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管理學的研究范式范文

管理學的研究范式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管理學的研究范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管理學的研究范式

第1篇:管理學的研究范式范文

一、檔案信息化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大多數(shù)學校是經過了漫長的發(fā)展歷史逐漸的成長起來的,在漫長的發(fā)展中他們經理了各個時代的文化影響,并逐漸的形成了自己的辦校理念。將流傳下來的信息進行合理的處理,對學校建設中正在不斷更新的信息進行保存,確保學校對校內建設及發(fā)展中所產生的信息能夠進行合理有效的處理。所以,在學校檔案管理的建設中,了解檔案信息化的概念及主要內容就顯得十分重要。檔案信息化,就是在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統(tǒng)一規(guī)劃和組織下,在檔案管理活動中全面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檔案信息資源進行處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務,使檔案管理模式從過去的以檔案實體保管為重點向以檔案實體這種主要形式向社會提供服務為重點的轉變過程。檔案信息化的內容包括:第一,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通過推進運用計算機管理檔案,提高各級各類檔案館、檔案室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應用程度,逐步提高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第二,數(shù)字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包括加強數(shù)字檔案目錄數(shù)據庫建設和目錄中心建設、推進數(shù)字檔案全文數(shù)據庫和多媒體數(shù)據庫建設、開展電子文件歸檔管理等措施;第三,檔案信息化標準、規(guī)范建設,包括管理性標準、業(yè)務性標準和技術性標準的建設;第四,檔案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要加強檔案業(yè)務人員的培訓工作,著力打造一批既熟悉檔案業(yè)務,又熟悉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網絡技術知識、現(xiàn)代管理技術的綜合型人才。

二、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失范”的表現(xiàn)

在當前學校的建設中,由于學校發(fā)展的觀念停留在育人為本的環(huán)節(jié),對學校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并不是十分的重視,所以,在進行學校信息化檔案管理的建設中并沒有投入適當?shù)馁Y金進行管理,學校高層對檔案管理的重視力度也不是非常的高,學校內部的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對檔案的重要性也不能夠有效的認識等原因,最終導致了“失范”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1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資金投入少地位低下

當今學校的檔案管理機構還不夠健全,檔案管理人員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檔案管理人員的歲數(shù)和專業(yè)技術都達不到檔案工作的需求,阻礙了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發(fā)展,體現(xiàn)不出這個工作的價值,阻礙了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設。

2.2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失衡

學校在管理過程中,一般不會顧及到檔案管理工作,一般只注重它的主要工作,造成學校管理整體的不完美。學校管理要想很好的發(fā)展必須認識檔案管理的重要性,注重整體的發(fā)展,檔案工作要和學校的主要工作放在同樣的位置,最好能保持一碗水端平。

2.3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失速

檔案管理工作是學校基礎業(yè)務的重要工作,還是教育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條件。然而目前學校的檔案工作跟不上學校的發(fā)展速度,使得學校檔案的管理職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檔案的價值得不到提升,阻礙了學校檔案管理的發(fā)展腳步。

三、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失范”的解決對策

面對當前學校發(fā)展中對檔案管理存在的不足,以及在進行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失范”問題,為了保證學校能夠有效的發(fā)揮檔案的使用價值,提高對檔案的管理能力,在學校建立信息化檔案系統(tǒng)管理過程中有效的解決“失范”問題,以下將提出解決對策。

3.1學校檔案管理制度的健全

學校應該明確學校檔案管理的職能,搞清楚檔案管理對學校管理的重要關系,建立獨立的檔案管理部門,成立管理學校檔案的委員會,制定適合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條例,完善學校檔案管理的制度,體現(xiàn)檔案管理的價值。

3.2增強學校檔案的保密性

對學校檔案的保護和管理,防止檔案的外泄是學校檔案管理人員的主要工作,檔案資料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價值,關系到檔案人員的隱私,所以學校檔案管理人員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對絕密的檔案要設置保險柜,或者把紙質檔案轉變成電子檔案并且加上密碼,這樣就能很好的保護檔案的安全。

3.3實現(xiàn)學校檔案管理的網絡化

檔案管理工作在學校管理中作為一項很復雜的工作,它需要整個學校人員的努力合作和密切配合。檔案管理的網絡化可以提高學校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速度,可以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從而提高學校的經濟效益。把紙質檔案轉換成電子檔成為當今學校檔案管理的趨勢。

3.4利用學校文化建設推動學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

在學校制度的建設內容中加入檔案管理工作,把建設學校的文化和學校的檔案工作相互結合,共同發(fā)展,這樣能很好的保障學校檔案管理人員的權力和利益,調動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得學校檔案管理的建設得到飛速的發(fā)展。

3.5增強學校檔案的宣傳工作

第2篇:管理學的研究范式范文

一、數(shù)學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tǒng)課堂管理缺乏“人味”

經常會聽到類似“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教師的法寶”這樣的話語。傳統(tǒng)的課堂管理中往往以應試為中心,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大多數(shù)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高考試成績,而不是關注在課堂中是否真正學到了知識。整日計較于平均分、優(yōu)秀率、合格率等一系列的數(shù)據,日漸成為驅逐“分數(shù)”的奴隸;甚至,許多教師在課堂管理過程中的直接導向就是考試,將教書育人課堂變成獲得個人業(yè)績的戰(zhàn)場?;谶@樣的理念,一些教師經常會用題海戰(zhàn)術,讓做題代替思考。在標準化的考試評分下,學生的個性逐漸被磨平了。這樣的課堂管理完全不符合當今所提倡的“以學生為本”的人文管理教學理念,這樣的課堂完全失去了“人味”,而僅有的只是“分數(shù)味”。

2.傳統(tǒng)課堂管理缺乏“效率”

傳統(tǒng)的課堂管理是以教師講課為主,而教師是否真正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你講的所有內容都是有必要的嗎?”而教師好像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只是按照教材的要求,把要講的都講完了,就認為這堂課的任務完成了。事實上,在教師講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教師講的部分內容是學生之前已經知曉的,或者通過預習已經自己掌握的問題,教師再重復內容會讓學生感到課堂很嗦,教師也會感到講課很無力;第二,教師講的部分內容是學生沒有領會的,而教師卻沒有在課堂中了解到這點,只是自管自地往下講,學生會覺得反正聽不懂就干脆不聽了。這兩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導致課堂管理低效的主要因素。

二、引入互動反饋技術的必要性

互動反饋技術是以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從早先的有線系統(tǒng)發(fā)展到目前的無線系統(tǒng)。它是基于互動式學習理論設計的一種利用多媒體科技,通過選擇題或者判斷題來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問題利用設備呈現(xiàn)出來,學生通過手持的“按按按”回答問題,數(shù)據接收器將學生回答情況反饋出來,以圖表形式將學生的總體反饋情況顯示在大屏幕上。

當前國際教育領域的研究表明,通過運用高新技術增強學習成效已經成為研究的主要方向,可見引入互動反饋技術是新時代的要求。不僅如此,對互動反饋技術的應用亦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提到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總是教師講而學生聽的這種單一的模式到現(xiàn)如今的教學管理環(huán)節(jié)已經充分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主動學習??梢?,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是非常重視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這正好是互動反饋技術能夠給予我們的,通過互動反饋技術獲得反饋信息的過程就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過程。學生一拿起“按按按”,就會顯得格外的專注與興奮,總是想按對,因而學生會充分開動自己的腦筋,專注于課堂的學習。而利用互動反饋技術不僅能夠使所有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還能夠為許多學生提供獨立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學生不僅會按“按按按”,還明白為什么會按這個,而不按那個。這恰好符合新課標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因此,互動反饋技術將行為參與、思維參與和情感參與很好的結合在一起。

三、互動反饋技術在數(shù)學課堂管理中的應用

1.促進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習熱情

讓學生在學習新知之前處于一種興奮狀態(tài),使學生都能夠帶著問題去學習。通過學生的講解,勾起了學生對學習新知的欲望,隨之教師再開展教學,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對這章節(jié)的內容印象加深。更重要的是,通過互動反饋技術可以尋找出學生中的小老師,使他們備受其他學生的欽佩,增強自信心,促進更多的學生融入主動學習的大浪潮。

2.及時調整教法,提高課堂效率

控制論認為沒有反饋,不可能實現(xiàn)調控。數(shù)學課堂管理也應該體現(xiàn)一種不斷反饋、調整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數(shù)學課堂管理中會出現(xiàn)重復教學內容,即學生已經了解或者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的教學內容。當引入互動反饋技術后,這個問題就可以輕松解決。教師在備課階段,設計每一堂課所需要的課前測試、課中測試、課后測試,編制成選擇題或者判斷題。在課堂中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通過“按按按”將答案在投影上呈現(xiàn);這樣屏幕上可以迅速顯示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統(tǒng)計出準確率。通過這一功能,教師能夠及時獲悉學生每一階段的學習情況,更能調整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3.實現(xiàn)有效互動,培養(yǎng)合作能力

利用互動反饋技術可以滿足大多數(shù)學生的要求,實現(xiàn)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鼓勵學生合作共進,讓學生在學習中挖掘自己的潛力。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互動反饋系統(tǒng)的統(tǒng)計與分析在班級中開展點評,使那些原先不愛表達的學生敢于發(fā)言,讓每位學生的思維都處于相對活躍的狀態(tài)。

4.形成課后反思,提升教師素質

第3篇:管理學的研究范式范文

論文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糾錯,啟發(fā)式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進行語言糾錯將伴隨著語言教學實踐的始終。課堂語言糾錯不僅是培養(yǎng)和檢驗學生掌握語言的基本技能、技巧和能力的手段之一,是實施因材施教、啟發(fā)式教學的策略,也是確保學生廣泛應用英語正確交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1 糾錯理論及研究

糾錯是指語言教學中學生對概念、用法、使用范圍或場合不理解或混淆的部分。國外關于外語教學中的糾錯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研究主要圍繞四個問題展開:①外語學習者的語言錯誤是否應該糾正;②應糾正哪些錯誤;③何時糾正;④怎樣糾正。

語言學界對待糾錯的態(tài)度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由對錯誤的不容忍到容忍,再到最近對錯誤的理性態(tài)度。根據行為主義理論,不少學者認為,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地糾正錯誤。然而20世紀80年展起來的二語習得理論卻對錯誤糾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Krashen認為,糾正錯誤將增加學習者的焦慮程度,妨礙學習。Elis也認為,錯誤糾正不會產生多大效果。此外,贊同交際法的人也不主張糾正錯誤,他們認為,流利和可接受的語言是教學的基本目標,犯錯誤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對待學習者語言錯誤應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在課堂上,教師應采取積極的反饋形式,從而盡可能減少糾正學生的錯誤。然而這種忽視正確運用語言的傾向逐漸發(fā)展成對錯誤現(xiàn)象的放縱,并導致了錯誤的屢發(fā)現(xiàn)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定的語言思維定勢英文論文翻譯,語病現(xiàn)象將經常發(fā)生,因而又引起了其他研究人員的注意。James認為,及時糾正錯誤是很有必要的。且提出了充分的理由。

何時糾錯也是外語教學研究領域一個熱烈討論的問題。一般有兩種情況:分為及時糾錯和延時糾錯論文開題報告范例。但國內外有些研究者和教師卻反對即時糾錯。其理由是:即時糾錯可能使說話者在同學面前感到尷尬,打斷流利語言的順利進行,可能會誤導口語進行。然而教師則愿意采用延時進行糾錯,其好處是不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更能保證學習所需的時間和注意力。但是,這種方法一般來說缺乏上下文,更主要的是,學習者沒有機會進行自我糾錯。

關于糾錯處理的一般模式,研究者發(fā)現(xiàn):教師有多種糾正學習者錯誤的策略,課堂上用的最多的糾錯方式是教師用正確的形式要求學生重說或重做,還有其他的糾正技巧,包括啟發(fā)、元語言反饋(met linguistic feedback)及重復糾錯。 Ellis提出,學習者產生的糾正有助于語言的發(fā)展。一般而言,更明白糾錯技巧有利于喚醒差生的語言糾正,錯誤糾正策略一定要符合學生個體的語言差異。

從對糾錯的文獻研究中,筆者發(fā)現(xiàn),國內外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仍有不足之處,絕大多數(shù)為理論探討,實證研究很少。且國內外對這些研究成果是否適用于中國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之中,仍有必要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對糾錯問題做進一步的實證研究。

2 糾錯研究設計

2.1研究問題

本調查主要回答了以下四個問題:①大學生是否認同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糾錯的作用,②教師通常對糾錯采用的方式,③教師在對學生糾錯過程中的態(tài)度,④學生喜歡教師采用什么樣的糾錯技巧。

2.2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隴南師專英語專業(yè)2009級4班和2009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3班學生,共92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52人。

2.3研究方法

為了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大學英語課堂糾錯情況,筆者同時采用了兩部分研究方法。一部分是課堂觀察。課堂觀察歷時6周,同時記錄每天3小時的課堂交互,然后根據錄音現(xiàn)場的對話進行分析,指出主要錯誤出現(xiàn)的片段,包括學習者的主、客觀錯誤,教師反饋和學習者即時反應(含糾錯修正),又根據Lyster&Ranta糾錯的范疇對收集的語料編碼,還對教師糾錯把握的時機和尺度進行了指導,一類為即時糾錯,另一類為延時糾錯。

調查研究的另一部分為問卷調查。選取對象是英語專業(yè)2009級5班和2009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4班共92名學生。發(fā)出英文論文翻譯,問卷92份,回收有效問卷89份。問卷設計包括學生對糾錯的認識、糾錯態(tài)度、糾錯方式的選取等。

2.4研究結果與達到的目的

此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大學英語課堂糾錯情況。通過對原始數(shù)據的處理,歸納出如下結果:

2.4.1學生是否認同課堂糾錯。從問卷的調查結果來看,98%的學生對糾錯有正確的認識。他們對“錯誤是不可原諒的”持否定態(tài)度,而認同“語言學習和使用中出現(xiàn)錯誤是正常的”。42%學生認同“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錯誤應該即時糾正”。這與其它幾項研究得出的結論一致。69%的學生同意“糾正錯誤比忽視錯誤更有利于外語學習”。另外,有超過半數(shù)(54%)的學生認同“過多的糾錯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而喪失信心”。

2.4.2、教師應糾正哪些錯誤。在對課堂錄音進行分析之后,總共發(fā)現(xiàn)4265處學生錯誤,在這4265處錯誤中,語法錯誤2143個,占50%;詞匯錯誤1670個,占39%;句法錯誤155個,占3.6%。在所有4265處錯誤中,215處(5%)被教師以各種糾錯方式加以糾正,其中教師對語法錯誤的糾錯為2143個,占所有糾錯的50%;對詞匯錯誤的糾錯為1670個,占39%;對句法錯誤?木來砦?155個,占3.6%。

各類錯誤所獲得的糾正頻率成正比,語法糾錯頻率是三者中最高的,錯誤數(shù)量占54%,所獲糾錯數(shù)量占50%;句法糾錯頻率位置第三,所獲糾錯數(shù)量占22%;詞匯錯誤則介于前兩者之間,所獲糾錯數(shù)量占28%。

2.4.3、教師通常采用什么樣的糾錯方式。觀察發(fā)現(xiàn),從教師糾錯的實際來看,即時糾錯占91%,而延時糾錯只占9%論文開題報告范例。在糾錯方式上,教師用了七種糾正方式:教師用正確的形式重說(recast);要求學生重說重做(clarification request);元語言反饋(met linguistic feedback,即與學生語言形式開展有關的對比評語或問題不明示正確答案);啟發(fā)(elicitation);清楚指出學生的錯誤談論并糾正(explicitcorrection);重復學生的錯誤(repetition);學生互糾。

對七種糾錯方式及其頻率分析顯示,要求學生重說和教師用正確的形式重說這兩種方式最常用,占總糾錯策略使用總數(shù)的58%,而其他四種糾錯技巧使用機會較少。要求學生重說是最常用的方式,占34%。這一結果不同于國外有些關于語言學習者的觀察研究。他們研究的目的是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有一定的英語交際能力,提高正確運用英語表達的水平和能力。而本文研究的是英語教學,學生英語水平相對較低,所以條件允許教師使用使學生更多參與語言形式溝通的錯誤糾正方式,如要求學生重說等。可見,學生的英語水平可能影響教師對糾正方式的選擇。本研究中,教師用正確的形式重說為第二常用的糾正方式。

2.4.4、學生偏愛的糾錯方式。在七種糾錯方式中英文論文翻譯,學生最喜歡的方法是啟發(fā)式糾錯,以及教師用正確的形式重說這兩種方式,學生更樂于即時糾錯。而上述啟發(fā)和教師用正確的形式重述屬于暗示糾錯。為什么中國大學生偏愛后者呢?這也許是因為這兩種暗示糾錯不影響個人面子,而他們有能力在暗示糾錯的情況下發(fā)現(xiàn)他們本族語的差異。這只是筆者的假設,有待于后續(xù)研究驗證。調查還發(fā)現(xiàn),學生最不喜歡的糾錯方式是重復學生的錯誤。

3 結束語

本研究對于我國國家級貧困地區(qū)大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下關于錯誤糾正策略的認識和應用有一定的啟示:一是糾錯是語言習得的一個必然過程,一方面教師不要把糾錯看成是權威的再現(xiàn),另一方面也不能對語言和書面錯誤視而不見,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考慮學生對課堂糾錯的期待,使自己的認識和學生的認識達成共識,以便有效地實施課堂教學活動;二是通過本研究表明,學生需要教師及時糾錯,然而,糾錯并不是單一的過程,教師應通過觀察、訪談、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對糾錯的認識,以便在課堂上選擇有效的糾錯方式;三是二語習得是一個緩慢、延續(xù)的過程,錯誤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發(fā)展的一種標志,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學習者的外語水平。作為教師,要耐心對待學生的錯誤,要根據不同對象和對所犯錯誤的類型,提供恰當?shù)姆答伜图m錯方式。

參考文獻:

1.CorderS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ingua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2.馬冬梅.英語教學中小組口語活動后的學生自我糾錯[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2):131—135.

3.郝興躍.論二語/外語習得中的錯誤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03,(1):44—47.

4.Ellis Larsen.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Teach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5.向朝紅.“監(jiān)察”學習理論及其口語錯誤糾正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7):23—24.

第4篇:管理學的研究范式范文

內容提要: 由體驗式參與觀察所獲得的經驗材料顯示,整體主義、權力本位的傾向在現(xiàn)實中仍居于優(yōu)勢。相應地,認同犯罪首先或主要侵害了社會,將被害人排除在刑事法律關系之外的實體觀念,在程序上便表現(xiàn)為對被害人當事人化的反對以及對被害人訴訟權利的過度限制。但與被害人權利運動的國際潮流相一致,與之相對立的觀念、訴求在現(xiàn)實中已有所表達,這有可能成為理論轉型和立法司法狀況發(fā)展變化的先導。

“二戰(zhàn)”之后,隨著國際人權保障運動的深入開展,加強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地位和影響的呼聲日益高漲。在程序法領域,強化被害人的訴訟權利,使之與被告人的訴權達成適當平衡,已成為世界各國刑事訴訟法的普遍發(fā)展趨勢。⑴不過,在具體的制度構建及司法實務中,該問題因涉及多種價值判斷,爭議頗多,亟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及視角選定

順應被害人權利保障運動的歷史潮流,我國于1996年在刑事訴訟法中賦予了被害人刑事訴訟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但一方面,我國的刑事被害人雖“貴為”當事人卻并不擁有當事人所當然享有的某些重要訴訟權利,無權發(fā)動公訴及上訴,⑵這種“自相矛盾的立法現(xiàn)象”被指摘為“訴訟邏輯上的不周延”,以及“當事人地位名不副實”,⑶不利于被害人實質權利的保障;而另一方面,有學者從現(xiàn)代刑事訴訟構造之合理性出發(fā),批評被害人的當事人化,認為若讓被害人在訴訟中“自成一隅”,就會使原本就處于弱者地位的被告人處境更為惡化,有悖于訴訟控辯平等對抗的基本原則。⑷而控辯雙方在“形式上的平等對抗格局”,是保證訴訟公正的基本前提。⑸

總的說來,刑事訴訟法學在此問題上所形成的兩派對立觀點均有一定道理,也均存在某些論證上的缺陷,很難僅憑刑訴法之理論邏輯做出簡單的取舍。在筆者看來,應否承認被害人刑事訴訟當事人的地位,能否賦予被害人某些重要的程序性權利,并非“純粹的”訴訟法學問題。這些問題還涉及到,甚而更涉及到人們對犯罪本質、公民權利、國家職責等諸多實體性問題的認知。故而,從刑法學、乃至法理學的視角對之進行綜合審視,是必須的??梢哉f,跨學科研究更能增進我們對刑事被害人權利問題的洞見,推動相關法律制度的進化。

二、方法的確定及考察過程

如波斯納法官所言,“當對某個法律爭議無法得出令人滿意的結論時,法律……‘應從科學獲取指導’”。而不是“哲學”。⑹但既然是(經驗)“科學”,就應當遵循(經驗)“科學”的規(guī)范。在近年來出現(xiàn)在法學領域的諸多“實證研究”中,真正符合經驗研究學術規(guī)范者并不多。就拿采用所謂“案例法”或“個案法”的研究來說,大多只是對研究者既有立場的“舉例說明”,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經驗性定性研究。說白了,這些“實證研究”只是“調查者使用自己的先驗的框框來測量別人的生活,而不是從主體(被訪者)的生活中來提煉出自己的認識。”⑺其對“案例”所可能存在的挑選和必然存在的剪裁,使經驗材料淪為闡發(fā)論者立場的工具,極大降低了經驗研究所應具有的學術價值。⑻

就本文議題而言,支持和反對被害人當事人化的雙方,欲從各自挑選的案例中截取出對己方有利的片段,均非難事。問題是,這種“舉例說明”式的“案例研究”,已完全背離了經驗性定性研究的基本要求,沒有將所意欲研究的對象放在所處情景中全面理解。以這種方法搜集到再多的“案例”,也只是己方論據的“堆砌”,與客觀事實無關。鑒于此,筆者采用參與觀察法,將自身作為事件中的一個角色,全程觀察、體驗了兩例涉及被害人權利的典型案件。在此過程中,筆者力圖在“盡量拋棄”或“暫時遺忘”本人既有觀念的狀態(tài)下,以馬克斯·韋伯所謂的“投入理解”,全面感受、感悟事件中各主體的行為、立場、觀念、訴求及其相互沖突,以此形成筆者對研究對象的認知及理解。

這兩次參與觀察的機會都是通過朋友介紹獲得的。案一是一起發(fā)生在校園內的案,筆者所扮演的角色是被害人的訴訟人;案二是一起頗具爭議的傷害案,筆者的角色是被告人的辯護人及其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兩案均從偵查階段開始介入觀察,直至最終結案。案一持續(xù)時間為9個月,案二持續(xù)時間為7個月。在整個過程中,筆者完全以普通律師身份參與,未向觀察對象透露研究身份及研究意圖,未給觀察對象施加“觀察壓力”。具體觀察情境主要有:在看守所會見被告人,與被害人、當事人親屬在律師事務所等較為正式的場合交換意見,與對方當事人協(xié)商談判,在辦公室與辦案人接觸溝通,參加開庭等常規(guī)的訴訟活動等。另外,筆者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曾多次與當事人家屬吃飯聊天,并在結案后通過朋友安排與相關辦案人“聯(lián)絡了幾次感情”。

以這種“體驗式”方法展開研究所可能招致的最大質疑就是,研究者已將自己設定為事件的一方當事人,其觀察理解問題的角度很難保持客觀中立,其研究也就必然有失偏頗。但正如Danny L.Jorgensen所說,“通往真實最直接的途徑,便是讓研究者親身體驗目標研究現(xiàn)象——也就是成為目標研究現(xiàn)象。”⑼更何況,兩次差異極大、立場對立的角色體驗,為研究者提供了兩個相異的視角,所獲材料具有相當?shù)牧Ⅲw感。

三、考察的結果及主要發(fā)現(xiàn)

(一)關于案一

案一中的兩名被害人均為某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于同晚在學校寢室內被闖入的8名未成年男性(5名本校學生,3名校外人員),持續(xù)受害時間達4小時。其中,A女被害時17歲,遭6人;B女被害時18歲,遭2人。被害后兩被害人一度精神失常,先后入院治療,后被迫休學。以下是筆者參與觀察的記錄摘要。

1.代表被害人向偵查機關提出對被害人被害后精神狀況進行司法鑒定的申請,遭拒。理由是,“這是公安機關的事情,如有必要自然會做”。向其上級部門反映情況,辦案單位同意鑒定。鑒定結論出具后,辦案單位未依法將結論告知被害人。電話詢問此事,答復:“檢察院、法院會依法處理,你們不必操心。”

2.多次請求警方、檢方幫助聯(lián)絡協(xié)調加害方的家屬及律師,爭取促成該案賠償部分的和解,但未有回應。辦案人C警官在閑聊中透露:“對方家里都是農民,不富裕,沒有一個向我們提賠錢‘爭取態(tài)度’的事。反正犯法坐牢,我們只能盡這個職責?!睘槠渲幸幻桓孓q護的D律師因與筆者的一位朋友關系不錯,私下里說得更直白一些:“這個案子大了點,形成了社會影響,不是當事人之間的事,賠不賠錢都要坐牢。至于判的輕重,從其他方面做工作可能效果會好一些。(我們)都是律師,你應該理解。”

3.既然加害方沒有賠償意愿,現(xiàn)行司法解釋又明確否定刑事被害人通過附帶民事訴訟獲得精神損害賠償,⑽被害方只得放棄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轉而委托筆者以被害人訴訟人的身份參加刑事訴訟,以確保加害方得到應有懲罰。但當筆者前往法院遞交參加訴訟的相關委托手續(xù)時,主審該案的E法官卻說,“你們不提附帶民事訴訟,還來干什么?刑事部分有檢察院公訴就行了,多此一舉?!遍_庭前,E法官又繞過筆者對被害人家屬說,“這是刑事案件,不比民事案件需要自己舉證、辯論、談判、協(xié)商,犯罪分子該怎么坐牢,法院自然會按檢察院提供的證據判,你們請律師完全是浪費錢?!?/p>

4.該犯罪團伙除本次犯罪外,還實施了結伙搶劫等其他犯罪。然而,一審法院在沒有其他重要減輕情節(jié)的情況下,僅基于本案被告均為未成年人(15至17歲不等),便作出了在法定刑以下大幅度減輕處罰的判決,⑾這引起了被害人及其家屬的強烈不滿。在取得該案主訴檢察官F的支持之后,筆者代為提交了兩被害人請求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申請,但最終遭到拒絕。據F檢察官私下介紹,近兩年該地政法委協(xié)調各部門開展未成年人犯罪的綜合治理,在此氛圍下,輕判、降格處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情況較多。雖說檢察院領導也認為這個案子判輕了,但他們在抗訴問題上歷來都是求穩(wěn),除非有十足把握,一般不會輕易出手得罪法院。

5.經筆者斡旋,因管理存在重大安全漏洞而對兩被害人遇害負有一定責任的校方向被害人A女賠償1.5萬元,向被害人B女賠償1.3萬元。該數(shù)額大致相當于兩被害人因入院治療等事項而產生的直接經濟損失,精神損害的賠償請求遭到了拒絕。

6.出于維權成本及勝訴可能性方面的考慮,兩被害人于案發(fā)9個月后,被迫放棄了進一步的刑事申訴和民事訴訟。被害人家屬H女士說:“我們當然知道犯了國法自然要由國家處斷,但畢竟是我們受了害呀,一點發(fā)言權都沒有,太不公平了?!绷硪晃槐缓θ擞H屬I先生曾歷過一次交通事故,他說:“被車撞了倒可以和對方協(xié)商,提要求,最后獲得相應賠償;被了,(對方)犯了這么大的罪,(被害人)受了這么大的傷害,反倒沒地方提要求了,他們(司法機關)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好像與我們(被害人)沒關系?!?/p>

(二)關于案二

案二被告人I與被害人J發(fā)生糾紛后,請被告人K幫忙“挽回面子”,“嚇唬一下,不把人搞傷了”。某日,I、K二人找到剛喝完酒的J“問話”。J“不買賬”,K便上前踢了J一腳。不料這一力度不大的打擊,卻讓已處于醉酒狀態(tài)的J仰面跌倒,后腦著地,當即昏迷。兩被告見狀忙將J送往醫(yī)院搶救并報警,J因顱內出血搶救無效死亡。以下是觀察記錄的節(jié)選。

1.據L警官透露,該案是過失致人死亡還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專案組內部分歧較大,若能及時就賠償與被害人家屬達成協(xié)議,有可能得到“較為滿意的結果”。

2.在看守所,I對筆者表示愿先行支付5萬元給J家屬處理善后,并請筆者積極促成他與被害人家屬達成賠償協(xié)議,以期寬大處理。

3.與被害人J的家人接觸,發(fā)現(xiàn)J上有60多歲的老母,下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J妻沒有工作,J是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J的家人表示,人已經死了,又是“被失手打死的”,I坐不坐牢對他們沒意義,他們只希望得到賠償,把兩個孩子拉扯大。

4.將加害被害雙方愿意和解的意愿通報給L警官。一周后,L警官回復:“分局領導還是決定以故意傷害罪移送檢察院,說是按重罪搞錯了,檢察院可以改;但如果把人放錯了,⑿輕縱犯罪的責任就得由公安負了?!?/p>

5.將警方的態(tài)度反饋給I父,I父不愿“花冤枉錢”,與J家的協(xié)商就此中斷。其間,J家聘請的M律師多次聯(lián)絡筆者,希望促成和解協(xié)議的達成,以解J家的經濟窘境。

6.進入審查起訴階段,筆者從承辦該案的N檢察官處了解到,檢察院內部在該案定性上也存在分歧。筆者與M律師一道找到N檢察官,希望在I家賠償J家損失的情況下,檢方從輕處理該案。事后,筆者通過一位與N檢察官關系很好的朋友打探消息,N檢察官透露:“領導也說這個案子在‘兩可之間’,但前期公安已把人關了好幾個月,檢察院要是把人放了,就等于說公安辦了錯案,所以還是以傷害罪起訴為好。至于賠償,領導讓當事人到法院去解決。”

7.一審階段,筆者與M律師一道找主審該案的O法官溝通,結果與在檢察機關的遭遇大同小異。事后,O法官對筆者說,“我在審委會匯報時給領導說,如果按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刑期就沒辦法輕,被告人就不會賠錢,被害人一家老小就沒了著落。領導說,可在附帶民事部分判。我匯報說,被告人本人沒有賠償能力,如果協(xié)商,被告人的父母兄弟都愿意籌錢;如果強行判,判了也執(zhí)行不了。結果領導說,那不是我們的問題。領導說,檢察院在定性上有明顯錯誤,當然要改,但這種案子‘模棱兩可’,要是改了,公安、檢察下不了臺,肯定對我們有意見。弄不好,還會說我們放縱犯罪。被告人觸犯的是刑法,不是民法,不能過多考慮被害人的要求……”

8.被告人I、K一審均被判以較重刑罰,被害人家屬亦未得到實際賠償。判決出來后,I父抱怨道:“我們愿意賠,被害人家屬也諒解,又不是什么殺人放火,法院完全是沒事找事,多管閑事!”

9.二審期間,M律師、J妻多次找主審法官P交換意見,筆者應邀陪他們去過一次。那次,J妻對一審判決很是氣憤:“我們老百姓不懂什么法,但一審判的我們實在想不通。K失手把人打死肯定要坐牢,但這不是I的意思,他沒打,也判這么重,愿意賠錢也要判,弄得我們娘兒母子以后生活都沒得著落。既然是我們受了傷害,法院這么判究竟是為了保護什么東西……”P法官當時對J妻的話未置可否。據M律師事后講,P法官曾找他向J妻“宣講法律”,做“疏通工作”。P法官的大致意思是,被告人侵害的是社會,犯的是國法,負的是刑事責任,這些都是國家的事兒,要由國家來定;至于民事賠償能否執(zhí)行到位,那是另外一碼事兒。

四、“超脫理解”及理論分析

在分別以被害人訴訟人和被告人辯護人身份完成對研究對象的“投入理解”后,就應“跳出角色”,在盡量客觀、中立的立場上重新審視研究對象,以達到“超脫理解”的目的。⒀在“超脫”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程序法領域在被害人訴訟地位、權利等問題上的爭論,其實與某些關于犯罪的實體法觀念密切相關;而那些或復雜或簡潔、或強勢或弱勢的犯罪理論也大多能在日常情境中找到各自的“生活原型”。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看似“位卑言輕”的非學術話語,卻因根植于真實的社會生活,極可能孕育著某種推動理論及實踐進步的巨大力量。

(一)兩方法律關系與三方法律關系

在應然層面,刑事訴訟的構造應該是由控辯審三方組成的等腰三角形,還是包括被害人在內的四方結構?此問題與人們對刑事法律關系本體結構的理解息息相關。簡單地說,如果認為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僅只包括國家(司法機關)和犯罪人雙方,亦即認為刑事法律關系是存在于國家(司法機關)和犯罪人之間的“兩方法律關系”,那么,由代表國家的公訴人與被告方相對抗、由法官居中裁判的三方構造說就更為可取。從而在理論上,也就更可能傾向于否定被害人的當事人化,反對賦予被害人更多的實質性訴訟權利;相反,如若認為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除國家(司法機關)和犯罪人外,還應包括被害人,亦即認為刑事法律關系是存在于國家(司法機關)、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的“三方法律關系”,那么,刑事訴訟的四方結構便更易于接受,從而也就更可能傾向于認同被害人對刑事訴訟進程和結局擁有足夠的影響力。在本文所觀察的兩個案例中,實務部門的態(tài)度基本屬于前者。

案一中,偵查人員將是否對犯罪的危害結果進行司法鑒定,視為與被害人無關的“公安機關的事情”,鑒定結論也未依法及時送達被害人;警方、檢方在整個辦案過程中所關注的只是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對被害人受損權利的恢復未提供、也未試圖提供任何幫助或便利;該案主審法官更是認為,“刑事部分有檢察院公訴就行了,(被害人參訴是)多此一舉?!?/p>

案二中,加害被害雙方出于對案件性質的樸素理解及其對各自利益的現(xiàn)實考量,形成了強烈的和解意愿。但警方考慮的重心只是國家對犯罪的有效追究,不能“把人放錯了”;⒁檢方關注的焦點則是盡量維護同為國家機關的公安部門的權威;而法院領導則認為,“被告人觸犯的是刑法,不是民法,不能過多考慮被害人的要求”。

顯然,在偵查、公訴和審判人員看來,被害人并非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刑事訴訟的目的只是確定犯罪人是否、如何向國家承擔刑事責任,與被害人無關(至少是關系不大),在刑事訴訟中無需考慮(至少是無需過多考慮)被害人的訴求。有意思的是,這一存在于實務部門并最終決定了該兩案走向的觀念,正是目前學界的主流。

關于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學界大致有國家與犯罪人說,以司法機關為代表的國家與犯罪人說,國家司法機關與犯罪人說,國家或被害人與犯罪人說,國家司法機關與犯罪人、被告人、受審人說等五種主要觀點。就基本傾向而言,大多數(shù)學者均將刑事法律關系理解為國家(司法機關)與犯罪人(被告人、受審人)之間的兩方法律關系。即使是“國家或被害人與犯罪人說”,一般也僅只在刑事自訴案件中將被害人視為刑事法律關系的一方主體。⒂在此主流觀念的背后,隱含著這樣一條邏輯線索: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法律關系內容(法理學上一般稱之為權利與義務)的享有者與承擔者;⒃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刑罰權的行使與刑事責任的承擔;刑罰權只能由國家(司法機關)行使,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人承擔,故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也就只能是國家(司法機關)與犯罪人雙方。既然犯罪人是向國家承擔刑事責任而不是向被害人承擔刑事責任,那么,將被害人排出在刑事法律關系主體之外也就是理所當然的。⒄這是國家壟斷刑罰權,廢止私刑權的必然結果。作為實體法觀念在程序法領域的反映,反對刑事被害人(實質上的)當事人化,否定被害人擁有能對刑事司法進程及結局發(fā)揮更大影響的程序權利,便也成為了刑事訴訟法學的有力觀點。盡管如此,與司法機關立場相對、與學界主流相悖的觀念,在實際案例中也有頑強展現(xiàn)。

案一中,被害方在主審法官的反對下(至少是不支持),仍堅持委托律師代表己方利益參與刑事訴訟,試圖以此確保加害方得到應有刑事處罰;在不服一審判決而向檢察機關提出的抗訴請求遭拒后,被害方對司法機關拋開被害人意見處理案件的做法表達了強烈不滿。這些言行在相當程度上體現(xiàn)了被害方在刑事法律關系中獨立的主體意識,以及他們意欲對被告人刑事責任之確定發(fā)揮影響的訴求。

案二中,加害被害雙方多次進行和談,共同請求司法機關對加害方從輕處理,以達成雙方和解。事實上,加害方已將被害方視為刑事法律關系的一方主體,認為與被害方的和解能夠減輕己方的刑事責任,而被害方對此亦持相同看法。正是基于這種觀念,他們才會在司法機關漠視雙方當事人的訴求而強行下判后認為,“法院完全是沒事找事,多管閑事”。

可見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三方刑事法律關系的主張已對處于主導地位的兩方法律關系說形成了一定沖擊。這一沖擊首先來自被害人恢復自己受損權利的客觀需要,其次也來自加害方與被害人達成刑事和解的強烈愿望。同時,在“三方說”的背后,還蘊含著人們對犯罪本質的不同理解。

(二)侵害社會(國家)與侵害個人

犯罪是對社會(國家)的侵害,還是對個人的侵害,抑或兼而有之?與兩方法律關系說相關聯(lián)的傾向性答案可能是:犯罪是、或主要是、或首先是對社會(國家)的侵害,故犯罪人需向國家(社會)承擔刑事責任,與被害人不發(fā)生刑事法律關系;而與三方法律關系說相對應的傾向性答案則可能是:犯罪是、或主要是、或首先是對被害人個人的侵害,從而被害人也當為刑事法律關系的一方主體,應對犯罪人刑事責任的確定擁有足夠的影響力。如此,犯罪的本質是什么,或者說犯罪侵害了什么,犯罪所侵害法益的終極歸屬等問題,便與被害人的訴訟地位和訴訟權利發(fā)生了勾連。

案一中,為其中一名被告人辯護的D律師認為,“這個案子大了點,形成了社會影響,不是當事人之間的事,賠不賠錢都要坐牢。至于判的輕重,從其他方面做工作可能效果會好一些?!奔热环缸铮ㄖ饕┣趾Φ氖巧鐣纱硕纬傻男淌路申P系之相對方就只能是國家。犯罪人若欲承擔相對較輕的刑事責任,其最佳選擇似乎就不是與被害人達成和解,而是積極與代表國家的司法機關(人員)協(xié)商。⒅案二中,為了能讓被害方理解、接受司法判決,P法官表達了他的立場:被告人侵害的是社會,觸犯的是國家法律,需要承擔的是刑事責任,這些都是“國家的事情”。既如此,被告人刑事責任的確定,自然也就與被害人關系不大了。

很明顯,支撐兩方法律關系說的正是犯罪(主要、首先)侵害了社會(國家)的犯罪本質觀。與這一觀念在實際案例中所顯示出的優(yōu)勢地位相似,其在學界也立于通說地位。

首先,經典作家對犯罪(主要、首先)侵害社會(國家)的觀念持肯定態(tài)度,這在相當程度上為我國的犯罪研究預設了“理論元點”?!胺缸铩铝⒌膫€人反對統(tǒng)治關系的斗爭”,“蔑視社會秩序的最明顯最極端的表現(xiàn)就是犯罪”——我國的刑法學、犯罪學就是以這兩個著名論斷為起點展開研究的,其間所出現(xiàn)的諸多“不同觀點”只是對這一元點的不同理解和解釋而已。犯罪是對“階級統(tǒng)治關系”的破壞也好,是對“社會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的破壞也罷,將危害“統(tǒng)治關系”或“社會秩序”設定為犯罪本質,是毫無爭議的。⒆易言之,一種行為之所以被規(guī)定為犯罪,是由于該行為破壞了一定的“統(tǒng)治關系”或“社會秩序”;侵害個人的行為是因為同時侵害了“統(tǒng)治關系”或“社會秩序”,才被規(guī)定為犯罪的。在此理論背景下,犯罪的本質特征被描述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⒇犯罪的客體被界定為“刑法所保護的,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或者威脅的社會關系”,(21)刑法分則章節(jié)的編排也突顯了國家法益、社會法益的重要性,(22)國家動用刑罰權的目的更被學者明確表述為“維護現(xiàn)存社會制度”。(23)雖在理論上可將犯罪對個人的侵害理解為對國家認可之社會秩序的侵害,在立法及司法上也可在“維護現(xiàn)存社會制度”的同時惠及到受損的被害人利益,但經典作家為我們所預設的理論元點畢竟已成為我國刑事理論、立法及司法工作者“集體無意識”的一部分。在考量任何犯罪的現(xiàn)實危害時,這些握有話語權的“發(fā)聲者”都會傾向于首先關注犯罪對社會、國家或“統(tǒng)治”有無危害、有何危害、有多大的危害。至于犯罪對被害人個人所造成的傷害和痛苦,那是可以被包容在“社會危害性”中評價的。

如果說經典作家的論斷對我國刑事理論和實務的影響具有某種“中國特色”的話,那么,刑法理論在犯罪本質相關爭論中所選取的論證角度則表明:將犯罪(主要或首先)視為對社會(國家)侵害的觀念,在相當長的時段及相當大的范圍內都是一種常識性話語。

大陸法系刑法理論在犯罪本質問題上存在權利侵害說、法益侵害說、義務違反說、社會倫理規(guī)范違反說與綜合說的爭論。(24)以啟蒙主義人權思想為背景的權利侵害說認為,犯罪是對權利的侵害,國家只能處罰侵害權利從而危害社會的行為,不能規(guī)制國民內心的惡意。此說的要旨在于以權利侵害概念限制國家權力的肆意,確保刑法的安定性,保障市民自由。(25)其后,為克服權利侵害說在說明某些犯罪時所遇到的困難,法益侵害說將犯罪視為對法益的侵害與威脅,但該說在基本價值取向上與權利侵害說一脈相承。進入20世紀,伴隨著國家主義的抬頭,義務違反說得到支持。該說認為,行為縱然沒有侵害權利或法益,但只要違反了對國家(社會共同體)所負有的義務,也可成立犯罪。而社會倫理規(guī)范違反說則將犯罪定位于“國家不能放任的重大反道義行為”。(26)顯然,義務的模糊性、倫理規(guī)范的多元化并不利于限制國家的肆意及保障國民的自由,后兩說與權利侵害說、法益侵害說在基本立場上存在著尖銳對立。作為調和,以法益侵害說為基礎,兼采社會倫理規(guī)范違法說或義務違法說的綜合說開始出現(xiàn)。然而,不論將犯罪的本質定位于權利侵害、法益侵害,還是定位于義務違反、倫理規(guī)范,或是“兼收并蓄”,各方所關注的焦點均在于:刑法應在何范圍、在何程度、以何方式,賦予國家懲罰權、限制國民自由;各方通過論爭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均是:如何對待罪刑法定原則,如何看待刑法的人權保障機能,如何劃定國民、尤其是被告人自由與國家刑罰權之間的界限。實際上,這里所貫穿的爭議主線是:犯罪侵害客體的性質是什么(權利、法益、義務或倫理),而非犯罪侵害客體的(終極)歸屬是誰(社會、國家或個人)。至于后者,因未引發(fā)太大爭議,結論似乎是不證自明的。

在我國,隨著97修訂刑法罪刑法定原則的確立,有關社會危害性與刑事違法性矛盾沖突的爭論,有關是否以法益侵害概念替代社會危害性概念的爭論,迅速升溫。然而,與上述大陸法系關于犯罪本質問題的論戰(zhàn)相似,我國學界對社會危害性概念的反思與維護也基本是從貫徹罪刑法定原則、防止刑罰權濫用、保護國民自由的角度展開的。(27)有關犯罪侵害客體(終極)歸屬的問題,亦未能成為該輪學術研討的爭點。

然而,就本研究所觀察的案例來看,有著切膚之痛的當事人在此問題上卻與司法機關及學界主流存在著極為尖銳的觀念對抗。案一的被害人親屬認為,遭受犯罪侵害的是被害人,權利受損的被害人對案件的處理不能形成影響是不公平的;案二的被害人家屬也認為,既然犯罪傷害的是被害人,司法判決就應該考慮被害人的利益,否則“法律保護什么”就值得懷疑??梢?,站在被害人的立場,犯罪首先侵害的是被害人,其次才是社會,由此而產生的刑事法律關系理當有被害人一席之地,被害人擁有足夠的程序手段影響司法進程及結局是有效維護其實體利益的需要。這種源于現(xiàn)實生活迫切需要的看法能否對當下穩(wěn)固的主流觀念形成沖擊,甚而導致理論方向的轉型和立法司法狀況的改變,那是要由歷史來檢驗的,難以因循某種法學邏輯予以求解。不過,這并不妨礙我們將問題進一步放大,在某種更為廣闊的視野下預先獲取一些有益的啟示。

(三)整體主義、權力本位與個體主義、權利本位

一般說來,若在基本價值取向上傾向于整體主義、權力本位,那么就有可能傾向于認同犯罪(主要、首先)侵犯了社會(國家)的觀念,主張犯罪人與國家之兩方刑事法律關系說,不支持被害人享有作為當事人的一系列實質性程序權利;反之,若傾向于個體主義、權利本位,則更可能在此問題上選擇相對的立場。在本研究所觀察的兩個案例中,與實際處理結果相對應,整體主義、權力本位的思想觀念始終居于上風。

案一中,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以此修復受損的社會秩序,幾乎成為警、檢工作的唯一目的,被害人受損權利的恢復,并不為他們所關心;法院在判決中所考慮的也只是當?shù)卣ㄎ嘘P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政策,(28)其大幅度減輕處罰被告人的做法能否為被害人所接受,(29)亦不為法官所關注;而檢察機關在認為一審判決過輕的情況下,仍拒絕了被害人有關抗訴的請求,在被害人個人權利與一審法院的“司法權威”之間選擇了后者。

案二中,當案件性質出現(xiàn)疑問時,警方首要的考慮是不能輕縱犯罪,不讓社會利益受損,而被害人要求從輕處理加害方以換取賠償?shù)脑V求則未能顧及;在審查起訴階段,最終決定檢察機關抉擇的,不是案件事實、法律規(guī)范或被害人的實際利益,而是同為國家機關的警方“不辦錯案”的“權威”;在法院的內部討論中,對證據的推敲、對構成要件的分析亦未成為該案定性的關鍵,法院決策層對警檢權力或自覺或不得已的維護最終戰(zhàn)勝了辦案法官對被害人個人利益的關切。

與實務部門在工作中所顯露出的整體主義、權力本位傾向不同,當今法學界極少有學者自稱為整體主義者或權力本位主義者。這當與“二戰(zhàn)”之后全球范圍內社會思潮的整體走向有關。保持與整體主義、權力本位的距離,盡量與之切割,似已成為許多學者標明其“政治正確”的學術策略。然而,整體主義、權力本位思想是否在所有領域的所有問題上均處于實然的弱勢,尚需具體分析。

在刑事實體法領域,罪刑法定主義的展開與貫徹可謂近現(xiàn)代刑法學,尤其是晚近中國刑法學演進的重心。從沿革上說,該原則是為反對封建專制刑法的罪刑擅斷主義而提出的,其用意在于限制國家權力,防止國家機關對刑罰權的恣意行使,保障公民個人的自由。從現(xiàn)代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看,主要是罪與刑需由國民民主決定而非由“國家”或其統(tǒng)治者決定的“民主主義”,以及“以自由主義為核心的尊重人權原則?!?30)可以說,個體主義、權利本位是罪刑法定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向。不過,該原則所關照的個體和權利卻不是全方位的,是有其特定范圍和角度的。就目的而言,罪刑法定原則所要確保是犯罪人免遭法外施刑和不公正的刑罰處遇,所要防止的是普通國民遭受刑罰的不當侵犯或威脅,所要實現(xiàn)的是刑法作為“犯罪人大”及“善良人大”的“人權保障機能”。至于刑法“法益保護”的一面、法益的“終極歸屬”問題、個人法益的地位問題,則非罪刑法定題中應有之義。如此一來,個體主義、權利本位思想在刑法研究領域的貫徹,就更多體現(xiàn)于對犯罪人權利的維護。而在法益保護、被害人權利維護等方面,整體主義、權力本位的傾向則更為有力一些。陳興良教授將刑法的“法益保護機能”徑直稱為“社會保護機能”,亦肇因于該機能整體主義的理論基礎,(31)這正是犯罪(主要、首先)侵犯社會(國家)以及犯罪人與國家之兩方刑事法律關系主張的觀念背景。

與實體法領域的觀念格局相對應,程序法領域的態(tài)勢與此基本一致。在刑事訴訟中,較之于以國家為后盾的控訴機關,被告人居于明顯弱勢。為防止國家權力對被告權利的侵害,確保訴訟公正,以被告為中心而建立的現(xiàn)代刑事訴訟體系,遵循了這樣的基本思路:為被告方賦權(利),對控訴方限權(力),追求控辯力量(形式上的)均衡。就此而論,該體系具有強烈的個體主義、權利本位傾向。但與實體法的局面相似,這一傾向也僅只或更多惠及了被告一方。在有關被害人訴訟權利的爭論中,從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基點出發(fā),否定被害人“實質性”訴訟權利(32)的觀念依然強大。以反對賦予刑事被害人上訴權的主流觀點為例,除了擔心被害人的上訴權可能使原本弱勢的刑事被告境況更為惡化這一形式化的理由而外(33),更為實質性的理由則是:被害人的上訴權可能造成上訴案件的劇增,導致訴訟延遲、濫訴,并由此產生所謂“公訴轉自訴”等問題。(34)這些實質理由的考量基點顯然是國家機關工作上的便利(35)及其決斷的權威,(36)至于被害人的個人利益,那是須讓位于“代言”社會整體利益的國家權力的。在這里,所謂被害人權利與被告人權利的沖突只是問題的表象,其實質更在于被害人權利對國家司法權力的質疑與挑戰(zhàn)。在主流觀點技術性論證的背后,是論者在被害人權利問題上所持有的整體主義和權力本位觀念。

在我國,長期的宗法制確立了以忠、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個體對家、國或君的服從被視為當然;新的社會制度所倡導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又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和強化了一直以來的整體主義和權力本位傾向。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公共利益、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觀念,長期成為我國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的主導。因而;在我國刑事法研究的某些領域呈現(xiàn)出較西方更為強烈的整體主義、權力本位傾向,是不足為奇的。然而,國民的主體意識、權利觀念畢竟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生長,本文案例中的當事人就表達出了他們基于個體和權利立場的強烈訴求。

案一中,被害人把迫使加害人承擔相應刑事責任視為自己的權利,在沒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情況下委托律師參與刑事訴訟,未將個人權利的實現(xiàn)全然寄望于司法機關對社會秩序的修復;當?shù)弥粚彿ㄔ捍蠓鶞p輕處罰加害人后,被害人積極向檢察機關提出抗訴請求;請求遭拒后,被害方雖無以采取進一步行動,但卻明確表達了他們對司法機關處理案件無視被害人利益的極度不滿。

案二中,加害、被害雙方為了各自利益多次協(xié)商,共同請求司法機關作出有利于當事雙方的處理,這本身就表現(xiàn)出了他們對個體權利的積極維護,與從前人們所習慣的“相信組織”、“相信政府”、“相信司法機關”之類的觀念相去甚遠;司法機結果形成后,被害方對司法機關不考慮被害方利益而只顧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做法無法理解,而被告方則干脆認為法院在雙方自愿和解的情況下強行下判是在“多管閑事”。

若僅就本研究所觀察到的結局來看,當事人這些基于個體主義和權利本位的表達顯然是無力且無謂的。但是,他們站在當事人立場,尤其是被害人立場,在親歷司法活動時所自然生成的這些觀念與訴求,卻契合了當今國際社會在被害人權利保護問題上的理念動向?!岸?zhàn)”之后,對國家主義、社會本位和極權政體的反思,促使人們重新審視個體權利對社會發(fā)展的價值。在刑事實體法上,侵害個人利益的犯罪受到更多的重視,瑞士、瑞典、巴西、法國等國將侵害個人法益的犯罪置于刑法分則的首位,體現(xiàn)了當代刑法之法益保護機能向個體主義、權利本位傾斜的趨勢。而在刑事程序法方面,加強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保障已成為各國刑事司法改革的主要目標,聯(lián)合國《為犯罪和濫用權力行為的被害人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則宣言》也提出了在刑事訴訟中改善被害人地位的建議。故此,案例中當事人那些看似無力且無謂的觀念表征,因暗合了當代刑事法思潮的變動方向,更因其訴求源自真實生活之迫切需要,從而也就獲得了某種不可忽略的象征意義:如果將刑法的法益保護機能、被害人的訴訟地位與權利之類的議題,視為整體主義、權力本位思想在刑事法領域所固守的“優(yōu)勢版圖”的話,那么現(xiàn)在,個體主義、權利本位的觀念已開始對之發(fā)起挑戰(zhàn)。

結語

以國際人權運動的發(fā)展潮流為背景,中國現(xiàn)實的刑事立法和司法是否可以選擇或傾向于個體主義和權利本位,是否應該立于犯罪首先侵害了被害人的犯罪觀,是否能夠認同被害人作為刑事法律關系的一方主體,從而賦予被害人以實質性的、足以影響司法進程和結果的程序權利?對此,僅憑一次深度、廣度都極其有限的經驗研究是無法得出確切結論的。然而,通過科學方法獲取一定的經驗材料,以跨學科的理論視角對之予以審視,卻是我們獲得更多、更有益啟示的有效途徑。譬如,通過參與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增強被害人對刑事司法進程及結局的影響力,并不一定會使被告人陷于“腹背受敵”的險惡訴訟境地。相反,在“刑事和解”和“恢復性司法”的視野中,被害人訴訟地位的提升反倒為被告人最大限度地爭取自己的訴訟利益提供了新的契機。與某些形式化、邏輯化、表面化的研究相比,經驗研究能在類似問題上為我們帶來全新的發(fā)現(xiàn)。又譬如,以實體法視角對刑事法律關系、犯罪本質及其背后價值理念所進行的梳理,也為我們提供了某種不同于訴訟法理論的、更為全景化的判斷基準。由此,我們很可能對被害人訴訟地位及訴訟權利問題,展開新的思考。

注釋與參考文獻

⑴參見陳光中:《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版,第77頁。

⑵參見龍宗智:《被害人作為公訴案件訴訟當事人制度評析》,載《法學》2001年第4期。

⑶參見李晶:《對我國被害人訴訟地位之反思與展望》,載《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⑷參見孫永梅:《論被害人的訴訟地位》,載《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利,學版)》2004年第2期。

⑸參見宋英輝:《刑事訴訟原理》,載《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頁。

⑹[美]波斯納:《道德和法律理論的疑問》,蘇力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頁。

⑺黃盈盈、潘綏銘、王東:《定性調查:“求同法”、“求異法”與“求全法”的不同性質》,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⑻至于那些不到實地現(xiàn)場,不親手收集經驗材料,僅憑借谷歌、百度或報刊雜志就能展開“實證研究”的做法(以各種文獻為經驗研究對象的“內容分析”,當然不在此列),就沒有評述的必要了。

⑼Danny L.Jorgense:《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40頁。

⑽顯而易見,遭受性犯罪侵犯的損害結果,往往主要體現(xiàn)在精神方面。

⑾即便加上搶劫罪的刑期,該案被告最終決定執(zhí)行的刑期也多在5至7年之間,與犯罪的10年量刑起點有相當差距。

⑿因我國刑法不承認過失的共犯(交通肇事罪除外),故該案若定過失致人死亡罪,則作為非實行者的被告人I就應當是無罪。

⒀參見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頁。

⒁需要說明的是,該案在法律技術層面當如何認定,并非本文關注的重點。本文所考察的是,當辦案單位對案件性質感到“模棱兩可”時,當司法人員無力從犯罪構成上對案件作出準確判斷時,究竟是哪些主客觀因素最終決定了他們的判斷。

⒂參見劉生榮、黃丁全:《刑法基礎理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3、51頁。

⒃參見張文顯:《法理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頁。

⒄參見前注⒂,劉生榮、黃J全書第52頁。

⒅事實上,對于D律師來說,他的當事人最終的確只承擔了相對較輕的刑事責任。單以結果而論,筆者不得不承認他選對了“工作方向”。

⑼參見趙廷光、莫洪憲:《犯罪的本質、起源與產生》,載王牧:《犯罪學論叢(第一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頁。

⒇而非對包括個人在內的權利主體之侵害(參見馬克昌:《犯罪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頁)。

(21)而非包括個人法益在內的各種利益(參見前注⒇,馬克昌書,第113頁)。

(22)而非將侵害個人法益的犯罪放在刑法分則的突出位置。

(23)而非保護以國民之具體現(xiàn)實利益為核心的法益(參見前注⒆,趙廷光、莫洪憲文)。

(24)參見馬克昌:《比較刑法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頁。

(25)參見張明楷:《法益初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頁。

(26)[日]中山研一:《刑法的基本思想》,國際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頁。

(27)參見趙秉志、陳志軍:《社會危害性與刑事違法性的矛盾及其解決》,載《中國刑法學精萃(2004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28)其它可能存在的非正常因素不在本文考察之列。

(29)尤其是在被害方未得到加害方任何賠償情況下。

(30)[日]大谷實:《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頁。

(31)參見陳興良:《刑法的價值構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頁。

(32)在法律條文中是否給予被害人以“當事人”之名,只是一個形式上的問題。

(33)被害人的上訴能否成功,能否影響被告人的實際利益,最終仍取決于證據和法律。況且如本文案二所顯示的,被告人與被害人的訴訟利益并非總是沖突的。

(34)一審后若檢察機關不抗訴,那么,單獨提起上訴的被害人實際上就取得了公訴案件獨立控訴主體的資格,這似乎在一定意義上分割了檢察機關所獨享的公訴權和法律監(jiān)督權。參見胡承武:《犯罪被害人訴訟地位分析》,載《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第4期。

第5篇:管理學的研究范式范文

論文摘要:“反思求解期”教師的社會效能感更多是外界對自我的評價,較少關注工作本身的價值和意義,這也就使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隨外界評判而改變。沒有教師自覺參與的教學改革是徒勞的,沒有價值認同的學校管理是虛妄的設想,沒有研修提供支持的評比無法取得預期管理的成效。學校是否把校本評比作為一種資源來開發(fā)?是否在評比后對該項活動有積極的反思?這應當是校本教學評比后期反思的內容。

    一個成熟的教師大都經歷過適應期、擴充期、高原期、創(chuàng)造期和示范期五個階段。各階段的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存在差別,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專業(yè)精神、人文素養(yǎng),以及教育的科學理性上。教師能否順利從“高原期”發(fā)展到“創(chuàng)造期”,取決于教師能否以反思的心態(tài)審視自我,通過積極的研修,并借助于有效的專業(yè)引領和同伴互助,尋求積極發(fā)展的實踐路徑,為此,通過有效的校本教學技能評比,推動“反思求解期”教師發(fā)展,就成為目前學校提升學校教育文化的重要方式。

    校本教學活動評比是指學校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基于校本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評比。像每隔一定周期舉行的校級教學能手評比和科研型教師的評定等,不僅要對其常規(guī)教學執(zhí)行的標準進行評定,還要通過說課比賽、多種課型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教學設計評定、教學反思評比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評審等若干個內容構成一個評價單元。校本化的教學評比不是單純意義上的一次活動,通過評比旨在引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產生明確的定向,并將評比演變成校本研修的學習行為,以此提高教師對學校管理目標的認同度,降低管理的成本。

    一、“反思求解期”教師的特征

    處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師經過兩至三個教學循環(huán)的實踐,加深了教學準備性知識的體驗,對學科知識已經開始從教學智慧的角度進行診釋,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豐富的教學機智。通過專業(yè)引領和同伴的指導,對自我和同伴的課堂有了更高的認識。教學的形式、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方式日臻成熟,初步從教材的忠實執(zhí)行者成為教材整合與課程的開發(fā)者,但還無法從課程的視角對資源進行有效地整合與重組,哪些知識點該精講,哪些知識點是承載學科方法發(fā)展的邏輯點還不明確,教學只是局限在專業(yè)知識的熟練上,還沒有內化成教師專業(yè)生活的一部分。這也就注定了這部分教師的課堂生活缺少科學與人文并重的氣息,無法掌控教和學的平衡,很多時候顧此失彼,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缺乏力度。教學常規(guī)的執(zhí)行只是外在的一種要求,還沒有熟練成教師專業(yè)行為的習慣,也談不上教育實踐的創(chuàng)新,此時的教師還處于學習借鑒期,是一群待塑造的未定型教師。

    “反思求解期”的教師,他們的社會效能感更多是外界對自我的評價,較少關注工作本身的價值和意義。這也就使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以及由此表現(xiàn)出來的工作熱情和發(fā)展的興奮點,隨外界的評判而不斷發(fā)生改變?;谧晕覎徫灰?,提高教學預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自我認知評價和自我監(jiān)控能力,掌握班級管理,人際溝通和交流的藝術,出色完成教育任務,贏得同伴、學生、家長和學校領導的信任與尊重,這是教師心理需求趨向社會化的突出特征。通過校本化的教學技能評比,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發(fā)展平臺,以評比推進培訓的發(fā)展,采取多層次的表彰實施激勵,對提高這一群體的職業(yè)認同將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校本教學評比:搭建專業(yè)研修的平臺

    以教學評比的方式推進以校為本的研修,用評價的方式推動求解行為的跟進,是目前創(chuàng)新學校研修管理的主要方式。各學?;A發(fā)展力不同,教學文化背景存在差異,階段性的校本管理目標和為實現(xiàn)目標實踐的管理策略存在著差別,這也就導致校本教學評比的方式、內容和目標存在著差異。

    在實際教學管理中,多數(shù)學校停留在“以活動促改進、以評優(yōu)樹先帶動大多數(shù)”的管理策略,這對于推動教學改良活動的發(fā)展是有效的。但很多時候卻忽略了評比的校本性、評價的目的性、評價標準的多維和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再加上學校缺乏對自我教育文化價值的追求,往往趨外界的評價和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而舍棄自我的價值定位。體現(xiàn)在校級教學評比中,學校關注更多的是評價內容和制訂的標準是否與上級主管部門的對接,忽略了學校自身的現(xiàn)實基礎和發(fā)展的需求,即在沒有弄清教學評比目的的前提下就開展了評優(yōu)樹先,往往有活動的形式而缺乏文化積淀的內涵,為活動而活動,往往成為這類學校真實的寫照。

    【案例】某縣高中在三年一次的校級教學能手的評比中,改變以往“綜合素養(yǎng)+課堂教學評比”的單一模式,實踐了“綜合素養(yǎng)+過程評定”,即由多項教學活動評定組成過程評價來遴選校級教學能手。降低綜合素養(yǎng)評比的分值,由原先的40%降低到10%,這有效弱化了按資排輩的習慣做法,降低了“榮譽疊加榮譽”壓制青年教師發(fā)展的不良傳統(tǒng)。同時限定已取得校級以上教學能手的教師不在參評范圍,從而提高了參評教師的積極性。

    綜合素養(yǎng)從教學績效、教研績效和科研績效三個角度進行積分統(tǒng)計,并限定為近三年來的成就,破除參評教師一勞永逸的錯誤思想,保證參賽教師基本上都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得到評價。

    在注意事項中,對各級別的獎勵和科研數(shù)量都進行了不同積分分類,保證公平與合理。過程性評價占90%,分為五項內容,其中教學設計評比占10%、說課評比20%、課堂教學評比占40%、教學反思評比占10%、教學案例研究評比占10%。

    上述案例體現(xiàn)出:師資隊伍建設應當采取分層次推進,以評代管,淡化基礎差異,強化過程性指導,把靜態(tài)的遴選變成過程研修,以此實現(xiàn)專業(yè)提高的發(fā)展過程。學校通過評價的調控,把外控管理演變成文化的引領,引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定向,無限趨近校本管理的目標。

    在課堂教學評比中,以學校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為主導,也可以依據課型和教師自身的特長,實施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但必須體現(xiàn)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和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教學過程必須突出有效的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基于學生愛好的研究性學習?!胺此记蠼馄凇钡慕處熯€沒有形成固定的教學模式,比較容易接受學校規(guī)范實施的模式要求,但如何推動這批教師的跟進行為有新的發(fā)展,該校期望在“第三屆校級教學能手評選”中,遴選出一批優(yōu)秀的青年教師,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帶動廣大教師的發(fā)展。

    該校經過調研提出了“課前預習與課前教學診斷”環(huán)節(jié)的強化,期望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改變目前課堂教學低效的狀態(tài)?!坝性O定的預習提綱,能對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和教學反饋?!边@是針對教學預設中是否關注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而對教學預設進行的評價?!坝行У乩妙A習反饋信息,調整教學前預設,落實以學定教?!边@是判斷教師是否依據課前預習的診斷調整課堂教學的內容,引導教學關注生成,通過教學診斷在課堂上再進行二次備課,根據學情來確定施教的內容,真正實踐“以學定教”的生本理念。引導教師從重視教開始關注學,努力改觀目前單一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駕馭能力,增強教學實踐智慧的積累。

    在教學案的編寫中重點突出“預習提綱”的設計,突出教學案一側旁注的二次備課檢查,將課堂教學引導到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指導上來。在互評課的內容上,突出對“預習提綱”的檢查和教學診斷環(huán)節(jié)的評價,看教師是否進行二次備課,實施以學定教。

    通過教學設計、說課和課堂教學評比,強化了參賽教師對教學常規(guī)的研修,通過評比提高了對學校規(guī)范的執(zhí)行力。為提高“反思求解期”教師的校本研究能力,學校將“教學反思評比”規(guī)定在課堂教學評比后,參賽教師組織聽課人員評議,并聽取部分學生的意見,結合自我的預設和課堂實際取得的效果撰寫反思研究報告。提高了教師對同伴互助的理解,感受到同伴互助和教學相長帶來的力量。

    選派資深型教師、教學骨干、教學管理人員、青年教師代表和未能人選卻處于“反思求解期”的教師為評委,不僅體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同時實現(xiàn)了大面積研修的目的,把教學評比變成了對教學管理者和廣大教師的培訓過程。這種方式有利于教學管理與教學實踐之間的對話,有利于不同層次教師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把評價過程變成互動研修的發(fā)展過程,使優(yōu)秀的實踐案例成為引導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源泉。

    三、對校本教學評比的幾點思考

    基于校本的教學評比,弱化或舍棄已取得成績的比較、,強調對設定的諸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評定,是一種典型的以評促訓,以評促研,將“相馬”變成了“賽馬”的管理行為。在“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人才,這對于當前的靜態(tài)式評價無疑是一種創(chuàng)新,它對于推動“反思求解期”這一沒有資歷教師的發(fā)展,提供了相對公平的機會,是一種激勵性的評價。但通過對該項活動的調研,以及對評比工作后的反思性總結,筆者對幾個問題產生思考:

    1.評比的目的有待于理清

    校本教學評比為誰服務?為教師,還是為學校的管理目標?評價內容由什么來確定?制訂的校本評價標準是否科學?這是校本教學評比價值定位的問題。

    依據學校階段性的發(fā)展目標選擇評比的內容,依據學校不同的發(fā)展層次制訂合適的評價標準,這是校本管理的原則。如果一味突出校本特征,是否會偏離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的意愿?是否所有的學校都能從師本的角度審視校本管理的行為?我們是否以校本的名義陷人主觀主義而偏離了科學的命題,我們是否將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平臺演變成約束專業(yè)個性的手段?

    對評比的過程,我們要審視:是否所有的參評對象都對該項活動投入真實的心力?評價過程是否喚醒教師內心的沉睡意識?學校的期待是否成為教師參評的原動力?評選過后教師能否繼續(xù)以這種發(fā)展的心態(tài)對待將來的工作?評比對于教師的教學習慣能有多大的改良?同樣,校本評比對于學校管理者,我們是否對每一次的校本評價的目的、過程和結果有過真正的思考?

    2.獎勵的方式有待于發(fā)展

    既然校本教學評比的價值是發(fā)展人與成就人,具體到評價結果的管理上,就應當尊重教師專業(yè)基礎發(fā)展力的差異,實施差異性評價。既然每一位教師都不遺余力地參加評比,既然參賽的過程實現(xiàn)了對學校管理目標的無線趨近,我們就應當本著“人人受獎,差異性獎勵”的方式對待參評的教師。像基于學科教研組人數(shù)的不同發(fā)放不等數(shù)額的初選指標。諸如確定校級教學能手占初選指標的30%;二等獎占35%,可賦予他們校級優(yōu)質課一等獎;剩余的35%可設定為教學單項獎。這種方式有效保證了評比的積極性,提高了主動研修的質量。

    3.評比的過程期待人文

    既然把評比變成引導教師專業(yè)研修的過程,就必須依據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心理,增強過程指導的人文性,使參賽教師始終處于興奮和對學校管理認可的狀態(tài)。在實踐這一設想時,強化評價目標的導引就是一種典型的做法。學校研制評比規(guī)范,將教學評比諸環(huán)節(jié)的評價指標印發(fā)給參賽教師,學校在進入該項評比之前,組織參賽教師和評委學習,提高教師的認知水準。要強調評價標準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指導,要突出研修過程重于評比過程的認識,這是舉辦校本教學評比的重要落腳點。

    參賽過程中要及時公示各項成績,在提前告知教師序號的同時,要隱去教師的姓名。及時公示的目的不僅體現(xiàn)評比的公正與透明,而是要告訴教師你哪一項存在劣勢,與學校的管理目標有一定的差異,你應當在今后環(huán)節(jié)的評比中提高對該項工作的認識,這也是緩解教師精神壓力的重要方式,不失為科學與人文的并重。

    4.評比后反思的行為要跟進

    我們提倡教師進行課后反思,管理者是否在校本評比后對評比方式和內容進行過反思?校本評比的目的是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但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眾多維度中,優(yōu)先發(fā)展什么?重點突出什么?通過什么方式來引領?這些都是評比工作后需要思考的問題。校本管理只有從每一次評比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為日后的管理和決策提供智力的支持。同時,今后舉行的教學評比,方式是否需要無限制地創(chuàng)新?校本教學評比的價值引領應定位在什么上?如果為活動而評價,學校將迷失自我,也就無所謂“校本管理課題化”。

第6篇:管理學的研究范式范文

關鍵詞:管理學;學科屬性;范式紛爭

一、管理思想的演變與發(fā)展

管理思想的出現(xiàn)是管理實踐的產物。管理作為一種職能是奴隸制興起的直接產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較高一級的管理產生于希臘和羅馬帝國時代( 小詹姆斯·H·唐納利, 1982) 。古羅馬人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們利用等級原理和委任、授權辦法, 把羅馬城擴展為一個前所未有的、組織效率很高的羅馬帝國( 羅珉, 2003) 。人類管理思想的演進標志著人類從最初的求得生存而產生的自覺意識經過歷史的錘煉—— 成功和失敗考驗的螺旋式上升, 最終成為人類社會前行的燈塔。人類管理思想的提煉大致經歷六個過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價值、時間性、提高和展現(xiàn)(Addrej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華為一門科學, 以此構建管理學學科大廈, 是由發(fā)端于19 世紀末現(xiàn)代工廠制度下的“泰羅科學主義”完成的。不同于經濟學, 管理學從一誕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論的叢林”( 哈羅德·孔茨, 1961) : 人們對管理的職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義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解釋。管理學盡管較經濟學年輕, 在其發(fā)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學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速度遠遠超出了其他社會學科。從科學管理的確立到人際關系學派發(fā)展, 從“管理理論的叢林”到“管理理論叢林的再探”, 從新人際關系學派的興盛到新泰羅主義的回歸, 管理理論絲毫沒有走向統(tǒng)一的跡象。早期哈羅德·孔茨把管理學理論概括為管理過程學派、經驗或案例學派、人際行為學派、社會系統(tǒng)學派、決策理論學派及數(shù)量學派等六大學派。海因茨·韋里克( 1993) 繼續(xù)對管理理論叢林進行分類, 隨著“叢林”生態(tài)結構的變化, 形成了11 個有代表性的學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場接受度、爭論性、獨特性、作者聲望把管理學派分為馬克思·韋伯為代表官位主義學派, 以泰羅為代表的科學管理學派, 以法約爾、巴納德為代表的行政管理學派, 以梅奧為代表的人際關系學派, 以本尼斯、沙因為代表的人際關系學派, 以德魯克、彼特斯為代表的大師理論學派。

二、管理學的學科屬性

任何一門學科都必須具備三個根本要素, 即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疇) 體系。研究對象是該學科的根本出發(fā)點, 也代表了該學科的本質屬性。研究方法是人們認識對象的方式與方法的學問, 它是科學發(fā)展最活躍的因素。人們用特定的研究方法來研究特定的研究對象, 便逐步形成了上升為理性的認識, 并借助詞語以概念、范疇的形式加以表述。當用來進行理論思維的概念、范疇積累起來, 形成認識或解釋對象的理論體系之后, 便標志著這一門科學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論的分歧至少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管理”至少存在三個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學主義認為管理就是組織在即定資源約束下如何通過優(yōu)化配置以實現(xiàn)的目標。人際關系學派認為管理就是設計并保持一種良好的環(huán)境, 使人在群體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標的過程。管理過程學派的視角, 認為管理就是從計劃到控制的循環(huán)過程, 即管理人員在管理活動中執(zhí)行著計劃、組織、領導、控制若干活動。系統(tǒng)學派認為, 管理是將多變的客觀環(huán)境( 宏觀、中觀、微觀) 視為一個復雜系統(tǒng), 為有效地實現(xiàn)系統(tǒng)目標( 產生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業(yè)價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優(yōu)化配置系統(tǒng)中各種資源,并改變資源產出的一系列決策、措施、辦法。概括起來, 上述認識最根本的分歧點在于管理學的人本主義主張和科學主義主張。也有人認為二者各有側重分別形成管理學學科和管理科學學科。事實上二者有明顯的“鴻溝”, 但也不是截然分離的, 二者的關系就像并行的兩個車輪, 在管理學科的發(fā)展中, 二者永遠無法交融, 但也永遠無法分離。彌合二者的鴻溝的努力一直在進行。這里以席酉民的和諧管理理論為代表。和諧管理理論認為,“管理”的現(xiàn)實基礎在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須從“理”來實現(xiàn)。席酉民提出, 管理必須遵循兩個原則, 用優(yōu)化思路解決客觀科學的一面, 用不確定的思路解決主觀情感的一面, 并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互動作用, 實現(xiàn)整體的一致性。轉貼于

另一方面, 人們對管理的對象或內容也還存在不同意見。管理學很多概念無論內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類方式合標準也不相同。從營運職能看, 盡管營運職能的決策過程都包含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四個過程, 但是它們的內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學者芮明杰批評的那樣, 把管理限定為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是錯誤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對現(xiàn)實資源的有效整合, 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活動是有效資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們本身并不是管理。為了調和矛盾, 學者們把上述對象稱為廣義的管理學研究對象, 把管理科學的內容也囊括進去了。狹義的研究對象則限定為管理的過程或職能: 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活動。英國科學哲學家卡爾·R·波普爾指出, 科學方法是由科學目標決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對于具體目的才有意義。克萊默( 1975) 認為, 管理思想來自于歸納和演繹推理, 它是一個應用于相當廣泛的情境的系統(tǒng)化的知識。不少管理實踐都是建立在傳統(tǒng)方法和理論基礎上的, 而這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泰羅的思想上。

三、管理學的范式紛爭

范式( Paradigm) 理論最初是由庫恩( 1968) 提出的, 指常規(guī)科學所賴以運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規(guī)范。范式是從事某一科學的研究者群體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共同的基本理論、觀念和方法; 共同的信念; 某種自然觀( 包括形而上學假定) 。范式的基本原則可以在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三個層次表現(xiàn)出來,分別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實性問題、知者與被知者之間的關系問題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論體系問題。當一門學科的知識處在一個范式的指導下時,這門學科就處在“常態(tài)科學”(Normalscience) 時期。在范式的指導下, 科學家們不斷研究、解決問題, 積累知識。但隨著研究的進步, 必然會出現(xiàn)常態(tài)科學的范式所不能解釋的“異例”(Anomaly) 。當異例多到一定程度時, 就會導致知識危機(Crisis) 。后者將迫使科學家們去尋求另外更有說服力的解釋。在這個過程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設、價值、技術和解決問題的范例出現(xiàn), 科學就發(fā)生了一場革命(Revelution) , 科學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學理論范式分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學主義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義范式, 這種分類方法的突出意義是強調管理學理論范式追求的目標??茖W管理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泰羅信奉的哲學, 就是“科學理性主義”或“工具理性主義”。他第一個把科學方法運用于管理當中。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把人看成“經濟人”,認為追求經濟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現(xiàn)。它強調通過勞資協(xié)調來提高勞動生產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勞資雙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為主義學派通過霍桑試驗對古典管理理論進行了大膽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點從“經濟人”的基本假設和從物的因素上轉向“社會人”的基本假設和人的因素上。梅奧的人際關系理論(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過對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對古典組織管理理論的研究范式維度作了四個方向的拓展( 羅珉, 2001) : 單個行為主體的社會性; 人是社會人, 工作中的人際關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 是影響生產效率的首要因素; 組織是人們希望實現(xiàn)自導、自治、自我負責和自我實現(xiàn)的場所; 群體(Group) 總是通過建立他們的價值觀和規(guī)范來控制人們的行為。其蘊涵的理論假設是, 組織善待員工, 員工會改進工作態(tài)度, 并不斷增加滿意度和承諾感, 這種態(tài)度會影響行為, 反過來促進組織績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庫恩的范式革命學說, 在兩個范式之間, 存在四個階段:范式Ⅰ常態(tài)科學異例危機革命范式Ⅱ。這里的常態(tài)科學是指在范式I 指引下積累的知識; 異例是指范式I 不能解釋的新現(xiàn)象; 危機是指范式I 從根本上受到懷疑; 革命是指范式I 全面崩潰。人本主義取代科學主義如果是一場革命的化, 那么將是一個新的范式的誕生。在無法調和勞資糾紛時, 泰羅主義學說出現(xiàn)了異例, 但是說泰羅主義出現(xiàn)了危機,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實。Huczynski 指出, 人際關系學派從未偏離過泰羅主義的思想范疇。正如梅奧( 1924,1925) 在對霍桑研究報告的解釋中看出: 工廠內友好寬松的管理氛圍將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盡管這種因果關系可能逆轉( 生產的高效率會使管理氣氛寬松) , 管理者仍然能夠看到他期待的東西。人際學派的動機思想強調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體的社會作用力、社會滿意度和產量定額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奧給管理者提供了一個通過咨詢和領導技術重建人與社會平衡的新模式。事實上, 人際關系學派倡導加強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義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認為導致管理終結(ManagementEnding) 的元兇。因此, 割裂不同學派的歷史聯(lián)系性是錯誤的。正如羅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樣: 科學主義范式和人本主義范式從管理學誕生開始, 一直主導著管理學的發(fā)展。它們都是管理學范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面, 都對管理學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四 總結

總而言之,管理思想家們所選擇的眾多路徑、取向或“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濟的。不同的學術觀點、學術流派相互間應當寬容、共處。對因理論和方法不同而出現(xiàn)的“分歧”,不必急于達成“一律”。管理學研究不斷涌現(xiàn)新的“范式”和多種“范式”并存, 管理學界出現(xiàn)不同的流派或“學派”, 是管理學走出“叢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論研究繁盛的好事。

參考文獻

1.肯尼迪·克洛克,瓊·戈德史密斯著.王宏偉譯.管理的終結.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第7篇:管理學的研究范式范文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休謨最早提出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問題,他視價值中立與價值的問題為“是”與“應該”或者“實然”與“應然”的問題。休謨認為以傳統(tǒng)道德學為基礎的邏輯推斷總是將“是”與“不是”作為命題判斷的標準,這種判斷邏輯既缺乏相應的邏輯基礎,也沒有實證論證的支撐;所以這種判斷標準具有天然的缺陷,故價值與價值中立之間存在必然的哲學界限,兩者的區(qū)分問題也尤為重要。此后,價值與價值中立問題以及休謨對因果關系的普遍、必然性進行反思所提出的問題便被康德稱之為休謨問題。伴隨著休謨問題在學界的發(fā)展與擴展,在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的漫長研究歷程中,價值中立與價值之爭也驟然上演。在公共行政學界中,韋伯首先繼承休謨的遺風,進一步探究價值與價值中立的關系。韋伯將價值看做一個主觀選擇的問題,如果一個事物是好的,那這個簡單的判斷中就帶有主觀的意識成分,個人的主觀意愿作為個人價值的根本基礎,而對于科學的研究來說,個人的主觀意愿與想法又遠非科學的解決范圍,科學致力于解決事實的問題。同時,個人的主觀喜好也截然不同,不同的個體對于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價值判斷,而價值判斷無法衡量對錯,因此價值判斷并無對錯之分,而科學則不同,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事實才能稱之為科學。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認為韋伯的這一觀點是可以接受的,并指出之所以可能的原因“盡管在描述一個具體現(xiàn)象的時候,作為科學分析之主題的,并不是該現(xiàn)象可體驗到的事實的全部整體,而是一個選取的部分;但歷史的個體如它構成的那樣,所包括的諸事實都是客觀的和可以檢驗的……?!保?]韋伯對于價值與價值中立的理想性分離最終使他構建起統(tǒng)治公共行政學科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科層官僚制理論。在韋伯看來,官僚制的設計機制完全能夠實現(xiàn)公務人員的價值脫離,個人的任務與職責通過規(guī)范性的條例得以體現(xiàn),公務員僅需按照規(guī)則辦事,價值的影響便無處藏身。

韋伯設想中的管理體制成為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科發(fā)展的經典模式,對于后來的組織機構的設計與發(fā)展都產生過重要影響。縱然,組織結構與組織制度伴隨社會形勢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進行不同模式改良,但是韋伯官僚體系的根基與設計理念仍未徹底性改變。在其設計的科層官僚模型中,韋伯給予休謨問題以更為實踐性與組織性的闡釋,他不僅僅熱切擁護休謨所堅持的事實與價值的分析,而且在實踐層面通過一種科學性的制度構建試圖化解事實與價值、價值與價值中立之間的復雜纏繞關系。而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對于“價值中立”的摯愛則顯然深受政治行為主義流派的深刻影響。談論起價值與價值中立的紛爭與糾纏,偏愛政治科學與價值中立的行為主義學派關于價值與事實的理解也受到廣泛地關注?!皩τ谌魏慰茖W研究來說,如果其要想獲取成功,就必須向公眾說明其獲得的知識是有效的”[2],為了證明知識的有效性,社會科學學者都紛紛提出不同的方法論。行為主義的方法論作為一支難以忽略的重要流派,對于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研究發(fā)揮重要影響。行為主義的方法論秉承邏輯實證主義的價值導向,將科學研究的范圍緊緊鎖定在回答事實問題,而非做出價值判斷。因為在邏輯實證主義看來,價值判斷隸屬于哲學與倫理學的問題范疇。行為主義忠實遵從“價值中立”的方法論導向,試圖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實踐,將價值從行為主義的研究中“祛除”。隨著行為主義在社會科學研究中話語權的逐步擴張與盛行,其對于“價值中立”原則更加推崇有加。打著“科學主義”的理性旗幟,行為主義的方法論與價值觀曾一時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主導者,成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學科走向科學化的首要方法論選擇。行為主義的發(fā)展趨勢難以抵擋,而作為主要價值根基的“價值中立”原則也在學者們的不斷爭論中獲得發(fā)展與完善。經歷長期的理論塑造與自我完善,行為主義的“價值中立”原則也發(fā)展成為一種較為完美的系統(tǒng)理論。社會科學研究者,為了實現(xiàn)“價值中立”原則,他們致力于在研究對象、研究過程與研究結論三者之中都貫穿“價值中立”,企圖以此來實現(xiàn)價值中立的實證主義科學夢想。在對于研究對象的分析中,“價值中立”原則倡導科學與哲學的分離,科學是要解決事實的問題,而哲學是回答“應然”的問題。

其次,在研究過程中,價值中立原則力求研究者規(guī)范地依照科學的研究精神與實踐倫理,將個人的情感、價值與主觀偏見等統(tǒng)統(tǒng)拋棄,而不讓這些主觀的感受干擾正常的科學研究;最后,在研究結果中,價值中立原則將事實判斷作為科學的終極目標,而將價值判斷徹底拒于科學大門之外。行為主義為社會科學的研究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其將社會科學看作與自然科學一樣的科學理論,視個人的實證研究與經驗觀察作為研究的基礎,妄圖將社會科學的研究從抽象、思辨與形而上的哲學方法論中解脫出來,使其徹底邁入科學的領域。在行為主義鼎盛時期,社會科學學者終于可以擺脫來自自然科學學者的方法論攻擊,可以自信坦然地成為科學智庫中的重要一員。行為主義的強勢發(fā)展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的革命,公共行政學也不例外。公共行政學既然源自政治學,其發(fā)展也必然存有較為濃烈的行為主義政治學因素。行為主義政治學帶著政治學研究者的雄心試圖實現(xiàn)政治學的“科學化”,行為主義政治學派認為先前的政治學缺乏對于現(xiàn)實的關照,而毫無現(xiàn)實基礎的政治學研究則是空洞與思辨的。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在行為主義政治學的熏陶之下,再次將價值問題提出來。鑒于公共行政學科的具體情況,公務人員的價值處理也成為早期行政學者探索的關鍵性議題。不可否認,帶有個人偏見與狹隘色彩的價值習慣必然有損于公共組織的合法性基礎,而價值中立便成為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者給予公務人員的終極價值評斷。

二、從“價值中立”到“價值回歸”:當代政治哲學與當代公共管理研究的悄然轉型

對于整個十九世紀來說,自然科學的突出成就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了諸多變革,經驗理性為基礎的行為主義學派占據學術話語的主流,這些都對于傳統(tǒng)的政治哲學合法性造成了巨大挑戰(zhàn)。“在十九世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理論都伴隨著時間與背景的不同而發(fā)展,而其發(fā)展的宗旨就是將公共管理學科發(fā)展成為一種真正的科學,使其從非科學中擺脫出來?!保?]然而,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并沒有促進人類社會比例性的發(fā)展,科學家在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與安毅的同時,也為人類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增添了諸多困境。人類社會中的公平與正義問題并沒有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而得到長足發(fā)展,而由公平與正義等價值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挑戰(zhàn)著行為主義研究范式的存在基礎。社會科學的研究正在醞釀著一場嶄新的轉型與革命,當代公共管理學科的也面臨新的歷史機遇與發(fā)展挑戰(zhàn),其研究范式也正在進行著悄然變化。早年沃爾多曾指出,“事實”與“價值”、“是”與“應然”的分離為社會科學家制造了麻煩,“一方面,社會科學家通常都背負著從過去得到的道德信仰的包袱,這些信仰構成了自由民主的觀念。另一方面,這些信仰原初的哲學基礎依然消失,但沒有一種哲學能夠得到普遍的接受并成為一種適宜的替代性選擇?!保?]

對于公共管理學科的研究價值轉型,伊斯頓的《政治科學的新革命》一文功不可沒,其在該文中公開質疑行為主義政治學的研究價值取向,并對于行為主義的研究范式進行猛烈抨擊。他認為政治科學并非政治學家的唯一使命與追求,責任性也同樣必不可少,學者們應該在研究方法與研究事實的選取中充分重視“價值”的作用,該文警示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者對于價值的忘卻,并致力于再次喚起學者研究的價值回歸。此后,建立在邏輯實證主義基礎之上的價值中立原則也受到學者們的批判。哈貝馬斯甚至把實證主義的錯誤歸結于價值中立,他認為把價值與事實分離,便意味著使抽象的應當與純粹的存在對立起來。同時,公共管理學界有不同的學者對于以價值中立為基礎的韋伯官僚模式也報以懷疑態(tài)度,并認為作為政策制定與政策執(zhí)行的公務員來說,實現(xiàn)純粹意義上的事實與價值分離似乎過于天真。而作為當代政治哲學復興之重要標志的羅爾斯的經典巨著《正義論》則進一步將對行為主義研究范式的批判推向。羅爾斯提出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中,社會的正義應該被視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價值訴求。對于正義論的演繹與推論,羅爾斯采取的是一種契約論的理論工具,踏著康德的哲學足跡,其試圖構建一種實質性的政治哲學。羅爾斯竭力構建的政治哲學大廈是從根本上來說是對于行為主義政治學范式的批判,其對于社會公正與社會正義的價值追求也有力地激勵著現(xiàn)在公共管理學科的范式發(fā)展,而結果也著實證明公共管理學科的范式發(fā)展也與羅爾斯的政治哲學密切相連。

在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時期,價值中立的制度設計理念與規(guī)劃帶來的是一種效率至上的實踐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價值中立的組織價值適應了西方國家工業(yè)時期發(fā)展的道德與實踐要求,并對于促進西方國家工業(yè)化的持續(xù)發(fā)展與實現(xiàn)西方國家長期的經濟繁榮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對于傳統(tǒng)公共行政研究來說,價值中立的原則也具有較為現(xiàn)實的作用,其保證政府管理建立在一種規(guī)范化的系統(tǒng)至上,并在制度構架與組織設計之中始終貫穿效率的指導原則,這些都促使建立在韋伯科層官僚體制基礎之上的政府體制運行暢通。價值中立作為傳統(tǒng)公共行政階段的一種重要理論遺產在整個傳統(tǒng)公共行政時期都深刻地影響著公共行政學者的研究。而羅爾斯《正義論》的問世與傳播對于傳統(tǒng)公共行政時期的支柱理論基礎———價值中立原則產生致命性的沖擊,對于價值中立原則所倡導的效率第一原則進行根本性的否定,將政府的代表性、回應性、參與性與社會公正的價值作為公共行政者的首要價值選項。政治哲學復興時期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可謂是公共管理發(fā)展歷程中對“價值回歸”呼吁和追求的典范,縱然新公共行政學最終未能成為像新公共管理運動一樣成為公共管理發(fā)展歷史長河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學派,然而新公共行政學以公平與民主作為目的及理論基礎,主張政治與行政、事實與價值關聯(lián);重視人性和行政倫理研究,倡導民主主義的行政模式以及靈活多樣的行政體制研究。例如Frederickson認為,在20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基于種族之上的不公平與不正義現(xiàn)象十分常見。美國政府的行政官員并沒有依照憲法的意愿促進社會公民的實現(xiàn),因此,為了修正這種理論與實踐的不足,我將社會公平作為公共行政的第三個支柱,使其成為與經濟與效率一樣重要的價值。[5]只是由于“新公共行政學”缺乏概念和理論上的連貫性,并未最終生根立足,未能最終立足而取代傳統(tǒng)的公共行政學“范式”。

三、“價值”與“價值中立”的聯(lián)姻:當代公共管理價值理性的研究反思

羅爾斯的巨著《正義論》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帶來了政治哲學研究的復興,使公共管理學者的研究視野重新回歸到社會政治價值理性之中,其對于社會正義的闡釋也促進西方國家社會契約論的成熟與演進。然而,就如同對于行為主義政治學的研究態(tài)度一樣,對于羅爾斯的自由民主理論也從來不缺乏批評的聲音,比如以麥金泰爾、桑德爾為代表的社群主義者就對于羅爾斯的自由民主理論進行過猛烈的抨擊。對于公共管理的實務者與理論者來說,將公共價值作為審視政府行為的重要準則也已經成為他們的共識,公共價值既作為公共管理學界對于新公共管理的回應,同時也對于我們分析公共部門與公共管理者的行為提出了新的視角。[6]

隨著人類社會整體邁入20世紀90年代,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治理與善治理論、網絡治理理論、政策網絡理論、協(xié)商民主理論、參與式民主理論、強勢民主理論以及公民治理理論等諸多公共管理與民主政治理論流派的興盛均為現(xiàn)代公共管理學科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氣象與血液。這些繽紛多彩的理論豐富了人們對于現(xiàn)代公共管理的認識,并且將這些新的理論運用于國家的公共管理實踐之中,產生了極為積極的效果。然而,這些理論范式的發(fā)展與引入僅僅對于現(xiàn)存的公共管理理論基石與政府管理實踐產生深入影響,對于學者們和政府行政人員創(chuàng)新性地解決現(xiàn)存的政府管理問題同樣具有革命性影響。可對于公共管理方法論研究來說,這些新的理論都并沒有對于文化、國家與社會關系等問題進行細致透徹的分析。在這些新興理論范式看來,這些傳統(tǒng)的議題已經喪失了其探討的價值與意義,社會文化等因素僅僅作為研究框架中的單一變量,科學性的理論能夠突破社會與文化的局限,達到對于社會現(xiàn)象的正確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對于這些新興理論的核心觀點提出挑戰(zhàn),而且許多國家的現(xiàn)實實踐已經證明公共管理的若干實踐范式并未產生理想的效果,此時,新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呼之欲出。公共管理到底應該追求一種什么樣的價值范疇?現(xiàn)代公共管理學者都在孜孜不倦地尋求著答案。在公共管理研究范式轉變過程中,羅伯特•D•帕特南的研究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帕特南對于民主等問題的回答并不是如同行為主義研究者一樣僅僅通過大量的數(shù)據分析與圖表分析來解答意大利的民主發(fā)展問題,對于帕特南來說,這些看似簡單的分析結果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文化價值。[7]如今,帕特南的社會資本理論逐漸成為一種有價值的分析工具去解釋不同國家的民主實踐問題,而社會資本理論更為重大的意義則是將公共管理研究范式中的“價值”與“價值中立”進行珠聯(lián)璧合的完美融合。弗雷德里克森等著名的公共管理學者所倡導的“公共行政精神”更是將公共管理對“價值”的訴求推向了新的,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言,“理性的假設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傳統(tǒng),對于創(chuàng)造可靠的、經驗的公共行政理論是必不可少的。但單純來自理性假設和社會科學方法中所產生的理論還不能解釋這個領域的重要力量?!保?]公共行政精神的孕育與成長也是公共管理研究范式更為摯愛價值理念與價值理性的深刻體現(xiàn)。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科學便致力于實現(xiàn)這樣一種理想的目標:建立一種可以復制的、客觀的與普遍性的科學,而且可以通過量與數(shù)學的方式進行衡量。這些科學性的理念也逐步根植于公共管理的研究之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公共管理學者的研究中,他們仍然缺乏一種共識,尤其是對于科學的構成以及公共管理研究的本質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事實上,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的三種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都經歷過周期性的身份危機,不可否認的是,身份危機也同樣困擾著公共管理學科的發(fā)展。[9]公共管理的研究特征與方法特性直接影響公共管理的身份確認。縱觀公共管理學科的歷史演變,價值與價值中立的分分合合與整個社會科學的方法論演變趨勢都密切相連。社會科學學科的方法論演變也經歷著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爭論,而且量化研究所基于的哲學基礎與價值中立頗為相似,作為一個科學研究者,應該在科學研究中避免情感因素的干擾并力求實現(xiàn)研究事實的客觀呈現(xiàn);對于質性研究來說,其對于社會意義的關注與重視也與價值原則的訴求有所聯(lián)系,兩者都將社會意義作為社會現(xiàn)實分析的重要參考。對于社會科學學科方法論的發(fā)展來說,價值與價值中立、定性與定量研究也似有融合之勢。Brower認為“近十幾年來,公共管理學者對于方法論的科學性進行不斷的爭論,諸多學者都認為定量研究應該作為定性研究的作用,從而取代定性研究。而有的學者卻持相反意見”。[10]Omar等人曾對于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進行過分析,他認為:“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區(qū)別主要通過數(shù)據收集與分析方式而得以區(qū)分開來。然而,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在科學調查與目的與范式方面也存在不同,定量研究將社會看做一種客觀存在,而定性研究將社會現(xiàn)實看做是一種社會構建。”[11]對于公共管理研究而言,近十年來,學者們對于定量研究方法論的僵化性進行過批判,并提出用定性研究來替代定量研究。[12]然而,學者們雖然對于定性研究的重要性與價值有所認識,并且致力于實現(xiàn)一種公共管理定性研究的振興,然而,學者們在不斷的研究實踐中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單一追求定性研究在公共管理學科的普及難以適應現(xiàn)實公共管理實踐的發(fā)展,因此公共管理學者重新思考定性與定量研究方法論的結合,將定性與定量方法的融合也被學者戲稱為一種“聯(lián)姻”。[13]

如今在公共管理的研究中,更多的學者開始倡導一種“混合型”的研究方法論[14],試圖將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結合起來,在同一項研究中,使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充分結合,并最終實現(xiàn)定性與定量的研究價值。

四、結語與反思:公共管理研究價值融合的繼往開來

如何實現(xiàn)公共管理價值融合的持續(xù)性的發(fā)展是公共管理學者在未來研究中急需解決的一項根本性研究命題,“對于公共管理學者來說,我們需要從發(fā)展公共管理學科的范式中走向一種持續(xù)性發(fā)展的公共管理道路”[15],“實現(xiàn)公共管理學科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是根本之道?!保?6]公共管理學科首先應不斷探求新理論、新方法,將理論創(chuàng)新作為自身適應政府管理實踐的根本基礎;同時,公共管理學科也不斷強化其應用性價值,因為在如今的政府治理情形下,僵化、單一與滯后性的政府管理體制已經難以應對復雜與多變的社會發(fā)展,公共管理作為一門科學性的學科,在理論發(fā)展與實踐探索領域,其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發(fā)揮重大深遠的影響和作用。

從公共管理發(fā)展歷史銀河中諸多理論范式革新與多次聲勢浩大的政府管理改革實踐運動之中,公共管理學科都已經向我們昭示出其強大的學術活力與生命價值。對于任何一門社會科學來說,社會問題的發(fā)現(xiàn)與社會問題的解決始終是社會科學學者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如何發(fā)現(xiàn)與解決社會問題始終是社會科學學者難以回避的現(xiàn)實議題。社會歷史的實踐發(fā)展也充分說明,如果一門科學不能解決社會實際問題,那么它的價值也將大打折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對于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逐步擺脫了哲學的抽象方法論,兩者都開始探索適應其發(fā)展的方法論。自然科學最終還是走向了實證主義的路線,妄圖通過量化的研究做出對于社會現(xiàn)象的理性解讀。默頓指出:“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完全可能因為另外一組理由而不愿意考慮社會環(huán)境對科學的作用。他們可能擔心自己工作的高貴性或完整性會由于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的內在含意而受到損害……”。[17]

由于自然科學在理解社會現(xiàn)象與創(chuàng)造人類物質文明中的巨大作用,使其長期以來霸占科學的名號,并對于社會科學的科學地位不予認同。同源于哲學體系的社會科學為了應對自然科學的強勢地位,其首先對于實證性的研究方法論提出質疑,并且抨擊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在社會認知與文化發(fā)展等方面的不足;在兩者的不斷爭論中,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方法論都在其固有的基礎上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對于自然科學學者來說,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與多次技術故障之后,開始著力于反思自然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對于人類社會的倫理價值與社會意義。而對于社會科學學者來說,長期以來被視為脫離實踐與缺乏現(xiàn)實關照的無用之學,也開始嘗試借用自然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來解析社會現(xiàn)象。作為社科科學中一名新成員,公共管理學科的延續(xù)與更新也必將從方法論做起。透過歸于科學方法論的歸納與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價值與價值中立原則辯論與爭吵,我們也能給予較為清醒與客觀的認識,價值倡導對于人類社會的關愛與回應,鼓勵科學的發(fā)展不要放棄人類社會這個基本實體;價值中立鐘愛真實、純粹與客觀,致力于將人類社會在一種極度清晰的事實與價值之間實現(xiàn)發(fā)展。而價值中立與價值交叉融合才是公共管理研究漫長道路的最終價值追求。

第8篇:管理學的研究范式范文

[關鍵詞]公共管理;途徑;特征;范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95

公共管理是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和學科,形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建立過程中,是建立在相對獨立的學術框架基礎上而發(fā)展起來的。公共管理模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生變化,由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到公共政策再到公共管理學而不斷轉變,不僅影響著學術語的使用習慣,也吸引著大量學者的關注。

1公共管理概述

公共管理是政府公共部門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管理學的內涵等同于公共行政學,是由公共行政學派的學者們所主張的。公共管理學被視為公共行政學的分支機構,對管理技術、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要求較高。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門管理研究領域中的新途徑,主要是以政府作為主要的組織脈絡,以執(zhí)行功能作為合適的焦點,以發(fā)現(xiàn)有效管理原則和技術作為發(fā)展管理的關鍵。行為主義革命研究主要是從體制研究向政治行為研究的過程,使公共行政學失去了在政治學中的中心地位。但是在實際的公共管理中,傳統(tǒng)行政學的根基沒有被真正動搖,新的范式也沒有被確立。

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公共管理成為與公共行政學相抗衡的學派,對政策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公共管理的基礎上。公共管理部門對正式的定量分析和重大政策設計的內容相對較少,卻對政策執(zhí)行或政策管理有著較多的要求。公共管理是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在70年代中期階段開始設置“公共管理”課程。公共管理能夠將執(zhí)行研究中的問題焦點由組織轉移到公共項目上,學者們在研究的過程中,不能單純地看待組織及其對公共項目所產生的紅線,在執(zhí)行研究過程中,需要確立項目的核心地位,需要將執(zhí)行研究的績效問題轉變?yōu)闋幷摰慕裹c問題,由行政人員以正確的方式進行發(fā)起并執(zhí)行,實現(xiàn)對系統(tǒng)問題的調整。學者們需要從績效的重要性方面,來創(chuàng)立新的知識體系,由組織結構與過程向項目與焦點進行轉移,促進公共管理范式的發(fā)展。[1]

2公共管理途徑的特征

21拒斥公共行政學和執(zhí)行研究

公共管理是政府部門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是從一開始就明確拒絕公共行政學和執(zhí)行研究的這兩種傳統(tǒng)。但通過對公共管理學者進行研究可知,無法通過公共管理學者和公共行政學家來說明問題。公共管理學者的學科背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傾向于推進原有的知識背景而產生新知識,需要對新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增強公共管理學者的見識。管理學者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為了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管理學者需要將公共行政學和執(zhí)行研究拋在一邊,管理者認為公共行政學對政策和管理沒有較大的指導意義,而執(zhí)行研究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給人們描繪出的是灰暗和令人失望的圖畫,無法充分展現(xiàn)出公共管理的重要作用,要想促進公共管理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需要加強對商學院戰(zhàn)略的研究,促進公共管理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2]

22一種樂觀的規(guī)范研究領域

在對公共管理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與執(zhí)行研究取得的項目和政策目標的不可能性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無法促進公共管理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執(zhí)行》中的要求去開展各項研究工作,書中強調,需要充分發(fā)揮聯(lián)邦在公共管理項目中的重要性,能夠起到良好的項目作用。公共管理學領域在《管理公眾的事業(yè)》中強調,政治執(zhí)行者對政府獲得良好的績效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公共管理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3]

23以頂層管理者的戰(zhàn)略決策為焦點

公共管理分析是公共管理研究領域中的重要內容,能夠實現(xiàn)對公共機構高層管理者各種行為的分析,明確高層管理者的工作內容,是確保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公共行政學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尋找行政原則,需要重視行政原則,充分發(fā)揮行政原則對實踐者的指導性作用。執(zhí)行研究直接影響著管理效果,無法促進執(zhí)行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需要給予公共管理者堅定的支持,確保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24充分運用案例來發(fā)展知識

公共管理研究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粗糙的演繹方法來實現(xiàn),結合公共管理者的個人經驗來展現(xiàn)出公共決策案例的重要性。公共管理者在實際的工作當中,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結合個人經驗來尋找真知灼見,難以作為合理的預測,無法充分發(fā)揮公共管理的重要作用。要想促進公共管理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需要充分運用案例來發(fā)展知識,通過對案例進行觀察和預測,來了解什么在公共管理中能起到作用,什么不能起到作用,通過對管理者命題的了解,能確保規(guī)范中的最終目標,對管理者的行為進行推導。[4]

25為管理研究取得與決策研究相同的立足點而奮斗

政策分析在公共政策管理學中具有支配性的地位,在經濟學中起到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其決策被視為公共管理學中的重要內容。公共管理學在決策分析中的次要角色,無法通過政策分析的綜合研究來實現(xiàn),使公共管理在經濟學和政策分析中占據重要地位。公共管理途徑被廣泛應用于以下特征中,第一,需要對戰(zhàn)略進行關心,重視關心的過程,以外部焦點為取向。第二,在對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還需要對管理的政治環(huán)境和價值等進行深入的分析。第三,需要將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的”下更為廣泛的定義,將非營利組織和公共方面融入到公共管理工作中來。公共管理理論需要建立在行動理論和規(guī)范理論的基礎上,了解他們所處的脈絡背景和存在的潛在干預功效基礎上。[5]

3公共管理新途徑與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的區(qū)別

新公共管理要求從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之間的差別和相似性進行了解,需要明確公共管理主體的角色與關系之間的區(qū)別,加強對公共服務組織戰(zhàn)略頂層的了解。公共管理新途徑與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的主要區(qū)別有如下幾方面:第一,在對公共管理進行研究時,主要是從政府擴大到政府組織公共機構的過程。而傳統(tǒng)的公共行政主要是對官僚機構的研究。第二,公共管理學實現(xiàn)了公共行政學向外部取向的轉變過程,將重視機構轉化為重視項目。第三,公共管理學具有跨學科的特點,是建立在政治學的基礎上而形成的,能夠將官僚和政治行政二分法作為最基礎的理論,吸收了各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實現(xiàn)了與工商管理學的相融合。[6]

4結論

當前,公共管理途徑和范式處于發(fā)展階段,各項工作內容和工作制度還不完善,人們對公共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展開了批評,人們在批評過程中,能夠擊中其要害,解決了在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和無法解答的問題。公共管理新途徑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促進了公共管理途徑的創(chuàng)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門管理研究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呈現(xiàn)出較大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公共價值管理范式探析[D].福州:福州大學,2011

[2]王詩宗治理理論與公共行政學范式進步[J].中國社會科學,2010(4):87-100,222

[3]劉艷萍新公共管理理論與傳統(tǒng)公共行政理論的比較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1

[4]秦長江協(xié)作性公共管理:理念、結構與過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2

第9篇:管理學的研究范式范文

關鍵詞:范式爭鳴 營銷范式 商品主導邏輯 服務主導邏輯

引言

在科學研究中,理論與范式是兩個支撐學科發(fā)展的重要支點。理論指用來解釋社會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統(tǒng)化的關聯(lián)性陳述,回答事物之間的因果問題,有助于研究者對其觀察進行系統(tǒng)的解釋。與此相對應,范式是研究者用于指導觀察和理解的模型或框架(艾爾?巴比,2008),是一個學科共同體成員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的集合(Kuhn,1970),是一種人們看待問題的思考模式(黎耀奇,謝禮珊,2013)。總的說來,范式提供了視角,理論則在于解釋所看到的東西,理論能夠賦予范式真實感和明確的意義(Scott,2000)。在營銷學領域,學者們在理論問題上給予了極大的重視,研究可謂碩果累累,著作頗豐,如上世紀50年代的營銷組合理論,60年代的4P理論,70年代的STP理論,80年代的關系營銷理論,90年代的體驗營銷理論,2000年的品牌資產理論等等(Kotler et al.,2010),都為營銷理論界和實踐界作出了極大貢獻。反觀,營銷學的范式問題受到的重視并不多,在已有文獻中,甚少關于營銷范式的討論。在為數(shù)不多關于營銷范式的研究,也往往只是將范式看作理論的某個視角,如Gummensson(1998,2002)強調的關系營銷范式(relationship marketing paradigm)、Reibstein等人(2009)強調的營銷組合范式(marketing mix paradigm)以及Quinton(2012)論述的社區(qū)品牌范式(community brand paradigm)。這就導致范式在營銷研究中往往成為理論的附屬品,范式在科學研究中的價值并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出來,失去了指導研究者對營銷問題進行觀察和理解、從而修正或發(fā)現(xiàn)新理論的作用。值得欣慰的是,隨著學科的發(fā)展,營銷學者關于“營銷范式”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已有學者嘗試從范式的高度探討營銷問題。如Lusch和Vargo(2004,2008)從范式的高度,對商品主導邏輯與服務主導邏輯進行分析,并借此探討營銷學科的歷史與未來(Lusch and Vargo,2006;Vargo,2008),為同行關于營銷范式的理解提出了具有重要意義的借鑒啟示。

為了營銷學者對營銷范式問題有一個更深入全面的理解,本文首先會對范式概念進行澄清和界定;然后會對比自然科學的“范式革命”與社會科學的“范式爭鳴”理念;并借用“范式譜”,以營銷學科為例,分析范式對于學科發(fā)展的重要性以及范式爭鳴在營銷學科的重要性;最后,對營銷學科的范式發(fā)展作出結論與展望。

范式概念的界定與發(fā)展

早在1962年,科學哲學家Kuhn便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書中提出“范式”這個概念,并認為范式是對學科發(fā)展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Kuhn認為,范式包含有兩個核心的思想。第一,范式是一個學術指南,是指導觀察和理解的模型或框架,幫助學術共同體理解事物的發(fā)生機制與發(fā)展模式。第二,從范式的發(fā)展歷程看,不同的范式之間存在著互相更替的關系,范式之間存在著優(yōu)劣、并且不可兼容。這種互相更替的科學范式革命,是科學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說”范式,取代了之前“地心說”范式,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于宗教統(tǒng)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xiàn)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又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從Kuhn的互相更替的科學范式觀點可以看出,學者們在討論范式問題的時候,有可能涉及到兩個不同層面的范式范疇,分別為廣義的范式觀和狹義的范式觀。與廣義的范式不同,狹義的范式只包括研究共同體所共享的具體的研究方法或技術,并不涉及學術共同體的信仰和價值。在Kuhn論述“范式革命”的時候,他采用的是狹義的范式觀,表達了自然科學范式的不可兼容性。由于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不是知識的連續(xù)性積累,而是范式的間斷性轉換。當一種范式視角獲得普遍認可時,該范式便進入了“常規(guī)科學”狀態(tài)(如日心說、相對論已經成為了現(xiàn)在的常規(guī)科學)。由于在學科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反常事例無法用現(xiàn)有范式加以解決,當反常事例累積到一定程度,便會引發(fā)科學革命,新范式戰(zhàn)勝舊范式并取得霸權地位(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科學研究進入新一輪的常規(guī)科學狀態(tài)。在這個周而復始的過程中,科學得到了不斷的進步(蔡汀?沙達,2005)。

社會學家Guba和Lincoln(1994)通過對社會科學發(fā)展史的深入研讀指出,基于自然科學的狹義范式觀并不適用于社會科學。他們認為,由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存在著根本的差異,自然科學領域的范式不可兼容性和互相取念在社會科學中并不適用,相對于狹義范式觀,廣義的范式觀可以更好地解釋社會科學的范式革命。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外在于人類社會,而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自身。社會科學是關于人類社會的知識,無法從根本上進行證實或證偽,不同的社會科學知識,并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區(qū)別的只是不同理念受到的認可度不一樣。此外,Guba還倡導學者可以回答本體論(ontology)、認識論(epistemology)、方法論(methodology)三個問題去更好地理解社會科學范式的概念。其中,本體論回答被認知的研究對象的性質為何的問題,認識論探討的是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間的關系性質為何,方法論論述研究者如何獲取研究對象相關知識。在本體論方面,由于社會科學研究的是人類社會本身,就存在社會是主觀還是客觀的分歧,在認識論方面,韋伯的價值無涉觀點與田野觀察的深入研究對象也各有各的觀點和支持者,在方法論方面,定量方法與定性方法均有大批支持者,在不同問題上也體現(xiàn)出各自的優(yōu)勢。在社會學科中,不同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產生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如自然科學范式、實證主義范式、后實證主義范式、批判理論范式、建構主義范式等。不同的社會科學范式有著與之對應的研究問題和研究前提假設,范式之間并不能相互替代。比如,倡導可以通過不斷的研究可以無窮接近真理的后實證主義范式和以認識事件背后的意義為目的的建構主義范式共同支撐著目前主流的管理學研究,兩個不同范式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兩者間并不能相互替代。因此,相對于Kuhn基于自然學科發(fā)展史提出的聚焦于技術層面的狹義范式觀,Guba基于社會科學史提出的“三論一體”廣義范式觀更適合社會科學,范式爭鳴理念也比范式革命理念更適用于社會科學。

下面,將會以營銷學科的范式發(fā)展為例,結合營銷發(fā)展史,論述范式爭鳴在營銷學科的過程與現(xiàn)狀,以期幫助營銷學者及實踐者對營銷范式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營銷范式爭鳴

為了更好地理解范式爭鳴,本文將會借助社會學家Alexander提出的科學連續(xù)譜(continuum)以及陳麗坤倡導的范式連續(xù)譜(paradigm continuum)理念進行分析。Alexander(1987)認為,科學思想存在著一個連續(xù)譜,該連續(xù)譜以先驗的理論為一極端、以經驗的事實為另一極端,兩端之間是一個連續(xù)分布的社會科學思想連續(xù)譜。在Alexander連續(xù)譜基礎上,陳麗坤(2013)提出了范式連續(xù)譜的設想,認為使用范式連續(xù)譜可以更好地理解社會科學中多范式并存、相互爭鳴的存在狀態(tài)。根據范式連續(xù)譜的概念,筆者根據現(xiàn)有文獻整理了營銷范式連續(xù)譜,如圖1所示。

根據管理學批判理論,一切管理學科知識是隨著組織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發(fā)展的,是社會建構的特殊產物(羅珉等,2013),營銷理論與營銷范式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地在演變。從圖1可以看出,在前營銷時代(1950年前),還不存在嚴格的營銷范式和營銷理論。在這個時期,營銷的理念主要是來自于早期的經濟學理論和視角(Smith,1776;Marshall,1890;Shaw,1912),以及管理學的產品學派(Copeland,1923)、制度學派(Nystrom,1915;Weld,1916)以及功能學派(Cherington,1920)。營銷學者和營銷經理主要關注的是如何將產品從生產者手中轉移到消費者手中,重點研究如何通過營銷活動或功能來促成交易。上世紀50到60年代,是營銷管理崛起的年代,也是營銷奠定自己學科地位的時間。經典的營銷組合、市場細分以及4P理論等營銷理論都是在這個時期提出的。隨后,在上世紀70到80年代,STP戰(zhàn)略管理、服務營銷、關系營銷、全球營銷等理念都得到了發(fā)展。在這四十年里,現(xiàn)代營銷理念慢慢被建立起來,營銷學者和經理認識到營銷應該以消費者為核心導向,價值由市場決定,市場營銷的主要職能是形成讓消費者滿意的決策(Drucker,1954;Mckitterick,1957;Levitt,1960;Kotler,1967;Gronroos,1984;Berry,1983)。在1990年后,隨著體驗營銷、顧客資產、社會責任營銷、價值共創(chuàng)等觀念的提出,營銷理論慢慢進入了新的時代(Kohli and Jaworshi,1990;Nornann and Ramirez,1993;Hunt,2000;Gummesson,2002)。營銷學者在批判舊有框架的基礎上,慢慢建立了新的營銷范式,即認為營銷不僅注重產品交換,更應該關注服務、技術、知識等無形產品的交換?;谟行萎a品的營銷觀念,不僅不利于對服務作用的理解,甚至還會導致對營銷理念的誤解。在此階段,服務營銷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

為了對不同階段的營銷理念進行區(qū)分,Vargo和Lusch(2004,2006,2008)提出了商品主導邏輯與服務主導邏輯的概念(由于篇幅的關系,關于服務主導邏輯的具體內容不在此處詳細論述)。他們指出傳統(tǒng)的營銷范式是基于企業(yè)利潤最大化原則提出的(Webster,1992),伴隨著關系營銷的日益壯大,關系營銷漸漸成為了營銷的主流范式(Sheth and Parvariyar,2000)。在當今市場競爭中,營銷已經超越了以往基于交易和關系主導的商品主導范式,慢慢發(fā)展成為一個連續(xù)的社會和經濟過程,一種新的營銷范式―服務主導邏輯―正在形成(Vargo and Lusch,2004)。Lusch和Vargo(2006)認為,由于服務主導邏輯并沒有本身特有的世界觀,服務主導邏輯是一種觀念模式(mindset),該模式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透過社會和經濟交易現(xiàn)象的本質,服務主動邏輯能夠作為前理論(pre-theoretic)和范式層面起作用,目前而言還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范式,但其應該在范式層面(paradigmatic level)進行探討分析。在看待范式這個概念時,Vargo(2008)指出,“范式是十分強大并且富有爭議的,它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式和理念,幫助我們理解和解釋這個世界。與此同時,它限制了我們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起碼限制了我們從對立范式看待事物的能力”。因此,對于企業(yè)管理者和管理研究者而言,如何擺脫傳統(tǒng)的商品主導邏輯范式,從新的視角去看待新的營銷現(xiàn)象,是十分困難的。他總結了三個理解和發(fā)展服務主導邏輯范式所面臨的三個挑戰(zhàn):第一,如何擺脫傳統(tǒng)基于商品主導邏輯范式的影響力,包括使用該范式描述服務主導邏輯的陷阱;第二,需要更寬泛的觀點去理解價值創(chuàng)造的問題;第三,目前大多關于服務主導邏輯的認知,是將其置于商品主導邏輯范式的對面進行理解的,如何脫離已有商品主導邏輯范式的分析框架理解服務主導邏輯是十分困難的。

本文將會結合營銷實踐和營銷觀念的發(fā)展,嘗試對商品主導邏輯范式和服務主導邏輯范式進行區(qū)分。Hoseinzadeh等人(2012)指出,傳統(tǒng)的營銷管理學派由經濟學科的生產理念所支配著,早期的營銷學者大力地發(fā)展、延伸和批判了該理念(Kotler and Levy,1969;Kotler and Zaltman,1971;Levy and Zultman,1975),這時期的營銷觀念是短期的基于交易關系的營銷理念。隨著生產效率的不斷提高以及消費者的議價能力增強,Kotler和Webster分別提倡營銷界需要一場Kuhn式的范式革命。Kotler(1991)指出,企業(yè)必須改變目前的思維,從基于短期目標的交易營銷觀念轉移到基于長期目標的關系營銷觀念,從營銷組合導向轉向關系營銷導向。Webster(1992)借用Grnroos(1991)的“營銷戰(zhàn)略連續(xù)統(tǒng)(strategy continuum)”的概念強調了這種從交易觀念到關系觀念的轉變正在發(fā)生著,他進一步指出,在關系營銷階段,企業(yè)和消費者之間的交互質量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逐漸取代產品質量,成為主導消費者評價的因素。Lusch等人(2007)進一步對營銷理念的演進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和劃分,并提出了“To Market-Market To-Market With”營銷發(fā)展范式。在To Market階段(1950年以前),企業(yè)的營銷重點在于發(fā)現(xiàn)市場,主要解決產品、市場結構和市場功能的問題;在Market To階段(1950-2000),企業(yè)開始重視市場管理,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策略,致力于發(fā)現(xiàn)消費者的潛在價值和開發(fā)最佳的營銷組合;在Market With階段(2010以后),是價值共創(chuàng)階段,此階段強調了價值是由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創(chuàng)造的,消費者作為操作性資源在使用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獲得價值。然而,Lusch和Vargo(2006)更傾向于將To Market和Market To作為商品主導邏輯范式下的兩個流派,并將Market To中的關系營銷觀念作為商品主導邏輯向服務主導邏輯轉變的過渡概念。

目前而言,對服務主導邏輯的認識,大多是將其放在商品主導邏輯的對立面進行深化理解的,這就不可避免的陷入了Vargo(2008)提出的第三個挑戰(zhàn),“如何脫離已有商品主導邏輯范式的分析框架理解服務主導邏輯”。也是由于這個原因,服務主導邏輯尚未形成自己獨特的世界觀(Vargo and Lusch,2006,2008),還不是嚴格意義上成熟的范式。正如Guba所說,所有成熟的范式都不是一時一日的靈光閃現(xiàn),而必須經過有志同道合的一大批學者前赴后繼,不斷地完善該范式的基本假設、理論、價值、技術等,并最終形成一個學術共同體,形成一種人們看待問題的特殊思考模式,培養(yǎng)出共同的世界觀,塑造獨特的本體論、認識論以及方法論,至此,范式便被最終確立。

因此,服務主導邏輯范式的進一步確立,需要營銷學者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共同努力,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該范式,為營銷研究和營銷實踐提供更有意義的分析框架。

為了對營銷范式有一個更深入系統(tǒng)的分析,本文借鑒Guba的“三論一體”理念,從基本觀點、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四個方面對商品主導邏輯和服務主導邏輯進行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商品主導邏輯強調的是產品的交換價值,其本體論認為人們交換的對象是商品、交換價值是商業(yè)活動的基礎,認識論強調價值是由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產品為人們提供價值;與之相對應,服務主導邏輯強調的是使用價值,本體論認為人們交換的對象是專業(yè)技能所帶來的利益或服務、使用價值才是商業(yè)活動的基礎,認識論強調了價值是由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創(chuàng)造的、企業(yè)只是價值的主張者、產品只是價值的媒介。

結論與展望

與自然科學不同,對于社會科學,理論范式只有是否受歡迎的程度,很少會被完全拋棄,社會科學范式沒有對錯之分(Guba,1990)。理論范式之間并沒有論出高下低劣,新范式對舊范式的替換是暫時的、相對的,范式間的爭鳴激發(fā)了社會科學理論的豐富發(fā)展,推動了社會科學的蓬勃發(fā)展。如圖1所示,商品主導邏輯和服務主導邏輯并沒有明確的劃分,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重疊部分,比如關系營銷、體驗營銷。

事實上,服務主導邏輯范式的建立,并不是要取代商品主導邏輯范式。即便在未來服務主導邏輯范式完全建立起來,商品主導邏輯范式也不會被完全拋棄。兩種不同范式有著不同的研究視角和研究對象,他們解決的問題不一樣,有著不同的本體論和認識論,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營銷研究的發(fā)展。正如關系營銷的建立,并沒有取代傳統(tǒng)的交易營銷,客戶關系管理的使用,并沒有使得傳統(tǒng)的4P營銷組合被完全拋棄。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和營銷環(huán)境的變遷,商品主導邏輯會日漸式微,服務主導邏輯會日益強大,但是,商品主導邏輯必然會在營銷發(fā)展史上留下璀璨的研究成果,服務主導邏輯也必定最終會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在將來也必定有新的營銷范式出現(xiàn)并且主導學術界。營銷范式爭鳴是科學不斷發(fā)展所必要面臨的陣痛,是營銷研究和實踐必不可少的元素。

對于營銷學科,范式爭鳴有助于學者們更好地看待人類商業(yè)社會的營銷事件,能夠有效地開發(fā)新的理論。在服務主導邏輯范式提出來之后,學術界已經利用該視角進行了許多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到了一些有意義的新理論。比如Micheal(2008)等人指出,服務主導邏輯的提出,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寶貴的理論視角。他們在服務主導邏輯范式視角下,對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文獻進行一個重新審視和評價,提出了不連續(xù)創(chuàng)新(discontinuous innovation)概念。

基于傳統(tǒng)的商品主導邏輯范式的創(chuàng)新理論,都是強調企業(yè)通過不間斷的創(chuàng)新活動,為消費者提供優(yōu)質的產品或服務,如可口可樂、本田汽車、大不列顛航空等知名企業(yè)。然而,傳統(tǒng)的不間斷創(chuàng)新觀點,難以回答谷歌、蘋果、宜家等新興公司的創(chuàng)新問題。這些公司的創(chuàng)新,往往不是由企業(yè),而是由顧客所驅動的,通過消費者的參與、互動進行的創(chuàng)新活動。這種不連續(xù)創(chuàng)新既改變顧客和企業(yè)在價值創(chuàng)造中的角色,也改變了資源在企業(yè)創(chuàng)新中所發(fā)揮的作用。他們的研究豐富了已有關于創(chuàng)新的研究,為學者們提出了一個嶄新的創(chuàng)新研究視角。

總的來說,在目前階段,正如服務主導邏輯的提出者Vargo和Lusch(2004)指出,服務主導邏輯并不是一個理論,因為它沒有回答事物的因果關系的問題,服務主導邏輯不是一個完備的范式,因為它依然沒有自己完善的世界觀依舊缺乏系統(tǒng)完備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但是,隨著學者們的不斷努力,服務主導邏輯范式正在形成,擁護該范式的共同體成員所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正在逐漸豐富和完善。服務主導邏輯范式在未來必定能夠有效推動營銷科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更好地指導營銷學者觀察和理解的模型或框架,為營銷學術界和實踐界輸出源源不斷的知識。

參考文獻:

1.艾爾?巴比,邱澤奇(譯).社會研究方法[M].華夏出版社,2008

2.Kuhn T.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0

3.黎耀奇,謝禮珊.社會網絡分析在組織管理研究中的應用與展望[J].管理學報,2013,10(1)

4.Scott J.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M].2nd ed.Newbury Park,CA:Sage,2000

5.Kotler, Kartajaya,Setiawan.Marketing 3.0: From products to customers to the human spirit [M].Wiley Press,2010

6.Gummesson E.Implementation requires a relationship marketing paradigm [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8,26(3)

7.Gummesson E.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the new economy[J].Journal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2002,1(1)

8.Reibstein D J,Day G,Wind J.Guest editorial:is marketing academia losing its way?[J]. Journal of Marketing,2009,73(4)

9.Quinton S.The community brand paradigm:A response to brand management's dilemma in the digital era [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12

10.Vargo S L,Lusch R F.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2004

11.Lusch R F,Vargo S L,Wessels G.Toward a conceptual foundation for service science: Contributions from service-dominant logic[J].IBM Systems Journal,2008,47(1)

12.Lusch R F,Vargo S L.Service-dominant logic:reactions,reflections and refinements[J]. Marketing theory,2006,6(3)

13.Vargo S L,Maglio P P,Akaka M A.On value and value co-creation:A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logic perspective [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8,6(3)

14.蔡汀?沙達,金吾倫(譯).庫恩與科學戰(zhàn)[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5.Guba E G,Lincoln Y 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J].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1994,2

16.Alexander J C.Twenty Lectures:Sociolog.Theory Since World War II[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7

17.陳麗坤.“范式爭鳴”在旅游研究中的應用-以 “本真性” 旅游研究為例[J].旅游學刊,2013,28(1)

18.羅珉,甘元霞.管理學批判理論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3,35(1)

19.Smith A.An inquiry into the wealth of nations[M].Strahan and Cadell,London,1776

20.Marshall A, Marshall A, Marshall A, et 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an introductory volume [M]. MacMillan, London,1890

21.Shaw A W.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12,26(4)

22.Copeland M T.The relation of consumers:Buying habits to marketing method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23.1

23.Nystrom,P.The Economics of Retailing[M].New York:Ronald,1915

24.Weld,Louis DH.The Marketing of Farm Products[M].New York:Macmillan,1916

25.Cherington,PT.The Elements of Marketing[M].New York:Macmillan,1920

26.Drucker P.F.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M].New York:Harper & Row,1954

27.McKitterick,J. B.What Is the Mar-keting Management Concept?in Bass,F(xiàn).(Eds),The frontiers of marketing thought and science [M],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hicago,1957

28.Levitt,T.Marketing Myopia.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0.38

29.Kotler,P.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67

30.Grnroos C.A Service Quality Model and its Marketing Implic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84,18(4)

31.Berry L L.Relationship marketing[C].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1983

32.Kohli A K,Jaworski B J.Market orientation:the construct,research propositions,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90

33.Normann R,Ramirez R.Designing interactive strate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4)

34.Hunt S D,Lambe C J.Marketing’s contribution to business strategy: market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marketing and resourceadvantage theo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0,2(1)

35.Gummesson E.Practical value of adequate marketing management theory[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2,36(3)

36.Webster Jr F E.The changing role of marketing in the corporation[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92

37.Parvatiyar A,Sheth J N.The domain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 Handbook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2000.3

38.Hoseinzadeh A,Hooshmand M,Ghasemi A.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A Framework for Determining The Paradigm Shift in Marketing[J].Journal of Management Research,2012.4(3)

39.Kotler P, Levy S J.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69

40.Kotler P,Zaltman G.Social marketing:an approach to planned social change[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71

41.Levy S J,Zaltman G.Marketing,society,and conflict[M].Prentice-Hall,1975

42.Kotler,Philip.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 and Control[M],7th ed.,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London,1991

43.Grnroos C.The marketing strategy continuum:towards a marketing concept for the 1990s [J].Management decision,1991.29(1)

44.Lusch R F, Vargo S L, O’Brien M. 2007. Competing through service: Insights from service-dominant logic[J].Journal of retailing,2007.83(1)

45.Guba E.The paradigm dialog[M].Beverly Hills,CA:Sage,1990

46.Michel S,Brown S W,Gallan A S.An expanded and strategic view of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s:deploying a service-dominant logic[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8,36(1)

47.argo S L. On a theory of markets and marketing:from positively normative to normatively positive[J].Australasian Marketing Journal,20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