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醫(yī)康復治療對植物狀態(tài)患者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明確中醫(yī)康復治療對于腦外傷術后植物狀態(tài)患者的實際效果和影響。方法20例腦外傷術后植物狀態(tài)患者作為研究組,進行中藥方劑、針刺治療,20例沒有開展康復治療植物狀態(tài)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昏迷恢復量表(CRS-R)評分。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CRS-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RS-R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CRS-R評分(0.36±0.09)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0.07±0.0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yī)康復治療對于腦外傷術后植物狀態(tài)患者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腦外傷;植物狀態(tài);中醫(yī)康復治療;昏迷恢復量表評分
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交通行業(yè)和建筑行業(yè)得到了高速發(fā)展,腦外傷患者數量有所增加。腦外傷患者發(fā)病急、病情復雜,必須要為患者開展有效的急救和治療,雖然急救水平的提升對患者生命進行了挽救,但腦外傷術后患者容易呈現植物狀態(tài),必須要為植物狀態(tài)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水平[1]。為了明確中醫(yī)康復治療對腦外傷術后植物狀態(tài)患者的實際影響,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20例腦外傷術后植物狀態(tài)患者作為研究組,進行中藥方劑、針刺治療。選擇同期收治的20例沒有開展康復治療植物狀態(tài)患者作為對照組,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0例腦外傷術后植物狀態(tài)患者作為對象,將20例患者作為研究組,選擇同期收治的20例沒有開展康復治療植物狀態(tài)患者作為對照組。入選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目的、方法、意義知情同意,并且40例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協會審核批準。對照組患者男15例,女5例;患者年齡27~48歲,平均年齡(32.94±7.93)歲;體重43~70kg,平均體重(56.21±8.81)kg。研究組患者男16例,女4例;患者年齡28~49歲,平均年齡(33.21±8.84)歲。體重44~70kg,平均體重(56.78±8.56)kg。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guī)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行中藥方劑、針刺康復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具體為:①中藥方劑治療。組方為:黃芪30~90g、當歸20g、赤芍10g、川芎30g、桃仁10g、紅花10g、紅棗10g、甘草6g、制白附子10g、全蝎3g、僵蠶10g、膽南星10g、三七粉6g、丹參15g、石菖蒲12g、遠志12g、郁金10g、人工牛黃0.25g,辨證加減治療,水煎服,1劑/d。②針刺治療。選擇人中、百會、神庭、足三里、手三里、曲池、太沖、十宣作為主穴,為痰瘀阻竅患者選擇膈俞、血海、豐隆、中脘、天突作為配穴,為痰熱壅肺患者選擇中脘、豐隆、天突、肺愈、尺澤作為配穴,為風痰閉竅患者選擇豐隆、中脘、合谷、風池作為配穴。人中穴進行強刺激,運用雀啄刺法,百會、神庭穴位針刺以后為患者連接電針儀,連續(xù)波,十宣穴位點刺進行放血。其余穴位常規(guī)針刺操作。中醫(yī)康復治療1次/d,1個療程為10d,連續(xù)治療3~9個療程。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CRS-R評分。評分標準為:若患者執(zhí)行命令、眼球運動、肢體運動、語言、吞咽、情感反應等均不存在,則為0分;若患者有微弱動作,刺激以后存在肢體運動,偶爾有眼球追蹤,能夠吞咽流食,偶爾流淚,則為1分;若患者能夠執(zhí)行簡單指令,并且說出單詞,能夠沒有目的隨意運動,能哭笑,能吞咽稠食,經常眼球追蹤,則為2分;若患者能夠執(zhí)行指令,能夠完全說整句話,可以具有目的隨意運動,患者可以有意注視,可拒絕,患者存在正常情感反應[2]。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CRS-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RS-R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CRS-R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當前交通運輸事業(yè)的高速發(fā)展,車禍的發(fā)生率有所升高,導致顱腦損傷發(fā)生率不斷升高,在顱腦損傷手術后,植物狀態(tài)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狀態(tài)[3-5]。植物狀態(tài)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意識障礙,屬于覺醒無意識狀態(tài),患者缺乏對于自身、周圍環(huán)境的意識,患者的下丘腦以及腦干功能基本得以保存[6-8]。通常情況下,植物狀態(tài)持續(xù)一個月以上就是持續(xù)性植物狀態(tài)(PVS)[9,10]。PVS對患者、家庭、社會均帶來了較為沉重的負擔,持續(xù)性植物狀態(tài)患者是否需要治療,應采取何種治療方式仍然是臨床中主要探索問題。中醫(yī)康復治療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中醫(yī)康復治療主要包括中藥方劑、針刺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CRS-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CRS-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中醫(yī)康復治療對于腦外傷術后植物狀態(tài)患者具有顯著的效果,可顯著改善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促進患者預后的改善,對于患者后續(xù)生活質量的改善意義重大。綜上所述,為腦外傷術后植物狀態(tài)患者開展中醫(yī)康復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患者CRS-R評分,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陳星 單位:廣東三九腦科醫(yī)院神經康復科植物狀態(tài)促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