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談談對思想政治課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 教學方法 教學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課,很多高中生都這樣認為,既折服于政治課深刻的道理,又無奈于政治晦澀難懂。因此,大部分高中生出現(xiàn)了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缺乏信心,沒有興趣,積極性不高,學習成績不高等現(xiàn)象。究其原因,還是高中思想政治課對高中生缺乏吸引力,總給學生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所以我們要大膽轉變教學觀念,改革傳統(tǒng)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提高高中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和積極性,真正讓高中思想政治課“活”起來。
為了適應新時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全面貫徹高中素質教育,我國已實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改革。作為高中基礎性學科的思想政治課,我們已經加快了課程改革的步伐,無論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內容都有了嶄新的變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是思想政治教師,因此,廣大思想政治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積極投身于教學改革之中。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激發(fā)高中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和興趣,使思想政治課真正“活”起來。為此,我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做了一些探索與嘗試,取得了一些成績,下面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和見解,以供大家參考與指正。
一、巧用名詩名句,讓高中思想政治課道理通俗易懂
古詩是高中生非常喜歡的內容,名詩名句通常寓意深遠,給學生啟迪,令學生深思。把名詩名句巧運用于思想政治課教學,能夠幫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晦澀難懂的思想政治道理。比如在學習“唯物辯證法發(fā)展觀”這一章節(jié)時,我就選擇了引用高中生熟悉的關于發(fā)展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并設問這句詩蘊含了哪些認識道理,然后引導高中生閱讀分析教科書,再找學生回答,小組討論,最后總結本節(jié)知識點。這樣不僅使高中生對本節(jié)知識點有了很深刻的認識,而且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面,提高了他們探究分析能力,做到了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有效結合,使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晦澀難懂的道理變得通俗易懂。
不僅名詩能夠巧用,名句也可以隨手拈來,強化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民族精神之艱苦奮斗時,我先讓高中生搜集古今關于艱苦奮斗的名言,然后上課時讓他們發(fā)言,小組比武,各小組列舉了很多關于艱苦奮斗的名言,如“艱苦奮斗,玉汝于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等。通過小組比武,高中生深刻領悟到了艱苦奮斗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高中生更要發(fā)揚光大。
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巧用名句名言,不僅能夠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二、構建活動課,讓高中思想政治理論生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指出,學習是高中生的個體行為,高中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所以我們就要把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還給高中生,讓高中生有足夠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上構建活動課,則能夠有效發(fā)揮高中生的主體作用。
如在講“改革開放”時,我采用讓高中生“現(xiàn)身說法”的形式。課下先讓他們調查祖輩和父輩的生活經歷,請祖輩和父輩談談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并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在課堂上,通過小組讓學生自由發(fā)言,他們興致極高,各抒己見,從生活的方方面面談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此時得出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的結論,也顯得水到渠成了,這樣通過構建活動課,讓思想政治理論生活化,高中生容易理解,更具有說服力。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哲學知識理論,如果從正面講解,高中生就會很難理解和接受,但如果通過小組“辯論會”的形式,通過小組辯論讓高中生得出結論,教學實效會更好。因為在小組辯論中,高中生能夠充分發(fā)表他們的見解和觀點,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講“唯物辯證法的聯(lián)系觀”時,我就采用小組辯論會的教學方式。事實證明,通過辯論,既豐富了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又高效地完成了課堂教學。通過構建課堂活動課,使思想政治理論生活化,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思想政治課自然受歡迎了。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xiàn)代化
一、轉變學生的主觀認識,調動他們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
1.要緊密結合當前形勢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讓學生明確并端正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認識到,21世紀需要的是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勞動者,具備這些能力的勞動者才能在未來飛速發(fā)展的知識經濟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識,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否則就會被社會淘汰。
現(xiàn)在,社會各行業(yè)對一專多能、素質高、有真才實學的各種應用性中級專業(yè)人才是需要和重視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老師要不斷進行探索,結合實際,設置更合理的基礎知識和專業(yè)技能課。在思想政治課中,及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通過在校學習,初具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勞動者素質。
2.教學應針對學生的思想狀況,有的放矢。中專生正處于性格定型、走向成熱的關鍵時期,思想活躍、敢想敢說,對社會上的各種現(xiàn)象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受新事物快。但由于缺少社會經驗,思想尚不成熟,通常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缺少正確的分析和整體認識,尤其是在當前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期,一切以金錢、經濟效益為行為準則的市場意識熏染著學生,社會分配中的不合理現(xiàn)象和各種不正之風影響著學生,使學生的思想價值取向發(fā)生重大變化:某些學生對理想前途缺乏信心,對學習得過且過,應付了事,平時不努力,考試靠作弊;在生話上,不切實際地追求高檔次、高品位,使尚不富裕的家庭不堪重負。對學生的這些思想狀況,教師應根抓不同教材和相關理論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育學生分清主流和支流,引導他們對社會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分析。這樣通過有的放矢,針對學生思想實際進行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而且能真正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真正做到教書育人,使學生在今后的社會活動中認清并抵制社會上腐朽思想的侵蝕,增強對是非真假的判斷力,在困難而前始終保持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工作和生活態(tài)度,消除對思想政治課認識不足的不利因素,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
二、組織開展多渠道和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
1.將理論教學與時事政治“熱點”問題有機結合,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國內外的“熱點”問題并解決實際問題。此外,也可以將悅耳動聽的音樂、風趣詼諧的寓言、直觀形象的錄像、寓意深刻的典故、引人入勝的故事等融入教學之中。這些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2.實行課堂討論法教學。組織各種形式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各抒己見,熱烈討論。然后引導各組學生推出代表發(fā)言、交流看法,最后由教師歸納小結。這種形式的課堂討論,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有效地調動起來,讓每位學生都加入討論中,使課堂真正煥發(fā)生機和活力,改變思想政治課枯燥乏味、由教師一手操控的單一教學模式,也使學生的思維方式從單一到多元、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被動發(fā)展到主動。
3.聯(lián)系學生實際,轉變學生的思想認識。
一是聯(lián)系中專學生文化素質較低的實際,從學生現(xiàn)有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發(fā)組織教學,正確把握好授課的深度;二是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實際進行教學,現(xiàn)在的中專生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較低,據調查,某些學生初中時受過學校的處分。根據以上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歧視、不諷刺,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挖苦地進行教學。
三、教學方法要多樣化。
1.面對文化素質差但“見多識廣”的學生,僅靠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是不夠的。筆者在課堂上除了采用生動的語言、直觀的圖示等方式進行教學外,有時還采用視頻、電視、網絡等多種教學方式。如組織學生觀看《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等節(jié)目,通過觀看既真實又生動的案例,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如此通過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從思想上真正重視和喜歡思想政治課。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一種能夠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的有效方法。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社會分工的細化,特別需要人們進行廣泛的合作。合作探究意識與合作能力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為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多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熱門話題,并營造民主、和諧、寬松、師生平等參與的學習氛圍,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教師要事先提出討論題,讓學生有所準備,在討論過程中找到討論的契機,引導交流討論步步深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既動眼又動手,既動腦又動口,充分發(fā)揮師生雙邊活動的作用。
初中 政治課 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8005(2013)02-0124-02
1要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
現(xiàn)代教學研究認為,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認識活動,這種認識活動必須是能動的、主體的、獨立的活動,學生就是當然的主體。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思想,要誠心誠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每個學生都有自已的個性、愛好的活生生的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關懷;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能學習,不存在絕對的后進生,需要的是耐心與指導;要相信學生都有自我發(fā)展的需要,要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表現(xiàn)、創(chuàng)造以及成功的機會,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同時更重要的,不能把主體性發(fā)展僅僅看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而要把主體的發(fā)展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直接目的。
2“轉換角色”是顯示“主體性”的關鍵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解決好教師角色意識問題是關鍵。長期以來,我們受著“教師中心論”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是中心,學生圍著教師轉。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對學生主體認識,理解能力的開發(fā),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特別是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思想政治課教學上的師生關系將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課堂上,教師應從“中心”位置“退居二線”,成為“幕后策劃者”。教師的工作重點必須轉移到如何引導學生通過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培養(yǎng)各種能力,加強學生之間的社會情感交流等方面上來。只有清醒地意識到自已的角色,當好一名“導演”,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的能動作用。
3優(yōu)化教學方法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根本途徑
根據“主體性”的要求,現(xiàn)代初中思想政治教師,要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為指導,大力改進教學方法,給學生(學習的主體)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融洽、比較寬松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有效地進行學習。要時時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教學方案,設計課堂結構,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讓全體學生自始至終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過程,是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的過程。首先,要學懂基礎知識,學生要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要使學生相信理論的真理性,也離不開學生的主體作用。有些學生對基本觀點“不信”,除了客觀的社會原因外,還有年齡,知識水平,社會閱歷等因素的限制,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自愿地,主動地去思考、分析、比較,才能使學生消除思想上的疑惑,解開認識上的疙瘩,逐漸建立起正確的信念。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使學生從不知到知,申疑到信,最后達到知行統(tǒng)一,歸根到底要通過學生的內因去實現(xiàn),因此,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3.1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余力?,F(xiàn)在使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材,雖在以前基礎上作了修改,但總體上仍顯得較空泛,枯燥。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首先要使學生對這門課產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3.2創(chuàng)設參與條件,讓學生學有機會。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講,應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盡量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xiàn)自已的機會,積極動腦、動口,保證學生積極參與的數(shù)量和質量。只有既注重學生參與的深度即在參與中積極思維的程度,又注重學生參與的廣度即是否全班學生都參與,這樣,才能提高全體學生參與的質量,提高課堂效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3.3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有方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既要研究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更需要研究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要積極引導參與教學的過程,要教給學習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教給學生三種主要的學習方法:(1)閱讀的方法。教師科學組織學習材料,讓學生學會提綱挈領,抓重點,從而科學讀書。(2)嘗試學習的方法。通過“提出問題———嘗試練習———討論交流———明理開竅”的學習過程激發(fā)學生敢于“讓我試一試”的動機,培養(yǎng)探究能力;(3)思考的學習方法。通過例證示范,練習的指導,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常用的獨立思考方法,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4恰當引進競爭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
好勝心是中學生具有的心理特征,這種心理特征在初中表現(xiàn)比較突出。因此,教學中應引進競爭機制,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強化學習效果。競賽的內容要廣泛,可以是教材知識性競賽,可以是思想政治課文競賽,也可以是時事知識或某個問題的競賽。競賽的組織形式可以多樣化。通過開展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求知欲,促使學生關心國家,自覺地去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擴大知識面。
5積極開展思想政治課課外活動,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 導入藝術 策略
一、思想政治課“導入藝術”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所謂思想政治課的導入藝術是指政治教師在一節(jié)課教學開始時,為有效地導入新課講授而進行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雖然導入新課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只占很少的時間(約5分鐘左右),但它關系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如果開頭新穎、別具一格,就能緊緊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愉快而主動地進行學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教學效果上看,運用“導入藝術”具有如下幾點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渴求知識的一種內驅力。在課堂教學中,導入無疑擔任著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功能。好的新課導入設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聽課熱情,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尤其是思想政治課,學生認為它說教意味弄,知識枯燥、乏味,平常隨便聽聽,考試時背背就能得高分,很多學生對這一門課提不起學習的激情和興趣。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先聲奪人,在上課伊始就迅速的捕獲學生的“芳心”,消除其他課程的延續(xù)思維或心理雜念的干擾等,讓思想政治課課堂成為一塊巨大的情感磁場,牢牢地吸引著學生。
(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導入就其目的來說,是引起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的注意,既要讓學生產生學習新知識的動機,又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來說,每堂課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其內容頁各不相同,但往往剛開始上課時,學生的注意力興奮點可能還停留在課間活動的刺激上?!盵1]這一點在思想政治課上體現(xiàn)的特別明顯,思想政治課往往被當成豆芽課得不到領導的重視,課程多被安排在上午最后或者下午最后,而這時間段往往是學生容易困和容易餓的時間點,即所謂的“餓課”和“困課”之說。所以,我們教師在上這一門課時挑戰(zhàn)性非常大,如何讓學生從餓和困的環(huán)境中走出來認真聽思想政治課成為廣大教師教學的關鍵性一步,而這關鍵性的一步恰恰就是我們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導入得法,那么就會很快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有效的完成教學。
(三)溝通師生情感,營造學習氛圍。
古語道“親其師,信其道”。 學生的學習并不是消極地受動于教師而要隨著教師的教而作出積極的自我調整和控制的過程。所以教學不能只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而總帶有一定目的意向并伴隨著情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導入新課時就注重與學生情感的的交流,那么學生對教師產生“好感”、“信任”和“尊敬”后,就會大大的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機。思想政治教師尤其要在這一點上下足功夫,因為思想政治課傳授的內容具有價值傾向性,加上在實際生活當中有些人看不到它現(xiàn)成的價值,所以很多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沒有學習的動機和欲望。所以,思想政治教師在上這一門課時要有點“心機”,那么教師在精心設計導入新課時,就要注意導入的內容與學生要有情感的交流,學生一開始就信任老師之后,自然而然的也就信任了老師要上的這一門思想政治課,這對教學效果和教學目的有很大的幫。
二、思想政治課“導入藝術”存在的問題
講究導入藝術固然重要,但不能純粹為了導入而刻意追求,否則會空求形式、離題萬里或者啰唆、冗長、喧賓奪主,所以就會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v觀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教師在導入新課方面容易存在以下問題。
(一)方法單調 枯燥乏味
有的教師在導入新課時,不能靈活地運用各種導入方法,總是用固定的、單一的方法行事,使學生感到枯燥而乏味,激發(fā)不起學習的興趣。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原因可能由于政治教師對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加之社會環(huán)境認為思想政治課處于副科地位的影響等因素,導致政治教師認為自己沒有用武之地,主動放松學科的教育教學,所以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就不會下足功夫,而是開門見山的進行講解,這樣就嚴重影響了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二) 洋洋萬言 喧賓奪主
“導入,顧名思義就是引子。這一段的內容不能過多,過多無益,恰到好處為佳。有道是淡妝濃抹總相宜,導入的內容不在多少而在精煉,且恰如其分。如果沒有正確的把握,洋洋灑灑,長篇大論,勢必要占有更多的時間,課堂上,每一分鐘都是寶貴的,都應該讓其發(fā)揮真正的價值。正確選擇內容,合理限定時間,恰到好處限定在一個臨界狀態(tài)。明確導入在教學中的位置和作用,這是激發(fā)興趣、設置問題、引起下文的作用,不能喧賓奪主,占用太多的教學時間。”
(三)離體萬里 弄巧成拙
有些教師在導入新課的時候,片面的為了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而找些圖片、視頻或者講述學生感興趣的故事,這樣造成了牽強附會的結果,有的甚至于離題萬里,不著邊際。他們只為了抓著學生的興趣而忘記了正課的主題。實際上,導入的設計要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緊密相連,圍繞課程的中心主題進行選擇導入的話題和材料,不能離題太遠,不能有悖于新課內容,風馬牛不相及的導入只是畫蛇添足影響正常的教學。因此,導入的設計一定要切題,復合教材的內容要求,不故弄玄虛,也不枯燥乏味。否則,不但起不到導入應有的作用,而且有可能會弄巧成拙。
三、 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導入藝術”的策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課中,導入環(huán)節(jié)如果安排和設計得好,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那就會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接受知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采用什么導入方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呢?
關鍵詞:價值觀 知識傳授 社會 實踐
在課程目標中提出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把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擺在了核心地位,成為課程改革中的一個亮點。下面筆者就此次新課改如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要處理好知識的傳授和培養(yǎng)價值觀的關系
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以往歷次政治課改對價值觀的重視程度不夠,加上傳統(tǒng)的課程評價標準也過分看重學生在考試中的成績,忽略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和價值取向,導致許多思想政治課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實際上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不僅違背了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與培養(yǎng)合格公民和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總目標相背離,嚴重弱化了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此次新課程改革無論在課程目標還是在評價建議上都強調了價值觀培養(yǎng)的重要性,是這次課改的一個大的亮點。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在課程改革推行的幾年中,許多政治課教師又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整節(jié)課的教學完全以所謂的"學生活動"、"小組協(xié)作"、"合作探究"為主,幾乎沒有或很少有對知識的系統(tǒng)地歸納、總結和講解。這種做法雖然表面上倡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關注了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但并沒有真正教會學生怎樣進行正確的價值評價,怎樣正確地做出價值選擇。因此,這種做法與上面的做法并無本質的不同,是對新課程改革精神的錯誤理解,同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背道而馳。
出現(xiàn)上述兩種極端做法的根源在于有些思想政治課教師并沒有搞清楚知識的傳授和培養(yǎng)價值觀的關系。傳授知識實際上就是幫助學生獲得對客觀世界及人類自身實際需要的正確認識,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則是幫組學生在改造世界中做出正確的價值評價和價值選擇。因此,作為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主力軍的政治課教師既要克服保守思想,又要避免搞形式主義。課程改革不是全面否定,而是揚棄,是繼承中的創(chuàng)新,我們每一位政治課教師在教學中要辯證的處理知識的傳授和培養(yǎng)價值觀的關系,避免走極端,把價值觀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二、要處理好培養(yǎng)價值觀與整個社會的關系
科學的合理的價值評價是做出正確價值選擇的基礎。價值評價不同于一般的對客觀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認識,而是主體對于某種事物能否滿足人們利益、需要的一種認識。因此,價值評價必須考慮主體的利益和需要?,F(xiàn)實生活中主體的利益和需要是有差異的,如何使主體對自身實際需要有正確的認識,是形成科學的合理的價值評價的必要條件。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許多思想政治課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往往并不關注學生對自身實際需要的認識,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流于形式。他們的教學比較封閉,教學方法僵硬,經常照本宣科,教學脫離社會和時代背景,缺乏對國情、國策理性的分析和認識。
要使他們形成對自身實際需要的正確認識,必須把他們從個人利益的狹隘天地里解放出來,培養(yǎng)他們關心他人、關注社會的意識,加強與社會的聯(lián)系。要使他們認識到社會利益不僅是個人利益實現(xiàn)的前提,也是確定個人利益和需要的最高標準。
筆者建議,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要盡量做到:(一)把教學內容置于整個社會和時代的大的背景中,形成教學內容和社會背景的有機聯(lián)系,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時代和社會的脈搏。(二)以進行時事演講的形式鍛煉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社會的意識。(三)教師要經常開展關于國情、國策的教育,以對國情、國策深入理性的分析,使學生形成為國家、為社會而奮斗終身的理想和信念。(四)以主題班會、辯論等形式開展個人發(fā)展與社會的關系的深入討論,使學生明確個人需要和社會利益的和諧統(tǒng)一是價值觀的最高標準。
三、要處理好價值觀的培養(yǎng)與實踐的關系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根本途徑,也是檢驗價值的根本途徑。在實踐中,不僅主體對客體認識的真理性得到檢驗,而且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和價值評價也得到確定和檢驗。一句話,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歸根到底不是主觀范疇內的事情,而是實踐范疇內的事情。
此次高中政治課程改革首次提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課程目標,不僅強調了價值觀培養(yǎng)的重要性,而且在課程理念中明確提到"本課程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這無疑為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指明了正確的途徑,那就是把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
在課程改革推行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這么一種現(xiàn)象,有些高中政治課教師雖然認識到了學生價值觀培養(yǎng)的重要性,但沒有找到使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評價和做出行為選擇的正確途徑。他們經常以課時不夠,進度緊,難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由,很少或幾乎不給學生提供和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的機會。這種做法追根究底還是沒有脫離應試教育的影響,與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的目標南轅北轍。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素質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7-0257-01
初中思想政治課,由于其學科本身的特點、性質決定,在教學過程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科知識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知與行的統(tǒng)一。這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該學科獲得好的數(shù)學效果,必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思想政治課素質教育主要任務是兩個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覺悟水平和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人從事初中政治課教學多年,積累了一些經驗,現(xiàn)談談幾點體會。
一、教師本身的素質要自覺提高
1.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隨著深化改革的發(fā)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作為政治教師不能滿足于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fā)展的需要。
2.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教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這就需要教師做到:(1)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學生中大發(fā)言論,誤導學生。(2)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教師要熱心善事,讓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在校園里、在學生中傳揚。
二、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興趣
1.組織辯論。初中學生雖然知識還不夠豐富,但他們也具備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為了上好辯論課,我在課前確定了辯論題,把同學們分為正方和反方,廣泛收集有說服力的資料。上課時,他們各推出四位能說會道的同學上臺辯論。辯論時,老師充當主持人,通過辯論課,同學們不僅拓寬了知識面,還鍛煉演講和表達的能力。
2.開展討論。我讓學生前后四人組成一個小組,對于一些的教材,讓他們就某一觀點,某一現(xiàn)象,發(fā)表見解,開展討論,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讓學生自己去琢磨,自己去探索,再相互把它講出來,互相拾遺補缺,概括總結,這樣的討論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課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在教學中,運用“讀、議、講、練”的教學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白x”是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的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讀,提高讀的質量。結合實際,把握好重難點,提出“讀”的提綱。同時要精讀,讀懂,掌握基礎知識;“議”是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互相學習,自我教育的過程,教師要把握好主題,明確議題,開拓思維,適時引導,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激發(fā)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有效地培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講”是教師對關鍵問題的點撥。教師對重點知識給予精講,及時對學生糾編,解疑。“練”是知識鞏固、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教學及時反饋,及時補缺。使學生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形成知識樹。
下面就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政治課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
一、課外閱讀。
思想政治課,不能忽視課外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這一點我深有感觸?,F(xiàn)階段確實有一部分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對時事政治或社會漠不關心。針對這種情況,我覺得有必要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我的做法主要是為學生搜集時政材料,對每個熱點問題給出一到兩個提示問題,定期印發(fā)給學生課后閱讀。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的特點是不需要教師的直接參與,既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的效率;既可使課堂所學的知識在課后進一步得到內化,也可使即將要學的知識在課前就得到預習。同時,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也得到了增強。
二、創(chuàng)設問題。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非常重要,它是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索、自行發(fā)現(xiàn)、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師輸出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中可用“問題”來創(chuàng)設情境的契機很多。
三、主題討論。
教師事先確定一個主題,組織學生有的
放矢地開展定向式討論;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圍繞有爭議的中心論題進行自由式討論,以獲得多樣、獨特、合乎條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將學生分為正反兩方,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針鋒相對的論辯式討論;在辯論中,有的學生言之有理,有的學生可能模糊,有的可能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而這恰恰鍛煉了他們隨時辨別正誤的判斷能力。通過這類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刻領會教材知識點的內涵,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了。
四、視頻教學。
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 是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視頻可以直觀,形象地再現(xiàn)客觀事件,它的生動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這些教學手段以其多樣化的信息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之本來抽象的材料學起來形象生動有趣味。
高中階段的思想政治學科是一門融合了經濟、政治、文化、哲學多種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其學科目標是促進學生形成科學的“三觀”,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具備現(xiàn)代化意識的公民。從內容上看,這門學科涉及的知識面十分廣泛;從目標上看,這門學科的目標十分抽象與宏觀。基于思想政治學科內容和目標的特點,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素材來解釋、說明并印證該學科的教學內容,進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實施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傳統(tǒng)的教材教參,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的素材可以為我們所用。如果我們能夠精選身邊的素材,并對素材進行合理的加工、整理、提煉,這些素材會成為我們開展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的寶貴資源。
一、留心生活中的素材
在很多人的眼中,思想政治學科是一門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學科,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認知,才使得部分學生產生了“思想政治學科無用”的觀念。但事實上,思想政治學科看似抽象的理論知識,其實全部都來源于活生生的生活實踐,并且我們學習思想政治學科知識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把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之中。因此,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留心生活中的素材,積極利用生活素材對教學活動進行解釋和說明。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的理論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例如,筆者在教學“國家財政”這部分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國家財政”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就結合了學生比較熟悉的“道路建設”進行了如下的分析:“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到處都是縱橫交錯的道路,這些道路的修建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你們知道建設這些道路需要耗費多少資金嗎?據統(tǒng)計,我國一級公路的建造成本最低也要1500萬元每公里,即使是二級、三級公路,每公里的建造成本動輒幾百上千萬,這么高昂的費用從哪里來呢?很顯然,依靠個人完全不可能,這時候只能由國家來‘買單’,而這些問題都屬于國家財政的范疇?!蓖ㄟ^引用這種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化素材,不但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幫助學生輕松而深刻地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
二、積極利用時事素材
思想政治學科并非是一門封閉的學科,相反,這是一門與時事、時代緊密相連的學科。然而,長久以來,我們的教師總是習慣直接用教材上的事例進行知識講解,導致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總是滯后于現(xiàn)實,既影響了思想政治學科的現(xiàn)實感,又減少了學生學習的新鮮感。因此,教師要打破教材限制,積極利用時事素材來對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進行補充。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授《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時,就在上課的時候給學生補充了一些關于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在講到《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時,就給學生分析了當下比較熱門的“烏克蘭問題”,結合知識點給學生分析烏克蘭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在烏克蘭沖突中一些主要國家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背后原因……通過這種時事素材的運用,既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又能為思想政治學科補充新鮮血液,更好地彰顯思想政治學科的價值和功能。
三、重視開發(fā)本地鄉(xiāng)土素材
比起課本上的素材,學生對于本地的鄉(xiāng)土素材會更為熟悉,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每一個地域的鄉(xiāng)土素材都具有自身獨特的地域特征,因此,積極地利用鄉(xiāng)土素材可以讓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和形式更加靈活化、多樣化。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授文化與生活這部分內容時,就經常結合本地的一些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人文景點等進行講解,不但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也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了自己的家鄉(xiāng),進而培養(yǎng)了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總之,我們在開展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時,一定不能把眼光局限于薄薄的教科書之中,要敢于突破教材限制,積極利用我們身邊的一些素材,使得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不再那么“高不可攀”,而是更加“接地氣”,更加具有實用性。只有這樣的教學內容才能讓學生產生興趣,才能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才能體現(xiàn)思想政治學科的價值要求。
參考文獻
[1]張艷霞.讓身邊的素材成為課堂教學的“酵母”[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2(9).
一、精選時政熱點,激感共鳴
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理科方向學生不考政治,所以理科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后不用學政治,文科生雖然高考要考政治,但文科考生相較理科考生要少得多。正因為這種功利思想的影響,很多學校,包括一些領導和教師,對政治課也不重視。因此,政治課成了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課程。大部分學生消極對待,政治教師覺得政治課不好上,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不失政治課的育人功能,我們作為政治教師也在多方面想辦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目的是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任教學校每個教室都安裝了電腦,方便學生查閱資料,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筆者在班上進行分組,四位同學一組,輪流進行播報,每組都有機會,排好順序,第一輪結束后又重頭開始。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了,每組為了做好播報,他們需要發(fā)揮團隊精神,精心設計、選擇時政熱點,而且形式多樣,有文檔形式,也有PPT形式,且設計美觀,從視覺上吸引了學生,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主動性。
由于國際、國內以及身邊和生活中每天發(fā)生的事很多,有價值的時政熱點自然也很多,選擇哪一則時政新聞播報更有價值呢?這就需要各小組組員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借助網絡、報刊、電視新聞聯(lián)播等渠道去了解、去捕捉時政熱點,為學生提供探究性學習和研究的機會,這樣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播報中讓全班同學共同分享時政熱點,無形中拓寬了學生視野,激發(fā)了情感共鳴。
二、巧用教材內容,解讀時政熱點材料
在高中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將時政熱點內容與思想政治教學緊密結合,以適應新的歷史時期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分析能力,從而增強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這是政治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從筆者30年的教學經驗及對高考試題的把握分析來看,高中思想政治課有一個很大的特點:與時俱進,緊扣時政熱點,查看每一年的高考試卷就會發(fā)現(xiàn)不管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出題者選擇的背景材料都是近一年來的時政熱點問題,如關乎民生方面有:物價、房價、三農,社會保障制度,企業(yè)發(fā)展,就業(yè)問題等。所以從高考角度分析,學生提前了解和分析了相應的時政材料,在考試中遇到相應的時政試題時,學生不會慌,可發(fā)揮出更好的水平。為此,我在學生播報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在時政熱點材料播報完后,要求他們根據所播報材料內容,分別從所學的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政治常識、文化常識等相關角度設問,然后讓同學們分析作答。以訓練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在文科班,因為與高考聯(lián)系緊密,所以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高漲。
近期筆者任教班級正在進行第一輪復習《經濟生活》部分,在2017年3月10日高二文科班(19班)第七組的楊帆、趙福洋、鄒莉、萬海玉同學播報的時政新聞材料《我國的二孩政策》:2015年我國實施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二孩是人口穩(wěn)定增長的重要因素。2016年兩會進一步提出完善全面二孩政策配套措施。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該政策將會拉動國內家庭生育二孩比率迅速上升,另一方面為二孩家庭提供了生育保障,從而帶動了國內母嬰產品的銷量大幅上漲,短期內母嬰用品價格將居高不下,成為投資、消費的一大熱點。
學生設計的問題是:根據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談談二孩政策對我國國內母嬰產品的消費和產業(yè)發(fā)展帶來的影響?學生播報后拋出問題,筆者引導學生利用教材相關內容解讀時政材料。學生想到的知識點有:需求影響價格;居民消費水平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價格變動影響生產經營;消費的反作用等等。讓學生學會將所學的知識遷移應用。因此在政治課講授中,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將最新時事和社會新聞作為課程教學的素材,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選用學生關注而且熟悉的重大時事適時融入課堂,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學習自覺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探究心理,把政治課中抽象、枯燥的理論化為具體的感性知識,對于教材文本知識的應用,尤其是疑難知識的解讀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甚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使學生對教材上的知識點有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學而能用、學而會用。
三、做好點評與總結升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