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新媒體語境下老人與媒介素養(yǎng)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語境下老人與媒介素養(yǎng)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媒體語境下老人與媒介素養(yǎng)

【摘要】與科技進步相伴而來的是前喻文化中老人的權威逐漸消弭,同時由于部分媒體的片面報道,老人群體形象逐漸被重新定義和邊緣化,老人要適應快速發(fā)展的社會,媒介素養(yǎng)就成為不得不提及的重要議題。

【關鍵詞】媒介素養(yǎng);老人;失落;新媒體;語境

一、背景分析

(一)新媒體語境

提及媒介素養(yǎng),聯(lián)想幾個關鍵詞,老人這個詞語很少被包括其中,我認為,原因在于現(xiàn)在是一個強調速度、創(chuàng)新和容量的社會,換句話說,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和龐大的數據庫正在不斷充盈著當今社會,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信息的傳播速度和水平達到空前的水平,信息爆炸、互聯(lián)網+、大數據、新媒體這些詞經常被我們用來形容當今社會的某些特征,問題的癥結在于,這些詞匯很難與老人群體聯(lián)系起來,甚至恰恰相反,慢、舊、乏才是我們對老人固有的印象,就此不難理解,為什么我們很難將媒介素養(yǎng)與老人聯(lián)系起來了。

(二)文化的轉型

老人和新媒體甚至于說和我們這個“新”社會本身就是存在某種矛盾的。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米德將文化區(qū)分成三種不同類型,即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在前喻文化中,晚輩主要向長輩學習,權威來自過去;在并喻文化中,晚輩和長輩的學習都發(fā)生在同輩人之間,權威來自同輩楷模;后喻文化中,年輕人獲得了新的權威,使得長輩需要反過來向晚輩學習。”很明顯,我們如今已經進入后喻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社會變遷急劇加速,經驗在這個創(chuàng)新就是資本的時代似乎沒有那么重要了,就此老年人的權威隨著經驗作用的削弱而漸漸下降,而年輕一代則生于這個時代、長于這個時代,他們較少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約束,能更好地適應時展的需求,成為時展的生力軍和主力軍。

二、老人面臨的新媒體困境

(一)倫理秩序的沖突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類俗語,實際上是包含某種社會秩序在其中的,這讓我聯(lián)想到中國的長老制。中國對于長幼秩序的劃分向來是嚴苛的,父為子綱的觀念根深蒂固,然而當傳統(tǒng)的辦法不足以解決當前問題時,存在于老人與年輕人之間的教化關系就自然減弱,在高速發(fā)展和變遷的社會中,習慣與經驗反而成為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阻礙,傳統(tǒng)的秩序受到互聯(lián)網技術大潮的沖擊,新技術的主導性與“父父、子子”的綱常觀念之間出現(xiàn)了難以調和的沖突與矛盾。與傳統(tǒng)觀念相反,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老人經濟地位偏下、社會影響力低,以及在網絡媒介環(huán)境中老人進行傳播活動的頻次不高等特性,使得老人群體在社會話語權與媒體話語權中并不占主導地位,屬于社會和信息傳播中的弱勢群體,這種觀念與現(xiàn)實、傳統(tǒng)與當下情景的強烈反差,可以用來解釋當今社會老年人群體普遍出現(xiàn)的失落感與迷茫無助感。

(二)媒體塑造下的老年群體

與新時代格格不入的老年人群體漸漸被主流文化邊緣化和刻板化。一方面,媒體通過設置議題、貼標簽等方式完成議程設置,在此過程中,老人的形象常以負面出現(xiàn)。由于媒體對老人問題性新聞事件的集中表現(xiàn)、對老人負面形象報道幅度的增加等做法,對老人的刻板印象逐漸形成。另一方面,當今社會,網絡輿論話語權強勢形成,而老人在網絡輿論中話語權嚴重缺位,老人負面媒介形象的輿論就此逐漸形成。負面老人媒介形象形成老人群體集體污名化、對老人群體文化拒斥、社會排斥等負面影響,加深了人們對老年人和老齡化的誤解,這種與傳統(tǒng)觀念的強烈背離,進一步加深了老年人群體的失落感。

三、老年人群體的媒介素養(yǎng)

(一)現(xiàn)狀分析

在老齡化嚴重的我國,在老人群體失落感劇增的今.9NewsDissemination新聞傳播應用研究天,老人與媒介素養(yǎng)的關系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不僅僅是一種使用行為,更是老年群體在融入這個日新月異發(fā)展的社會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在我國,比起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tǒng)媒介,網絡在老人的媒介接觸行為中占比較小,在與新媒體的接觸中,由于老人自身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的不斷下降,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也有部分老年人對新媒體抱有興趣和積極的態(tài)度。以微信為例,越來越來多的老年人開始使用微信這一社交軟件,通過語音聊天、視頻對話等新型的通訊方式,老人可以更加便捷地與親朋好友保持聯(lián)系,由此更好地維持感情,減少孤獨。然而與這種積極適應新媒體行為相悖的是社會對老人的定性,還是以微信為例,微信可以在智能手機上運用,可是商家針對老人推出的卻是功能單一而簡單的老人機,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老人使用智能手機和社交軟件的行為。據調查顯示,更多的老人傾向于用媒體獲取信息,而很少信息,即使是信息也很少是自己原創(chuàng)。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冗雜而繁多的信息讓人很難分辨出真假,《社區(qū)老年群體網絡媒介素養(yǎng)教育闡述論文》中寫到,“老年群體對于媒介世界信息真?zhèn)蔚谋嫖鲆约鞍踩婪?,都缺乏必要的知識和判斷能力,如對釣魚網站的鑒別、對網絡病毒的預防、對網絡詐騙手段的識別等,這些都需要學習和掌握。”老年群體由于年齡的原因,不少有慢性疾病,他們更關注健康問題,但難分辨醫(yī)療信息的真假,在2016年3月由新華網報道的“中消協(xié)公布老年人消費十大受騙案例中,有病亂投醫(yī),輕信來路不明的網絡醫(yī)生情況,排在第一位?!?/p>

(二)案例分析

《中國青年報》發(fā)表的《使用新媒體的老年人媒介素養(yǎng)高》一文中寫到:凱迪數據研究中心《中國網民網絡媒介素養(yǎng)調查報告》,顯示本次被調查網民的媒介素養(yǎng)平均值為3.60,處于中等水平,其中新媒體使用能力最強、批判性理解能力最弱,按年齡段劃分,使用新媒體的老年人媒介素養(yǎng)水平最高,完全不輸中青年群體。何凌南解釋,愿意使用網絡的老年人往往是收入和教育程度較高的精英人群。使用新媒體的老年人媒介素養(yǎng)水平最高這一點有些出人意料,而這篇報道采用“使用新媒體的老年人媒介素養(yǎng)高”這一點作為標題,說明編者認為這一點是比較有吸引力和噱頭的,這與我們腦海里老年群體媒介素養(yǎng)不高的固有觀念相沖突。先不去探究這個研究的準確性,調查實際上已經對老年群體做出了劃分和選擇。在老年人的媒介接觸行為中,網絡本就占比較低,能夠接觸和使用新媒體的老人往往是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那一部分人,如此研究老年人使用新媒體的媒介素養(yǎng),實際上是把老年群體的大部分拋離在外,這其實有一種矛盾在其中,即階層固化不只是體現(xiàn)在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的論調上,在老年群體身上也有體現(xiàn),而真正受到網絡新技術嚴重沖擊的恰好是被這個調查排除在外的那部分老年群體,他們一方面經歷了傳統(tǒng)以經驗為重的尊卑秩序,另一方面,在他們步入老年之后,新的技術顛覆了這種傳統(tǒng),他們沒有接觸新媒體的精力和基礎,新技術的不可得和傳統(tǒng)地位的喪失進一步加強了他們的失落感。

結語

在這個光怪陸離、日新月異的社會,如何處理,使老年群體與高速向前發(fā)展的社會相適應,如何處理后喻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長幼尊卑秩序的關系,如何改變老年群體被框架出來的負面效應,如何加強老年群體在網絡輿論中的話語權,如何加強老年群體辨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Γ绾翁岣呃夏耆说拿浇樗仞B(yǎng)?這一系列問題都不只是關于老年群體自己的事情,讓老年人從社會轉型所造成的失落感中走出,應該是我們年輕一代需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丁卓菁.老人傳播學研究現(xiàn)狀[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1):5487-5489.

[2]馬莉,陳龍根.“互聯(lián)網+”下的社區(qū)老年群體網絡媒介素養(yǎng)教育[J].職教論壇,2016(15):76-80.

[3]張雪.新媒體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6,2(10):23-24.

[4]鄔晶晶.現(xiàn)階段老年人媒介素養(yǎng)現(xiàn)狀考察與提升對策[J].傳媒評論,2015(04):94-96.

[5]何平華、鄧香蓮、王曉嫻.全媒體語境下臺灣地區(qū)老年人閱讀現(xiàn)狀實證研究——以臺北市為例[J].中國出版,2014(05):53-56

作者:李筱佳 單位: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