過程中對這些學術刊物上發(fā)表的其他論者撰寫的相關論文不僅不予關注,甚至連引證都不愿意做;第二,在培養(yǎng)學術梯隊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中,亦即在大學的教授們?yōu)槟切┰谖磥碛锌赡艹蔀閷W者的碩士生和博士生所開列的“閱讀文獻”或“必讀文獻”中,或者在碩士生和博士生所提交的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中,都存在著一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刊物論文嚴重缺位的問題;第三,在明知于這些學術刊物上 “有利可圖”的情形下,許多研究者卻仍把相當數量的重要在不具有指標統(tǒng)計意義的那些“無刊號”的學術連續(xù)出版物上,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現(xiàn)出了對這些學術刊物的不重視。

由此,我們可以說,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刊物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生產和生產者培養(yǎng)的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很好地發(fā)揮它們所應當具有的影響研究者個人進行學術研究的知識參照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研究者個人“琢磨”如何能夠的參照性工具,進而成為研究者個人在相關學術制度安排的要求下謀求“統(tǒng)計指標”的一個必需的途徑。換言之,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刊物漸漸演變成了一種提供統(tǒng)計研究者知識產品之指標的形式制度,并在一定意義上喪失了其作為研究者個人學術研究的知識參照作用和引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實質性作用。

盡管如此,我們并不能夠當然地認為中國學術刊物就沒有作用了。在我所指稱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在當下所深陷于其中的那種“自上而下”的“知識規(guī)劃時代”中,一方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刊物正是我所謂的“集體性”知識生產機器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使其他相關的學術制度與知識生產和再生產勾連起來的重要關聯(lián)性制度之一;另一方面,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刊物在組織知識生產和再生產的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的情形下,這些學術刊物在建構兩種非學術的 “類型知識”、進而在形成和強化上述“知識規(guī)劃時代”的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而,我認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刊物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喪失了其作為研究者個人學術研究的知識參照作用和引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實質性作用,但是它們對中國當下的“知識類型”的產生和發(fā)展卻依舊有著很強的支配作用——雖說這種“知識類型”并不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學術脈絡意義上的那種知識類型。

應當承認,面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刊物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各級主管機構和各層編輯在這些年里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做出了許多頗具助益的改革嘗試,然而這些改革努力卻收效甚微,其根本的原因乃在于整個中國學術界還沒有充分意識到學術論文以及刊載這些論文的學術刊物所具有的知識意義。這主要表現(xiàn)在我們對學術刊物與學術發(fā)展之間的關系還不具有明確的意識,以及我們對學術自主性在學術刊物的編輯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還沒有明確的意識,而增強這兩種意識的關鍵乃在于我們對“學術為本”原則的信奉。

第9篇:統(tǒng)計博士論文范文

那么,云計算到底是什么?青年計算機研究專家王力哲博士,早在2008年就在國際上提出了科學云計算的定義。該定義是國際上最早的云計算的定義之一。定義一經提出就被廣泛關注,作為云計算廣為接受的定義之一。年輕有為的王力哲博士由此進入公眾的視野。

年輕有為――“庖丁解牛”揭開云計算“面紗”

王力哲,1974年12月生。1993.9~1998.7就讀于清華大學,期間攻讀電氣工程專業(yè)和應用數學輔修專業(yè),獲工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2004.2~2007.12就讀于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應用計算機科學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為德國2007年首批三所精英大學,其中計算機專業(yè)德國排名第一。

沐浴在國內外各大歷史名校的“陽光”下,王力哲博士迅速成長,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叩開”了計算機研究的“大門”。先后任職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加坡高性能計算研究院;2009.1~2011.8,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普及計算研究院,任研究科學家、首席軟件研究工程師。2011年8月至今,在中科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任“百人計劃”研究員。

一步一個腳印,一跨一個臺階。三十幾歲的年齡,一長串精彩的履歷,王力哲博士當真稱得起“年輕有為”。青春不虛度,他用執(zhí)著和激情來點燃夢想。在云計算定義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就是他多年注重基礎累積,換來的勞動結晶。

王力哲博士提出的云計算定義致力于定義云計算的功用,特性以及使能技術等?!皬脑朴嬎阆到y(tǒng)應該具有的功能角度給出了科學云計算系統(tǒng)的定義,指出計算云系統(tǒng)不僅能夠向用戶提供硬件服務HaaS(HardwareasaService)、軟件服務SaaS(SoftwareasaService)、數據資源服務DaaS(DataasaService),而且還能夠向用戶提供能夠配置的平臺服務PaaS(PlatformasaService)。因此用戶可以按需向計算平臺提交自己的硬件配置、軟件安裝、數據訪問需求?!北本├砉ご髮W的張建勛博士等在他們的論文中引用該定義,并做如此評價。

除此之外,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Fujimoto教授在論文中引用該定義作為文章立論的基礎來解釋云計算的特點。譯文如下:“計算機資源提供服務成為一種方法,如軟件即為服務,平臺即為服務和架構即為服務。這些服務本質上是靈活輕便的,用戶可以選擇服務的粒度并只對他們需要的資源付費。利用上述模式,商用云計算資源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成功。亞馬遜網絡服務彈性計算云(EC2)提供了可以按小時、按月付費的計算和存儲資源(Lizhe,Jieetal.2008)?!?/p>

據GoogleScholar統(tǒng)計,至今王力哲博士所提出的云計算定義總引用數已達360余次。相關論文獲得2008年IEEE分布式信息處理前沿進展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獎,也作為云計算的重要理論文章被包括佐治亞大學、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等研究型大學的云計算課程選擇作為閱讀論文。

古有“庖丁解牛”,任何事物一旦深知其機理,領悟其規(guī)律,就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應手。正因為深入理解了云計算的概念、定義,王力哲博士的“云計算”之路才越走越深遠。

激流勇進――計算機科學研究屢結碩果

近年來,基于超算中心經典架構的高性能計算在大規(guī)??茖W與工程計算中已經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促進了包括從物理世界演化的理解到人類社會行為的分析等諸多社會、自然現(xiàn)象的深入研究。浪潮之上,激流勇進。王力哲博士圍繞這一計算機領域里的前沿課題展開了層層深入的研究,在多個領域取得突出成績。

在云計算與網格計算中間件研究領域,早在美國工作期間,王力哲博士就聯(lián)合他的同事們開發(fā)出由美國自然科學基金(NSF)資助的網格計算與云計算的中間件CyberaideToolkit,包括CyberaideShell,CyberaideCreative,CyberaidePortal,CyberaideFarm,CyberaideonServe,CyberaideFlow等組件,可用于網格計算和云計算客戶端界面,虛擬機管理,并行編程環(huán)境和按需提供網格計算和云計算的服務。該中間件開發(fā)了云計算和網格計算的最新客戶端功能需要,如虛擬機管理,基于Web2.0的門戶網站技術,大規(guī)模數據并行編程環(huán)境等,具有輕型、高性能、可擴展等特點。CyberaideToolkit具有廣泛的影響,已經被美國大型網格計算和云計算平臺和應用項目采用。包括美國國家級云計算項目、美國國家級網格計算項目美國和國家級超算平臺-美國極大規(guī)??茖W與工程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XSEDE)項目等?;贑yberaidetoolkit,王力哲博士完成了紐約州緊急服務系統(tǒng)架構。該系統(tǒng)具有高可擴展、輕型、高性能等特點,被《羅切斯特工程師雜志》報道。

此外,王力哲博士還對高效能計算展開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包括集群計算、數據中心計算、網格計算和云計算的資源模型、任務模型、虛擬機模型和能量消耗模型,提出了多種資源管理機制、調度算法、中間件以及服務,如虛擬機部署機制、基于能量的并行任務調度算法、基于溫度的數據中心任務資源分配算法,綠色計算性能評測,綠色信息監(jiān)聽服務等。該項工作被羅切斯特理工大學作為研究新聞報道。

放飛青春――“潤花著果”研究有成

“我不知道是否會成功,但只要選擇了遠方,就要風雨兼程……我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永遠是背影?!币苍S,在王力哲博士的研究世界里,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只有看似枯燥的公式和算術,但他卻是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去“熱愛生命”,去演繹著無悔青春。研究累積一定經驗后,他開始致力于“潤花著果”的工作中。

他應邀編輯關于云計算,網格計算、可擴展計算和e-Science的著作各一部,由國際著名學術出版社Springer、Wiley、CRC出版。以上著作已經成為相關領域最新的權威參考書。曾有ManishParashar博士(IEEEFellow,新澤西州州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在著作的前言部分如此評價王力哲博士有關于云計算的著作:“本書各章節(jié)的研究致力于解決(云計算)眾多挑戰(zhàn)的核心(問題),其目標涵蓋了從基本概念到特定技術與應用的全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概覽。我相信,這本書一定會對(云計算)這個重要而且持續(xù)發(fā)展的領域中的學生、研究者和實踐者產生巨大的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