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基礎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會計知識;大眾化經濟常識;會計知識類比教學法和推陳出新教學法
一、向民眾普及會計知識時機已經成熟
本文所指普及會計知識,就是把會計學科包括的基本(基礎)知識面向民眾普遍的推廣,使之被大眾掌握并運用于經濟活動實踐。它與從事財會工作為目地的職業(yè)教育在教學職能和培養(yǎng)目標上有所不同。普及教育偏重于教學內容學術性基本原理知識的推廣教育,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對會計知識的需要。這和普及法律知識、電腦技術知識相似。而職業(yè)教育側重于教學內容實用性技能操作訓練,教學目的與就業(yè)崗位直接相關。為適應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需求,把某些專業(yè)知識或技能轉化為大眾知識技能,在普及教育領域較常見。譬如汽車駕駛技術以前是作為專業(yè)技能被職業(yè)駕駛員掌握,隨著轎車普及和駕駛技術推廣,駕駛技術已成為大眾化技能。同理普及會計知識之目的,就是要把會計知識轉變?yōu)榇蟊娀洕WR被民眾掌握運用,但對普及教育時機成熟的把握至關重要。時機成熟是指特定時間段,對開展某事物的客觀條件已具備,把握時機就是對時機成熟事物的主觀判斷和付諸行動。譬如上世紀九十年代信息技術發(fā)展催生了電腦知識普及教育;典型范例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對優(yōu)選法的普及推廣教育,并在應用后取得較大成果。對開展普及公共衛(wèi)生知識和保護野生動物教育可謂機不可失。筆者認為當前向從事經濟活動的民眾普及財會知識教育時機已成熟,是因為現階段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和趨勢,從而對國民經濟素質提出更高要求決定的。
二、會計知識對提高國民經濟素質的作用
國民經濟素質分為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現從兩個層面論述普及會計知識對完善民眾經濟知識,進而提高經濟素質的意義和作用。(1)微觀層面國民經濟素質指從事具體經濟活動人士對經濟知識掌握和運用的程度與水平,這是完成經濟目標必備的條件和能力。會計知識屬經濟知識范疇,會計學是一門相對獨立、完整和系統(tǒng)的經濟管理學問,會計采用的復式借貸記帳法產生于十六世紀的意大利,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經濟知識、嚴謹的邏輯和數學知識。幾百年應用實踐證明,它是對經濟活動進行經濟核算最科學、最合理和成熟的核算方法,核算結果真實、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學習會計知識可增加經濟知識,有利于提高經濟素質,現從以下幾點論述:經濟頭腦就是個人具有經濟知識總和。對從事經濟活動人士而言,經濟活動中要算好經濟帳,包括經濟利益的得與失、投入與產出、資產保值增值和風險防范把控等。而會計是以貨幣為單位,對經濟活動進行經濟核算最科學的方法,因此它在經濟活動中具有應用廣泛性特征。在市場經濟社會,各種經濟信息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經濟信息通常是以數據形式表現,這其中相當部分是直接、或間接來源于會計數據,還包括財會專業(yè)術語,會計數據普遍性存在于社會經濟信息中。運用會計知識可準確完整的解讀相關經濟信息,有利于指導經濟活動。普及會計知識對企業(yè)內部經營管理亦十分重要,企業(yè)從事經濟活動人員若能掌握運用會計知識,可實現會計信息在企業(yè)內各環(huán)節(jié)各層面共享,促使生產經營活動和會計管理能力有機結合,造就各職能部門間相互協調合作的團隊精神。從而構建起企業(yè)快速、低成本、高效率的決策和處理各項經濟問題的能力,實現會計管理職能最大化。比如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若能遵循會計謹慎性原則,可防止盲目擴大生產使產能過剩,產品積壓滯銷,導致惡性竟爭;亦可避免超負債經營,資金鏈斷裂陷入債務困境,甚至破產倒閉。會計知識對家庭經濟活動亦日趨重要,隨著家庭財富增加,投資理財已大量進入百姓家。據統(tǒng)計中國有幾千萬股民,各種家庭投資項目種類繁多。而對投資對象經濟狀況的了解,主要通過讀取財會數據。會計知識可為家庭參與社會經濟活動提供更加科學的決策依據,避免投資盲目性。同樣遵從會計謹慎性原則,可自覺抵制社會上諸如傳銷、非法集資和電信詐騙等違法經濟活動,避免財產損失。(2)提高國民經濟素質是國家宏觀經濟發(fā)展需要,2019年中國GDP近100萬億人民幣,國際貿易總額4.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制造業(yè)產能超過美國、日本和德國總和,有世界工廠和基建狂魔之美譽,在諸多高科技領域居世界先進水平。處于較高發(fā)展水平和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當然會對國民大眾經濟素質提出更高要求。宏觀層面國民經濟素質是指國家國民經濟系統(tǒng)內部各種經濟因素有機結合形成的整體經濟功能和特性,它表現為國家持續(xù)有效開發(fā)利用各種資源來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基本條件和行為能力,這其中人是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第一要素。因此國民經濟素質整體高低,對完成國民經濟目標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至關重要。若從整個社會層面推廣普及會計知識教育,可充實完善廣大民眾頭腦中的經濟知識和運用水平,包括經濟核算能力、經濟信息解讀能力和經濟邏輯思維能力。而國民大眾掌握經濟知識的程度和水平與國民經濟素質高低成正比。當然國民經濟素質包含了豐富的經濟和科學技術等知識,只是本文強調會計知識在經濟活動中具有應用普遍性和廣泛性特征,是基礎性經濟知識,應該被從事經濟活動民眾掌握運用。
三、普及會計知識難點和對應措施
(1)學習周期長令人望而止步,現社會上會計培訓班以職業(yè)教育為主,多在十天以上,時間耗不起,費用也是個問題。(2)會計知識專業(yè)術語較多,以數據表格為主,枯燥單調。再者學習會計知識要對經濟活動內容應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學好。對沒有直接從事具體經濟活動人士,在學習上會有諸多困難。鑒于此,在普及會計知識教學結構設計中,采用了類比教學和推陳出新這兩種教學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普及會計知識“一日通”教學方案。經謹慎預測,通過本方案一天的學習,能基本完成會計知識既定學習任務,教學內容如下:掌握復式借貸記帳法基本原理,并運用其對經濟活動進行經濟核算完整流程,包括填制憑證、匯總和編制會計報表等;其次具備對財務報表數據進行必要的解讀和分析能力??傊畯娬{對會計知識掌握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以及經濟活動實踐需求的實用性,而并非使之簡單化甚至庸俗化,亦為愿意繼續(xù)學習者具備自學能力。
四、會計知識類比教學和推陳出新教學方法簡介
(1)類比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提出,他認為同化教學是有意義的學習觀點,即教師在建立教學結構設計時,要以學習者原有認知中的舊知識為基礎進行同化教學的模式。就是按新知識的邏輯意義,追溯到新知識在原有知識中的邏輯植根點,但兩者間要有非人為的實質性聯系,進而利用舊知識同化新知識完成學習任務。(2)推陳出新教學法:學習者作為成年人頭腦中具備的經濟知識,必然會有部分屬于會計知識范疇,但它是一種碎片化的存在,不完整和不系統(tǒng)。本教學方案對這些碎片化會計知識,采取了復制粘貼方法手段,把它們直接復制并粘貼到教學中相對應的會計知識節(jié)點上,好比農村拆舊房蓋新房,舊建材直接利用。(3)兩者相互融合的教學法,當然這不是簡單的模仿、復制和拼裝,而是在保證會計知識完整性、準確性和系統(tǒng)性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相互穿插和補充的靈活運用。是在相關新舊知識之間實現融會貫通式的由此及彼,推陳出新。此外復式借貸記帳法產生于16世紀的意大利,彼時歐洲處于資本主義發(fā)展初級階段,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復式借貸記帳法,并沒有高深復雜的知識,而是融合了大眾化的經濟、數學和邏輯知識。
非會計專業(yè)和會計專業(yè)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不同,非會計專業(yè)的學生不是財務信息的提供者,不需要重點掌握大量會計信息加工處理的技術方法,但他們將來從事的管理工作必然與財務管理相關,會受到會計和審計的監(jiān)督。因此會計學應當是大會計的概念,包括財、會、審,是一門綜合性的會計知識的普及課?;诖?,非會計專業(yè)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以及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應該區(qū)別于會計專業(yè),強調自己的特色。
二、有效整合教學內容
在設計教學內容上,應針對非會計專業(yè)學生的實際情況,強調課程體系的簡約化和結構化,加強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整體性。因為教學側重點不是讓學生掌握如何進行會計核算,所以教學內容也就不能夠照搬會計專業(yè)的,而是要讓學生以會計基礎知識點為基礎,理解會計原則和實質;以會計報表為目的,增強學生利用會計信息來分析本專業(yè)相關問題的能力。
會計專業(yè)的基礎會計教材,其結構大致是十一章內容,按照“憑證-賬簿-報表”的思路展開,核心是會計主要經濟業(yè)務的核算及報表編制。這顯然無法吸引非專業(yè)的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注意,也無法體現出開展會計課程對管理類專業(yè)的幫助。因此我們可以對其內容進行整合,融入財務管理、財務控制和分析的內容,將整個課程分為三大主題。主題一:會計基礎知識和會計核算方法。主要內容:介紹會計的基本概念、六大會計要素、賬戶結構、復式記賬法、按企業(yè)的經濟業(yè)務流程來介紹會計核算方法。主題二:財務控制。主要內容:介紹如何對資金的收入、支出、占用耗費進行日常核算,運用特定手段對企業(yè)財務活動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的方法。包括現金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存貨管理和收入分配管理。主題三:財務分析。主要內容:介紹會計報表各項目的含義,強調閱讀和分析會計報表的方法。
整合后的教學內容弱化了對學生“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操作技能的要求以及會計核算能力的要求。在理解會計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礎上,強調通過理解會計工作與經濟管理活動之間的聯系掌握會計信息的分析和使用技能。在授課過程中,各專業(yè)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行業(yè)特點在“主題二”的財務分析中引入有針對性的案例分析。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能了解本行業(yè)的會計知識。如電子商務專業(yè)在講主要經營業(yè)務核算時,就應以商業(yè)企業(yè)經營活動過程來說明借貸記賬方法的運用;國際貿易專業(yè)或國際商務專業(yè)在講核算方法運用時,就應以外商企業(yè)經營活動來說明等。
三、改進非會計專業(yè)的教學方式
根據基礎會計課程的特點以及非會計專業(yè)學生的學習目標,在教學中,突出了“學生本位、能力中心”的思想,結合課程內容的改革,應靈活運用多種適合學生特點和課程具體內容的教學方法。各教學主題主要教學方法、主要過程和應用目的具體如下:
教學主題一:會計基礎知識和會計核算方法。主要教學方法:實驗法、案例分析法。主要過程:結合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一些經濟事例,討論如何用會計知識來理解和解釋;教授主要核算方法。應用目的:讓學生熟悉會計領域,了解企業(yè)在整個經營過程中的財務運作,并以此指導管理行為。
教學主題二:財務控制。主要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項目導向教學法。主要過程:通過案例的展示,指導學生對企業(yè)財務活動進行管理和控制,包括現金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存貨管理和收入分配管理,理解大會計的內涵。應用目的:讓學生理解企業(yè)的財務活動內容,使學生樹立借助財務控制實現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效率的目的的意識。
教學主題三:財務分析。主要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對比教學法。主要過程:通過給出一個模擬企業(yè)較為完整的實際經濟業(yè)務核算資料,讓學生直接與實際會計工作中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接觸;通過給出一些典型公司的財務報表數據,讓學生進行一些基本的財務分析,掌握常見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運營和發(fā)展能力的分析方法。應用目的:讓學生從企業(yè)整體流程的角度理解、提高會計知識,掌握閱讀和分析會計報表的方法和技巧,能從會計報表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
對于非會計專業(yè)的學生,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合格的會計信息使用者,在課程考核上也應充分體現這一特點和要求,改革以往的以期末考試為主導的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主要包括課堂表現、團隊報告、期末筆試三個部分,評價標準如下:
1.課堂表現,權重30%。平時考勤占10%;課堂案例討論的參與積極程度和討論結果占10%;作業(yè)占10%。
2.階段成果,權重30%。主要指學生分組進行企業(yè)經營模擬對抗實訓,經營成果評價占10%;出具的書面團隊報告占20%。
關鍵詞:基礎會計 開放式教學
近十年來,我國的會計制度不斷變革與完善,會計準則逐步走向國際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企事業(yè)單位對會計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為了培養(yǎng)出適應新時代要求,具有一定競爭優(yōu)勢的電大學生,就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將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中。
一、《基礎會計》教學引入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引入并非偶然,它是由于傳統(tǒng)電大《會計基礎》過程存在的弊端及電大學生學習《會計基礎》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1.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傳統(tǒng)電大《會計基礎》教學強調基礎知識的講解,要求學生掌握會計的基本概念,會計核算的基本準則,會計的要素(會計核算的內容),什么是科目、帳戶、會計憑證、帳簿、報表等;要求學生通過對會計等式的抽象理解,復式記帳基本規(guī)則實例的講解和練習,分析并掌握經濟業(yè)務活動;通過會計模擬實習,使學生了解會計對帳、結帳,財產清查的意義和處理方法,對會計報表的編制進行淺顯的講述操作。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過于強調理論的講解而缺乏實踐的探索,過于強調教師的主講而忽略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索,過于強調個體學習而忽視合作學習的作用,導致學生對繁、難、深的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實踐能力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等現狀。
2.電大學生學習的特殊性。電大學生多來自于社會在職的再進修人員。他們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在工作實踐中已經接觸到會計的相關知識,有的卻是從沒接觸過會計知識的跨專業(yè)的學生。加之這些學生多是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再進修,學習的時間相對于脫產學習短,但是要掌握知識的容量卻相差無幾。這就造成了《基礎會計》教學的難度,如果不改革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很難實現教學質量的優(yōu)化的。
二、開放式教學模式基本特征分析
1.強調信息傳遞方法的多元性與信息傳遞空間的開放性。即講授專業(yè)知識時,在保留傳統(tǒng)教學法優(yōu)點的基礎上,運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模擬現場教學法等,將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要把專業(yè)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在實踐的磨練中增強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強調知識是學習者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在開放性的教學模式中,知識的學習通過兩點來實現,一是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以舊經驗為基礎建構;二是新知識的攝入是對學生原有經驗的改造與重組。也就是說,學習的過程是引導學生通過內部發(fā)生的新舊知識經驗的交互作用而達到的超越新知識又改造舊經驗的重組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其認知主體在學習中的作用,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幫助下,積極思維、努力探索。
三、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的基本原則
1.自主性原則。開放式課堂教學活動是連接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橋梁,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活的策劃中心。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要使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F今社會會計知識的更新速度之快遠勝于其他社會學科,更應注重傳授會計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幫助學生能夠以不變應萬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合作性原則。由于電大學生的學習基礎的差異性,《基礎會計》開放式課堂教學活動不可忽視個體與團隊協作活動相結合的原則,必須結合該課程獨特的運作程序和規(guī)則。制定課堂提問、小組討論、分組模擬實習等切實可行的活動策略,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鼓勵個體化的學習和同學間相互協作、共同學習。
3.實踐性原則。《基礎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基礎課?!痘A會計》教學中,要更多地讓學生參加實踐,盡可能地采用直觀的案例教學、現場演示、模擬實習操作和社會實踐等多種活動形式,加深對概念和一般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會計的運作機制,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四、《基礎會計》教學中實施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措施
1.提供原型,創(chuàng)造自主探索的現實情境。
在基礎會計課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應展示與實際問題解決相類似的探索過程,也就是提供解決問題的原型,指導學生開展探索活動。比如,在學習會計憑證時,就提供實際工作已填制好的憑證,讓學生觀摩,然后提供空白憑證讓學生自己填制,這一過程就是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與建構新知識的過程。又如,學習賬簿記賬規(guī)則時,提供實際會計工作的賬簿作為教學情境,“跳頁”、“隔行”、“換頁”、“紅筆使用條件”這內容一目了然,無須語言過多描述,學生就能通過自主的觀察、發(fā)現,最后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
2.巧設懸念,激發(fā)自主學習的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往往能調動學生在學習比較抽象而枯燥的知識中的學習興趣,以實現促進他們自主參與學習全過程的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能抓住教材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巧妙地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如講籌集資金、材料采購等問題時,教師可提出“假如你是老板,怎樣籌集資金;假如你是采購員,如何采購材料;假如你要出差,應當辦理哪些手續(xù)”等一系列富有挑戰(zhàn)性、激勵性、現實性的問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種,讓學生自己通過不同的途徑去尋找答案,想方設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的開放教學,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成為以“疑”為紐帶的動態(tài)統(tǒng)一體。以問題作為出發(fā)點,能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迫切學習的心理,從而營造出積極的課堂活動氣氛。
3.搭建合作與互動交流的舞臺。
學生能通過合作與互動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增強自主性,形成主體意識。通過合作與互動,還能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從而有利于塑造健康的個性。教學中開展合作與互動學習的最有效形式是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形式。在基礎會計專業(yè)課的學習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形式。如學習第六章會計賬簿,先讓學生根據習題中模擬實驗的l5筆經濟業(yè)務編制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鞏固舊知識,為新知識的遷移做準備,并且在課前提供賬簿登記的實例讓學生充分觀摩。教學時,發(fā)放空白賬頁以四人分為一個小組(對四人小組要進行搭配,每組要有實踐經驗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分別擔任出納、會計人員、會計主管、審核人員,各自進行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賬、明細賬的登記工作以及對賬、結帳的模擬實驗工作,并通過展示各組的憑證、賬頁登記情況進行組與組間的討論評價。學生通過對小組合作的模擬實驗討論,對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不同憑證、賬簿登記的理解,學會建賬,掌握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賬、明細賬的登記工作。在此基礎上,教師最后進一步補充登記賬簿時需注意的事項,那么,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將更加牢固。
五、開放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案例選擇必須具有時代特征。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但是案例是教材的有機的補充。案例必須為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服務。就目前的教材建設來看,已跟不上形勢發(fā)展步伐,滯后于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在開放性的課堂中,教材的開放就表現在教師案例選擇的時代性上。教師應選擇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新案例融入自己的教學中,以典型成功的案例作為教材的有機補充,把把一些較深奧抽象的理論通俗化、具體化。
2.理論與實踐二者不可偏廢。開放式教學是教育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二者不可偏廢。因此,必須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系。雖然知識的傳授主要在課堂內,但不能“關門教學”,必須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課堂外的實踐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為課堂內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教育,任職教育,教學模式
教育部《關于全國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指出,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其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需要的應用型素質人才。也就是說,高職教育是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具有高等駕馭和職業(yè)教育的雙重屬性,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應該是具有大學生的基礎素質,又掌握實際技術的人才。與其他教育相比,任職教育是為滿足受教育者擔任某一新的職務需要而進行的教育。任職教育是針對具體崗位和特定對象而進行的培訓,崗位能力往往是能力的綜合與集成,絕不是基礎知識點的記憶、理論化的推導、熱點問題的討論等等。因此將任職教育引入高等職業(yè)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論和實際意義。本文基于高職教育的會計專業(yè),將任職教育融入到會計教學模式中,探討對會計教學模式的改進。
一、現有高職院校會計類專業(yè)教學模式特點
1、教學目標明確,但實際操作能力欠缺
高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就是培養(yǎng)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等技術型人才。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以能力為主的職業(yè)技能培訓,而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養(yǎng)從事研究和發(fā)現客觀事業(yè)規(guī)律的學術型人才以及工程型人才。從人才模式來看,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強調職業(yè)性和適應性,在基礎理論教學以應用為目的,專業(yè)課加強針對性和適應性,實踐教學也在教學計劃中有較大的比例,但在實踐環(huán)節(jié)和實際工作環(huán)節(jié)中仍存在差異,學生在工作崗位上實際操作能力欠缺。
2、師資力量結構合理,應用型師資帶頭人欠缺
目前,各高等職業(yè)院校的師資力量仍是理論老師為主導部分,大部分的教師沒有實際工作經驗。部分教師完全從是從一個學校出來就走上講臺。雖然高職教育一直要求有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并且很多高職學校已經具備了雙師型教師,但是不同專業(yè)之間雙師型教師配比機構不合理,尤其是向會計類專業(yè),會計知識更新速度快,所設專業(yè)廣。而未有實踐能力的教師在教學能力上九傾向于理論教學,在實踐教學上也存在經驗不足等問題。因此高職教育應用型師資帶頭人仍欠缺。
3、 教學方式合理,與實踐靈活度不夠
在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重視相關專業(yè)的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高職院校則以強化技能訓練為特點。在過程開設中,增加了許多實訓課程,比如在會計專業(yè)過程中就有會計基礎實訓,ERP實訓等課程。這些課程的開具,突出了高等職業(yè)教育以能力為中心的人才培養(yǎng)教學模式,是畢業(yè)生在就職時能有最一般的知識、技術和能力,能最快的適應工作崗位。但是在這些實踐課程中,都是以最基本的理論為指導,實踐課程的靈活度不夠,畢業(yè)生在遇到沒有練習過的問題時,就會手忙腳亂,不知從何下手。
二、會計類任職教育教學模式探索
1、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以任職教育為前提。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學歷教育長期處于主導地位,形影的思維理念根基深厚,導致現有的高等職業(yè)教育在教員結構,課程設計上都保持了學歷教育的濃厚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仍是理論教育為主,在教學體系結構、課程設置、教材選擇、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上都套用學歷教育中的做法,使高職教育在理論上達不到本科教育的理論高度,又忽躍了高職教育應有的教學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以任職為前提。在教學模式中強調任職教育中的重要性,結合教學方式,課程設計等內容改變會計專業(yè)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加強教學觀的改變,在教學本質、教學課程、教學方式等基本問題上改變傳統(tǒng)的知識教授活動,使學生對認識、技術、能力等方面有一個認知和培養(yǎng)的過程;二、學生觀念轉變的引導,在高職的學習過程中,不在是貝多芬,而應強調動手能力,靈活的轉變能力等等,是學生具有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高素質的師資任務是實施任職教育關鍵
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教學的質量,沒有一直高素質的教學隊伍,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就會淪為空談。因此,會計類專業(yè)在師資隊伍上要立足現實、著眼未來、開拓思路、改革創(chuàng)新,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手段,加強會計專業(yè)任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1)要結合自身現有師資力量的不足,針對任職教育師資力量的需求,完成人才培養(yǎng)計劃,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針。經常參加會計各行業(yè)協會的活動和培訓教育,獲取新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和信息,以便對課程內容進行更新。
(2)專兼職教師隊伍結合,合理安排專兼職教師所教課程。根據每位教師的特點和強項,合理安排專兼職教學的教學任務。比如有較強理論經驗的教師和教授會計基礎等學科,而兼職教師則要求具有較強的工作經歷,是來自企業(yè)或曾在企業(yè)從事工作過的熟練技術人員,并且具有一定的教學方式,講授會計技能等和職業(yè)能力有關的課程。
3、 靈活的教學方式是實施任職教育的重點
(1)在教學和訓練過程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要注重案例法、啟發(fā)式等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創(chuàng)新,以發(fā)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形成課堂教學雙方的良好性互動。將基礎理論知識、技能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分階段教學與整體實踐性教學統(tǒng)一起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能創(chuàng)性
(2)要大膽探索和創(chuàng)新效果更好的教學方法,把課題式教學、開放式教學等融入教學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3)加強學習實踐教學的研究,重視興趣培養(yǎng),在任職教學目的的引導下,讓學生主動掌握,舉一反三,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和整理能力培養(yǎng),尤其是任職能力的培養(yǎng)。
4.完善考核體系是實施任職教育的保障。完善、合理的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是檢驗并促進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要以客觀性與目的性相結合、多渠道性與綜合性相結合。全面合理的改變現有的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只注重成績、不注重能力,“一卷定乾坤”評價學生,以分數來評價教師的考核方式。從多方面來評價教師的授與學生的學。
三、結束語。會計類專業(yè)是一門基礎的經濟學科,在該學科的教學模式中引入任職教育理念,能培養(yǎng)出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yè)道德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基礎會計;教學模式;項目化教學
《基礎會計》是會計學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也是商貿經濟類專業(yè)的公共必修課程之一,集理論性、實踐性、技術性和操作性,是學生進入職業(yè)學校的首門專業(yè)課,學好《基礎會計》對以后專業(yè)相關課程的持續(xù)學習至關重要。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滯后于現代中職教育發(fā)展和企業(yè)人才需求,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呼聲的浪潮此起彼伏,教學改革中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在轟轟烈烈的教學改革實施中,代表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方向,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融“產學結合、教學做”理論實踐一體化的項目化教學模式脫穎而出。筆者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以“項目化教學”為切入點,對《基礎會計》項目化教學模式作些初步探討。
1 項目化教學模式對《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項目化教學,是“行為導向學習”教學法的一種,是指在平時教學中按照實際工作過程將教材內容分解成幾大模塊(工作項目),在每一模塊中劃分系列任務,并與相應的知識點相聯系,使學生通過任務驅動、問題解決來領會知識的內涵和應用。就傳統(tǒng)的學科型教學模式而言,項目化教學強調能力本位,側重實踐性和操作性,教學做理論實踐一體,對《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更能適合現代職業(yè)教育和企業(yè)人才需求,因而愈顯其改革的緊迫性。
師生角色轉換,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項目化教學由教師提出項目任務,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學生討論制定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由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前根據“項目”任務自主搜集相關信息,尋找和利用學習資源,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師生角色轉換,教師是訓練者,是學生的合作伙伴,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解決,師生地位平等,營造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氛圍,學生樂學、教師善教,有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增加專業(yè)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根據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教學目標要求,以“項目”為線索,精心進行案例設計。組織教學的設計不再以傳統(tǒng)教材的“知識點”為線索,而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接受能力和社會需求出發(fā),改用以“項目”為線索,組織具有典型性、實戰(zhàn)性、操作性、結果可展示的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會計教學案例,強調能力本位,“教學做”一體化,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零距離對接。
注重學生素質拓展的滲透。項目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完成項目任務,通過會計項目實際體驗切實感受到會計職業(yè)崗位對學生素質的具體要求,如具備嫻熟的業(yè)務能力、處事要實事求是、誠實守信、認真細致、廉潔自律,有責任心、愛崗敬業(yè)、有團隊合作精神等。
2 項目化教學模式《基礎會計》課程的構建
秉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yè)實踐活動為主線,構建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具有鮮明職業(yè)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和運行機制,為學習者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服務,為行業(yè)和企業(yè)初中級技能型人才需求服務。教育要面向社會,《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來源于社會,應用于社會,會計教學能否適應社會發(fā)展和企業(yè)用人需求,實現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教學模式的選擇和構建甚為關鍵。
2.1 創(chuàng)設項目化教學環(huán)境,建立“會計仿真實驗室”。教有定所,否則無異于紙上談兵,模擬企業(yè)現實狀況及真實環(huán)境,突出仿真性特點,讓學生身臨其境,切身感受會計工作氛圍,將整個實驗室根據教學工作需要分隔成若干半封閉式的小區(qū)域,形成一個個獨立的公司職能部門區(qū)域(行政管理區(qū)、財務部區(qū)、采購區(qū)、銷售區(qū)等),各區(qū)域間可進行網上數據傳送和現場交流,重點突出財務部門的建設,財務部門設出納員、材料會計、固定資產會計、成本會計、工資會計、稅收會計等負責整個企業(yè)的財務收支、會計核算、納稅申報、財務分析、會計資料報送等。
2.2 精心設計項目,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根據小型企業(yè)會計工作的主要任務,將《基礎會計》課程內容以模塊(工作項目)的形式進行組織設計,每一模塊均有具體的理論知識、工作任務、操作技能、職業(yè)素養(yǎng)等內容,各模塊不僅自成體系,而且各模塊之間又具備有機聯系,學生可以循序漸進地掌握各模塊知識,熟悉整個會計賬務處理中各環(huán)節(jié)的關系?;谏鲜隹紤],《基礎會計》課程主要可分五大模塊:基本理論和方法、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限于篇幅,本文僅以模塊一項目教學簡舉為例。
教學目標和任務。(1)會計基本概念。簡要介紹會計的定義、對象、職能、其中以會計要素作為重點內容。(2)會計科目和賬戶。重點讓學生理解各會計科目的含義和賬戶的基本結構,要求學生初步認識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和損益類賬戶的具體內容。(3)借貸記賬法。要求學生掌握借貸記賬法的基本原理,通過大量練習,使學生熟練確定經濟類型,運用借貸記賬法處理基本經濟業(yè)務。
教學準備。模塊一涉及的基本概念較多,對于初學者來說,感覺抽象枯燥乏味,不易理解,教師在授課之前,可先安排學生到校內仿真實驗室或實訓基地參觀學習,了解企業(yè)生產經營流程,企業(yè)各部門與財務部門間的通力合作,感受會計崗位的財務工作流程和賬務技能對企業(yè)經營的重要作用,加深對會計工作的感性認識。授課結束后,教師把精心準備的相關企業(yè)基本經濟業(yè)務題讓學生用已掌握的會計知識進行簡單賬務處理,教學做一體,提升會計專業(yè)技能。
測評標準。模塊一主要考核會計要素具體內容、賬戶基體結構、會計科目、記賬方向運用是否正確、數字書寫、會計分錄格式是否規(guī)范等
2.3 展示成果,完善多元評價機制。每一教學模塊都應有成果展示,針對項目成果,建立多元測評標準,教師評價和學生自主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
2.3.1 教師評價重點關注學習過程性和學生的發(fā)展性,既要關注項目完成效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共同學習中的與人溝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既要關注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更要關注良好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的養(yǎng)成;教師評價還應注重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個性。
2.3.2 學生評價可分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自我評價主要是讓學生介紹在項目完成中取得的成績和經驗,供同學借鑒,同時剖析自已在學習過程所存在的不足;小組評價主要是對在學習過程中對每個成員積極性、工作量大小作個分析測評。
“有了知識,不一定就有能力”。正如戴士弘教授所言,職業(yè)教育教師觀念上的最大誤區(qū)就是好像學生“有了知識,就有能力”,重知識輕能力。項目化教學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強調能力本位,倡導“教學做”理論實踐一體化,貼近實際,是現實生活的間接反映,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滿足社會發(fā)展和企業(yè)用人需求,《基礎會計》課程采用項目化教學與時展需要相適應。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深刻寓意,筆者以香港職業(yè)訓練局教學思想與同行共勉:
Tell me,I will forget
Show me,I will rebellike
Let me do it,I will understand
關鍵詞:分項實訓;崗位意識;操作規(guī)范化;過程考核
會計實訓教學是采用真實的憑證、賬簿、報表,以企業(yè)的實際經濟業(yè)務為資料,模擬會計操作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诟呗氃盒R耘囵B(yǎng)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會計專業(yè)本身具有實踐性強和操作性強的特點,實訓教學對于會計專業(yè)的學生顯得尤為重要。其中基礎會計實訓作為會計專業(yè)實踐課程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會計專業(yè)學生對會計工作的初次接觸。本文結合筆者實訓教學實踐,就基礎會計實訓教材選擇、內容安排、實訓教學方式、時間安排以及考核辦法等方面談點看法。
關于基礎會計實訓教材實訓教材直接決定了實訓效果的好壞。現在大多數實訓教材的編寫體系都是采用模擬某個企業(yè)一段時期內經濟業(yè)務的綜合實訓。大多是直接印好業(yè)務單據,讓學生完成從原始憑證的裁剪粘貼到會計報表的編制全部過程,較少按崗位來編排實訓內容。對原始憑證的填制、審核、傳遞這部分實訓內容也大多是輕描淡寫或是不涉及具體崗位。有些實訓教材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有的直接照搬真實企業(yè)某段時期的真實業(yè)務,業(yè)務要么過難,要么不具有代表性;有的采用的業(yè)務資料與實際脫鉤,要么手續(xù)簽章不完備,要么業(yè)務單據不齊全,漏洞百出。基礎會計實訓主要針對的是會計初學者。大多數學生在剛開始接觸會計專業(yè)課程時都覺得比較難,特別是對會計上的一些名詞、術語感到很陌生,如復式記賬、平行登記、會計賬戶等,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基礎會計實訓教材或實訓資料的選擇上不宜過難、業(yè)務不宜太過復雜,應盡量淺顯易懂,最好是與《基礎會計》理論課配套,幫助學生對專業(yè)名詞術語、程序、方法的理解。
關于基礎會計實訓內容安排在基礎會計實訓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筆者認為宜采用分項實訓與綜合實訓相結合的方式,不宜直接采用模擬一個企業(yè)的綜合實訓方式。所謂分項實訓即按照會計處理程序,將實訓的內容分成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各種賬簿的登記、對賬、結賬、會計報表的編制等多個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訓。由于學生處于專業(yè)的入門階段,對一些概念、原理、方法以及程序還不能做到了如指掌,因此對于一些處理步驟的解釋和訓練宜詳不宜粗,如怎樣填業(yè)務單據、怎樣寫憑證摘要、編號、怎樣記賬、結賬等。但為了使學生了解各實訓項目之間的有機聯系,將各項目融會貫通,可以在分項實訓之后采用模擬一個企業(yè)一段時期內若干筆經濟業(yè)務綜合實訓的方式,讓學生獨立完成從原始單據的填制到最后編制出會計報表的全部會計處理過程。另外在教學中還應加強學生對會計工作中審核程序的實訓。目前會計實訓教學中普遍存在“重核算、輕審核、輕監(jiān)督”的問題。通常實訓中都是直接把原始單據從書本上裁剪下來附在記賬憑證后面即可,對會計審核程序有明顯的淡化。并且很多情況下,記賬憑證的審核以及賬簿的核對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在實際工作中,審核是非常重要的,會計審核伴隨會計工作的始終。會計初學者更應該加強對這一程序的體會。對此,實訓教材的編寫者或實訓教師在準備實訓資料時,可以有意加入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原始憑證,如假發(fā)票、違規(guī)提現、超額報銷差旅費等。也可以設置一些要素不全、手續(xù)不合要求的資料,如大小寫金額不符、未簽字蓋章等,以強化學生審核和監(jiān)督的意識。另外在教學中每完成一個階段的實訓,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充當“復核人”的角色,相互之間進行審核,并要求在實訓資料上簽字蓋章負起責任,并作為最終成績的考核內容之一,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關于基礎會計實訓教學方式目前高職實訓課教學基本都是采用讓學生在模擬實訓室內完成作業(yè),指導教師適時指導的方式。教學方式顯得過于單調,時間久了學生難免出現厭煩情緒,難以收到良好的實訓效果。為此,實訓教學工作者應積極探索一些新的會計實訓教學方法,以豐富實訓教學課堂。比如可以采用錄像教學,通過播放錄像資料真實再現企業(yè)會計部門,讓學生感受真實會計環(huán)境是怎樣的,進而加深對會計工作的理解;還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制作電子課件,將會計資料的填列更加直觀地演示給學生看。目前高職學院招收的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薄弱。實訓教師除了要優(yōu)化的教學方法外,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教會學生“做賬”,還要讓學生“懂賬”且會“用賬”。實際上有些學生能規(guī)范地做出一整套賬,卻缺乏對記賬原理、會計資料間的鉤稽關系及會計程序間關系的理解,把會計工作當成了簡單的“機械運動”。這樣的學生畢業(yè)后往往很難適應會計環(huán)境的變化,缺乏處理復雜會計事務的能力,不能充分發(fā)揮會計的工作職能,這顯然與高職教育的目標是相背離的。
關于基礎會計實訓的崗位分工高職會計專業(yè)的教育目標要求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能夠在畢業(yè)后直接“頂班上崗”。因此學生在校期間就應樹立起崗位意識,如出納人員要做些什么、復核人員如何進行復核、企業(yè)辦稅員如何進行納稅申報等。但是就目前會計實訓教學來看,通常都沒有按崗位職責分工來開展,所有業(yè)務和工作角色自始至終都是由一個學生來完成。既是會計,又是出納;既記賬,又復核。沒有了崗位間的相互牽制,令學生體會不到會計工作是一個嚴密的控制系統(tǒng)。因此,會計實訓應接近實際,按照崗位分工來開展。比如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都有會計員、出納員、審核員,明確各自的崗位職責與實訓任務,每隔一定的時間就輪流交換崗位,使學生能分別體驗各個崗位的不同要求。
關于基礎會計實訓的操作規(guī)范化由于會計基礎工作本身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在一些具體操作細節(jié)上可能會因人而異。在教學中,學生沒有可供模仿的標準成品,做出來的賬通常是某位指導教師描述中的賬。因此常常會出現不同教師指導,具體操作細節(jié)不同的問題。如線怎么劃?摘要怎么寫?憑證怎么貼?憑證賬簿怎樣裝訂等等。這就要求實訓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統(tǒng)一按照財政部頒發(fā)的《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進行,摒除過多的主觀因素,加強操作的規(guī)范性。
關于基礎會計實訓時間安排在時間的安排上,基礎會計實訓可以與《基礎會計》理論課同步進行,或安排在講授《基礎會計》課學期的期末幾周進行;也可以安排在《基礎會計》課的下一學期進行。筆者認為采用前一種方式效果更佳。因為在開設專業(yè)理論課的同時,配套進行實訓,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還可以鞏固和深化基礎會計理論知識。
關于基礎會計實訓考核辦法為使實訓教學收到良好效果,達到預期目的,應建立一套科學的成績考核辦法。實訓課不同于理論課,當然不能單純通過筆試來考核學生成績。加上會計工作本身具有書面資料多,數據多,應注意的細節(jié)多,工作量大等特點,這些都給實訓成績的考核帶來一定難度。對于成績的考核,大多數實訓指導教師的做法是:兼顧平時成績的基礎上,通過審查批閱學生的最終成果,即要求完成的所有“賬、證、表”,評定出最后成績。筆者認為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會計的核算工作涉及面廣,對于它的考核不能只注重最后的結果,而更應注重過程考核。因此在平時實訓過程中,實訓教師除了可以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實訓作業(yè),對規(guī)范性和正確性做出評價外,還可以通過談話、提問等其他方式,對學生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工作效率的高低做出評價。另外,學期末也可以采用“筆試”的形式來檢查學生技能掌握的情況。具體做法是:實訓教師針對各個會計工作步驟編制實際操作考題,學生以抽題的方式參加考核,隨機抽取到哪一步驟的考題就進行哪一步驟的實際操作,然后給出相應的成績。這種考核辦法雖然不能檢查學生綜合技能的掌握情況,但由于是隨機抽題,學生只有全面掌握了,才能取得好成績,所以考試結果仍然能夠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參考文獻:
[1]田平,等.高職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12).
[2]桑向榮.高職會計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5,(19).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問題及建議;探究
一、會計師事務所在績效評價工作中易出現的問題
1.政府與會計師事務所之間信息互通不足,會計師事務所獨立性不強
會計師事務所要落實好財政收入績效評價工作,首先需要政府部門提供真實、可靠、有效的績效信息,這是保障績效評價準確性的關鍵。但是結合當前的第三方財政收入績效評價情況來看,其存在一定的問題,表現在政府提供財政績效信息時,出于某些因素考慮,提供信息不全或者信息不完善、信息虛假的情況,喪失了績效評價的意義,使會計師事務所的績效評價工作難以有效開展[1]。相關政府部門是績效信息的提供者,但是一些政府部門存在壟斷績效信息的行為,使會計師事務所與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不足。信息的不對稱造成績效評價失準,政府在接受第三方績效評價的過程中響應度不足,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拒絕對第三方評價機構提供相關信息,甚至提供不實績效信息的情況,導致第三方評價機構的績效評價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究其原因是因為第三方評價機構缺乏獨立性,因此,在參與績效評價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政府部門的干預和影響。政府在績效評價過程中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干預者,喪失了財政收入績效評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會計事務所評價體系不完善
第三方績效評價體系不完善是造成績效評價實用性不強的又一重要原因,結合當前會計事務所的評價體系進行分析,發(fā)現當前的績效評價只是針對事后評價,這種評價缺乏全面性,容易導致第三方評價機構對績效信息的認識不足。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應針對績效的全過程進行評價,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一是事前的評價,其二是事中的評價,其三是事后的評價。事前評價包括兩部分,分別是擬定績效的目標以及對目標的論證;事中評價主要是對運行過程的監(jiān)督和把控;事后評價是針對結果的評價。只有三部分綜合評價,才能保證績效評價的全面性。
3.會計事務所專業(yè)人才儲備不足
績效評價工作對工作人員的自身專業(yè)化能力要求較高,而且績效評價人才是當前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績效評價工作的關鍵。但是結合當前會計師事務所的業(yè)務實力來看,專業(yè)化人才不足是制約其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社會上這方面的人才相對較為缺乏;另一方面,作為第三方評價機構,在評價的過程中缺乏對績效評價人才的培訓工作,導致績效評價工作者對財政績效評價工作的認識不足,影響績效評價的效果。
二、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參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措施
1.保證會計師事務所績效評價的獨立性,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
加強對政府財政支出的績效評價,有利于加強對財政支出資金的監(jiān)控以及管理工作,發(fā)揮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因此應該重視對財政支出資金的績效評價。首先,為了提升第三方績效評價的效率,應該重視會計師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的獨立性,這是保證第三方評價精確性的前提。其次,為防止相關政府人員在績效評價過程中過多干預評價,國家應該出臺相關政策,限制政府在第三方績效評價過程中的干預行為,促使會計師事務所的績效評價工作可以正常開展、不受干擾;最后,作為政府部門在接受第三方績效評價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評價工作的嚴肅性,主動提供給第三方機構相關的財政收入績效信息,這是保證第三方評價的真實性、科學性的前提[2]。政府可以開拓信息公開渠道,比如,可以通過互聯網官方平臺展示真實、客觀的績效信息,使會計事務所在進行績效評價的過程中更有針對性。
2.完善績效評價機制,做好對全過程的評價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在如今的政府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績效評價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其重要性,第三方評價機構應該盡量參與到針對全過程的評價,以前采取的評價模式只針對事后進行評價,這種評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對財政支出全過程的把控。參與到對財政支出全過程的評價要首先進行事前評價,對績效目標進行擬設,并且對其進行論證,主要評價預算工作是否合理。同時還要評價其設定的績效目標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對事中進行跟蹤,做好績效運行過程的把控,評價其資金利用情況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關的要求、是否存在不規(guī)范的操作;事后評價需要對政府財政支出的結果進行評價,判斷財政支出是否達到績效目標。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做好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力求對全過程進行績效評
3.重視吸納和培養(yǎng)績效評價人才,打造專業(yè)團隊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需要具備專業(yè)的績效評價人才,作為第三方評價機構要提升自己的績效評價能力,需要重視培養(yǎng)專業(yè)化的績效評價人才,打造專業(yè)的績效評價團隊。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政府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結合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來看,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具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因此,會計師事所應該重視績效評價人才的培養(yǎng),也可以通過吸納外部人才,提升第三方評價機構的實力,這是提升其業(yè)務能力的關鍵,也是會計師事務所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關鍵[3]。另外,國家相關部門也應重視鼓勵高校開設績效評價專業(yè),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績效評價人才,可以采取一定的鼓勵政策,為第三方績效評價機構業(yè)務拓展提供相關支持。第三方評價機構在開展績效評價工作中,要定期做好對績效評價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進而提升其業(yè)務能力。
4.做好對績效評價結果的充分運用
只有合理運用財政支出的績效評價結果,才能真正發(fā)揮其價值,也是作為判斷其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在會計師事務所績效評價結束后,國家財政部門應做好對績效評價結果的合理運用。為了使財政支出透明化,可以將績效評價的結果進行公開,從而發(fā)揮社會公眾對財政監(jiān)督的作用,保證財政資金的合理有效利用、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財政支出的透明化發(fā)展。財政績效評價結果在向社會公開的過程中要依據一定的原則進行,首先不能違反相應的保密條例。另外,通過績效評價結果可以建立問責機制,將其作為工作人員考核的重要依據。另外,其也可以作為下一年預算的重要參考。
早在1981年,我國的一些會計理論工作者就已開始提醒我們,物價變動對我閏會計是有影響的。如有的學者認為,從長期來看,我國的個別物價是有所變動的,應該承認在我們的會計報表中,也包含了物價變動因素。因此,對會計數據應作怎樣的解釋,會計方法上有什么新途徑,會計理論應予回答。如果對物價變動問題完全不予理睬,將會產生虛利實分的問題,從而對國民經濟的安排帶來嚴重影響。此后的幾年中,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物價體制改革的開展,我國的物價波動漸趨明顯,原始成本會計的一些缺點開始暴露出來,人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并提出了改革原始成本會計制度的各種主張。
有些人是從會計工作的實際需要提出改革主張的,.反映比較強烈的是要求改變固定資產的計價基礎。由于固定資產使用年限較長,原始成本和現行市價相去甚遠,資金平衡表上固定資產價值的經濟意義喪失殆盡,再也不能用作決策的依據。因而有不少實際工作'者提出要按重置價格對固定資產進行重估價。如上海棉紡織行業(yè)鑒于固定資產重置資金的嚴重不足,以及在聯營中由于固定資產價值不實引起經濟損失等原因,要求對全行業(yè)的固定資產按重置價格進行重估,他們摸索了一套重估的辦法并已得到有關領導的重視和支持。還有人撰文提出,固定資產的價低耍突破原始成本的框框,隨著市場價格的浮動而浮動,以保證固定資產規(guī)模量度的復原。苻的同志還直接提出把固定資產的重置價格作為計提折舊的價格基礎,并提出兩條理由,一個理由認為《“按重置價格提取折舊攤入成本符合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下正確核算成本、利潤、價格、國民收入等一系列指標的要求?!绷硪粋€理由認為:按重璧價格計提折舊“正好能滿足承置固定資產對貨幣準備金的要求。”
由上述各種建議可以看到,由于我國發(fā)生的物價變動,人們已迫切地希望改變現行的會計制度對物價變動后的會計處理,人們正在從不同的方面加以認識,加以探索I并且找到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耍沖破原始成本原則對會計計量的朿縛,把市場價格變動這個傳統(tǒng)會計認為外在的因素納入資產丨卜價和收益計量的范圍中來。這是我們朝著物價變動會計邁出的可喜的一步。隨著原始成卞會計缺點的逐漸充分暴萆,陣著問題忖掄的深入,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一點。對物#變動后會計處理的深一M闡.認識是在理論方面。沒有理論指導的行動往往帶有肓’目性。原成本會計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在長期的實踐中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視為理所當然的。這個基礎一方面來自經濟理論,一方面來自它本身的實踐。要沖破原始成本會計的朿縛,必須佯這兩方面有所突破。近年來,我們在這方而的認識也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會計學是一門應用經濟科學,它的發(fā)展受到經濟理論的制約。在收益問題上,我們的理論基礎是的剩余價值學說和成本補償觀點。對原始成本會計收益計量理論的突破_必須從這里開始。我國的經濟理論工作者首k在這方面展開了討論,許多人在實物補償和無形損耗問翹上提出的主張,為會計上討論資產計價和收益計量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我國的會計理論工作者也已在這方面跨出了有意義的一步。在政治經濟學理論中確實存在著重置成本會計的理論依據,這是我們提倡重置成本會計的一個重要基礎。
原始成本會計還有它本身發(fā)展中形成的理論依據,與本題有關的就是權責發(fā)生制和實現原則。重置成本會計要求在企業(yè)持有資產的期間就承認并記錄這些資產的升值或減值,這往往被認為違反了原始成本會計的權責發(fā)生制和實現原則,因而受到責難。權責發(fā)生制是從現金制發(fā)展起來的,是對現金制的一個它要求對一項經濟業(yè)務在它發(fā)生時予以記錄而不管現金是否收到或付出。但是什么樣的_典務可判斷為已經發(fā)生了呢?我們的教科書上從來含糊其辭,會計辭典上也語焉不詳。因為k際上并無一個明確的標準,它往往決定于會計人員的判斷。市場價格的變化應否納入計量范圍,不能由權責發(fā)生制本身作出解釋,而應該看納入與否兩種信息的有用性如何而確定會計上是否予以記錄、反映。在我們的經濟理論中,這種升值和減值是得到承認的,這種升值和減值信息的有用性已經得到了大量的證明,所以過去對權責發(fā)生制的解釋或規(guī)定并不是不可更改的。將持有資產的市價變動納入“發(fā)生”的范圍,完全言之成理。以信息的有用性——正確計量企業(yè)的收益來解釋權責發(fā)生制,是有利于推行重置成本會計的一個新發(fā)展。
我認為,實物補償成本理論和權責發(fā)生制問題,是我們在理論層次上對收益問題的新認識,它們使重置成本會計有了比較牢固的理論基礎。
二、我國歷史上在一定范圍內的一定階段采用過重置成本概念
解放初期的1951年,中財委《關于國營企業(yè)清理資產核定資金的決定》中規(guī)記,為了實行經濟核碎制,使國營企業(yè)的經營管理走上正軌,全國國營企業(yè)的固定資產和灘動資金應一律重新清理登記,并按1951年6月底的人民幣價格估價。這是解放后初次用重置價格對國營企業(yè)資產進行重估價的實踐。
近年來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出現了不少新的經營方式。凡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經背權關系發(fā)生變動時,.都要對財產物資進行重估價,其估價的基礎也是重置價格。
例如我國試枝股份制的企業(yè),就要棗對財產進行重估價。如上海市財政部門對入股企業(yè)資產估價的意見是:“固定資產原值按現行重置價格計算,凈值按原值扣除殘值后減去已使用年限按規(guī)定應提折舊額計算。”“房屋的重置價值可根據建筑工程的設計定額標準率加上國家規(guī)定的材差費計算。通用設備的重置抑格可根據市機電工業(yè)管理局和有關主管部門核定的價格計算。專南設備的重置價格可根據都局核定的價格或比照通用設備計算。自制設格的置價格可參照同類型設備計算。”這對資產按寬置價格汛佔價的要求就比較明確而具體了。這個“意見”,在實際工作中已經執(zhí)打。
此外,如聯營企業(yè)、實行租賃經營的中小企業(yè)、個人承包企業(yè)等在財產所有權處置N題上都提出了類似的要求。
上述各種資產重估價的北M點足放棄/帳面的原始成本。在價格變動情況下,原始成本不能表示資產的真實價值,這不是合資、聯營、股份制企業(yè)所遇到的特有問題,而是所有企業(yè)碰到的共間問題。上述各種經營方式強調按當時情況下的重置價格對資產計價,其原因一是明確經營者的財產保管責任,二是明確生產資料所存者的利益范圍,這又不是合資、聯營、股份制企業(yè)所遇到的特殊問題,IAJ是所有企業(yè)都碰到的兆冏問題。上述企業(yè)的資產計價以重置價格代替了原始成本,其他企業(yè)沒有理山不這樣做。實際上,許多企業(yè)都已提出了對資產重估價的要求。當然,接受以重置成本為基礎重估價,并不等于就是實行了重置成本會計,但是實行重置成本會計首先必須接受重置成本概念。H前這些企業(yè)的做法為重置成本會計的拖行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首先,是它們承認作為資產計價的基礎,重置成本優(yōu)于原始成本,放棄原始成本計價原則。其次,它們在資產估價中所取得的經驗,對推行重置成本會計極為有用。再次,它們的做法也會影響其他企業(yè)。資產經營責任制的推行,以對資產的正確估價為前提,重置成本反映了現時情況下資產的真實價值,必能為國家和經營責任者所接受,在此茁礎上推行重置成本會計,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三、國家有關規(guī)定中隱含著采用重置成本的要求
物價變動已足我_經濟生活中無"JlHl避的事實。W家財政管理機構近年來所頒發(fā)的許多規(guī)定,都已實際上承認了這個事實。其屮最明顯的要數對原材料統(tǒng)一調價的財務處理規(guī)記。該規(guī)定指出:“屮央和各省、自治K、直轄市訂價的商品物資在統(tǒng)一調整供應、調撥價格以后,國營工業(yè)生產企業(yè)、物資供銷企業(yè)和商業(yè)企業(yè)庫存的商品、物資,一律按調價前一天實際庫存數量和新的訂價,調整帳面價值,所發(fā)生的新老訂價的差額,均作增減國家資金處理。價格調高時商品、物資庫存升值部分,相應調增國家流動資金;價格調低時,商品、物資庫存減值部分相應減少閨家流動資金?!必斦?、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國營企業(yè)庫存商品、物資調價差額的財務處理決定》)上述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的這個規(guī)定,和作者提出的重置成本會計主張極為相似。這雖然僅是一項政策性的規(guī)定,但它在無形之中已動搖了原始成本會計計鎰的理論基礎:資產計價不是執(zhí)著于原始成本,而要隨時按價格調整作出相應調整;存貨增值>卜能納入會計收益量度,而要作為基金的調整。前者放棄了原始成本計價原則,接受了現行重置成本計價原則;后者放棄了原始價值補償觀點,接受了實物補償觀點,它兒乎體現了亟置成本的全部理論基礎??梢?,我們H前推行的已是一種局部的重置成本會計,為什么不把它建筑在牢固的理論基礎之上,使之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呢?
四、重置成本會計的可行性
羞置成本會計最終能漢波人們接受的關鍵,與其說是要在埋論上講得通,毋寧說是要在實踐中行得通。實行重罝成和會計的障礙,除了確定生產要素的重置成本這一問題(擬以另文闡述)外,主要足W個:一是原始成本會計信息仍然為人們所需要,如果重置成本會計完全丟擬/原始成會計人能拒絕議受這種制度。這就足迆求所設讓的會計制度偵始成本倌息仍有跡可尋,同時夂能得|!(輋置i本鰱所有信息。二身新妞凌不植過份繁ta由于物價在變動,''若要時時對原始成本甚據作出調整,會計人員將因不勝其縶而放棄這種很有R引力的會計制度。這就要求新的會計制度能找到一個簡單的方法,只在期末時作一次性的調整。能#詞時克服這兩個困難就成為:推行重置成本會計制度的癥結所在。
我認為這樣的會計制度是可以設合珙i的,下文試躭康料的調整作一萊范。為了便于說明,現假設本月有關某原料的數據如下
本月耗用的重置成本為:760X5.50=4180(元)如果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則可得本月耗用的原始成本為*200x5.00+120X5.25+280X5.40+160X5.60=4038(元)期末存貨成本為丨60x5.60+180xS.70=1362(元)
將上述耗用;原料的重置成本和其他營業(yè)成本從營業(yè)收入中減去,就可得到銷售該產品的重置成本收益。與此同時,還可計算出已實現的存貨升值和可實現的存貨升值所謂已實現的存貨升值是指存貨價格上升額中已通過銷售收入收回的那一部分,它可以用下述簡單的方法計算得到:4180元(按童置成本計算的當月耗用數)-4038元(按先進先出法原始成本計算的當月耗用數)=142元(已實現的存貨升值)。
所謂可實現的存貨升值是指尚未通過銷售收入收回的那一部存貨價格上升額,它的計算要復雜一些,茲介紹兩種計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假定(僅為計算起見)期初存貨一直持有到期末,而它的現時重置成本從期初的重置價格變動到期末的重置價格,財這一部分存貨的上升值就等于持有存萆數量乘以該期間重置價格的變動。假定期初重置價格為5.15元,期末重置價格為5.75元,則200件存貨的J1;值為0.60x200=120(元)。我們乂假定(僅為計算起見)期末存貨比期初存貨的實物:量超過額(:本例中為40件)是以本月平均價格購入的,且持有到期末,.這個存貨増量的可實.現JI值就等于增加的數量乘以期末覓置價格減平均價格的差額,即:(5.57-5.50)x40=10:(元),這樣可實現的茌貨升值總額為120+10=130(元>。
笫二種方法:可假定期初存貨從期初的5.15元持有壟平均購入價,則期末的存貨就MJ假走為全部都以平均價格購入且持有至期末,而其價格也就上升至期末的現時重置價。這樣存貨的升值總額為:
200件期初丫/貨持有至平均價格吋實現的升值:(5.50-5.15)x200=70(X)240件存貨從平均價持有異期末價格時可實現的升值:(5.75-5.50)240=60(元)這樣,本期可實現的存貨升值總額為70+60=130(元),和第一種方法的計算結果完全相同。
在可實現的存貨升值額中減去本期已實現的部分,By為期末尚未實現的存貨升值。似它們無論是否巳實現,都不是收益的組成部分,而是重置該原材料的準備金。
如果上述分析能夠完全令人信服,上述計算作為一種簡化的近似方法也能被人接受,問題還只解決了一半。作為一種會計模式,它必須交待清楚怎樣將這些調整和帳戶處理程序結合起來。而且按照原先的設想,既能使原始成本的信息有跡可尋,又能提供重置成本信息。為此,必須設立相應的調整帳戶,并在月末時作出如下分錄:
(1)記錄本期價格上升引起的可實現升值:
借:存貨計價調整130貸:可實現存貨升值130(2)將期初fr:貨按擬始成本轉帳(先進先出法):
借:已耗原料成本 1000
貸:原料_ 1000
(3)將已耗期初存貨調整至當列平均價格:〔(5.50-5.00)X200=100〕
借:已耗原料成本 100
貸:存貨計價調整 100
(4)將當期購入的原料按平均價格暫時轉入費)|彳帳:
借:Li耗原料成本 4400
貸:原料采鉍 4400
(5)將期末存貨按先進先出原始成本轉出:(180X5.7+60X5.6=1362),
借:原料 1362
貸:已耗擬料成本 1362 _
(6)將期末存貨按平均價格調整:〔180'x(5.7-5.5)+60X(5.6-5.5)=42〕借:已耗原料成本 42
貸:存貨計價調整 42
(7)將Li耗原料成本按平均價格轉入損益帳戶:(760x5.5=4180)in:承置成本收益 4180
貸:巳耗原料成本 4180
(8)將已實現的存貨升值從"T實現存貨升值帳戶中轉出:
仍:"實現V貨MM2貸.已實現存貨升值
上述會計分錄可圖示如下:
說明,
(1)期初原料存貨按期初重置成本計價為1030元(200X5.15〉,它由原料帳的期初余麵1000(按原始成本計價,200X5),加上存貨計價調整帳戶期初數30元〔200X(5.15-5.00)〕。
(2)期末原料存貨按期末重置成本計價為1380元(240X5.75〉,它由原料帳的期末余類1362(按原始成本計價:180X5.7+60X5.6)加上存貨計價調螯帳戶期末數18〔180x(5.75-5.7)+60X(5.75-5.6)〕.
(3〉存貨計價調整帳戶期初余鎮(zhèn)和期末余額,等于可實現存貨升值帳戶的期初余額和期末余顫》
(4)已實現的存貨升值142元表示的是,已消耗的760件原料以原始成本(先進先出法)進入配比程序,從營業(yè)收入中得到的補償麵為4038元,但按重置成本計算為4180元,當期的原始成本收益離估了142元(4180-4038〉。如果重置760件原料,必須將這142元加上從營業(yè)收入中得到補償的4038元方能實現。其性質是資本權益的調整。
(5)如要還原到原始成本收益,只需將重置成本收益加上已實現的存貨升值額即可。
摘要:基礎會計實訓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基礎會計》理論課程所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且可以讓學生理論結合實際,更好地掌握專業(yè)知識,為后續(xù)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教學打下堅定基礎,本文對基礎會計實訓教學前期準備、實訓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從兩選兩教一實踐來進行闡述。
關鍵詞:基礎會計;實訓教學;教學方法
近幾年,通過對會計學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工作情況統(tǒng)計調查,發(fā)現大多數畢業(yè)生很難找到專業(yè)對口的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畢業(yè)生從事了真正意義上的會計工作,原因除了會計學專業(y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水平有限之外,更重要的是實訓課程教學效果不明顯,比如:老師的實訓課程教學方法不當、教材選擇不當等所致?;A會計實訓教學是讓學生采用真實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為資料,根據“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這一賬務處理程序,模擬會計操作的全過程,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既扎實地掌握了專業(yè)知識,又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們應當遵循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敢于打破陳規(guī)舊俗,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建立一套適合學生學習的全新的實訓教學方法?;A會計實訓是會計專業(yè)學生所接觸到的第一次實訓,也是其他會計實訓的基礎,因此,基礎會計實訓的效果直接決定了會計專業(yè)實踐課程的基礎是否扎實。本人根據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經驗,與各位同仁探討。
一、基礎會計實訓前準備
1.選實訓教材
基礎會計實訓要取得好的效果,選擇合適的實訓教程尤其重要。有些學校的實訓教材不是文字性的陳述取代了原始憑證,就是直接印好業(yè)務單據,讓學生直接完成從原始憑證的到記賬憑證的記賬過程,完全忽視了對原始憑證填制、審核的訓練;有的實訓教材完全使用某個企業(yè)的經濟業(yè)務,業(yè)務不是太難,就是沒有代表性,最好選擇的業(yè)務和基礎會計理論知識掛鉤,由于第一次接觸實訓,因此實訓資料選擇上不宜過難,業(yè)務不宜太過復雜,最好有重點、貼合實際、條理清楚、通俗易懂,并且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高校教學注重能力培養(yǎng)這條主線,有機的融合知識、技術、能力、素質等要素,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2.選實訓老師
高校實訓教學中,應當設置專職指導老師,因為基礎會計實訓的教學質量與實訓教師本身實踐業(yè)務能力有著很多的聯系,學校往往是安排擔任理論課的教師來完成實訓的教學任務,而這部分教師大學畢業(yè)后,要么沒有從事過會計崗位的工作,要么就是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短,缺乏實踐經驗,另外,由于理論教學任務繁重,教師出去學習實踐的機會比較少,導致理論教師在實訓教學過程中一直沿用以前的實訓教學方法,缺乏真實性和合理性,所以,學校領導應該重視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假期時間選派理論教師分期分批進入企業(yè)學習,提高實踐經驗;如果有條件,學校也可以外聘或者引進企業(yè)既有會計理論經驗又有會計實踐經驗的人才,來指導實訓教學。
二、基礎會計實訓過程
1.模塊化教學
(1)原始憑證模塊:實訓前教師可以準備幾張大家熟悉的原始憑證,比如:借款單、入庫單、增值稅發(fā)票、工資結算單等等,讓同學們觀察這些原始單據的格式和內容,哪些項目需要填寫,哪些不需要填寫,對這些原始單據逐一講解,讓學生掌握原始憑證的填制要求和審核方法。
(2)記賬憑證模塊:教師可以準備好專用記賬憑證(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和和通用記賬憑證,讓同學們觀察并找出他們的區(qū)別。重點講解所有的記賬憑證都是根據原始憑證為依據填制,詳細分析經濟業(yè)務的來龍去脈,強調填制記賬憑證的注意事項,比如:記賬憑證的日期、摘要、會計科目、附件張數填制要求,讓學生熟練掌握會計憑證的操作技巧。
(3)明細賬模塊:準備一些三欄式、多欄式和數量金額式的帳頁,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分析每種帳頁的用途,比如:管理費用明細賬由于項目比較多,所以用多欄式;庫存商品明細賬要了解商品的商品的數量、單價和金額,所以用數量金額式;應收賬款明細賬只需要掌握增加、減少和余額就可以,所以用三欄式。指導學生填制帳頁的注意事項,比如:帳頁中書寫的文字和數字,不能占滿格,應靠下線書寫,上面要留有適當空距,一般占格局的1/2,以便發(fā)生錯誤的時間,容易進行更正等等,讓他們填制一個帳頁,假設填錯了數字,5000寫成了50000,指導他們更正錯帳的方法等等。
(4)總賬模塊:指導學生了解總賬的登記方式,與明細賬的登記原理和核對方法,結合一個具體的業(yè)務講解總賬與明細賬平行登記原理,比如:企業(yè)購回一批原材料價值100000元,甲材料60000元,乙材料40000元,我們需要找到原材料明細賬,甲材料增加60000元,乙材料增加40000元,再找原材料總賬,登記增加100000元,強調先登記明細賬,再登記總賬,明細賬和總賬平行登記,指導學生編制總賬余額試算平衡表的編制。
(5)會計報表模塊:會計報表是財務會計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強調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編制基礎、編制方法和注意事項。比如: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項目,應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三個總分類賬戶期末余額之和填列等等。
2.綜合實訓教學
經過模塊實訓教學之后,學生們對會計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掌握的比較扎實了,這時要組織學生進行集中式的全面模擬實訓,一般是模擬某個企業(yè)一個月的經濟業(yè)務,讓他們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要求,通過真實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按會計工作過程完成一套會計核算資料,通過會計模擬實訓達到仿真的效果;通過動手操作,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不斷的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從而讓他們更扎實的掌握專業(yè)知識。
三、實踐教學
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校內外實訓基地的深化實質就是讓學生到企業(yè)或單位進行崗前培訓和定崗實習,這樣學生可以在接觸真實的經濟業(yè)務的同時,提高他們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通過《基礎會計實訓》這門基礎的實訓課程,有效的提高同學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為下面的實訓課程奠定基礎,提高高校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出更多更優(yōu)秀人才。(作者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管理系)
基金項目:本文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獨立學院《財務會計》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整合研究”(項目編號2013JGY2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姜瑋.《基礎會計》情景教學的應用研究[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4(0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