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研究評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研究評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研究評述

內容摘要: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也出現(xiàn)了較大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教材的編排,識字教學意識的變化;教師識字教學方法;學生識字學習方法等等。本文研究了在新課改之前的識字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并從以上幾點總結新課改以來識字教學中出現(xiàn)的變化,并探究新課改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特點所給予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綜述

一.概念辨析

近幾年以來,教育部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新課程改革運動,而語文教育的大方向轉向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小學語文教育在這樣這樣的背景下,同樣產(chǎn)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部編版教材的出現(xiàn)。在本篇文章中所論述的新課改,就是基于部編版教材而產(chǎn)生教學和學習上的變化的改革運動。而小學語文低段,則是相較于整個小學六年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側重點的不同,而進行的一個學段的劃分。一般來說,一二年級被稱為低段,三四年級被稱為中段,五六年級被稱為高段。小學低段的學生,剛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自控力差,自我約束力低,但是對圖畫和游戲等活動有著極大的興趣,是及其需要興趣激發(fā)的階段。

二.新課改之前的語文低段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語文教學方式對語文教學效果有極大的影響,正是因為人們對之前的語文教學效果的不理想,為了培養(yǎng)出更符合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的人才,這場語文屆內的新課程改革運動才會被催生出來。那么,在新課改之前的語文低段識字教學主要存在哪些問題呢?在王曉軒老師的《淺析低段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及其他幾篇相關文獻中,根據(jù)教師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和感受,主要總結了一下幾點在新課改之前的語文低段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識字目標的缺失。語文識字教學要讓學生會認字會寫字,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漢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不能夠孤立識字,簡簡單單讓學生會認知,不曉字。而在新課改之前的語文教學中,部分地區(qū)受限于師資力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出于應付考試等目的,僅僅教授非重點字的讀音,而不進行含義的拓展。這樣不能夠深化學生對這些漢字的認知,也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第二種現(xiàn)象就是在語文教學中,為了節(jié)省語文教學的時間,有不少的老師將識字課與寫字課割裂開來。出現(xiàn)了要求會讀會認會寫會用的“四會字”時,也是會根據(jù)自己習慣的學識安排,將要學會寫的字集中放在寫字課上教授書寫,而不是在第一次出現(xiàn)這個字時,就進行讀———認———用———寫的連貫教學。這種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都是因為寫字教學的目標缺失所導致的。(二)識字教學“舍本逐末”。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講好識字教學,是為后面的詞句運用,篇章學習打基礎的,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滲透詞句運用,含義拓展,情感營造是很有好處也很有必要的。但是在之前的語文教學中,存在部分老師,為了應付考試,割裂了語文識字教學的整體性,而舍本逐末,僅僅認識字音字形,通過反復抄寫生字以及做題的方式,來讓學生學習以及掌握生字。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效率低下,雖然短期內看,是讓學生會寫大量的生字,但是與之后更高一個階段的教學割裂開來,沒有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是“殘疾”的。

三.新課改之后小學語文低段識字寫字出現(xiàn)的變化

正是由于新課改之前的小學語文低段識字寫字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新課改對小學語文低段識字寫字教學的指導思想也發(fā)生了變化,從而促進小學語文低段識字寫字學習的變化,主要變化在以下四點:(一)識字寫字教材編排特點。1.識字放在拼音之前,重申識字教學目標。一年級上冊的部編版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學習拼音單元之前,安排了一個單元的識字單元。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教師及學生意識到,拼音只是一種識字的工具,而除了拼音識字之外,還有多種識字方法,例如在閱讀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等等。教材的改版,考慮到了現(xiàn)在的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的多樣化,大多在上小學前就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識字量,而進入小學,先結合生活經(jīng)驗學認字,再學拼音,能夠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拓寬學生識字的渠道。同時,教材的這種編排方法,也明確了拼音只是一種識字的工具,再次強調了識字方法的多樣化。2.識寫分開,多認少寫。部編版教材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識字量大大加大,從一年級的教材開始,一直到二年級,每篇課文的識字量從最少十二個,一直到后來的二十多個,識字量相較于以前的課本大大加大。這樣大量的識字,就是為了后續(xù)的閱讀及寫作做準備,充分說明了新教材對于語文能力要求的提高。但是低年級的孩子體力不足,耐力不夠,能夠接受識字量提高,從學習能力上來說,還不能夠進行大量的寫字,所以部編版教材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多認少寫”,每篇課文后只有幾個生字,強調精學精寫。同時,有一定需要注意,小學語文低段的多認少寫,并不是說對于寫字教學不重視,而是充分考慮到現(xiàn)階段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體力,以打好寫字基礎,掌握握筆姿勢和書寫姿勢,規(guī)范筆畫,強調觀察為主。多認少寫,正是為以后的多認多寫打基礎。(二)識字寫字教學意識?;谝陨喜烤幇娼滩牡淖兓?,那么教師在進行識字寫字教學時,要具有哪些教學意識呢?1.教師應具有歸類教學的意識。語文書上的課后生字是按照生字在課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編排的,教師一方面可以使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讓學生在認讀課文的過程中識字,同時,還可以采用歸類識字的方法??梢詫⒄n后生字按照偏旁、結構、甚至是讀音,例如前鼻音、后鼻音、平舌、翹舌等進行分類,組織教學。這種歸類教學的意識,一方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可以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識記大量具有同類特點的生字;同時,這種歸類教學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字與字之間的相同點和相似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自主識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2.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應有恰當?shù)剡M行組詞造句的訓練的意識。識字教學是與詞語、句子、段落、篇章的學習相結合起來的,是為后面的學習打基礎。在進行識字教學時,不應該將識字孤立開來,應該意識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將識字教學與組詞和造句結合起來。這種教學意識,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對于生字的記憶和理解,同時,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后續(xù)的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四.新課改對于語文識字寫字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并重

總的來說,新課改十分強調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并重,反應到小學語文低段的識字寫字中也是如此。一方面,部編版教材強調大量識字,要求教師使用多樣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學會隨文識字、集中識字、在閱讀中識字地方方式,并且能夠運用生字,會組詞會造句,強調了識字教學的工具性屬性;同時,部編版教材也十分強調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字源,傳播情感,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部編版對于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取向,也啟示著廣大一線教學工作者,在實際教學之中,第一要點就是準確把握識字教學的根本目標:那就是提高學生的識字量,培養(yǎng)學生興趣,交給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同時灌輸相應的情感教育,為學生后期的持續(xù)性學習打好基礎。同時,為了達成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要鉆研教材,運用合適的方式教學,例如歸類教學、情景化教學、交流識字、閱讀識字等等;同時,還需要結合低段學生的特點,采用趣味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切,都要求教師課前做好準備工作,為精彩而完整的識字教學做準備??v覽新課改以來的識字教學的研究,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有不少一線工作者已經(jīng)逐步有了對識字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認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受限于教師水平、課時、學生水平差異、教學資源等等,許多教師的識字教學的呈現(xiàn)依然不盡如人意。理論先行,下一個階段,如何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將這場新課程標準改革落到實處,落到細處,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此后一生的學習打基礎,是我們亟需研究的內容了。

參考文獻

[1]趙桂清.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134.

[2]周麗娜.小學語文如何針對核心素養(yǎng)教學[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2):95.

[3]李玉梅,張會芳.新課程理念下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2):106.

[4]林春菊.淺談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低年級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8(36):96-97.

作者:周夢竹 萬四光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附屬小學 湖北省孝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