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英語讀書報告范文

英語讀書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讀書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英語讀書報告

第1篇:英語讀書報告范文

一、 做到了認真?zhèn)湔n。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針對四年級教學目標的不同:在培養(yǎng)興趣的基礎上訓練學生認讀單詞的能力,還讓學生模仿教材說英語,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語調;四年級是在保持興趣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加大聽寫單詞的力度。認真寫好教案。對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提高課堂教學技能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基本做到了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以舊引新,活動的設計體現梯度和層次讓每一位學生在感知,實踐,參與,合作中實現任務的目標,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學習,取長補短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通過參加校、區(qū)市組織的各種互評聽評活動,取長補短,不斷充實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提高教學能力。

四、認真批改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目前,由于課堂仍是絕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使用英語唯一的方式和場所,教師更應該注重傳達知識和信息的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語言的環(huán)境。我在運用英語進行教學時較能注意所用英語語言的可接受性、簡明性、階段性和實用性。具體做法是:

1、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用語盡管大部分相同,我注意不斷適量增加新用語,逐步擴大用語量,使學生保持興趣,經歷挑戰(zhàn),從而日積月累,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2、用英語授課。不管上對話課還是課文課,我都堅持使用英語。盡量采用學生學過的詞匯,但難免有不少學生不懂的詞匯,如在用英語介紹課文背景知識時,這時輔之于實物、掛圖、簡筆畫、表情、手勢、表演等,或者借助板書形式加以說明??傊?,注意所用的語言略高于學生現有水平。

3、力求自己的語音、語調、語言規(guī)范和準確,并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我就調整語速的快慢。

第2篇:英語讀書報告范文

關鍵詞:地震 遙感 震害評估

2013 Annual Summary Report on "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pplied in Earthquake Damage Assessment and Demonstration"

Zhang Jingfa1 Gong Lixia1 Jiang Hongbo1 You Hongjian2 Zhao Yingjun3

(1.Institute of crustal stres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2.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C Beijing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bstract: The economic losses and casualties caused by earthquakes in China showed an upward trend. It is really important after earthquakes to have a rapid and accurate access to seismic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carry out rescue work and greatly reduce losses.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can provide people wit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saster and enables people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disaster situation.We will take good use of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focus on comprehensive damage assessments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ground remote sensing methods, research on quantitative damage parameter extraction method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maging mechanism and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establish remote sensing ground seismic models based on texture features and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design quantitative damage parameter algorithms and standards, build a quick , effective and efficiently optimized remote sensing seismic assessment system and put it into application. After nearly two years of study , our subject has achieved some outcomes on the scattering mechanisms of four typical damage targets (collapsed buildings , landslides , mudslides and barrier lakes ) , accurate multi-source SAR image registration techniques , high-resolution SAR image building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s with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of polarimetric SAR targets extracted from typical seismic information, LiDAR data processing and feature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damag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echniques. These results can promot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technology, assessment techniques of physical volumes of disaster loss, and Chinese seismic remote sensing research. Meanwhile, through follow-up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t will not only greatly enhance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UAV measurements, LiDAR sensors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but also provide technological and personnel support for China's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Disaster Reduction.

第3篇:英語讀書報告范文

Wu Yaping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文章通過對高師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課外自主閱讀現狀的調查,分析學生課外自主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教學建議與對策。

Abstract: The paper conducts a survey on the after-class autonomous reading of English majors in a Normal University. Some problems in their reading are analyzed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made in order to develop their after-class autonomous reading.

關鍵詞: 高師院校 英語專業(yè)學生 課外自主閱讀 問題與對策

Key words: Normal University;English majors;after-class autonomous reading;problems;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4-0227-02

1研究背景

閱讀是學習語言非常有效的手段,無論是母語環(huán)境還是外語環(huán)境,大量閱讀對學生語言能力都有促進作用。(李天紫,2007)從輸入角度講,閱讀是語言輸入的源泉,它能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詞匯知識,建立結構意義,增加背景知識,提高理解能力和閱讀效率。閱讀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成功的閱讀經歷不僅能引發(fā)閱讀興趣,更能促進閱讀的自動化,強化閱讀動機,增強學生閱讀的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研究表明,課外閱讀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一方面取決于閱讀量,另一方面取決于閱讀興趣、閱讀習慣以及閱讀策略等。國內學者王凌、何寧(2001)的調查研究表明,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課外閱讀在閱讀時間、閱讀材料、閱讀策略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段自力(2006)調查了英語專業(yè)學生課外閱讀策略,提出后攝自主課外閱讀是解決英語專業(yè)學生閱讀問題的有效途徑。然而高師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課外自主閱讀的狀況如何?學生對課外閱讀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他們閱讀的自我效能如何?使用哪些課外閱讀策略?學生閱讀中存在哪些困難,需要哪些幫助?本研究希望通過高師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課外自主閱讀的調查,了解他們的課外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其閱讀興趣提供教學參考。

2研究過程

研究對象:某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二年級學生134名,男生14人,女生120人,平均年齡為21歲。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大學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學習策略、養(yǎng)成自己的課外閱讀習慣。

調查工具: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問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涉及課外閱讀觀念、自我效能、閱讀策略三個變量,1、2項分別測試的是觀念和自我效能;第3項測試了學生對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5、6、7、8項分別測試閱讀認知策略;4、9、10分別對元認知策略進行了測試。第二部分是一個主觀題,請學生回答在課外閱讀中存在的主要困難以及希望教師在課外閱讀中的哪些方面給予指導或幫助。調查過程:本人于開學初對英語專業(yè)二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134份,有效問卷為124份。該問卷對學生的閱讀觀念、自我效能、課外閱讀策略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目的是了解普通高師英語專業(yè)學生課外自主閱讀中采用哪些閱讀策略、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觀念如何、對自己閱讀能力的信心以及學生是否評價、反思自己的閱讀過程等。

3課外自主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3.1 閱讀觀念和實際的閱讀行為存在很大的差異對學生英語課外閱讀觀念的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課外閱讀持肯定的態(tài)度。如,69%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能擴大詞匯量;74.2%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能獲取信息,豐富知識;70.1%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能提高英語閱讀能力;48%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能培養(yǎng)英語思維;40%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能提高英語寫作能力。此結果說明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但學生實際的閱讀行為與這一閱讀觀念似乎并不一致。表現在學生課外閱讀的輸入量很小,大部分學生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仍然以課外輔導材料為主,只有少部分的學生閱讀除了課本以外的材料,如小說、英文報紙或雜志等。在課外閱讀中,51.6%人首選英語輔導材料;選擇英文雜志和英文報紙的學生分別占19.4%和15.3%;選擇閱讀小說的學生只有8.9%;另有2.4%的學生會選擇其他材料,如網絡閱讀等。

3.2 學生的自我效能較低自我效能與自主學習有著密切的關系,自我效能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動機因素。調查表明,學生閱讀的自我效能整體很低。雖然大部分學生并不對英語閱讀感到過分緊張和焦慮(65.3%)或感到反感或有負面情緒(72%)。但是實際上只有36.3%的學生對能有效閱讀英語感到輕松和自信;25.6%的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速度感到滿意;認為在閱讀理解方面與其他同學相比屬于好的學生只有8.9%。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閱讀能力、閱讀速度、閱讀理解能力普遍感到不滿意,學生對閱讀的自信心明顯不足。

3.3 學生的閱讀策略運用比率低詞匯處理策略:認知策略統(tǒng)計分析顯示,學生課外閱讀策略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95.2%的學生閱讀中會注意到新單詞和詞組;有4.8%的學生閱讀中從不注意新的單詞和詞組,這可能與學生的閱讀目的有關,如果閱讀是以消遣為目的,這與調查發(fā)現的4%的學生從不查詞典結果似乎一致。閱讀中只有15.3%的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這是比較可取的閱讀策略,因為熟練的第二語言學習者在閱讀中并沒有理解他們所閱讀的每一個單詞和結構,他們之所以獲得成功主要是他們能決定他們在閱讀中能忽視哪一個方面的問題及他們可以解決哪一方面的問題。(于萍,2003)56.5%的學生認為如果單詞較重要或影響上下文的理解就查詞典。

做筆記策略:關于閱讀中是否做筆記的分析表明,學生閱讀時不太喜歡做筆記。經常做筆記的學生和一直做筆記只占13.7%;偶爾做筆記的學生和有時做筆記的學生共占75%。做筆記可以使讀者記下有用的詞、詞組和句子,也可以記下文章的大意或摘要,做筆記表現出讀者的一種積極的閱讀行為。讀者可以邊閱讀邊做總結,這樣可以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幫助他們認知和記憶詞匯,促進對文章思想的內化。

語言輸出策略:課外閱讀的輸出策略的統(tǒng)計顯示,從不寫讀書報告或讀后感的學生達到65.3%;偶爾或有時寫讀書報告或讀后感只有33.1%。沒有幾個學生能經常寫讀書報告或讀后感??梢姡瑢W生對此策略重視程度極為不夠。

閱讀目標制定策略:研究表明,大部分學生課外閱讀的目的性較強,多數學生選擇材料有一定的目的,他們選擇課外材料主要根據題材是否有趣,是否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如87.9%的學生選擇標題或內容有趣的材料;55.6%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選擇對自己學習有幫助的;一部分同學如39.5%的學生根據老師或同學的推薦選擇閱讀材料;36.3%的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者的作品和材料閱讀;16.1%的學生有什么看什么,隨意性較大。這和段自立(2006)的調查結果一致。

計劃制定策略:學生在課外閱讀的計劃方面主要表現在,只有14.5%的學生分期定量讀完;閱讀的無計劃性,隨意閱讀的比例較大,有時間就閱讀、有興趣就閱讀或選擇一口氣讀完的學生總共占85.5%。對于閱讀后學生是否反思的調查結果也不樂觀。經常反思和一直反思的學生只占20.1%。有時和偶爾反思共占77.4%。有極個別學生學生從不反思(2.4%)。反思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能使學生有意識地對閱讀過程進行反思,發(fā)現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思考,找出對策,總結失誤的原因,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3.4 課外閱讀中的困難分布不均調查發(fā)現多數學生認為閱讀中最大的困難在于生詞多,很難找到合適的材料,閱讀興趣不濃,文章中句子太難,對文章意思難以理解等。如53.2%的學生認為閱讀中生詞太多或詞匯量不夠,影響對文章的理解。認為句子結構復雜,理解力差,不能理解全文,不能把握作者所表達的意思,對名著的美感或修辭等不能理解共占24.2%。21.8%的學生認為很難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16.1%的學生對課外閱讀沒有興趣,缺乏閱讀動機,或態(tài)度不積極,很難堅持下去。此外,小部分學生認為閱讀中的困難在于:自己閱讀速度慢;英語思維欠缺;自己知識水平有限;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或缺乏文化背景知識等因素。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正是由于這些閱讀困難的存在,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感到過分緊張、焦慮或感到反感、有負面情緒。

4發(fā)展學生課外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4.1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樹立閱讀信心。調查中發(fā)現學生之所以對閱讀失去興趣,對自己的閱讀能力缺乏信心,一方面是學生選擇的閱讀材料不合適,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閱讀能力、閱讀策略等欠缺所導致。閱讀重在實踐,在進行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學生要學會如何面對困難、解決困難。課外閱讀也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只有堅持長期閱讀的學生,才能品嘗到閱讀成功的甘甜。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幫助學生、疏導學生,使他們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樹立閱讀的信心。當然,課外自主閱讀對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求也很高,既需要學生付出時間,也需要其付出努力,更需要堅強的意志,有了較強的意志力,自主學習的學生才能夠頑強地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排除學習的外界干擾,集中精力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有了閱讀的興趣,學生的閱讀才是積極、主動和快樂的閱讀。

4.2 對學生的閱讀策略進行培訓。就策略進行講授、示范及演練,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自主閱讀策略。閱讀策略的指導包括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指建立課外閱讀計劃和設置閱讀目標:學生確定了閱讀材料后,必須使他們確保每天有一定的時間進行課外自主閱讀,明確每周要完成哪些閱讀任務,該學期要達到什么樣的閱讀目標。龐維國(2003,4)指出有效設置目標的四個原則:即指導學生設置近期的、具體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設置高水平的但可以實現的學習目標;教會學生把復雜的學習目標分解成具體、簡單的學習目標;給學生指定學習目標時,陳述目標完成的意義;給學生自選學習目標的空間。在此過程中老師擔當支架的作用。認知策略包括怎樣做筆記、怎樣寫讀書報告、閱讀中怎樣對文章進行瀏覽、預測、總結,在閱讀理解中利用全局策略還是注重讀懂細節(jié)意義策略,何時使用詞典等。

4.3 幫助學生確定課外閱讀材料、建立課外閱讀目標。Nuttall(2002)指出學習外語最好的方法除了置身于目標語環(huán)境中,就是廣泛的閱讀目標語的文章。(張法科,2007)選擇閱讀材料要根據學生的閱讀目的、實際水平來確定。既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能力,保持其閱讀積極性,又要循序漸進,達到大綱的要求。在學期初,教師可對學生的閱讀目的、閱讀水平等進行需求分析,通過調查分析,幫助他們確立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有研究者調查(石永珍,2002),在廣泛的閱讀材料中,《21世紀報》,《英語世界》,《英語沙龍》,《大學英語》都是學生們歡迎的雜志,但相比起來,《21世紀報》是學生最歡迎的,因為該報紙所選文章比較切近生活,難度適中;時代氣息很濃厚,題材非常新穎;內容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體育、大學生活、藝術欣賞等方面。此外,小說也是學生課外開展較頻繁的活動,通常學生喜歡讀簡易讀物如英美文學名著等,但由于背景知識缺乏,小說中的人名難記,造成學生的閱讀障礙。鑒于此,教師需要全面考察學生的實際水平,向他們推薦必要的閱讀書目和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包括紙質書籍和電子文本,使學生的目的性和志向性都比較明確,為學生順利完成閱讀任務奠定基礎。

4.4 建立課外閱讀評價機制,加強監(jiān)督和檢查。以上調查發(fā)現,學生的課外閱讀自主能力較差,閱讀反思能力不夠。所以,老師的監(jiān)督、指導很有必要。教師定期給學生布置閱讀書目讓他們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讀完,然后對他們進行口頭或書面檢查,檢查方式包括口頭提問、寫作文、寫讀書報告、或組織學生圍繞所讀書展開討論,相互交流閱讀心得與體會。老師就學生的表現為其進行打分,對成績記入該課程的考核中。

4.5 還需強調一點: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課外自主閱讀中語言困難相對較多。因此,閱讀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方面要幫助學生提高詞匯知識、擴大詞匯量,另一方面提高他們的句法知識以及對篇章的理解、欣賞等能力。這樣,學生的課外自主閱讀能力有望提高。

參考文獻:

[1]段自力.英語專業(yè)學生課外閱讀策略調查與后攝自主課外閱讀[J].外語界,2006(3).

[2]李天紫.論英語泛讀教學的發(fā)展趨勢[J].外語界,2007(6).

[3]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與策略[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石永珍.課外語言學習策略調查報告[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1).

[5]王凌,何寧.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課外閱讀情況調查與研究[J].外語界,2001(4).

[6]于萍,王榮媛,.論元認知與英語閱讀[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5).

[7]張法科,趙婷.非語言調查及課外閱讀模式的建構[J].外語界,2007(6).

英語課外自主閱讀情況調查表

第一部分:選擇題

1.你認為英語課外閱讀對你的英語學習哪些方面有幫助?(多項選擇)

a.擴大詞匯量b.獲取信息,豐富知識c.提高英語閱讀能

d.培養(yǎng)英語思維 e.提高英語寫作能力f.其它(請寫明)

2.對自己的閱讀能力,______ (多項選擇)

a.對自己的閱讀速度感到滿意 b.能有效閱讀英語感到輕松和自信 c.對英語閱讀感到過分緊張和焦慮d.對英語閱讀感到反感或有負面情緒e.在閱讀理解方面我與其他同學比屬于好的

3.你平時閱讀的英語材料(除去英語課本)有(請按閱讀多少順序選擇):

a.英文報紙b.英文雜志c.英語小說d.英語輔導材料e.其他(請寫明)

4.你如何選擇閱讀材料? (多項選擇)

a.有什么看什么b.選標題或內容有趣的c.選我喜歡的作者的作品d.聽別人推薦e.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 選擇對自己學習有幫助的

5.你在閱讀英語材料時,________(單項選擇)

a.只注意內容、情節(jié),從不注意新的單詞、詞組

b.偶爾會注意到新的單詞或詞組

c.有時會注意到新的單詞或詞組

d.常常注意到新的單詞或詞組

e.總是注意到新的單詞或詞組

6.你在英語閱讀中遇到新單詞時,(單項選擇)

a.從不查詞典

b.如果我認為這個詞較重要或這個詞影響上下文理解就查詞典

c.每個生詞都查d.想查詞典時,就查

e.基本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

7.你在閱讀材料時,(單項選擇)

a.偶爾做筆記,記下我認為重要或有用的詞句b.有時做筆記

c. 經常做筆記d.一直做筆記e.從不做筆記

8.在閱讀中你是否寫讀書報告或讀后感(單項選擇)

a.從不寫讀書報告或讀后感 b.偶爾讀書報告或讀后感

c.有時讀書報告或讀后感d.經常讀書報告或讀后感

e.一直讀書報告或讀后感

9.當你選定閱讀材料后,你喜歡(單項選擇)

a.一口氣讀完b.分期定量讀完

d.有時間就看,看完為止e.有興趣就看看,不在乎是否看完

10.你閱讀后,對閱讀過程及內容_______(單項選擇)

a.從不反思b.偶爾反思c.有時反思d.經常反思e.一直反思

第4篇:英語讀書報告范文

【關鍵詞】英語教學;形成性評估;定性評價;定量評價

一、實施形成性評估的需求分析

教學的評估根據其目的不同分為“總結性評估”(Summative Assessment)與“形成性評估”(Formative Assessment)?!翱偨Y性評估”又稱“事后評估”,一般是在教學活動告一段落后,為了解教學活動的最終效果而進行的評估。學期末或學年末進行的各科考試、考核都屬于這種評估,其目的是檢驗學生的學業(yè)是否最終達到了各科教學目標的要求??偨Y性評估重視的是結果。形成性評估是對教學過程和學生發(fā)展的評估,“即根據教學目標,采用多種評估手段和形式,跟蹤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由于其成本低、時間短,操作簡單,在國內教學評估的主要手段仍然為總結性評估,不過也產生了諸多消極的反撥作用:學生平時不專心聽課,到期末千方百計從老師口中套取考試范圍;學生平時作業(yè)或者小組任務馬虎應付,因為平時成績所占比例不重要;學生關注的不是如何獲取知識,而是如何獲取考點。而部分教師不明白平時成績對學習過程反饋及學習動機促進上的重要性,日常教學中忽略學生學習過程的成長記錄,把平時成績作為調整總評成績的手段,或者整體卷面成績“比較難看”時,通過給所有學生平時成績打高分的手段“美飾”總評成績,達到成績在各分段分布合理,呈現所謂“正態(tài)分布”效果。

因此,形成性評估引入大學課程的教學當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十分必要的”?!爸匾曅纬尚栽u估是現代教育認為‘學會怎樣學習’比‘學到現成知識’更重要而注重學習過程的觀念產物”?!八菇處煾铝私虒W理念,轉變了教學態(tài)度”。通過采用形成性評估也許可以扭轉學生學習動機不足,不重視學習過程,教師忽視教學階段性總結和適時調整教學手段的局面。

二、研究形成性評估實施方法的必要性

雖然形成性評估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被引入我國英語教育界,但是實證研究和實施方法的論文比較少,實證研究中提及的評估方法和手段描述過于籠統(tǒng),在具體操作上缺乏指導性,部分學者提出的實施方法,也是探討式的設想,其可行性未經實驗證明。閻莉等指出“國內的文章理論綜述偏多,實證研究較少。有些文章雖提到一些實驗,但對于形成性評估的實施方法尚未有明確的闡述”。吳昌提對本世紀前十年的相關論文進行分析統(tǒng)計,發(fā)現評價的方式、方法或策略的研究較少,“已有的研究多數是基于個人的教學或理解而進行的摸索或探討,缺乏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研究結果及其可行性都有待商榷”。

三、評價實施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筆者參考前人的形成性評估的實證研究,歸納以下評價手段進行可行性實驗:

1. 學習檔案袋

要求學生把該課程批改后的每次作業(yè)和小測放入檔案袋,該檔案袋還收錄課外閱讀任務所閱讀的文章及讀書報告,以及小組和教師在各時期的評估意見。教師定期對學習檔案袋進行抽查,學期末全面檢查并給定一個分數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項。筆者在兩個年級各實行了一個學期,總體效果不錯。根據筆者要求,學生需要在作業(yè)和小測的批改處進行修改。在實施學習文件袋之前,筆者沒有有效的檢測和監(jiān)督手段,在實行該方法后,學生不會隨便處置返回的作業(yè)和測驗紙。期末檢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能重視教師的反饋意見并進行錯誤改正。通過這個手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也大幅增加,因為其必須完成每周定量的閱讀任務并完成讀書報告放入檔案袋中。但是實施過程中也發(fā)現在有效評價上存在一定難度:一個學期末,每個學生的檔案袋都會有大量資料,教師不可能對作業(yè)和小測的改正進行一一確認,也不能逐一閱讀學生的讀書報告,這將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大多數情況下,筆者是根據總體印象打分,因此對于存在的讀書筆記抄襲和馬虎應付無法有效核查,而且成績有一定的主觀性。

2. 小組任務

教師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目的。筆者在綜合英語課堂中常使用的任務型教學為小組PPT展示。學期初即設計和分配好每單元的小組任務,每小組在一個學期內需要完成兩次PPT展示,每次展示限時5-10分鐘,同組成員共享該成績。

3. 平時作業(yè)和小測驗

書本習題和課外閱讀的讀書報告在課前進行抽查,該項成績只根據完成與否,不對具體正確率和寫作質量進行打分,完成一次記滿分,沒完成記作零分,事后補做并自覺前來登記的給60%的分數。筆者每完成兩個單元的教學即進行小測驗,每次測驗成績登記在冊,如學生因缺課沒參加當次測驗可以其他形式如作文、課文內容概括等代替小測驗成績,否則當次測驗成績作零分處理。一個學期,筆者共進行了5次命題作文的布置并全部批改,3次小測驗,加上前述的讀書報告和習題抽查,每個學生共有10次有效成績。筆者把這10次成績以及考勤記錄和課堂表現按照一定權重加權平均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

4. 學生的自評和互評

學生在每階段對其學習成果和小組內其他成員的表現進行評估,填寫自評表和互評表。自評包括學生對各自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的反思和各階段的學習成果和進步的評價?;ピu包括對其他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組員在小組任務的貢獻程度,同伴作文水平的評價等。相對于大多數學者認同該手段,筆者在此前基于實驗結果提出這種評價手段有三個缺點:首先,中低水平的學生無法對同伴給出有建設性的評價;其次,為了顧及對方面子和影響同伴關系,學生不愿意完全指出同伴的錯誤和不當,打分偏高,偏集中,無區(qū)分度;另外,學生知道該評價的目的后,會在自評中拉高和互評中相互提高分數。綜上所述,自評和互評在促進相互學習和通過對比激發(fā)學習積極性而言有積極的作用,但是不適合在低年級和水平較低學生中實施,因此筆者在該研究中不采用該評價方法。

第5篇:英語讀書報告范文

關鍵詞:英語閱讀;階段性測試;前攝自主;后攝自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5—0166—03

引言

近年來,國內一些大學在嘗試英語閱讀“零課時”,強調英語閱讀的自主學習性質。其主要形式是教師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讓其課后完成,教師利用課堂時間輔導答疑并組織學生進行語言交際活動。然而筆者認為要真正推廣這種教學模式應該輔以有效的測試手段以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筆者對遼寧省一所省屬普通高校的英語閱讀階段性測試進行了調查,并結合自主學習理論對此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對英語專業(yè)閱讀的教學提供參考。

一、調查背景

長期以來,該校的英語專業(yè)閱讀課陷入一種兩難的尷尬境地。如果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教學法,學生會質疑閱讀課與精讀課的區(qū)別在哪里;如果教師采用交際法或任務型教學法,在很多情況下,會由于學生課外準備不足而流于形式。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該校從2009級開始取消了英語閱讀I—IV的期末考試,代以實行階段性測試。每學期進行5次測試,每次的測試范圍包括閱讀教材上的若干篇文章和兩篇課外快速閱讀題(每學期的測試范圍如表1—1所示),占總評成績的60%。平時成績占40%,其中20%是口頭的讀書報告。這樣基本實現了英語閱讀靠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目的,而課堂上主要是檢驗學習成果。

二、調查過程

(一)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是該校英語專業(yè)2009級和2010級的156名學生。其中2009級78人,2010級78人。2009級已經完成了英語閱讀I—V的學習,這學期正在上英語閱讀VI。2010級則正在進行英語閱讀IV的學習。其中英語閱讀I至閱讀IV采用了階段性測試,而高年級的英語閱讀V、VI還是實行期末考試的考查方法。

(二)調查工具

調查工具是調查問卷和對學生的訪談。調查問卷由11個單項選擇題、2個多項選擇題組成;其中題1和題6要求2009級學生針對英語閱讀I—IV和英語閱讀V、VI的不同情況(如果有區(qū)別的話)分別作答。內容涵蓋學習自主性、英語閱讀策略、教學的指導性和階段性測試的必要性。

(三)調查目的與方法

課題小組向調查對象發(fā)出了156份問卷,收回138份,有效問卷135份。2009級63份;2010級72份。在問卷調查之后,我們隨意挑選了15名同學進行了面談,進一步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最后利用Excel2000對問卷調查的數據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學習自主性

調查結果顯示(如表2—1),53%的學生能夠預習閱讀教材中所有的文章,28%的學生能預部分文章。大部分學生(67%)每星期花在英語閱讀課上的時間超過3小時,考慮到他們的雙專業(yè)性質(英語+軟件工程),課比較多,這個時間也算可觀。但是72%的學生表示,除了英語閱讀教材上的文章,他們課外不會看其他的閱讀材料。這不禁讓我們對他們的“自主性”產生疑問。

下面讓我們來對比一下2009級學生對題1和題6的回答(表2—2)。前面已經提到,英語閱讀I—IV采用了階段性測試,而閱讀V、VI仍沿用期末考試制度。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在英語閱讀V、VI上投入的時間明顯少了,預習的人數和程度也遠不如英語閱讀I—IV。這是否和英語閱讀V、VI沒有實行階段性測試有關系呢?

通過訪談,學生向我們反映階段性測試確實可以督促他們去看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當然也有學生表示沒預習是因為教材上的文章沒意思,平時會選擇其他自己感興趣的材料,但量上沒保證。

(二)閱讀策略

調查結果(見表2—3)和訪談顯示,學生的閱讀策略存在很大的差距與不足。94%的學生在閱讀中會注意到新單詞和詞組,而其中55%的學生查閱閱讀中遇到的每個生詞,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不可取的,因為會影響閱讀的速度和理解。37%的學生對出現頻率高、影響理解的新單詞和詞組會通過查字典弄清其含義。一位同學訪談時說:“其他的新詞要么通過上下文來猜測,要么忽略?!边@是符合閱讀實際的方法和策略。

學生閱讀時不喜歡記筆記。經常做筆記的同學只占27%。據了解,這部分同學記筆記也只是記下有用的詞、詞組或句子。沒有人做摘要。實際上,閱讀記筆記有三大優(yōu)點:a)記錄自己需要的主要觀點和特定的信息。b)便于記憶和復習。c)把說話者和作者的思想變成自己的知識。但很少有同學付諸實踐。

閱讀后應該進行語言的輸出,寫讀書報告或讀后感。但事實上雖然有81%的同學偶爾寫寫,那只是因為老師要求,平時成績里有一項是讀書報告,占20%,所以不是自愿的行為。只有19%的同學看到產生共鳴的好文章會寫幾句。

(三)教學的指導性

調查結果表明(表2—4),只有19%的學生希望老師課上講解單詞、難句。根據訪談結果,這部分同學認為教師不用講解得過于詳細,只需要講一講某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詞或學生確實理解不了的句子。這說明學生也不希望英語閱讀采用字斟句酌的精讀教學模式。65%的學生希望老師把重點放在篇章賞析上,讓他們能夠領悟文章中所滲透的文化信息,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閱讀興趣。同樣,學生還表達了進行語言交際的愿望。希望老師能組織大家討論交流,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將從閱讀中接受的信息轉變成交際實踐的內容,實現語言的交際。

第6篇:英語讀書報告范文

綜合以上原因,筆者發(fā)現這種思辨能力的缺乏直接阻礙英美文學教學目的的實現。沒有思辨能力的提高,便沒有深入的了解文學流派,各個文學階段的歷史特點的可能性,只能是死記硬背,一知半解;而沒有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讀者主動的閱讀文學作品,主動思考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意義,道德意義,語言特點,便沒有賞析文學作品的可能。要想實現英美文學的教學目標,必須要對學生的思辨能力現狀予以關照;對學生的思辨能力進行精心培養(yǎng)。故我校英美文學教學組確立了以思辨能力培養(yǎng)為導向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具體教學流程可以概括為課前任務驅動-課中問題啟發(fā)-課后反饋討論。在該教學模式中,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為核心,學生是發(fā)現者、探索者。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二、思辨能力培養(yǎng)具體措施

(一)課前的任務設計

英美文學課前任務設計要本著激發(fā)學生思考的原則進行。任務要具有開放性,這樣學習者在完成任務時會有成就感,而成就感是激勵學生主動完成任務的內驅力。問題的提出要具體,隨著課程的推進任務設計難度要循序漸進。如在教授“英國文學”時,可以設計下列一些任務:

1.什么是英國的文藝復興?顧名思義,復興什么?英國文藝復興的主要特點是什么?而不是請預習第二部分文藝復興。

2.什么是批判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與現實主義有什么差別?

3.在《簡•愛》這本書中,最打動你的是那一部分,為什么?你最欣賞JaneEyre的什么品質?在教授“美國文學”時,任務可以更加深入。例如1.如何定義一個文學思潮,根據以往所學,請思考定義一個文學思潮的要素是什么?2.通過閱讀英美文學浪漫主義者的作品,請思考浪漫主義的共性是什么?

(二)課中的啟發(fā)式教學

啟發(fā)式教學似乎聽起來老生常談,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張紹杰,2007)。我們使用的教學方法不求“新”求“特”,而是求“效”,行之有效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啟發(fā)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的知識構成等情況而定。啟發(fā)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圖片啟發(fā)式、視頻啟發(fā)式、概念本身啟發(fā)式等等。下面以概念啟發(fā)式為例,例如“LeatherstockingTales”,(皮襪子系列)可以通過詞義本身聯(lián)想這是什么樣的故事,故事的Setting(背景)與Protagonist(主角)等等,“Puritanism”(清教主義)要凈化什么?“-ism”又暗示著什么?“Transcendentalism”(超驗主義)”本身要超越什么?如此等等,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思考與推斷概念本身的意義,澄清概念本身.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一些復雜難懂的文學術語,學生們可以做最大膽的推斷,踴躍積極的發(fā)言.誰說“文學課深奧”?誰說“文學課”枯燥?

(三)課后反饋討論

第7篇:英語讀書報告范文

近年來,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將大學英語教學同英美文學、文化教學相結合成為了教育界研究的關注點。對于將二者相結合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可行性,陳光樂(2004),段國重(2005),段慧(2007),譚晶華(2007)等作出了精辟的分析。但是,對于這種新的教學思路面臨的核心問題—— 如何處理語言技能訓練與提高文學、文化修養(yǎng)之間的關系,并且就教學目的、培養(yǎng)方案、教學計劃和教材編寫進行全面研究的文章不多。本文擬從筆者所收集的有關資料出發(fā),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一、 目前的大學英語課程仍然處于傳統(tǒng)授課方式的桎梏之下,在教材的編寫和授課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

(一) 教材編寫

1、 讀寫譯教程忽略了文學性。以外版《大學英語》精讀教程為例,據初步統(tǒng)計,一至四冊的40篇課文中,真正算得上文學作品的只有五篇,占總數的12.5%,而從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們最感興趣的正是這些作品。目前很多大學所使用的外研社出版的《新視野教程》,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2、 視聽說教程忽略了對學生語音的糾正與訓練。目前沒有一本視聽說教程收錄了完整的語音、語調方面的系統(tǒng)知識。該課程雖然搭上了網絡自主學習的快車,但是發(fā)音方面的錯誤計算機無法有效地糾正,而且大班甚至是超大班授課,也使得教師無法對于學生的發(fā)音及口語作出個性化的輔導。

3、 網絡自身的超鏈接性、非線性、海量信息等客觀因素,學習者自身生理、心理和自身信息素養(yǎng)等主觀因素,還有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模式中教師有效監(jiān)控缺失等其他原因導致了英語網絡自主學習中的信息迷航現象。因此師生不能迷信計算機網絡等現代科技,如果想切實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必須踏踏實實地處理教與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4、 無論是讀寫譯或視聽說教程都沒有系統(tǒng)地介紹、輸入目標語國家的人文背景知識,從而導致學生在語言輸出方面的知識不足、能力有限,既無法寫出生動、地道的句子,也無法滔滔不絕地與他人運用目標語進行交流與溝通。

(二)授課方式

1、目前讀寫譯教程仍然使用填鴨式教學。由于教材的編寫忽略了文學性與文化性,偏重于詞匯、語法練習,教師不得不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大量地進行詞匯方面的講解與操練。

2、視聽說教程使用話題授課方式,但達到的只是蜻蜓點水式的教學效果。使用熱門話題展開一個單元的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是,由于教材對于每一個話題的討論沒有提供足夠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豐富多樣的表達方式,學生經過一個單元的學習之后,仍然感到自己的收獲甚微。因此,對于以上的種種弊端,筆者深感有必要進行變革。

二、新思路下如何處理語言技能訓練與提高文學、文化修養(yǎng)之間的關系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認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強調語言的工具性,著重于對學生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的提高,英語學習成了五種技能訓練,在教材上一般分為《讀寫譯》與《視聽說》兩種,在學生大學一、二年級開設,每周3-4學時。如前所述,由于教材編寫以及授課方式存在的種種弊端,英語學習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能訓練,既不能滿足學生對目標語國家文學與文化知識的強烈的求知欲,也不能激發(fā)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濃厚興趣。因此,單純強調英語作為一門外語的工具性是不夠的,還必須看到它在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方面的教化力量。應該將訓練學生的語言技能與提高其文學、文化修養(yǎng)結合起來,一方面打好基礎,一方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模式。

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模式就是將學生的語言技能與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相結合,在低年級打基礎,強化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技能訓練,高年級開設語言學、文學、翻譯方面的提高性課程,二者相得益彰。

三、 新思路下的宏觀教學安排

在借鑒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模式之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方向可以作新的調整,即大學英語教學必須把技能訓練與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結合起來,在一年級側重技能訓練,在二年級側重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

(一) 教學目的

新思路指導下的教學目的不再單純地滿足于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技能,而是認為英語教學也能夠發(fā)揮拓寬學生的思維視野、豐富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人格與品格、增強他們的人格魅力的教化作用。換言之,英語不僅僅是一門工具,還是西方文學與文化的載體。

(二)培養(yǎng)方案

新思路指導下的培養(yǎng)方案作重于第一年語音、口語、聽力和閱讀方面單項技能的訓練,第二年作重于寫作、英美文學欣賞以及英語國家概況的學習,旨在培養(yǎng)發(fā)音準確、口頭及筆頭表達流暢生動、通曉西方文化的具有較高人文素養(yǎng)的學生。(三)教學計劃

只有充足的語言與文化輸入才能造就較強的語言輸出能力。在借鑒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模式的同時,也可以模仿西方教學當中大量的閱讀計劃,它強有力地拓寬了學生的認知視野。新思路指導下的教學安排只是一種構想,大致可以做以下的勾勒。

在原有的學時安排之下,第一學期語音課一周安排兩個學時,攻克語音關,聽說課安排兩個學時,聽力練習融入口語課程,另外在課余布置一定量的英語簡寫本小說、報刊時事等閱讀計劃,并要求用英文撰寫讀書報告,定期選登優(yōu)秀作品。

第二學期聽說課一周仍然安排兩個學時,閱讀課安排兩個學時,要求學生閱讀各種題材與體裁的文章,在課堂上或回答問題或展開自由討論,繼續(xù)布置課外的其他閱讀計劃,并要求學生撰寫讀書報告。

第三個學期開設英語國家概況課程,每周兩個學時,另外開設英語實用文體寫作課程,語法問題在寫作過程中解決,每周兩個學時,繼續(xù)布置課外閱讀計劃,要求學生在一學期內讀兩本英文原版小說,并撰寫讀書報告。

第四個學期開設英美文學欣賞與寫作課程,每周四個學時,將文學欣賞與寫作課程融合在一起,要求上文學課程的老師同時講授寫作課程,在學習完某種文學樣式之后,要求學生進行模仿或創(chuàng)作性的寫作或設計朗誦、戲劇表演等娛樂性活動。在課外外語系還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比賽,如講故事比賽、戲劇表演大賽、詩歌朗誦比賽、英語短篇小說比賽、英語國家背景知識競賽,等等。

從以上的教學安排可以看出,以一學期16周為例,四學期共計256學時,比現有的學時增加40學時,同時要求以自然班(一般不超過50人)為單位上課,不使用分級教學,要求每個學生修滿總學時。大量的課外閱讀計劃加上課堂內有效地指導,課堂活動和課外競賽相結合,一定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如果學校師資不夠,可以聘請高校在讀的研究生授課,并給予適當的培訓。

(四) 教材選擇與編寫

語音教材可以選擇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使用的教材,如果自己編寫,可以從語音、語調、語速等各方面的訓練著手,在選材方面,可以加進一些繞口令、小詩或幽默故事。

聽說教材,可以參考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現代美國口語》及1990年出版的《當代美國口語》,既提供文化背景知識,又羅列大量的口語表達,唯一不足的是聽力方面的練習少了,最好自己編寫能夠達到這兩種要求的教材。

閱讀教材的編寫可以側重社會熱點話題,一方面增加學生的信息量,另外一方面可以激發(fā)他們討論及辯論的熱情。

英語國家概況可以直接使用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教材,教師可以準備大量的圖片,加深學生對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英語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面的了解。

英美文學欣賞課程有別于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課程,一是要精選文體,二是要精選題材,三是要精心設計恰當的寫作內容。在授課內容方面不必系統(tǒng)地講授文學史,而應該側重于欣賞與模仿性寫作或表演方面。

第8篇:英語讀書報告范文

下午好!

很高興今天能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英語零班教學心得。希望能與各位同事交流,也讓同學們更加了解我們英語零班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方法。

英語零班,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是我們商學院首創(chuàng)的英語教學模式。零班教學,重點在于這個“零”字,就是說:老師上課的時候不講課,全靠學生自己學。我們將這個“教學”的概念,轉化為“自學”。

剛開始接手這個班的時候,我很是納悶,為什么呢?因為領導告訴我,“零班上課不講課”。那我就犯愁了,上課不講課,那我講什么呢?既然上課不講課,那要我這個老師干什么呢?我很是為難!不知道該從何下手。我知道,我面臨的是一個挑戰(zhàn)。

經過一段時間的zhuo琢磨,我終于悟出來了:老師不講課,那就是讓學生自己講,自己學貝!教師不講課,只是充當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和評價者。于是,我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教學方案。如:

分組教學、每周新聞播報、每月讀書報告等。讓學生自由分組在課后完成老師規(guī)定的各項學習計劃,并在課堂上做展示,老師則根據每組的表現依次打分。零班教學的分針是輕課內講解、重課外拓展。著重根據課文主題拓展更多的課外知識,并且由學生自己來講。

最初的時候,同學們很難接受我的這種教學模式,有學生會跟我反映自己跟不上,覺得老師不教,課文都看不懂,課外拓展就更難了。有學生也會覺得老師上課偷懶,自己不講,專門要學生自己學,自己講。甚至,還有學生覺得我像惡魔,不斷的給他們布置一些難以做到的東西,比如背英語新聞,還要到臺上講,比如要他們分組做英文展示的時候還要做幻燈片,大一的學生很多還是覺得很有難處的。所以,在接手零班的第一個月,我瘋狂的鼓勵學生,給他們信心,及時表揚他們的每一個努力,不斷讓他們知道他們是最棒的,他們個個是英語精英,他們具備老師所要求他們達到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9篇:英語讀書報告范文

【關鍵詞】病理學形成性評價教學

《病理學》是溝通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橋梁課程,不僅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我校原有病理學考試模式采用期末終結性評價考試的方式進行,理論課考試占總成績的70%,實驗課成績占20%,平時成績僅占10%,基本上是單憑一次期末考試就完成對一個人一門課程的評價。學生臨時抱佛腳,短時間死記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績。終結性評價考試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表現,不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1]。形成性評價是美國教育學家斯克里芬1967年提出的,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對學生知識技能及態(tài)度形成過程的跟蹤評價與完善,讓教師與學生明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及時修改或調整活動計劃,以期獲得理想效果的一種教學評價方法[2]。為此從2013年開始,嘗試將形成性評價應用于《病理學》本科教學中,希望提高學生能力,特別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臨床思維、推理能力等,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形成規(guī)范、完善、有效的學習成績評定體系。現就試點性的形成性評價,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形成性評價的課程內容與結構安排

《病理學》是本科學生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是必修考試課,教學安排為理論課73學時、實驗課3時。

1.理論部分

病理學分兩大部分,即總論和各論,總論主要介紹細胞和組織的適應與損傷、損傷的修復、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炎癥、腫瘤等基本病變。各論主要介紹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淋巴造血系統(tǒng)疾病、泌尿系統(tǒng)疾病、生殖系統(tǒng)和乳腺疾病、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傳染病等重要疾病。

2.實驗部分

主要圍繞病理學理論課所講內容,觀察常見疾病的大體標本、組織切片的病變特點,觀看教學錄像,開展病案討論。同時還針對性開展了一些開放性實驗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

二、明確考核方式

在每學期第一次上病理課時即要明確告知學生考核成績的構成:期末理論考試(50分)、期末實驗課測驗(20分)、平時課堂評價(10分)、讀書報告(5分)、臨床病例分析(5分),期中測試(10分)。

1.期末考試

理論課結束后的期末閉卷考試是考核的重要一環(huán),占總成績的50%。題型有名詞解釋、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問答題等,覆蓋面廣。為了拉開層次,另有部分為較高層次的應用性論述題和病案分析,書本中沒有現成答案,得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2.實驗課測驗

實驗課結束后,對所學標本和組織切片進行測驗,占總成績的20%。

3.平時課堂評價

占總成績的10%。包括上課考勤、平時課堂提問、實驗報告等,由帶習教師綜合考核后給出成績。

4.讀書報告

占總成績的5%。讀書報告范圍由上課老師指定,主要圍繞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拓展。但必須是參考其他書籍或文獻,而非教材上的內容,并附參考文獻。要求800字以上,手寫而非打印。

5.臨床病例分析

圍繞教師給出的臨床典型病例,進行病理診斷和鑒別診斷,寫出詳細病例分析報告,占總成績的5%。教師介紹報告寫作的基本要領和格式、技巧,要求內容科學,觀點明確,論述合理,層次清晰,用詞準確,字數不限,獨立完成,不得雷同。

6.階段性測試

主要針對已學過的理論內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隨時多次進行階段性測試。主要題型為名詞解釋和簡答題,考核同學掌握病理學基本概念的情況。

三、形成性評價的效果

學生座談會上,大部分學生對應用形成性評價給予充分肯定,表示以前的學習平時松懈,到期末搞突擊,知識掌握不牢,形成性評價有利于督促和監(jiān)控自己平時的學習,能夠及時預習和復習,期末考試也感到輕松。

四、形成性評價的應用體會

1.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

在形成性評價中,學生的測試次數、種類明顯增多,并記錄在平時課堂評價中。實踐表明,此方法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起到了督促學生課后復習,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沒有受到激勵的狀態(tài)下,其學習能力僅能發(fā)揮最佳能力的20%~30%,如果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其學習能力就有可能發(fā)揮到最佳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3]。2.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形成性評價中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臨床病例分析。臨床病例分析使學生面對具體的臨床問題,將各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知識點貫穿于一個病例,使各學科互相滲透,融會貫通,培養(yǎng)學生以病例診治為中心的發(fā)散思維和橫向思維[4]。

3.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為了完成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需利用圖書館的書刊及電子閱覽資源、網絡等前沿科技刊物廣泛查閱文獻,這樣能開闊視野,活躍思維,激發(fā)學生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4.加強教師自身素養(yǎng),提升人格魅力

教師的教學魅力、學識魅力、人格魅力能夠深深吸引學生,引導他們認真學習、認真思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就更加喜歡這門課程,也就更有利于教學。所以教師也需不斷學習,認真?zhèn)湔n,提高內涵,才能教學相長,互相進步。

5.隨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隨時與學生溝通,從而發(fā)現學生的學習薄弱點。比如先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注意并思考,假如學生反應比較快,回答問題的熱情比較高,說明學生對該問題掌握較好;如果學生表情非常茫然,甚至害怕與教師的眼神接觸,就應該及時調整教學進程和教學方式,如反復講授或換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講授,直至學生弄明白為止。

五、形態(tài)性評價在進行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1.反饋要及時、個體化

形成性評價的信息反饋要及時,有利于學生根據反饋信息來判斷自己的學習情況,盡快改進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彌補不足,同時也有利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動態(tài)調整教學方案,提高教學質量。但目前相對于學生數量而言,教師的數量相對不足,通常一位教師承擔2~3個班的教學任務,教師個人的工作量大幅增加,與較多學生交流的時間時常無法保證,使反饋的有效性打了折扣。

2.形成性評價標準要一致

同一專業(yè)同一年級的病理學課程,是由不同教師承擔的。在評價過程中,不同教師進行形成性評價時掌握的標準可能不一致。因此,形成性評價要制定客觀、易掌握的標準。

3.臨床病例的選擇

在進行病理教學時,要注意病例的選擇既要能充分體現教學目的,又具有適當的啟發(fā)性、趣味性,同時應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4.現有評價的主體主要是教師,還沒有達到學生的自評、互評

總的來說,通過這兩年形成性評價的應用,教研室的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效果均明顯提高,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形成性評價體系的逐漸完善,其對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提高將會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白楊.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4,32(5):89-92.

[2]周小春.形成性評價方法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27(6):63-64.

[3]高原,王哲,于丹,等.形成性評價在中醫(yī)院校七年制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30(21):3328-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