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性化護理模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所收治的86例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取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比二組應用不同護理模式護理的效果。對照組43例患者,男21例,女22例;年齡28~76歲,平均(55.33±10.31)歲。觀察組43例患者,男20例,女23例;年齡28~76歲,平均(56.13±10.34)歲。二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調查方法
1.2.1調查工具的選擇
采用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實施調查與統(tǒng)計。以科室自制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對于治療的態(tài)度、精神狀態(tài)和疼痛不適等癥狀,每項10分,其中,疼痛得分越低則疼痛程度越低,其余各項均為得分越高越好;以科室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項評價指標,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以美國特種外科(HSS)評分標準進行關節(jié)功能評價,分為優(yōu)、良、中、差四級評價;于護理前及護理后以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1.2.2調查方法
在骨科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的前提下,對其進行一對一式的問卷調查,其中滿意度評定表在護理人員協(xié)助下獨立完成[1]。對資料、數(shù)據(jù)等進行整理研究,通過數(shù)據(jù)錄入、數(shù)據(jù)分析等工作提高本研究的質量。對出院后的患者進行定期隨訪調查,時間定為出院后4周、8周以及12周,應用影像學診斷方法對患者進行臨床檢查、并觀察患者骨折處恢復情況[2,3],探究康復治療后的反應等。
1.3納入以及排除標準
1.3.1納入標準
本研究所收治骨科患者均為意外傷害患者;將國際骨科診斷標準作為研究納入標準。所選取患者須具有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且為本地定期居住者(大于半年)及小學以上文化程度?;颊邔嵤┦中g前均在家屬陪同下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加入研究。
1.3.2排除標準
中途轉院患者不在病例選擇范圍內;中途停止治療患者不在病例選擇范圍之內。
1.4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患者實施24h實時監(jiān)測以及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測量等相關護理工作。觀察組患者于對照組患者護理基礎之上,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具體護理路徑流程表述如下。
1.4.1護理準備工作
護理人員在為骨科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需嚴格執(zhí)行無菌性操作,包括手術前穿戴無菌手術衣以及無菌手套、對器械以及儀器進行滅菌、用無菌手套拿取相應器材、固定螺釘?shù)炔襟E。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重視螺釘?shù)墓潭üぷ鳎?,5],防止螺釘脫落對患者切口造成污染。
1.4.2正確擺放手術
護理人員需在實施臨床手術之前根據(jù)患者骨折病情正確擺放患者,以便在臨床手術實施的過程中保證C臂X線透視機旋轉對患者遠端骨折段進行全面透視,進而實現(xiàn)正確的復位工作,強化患者手術效果。
1.4.3壓瘡的預防
骨科患者由于臥床時間較長、患肢疼痛不能自主翻身等原因,較易形成壓瘡。入院后護士使用Braden壓瘡評分表評估壓瘡風險,根據(jù)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如使用氣墊床、每2h協(xié)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壓處皮膚、在皮膚受壓處墊氣圈等。平時要加強基礎護理,保持床單元平整、清潔干燥,防止壓瘡發(fā)生。
1.4.4術后不安全因素的預防
骨科患者手術治療前后常存在著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患者不配合治療、護理;安全措施不到位,發(fā)生跌倒、墜床;功能鍛煉指導不到位影響骨折愈合等。因此護士需經(jīng)常與患者進行適當?shù)慕涣鳒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患者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排解患者的思想顧慮,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向患者講解防跌倒、墜床的相關知識,正確使用床護欄,患者下床時應有人攙扶,保持病房地面干燥,防止跌倒、墜床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在護理過程中,根據(jù)患者骨折部位擺放合適,使患肢抬高處于功能位,并確?;颊吒杏X舒適。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等長舒縮及踝泵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根據(jù)骨折部位及手術方式指導患者功能鍛煉,促進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復。
1.4.5疼痛護理
患者手術實施后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因此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疼痛評估方法,根據(jù)患者疼痛評分,采取必要的鎮(zhèn)痛措施。輕度疼痛者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減輕疼痛,如與患者交談、聽舒緩的音樂、看電視等。中度以上疼痛應匯報醫(yī)生,遵醫(yī)囑使用鎮(zhèn)痛藥物。用藥后及時評估鎮(zhèn)痛效果,觀察不良反應。
1.4.6并發(fā)癥護理
術后按骨科護理常規(guī),麻醉未清醒時協(xié)助患者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使用心電監(jiān)護儀持續(xù)監(jiān)測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直至生命體征平穩(wěn)。觀察引流液的色、質、量,當引流液>100ml/h時,考慮有活動性出血,應匯報醫(yī)生及時處理。術后定期為患者更換床褥、身體按摩、翻身拍背、保持會清潔等,防止患者發(fā)生壓瘡、呼吸泌尿系統(tǒng)感染、關節(jié)僵硬等并發(fā)癥。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珚x±s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二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二組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康復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康復優(yōu)良率相比于對照組顯著提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二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比較
護理前二組患者的SAS與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二組的SAS及SDS評分均較護理前獲得顯著降低(P<0.05),并且觀察組的降低幅度較對照組更為顯著(P<0.05)。
2.4二組患者生理情緒狀態(tài)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疼痛不適癥狀評分較對照組顯著降低,患者對于疾病認知、治療的態(tài)度以及精神狀態(tài)的評分相比于對照組有顯著提高(P<0.05)。
3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醫(yī)療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人們入院接受治療時不僅會對醫(yī)院的醫(yī)療技術進行考核,也會考慮此醫(yī)院的護理質量,尤其對于骨科創(chuàng)傷患者而言,因為其多是在突發(fā)性嚴重外傷下而就診,由于對創(chuàng)傷毫無準備,加之對疾病及治療手段缺乏正確認識,生理及心理均經(jīng)歷了嚴重的傷害?;颊叱4嬖谪撔郧榫w甚至不愿配合治療,影響臨床治療的及時性與有效性[6]。對于這類患者,在實施及時有效的診療措施的同時,配合高質量、全方位的人性化護理干預,考慮患者治療后的肢體能動性以及疾病特殊性尤為重要。
3.1入院時
骨折患者在入院以后往往會因骨折部位疼痛而存在不配合以及情緒激動等癥狀,因此醫(yī)生在為患者打石膏或者固定骨折部位的過程中,患者會因疼痛感而產(chǎn)生心理陰影[7,8]。此時,護理人員的安慰與呵護以及心理開導便能夠成功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在了解疾病治療情況、緩解心理壓力的過程中提高鋼板固定術的配合率。
3.2手術期
骨折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前以及之后均存在情緒不穩(wěn)定狀況,因此首先要做的工作之一便是平復患者心情,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恐懼感,然后再通過介紹手術詳情提高患者術中的配合率,通過為患者注射適量的鎮(zhèn)痛藥進而緩解患者疼痛感[9,10]。在手術準備期間,護理人員要保證不觸碰患者身體,且一切采取輕緩的動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疼痛感。
3.3康復期
關鍵詞 年輕乳腺腫瘤 人性化護理 焦慮 滿意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275
近年來乳腺腫瘤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同時這些來自生理和心理的變化,造成了乳腺腫瘤患者生命質量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對乳腺腫瘤的治療應當強調整體治療,不可忽視護理,同時護理支持應貫穿于整個治療和康復過程,這對疾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評價人性化護理,對改善乳腺腫瘤患者術后生命質量的效果,為制定出適合乳腺腫瘤患者術后整體康復的護理措施提供參考依據(jù)。
資料與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乳腺腫瘤患者60例,其中乳腺癌25例,直腸癌20例,肺癌7例,結腸癌8例。入選標準:個體知曉病情,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問卷調查。年齡30~60歲;研究對象精神正常,神志清醒;無嚴重并發(fā)疾病。入選患者年齡32~58歲,平均36.5歲;文化程度:小學以下5例,初中10例,高中中專15例,大專以上30例。根據(jù)入院順序,把上述患者平分為兩組,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情況對比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護理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主要為無護理流程、計劃隨意的護理模式。治療組入院后除常規(guī)接受醫(yī)院的正常治療和護理外,還接受本研究者的人性化護理模式,每次和患者交流30分鐘左右,護理過程中對重點內容反復強調,強調語言通俗易懂,并于患者一起討論,每次護理前,用提問的方式幫助乳腺腫瘤患者進行自我護理。具體做法如下:入院1~3天: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結合醫(yī)生的醫(yī)囑,針對患者可能存在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制定護理內容,每項護理內容都要與患者進行溝通。手術前1~3天: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及住院有關管理制度,講解有關治療的注意事項。做好心理護理,加強溝通。手術后1~2天:指導術后、活動程度及飲食;術后用藥的護理;傷口、陰道流血處理情況;緩解焦慮,傷口疼痛的方法;適當活動,營養(yǎng)支持促進傷口愈合;囑患者心情愉快,加強營養(yǎng)。
調查指標:①焦慮情況:《焦慮自評量表》(SAS)是一種分析人主觀癥狀的相當簡便的測評工具,能反映出焦慮癥的主觀感受,分數(shù)越低,焦慮情況越少。②滿意度情況:《護理服務滿意度問卷》參照三甲醫(yī)院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問卷及護理服務消費者滿意度問卷,分為三個效果等級:滿意,一般,不滿意。
統(tǒng)計學處理:焦慮自評得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護理滿意情況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0進行統(tǒng)計。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結 果
焦慮得分:兩組治療前焦慮自評得分無明顯差異,經(jīng)過護理后都有明顯下降,但是治療組的下降幅度更大(P<O.05)。具體情況,見表1。
滿意情況:兩組患者護理后,治療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見表2。
討 論
乳腺腫瘤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當前已經(jīng)成為了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前列。同時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乳腺腫瘤發(fā)病率在我國呈上升且與年輕化趨勢;乳腺腫瘤的威脅、身體形象的改變及心理負面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婦女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人性化護理模式能使乳腺腫瘤患者自覺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維持和促進患者健康。其基本原則是以人為本,同時整體護理模式的擴展和延伸,轉變受乳腺腫瘤患者的態(tài)度,使乳腺腫瘤患者在面臨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等問題時,有能力做出行為抉擇,加強自我管理,也可以使自身更有利于配合護理工作,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
同時知道,焦慮伴隨著乳腺腫瘤手術患者始終,緩解患者的焦慮程度是異常重要的。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前焦慮自評得分無明顯差異,經(jīng)過護理后都有明顯下降,但是治療組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同時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本文兩組患者護理后,治療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總之,年輕腫瘤患者的人性化護理模式能緩解焦慮程度,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chǎn)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14-116.
2 黃燕芳.婦科病人術前健康教育實施與探討[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9,10(14):206-207.
3 黃偉華,涂聰梅,梁曦,等.護理模式對宮頸癌放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護理,2009,10(7):670-671.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服務模式;探討
隨著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以人為本、充分倡導尊重人格,滿足人的需求,人與社會和諧發(fā)展成為當今社會發(fā)展的主旋律。同時,人們的健康觀念不斷更新,人們認識到人體和環(huán)境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統(tǒng)一體,疾病的形成是復雜的、由多種因素決定,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也需要立體的綜合措施。在醫(yī)療服務中,強調以人和健康為中心,關注人的價值和需求成為舉足輕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患者不但需要獲得滿意的診療,而且還有精神、心理上的舒適、安慰,治療上的參與、選擇和多元化的服務需求[1]。而人性化護理恰恰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最好手段和方式,這是社會進步引發(fā)護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結果,是社會對護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如何應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如何及時發(fā)現(xiàn)和滿足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如何實施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本文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1病人的需求
1.1病人的護理需求人們患病時,從自己熟悉的社會環(huán)境走進陌生的醫(yī)院,從家庭社會的多種角色變?yōu)椴∪?。住院?病人非常關注自己的診治醫(yī)生、責任護士、科室主任和護士長;希望盡快進行檢查治療并知道自己的檢查結果;希望了解疾病的治療效果;希望知道治療疾病所需的總費用;希望親人的陪護以及與護理人員溝通交流;希望護士的技術嫻熟;希望住院的環(huán)境安全舒適等。
1.2病人的心理需求人們患病后,心理方面會產(chǎn)生焦慮、恐懼、孤獨等心理問題,從而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
1.2.1焦慮恐懼心理害怕疾病不能治愈,經(jīng)常處于驚恐不安的緊張狀態(tài),有的甚至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精神壓力很大。這時,他們希望醫(yī)務人員多關心他們,給他們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指導他們如何配合治療。
1.2.2孤獨心理人們患病后進入醫(yī)院這個新的環(huán)境,這里的環(huán)境及醫(yī)護人員對他們而言都是陌生的,他們會感到茫然,無所適從,很容易產(chǎn)生失落感,他們希望有親人的陪護,希望醫(yī)務人員多與他們談心,盡量縮短與醫(yī)務人員之間的距離。
2滿足病人的需求
2.1營造人性化的環(huán)境醫(yī)院和病房應努力營造一種充滿人情味的、盡可能體現(xiàn)家庭式的溫馨和舒適的環(huán)境。一切本著方便病人,從細微之處入手。
2.2將人性化融入護理過程我們的醫(yī)療對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們首先要尊重、理解、關懷病人。從入院那一刻起,我們就要把病人當作一個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來關注,幫助他們盡快熟悉環(huán)境及周圍的人;對他們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多與他們溝通交流,給予他們足夠的心理支持與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刻苦學習,提高專業(yè)水平,以嫻熟的技術服務病人。
3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方法和措施
3.1確立服務質量標準根據(jù)人文精神和健康新概念來調整、確定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強化對護理人員服務主動性和體現(xiàn)人文關懷等內容的評價指標,建立住院病人需求分析制度,出院病人跟蹤隨訪調查制度以及護理服務質量講評分析制度,將病人對服務是否滿意作為評價的重要標準,將病人的需要和期望轉化為質量要求和質量標準。
3.2培養(yǎng)人文精神、強化禮儀修養(yǎng)培養(yǎng)人文精神,除了豐富專業(yè)知識外,還要不斷豐富社會學、人文學、倫理學、心理學、公共關系、行為科學、語言學等方面的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以人文精神推動人文服務。強化禮儀修養(yǎng),打造禮儀化的護理服務。護士禮儀是指護士在職業(yè)活動中所應遵守的行為準則[2]。優(yōu)雅的外在形象、過硬的護理技術、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良好的溝通技巧是做好禮儀化的護理服務內在要求。一是基本禮儀,包括言談、舉止、儀容、服飾、個人和公共衛(wèi)生等,做到語言文明、舉止得當、行為規(guī)范、儀容整潔、服飾得體、莊重大方、和藹可親;二是職業(yè)禮儀,主要指掌握醫(yī)學知識、遵守規(guī)章制度、制定工作計劃、了解患者病情、加強護患溝通、保護患者隱私、注重心理治療等。
3.3營造人文氛圍,優(yōu)化就醫(yī)環(huán)境努力營造醫(yī)院的人文氛圍,使患者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人性化服務。一是營造人文化的醫(yī)院環(huán)境,醫(yī)院建設生態(tài)化、園林化,讓患者有親臨大自然的感覺;二是建設人性化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以方便、舒適、美觀、實用為準則,讓患者在診療期間既有舒適感,又有親切歸屬感;三是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溫馨化、藝術化、人性化的布局和裝飾,根據(jù)就診人群的不同彰顯不同的文化特色,體現(xiàn)出對患者的熱情和關注;四是就醫(yī)流程人性化,通過導醫(yī)、分診、全程、便民及特色服務,營造舒適、溫馨、便捷的就醫(yī)環(huán)境,良好的就醫(yī)秩序,科學的就醫(yī)流程,最大限度地縮短患者就醫(yī)時間,提供優(yōu)質的、人性化診療服務。
3.4努力提高護理藝術水平護理藝術的核心是研究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做到因人而思、因人而護,根據(jù)病人的不同情況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護理計劃,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3]。我們不但要充分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知識,還要學習心理學、人文學科、社會學、操作技能,獲得專科護理的專門技術和方法,成為一個有道德素養(yǎng)和藝術修養(yǎng)的護理人員,能夠掌握病人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消除病人的思想顧慮,用高超的護理藝術完成不同的特色護理。
3.5加強職業(yè)道德建設,規(guī)范服務行為一是要熱愛本職工作,忠誠護理事業(yè),倡導奉獻精神;二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對病人盡職盡責;三是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為病人服務的自覺性,對診治工作密切配合,對患者的生活精心照料;四是工作嚴謹,認真觀察病情,防范差錯事故;五是嚴格規(guī)章制度,遵守操作規(guī)程,規(guī)范服務行為。牢固樹立制度、規(guī)程就是質量和生命的理念,嚴格規(guī)范服務行為;六是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技術水平。
3.6健康教育人性化、個性化每個人不僅存在身體和心理的不同,更有年齡、職業(yè)、信仰、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等不同[4]。要針對不同的人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不僅要講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還要針對其存在的心理和社會問題進行分析和開導,使患者得到及時、科學的健康指導,能夠在疾病的各個階段獲得相關的健康知識并逐步培養(yǎng)、建立良好的衛(wèi)生行為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在獲得良好治療的同時,運用相關健康和衛(wèi)生知識去更好地維護健康。
3.7服務方法多樣化、服務內容層次化一是開展全程服務,將服務過程涵蓋院前、院中、院后的全過程;二是堅持服務內容層次化,能夠對有著不同服務需求的病人提供不同的服務;三是推行非專業(yè)服務后勤化、市場化,使醫(yī)務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專業(yè)服務;四是努力使服務質量最優(yōu)化,強化人員素質培養(yǎng)、技能提高,不斷完善質量監(jiān)控和質量評價體系;五是推進服務方式親情化,對病員做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呵護,使病人感到親人般的溫暖;六是堅持服務過程公開化,強化服務的監(jiān)督作用,增強服務內容的透明度。
4評價
醫(yī)院通過大力倡導人文關懷服務模式,一是大力推進了醫(yī)院文化建設,全面提升了醫(yī)院的社會形象,勢必贏得良好的社會形象和社會效益;二是在社會樹立起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從而提高醫(yī)院的信譽度,提升醫(yī)院綜合競爭力;三是有利于在全社會逐步形成以人為本的氛圍,有利于人性、愛心、親情的體現(xiàn),有利于弘揚社會美德,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建設;四是使人與社會的適應性不斷增強,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健康知識不斷豐富,健康意識不斷增強;五是強化了護士的人文觀念,提高了護士的思想道德水準、知識水平和服務能力,使護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有助于醫(yī)療護理服務質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續(xù)改進。
參考文獻
[1]周君.未來趨勢――護理人性化服務[J].中國醫(yī)院管理,2003,23(12):48.
[2]戴曉陽.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109-110.
[3]施衛(wèi)星.人文精神:整體護理發(fā)展的內在動力[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7):391-393.
杭州市桐廬縣中醫(yī)院內一科 浙江省桐廬縣 311500
【摘 要】目的:觀察在糖尿病護理中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 年2 月~ 2015 年2 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200 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00 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與護理滿意度。結果: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9.0%,小于觀察組(97.0%),P<0.05,差異顯著;對照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78.0%,小于觀察組(97.0%),P<0.05,差異顯著。結論:在護理糖尿病患者時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療效顯著,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患者;人性化護理模式;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作為常見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的病理特征主要是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發(fā)病原因為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1]。近幾年,我國的社會經(jīng)濟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發(fā)生了很大改變,糖尿病發(fā)病率也隨之增高?;颊叱藭艿礁鞣N并發(fā)癥的困擾,生活質量顯著降低,還存在致死的可能性,為患者帶來了較大的心理壓力。我院采用了人性化護理模式護理糖尿病患者,現(xiàn)將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 年2 月~ 2015 年2 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200 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與有關的診斷標準相符合,即餐后血糖不低于11.1mol/L,空腹血糖不低于7.8mol/L,并且經(jīng)過臨床檢查確診。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00 例,對照組包括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年齡38 ~ 77 歲, 平均( 47.6±5.2) 歲; 病程0.5 ~ 16 年,平均(6.5±1.4)年;Ⅰ型糖尿病16 例,Ⅱ型糖尿病84 例。觀察組包括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齡39 ~ 75 歲,平均( 48.2±3.9)歲;病程1 ~ 16 年,平均(6.3±1.3)年;Ⅰ型糖尿病13 例,Ⅱ型糖尿病87 例。年齡、病程、性別等基本資料在兩組患者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飲食控制、對癥治療、體育運動等,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環(huán)境護理。
(2)藥物護理。
(3)健康宣教。
(4)溝通技巧。
1.3 評價指標與方法
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餐后2h 血糖與空腹血糖變化情況,并以此為依據(jù)評價臨床療效。評價標準為:治療前后,患者的餐后2h 血糖與空腹血糖未得到明顯改善或降低幅度小于10% 的為無效;患者的患者的餐后2h 血糖降低幅度在10% ~ 30% 之間或者低于10mmol/L,空腹血糖降低幅度在10% ~ 30% 之間或者低于8.3mmol/L 的為有效;患者的患者的餐后2h 血糖降低幅度超過30% 或者低于8.3mmol/L,空腹血糖降低幅度超過30% 或者低于7.2mmol/L 的為顯效??傆行? 有效率+ 顯效率。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問卷總分為100 分,按照分數(shù)可分為以下4 級:0 ~ 59 分為不滿意,60 ~ 79 分為一般,80 ~ 89 分為滿意,90 ~ 100 分為非常滿意??倽M意度= 滿意率+ 非常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收集的數(shù)據(jù)錄入Excel 表格中,采用(均數(shù)± 平均差)的方式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 檢驗其組間比較,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計數(shù)資料,并用X2 檢驗其組間比較。如果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情況為:對照組無效11 例,有效42 例,顯效47 例,總有效率為89.0%;觀察組無效3 例,有效38 例,顯效59 例,總有效率為97.0%,遠大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情況為:
對照組不滿意9 例,一般13 例,滿意51例, 非常滿意27 例, 滿意度為78.0%;觀察組一般3 例,滿意35 例,非常滿意62 例,滿意度為97.0%,遠大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糖尿病不僅病程長,而且尚無法治愈,必須長期采用藥物控制血糖水平,所以患者很容易產(chǎn)生煩躁、絕望等消極心理,心理壓力過大,治療依從性差,難以獲得良好療效[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維權意識的增強,在求醫(yī)治病過程中對于護理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人性化護理模式逐漸得到了推廣普及。采用該模式護理糖尿病患者,要求護理人員充分考慮患者的自尊、心理和生理三大方面,通過交流、溝通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與配合度,改善臨床療效[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9.0%,小于觀察組(97.0%),P<0.05,差異顯著;對照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78.0%,小于觀察組(97.0%),P<0.05,差異顯著。說明在護理糖尿病患者時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療效顯著,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靜.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6(30):228-229.
【關鍵詞】 人性化護理; 有效性; 開展模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32
人性化護理最早是由美國華生(Watson)提出的“人性照護”護理模式發(fā)展而來,所謂“人性照護”是指護士必須有人性科學的知識,給予患者人性化的照護。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為患者提供了最優(yōu)質的服務,把以患者為中心推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發(fā)展軌道,對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三分醫(yī),七分護”,隨著患者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對護理人員工作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本文以“人性化護理的有效性及開展模式”為題,作如下綜述。
1 人性化護理的有效性
人性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醫(yī)務工作人員需要長期的學習和積累,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人文修養(yǎng),有效地實施人性化的護理。在對患者的服務中,充滿人性的親切和溫暖。人性化護理的有效性,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1 樹立正確的人性化護理理念 在人性化護理中,醫(yī)務工作者要樹立患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人的觀念,在整個護理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尊重患者、理解患者,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關懷,從接受患者護理工作的那一刻起,就把患者當親人一樣來關心幫助,使他們盡快解脫痛苦。護士不可以只是被動、呆板地執(zhí)行醫(yī)囑,要對患者真正地進行人性化護理,解除不利于身體康復的種種擔心和顧慮,培養(yǎng)樂觀的心態(tài),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 學習并運用相關知識 有效地實施人性化的護理,需要護理人員具有多學科的知識,護理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業(yè)務知識,還要具備心理學、行為學、美學、倫理學、預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識。因為這些知識的綜合運用,可使護士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理解并準確地把握患者的心理需求;使他們在護理中的言行得體有度,讓患者對護士產(chǎn)生信任感和親切感;而符合倫理道德要求的護理,體現(xiàn)了護理人性化;教給患者預防保健知識,可以提高護理工作的前瞻性,延展護理的范圍,這些也是人性化護理的高層次要求。
1.3 提高服務的技能 護士的護理技能,直接影響著患者對護士的信賴感和安全感,如果護士在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導尿、導便等基本技能上,操作不熟練或者操作失敗,會直接給患者增加痛苦,并產(chǎn)生緊張恐懼的心理,導致患者不能配合治療或者提出更換高技能護士的要求,因此,護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務技能,這也是人性化護理有效性的基本要求。
2 人性化護理的開展模式
人性化護理的開展模式是人性化護理的關鍵,筆者認為,具體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2.1 確立人性化護理的服務質量標準 人性化護理的服務質量標準,要根據(jù)人文精神和健康的新概念來調整制定,要關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強化護理人員服務的主動性,體現(xiàn)人性化的關懷等內容為評價的指標,以患者對服務的滿意度作為服務質量評價的依據(jù),將患者的需求和期望轉化為質量要求和質量標準[1]。因此,要建立患者需求的分析制度、出院患者的跟蹤隨訪調查制度、護理服務質量的講評分析制度等。
2.2 營造人性化的就醫(yī)環(huán)境 人性化就醫(yī)環(huán)境,才能使患者感受到無處不在的人性化服務。(1)醫(yī)院的環(huán)境建設要實現(xiàn)生態(tài)化和園林化,使患者消除在醫(yī)院的不適心理和壓抑感,產(chǎn)生一種置身于大自然中、心曠神怡的感覺;(2)在醫(yī)院基礎設施建設上,要本著人性化的原則,以方便、舒適、美觀、實用為準則,使患者在診療期間產(chǎn)生一種家一般的舒適感和親切感;(3)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根據(jù)就診人群的不同,彰顯不同的文化,溫馨、藝術的裝飾和布局,體現(xiàn)了人性化特色,使患者感受到醫(yī)院的熱情,感受醫(yī)院對自己關注和尊重,從而對醫(yī)院產(chǎn)生歸屬感;(4)通過導醫(yī)、分診、全程、便民及特色服務,使患者感受到醫(yī)院提供舒適、溫馨、便捷的就醫(yī)條件,不僅縮短了就醫(yī)流程,也縮短了患者就醫(yī)時間,體現(xiàn)出了就醫(yī)流程的人性化服務[2]。
2.3 樹立良好護士形象,提高綜合素質 樹立良好的護士形象是實行人性化護理的首要因素。一個護士端莊整齊的儀表,會給患者帶來美的享受,一個護士的儀表、言語、舉止在人性化的護理中也不可忽視。護士每天都要和不同類型、狀態(tài)和病情變化的患者及家屬交往,一舉一動甚至一個表情,都會影響著別人,所以,護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技術,熟練掌握各種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程,對急救儀器設備的使用也要做到嫻熟,訓練有素。醫(yī)院要經(jīng)常開展技術比武之類的比賽,激發(fā)護士提高業(yè)務技術水平的熱情,以保證護士具備精湛的技術和關鍵時刻的應變能力,為搶救患者生命贏得時間[3]。同時,護士還要注重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關愛和服務,讓患者和家屬滿意。
2.4 以患者需求為服務導向 在人性化護理的實施中,要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焦點問題,適時調整工作重點,將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的需求為服務導向的人性化護理理念,融入更多實際具體的工作細節(jié),讓患者在享受護理專業(yè)技術服務的同時,也體會到“家”一樣的感覺。比如,護士可以免費為患者熱飯菜,為患者提供書刊、雜志等,體現(xiàn)對患者真誠的關心和幫助。使能為患者做什么的理念,深入到護士內心,融入到護理工作中,讓患者真正體會到在家和親人在一起的感覺。
3 結語
總之,通過實行人性化護理,提高了患者滿意度,融洽了護患關系。人性化護理的實施,也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提高,在大力倡導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時代,護理人員要提高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讓患者真正得到人性化的關愛和服務,達到最佳健康狀態(tài)。
參 考 文 獻
[1] 顧海杰.現(xiàn)代護理藝術性簡論[J].實用護理雜志,2000(3):1.
[2] 王紅.如何讓護理操作培訓更貼近[J].臨床中國護理管理,2008(11):67.
【關鍵詞】人性化管理;基層醫(yī)院;護理管理
近幾年來,人們對醫(yī)療服務水平提出的要求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高。在醫(yī)療服務質量中,其最為重要的條件即為護理管理,科學、有效的護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醫(y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及醫(yī)療質量[1]。為此,在基層醫(yī)院中開展合理的護理管理措施是提升醫(yī)院護理服務質量及整體形象的重要步驟。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將人性化管理模式用于基層醫(yī)院中的效果,為今后管理實踐提供參考依據(jù)。
1資料和方法
1.1基線資料
抽選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工作的護理人員30名作為對照組,另抽選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護理人員30名為觀察組。上述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平均年齡為(23.16±3.07)歲。比較兩組護理人員的基線資料,未有明顯差異存在,P>0.05。
1.2方法
對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對照組)我院在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回顧性分析,對該時間段內的不足進行總結,于2013年7月(觀察組)開始,針對前期存在的缺陷,開展人性化管理。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護理質量由護理人員的護理技巧與技術、操作水平、基礎護理及護理操作等方面進行評估,由專家評審小組評定,分值均分為100分,得分與護理質量呈正相關。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數(shù)據(jù)均經(jīng)過SPSS18.0版進行處理,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均采用()表示,用t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兩組護理人員的各項指標對比存在明顯差異,且統(tǒng)計學具有科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護理技巧與技術評分、操作水平評分、基礎護理評分及護理操作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較高,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3討論
近幾年來,醫(yī)患、護患糾紛及醫(yī)院中護理安全事件的發(fā)生概率不斷上升,使得加強護理服務質量的管理備受重視[2]。在基層醫(yī)院中開展一項科學、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對提升醫(yī)院整體服務質量及整體形象均具有積極作用。本院通過對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間存在的護理管理問題進行總結,由2013年7月開始逐漸實施人性化管理,其具體措施如下:首先,通過營造人性化管理環(huán)境,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完善醫(yī)院內的相關設施,為護理人員提供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確保護理人員可以在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放松;增加護理人員學習與培訓的機會,定期組織護理知識、護理操作相關培訓活動,同時可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對自身的護理經(jīng)驗進行交流,適當給予表現(xiàn)較好的護理人員獎勵,同時將晉升及績效等與護理質量掛鉤,進而激發(fā)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其次,加強關心護理人員的心理變化情況,對其生活難題及工作難題給予適當?shù)年P心,為存在較大心理壓力的護理人員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并盡可能的排解其生活與工作中存在的困擾;由于護理人員的教育背景及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等均存在差異,醫(yī)院應當針對護理人員的基本情況建立檔案,在進行人力資源調配過程中需要結合檔案中護理人員的個人特征、工作中的優(yōu)勢及情感變化等情況等進行,充分并合理的利用醫(yī)院內的人力資源,爭取做到不浪費每一位護理人才,使得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推行榜樣作用,使得護理人員可以自覺的將榜樣的工作內容、目標及任務等當做促使自身進一步發(fā)展的標準,使得護理人員可以主動的向榜樣學習,激發(fā)其日常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將其責任心與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人員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人性化管理模式應用于基層醫(yī)院中可以明顯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護理質量,其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模式;普外科;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住院時間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humanized nursing model in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surgery nursing effect.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selecting a hospit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100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th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ethics committee approval and informed consent by the clinician to isometric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team all the 50 cases, control group adopts the method of routine nursing, the team take humanized nursing mode, compa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team through the adoption of the humanized nursing mode, nursing satisfaction,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complication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humanistic nursing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general surgery patients clinical ca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worth used widely in other departments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work.
Keywords: the humanized nursing mode; General surgery;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nursing quality score, the length of time
普外科(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是當前我國衛(wèi)生醫(yī)療機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前來就診治療患者樹齡最多的科室之一。加之普外科患者多以手術治療方式為主,術后臨床護理工作成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及預后的關鍵[1]。因而,如何給予普外科患者更加有效的護理,提高術后恢復時間成為醫(yī)學界專家學者研究的熱門議題之一。為此,本次研究針對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展開深入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普外科行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25歲~65歲,平均年齡(45.5±2.5)歲。手術類型:肝膽手術42例、胃腸手術38例、甲狀腺手術20例。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臨床醫(yī)師采取等距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5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一般資料差異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主要內容包括日常生命體征的觀察以及術后鎮(zhèn)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同時應著重強調患者采取正確的來提高自身術后恢復效果。
研究組采取人性化護理模式,其護理內容如下:
(1) 心理干預護理。由于手術屬于有創(chuàng)治療方式,患者在術前術后均會出現(xiàn)明顯的心理波動。此時需要臨床醫(yī)護人員應著重向患者介紹術后可能發(fā)生的各種應激反應,從而疏導患者走出焦躁、恐懼、擔憂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正確面對疾病的治療并積極配合護理工作開展。
(2) 運動指導。普外科患者運動指導原則上應及早開展并盡早實施離床運動,以加快傷口愈合,提高腸道以及膀胱組織從麻醉中恢復速度,以此來降低腹脹以及尿潴留情形發(fā)生[2]。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運動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一旦出現(xiàn)身體不適則應即刻中止鍛煉并返回病房靜養(yǎng)。
(3) 飲食干預護理?;颊咝g后臨床護理期間應戒煙戒酒,禁食油膩、含糖量及熱量較高的食物,日常應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纖維、高蛋白的食物為主,并輔之以營養(yǎng)豐富的新鮮果蔬來補充機體維生素含量,養(yǎng)成合理的膳食結構及規(guī)律[3]。臨床醫(yī)護人員應叮囑患者切忌暴飲暴食以加重胃腸系統(tǒng)壓力。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臨床觀察指標為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住院時間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其中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采取該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和護理質量評價量表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表明臨床護理效果越好。并發(fā)癥內容包括出血、傷口疼痛、吻合口裂開。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住院時間比對情況
研究組患者通過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住院時間指標與對照組相比較,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情況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指標上,研究組為8%,對照組為20%,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普外科患者術后護理是當前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難點之所在。一旦患者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則必將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并給普外科社會形象帶來嚴重影響。所以,積極探索有效的普外科臨床護理模式成為當前當務之急。人性化護理模式是貫徹以患者為服務中心的全新護理模式,著重強調滿足患者需求、提高其滿意度以促使護理工作能夠取得理想效果[4]。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通過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上則顯著短于對照組,表明患者身體恢復效果遠遠好于常規(guī)護理。此外,通過精心細致的呵護,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僅為8%,低于對照組的20%,并且并沒有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最終研究結果證實了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夠顯著提高普外科患者臨床護理效果,改善其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其他科室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陳小英,王剛.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12(36):190-191.
[2]商麗妍.人性化護理在普外科護理中的實踐探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5(35):244-245.
【關鍵詞】人性化 無縫隙 護理服務模式 疼痛科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022-0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疼痛科病房住院病人424人為觀察組,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化、系統(tǒng)化、人性化、主動式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疼痛科病房住院病人382人為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的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2組病人在住院性別、年齡、疾病構成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以疾病為中心的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觀察組針對疼痛科病人的特點及病人住院需求,依據(jù)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服務理念、人性化無縫隙護理服務內涵,制定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具體要求:全程、持續(xù)、主動、專業(yè)、及時、方便、系統(tǒng)化、流程化、人性化、個性化。
2 前期準備工作
2.1 轉變觀念 醫(yī)院總動員,啟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儀式;科室認真組織學習相關內容,展開疼痛??萍膊≈R等相關培訓,通過學習明確活動主題、工作任務,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從而轉變了護理服務理念,變以往以疾病為中心的被動式護理服務為人性化無縫隙的整體護理服務,為病人提供安全、滿意、優(yōu)質的最佳身心服務。
2.2 評估規(guī)劃 對疼痛科??萍膊〉淖o理工作內容、標準、分工進行評估,統(tǒng)籌規(guī)劃。制定疼痛科各項工作制度及流程,健康宣教內容,各項輔助檢查須知,護理服務形式及內容等。工作制度細化到凡事有人管、有人做,凡事有章可循。
2.3 查找縫隙 找出以前護理工作存在的不足、護理服務的縫隙,尋求領導支持,集思廣益,將工作落實到實處。
2.3.1 具體實施
2.3.1.1 整合人力資源 疼痛科為“醫(yī)院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醫(yī)院領導大力支持,先后有經(jīng)過篩選不同層次的5名護士陸續(xù)進入科室,使醫(yī)護比為1:2. 床護比為1:2.符合要求。滿足了科室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對護士工作需求。
2.3.1..2 轉化工作核心 核心是實行責任制護理,建立人性化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為此科室制定明確的崗位職責、行為規(guī)范、服務規(guī)范、操作規(guī)范和服務流程、并做到各項工作有效銜接,有效協(xié)作下的合理分工,使護士完成好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無縫隙整體化、系統(tǒng)化、全方位護理服務。確保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及整體性。
2.3.1.3 加強人文關懷 ①結合疼痛科特點,科室非常重視健康宣教及疾病知識指導,病人入院、出院、各種檢查治療、手術前后都能得到護士適時、耐心及專業(yè)的健康知識宣教及疾病知識指導;各項檢查、手術、治療及辦理入出院手續(xù),都有護士全程陪伴,即避免了病人環(huán)境不熟的尷尬,又能確保病人的安全、及時的完成。②基礎護理,病人所有生活問題都有護士根據(jù)病人的個性化協(xié)助完成,護士第一時間為病人提供主動人性化的幫助,使護理工作達到了全程“有陪無護”護理效果。
2.3.1.4 把護士還給病人 結合本科室病人的疾病特點,疼痛科室自制表格式護理記錄單,簡化表格書寫,大大縮短書寫時間,真正做到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
2.3.1.5 服務人性化無縫隙 ①全程服務無縫隙 對日常護理服務、疾病護理等制定標準流程和臨床護理路徑,做好接口對接。②主動服務無縫隙 科室開展了文明服務、主動服務、便民服務、感動服務等。做到主動巡視、主動宣教、主動幫助,更注重細節(jié)服務,護士總是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病人面前,一句安慰的話語、一次耐心的幫助、一次離院時的送別等,讓病人滿意升華為讓病人感動?、劢】敌虩o縫隙 采用多種形式宣教,讓病人知曉并掌握疾病知識,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疾病治愈率。④心理干預無縫隙 有計劃、有步驟地針對不同病種及人群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征和心理問題,做到主動觀察病人的心理狀況、鼓勵病人樹立疾病治療信心,并向病人介紹成功病例,樹立信心,樂觀的積極配合醫(yī)療護理措施。
2.3 數(shù)據(jù)處理 進行x2檢驗,x2=8.9 ,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結果
2組各項指標比較見表1.觀察組護理投訴率、護理缺陷率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服務滿意度、健康知識知曉率高于對照組。
表1 2組各項指標比較
4 討論
人性化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體現(xiàn)現(xiàn)代護理管理“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主要目的是保證護理工作的連續(xù)性、完整性、優(yōu)質性。根據(jù)疼痛科疾病特點采取了系列護理服務形式,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滿足病人身心所需,最大限度的降低和預防了護理缺陷的發(fā)生。提高了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所以人性化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為實施整體護理提供了有效地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韓永菊.1768例住院患者無縫隙護理效果分析.廣西醫(yī)學,2007,29(1):127-128.
[2] 顧則娟,張鎮(zhèn)靜,丁霞芬等,病房無縫隙護理模式的研究.中國護理管理,2006,6(9):21-23.
【摘要】:兒童在很多方面都有著與成人不同的特征和需求,尤其在護理內容和護理技術要求方面,更是內容繁多。手術室兒童護理更是如此,以其專業(yè)特殊性有別于其他護理工作。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應具備多元化的知識和以人為中心的關愛理念,根據(jù)兒童患者的年齡及心理特點,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關鍵詞】:手術室兒童護理 人性化護理模式 探索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醫(yī)療機制的不斷改革以及生物-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需求和要求也日益增加。特別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兒童患者,一旦入院接受手術治療,全家擔憂緊張,家長對術前術后的護理工作期望極高。如果護理工作達不到患者家長要求,往往會引發(fā)醫(yī)患爭端,特別是一旦出現(xiàn)護理者工作不到位,更易造成醫(yī)療糾紛。因此,護理工作者在嚴格遵守操作程序、規(guī)范醫(yī)療護理行為、明確自身在醫(yī)療護理中的法律責任與義務的同時,更應該樹立人性化護理意識、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做到“以患兒為中心,以患兒家庭為中心,以護理程序為框架,以護理診斷為核心”。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生命的價值的人性化護理,不但可以減輕兒童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恐懼,也可以減輕兒童家長的焦慮,得到家長的理解、尊重、配合和支持,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
1.人性化護理的內涵和外延
人性化護理是一種集創(chuàng)造性、個性化、整體性、有效為一體的護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減輕患者的不適感,使患者在精神上處于滿足的狀態(tài),生理上處于舒適的狀態(tài)。人性化護理要求我們護理人員必需要轉變“以我為中心”的慣性思維模式,將“以患者為中心”作為整個護理工作的中心,這種護理理念完全與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視患者為一個生物、心理、社會的完整的人相符合的。
值得一提的是,手術室兒童護理工作中的人性化護理更是個性化服務的體現(xiàn),個性化成為了人性化護理的內質。個性化服務就是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需求,“患者需要什么,我就護理什么”,是人性化護理本質的體現(xiàn)。手術室兒童護理工作有著復雜性和特殊性,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兒童對手術前后的護理需求不同。以年齡為例,6歲以前的學齡前兒童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進入手術室后多表現(xiàn)為恐懼、焦慮,哭啼。這時,手術室護理工作者就要細致溫柔的提供護理服務,可以給他們看圖片、講故事,并多說夸獎的話,使他們對手術室醫(yī)護工作者產(chǎn)生好感、安全感。對于幼兒患者,護理工作者在護理時應盡可能多的抱一抱、輕輕拍一拍她們,這些都能很好的建立護士與患兒的親密關系。對于6—14歲的學齡兒童,他們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適應能力,對手術治療已不那么恐懼,往往更擔心自己的病情,從而產(chǎn)生憂郁情緒。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努力取得他們的信賴,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患兒的健康在短時間內恢復到最佳狀態(tài)。
2.人性化護理具體實施模式
手術室兒童護理以其專業(yè)特殊性有別于其他護理工作,在護理內容和護理技術要求方面,內容繁多,護理工作者要將人性化護理貫穿于術前、術中、術后的全過程。
2.1術前患兒心理護理
手術室接到手術任務即手術通知單后,護士長應立即組建本臺手術的人性化護理小組,護理小組主要進行兩方面的術前準備。一方面是同手術醫(yī)師交流,了解整個手術的麻醉方法、手術步驟、手術以及手術中需要的醫(yī)療器械及敷料;另一方面就是要走進病房,向病房護士了解患兒的護理計劃,根據(jù)此來制定手術室的護理計劃,同時和患兒及患兒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要耐心傾聽患兒的主訴,使自己成為每項醫(yī)囑的把關者。根據(jù)患兒的年齡來采取適宜的溝通方式,盡可能與小病人建立其親密的友誼,使小病人對護理人員產(chǎn)生信賴感。對待患兒要耐心、溫柔、細致,要多說鼓勵、夸獎的話,盡量消除其緊張、恐懼的情緒,使患兒在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手術治療。
2.2術中患兒關懷
當患兒進入手術室后,護理小組成員要熱情、積極的迎接小病人。護理人員在做術前準備的同時,可以和患兒進行交談,交談內容應以輕松話題為主。也可以利用兒童的好奇心,向患兒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這樣能更好的消除陌生環(huán)境給兒童帶來的拘束感和不安感。對于學齡期兒童,可以告訴他一些手術過程中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項,同時也可以詢問其喜好,適當?shù)牟シ乓恍┹p音樂。對于年齡較小的學齡前兒童,手術期間巡回護士可以對患兒術野以外的肌膚進行撫摸,讓患兒感到安心。
患兒進入麻醉狀態(tài)時,護士應給予更為周到的關懷。繼續(xù)保持各項護理工作的合理有序,做到穩(wěn)、準、輕、快。嚴密觀察患兒生命體征變化,注意心電監(jiān)護,保持輸液的通暢,同時也要注意調節(jié)室溫防止患兒著涼。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麻醉狀態(tài)下,也不要隨便議論患兒的病情,以保護患兒的自尊心。盡可能的滿足患兒的要求,手術結束時做好手術的后續(xù)護理。由巡回護士與麻醉師一起安全送患兒回到監(jiān)護室,與監(jiān)護室護士積極溝通,全面交待手術中的情況以及手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
2.3術后探訪
人性化的護理模式需要我們護理工作者切實的關心患兒的術后恢復情況,因此手術室護理工作并沒有因為手術的結束而真正完結。手術后第2天應抽調護理服務小組成員對手術后的患兒進行探訪,詢問患兒感受,了解術后的一般情況,例如切口的疼痛程度、有無感染或者是否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等情況。對患兒的不適給予安慰,對家長的疑慮給予解釋。另外,學齡前患兒多具有多動性,這就需要要求家長隨時注意防護,防止患兒術后恢復過程中出現(xiàn)意外事故。另外,護士應多理解患兒家長的焦慮情緒,在和患兒家長溝通時應多說些貼心、關懷的話語,讓患兒家長感受到護士對患兒的關愛和重視,從而達到護患和諧。最后,要積極了解患兒及患兒家長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度,尤其是當他們對護理工作提出問題時,作為護理人員要自我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把他們的投訴、意見、抱怨、建議、表揚、贊美等作為寶貴的財富。
總之,將人性化護理模式納入到兒童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去,對于患兒的整個治療過程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將無溫度的學科護理操作與溫暖的人性化護理相結合,不僅有益于兒童患者的身心健康,促進兒童患者早日康復,也能不斷的促進護理工的提高,達到護患和諧的良好狀態(tài)。
參考資料
[1]孫燕,李麗娜.兒科住院病人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C]全國職業(yè)安全與臨床護理新進展學術研討會, 2007(7):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