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范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第1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范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原來小村莊空氣新鮮、樹木成蔭,環(huán)境優(yōu)美。后來,小村子里住了幾戶人家,他們不斷用鋒利的斧頭砍樹,一天,一天……山上裸露出了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樹木不斷減少。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一連下了五天五夜,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而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小村莊消失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哪些鋒利的斧頭……

這個故事使我們懂得了:保護樹木、愛護我們的家園。如果不知道愛護我們生活的地方,我們的家園——地球。不愛護大自然,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失去我們的家園。

我們要愛護地球,愛護大自然,保護好我們的家園,讓我們共同努力做一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三年級:程乙哲

第2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范文

那個小村莊就這樣毀滅了,幸運的是,有十幾個人活下來了。其中一名男子說:“我們應該都知道了原因,因為我們亂砍亂伐樹木 ,所以造成了這次洪水。我們應該齊心協(xié)力,一起種樹。”家家買了小樹苗,都來種。過了幾年,小樹苗長大了,但是,人們并沒有砍掉它們,而是越種越多。

最后,小村莊變成了以前的小村莊,森林還是郁郁蔥蔥的,河水還是清澈見底,天空還是湛藍深遠,空氣也變得甜潤了。

小村莊回來了,美麗的小村莊回來了,人們高興的跳起了舞。

第3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范文

我在導讀第三自然段時,角落里,一只小手舉起來了。這只小手我太熟悉了——他聽課從來都是很難維持五分鐘以上的,偶爾,他也從恍惚中回過神來聽一會兒課,然后必定斷章取義,舉手發(fā)問。一節(jié)課里,常常要為他一個人折回來花幾分鐘為他解釋。時間長了,我便視而不見,繼續(xù)著自己的教學預案。通常。他的手舉了一會兒,便會自動放下。

但是這一次,那只手依然倔強地舉著,同學們也都把目光投向了他。我只好讓他站起來:“老師,小村莊的人為什么只顧砍樹不栽樹呀?”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孩子也附和著:“對呀,他們?yōu)槭裁床辉詷淠?”我心說:完了!完全打破了我的預案了。

站在講臺上,我的思維卻在急速地運轉:教學該怎么繼續(xù)下去。我轉向黑板,在剛才寫下的“砍”字后面,揮手寫下一個大大的“栽”字,再加上一個碩大的疑問號。我不動聲色地說:“這的確是個問題,但是咱們還是先像村莊的人一樣,盡情地砍吧,管它呢?待會兒,我們再來探究這個問題,好嗎?”教學又回到我預設的教學上來了:在一遍遍地動情導讀中,在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畫面中,在一聲聲凄慘揪心的哭喊聲中,學生被帶進了課文描繪的情境中,他們的表情或驚詫,或凝重,或痛苦。

接下來,我開始講述牽動人心的“栽”?!巴瑢W們,現(xiàn)在再看看這兩個字:砍——栽?你有什么要說?”我將問題再一次還給了學生。

“小村莊的人大量砍伐樹木,植被遭到破壞,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結果只能遭受滅頂之災了!”這個孩子的閱讀面挺廣。“沒錯!正是因為小村莊的人大量砍伐,才讓這么美好的小村莊化為烏有!他們多不應該啊!”我快速轉身把黑板上的“砍”字擦去。

“可是。大家想想,在小村莊里蓋房怎能離開木材?造犁怎能離開木材?做家具怎能離開木材?他們美好的生活怎能離開木材?”我要引他們進入更深的思考。

一陣沉默后,又是那只倔強的小手舉起來了:“砍樹并不是錯,錯只錯在他們只砍樹不栽樹!”

學生們都認同地點頭。

“那你們認為該怎么辦呢?”

“別光砍樹,要多栽樹!”

“要少砍多栽!”

“對!”我轉向黑板,重新寫上一個小小的“砍”,并把原來的“栽”重重地涂上幾筆?!翱墒?,同學們,小村莊的人當時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啊!假如,時光能夠倒流,當小村莊的人剛開始大肆砍伐樹木時,讓你給們寫上一份布告,你會怎么寫呢?”

孩子們陷入了思考,此時下課鈴聲響起。我說:“今晚的作業(yè),就請大家把這份布告寫下來吧,有困難嗎?”“沒問題!,''學生大聲地回答。

第4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范文

關鍵詞: 現(xiàn)代信息技術 語文教學 有效教學行為

語文是各學科的基礎,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維的工具。如何讓學生喜歡學習語文,樂于學習語文呢?要讓語文課堂煥發(fā)出生機與活力。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消除教材中“難、繁、雜”的弊端,改善缺乏時代氣息和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教育模式,避免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給學生學習帶來困難,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處于和課文內容協(xié)調的氛圍中,縮短主體感知與文字的距離,從而使學生學得輕松,學有所獲。

如何把現(xiàn)代信息技術靈活運用于教育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有效教學行為的實踐研究呢?

一、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使枯燥的教學內容從封閉走向開放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的資源,促使枯燥的教學內容從封閉走向開放,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使教學內容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例如:在教學《拉薩古城》一課中,課文中提到的如:經(jīng)幡、香香鳥、邊貝墻、大昭寺、八廓街、桑煙……這些離現(xiàn)實生活較遠的東西,運用現(xiàn)代信息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通過《拉薩古城》的主頁,可以點擊學習軟件,有課文、學習向導、學習寶典、我來露一手、暢所欲言和知識拓展等,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們通過網(wǎng)絡不僅能查找資料,主動學習課文,還能進行一次精彩的網(wǎng)上之旅,盡情地欣賞拉薩的美麗風情,暢談自己的感受。整個過程都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不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提高了學生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還改變了學生單一的學習行為方式,改變了教師傳統(tǒng)的授課活動方式,為學生實現(xiàn)個體自主學習與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統(tǒng)一提供了必要的環(huán)境、資源與通道,使學生更渴望了解課本以外的知識,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二、利用現(xiàn)代信息教育資源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第5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范文

十月,莫言的《蛙》成為了最熱的熱點。

十月,莫言的《蛙》受到了追棒與漫罵。

莫言這個名字,年輕一輩的人還未聽過?!冻砷L的歲月》后面也有莫言這個名字,可他是誰呢?十月,我才認識了他-----《紅高梁》的作者,那個時代的記憶。

但與此同時。有人說:這書分明就是貶低了我們中國人,迎合了西方人,從而獲的獎?

無論誰看到,誰的心都會痛,真的是這樣嗎?

《蛙》講述了一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人執(zhí)行計劃生育的故事。書中,“我”以向一位日本友人書信的方式描述了,一個小村莊圍繞計劃生育發(fā)生的事。其中書中“我”的姑姑這一形象最為鮮明。“我”的姑姑是一名計劃生育工作者,幾十年來,在這個小村莊中,一直為此努力。

莫言由“計劃生育”這一事披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現(xiàn)狀。一個個事件銜接了一部中國年代史。

全書,我僅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姑姑”這一人物,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是一位從醫(yī)幾十年的計劃生育工作者,在這個小村莊中來回奔波了無數(shù)次她不落下一戶人,她不論親人,一樣對待。遇到那些極為固執(zhí)的人,她用武力強行對待,為此她被人打傷過,辱罵過,但她從未動搖。一心向黨,嚴格執(zhí)行黨的任務。她因為計劃生育,而孤寡終生。但她也羸得了人們對她的尊重。

莫言用其簡單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蛙》。莫言用最貼近人心的語言,直擊人中國人靈魂深處的痛。這才是文學的魅力。

在文末才出現(xiàn)的《蛙》,如同生命的化身。“蛙”與“娃”太相近了。

只看了一次還不夠,只是震撼人心還不夠。要再讀第二次,走近那個時代的中國。去真正發(fā)現(xiàn)“蛙”的,背后。莫言與《蛙》要用靈魂去閱讀,去品味。

中國人并不丑,而是我們的知識還不夠。

第6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范文

1999年的時候,我在小鎮(zhèn)一家潔具廠上班,在一個叫興圍的村子居住下來。不曾想到,我在這個村莊,一住便是十年。在小鎮(zhèn),有許許多多像興圍這樣的城中村,她們如粉裝素裹、素面朝天的女子,沉靜、質樸、脫俗、美麗,羞羞答答地隱藏于鬧市之中。與繁華喧鬧的市區(qū)相比,這些“都市里的村莊”,把靜謐與安逸,一直深入到村莊的骨髓深處。

興圍村依水傍河,古木參天,如詩如歌,有著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經(jīng)典韻味。人行其中,青瓦白墻,木柵花窗,清潤秀美,如在畫中游。村子中的椰樹、木棉樹、榕樹等亞熱帶植物成片相連。村子院落整齊,黛青色瓦舍上的雜草青苔,顯露出老房子的漫長年代和昔日客家人的田園生活。房前有樹,屋后是一片片碧綠的菜地。行走于村中,水塘、古井、宗祠、碉樓古色古香,獨特的客家居住風情隨處可見。村中的老屋子,如一位年長的智者,守著村子一份安詳和寧靜,訴說著那些如煙的往事,見證著小鎮(zhèn)的成長。

一座碉樓,它威嚴、醒目,高高地矗立在興圍村的村口。聽村上的老人們講,碉樓至少有上百年的歷史。在村子中央,有一排氣勢雄偉的院落,門樓上面雕著龍鳳吉祥的圖案,門上“羅氏宗祠”的字體,顯然是有些年頭了。每次路過,我總是忍不住要停下腳步,以無比虔誠的目光,仰望。我的目光掠過百年的塵煙,走回到那個久遠的年代,一座宗祠,一段歷史,這里的每一幢房子,都有一個故事。興圍村大都是以前留下的老房子。建了新房后,村子的人都搬到新房子里去住。老屋沒人居住,也舍不得拆遷,便出租給附近工廠的工人。

宗祠的右邊有一口古井,掩映于綠樹紅花旁。井內的水干凈、清澈,冬天溫暖,夏天清涼。井上安裝木制的轆轤,繩索上系著一只木桶,轉動幾下?lián)u把,轆轤便“吱吱呀呀”地唱起歌來。井邊,常有一群身著靚裝披著長發(fā)的女子在洗衣。歡聲、笑語,一串一串,清脆、悅耳,宛如飄動的風鈴,回蕩在小村的上空。若是在細雨蒙蒙的午后,你會看到從小村深處走來的手執(zhí)花紙傘的女子。女子身材曼妙,裙子飛揚,邁著細細的步子,在村莊款款前行,宛如戴望舒筆下走來出的“丁香姑娘”。

我在興圍居住的房子帶有一個小院子,院內種了一小塊菜地。我喜歡在灑滿陽光的院子里,看書、寫作、種菜、曬太陽。我會在下班的時候,從喧鬧的工廠,走回幽靜的村莊,走進灑滿陽光的院落,感受它的安詳、幽雅和樸實。此時心靜如水,心靈在瞬息間歸于平靜。推開木制的大門,進入青磚圍繞的院落,房子是老式的民房,冬暖夏涼。廚房、沖涼房和客廳在一樓。踩著木制的樓梯緩緩上去,便是臥室。進了臥室,里面有一張木制的床,床上的花紋盤龍繞鳳。推開木窗,便看到滿眼一片碧綠青翠。如是遇到月圓的夜晚,月亮透過窗紗,從窗子里探頭探腦地照進臥房,銀色的月光灑滿了屋子。我的一位寫詩的朋友,在來到我的住處后,曾贊嘆不已,即興作了一首詩:“小村好地方/古色又古香/碉樓映池塘/古井伴斜陽/迎門見玉翠/閉窗望月亮/世外仙居地/桃源好風光”。

村口的“好再來”豆腐坊,豆腐現(xiàn)做現(xiàn)賣,生意極好。經(jīng)營豆腐坊的,是一對四川籍的夫婦,他們磨豆腐的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丈夫叫青山,妻子叫水秀,村上的人常開玩笑說,這小兩口的名字真有意思,一個青山,一個秀水的。在如今食品安全讓人擔憂的年代,“好再來”豆腐坊的豆腐以“好味道、好天然、好準稱”贏得了極好的口碑。有好多開著私家車的本地人,成為“好再來”豆腐坊的回頭顧客。這對夫妻和氣、樸實、從來不會缺斤少兩的。最重要的是,豆腐手藝做得地道。興圍村的村頭,一年四季氳氤著濃濃的豆香。水秀皮膚白凈,模樣周正,頭發(fā)在后面挽了一個髻,穿著干凈整齊的藍底白花的小碎花兒衣衫,往豆腐坊前一站,亭亭玉立,宛如山水畫中走下的江南女子,與小村的古樸融為一爐。時間長了,大家熟了,便有人開玩笑,稱她為“豆腐西施”。

村子里居住的,是天南海北的異鄉(xiāng)人。四川的、湖北的、河南的、湖南的,雖然成幫成派,卻也和諧相處。走進村子,南腔北調,各地的方言隨處聽得到。

第7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范文

水南校區(qū)四(4)班 吳時羽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關于節(jié)約用水的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歷史悠久的小村莊里。

村里春天綠樹成蔭,夏天鮮花盛開,秋天金色一片,冬天雪花飄飄,真是美極了!

那里的人善良,樸實,熱情……可他們有一個大缺點就是不節(jié)約用水,因為他們以為水是用不完的,只要一下雨就會多起來??墒撬麄冨e了,水是會變少的,那些雨水是不干凈的,只有被葉子凈化過的水才能用,才能喝。

村子里有三家人,他們是村子里最會用水的人,他們分別是一個富人家、造紙廠和一個飯館。

先說那個富人家吧,他們家洗臉要先把臉盆洗上個三四次之后才肯把水倒進去洗臉;做飯的時候用三桶水洗三種菜;洗米的時候要把米洗十次以上;洗碗時又要用一桶水洗,再用一桶水浸泡;洗腳時用一桶水泡,一桶水洗。這樣一來他們家一天就要用上幾十桶水。

第二家,這個造紙廠,一張紙的質量比一般的廠都要好得多,可他們造一張紙是別的廠十張紙的用水量,他們100張紙就要用上一桶水了。

第三家是一個飯館,這個飯館一天有100多個客戶。一個客戶吃的喝的都要用上一桶水,這樣一天就要用上100多桶水了。

過了一年又一年,河里變的干枯了,人們沒在意,還是像以前一樣奢侈地用水,后來,那里就變得像沙漠一樣,沒水,人們只能用袋子把綠色植物包起來,三個小時只能取一丁點水,更別說一杯了,所以人們不得不改掉這個壞習慣。一天只用一點水,一年過去,因為人們開始節(jié)約用水,水來了,自來水來了以后,人們再也不敢隨便浪費水了。洗了臉的水拿來沖馬桶,洗菜的水拿來澆花……這個村莊也不再干旱了,老百姓過著幸??鞓返纳睿僖膊挥脼樗俣l(fā)愁了。

第8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范文

關鍵詞:親情;友情;家庭;生態(tài)

中圖分類號:I712.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09-0006-01

卡勒德?胡塞尼因于2003年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追風箏的人》而被眾人所熟悉,并引發(fā)了全世界讀者對阿富汗文學的關注。胡塞尼因此獲得聯(lián)合國人道主義獎,受邀擔任聯(lián)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胡塞尼沒有因獲此殊榮而停止文學創(chuàng)作,并于2007出版了一部女性關懷小說《燦爛千陽》。2013年,胡塞尼出版了他迄今為止最新的作品――《群山回唱》。這部匯集了親情、友情、生態(tài)等多重主題線索的作品獲得了更多讀者的認可和稱贊,成為了胡塞尼“最扣人心弦的故事”。

一、親情主題

親情是貫穿《群山回唱》的主線。受貧困所迫,帕麗于三歲那年被父親薩布爾賣到了喀布爾的有錢人家。帕麗因為年幼,不久便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忘記了家人。而這種骨肉分離之痛卻深深的刺傷了已經(jīng)什么都不能忘記的哥哥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一生都收藏著妹妹帕麗最珍視的羽毛盒子,從未忘記過妹妹。令人欣慰的是,六十年后,兄妹二人得以重聚。雖然阿卜杜拉的老年癡呆病使他忘記了妹妹,但是這段刻骨銘心的骨肉親情卻不再有遺憾。

父親薩布爾對帕麗亦是愛的深沉?!翱诚乱桓割^,才能把手保住。”為了保住其他孩子,進而支撐整個家,薩布爾別無他法。送走帕麗后,他砍掉了她經(jīng)常蕩秋千的老橡樹,狠狠地朝它輪著斧頭,好像要砍斷對帕麗的思念和愧疚。堅強而又自尊的薩布爾只能以這種方式來表達這份厚重的父愛。

二、友情主題

友情,是僅次于親情的第二大主題。仆人納比與女主人妮拉之間是深厚的友情。由于不光彩的過去以及無法生育帶給妮拉的陰影,她一直過著不幸的生活。然而納比的出現(xiàn)為妮拉的生活帶來了一絲光明。當女主人對他敞開心扉,向他講述了自己的痛苦和無奈時,納比樂意傾聽妮拉的訴說,兩人因此成為了“身份地位懸殊”的朋友。納比帶著這位朋友來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并為彌補妮拉不能生育的遺憾而提出請她收養(yǎng)帕麗的建議。對帕麗一家而言,納比的建議是殘酷的。然而,對于妮拉來說,是納比給了他新的生活。妮拉棄丈夫而去,是納比替她收拾殘局,照顧其丈夫直至終老,其中,除了對瓦赫達提先生的感情,更大程度上,納比是在替妮拉扛重擔。兩人之間的友情顯然已跨越了其他。

而在希臘的蒂諾斯島上的馬庫斯與薩麗婭,同樣有著深厚的友情。馬庫斯初次見到薩麗婭是在自己家里。他著實被薩麗婭被毀的臉嚇了一跳,而這也堅定了他后來成為外科整形醫(yī)生的信念。馬庫斯深深佩服薩麗婭的聰明智慧,因為薩麗婭竟然能用廢舊的鞋盒自制出能拍出照片的簡易相機。從最初馬庫斯被薩麗婭的臉嚇到反胃,到后來的佩服其科學天賦,再到最后的信任,顯然,兩人之間的深厚友情已堅不可摧。

三、生態(tài)主題

生態(tài)一直是胡塞尼頗為關注的話題,并在其前兩部作品中也有所體現(xiàn)。在《群山回唱》中,生態(tài)也是最為突出的主題之一。小說的開篇是薩布爾講給旅途中的阿卜杜拉和帕麗兩兄妹的故事,這個故事充滿了生態(tài)隱喻。故事中的馬伊丹?薩卜茲是一個干旱、荒涼,不被大自然眷顧的窮村莊。即便有一條河流,那條河終日流淌著泥沙。村里的人窮苦貧困,魔王的到來加劇了人們的不幸。這個故事里的小村莊正是小說中薩布爾的家鄉(xiāng)沙德巴格的真實寫照。沙德巴格貧窮落后,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故事中當一個名叫巴巴?阿尤布的男人一路艱辛去魔王城堡救自己的小兒子時,他目睹了魔王城堡豐裕的自然資源和美好環(huán)境。小兒子在這里健康成長。他決定放棄帶兒子回家的念頭。后來,作為魔王送給勇敢的巴巴?阿尤布的禮物,瓢潑大雨開始光顧小村莊,緩解了干旱。小村莊從此風調雨順,村民過上了好生活。而這樣的自然生態(tài)正是沙德巴格的村民們所向往的。

與此同時,戰(zhàn)爭帶給阿富汗深重的災難。房屋街道被炸毀,人們隨時可能被炸彈炸飛。無數(shù)的難民逃到巴基斯坦甚至是美國避難。樹木被無情的砍到;肥沃的土地因被炸彈炸毀而寸草不生;河流幾近枯竭。阿富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破壞的一團糟。正如小說中人物所期待的,阿富汗人也期待著美好、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四、結語

《群山回唱》是一部擁有多重主題的小說。親情,友情,艱苦,犧牲,一切都在這個以阿富汗為背景的故事中展現(xiàn)。在阿富汗這個苦難深重的國家,悲劇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與前兩部作品相似,作者胡塞尼在“講好故事”的同時,亦在向大家傳遞人道精神。雖然阿富汗一直在重建,但是阿富汗的人民依然處于貧困之中,戰(zhàn)爭帶給人們的重創(chuàng),包括家園被毀、骨肉分離依然無法平復。這部作品帶給讀者一定的啟示。我們應熱愛和平,熱愛大自然,關愛貧困國家和弱勢群體。

參考文獻:

第9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范文

[摘 要]語文教學中,從題目入手來閱讀,可以縱觀文章的全局。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要引導他們養(yǎng)成解題、析題的習慣。教師可通過妙解題目關鍵詞、揣摩題目修飾語、拓展題目外延等,幫助學生準確把握課文內容,深化學生的學習認知。

[關鍵詞]題目 關鍵詞 修飾語 外延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畚恼戮幪枺荨?007-9068(2015)04-055

課文的題目是作者精心構思而成的,“題好一半文”說的就是題目的重要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妙解課文題目可以為文章內容的理解做好鋪墊。文章的題目蘊涵著最重要的信息,通過對題目中的關鍵詞和修飾語的詳解分析,可以使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明確學習的對象。對課文題目的拓展追問,更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我們教師要教給學生分析課題的方法,以便學生從文章題目中攝取更多的信息。

一、妙解題目關鍵詞,準確把握內容

學生預習時往往會忽視課文題目,而直接進入文章內容的閱讀。其實,題目中的關鍵詞才是最重要的地方,透露著最重要的信息。文章或者是描述“物”的,或者是表現(xiàn)“人”的,或者是陳述“事”的。解讀關鍵詞可以幫助學生找出文章的重點,知道文章寫的是什么。教師還可以用解題的方式導入新課的學習,透過解題設懸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點。

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奇怪的大石頭》一課,課題的關鍵詞就是大石頭,文章也是圍繞大石頭展開的。分析課題明確大石頭是文章的線索后,在解讀課題時就可以根據(jù)大石頭來展開教學了。為什么要寫這塊大石頭呢?通過預習,學生了解了從李四光小時候繞著大石頭玩,到后來李四光學了地質學后的研究,再到文章的升華——應學四光的質疑精神,這些都與大石頭有關。這樣,抓住了關鍵詞,就像抓住了“串珠”的線,課文的學習就渾然一體了。關鍵詞就是文章的主要寫作對象,低年級學生分析能力還比較低,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

二、揣摩題目修飾語,明確限定程度

文章的題目類型很多,有的課文題目就是一個“名詞”,明確告訴了我們文章的內容是什么,至于要突出哪個方面,就需要我們通過課文內容去了解了。如三年級上冊中的《灰雀》一課,整篇文章就是圍繞著灰雀展開的,表現(xiàn)的是“小男孩內心的后悔和知錯就改的勇氣”?!讹L箏》一課,課題很明顯就告訴我們,文章是以“風箏”為線索的。像這樣的題目,沒有修飾語的限制,簡單明了。

有的課文題目是帶有修飾語的短語,修飾語對中心語起到了修飾、限定的作用。如三年級上冊第二課《金色的草地》,其修飾語為“金色”,這就給人帶來了疑惑,從常識來說,草地都是綠色的,這里卻要突出金色。那么,什么樣的草地是金色的呢?又會有什么花是金色的呢?在分析題目的修飾語“金色”的時候,學生對文章的內容也充滿了興趣。再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修飾語“富饒”強調的是西沙群島的物產豐富。教師在解題的時候,就應該讓學生明白,文章寫的是西沙群島的富饒,然后再學習課文,學生就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有的課文題目是一個句子,對此,我們更要分析其修飾語的作用。如三年級《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一課,在分析題目的時候,修飾語可以分為“一幅”和“名揚中外”?!耙环笔菙?shù)量的限制,“名揚中外”則是突出畫的出名。那么,這幅畫為何有如此的美譽呢?了解畫的名字是《清明上河圖》后,有的學生就非常激動:“我爺爺家里有這幅畫,就是不知道它是名揚中外的。”還有的學生說:“我家客廳掛著《清明上河圖》的十字繡呢,我也不知道它竟然那么出名?!睂τ谡n文的內容,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就能了解,甚至平時也見過這幅圖,不了解的是其名揚中外的含義。所以,教師在開展新課之前,要先分析課題,讓學生明確課題中的修飾語,這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能更透徹。

三、拓展題目的外延,深化學習認知

有的課題本身就帶有疑問性,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jù)課題猜測內容的時候,教師一定要饒有興趣地參與其中,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在猜測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逐步把學生引入文章主旨的探討中,在分析題目的時候,就可以與文章的主旨相聯(lián)系,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如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因為學生事先讀過了課文,課題的懸念不是很大,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概括:“文章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學生也許會回答:“一個村莊被洪水沖走的故事。”“因為人們砍樹,大雨把村莊里砍樹的斧頭沖走的故事?!彪m然學生都能說出一點內容,但是都沒有認識到“大雨沖走小村莊”的根本原因。教師可以繼續(xù)引導:“小村莊的故事最后是個悲劇,那么造成悲劇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樹木蔥綠繁茂,大雨能把小村莊沖走嗎?”這樣,學生的思考也就更深了一層,能夠聯(lián)系到環(huán)境的破壞、毀滅家園等。這個時候再進行課文的學習,就可以進一步深化學生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