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幼兒;交通安全;文化;研究;策略
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教會孩子保護自身安全,防止受意外事故(車禍)的摧殘,是社會、學校、家庭和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我們通過觀察和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社會交通存在許多問題,如:超車、超載、超速、行人亂穿馬路、亂闖紅燈、不走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橋等。通過調查我們重新審視了我園的研究點:結合本園實際,如何從幼兒熟悉的周圍環(huán)境和事物入手,營造符合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質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使幼兒、家長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識,在促進幼兒認識、感悟安全的意義和價值的同時,通過營造以“愛與尊重”為基本要求的校園文化精神,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廣闊的天地。因此我園選擇確立了研究課題《幼兒園交通安全文化教育研究》,致力于探究切實可行的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策略,全方位的營造濃厚的交通安全文化氛圍的研究。
一、創(chuàng)設交通安全教育環(huán)境,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讓每一位家長和幼兒走進我們幼兒園就能感受到濃濃的交通安全教育氛圍,這是我們首要要做的事情,為此我們創(chuàng)設了以幼兒園整體文化為背景的大環(huán)境和以特色班為龍頭的小環(huán)境。
首先,與市交警支隊的領導取得了聯(lián)系,在他們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園中心設立了交通模擬小崗亭、斑馬線和交通道路,校園周圍的墻壁上是交通安全知識展板,形象生動的卡通人物和瑯瑯上口的兒歌吸引著家長和孩子的目光,成為家庭交流和學習交通安全知識的平臺。在室內還建立了“幼兒交通安全知識展室”,展室內的交通安全知識畫面豐富生動,趣味易懂。在展室的中央,交警還為我們特意制作了花園小區(qū)道路交通模擬展示臺,在這里有我們專門培養(yǎng)的小交警講解員為各班講解交通安全知識,是孩子們獲得交通安全知識的又一個通道。
另外,我們創(chuàng)設了交通安全教育特色班,做到教育的以點帶面。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上,特色班在班內布置上做到了以交通安全教育為基調,從紅綠燈馬路場景到各種交通標志,都給孩子帶來了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地的教育。在樓道我們還有意識地為孩子們開辟了交通安全教育小畫廊,讓孩子用畫筆盡情抒發(fā)自己對交通安全教育的認識和對未來的暢想。
二、以模擬和情境表演的形式宣傳交通安全知識
針對孩子們喜歡模仿和表演這一特點,我們充分利用小崗亭讓孩子們模擬馬路交通。當孩子們穿上小警服站在指揮臺上揮動自己的小手,自豪情不自禁地洋溢在臉上,其他小朋友或扮演司機或扮演行人,“司機”開著交警支隊為我們送來的自行車和電瓶小汽車隨著紅綠燈穿梭在馬路上。為了讓孩子們真正了解有關的交通知識,教師們特意請教了交警,翻閱了相關書籍,然后編排了一些情景表演,如機動車司機沒有系安全帶、闖紅燈、沒有帶頭盔、小孩在馬路上隨意玩滑輪等情景,小交警要作出相應的教育和處理。這項活動生動有趣,深受孩子們喜愛,同時也進行了交通安全行為規(guī)范滲透教育。
此外,為了讓幼兒對交通安全知識產生濃厚興趣,教師們還編了一套交警韻律操,供孩子們在每天的課間操中表演,從而了解指揮交通的最基本的手勢,如:直行、左轉彎、右轉彎、前車避讓后車等。另外,教師們還編排了情景劇《我是一名小交警》《愛》,舞蹈《我們都是小交警》等在幼兒園、社區(qū)和交警支隊演出,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三、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形式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1.為了扎實地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我們把交通安全教育列入學期的教學計劃中,根據(jù)大、中、小個年齡班的特點選編教材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
(1)運用貼近幼兒生活的、直觀形象的教育內容,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師帶領幼兒采取談話、看圖片、說兒歌、講故事、做游戲、進行表演等形式開展活動,帶領幼兒到馬路上觀看車輛進行、跟交警叔叔學交通手勢、參觀市交通指揮中心等,通過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幼兒對交通規(guī)則有了一個粗淺的掌握,同時讓孩子們明白遵守交通安全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2)把交警請到幼兒園來,給幼兒講交通標志、交通規(guī)則,回答幼兒提出的問題,和幼兒一起游戲,使孩子們更加了解交警叔叔的辛苦,增強了自覺維護交通安全的意識。
(3)開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動,讓孩子去教育社會。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教育形式從接受教育――自我教育――教育社會,是交通安全需要這種心理品質由被動一主動的逐漸深化的心理過程。在對孩子進行交通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交通安全對于孩子來講變成一種需要還是不夠的,因為它僅僅是教育了孩子自己,更重要的是應把這種需要變成一種動力,推動孩子們去付諸行動,在實踐中通過行動深化認識、并教育他人及社會,形成一個遵守交通秩序的龐大群體。于是我們把家長請到幼兒園,與孩子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孩子們來影響成年人。孩子們給家長介紹交通標志,講最基礎的交通規(guī)則,和家長一起行動創(chuàng)編“交通安全家庭口號”等。實踐證明,這種形式非常有效。孩子們是真善美的化身,他們的積極行動感染了成人,從而帶動了一個家庭,影響了所處的社區(qū)。
2.我們的思考。
(1)我國也很重視交通安全,而且通過各種活動對市民進行《交通法》宣傳,在交通方面也加大力度進行整治,但每年乃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于車禍,因此,交通法規(guī)的宣傳和整治要至始至終而且是全民素質提高的一個途徑。
(2)教師要有強烈的交通安全意識,教師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教師要有對未來生活的責任心,做一個交通安全的保護者、宣傳者、教育者,為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
(3)從幼兒身邊的事做起,扎扎實實將交通安全意識融入到校園的各項活動中。不要把調子定得太高,要從孩子身邊細小的事開始引導,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用小圖片、小標志、小游戲、繪本故事等提醒幼兒,增強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并形成園本教材。
1.注意通行安全。
(1)會走行橫道和人行道,過馬路時會看紅綠燈,會跟著大人走,過馬路時不瘋打、瘋跑,不獨自一人橫穿馬路。
(2)認識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標志。
2.注意用電安全。
認識電源插座,不用手或導電物(如鐵絲、釘子、別針等金屬制品)去接觸、探試電源插座內部。
3.注意燃放煙花、爆竹安全。
不自己燃放煙花、爆竹,不用鞭炮玩打“火仗”的游戲,這樣很容易傷人,在大人燃放煙花、鞭炮是,站在距離其遠些的安全地帶。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者運用目的性取樣方法,選擇一所農村幼兒園安徽省懷寧縣Y幼兒園為研究對象。Y幼兒園是該縣一所公辦鎮(zhèn)中心幼兒園,已獨立辦園20余年。在對該園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進行了為期半個月觀察的基礎上,研究者主要運用觀察法和訪談法,選擇該園小、中、大班各1名教師,觀察記錄了他們組織的24個音樂集體教學活動,并對3名組織活動的教師和1名園長、1名教研主任進行了深入訪談。研究對象的具體情況見下表。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大多認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價值
幼兒園教師對音樂教育價值的認識水平,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的教學實踐質量。研究者就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價值,對3名教師進行了訪談。
A:可以培養(yǎng)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增強孩子的樂感。學習音樂舞蹈能使孩子性格開朗,有利于其融入集體。
B:帶來美的熏陶,還能促進幼兒動作協(xié)調能力的發(fā)展,增強節(jié)奏感。另外,舞蹈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團隊精神、協(xié)作精神。
C:增強對美的感知,好的音樂能給人美的享受。孩子可以從律動舞蹈活動中學會協(xié)調身體各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交往能力。
訪談表明,Y幼兒園雖然地處農村,但是教師們大多能夠正確理解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價值,如A教師認同音樂教育對幼兒興趣培養(yǎng)、社會性發(fā)展的價值,B教師和C教師強調音樂的審美教育功能等。
(二)能保證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從Y幼兒園的課程設置看,每個班基本能夠保證每周開展兩次音樂集體教學活動,約占集體教學活動總量的20%,與語言、科學等集體教學活動的次數(shù)相同??梢钥闯觯琘幼兒園不僅在觀念上認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價值,而且在實踐中能保證音樂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存在若干問題
1.教學目標有待調整
教學目標需要依據(jù)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教學總目標、學科的性質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從觀察和訪談結果看,Y幼兒園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主要依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對音樂學科自身知識特點的關注不多。
教學目標三維結構理論將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宜考慮這三個維度,并處理好三個維度之間的關系,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然而,觀察發(fā)現(xiàn),Y幼兒園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大多不完整。從以下案例看,目標1和目標2均屬于技能目標,目標3屬于情感目標,均缺乏對過程與方法目標的關注。教學目標結構不完整,會導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片面現(xiàn)象。
案例一:大班歌唱活動山谷回音(B教師組織)
教學目標:
1.幼兒知道如何唱回聲,知道回聲的特點,會輕聲唱。
2.學會唱這首歌。
3.幼兒能懂得保護環(huán)境。
案例二:小班歌唱活動看朋友(C教師組織)
教學目標:
1.幼兒掌握節(jié)奏型|-。
2.幼兒會唱這首歌。
3.幼兒喜歡和同伴交往。
確定清晰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促使幼兒更好地理解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能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然而,案例一的教師使用的是模糊的表達方式,如幼兒知道(幼兒)學會懂得等,這樣的表述不利于評價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否。
2.活動類型有待豐富
Y幼兒園雖地處農村,但訪談發(fā)現(xiàn),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內容選擇還是比較多樣的。主要有三條選擇途徑。一是教師自建資源庫。幼兒園教師通常都會自建資源庫,里面有多年積累下來的較為經典的、自己擅長的歌曲等資源,方便從中選擇教學內容。二是電視和網(wǎng)絡媒體。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農村幼兒經常會通過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接觸到新事物。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會有意識考慮幼兒正在關注的動畫片之類,從中選擇合適的內容作為教學資源。三是地方藝術資源。A教師的回答比較有代表性。我們這里是黃梅戲之鄉(xiāng)。這些地方藝術資源我們都可以選擇拿來用。然而,研究者發(fā)現(xiàn),雖然教學內容選擇途徑多樣,但Y幼兒園教師大多傾向于組織歌唱活動,活動類型還有待豐富。幼兒園音樂集體教學活動包括歌唱、韻律、打擊樂和音樂欣賞四種類型。在Y幼兒園,歌唱活動就占音樂集體教學活動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許多班級幾乎從不開展打擊樂活動和韻律活動。
3.師幼互動質量有待提高
結合對教師的訪談和對活動的觀察,研究者發(fā)現(xiàn),Y幼兒園教師組織的音樂集體教學活動基本遵循律動導入新內容學習表演/游戲結束的流程進行。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實際上是師幼互動的過程,師幼互動的質量又決定了教學活動的質量。研究者運用《教師與兒童互動質量評價表》,〔4〕對活動中的師幼互動質量進行了分析。以C教師組織的小班歌唱活動小魚游為例。整場活動中,C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大多是教師對幼兒作講解和指導,給予幼兒的反饋均為重復幼兒的回答,對幼兒的評價大多為說得真好某某唱得好這一遍唱得好之類。由此可見,教師的評價與反饋內容失之籠統(tǒng),方式較為單一。這是什么動物?看看魚在哪里?魚在水里干什么?類似的封閉式問題對小班幼兒難度也不大,很難激發(fā)幼兒學習探究的積極性。
4.教學評價缺少多主體參與
《綱要》指出,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其家長均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然而,Y幼兒園的音樂集體教學活動評價基本以教師為主,缺少家長、幼兒等多主體的參與。
三、討論與建議
(一)教師要努力促進自己的專業(yè)成長
從上述有關農村幼兒園音樂教育存在問題的分析看,農村幼兒園教師更需要努力促進自己的專業(yè)成長,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
1.園內討論學習
農村幼兒園教師一般外出培訓機會較少。訪談表明,Y幼兒園教師外出培訓的機會甚少,園長也沒有足夠的自主權派送教師外出學習,再加上幼兒園師資緊缺,更限制了教師的外出學習。因此,園內教師互相學習應是像Y幼兒園這樣的農村幼兒園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主要途徑。為此,我們建議幼兒園多組織教師的交流學習活動,以達到取長補短,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從而提高整個教師隊伍質量的目的。
2.重視自我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認識與評價,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改善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6〕農村幼兒園教師更應重視自我反思,以促進自身的專業(yè)成長。
(二)幼兒園為教師提供專業(yè)支持
1.成立音樂教研組,重視對教研工作的評價
幼兒園的教研工作,是對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反思與研究。農村幼兒園可以考慮成立音樂教研組,以通過集體研究解決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音樂教育質量。園內教研活動切忌流于形式,應該有評價、有反思、有改進,從而充分發(fā)揮教研工作的促進作用。
2.爭取園外力量的支持
家庭、社區(qū)與幼兒園的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毒V要》指出,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還要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和社區(qū)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像Y幼兒園這樣的農村幼兒園,教師大多來自當?shù)兀瑢Ξ數(shù)氐娘L土人情十分熟悉,與幼兒家庭和社區(qū)聯(lián)系密切。在音樂教育方面,可考慮從引進來走出去兩方面,爭取園外力量的支持。
設計意圖:
春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隨著春節(jié)腳步的臨近,我們走在大街小巷,到處都聞到了“年味兒”,但是如今新時代的孩子們對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知逐漸減少, 為了讓幼兒深刻體會過年的喜悅,了解本地的地方風俗,加深幼兒對于春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理解與認識,知道在春節(jié)里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有意義的事,因而設計了這堂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詩歌游戲中體驗春節(jié)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了解新年的地方風俗。
2. 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學會新年到,新年到,掛燈籠,放鞭炮等詞匯與句式。
3. 喜歡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愿意和伙伴一起表演。
活動準備:
龍船、扇子、紅綢子、腰鼓、鞭炮、燈籠、PPT
活動重點:了解更多的新年習俗,能根據(jù)圖譜完整的朗讀兒歌并表演。
活動難點:說出不同的新年祝福語,并能邊念兒歌邊表演。
活動過程:
一、導入(動態(tài)圖片,音樂)
1.T:“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來仔細聽,我們在什么時候會聽到這個音樂?嗯,過新年啦,人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來迎接新年,那小朋友們是怎么迎接新年的呢?”(師幼談話,了解過新年的習俗)
二.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完整的認識兒歌內容。
“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這是一個福字,祝福的福,把它倒過來表示福到了,新年到了,我們用它來表示新年到。老師把剛才我們見到的這些新年里的趣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叫新年到!見到這個字我們要念什么?新年到。這又是什么?穿新衣戴新帽………”
“小朋友們,喜歡這首新年的兒歌嗎?那我們試著來把兒歌完整的念一遍,還要加上我們的表演呃!小朋友們可真聰明,一看圖就知道怎么念了?!?/p>
三、出示教具,幼兒表演。
“寶貝們,新年就要到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年的禮物,看看都有什么?你們可以選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拿好了到老師這邊來排好隊???,熱鬧的龍船隊也來了,讓我們用好聽的兒歌和他們一起表演吧!扇子舞起來,燈籠也要掛起來,鞭炮想起來,扇子舞起來!”
四、活動結束
“孩子們,新年就要到了,我們一起給所有的老師們拜年啦!面向所有的客人老師,跟他們說聲新年好,一年更比一年好!!”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朋友們哈哈笑!
新年到,新年到,掛燈籠,放鞭炮,噼里啪啦嚇一跳!
關鍵詞: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案書寫要素;學科與語言融合教學;保護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 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3)09-0113-04
一、問題提出
英語浸入式教學是一種嶄新的外語教學模式,它與傳統(tǒng)或其他外語教學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其學科教學內容與英語語言教學有機融合(convergence),使學科教學與英語教學有效整合(integration)在一起進行,達到英語學習的最佳效果。
在廣東有兩個英語浸入式實驗幼兒園。筆者于2005年加入課題小組,與其他研究者一起為實驗教師提供教師培訓和教學指導。已進行的培訓內容涉及浸入式教學理念、教學原則、課堂用語及評課等。其中一所公立幼兒園的實驗教師全部是本土培養(yǎng)的英語教師(native Chinese),經過6年實踐,他們在英語語音、詞匯、口語、教學觀念等方面有了很大進步。另一所私立幼兒園于2009年加入英語浸入式課題組,實驗教師全部為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外籍教師(International teachers),在英語語言輸入的準確性及地道性方面無須培訓。雖然受聘教師大多沒有教師教育的專業(yè)背景,但經過英語浸入教學理念、教學策略及評課等培訓,實驗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很快。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從整體上看,實驗教師在教學中有許多大膽的創(chuàng)意和嘗試,可是其教學設計均存在不足,教案的書寫五花八門,所覆蓋的內容完全不能體現(xiàn)出浸入式教學的突出特點,即學科教學與語言教學的融合性,學科目標與語言目標沒有分別列出。此外教案中存在的問題還有:教學目標用語籠統(tǒng),活動目的不清晰,沒有評估方式,無法確定學生是否掌握所學內容,等等。
為提高我國英語浸入式的教學效果,確定既符合英語浸入式課程特點又符合我國英語浸入式教學實際的教案書寫要素是非常必要的。筆者查閱了我國關于英語浸入式教學的文獻,發(fā)現(xiàn)極少涉及教案書寫要素方面的內容,僅在強海燕和趙琳主編的《中外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研究》一書中有提及“怎樣才算一節(jié)好的英語浸入式實驗課”,但也沒有涉及教案書寫要素的論述。本文就我國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案書寫應該涉及的要素作一探討。
二、理論框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歐美許多國家,不少學校也有學科內容和語言內容相融合的課堂教學實踐和探索,并提出了學科與語言融合教學(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以下簡稱CLIL)和保護性教學(Sheltered Instruction,以下簡稱SI)等課程模式。其中CLIL課程模式有很多種,而在幼兒園階段最典型的模式就是“浸入式”。它在國外浸入式實驗中被使用并被證明取得成功。
CLIL課程模式通過4C框架,即學科(content)、交際(communication)、認知(cognition)和文化(culture),將學科內容與語言進行融合。學科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習者的認知發(fā)展,那么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成了學科教學的重中之重。語言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語言學習和語言使用包括三種類型,即“l(fā)anguage of learning”、“l(fā)anguage for learning”和“l(fā)anguage through learning”。第一種指圍繞學科主題及基本概念所確定的語言教學目標;第二種指功能性“鷹架”語言(scaffolding language),如學習者為了使用目標語言進行討論、提問、比較時所需要的功能性語言。鷹架語言促進了學科內容學習相關聯(lián)的語域(speech acts)的發(fā)展,對學習任務的有效進行非常關鍵。鷹架語言需要教師備課時予以充分考慮。而以母語進行的學科內容學習則無需考慮這一點。第三種語言指教師在課堂上捕捉到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所產生的隨機語言。根據(jù)這個定義,隨機語言通常是不能提前預測的。但是學習者一旦有了表達想法的需要,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時機進行輸入,促進學習者語言學習的發(fā)展。文化是CLIL課程設計要考慮的最后一個因素,也被稱為“被遺忘的C(forgotten C)”??梢?,根據(jù)4C框架,CLIL的教案包含的要素有:學科、認知、交際、文化、評估標準。
SI課程模式是英語國家(尤其是美國)針對越來越多的外國移民所進行的外語教學課程。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他們完全不懂英語(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或者英語水平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cy)極其有限,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兼顧這種多樣性,在教授學科內容的同時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英語)水平,以保證所有學習者在學業(yè)上的成功。研究表明,這種課程模式可以提高母語非英語的二語學習者在學科內容理解、認讀及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加拿大在20世紀80年代進行的法語晚期浸入式(大學階段)教學實驗所采取的就是“保護性專業(yè)課教學”課程。[4]根據(jù)SI課程模式,教師的教學設計需要涵蓋八個方面,共涉及30個特點[7],包括備課、背景知識建立、可理解性輸入、教學策略、互動模式、練習及運用、上課、復習及評估,等等。雖然其教案書寫格式多樣,但主要涉及六大要素:(1)學科內容目標和語言目標分別列出;(2)核心詞匯;(3)教材;(4)建立背景知識;(5)有意義的學生活動;(6)復習和評估。
上述兩種課程模式對教學設計的要求對于我國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學的教案書寫要素,具有重要借鑒意義。通過有效整合CLIL和SI課程理論及教學策略,結合我國幼兒園英語“浸入式”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教案書寫包括學科領域(或主題)、學科內容目標及語言目標、可理解性輸入、活動、評估等五大要素。
三、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案書寫要素
(一)學科領域(或主題)――What (subject/domain) do I teach in English?
學科領域(或主題)是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師在書寫教案時首先考慮的問題。在我們進行教學實驗的兩所幼兒園中,一所幼兒園實行單科教學,包括健康、科學、社會、語言、藝術等五大領域,但另一所幼兒園則實行學科領域整合的主題教學。無論是哪一種課程框架,都需要教師在授課前確定所授內容的學科領域或主題。學科領域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筆者搜集到的兩所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案都沒有明確列出學科領域或主題,雖然在教學實施中可以看到教師用英文進行各種學科領域的教學,但大都隨意性很強。我們需要把這種潛在意識變?yōu)轱@性意識,使教學目標更明確。
在CLIL和SI的課程模式實施過程中,教師大部分是不同學科領域的教師,而且這兩種課程模式大部分在小學至大學的階段實施。所以,在學科領域上教師不需要進行選擇,而是自己任教什么學科就教什么學科,所以在CLIL和SI的課程教案中,明確學科領域并未特別加以強調。而在中國進行的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案卻需要明確這一點,因為大部分浸入式教師是英語語言教師。根據(jù)傳統(tǒng)外語教學的觀點,她們認為自己的教學任務就是教授語言知識,即“我這節(jié)課教什么(英語知識)”;而浸入式教師在備課時卻需要回答另一個問題,即“我這節(jié)課用英語教哪個領域(或主題)”。筆者從實驗教師上交的教案中發(fā)現(xiàn),通過英語教授學科領域知識的理念并未在每位實驗教師備課過程中內化及體現(xiàn),而該要素的確定能讓實驗教師更加明確英語浸入式課程特點并設計相應課程。
(二)學科學習目標及語言學習目標――what will my students be able to do after the lesson?
在CLIL和SI 的課程中都有提及學科學習目標和語言學習目標要分別列出,在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案中尤其需要包括該要素,因為浸入式中“語言教學與認知教學并行”[5]79的教學原則決定了這一點。學科目標的確立是確保幼兒認知發(fā)展,語言目標的確立則是為了確保幼兒英語語言的發(fā)展。筆者采用“學習目標”而非“教學目標”,主要是鼓勵教師在備課時思考“學生會學到什么內容”(What will my students learn)、“學生學完后會做什么”(What will my students be able to do)等問題,而不是“我要教什么”(what I will teach)。
實驗教師之所以要分別列出這兩個學習目標,是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習目標設計不同的評價方式,以確保實驗教師促進學習者在認知水平和語言兩個方面的共同發(fā)展,而非僅僅是語言。
(三)可理解性輸入教學策略(strategi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How do I make sure the kids understand what I do and say in class?
如果說上述兩個要素解決了教師教什么(what)的問題,那么可理解性輸入教學策略則是解決教師達到教學目標的途徑(how)的問題。CLIL和SI課程模式是利用目標語來教授學科內容。教師要特別考慮如何讓所教授內容被學習者所理解,這絕不等同用學習者的母語教授學科內容的教學方法。其中的技巧在于思考如何“不降低認知挑戰(zhàn)的難度而簡化目標語言的輸入”,并結合各種可理解性輸入教學策略確保學習者理解所學內容。英語浸入式教師如果掌握了可理解性輸入教學策略,就可以確保幼兒理解所授內容,從而確保其認知發(fā)展。
Krashen指出,可理解性輸入教學策略有很多,包括:提供語境線索(創(chuàng)設情景),提供非語言線索(手勢、表情),平衡所知語言與未知語言的關系,語言調整(語調、重復、講話清晰、放慢語速等),利用學習者已有的學科知識和經驗等。對于幼兒學習者來說,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習者已有的學科知識和經驗(prior knowledge),使背景知識與新授內容有聯(lián)系。
根據(jù)課堂聽課及教案書寫來看,教師的可理解性輸入教學策略顯得單一。大部分教師通常選擇圖片或卡片來介紹實物,但是遇到抽象的詞或概念則顯得束手無策。如對“空氣”概念的講解,教師通常的做法是把自己對概念的理解用一大堆英文說出來,認為這是輸入概念的唯一途徑。但是這種方法只會讓幼兒不知所云,教師也明白幼兒可能沒有聽懂,接著再用英文說一遍,如果幼兒還沒有反應,教師也會有挫敗感。此外,教師普遍有這樣的看法:幼兒英文水平極其有限,英文還在學習,怎么還可能用英文來完成學科內容的學習呢?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筆者曾經在實驗園聽過一堂科學課,教師就讓小朋友通過觸摸、觀察及實驗明白了“無論吹泡泡的工具是什么形狀,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這個科學現(xiàn)象。整堂課用英文,可以看出小朋友完全明白所教授內容,在教師的帶領下他們不僅學了英語,同時也訓練了猜測和驗證的能力。通過可理解性輸入教學策略,精心設計輸出語言,教師只需簡化語言目標而無需降低學科認知的難度。這一點正是英語浸入式的實驗教師要攻克的教學技巧難題。通過這一要素的設定,教師提高對可理解性輸入重要性的意識,積極探究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最終提高英語浸入式的教學水平。而作為課題組的研究人員,我們也應對實驗教師展開可理解性輸入教學策略培訓及討論分享,為實驗教師提供技術支持。
(四)有趣、有意義和互動的活動――Can the kids learn and have fun in the designed activities?
活動的重要性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毋庸置疑。教師通過各種可理解性輸入途徑幫助幼兒順利過渡到能夠理解新授內容之后,隨后主要通過有趣的游戲及以玩為主的活動來進行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鞏固。但是根據(jù)筆者的觀察,部分實驗教師設計的活動意義不大,只是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的目的也不清楚,結果就是小朋友打打鬧鬧蹦蹦跳跳就匆忙結束了。
根據(jù)幼兒特征,活動設計最好具備有趣、有意義、互動三個特征。教師要考慮四個因素:活動內容、目的、步驟和互動方式?;顒觾热萦袝r以學科知識為重,有時以語言知識為重。目的則分為鞏固知識,確認理解或評估。在講解步驟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特別簡化語言,多用可理解性輸入策略,以確保幼兒理解活動流程。記錄互動方式可以提醒教師采用多種課堂互動方式,主要包括:教師對全班(T-W),教師對個人(T-I),兩人一組(P)和多人小組(G)。如果教師每節(jié)課或每個活動的互動方式只有一種,通過看記錄,教師就可以自我反思,意識到課堂互動方式更加多樣。
(五)可以觀察得到的評估(observable assessment)――How do I know that the kids have learned?
評估是教案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幼兒來說,無論是教授學科內容或是語言,教師都無法通過試卷來進行評估。在幼兒園階段,評估方式的特點應該是“可以觀察得到”。教師可以利用提問、活動或任務設計等途徑了解小朋友的理解和反應,以確保達到教學目標,評估方式可以分為教師觀察和搜集學生作品兩個方面。教師觀察內容包括活動進展是否順利,幼兒是否能完成任務(認知及語言任務),幼兒行為及幼兒反應。教師觀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課后可以把學生所做的各種活動材料收集,建立學生學習檔案,這也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的另一種方式。
評估要素在教案書寫中是留白的,要等到教師上課之后再書寫,也可以看作是教師的課后反思。在收集的教案中,我們發(fā)現(xiàn)實驗教師極少涉及評估這一要素,這說明教師在備課中很少思考“怎么才能看出幼兒已學到了所教授的內容”這個問題。希望通過這個要素的書寫,促進實驗教師思考并在教學上實踐。
上述五點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案書寫要素是在借鑒了CLIL課程的理論框架和簡化了SI課程教案書寫要素的基礎上加以充實和改進,符合我國英語浸入式在幼兒園這個特定階段的特點,具備可操作性。為了更加直觀理解,筆者制作了教案書寫模板(見表1)。
教案書寫體現(xiàn)了直觀、互動、反思等特點。教師通過這個教案書寫模板,可以根據(jù)要求一目了然地進行課前準備,并且根據(jù)模板提供的要素線索,進行自我提問和反思。
該教案書寫要素并未把CLIL課程模式中的文化作為一個單獨的要素列出,原因是在幼兒園階段,文化的概念無需明確提出,而是融入到課程的主題或領域中涉及。另外,在SI課程教案書寫中有提到教材要素,而在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案中則無需列出。原因是我國幼兒園階段不屬于義務教育,并沒有規(guī)定的統(tǒng)一的教材。目前大部分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師都是整合不同的教材或教學資源進行備課,所以在教案中無需也無法列出所使用的教材情況。
四、結 語
要使實驗教師內化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案書寫要素,按照要素書寫教案,達到更理想的效果,還需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幼兒園要構建英語浸入式課程框架結構(curriculum map)。只有有了課程框架,教師才能按圖索驥確定自己所教學科及語言在整個課程框架中的位置,使教授內容更趨于科學合理,符合幼兒發(fā)展的需要。
2.幼兒園教師要進行教案書寫專項培訓。因為教案要素涉及CLIL和SI的課程理念,在推廣書寫要素之前幼兒園要爭取教師的認同及理解,否則教師在書寫教案時仍會覺得無從下手。如果教師不認同,其積極性就會降低,并阻礙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學的順利進行。此外,提高教師的可理解性輸入教學策略,鼓勵教師大膽嘗試,這些都可以讓教師感受到支持和幫助,對教學的順利進行及開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強海燕,趙琳.加拿大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創(chuàng)舉及其在我國的借鑒[C]//強海燕,趙琳.中外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1-12.
[2]HARMER, J.英語語言教學的實踐[C].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3]張曉遐.怎樣才算一節(jié)好的英語浸入式實驗課[C]//強海燕,趙琳.中外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162-163.
[4]強海燕,LINDA SIEGEL.加拿大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發(fā)展概述[J]比較教育研究,2004,(7):1-7.
[5]趙微,李聞戈,高小妹.幼兒園第二語言教學的新創(chuàng)舉[C]//遲延萍.英語浸入式教學研究論文集.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9-82.
[6]COYLE, D., HOOD, P., and MARSH,D.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教育;創(chuàng)新
學前期是個體社會化和人格品質形成的起始階段,是人認知和心理發(fā)展最為關鍵的時期,也是人一生中發(fā)展最快、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我們甚至可以說,學前期的學習狀況會對兒童未來的學習情況產生持續(xù)性的影響,甚至這種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認為,在幼兒教育時期,利用發(fā)達的信息技術對兒童進行學齡前認知學習是事半功倍的。對于兒童來說,他們在未來學習的道路上會更加順暢,也更加能夠適應信息時代的社會環(huán)境。
一、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
幼兒園的主題教育活動是最近幾年在教育改革中在全國范圍內流行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育學科分工明確不同,主題教育活動是一種綜合的課程,也就是一個主題課程。在這個課程中,有明確的主題,但是教學方式是發(fā)散的,教學內容是綜合型的,可以讓幼兒在一堂課上學到綜合的知識。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題教學活動的良好效果,如何讓幼兒教育中的師生在信息技術中受益,是大家普遍在思考和實踐的重要問題。
一方面,要利用信息技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其鮮艷生動的圖像,動靜結合的畫面,以及與畫面相協(xié)調的聲音,對幼兒各種感官提供多重刺激,使之產生興奮,快速進入學習的意境和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另一方面,有機結合各種教學信息,提高教學效率。信息技術可以使教學信息以圖像、文字、聲音等多種形式呈現(xiàn),多方面、多角度地傳播到幼兒的大腦中。這樣,知識在幼兒頭腦中的印象更為深刻,認識事物可以全面而立體,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或技能。
以我們幼兒園中班組織的一次《有趣的泥塑》主題活動為例來詳細談談信息技術在主題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這次教學活動的核心主題是“泥塑”,希望通過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泥塑的教學,幫助幼兒增強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認識和喜愛。在這次教學中,主要使用的信息媒體是圖片和錄像,通過ppt來輔助實現(xiàn)。在導入的時候,直接引出了活動的主題——泥塑,然后對它進行了簡單地介紹。在介紹泥塑的過程中,教師利用ppt進行圖片演示,呈現(xiàn)了大量的泥塑作品。在教學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向幼兒播放了提前準備好的泥塑制作的錄像,同時,教師還在關鍵的地方進行講解、總結、演示,讓幼兒了解泥塑的制作過程。在教學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求幼兒自己制作一枚泥塑作品。幼兒由于看過了錄像中師傅做泥人的手法,之前又看過了很多有名的泥塑作品,他們在自己制作時也發(fā)揮出了極其豐富的想象力。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信息技術的創(chuàng)新使用,將生活中不能接觸到的作品收集起來呈現(xiàn)給幼兒看,開拓了他們的視野,尤其是各地方的名作品,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使得幼兒園的主題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二、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幼兒語言教育活動
語言教育活動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種重要手段,在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開發(fā)幼兒語言教育資源,優(yōu)化幼兒語言教育過程,以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我們可以說,在幼兒園教育中探索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幼兒語言能力教學模式對于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1.信息技術輔助語言教育活動,要體現(xiàn)幼兒的思維特征
在幼兒的思維中,任何事物都是可以進行交流的,都是有生命的東西。因此,教師要利用幼兒這一思維特征,利用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把靜態(tài)的、單調的教學內容,通過生動的、豐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教師的教學內容才會“活”起來,不但會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還非常符合幼兒的心理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有利于幼兒的成長。
2.要重視利用信息技術來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幼兒階段的語言教學中,口頭語言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方面。在利用信息技術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活動過程中,要精心制作課件,把無聲的教案制作成為有聲有色的課件,把虛構的童話故事制作成為生動的演示動畫,把抽象的、難懂的知識制作成為深入淺出教學形式,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幼兒認知良性發(fā)展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已經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輔助工具,它給各個階段的教學活動帶來了新的變革。對于幼兒教育來說,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促進幼兒在情感、認知等方面的良性發(fā)展。
在信息技術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認識幼兒原有的知識和將要學習的知識之間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如哪些是相聯(lián)系的,哪些是獨立的。在進行多媒體輔助教育活動之前,教師首先要引導幼兒認知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系統(tǒng),這樣,在多媒體輔助的教育活動中,有利于幼兒集中注意力于當前所學的內容。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處理教師和幼兒的關系。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幼兒是主體,我們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是圍繞著主體進行的。
雖然信息技術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處于初始階段,但它卻是幼兒園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我們應該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地探索,只有通過實踐探索,總結它的功能優(yōu)勢,找出容易產生的使用誤區(qū),并正確加以認識、校正,這樣才能發(fā)揮多媒體輔助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優(yōu)勢,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目標,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的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學的一門應用性專業(yè)基礎課,它是由傳統(tǒng)的分科教學法,即:幼兒語言教學法、幼兒常識教學法、幼兒計算教學法、幼兒體育教學法、幼兒音樂教學法、幼兒美術教學法整合演變成現(xiàn)在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統(tǒng)稱為“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幼兒園課程和教育活動的理論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和掌握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態(tài)度、基本知識及技能,為開展各種幼兒教育和科研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分析教材及師范生的學習狀況
計算教學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一個重點內容,通過這部分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特點、幼兒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與發(fā)展的特點。在我們教師看來如此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對于當前的幼師生來說,理解、掌握仍有一定難度,這是由學生現(xiàn)階段的認知水平、情感體驗和知識積累等因素決定的。幼師學生層次多為初中畢業(yè),而且大部分學生知識基礎相對較差,邏輯思維能力依然較弱,學生接觸幼兒活動設計不久,對幼兒園活動的認知尚淺,學生缺乏真實的生活體驗和真切的情感共鳴。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結合集體講授、小組討論、設計問題情境、學生實際組織教學等形式進行教學,將會有較好的效果。
三、“悟―思―研”的學習意識,“遷移指導”的學法指導
計算教法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欲望。通過教師的舉例、演示,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探討、領悟的過程中來,學生的學習由被動的“聽―記”,變?yōu)橹鲃拥摹拔颞D思―研”,不僅學得有趣、學得有用,而且學得扎實、學得有新意。
俗話說,得法者事半功倍。為使學生愛學、會學、學好而進行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至關重要。教學中要采用了遷移式指導法,所謂遷移指導,就是教師“舉一”,培養(yǎng)學生“反三”的能力。這種模式的關鍵在于教師“舉一”要選準,不管是理論學習,還是活動分析,選的“一”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并且與學生要反的“三”有相通性,否則就收不到效果。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過程
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我都采用以下的教學模式:通過:課前一操――數(shù)字導入、融會新知――順序梳理、學以致用――教案探究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自主研究和探討應用知識。
1.課前一操――數(shù)字導入
課堂開始,作為教學技能訓練時間,我安排了手指操。這種活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為學生在以后的教學工作熟練運用打下了基礎。
接著,我以一副圖片上的兩個6字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此圖片導入的意圖在于同時預設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兩個6各代表什么意思嗎?就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引出圖片中所包含的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基數(shù)的概念。通過課件演示,使學生直觀掌握哪個6是基數(shù),哪個6是序數(shù)。由此輕松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2.融會新知――順序梳理
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回顧生活中幼兒計數(shù)的現(xiàn)象:3~4歲幼兒在桌子上擺放10塊同樣顏色,同樣形狀的糖果,趁幼兒不注意時,拿走或增加少量的糖果,幼兒發(fā)現(xiàn)不了糖果在數(shù)量上的變化,幼兒為什么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呢?針對這一現(xiàn)象,學生各抒己見,最終總結出幼兒計數(shù)能力發(fā)展的規(guī)律。
幼兒園與小學語言學習的脫節(jié)問題和對策姚群利 (14)
整合理念下的幼兒圖書閱讀策略翁瑞玉 (16)
故事教學中的問題設計陳凌云 (17)
散文詩教學的理、裁、尋、順陳金蓮 (18)
從《胡蘿卜火箭》看早期閱讀活動的設計王進 (20)
讓語言區(qū)“活”起來早期教育 鄭凈 (22)
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郝燕 (23)
專門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朱靜怡 (24)
圖書王國來信啦黃瓊 (25)
巧編號碼李雪梅 (25)
看誰最勇敢朱珊 (25)
贊美會何雪梅 (25)
我讀《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任志楠 (26)
劉霞博客選載 (28)
空白朱淑雯 (32)
蝸牛的眼睛余燕 (32)
“其實我的眼里一直有你”穆曉娟 (33)
“她是我的小公主”管風燕 (33)
暢所欲言
辦好人民滿意的幼兒教育——政府決策:以群眾滿意為根本訴求葉雁虹 (34)
讓教育澤惠每一個孩子孫建平 (35)
讓我們的教育返璞歸真吳邵萍 (36)
信息四則 (37)
美日韓幼兒教師任職資格及職后培訓童憲明 (38)
管理月月談——4月:我為社會服務,社會為我服務崔利玲 (40)
管理月月談——5月:向規(guī)范要效益 (42)
三關注三解決 緩解教師職業(yè)倦怠林明珠 (44)
關于“惰性”問題的答疑成媛 (46)
讓教師舒心地笑黃翠萍 (47)
善于發(fā)現(xiàn)快樂——由工作壓力引發(fā)的案例童莉敏 (48)
工傷賠償和侵權賠償一個不能少李小紅 (49)
中班主題活動:親子書吧陳彥 (50)
中班綜合活動:新編“小兔乖乖”吳丹 (52)
家長開放日的一組音樂游戲 (53)
“家長園地”也要與時俱進張宏 (54)
對農村幼教師資培訓的研究與思考由顯斌 (4)
農村幼兒教師短期培訓模式研究彭國平 (6)
農村幼兒園教師研究綜述——基于近三十年我國期刊論文的分析田杰 (8)
“啟發(fā)——發(fā)現(xiàn)——反饋”教育反思模式——一種專家指導下的幼兒教師反思新模式郭航鳴 許興建 (10)
我讀《童年的消逝》高潔 (12)
我看幼兒園的評比、競賽活動 (14)
香港的早期普通話教學胡馨允 (18)
早期教育 信息七則 (20)
公辦園:歷經坎坷終回歸——濱??h幼教事業(yè)發(fā)展紀實辛成 (22)
桌面玩具:玩出新花樣李丹鳳 (24)
等待中的寬容黃靜娟 (24)
老師的脾氣,班級的情緒李娟 (25)
幫孩子找個“臺階”李娜娜 (25)
玩偶新玩法宋鶯 洪麗玲 (26)
幼兒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策略葛琳 (28)
節(jié)日活動中的家園互動蔡萍 (30)
創(chuàng)優(yōu)工作中的人心凝聚徐愛華 (31)
多元評獎丁月玲 (32)
絕招互換楊凱紅 (32)
上課的感覺真好吳彩霞 (33)
幼兒園文化建設中的細節(jié)之美劉要武 (33)
美育:視覺化細節(jié)化全員化黃志煜 (34)
見義勇為致傷,是否可算工傷李小紅 (36)
大班體育活動:小小飛虎隊 (37)
小班體育游戲:快樂的小鴨早期教育 劉穎 (38)
中班體育活動:連體人袁友幫 (39)
在行動中成長的“小專題”研討張茹娟 (40)
對科學活動“巧取珠子”中教師教育策略的解讀戈柔 (42)
觀察記錄須找準問題的“眼”姜藶娟 (44)
互動:課堂的活力之泉——關于大班科學活動《智慧之旅》的觀察報告王惠芬 (46)
提高觀察能力增強觀察實效李阿慧 李艷芳 (48)
精密觀察——幫幼兒煉就一雙“火眼金晴”徐玉杰 (49)
“招租”展覽區(qū)吳鴿英 (50)
巧設情境教折紙吳飛 (50)
花樣跳繩李濤 (50)
給孩子“加冕”馮冉 (50)
印度“整體性兒童發(fā)展服務”計劃中的幼兒教育 (51)
美國“普及學前教育”運動的研究與思考 (51)
英國課后托幼服務 (52)
英國布萊爾政府的重要學前教育改革政策 (53)
日本幼兒教師教育制度 (54)
美國學前教青質量影響因素研夯進展及其啟示石曉輝 郁松華 (4)
對新西蘭幼兒教育改革的思考鄔春芹 周采 (8)
英國嬰幼兒早期(0歲~3歲)有效學習項目評析張暉 (10)
我國學前全納教育師資培訓芻議梁春娟 楊曉萍 (14)
中班幼兒角色游戲中教師指導行為研究——基于不同主體引發(fā)教師指導行為的比較研究方建華 (16)
信息五則 (19)HtTp://
美國亞利桑那州3歲-5歲兒童學習標準解讀邵小佩 康永春 (20)
新西蘭早期教育信息通信技市政策董傳梅 (26)
關注學習深入研究提高成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十一五”課題培訓會綜述程友偉 (28)
如何看待幼兒園同事之間的分歧與矛盾 (29)
早期教育 我在讀的一本書
我讀《活動中的幼兒——幼兒認知發(fā)展課程》丁萍萍 (32)
漫話名園辦分園陳國強 (34)
幼兒園規(guī)模化辦園的思考王戰(zhàn)衛(wèi) (35)
我園“集團化”進程的分析與思考鄒紅英 (36)
幼兒園謹防裝修污染辛成 (37)
教師博客
在加拿大學習的日子——黃翠萍博客選載 (38)
為了健康的生命和未來——訪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健康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顧榮芳陳寧 (42)
教育筆記
“愛”的尊嚴謝付榮 (46)
把規(guī)矩做到位沈燕 (46)
老師,用幫幫忙嗎姚金爽 (47)
好教案≠好課陳軼棠 (47)
誤解聞曉霞 (48)
讓我聞聞你的手陳梓琴 (48)
小班的“自由人”劉素敏 (49)
感受“寂寞”端木秀梅 (49)
廢舊材料 快樂游戲 (50)
家園聯(lián)系一“信”牽周紅梅 (54)
讓每個孩子閃亮登場仇為佳 (55)
家訪要有“備”而訪潘小芬 (56)
虛驚后的所思所做楊君青 (57)
以“能力嫁接”促教師成長黃翠萍 (58)
教育信息推薦表王薇華 (59)
細微之處現(xiàn)愛心,優(yōu)質服務創(chuàng)品牌林紅 (60)
園長,請讓批評也“溫柔”王梅欣 (61)
“葉鑲嵌”現(xiàn)象給我的管理啟示肖菊紅 (62)
一張小卡片顧陰霞 (63)
一次生動的園務會議早期教育 吳聞蕾 (63)
由幼兒受傷所引發(fā)的幾個法律問題趙艷婕 (65)
“大家都來搭積木”園本教研活動李遠秀 楊秀蓉 壽新梅 陳輝 (66)
“新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分組互動主題教研活動徐君 錢燕芳 (68)
活動設計
大班打擊樂《金蛇狂舞》活動設計與分析趙初 周寧娜 (70)
大班音樂故事表演《毛毛蟲變蝴蝶》與反思吳凌云 (72)
大班音樂欣賞獨弦琴協(xié)奏曲《碧海銀沙》活動實錄與點評黃珈琳 (74)
大班集體舞:竹竿舞黃華潔 (76)
學術研討——同行的歡聚與分享時刻許卓婭 (78)
我畫我心——在繪畫活動中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陳華麗 (80)
猜想鋪路,構建表達新空間——淺談借助彩繪讀本開展語言教學的策略李曉紅 (82)
幼小銜接中的五大適應問題與對策曹艷 (83)
孩子新入園 教師四不宜王曉梅 (84)
水上游戲材料的有效提供葉菲 (85)
運用網(wǎng)絡環(huán)境教育之利敝蘇春艷 (86)
在科學活動中滲透審美教育曹雁 (87)
對問答式師幼互動的幾點思考張淑敏 (88)
早期教育 對幼兒園韻律活動教學的思考包文霞 (89)
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思維品質夏文娟 (90)
發(fā)展認知神經科學及其對當代教育的啟示秦金亮 (91)
腦科學研究成果在兒童教育中的應用杜好強 (92)
神經教育學與腦本位教育動向張定璋 (92)
日本“腦科學與教育”研究的進展那杰 高飛 (93)
――虞永平
當我們拿到這套由《早期教育》編輯部和東方娃娃雜志社共同研發(fā)的《幼兒園繪本課程》時,繪本在中國大陸已經走過近13年的歷程。在這13年間。繪本走進全國各地幼兒的生活,引導著中國兒童讀物領域60年來最深刻和最重要的變革。
1999年,東方娃娃雜志社首次將“繪本”概念引入大陸,并開始從境外購買優(yōu)秀繪本的版權。當時,人們對繪本的了解是從幾米的作品而來,很多人認為“繪本”就是幾米的作品。數(shù)年之后,人們終于知道,繪本其實是屬于孩子的。在這個過程中。東方娃娃擔當了先行者和引領者的角色,業(yè)內學者把繪本在中國大陸的發(fā)端定為《東方娃娃》創(chuàng)刊的時間,即1999年。
2002年,作為我國幼教界的權威刊物,《早期教育》敏銳地察覺到大陸幼兒讀物和幼兒閱讀趨勢的變化,聯(lián)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及大陸和港臺地區(qū)幼兒語言教育的專家,召開了“全國幼兒園早期閱讀研討會”,明確提出“教孩子讀書,要從繪本(即圖畫書)開始,而不是從文字書開始”的觀念,這是全國幼教界第一個有關幼兒園繪本教育的大型研討活動,這個活動拉開了在幼兒園開展繪本教育的序幕。
于此。兩本有著廣泛影響力的刊物在幼兒繪本領域搖旗吶喊,一路招引著有識之士為中國的繪本教育探索前行。東方娃娃大量引進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繪本,創(chuàng)辦了繪本刊,同時大力培養(yǎng)中國繪本的原創(chuàng)力量。而《早期教育》密切關注繪本教育的基本理論和繪本在幼兒園的運用研究,連續(xù)不斷發(fā)表相關的論文、教案、設計方案。
繪本在中國的發(fā)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歐美等國家,繪本主要是家庭讀物,父母給孩子購買。而中國,繪本的第一個市場竟然是幼兒園。經驗豐富的幼兒教師們,一看到繪本,立刻著迷,他們敏銳地感到作為幼兒園教材。繪本再合適不過。于是,出版社繪本出版后。首先進入幼兒園。2005年前,各地書店幾乎不賣繪本。東方娃娃在推廣繪本中,把市場開發(fā)的觸角轉向幼兒園,輔導幼兒園使用繪本。幾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繪本教育專家資源。
然而。在繪本熱銷于幼兒園,教師們熱衷于選擇繪本作為教材時,東方娃娃雜志社和《早期教育》編輯部清醒地意識到,當今全國每年出版的繪本數(shù)以千計,但是能夠作為教材的寥寥無幾,因為教材有特定的功用,因而有嚴格的選擇標準。為了編出一套合適的繪本教材,兩家專門成立了“早期教育&東方娃娃繪本教育研究中心”,在數(shù)千種繪本中,選出精品,并通過反復試用和驗證,編出《幼兒園繪本課程》。這套《幼兒園繪本課程》試圖從以下幾個層面來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
一、引導教育者重視和關注讀物本身的品質及其對兒童的作用。引導教師關注和尊重兒童的天性,重視兒童的精神發(fā)展和想象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孩子成為自立、擁有思考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具備責任感、道德感和正確的價值觀的人,讓他們有能力獲得幸福和高質量的生活,充分體現(xiàn)繪本為兒童一生的精神發(fā)育打基礎的作用。
二、確立繪本的選擇標準,提升幼兒園讀物的品質。作為教材的繪本應該是世界經典繪本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主題和內涵豐富,藝術風格多元、文化多元;兼具文學性和審美性;同時還應該收入本土原創(chuàng)繪本力作,注重民族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
三、準確把握繪本本身的文學特質和審美特質,重視利用繪本所具有的趣味性、情感性、體驗性和想像力等要素來實現(xiàn)對兒童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繪本自身的價值挖掘,不任意肢解繪本,不斷章取義;重視審美功能的實現(xiàn)。
四、重視課堂集體教學和家庭親子閱讀的互動,強調繪本運用的多元價值和幼兒園環(huán)境氛圍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