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如何進行外匯投資范文

如何進行外匯投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如何進行外匯投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如何進行外匯投資

第1篇:如何進行外匯投資范文

在發(fā)展中國家里,中國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更加迅猛。根據外管局網站的數(shù)據,1999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約為0.16萬億美元(占全球規(guī)模的9%),截至2007年底上升至1.53萬億美元(占全球規(guī)模的24%),增長了8.6倍,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外匯儲備的最大持有國。

中國外匯儲備的飆升主要歸因于持續(xù)的經常項目順差與資本項目順差。自1994年至今,中國經濟連續(xù)14年出現(xiàn)了國際收支雙順差。尤其是自2005年7月人民幣匯改以來,由于中國政府選擇了“小幅、穩(wěn)健、可控”的升值策略,吸引了大量國際短期資本流入中國套利,這加速了中國外匯儲備的累積。僅2007年一年,中國外匯儲備就增長了4619億美元,與2006年底相比增長了43%。如果考慮到央行向中司注入外匯資產,央行要求全國性商業(yè)銀行用美元繳納人民幣法定存款準備金等因素,則2007年中國外匯儲備實際增加額超過了6300億美元。

幣種結構

由于中國外管局并未披露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我們只能利用其他國家披露的相關數(shù)據來推測中國外匯儲備的幣種構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的“官方外匯儲備幣種構成”(CurrencyCompositionofOfficialForeignExchangeReserves,“COFER”)數(shù)據庫提供了138個國家(包括27個工業(yè)化國家與106個發(fā)展中國家)匯總后的外匯儲備幣種結構。雖然COFER數(shù)據庫中未包括中國這一全球外匯儲備最大持有國是一種遺憾,但COFER中包含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畢竟占到全球外匯儲備規(guī)模的64%(2007年)。同時,中國央行的外匯儲備投資并未表現(xiàn)出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央行迥然相異的特征。因此,我們不妨用COFER披露的幣種結構來推測中國外匯儲備的潛在幣種結構。

進入21世紀后,IMFCOFER數(shù)據庫中全球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發(fā)生的主要變化包括:第一,美元資產占外匯儲備的比重逐漸下降,從1999年的71%降至2007年的64%;第二,歐元資產占外匯儲備的比重逐漸上升,從1999年的18%升至2007年的26%;第三,英鎊取代日元成為全球外匯儲備中第三重要的幣種,2007年英鎊資產占外匯儲備的比重為5%,而日元資產比重為3%。上述結構性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該時期內,歐元和英鎊處于相對強勢地位,而美元和日元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導致各國央行主動或被動地實施了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調整。

與工業(yè)化國家相比,發(fā)展中國家的外匯儲備幣種結構調整更加積極。從1999年底至2007年底,發(fā)展中國家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比重由69%降至61%,歐元資產比重由19%升值28%。俄羅斯、伊朗等國更是將石油交易計價貨幣由美元轉換為歐元,從而進一步提升了歐元在全球儲備與交易貨幣中的地位。相比之下,同期內工業(yè)化國家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由73%降至69%,歐元資產比重由23%升至33%。近年來,隨著美元有效匯率的下跌,中國外管局主要是在外匯儲備增量上降低了美元資產比重,在外匯儲備存量上的減持是有限的。這意味著中國央行的幣種多元化行為與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央行相比是類似的,因此,我們可以用COFER數(shù)據庫中發(fā)展中國家的數(shù)據來推測中國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截至2007年底,我們估計在中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約占65%,歐元資產約占25%,其他10%包括英鎊、日元及其他幣種資產。

資產結構

由于中國外管局并未披露外匯儲備的資產結構,我們只能從投資東道國披露的相關數(shù)據來推測中國外匯儲備的資產構成。

作為中國外匯儲備最重要的投資東道國,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系統(tǒng)(TreasuryInternationalCapitalSystem,“TIC”)定期公布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證券的明細資料。最近一期公布的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證券的資產組合如表1所示。

盡管美國財政部公布的資產組合數(shù)據中并未區(qū)分外國官方投資者和外國私人投資者,但是由于中國尚未完全開放資本項目,中國居民對美國證券的投資只能通過QDII,規(guī)模相當有限。因此,中國國內的美國證券持有者主要包括外管局、商業(yè)銀行以及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假定中國官方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外匯資產組合是相似的,同時假定外管局在其他國家投資的資產結構與在美國的投資類似,那么,可以從上述資料中推測中國外匯儲備的資產結構。從相關數(shù)據推斷,截至2007年底,在中國外匯儲備中,最重要的資產是長期國債(約占儲備規(guī)模的50%)和長期機構債(約占儲備規(guī)模的40%),股權、長期企業(yè)債和短期債券的比重非常有限(僅占儲備規(guī)模的10%左右)。中國外匯投資的資產結構與發(fā)達國家以及石油輸出國相比存在重大差異。第一,在其他國家的外匯投資中,股權投資占有相當比重。例如,日本占18%,英國占46%,加拿大占73%,中東石油輸出國占45%。第二,在其他國家(除日本與中東石油輸出國外)的外匯投資中,長期企業(yè)債的比重顯著高于長期國債與長期機構債的比重。例如,英國的長期企業(yè)債占外匯投資的規(guī)模為44%,而長期國債與機構債占外匯投資的規(guī)模為8%;加拿大的相關數(shù)據分別為18%與5%。

評價

在上述對中國外匯儲備幣種結構與資產結構進行粗略估計的基礎上,我們對中國外匯儲備投資現(xiàn)狀的評價如下:

首先,當前中國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依然以安全性和流動性為首要目標。這主要表現(xiàn)為在外匯儲備的資產構成中,傳統(tǒng)上低風險、低收益、高流動性的國債和機構債占90%左右;

其次,美元資產在中國外匯儲備中所占比例過高。無論是從對美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2007年為19.1%)還是從對美進口占總進口的比重來看(2007年為7.3%),美元資產在外匯儲備中65%的比例都過高了。這一方面反映出美元在全球貿易結算貨幣中依然占統(tǒng)治地位,另一方面也凸現(xiàn)了中國政府進行外匯儲備幣種多元化的困境:對于中國這樣的大國而言,在外匯市場上大量減持美元資產必然會造成美元匯率下跌,從而影響到外匯儲備中存量美元資產的價值。

再次,近年來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大幅貶值,造成中國外匯儲備的國際購買力遭受嚴重損失。由于中國外匯儲備資產的65%以美元計價,那么美元相對于其他貨幣的貶值必然造成以貿易加權的一籃子貨幣計算的中國外匯儲備的國際購買力顯著下降。例如,目前中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突破了1.8萬億美元,假定其中美元資產占65%,那么一旦美元對人民幣貶值10%,以人民幣計算的中國外匯儲備價值將縮水1170億美元,相當于抹殺了3.9個百分點的GDP增長。

第四,美國次貸危機的深化意味著中國外匯儲備資產除了面臨匯率風險外,還面臨美國國債、機構債信用等級調降、市場價值縮水的風險。2008年7月,美國兩家房地產巨頭房利美、房地美陷入危機,需要募集750億美元資本金以避免資不抵債風險。如果美國政府不對其進行救援,則兩房發(fā)行的機構債的信用等級可能被調降;如果美國政府為兩家機構買單,則信用風險最終為美國政府所承擔,美國國債的信用等級可能被調降。無論出現(xiàn)哪種局面,對大量持有美國國債和機構債的中國央行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最后,隨著外匯儲備規(guī)模的進一步增長,持有儲備的機會成本日益凸現(xiàn),中國政府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提高外匯儲備投資收益率的壓力。中國外匯儲備的90%投資于美國國債與機構債,收益率不超過5%,而根據世界銀行對中國120個城市1.24萬家外商投資企業(yè)的調查,外國在華FDI企業(yè)的平均收益率超過22%。持有外匯儲備的機會成本越來越高,如何積極管理外匯儲備,提高外匯儲備資產的收益率成為當務之急。

前景

如何進一步通過幣種多元化與資產多元化來分散投資風險,以及通過更多地投資于高風險高收益率資產來提高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率,是中國外匯管理當局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

從幣種多元化角度出發(fā),如何在不對美元市場匯率造成顯著沖擊的前提下,逐漸降低美元資產比重,提高歐元及其他貨幣資產比重,將成為中國外匯管理當局的中長期目標。這意味著,對美元資產的減持必然是漸進的,更多地依然通過增量減持的方式進行。在美元匯率走強的背景下減持美元資產對外匯市場造成的沖擊較小,但是這可能會造成短期虧損。

從資產多元化角度出發(fā),中國外匯管理當局應逐漸提高股權、企業(yè)債在資產組合中的比重,適度降低國債、機構債在資產組合中的比重,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外匯儲備的整體收益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進一步分散風險。

考慮到中國依然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金融體系市場化改革尚未完成,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和金融脆弱性,因此,保證外匯儲備資產的流動性和安全性依然非常重要。這意味著,外匯管理當局應該將外匯資產分為兩類進行管理,一類依然投資于低風險低收益金融產品,另一類則實施更加激進的多元化投資策略。中司(CIC)的設立是中國政府在積極管理外匯儲備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中司的首要目標就是通過實施比外管局更加激進的投資策略,提高外匯儲備資產的收益率。自2007年9月成立以來,中司已經進行了多筆金融股權投資。目前,中司的投資組合偏重于美國金融股權,受次貸危機爆發(fā)與深化的影響,當前中司股權投資的市場價值不容樂觀,例如對黑石的股權投資迄今為止賬面價值縮水了40%左右。

在中司的競爭壓力下,外管局從2007年年底開始,也明顯加大了對發(fā)達國家資源型企業(yè)及金融股權的投資力度。2007年12月,外管局通過自己在香港的子公司華安投資,投資了三家澳大利亞商業(yè)銀行不到1%的少數(shù)股權,總投資金額為1.76億美元。2008年4月,外管局購買了法國道達爾公司(歐洲第三大石油公司)1.6%的股權,投資金額為28億美元。同月,外管局以10億英鎊購買了英國石油公司(BP,英國最大的公司)接近1%的股權。據媒體披露,外管局正在與美國私募股權基金TPG商談合作投資事宜。

第2篇:如何進行外匯投資范文

那么,究竟什么是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yè)務呢?根據公告的解釋,在試點地區(qū),符合條件的境內非金融機構經批準,可以為個人提供本外幣兌換服務,在規(guī)定的年度總額內辦理境內個人結售匯業(yè)務和境外個人結匯業(yè)務,并可為境外個人辦理每人每日累計不超過等值500美元(境內關外網點限額為1000美元)的人民幣兌回外幣現(xiàn)鈔的業(yè)務。

仔細閱讀這則公告,非金融機構的提法無疑是一大亮點,這樣的機構中不僅能辦理境內個人的結售匯業(yè)務,甚至還能辦理境外個人的人民幣兌回外幣現(xiàn)鈔的業(yè)務,這無疑是中國外匯管理體制的一大突破。

如果你到過東南亞等地旅游的話,可以發(fā)現(xiàn)那里的外幣兌換點非常普遍,街道、商店、酒店等許多地方,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兌換外匯。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國人來說,一直以來在我們的印象中只有銀行才是可以兌換外幣的場所。其實根據國際經驗,個人本外幣兌換市場一般由銀行網點、特許外幣兌換商和一些特約商戶組成,針對不同客戶人群和客戶特點構成多層次的服務體系。

據了解,世界上的許多主要大城市,都有相當數(shù)量的外幣兌換機構全天候提供貨幣兌換服務。中國人民銀行上??偛扛敝魅巍彝鈪R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長西說,試行辦理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yè)務,有利于發(fā)揮經營機構營業(yè)時間長、兌換幣種多樣、經營機制靈活、專業(yè)化服務等優(yōu)勢,同銀行的本外幣兌換業(yè)務形成互補。而最為關鍵的是,筆者認為特許業(yè)務的推出傳遞了一些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信號,會對將來的經濟生活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目前我國已經實現(xiàn)了外匯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根據此前頒布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已不再區(qū)分現(xiàn)鈔和現(xiàn)匯賬戶,而此次特許兌換業(yè)務的開展,將會進一步便利個人的外匯收支活動,顯示了我國外匯管理體制上的一種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并可能會進一步開放外匯零售市場,加快本幣國際化的進程。

有關專家認為,根據新修訂的外匯管理條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都可以開展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yè)務,這為商業(yè)性機構開辦此項業(yè)務掃清了法律障礙。此次試點先從獨資企業(yè)和合資企業(yè)開始,無疑具有象征意義。此外,從宏觀層面來看,貨幣兌換公司的成立意味著我國外匯市場要開放,外匯市場的交易主體發(fā)生了變化。

對此,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祺認為,小額外幣兌換機構在海外地區(qū)非常普遍,但因為內地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還沒有實現(xiàn)自由兌換,如何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具體的方案出臺,需要在浦東這類綜合試點區(qū)進行試點。他表示,外匯零售市場很大,但現(xiàn)在的匯率主要是由外匯交易中心巨額交易決定的,沒有充分體現(xiàn)市場特別是零售市場的供求關系。設立的小額外幣兌換營業(yè)網點,不一定按照銀行的匯率進行,會更貼近市場,反映供求關系,既搞活了市場,又使供求關系更充分地引領匯率形成。

第3篇:如何進行外匯投資范文

[關鍵詞] 物流企業(yè) 外匯風險 交易風險

我國物流業(yè)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行業(yè)。隨著我國物流企業(yè)的發(fā)展,作業(yè)的范圍已經跨越了世界各個角落,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企業(yè),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日益活躍和拓展,物流企業(yè)的經營活動無時無刻不與外匯風險掛鉤,物流企業(yè)的資產與負債、收入與支出等都涉及多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對企業(yè)的經營活動影響很大。如何防范企業(yè)在對外經貿活動中的外匯風險,不僅關系到一些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問題,特別是我國2007年人民幣的匯率制度改革,我國物流企業(yè)面臨的外匯風險大幅度放大,如何在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管理好外匯風險對于我國物流企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物流企業(yè)外匯風險及表現(xiàn)

物流企業(yè)外匯風險是指物流企業(yè)在一定時期內對外經濟、貿易管理與營運等活動中,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債權、權益)與負債(債務、義務)因未預料的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價值增加或減少的可能性。外匯風險可能具有兩種結果,或是獲得利益;或是遭受損失(Loss)。目前,一些國家貨幣匯率經常動蕩不定,國際金融市場變幻莫測,外匯風險對持有外匯物流企業(yè)來講已成為重要問題。

1.交易風險。即由于外匯匯率波動而引起的應收資產與應付債務價值變化的風險。它包括:一是以延期付款為條件進出口的物流勞務,在貨物已發(fā)運或勞務提供后,而物流勞務費尚未收支這一期間,外匯匯率變化所發(fā)生的風險;二是以外幣計價物流企業(yè)信貸活動,包括向外投資和向外籌資或對外債務,如遇投資本息收入的外幣匯率下降,投資的實際收益就會下降,使對外投資者蒙受損失。

2.折算風險。折算風險經常被稱為會計風險或轉換風險、翻譯風險。它是指以外幣度量的物流企業(yè)子公司的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和損益都需要按一定的匯率折算為物流企業(yè)母公司所在國的貨幣表示。折算風險會影響企業(yè)在股東和社會公眾面前的形象,甚至可能會招致企業(yè)利潤下降和股價下跌。

3.經營風險。經營風險也稱為經濟風險,是指物流企業(yè)由于預料之外的匯率變動引起企業(yè)產量、成本和價格的變動,使得企業(yè)收益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可能發(fā)生變化的潛在性風險。由于經濟風險取決于企業(yè)在一定時期內預測匯率變動方向的能力,所以,經濟風險取決于經濟分析,帶有很大主觀性。

二、我國物流企業(yè)外匯風險管理現(xiàn)狀

1.外匯風險在我國物流企業(yè)涉外業(yè)務中主要表現(xiàn)為交易風險和經濟風險

對于我國大多數(shù)涉外物流企業(yè)來說,由于經營的國際化程度不高,它們面臨的外匯風險主要來自于進口付匯、出口收匯,當企業(yè)在這些背景下產生了凈外幣頭寸時,由于有關匯率可能發(fā)生變動,將使企業(yè)直接面臨外匯交易風險。同時,我國物流企業(yè)出口的商品中,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數(shù)量占有較高的比例,需求價格彈性較大,匯率的變動對于產品的需求有較大影響,對于物流企業(yè)企業(yè)而言就意味著面臨著匯率的經濟風險。

2.中國大多數(shù)物流企業(yè)缺乏外匯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體系

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雙向流動的迅猛發(fā)展,使得我國物流企業(yè)外匯業(yè)務迅猛增長,越來越多的物流頭寸于外匯風險之中,加之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上匯率變動頻繁劇烈,外匯風險已成為我國物流企業(yè)普遍面臨的重大問題。但事實上,我國大多數(shù)物流企業(yè)由于從事國際業(yè)務時間不長,普遍缺乏外匯風險意識。企業(yè)對于國際經濟交往中所面臨的可能的外匯風險暴露要么視而不見,要么抱著僥幸的心理消極應對,對匯率風險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認識。由于外匯風險管理業(yè)務部門在企業(yè)經營中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增加了公司運營的成本而不能給企業(yè)帶來利潤,企業(yè)難以看到匯率風險管理所體現(xiàn)的價值,從而忽視外匯風險管理對于物流企業(yè)從事國際業(yè)務的必要性。

3.外匯交易幣種和風險防范方法不夠豐富

目前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上的交易幣種僅限于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港幣和日元四種貨幣。且外匯市場上提供企業(yè)進行外匯風險避險的產品也十分匾乏。除四大國有銀行可以向客戶提供一年期以內遠期交易外,具有保值性質的外匯期貨、期權和掉期等衍生產品交易要么尚未開展,要么市場規(guī)模過小而難以滿足企業(yè)進行外匯風險套期保值的需要。

目前國內銀行對外匯風險管理的產品還處于開發(fā)或剛起步階段,有的還是空白,與國際水平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國人民幣利率還遠遠沒有形成一個有效地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而非市場化的利率不可能給出外匯衍生產品的合理定價,從而限制了較為復雜的外匯衍生產品的設計和推廣。顯然,過于單一的外匯市場交易品種和風險防范手段,限制了我國物流企業(yè)對套期保值手段的選擇,進而影響了對外匯風險的有效管理。

三、我國物流企業(yè)外匯風險管理對策

物流企業(yè)選擇什么幣種進行計價結算、選擇哪國的貿易伙伴、是否對進出口貿易進行套期保值、怎樣管理其資產負債、如何進行國際結算,這一系列的日常活動都在匯率變動一定的情況下對外匯風險產生影響,使外匯風險的影響結果截然不同,因此,我國物流企業(yè)要管理好外匯風險,需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提高外匯風險意識

對于任何一個物流企業(yè),只要有外匯的收支,外匯風險就會客觀存在。而風險的大小最終取決于風險暴露頭寸及國際外匯市場的變化,完全沒有風險的外匯收支是不存在的。但如果能夠正視風險的存在,采用合適的方法,外匯風險并不是不可以化解的。對我國物流企業(yè)而言,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外匯風險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其日常經營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外匯風險防范管理,首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特別是公司的高層決策與管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把企業(yè)的外匯風險防范列為企業(yè)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日程,而不是消極應對。謹慎對待外匯風險,以化解風險而不是投機作為風險管理的目標。

2.選擇好合同計價貨幣

在對外貿易和資本借貸等經濟交易中,交易雙方的簽約日期同結算或清償日期總是存在一個時間差,在匯率不斷變動而且軟硬幣經常更替的情況下,選擇何種貨幣作為簽訂合同時的計價貨幣或計價清償貨幣,往往成為交易雙方談判時爭論的焦點,因為它直接關系到交易主體是否承擔匯率風險的問題。首先是盡量采用本國貨幣作為計價貨幣。這樣就避免了貨幣的兌換問題,也就不存在匯率風險。其次是物流勞務收入結算是時爭取選用幣值穩(wěn)定、堅挺的“硬幣”;而物流勞務支出爭取選用幣值疲軟的“軟幣”。

3.以遠期外匯交易彌補風險

通過預先決定匯率和金額的遠期交易是一種最直接的彌補風險手段。假定物流企業(yè),預定在三個月后收進以美元計價的物流勞務款,可與銀行預先約定在三個月后賣出美元。當美元資金一入賬就進行交割,也就是以約定的匯率將美元賣給銀行,換成人民幣,這樣通過遠期外匯交易對可能產生的交易結算風險進行有效防范。

4.物流企業(yè)成立專門外匯風險管理委員會

該委員會由高層決策人員及專業(yè)的金融和財務人員組成,統(tǒng)一對全公司的外匯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該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以外匯分析為主,針對外匯市場的走勢及公司內部的外匯收支情況,尋找發(fā)現(xiàn)外匯風險,根據企業(yè)自身特點和風險承受能力,確定外匯風險限額,參考專家、外匯指定銀行的意見制定相應的外匯風險管理方案。除了制定和執(zhí)行風險防范措施,外匯風險管理委員會應完善的風險報告和財務報告機制,建立有效的外匯風險評價體系,以月或季度為期,定期向公司管理層報告外匯風險管理的情況。不僅如此,管理層的意見和指導方針以及各相關部門的意見也應及時地反饋給貨幣委員會組織。完善的報告機制不僅有利于外匯風險管理委員會改進工作,同時也有利于外匯風險管理取得良好的績效。

參考文獻:

[1]王世文:遠期外匯交易在進物流企業(yè)匯率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對外經貿實務, 2005,(12)

[2]夏 琳: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外匯風險管理問題的思考[J].金融縱橫, 2005,(11)

[3]張宏玲:遠期結售匯在生產企業(yè)外匯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冶金財會, 2006,(02)

第4篇:如何進行外匯投資范文

關鍵詞:國際金融;實踐性教學;多媒體教學

1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目的和培養(yǎng)目標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業(yè)都會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的壓力。大到如何分析國際金融變化的規(guī)律,防范金融危機,維護本國金融秩序的穩(wěn)定;小到如何防范匯率波動的風險,參與國際證券市場投資等等,知識都是我們在開放的經濟環(huán)境下必須掌握的內容。

國際金融學正是研究國際金融諸現(xiàn)象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通過《國際金融學》課程的學習,可以提高對開放經濟的認識,系統(tǒng)而扎實地掌握國際收支、國際儲備、外匯與匯率、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貨幣體系等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掌握國際投融資、外匯交易和國際結算的基本技能以及防范外匯風險、利率風險的技巧,并在實際業(yè)務中進行一定的運用;了解我國涉外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學會在實際工作和個人理財中貫徹執(zhí)行。通過對國際金融的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為我國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目標。

2在《國際金融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幾個現(xiàn)象

(1)與其他經濟類的課程相比較,學生本身對國際金融這門課程的興趣較為濃厚。

由于國際金融與世界經濟密切相關,國內的一些媒體、財經類雜志都會報道一些與國際金融有關的信息。據調查,近幾年來,國際金融發(fā)展中出現(xiàn)一些新的事件都是同學們比較關注和感興趣的問題。比如:1997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泰國突然爆發(fā)一場貨幣危機并發(fā)展成一個金融和經濟危機,而且,很快波及東亞的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連一向被稱為是發(fā)展奇跡的亞洲四小龍也逃脫不了這場厄運。那么這場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它給東亞各國究竟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中國政府為什么要做出力保人民幣不貶值的決定?

(2)人民幣匯率的問題。自匯改實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屢創(chuàng)新高,升值幅度逐漸加快。2008年4月10日,在全球關注的目光中,人民幣匯率開啟了“6時代”的大門。

(3)穩(wěn)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問題。中國在1996年實現(xiàn)了人民幣經常項下可兌換,資本賬戶的開放也在積極有序地推進。目前為鼓勵資本的合理流動,政府推出了QDII、QFII的政策,媒體有關這方面的報道也很多。

由于上述的一些熱點話題學生們接觸的比較多,所以他們很想通過對《國際金融學》課程的學習,對上述內容進行進一步的了解。這樣為教師授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條件。

(4)國際金融領域的新成就、新觀點、新問題和新動向層出不窮,僅一本教材難以滿足教學的要求。

隨著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國際金融的理論與實踐不斷取得新進展,一本國際金融的教材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內容。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不僅要對教材里面的一些理論和概念有著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要不斷地吸收和了解國際金融里面的一些新的發(fā)展動態(tài),并在課程上把這些新的信息傳達給學生。

(5)學生渴望在《國際金融學》課程的學習中增添進行一些實踐性的操作。

教授《國際金融學》課程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如果教師就有關國際金融實務問題的講授過程中,僅僅給學生介紹實務的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項,那么學生對上述問題的只能形成一個抽象的認識。究竟在具體實務中如何進行操作,需要重點注意什么,這些只能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才能找到答案。3國際金融教學教改的相關建議

3.1在教學內容上必須注重針對性、實用性、超前性和通識性

由于國際金融的理論與實踐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出于專業(yè)教師的敏感與責任,我們必須力求以前沿的理論視野和較高的學術要求,對國際金融學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改進;力求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反映國際金融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和我國金融改革與發(fā)展的狀況的內容。具體可以是通過加強教材和教輔資料建設,更新和完善教學內容,同時注重資料搜集和運用互聯(lián)網,積極吸納最新的教研成果,了解國際金融領域的新成就、新觀點、新問題和新動向,并及時納入課程教學。

3.2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結合《國際全金融學》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國際金融課程學習中必須引入實踐性的教學模式。

(1)在教學過程中開設外匯交易模擬,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擬以及黃金買賣交易模擬等金融交易環(huán)境?,F(xiàn)在市場上有很多相關的軟件,教師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購買這些軟件,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可以模擬操作的平臺。

比如,隨著銀行利率的逐步降低,銀行客戶的理財觀念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外匯買賣作為一種風險較小的投資手段,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另外,在期貨市場中進行投機以牟取利潤的方法,也是一種新興的投資途徑,在我國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采用。正是在這種市場需求下,市場上存在很多完全涵蓋了實際運行的期貨、外匯交易系統(tǒng)功能的軟件,如智盛系統(tǒng)等

如果學校有條件買回這樣的軟件,那么學生就可以通過對這些軟件的操作,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實踐能力、業(yè)務技能,以培養(yǎng)適應社會競爭的綜合素質。

(2)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的設置中,《國際金融》課程是該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在國貿專業(yè)的學生講授《國際金融》課程的過程中,除了讓他們熟悉上述所講外匯交易模擬,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擬以及黃金買賣交易模擬等相關的操作軟件之外,還可以通過與他們之前所學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相配合,在學生的國貿實習和模擬操作中加入有關國際金融內容,如對外報價、匯率換算、出口收匯、結匯、外匯風險防范等,以便讓學生領會本學科在實踐中的應用,有針對性的加強有關國際金融操作的訓練,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理解進出口貿易融資、出口信貸等相關知識點,激發(fā)學習興趣。

3.3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授課內容

第5篇:如何進行外匯投資范文

“人民幣匯率補貼論”在WTO框架內無法可依

美國解決國內問題的做法一貫是將其上升為國際問題。長期以來,美國不斷通過政治、經濟和法律等各個層面向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其理論基礎是爭議較高的“人民幣匯率補貼論”。

所謂“人民幣匯率補貼論”,即將人民幣匯率問題與國際貿易法律中的反補貼規(guī)則相聯(lián)系,將中國政府的匯率政策視為一項禁止性出口補貼,并采取單邊措施,對中國產品征收反補貼稅。根據目前美國財政部的標準,被列入匯率操縱國有三個條件:對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2016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2500億美元);經常賬戶盈余超過其GDP的3%(2016年三季度中國經常賬戶盈余為GDP的2.4%);官方持續(xù)干預匯市,購買外匯超過GDP的2%。顯然,中國目前不具備被歸入匯率操縱國的條件。美國在國內無法通過美國法律自身找到對中國認定匯率操縱國的適當性,只能寄希望于世界貿易組織(WTO),試圖從WTO規(guī)則中找到可以適用于中國的條款,這也是美國論證“人民幣匯率補貼論”合法性的背景。

顯然,貨幣及匯率問題傳統(tǒng)上屬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管理范疇,中國入世時IMF已經出具了相關證明。2001年6月,WTO中國工作組會議的多邊談判在日內瓦恢復。會上,美國要求在中國加入WTO議定書和工作組報告中加入外匯事務的條款,旨在將中國的外匯事務納入WTO爭端解決機制。有關外匯問題的案文主要是:要求中國向WTO承諾外匯安排,開放部分資本項目,提供外匯管制的完全信息。對此,中方認為,外匯事務應當由IMF管轄,并不在WTO爭端解決機制范圍內。因此,中國就此問題與美方進行了多次雙邊磋商,WTO中國工作組舉行了八輪多邊談判。最后各方達成協(xié)議,中國加入WTO議定書和工作組報告刪除了要求中國承諾外匯制度,包括匯率制度的案文。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形勢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WTO成員(包括美方)當時對此均未提出異議。

但美國政府對此視而不見。美國依據《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GATT 1994)的有關條款,認為中國匯率政策屬于“多種貨幣措施”(multiple currency practice),并據此認為貨幣匯率政策可以受WTO規(guī)則管轄。根據《補貼與反補貼協(xié)定》,構成補貼需證明財政資助、授予利益和具有專向性三項條件。美國認為,中國長期維持匯率水平不變的政策減少了出口商為避免外匯風險所需支出的相關費用,構成“由政府提供的財政資助”;該種匯率政策為出口商提供了在市場條件下所不能獲得的競爭優(yōu)勢,屬于為其“授予利益”;并且,貨幣當局在制定該項政策時,能夠預見其政策將大幅刺激產品出口,為出口商贏得更多收益,屬于“事實上依賴于出口實績”,具有專向性。綜上所述,美國認為,中國維持低匯率水平的政策事實上屬于為出口商提供的一種禁止性補貼,違反WTO中關于補貼的有關內容。

但是,在WTO框架內,由某發(fā)展中成員如巴西等提議成立的匯率與貿易小組多年來基本沒有任何進展,更無法單獨論證人民幣應進一步貶值的適當性。中國出口商并不直接同中國人民銀行而是同各商業(yè)銀行進行外匯結算,而WTO相關判例已經表明商業(yè)銀行并不屬于《補貼與反補貼協(xié)定》中的“公共機構”。再如,雖然匯率理論有購買力平價論、實際有效匯率論,但是各種匯率理論都有各自缺陷,單個理論給出的計算結果均不足為信,更何況布雷頓森林體系機構已經得出結論,認為人民幣不具有操縱貶值的基礎。由于欠缺理論基礎,“自由市場”下的人民幣匯率難以確定,中國出口商被“授予利益”這一事實也難以證明。最后,由于所有出口企業(yè)都使用相同的匯率,單純以增加出口為由不足以證明中國匯率政策具有“專向性”。事實上,WTO爭端解決機構在實踐中對WTO相關規(guī)則的解釋都支持了中國的觀點。

我國須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早做好應對

實際上,即便在美國內部美國官方對此問題的態(tài)度也十分謹慎。奧巴馬總統(tǒng)任職期間始終未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在奧巴馬任職期間已經有美國議員將匯率問題、反傾銷問題、“市場經濟地位”及限制或禁止國際投資等問題相結合。因此,雖然美國脫開貿易政策而單獨將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缺乏理論上的可行性,中國仍要保持高度警惕,盡早做好應對措施。

我國必須高度警惕美國在兩個方面嚴防死守。一方面,在美國貿易救濟措施中,警惕美國以匯率補貼為由對我國產業(yè)、產品救濟案件適用匯率補貼;另一方面,嚴防美國在中美雙邊貿易談判、投資協(xié)定中列入有關匯率相關內容。

筆者建議初步做好通過案例法解決我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預研究。經過去年與歐美兩個WTO重要成員的尖銳斗爭,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去年取得了一定進展,歐盟方面有所松動,但是美國仍然未按約履行中國入世承諾。同時,需要注意到,一方面,通過WTO爭端解決機制合理合法地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程序上的時間;另一方面,由于美國隨時可能對華發(fā)起貿易救濟調查,因此迫切需要我國實時應對并為我國涉案企業(yè)提供協(xié)助。

第6篇:如何進行外匯投資范文

關鍵詞:投資緬甸受制裁地區(qū)跨國企業(yè)財務管理

4月4日,美國政府表示準備放寬對緬甸的禁運、旅游等部分制裁,美國公司可以對緬甸投資或提供金融服務 。在4月23日歐盟解除全面的對緬經濟制裁(為期一年)后,美國眾議院開始就對緬政策舉行聽證會,積極探討減輕對緬制裁的進一步可能 。緬甸做為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新興市場國家,本應是發(fā)達國家以及發(fā)展中國家青睞的投資地區(qū)。但長期以來,美國禁止對緬甸的投資與進口,限制兩國的資金轉移,凍結其資產等,給緬甸國內外的基本交易都帶來了極大困難,也阻礙了歐美發(fā)達國家企業(yè)進入該地區(qū)市場。根據我國商務部公開的2011年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南提供的數(shù)據,緬甸的最大貿易伙伴前5名依次為泰國、中國、新加坡、印度和中國香港 ??梢娭袊鴮挼榈耐顿Y已在歐美制裁存在的情況下?lián)屨剂讼葯C。那么隨著形式的好轉,是否更多的中國企業(yè)能安全穩(wěn)健的進入緬甸市場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呢?首次進入緬甸市場的企業(yè)可以從商務部的《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qū))指南緬甸》了解比較全面的市場信息,本文只對特定的財務管理要點及風險進行總結,希望對企業(yè)在緬的財務管理業(yè)務開展有所啟發(fā)。

普遍看來中國企業(yè)投資國外市場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籌集資金和有效地運用資金,但是又因緬甸受到多種經濟制裁的限制,故在對緬投資的管理中應將資金的安全性放在首位。下面我們分別從跨國企業(yè)財務管理的五個主要內容進行逐一分析。

一、對緬投資企業(yè)的融資管理

融資是財務管理首要職能。以低成本低風險籌集大量資金是對緬投資具有競爭力的主要表現(xiàn)。通??鐕髽I(yè)可以利用日益完善的國際金融市場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可以充分利用經營所在的國內金融市場憑借國際公司本身雄厚的實力而取得優(yōu)惠利率的貸款;可以繞過某些國家法律法規(guī)限制將資金從一個子公司轉移到另一個子公司。通常企業(yè)使用的融資渠道有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銀行貸款,國際貿易融資,以及企業(yè)內部資金轉移系統(tǒng)等。對于打算進入緬甸投資的企業(yè)來說確定了投資項目以后首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可能的融資渠道、融資機會和金融工具,對各種融資方案進行預測、分析、從中選出融資成本低、風險小且能實現(xiàn)最優(yōu)資本結構的最佳方案。因緬甸受到經濟制裁的限制,其境內金融市場比較落后,融資成本較高,國際融資市場又不能對涉緬業(yè)務開放,所以可選的融資渠道有限??梢钥紤]從前面提到的緬甸五大貿易伙伴國的金融機構獲得融資。對于中國企業(yè)來說,使用自有資金、從境內金融機構取得商業(yè)貸款或申請政策性支持資金是解決融資問題的三個基本方法。注意其總體目標是降低融資成本、優(yōu)化資本結構,并以此促進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實際操作上對緬投資企業(yè)融資包括外部融資和內部融資兩個方面。從目標來看二者是有區(qū)別的:外部融資是企業(yè)從公司外部尋求資本融通的融資活動,主要是通過中國、香港、新加坡等資本市場和子公司東道國的金融市場進行,其目標是使企業(yè)的外部融資成本及融資風險減少到最低程度;內部融資是指在企業(yè)集團內部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資金融通,其目標是使企業(yè)的整體稅負水平及內部融資成本降至最低,最終實現(xiàn)整個集團公司的綜合融資成本最低。

對緬投資企業(yè)融資應該遵循下列原則:

1、實現(xiàn)整體資本結構的優(yōu)化。只有在負債減稅利益和負債產生的財務危機成本及成本之間保持平衡時,才能夠確定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從而實現(xiàn)公司總體價值最大化。

2、降低融資成本,對緬金融市場的不完全性和各國政府的干預使該資本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另一方面也為涉緬企業(yè)實現(xiàn)其融資成本最小化制造了困難??梢酝ㄟ^以下三種方法降低融資成本:第一、避免或減少納稅。這是企業(yè)提高利潤率的基本途徑,主要通過融資方式的選擇、融資貨幣的選擇、融資地點的選擇來實現(xiàn)。第二、利用出口信貸或其他政策支持性資金。對緬投資項目在我國境內基本不受限制,所以有可能申請到出口信貸或其他政策支持性資金,從而享受到優(yōu)惠利息降低融資成本。第三,爭取當?shù)貎?yōu)惠貸款。該方法可以同時解決資金投入緬甸的安全性問題。但是緬甸金融市場的容量有限,且成本較高(貸款利率在10%-15%),所以不適合大額投資項目的融資。

3、重視融資風險的管理。一方面對于緬甸特色的金融市場針對外匯風險要選擇合適的貸款幣種,客觀預測未來投資額和收益量,并匹配相應幣種。另一方面要緊密關注政治風險。對于大型項目可以和東道國政府簽訂特許協(xié)議。

二、對緬投資企業(yè)的投資管理

企業(yè)對緬投資行為受到經濟及政治兩種因素的誘導。企業(yè)應該通過研究對緬投資機會及不同投資項目的效益水平,選擇優(yōu)質的投資項目,從而最終實現(xiàn)優(yōu)化投資結構、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的目的。具體投資工作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1、明確對緬投資的目的。企業(yè)必須根據自身經營的特點和緬甸市場狀況在提出對緬投資的設想前明確本企業(yè)進行投資的目的和關注點。2、選擇合適的對緬投資方式。實際中可以采取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種方式。需要注意使用美元進行的直接投資會大大增加投資主體的制裁風險。目前外資進入緬甸境內需要在指定的緬甸外貿銀行注入初始資金,目前該行可接受的注冊貨幣為美元和歐元,人民幣尚不具備初始注冊能力。間接投資增加了資金流轉的級次,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母公司因對緬投資被制裁的風險。3、對緬甸的投資環(huán)境進行評價。企業(yè)應從該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法律、文化條件入手,采用恰當?shù)耐顿Y環(huán)境評估方法,充分認識到該國投資環(huán)境動態(tài)性和異質性的特點,努力使投資達到安全性與合理性的要求,減少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益。4、對具體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價。如其他投資項目評價一樣可采用凈現(xiàn)值、內部報酬率、現(xiàn)值指數(shù)等指標,但由于對緬投資投資面臨更加復雜多變的投資環(huán)境,所以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投資項目進行全面細致的風險評估和可行性研究分析,包括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的預測。企業(yè)可以聘請專業(yè)的事務所或咨詢公司對2、3、4項工作進行具體實施。

三、對緬投資企業(yè)的營運資金管理

營運資金管理也稱為企業(yè)內部資金管理,是針對企業(yè)流動資產或凈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減流動負債)而言的。涉緬營運資金管理主要包括現(xiàn)金、應收賬款及存貨管理,即現(xiàn)金資產和近似現(xiàn)金資產的管理。在實際工作中要求通過流動資金科學合理的調度、安排,使內部資金轉移成本低、速度快,避免外匯風險,使分布于各國的子公司的各項收支往來業(yè)務能夠在財務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實現(xiàn)資金流向和時機的優(yōu)化組合,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營運資金,獲取最佳經濟收益。需要關注的環(huán)節(ji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科學的安置企業(yè)流動資金的存放地點:一般比較理想的管理方法是采取全系統(tǒng)的管理模式,使分散在各子公司的資金集中由公司總部或地區(qū)總部控制,通盤協(xié)調財務和業(yè)務上的各種收支往來,使整個公司內部資金轉移成本降至最低,加速公司各單位間的資金轉移的速度。針對緬甸的特殊情況,要合理控制緬甸境內資金存量,同時將投資集中在較安全的結算中心。2、合理選擇持有貨幣,可以選擇持有那些預期升值的堅挺貨幣。為避免外匯風險不僅在硬通貨的持有上應保持一定配比,在當?shù)貛诺某钟猩弦残枰Y合實際情況謹慎選擇。3、統(tǒng)籌調配企業(yè)的剩余資金,通常由公司總部規(guī)定各子公司所持當?shù)刎泿努F(xiàn)金的限額一般以足夠應付日常業(yè)務開支為限,總部根據緬甸境內的資金變動情況進行資金的調撥操作,由總部協(xié)調各子公司間余額調劑。4、充分運用資金成本最小化的管理方法。一是加速資金轉移將多余的資金匯集到主賬戶,以備不時之需,使公司資金發(fā)揮更大效用。二是采用凈額支付制度。根據對緬甸貨幣匯率走勢的分析,正確運用凈額支付等方法事資金在公司內部達到合理調配。三是統(tǒng)一協(xié)調母子公司對緬交易和投資活動的資金需要。

四、對緬投資企業(yè)的外匯風險管理

目前對緬投資企業(yè)通常使用的貨幣有美元、歐元、新加坡元、日元、英鎊。人民幣在我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政策推動下剛剛進入緬甸市場,受其境內金融管制所限,在銀行體系中尚未成為緬甸全境可自有兌換及結算貨幣。2012年4月2日,緬甸中央銀行宣布緬甸的匯率體制由8.50847緬幣釘住1特別提款權的聯(lián)系匯率制度變?yōu)楣芾砀訁R率制。另外歐元對美元、人民幣對美元之間的匯率變化也導致了外匯風險。如果某種貨幣的現(xiàn)金流入與同種貨幣的現(xiàn)金流出在時間或數(shù)量上不相稱,或者以各種貨幣計價的資產和負債不完全匹配,公司即面臨風險損失的可能性。外匯風險一般表現(xiàn)為: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三個方面。如果企業(yè)能夠有效的進行外匯風險管理,將會避免或減少匯率變動給企業(yè)造成的損失,甚至匯率波動也能使企業(yè)受益。在緬甸的外匯風險管理主要是及時更新相關國家的政治經濟信息,運用科學的方法預測匯率變動趨勢,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減少外匯風險給企業(yè)帶來的損失,例如將臨時閑置資金轉換為升值趨勢的硬通貨,會計處理上以穩(wěn)定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加速資金調撥(移動),縮短調撥時間,將閑置資金分布在一個或幾個穩(wěn)定的國際金融中心。

五、對緬投資企業(yè)的納稅管理

納稅是緬甸經營企業(yè)的一項重要的財務支出。無論是稅收種類還是稅務制度,世界各國都與中國存在較大的差異。一方面對于財務管理人員來說,除了應熟練的掌握相關國家的稅收制度以外,還應特別注意對緬投資企業(yè)整個鏈條上所面臨的納稅管理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跨國經營企業(yè)的組織機構的特點是跨國公司具有轉移資金的內部渠道,如法律上存在產權關系及子公司之間進行的商品、勞務和技術交易等。利用這些資金轉移渠道,在緬投資企業(yè)可以調配資源,把資金用在最有利可圖的環(huán)節(jié)。同時可以利用轉移定價調節(jié)收入和費用以減少稅收。還可以采取恰當?shù)姆椒ū苊鈬H雙重征稅,利用有關國家為吸引外資而采取的優(yōu)惠政策,實現(xiàn)最多的納稅減免。利用各種避稅港以減少企業(yè)所得稅負擔;利用內部轉移價格將利潤轉移至低稅國家和地區(qū),以便減少其納稅總額。

綜上所述,對緬投資企業(yè)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應該側重于資金的安全和有效,從融資、投資、運營、外匯風險、納稅管理五個方面著手研究實際問題并落實解決方案。當然,國際舞臺風云變化,隨著緬甸民主進程的推進和經濟迅速發(fā)展,國際社會對緬制裁有可能逐步取消,那么緬甸的投資環(huán)境將變得越來越安全和寬松。企業(yè)只有密切關注緬甸國內外政策變化,才能在控制財務管理風險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降低管理成本取得最大投資收益。

參考文獻:

第7篇:如何進行外匯投資范文

[關鍵詞] B股市場 并軌 相關問題

我國B股市場建立的初衷,是在當時外匯緊張的情況下,開辟一條讓企業(yè)利用外資的通道。從十多年來的發(fā)展歷程看,B股市場曾較好地發(fā)揮了吸引外資的功能,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促進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及資本市場的發(fā)展,B股市場“招商引資”的歷史使命基本結束,市場功能逐步萎縮,逐漸邊緣化,B股市場的未來發(fā)展方向成為困擾我國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問題。

筆者認為,與A股市場并軌是解決B股問題的現(xiàn)實的最佳選擇。但是,目前要實現(xiàn)A、B股市場的最終并軌,我們還必須處理好制度層面和市場層面的一系列問題。

一、與A股市場并軌是B股市場的現(xiàn)實選擇

從我國資本市場總體布局及資本市場國際化的角度考察,目前,以A股市場為核心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逐漸形成,通過實施QFII制度進行漸進式開放的戰(zhàn)略基本明確,B股市場作為特殊時期的開放通道,其歷史使命基本結束。在資本市場國際化布局中,離岸市場是一個重要構成部分,B股市場目前基本本土化,在制度構建上存在諸多缺陷,要想改造成離岸市場的難度極大;而香港資本市場作為我國的離岸市場已然發(fā)揮著重要的功能,內地資本市場和香港資本市場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因而也沒有必要再花大力氣把B股市場打造成離岸金融市場。由此,取消B股市場,把B股市場并入A股市場,納入我國資本市場總體布局才是B股市場的合理歸宿。通過研究,筆者認為,此方案實施的條件已經比較成熟了。

首先,A股與B股上市公司均是國內企業(yè),A股與B股的上市地相同,A股與B股市場均受到國內法律的制約,因此在法律管轄權上沒有障礙;而且根據現(xiàn)行法律框架,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制度設計,實現(xiàn)A、B股市場并軌己無實質性障礙。

其次,2001年B股市場對境內個人投資者開放后,境外投資者全身而退,B股市場已然本土化。目前,境內個人投資者投資B股已完全沒有政策障礙,境內機構雖然還不能投資B股,但管理層允許境內機構投資B股應是必然趨勢。從投資者的融合程度上看,B股市場己經基本成為了國內居民進行投資的股票市場,再加上B股上市公司本身就是國內企業(yè),因此,從上市公司性質和投資者構成來看,B股市場實質上也已經A股化了,這也為A、B股市場并軌創(chuàng)造了市場基礎。

第三,A、B股市場的最終并軌,將形成一種“多贏格局”。對于B股投資者而言,可以擺脫長期低迷、缺乏流動性的B股市場,燃起解套并獲利的希望,堅守陣地的境外投資者還可能藉此進入參與中國A股市場的通道。由于B股市場本身的流通市值規(guī)模相對A股市場而言是非常小的,將B股合并到A股市場中對A股的沖擊非常有限,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保護A股投資者的利益。A、B股市場的最終并軌,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其股權結構將有所簡化,可以擺脫諸如信息披露要求不一、財務規(guī)則不一、審計條例不一及A、B股股東股利分配目標不一等令人頭疼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們又重新踏上了夢寐以求的融資之路。而監(jiān)管部門則可以避免再度付出雙重制度建設成本,從而提高管理效率。

可見,A、B股市場并軌符合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制度條件與市場條件基本成熟,具備了非常強的可操作性,與A股市場并軌成為B股市場改革的現(xiàn)實選擇。

二、A、B股市場并軌相關問題分析

A、B股市場并軌,具體操作上可以有多種不同方式。對于純B股上市公司而言,不存在A、B股的轉換問題,我們可以考慮直接轉入A股市場進行交易;上市公司回購注銷B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尚不具備普遍的適用性;更多的A+B股公司則適用于將B股轉換為A股后進入A股市場交易。這些方式各有特點,我們的總體思路應該是具體方式由市場來決定。但是我們要注意到這些方式均面臨著一些個性或共性的問題。

1.B股回購面臨的問題分析

比較而言,回購注銷B股作為一種完全的市場行為,相對簡單可行,因為它既不涉及不同制度的銜接,也不涉及股價硬性接軌的難題。同時,對于上市公司或大股東而言,由于目前B股價格比較低,采用回購注銷方式成本較低,還可以提升公司的每股收益與凈資產或增強大股東控股能力。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回購注銷B股這一手段面臨著如下一些問題,須引起重視。

(1)回購的積極性不足。對于B股公司而言,解決B股問題沒有緊迫性,國家對此的政策也還不明朗。同時,部分B股公司發(fā)行的B股數(shù)量較少,在總股本中的比例很低,是否進行B股回購,對大股東的控制權并無實質性影響,因此,大股東出于加強控股權而回購B股的動機可能并不強。另外,對于部分B股在總股本中的比例較高的公司及純B股公司,如果回購后剩余的流通股數(shù)量未達到有關規(guī)定的下限,就可能面臨退市。以上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上市公司回購的積極性。

(2)回購的能力問題。進行B股回購,要求具備很強的支付能力,并非是所有的B股上市公司都有回購能力,能夠滿足這一條件的公司并不多。有些現(xiàn)金充沛的上市公司是有可能采取回購B股的方式,可有些現(xiàn)金不多的公司就未必能夠進行B股回購,甚至有些績差公司連經營都成問題,根本不可能拿出錢來回購。

(3)B股市場嚴重缺乏流動性,如果回購的消息傳出,將造成股價飛漲,操作難度很大,如果B股股價上漲過高,那么上市公司可能會失去回購的動力。

(4)B股回購涉及到換匯問題,還面臨著外匯管理政策的制約。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回購注銷B股方式不具備普遍適用性,只能由具備條件的B股公司適時展開。

2.A、B股市場并軌面臨著境外投資者資本項目兌換問題

目前B股投資者中仍然有一部分是境外投資者,他們所受的外匯管制非常寬松,他們可以在賣掉股票后,立即把資金匯出國外。A、B股市場并軌后,必然是以人民幣交易,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投資者當初以外匯購得的股票,在出售時得到的卻是人民幣。在人民幣資本項目下不能自由兌換的條件下,這些投資者存在強烈的貨幣偏好,很難接受轉換幣種的做法。因此,不少人認為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是實施A、B股合并的必備前提,而要實現(xiàn)這一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實現(xiàn)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并不是A、B股市場并軌所必須的,在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之前,也可以進行市場合并。當然,在現(xiàn)行的外匯管理制度下,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制度安排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至于許多人考慮的對外匯市場及匯率的沖擊問題,以今日中國外匯盤子之大,B股股改涉及到的外匯兌換量應該微不足道。

3.A、B股市場并軌面臨著境外投資者持股的流通問題

目前,我國A股市場對于境外投資者是通過實施QFII制度進行有限的開放的。根據這一制度,在B 股市場和A股市場并軌過程中,除了那些獲得了QFII資格、可以投資A股的境外投資者以外,其他境外投資者的B股賬戶并不能轉為普通A股賬戶到A股市場上交易,因為目前A股市場并沒有向所有境外法人和自然人開放。

在我國資本市場的漸進式開放戰(zhàn)略既定、資本市場全面開放尚需時日的情況下,這一部分境外投資者的股份流通問題成為需要我們重點考慮的關鍵問題之一。

轉貼于

4.如何進行股份轉換的問題

由于目前A、B股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價格差異,B股如何轉換為A股成為A、B股市場并軌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這里首先涉及到是否存在補償問題。所謂的“補償”問題是指,由于目前A、B股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價格差異,將B股并入A股,是否應像股權分置改革中由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那樣,由B股股東向A股股東支付對價作為利益補償。筆者認為,從理論上,A、B股是同股同權,享受同樣的各種權利,因此其理論價值是一致的,之所以出現(xiàn)不同價的現(xiàn)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市場的分割或隔離,因此,A、B股市場并軌不應該存在支付對價的問題。

既然不存在支付對價的問題,則A、B股市場并軌,最大的問題還在于股價的接軌。由于目前B股市場非常低迷,價格幾乎扭曲,而A股市場效率更高,價格發(fā)現(xiàn)機制更為健全,更能形成公允的價格,因此A、B股價格接軌應該以A股股價為價值中樞,B股股價向A股股價靠攏。這對于B股投資者來說是喜上眉梢的事情,然而,將B股轉換成A股,將直接擴大A股流通股盤子,影響A股的市場價格,造成A股投資者的利益損失。

由此可見,股價的接軌問題,直接影響著A、B股投資者的利益,關系到并軌的成敗。

三、對策建議

1.鼓勵B股上市公司進行B股的回購業(yè)務

如前所述,回購B股是解決B股市場問題上最為體現(xiàn)市場化原則的方式,從目前來看已經基本沒有制度障礙?;刭廈股雖然很難成為全面解決B股市場問題的方案,但是可以有效減輕B股股改的壓力。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配套,鼓勵上市公司和大股東進行B股回購。首先,可以提供再融資便利,激勵公司開展回購行動。監(jiān)管部門可以適當開辟再融資特別通道,或是允許企業(yè)增發(fā)A股回購B股,或是在公司回購B股后,再視條件提供A股發(fā)行便利,還可以直接對B股回購提供信貸支持。其次,在外匯管理方面可以采取一些臨時的特殊政策,給回購提供換匯便利。

2.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解決B股境外投資者的持股問題

B股境外投資者的持股問題受到外匯管制和資本市場開放制度的制約。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行的法律框架內,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制度設計,完全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在境外投資者持股的流通問題上,我們可以采用分類解決的方式來加以處理。對于具備QFII資格或條件的,完全可以通過QFII通道來解決。而對于其他境外投資者,應允許他們自由選擇是否繼續(xù)持股,我們可以為其提供一個特種A股賬戶,規(guī)定其只能賣出股票而不能買入股票,股票賣完后,該賬戶即被注銷。對那些不愿拋出股票的境外投資者,則可以允許其長期保留該特種A股賬戶,直至該投資者獲準投資A股時,再自動轉為普通A股賬戶。

在外匯管理方面,我們可以開辟一條特別通道,對原B股境外投資者在換匯和外匯匯出方面給與特別的便利,允許這些境外投資者將合法的本金、資本利得、股息等轉為外匯匯出,確保其退出渠道暢通。

3.合理處理A、B股股價接軌問題

首先,我們可以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如允許機構投資者介入、設立B股基金等,以增強B股市場的活躍度,激活B股市場。在此基礎上把A、B股股價接軌的問題交由市場去解決。這樣,既可以避免對股市產生較大沖擊,也可以減輕對投資者利益的影響。

第8篇:如何進行外匯投資范文

關鍵詞:內部失衡;外部失衡;政策調整

中圖分類號:F1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12)02-0016-03

一、問題的提出

宏觀經濟失衡一直是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其主要表現(xiàn)為以美國為代表的發(fā)達國家存在著經常賬戶的大量逆差,而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以及石油輸出國保持了經常賬戶的大量順差。對于中國來說,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經濟增長的“中國奇跡”同時。多年來一直受到內外失衡問題的困擾。中國經濟內部失衡主要表現(xiàn)為過度投資和消費需求不足,外部失衡則體現(xiàn)為經常賬戶和資本與金融賬戶的“雙順差”,并且外匯儲備持續(xù)積累。內外失衡并存的狀況,不僅影響中國經濟持續(xù)增長的“后勁”,也使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更為復雜和困難。2011年全球金融危機已轉變?yōu)槿缃竦膫鶆瘴C,面對日益復雜的世界經濟形勢,中國內外失衡的深層原因是什么,該如何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來緩解日益嚴重的內外失衡?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二、內部失衡與外部失衡的現(xiàn)狀

(一)內部不平衡

通過選取樣本區(qū)間為1978~2009年的儲蓄率、投資率及消費率數(shù)據進行分析。從圖1中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投資率和儲蓄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且兩者走勢高度相關,1978~1993年呈小幅波動上升趨勢,但2000年以來兩者大幅上升,儲蓄率以年2%的速度增長,2009年中國儲蓄率高達52%、投資率達47.7%。從1994年開始中國儲蓄率一直高于投資率,且其差額不斷擴大,1994年其差距為2.1%。而后擴大到2007年的8.8%,直至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中國政府采取的4萬億元財政支出減緩了兩者的差距擴大化。總體來說,中國高儲蓄、高投資現(xiàn)狀仍在持續(xù),并且儲蓄遠超過投資。

另一方面,中國消費率卻呈現(xiàn)不斷下降的態(tài)勢,如圖2所示,我們可以明顯看出總體消費率與私人消費率保持一致的波動,而公共消費率一直保持平穩(wěn)的趨勢,平均約為14.3%,故私人消費率的下降是造成中國總體消費率不斷下降的主要原因。1978~1992年中國消費率總體保持在60%以上,1992~2001年消費率先降后升,且在60%水平上下波動,這一時期的總體水平低于前一階段的平均水平,在2002年以后中國消費率較快下降,以年均3%的速度持續(xù)下降,在2009年消費率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僅為48%。

由圖1和圖2比較得出,中國儲蓄率、投資率與消費率的變動趨勢恰好相反,即表現(xiàn)為儲蓄、投資不斷上升而消費的不斷下降,且近年來高儲蓄、高投資及消費不足的格局還在不斷形成并加強。

(二)外部不平衡

從表1中可看出,中國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持續(xù)“雙順差”,其中2008~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面臨外部需求下降的壓力,使2009年經常項目差額下降至2611億美元。自2010年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貿易伙伴國家宏觀經濟走勢發(fā)生變化,紛紛要求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政府施壓,惡化了中國的對外貿易環(huán)境,2010年經常項目差額雖然有所上升,但仍然低于2008年。

持續(xù)的“雙順差”使得中國外匯儲備不斷積累。2001年之前中國外匯儲備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即1978~1993年的規(guī)模較小階段,1994~1997年的較快增長階段,1998~2000年的緩慢增長階段。從2001開始,中國外匯儲備開始大幅增加,年均增長幅度達30%以上。如圖3所示,2001年,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121.65億美元,到2005年翻了4倍。2006年2月,中國外匯儲備超過日本而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在同年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突破萬億美元。到2008年末達到兩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規(guī)模繼續(xù)攀升,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中國外匯儲備余額已經超過3萬億美元。當前持續(xù)擴大的貿易順差和不斷攀升的外匯儲備,是中國經濟外部失衡的最為突出的特點。

三、內外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內外失衡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分析內外失衡問題,出發(fā)點在于宏觀經濟的基本恒等式:

Y=C+I+G+NX (1)

其中,Y表示國民收入,C表示消費,I表示國內投資,G表示政府支出,NX表示凈出口。

對上式變形,Y-C-G=I+NX (2)

S=I+NX (3)

即國內儲蓄等于國內私人投資加上凈出口。宏觀經濟失衡表現(xiàn)為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兩大類:內部失衡是指國內儲蓄和投資的不平衡;外部失衡是指進口和出口的不平衡。國內已有學者對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其分析得出的結論一般是:內部失衡與外部失衡存在雙向因果關系,互相影響。一方面,內部失衡導致外部失衡,當國內儲蓄S大于國內投資I時,過剩的國內產能會通過外部需求來消耗,也就是說,國內龐大的儲蓄會相應轉化成大規(guī)模的貿易順差;另一方面,外部失衡引致內部失衡,凈出口NX取決于匯率,若宏觀經濟政策導致本幣匯率升值或被低估,那么凈出口會受到影響,進而儲蓄和投資都會受到扭曲。從上述等式還可以看出,內部失衡問題和外部失衡中的貿易順差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對外經濟的不均衡實質上是國內經濟運行不均衡的外在反映。如果儲蓄率一定,那么,國內私人投資與凈出口就像一對蹺蹺板,會呈現(xiàn)此消彼長的關系。

(二)內部失衡的制度根源

在中國,政府通過制定政策來掌握國有企業(yè),壟斷了最重要的經濟部門和經濟資源,從而獲取了市場的定價權。中國當前特殊的財稅分配體制導致了政府收入與企業(yè)利潤增長的正相關關系,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在全國推行“分灶吃飯”的財稅體系。在這種財稅體制下,地方政府收入與當?shù)亟洕l(fā)展水平高度相關。當?shù)亟洕l(fā)展越快,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就越多,地方政府可支配的預算規(guī)模越大,從而地方政府發(fā)展本地經濟和向本地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就越強。同時,與財政收入相聯(lián)系國民生產總值(GDP)就成為度量地方各級政府官員的一個重要指標。為謀求經濟上的發(fā)展來達到政治家職位升遷的目的,于是各級地方官員產生大力發(fā)展當?shù)亟洕膹娏覄訖C,并以各種方法競相擴大投資。

在這樣的經濟體制及財稅體制的影響下,政府主導型下的企業(yè)投資必然會表現(xiàn)出極力擴張的趨勢。企業(yè)擴大投資顯然不能單純依靠政府投入,還需要最大限度地依靠外資和提高居民儲蓄水平。一方

面,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誘使大量外資的涌入,另一方面,中國傳統(tǒng)的消費觀念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使得人們保持了較高的儲蓄率,最終形成了高投資、高儲蓄和低消費的發(fā)展格局。因此,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與特殊的財稅分配體制成為中國內部失衡的制度根源。

(三)外部失衡的深層原因

1 債務危機背景下的低利率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加劇了中國的外部失衡。2011年全球金融危機已轉變?yōu)閭鶆瘴C,歐美等發(fā)達經濟體繼續(xù)實行低利率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導致全球金融體系的流動性過剩。債務危機背景下,全球經濟運行風險不斷加大,同時中國國內經濟的穩(wěn)定吸引了大量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加劇了資本與金融賬戶順差,使得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

2 經濟轉型背景下傳統(tǒng)消費理念決定的內需不足導致外部失衡??偨Y國內學者對于消費不足的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均;二是由于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三是預防性貨幣需求使得儲蓄上升以及社會保障不完善。在經濟轉型中,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居民的預防性儲蓄一直很高,這是中國消費受到制約的根本原因,而傳統(tǒng)的消費觀念也有重要的影響。高儲蓄低消費的格局使得過剩的產能必須通過外部需求才得以平衡,相應的中國貿易賬戶長期保持順差。

3 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積累了巨額順差。20世紀90年代后,伴隨著國際間產業(yè)的轉移,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過程和資本密集產品的組裝環(huán)節(jié)被轉移到中國,并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出口貿易部門。中國采取出口導向型發(fā)展戰(zhàn)略以來,經濟增長很大一部分依靠出口拉動,并以加工貿易為主,低廉的要素成本使得中國出口品具有相對價格優(yōu)勢,形成了貿易賬戶順差。

4 匯率的制度性扭曲和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與經濟增長的持續(xù)上升,以及多年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積累,使得人民幣幣值堅挺,具有很強的升值壓力。大量國際游資趁機進入中國套取人民幣升值的利潤。人民幣缺乏調整彈性,央行被迫在外匯市場投放人民幣以穩(wěn)定匯率,又擴大了經濟的流動性過剩,加劇了外部失衡。

四、應對內外失衡的政策調整

鑒于上述對中國內外失衡的現(xiàn)狀及原因的分析,中國內外失衡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內外失衡的局面,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搭配,從多方面人手,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1 加快完善覆蓋城鄉(xiāng)的社會保障體制,促進居民消費增長。中國高儲蓄低消費的現(xiàn)狀雖受傳統(tǒng)消費觀念的一定影響,但主要歸因于中國醫(yī)療、健康、教育和住房等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通過完善這些領域的配套體系,將有助于增加總消費,改善過度儲蓄的局面,最終增加國內需求。當然,考慮到各地經濟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生活保障的合理標準。

2 積極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杜絕政府驅動型的投資模式。完善有利于科學發(fā)展的財稅體制,健全中央與地方財力和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杜絕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一旦切斷了政府主導型的投資方式,能使這種粗放式的投資方式轉變到市場主導型的投資決策體制,從而提高投資效益,促進投資與消費的協(xié)調發(fā)展。

3 采取更具針對性的公共支出政策??紤]到當前消費需求短期內難以得到實質上的提高,政府應轉變支出結構,主要是考慮增加政府在教育、醫(yī)療方面的支出,改善相對落后地區(qū)中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及健康服務,促進國內市場一體化等。

4 優(yōu)化對外貿易結構,改善貿易失衡狀況。調整完善進出口商品結構,實行進出口和內需并重的平衡貿易戰(zhàn)略。對一些出口產品,比如稀土、農產品等實行出口配額管理,同時,減免最不發(fā)達國家進口產品關稅。根據中國“十二五”時期擴大機電產品進口的促進戰(zhàn)略,鼓勵重大技術裝備進口。另外還需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促進中國外貿結構優(yōu)化升級,這將有助于實現(xiàn)國際收支平衡,促進中國經濟長期平穩(wěn)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5 實行有管理的匯率調整,使人民幣緩慢升值。人民幣升值可以緩解內外失衡的程度,一方面,通過負向價格效應,對國內通貨膨脹有緩解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減少出口增加進口,從而實現(xiàn)外部均衡。從長期看,需要加快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適當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qū)間。通過增強匯率彈性以及本外幣政策相互協(xié)調,進一步發(fā)揮匯率在平衡國際收支方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敬璉,“雙重失衡”論[J],理財,2009,(1)

[2]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東海證券研究所聯(lián)合課題組,對癥下藥解決宏觀經濟內外失衡[N],中國證券報,2007-11-05

[3]張亮,我國外匯儲備增長過快的深層次原因及其優(yōu)化路徑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1,(5):62-67

(4]楊瑞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79

第9篇:如何進行外匯投資范文

關鍵詞:保險集團混業(yè)經營市場風險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保險業(yè)發(fā)展水平逐步提高,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日益成熟,保險業(yè)已經成為支撐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力量,保險集團已成為金融體系日益活躍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集團是以保險為核心,融證券、信托、銀行、資產管理等多元金融業(yè)務為一體的緊密、高效、多元的金融混業(yè)經營集團。保險集團的金融混業(yè)經營使其能夠全面參與衍生產品的各個市場環(huán)節(jié),但也增加了保險集團市場風險暴露的廣度和深度,即由于業(yè)務的綜合性而能受到金融市場領域風險的直接影響,構成了全面的市場風險。保險集團混業(yè)經營中子公司比較復雜,而且每一個子公司業(yè)務性質都有其特殊性,給集團市場的全面風險管理帶來了極大挑戰(zhàn)。

保險集團全面市場風險管理的架構

巴塞爾銀行監(jiān)管委員會在1996年頒布的《資本協(xié)議市場風險補充規(guī)定》中,將市場風險定義為因市場價格波動而導致表內和表外頭寸損失的風險,并根據導致市場風險因素的不同將市場風險劃分為利率風險、股票風險、匯率風險和黃金等商品價格風險。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以及金融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保險集團面臨的市場風險呈現(xiàn)出高層化、擴散化、契約化和網絡化等特點。2007年以來的次貸危機又使保險集團的市場風險進一步上升。在這個背景環(huán)境下,保險集團應考慮設計一個有效的市場風險管理架構,通過建立和適時調整自身的風險管理機制,來防范和化解集團和子公司層面面臨的各類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集成管理的風險管理架構應設計為矩陣式的市場風險管理架構。它應在橫向業(yè)務整合的基礎上,增加縱向的管控,將同屬性的交易或者具有相同風險因子的品種進行風險加總。金融集團由決策層確定總體風險資本,然后把總體風險資本限額按橫向(子公司)來進行分配。即將風險資本限額在集團不同的子公司之間進行分配,子公司再將所配的風險資本限額配置到每一個業(yè)務部門,則每一級的管理者面對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把下一級的投資活動產生的風險限制在可控范圍內。如果每一級的風險管理者都能做到隨時掌握和監(jiān)督下一級的風險限額執(zhí)行情況,并能對突破既定限額的情況進行及時干預,則風險管理就算真正達到目標(層級管理)。

保險子公司與資產管理子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

新《保險法》對于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一直有嚴格規(guī)定,只允許投資于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由于投資渠道的限制,加之1996年5月以來的8次利率調整,使保險資金處于閑置狀態(tài)或低收益狀態(tài),導致出現(xiàn)了嚴重的利差損問題,嚴重影響了保險公司的生存和發(fā)展。1998年以后,保險公司陸續(xù)獲準可以進行同業(yè)拆借、買賣中央企業(yè)AA+公司債券、國債回購、協(xié)議存款、企業(yè)債券及證券投資基金。2004年,保險公司又獲準可以買賣可轉換債券、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投資銀行次級債。2004年10月,隨著《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保險資金可以直接進入證券市場進行股票投資。一般來說,保險資金運用的原則應符合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三原則, 并在遵循安全性原則的前提下以求取得更多的收益, 同時應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以應付日常開支和保險賠付。

保險資金運用可主要按照風險限額管理來實施(子公司層面),首先根據保險子公司(或保險資產子公司)的資本實力、股東目標與風險偏好、監(jiān)管規(guī)定等,確定保險資金運用的總體風險水平以及相應的抵御風險損失的風險資本限額;然后,根據對各業(yè)務部門或交易員的風險調整的績效測量結果,以及其它因素在各層次間進行風險資本限額的分配;最后根據分配的風險資本限額對各業(yè)務部門乃至每一筆交易的風險進行監(jiān)控,并根據風險調整后的績效評估結果以及其它因素對風險資本限額進行動態(tài)的分配調整。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越大承受高投資風險的能力越大,衡量償付能力的指標有凈保費與凈資產之比,美國的保險監(jiān)管認為3:1為滿意的最大安全比例,這一比例愈大,保險資金的運用規(guī)??梢韵鄬Υ笮?。未決賠款準備金與凈資產之比高于1:5,保險公司有可能破產,這一比例愈大,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規(guī)模相對小些。我國2001年制定的《保險公司最低償付能力及監(jiān)管指標管理規(guī)定》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其中也規(guī)定了財產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指標,壽險公司投資收益監(jiān)管指標。嚴格根據保險公司的資本實力和償付能力,對保險投資總投資額及其風險限額上做出限定,對保險資金投資的市場風險將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

銀行子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

我國銀監(jiān)會2004 年了《商業(yè)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從操作層面上對商業(yè)銀行的市場風險管理提出了要求。銀監(jiān)會《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交易賬戶總頭寸高于表內外總資產的10%或超過85億元人民幣的商業(yè)銀行需計提市場風險資本。這意味著,銀行子公司必須對市場風險進行合理的管理,以便對市場風險資本金進行管理。

銀行子公司目前產生市場風險的資金交易品種,主要包括外匯交易(如即期外匯買賣、遠期外匯買賣、外匯掉期等)、貴金屬交易業(yè)務(如黃金白銀的即期買賣、遠期買賣、掉期及租賃交易)、衍生產品交易業(yè)務(如貨幣掉期、利率掉期、掉期期權、外匯期權、債券期權、利率期貨、指數(shù)期貨、指數(shù)期權等)、利率產品業(yè)務(如機構債券、公司債券、短期商業(yè)票據、新興市場公債等)、結構化產品業(yè)務(如信用違約互換、與信用相連的債券等)。隨著利率市場化、金融創(chuàng)新的不斷深化,銀行子公司的經營重點由傳統(tǒng)的貸款業(yè)務向市場業(yè)務轉移,面臨的市場風險的種類和規(guī)模將成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