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程材料課程教學中唯物辯證法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工程材料學是一門技術科學,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更偏重于具體實踐,是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工程材料科學當中蘊涵著豐富的唯物辨證主義思想。
1.1內因和外因
唯物辯證法認為:在事物的發(fā)展中,內因和外因同時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發(fā)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據(jù),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液態(tài)金屬材料凝固時,在液相中會產(chǎn)生具有固相結構的小核心,這就是凝固的內因,足夠大的過冷度是凝固的外因,當外因條件具備時,這些小核心就能長大,直至完全凝固。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同時又有其特殊性,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做到舉一反三;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就不會生搬硬套同義詞。例如,熱處理的根本原理在于通過對材料進行加熱、保溫、冷卻的過程,來改變材料的內部組織,獲得所需的性能。一般教材中,熱處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藝都是以碳鋼為例來講的,但是這種普適性的原理不僅適用于碳鋼,合金鋼、鑄鐵、有色金屬,甚至某些非金屬材料也是適用的,這體現(xiàn)了矛盾的普遍性。對于淬火這種熱處理工藝而言,用在碳鋼上可以使組織轉變?yōu)轳R氏體,提高了硬度;而用在奧氏體不銹鋼上則使組織轉變?yōu)閱蜗嗟膴W氏體,提高了耐蝕性。這就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1.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唯物辯證法認為:復雜事物發(fā)展過程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首先應該抓住主要矛盾;另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絕對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在實際應用中,能夠為零部件正確的選擇不同的工程材料非常重要。對于需要受力的機械零件而言,保證所選材料的力學性能滿足使用性要求就是主要矛盾,首先必須滿足;但對于在腐蝕環(huán)境下使用的機械零件而言,對材料耐蝕性的要求就上升為了主要矛盾,應選用耐蝕性較好的材料。
1.4矛盾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唯物辯證法認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tǒng)一的一對矛盾組合而成,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一對矛盾,也可以統(tǒng)一。例如,碳鋼的力學性能中,強度、硬度與塑性、韌性是一對矛盾,存在著此消彼長的趨勢,強度、硬度越好,那么塑性、韌性往往較差,要提高強度、硬度就會降低塑性、韌性,這正是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的具體體現(xiàn)。
1.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避免教條主義和主觀主義。例如,在常用的工程材料中,不銹鋼是耐蝕性較好的材料,但是,在富含Cl-的環(huán)境中它很快就會被腐蝕。因此,對工程材料的耐蝕性評價必須針對不同的具體環(huán)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論。
1.6事物的兩面性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都有兩面性,缺點用在另一個地方可能變成優(yōu)點。例如,在碳鋼中,硫元素和磷元素一般被認為是有害的,因為硫會引起鋼的“熱脆”,而磷則會引起鋼的“冷脆”,并且這兩種元素均降低鋼的焊接性能。但是換個角度思考,所謂廢品只不過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是否有能夠用到這些“缺點”的地方呢。利用這種易脆的特性,用來制造炮彈的彈殼,不是正好可以增加彈片的碎化程度,提高炮彈的殺傷力。
2.結語
人們進行任何活動時,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以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在自然科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把哲學的基本原理與課程的具體內容結合起來,不但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自然科學課程知識的理解,還能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掌握科學的方法論。
作者:王軍 付業(yè)俊 鄒開金 單位:武漢紡織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