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閱讀教學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研究對象:高年級少數(shù)民族聾生。
2.研究周期:自2013年11月起,至2015年12月止。
3.研究范圍:該課題將圍繞《漢語教學大綱》中關于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進行研究,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在于注重提高漢語言文字的運用和表達能力。而我校高年級聾生使用的是普校中段教材,因此套用中段要求進行,即: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少數(shù)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根本目的在于運用,漢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漢語交際能力。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少數(shù)民族學生學習漢語能力是民語系學校漢語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要通過漢語教學使學生掌握漢語并具有進行語言實踐的能力。我在新疆喀什市特殊教育學校承擔的是民語班漢語課教學,少數(shù)民族聾人學漢語,仿佛是外國聾人學中文,是第三語言的學習,他們在學習時出現(xiàn)的一些錯誤,理解運用漢語言的能力之弱,常常是健全學校教師所料想不到的。少數(shù)民族聽障學生由于生理的缺陷,造成學習語言的途徑受阻,課堂教學就成為聾生獲取漢語知識、發(fā)展語言能力最為重要的渠道。漢語教學中聾生常表現(xiàn)出被動、進程緩慢、學不致用、厭學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聾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漢語閱讀能力,對于提高聾校整體漢語教學水平至關重要。加強聾校漢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提高聾校漢語課堂教學實效,對形成和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聾生的漢語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什么是“有效”、如何衡量“有效”、“有效教學”有些什么策略和方法,是大家關注的問題。閱讀教學是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語教學方法”常常是“閱讀教學方法”的代名詞。既然閱讀教學是聾校漢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提高漢語教學的有效性,就要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突破口??v觀我校(包括全區(qū)普校)漢語閱讀教學,虛化現(xiàn)象比較普遍,語言訓練不到位,不落實。難認的字不多念幾遍,難寫的字不多寫幾次,該解釋的詞不解釋,該辨析的詞不辨析,該品味的句子不反復品味,該歸納的段意不歸納,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識,標點符號知識更是一溜而過,因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三、研究目標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學,即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時間、精力、努力)內(nèi)帶來的最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是卓有成效的教學;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一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漢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鐘內(nèi)教師優(yōu)化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少數(shù)民族聾生的漢語素養(yǎng)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閱讀目標:對漢語學習者來說,閱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閱讀來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拓寬知識視野,掌握語言文化知識及語用技能,培養(yǎng)漢語語感,訓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也是一個非常重又相當艱苦的學習過程。那么怎樣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呢?
四、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聾生漢語閱讀能力方法的研究主要措施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現(xiàn)存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我國教育環(huán)境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較大,盡管當下的教育改革提倡教學方法的改進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但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受個人教學意識、教學習慣等因素影響,在閱讀教學中仍以傳統(tǒng)教學形式進行,例如小學語文中包含小說、散文、記敘文等多類文章,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卻以同等教學方式進行,在課堂授課中未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教學缺乏針對性小學學生尚處于能力培養(yǎng)的初級階段,受學生語文基礎、理解能力等因素影響,教師在對班級學生進行同等的閱讀教學時,所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也存在一定差異。而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忽視了對各層次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以統(tǒng)一的整體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等等,致使閱讀教學中易出現(xiàn)如部分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完全理解,部分學生卻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的不良現(xiàn)象,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受到了直接影響。
(三)未注重學生心理需求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該年齡段學生對圖片、音樂、視頻或動畫等形式接受程度較強,對傳統(tǒng)文字型、語言型教學的接受程度有待提升。在此背景下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以個人的大量講解完成,或借助簡單的PPT進行課堂展示,在教學形式上未注重學生的心理需求,抑制了學生閱讀興趣、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不利于閱讀教學的良好開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為促進學生閱讀學習興趣的提升,構建趣味化、多樣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為閱讀教學的良好開展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教學方案設計中,應結合當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班級學生年齡特點或興趣愛好等元素,參考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中的優(yōu)質教學方案,制定適應于自身閱讀教學的具體方案。教師可利用時事熱點、動畫圖片等,為學生設計趣味性較強又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教學中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游戲教學、多媒體教學或小組學習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課堂參與感,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閱讀教學中,為整體的教學實效性提升打好基礎。例如在“漢語拼音”的閱讀教學課堂中,筆者在教學開始前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了動畫版的拼音歌,通過小動物形象、多彩多樣的拼音形象吸引學生注意力,并鼓勵學生跟著視頻內(nèi)容一起唱歌。在歌曲播放完之后,筆者利用PPT向學生展示了例如:a、o、e等拼音字母的動畫形象,并讓學生跟著筆者的發(fā)音來大聲朗讀,最后筆者隨機在黑板上寫下拼音字母,鼓勵學生搶答演示字母的發(fā)音并發(fā)揮想象力,用生活中的物品比喻該字母。
(二)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基礎詞匯量的提升、閱讀興趣的引導及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而班級內(nèi)學生個體在閱讀能力、閱讀范圍及閱讀興趣等方面又有較大差異。為實現(xiàn)教學實效性的增長,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開展時,可增進對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了解,將班級學生分為例如閱讀能力較強、基礎詞匯量較弱或閱讀興趣較高等幾類,在實際教學中針對各類學生的學習需求來進行教學方案設計。例如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結合班級學生力量,展開難詞生詞教學,為詞匯量較弱的學生掃清學習障礙,注重對閱讀能力較強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上小組討論等形式明確自身閱讀問題,通過教師對閱讀問題的講解幫助該類學生鞏固閱讀效果,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筆者首先會留給學生5分鐘時間進行課文閱讀,并要求學生挑選出來不會發(fā)音或不會理解的陌生詞匯,通過與同桌或前后桌的互相交流,來明確生詞發(fā)音,在學生閱讀完成后,筆者會通過提問形式為學生講解陌生詞匯;在對文章中作者感情的教學中,筆者會鼓勵學生通過文章閱讀,找出描寫文章主人公的語言、行為或心理描寫等段落,讓學生間進行小組討論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互學互助形式,提升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的閱讀質量,為自身的教學降低難度。
(三)利用好多媒體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補充和助力,多媒體教學資源靈活性較強、資源豐富且類別多樣,例如flash動畫、圖片及視頻等形式,在優(yōu)化閱讀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加了語文教學的感染力。例如在名著、小說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向學生播放相關影視資料片段,將教材內(nèi)容靈活生動的展現(xiàn)給學生,幫助學生感知文章感情,建立人物形象。在部分教材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微課”課件形式,實現(xiàn)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教師可在課前將“微課”課件發(fā)送至班級群中,鼓勵家長監(jiān)督學生進行文章預習,在課上通過對學生預習成果的檢驗,提升教學有效性及教學效率,在重難點閱讀教學例如古詩詞教學后,教師可向學生提供“微課”課件幫助學生進行古詩詞翻譯及思想感情感知等等。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筆者會在課前向學生提供包含詩詞朗誦、生詞注解、詞句翻譯、詩人背景解析及詩詞背景解析,單個或多個“微課”課件,鼓勵學生以此進行詩文預習,在課上通過對“微課”教學內(nèi)容的提問,明確學生的學習問題,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在詩詞教學完成后,向學生提供作者其他詩詞作品或相關詩詞作品進行閱讀拓展,提升學生的詩詞閱讀量。
(四)指導學生培養(yǎng)閱讀習慣小學學生的各項能力尚需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注重學生基礎詞匯教學、中心思想感悟等方面的同時,需增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以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及閱讀習慣,從學生層面出發(fā),將閱讀教學效率及質量充分提升。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需要向學生提出難度不同、類型不同的閱讀問題,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及問題意識,促使學生閱讀能力的增長。在課堂教學中,可結合教材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學生的學習需要,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例如寓言故事、童話小說等類型的閱讀內(nèi)容,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詞匯量的提升及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作文寫作打好基礎。例如筆者在閱讀教學中,會鼓勵學生寫閱讀筆記,讓學生將課內(nèi)或課外閱讀中遇到的生詞生句、優(yōu)美語句、閱讀感受等內(nèi)容摘抄下來,并定期鼓勵學生參與班級內(nèi)的閱讀筆記評選,選取前三名學生各獎勵一本課外書籍,提升學生的閱讀成就感,不斷促進學生閱讀量、閱讀質量的提升。
作為學生時期學習生涯初始的小學階段,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是這一階段的教學重點。閱讀作為學生接觸、了解和掌握知識的基礎構成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培養(yǎng)和鍛煉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一方面是符合素質教育所提出的以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教育方針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學生自身的長足發(fā)展和日后良好學習生活的奠基之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順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明智之舉,也是作為教務人員履行教育職責,培養(yǎng)國家人才的必然選擇。
2.以明確目標為指引,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正式實施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閱讀培養(yǎng)教學的教學目的。以明確的教學目的作為指引來指導教學活動的進行,才能確保教學活動不偏離軌道,確保學生能夠掌握閱讀技能。
2.1掌握閱讀方法
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的學科知識,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和讀寫能力,才能為自身的綜合全面發(fā)展做好準備。
2.2感受閱讀過程
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得出最真實、最直觀的感受。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應在老師的指導和輔助下,切實體驗閱讀的樂趣。通過實際的閱讀體會,鍛煉學生對于文字的理解、運用能力,在小學階段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讀寫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思考能力。以實踐和親身參與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教學才能真正起到培養(yǎng)作用,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2.3改革閱讀教學
基于長期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留下的教學弊端,我們有必要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改革。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師一味地布置閱讀任務,并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閱讀水平,這不僅打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極為不利的。在新課改的指導下,我們應加強對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案改革的重視,以使其更符合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策略。
3.以階段教學為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閱讀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中,我們要針對“小學階段”這一特點進行培養(yǎng)方案的選擇。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各項能力都處于萌發(fā)階段,對此我們要加以引導才能保證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對于閱讀教學同樣如此。在教學中通過由淺入深的階段性教學,引導學生學習閱讀,掌握閱讀,以難度的加深來激發(fā)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更利于學生掌握閱讀能力。
3.1閱讀順暢的初級階段
在這一階段中,不對學生有過多的閱讀技巧的要求,單純的以幫助學生達到通讀全文為目的。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我們主要以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字感知能力為目的,以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閱讀為目標,使他們擁有一定的語感,會正確斷句、斷字,為日后的深入理解打下基礎。對于高年級學生,我們要求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完整感受閱讀內(nèi)容,理解文章大意,能夠借助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解決閱讀問題,新舊知識交替以刺激他們更好的學習。
3.2理解內(nèi)容的中級階段
在這一階段,我們以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為目的。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對文字、句子、段落內(nèi)容的理解的基礎上,這就要求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字水平,一方面鍛煉了閱讀能力,一方面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不僅如此,通過讀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在頭腦中生成故事情節(jié)畫面,會思考人物關系,會判斷文章內(nèi)容,在這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都將得到很好的鍛煉。
3.3運用文字的高級階段
在能夠讀順、讀懂文章的前提下,我們要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通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達到對其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模仿訓練,掌握語言方法。通過進行閱讀來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達到對學生基礎培養(yǎng)的目的。
4.總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318-01
一、讓競賽為課堂添活力
好勝之心人皆有之。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開展一些與閱讀相關的競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勝之心,而這好勝之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使閱讀課堂煥發(fā)勃勃生機。
比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常常要進行字詞教學。在有些文本中,甚至存在著大量需要學生記憶的字詞。如果不先解決這些字詞,它們就會成為學生閱讀的阻力,成為閱讀教學中的“絆腳石”,影響教學的進程。針對這樣的文本,教師與其帶著學生反反復復地讀,不如來一次小型的字詞記憶比賽。步驟可以如下:(1)教師指導學生讀準字詞。(2)學生默記字詞。(3)隨機選派學生到黑板前進行聽寫比賽。在比賽獲勝心的激勵下,學生往往能夠迅速記憶字詞,相比于課后記憶更為高效。而且,字詞記憶比賽猶如閱讀文本前的一次熱身運動,已經(jīng)將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興趣帶動起來,有利于閱讀教學其他環(huán)節(jié)的推進。
在閱讀教學中,競賽能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尤為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時,筆者沒有固守預設的教學方式,而是及時采用了和文本相宜的朗讀競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樂趣,使閱讀教學充滿了活力。正因如此,才保障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讓活動課為課堂增魅力
如今,隨著新課標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已經(jīng)得以拓寬,讓學生動起來,讓語文閱讀課活起來成為了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因此,我們可以用活動課來為我們的閱讀教學增添魅力,使閱讀教學有效實施。那么,如何用活動課來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呢?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明確閱讀教學目標,確定閱讀活動課型。閱讀教學本身會涉及到引導學生對字、詞、句、段、章的理解、賞析,對修辭手法、寫作手法、結構布局的體會、學習。因此,在實施語文閱讀活動課前,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即:通過這節(jié)活動課要達到怎樣的閱讀教學目標。然后再根據(jù)教學目標選擇活動課型。如:趣味識字課、句段賞析課、文本品鑒課、讀寫同步課、教學拓展課等等。
第二步,設計活動課方案。在確定閱讀活動課教學目標,并選擇了相宜的課型后,要精心設計活動課方案。在活動課方案中,要將活動課的流程一步步寫清楚,而且要注意兩點:1.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2.活動環(huán)節(jié)易簡不宜繁,以易于操作、易于達成教學目標為準。3.確保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第三步,正式實施活動課。一位教師針對小學一年級課文《烏鴉喝水》設計了一節(jié)閱讀教學活動課。這節(jié)活動課的教學目標及課前準備可以概括如下:首先,教師對這節(jié)活動課教學目標的設計可以歸納為一說、二演、三議、四唱、五編。一說:由學生說一說各自在課前準備的故事,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二演:學生將《烏鴉喝水》的故事演出來,從而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三議:引導學生討論問題,從而對他們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及口頭表達能力進行鍛煉。四唱:引導學生把故事唱出來,從而調動他們對學習活動的參與性。五編:讓學生自己嘗試編故事,從而進一步訓練他們的語言文字能力。其次,教師和學生一起做了細致的課前準備工作:(1)學生準備了一些動物的故事,同桌的學生準備小水瓶,裝入三分之二的水,并準備小石子。(2)教師制作了Flas,并根據(jù)課文編出歌詞和動畫相配合。此外,還制作了活動中需要用到的王冠頭飾、獎章、佩飾、紙貼等。
三、讓“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為課堂帶來生命力
我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避免它僅僅成為一種口號,要讓它切實為語文閱讀教學服務,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既促成學生在學習中獨立、協(xié)作、質疑品質的形成,又確保閱讀教學的有效實施。目前,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有以下幾種不太適宜的做法會影響自主、合作、探究這種學習方式的有效實踐:一、提出疑難問題后,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過短。二、學生的分組討論時間過短。三、提問者仍以教師為主,學生質疑探究的機會較少。這些做法的不足之處在于:一、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得不到保證。二、學生在學習中的協(xié)作性難以實現(xiàn)。三、學生在學習中的鉆研探究精神不易形成。如何保證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的有效實踐呢?關鍵在于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給學生留有足夠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我們可以嘗試這樣的策略:
首先,在進行某篇課文的閱讀教學前,教師布置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讓他們在充分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后完成一項任務:針對課文內(nèi)容提出一些自己感興趣或感到疑惑的問題,并做好記載。然后,在正式開始閱讀教學后,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分組盡情交流各自在預習時提出的問題,經(jīng)過探討研究后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最后,各組展示各自選擇的問題,進行全班交流,教師適時引導。如果有學生還有自己的想法仍可提出,繼續(xù)交流。
在以上步驟中,學生首先通過課前預習擁有了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因為完成預習的過程其實就是自主學習課文、獨立思考問題并自行探究的過程。緊接著,學生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上通過充分的小組交流獲得了協(xié)作學習的鍛煉。最后,全班交流的過程其實又是一次合作學習并持續(xù)探究的過程。
《方案》有如下特點:特點一 改革實驗方向明確、正確《方案》中明確提出“教育面向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要落實素質教育的任務……”,實驗以辯證唯物主義、有關素質教育的理論(如“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兩全宗旨”)、葉對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為指導……,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體現(xiàn)''精、實、活''的特點。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盡可能多的學習主動權……”體現(xiàn)了實驗的指導思想和目的以黨的教育方針和新時期的教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素質”為依據(jù)。實驗的方向明確、正確。
特點二 針對性強、推廣價值大研究問題的提出并非為趕潮流、趕時髦。而是從際出發(fā):長期以來,閱讀教學的高耗低效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某些習慣的操作往往使教師跳不出原有的框框,除了認識方面的原因外,似乎難以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恰當突破口。
這不僅是易老師多年從城區(qū)小學的課堂教學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更是像我們這些地處郊區(qū)的農(nóng)村學校的問題。
多年來,我們不斷學習有關改革語文課堂教學的理論、經(jīng)驗,研究語文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探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路子。教學觀念有所改變、有所更新、認識有所提高了。但是,實際上如何操作,仍被某些習慣操作困在原有的框框里。而《方案》中提出的六點實驗方法,使我們茅塞頓開。如第二點:一堂課內(nèi)力求做到“五有”、“四無”。五有:有足夠的供學生讀、思、議、練的時間(學生活動的時間一定要多于教師的講解,從總時量不少于25分鐘。);有教師范讀;有朗讀指導;有反饋調控;有質疑問題和適當留白(3-5分鐘)。四無:無繁瑣的分析講解;無單純?yōu)闋恳稣n文內(nèi)容或極書設計的繁瑣的提問;無廢話;無多余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三點:教師的提問和講解一定要精當(提問講解的時間總量力求控制在15分鐘左右)……
實驗的六點方法,有些是幫助我們強化薄弱環(huán)節(jié),有些是給予我們新的啟示。但都恰好是幫助我們跳出原有的框框。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值得廣大教師依法實踐。
特點三 繼承、創(chuàng)造、發(fā)展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改革課堂教學,特別是改革占時甚多的閱讀教學是關鍵的一環(huán)。如何改革閱讀課堂教學,過去,不少有識人士作過多種研究、探索。有“把語文課上楊聽說訓練課”的研究,有“設疑輔展”的教法研究,有“發(fā)揮多媒體電教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此方案,在繼承了以往研究的成功經(jīng)驗(如:以語言訓練為核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加強讀和說的訓練面要寬……,運用形象直觀方法,訓練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樹立“大語文觀”注重課內(nèi)外的緊密結合……。)的同時卻以“精要”為突破口。首先是“精要教學內(nèi)容”;集中目標,突出重點,力戒內(nèi)容龐雜。再是操作上力戒繁瑣的分析提問,力戒形式主義和花架子。提問和講解一定要精當(提問講解的時間總量力求控制在15分鐘左右)……少問或不問那些簡單的是非問概念問……,講解學生不懂的、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力求言簡意駭……。少在語法、修辭上兜圈子……。
這樣,在時與質上對教師的教有適當?shù)目刂?,學生的學與練有相應的保障??伤恪暗狼叭怂吹?,作前人所未作?!?/p>
在繼承以往經(jīng)驗的基礎上再創(chuàng)造、再發(fā)展是這實驗方案的特點之一。
特點四 容易操作,可行性大首先,專題研究的角度較單一,選取的是“語文教學——閱讀教學——閱讀教學中課堂教學”,并非龐大的工程。
同時,課堂教學是教師們最熟悉、最經(jīng)常的工作,不似“課程、教材”研究較為生疏。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新時代新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迫切需要迎來一場新的教學改革以滿足學生、社會進步的需要。隨著我國近幾年來新課改的穩(wěn)步推進。素質教育成為時代教育的焦點和核心,傳統(tǒng)教育的固有弊端被打破,響應新課改的時代號召,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逐步走向自由化、開放化和活躍化。由于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對改革觀念貫徹得不夠透徹,導致教師和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花了大力氣卻收效甚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教師沒有把握好新課改閱讀教學的實質所導致的。
一、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的研究現(xiàn)狀
在我國以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為基礎的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核心,從上世紀末到今已經(jīng)取得了階段性的研究結果,有許多專家和一線教學教師也發(fā)表了眾多與之有關的教學論文,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進行了精辟的分析,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般運用原則、內(nèi)涵、標準、內(nèi)容、評價等都進行了研究探討,在吸收眾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分析體系。但是隨著實際情況的不斷變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對其有效性的分析往往脫離實際,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研究現(xiàn)狀不盡如人意。
筆者認為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本質和教學目的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是前提條件;(2)構建內(nèi)容充實,知識架構合理的語文閱讀教學體系是關鍵;(3)在課堂教學中要狠抓落實課堂訓練是必要的檢驗手段;(4)教師的綜合素質如何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產(chǎn)生根本性影響。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的意義
1.有利于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價值、意義
語文在我國是一門關乎學生心靈精神的學科,其有豐富的內(nèi)涵和文化底蘊,其文化精神活躍,給學生的世界觀和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長成才意義十分深遠。
2.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是新課改的要求
新課改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是:具有獨立閱讀和思考的能力,豐富精神內(nèi)涵的積淀,形成良好的國文功底,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對文學作品有初步的鑒賞能力,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發(fā)展個性,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是為了提高其效用,應新課改的要求。
3.推動新課改的深化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豐富人生趣味。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可以響應新課改的要求的同時,助推新課改在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中不斷深化。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是否高效最終要取決于是否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落實到學生的發(fā)展上,沒有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就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難有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對于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表現(xiàn)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首先,是符合新課標改革的要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認知體系,讓學生充分吸收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知識,擁有基本的語文閱讀技巧,能夠熟練的掌握閱讀方法。
其次,是滿足語文的內(nèi)在要求,語文閱讀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如何通過他人的語言表述和感情流露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思想覺悟,為生活得更好提供更多更豐富的指導。
四、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1.以學生興趣為引導,讓學生充分享受閱讀所帶來的快樂
興趣是做好的導師,也是學生最直接的動力來源,興趣可以活躍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無限潛能。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激發(fā)個人興趣,引導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興趣,有意愿、有興趣將語文閱讀教學的知識吸收得更好。因為學生認知局限,缺乏閱讀經(jīng)驗,因而教師要扮演好領路人的角色,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等,為學生制定更加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方案。
2.教師要尤其注重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教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應該成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之匙,讓學生能夠面對不同作者、不同語感、不同情境的文學作品。教授可以通過對具體閱讀方法的講授,加深學生對閱讀方法的認識,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閱讀方法,不至于走彎路、走冤枉路,提升學生閱讀的效率。
3.開發(fā)學生智力,導之以情
小學閱讀教學的直接目的是讓學生在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接受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熏陶,豐富個人精神內(nèi)涵,提升學生精神境界。教育的目的是開啟學生智力,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接受教育,通過教育活動剔除人類固有的劣根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學生開啟人生生涯新篇章前,教師通過對閱讀方法、閱讀思維的教學,講授個人閱讀經(jīng)驗,讓學生學會自己判斷思考。在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時,教師要導之以情,曉之以理,開啟學生智力,讓學生在通往閱讀神圣殿堂之路中形成自己的個性,健全個人的人格,學會思考和判斷,助力輝煌人生新篇章的開啟。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教師更應當站在時展的角度,不斷加強閱讀教學的力度,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金強.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科技資訊,2014(28):150
[2]趙麗.淺談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技巧[J].科技視界,2014(21):223
>> 幼兒國學經(jīng)典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國學經(jīng)典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語文經(jīng)典閱讀教學研究 淺談國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完美體現(xiàn) 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jīng)典的實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高中語文古代經(jīng)典文本閱讀教學初探 初中語文經(jīng)典閱讀教學的嘗試 小學經(jīng)典名著閱讀教學之探究 國學經(jīng)典與語文教學 讓國學經(jīng)典融入語文教學 淺談經(jīng)典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教育與國學傳統(tǒng)初探 與國學道德經(jīng)典同在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學 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與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的整合的實踐與探索 國學經(jīng)典引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可行性研究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經(jīng)典教育 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jīng)典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探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國學經(jīng)典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國學經(jīng)典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鄭素珍")
申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nèi)容。 【摘 要】國學經(jīng)典承載了古代圣賢的思想與智慧,蘊含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近年來,我國的小學刮起了陣陣國學經(jīng)典閱讀的風潮。本研究在調查與實踐的基礎上,對小學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的開發(fā)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國學經(jīng)典 小學語文 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1-0087-02
何謂“國學”?對于國學的定義可謂是眾說紛紜,但目前學界比較認同的一個說法是:國學是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的總稱。①所謂“國學經(jīng)典”也就是說國學中最精華的、具有典范性的著作。國學經(jīng)典承載了古代圣賢的思想與智慧,蘊含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對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閱讀國學經(jīng)典可以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我國的國學經(jīng)典經(jīng)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淀,蘊含著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資源。從小學就引導學生進行國學經(jīng)典的閱讀,不僅可以讓小學生認同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其獨特的魅力,還可以使小學生從中獲取歷史、人文知識,提高個人的修養(yǎng),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其次閱讀國學經(jīng)典可以使小學生從小修身養(yǎng)德,立身做人。培養(yǎng)“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國學經(jīng)典在教育層面上體現(xiàn)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修身做人上。如孔子的仁愛思想、老子的敬畏自然、孟子的“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等圣賢的思想一直流傳至今,它們不僅僅是我們?yōu)槿颂幨赖幕镜赖?,也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
近年來,我國的中小學掀起了一陣陣“國學熱”,諸多學校針對閱讀國學經(jīng)典開設了校本課程、創(chuàng)立國學經(jīng)典閱讀角等等。然而縱觀“國學熱”的背后,我們卻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國學經(jīng)典閱讀的數(shù)量增加了,可是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在本質上得到提高了嗎?小學生在閱讀能力、閱讀方法、閱讀文本的選擇上都存在著一些局限,學校應思考如何在本質上提高小學生的國學素養(yǎng)和語文素養(yǎng)。而作為教育者到底應該如何有效地幫助小學生閱讀國學經(jīng)典?本研究認為應將國學經(jīng)典同小學教學有機地融合,從選擇國學經(jīng)典中合適的閱讀內(nèi)容、明確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的教學目標、改進國學經(jīng)典閱讀的閱讀方式、明確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的實施辦法這四個方面去努力。
一 選擇國學經(jīng)典中合適的閱讀內(nèi)容
2015年3月,本研究對小學生、學生家長以及小學教師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小學生不清楚何為國學經(jīng)典,在閱讀書目的選擇方式上有63%的小學生表示“根據(jù)封面選擇”。近三分之一的家長表示只是根據(jù)網(wǎng)上的推薦來給孩子挑選閱讀書目。在針對老師的問卷中有一道開放式問題――“在開展國學經(jīng)典閱讀的教學中有碰到何種困難”,有很多老師提到國學經(jīng)典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如何選擇和篩選合適的閱讀書目很令他們苦惱。因此要想使小學生充分地、深入地了解國學經(jīng)典的內(nèi)涵,必須從選擇合適小學生閱讀的經(jīng)典篇目開始。
選擇合適的閱讀內(nèi)容首先要考慮到小學生所處的認知階段、閱讀能力以及語言學習水平,在繁多的國學經(jīng)典中,最精華最具有價值的卻不一定是最適合小學生讀的。因此在篇目的選擇上應該根據(jù)人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編訂,由淺及深、循序漸進。本研究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學段的小學生制定了不同的國學經(jīng)典閱讀篇目,并提出相應的教學要求。低段一二年級的學生以閱讀經(jīng)典蒙書為主,例如《三字經(jīng)》和《弟子規(guī)》等,它們兼具朗朗上口,易于誦讀的特點。在教學中應配以富有童趣的解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中段學生可以選擇《論語》《千字文》和《孟子》。高年級段可選擇《大學》《中庸》,引導他們將經(jīng)典同實際相結合,感悟其中蘊含的思想與道理。
二 明確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的教學目標
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針對“學校是否有具體的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的實施方法或方案”這個問題,大部分教師的回答是否定的。對于課程的基本目標、基本理念、教學
模式等,大部分教師都表示不清楚?!拔乙膊磺宄绾蜗到y(tǒng)地教授學生閱讀國學經(jīng)典,自己在國學上面的素養(yǎng)也十分有限,所以課上也只是安排學生自己閱讀?!苯處煂τ趪鴮W課程的展開是迷茫的,因此要使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真正地發(fā)揮作用,在解決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必須制定一套可行的、有效的實施方案,而第一步就是明確閱讀課程的教學目標。低段年級學習內(nèi)容是蒙學經(jīng)典,低年級段學生的文字理解、閱讀能力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學目標應該以誦讀和識字為主,文化感悟、文義理解可作為其他教學目標。中段的小學生學習內(nèi)容為《論語》《千字文》和《孟子》,處于這個年級段的小學生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礎和閱讀能力,在文義的理解上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因此國學經(jīng)典閱讀的教學目標應在誦讀、識字的基礎上增設知識積累、理解文義和感悟文化。識字在這個階段不再需要教師親自教學,而由學生自行完成。文義理解應該是教學重點,但也不要求逐字逐句的深入剖析,而是重在理解文章大意。感悟國學經(jīng)典中的文化應由學生在誦讀和理解文義的基礎上自主進行,而非教師刻意的行為。高年級段的學生通過積累在大腦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知識結構,識字和誦讀已經(jīng)不需要再加強調。在此基礎上國學經(jīng)典的教學應該注重文義理解和文化感悟,教學中注重兩者的有機結合,深入挖掘文章背后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三 改進國學經(jīng)典閱讀的閱讀方式
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教師在指導小學生閱讀國學經(jīng)典時方法都比較呆板和形式?!拔艺J為他們閱讀國學經(jīng)典之后會背誦就算完成目標了,至于其他的目標我認為無法去衡量?!笔堑模瑖鴮W經(jīng)典的學習離不開背誦,但是過于強調“背誦”反而會使閱讀變得呆板、枯燥,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各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對國學經(jīng)典的興趣,經(jīng)典的閱讀要深入淺出,寓教于樂。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把《三字經(jīng)》編成有旋律的兒歌,還可以結合多媒體動畫來講授經(jīng)典內(nèi)容,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繹國學中的一些經(jīng)典故事等。對于一些晦澀難懂的國學經(jīng)典,教師更不應該只強調學生的背誦,“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該在學生閱讀的時候加以點撥和引導,讓學生透過文字捕捉到國學經(jīng)典作品中的情感魅力。
四 明確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的實施辦法
調查發(fā)現(xiàn)有許多學校在實施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的時候,并沒有一套系統(tǒng)的實施辦法?!皩W校沒有硬性規(guī)定什么時候開設課程,課業(yè)緊張的時候幾乎不會想到要去監(jiān)督小學生進行閱讀,主要還是看他們的興趣和自覺性?!睕]有系統(tǒng)的實施辦法會使得課程開展效率低下。首先課程必須定時,蘇悅在其研究中曾提到“逐日咀嚼法”,學生最好能每天都閱讀國學經(jīng)典,在潛移默化中對其背后的意義、文化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因此,學校必須安排每周一節(jié)閱讀課程,結合語文課和晨讀進行名句誦讀賞析等活動??傊?,每天保證有大約半小時時間來學習國學經(jīng)典。每周一節(jié)的固定課,可以用來復習或者舉行經(jīng)典閱讀活動。其次,必須要規(guī)定每個學習階段的學習任務。本研究在小學實踐的過程中,根據(jù)小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制定了每日任務卡、每周任務清單以及學期反饋表(由家長填寫)。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是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實施效果的決定性因素,教師要想使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真正發(fā)揮其陶冶情操、提升文學修養(yǎng)、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作用,首先教師本人必須具有較高的國學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這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根本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同學生的相互交流,了解學生在國學經(jīng)典閱讀中的需求及困難,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雙向對話。除此之外,國學經(jīng)典中本就包含許多道德要求以及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教師的為人師表能成為學生國學學習的“助推器”。因此學校必須定時舉行針對教師的培訓會,提高教師自身的國學素養(yǎng),探討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會上也可以請專業(yè)人員指導教師開展國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等。
五 結束語
關鍵詞:主體性;合作性;語文素養(yǎng);閱讀與寫作
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狀況,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制定正確的教學方案,從而幫助小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收獲知識,同時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在閱讀教學中遵循主體性和合作性的教學原則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在學習上愿意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語文教師在小學生閱讀教學中需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活動,觀察高年級的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況,從而獲得及時的反饋,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教師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需要遵循主體性和合作性的原則,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為核心,學生處在被動局勢的思想,要以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代替教師的單純講授。教師要時刻謹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在閱讀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去閱讀、去思考并且與名家對話,才能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掌握閱讀經(jīng)驗和閱讀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尊重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原則并不等同于在教學中放棄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需要在學生選擇閱讀材料,分析閱讀材料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輔助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并且制定符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心理的教學計劃。
遵循合作性的原則要求教師采取適當?shù)姆绞酱龠M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合作。閱讀并不是一個人的閱讀,閱讀教學更注重對學生合作能力、融合能力的培養(yǎng)。因樵畝兩萄Ч程中學生肯定會產(chǎn)生問題,對文章里的理解和不理解都是需要思考和分析的,當學生無法解決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時,很有必要咨詢身邊的老師或者同學。同時,學生通過閱讀實際上就是和書中的人物以及作者進行對話。因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嚴格遵守合作性的原則,采取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合作中閱讀,在閱讀中合作。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收獲共贏的喜悅,同時感受到合作的魅力,閱讀的魅力。
二、在閱讀教學中注重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不單單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yōu)槟繕?,還應該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載體需要注重教學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閱讀講究一個“讀”字,在小學高年級“讀”字已經(jīng)成為整個閱讀教學中核心,同時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成為語文教師的共識。因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根據(jù)具體的教學計劃可以在課間穿插著閱讀,還可以給小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小學生能夠充分的利用時間去閱讀。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教師可以大膽放手的讓學生自讀,深入感受書籍的內(nèi)容。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和語文素養(yǎng)。學生把感情融入到閱讀當中可以和書中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并迅速的進入求知的最佳狀態(tài)。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讀”。
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思考也是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語文素養(yǎng)的一種方式。學生只有在閱讀中經(jīng)歷思考的過程,并且在思考中產(chǎn)生對這本書的獨特見解,才能真正的掌握閱讀書籍的內(nèi)涵,感受書籍傳遞的作者的感情以及書籍表面內(nèi)容下的本質思想。如果教師只關注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設了很多教學情境,幫助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忽略思考的重要性。那么長久下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閱讀能力就會被自身的興趣所取代,學生只為了感興趣而讀,卻不能思考我為什么讀。學生因為自身學習能力的局限性肯定會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疑問,但是因為年齡不小,不能及時的對問題進行梳理。這時,教師就需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根據(jù)小學生這一特點,精心的設計問題,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閱讀,從而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時,教師可以設計“你覺得課文中使你震撼的句子有哪些?畫下相關的句子并且寫上自己的體會?!钡膯栴}。這樣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去思考,帶著問題去閱讀。
三、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把閱讀和寫作相結合
關鍵詞:閱讀教學;好奇心;形式
在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閱讀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學生往后的知識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當學生使用閱讀來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的時候,閱讀能力的提升就成了重要的問題,增強學生的閱讀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墒?,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會碰到如對文本不感興趣的情況等,也不喜歡讀書,而現(xiàn)代社會非常關注學生的閱讀教學,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活動中可以做出如下一些可行的改變。
一、保持學生對于閱讀的好奇心
我們都知道,只有對于某一方面的知識有一些好奇,便能夠促使人們對于這方面內(nèi)容的學習。因此,好奇心也是學生學習文本知識的力量,如果學生對于這方面的知識沒有好奇的心理,而又面對其他的學習作業(yè),學習起來是十分辛苦的。所以,只有讓學生保持對于文本閱讀的好奇心,學生非??释@取這方面的教學活動,非常積極地參與其中,在這個時候,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使用,自然就能夠取得不錯的學習成果。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活動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保持對于文本閱讀的好奇心,讓學生自然地接受知識的學習,才可以順利進行閱讀教學的活動,學習成果自然更佳。
二、分角色朗讀形式的使用
朗讀有其獨特的魅力,借由聲音將文字表達不出來的東西來表達,可以帶領人們更好地體會文本的思想感情,也能讓學生更加投入于文本閱讀中。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分角色朗讀的活動。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習慣,讓學生與作者彼此產(chǎn)生共鳴,彰顯語文文本的魅力,不但能夠幫助小學生學習更多有趣的詞語,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從而促進學生閱讀技能的提升。
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讓學生更好地懂得文本想要表達的東西,促使其閱讀水平的提高,如《三袋麥子》這門課時,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角色來進行朗讀的教學活動,把握好小豬、小牛以及小猴的特征,形成這樣的對話場景,讓他們使用獨特的語氣來進行對應的朗讀。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采用多種不同的朗讀方式,必要時教師也要進行適當?shù)刂更c,給出肯定的評價,來改善學生的閱讀情況。
三、重視學生的自我思考
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指引學生的自我思考,讓學生更好地參與閱讀活動之中。沒有思想的閱讀活動是無意義的,不能領會到文本真正的思想,也不能夠很好地體會到文本中包含的深刻的情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幫助學生發(fā)揮出他們巨大的想象力,獲得更多深刻的理解,進一步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也能夠讓學生積累許多的語言素材。
綜上所述,閱讀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想要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接受教師的閱讀教學,重視學生的自我思考,讓學生保持對于閱讀的興趣與自信心,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也可以使用分角色朗讀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自我思考,發(fā)展他們的閱讀技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