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統(tǒng)計學問題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4-00-01
引言
由于統(tǒng)計學是一門獨立、比較難理解的學科,這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相關問題。隨著中國進入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期,我國經濟、科學、社會等進入了空前的發(fā)展階段,科技統(tǒng)計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如雨后春竹破土而出。而科技統(tǒng)計學作為新興的學科,將會迎來嚴峻的挑戰(zhàn)。怎樣才能在迎接挑戰(zhàn)的基礎上,解決科技統(tǒng)計學存在的問題,對此作出了相關的分析思考。
一、有關科技統(tǒng)計的對象及其范圍
(一)科技統(tǒng)計的研究對象
科技統(tǒng)計所研究的對象包含了社會發(fā)展變化的趨勢,它是對全社會科技活動的總體數量特點及變化。科技活動它涉及的范圍及其廣泛,所處的環(huán)境也較為復雜,有些不同的社會經濟現象都很容易被區(qū)分開來。科技活動有很多本質的特征,它都是人類文明發(fā)展所積累下來的知識。科技活動的本質特征包括創(chuàng)新性和多樣性,它的數量特點、數量變化沒有那么明顯的變化??茖W技術活動是人類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實踐,這些社會實踐的統(tǒng)計計量包含了很多特點,除了有統(tǒng)計研究所共有的數量性、總體性特點外,還具有統(tǒng)計學計量的其他特點,間接性就是其中的一個特性,很多東西都需要用一些特別的、間接地事物表現出來,例如想要衡量一個國的科技發(fā)展水平,基本上都會采用統(tǒng)計科技論文、文獻資源的數量來體現;對于各國在最近幾年,科研成果被引用的數量來表示。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模糊性,科技活動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進步的過程,它其中涉及的領域就相對非常的廣泛,那么他的數量界限就不是很明確了。
(二)科技統(tǒng)計研究對象所包含的范圍
科技統(tǒng)計研究的對象所包含的范圍是最廣泛、最全面的。它應該包含著全社會、全人類,是一個大的研究統(tǒng)計過程。所謂的全社會的科技活動主要是分為三個部門:第一種是用獨立的專業(yè)機構來從事研究的活動;第二種是有指定的部門來組織大量的科技開發(fā)活動;三類是有從事科研的部門組織各種科技服務。這三類部門活動相對來說都處于初期的基礎,以上三種部門只有獨立的專業(yè)機構還相對比較規(guī)范,其他兩類統(tǒng)計部門都不規(guī)范,基本上都不具備使用的條件。從理論上講,技術進步的活動發(fā)展并開拓了科技活動,是社會科技活動的組成部分。要加強對科技統(tǒng)計部門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反映社會的現象,才能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關于科技統(tǒng)計指標體系
它是一種全面的、科學的、標準的反映測評的工具,它具有完整的統(tǒng)計計量。全面的科技統(tǒng)計指標有利于對科技統(tǒng)計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進行一個科學的界定,我們要把握好對科技技能的活動特點和內容進入深入的了解。
一個完整的科技統(tǒng)計指標體系通常包括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都是科技統(tǒng)計指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指科技活動類指標,它一般都體現了科技活動的前期準備,是由一群科技活動過程、科技產出的情況等指標構成的,所謂的科技活動是指對課題的研究、技術的服務以及進行學術交流等內容,這些內容一般涉及的范圍較廣泛,這些都反映了科技活動龐大的規(guī)模形式。而科技產出主要是對科技的成果、專利等科技活動得到的經濟收益,它從認識和發(fā)展的角度都體現了科技勞動者存在的價值。第二部分是衡量科技地位的指標,在科技統(tǒng)計學中,必須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努力學習的精神,這些都為科技統(tǒng)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幫助。他們每一個指標都代表著一種涵義,都對科技統(tǒng)計的進步提供不可或缺的幫助。技術進步也代表著科技統(tǒng)計指標向一個全新的方向發(fā)展,它是科學活動的延續(xù)。反映科技統(tǒng)計可以從技術進步的活動、效果、措施等三方面,這些都是技術進步類指標進行完善的要求。對于科技經濟效益指標來說,有的科技成果體現了學術價值,有的體現經濟價值,它們都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間接地擴展了科技生產領域。另一方面從客觀層面上說科技經濟效益也屬于科技活動的產出,它在帶來科技經營收益時,同時也提高了科學技術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科技進步的宏觀計量指標的涵義是指有關科技成果的范圍不斷的增大,它的經濟效益也會出現在其他地區(qū),那么相對的范圍就無限擴大了,因此使用簡單的常規(guī)統(tǒng)計方法來進行統(tǒng)計是行不通的,必須采用一些科學的計量指標,才能準確的反應出來,這些指標體系都全面的促進科技的進步,并且對于統(tǒng)計學也加強了完善。
三、關于科技統(tǒng)計的問題分析及思考
(一)制定統(tǒng)一的科學管理措施,加大科技的投入總量
對于各級政府的統(tǒng)計部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規(guī)劃好對社會科技投入的總量,要合理的分配資源??萍冀y(tǒng)計系統(tǒng)作為國家一級的實施系統(tǒng),所謂要投入大的人力物力,來開發(fā)并研制機構統(tǒng)計。由于在統(tǒng)計的過程中各個系統(tǒng)的工作的出發(fā)點不同,它所統(tǒng)計出來的結果和范圍也是有所差別的,統(tǒng)計指標的無法配置,分類無法連接,這就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出現。想要解決這種問題,就要協(xié)調有關政府部門進行調節(jié),或者設計出滿足系統(tǒng)統(tǒng)計要求的指標,同時要符合國際標準。所以說為了取消這種差異化,各個系統(tǒng)都要以國際化的標準形式出現,以國家統(tǒng)計局為中心,所以國家必須建立一套具有科學化、完整化的體系。
(二)建立科學的財務統(tǒng)計,解決科技活動增加值的計算問題
所謂的財務統(tǒng)計就是對會計核算資料進行相關的整理歸納,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收集整理會計資料。科技指標體系最需要補充完善的是科技活動單位的財務統(tǒng)計指標。有了科技財務統(tǒng)計這一策略,對于科技活動增加的核算就很容易被解決掉。
關鍵詞 大學英語 分級教學 普通班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egular Classe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Grading Teaching Mode
ZHOU Mei
(Ankang University, Ankang, Shaanxi 725000)
Abstract College English grading teaching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principles, to be implemented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especially in the regular classes. In this paper, thes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grading teaching; regular class
我校從2012級本科新生開始啟動了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依據學生入學時高考英語成績和水平測試成績將學生分為普通班和實驗班,每學期根據學生表現和最終期末成績,實行滾動機制,允許5%的學生申請由普通班跳至實驗班或由實驗班調入普通班,避免了開學初依據高考成績分級的偶然性,使得分級盡可能地公平,真正做到分類指導,因材施教。此種分級教學模式,理論上益處多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特別是在普通班中。
1 分級教學模式下,普通班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方面
1.1.1 學生基礎普遍較差,缺乏優(yōu)等生帶動作用
我國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轉變成為了大眾化教育,學生生源分布廣,來自教學質量各不相同的地區(qū),各自基礎和接受能力懸殊,水平參差不齊。作為西部地區(qū)的一所省屬高校,我校的這個問題尤為突出:學生入學英語成績普遍偏低,偶有個別高分成績。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需求,有效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英語水平真正得到提高,分級教學勢在必行。于是就打破自然班按照高考成績,高分學生進入實驗班,其他都在普通班。這樣一來,普通班就集中了一群英語成績較差或很差的學生,沒有優(yōu)等生的刺激和帶動,于是整個班的學習積極性低迷。
1.1.2 分級影響課堂心理環(huán)境,造成普通班學生自卑消極心理
課堂心理環(huán)境(classroom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又叫課堂氣氛或氛圍,指班級社會群體對班級成員的學習產生潛在影響的氣氛和環(huán)境,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課堂活動主體間的人際關系和情感體驗。①有研究表明,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結果,即當學生對課堂環(huán)境持肯定態(tài)度時, 學生學得更好。國內分級教學的相關調查顯示,分級教學打破了原有的課堂環(huán)境,造成部分學生的心理適應困難。②特別影響了被分到普通班里的中等水平學生。因為低水平學生非常清楚自身的英語能力,對于被分到普通班他們很坦然。然而中等水平學生本來還抱有擠進優(yōu)等生行列的希望,可是現行的分級方法,抽走高分學生,他們與低分學生一起直接被分到普通班。他們等于變相地被貼上了差生的標簽,于是產生自卑心理,懷疑自身的能力和上升空間,從而畏懼學習上的挑戰(zhàn)。同時,分級后普通班學生普遍對現有班級的英語水平缺乏信心,不敢或不愿參與課堂活動。
1.1.3 學生自身松散
由于我國高校嚴進寬出的政策,使得學生們在經過艱苦奮戰(zhàn)進了大學之后思想上嚴重懈怠,對學習失去了應有的重視。分級教學后,普通班集中的是中等水平學生和低水平學生。中等水平學生沒有進入實驗班,產生自卑心理,學習上變得消極;而低水平學生本來基礎就差,對英語沒有興趣和信心,學習松散。這樣兩類學生聚在一起,相互之間的消極影響大過積極影響。整個班級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斗志,學習松散,順其自然。
1.2 教師方面
教學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與學生互相影響,缺一不可。特別是對于英語這樣涉及到大量聽、說的課程,學生和老師的共同參與互動顯得尤為重要??墒钦缜拔乃?,普通班的學生基礎薄弱,缺乏自信且學習松散,不愿或不敢參與課堂活動。盡管老師已經非常努力,可是仍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也極大地挫傷了老師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影響老師的課堂發(fā)揮。老師若是無法做到最好,又會影響到學生。如此惡性循環(huán),導致課堂氣氛越來越沉悶,師生關系越來越緊張。
2 分級教學模式下,針對普通班大學英語教學問題的對策
2.1 在現行的分級模式下,盡可能改善課堂心理環(huán)境,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由于課堂心理環(huán)境中尤為重要的是課堂活動主體間的人際關系和情感體驗,及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既然學生在現行的分級模式下,已經對課堂心理環(huán)境持否定態(tài)度,那么教師應該對學生多給予一些人文關懷,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并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多鼓勵,多表揚,幫助其樹立信心,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良好的師生交流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課堂心理環(huán)境持肯定態(tài)度時,自然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從而實現分級教學的目的。
2. 2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差生教育者徐向洋說:“很多學生學習不好,不是智力原因而是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技能、 習慣等缺乏培養(yǎng)與訓練。這一點至關重要。運動員要接受體能訓練, 軍人要接受軍事訓練, 學生也應該接受學習訓練”。③只要把學生的學習習慣訓練好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使他們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學習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那么何愁學生的英語成績上不來呢?
2.3 教師要加強學習,不斷更新自身知識體系,積極探索英語教學新模式
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fā)展,信息飛速更新,學生們獲得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接觸到的信息也是疊彩紛呈,對老師的要求也相應越來越高。一個老師要是固守陳規(guī),無法持續(xù)地給學生提供新鮮的信息刺激,那么勢必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積極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以講授法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發(fā)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知識性和應用性,⑤給學生傳播多元的、最新的信息,并使其學以致用,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3 結語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依然處在摸索階段,分級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次嘗試,勢必會遇到各種問題。廣大老師要積極面對改革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切實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注釋
① 高照.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對課堂心理環(huán)境影響的實證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12(2):56.
② 孫曉婷.針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反對意見的思考[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2):291-293.
近幾年來,數學問題提出日益受到學者們的重視,它被視為數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數學教學活動的中心[1~3].例如,我國2011年數學課程標準在問題解決的課程目標中強調學生要“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4].數學問題提出的重要性在2000年美國數學課程與評價標準中也有所提及[5].
鑒于數學問題提出在數學課程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學者們開展了一系列關于數學問題提出的相關研究.例如,數學問題提出能力水平的調查研究表明,中國中小學生的數學問題提出能力還有待于提高[6~7].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和數學問題解決能力關系的調查研究,揭示了學生的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和數學問題解決能力之間存在較高的相關性[8~10].數學問題提出能力評價的研究認為學生的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可以從提出數學問題的流暢性、變通性和創(chuàng)新性3個方面進行評價[11~21].但是,學生數學問題提出能力的評價,從數學問題的流暢性、變通性和創(chuàng)新性3個方面是不全面的,既然數學問題的復雜程度也代表了一個學生數學問題提出能力的高低,因此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的復雜性也應是其數學問題提出能力高低的一個評價方面.同時,對于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和數學問題提出觀念之間關系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空白.學者Philippou和Nicolaou對于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和觀念之間關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啟示[22].他們調查了塞浦路斯五年級和六年級小學生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和自我效能觀念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塞浦路斯小學生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和自我效能觀念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是該研究僅僅調查了學生的自我效能觀念與數學問題提出能力之間的關系,沒有涉及學生其他的問題提出觀念.例如,學生對數學問題提出的重要性的認識,對數學問題提出的興趣,以及對數學問題提出的教學形式的認識.同時,數學問題提出能力是否能夠被有效測量,將直接影響研究者深入探索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和觀念之間的關系.因此,該研究將首先界定數學問題提出和數學問題提出觀念的概念,并構建了一套數學問題提出的評價體系.在此基礎上,該研究調查了沈陽市小學生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和觀念的情況,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數學問題提出是指,新數學問題的提出和已有數學問題的重新闡釋,它可以發(fā)生于數學問題解決之前、之中和之后[2].學生在數學問題提出的過程中經歷信息的理解,信息的轉換,信息的編輯,信息的選擇4種心理過程[23].信息的理解發(fā)生在學生根據一些數學表達式提出數學問題的過程之中;信息的轉換發(fā)生在學生根據一些數學圖片和表格提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信息的編輯發(fā)生在沒有限制條件下,學生根據一些數學信息、數學故事提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信息的選擇發(fā)生在學生根據某一個答案提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觀念是個體所持有的主觀認識和理論,它包含所有個體認為是正確的,但是卻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的認識[24].在觀念概念的基礎上,研究者認為數學問題提出的觀念是指學生對于數學問題提出的重要性、興趣,以及數學問題提出學習過程中的信心等的主觀認識與態(tài)度.
三、研究方法
1.樣本
調查了沈陽新民市69個五年級小學生和朝陽北票市48個五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和數學問題提出觀念的情況.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測試前已經學習了因數與倍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梯形的面積、分數的基本性質,以及分數的加減法等相關知識.另外,由于參與調查的學生所使用的數學教材存在少數的數學問題提出的情境,所以學生對數學問題提出有一定的了解.
2.測試過程
為了避免部分學生對數學問題提出仍然不清楚,測試前,研究者先講解一個數學問題提出的例題:“服裝店中,一件上衣的價格是60元,一雙鞋的價格是82元,根據已知條件提出數學問題.”如果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時候存在困難,調查者可以給出一個例子:一件上衣和一雙鞋一共多少元?之后引導學生根據該情境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例題講解之后,研究者強調這次測試不是一次真正的考試,其目的是了解他們的數學問題提出能力水平,因此考試的時候不要緊張.在測試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對題意等不是很理解,教師可以給予必要的提示.數學問題提出測試結束后實施數學問題提出觀念的測試,兩個測試一共用時約50分鐘.
3.測試工具
數學問題提出能力測試包括6個算術領域的問題提出測試題(測試題2對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解決策略的運算類型加以限制的目的是考察學生在數學問題提出過程中對信息理解的能力).從問題提出情境的表征方式來看,有圖片、答案、算式、語言描述和表格等.例如,編寫兩個應用題,使其計算方法(列式)都為1.6×8.數學問題提出觀念問卷包括20個五點李克特觀念問題,涉及學生對于數學問題提出的重要性,數學問題提出學習過程中的信心,以及對于數學問題提出的興趣等.這20個觀念問題從設計方式上分為10個正向問題和10個反向問題.例如,“盡管我很努力地學習,但是我在提出數學問題的時候還是總遇到困難”為反向問題;“我認為能夠從提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到很多”為正向問題.
4.評價標準
數學問題提出測試從流暢性、變通性、新穎性和復雜性4個維度評價.流暢性指提出正確數學問題的個數【評價一個數學問題是否為正確的數學問題,首先,評價所提出的數學問題是否滿足題意的要求.其次,評價所提出的數學問題是否為一個可解的數學問題(一個數學問題不可解是指這個數學問題的數學信息不充分或者和已知條件相矛盾).最后,評價所提出的數學問題是否符合生活實際】.對于某一個測試題,學生提出一個正確的數學問題,則得1分,否則得0分.變通性指學生根據某一個問題提出情境提出的兩個數學問題的類型的變化程度,如果兩個數學問題都錯誤,或者其中一個錯誤,或者兩個數學問題都正確且屬于同一個類型,都得0分,如果兩個數學問題都正確且不屬于同一個類型,則得1分.數學問題的類型根據該數學問題的總的語義類型來確定.加減法的語義類型分為變化、合并和比較3種類型,乘除法的語義類型分為等量組的聚集、倍數、矩形和組合[25].例如,“小明帶了100元,買了2條圍巾和1雙手套,剩多少元?”和“買2副手套和1條圍巾共多少元?”,前一個數學問題的語義類型為變化,后一個數學問題的語義類型為合并,所以該生測試題1的變通性維度得1分.新穎性是指學生所提出的數學問題比較有新意,具體的評價方法是如果提出的某一類正確的數學問題的個數占所有提出的正確數學問題的個數的百分比小于10%,那么這類數學問題就被評價為新穎性的數學問題.該維度中,數學問題類型的劃分方法與變通性維度中數學問題類型的劃分方法相同.學生提出一個新穎性的數學問題,則得1分,非新穎性的數學問題或者不正確的數學問題為0分.復雜性是指學生提出的正確的數學問題所包含的語義類型的個數.某一個測試題中,學生提出的兩個數學問題中至少有一個數學問題包含兩種語義類型,則得1分,至少有一個包含3種及以上語義類型的數學問題,則得2分,其余為0分(兩個問題中至少一個問題錯誤或者兩個數學問題都正確,但是每個問題僅僅包含一個語義結構).例如,一個學生提出兩個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個動物?”和“草地上有5只母雞和8頭牛,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條腿?”,第二個數學問題包括合并和等量組的聚集兩種語義結構,該生復雜性維度得1分.數學問題提出能力測試4個維度的分數重復累計,流暢性和創(chuàng)新性維度的總分各是12分,變通性維度總分是6分,復雜性維度總分是10分(測試題2要求學生根據指定的算式編寫數學問題,因此,評價學生根據該問題情境提出的數學問題的復雜性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數學問題提出能力測試的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40分.
數學問題提出觀念問卷中,反向問題反向記分.例如,對于問題“盡管我很努力地學習,但是我在提出數學問題的時候還是總遇到困難”,選項“非常不同意”記5分,選項“不同意”記4分,選項“不知道”記3分,選項“同意”記2分,選項“非常同意”記1分.正向問題正向計分,例如,對于問題“我能夠正確地評價提出的某一個數學問題是否正確”,選項“非常不同意”記1分,選項“不同意”記2分,選項“不知道”記3分,選項“同意”記4分,選項“非常同意”記5分.數學問題提出觀念問卷的最低分為20分,最高分為100分.
四、研究結果
1.數學問題提出能力的結果
從測試總體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提出正確的數學問題,數學問題提出能力測試的4個維度得分率情況分別為,流暢性:87.5%,變通性:45.7%,創(chuàng)新性:12.3%,復雜性:20.3%.可見,在問題提出的流暢性維度上,學生的數學問題提出的分數還是較高的.但是,也不乏一些學生提出不符合要求的數學問題,例如,在測試題2中,根據問題的要求,學生需要提出應用題,而有的學生卻提出文字表述題,如:“8個1.6的和是多少?”在測試題4中,根據問題的要求,學生需要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決(可以包含加法或減法)的應用題,而有的學生卻提出:“小明存250元,小麗存300元,小明比小麗少多少?”在測試題5中,學生需要根據情境中隱含的規(guī)律提出問題,但有的學生卻提出:“第四天,他用23根火柴搭了幾個正方形?”顯然這個數學問題不符合題中隱含的規(guī)律;在測試題6中,有的學生提出數學問題:“一只母雞一天下10個蛋,那么5只母雞一個月30天下多少個蛋?”可見提出的數學問題不符合生活實際.與數學問題提出的流暢性維度相比,學生在數學問題提出能力的創(chuàng)新性和復雜性維度上的表現不容樂觀.學生傾向于提出和課本類似的、練習中常見的、簡單的數學問題.例如,對于測試題1,類似于“買2雙鞋和1副手套共需多少錢?”的合并問題為36%;類似于“2副手套花多少錢?”的等量組聚集問題為26%.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一種主動而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個體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動的一種狀態(tài)顯示。它表現為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強烈的求知欲望、主動參與的精神與積極思考的行為?!队⒄Z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探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做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
筆者認真深入地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教育實踐與研究》《學生自主學習設計與探究》《新課程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應用指導》《英語新課程中的教法探究》等有關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指導及改革的內容,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初步構建自主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方案。
二、深入調查,了解學生需求
根據多年的教學情況來看,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以下幾個特點:1. 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能偷懶就偷懶。2. 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有的知識點講了許多遍還不會。3. 回家不看書,像練習聽力、預習、復習這些軟性的作業(yè),就不做。4. 沒有語言環(huán)境。由此看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素質,構建自主參與型的英語課堂教學是至關重要的。領會新課程精神,以真誠的態(tài)度,通過調查問卷、與實驗班學生訪談、傾聽、交流等方式,關注學生的需要,根據學科特點,了解學生喜歡的教學活動模式,經過分析、對比,篩選出適合英語學科學生容易接受的自主學習教學設計,真正使學生得到發(fā)展。
三、進行科學的教學研究
對單縣謝集鎮(zhèn)中七年級五班(實驗班)和六班(對照班)的共98名學生進行了兩年的英語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情況如下:
1. 一般資料
實驗班50人,對照班48人,在入學成績、班級人數、男女生比例、學生年齡以及觀察指標如自覺預習人數、自覺查找資料人數、能掌握重點難點人數、能自已解決問題人數、學習英語有信心人數、英語成績及格人數方面,兩班均具有可比性。
2. 教學方法
對照班用傳統(tǒng)的講解式教學法。實驗班用英語自學能力培養(yǎng)法。
(1)提高學生的自學心理素質
要提高學生的自學心理素質,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動機最基本的要求是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習英語,例如是為了出國?為了閱讀英文資料?為了與外國人做生意?還是為了升讀高一層次的學校?其中任何一個理由都可能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具有明確的學習動機是搞好自學的動力,才能把 “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才能把“教主學從”轉變?yōu)椤皩W主教從”。沒有學習動機,想學好英語就成了一句空話,就像缺少了引擎的汽車,永遠都動不起來。激發(fā)學習動機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以正面引導為主,多表揚和鼓勵學生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自學是主動型的行為,是學習的主體充分發(fā)揮自已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與能力去認知新知識的過程,離開了自覺性,“自學”就無從談起。學生只有在找到學習動機的基礎上才會有學習的自覺性。
(2)課前引導學生養(yǎng)成預習習慣
根據英語聽、說、讀、寫的要求,筆者給學生一個明確的預習綱要。在教新課前讓學生首先在家自已跟讀錄音磁帶學習單詞的發(fā)音,再模訪錄音進行試讀,即劃分音節(jié),根據音標鍛煉拼讀的能力,思考課文前的“Tuning in”加強詞匯的記憶。在會拼讀單詞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跟讀課文三遍,注意語音、語調及句子與句子間、段與段間的停頓。最后伴讀一遍磁帶。說的要求不易高,學生能用自已的語言對課文簡單復述即可。在一次次的反復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加強和升華。學生能通過比較體驗到進步的喜悅。在寫的能力方面,筆者對學生的要求不高,一般要求學生通過預習從課文里找出十個詞組,用中文注釋即可。每次檢查學生的預習作業(yè),心中總充滿了喜悅。因為這是學生自學能力的體現。
(3)課堂上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自主學習
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學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啟發(fā)式:新課標教材每一課后都有“Discover Language”部分,這是一種新的語法教學方式。通過典型例句和簡明扼要的提問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自已找出語法規(guī)則,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要堅持學生自學的原則,教師千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②討論式:提倡通過共同協(xié)商討論,以解決某項問題,而教師則在各組之間走動,提供咨詢。討論式的教學模式可概括為:
討論式教學,如在教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中,筆者根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設置問題:“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millions?”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學生回答中有:“We will help the poor children go to school if we are millions”;“We will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if we have enough money”。此時筆者再次追問:“If you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what will happen?”,學生回答:“We will learn a lot if we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We will make a lot of friends if we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在討論的過程中不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掌握了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此激勵他們現在要努力學習。 ③采訪式:采訪也就是面談,它是一種兩人之間或兩人以上進行的面對面的問答式交談形式。采訪者通過不斷地向被采訪者提問,從對方回答中得到自已所需要的信息,并加以歸納總結。被采訪者在聽清聽懂對方提問的基礎上,積極思考,迅速反應,提出自已的觀點。采訪者與被采訪者在一問一答的環(huán)節(jié)中完成交際任務。采訪式的教學模式的一般程序是:
采訪式教學適用于人物教學,如在教“What do you want to be?”這一課時,筆者創(chuàng)設了“記者”采訪學生的情景。記者問:“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y?”每個學生既可充當記者也可充當被采訪的學生。教室里馬上進行了一場別開聲面的采訪活動,課堂氣氛異常熱烈。
(4)課后拓展
針對“課后”這個環(huán)節(jié),筆者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教會學生使用英語工具書,如詞典、教學參考書、課文注釋等。其次,指導學生組織或參加英語第二課堂活動,鞏固課堂所學和陶冶學生的情操。最后,鼓勵學生從多種渠道接觸和獲取英語語言知識,如電視、電影、課外讀物、音像學習材料等。一年多來,筆者一直堅持給實驗班的學生介紹各種常用工具書的特點和用法,向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英語讀物、電影、電視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 實驗效果
兩班實驗觀察指標變化見表1。
表格顯示,英語自學能力培養(yǎng)教學法較傳統(tǒng)的講解式教學法效果好,能顯著改善目前在一部分中學生中所存在的習慣于奉命而學、重復他人的思想以及循規(guī)蹈矩的現象,使他們擁有獨立思考、主動參與、大膽競爭的意識和能力。
四、合作探討互助學習
針對學生心理和學習上的差異,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好、中、差搭配,進行合作學習。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中,教師在引出新對話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Where did it land? Then what happened? What did you do?后,分成五人小組練習問答這四組對話,要求小組中的每個人分別問和答這些問題,其中四人都張嘴并會說才能成為優(yōu)勝組,另一學生記錄并匯報。這一問答中好學生和中等生為了本組就必定會幫助學困生,而學困生也會為了本組的利益而樂于學。這樣,取長補短,發(fā)揮各自的長處,也達到了教學目的,教學生有效地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不失時機地教學生和督促學生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設備去獲取有用信息,提高學習效益。
五、課前預習是學好新課的前提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課前預習就是其中之一,課前預習是學好新課的前提,它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課前自學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既加強了對舊知識的復習,又能讓學生發(fā)現疑難點,自己獨立思考,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目的性強,減少了盲目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而課前預習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好方法。
六、注重課內和課外的有機結合,拓展自主學習的實踐空間
要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去選擇、決定,去思考、體驗、感悟,去創(chuàng)造、運用。要注重課內和課外的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程度,有意識地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任務,訓練學生獨自計劃、實施和完成一項語言任務。因為讓學生獨立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和活動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總之,我們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學,讓學生喜歡英語,樂于學習。讓英語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學會自主策劃組織和實施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并且能拓展延伸教材內容。分享自己與小組的學習成果。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用耐心與智慧架起溝通的橋梁,憑借集體的凝聚力促進學生自我學習意識的提高,在短期目標的實現中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分享喜悅。從而有效地防止學生循規(guī)蹈舊的學習策略,真正培養(yǎng)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英語學習 “樂”起來。
[關鍵詞]普通話;教學改革;旅游專業(yè)
旅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對于旅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今后就業(yè)、求職、工作,都需要掌握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但目前旅游專業(yè)的普通話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決。
一、旅游專業(yè)普通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問題突出
教材是教學改革的基礎,現有的普通話教材大多局限在口語和普通話測試上,體現旅游專業(yè)特色的,真正讓學生在今后從事旅游行業(yè)中能經常運用的教材缺少。在教材的選擇方面,許多院校優(yōu)先考慮選擇本校編寫的教材或者有一定關系的其他教材,很少考慮從普通話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真正恰當的教材,難以適應旅游專業(yè)普通話教學的實際需要。
(二)班級劃分不合理
大部分學校都是以自然班級為單位進行普通話教學。但自然班級的學生常常來自不同的方言區(qū),語音狀況差別很大,即使同一個方言區(qū)的學生,普通話口語水平也不相同,以自然班級為單位進行統(tǒng)一的普通話教學往往導致教學難度大和效率低。在教學進度上,照顧了水平低的學生,則對水平高的學生造成時間上的浪費;照顧了水平高的學生,水平低的學生又感覺太難。在自然班級里還存在不同方言區(qū)語音訓練的難點等問題,來自不同方言區(qū)的學生即使普通話水平相當,他們需要克服的問題、需要強化的訓練也是不同的。比如福州方言區(qū)、湖北等地的方言n、l問題相對突出,而閩南方言區(qū)的學生i、n問題比較突出。同時,以自然班級為單位進行普通話口語教學還存在班級大小不一的問題。普通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中要突出個體口語訓練,班級人數過多,個體練習的機會、接受老師輔導的機會必然大大減少,教學效果勢必受到影響。實踐證明,“大班”式學習只適合理論講授,不利于個體口語訓練。
(三)教師素質不理想
承擔旅游專業(yè)普通話教學任務的教師不僅要掌握良好的普通話能力,而且要具有旅游專業(yè)的相關知識;不僅要有一定的語言正音能力,而且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要有語言訓練的理論知識,更應具有較強的語言訓練的指導能力,能夠具體地指導學生進行訓練,直至使學生形成完美的表達能力。但是,目前各院校普通話教學的教師大多是畢業(yè)于中文專業(yè),有較扎實的漢語知識和語音學方面的知識,而旅游專業(yè)的相關知識尚有待充實。要滿足旅游專業(yè)的教學需要,還需逐步完善知識結構。
(四)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某些旅游專業(yè)的學生對學習普通話沒有積極性,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有的學生認為普通話人人都會說,沒什么學問。其實,要說好普通話,不僅有發(fā)音問題、變調問題,還有語調等方面的問題,普通話說得通順、流利、悅耳實際上并不是輕易能達到的。另一方面,普通話教學還存在教材、教學方法等問題。特別是目前的普通話還無法根據旅游專業(yè)的特點進行教學,使學生誤認為這門課程對自己將來從事的職業(yè)和自身的發(fā)展沒有多大的幫助。
(五)旅游專業(yè)特色不突出
大多數院校旅游專業(yè)都在大學一年級開設普通話課程,但基本上是為了參加普通話水平考試和獲得普通話等級證書。普通話課程課時少,授課時間短,因此在教學中也就只能偏重語音訓練教學,忽視語感教學,只是學習普通話的基礎知識。這不僅難以向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普通話口語表達的知識,提高普通話口語交際的能力,也難以根據旅游專業(yè)的特色進行專業(yè)普通話訓練,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業(yè)務能力。
(六)重理論而輕實踐訓練
普通話教學中過分注重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訓練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教學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旅游專業(yè)的普通話教學應強調應用,應以實踐訓練為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最終的目標是使學生達到能用清晰、流利和悅耳的普通話進行交流的目的。但目前旅游專業(yè)普通話課程的教學形式還是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不能體現這門課程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的特點。
二、改進旅游專業(yè)普通話教學的對策
(一)編寫和選擇合適的教材
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作為旅游專業(yè)普通話口語的合適教材,需要符合以下幾個標準:
1 有利于實現方言辨正和語感訓練。普通話教學的關鍵是方言辨正,并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的普通話語感。旅游專業(yè)的學生將來在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操各種方言的人,因此,真正有利于普通話教學的教材就應以方言辨正、語感訓練為中心并作為貫穿教學首尾的主線,以普通話交際能力的提高為目的來設計教學進程,這樣才能從體系上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束縛,切實提高旅游專業(yè)普通話教學的效果。
2 突出時代特色。語言是隨著現實生活而不斷發(fā)展的,只有教材中的語言為當今社會所常用并具有時代感,才能成為與時俱進的教材,也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
3 能夠滿足旅游專業(yè)的需要。在教材的內容中,必須主要選取旅游方面的素材,并針對將來工作的實際需要安排恰當的訓練。比如,在口語訓練方面,編寫選擇帶有旅游專業(yè)特點的文章進行朗讀,采用旅游景點優(yōu)秀講解詞進行訓練;選擇全國導游考試的景點解說詞進行訓練,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又有利于參加導游員考試,可以在教學中實現“一舉多得”。
(二)進行合理的班級和小組劃分
在普通話教學中,必須采取適當的形式把學生組織起來。可以嘗試采取以下措施:
1 根據學生普通話實際水平合理分班。新生入學之初,應進行一次語音摸底調查,建立學生語音檔案,大致掌握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及普通話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再根據測試情況將學生分成基礎班和提高班。由于普通話口語訓練課有大量的實踐內容,每個班級人數控制在30人左右。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教學進度,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重點講授,加強訓練,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 在分班的基礎上設置5~10人的訓練小組,由來自不同方言區(qū)的學生組成,主要針對聲母、韻母、聲調、變調、輕聲、兒化、朗讀、旅游情景訓練等內容進行強化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不同方言區(qū)的學生可以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通過互相評價、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以達到共同提高的最終目的。
(三)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針對旅游專業(yè)普通話教學的特殊需要,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1 通過學習或進修來提升自我。旅游專業(yè)普
通話教學的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旅游專業(yè)普通話教學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通過學習和進修等各種途徑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尤其是旅游專業(yè)方面的知識。學校也要為教師能力的提高搭建平臺,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2 掌握適合旅游專業(yè)的教學方法。旅游專業(yè)的普通話教學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課堂講授和自我訓練相結合;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素質教育于一體,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通過設置情境把旅游服務過程中的常用語收集起來,在學生掌握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與模擬客人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做到語言準確,用語規(guī)范,吐字清晰,音量適中,語速適當,語氣連貫,語調自然。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自覺體會普通話語音的美感,不斷提高語言審美能力、表現力和親和力;在表達訓練中,學生要自覺地以聲音圓潤飽滿、清晰明亮、抑揚頓挫、張弛有度、親切樸實、自然和諧的標準來衡量要求自己。
(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普通話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 選用或編寫生動有趣的輔助教材??梢赃x取歷史趣事、幽默笑話等作為學生口語訓練的配套學習材料供學生朗讀,吸引學生進行學習。
2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使學生有新鮮感。在口語訓練的教學方法上,可以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朗讀模式,嘗試讓學生采用短劇、角色朗讀、繞口令、朗誦會、講笑話、排練小品、表演相聲、開展演講比賽和辯論賽等方式,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自覺地修正錯誤的發(fā)音,提高學生學普通話的興趣。
3 激發(fā)學生日常使用普通話的自覺性。可以利用校報、宣傳欄、學生社團刊物、校園廣播和計算機網絡等渠道宣傳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性,在校園內張貼推廣普通話的標語口號、宣傳畫,成立學習普通話興趣小組,開展各種推普活動,營造濃厚的普通話學習氛圍,使本來不愿學或學不好的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需求。
4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逐步充實完善音像資料的儲備,使其更適合教學的需要??梢赃x擇嘗試播放一些著名電影錄音剪輯、經典電視節(jié)目解說詞、散文詩歌朗誦、名人演講、辯論比賽、幽默小品等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切地領略到普通話的美感,營造一種活潑、輕松、融洽的課堂氣氛。
5 與相關的考試接軌。鼓勵旅游專業(yè)的學生參加相關的考試,除了跟普通話等級考試接軌外,還可以跟全國導游員考試接軌。在今后的全國導游員現場考試中,還可以嘗試適當提高現場語言表達的分數比例,在客觀上使學習普通話、進行口語訓練成為一種“必需”,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五)體現旅游專業(yè)的特色
有特色才有魅力,旅游專業(yè)的普通話教學要充分體現旅游專業(yè)的特點。
1 充分挖掘旅游方面的素材。嘗試在課堂上用普通話介紹旅游景點,可以按照文字進行朗讀,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模擬實訓中心等場所播放旅游景點,讓學生隨著畫面的轉換進行播音。
2 邀請有實踐經驗的導游為學生進行普通話實踐教學。針對旅游專業(yè)的特點,普通話教學應打破任課老師單一進行上課的模式,嘗試在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聘請一些有實踐經驗的導游穿插為學生講授實戰(zhàn)經驗,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又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進取心。
3 突出人文和歷史特色。對于旅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歷史知識和人文素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很多旅游景點都具有歷史背景或含有人文因素,因此,在旅游專業(yè)的普通話教學中,可以緊密結合相關的歷史史料和人文知識作為訓練的素材,使學生在普通話訓練中不僅提高普通話水平,而且提高歷史知識和人文素養(yǎng)。
(六)實現理論與實訓相結合
旅游專業(yè)普通話教學既要重視基礎理論的講授,更要重視發(fā)音、朗讀、說話等基本技能的訓練。
關鍵詞:不同生源地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比較分析
1前言
當前大學生群體包容著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拉開層次,并且區(qū)分程度相對穩(wěn)定。這種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于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經濟差異性的反映。這一特點在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上也、有所體現,不同生源地的大學生由于不同的經濟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在體育消費動機方面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消費動機是直接驅使消費者進行某種消費行為的一種內部動力,它反映了消費者在生理上、精神上和感情上的需求,實質上是消費者為滿足某些需求進行消費行為的動力?!?】當前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主要是愉悅身心、社會交往、強身健體、審美追求等。但這種消費理念還不完全穩(wěn)定體育論文,【2】不管是來自農村還是來自城市的大學生,其消費行為容易受到感情的支配及攀比思想的影響,因此,學校、家庭和社會給予正確的引導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對不同生源地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的差異進行比較分析。
2 研究對象和研究工具
2.1研究對象
本研究從五所普通高等院校隨機抽取三個年級(包括大一、大二和大三,大四因畢業(yè)實習不作為調查對象)740名大學生為樣本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生源地劃分,其中農村340名,占45.9%;城鎮(zhèn)327名,占44.2%;大城市73名,占9.9%。
表1 被試樣本生源地情況一覽表
生源地
農村
城鎮(zhèn)
大城市
人數
340
327
73
百分比
45.9%
關鍵詞: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 問題 對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立足于中國實際的基礎上凝練出來的。作為社會意識,它對大學生具有一定的規(guī)制作用。實現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首先需要厘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本質。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并不能簡單通過直白地轉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來實現,而是需要從細微處著手,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使大學生日用而不知;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使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本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是認識主體在已有的認識基礎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客觀認知和對其所描述內容的價值認同。
(一)價值認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基礎
價值認同是指個體在社會實踐中對某種價值的承認和內在認可,以此形成自己的價值定位。價值觀認同是個體對一定價值的觀念和看法,是在價值認同的基礎上產生的。當個體對某種價值認同以后,就會對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行為等產生影響。個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能對自身的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個體在決定是否接納一種事物和意識的時候,總是會先對這一事物和意識進行評估――它是什么?有什么意義?對自己有什么價值?只有個體認為這一事物或意識對自己具有一定意義和價值,才會接納和認同。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價值認同反映了某一時期人們共同的價值期許,同時也反映了這一時期人們面臨的普遍問題。當前,我國正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時期,在各領域建設取得突出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社會的主要矛盾。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社會的關注和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政治能夠更加民主化,社會能夠更加平等、公正、法治化,環(huán)境能夠更加自由、和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上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在社會層面上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個人層面上要求“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因此,從內容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很好地迎合了人們的共同價值期許,反映了個人和社會應有的精神面貌和價值取向,為人們面臨的普遍問題指明了解決方向。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個體而言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二)是個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的過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社會意識的范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實際上是個體對社會意識的認同。按照的觀點,個體對于社會意識的認識是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個人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并不是沒有條件的,而是需要社會意識描述的目標能夠滿足個體的某種物質或精神需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一方面是讓個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通過價值認同達到對個人意識的規(guī)約,使個體在被滿足某種物質或精神需要的過程中接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逐漸將作為社會意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將個人意識上升與社會意識。
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長時間的宣傳和教育,很多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已經有所了解,通過實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逐步提升。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仍有很多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不夠,甚至出現認識偏差。歸納起來,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表面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立足于中國實際、吸收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中國化的優(yōu)秀理論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三個方面表達了當前人們對于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共同期許。其本身具有語言表述通俗易懂、不同層面內容相互銜接、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理論闡述深刻等特征。大學生要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首先應該全面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淵源、現實背景、內容以及認同的意義。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并不全面、ι緇嶂饕搴誦募壑倒鄣睦斫獠⒉簧羈蹋很多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表面上。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情況,特對2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調查情況看,很少有大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歷史脈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意義也理解得不全面。具體數據見下圖:
從上面的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可以看出,當前大學生一方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還不夠了解:有37.2%的被調查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了解不全面,還有10.4%的被調查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完全不了解。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被調查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表示懷疑和不信任:有4.3%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沒有積極影響,還有13.4%的人不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是否有積極影響。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家的價值,有8.5%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夠帶領我們走向富強,還有26.8%的大學生不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能夠帶領我們走向富強。
(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被動化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應該是自覺自愿的。從教育學角度來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堂教學中,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客體。但是,客體是應該具有主體性作用的,而不應該將客體置于教授者和教學內容的對立面。當前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是出于取得考試成績、獲取學分的目的,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在大學生群體中還存在著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洗腦”的課程的想法,因此從情感上抵觸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有22.9%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高校的各類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作用不大,還有2.7%的被調查者認為沒有起到作用;只有54%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自己樹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31%的人認為自己還沒有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有15%的人認為自己樹立的是其它價值觀。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實質上是大學生在肯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礎上實現個人感性認識上升到社會理性認識的過程。這就要關注大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惑,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幫助大學生厘清認同邏輯、理順認同思S,提升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
(一)立足個體,提升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
按照的觀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大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同樣適用這一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當前時代我國民眾面臨的共同問題,大學生也同樣面臨著這些問題。只有立足大學生個體,通過解答大學生的疑惑、滿足大學生的現實需求,才能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另一方面,從國家和社會層面來講,需要加強經濟建設,提升社會管理,鞏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經濟基礎。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讓大學生充分體會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國家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從而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厘清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邏輯
從問卷調查的情況來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主要的途徑。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果卻并不理想。優(yōu)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課堂教學,系統(tǒng)地呈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知識,讓大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的背景、歷史淵源以及意義,而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實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或者突兀地讓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幫助大學生厘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邏輯,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的深度,也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領悟。
(三)理順思維,引導大學生通過實踐強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從而避免僅僅依靠個人感性認識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評判。通過實踐,一方面幫助大學生彌補課堂上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的不足,另一方面還能幫助大學生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性,從而提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由于內外部原因,當前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還有待提升。這一方面需要國家加大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關心廣大大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提升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將個人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社會層面的理性認識;此外,從大學生自身來講,需要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通過實踐加強對國家、社會和他人的情感體悟,也通過實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參考文獻:
[1]曾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制約因素及其破解[J].思想理論教育,2015.(10).
[2]劉建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種區(qū)分[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02).
[3]曾狄,李忠偉.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問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
備注:
本文系四川師范大學資助課題成果,項目編號:DXZD1602。
作者簡介:
醫(yī)學統(tǒng)計學的教學應以提高研究生解決實際科研問題的能力為目標,使研究生形成正確的和嚴謹的統(tǒng)計學思維方法和技能,幫助醫(yī)學研究生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正確運用醫(yī)學統(tǒng)計學方法,順利完成研究生學業(yè)以及將來在工作中的科研任務。然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
一、研究生醫(yī)學統(tǒng)計學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研究生統(tǒng)計學基礎知識較為薄弱
雖然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本科期間學習過統(tǒng)計學,但多數人僅學習過較簡單的統(tǒng)計學基礎知識,進入研究生階段醫(yī)學統(tǒng)計學學習后,學習比較吃力,并且由于總學時數的限制,教師在理論課的教學中對單個統(tǒng)計學方法的使用講解較多,而對一些研究生在完成學位論文期間或將來畢業(yè)后較為實用的統(tǒng)計學方法卻沒有時間講解,這就造成了研究生對學過的統(tǒng)計學方法一知半解,而將來可能用得上的統(tǒng)計學方法卻沒有學會。筆者在解答一些已經畢業(yè)參加工作的研究生的問題時,發(fā)現有些問題十分基礎,本應該在研究生學習階段掌握而沒有掌握。
(二)課題設計統(tǒng)計學缺陷較常見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研究生醫(yī)學統(tǒng)計學課程一般安排在研一上學期,而研究生應用統(tǒng)計學知識進行課題設計要到研究生二年級才啟動。許多研究生在課堂學習階段對統(tǒng)計學知識本來就沒有徹底學透,又要再經過一年多才進入課題設計有實驗研究,對學習過的統(tǒng)計學知識已經有一些遺忘,所以在進行課題設計時不能正確運用學過的相關知識,造成課題設計中有較多的統(tǒng)計學缺陷。而課題設計如果不正確,無法保證后續(xù)的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和可信性。
(三)學位論文統(tǒng)計學錯誤普遍存在
國內外期刊對論文中的統(tǒng)計學方法要求都很高,因此研究生的科研論文需要正確運用統(tǒng)計學知識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整理。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研究生不能把學習過的統(tǒng)計學知識正確運用到研究論文中。尤其是學習臨床專業(yè)的醫(yī)學研究生,很多研究資料和數據來源于人群研究,涉及樣本量、對照組的選擇等基本的統(tǒng)計學常識,這些基礎性錯誤卻在研究生的論文中大量存在。這些問題與現在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已經不相適應,需要加以改進。
二、對策與建議
(一)強化課堂教學,鞏固醫(yī)學統(tǒng)計學知識基礎
鞏固基本統(tǒng)計方法和知識是醫(yī)學統(tǒng)計學的基礎,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統(tǒng)計方法原理、計算過程和結果解釋。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講解,使研究生切實掌握基本的統(tǒng)計學知識,在論文寫作中不出現低級的統(tǒng)計學錯誤。在此基礎上,老師在課堂上應該由簡到繁,深入淺出,逐步增加難度和深度,講解一些研究生在學習階段和將來工作中有用的、較為高級的統(tǒng)計學方法。目前,科學技術更新速度很快,同樣統(tǒng)計學的重要工具——統(tǒng)計軟件也更新很快,因此,老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并向學生介紹最新、最先進的統(tǒng)計方法和軟件。
(二)注重學用銜接,提升研究生課題設計的科學性
研究生的課題設計是科學研究成敗的關鍵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強調其重要性,讓學生帶著課題設計中的問題進入課程學習,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yè),做好論文前期的準備工作,完成科研選題,為畢業(yè)論文開題做好準備。要指出課題設計中應當注意的統(tǒng)計學問題,如樣本量、對照組選擇等,使學生意識到統(tǒng)計學的基本知識是保證自己課題設計科學性的關鍵,在今后的課題設計中自覺以正確的統(tǒng)計學方法作為指導,從而保證課題設計的科學性,為其成長為高層次的醫(yī)學科研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采用實例分析,減少研究論文中的統(tǒng)計學錯誤
在課堂上以一些已經發(fā)表的高水平論文為例,詳細講解醫(yī)學統(tǒng)計學方法的具體應用,使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時,減少論文中的統(tǒng)計學錯誤,減少文章因為統(tǒng)計學問題而被拒稿;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用一些已經發(fā)表的、但是有明顯統(tǒng)計學錯誤的論文作為反面教材,給學生進行分析、講解,使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知道避免論文中的統(tǒng)計學錯誤的重要性。另外,要注意提醒學生,在數據處理和論文撰寫過程中,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時要注意其使用條件,切不可誤用,對審稿人指出的統(tǒng)計學錯誤要認真進行修改或答復。
公式是從多渠道信息中得出科學結論的基礎,醫(yī)學統(tǒng)計學難以避免地會涉及到大量的公式和計算,國內多數學者的觀點是無需記憶統(tǒng)計學公式,臨床藥學專業(yè)的學生是學習主體,能否成為合格的臨床藥師主要取決于他們是否學會終身學習,大學期間的一次性教育難以適應醫(yī)藥信息量劇增的現實,因此臨床藥學專業(yè)學生對專業(yè)課程興趣的培養(yǎng)對其將來的發(fā)展至關重要。首先,醫(yī)學統(tǒng)計學的授課內容需要與專業(yè)結合,授課案例、習題均應貼近臨床具體問題,在臨床用藥中,引導學生利用醫(yī)學統(tǒng)計學知識解決專業(yè)問題,這將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通過“婦產科手術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5],合理安排授課內容,講解數據收集、分析、結果解釋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學生可以自己重復或揭示臨床藥學某些專業(yè)領域的規(guī)律,切實感受到醫(yī)學統(tǒng)計學在設計實驗、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分析資料中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其興趣的提升和能力的培養(yǎng)。
2不同教學法的綜合運用提升教師的能力
作為臨床藥學的專業(yè)基礎課,醫(yī)學統(tǒng)計學教學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綜合能力。教師是提高臨床藥學專業(yè)人才素質的前提和基礎,醫(yī)學統(tǒng)計學的授課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醫(yī)學統(tǒng)計學知識和豐富的臨床數據處理經驗,要善于總結零散知識點,并綜合運用趣味法、比較法、懸疑法、逆向法、多媒體展示法、知識樹展示法及軟件分析法等多元化教學方法。醫(yī)學統(tǒng)計學的授課教師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體系,提升自身的理論修養(yǎng)和科研水平,同時需要加強對醫(yī)學統(tǒng)計學相關領域如藥物流行病學、循證醫(yī)學等各個方面的認識,要把臨床藥學相關內容有機的結合,從宏觀角度培養(yǎng)臨床藥學專業(yè)學生的綜合能力[6-7],使學生理解設計實驗、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全過程。例如,通過“婦產科圍手術期患者抗菌藥物應用時間分析”[8],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技術,展示“抗菌藥物應用時間”的研究思路,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教給學生完整、清晰、系統(tǒng)的醫(yī)學統(tǒng)計學思路,明確授課重點、難點和各數據分析環(huán)節(jié)間的聯(lián)系,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為臨床藥學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實施實踐教學
實踐可將醫(yī)學統(tǒng)計學理論與臨床藥學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醫(yī)學統(tǒng)計學的實踐教學是鞏固、強化理論內容,培養(yǎng)、鍛煉學生靈活運用統(tǒng)計學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決臨床藥學問題的能力。目前國內的醫(yī)學統(tǒng)計學實踐多采用課后習題和統(tǒng)計軟件上機操作,筆者傾向于軟件上機、網絡操作和臨床數據分析的形式開展實踐教學。例如,通過《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婦產科圍術期患者應用抗菌藥物的經濟學評價》[9]和《中國內地2型糖尿病患者胃轉流術后1年療效的Meta分析》[10],教授學生使用SAS、SPSS、STATA、Revman等分析軟件,通過不同軟件常用統(tǒng)計方法的上機操作,拓寬學生的視野。統(tǒng)計軟件操作的不足之處是比較機械化,無法對醫(yī)學統(tǒng)計分析方法使用條件作出判斷,方法的選擇正確與否依賴于使用者對數據的了解程度和對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統(tǒng)計軟件的上機操作可以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此外,軟件的實踐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降低遺忘率,提高其應對臨床數據的把握能力,有利于將來開展臨床藥學工作。網絡操作是近年來興起的實踐教學模式,病例分析是臨床教學中常使用的授課方式。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醫(yī)學統(tǒng)計學知識及討論得到廣泛傳播,筆者認為可以在醫(yī)學統(tǒng)計學及流行病學相關的學術網站參與臨床病例的探討,例如,通過對七氟醚心肌保護作用的討論[11],搜集網絡資源,從實驗設計、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過程發(fā)表學生們的觀點,深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4改革考核形式
考核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傳統(tǒng)的考核形式多為期末閉卷考試,答案往往是固定的,尤其是理科院校的學生,更適應這一類考試,但這大多是考察學生的記憶力,無法達到綜合評價學生能力的效果。筆者認為,沒有標準答案的考核,才是檢驗臨床藥學專業(yè)學生學習醫(yī)學統(tǒng)計學效果最好的考核形式,也是體現臨床藥學專業(yè)醫(yī)學統(tǒng)計學教學模式的有效手段。因此,考核形式和成績應兼顧期末與平時成績,采用閉卷與開卷相結合、主觀與客觀題相結合的形式。例如,通過對藥物流行病學研究中無應答問題[6]和循證醫(yī)學中循證問題[7]的探討,可以明確臨床藥學專業(yè)領域容易混淆的基本知識點,既可以在期末考試中考核學生基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也可以在平時成績中體現學生分析和判別容易混淆的概念、解決臨床藥學問題的能力。
5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