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析絲綢之路茶葉貿易與茶文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茶葉源于中國,茶飲在中國生根發(fā)芽成為中國人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播至世界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飲習俗,發(fā)展成為全球主要飲品之一。自古以來,中央王朝歷來重視茶葉的種植、生產和出口,茶葉是古代中國重要的利潤來源產品之一,同時也是中央王朝維護邊疆穩(wěn)定和國家統(tǒng)一的工具。近代以來,茶飲傳播至世界,誕生了世界知名的茶飲品牌。新中國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茶葉產業(yè)發(fā)展成就顯著,誕生了具有世界意義的新興茶飲習俗。
絲綢、瓷器、茶葉三大產品奠定了古代中國第一大出口國的地位。茶葉貿易歷來是我國對外大宗貿易的主角之一。自唐代茶葉逐漸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必需品之后,伴隨中國人走向世界各地,茶葉和茶飲也走出國門,走向了世界。在蒙古、俄羅斯,形成了以磚茶為主的茶飲模式;在日本、朝鮮、韓國等儒家文化圈,茶飲被發(fā)展到極致,即為茶道。抹茶在日本成為普通百姓的日常飲品。[1]在東南亞地區(qū),因地處熱帶亞熱帶水果產區(qū),水果茶日漸興起。在我國西藏、青海、新疆,由于受到游牧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奶茶成為主流,在北京花茶較受歡迎,在福建青茶為主,在云南磚茶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20世紀以來,伴隨冷飲的流行,冰與茶之間的相互碰撞,誕生了享譽世界并深受年輕人歡迎的珍珠奶茶等新興茶飲。多樣的茶種、多類型的飲茶方式共同組成了中國飲茶的習俗與文化。
1絲綢之路中的茶葉貿易
自西漢張騫鑿空西域以來,絲綢之路成為古代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之一。伴隨絲綢之路的興起,茶葉因其成本相對低、價格相對低、利潤相對高而需求量大的特點,注定了其勢必成為絲綢之路貿易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我國西藏、青海、新疆、內蒙古等地區(qū)的氣候特點不適合茶葉種植,而食肉飲乳的生產生活習慣卻使上述地區(qū)對茶葉消費成為習慣和必需。在強烈的需求之下,從成都、昆明等地通往西藏、青海的川藏茶路興起,成為茶馬古道重要組成部分。茶葉與鹽巴、糧食等一樣成為茶馬古道上的硬通貨和主要貿易商品。在內蒙古、外蒙古等地區(qū),興起于明朝鹽引制度的晉商借助地利之便主導的萬里茶路,把江南的茶葉販運至塞北,延綿明清兩朝,發(fā)展成為一支重要的商幫。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區(qū)域,由西安,經天水、蘭州、河西走廊,至新疆,翻越蔥嶺到達波斯、印度、羅馬的貿易大通道,是古代世界貿易的中心。在古代世界貿易中心,茶葉是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通過朝貢貿易賞賜、表彰或懲罰地方土著領袖,是歷代中央王朝管理邊疆地區(qū)、開發(fā)邊疆地區(qū)的重要方式,古代中央王朝對茶葉、茶路的管制是拉攏或者打壓制衡地方力量尤其是維護邊疆安定的重要經濟手段和金融手段。[2]晉商等民間商幫的興起進一步補充和豐富了朝貢貿易,為開發(fā)邊疆、穩(wěn)定邊疆和豐富邊疆地區(qū)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注入了新動力。因此,有“先有晉商復盛公,后有包頭市”的俗語,這也表明了山西與內蒙古之間業(yè)已形成的緊密關系。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因為歷史上山西等中原地區(qū)與蒙古高原之間的緊密關系,保障了祖國北部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與統(tǒng)一,這其中小小的茶葉和茶葉貿易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2海上絲綢之路中的茶葉貿易
安史之亂之后,伴隨中國經濟中心從北到南的轉移,尤其是北宋建國之后,海上絲綢之路興起。海上貿易對大宗商品的貨運量高、安全性強等特點,茶葉貿易主要的方向集中在東南地區(qū),朝鮮、日本、波斯、阿拉伯、印度等地區(qū)是主要的進口國。日本高僧榮西來華求學期間,全面學習了宋朝的種茶、制茶、飲茶技術,把日本的飲茶習俗帶到了新的高峰,并著有世界第二部有關茶葉的專門著作、日本第一部飲茶著作《吃茶養(yǎng)生記》。該書分類統(tǒng)計了茶種、茶產區(qū),研究了茶飲的歷史,詳細記載了宋朝的上層、下層社會的飲茶習俗,并從醫(yī)藥角度分析了茶的醫(yī)用功能?!冻圆桊B(yǎng)生記》在日本的傳播,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礎。北宋、南宋、元朝海上貿易是主要的財稅來源之一,由于政府的鼓勵和支持,海上貿易在此期間達到了高峰。[3]《馬可波羅游記》作為享譽西方世界的暢銷書,對遙遠中國的記載反應了古代中國人的茶飲習俗已經傳播至海上絲綢之路的沿線各地各民族?!昂谑枴薄澳虾R惶枴薄跋笊叫“捉涪裉枴背链纫娮C過海上茶葉貿易的沉船記錄了茶葉貿易的高峰,海洋的強腐蝕性毀滅了不耐腐蝕的茶葉,但是成千上萬件的茶具卻完美保存下來。明清兩朝以閉關鎖國對外策略為主,但東南沿海地區(qū)對外茶葉貿易和對內茶葉貿易的通路并未完全關閉。對內茶葉貿易,明清兩朝的鹽引制度成就了晉商和徽商兩大商幫,南方茶葉由于中央王朝的邊疆政策得以在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區(qū)而發(fā)展壯大?!肚迨犯濉份d,明時茶法有三:曰官茶,儲邊易馬;曰商茶,給引征課;曰貢茶,則上用也。明清兩朝貢茶、商茶興起,飲茶習俗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黎民百姓,已經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之中普遍的消費品。[4]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來自西方的帝國主義者為掠奪茶葉貿易之中的巨額利潤,通過偷竊、強盜的手段終于獲取到了中國茶葉種植、制作的全產業(yè)鏈,并在印度等地復制了中國茶葉種植、制作技術。英國、法國等西方帝國的生活方式因為中國茶葉的到來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茶葉在近代化的殖民體系之中傳播至世界各地,發(fā)展成為世界級的飲品之一。自近代之后,伴隨中國茶葉的知識產權和貿易順差被迫丟失,中國進一步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傳統(tǒng)小農種植式的茶葉種植和制作模式被西方工業(yè)化社會化大生產所取代,在出口方面至今未能恢復到宋、元、明的海外茶葉貿易的高峰時期。
3近現(xiàn)代以來的茶葉貿易
自近代以來,伴隨中國逐漸淪為西方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中國被迫裹挾進入西方資本主義體系,沿海沿江地區(qū)的小農茶葉種植戶相繼破產,以安徽、山西為代表的民族商幫被來自西方的大資本家、大工廠主、大種植戶所擠出市場,相繼破產。英屬印度、俄屬高加索等西方資本主義的茶葉品牌利用不平等條約傾銷至中國內地和新疆、西藏、蒙古等邊疆地區(qū),掠取了巨額的利潤,西方資本主義大茶商成為了西方帝國主義入侵中國、分裂中國的工具。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茶葉產業(yè)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成就。我國茶葉產量在2017年達到258萬t,茶葉市場規(guī)模2353億元,主要以國內貿易為主,出口額可以忽略不計。初級加工的散裝為主、知名茶葉品牌不多、大規(guī)模公司基本為零的尷尬局面是我國茶葉經濟的基本格局。[5]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部分傳統(tǒng)的茶葉民族品牌、老字號得以復興和壯大。武夷山大紅袍、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普洱茶等具有地理產地標識的名茶產業(yè)崛起,發(fā)展成為中國茶葉的中堅力量。目前,具有影響力的茶葉品牌約128個,品牌總價值為293.22億元,平均品牌價值為2.92億元。中國茶葉企業(yè)品牌傳播力較強的企業(yè)包括北京小罐茶業(yè)有限公司、杭州藝福堂茶業(yè)有限公司、北京吳裕泰茶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黃山王光熙松蘿茶業(yè)股份公司、天??毓捎邢薰尽⑺拇ㄊ《朊忌街袢~青茶業(yè)有限公司、武夷星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陳升茶業(yè)有限公司、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以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平臺的興起為中小微為主的中國茶葉經濟的復興和走出去提供了技術支持和金融支持。中國茶葉經濟歷經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fā)展,依然是以中小微茶葉種植戶和經營戶為主的經濟結構,電子商務符合了當前我國茶葉經濟結構,因此成為廣大中小微茶葉種植戶、經營者的重要銷售渠道之一。盡管茶葉種植戶、經營者的規(guī)模較小,但是數量龐大,這促成中國茶葉電子商務的興起。更貼近生活、更貼近消費者的茶葉品牌在電子商務的助力下誕生并逐漸崛起。
4一帶一路中的茶葉貿易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改革開放邁入了新時代。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我國茶產業(yè)借此良機邁上了新的臺階。2013年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首提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同年在訪問印度尼西亞期間首提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中國對外貿易和對外交流的主要方向之一。一帶一路倡議是復興古代絲綢之路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壯舉。茶葉源于中國,茶飲源于中國。茶葉是世界認識中國的主打產品,借助一帶一路倡議歷史性機遇,把中國茶葉產業(yè)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是當前主要工作之一。[7]作為茶葉的種植、生產和銷售大國,中國有義務、有責任也有能力為世界茶飲做出更大的貢獻。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知名的茶飲品牌進駐中國市場,利用中國茶葉原材料市場開拓中國市場,在中國這個新興的14億消費市場之中分一杯羹。在以立頓、川寧為代表的茶飲品牌沖擊之下,我國的茶飲產業(yè)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逐漸適應,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茶飲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并在國內金融支持下,逐漸發(fā)展壯大起來,形成了新興的知名茶飲品牌,例如瑞幸、喜茶等受到新時代消費群體歡迎的茶飲。作為最知名的茶飲之一,珍珠奶茶從無到有,從國內市場走向世界市場,成為國際級的新興茶飲品種。以瑞幸、喜茶等為代表的中國飲茶新時尚的形成代表了中國茶飲另辟蹊徑開拓新市場的一種新開拓。在當前我國茶飲市場以散裝初加工產品為主的大環(huán)境下,利用金融手段支持加大品牌推廣的方式是有助于中國茶飲沖破西方知名茶飲品牌封鎖。作為傳統(tǒng)飲茶方式代表的小罐茶正是在這樣的方式下,殺出一條血路,把中國茶飲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以小罐茶為代表的茶飲方式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的飲茶方式和飲茶習俗,是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伴隨中國經濟規(guī)模的壯大和國人走出去,中國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之一———飲茶得以傳播到海外。[8]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依托大企業(yè)、大品牌的綜合實力,把中國傳統(tǒng)的飲茶習俗標準化、規(guī)?;推放苹?,從出口茶葉原材料向出口茶葉新時尚、新生活模式轉變,這成為中國茶葉產業(yè)升級改造的必由之路。依托“公司+農戶”的模式,中國茶葉產業(yè)既可以精準扶貧,更能提升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味。
參考文獻
[1]郭衛(wèi)東.絲綢、茶葉、棉花:中國外貿商品的歷史性易代:兼論絲綢之路衰落與變遷的內在原因[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133~143.
[2]姜含春.國際貿易視野下茶葉之路與絲綢之路比較研究[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146~155.
[3]丁文.中國古代茶葉經濟與絲綢之路[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5(5):9~11.
[4]王郁風.“絲綢之路”與我國茶葉早期對外貿易[J].茶葉,1988(3):1~3.
[6]莊國土.從絲綢之路到茶葉之路[J].海交史研究,1996(1):1~14.
[7]陶德臣.“一帶一路”:中國茶走向世界的主渠道[J].農業(yè)考古,2015(5):257~268.
[8]彭博.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下中國茶葉行業(yè)國際博弈的新機遇[J].福建茶葉,2017(6):40.
作者:李寧 馬曉云 單位:呂梁學院歷史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