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微觀經濟學的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微觀經濟學是西方國家數百年市場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其概念和模型多,不容易使學生理解,如何讓枯燥的深奧的理論真正為學生所掌握并在現(xiàn)實經濟生活中得以靈活運用,這就需要借助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最初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所倡導,是運用社會或身邊發(fā)生的事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說明道理,給學生以啟發(fā)的教學模式。將案例教學引入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中,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從經濟學角度出發(fā)思考和分析身邊各種經濟現(xiàn)象的能力,并將經濟學基本理論與我國經濟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目前,在經濟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還不是很廣泛,還存在很多障礙,不能發(fā)揮案例教學的真正作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教的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方法主次不分、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學的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被動機械式學習、缺乏學習的興趣、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欠缺。因此,為發(fā)揮案例教學法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作用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分配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的時間
盡管借助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理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案例教學不能因此取代教師課堂講授的地位,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理論教學為案例教學提供理論分析基礎和工具,沒有理論知識,學生就缺乏分析問題的理論基礎,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教師在講授經濟學概念、原理時,很多理論是相當抽象的、枯燥的,為加深學生的理解,經常采用案例教學法。采用案例教學法,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準備工作,由于大學本科教學任務重,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來分析、研究和討論案例。哪一方時間的增多意味著另一方時間的減少,進而影響到教學效果。時間的具體分配取決于教學的對象,對本科教學而言,教學時間很緊,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時間分配比例一般在5:2比較好,這樣可以使學生較系統(tǒng)的掌握理論基礎。
2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
在講解某一章節(jié)經濟學基本原理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各種案例加以分析說明,把案例作為理論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學生通過案例理解基本理論。從而使學生主動融入到獨立思考,積極討論的教學過程中,加深對經濟學基本原理的理解,學習和掌握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講授十大經濟學原理時,將每一個原理與經典案例或歷史故事緊密結合,讓學生思考、分析,從而簡單通俗地把握這些經濟學原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信息不完全理論內容時,將“空城計”和“赤壁之戰(zhàn)”等經典故事讓學生進行討論和分析,從而完全掌握信息不完全的意義。在教學資源的收集和使用上可以將新浪等網站財經新聞,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貼近學生實際的問題,引入到課堂教學與討論當中。使用案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擺脫了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的困擾,通過學生參與教學,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將經濟學的理論與現(xiàn)實之間加以聯(lián)系,減少對經濟學知識內容的恐懼與困惑,逐漸建立起與經濟學之間的一種親切感,幫助學生在比較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當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完成一次美好的精神旅行。
3讓學生成為案例教學的主體
案例教學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討論經濟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從中找到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并通過分析與決策,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對策。案例教學中,學生先要自己閱讀,分析案例,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和班級討論,最后提出自己的觀點。討論案例是案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走向前臺,展示自己的觀點。教師則由前臺轉向幕后,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應當組織和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和分歧,并選擇適當時機給與解答。討論時也應當有層次、遞進性地展開。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應當關注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不斷啟發(fā),誘發(fā)學生開動腦筋,尤其應鼓勵學生勇于獨立思考,形成獨特見解。形成富有親和力的教學機制,有利于調動學生思想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的能力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過程中得以鍛煉和提高。
4案例教學中盡量聯(lián)系生活實際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古語對于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通過教學活動,不但使學生了解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還要傳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與工具以及治學的精神與態(tài)度。因此,教師不但要對微觀經濟學相關理論知識進行介紹,引導學生掌握所有的經濟學基本理論和原理,而且能夠運用經濟學理論去分析現(xiàn)實經濟生活的各種經濟現(xiàn)象,了解了經濟學家在分析經濟問題時的角度與方法。讓學生能夠將經濟學的理論與日常生活際之間加以聯(lián)系,減少對經濟學知識內容的恐懼與困惑,把日常生活實際與經濟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在比較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當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完成一次美好的精神旅行。
綜上所述,盡管借助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理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案例教學不能因此取代教師課堂講授的地位,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從教學實踐來看,單一的案例教學模式很難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單個案例不能全面涵蓋某個相關理論,用案例來學習理論是本末倒置;二是沒有概念和理論的講解,僅僅從案例中得到結論,難以使學生建立起全面的理論結構,獲得的是零散的不系統(tǒng)的知識點;三是單純分析案例而缺少充分的課堂講授,不能完全展示由數學推導得到經濟模型的全過程,學生只是得到了理論觀點,而失去了掌握西方經濟學特有研究方法的機會。這樣做不僅不利于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也削弱了經濟學的科學性、嚴謹性。拋開傳統(tǒng)課堂講授,一味強調創(chuàng)新,強調啟發(fā)式自學,在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能力條件下,是喧賓奪主的不現(xiàn)實的想法。以教師在課堂向學生講解知識為基礎,以案例分析等多種教學方法為輔助,才是微觀經濟學教學的合理模式。
參考文獻: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劉志迎,程瑤.案例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應用的理論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2007(6):82-84.
[3]瞿華.案例教學法在旅游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5):85-87.
[4]丁謙,李錄青.淺議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的改進[J].當代教育論壇,2006,(6):101-103.
一、本科生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目的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經濟行為和現(xiàn)象的社會科學,現(xiàn)代經濟學是以微觀經濟學為基礎形成的一套邏輯體系。高校本科生微觀經濟學教學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現(xiàn)代經濟學的邏輯體系。要想實現(xiàn)讓學生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就要求經濟學教師不僅要講授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框架,還要培養(yǎng)學生像經濟學家那樣具有思考現(xiàn)實經濟問題的能力。在有了明確的價值判斷和對所處的經濟環(huán)境、政治環(huán)境和其他約束條件有了清晰認識的基礎上,才能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經濟原理和分析框架來選擇或建立合適的分析模型,進而對現(xiàn)實經濟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二、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量的教學內容。微觀經濟學內容繁多,集合了大量經濟學學家的思想、觀點與研究成果,而經濟學的發(fā)展也歷時幾百年,如此繁雜的思想內容想在有限的一個學期教學時間內讓學生了解并掌握,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現(xiàn)在國內很多高校選用中國人民大學高鴻業(yè)先生主編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作為主講教材,以這本教材為例,全書共涉及十一章,很多章節(jié)的講解,至少需要十個以上學時才能完成,而近年來許多高校的經濟學課程的總課時都被不同程度的壓縮,這就更加加重了微觀經濟學如此繁多的內容卻無法得到足夠的授課時間保證的問題。
(二)課程內容抽象。很多學生反映在開始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時候,感到困難和困惑,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可能是:首先,微觀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日常生活行為的學科,它研究個體單位如何做決策以及這些決策如何相互影響,因此學習這門課需要較高的抽象思維,而這門課的開課時間大都在大一下學期或者是大二的上學期,基本上是學生們首先接觸到的一門專業(yè)課,因此由于學生的前期訓練不足,所以往往是帶有更多感性地分析問題,缺少理性的分析,尤其是對于一部分文科學生以及前期數學等學科學習不是很好的學生而言;第二,微觀經濟學既然是解讀人類行為與社會現(xiàn)象的學科,就需要一定的社會經驗與人生閱歷,很多大學低年級的學生這方面的經驗是不足的,因此很難形成對現(xiàn)實的抽象和解讀的能力,學習經濟學的感覺自然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所以,學生在開始學習微觀經濟學的階段容易有學起來困難的感覺。
三、解決的對策
(一)扎實的前期課程準備。在微觀經濟學的前期課程設置上,學生已經具備了邏輯學、高等數學、概率論、線性代數、統(tǒng)計學、大學英語和計算機應用等學科的學習基礎,這些課程的學習是學習微觀經濟學必要的前期準備。在經濟學的教學當中,教師可能面臨的問題就是學生前期課程體系學習的不完整或者是部分課程還沒有開課,這種情況對于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和教學無疑是一種障礙,很多課程的學習應該在微觀經濟學開課之前予以完成。
比如,微觀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圖表,這就要求學生除了要看得懂圖表,還能夠正確、熟練地描述圖表,說明事物間的聯(lián)系以及發(fā)展的趨勢。同時,學生要會自己動手繪制圖表,這種繪制圖表的方法更多的是應用計算機軟件去繪制,比如excel,明確了變量之間的關系,采集了正確的數據,會應用不同的軟件建立數字型圖表,比如最簡單的曲線、散點圖、餅形圖、柱形圖等。
另外,我們現(xiàn)階段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思想和架構更多的還是借鑒西方的經濟學體系,這就要求學生要想學好微觀經濟學就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除了教師課堂的講授以外,教師應介紹有代表性的英文版微觀經濟學著作讓學生們課后閱讀和學習,條件允許的話,應對這門課程實施雙語教學,或者即使是中文授課,在一般的國內經濟學經典教材中也有大量的英文詞匯,書后一般都有專業(yè)詞匯的中英文對照表,這些都是學生們應該掌握的。
還有,學生良好的數學基礎是學好微觀經濟學的關鍵,比如微觀經濟學中的彈性,線性與非線性的斜率,最大值與最小值,拐點的問題等等,基本上每一章都離不開高等數學微積分的內容,還有概率論和數理統(tǒng)計的知識,等等。如果涉及到中級或以上的微觀經濟學知識的話,線性代數、線性規(guī)劃、數學分析等知識也會用到。就是說,系統(tǒng)、完整的數學學習是學好微觀經濟學的保證,尤其是想要更加深入地研究這門學科。
(二)培養(yǎng)學生對經濟學的感覺。培養(yǎng)學生對經濟學的感覺,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多關注和了解社會、經濟時事,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經濟學以及經濟學以外學科的著作。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和各門學科都有聯(lián)系的綜合學科,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來解決社會科學中的問題,比如經濟學中廣泛應用的均衡理論,就來自于物理學;而數學的推導是經濟學分析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經濟學還涉及比如歷史學、地理學、法律等其他許多學科的知識內容。所以,大量的課外閱讀,對各個領域知識的了解有助于學生擴展思維,更好地理解經濟學。
(三)案例與習題的運用。除了傳授課本上的知識以外,教師應該注重案例的引用,因為微觀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日常生活行為和決策的學科,所以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案例的分析,正像微觀經濟學所研究的規(guī)律和定理基本上都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一樣,要使學生真正理解經濟學的知識內容,還要讓他們知道每個知識點應用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意義,以及如何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案例的研究和討論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學好微觀經濟學離不開做題,很多學生反映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內容和知識點在聽課的過程中即使都聽懂了,但是一旦涉及到做題,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會遇到一些困難,沒有解題思路或者覺得和理論部分銜接不上,而經過了習題訓練以后,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則更加深入,也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微觀經濟學的興趣。
(四)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相結合。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是目前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法,特別是一些資料、案例和復雜的圖表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多媒體可以生動地將微觀經濟學的模型圖直接呈現(xiàn)給學生,尤其是可實現(xiàn)一種動態(tài)的生成過程,比如蛛網模型,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將蛛網模型的動態(tài)形成過程演示給學生。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發(fā)現(xiàn),如果全部的教學內容都通過多媒體來實現(xiàn),效果也未必就好,比如一些需要數學推導過程的定理和證明,如果只是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學生的理解未必深刻,如果通過教師板書的書寫推導,每個過程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對一些曲線圖形和方程的討論可鼓勵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自己進行推導或求解,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節(jié)約有限的教學時間。所以,多媒體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相結合是比較適合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手段。
四、結論
本文認為學好微觀經濟學這門課不僅需要學生扎實、完善的前期課程準備,還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靈活多樣,單純以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要求教師通過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運用經濟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使他們能夠真正的理解經濟學的理論、掌握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經濟學的興趣,并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同時,如果教師能夠聯(lián)系中國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和講授,恰當地運用西方經濟學中的理論和方法來解釋中國的經濟現(xiàn)象,則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利用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
微觀經濟學不僅是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yè)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一些非經濟管理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微觀經濟學因其理論抽象、圖形復雜、專業(yè)術語眾多、數學知識使用頻繁、邏輯性強等成為理解和講授的難題。
在微觀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一直令人感到困惑的事情是:為什么微觀經濟學教科書上完美無瑕的圖表和公式提不起學生太多的興趣?為什么學過微觀經濟學的學生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分析社會問題的時候往往顯得不得要領?為什么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也沒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讀了羅伯特·弗蘭克的《牛奶可樂經濟學》才發(fā)現(xiàn),微觀經濟學教學需要的是與時俱進的,與當代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同時,案例教學需要學生積極地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
二、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一)寓理論于實際
案例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于教師搜集了大量真實的經濟事例,能夠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合適的案例來自現(xiàn)實的經濟生活,有充足的數據和大量來自媒體的評析。學生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將大量刻板僵硬的課堂體驗上升到感性的高度,進而能靈活地將理論工具運用到今后的工作當中。
(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學習的原動力。微觀經濟學基本內容是抽象化的理論和實證化的原理,通過案例教學這一載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思考,積極參與討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枯燥生硬的學習變成其樂融融的求知欲。
(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經濟學思維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用經濟學的思維來思考問題。而案例教學就是通過對大量現(xiàn)實問題的分析,加深同學們對抽象的經濟理論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處理復雜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更是要向學生傳輸一種思考方式和分析方法,以便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一)要選取本土化和生活化的經濟學案例
無論是微觀經濟學還是微觀經濟學的案例教學都是一種舶來品,因此我們在借鑒國外微觀經濟學案例的時候一定要鑒別和選擇,要選擇適應中國的風俗習慣傳統(tǒng)等等,這樣才能更快地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經濟學原理。但是堅持本土化,并不排斥對微觀經濟學經典案例的引用。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米德在論述外部性的發(fā)生和補償時,給讀者講述的是“蜜蜂和果園”的例子;同樣論述外部性,庇古的舉例更為浪漫和優(yōu)美,是“火車與飛鳥”的故事。因此在堅持本土化原則的同時,也要大膽借鑒國外成熟的經濟學案例。
(二)案例選取要“與時俱進”
在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案例多數是直接摘自國外的教材,由于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學生很難進入案例情景中,這樣的案例教學效果甚微?;蛘呤褂玫陌咐^于陳舊,很難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我們既要引用那些能夠充分說明相關理論、被反復引用的通俗易懂的經典案例。同時,案例教學過程中更要關注我國現(xiàn)實經濟運行下的熱點、難點問題。
(三)案例要體現(xiàn)學科關聯(lián)性和綜合性的特點
微觀經濟學之所以作為高校經管類的核心必修課,是由它的基礎性地位決定的。它與經管類的其他課程如市場營銷、管理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學等等都有密切聯(lián)系,同時,經濟學的很多概念和方法來源于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因此微觀經濟學的案例教學不能孤立于其他學科之外。如對需求概念的講述時,可使用“如何向愛斯基摩人銷售電冰箱”的案例來進行,該案例可以將微觀經濟學和市場營銷學結合起來。這樣在進行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的時候,就能擴大學生視野,增加學生對其他課程和相關人文社會科學類學科的了解。
四、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正確處理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關系
在進行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案例的作用,發(fā)揮案例教學的功能,避免陷入案例教學的誤區(qū)。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是為幫助初學者更好地掌握微觀經濟學的思想和方法服務的,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避免忽視案例的傾向,又要避免僅介紹案例,而忽視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及其運用。因此,案例教學是微觀經濟學理論教學的輔助方法,理論教學是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基礎和依據,二者相輔相成。
(二)案例教學中教師經驗不足和教學方法不當成為發(fā)展瓶頸
案例教學對教師要求相當高,除應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外,還要能夠將案例靈活準確地運用于教學活動中。目前,高校中的部分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方法不當,僅僅將案例納入教學內容,在理論教學中插入簡單的幾個案例,這樣并不能改變學生理解經濟問題的思維方式,因而案例教學也沒有能夠起到輔助理論教學的作用,往往使案例教學流于形式。
(三)學生參與度不夠
案例教學的組織過程一般為介紹案例+小組討論準備+課堂討論+效果評估+成績考核,目的是為了鼓勵學生進行思考、提出問題,最終用所學理論來解決問題。目前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對案例的運用僅限于課堂中對理論的補充說明,對案例平鋪直敘,缺少設計,缺少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環(huán)節(jié),案例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
五、對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案例教學中要有效地利用視頻資料
微觀經濟學課程中圖表和公式繁多,理論既抽象又枯燥,很多學生一開始接觸微觀經濟學就會出現(xiàn)逆反心理,筆者認為利用與案例相關的視頻資料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近年來網絡和影視產業(yè)迅速發(fā)展,視頻資源比較豐富,收集的難度也不是很大,短短的幾分鐘視頻能夠比學生反復研讀教材和參考書的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在講授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理論時,可結合觀看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中關于斯密的片斷,讓學生對這一理論的產生背景以及對英國經濟的影響有比較直觀的理解。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搜集和講述案例
大學擴招使學生大幅增多,減少了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機會,學生成為知識被動的接受者。如此的微觀經濟學教學方式,效果可想而知,長時間持續(xù)如此,將會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產生嚴重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來改變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緊抓住這一點,讓學生先搜集相關微觀經濟學理論的案例資料,做成PPT,讓學生自己上講臺來講授,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講授內容加以點評。讓學生主動搜集和講授案例,比單純地讓學生聽教師講授,效果要好很多。
(三)針對不同的理論應選取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學組織方式
在系統(tǒng)講完某一理論后,可通過案例討論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比如在講完成本概念后,可通過案例組織學生討論經濟成本和會計成本、顯成本和隱成本、沉沒成本、機會成本、經濟利潤和會計利潤、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等概念之間的關系。在某幾章的理論問題系統(tǒng)講授后,教師選取跨章節(jié)的綜合性案例,以小組討論和組長代表發(fā)言的形式進行案例教學。比如講完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理論后,可組織學生專題討論房價問題和城市最低工資制度,并在消費與供給的框架內分析房價和工資的問題,結合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分析政府壓低商品房價格的一系列后果,通過討論讓學生給政策制定者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1、劉志迎,程瑤案例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應用的理論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07(3).82-84
2、扈立家,唐雪漫.經濟學案例教學問題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6(5)
3、劉禮花,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與編排,[J]黑河教育2012(10)
4、羅伯特·弗蘭克,牛奶可樂經濟學[M].閭佳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5、周懷峰.普通本科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1).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改進
微觀經濟學是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yè)普遍開設的核心課程和基礎課程。這一課程本身內容較多,且覆蓋面較廣,涉及知識點和專業(yè)術語較多,一些概念和理論分析過于抽象且晦澀難懂,導致學生在學習微觀經濟學課程時學習興趣不濃,對于這一經濟學理論體系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又由于這一課程普遍是在大一、大二年級開設,對于剛剛入學的大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一、微觀經濟學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1.微觀經濟學內容多,難度大
微觀經濟學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內容和知識點較多,許多概念和術語比較抽象和晦澀,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本科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學習熱情不高。在學習消費者理論的核心概念效用時,一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效用本身實質上是主觀心理分析,無法數量化,因而不能簡單通過數量進行比較,而消費理論又要計算比較效用程度大小,從而推導出消費規(guī)律和特征,在這一點上學生感到難于理解和分析。在整個微觀內容體系中,這樣的抽象概念還有很多,諸如均衡分析、邊際分析等經濟學中經常使用的分析工具和專業(yè)術語,學生理解起來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往往認為微觀經濟學不好學也學不好,進而不愿意學,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無法令人滿意的學習效果。
2.學生學習熱情不高,輕視微觀經濟學的學習
雖然微觀經濟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但一些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輕視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微觀經濟學本身理論性較強,一些理論觀點、基本概念和分析過程又比較抽象難懂,使學生對這一理論不夠重視,認為其只是抽象的語言描述,缺乏實用性,與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學習關系不大,對其就業(yè)沒有直接的幫助。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時間投入,使得學生消極對待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導致學生上課出勤率低,缺乏學習興趣,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只是應付考試,學習效果差。
3.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
微觀經濟學一般在大一和大二開設,很多新生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還停留在高中時代,不會自我學習和主動學習,往往只是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很多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不思考,課后也不及時復習和總結,整個學習過程不努力,表現(xiàn)為被動地聽課和學習,更不會進一步閱讀經濟類相關書籍和進行課外拓展。4.教師缺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目前,高校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經常是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很難主動學習,不能拓寬知識面,更不能開展創(chuàng)新性學習。盡管多媒體教學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廣為采用,改進了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但在授課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此外,部分教師備課不充分,授課形式和手段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教師講課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提高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建議
1.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吸引學生聽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適宜的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從多角度強化知識的傳授和講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第一,大量運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案例的選取和使用要注重現(xiàn)實性和相關性,避免空洞化,盡量選取社會生活及日常生活中與課程主要內容緊密相關的案例,特別是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實際給出案例,從而有效將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增強理論現(xiàn)實性和應用性。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不能過多進行講解,而應主要由學生就案例分析內容、闡述觀點或提出問題,也可組織學生結合案例進行分組討論,要注重運用案例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第二,善于啟發(fā)教學。啟發(fā)教學可有效吸引學生聽課,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和學習興趣,因而要重視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在啟發(fā)式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要側重引導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啟發(fā)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列舉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xiàn)象,然后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就經濟現(xiàn)象分析其中所表現(xiàn)出的經濟理論和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經濟學思維習慣,體會到經濟理論的重要性,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第三,重視課堂考核,考核方式多樣。課堂隨機考核在教學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要重視課堂考核,并運用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可以通過課堂發(fā)言、小組討論、課堂辯論等形式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可以督促學生注重平時的學習和訓練,而不僅僅是在考試的前幾天突擊復習,使學生能牢牢掌握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體系和基本知識點。第四,將傳統(tǒng)板書授課方法與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法結合使用,不可偏廢一方。傳統(tǒng)板書授課方式與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要將二者的優(yōu)點結合起來用于課堂教學活動?,F(xiàn)代多媒體方法可以展示更多的教學內容和信息,特別適合進行案例教學和討論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使用多媒體,特別是不能流于多媒體表現(xiàn)形式而忽視內容講授。
2.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內容,加強重難點和基礎知識的講授
微觀經濟學內容涵蓋面較廣,涉及知識點較多,加之教學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舍,因此要重新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第一,根據微觀經濟學主要內容體系和結構安排,在教學內容與時間的安排上應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重點講解供求理論及應用、均衡價格理論及應用、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和市場結構理論等基礎知識,做到精講并講透。其他內容可以簡單進行介紹,或者以課外作業(yè)形式要求學生自己閱讀,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經濟學相關的財經類文獻,并進行簡單分析,從而加深對經濟學的了解,增強對經濟學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通過講授內容的調整和優(yōu)化,力求培養(yǎng)學生學習微觀經濟學的興趣,克服學習障礙和心理畏難情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第二,側重基本理論內容的講授,淡化數學內容的講授。盡管數學知識已經大量運用于經濟學理論,用以推導、證明經濟學中的基本理論和原理,眾多的經濟學教材和著作利用數學工具展開邏輯推理,建立數學模型并展開實證分析,以研究經濟活動中不同變量的數量特征、相互關系及其變化趨勢,借以總結歸納出普遍規(guī)律。但是,經濟學畢竟是一門社會科學,并不是自然科學,數學對人的經濟活動規(guī)律的分析和刻畫大多是難以成立的。因此,數學知識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是有限的,不能無限擴展和任意使用。另外,由于微觀經濟學課程大多在大一和大二年級開設,很多新生是文科生,數學基礎并不好,更增加了學習難度。因此,對于初次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而言,重要的是學習理解基本理論和原理,掌握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和基本假設前提,并能借以分析解決一些現(xiàn)實問題?;诖耍谡n堂教學中應盡量講授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概念和規(guī)律,強調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和特點,淡化數學方面的講授,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只是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對于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有必要改進、改革目前的教學方法、手段。要注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積極學習和主動學習;同時,努力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內容,加強重點難點的講授和訓練;在講授中,要注重理論分析和現(xiàn)實問題分析緊密結合,學以致用,提高經濟學理論的現(xiàn)實分析力和解釋力。如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效果一定會得到較大的改善。
參考文獻:
[1]李錄青.淺議西方經濟學案例教學的改進[J].當代教育論壇,2007(06).
[2]魏布誼.工商管理類專業(yè)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0(17).
[3]李丹.應用型本科院校經管專業(yè)西方經濟學教改探討[J].中外企業(yè)家,2011(04).
關鍵詞:管理人才;培養(yǎng);微觀經濟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06-0138-01
1 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作用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如何有效率地分配使用稀缺的生產資源,以達到既定目標的社會科學,管理學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對組織有限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以實現(xiàn)組織目標的社會科學。經濟學和管理學作為兩門獨立的學科,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和基本假設是有區(qū)別的,但經濟學是管理學理論基礎,管理學思想的萌芽、理論發(fā)展都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的,經濟學還為管理學提供了分析工具。由于培養(yǎng)目標不同,管理學科的經濟學教學與經濟學科的經濟學教學是不同的,經濟學科的經濟學主要是關于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的研究,側重社會整體公平與效率,為政府制定政策服務,重在培養(yǎng)學生理論分析和研究能力;管理學科的經濟學側重微觀經濟組織和個體的研究,主要為企業(yè)的決策與經營服務,注重實用性,重在培養(yǎng)學生經濟思維方式和理論運用的能力。
微觀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的重要組成,研究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問題,微觀經濟學通過對個體經濟單位的考察,分析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行為以及市場均衡的實現(xiàn),因此,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尤為重要,其作用體現(xiàn)在:
(1)理性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和認識能力的提高,通過微觀經濟學的學習使學生認識資源稀缺性和選擇的必然性,了解市場機制的運行和作用,并最終形成經濟理性思維和認識能力,這種思維方式和能力將幫助管理專業(yè)的學生――未來的管理者能夠認清管理活動中經濟問題產生根源及解決途徑。
(2)后繼課程的基礎。微觀經濟學是管理專業(yè)課程的理論基礎,在會計學、統(tǒng)計學、財務管理、戰(zhàn)略管理、運籌學、運營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課程中都會有微觀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運用,如統(tǒng)計學中需求曲線的擬合、指數分析,市場營銷中市場分析、定價策略和原則,財務管理中成本分析、籌融資決策、投資理論,戰(zhàn)略管理中環(huán)境與條件的分析、博弈競爭與戰(zhàn)略選擇,運籌學與運營管理中的最優(yōu)化分析、設備經濟管理、庫存管理,國際貿易中的絕對優(yōu)勢與比較優(yōu)勢理論,關稅理論等。
(3)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微觀經濟學為企業(yè)經營決策提供分析工具,如最優(yōu)化的分析方法在價值工程得到具體運用和發(fā)展,成本收益分析也成為管理學中經濟原則的體現(xiàn)。而現(xiàn)代微觀經濟理論更是為組織結構與組織規(guī)模、管理成本與激勵約束、廠商的競爭與合作等諸多管理活動中的問題提供了分析和解決的依據。
2 管理專業(yè)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設想
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至關重要,但由于微觀經濟學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管理專業(y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困難,經濟學被稱作“沉悶的科學”、“最難學的課程”,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也表現(xiàn)出應用能力較差。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管理專業(yè)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提出看法。
2.1 注重理論性與實用性結合
微觀經濟學既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系統(tǒng)性,同時又有較強的實踐性。但傳統(tǒng)的經濟學教學本質上是應試教育模式,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灌輸式的課堂講授,理論脫離實際,學生中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不僅要學生“知”,更要懂得如何“行”,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為適應這一要求,微觀經濟學教學肩負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突出理論體系的內在邏輯,重視微觀經濟學的結構,又要體現(xiàn)經濟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講好基本概念,講清基本原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經濟生活實際講解原理使學生體會到經濟學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模型,而是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且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理論。在案例教學中,不僅可以傳授知識,還可以通過案例分析討論訓練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有效地應用所學理論知識,有利于學生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為此要求教師要注意搜集資料,結合教學的重點、難點選擇典型的案例來進行分析,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
2.2 將微觀經濟學教學與管理專業(yè)結合
首先,教師應對管理學科及專業(yè)課程有所了解,在講授時聯(lián)系相關課程的知識,使學生理解微觀經濟學對管理學科的基礎作用,同時在學科背景下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分析工具。
其次,注意教材的適用與內容的選擇。目前多數學校采用人大版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這本教材是國家級優(yōu)秀教材,系統(tǒng)、規(guī)范,但由于是面向經濟學專業(yè)的,管理專業(yè)學生學習時,就顯得內容過多,程度較深,為此教師應在教學內容上針對管理專業(yè)有選擇地講解,重點介紹供需理論、效用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結構理論。
第三,采用專題形式介紹微觀經濟學新發(fā)展。近年來經濟學與管理學相互滲透,出現(xiàn)融合趨勢,經濟學的現(xiàn)代企業(yè)理論及決策理論在管理學的發(fā)展中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例如,管理學的企業(yè)組織理論中的組織設計和組織發(fā)展大量借鑒了經濟學現(xiàn)代企業(yè)理論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而契約經濟學、產權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為組織結構和組織規(guī)模問題、組織中的沖突和協(xié)調問題、契約機制和契約關系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管理中的成本、內部人控制等問題的解決、激勵約束機制的設計正是依賴經濟學的委托理論與博弈論。因此,采用專題形式介紹這些與管理學密切相關的新思想、新理論對于管理專業(yè)學生而言非常有益。
參考文獻
[1]逢錦聚.關于我國經濟學教學改革的若干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8,(5):31-33.
[2]黎詣遠.管理學科的經濟學[J].經濟學家,1998,(5):81-82.
[3]高核.管理學與經濟學的融合及未來發(fā)展[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21(1):121-123.
[4]黃鐘儀,劉蓉.經濟學傳授中的思想與技術[J].渝州大學學報,2001,18(6):56-59.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12年度天津工業(yè)大學校級課題:《微觀經濟學》教學案例資源庫建設――基于對我院試題庫的補充
《微觀經濟學》課程是西方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是作為后續(xù)開設相關專業(yè)課程必不可少的知識儲備。但由于該課程理論深度較強,出現(xiàn)了學生難懂、教學效果欠佳的尷尬局面,而案例教學法合理應用于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可搭建一個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知識平臺,能夠使微觀經濟理論深入淺出、融會貫通,既保留其特色和理論體系,又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
一、《微觀經濟學》的教學特點
1.微觀經濟學理論性強
微觀經濟學以經濟概念、經濟原理為主要內容,主要介紹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規(guī)律,它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對現(xiàn)實問題進行分析時有相應的假設前提,否則結論難以成立。其系統(tǒng)性強,內容龐雜,包括供求理論、彈性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市場結構理論、市場失靈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分配理論等,同時也會牽涉到大量的經濟學家和學派的學術繼承與爭議等,也會給初學者帶來許多困惑。
2.數理方法運用較多
在教學中《微觀經濟學》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它不同于一般的社會學科,需要使用大量的圖表、函數等數學工具來表達經濟學思想,借助數學模型推演各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而且變量間的邏輯性也很強,很多理論需要借助數學公式進行推導,很多知識需要通過圖形來進行分析,這就要求學術具備扎實的數理基礎。整體來看,學生普遍對于復雜的數學公式感覺很不適應。不僅如此,微觀經濟學借助數學模型來推演各變量之間的關系,大量經濟模型的構建更加大了初學者的困難,使學生感覺該課程枯燥乏味,難以掌握。
3.教學過程多關注模型的推導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多關注于模型的數學推導和幾何圖形的解釋,但微觀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是一門學以致用的學科,因此,要求教師不應過度關注模型的數學推導,而應將精力集中投入到講解模型中的變量相互關系,以及模型背后的時代背景和經濟含義。否則,學生會迷失在大量的圖表和公式里而不能自拔,只會機械套用教材上的結論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僅如此,微觀經濟學還是其他專業(yè)課程的理論基礎課,如宏觀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學、管理學、財政學、證券投資學等都需要微觀經濟學做前期的理論鋪墊,因此,如何根據微觀經濟理論和運行規(guī)律,探索一條適合的教學模式尤為重要。
二、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案例教學法主要通過模擬和再現(xiàn)真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把學生引入案例場景,通過討論或者研討進行學習,主要運用于管理學、法學等學科教學中。微觀經濟學課程涉及面較廣,內容較為深奧、抽象,文字、公式以及圖表較多,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因為學生缺乏興趣而效果低下,如何能夠生動形象地講好相關理論,使學生擺脫困惑或厭學情緒,并能喜愛上該門課程,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優(yōu)點如下:
1.彌補理論教學的不足
微觀經濟學中涉及到抽象的經濟理論和模型,沒有扎實的數學和經濟學基礎,難以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體系。通常,在微觀經濟學的授課過程中,多采用抽象的講授法,在進行數學推導的過程中,使得本就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會愈發(fā)顯得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原本充滿期待的熱情度迅速降低。如,在“消費者行為”中,會使用到無差異曲線、預算線;在“生產者理論”中,會運用到等產量曲線、等成本線以及TP、MP、AP曲線、市場結構中不同類型市場的需求曲線、均衡狀況等多條曲線,學生掌握起來往往非常困難。若根據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案例的選擇,必然會涉及相關的經濟熱點問題,足以吸引學生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拓展學生視野
微觀經濟學課程的設置多在大學一年級時進行,對于剛剛接觸經濟類專業(yè)的大學生而言,由于其社會閱歷尚淺,也缺乏對經濟生活現(xiàn)象的敏感,通過適時引入與微觀理論相關聯(lián)的現(xiàn)實案例分析,把學生帶入案例場景并進行討論或研討,可幫助學生理解并牢記和應用相關知識,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對經濟政策的分析能力。如在講述彈性理論時,關于“需求彈性和總收益之間的關系”時,可以通過“谷賤傷農”的現(xiàn)實實際進行案例分析,能夠使學生意識到這些理論并非“空中樓閣”,而是真真切切地滲透在我們生活周圍。在講述“公共物品和公有資源”時,可以引入經典的燈塔案例,以及提出“為何鯨魚瀕臨滅絕而雞卻無繁衍之憂?” 。在“寡頭壟斷市場”中引入“博弈論”的囚徒困境,便可以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寡頭壟斷市場上廠商之間的相互依存性。 這些相關知識的導入會極大地拓展學生視野,增強其相關知識的積累。
3.注重雙向交流
合適的微觀經濟案例通常來自現(xiàn)實生活,有充足的真實數據和媒體評析,便于學生開拓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微觀經濟學中包含諸多理論模型,單一的理論闡述和推導枯燥乏味,難以使學生掌握理論真諦,更談不上客觀分析現(xiàn)實中企業(yè)的經營發(fā)展、不同行業(yè)所在的市場結構以及競爭特點、市場失靈等問題。而采用案例教學,其優(yōu)點是很明顯的,它可以使得刻板生硬的課堂氛圍提升到豐富多彩的感性認知,便于將大量抽象枯燥的理論消化吸收并靈活運用。
三、微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方式的應用
1.案例的選擇應恰如其分
首先,在案例的選取上,必須緊扣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要求,所取案例應恰當地服務與教學內容,作為理論教學的輔助資料。其次,案例的選擇應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所選取的案例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一定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能較好地解釋理論模型。用恰當的案例引入教學內容,會激發(fā)學生對案例的思考并引起對理論知識的高度關注,課堂氛圍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學生注意力會集中到該堂課內容上,并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2.可對案例進行分層選擇
根據微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和課程特點,進行案例的選擇、編排。如關于經濟理論熱點與當代中國、現(xiàn)實生活中的經濟學案例、故事中的經濟學案例等進行歸類。通過對不同案例的分層與歸集,能使學生了解到經濟學與生產、生活等經濟活動密切相連的關系,有助于加深學生的經濟學素養(yǎng)。教師用分層案例對不同章節(jié)的教學案例進行強化說明,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并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如對于貫穿微觀經濟始終的“邊際”一詞的理解,學生在最初接觸的時候很難以理解,這時可運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為什么水這么便宜,而鉆石如此昂貴?”來使學生加深對邊際決策的理解。 如在講授蛛網理論時,可選取現(xiàn)實生活案例進行分析,如結合近些年我國農產品價格的變化來進行闡述。在講授劣質品的收入效應時,1845年愛爾蘭發(fā)生的吉芬現(xiàn)象就是一個十分經典的案例,這是采用歷史事件進行佐證的相關例子。
3.注重案例與實際的結合
雖然微觀經濟學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分析體系和邏輯框架,但并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精確,經濟理論在分析過程中,往往有很多假設前提,目的是進行簡化分析,但是假定越多,偏離現(xiàn)實就越遠。從表象上看,理論和實際并不能完全吻合,教師在進行案例講授的過程中,要針對相應理論進行分析,并且應讓學生明白被簡化的理論與現(xiàn)實實際的差距與關系,并解釋案例中某些細節(jié)偏離理論的原因。同時,可采用新聞事例、國內外重大經濟事件以及身邊的經濟現(xiàn)象對知識點進行描述,這些是學生易于接受和產生興趣的興奮點,達到理論和實踐的充分結合。
4.適當運用多媒體配合案例教學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其圖文并茂、時效性強、信息容量大、傳播速度快等優(yōu)勢決定了其理應成為案例選材的重要渠道。所以,在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過程中,不應僅局限于平面媒體,對于經濟社會的熱點問題等,則可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來進行。通過借助多媒體教學,用圖像、聲音感官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將相關的概念、原理反復映射到學生頭腦中,教學效果則大大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如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分析后,教師可播放《新聞聯(lián)播》、《經濟半小時》、《財經郎眼》等視頻進行播放,對于較長的視頻資料,可截取其中重點部分給學生觀看,視頻播放結束后,請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結合視頻中問題進行探討,可以有效在增強學生運用理論結合現(xiàn)實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錢靜:案例教學法在宏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2,4
一、引言
高鴻業(yè)版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到2014年已經出了第六版了,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它是當今國內流行的一本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大多數的財經院校或財經專業(yè)均開設有微觀經濟學課程,并指定了高鴻業(yè)版的教材。其原因可能在于許多院校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指定或默認這本書為參考書。另外,該教材有大量的配套輔導手冊或練習題,極大地方便了教師出題或學生做作業(yè)。其中翔高教育配套的《學習手冊》也出到了第六版,上面有課后習題答案,還有補充練習,很多增加的習題是歷年的考研題目。另外,人大出版社也開發(fā)了數字考試系統(tǒng),供高校使用。它還有針對教師的教學手冊。所以說這本教材是國內較權威的教材,一點不過。認真分析高鴻業(yè)版教材的理論知識結構和分析方法,對于幫助教師教和學生學都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關于微觀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從理論上是很多的,比如:邊際效應分析,機會成本分析,微觀計量分析等。在課本上第一章中也有介紹的。它是在介紹了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理論分類和本質后,簡單地介紹了其分析方法,還與宏觀經濟學進行了對比。從學生最后的學習效果,學生對于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論還是不理解或者記不住,但對其核心的分析方法——邊際效應——的分析方法略微有些理解。學生學習這門課的最終目標,是理解和掌握教科書上的概念或定理,但經濟學的素養(yǎng)是學會微觀經濟學的分析方法,以分析家族或廠商的行為。因此,有必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結合歷年考生在考試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尋找讓考生快速掌握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的一條捷徑。那就是濃縮在各章節(jié)中出現(xiàn)的共性分析方法提練出來,并把各個理論揉進去。這種分析方法可以簡單地稱為“邊際補償”分析方法。這是結合了邊際效應分析方法和無差異曲線而得出的。
提到“補償”一詞,一定會聯(lián)想到教材第三章消費者理論中的補償需求曲線。是的,邊際補償的分析方法正是受到這里的補償需求曲線的啟發(fā)。希克斯在《價值與資本》中極力推崇和宣傳無差異曲線,強調物品的替代和互補性。這里的補償有替代的含義。也正是受這個啟發(fā),借用“補償”一詞,把“邊際補償”分析當作教材中的基本分析方法,接下來,從第三章消費者理論,第四章生產者理論,以及第九章一般均衡理論來說明邊際補償的分析方法及體現(xiàn)。
二、微觀經濟學的四個發(fā)展階段
在講微觀經濟學的脈絡之前,先看看微觀經濟學的發(fā)展,弄清楚了它的發(fā)展,才知道教材上對應的是哪些部分,有哪些知識點,如何聯(lián)系,需要用哪些分析工具。微觀經濟學的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微觀夾雜在宏觀中的階段(17世紀到19世紀中期)。這時候主要以威廉·配第、亞當·斯密、李嘉圖為代表,宏觀與微觀是混在一起的?,F(xiàn)代微觀經濟學拋棄了勞動價值論,把生產費用學說和稍晚的邊際效用價值學說作為開端。其中,德國人戈森提出邊際效用遞減,與將貨幣配置在任何商品的最后一單位貨幣的效用要相等。這兩個規(guī)律稱為戈森第一和第二定律。它們構成了現(xiàn)代微觀經濟學消費理論的重要淵源。
第二階段,奠定基礎的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期)。由于資本主義自由競爭向壟斷競爭過渡,經濟危機不斷發(fā)生,研究開始同時關注供給和需求。這一時期的微觀經濟學主要是奧地利經濟學的邊際效用價值理論,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和克拉克的邊際生產力理論。其中,奧地利學派的效用理論與以前效用價值的區(qū)別是加入了“稀少性”。馬歇爾主要是將邊際效用理論與供求論和生產費用論相混合,重視邊際增量分析,采用局部分析方法,是以完全競爭為前提的。
第三階段,體系初步形成,開始獨立發(fā)展的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這一時期主要通過對廠商理論的發(fā)展,補充了微觀經濟的體系。廠商理論就是在不同的壟斷或競爭條件下,廠商的產品價格與產量如何決定。主要代表人物是張伯倫和羅賓遜。特里芬(1940)提出以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作為必要條件。希克斯(1939)利用了馬歇爾的效用概念和帕累托的無差異曲線,提出邊際替代率,揚棄了基數效用,豐富了福利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內容,由此,微觀經濟學建立起了獨立的體系。
第四階段,發(fā)展和演變的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高鴻業(yè)版的教材主要包括前三個階段。微觀經濟學總體上是主觀效用價值論,從基數效用到序數效用的轉變,廠商理論的建立,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形成。要說明的是,英國的埃奇沃思在1881年提出并介紹了無差異曲線,沒有引起人的注意。然后,意籍帕累托引用了無差異曲線,建立起序數效用為特征的主觀價值理論,但它只是簡單比較效用組合的大小,而不去表明和計算組合的效用差額是多少,它有意、法語兩個版本,傳播仍然不廣泛。它直到1934年,斯拉齊茨、希克斯和艾倫推動了無差異曲線的應用,??怂箤⑦呺H效用理論轉變成了無差異曲線,計算了其斜度,即斜率,命名為邊際替代率。這樣就替換下了基數效用論里面的邊際效用概念。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替換為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
三、無差異曲線的特征及補償的分析方法
帕累托的《政治經濟學教書》(法文版1909年)應算作對消費者需求學說的一個經典論述。任何現(xiàn)代的研究應該從這里開始。為了研究有關聯(lián)的商品,帕累托從埃奇沃斯那里借鑒一種幾何學方法——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是??怂箻O力推崇的,它是微觀經濟學中經典的分析工具。無差異曲線上每個點都表示一個相同的總效用,它是由線上兩種商品的不同數量組合帶來的,數量組合不一樣,但是總效用相等。它可以是曲線、直線、或者垂直形。總效用曲線表示商品組合的效用,當x與y的數量增加,必然出現(xiàn)較高的總效用。只有這些移動是互相補償的——x增加而y減少,或x減少而y增加,無差異曲線才不會變動。通過無差異曲線上的任何一點的斜率都有肯定而重要的意義,個人為了補償一小單位的損失,需要有某一數量的y。失掉x所引起的效用損失,應等于得到某一數量y帶來的效用。它離原點越近,總效用越小,反之,越大。它暗含的是消費者可以為商品組合的偏好排序。這和中國歷史上的多多益善有點相似。離原點越遠的商品組合越多,總效用就越大。提出邊際效用之比率的是俄國經濟學家和統(tǒng)計學家斯樂特斯基。這叫做邊際替代率。邊際替代率的定義是恰好足以補償消費者損失一個邊際單位X的Y的數量。根據規(guī)則,無差異曲線是對軸線突出的,用術語來說可稱為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當支出分配在兩種或多種商品上時,以下一點是必須的,即相等的市場價值之間的可能替代不應導致消費者達到較好的位置。
消費者剩余原創(chuàng)人是杜普伊特,他認為,政治經濟學必須以消費者為獲取某物所愿做出的最大犧牲作為衡量該物效用的標準。而福利的衡量也以效用為基礎。馬歇爾和杜普伊特一樣,認為效用的收獲是消費者不能缺少某物而對該物付出的價格與其實際對該物支出的價格相超出的部分。最好看待消費剩余的辦法是把它當作一種因價格而下降的結果。以貨幣收入計算消費者所得的收獲,或者還可以把它表示成收入的補償變化,也就是收入的變化正好抵消價格的下降,使得消費者不比以前更好。
四、邊際補償分析在消費者理論中的應用
所謂“邊際”是指價格或數量變動一個單位。以下的分析主要指數量變動一個單位。數量用x表示,那么,邊際增加相當于x=1;補償的含義,顧名思義,表示失去的某些物品需要得到另外的物品來補償,如果把失去當作成本,那么得到就是收益,成本與收益是相比較而言的,如果用后者支換回前者,原來的收益變成了現(xiàn)在的成本,成本相應地成了收益。所以,補償既可以當作收益,也可看作成本或代價。比如,這里甲有兩個香蕉,乙有一個蘋果,如果兩個人同意用2個香蕉換一個蘋果。那么,甲想得到一個蘋果(邊際增加),就要放棄2個香蕉(成本或代價),一個蘋果是對2個香蕉的補償。以上是對邊際補償較為直觀的理解。下面繼續(xù)分析消費者理論中的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說明邊際補償是怎么應用的。
如果用x1表示第一種商品,比如蘋果,用橫軸表示,價格為p1=2,x2表示第二種商品,比如香蕉,用縱軸表示,價格為p2=1,如果按照上面的交換條件,2個香蕉換1個蘋果,交換率為2,經濟上叫做邊際替代率為2,即: 。 實際上,它表示市場上的相對價格,顯然,蘋果的價格要比香蕉的價格貴,正好是2倍。表示為 ,這也正好是預算線的斜率,所以,預算線也叫做價格線,因為它是價格之比。如果收入為M,收入全部用來對x1和x2的支出,那么M=x1p1+x2p2,移項得: ,由x2對x1求導數,可得 ,同樣,移項可得: ,這可以看作消費者消費x1的邊際成本。從機會成本來看,消費者增加1單位的x1,將會損失 的x2。 這個式子正好同前面分析的一樣,市場上的交換比率與兩種商品的相對價格之比相等。如下圖1,AB表示預算線,兩種商品市場交換比率正好為預算線的斜率,也就是相對價格之比,假設收入M=1元,OA=1,OB=2,那么,邊際補償在這里可以理解為,為了得到橫軸上表示的一個蘋果,必須放棄2個香蕉,反過來,放棄了2個香蕉,必須用1個蘋果作為補償。
從無差異曲線來看,u=u(x1,x2),由于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效用一樣,所以,無差異曲線可以寫作:u=u(x1,x2),全微分后可以得到:MU1dx1+MU2dx2=0, ,這個式子可以理解為消費者消費x1的邊際收益,為了增加1單位的x1消費,必須放棄 的x2,當邊際效用之比等于價格之比時,消費點位于均衡點E。如果不相等,比如,消費點位于A時,價格之比小于邊際效用之比,即邊際成本小于邊際收益,增加x1的消費是有利的,因此,增加x1的消費,減少x2的消費。反之,消費點位于B點時,邊際成本大于邊際收益,消費者會減少x1的消費。
五、邊際補償分析在生產者理論中的運用
求解生產者均衡要涉及兩個工具,一是相對價格曲線,它是總產值或總收入。另一個是生產可能性曲線,它是無數個商品組合點的連線。要得出最優(yōu)的生產點或商品組合點。先分析成本線。如果用m表示這個總產值或總收入,兩個產品的價格分別是P1和P2,則收入函數為:x1p1+x2p2=m,此式確定了x2和x1之間的函數關系,即 ,它的幾何表示為相對價格曲線,與消費者的預算線是一致的。斜率為 ,對上式求微分,有 ,可以理解為x2和x1之間的交換率,x1可以交換到 ,交換就意味著補償。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收益,如果x1=1,則x1的邊際收益為x2。
現(xiàn)在考慮生產函數,假設企業(yè)家使用單一投入c,來生產兩種商品x1和x2,則生產的隱函數為H(x1,x2,c)=0,顯成本函數為c=h(x1,x2),用c表示的成本是兩種產出的函數。產品轉換曲線表示在給定投入C時,生產商品組合的圓圈。假如固定投入c,為了獲得更多的x2就要放棄x1,假設分別生產這兩種商品的成本是相同的。在幾何上,負的斜率定義為邊際轉換率, ,假設成本為c為既定,對成本函數全微分,得到dc=MC1dx1+MC2dx2,MC表示邊際成本。既然dc=0,所以,兩種商品的邊際轉換率等于x1的邊際成本與x2的邊際成本之比,即 。邊際成本之比,相當于邊際機會成本,表示生產1單位x1的機會成本是 ,假如邊際成本之比為2,即生產1單位的x1將損失2單位的x2,或者說2單位的x2可以補償1單位的x1。當邊際成本與價格之比相等時,商品組合點正好位于E點,如圖2。假設生產點位于A點,邊際成本將小于邊際收益,就應該增加x1的生產。反之位于B點,需要減少x的生產。
六、小結
均衡價格理論、廠商理論和分配理論是現(xiàn)代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福利經濟學也加入進來。由均衡價格可以引伸出個別市場或個別商品的需求與供給問題。顯然,微觀經濟學不僅僅孤立地研究個別單位或個別市場的運行,還非常注重這些單位之間的相互作用或市場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所以,學習微觀經濟學,既要見樹木還要見森林。希克斯在《價值與資本》一書中,極力推崇和大力發(fā)揮帕累托的以“序數效用論”和“無差異曲線”等概念為基礎的“一般均衡理論”。其后,一般均衡理論和無差異曲線在英、美經濟學界廣泛應用。希克斯在引論中說:“但我相信,我寫成的是一本書。這樣說的根據不在于論題的統(tǒng)一,而在于方法的統(tǒng)一。我相信我很幸運地找到了一種可以應用于廣泛的經濟問題上的分析方法”(1995)。我們可理解為,學習微觀經濟學,本質上在學習一種分析經濟問題的方法。從??怂箤o差異曲線和一般均衡理論的運用來看,正是具有“邊際補償”分析的特點。在價格給定,不同的商品相互組合,從而保持效用不變,通過邊際補償方法的運用,同時,也滿足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相等的原則,從而找到個別市場,從而相互聯(lián)系市場的均衡點。這也是我們看到的資源最適度配置的結果。
作者簡介: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教學教改;教學內容
1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微觀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及研究方法是財經管理類諸多專業(yè)課的基礎。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可以啟發(fā)學生對經濟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判斷,并指導他們如何做出理性的經濟決策。微觀經濟學不僅是規(guī)范學生學習和運用現(xiàn)代經濟學理論的基礎課程,也是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具有現(xiàn)代經濟思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專業(yè)素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yè)主考課,關系到學生考研的成敗。
2二本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中面臨的困難
2.1學生素質整體下降,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普及化背景下二本院校學生的平均素質降低。中學教育中高密度、被動式接受教育的過程使學生們逐漸失去了獨立思考意識,課程學習完全依賴老師講解。過早地文理分科,使學生們沒有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理科生怕文字描述、懼怕記憶基本概念和理論,對經濟常識的了解較少;而多數文科生不具備簡單的數理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2高校對教學不夠重視,教師教學水平相對較弱
二本院校在人才引進方面也越來越看重學歷與科研,引進的幾乎都是來自研究型大學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這些教師理論知識比較扎實,科研能力較強,但實踐教學經驗和教學能力明顯不足。雖然二本院校重視日常教學管理,但多數留于形式,教師只要完成教學的基本任務,嚴格考勤,保證不出教學事故即可,學校找不到合理的指標體系去衡量和監(jiān)督教學效果。學校的教學獎勵與職稱評定等也與日常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不掛鉤。在這種體制下,教師既沒有努力鉆研教學的動力也沒有提高教學能力的壓力。
2.3微觀經濟本身的特點
微觀經濟學具有理論性強、教學內容繁多的特點。教師要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講清楚微觀經濟學基本概念、模型、圖形等理論已經很不容易。微觀經濟學中假設條件太強太多,很多原理只有在嚴格的假定才能存在的,這些條件的假定與現(xiàn)實的經濟世界相差甚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很懷疑理論對實際生活的指導作用,在理解消化模型上有一定難度。
2.4現(xiàn)有教學方法和教學條件
二本院校經濟學課堂中主要采用講授式教學方法授課,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基本上就是教師唱獨角戲,教與學之間缺乏必要的聯(lián)系和溝通,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逐年擴招使得各高校師生匹配比例嚴重失調,生均教學資源數量在減少。教師通常一學期要上幾門理論課,每門課的人數又非常多(課堂人數一般在九十人以上),基本上只能采用大班上課,這種條件下不僅教師上課辛苦、課堂紀律很難控制,而且?guī)熒懻摵突訒r間少,教學效果差。
3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對策
3.1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有區(qū)別的選擇教學內容
為解決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專業(yè)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而不是不顧學生的專業(yè)需要一股腦的灌輸全部理論。比如對于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主要講解一些基本的理論、注重理論對實際生活的指導,使學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xiàn)象和經濟問題;對于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模型,并運用模型分析經濟現(xiàn)象;而對于經濟類的學生要求系統(tǒng)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模型分析和內容更全面,而且要配套各種類型的考題進行學習。對于考研的同學,可以考慮建立一個群,除基本理論之外還要補充一些經濟思想史,讓他們對不同流派的理論體系有個初步認識。
3.2多種教學方法配套使用以提高上課效率
在教學中對概念性的內容教師可舉一些生活中每天會接觸的商品進行解釋,而對于基本原理比如彈性、消費者均衡、生產者均衡等理論需要引導學生運用基本知識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可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提高課堂學生的興趣和效率。
3.3改變單一的職稱評審模式,有效激勵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新時代對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為了改變高校教師教學能力不足的狀況,二本院校在職稱評定和教學獎勵的過程中要更多的體現(xiàn)教師日常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教師應轉變思想觀念,把教書育人作為根本,考慮個人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對學生負責,對教育事業(yè)負責。
3.4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及其他網絡資源
微觀經濟學內容多,原理、圖形、理論模型復雜,加之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不好,教師要想在有限的課堂完成教學任務,必須要借助多媒體設備。此外教師也應利用網絡資源為教學服務,比如在網上尋找最新案例讓學生分析,利用網絡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并在網上批改作業(yè)等都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對于難掌握的模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傳輸給學生推導過程,指導學生課外學習。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啟發(fā)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快樂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4-0041-02
微觀經濟學課程是教育部指定的高等學校財經類專業(yè)主干課程之一,微觀經濟學課程內容的學習與掌握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前提條件和重要基礎,因此提高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是培養(yǎng)高質量財經類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微觀經濟學教學現(xiàn)狀
在微觀經濟學教學實踐中,教學方式普遍存在不足,對此國內相關學者進行了廣泛的分析與研究。結合我校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實踐,教學方式的不足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①教學過程以教師單向傳播知識為主,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不足。以往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擔任課堂支配者的角色。多數情況下,教師在講臺上從上課講到下課,學生提問和參與的機會很少。教學過程普遍缺乏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學習過程被動,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②教學內容以抽象理論分析為主,缺乏理論聯(lián)系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內容方面,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往往注重抽象理論分析,突出對學生運用公式與圖形解析教材習題的應試能力培養(yǎng),忽視對學生運用微觀經濟學理論解決實踐問題能力的提升,因此,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能力普遍不高。③教學方法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接受性較差。就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方法而言,一般采用課堂講授方式,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的基本特性
1.互動性。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應轉變教師單向知識傳播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增強教學過程的互動性,變單向知識傳播為雙向的知識交流與互動學習,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下自發(fā)提問、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2.實踐性。微觀經濟學的課程內容源于現(xiàn)實世界,課程教學應體現(xiàn)實踐性特征。在課堂教學中,課程內容應與現(xiàn)實經濟事件的分析相結合,使學生對微觀經濟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而是能運用理論知識對現(xiàn)實經濟問題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能力與水平。
3.可接受性。課程教學方法要保證能夠被學生樂于接受,單純的課堂講授很難達到良好的接受效果。教學方法要強調對學生心理的研究與把握,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快樂的情緒,樂于學習,樂于參與,達到“快樂學習”的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改革
1.以啟發(fā)式教學提高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啟發(fā)式教學強調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與啟發(fā),使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與尋找答案,并在學習過程中主動與教師交流,以更好地實現(xiàn)學習目標。
2.以案例式教學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案例式教學強調以現(xiàn)實世界的經濟事件為微觀經濟學學習的載體,通過對現(xiàn)實經濟事件的分析深化課程內容的學習,提高學習的興趣,改善學習的效果。
3.以快樂教學法改善教學方法的可接受性??鞓肥浇虒W法強調對學生心理的研究,在把握學生心理需求的基礎上,改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接受程度,使學生在“快樂學習”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綜上,我們可以勾勒出一個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框架(如圖1所示)。
四、啟發(fā)式教學:提高教學過程的互動性
基于啟發(fā)式教學的理念,微觀經濟學課堂教學可以采取多種方法。
1.提問式教學與互動性。提問式教學是指在講授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時,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要求,提出相關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在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得以形成。教師一方面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互動過程中實現(xiàn)學習目標;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進一步啟發(fā)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學會主動設定問題、主動學習,遇到困難時再尋求教師的幫助,實現(xiàn)更高層次的互動與交流。
2.推論式教學與互動性。推論式教學強調在講授微觀經濟學原理時,如果該原理與前面學習的內容存在邏輯關聯(lián),教師可以采用首先引導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相關內容,然后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從已經學習過的微觀經濟學相關原理中推導出新的理論或結論。推論式教學在教學內容的逐步演繹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與教師良性互動,使學生與教師的邏輯思維在理論推導與證明中相互融合,改善教學效果。
3.參與式教學與互動性。參與式教學的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具體實施過程表現(xiàn)為教師圍繞教學內容布置研究問題,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查找資料、撰寫報告、形成研究結論,并在課堂上進行研究成果的匯報與交流。在“雙重互動”的基礎上,教學效果能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4.討論式教學與互動性。討論式教學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組成不同的小組,圍繞教學內容,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辯論、質疑,形成研究結論;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相應的互動與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習課程內容的教學方式。討論式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也有助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五、案例式教學: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
案例式教學的宗旨在于提高教學內容的實踐性,以改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重理論分析、輕聯(lián)系實際的根本缺陷。微觀經濟學課程實施案例式教學,應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案例本土化原則。微觀經濟學案例的選取要堅持本土化原則,一方面是由于本土案例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近,便于學生對案例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案例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本土案例具有與國外案例不同的體現(xiàn)形態(tài)與價值取向,本土案例的采用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現(xiàn)實問題的分析能力與解決能力,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
2.案例來源多樣化原則。微觀經濟學案例的來源要體現(xiàn)多樣化原則。案例的確定當然可以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自主設計,但不能單純由教師進行設計,而應堅持來源多樣化原則。案例可以從歷史典籍中選取,也可以從熱點時事中選取。對于不同來源的案例,教師應在堅持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對案例進行適當改造,以更好地滿足教學要求。
3.案例關聯(lián)性與綜合性原則。微觀經濟學案例式教學要體現(xiàn)關聯(lián)性與綜合性原則。案例關聯(lián)性原則強調案例內容要與教學內容具有關聯(lián)性,不能僅僅由于提高學生興趣等原因,忽視案例關聯(lián)性,盲目引入案例式教學;案例內容要體現(xiàn)綜合性,不能因為針對某一知識點,而采取過于簡化現(xiàn)實事件的抽象案例,案例要有綜合性特征,以更好地與現(xiàn)實世界相吻合。
4.案例創(chuàng)新性原則。微觀經濟學案例式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相類似,需要堅持創(chuàng)新性原則。案例創(chuàng)新性原則不僅僅是要求案例本身的新穎性,而且包括分析角度與分析視角的新穎性。微觀經濟學本質上是分析問題的視角與方法,學習微觀經濟學從根本上需要強調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在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中,教師更應強調分析方法與分析視角的新穎性,以更好地體現(xiàn)微觀經濟學課程實踐性的要求。
六、快樂教學法:改善教學方法的可接受性
快樂教學法以對學生的心理把握為實施前提,通過對教學過程的系統(tǒng)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教學過程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化、由應試學習向興趣學習轉化、由接受知識向探索知識轉化??鞓方虒W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教學方法的可接受性,提高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實施快樂教學法,要注意從以下環(huán)節(jié)入手。
1.研究學生心理,把握學生需求。微觀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研究學生心理,凝練學生的興趣點,做到課程教學具有針對性。同時,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與學生的需求密切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
2.精心選擇教材,認真設計課件。好的教材是成功的課程教學的基礎,目前微觀經濟學教材的版本很多,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結合教學要求精心選擇教材;以教材為基礎,建立以影視資料、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等為載體的立體課件體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的展示形態(tài),活躍課堂氛圍,改善教學效果。
3.創(chuàng)新課堂組織,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鞓穼W習應與創(chuàng)新性的課堂組織相結合,教師要注意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對學生的主動表現(xiàn),教師應予以鼓勵,實現(xiàn)“快樂學習”的目標。
4.優(yōu)化考核體系,實踐素質教育。傳統(tǒng)的微觀經濟學考核以書面考試形式為主,學生學習受到考核方式的誘導,過于注重經濟學習題的解題能力與技巧。在快樂教學法的實踐過程中,微觀經濟學考核體系應加以優(yōu)化,采用期末考試成績與平時考核成績相結合的綜合考核體系,考試試卷的設計與考核方式的設定應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現(xiàn)實經濟問題擬定考察內容,采用論文、報告、課程討論、研究設計、書面考試等多種方式實現(xiàn)對學生的課程學習評價。
5.交流學習體會,完善授課方式。學生的學習要求是不斷變化的,教師應注意與學生進行學習體會的交流,聽取學生的意見與要求,總結課程教學的經驗與不足。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進一步完善授課方式,探索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傳統(tǒng)的微觀經濟學課程在教學過程組織方面,以教師單向傳播知識為主,缺乏互動性;在教學內容方面,以抽象理論分析為主,缺乏實踐性;在教學方法方面,以單純講授為主,學生接受性差。經濟學教學模式的綜合性改革,以啟發(fā)式教學提高教學的互動性,以案例式教學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以快樂式教學改善教學方法的可接受性。經濟學教學模式是多種教學方式的有機組合,綜合性改革是對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參考文獻:
[1]吳冬霞.基于啟發(fā)式教學的微觀經濟學教學方法探討[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增刊,2007,(10):135-137.
[2]劉施揚.《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改革的探討[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8,(12):11-13.
[3]項銳.微觀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新嘗試[J].經濟師,2012,(1):147+151.
[4]張志娟.《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淺談[J].當代經濟,2012,(4):108-109.
[5]張玲.微觀經濟學教學探討[J].商業(yè)經濟,2012,(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