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心肺復蘇機在急診搶救中的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肺復蘇機在急診搶救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心肺復蘇機在急診搶救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究心臟驟停的急診搶救當中心臟復蘇機的應用效果。方法:針對我院80例心臟驟?;颊叩呐R床資料進行研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利用人工按壓心肺復蘇搶救的方式,觀察組利用心肺復蘇機展開搶救。結果:觀察組的搶救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并未有明顯差異,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心肺復蘇以及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均要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臟驟停的急診搶救過程中利用心肺復蘇機的效果顯著,有效提高搶救有效率,改善患者血壓情況,減少患者心肺復蘇與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關鍵詞:心肺復蘇機;心臟驟停;急診搶救;應用效果

心肺復蘇在心臟驟停急診搶救中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方法,可以良好的恢復患者的呼吸方面的功能[1]。文中將具體研究心肺復蘇機在心臟驟?;颊呒痹\搶救當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針對我院80例心臟驟?;颊叩呐R床資料進行研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6-78歲,平均年齡(44.6±9.6)歲;心臟驟停的原因包含:14例心血管疾病;8例腦出血;8例急性中毒;5例急性呼吸衰竭;5例藥物過敏。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為15-77歲,平均年齡為(45.5±9.6)歲;心臟驟停的原因包含:15例心血管疾病;7例腦出血;9例急性中毒;6例急性呼吸衰竭;5例藥物過敏。對兩組一般資料對比,未發(fā)現(xiàn)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人工按壓心肺復蘇的方法,觀察組利用心肺復蘇機進行搶救。急救醫(yī)生到現(xiàn)場,一名醫(yī)生展開常規(guī)心肺復蘇,另一名醫(yī)生氣管插管幫助患者展開呼吸。護理人員準備好心肺復蘇機,讓患者平臥在心肺復蘇機上,保證腋窩與黃色的定位線保持平齊[2]。將患者上衣剪開,圍好胸腔外按壓帶,開啟心肺復蘇機。

1.3觀察指標

第一,對比兩組的急診搶救效果,患者經過心肺復蘇搶救后,恢復自主呼吸,或者產生掙扎、呻吟等情況,恢復瞳孔反射,瞳孔縮小,能夠觸及大動脈搏動,膚色轉紅,收縮壓超出80mmHg為有效[3];相反則證明無效。第二對比兩組患者血氣與血壓情況;第三,對比兩組患者的心肺復蘇以及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來分析數(shù)據(jù),利用百分比來代表計數(shù)資料,用(-x±s)來代表計量資料,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利用P<0.05來代表。

2結果

2.1對比兩組的急診搶救效果

觀察組患者急診搶救有效率為87.5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急診搶救有效性70.00%,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

2.2對比兩組的血氣指標以及血壓情況

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并未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3對比兩組患者的心肺復蘇、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觀察組患者的心肺復蘇以及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均要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臨床上利用心肺復蘇機來搶救心臟驟?;颊?,具有顯著的效果,與人工心肺復蘇術比較,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第一,預先對程序展開處理,將有效的解決操作者胸外按壓頻率不均勻、節(jié)律以及呼吸機不同的問題,提高搶救效率;第二,操作者非常容易掌握,啟動就可操作,大大提高復蘇效率;第三,利用所設定好的模式為患者提供自動持續(xù)均勻的心肺復蘇,防止產生胸外按壓與通氣對抗的問題。本次研究結果表示,觀察組的搶救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并未有明顯差異,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心肺復蘇以及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均要低于對照組(P<0.05)。總而言之,心臟驟停的急診搶救過程中利用心肺復蘇機的效果顯著,有效提高搶救有效率,改善患者血壓情況,減少患者心肺復蘇與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臨床上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宗慧敏.急診科心肺復蘇機搶救心臟驟停的應用價值[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8,18(01):119-120.

[2]宋代軍,丁琳,高月敏.心肺復蘇機在心臟驟?;颊呒痹\搶救中的效果分析[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6,37(05):534-535.

[3]龍飛華,胡艷娟,馬有根,李平凡,彭卓,李意良,陳鳳仙.心肺復蘇機在心臟驟?;颊呒痹\搶救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急診雜志,2015,16(01):54-55+58.

作者:游萍 單位: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宿遷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