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范文

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

第1篇: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范文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問題;對策

一、縣級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審計工作的時間上存在問題。經濟責任審計一般應當遵循“先審后離”的原則。但在近年來的實際操作中,大部分項目是先離任后審計,存在為了得到評價和為了任用干部而委托審計部門走形式的現(xiàn)象。離任者已離崗,接任者也已經到位任職,有的離任者人走了好久才進行離任審計,時過境遷。這種先離任后審計,審計監(jiān)督滯后的現(xiàn)象,從一定程度上講,經濟責任審計已經失去了考核、監(jiān)督的意義,監(jiān)督上的滯后,導致干部考察與使用“兩張皮”。

二是先審后離的原則得不到堅持,審計人員的積極性難以發(fā)揮。當前很多提拔調任的領導干部,多數(shù)都是經過組織嚴格考核,公示通過后任命的。這樣,也往往使審計人員認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雖然很重要,但也只是走過場而已,在這種心理前提下進行的經濟責任審計只能是流于形式,難以發(fā)揮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

三是審計對象上存在問題。不能完全做到在任期內相關領導干部都已應審盡審,不能完全體現(xiàn)公平;多數(shù)審計項目是臨時上陣,總體審計的質量不能保證;大部分員工對領導干部公開贊揚的多,而客觀批評的卻很少,促使很多領導產生“審計走過場”的心理定勢,因此很難體現(xiàn)經濟責任的權威性。

四是審計內容上存在問題。看重財務數(shù)據(jù),忽視理性分析;重問題,輕責任。看重問題羅列,忽視責任劃分。審計內容重點不突出,審計質量難以提高,使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雷同于常規(guī)審計,影響了審計效果。

五是審計方法上存在問題。目前主要采取了查閱、設舉報箱、公告審計、座談等方法。賬外審計方法上下功夫不夠,使審計的問題難以查深查透,審計質量無法提高。

六是審計成果利用上存在問題。通過幾年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逐步成為強化干部監(jiān)督約束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但是,在進一步加大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運用力度方面,尤其是在使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在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上發(fā)揮重要作用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審計結果的利用率不高,審計結果報告滯后于組織部門選拔、任用干部,目前最為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用人和審計嚴重脫節(jié)。其次,缺乏制度保障。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涉及組織人事、紀檢監(jiān)察等各個部門,由于沒有嚴格規(guī)范的保障制度,使審計結果在運用時大打折扣。最后,審計結果運用的衡量標準不一致。由于審計結果運用中沒有統(tǒng)一的衡量標準,導致有些審計結果很難適應當前改革用人機制和加強干部管理的需要。

二、完善經濟責任審計應采取的對策

一是把離任審計監(jiān)督的時間“關口”前移,逐步把離任審計變?yōu)槿沃袑徲?,由事后監(jiān)督變?yōu)槭虑啊⑹轮斜O(jiān)督。這樣不僅可以達到“防患于未然”,而且還能防止和避免經濟行為的“一錯再錯”;不僅能有效地保護干部,還能客觀公正地評價干部的功過;不僅能減少和避免賬目“技術處理”的假賬,還能使審計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資料”;不僅能正確地考察干部隊伍,還能為組織任用調整干部提供依據(jù)。審計實踐證明,任中審計好于離任審計。

二是制定可操作性強的經濟責任界定標準。審計部門在獨立行使審計職能的同時,要加強與組織、紀檢部門的協(xié)作,研究制定經濟責任的界定標準和審計評價規(guī)范,建立一套科學的界定、評價體系,保證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經濟責任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不同部門領導干部之間的經濟責任范圍有很大差異,責任界定和評價規(guī)范應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準確把握各部門之間的差異,確定出不同性質的部門領導干部的評價標準。

三是審計內容的選擇應具有針對性。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不但包括財政財務收支的審計,還包括各項經濟指標具體完成情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情況的審計。在內容上經濟責任審計應當突出重點,主要包括:第一,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重點審計合法性和真實性;第二,審計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政策執(zhí)行情況、投資決策情況、廉政建設情況等,重點審計效益性。

四是審計方法的使用應具有多樣性和針對性。經濟責任審計除使用審計的一般方法外,還可以運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一是“看”,對領導干部所在單位的基礎設施等進行察看,通過觀察、分析產生審計疑問,從而確定審計重點;二是“問”,圍繞領導干部實施的經濟行為對有關人員進行詢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領導者施政情況;三是“訪”,圍繞領導干部的經濟決策和施政行為,走訪相關人員;四是“談”,組織領導干部所在單位不同層次的人員召開座談會,全面收集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履行職責等方面的情況。

五是合理轉化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能否扎實有效地開展下去并不斷取得預期效果,確保不流于形式,關鍵在于對審計結果運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是對被審計者任職期間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綜合評價,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的情況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公開,對于那些嚴格遵守國家財經紀律,認真履行經濟責任,工作成績突出的領導干部是一種表彰和宣傳,而對于那些在任職期間嚴重違反財政財務收支規(guī)定,損公肥私或者,給國家財產造成損失的領導干部,是一種警示、教育和制約。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合理的轉化和運用,能有力地促進縣級以下各級領導干部提高執(zhí)政能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xié)調持續(xù)發(fā)展。

總之,審計機關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工作和積極探索,縣級以下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因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各地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開展也不盡相同,存在一定的問題,希望各上級相關單位及部門根據(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予以規(guī)范、指導和幫助。

參考文獻:

[1]武陽: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4).

第2篇: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范文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報告 審計成果 運用

經濟責任審計是指企事業(yè)單位的法人或經營承包人在任期內或承包期內,對其應負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所進行的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報告是反映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客觀地反映相關負責人在任期內的工作實績、揭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準確評價被審計對象的工作業(yè)績、為審計成果應用者提供決策依據(jù)。

一、 經濟責任審計報告的特點

經濟責任審計報告是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效果、質量等方面的綜合材料,除了具有審計報告的特點外,它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經濟責任審計報告是真實性、合法性與效益性審計成果的綜合體現(xiàn)

這是由經濟責任審計目的決定的。經濟責任審計是通過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經濟責任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審計,確定其經濟責任、評價其工作業(yè)績、監(jiān)督其廉潔自律,為干部管理部門提供評價和任用干部的依據(jù),促進完善干部管理制度。

(二)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反映了被審計對象經營合規(guī)合法性及管理能力

這是經濟責任審計報告與其他審計報告最重要的區(qū)別。經濟責任審計報告突破了以往審計報告只是揭示單位經濟活動事項的局限性,不僅對事而且對人,并且重點是評價領導干部的工作業(yè)績和經濟責任,為干部管理部門提供了既量化又直觀可靠的依據(jù)。經濟責任審計涉及被審計對象在較長一段任期內的經營活動,能夠發(fā)現(xiàn)年度或專項審計中不易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利于揭示其任期內一些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利于發(fā)現(xiàn)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促使管理者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的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和合規(guī)意識。因此,經濟責任審計報告能夠反映被審計對象的管理理念與管理風格,通過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可以發(fā)現(xiàn)被審計對象在經營活動中,是否注重合規(guī)經營,其經營理念和策略是否符合國家政策法規(guī)的要求,檢驗機構自身的經營管理是否規(guī)范,可以揭示被審計對象所負責的業(yè)務領域,是否有章可循、管理有序,借以判斷所存在的經營風險的大小和程度,并及時提出整改措施,盡最大可能及早挽回企業(yè)損失和聲譽,為經營活動的良性發(fā)展提供決策依據(jù)。

(三)經濟責任審計報告中的審計內容必須完整客觀并突出重點

經濟責任審計不僅要對離任者負責,同時還要對接任者負責,幫助接任者弄清單位家底,核實盈虧。因此,對涉及經濟責任的問題要查深查清,不留死角。對任何內容審計人員不可主觀臆斷,隨意取舍,人為地縮小審計范圍,擅自調節(jié)審計內容,同時要突出重點內容,經過認真篩選反映被審計對象負有經濟責任的事實,反映性質嚴重的問題,一般性問題不作為重點予以反映。

(四)經濟責任審計報告中的審計評價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并具體進行分析評判,分清責任

審計評價是經濟責任報告中最關鍵的部分,是有關部門考核被審計對象工作業(yè)績的主要依據(jù)。審計評價是否公正、恰當,直接影響審計項目的質量。所以審計評價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評價時應做到權力與責任結合,成績與問題結合。

二、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運用

經濟責任審計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審計反映被審計對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為審計成果應用者提供決策依據(jù)。因此,要保證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有效運用,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為經濟責任審計營造良好的審計環(huán)境

經濟責任審計的實施及結果利用需要良好的環(huán)境支持,要保證其機構設置上的獨立性、權威性,在工作上給予支持,組織人事部門在委托經濟責任審計時,要充分考慮時間,合理安排批次,并認真對待和充分利用審計結果;相關部門應通過積極配合內部審計工作,及時溝通情況、研究解決經濟責任審計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為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利用提供保障。

(二)健全和完善規(guī)章制度,強化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利用

1. 通過建章立制把干部任免與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先審計后離任”的原則,明確領導干部在任期屆滿或調任、轉任、輪崗等事項前,未經審計不得辦理調離手續(xù)、不得解除經濟責任。凡領導干部職務調整時,審計成果要作為研究干部任免意見的直接參考依據(jù),沒有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報告的不考慮干部任免。對在任期內由于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及所在單位任財政財務收支、專項資金使用及個人廉潔自律等方面出現(xiàn)嚴重違紀違規(guī)問題的領導干部,不得提拔重用,以防止出現(xiàn)審計成果利用與干部管理監(jiān)督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

2. 積極探索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報告公開制度。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報告是對被審計對象任職期間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綜合評價。將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報告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公開,對于那些嚴格遵守國家財經紀律、認真履行經濟責任、工作業(yè)績突出的領導干部是一種表彰和宣傳,而對于那些在任職期間嚴重違反財政財務收支規(guī)定給國家財產造成浪費損失的領導干部是一種警示、教育和制約。同時在各級政府部門積極推行政務公開的基礎上,將經濟責任審計成果作為干部任前公示的內容之一,加強群眾對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有利于改善干群關系,一方面可以讓群眾更全面、更具體了解擬任用的領導干部,尤其是經濟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經濟責任審計作用和效果,使經濟責任審計與干部任職公示制度有機結合起來,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的透明度。

3. 建立經濟責任審計案件移交、查處跟蹤機制。各級審計機關以及企事業(yè)單位內審機構要加大對案件移交、查處跟蹤的力度,對審計查出的重大經濟問題該移交的要堅決移交。同時對移交案件要及時了解辦理情況,一定要跟蹤到底。紀檢、監(jiān)察、司法等部門要做好移交案件的查處工作,及時將結果反饋給審計部門,以便相互監(jiān)督案件線索的辦理, 保證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有效轉化。

4. 建立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綜合分析制度。加強分析,改進方法,深化和延伸綜合報告環(huán)節(jié),提高深化經濟責任審計成果水平。一方面,應通過對審計結果的分析,發(fā)現(xiàn)內控管理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出針對性措施,用制度堵塞和防止漏洞,完善對領導干部的制約和監(jiān)督,為扼制風險從源頭上提供經驗和依據(jù)。另一方面,通過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綜合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被審計對象在一個較長的任期內,其經營目標、理念、策略的轉變和發(fā)展,有助于總結和檢討干部的培養(yǎng)、成長的經驗教訓,人力資源部門可通過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好好總結經驗,以點帶面,將優(yōu)秀的管理經驗加以推廣,促進產生良性的人力資源培養(yǎng)機制。

5. 完善落實經濟責任審計問責制。審計問責以審計為突破口,落實行政問責制,是提高行政效能,增強政府執(zhí)行力和公信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可以作為對審計對象實行“問責制”的依據(jù)。然而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專門的問責法律,關于問責規(guī)章的制度僅僅是在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中稍有提及。問責法律的滯后遠遠不能滿足問責實踐的需要,致使問責制的效能難以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完善落實經濟責任審計問責制是經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的關鍵。

6. 建立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跟蹤督察制度。要將領導干部責任審計結果情況書面告知相關人員,責成被審計對象單位定期整改,并將整改結果建立歸檔。此外,組織、紀檢部門還應跟蹤了解審計對象在新崗位的工作情況,單位和個人遵守財經法紀情況,在新崗位有無出現(xiàn)在原單位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這樣一方面能使被審計單位,包括各個層次的領導干部受到財經法紀教育,強化領導干部的財經紀律觀念和法制意識;另一方面也能使接任者從中汲取經驗教訓,防止和克服前任曾經出現(xiàn)的問題,有效促進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

(三)加強部門協(xié)調,促進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利用

作為委托方的紀檢、人事部門和作為受托方的審計部門, 其共同目標一致,這就需要在各部門之間建立一種良好的協(xié)調配合機制,實行資源共享,確保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利用。要建立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檔案“一檔兩用”制度, 審計機關與紀檢相關的對口部門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 要實行聯(lián)網, 保障部門之間的信息暢通。

(四)提高審計成果報告質量,推進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利用

1. 要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審計評價體系和標準,正確界定經濟責任。和一般審計評價相比,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對象是領導干部,更具有針對性;其評價內容是任期經濟責任,更具有特殊性;其評價結果是對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參考,更具有嚴肅性。為了使審計人員的評價有理有據(jù),應要探索和建立一套科學、規(guī)范、實用性較強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包括考核、評價兩個指標體系。經濟責任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不同部門的領導干部之間的經濟責任范圍差異很大,紀檢、監(jiān)察、組織、人事和審計部門必須通力協(xié)作,共同研究確定不同性質的部門其領導干部的評價標準,研究探索能準確反映市場經濟活動效果、領導干部經濟業(yè)績的科學指標,要對每個指標的內涵、外延進行明確界定,對評價標準進行量化,把定性分析評價與定量分析評價結合起來,使審計評價工作具有可操作性。要統(tǒng)一評價口徑和考核標準,對于定性評價標準,應緊緊圍繞經濟責任來建立,突出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原則,效益性目標應明確界定。同時還應對內部控制及其執(zhí)行情況進行審計評價。對于定量評價標準,應依據(jù)一定的原則和標準,科學地從數(shù)據(jù)角度界定,分析衡量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在此基礎上,建立能體現(xiàn)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的綜合評價體系,客觀、公正地衡量領導干部履行的經濟職責、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和水平,保證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有效性。

2. 要注重審計報告質量的提高。要突出審計重點,力求把重要問題說清、說透,文字要簡明易懂,專業(yè)術語盡量少用或不用。同時,審計事實必須有充足的審計證據(jù)作支撐,經濟責任界定要準確,審計評價要客觀公正,審計建議要有針對性。

(五)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要充分重視對審計人員的業(yè)務培訓工作,組織審計人員認真學習研討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政策和準則、規(guī)范,切實掌握經濟責任審計目標、審計程序、審計評價內容和標準和審計報告要求,通過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實施人力資源開發(fā)戰(zhàn)略,持續(xù)地進行專業(yè)技能和職業(yè)道德方面的培訓,促進審計人員理論和業(yè)務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經濟責任審計干部的綜合素質,為保證經濟責任審計成果質量,促進審計成果的充分運用作出應有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陳婉毓《非現(xiàn)場審計方法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中的運用》《現(xiàn)代審計與會計》2005年5期第12頁

[2]李正剛、閻桂洲《經濟責任審計應注意十性》《審計月刊》2005年第9期第21頁

[3]張建坤《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開發(fā)與利用》《現(xiàn)代審計與會計》2006年5期第20頁

[4]關晶波《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之我見》《現(xiàn)代審計與會計》2004年第6期第18頁

第3篇: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范文

關鍵詞: 高校; 經濟責任; 審計; 優(yōu)化

高校的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干部任職前后,對其所在單位的經濟活動的合法性、真實性、收益性的評估,從而評價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開展高校經濟責任審計有利于從源頭預防高校領導干部腐敗,加強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促使領導干部依法辦事,保障高校健康有序發(fā)展。加強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實施,在現(xiàn)有審計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是我們應當思考的問題。

一、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高校的經濟責任審計雖已實行多年,但在執(zhí)行審計工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我們應針對現(xiàn)有問題、提出應對措施,加強高校經濟責任審計。

國家審計機關在對高校的經濟責任審計時:一是審計機關受人力、物力制約。經濟責任審計是對領導干部的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監(jiān)督,其中涵蓋了國家和學校決策部署的執(zhí)行情況,以及與經濟責任相關的管理水平等內容。但國家機關的審計工作受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制約,缺乏工程管理、投資、金融等方面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專業(yè)審計人員中能熟練掌握法律、計算機的人才很少,審計機關的整體審計力量有待于進一步加強。二是實現(xiàn)審計全覆蓋還需一定的時間。我國的高校遍布全國各地且數(shù)量眾多,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需要大量的審計資源與之相匹配。而現(xiàn)階段我國的審計資源與審計對象相比,明顯體現(xiàn)匱乏狀態(tài)。在現(xiàn)有條件下,我們急需探究科學的統(tǒng)籌方法,合理配置審計人員,最大限度地挖掘審計機關的潛力,充分考慮審計風險的前提下,提高審計效率,探索切實可行的審計全覆蓋路徑,推動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進程。

二、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優(yōu)化進程

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各門領導經濟自律、完善部門職能。我們應改進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優(yōu)化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一)實現(xiàn)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

隨著高校擴招的進行,高校的經濟活動和經濟內容日益增多,我們應有效合理的分配審計資源,運用新技術和新方法提高審計效率。首先,在高校內部針對審計風險最大、控制力度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加大審計力度,其它環(huán)節(jié)合理安排審計資源,將高校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覆蓋到每一工作流程中,使不符合要求的經濟行為、有損國家利益的行政行為得到遏制。其次,將審計對象有重點的分類,建立數(shù)據(jù)庫,將個人資料、任職情況等登記并實現(xiàn)時時更新。在此過程中,遵循風險導向理念,對單獨設置財務機構的部門或分支機構實行重點監(jiān)督。例如:校辦企業(yè),校內二級單位等要以重要控制活動為線索進行全覆蓋審計。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要追求審計|量,而非審計數(shù)量。

(二)高校經濟責任審計與外部審計相結合

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的完善要與外部審計相結合。高校的審計工作也可以為分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內部審計是針對校內各部門財務收支、固定資產管理、物資采購、建設修繕項目等的審計,審計結果對學校最高領導負責;而對于學校領導層的財務審計,則是由上級管理部門委托獨立審計機構完成的。作為高校經濟責任審計機構應有效利用審計資源,與外部審計部門加強溝通降低雙方的審計成本,提高效率,互相利用審計結果,避免重復審計。

(三)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內容應有所擴充

以往的高校經濟責任審計注重審計對象經濟行為、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合規(guī)性。而對于審計對象的教育服務產出及社會效益沒有過多的考慮。我們應在高校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加入衡量高校任職人員的述職能力的內容。針對不同崗位的審計對象,其審計內容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例如:對高校院系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單純地審計經費使用情況、經費預算是否合理等顯然是不夠的,應加強領導干部的效益考核。作為院系領導、學科帶頭人,是否帶領組織成員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服務、所做出的教育服務產生的社會效益是否達到了職位要求等。

(四)高校經濟責任審計需要優(yōu)化環(huán)境

高校經濟責任審計是促使領導干部廉潔奉公、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的措施。各大高校領導應從思想上轉變對審計的抵觸心理,加大宣傳力度,將審計工作的重要性落到實處。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的執(zhí)行過程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涉獵面廣、工作量大,需要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學校應通過校刊、網站等多方面渠道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統(tǒng)一思想,明確審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引導學校領導干部自律、自強、主動配合。

綜上所述,高校辦學規(guī)模較大,資金量較多,只有將內外部審計有機結合起來提高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完善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程序,才能更好的發(fā)揮高校的社會職能,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我們要從完善審計工作的思路出發(fā),探究審計工作的精髓,為逐步完善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程序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曉紅.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優(yōu)化思路分析[J].管理方略,2009(5):51-52.

[2]李明杰.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相關問題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6(9):92-93.

第4篇: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范文

(-)確立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

1、對行長和部門負責人離任時必須進行經濟責任審計。

2、對行長和部門負責人在一定時期內經營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我行從1998年部署各地州市分行開始搞試點,四冊年我行安排各地州市分行內審機構對所轄的部分支行行長和部門負責人開展了經濟責任審計,今年,我行已將行長經營責任目標完成情況納入了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范圍,將經營責任目標完成情況的審計結果與被審計評價單位的經濟利益掛起鉤來,并擬定出了對行長經營目標責任審計評價的內容和,進一步規(guī)范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3、對分理處、儲蓄所等營業(yè)網點負責人和管錢、管物的有權崗位人員進行經濟責任審計,促進被審計部門完善和落實了規(guī)章制度,取得了較好成效。

(二)明確經濟責任審計內容

l、行長和部門負責人離任審計的主要內容;被審計對象在任職期間執(zhí)行、法規(guī)和業(yè)務規(guī)章制度情況;被審計對象任職期周內依法合規(guī)經營情況;經營管理責任目標的執(zhí)行情況,包括工作任務、計劃指標等;資金、財產安全及完整情況;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及執(zhí)行情況。

2.行長和部門負責人在某一時期內經濟責任審計主要內容:依法合現(xiàn)經營情況和貫徹執(zhí)行金融規(guī)章制度及財經紀律情況;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否都得到了貫徹落實,有無經濟案件和差錯事故隱患;全行和部門經營管理綜合考核指標完成的真實性、合法性;履行工作職責情況;是否正確履行了領導職權和責任。

3、管錢、管物有權崗位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情況,是否認真執(zhí)行了有關規(guī)章制度,有無不安全的隱患;崗位責任履行情況,是否正確行使了工作職權,正確履行了工作職責;是否做到了賬賬相符、賬表相符、賬款相符、賬實相符。

(三)堅持經濟責任審計的原則

1、堅持了“下查一級”的原則。為了提高經濟責任審計質量,更加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明確規(guī)定了由上一級單位的內部審計部門對下一級單位的領導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對于部門領導或重要崗位人員的經濟責任審計,由本級審計部門進行審計。通過實踐表明,堅持“下查一級”的原則,一是強化了審計監(jiān)督工作的獨立性、超脫性、權威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在內控管理中的綜合職能作用;二是使經濟責任審計層次化,明確劃分了各級審計機構的工作職責范圍,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較好地優(yōu)化了各級審計機構的分工,充分調動了各級審計機構的工作積極性。

2.堅持依法審計原則。我們在廣泛總行開發(fā)的《工商銀行金融法規(guī)制度(稽核依據(jù))查詢系統(tǒng)》的基礎上,又結合新疆當?shù)赜嘘P方面的制度規(guī)定制定一些制度辦法,從而保證了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

3、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在審計中以事實為依據(jù),重視調查,對查出的,詳細記載,并進行落實及取證,保證了審計工作的客觀公正性,以及審計結論的準確性。為加強經營管理提供決策依據(jù)。

4、堅持重要性原則。由于經濟責任審計涉及到各項業(yè)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很難面面俱到。因此,我們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從宏觀控制的角度出發(fā),以事項的重要性和審計對象的權利與責任分布情況來確定出重點部位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案,突出審計工作的重點。

5.堅持規(guī)范性原則。一是重視了內部審計的建章立制工作,我們制定了《工商銀行新疆分行領導干部離任稽核實施細則》和《領導干部離任稽核方案》等責任審計方面的實施細則或補充辦法,提高了審計結論的準確性和審計工作的權威性。二是在實施審計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統(tǒng)一稽核重點、統(tǒng)一稽核流程、統(tǒng)一稽核文本的“三統(tǒng)一”要求辦事,周密計劃,精心,做到標準統(tǒng)一、口徑一致,使審計質量得到了保證。

(四)堅持經濟責任審計程序在經濟責任審計中,我們嚴格堅持了審計程序,認真做好準備其施、報告三個階段的工作,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走上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路子。

二、我們的體會

l、經濟責任審計促進了依法治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是按照“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自我約束”的方針來運行的。金融企業(yè)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及某些管錢、管物的有權崗位,其權力與義務的行使是否得當,需要通過開展經濟責任審計來檢驗。從新疆工商銀行近年來所發(fā)生的經濟案件和重大差錯事故來看,除了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管理者行為的監(jiān)督不到位。我行通過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及時督促糾正和處理了一些違章違規(guī)行為,有效地遏制了重大差錯事故和經濟案件的發(fā)生。

2、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是適應國際化競爭,實現(xiàn)規(guī)范化管理的需要。建立一套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金融管理制度,按照經濟辦事,采取、規(guī)范的管理手段來實施經營管理,以盡快適應市場化、全球一體化的挑戰(zhàn)的需要。

3、經濟責任審計促進了銀行的內控建設。巴塞爾《有效銀行監(jiān)管原則》是國際上通用的慣例,是銀行監(jiān)管領域近百年經營成果的,為各國創(chuàng)建有效銀行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據(jù)。我行在經濟責任審計中,較好地發(fā)揮了監(jiān)督、檢查、控制、評價、鑒證的作用,促進了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落實,保障了銀行各項業(yè)務的安全穩(wěn)健運行。同時也促進了權、責、利的有機結合,分清了是非,明確了責任,有力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

第5篇: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范文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對策

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是對所屬單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所負責的財政、財務收支及相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審計,有著自身顯著的特點:首先,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既是對“事”的監(jiān)督,又是對“人”的監(jiān)督;其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涉及期限長,審計范圍廣,所依據(jù)的審計標準多且變化大;第三,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群眾性較強;第四,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結論將為干部的使用和任免提供直接依據(jù)。

為了科學界定責任,促進廉政建設,本文試對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進一步完善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建議。

一、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環(huán)境,不利于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由于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是黨政領導及企業(yè)領導,他們手中握有不同程度的權力,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以及方方面面的說情壓力,個別審計人員顧慮重重,不想碰硬,不敢碰硬;另一方面,個別被審計單位領導認為,審計是組織對領導干部的不信任,存在消極情緒,甚至有個別領導怕暴露問題不愿接受審計,不配合審計,缺乏自覺接受監(jiān)督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審計工作的開展。

(二)內部審計評價體系不規(guī)范,影響了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效果。通過對領導干部所在部門、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情況審計,查清內部財政財務收支目標完成情況,但如何界定原任責任和現(xiàn)任責任、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 、個人責任和集體責任等沒有明確的標準,影響了審計的效果。

(三)“審用脫節(jié)”的問題比較突出,審計成果的運用比較滯后。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往往是“先離任,后審計”,在開展審計工作時很被動,一是對查出的問題不好處理,二是查出的問題大多數(shù)拖而不決,對審計部門查出的問題采取不置可否的態(tài)度,常致使審計走了過場。

(四)審計手段的局限性,導致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難以進一步深入開展。審計主要是通過會計資料及相關資料來發(fā)現(xiàn)和查證問題,有些違法違紀問題不一定就在會計資料中明顯反映,或者是用審計手段難以深入查證,一些問題還不能從經濟社會發(fā)展進步的角度查深查透,必須由有關部門運用特殊手段進行審計,勢必造成審計質量不高。

(五)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不夠高,影響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經濟責任審計涉及的內容很廣,這就要求審計人員既要懂得行政財務,又要懂得企業(yè)財務、投資基建的財務,不僅要具備查賬技能,還應具備宏觀經濟管理知識、政策法規(guī)及審計、會計專業(yè)知識、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如果審計人員的業(yè)務素質不夠全面,就會嚴重制約和影響審計工作的質量。

二、解決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問題的具體對策

(一)確定內部經濟責任審計重點,明確審計步驟,嚴格控制審計的質量。

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應采用定期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的形式。應在被審計單位內部不間斷地進行,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予以糾正。離任審計是內部審計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重點是對被審計人離任時所在單位的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同時對被審計人內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行,為作好離任審計,必須開展定期審計。

1、堅持查帳與調查相結合,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前,要開展審計前的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被審計對象的有關情況,進行審計時,一方面通過查帳收集審計證據(jù),另一方面通過座談和咨詢等形式分別聽取單位領導班子成員、中層干部代表和群眾代表的意見和情況反映,并作好記錄,這樣有助于了解單位的真實家底和被審計對象執(zhí)行財經紀律和廉政情況。

2、在審計內容上要緊緊圍繞委托書的要求以及群眾意見大、反映強烈的問題,重點抓住被審責任人應負的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展開審計,對重大問題及重要情況進行重點審計,要在審前調查的基礎上,周密部署,統(tǒng)籌安排,集中力量打殲滅戰(zhàn),準確地抓住重點并查深查透,保證審計質量。

3、以測試內控制度為基礎,以審核內部經濟責任目標為主線,以核實資產、負債、損益為重點,結合查究違規(guī)違紀行為,相關審計內容交織穿插,相互印證,把握要點,突出重點,形成對責任人內部經濟責任的全方位審計監(jiān)督。

(二)建立完善的考評體系。

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應注重對被審計單位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整體性評價,從中鑒定被審計人的經濟業(yè)績、落實其經濟責任。因此,首先要對被審計單位的主要業(yè)務信息進行確認,從財務報表人手,運用比較、比率分析、趨勢分析、因素分析等手段,尋找突破口,在對財務報表審核的基礎上,結合調查分析、內控測試等手段,審查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其內控管理狀況、經濟效益以及重大決策活動的實施效果進行考核評價。

評價內容可歸結為以下六個方面:(1)預算執(zhí)行情況;(2)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及實際運行效果;(3)風險控制和風險預警系統(tǒng)的建立健全情況(4)財會管理系統(tǒng)的嚴密性、獨立性,資產、負債損益核算的合規(guī)性、效益性;(5)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

(三)將經濟責任審計與經濟效益、環(huán)境審計等聯(lián)系起來。

進行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時,要和經濟效益審計、環(huán)境審計、生態(tài)審計等相結合,這樣才能全面、正確、客觀和公正地考察領導干部的行政能力和綜合政績,把政績觀與科學發(fā)展觀正確結合起來,才可以反映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管理業(yè)績和承擔的責任。

(四)經濟責任審計評價要從實際出發(fā),客觀分析,要堅持全面的、歷史的觀點,審計評價要擺正審計工作在干部考核管理中的位置,做到“參謀而不決策,盡職而不越位”。

1、審什么就評什么,要有針對性。審計證據(jù)不足或不太清楚的事項不做評價,超出審計范圍的事項不予評價。評價的措辭要恰當,有分寸。

2、對所發(fā)生的問題,要分析問題產生的主、客觀原因,該由誰負責任,使有問題的人跑不了,沒問題的人冤不著。

(五)審計結果的應用是經濟責任審計的落腳點,充分運用審計結果,可以發(fā)揮經濟責任審計的威懾和懲戒作用,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為選拔人才提供依據(jù)。

一是對被審計的領導力爭做到“未進行審計的暫不離任、未落實審計決定的暫不離任、未清理債權債務的暫不離任”,將審計結果存入干部管理檔案,為推進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提供決策信息,使審計工作真正成為領導決策和民眾的眼睛。

二是利用審計結果將干部監(jiān)督關口前移,認真分析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傾向性問題,不斷完善制度,從源頭上防止干部在經濟活動中發(fā)生違紀違法行為,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規(guī)范經濟秩序,促進反腐倡廉,提高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使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真正成為純潔黨政領導干部隊伍,懲治腐敗,促進廉政建設的有力措施。

(六)堅持經濟責任審計創(chuàng)新,建立一整套外部審計與內部審計相結合、事前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財務報表審計與管理業(yè)績審計相結合、國家審計與社會中介機構審計相結合的現(xiàn)代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以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審計的監(jiān)督、評價和鑒證的功能。

1、創(chuàng)新人才觀念。審計機關應立足長遠,改革現(xiàn)有的教育培訓模式,采取年度培訓和年度業(yè)績考核相結合的模式,建立以資格認證為中心的人才選拔機制,建立健全公開、公平、公正的人才培養(yǎng)與選拔機制,從源頭抓起,提高審計人員進入門檻,以人為本,把好入門關。

2、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審計領域的擴大,更需要一支懂電算化、法律、管理、工程技術等專職復合型審計隊伍。針對不同職級、崗位、專業(yè)和知識結構人員,進行財務、審計、基建、工程、管理、法律等后續(xù)教育,使審計隊伍的知識結構層次呈現(xiàn)一種多學科、多領域的狀態(tài),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審計人員業(yè)務素質。

3、加快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積極探索信息化環(huán)境下新的審計方式,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逐步實現(xiàn)審計與人事、組織、紀檢、監(jiān)察部門計算機聯(lián)網,與會計核算中心、政府采購中心、財政部門聯(lián)網,建立審計對象情況資料數(shù)據(jù)庫。這樣,既可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又可以為全面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全程實施審計監(jiān)督提供便利,也可據(jù)此確定審計的側重點,節(jié)約現(xiàn)場審計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4、在全面提升審計質量的同時,積極探索通過對權力運行過程的監(jiān)督,逐步實現(xiàn)由單一的、傳統(tǒng)的財務收支審計為主,向經濟責任審計、管理績效審計、財經法紀審計等多種相互結合的審計方式轉變,促進依法行政,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腐敗。

(七)審計風險隨時存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采取措施去發(fā)現(xiàn)風險,預防風險,降低風險。經濟責任審計難度大,需要審計人員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 和業(yè)務素質,只要有了過硬的思想作風和業(yè)務技能,掌握審計方法,審計質量才會有保障,審計風險也才能得以控制。

參考文獻

[1]王國華.淺析交通系統(tǒng)內部審計的現(xiàn)狀與對策.

[2]中國站長前線.對經濟責任審計的初步探索.

[3]潘應祥.淺談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及防范措施.

第6篇: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范文

由于缺乏一套規(guī)范、科學、統(tǒng)一、清晰的干部經濟責任考核評價體系或制度,現(xiàn)實中干部經濟責任是錯綜復雜的,對審計人員的綜合分析、評價判斷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能力要求較高,單靠審計人員的經驗和主觀判斷,很難做到對干部的經濟責任做出正確公允的評價。審計人員的自由裁量權偏大,很容易導致具有類似業(yè)績的干部得到不同審計評價結果的現(xiàn)象。目前,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存在缺乏針對性,專業(yè)術語過多,結論模棱兩可等問題,不利于組織部門的利用。在實際審計工作中,通常是“先離后審”,干部已經任命好了,審計報告的結論對于干部的選拔任用沒有太大參考價值,使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走程序,走過場,降低了審計工作的權威性,也影響了審計人員的積極性。目前高校內部審計機構人員普遍偏少,專職的經濟責任審計人員更少。現(xiàn)有的人員業(yè)務素質還比較低,而經濟責任審計涉及的內容廣泛,對審計人員專業(yè)素質要求較高。經濟責任審計人員需要具備基礎的財務會計知識,宏觀經濟管理、政策法規(guī)知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溝通協(xié)調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等。審計人員素質不高,就會制約和影響審計工作的質量。

開展全過程經濟責任審計的意義

1、擴展經濟責任審計的職能。劉家義審計長提出的審計“免疫系統(tǒng)”理論,對經濟責任審計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責任審計的職能除了要包括傳統(tǒng)意義上的監(jiān)督、鑒證和評價外,側重點還在于預防。開展全過程經濟責任審計,前移審計監(jiān)督關口,突出任前、任中審計,積極開展全過程審計,改變了過去單一的離任審計模式,促使被審計對象對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采取正確措施,邊審計,邊整改,邊落實,可以起到“大醫(yī)者治未病”的作用,避免出現(xiàn)“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的問題。

2、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開展全過程經濟責任審計后,每年年初,內部審計部門根據(jù)經濟責任審計聯(lián)席會議的委托,科學合理地制訂年度經濟責任審計計劃。根據(jù)年度審計計劃,將預算執(zhí)行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專項資金審計、績效審計等與任前、任中審計掛起鉤來,避免重復審計,可以節(jié)約成本,提高效率。全過程審計一方面做到了有計劃、有準備,有利于審計部門合理安排審計資源,另一方面,任前、任中審計,可以盡早掌握干部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領導干部離任時,離任審計可以直接利用前期審計結果,只需對未審年度進行補充審計,有利于減少審計時間和節(jié)約審計成本,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先離后審”的現(xiàn)象。

3、提高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應用。開展任前、任中審計,將任期內的審計結果納入干部考核體系中,可以加強干部日常的監(jiān)督,規(guī)范領導干部管理行為,強化干部經濟責任意識,彌補干部考核評價方法的不足。還能夠使領導干部及時糾正錯誤決策,減少或避免損失,正確恰當?shù)芈男薪洕熑?。也便于組織部門能夠更客觀公正地考察、選拔任用干部,避免干部任用中的失察問題。

4、健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的需要。實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將審計監(jiān)督的關口前移,移到權力可能發(fā)生腐敗之前,移到容易發(fā)生腐敗的環(huán)節(jié)和源頭,把腐敗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對于從源頭防止腐敗,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潔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必要的補充。

全過程經濟責任審計模式的構建

1、建立健全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當前各高校的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基本上只規(guī)定了離任審計相關的內容。為構建全過程經濟責任審計模式,首先應從制度建設著手,明確任前、任中審計的內容,為審計工作順利開展的提高必要制度保證。任前、任中、離任審計雖然在表象上相似處很多,但側重點不同。依筆者淺見,任前審計的側重對敏感、關鍵崗位干部在選拔任用前,對其前一任期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行審計;任中審計的側重對群眾反映問題比較多或者任期已滿三年的干部執(zhí)行全面審計;離任審計是依照正常的人更、調動等,根據(jù)組織部門的委托進行審計。

2、制定比較完備的干部經濟責任評價考核體系。為了減少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定位模糊,隨意性較大的問題,各高校應根據(jù)學校和崗位實際,制定一套規(guī)范、科學、操作性較強的評價體系。大體上可按教學單位、行政處室和校辦經濟實體將評價標準分為三類。評價指標定義必須明確,評價標準能夠量化,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審計評價工作具有可操作性,有統(tǒng)一評價口徑和考核標準。

第7篇: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范文

高等學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有關法規(guī)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范圍等有所規(guī)定,但并未細化。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由于各種困難造成了經濟責任審計評價不規(guī)范等問題,影響了審計質量,增加了審計風險。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內容不明確。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細則規(guī)定中只說明了什么可以評價,并沒有規(guī)定不可以評價或不可以過多評價的內容。因此,在部分高校經濟責任審計中,為使審計報告更容易得到被審計對象的認同,往往存在審計評價內容過于全面化的傾向。表現(xiàn)為:一是充分肯定責任人的成績,對存在的問題只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這種對成績、問題避重就輕的評價,不利于審計目標的實現(xiàn);二是把被審計單位的社會效益、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把被審計單位可持續(xù)發(fā)展納入評價內容,增加了審計評價的難度,加大了審計風險。

2、審計內容過多,造成審計評價目的不明確。許多審計單位將經濟責任審計同一般的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等合并進行,把經濟責任審計建立在單位財務收支審計的基礎之上,經濟責任審計涉及內容過多,這就產生了審計評價目的不明確的問題。為了避免矛盾,審計評價往往就事論事,泛泛而論,只談事實,對經濟責任的歸屬采用回避的態(tài)度,違背了審計評價的重要性原則。特別是不能區(qū)分被審計領導的個人責任和單位集體的責任。

3、經濟責任的不確定性和審計對象種類的復雜性,給審計評價帶來困難。在高等學校中,經濟責任審計對象的種類非常復雜,涉及院校職能部處、院系所、教輔單位和后勤產業(yè)等不同經濟運行模式的單位,以后還有可能涉及到校級領導。有些干部上任后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經濟責任,學校沒有直接授權。有些院長、系主任和所長是專家學者型的人物,他們甚至不直接分管其單位的財務和行政工作。審計對象的經濟責任不明確給評價帶來困難。

4、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和標準體系未能建立,審計報告文本非標準化。評價最大的困難是沒有指標和標準。雖然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但是審計評價指標和標準體系未能建立,審計人員在審計評價過程中缺乏標準,比如對重大經濟事項、重大經濟損失的判斷標準不一致,對審計責任大小的評判就難免存在偏差。

此外,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報告并未采用嚴謹?shù)摹⒁?guī)范的標準文本。在實際評價中沒有嚴格遵照經濟責任審計有關文件規(guī)定,往往帶有主觀隨意性,評價用語不夠準確規(guī)范,使人難于理解或產生歧義,有些評價結論過于絕對化。

5、審計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審計評價質量難以保證。經濟責任審計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審計工作政策性強、責任大,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較高的政策水平、較強的業(yè)務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然而,審計工作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被重視,審計人員地位不高,造成人員素質不高。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差異較大,不能滿足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需要。

第8篇: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范文

本文作者:韓利琴工作單位:浙江樂清農村合作銀行

(一)轉變思維方式,拓寬審計思路現(xiàn)階段領導干部違規(guī)違法行為越來越具有隱敝性,采用常規(guī)的審計方法較難發(fā)現(xiàn)問題,因此審計方法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轉變原有的思維方式,拓寬審計思路,不斷開創(chuàng)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新局面屯.隨著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不深化,這就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精通財務、貸款、計算機、法律等業(yè)務知識,還要善于溝通,特別是項目主審,審計組進駐前要召開被審計單位的相關人員座談會,這是雙方良好的開端"通過計算機輔助審計系統(tǒng)對業(yè)務經營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風險預警,實施流程控制和動態(tài)跟蹤,將不合規(guī)行為抹殺在萌芽狀態(tài);審計組進駐時在被審計對象單位張貼審計告示,提高監(jiān)督力和審計的威攝力"要求被審計對象及其家庭成員填寫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授權書,通過征信系統(tǒng)打印被審計對象及其家庭成員的信用報告,充分反映被審計對象及其家庭成員的負債情況和個人房產明細、信用等情況,將信用報告內容與被審計對象實際收人情況對比,可以從某一方面可以發(fā)映被審計對象的廉潔自律的情況"(二)探索創(chuàng)新,突出審計重點對領導干部提任、離任的經濟責任審計中,重點審計領導干部任期內經辦和審批的貸款,大額費用支出,固定資產租出、租入、購置等,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經營效益評價情況及個人任期內考核結果、廉潔自律狀況、任期內轄內案件情況等,經濟責任審計與效益審計相結合,對被審計對象經辦或審批的貸款余額按大小進行排序,前十大貸款戶必查,不良責任貸款檢查1%,不但對貸款資金手續(xù)的合規(guī)合法性進行檢查,并追蹤貸款資金流向,對抽查的貸款部分進行上門核對,核實貸款真實性;對百元貸款收息率、不良貸款比率、投資理財業(yè)務、國際業(yè)務、債券業(yè)務等開展效益評價,深化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不斷規(guī)范和完善審計方法"切實加強對領導干部費用權、人事權、貸款權的監(jiān)控,提高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人才選拔和薪酬激勵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完善領導干部的動態(tài)管理,具體通過談心、家訪等方式了解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生活情況,重點排查九種人,并建立動態(tài)管理機制,及時掌握實時情況"。強化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運用以簡報的形式通報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情況,對經濟責任審計出的有關問題,及時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并加大問責力度,及時發(fā)整改意見書給被審計單位,并跟蹤整改確保整改落實到位;對審計發(fā)現(xiàn)的重大問題及時報告給董事會同時向監(jiān)事會發(fā)起監(jiān)督建議書,全方位提升監(jiān)督效果;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報告納人被審計對象的人事檔案,將其作為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jù),實現(xiàn)經濟責任審計成果信息共享"平時通過對經濟責任審計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進行匯總、整理、分析、總結,注重實踐經驗積累,認真查找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風險點,提出重點審計范圍及改進意見,為下次經濟責任審計打好基礎,逐步提升和完善經濟責任審計"。

完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法進一步細化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準則,修訂5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法6和5經濟責任審計評價計分表6,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改進審計流程,規(guī)范審計內容"對領導干部整體評分值時,給業(yè)務發(fā)展指標情況得分賦予4%權重、經營效益評價得分賦予占2%權重,內控管理評價得分賦予4%權重,據(jù)此最終得出綜合得分值,得分值在9分以上(含)履職情況為優(yōu)秀、8(含)一9分為良好、7(含)一8分為中、6(含)一7分為一般、6分以下為差"通過業(yè)務發(fā)展指標、經營效益、內控管理等三個方面考核,對領導干部的履職評價采取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工作方法,使評價指標能更客觀地反映被審計對象履職情況和內控管理情況"1、業(yè)務發(fā)展指標完成情況評價"業(yè)務發(fā)展指標完成情況是指根據(jù)領導干部任期前與上任后的存款、貸款、市場份額對比,增長率是否超過系統(tǒng)內的平均水平"業(yè)務發(fā)展速度評價分為較快、一般、較緩三檔,評價為較快得分為9分、一般得分為8分、較緩得分為7分"例如某支行陳XX同志的業(yè)務評價,截至211年12月末,各項存款余額92386萬元,比29年12月末增加4987萬元,增長116.98%;貸款余額8895萬元,比29年12月末增加5699萬元,增長135.58%;211年12月末市場份額為45.29%,比年初上升了4.31個百分點,比29年12月上升了5.31個百分點,增幅高于全行6.63個百分點;該支行存貸款業(yè)務發(fā)展速度相對輪決"2、經營效益評價"經營效益是從百元貸款收息率、不良貸款率、收人成本比率、資本收益率等4個指標年度增長率來看"經營效益評價分為較快、一般、較緩三檔,評價為較快得分為9分、一般得分為8分、較緩得分為7分"例如:陳XX同志在某支行任職期間,211年利潤總額4735.93萬元,比29年增盈213萬元;百元貸款收息率8.37%,比29年度增長.18%;不良貸款率.47%,比29年度下降.45%;收人成本比率125.92%,比29年度增長33.68%;資本收益率15.7%,比2(刃年度增長33.68%,該支行經營效益增長速度逐年加快"3、內部控制管理評價"內控管理通過綜合管理、信貸業(yè)務、財務會計等七個項目來評價,每個項目評價計分表總分為1分,評價內容包括內部控制環(huán)境(25分)、風險識別與評估(15分)、內部控制措施(4分)、信息交流與反饋(1分)、監(jiān)督評價與糾正(1分),制訂評價內容中每一細項的評價要點和評價方法、評價標準、標準分值,根據(jù)經被審計對象確認無異議的審計記錄單在評分表上標注扣分理由打出實際得分,再通過權重得出內控管理最終得分"例如某支行陳XX同志的內控管理評價最終得分88.25分(限于篇幅,七個項目評價計分表及具體計算過程略)"(見表l)通過上述的計算,某支行陳XX同志得到的綜合分值為業(yè)務發(fā)展指標4%*9+經營效益2%*9+內控管理4%*88.25=89.3分,履職情況為良好,被審計對象出色的完成了受托責任"通過對領導干部的經營管理活動內部控制狀況和經營績效的綜合測試和評價,以定量為主,定性為鋪的評價方法更符合客觀性和公正性原則,有利于人事考核和人事任命制度的改革"同時,相關部門采納審計建議,不斷完善經濟責任審計與干部考核撥任用相結合的機制、加強對領導干部管理和監(jiān)督的制度化建設"總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影響面廣、責任重大,內部審計部門要緊緊圍繞農村合作銀行發(fā)展的中心,創(chuàng)新審計理念和思路,不斷規(guī)范和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程序,強化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運用,充分發(fā)揮經濟責任審計在促進和完善金融系統(tǒng)的健康運行中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

第9篇: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重點范文

一、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成因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包括審計程序、取證、查證、定性、評價和處理處罰、責任化分等風險。從近幾年審計實踐來看,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計外部原因形成審計風險

1、與領導干部經濟責任機關的法律、法規(guī)及制度制定滯后,制約審計工作的開展,隨著市場競爭加劇,經濟領域中產生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市場經濟形勢不斷變化。給審計工作提高了更高的要求,層出不窮的新的經濟現(xiàn)象向現(xiàn)有的國家法律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特別是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滯后于經濟和審計的發(fā)展。影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形成審計風險。

2、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影響審計工作質量。領導對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審計工作質量,無論從領導干部調動、提升、免職,還是從審計項目計劃、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審計終結、審計成果運用,如果組織、人事部門不重視,會使審計工作難以開展,會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流于形式,從而形成審計風險。

3、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資料不真實,或有意制造虛假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的虛假、失真,直接影響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真實性和審計評價的客觀公正性。近年來,經濟活動中違法違紀行為更為隱蔽,造假的技巧更加高明。會計資料失真嚴重,審計人員稍有疏忽,就無法審計被審計單位財務收支不實和資產、負債、損益虛假的情況,造成審計判斷錯誤,嚴重影響到審計結論,評價的客觀公正性,形成了審計風險。

(二)審計內部原因形成審計風險

1、審計方法缺乏科學性。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推行時間較短,盡管國家出臺了一些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法規(guī),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原則、內容、方法等作了剛性規(guī)定,但還是缺少具體的操作辦法。大部分還是沿用財務收支審計的方法來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審計的深度和寬度把握不到位,形成了審計風險。

2、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范圍過大。按照規(guī)定,在審計一個地方領導干部任期內經濟責任情況。必須要把單位收入、支出、資產管理、單位制度建設個人廉潔都要審清審透,而審計人員不是萬能的,往往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或審計個人素質、水平限制加至不是完全掌握審計單位全面情況審計的不深不透,影響經濟責任審計質量,形成了審計風險。

3、審計手段的局限性。審計主要是通過財務及相關資料來發(fā)現(xiàn)和查證問題,而有些違紀違法問題不一定就在會計資料中反映,單用審計手段難以深入查證,必須由有關執(zhí)法執(zhí)紀部門運用特殊手段進行調查、才能查清。如:受賄索賄、收受回扣、開假發(fā)票等問題。由于手段的限制,使審計限于僵局,容易造成對問題查處的不深不透,給審計結論帶來風險。

4、對評價的范圍掌握不當。審計評價是經濟責任審計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審計過程中未涉及的具體事議不應評價而評價,或不屬于審計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而妄加評價,或對審計證據(jù)不足、評價依據(jù)或標準不明確的審計事項進行評價,都會產生審計評價風險。

5、經濟責任界定難。經濟責任的界定分為前任和繼任者責任、個人和集體責任、主管和直接責任,涉及政策法規(guī)的變化、主觀與客觀原因、個人決策與集體決策的因素。在審計實踐中,審計人員難以準確界定責任,由此加大了審計風險。

二、降低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建議

1、改善社會環(huán)境、爭取理解和支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爭取黨政主要領導的重視和被審計單位有關人員的積極配合。審計人員才能更好地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高審計質量,有效地降低審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