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成人教育的特性及實踐形式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成人教育的特性及實踐形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成人教育的特性及實踐形式分析

[摘要]成人教育具有獨特的屬性,在發(fā)展過程中必然會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根據成人教育所特有的終身教育、悟性教育、擬真型教育、雙體式的研究型培養(yǎng)教育等特點,面對當前成人教育所陷入的主體倒置、傳統(tǒng)師尊思想等困境,及時矯正成人教育中錯位的主、配角思想,有限度地加入恐懼教育的理論,通過建立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教師教學素質評價模式、教育者基金支持模式、鼓勵創(chuàng)業(yè)教育等模式,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成人教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成人教育;特性;模式

一、成人教育特性分析

對于教育的概念,各國的發(fā)展中都有對其不同的解釋。在美國托馬斯.杰斐遜的教育觀點被認為是美國最早、最完整地提出公共教育制度的[1]。作為成人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諾爾斯在總結親身經驗的基礎上借助于前人的意見,詳細闡述了成人教育的差異性及必要性。當今社會中,所謂的成人教育是指教育者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按照一定的教學計劃引導傳授教學內容及知識經驗的特定行為。當今社會人才的稀缺使得成人教育在各國都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質量,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是當下國家發(fā)展教育的重頭戲,同時也是“新常態(tài)”下推進我國建立終身學習思想發(fā)展的“大邏輯”。

(一)成人教育是對受教育者素養(yǎng)的教育

傳統(tǒng)教育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教授,而成人教育的側重點與傳統(tǒng)教育有所不同。當代社會,很多受過教育的學者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后,但卻缺少與社會良性互動的能力。成人教育在于培養(yǎng)社會之棟梁,不僅在學術上使其具有一定的專業(yè)領域地位,在道德上也應是社會的楷模。成人教育的理念不僅是要有大樓,有大師,更重要的要有成人文化,成人精神,成人教育應有矗立不倒的“道德圍墻”[2]。

(二)成人教育的基礎是一種“悟”性教育,是一種精神上的教育

傳統(tǒng)教育多以“聽”的形式進行教育,而成人教育則與其不同,充分發(fā)揮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獨自領悟知識背后的含義。教育最有效的途徑是啟迪學生思維,讓成人受教育者從學習者變?yōu)樘骄空?,?chuàng)新就成為對學習的最好詮釋。成人教育的目的也即如此[3]。成人教育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教育。伽達默爾說,能夠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語言[4]。傳統(tǒng)教育實際上是一種簡單的言語式的教育,但是進步的速度也是被其自身的局限性所遏制。而成人教育則是一種精神的教育,老師只是用言語勾勒畫面,具體的內容需要學生在精神層面去體味。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固定思維模式,終將過多地束縛學生的思維,削減學生學習的興趣,甚至會造成考試作弊等不良風氣。而如今我國實行的成人教育,作為一種“悟”性的精神上的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增強學習興趣,拓寬學生思維,還可以消除抄襲、剽竊等不良的學術行為,更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術型社會風氣。

(三)成人教育是對特定主體進行的平民教育

成人教育的受教育主體,必須是年滿18周歲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與一般傳統(tǒng)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限制范圍。其必須是具有主觀學習意愿的完全行為能力人,而一般傳統(tǒng)教育并沒有嚴格的受教主體的行為能力的限制。當然,年齡的限制并不意味著成人教育是一種貴族教育,成人教育也是一種平民教育。早期晏陽初曾提出,惟致予畢生之力于平民教育,一息尚存,此志不渝[5]。在我國,只要是年滿18周歲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都有自主選擇進行成人教育的權利。只要成年人主觀有繼續(xù)學習的意愿,其便可以進行成人再教育。這種有教無類的思想,迎合了當前經濟形勢下人才稀缺的國際發(fā)展形式,意在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

(四)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基礎

國家富強是源于人才的充裕,因此建立終身學習型教育對一個國家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所謂終身學習,是在人類連續(xù)不斷累積知識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潛能,激勵并使人民有權利去獲得他們終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價值、技能與理解,并在任何任務、情況和環(huán)境中都有信心、有創(chuàng)造且愉快地應用它們[6]。成人教育是教育到終身教育的過渡,而傳統(tǒng)的教育形式大多是“一時性”的教育,不能徹底解決社會發(fā)展與人才短缺之間的矛盾關系。只有不斷培養(yǎng)成年人的學習興趣,讓其將讀書的欲望渲染于整個社會,才能從本質上逐漸實現終身教育的模式。

(五)成人教育是雙體式的研究型培養(yǎng)教育

傳統(tǒng)教育的觀點中,大多數推崇“1+1”式的教學理念,即老師教一遍,學生學一遍的過度依賴的單體教育模式。而成人教育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雙體式的教育,它獨特的魅力在于,建立學生與老師教學相長的教育模式,教育者以啟發(fā)學生、勾勒學生腦海中的知識火花為教育目的,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破除格式教育的禁錮,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這種雙體式的教育模式突破了傳統(tǒng)的舊式教育具有“千校一面”、“萬人一面”培養(yǎng)模式的禁錮。更多的在于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踐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六)成人教育是一種擬真型教育

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是一種理論上的教育,雖其傳授的是真理,但是缺少了檢驗真理的步驟。因此,很多接受傳統(tǒng)教育的學者,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后,仍是白紙一張,毫無動手能力。當代的成人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擬真型教育,是一種實踐型教育。成人教育的教學內容更多在于讓學生親自動手或模擬進入社會后的現實場景,讓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原理的基礎上,真正地運用于現實生活中,增加了社會經驗。成人教育的獨特屬性,決定了其必將成為國內發(fā)展的熱潮。

二、成人教育的現實困境

(一)從教育者的角度分析,成人教育目前還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源于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束縛。傳統(tǒng)教育中,教育者居高臨下,具有不可置疑的特性,師尊的思想影響了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原本作為教育的主體與受教育者之間是教與學的普通“民事關系”,卻被傳統(tǒng)教育觀念曲解成類似于主體地位有別的“行政關系”。并且我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即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將知識看成是永遠正確的[7]。使得受教育的成年人無法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新性思維無法全面發(fā)揮。教育者還不能完全從傳統(tǒng)的思維中轉變,這使得當前的成人教育,并非為真正意義上所追求的成人教育。

(二)從受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受教育者對其主體地位理解存在偏差

實際上,成人教育的主體是受教育者,并不是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并不認為其是主體,缺少對知識探尋的渴望,總是基于傳統(tǒng)教育思想,過多地依賴教育者,在實踐中往往成為了教育者的配角,出現了“主配倒置”的異態(tài)。這樣的教學模式與開展成人教育的理念相違背,對這種關系錯位的理解,嚴重妨礙了成人教育的發(fā)展,阻礙了知識型社會的建立。

(三)從成人教育的環(huán)境分析,作為內在環(huán)境的學校,其規(guī)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成人畢業(yè)的學業(yè)規(guī)制上,教育課程設置的較少,相關配備不完善;學校在對受教育者保護規(guī)則的制定上比較欠缺。從成人教育的外在環(huán)境分析,社會風氣直接影響到成人教育的效果。由于我國成人教育的普及,很多人對其理解錯誤,認為成人教育是繳費后所得到的一種特殊服務而已[8]。這樣的社會風氣一旦形成,就會影響受教育者的主觀價值取向,其懷著“病態(tài)”的心理接受成人教育,扭曲了成人教育最初的目的。

三、成人教育需要有效的教育實踐形式

成人教育相對傳統(tǒng)教育有很大不同,其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從以專業(yè)教育為主轉向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有機結合;從以結果評價為主轉向以結果和過程評價結合的模式[9],迎合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目前,實施成人教育還需要有效的教育實踐形式與其相配合。

(一)矯正成人教育中錯位的主、配角思想

傳統(tǒng)教育的理念大部分還殘留在一些人的頭腦中,將這樣的理念加入到成人教育中是十分危險的。矯正傳統(tǒng)教育中錯位的主、配角角色至關重要。必須明確,受教育者是教育關系中的主體,占據著主角的位置,教育者是為他們提供服務的,是幫助他們實現價值的外界推力。因此,受教育者應加強其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其主觀創(chuàng)造性,在教育活動中,主動汲取知識,將所學到的付之于實踐。

(二)應有限度地加入恐懼教育的理論模式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研究所的學者最近關于教育提出一種新的觀念,即恐懼教育的概念,其認為在教育中適當加入恐懼感,有助于教育模式更好的實現[10]。目前成人教育的普及使得很多人對教育逐漸形成了扭曲的價值觀念,適當加入恐懼教育,可以扼殺一些“花錢買教育”的病態(tài)思想,提升成人教育的質量。雖然有觀點認為不應在教育中加入恐懼教育,因為其會影響受教育者對教育的初始認知。但是,在成人教育中加入恐懼教育是非常有意義的。首先,成人教育的受教育者都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即使恐懼為一種消極的情緒,作為主體的成年人,也應有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其次,恐懼可以孕育勇敢的品質,亞里士多德認為:勇敢是恐懼與信心方面的適度[11]。成年人需要這樣的打磨。最后,恐懼可以加強人的實踐能力。紐曼指出,恐懼在化學成分上與好奇心較為接近,因而許多所謂恐怖的事務對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12]。適度的恐懼教育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興趣,加強受教育者的自主實踐能力。

(三)建立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

當前的社會是一個網絡的時代,教育也應加入時代的要素?;ヂ摼W的普及,使得成人教育的形式多樣化。一些正在接受成人教育身處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受教育者,不用再擔心沒有時間進入課堂接受教育者的理論指導。利用網絡資源,利用云環(huán)境以及當前最流行的自媒體--微信[13],建立公共授課平臺,實現資源的共享。同時,這樣靈活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國際化教育的傳播、普及。成人教育中的成年人具有一定認知能力與實踐水平,課后自學也是成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建立公共學習平臺的方式學習知識,在提高學生興趣方便學生學習的原則下,實現知識的共享。

(四)建立高校教師教學素質評價模式

深化綜合改革,堅持依法治教,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已經成為緩解教育主要矛盾、破解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必由之路[14]。目前成人教育所出現的一些問題中,還包括教育者的自身文化素養(yǎng)低下等問題。很多教育者雖然經歷過高等教育的洗禮,但是其作為受教育者的時代,教育的理念仍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較深。因此,很多教育者缺少相應的實踐能力,這就為施教帶來了一定困難。建立高校教師教學素質評價模式,從主觀上激勵教育者不斷完善、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改正其自身的不足。

(五)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教師應重視調解學生的情感因素和心理活動,為學生提供無意識心理活動的環(huán)境條件,讓學生在無意識活動中升華心理和情感上的愉悅體驗[15]。其實,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主觀上不僅僅依賴教育者,受教育者也是關鍵因素。接受成人教育的受教育者均為成年人,價值觀念形成固定模式,很難在靠外界的力量予以改變,只有依靠受教育者個人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用同理心去感染身邊的受教育者,才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六)鼓勵創(chuàng)業(yè)式教育模式

任何教育都需要走進社會進行實際演練,成人教育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受教育者更好地融入社會。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模式,已不再適合當下社會的需要。成人教育應為受教育者搭建校園與社會之間的橋梁,鼓勵受教育者在經過一定知識技能的傳輸后,自行創(chuàng)業(yè),在短時間內提升受教育者的實踐經驗與社會閱歷。

(七)建設教育基金項目

在成人教育中,創(chuàng)立教育基金以支持成年人入學教育及創(chuàng)業(yè)教育。社會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來源于成人教育,因此,應對成人教育進行一定比例的支出。雖然成人教育在我國以各種形式的樣態(tài)呈現的較為普及,但仍然有一些貧困地區(qū)、家庭的孩子無法接受成人教育;一些正在進行成人教育的受教育者,因缺少創(chuàng)業(yè)實踐的機會,使得其缺少實踐能力,無法與社會的發(fā)展相適應。應當由政府引導,在一些法人、社會組織的支持下,建立教育基金,讓更多的人才回饋社會。綜上所述,科教可以興國,人才可以強國,一個國家要想繁榮富強,提升文化軟實力是必不可少的。成人教育的出現,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人才,促進了經濟、政治、文化的發(fā)展。成人教育在于提升每個公民的教育文化素養(yǎng),使每一個受教育者以一種正確的態(tài)度來面對成人教育事業(yè),在提升自我價值的同時,促進國家教育水平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露茜.托馬斯•杰斐遜教育觀中的經營話語釋義[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5(11):167.

[2]謝和平.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高什么[J].中國大學教學,2015(6):4.

[3]陸國棟.構建“六個協(xié)同”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4(18):52.

[4]Gadamer,Hans-Georg.TruthandMethed[M].trans-latedbyBarden&JohnCumming.NewYork:ThecrossroadPublishingcompany,1975:432.

[5]宋恩榮.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晏陽初卷[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37.

[6]高志敏.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學習化社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1.

[7]張紅霞.從國際經驗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則[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60.

[8]秦惠民.高等學校法律糾紛若干問題的思考[J].法學家,2011(5):105.

[9]彭南生,劉建清,曹陽,胡中凌.信息化推動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5(8):12.

[10]章樂.論恐懼的教育功能及其限度[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6):177.

[11]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廖申白,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77.

[12]保羅•紐曼.恐怖起源,發(fā)展和演變[M].趙康,于洋,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

[13]方堅銘.怎樣圍繞“慎獨”上好中國文化經典課[J].中國大學教育,2015(6):13.

[14]鐘秉林.加強綜合改革,平穩(wěn)渡過教育改革“深水區(qū)”[J].教育研究,2013(7):4.

[15]寧偉杰.淺談如何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8):70-71.

作者:高慶艷 單位:天津商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