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叛逆孩子教育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愛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但怎么愛孩子,如何當好孩子的家庭教師,特別是孩子叛逆時堅決說“不”的時候,多數(shù)家長表現(xiàn)出頭疼、迷茫,有時甚至驚慌失措。當孩子處于叛逆期時,家長應采取什么措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本文從三個方面展開討論。
關鍵詞:父母;叛逆期;孩子成長
孩子叛逆的原因多種多樣,家長如何當好叛逆期孩子的家庭教師,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叛逆歷程遮風擋雨、指引方向,與孩子共度迷茫又充滿希望的重要人生里程,通過自身試教、學習、探索和思考,筆者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家教方法,試圖做些借鑒和嘗試。
一、針對不同時期叛逆孩子的心理,采取因時而異的家庭教育方法
“寶寶叛逆期”的教育,父母一定要多用寶寶可以理解的言辭,多與寶寶說明白為什么“要”和為什么“不要”。據(jù)筆者認真研究,這個時期寶寶們的叛逆根源大多來自父母命令和要求式的教育口吻,因為寶寶不懂得其中“要”和“不要”的原因,所以有時表現(xiàn)為父母說“要”,他們說“不”;父母說“不”,他們說“要”,以此引起大人的注意。同時,父母與寶寶溝通時,要注意寶寶的領悟能力,要說些寶寶聽得懂的話。除以上兩方面外,這個時期的父母要多給予子女關愛,多與他們接觸,包括肌膚的接觸,比如經常親親孩子、抱抱孩子,讓孩子體會到父母體貼入微的愛?!皟和涯嫫凇钡慕逃?,父母一定要放棄“一言堂”的方式,凡事多與孩子互動溝通,少些包辦要求,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們。比如,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家長要改變簡單的責罵方法,而要分析原因,對癥下藥地給孩子有效的幫助。
二、針對不同性別、不同性格的孩子,應采取因人而異的家教辦法
對于不同的孩子,施以教育方法應當有所差異,具體要把握三個原則:一是及早教育原則。早教育比晚教育要好,孩子第一次叛逆期前是比較好的教育時機,因為這個時期是孩子的個性、氣質和性別意識養(yǎng)成的一個關鍵階段,孩子對于性別已有較清晰的認識,應該特別注意個性的培養(yǎng)。二是不回避原則。對于處于第一次叛逆期的孩子,要采取不回避的方式進行家庭教育,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逐漸有了性別的意識,有時會向家長提出一些生理方面的問題,比如“為什么我是男的”“我從哪里來的”等,這時父母不能回避他們的問題,而應對他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的解釋。三是平等原則。父母不能讓孩子產生性別歧視。有少數(shù)重男輕女的家長不喜歡女孩,使女孩從小就產生自卑心理。還有一種就是對男孩的溺愛,這也是一種不平等的思想。對待男孩女孩,家長應采取平等一致的態(tài)度,而不能有性別的歧視。
摘要:本文主要價值在于對家庭教育指導做了一些基于學生階段性發(fā)展特征的序列化內容梳理、以及實踐路徑的探討。根據(jù)最新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中確立的育人目標,再結合《上海市0-18歲家庭教育指導內容大綱》,以及我班主任工作的實踐經驗和我們奉賢區(qū)城鄉(xiāng)結合、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層次不一的本土特點,我將序列化家庭教育指導的綱要性內容和具體實施的方法以及相關主題進行了羅列,并試圖尋找到對初中學生家長進行序列化家庭教育指導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初中生階段性發(fā)展特征;序列化;家庭教育
指導最新版《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2017版)在做好中小學德育工作的6大實施途徑中強調了“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構建社會共育機制,爭取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學校德育工作的協(xié)同育人”的工作內容。而在我從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近十年間,我一直感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特別對于初中階段的孩子而言,他們面臨著人格再造的“心理斷乳期”。但是家長受自身專業(yè)、認知的局限,往往對于孩子處于不同階段應采取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持不解的態(tài)度。基于這些,我就初中學生階段性發(fā)展特征開展了序列化的家庭教育指導的探索。
一、確立序列化家庭教育指導內容
學生在初中階段根據(jù)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各個階段有不同特征。根據(jù)最新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中確立的育人目標,再結合《上海市0-18歲家庭教育指導內容大綱》,以及我班主任工作的實踐經驗和我們奉賢區(qū)城鄉(xiāng)結合、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層次不一的本土特點,我將序列化家庭教育的指導內容明確如下表(表一):(一)對初中學生家長進行序列化家庭教育指導的綱要性內容:(如表一)(二)序列化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細化:上表(表一)是基于學生在初中階段的預備年級、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呈現(xiàn)出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長特點,結合《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中的德育工作要求,和11-15歲初中學生家庭教育指導的各項專題內容,對各階段開展序列化家庭教育指導的綱要性內容的確立。現(xiàn)將綱要性內容細化如下表(如表二):以上是對綱要性內容細化出的具體實施和相關主題。但是由于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動態(tài)性生成較多、所以具體操作時還要根據(jù)班級特色、班級學生特點和家長特點來進行調整[1]。
二、對初中學生家長進行序列化家庭教育指導的實踐路徑
(一)利用多形式的家長學校促進家校合作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標準
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而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與過程。由于確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標準的依據(jù)不同,國內外學者提供的判斷標準有所不同,側重點也有差異。例如:馬斯洛認為充分自我實現(xiàn)的青少年就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而美國學者阿特金森認為,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認識、能夠承擔個人責任和社會責任、具有穩(wěn)定與協(xié)調的人格結構的青少年才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傮w來看,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具有以下幾種標志:一是能夠全面地認識自我,有良好的自我意識,能夠做到自知自覺,既對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感到自豪,又不因自己的缺點而感到沮喪,保持自尊,自信;二是有理想,生活有目標,既有敢于拼搏的勇氣,又能正確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做到“勝不驕,敗不餒”;三是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夠接納他人的短處,以包容、積極的心態(tài)與人交往,在相處的過程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懷疑,欣賞多于憎惡;四是當遇到外界刺激時,有較強的情緒控制能力,保持行為協(xié)調,心理平衡;五是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對待事物樂觀開朗,滿懷希望,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態(tài)度。所以,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多持有一種積極的、開放的、現(xiàn)實的、辯證的、通達的人生態(tài)度。
二、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著名心理學家威克曼根據(jù)青少年不適應行為的指向將其分為外攻性問題和內攻性問題,外攻性問題與對待他人有關,如曠課、挑釁、反抗、不合作、撒謊、盜竊、打架、破壞公物等叛逆行為;內攻性問題與對待自我有關,如退縮、消極、悲觀、自卑、自殘、自殺等自我貶低行為。威克曼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更加注重外攻性問題,高估其嚴重性,并想盡方法對青少年的叛逆行為進行約束。而時常被忽略的是具有自貶性的內攻性問題,其往往是青少年出現(xiàn)叛逆行為的根源。所以,心理健康研究人員更加重視青少年的內攻性問題。只有真正走進青少年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地了解他們,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國青少年常見心理健康問題總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外攻性問題
1.自私
都說“自私自利,是立人達人之障”,但是處于轉型期的青少年都會有不同程度上的自私心理。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風氣盛行。所以,有很多人說,自私是人之本性。正如一句民諺所說,自私自利從來弄不明白,究竟它是全人類的一部分,還是全人類是它的一部分。其實,當嬰兒剛出生的時候,他的自我概念如同一張白紙。在經過無我有物、有我無物和物我整合三個階段的順序發(fā)展之后,兒童健康的自我概念才逐漸發(fā)展出來。在這個三個階段的過程中,家庭和社會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溺,并灌輸類似“只掃自己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思想,以及社會上的負面影響,導致有些青少年仍然停留在有我無物的階段,并沒有把主觀和客觀、自我和環(huán)境有機整合起來。這種由自我概念發(fā)展障礙所導致的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在行為表現(xiàn)上就是自私和沒有責任感,凡事只看到自己而不考慮他人的感受。這就會間接地導致青少年出現(xiàn)人際交往危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自私不僅僅是一種不健康的自我觀念,同時又是引發(fā)其他異常心理和行為的根源。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關鍵,社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決定因素?!案改甘呛⒆拥牡谝蝗谓處?。”“推動世界的是搖搖籃的手?!弊怨乓詠?,人們就深知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從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過程來看,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最早、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教育。一個人從出生到成人,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和影響。
關鍵詞:家庭教育;成長;影響
如今的父母認為,生養(yǎng)一個孩子,讓他好好學習都是為他好,能夠找一份好的工作。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絕對不是你在小學、大學所得的分數(shù)決定的。分數(shù)對于孩子來說很重要,但是不能因為孩子分數(shù)低就認為孩子沒出息。真正覺悟的父母的愛,應該是我們對自己的小孩沒有期待,不管他怎樣我們都愛他,我們盡己所能,但不要求他。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問題談談我自己的想法:
1.不要以孩子為中心
家庭教育是不可以完全以孩子為中心的,應該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地位去陪伴孩子成長。如果以孩子為中心,他就會在溺愛中成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育。我們這一代,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于一生,讀書是唯一的出路,有的孩子在讀書階段,什么都不做,只要你在學習,家里的電視開靜音,一家人只看圖片,或者戴耳機。本來讀書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是試問,畢業(yè)后還會遇到工作,成家、生孩子等重要的事情,每個人都要去考慮你的感受嗎?我們只能適應社會,越早適應,今后受的苦越少。
2.不要一手包辦
孩子從有行為能力的那一刻開始,就必須鼓勵和引導孩子學習獨立性,讓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自理自立的好習慣。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自己成了孩子的CEO,有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在補課,奧數(shù),畫畫,大點了加上語文,后來又是英語,等等,一個周末,1天半補課,1個假期,1個半月補課,成天只學習,不用做家務,不和同齡孩子耍,孩子小,沒有反抗,一旦到了青春期,有自己的意識加上荷爾蒙作祟,突然變得很暴躁,父母的任何話都可能成為激怒他的理由。
一、應該激發(fā)出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
一部分陪讀生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學校,認為城里的學校設施齊全,教學水平高,不需要自己教育,就放任自流,不再怎么管孩子。另一類陪讀生家長則恰恰相反,對孩子的管制太多。這兩種極端的養(yǎng)育方法都讓孩子失去了內在的學習動力。那應該如何激發(fā)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呢?
1、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夢想
夢想是方向,夢想是力量,有夢想的孩子有人生的方向和目標。相反,沒有夢想的孩子,眼前一片迷茫,不知人生的方向。因此,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夢想就非常重要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要逐漸引導孩子擴大夢想,矯正夢想,使得夢想有意義、有價值。在幫孩子樹立夢想的路上,家長應該一路欣賞、鼓勵,使孩子的夢想有意義、有價值。鍥而不舍,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2、學會放手,讓孩子自我決策、自我管理
相當一部分陪讀家長對孩子的一切包辦,不給孩子自我決策、自我管理的機會。父母的包辦,不僅體現(xiàn)在孩子的學習上面,還體現(xiàn)在生活方面,就連孩子吃幾碗飯,穿幾件衣服,孩子自己都不能自己做主,都得聽父母的安排。包辦的結果,造成了孩子的嚴重依賴性,缺乏活力,缺乏主動性。那么,家長應如何做呢?家長應該適當放手,讓孩子自我決策,自我管理。比如在每學期開學前,家長應該鼓勵、協(xié)助孩子,讓孩子自己做好本學期的規(guī)劃。他自己做的決定,他就會自覺去努力,去拼搏。低年級孩子寫作業(yè)時,如果有不會做的題,家長最好找借口不要及時去輔導,先讓他自己思考。在學習上,有時候父母越懶,越裝著不懂不會,孩子的學習就會越主動,越自覺。在生活上,自己能干的事盡量讓孩子自己干,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和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二、學會正確賞識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