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描述秋天的成語范文

描述秋天的成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描述秋天的成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描述秋天的成語

第1篇:描述秋天的成語范文

一、對比:言語形式的內涵清晰

言語形式與言語內容,是緊密相連的兩個方面。言語形式服務于言語內容,言語內容依賴于言語形式。相對于言語內容的感悟,言語形式的感悟比較困難。這是因為,言語形式隱含于言語內容之中,按部就班地解讀,學生難以發(fā)現(xiàn);就事論事地講述,學生難以領悟。為此,可通過教材改造,讓表達方法凸顯起來,清晰起來。這樣,可再現(xiàn)作者的思維,親歷寫作的過程,以加深文意的感受,促進文法的領悟。

二、示錯:言語形式的準確理解

言語形式因言語內容而決定,言語內容以言語形式為憑借??梢姡磺醒哉Z形式既是言語現(xiàn)象,更有實質需要。小學生閱讀多關注內容,一旦引領他們關注言語形式,他們很容易被現(xiàn)象所迷惑,運用往往依葫蘆畫瓢,機械地模仿,難以準確地遷移。為此,可巧妙示錯,超前調控,促其正確把握,準確遷移。如:閱讀《埃及的金字塔》(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學生把握了“運用數字,描述事物”的方法,自己運用便容易出現(xiàn)“機械地運用”及“惟數字是用”的錯誤。為此,學生解言語形式后,教者這樣引導:一同學學習運用數字描述事物的方法寫了家庭的變化,請好好讀讀,你覺得片段中的數字好在哪里?為什么?

為強化示錯效應,教學過程中,教者不要輕易點破,而要巧妙用錯,細心引領,促其頓悟,讓學生在深入思考中獲得準確的理解和真切的感受。

三、融合:言語形式的魅力彰顯

言語方式的魅力只有在言語內容中才能顯示,言語方式的運用唯有在言語活動中才能凸顯。從教學現(xiàn)狀看,少數教師忽視言語形式與言語活動的融合,難以彰顯語言的魅力;忽視形式遷移與文本內容的溝通,難以提升教學的效率。為彰顯語言魅力,提升遷移效率,須將言語方式的領悟與言語內容的感悟融合一體。如:《凡卡》(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語言特色是通過細節(jié)凸顯凡卡的悲慘命運,一般教師對“學徒生活”與“鄉(xiāng)村生活”的細節(jié)會去關注,而“準備寫信”和“美好夢境”關注不夠,使得學生對凡卡悲慘命運的感受缺乏深度,對言語魅力的感受缺乏整體。因此,在關注“學徒生活”與“鄉(xiāng)村生活”的同時,對開頭和結尾可做如下處理:

體會“準備寫信”的潛心之筆。文中準備寫信這樣敘述:“圣誕節(jié)前夜,他沒躺下睡覺。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幾個伙計到教堂做禮拜去了,就從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筆尖生了銹的鋼筆,摩平一張揉皺了的白紙,寫起信來?!睂Υ?,可引導細心閱讀,揣摩內涵:你認為“一小瓶墨水”、“一支筆尖生了銹的鋼筆”和“一張揉皺了的白紙”是誰的?是老板的嗎?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這很可能是凡卡早先準備的,“小瓶”、“筆尖生銹”、“揉皺”都不易被人注意,凡卡又將此放在老板的立柜里,更不易被發(fā)現(xiàn),這既說明凡卡的聰明,又說明他為寫這封信絞盡了腦汁,這與課文結局形成了強烈反差,進一步突出了他命運的悲慘??梢姡@是作者的潛心之筆。

體會“美好夢境”的畫龍點睛。文中的“美好夢境”這樣敘述:“過了一個鐘頭,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夢里看見一鋪暖炕,炕上坐著他的爺爺,搭拉著兩條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鰍在炕邊走來走去,搖著尾巴……”對此可這樣引導:讀了這段細節(jié),你高興嗎?為什么?凡卡的希望能實現(xiàn)嗎?為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什么呢?——凡卡的希望只能在夢境中實現(xiàn),因為那封沒有地址的信爺爺不會收到,即使能夠收到,爺爺也不會帶他回鄉(xiāng)下去,因為爺爺是老爺家的守夜人,要有能力帶他回家,就不會送他去當學徒了。這樣,就能使學生從意味深長的結尾中加深對凡卡悲慘命運的感受,體會了細節(jié)描寫的奇妙作用。

四、遷移:言語形式的內化運用

第2篇:描述秋天的成語范文

無論是直白的表達,還是比喻、擬人、象征等手法,謎語都能用簡短的語言精煉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引發(fā)孩子去思考,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秋謎語,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謎語11.【中秋謎語】中秋月餅

(電腦名詞一) 【答案】:節(jié)點

2.【中秋謎語】明天日全食

(打一字) 【答案】:月

3.【中秋謎語】長安一片月

(打《水滸》人物名) 【答案】:秦明

4.【中秋謎語】中秋朗月,賓主共賞

(成語二) 【答案】:正大光明

5.【中秋謎語】月是故鄉(xiāng)明

(打一農業(yè)名詞) 【答案】:光照

6.【中秋謎語】僧敲月下門

(打外國地名) 【答案】:關島

7.【中秋謎語】平日不思,中秋想你。

有方有圓,又甜又蜜。(打一食品) 【答案】:月餅

8.【中秋謎語】月有陰晴圓缺

(打經濟學名詞) 【答案】:自負盈虧

9.【中秋謎語】二月平

(打一字) 【答案】:朋

10.【中秋謎語】月與星相依,日和月共存

(打一字) 【答案】:腥

11.【中秋謎語】一對明月毫不殘,落在山下左右站

(打一字) 【答案】:崩

12.【中秋謎語】掬水月在手

(打一成語) 【答案】:掌上明珠

13.【中秋謎語】中秋月夜座談會

(打一氣象用語) 【答案】:明晚多云

14.【中秋謎語】同心改革為祖國

(打一字) 【答案】:中

中秋謎語2“斑竹一枝千滴淚” 節(jié)日 中秋節(jié) 長庚

“不負中秋夜明月” 成語 勝利在望

“此中秋月讓人看” 即物贈 十五張光盤 陳挺

“孤猿銜恨叫中秋” 7字六才句 這時節(jié)怎不悲啼 杏花雨

“寒食歲歲愴客心” 隱目 節(jié)日,中秋 青霜

“何事喜中秋” 《西廂記》一句 歡時節(jié) 半醉也疏狂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傳統(tǒng)節(jié)日二 春節(jié),中秋 虎里糊涂

“樂朝夕之與共” 節(jié)日 中秋 舒鈴

“離別正堪悲“ 3字民俗 拜中秋 相忘于江湖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綜藝節(jié)目冠節(jié)目用語,2+4 連線/中秋晚會 周剛強(歡樂英雄)

“人前強笑背人悲” 四字祝頌語 中秋快樂 瓊樓玉宇

“人生能有幾中秋” 四字電視劇 活著樂著 半醉也疏狂

“入樓早月中秋色” 數量詞 百本

中秋謎語3“使我三軍淚如雨” 節(jié)日二 教師、中秋 楓巖風羽

“昔日齷齪不足夸” 節(jié)日名 中秋節(jié) 飄零葉

“細雨弄中秋” 四字常言 有點過節(jié) 半醉也疏狂

“心惆焉而自傷” 節(jié)日 中秋 蔡毅雄

“心下快活自省” 節(jié)日 中秋節(jié) 空學來風

“一千里色中秋月” 2字中藥二 廣白、銀耳 黃庭周

“月到中秋分外明” 地理名詞二 節(jié)令、極光 唐楚鑫

“月到中秋已壯觀” 外幣冠量 十五美圓 高桑季

“中秋相近” 十三筆字 煲 白鶴微步

“子歸好在中秋前” 韓國老影片 種女 離別鉤

八十五 電影名 月到中秋

八月十五共清輝 五代詩目一 中秋月

八月十五回祖國·卷簾格 歷法用語二 夏至,中秋

八月望洞庭,千帆過眼簾 宋詩目三 中秋、湖上、泛舟

八月中秋·上樓格 茶葉名 黃金桂

中秋謎語41、中秋渡蜜月

---花好月圓

2、清風拂面中秋夜

---明月清風

3、中秋月夜座談會

---明晚多云

4、月是故鄉(xiāng)明

--- 光照

5、僧敲月下門

---關島

6、月有陰晴圓缺

---自負盈虧

7、二月平

---朋

8、月與星相依,日和月共存

---腥

9、一對明月毫不殘,落在山下左右站

--- 崩

10、掬水月在手

---掌上明珠

11、明天日全食

---月

12、中秋菊盛開

---花好月圓

13、長安一片月

--- 秦明

14、中秋歸來

---八歸

中秋謎語5謎面: 冬去春來又夏至 (打三字節(jié)日名)

謎底: 中秋節(jié)

解釋: 謎底別解為“節(jié)減去了中間的秋天”。

謎面: 元宵、中元、中秋節(jié)。 (打一消費名詞)

謎底: 3.15(消費者權益日)

解釋: “三”個節(jié)日都是月“十五”。

謎面: 女仔不太喜歡的東西 提示:系一個中秋節(jié)的慣用語

謎底: 人月兩團員

謎面: 呂布一神射,劉備愁心寬 打一節(jié)日紀念日

謎底: 中秋節(jié)

謎面: 中秋節(jié)前共團聚 打一出版印刷詞語

謎底: 合著

謎面: 華夏賀新年,神州喜洋洋 打一節(jié)日紀念日

謎底: 國慶節(jié),中秋節(jié)

謎面: 中秋節(jié)一到,丟了烏紗帽 打一體育詞語

謎底: 有望奪冠

謎面: 中秋節(jié) 打一字謎

第3篇:描述秋天的成語范文

一、點燃愛點

一位德國學者曾說過一段話: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都難以下咽;但將15克鹽放在一碗美味的湯中,你在享受美味湯肴的同時,就將15克鹽都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融入湯,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被學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走進樂器的世界》這一課中,A老師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是什么樂器呢?生答:小提琴、長笛等,表情漠然,語氣平淡。B老師是這樣導入的:請學生結合自己平時見過的、接觸過練習過的樂器,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樂器,并邀請有器樂特長的學生現(xiàn)場為大家演奏一段,因為有實際生活的體驗,所以學生的興致很高,滔滔不絕地描述出自己的感受,演奏帶給自己的樂趣。

乍一看,似乎覺得A老師導入簡潔,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但是仔細看哪個導入更受學生們的歡迎呢,誰真正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呢?我們說,A老師胸中有教案,重點考慮的是今天的主題就是“認識樂器”,想到的只是如何更快的揭示主題,完成導入這個任務。但是顯然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對這個鑰匙感興趣?這個鑰匙在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系在繩上是不是很突兀?而B老師胸中首先裝的是學生,點燃愛點,考慮這樣的內容能不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然后從生活出發(f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興趣出發(fā)。這樣的導入自然更高一籌,因為她既順利導入了新課,同時調動了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為接下來的探究活動開了個好頭。

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考慮這樣的問題:這樣的內容能不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而不是考慮教師自己的喜好。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熟悉的情境、具體實例,激起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二、尋找亮點

所謂亮點,就是美好而精彩的瞬間,它可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共鳴。作為學生,幾年下來音樂課上過幾十幾百節(jié),很多學過的知識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隨風而逝”,留在記憶中的也許就只有那幾個“精彩亮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課堂的某些精彩瞬間可以使學生終身難忘、一生受用,我們的音樂課就有意義和價值,就是有效的。

如在教學音樂《走進旦角》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識別彩旦這一角色,有位老師從學生耳熟能詳的成語“東施效顰”入手,激發(fā)學生欣賞的欲望,再讓學生看一看京劇舞臺上的東施是怎樣的形象(看視頻),學生們看了大笑,然后教師小結:東施被稱為彩旦,有很多彩旦是由男性的丑角扮演的。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和聽課老師的笑聲不斷,了解了“彩旦”這個行當的“特殊之處”,相信學生們記憶肯定深刻,接下來學生的回答表現(xiàn)也變得水到渠成。我作為聽課老師現(xiàn)在回憶起來也是情不自禁的微笑,印象深刻。這一段教學實錄反映了在經歷了這樣一段興趣盎然的音樂歷程之后,學生和聽課老師都深刻體驗感受了彩旦這一行當豐富的藝術感染力,大家說著、笑著、討論著,也讓這份感染力延續(xù)著。

在平時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我們不妨做個教學的有心人,充分挖掘、理解教材,努力開拓知識面,提高教學基本功,要考慮這樣的教學設計會不會給學生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要精心創(chuàng)造一個亮點,如一個感興趣的話題、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一段精彩的表演、一個因“意外”而生成的驚喜、新穎獨特的導入、巧妙自然的過渡,靈動智慧的對話、合理有效的方法等等,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帶著高漲的情緒來參加音樂活動。事實證明,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做到“每課有一個亮點且常換常新、切合學生實際”,就會有利于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從而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三、找準力點

琵琶彈奏,指法甚多亦頗為講究:輕攏、慢捻、抹復挑……只有合理地組合諸類指法,才能彈奏出美妙和諧的《霓裳》和《六幺》。琵琶彈奏亦如此,更何況教學乎?在音樂課上,需要教師確立探究的“點”并把握探究的“度”,找準著力點,精心設計,課堂才能更“精彩”,才能更有效。

且看某教師的歌曲教學《西風的話》教學設計:

教師首先用多媒體營造了一個秋天的情境,接著提問學生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什么季節(jié)?生:秋季。這時教師又用多媒體播放了美術作品《秋》《秋天的田野》《收獲》,接著又安排了請學生畫畫心中的秋天,介紹風箏的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動,最后僅剩下很短的幾分鐘學唱了歌曲《西風的話》……

我們分析一下,這節(jié)課因為目標太多,教師沒有確立一個明確的探究“點”并把握探究的“度”,找準著力點,一堂課40分鐘,樣樣都要顧及,結果音樂教學在對眾多目標的追逐中眼花繚亂迷失了方向,老師忙得不亦樂乎,學生應接不暇。課堂教學目標的最終達成情況我們就可想而知了!

再看另一位教師的教學設計:

教師首先激趣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課件播放風的聲音,讓學生用聲音、動作來模仿風;第二步在《西風的話》背景音樂下,欣賞表現(xiàn)秋天的美術作品《秋》,第三步朗誦《西風的話》歌詞,第四步根據所聽到的背景音樂《西風的話》用色彩表現(xiàn)秋天,第五步就作者和歌曲的介紹,進入歌曲教學,通過幾個小游戲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完成歌曲教學,最后鼓勵學生自編音樂劇《秋天的童話》……

第4篇:描述秋天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語文口語交際 培養(yǎng)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應轉變傳統(tǒng)教學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強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本人結合個人教學經驗,提出如下關于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創(chuàng)設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興趣

情境為強化學生個人生活體驗、拓展思維模式、激發(fā)表達欲望提供了有利環(huán)境。在教學中,老師應結合學生學習特點以及所教授內容,創(chuàng)設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的情景,激發(fā)學生表達興趣,促使學生在比較真實的環(huán)境下潛移默化的學習口語交際的技巧,以此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在進行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學和做”部分的《節(jié)約用水》教學時,向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在炎炎的夏日,一名同學在水池邊洗手,但是洗完之后不關水龍頭就走了,這是需要同學們上前進行勸說,讓該同學意識到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留下幾分鐘時間讓兩名學生為一組自行組織語言,之后讓其進行表演,這種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法不僅讓鍛煉了同學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使其意識到了節(jié)約用水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交際氛圍,鼓勵學生積極表達

課堂交際氛圍的良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口語交際教學的開展情況。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不僅能夠營造一種極具感染力的教積極教育情景,還能夠讓學生放松心情,在良好的氛圍中激發(fā)對學習的興趣,主動接受新知識。

在對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石榴》一文進行教學時,筆者首先要求學生口語交際說一下對石榴的了解和認識,當然,有些學生還沒有見過石榴樹,只是吃過,對其認識只停留在水果外形和內部結構方面,不了解其生長情況。對此,首先讓了解“石榴”生長情況的學生對其進行描述,之后讓孩子們進行交流,將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告訴其他同學,也在此過程中聆聽其他同學的描述。在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融入口語交際,強化學生的表達意識,培養(yǎng)他們主動表達的習慣,以此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三.課前舉行口語活動,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打破傳統(tǒng)教學常規(gu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積極舉行一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活動,促其在扎實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語言表達水平,繼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可在上課之前,抽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到講臺上針對某個話題表達自己的觀點,該活動采用輪流的形式進行,即可按照座位順序或者學號順序參與活動。

筆者在日常教學中就采用了這一活動方式,讓學生們自行發(fā)揮,自行選題,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名平時比較沉默、發(fā)言積極性較差的一名學生,他在活動中圍繞“秋天”這一話題展開了論述,首先他說是在學習《秋天》課文之后有感而發(fā)的,他首先用排比的方式表達了對秋天的喜愛,然后講了喜歡秋天的原因,整個講述過程用了許多成語和優(yōu)美詞匯,令我感到吃驚,沒想到他具有豐富的詞匯如、良好的表達能力。我對他表揚了一番,并鼓勵學生向他學習,豐富詞匯、提高表達水平。該教學模式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并且能夠讓老師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語文水平。

四.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

在小學教學中存在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即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的發(fā)言積極性要比成績稍差的學生的更高一些,老師們?yōu)榱藸I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往往會和成績較高且喜歡發(fā)言的學生進行互動,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課堂上參與互動、回答老師問題的學生就固定在少數學生之中,而不擅長發(fā)言且表現(xiàn)不積極的學生就成為了課堂上的“沉默分子”,導致這些學生越來越不愿意回答問題、和老師互動,不利于培養(yǎng)并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對此,老師應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對于基礎知識比較薄弱、不愛主動發(fā)言的學生,老師應有針對性地點學生名字進行發(fā)言,具體來講,在遇到比較簡單的問題時,讓基礎稍差且發(fā)言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參與互動回答問題,若回答正確,老師要不吝溢美之詞,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若回答不正確,老師可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說出正確的答案,并給予適當的表揚。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還能夠鍛煉他們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五.結語

第5篇:描述秋天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接受美學 期待視野 呼嘯山莊

中圖分類號:I0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5-0459-01

一、

宗教在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精神文化方面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滲透到生活的不同方面,如:社會生活,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在西方,尤其是說英語的國家,人們信仰基督教。它影響著人們的語言思維和生活習慣。幾乎所有的西方文化都反應了某些基督教徒的活動和一些關于文化的描述。比如,人們周末去教堂去禱告,為去世之人懺悔,并在死后葬在教堂。

宗教節(jié)日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隨著宗教和歷史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在西方文化中,有許多關于宗教節(jié)日的描述。這些在構建歷史和文化背景的過程中變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呼嘯山莊》中也有很多場景是描述宗教節(jié)日的。

例 1: …my companion wearied me with constant reproaches that I had not brought a pilgrim’s staff: telling me that I could never get into the house without one…

楊譯:他罵我不帶一根朝山進香的拐杖,告訴我不帶拐杖就永遠也進不了家……

方譯:我的同伴只管嘮嘮叨叨地埋怨我連一根朝圣用的拐杖都沒有帶,而沒有這根拐杖,我就休想迸得了那座房子……

大部分中國人信仰佛教。Pilgrimage是中國佛教教徒的一種宗教活動。楊苡認為中國讀者熟悉宗教活動。因此把“pilgrim’s staff”翻譯成“朝山進香的拐杖”。這種翻譯帶有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宗教色彩,充分考慮了中國讀者的期待視野。但是另外一方面,這樣翻譯就忽略并掩蓋了中西宗教文化活動的不同特點。在中國,當信徒去朝拜的時候,他們不需要用手杖。而在基督徒里,朝圣者在朝圣的路途中會經常用到拐杖。拐杖變成了朝圣路上的必備品。而方平譯成“朝圣用的拐杖”,這充分考慮了兩種宗教之間的不同點。兩位譯者不同的宗教文化北京影響著譯者的期待視野并最終影響著譯本的形成。

例2: Summer drew to an end, and early Autumn: it was past Michaelmas, but the harvest was late that year, and a few of our fields were still uncleared.

楊平:夏天結束了,已是早秋天氣,已經過了秋收季節(jié),但是那年收成晚,我們的田里有些還沒有清楚完畢。

方譯:夏天結束了,早秋也跟著消逝了,時令已經過了米迦勒節(jié)①。不過那一年收割的晚,我們還有幾塊田沒有開鐮收割。

中國人比較了解的一些宗教節(jié)日,比如: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愚人節(jié),感恩節(jié)等。但是我們卻很少了解圣米迦勒這個節(jié)日。從以上的兩個翻譯版本中我們可以看到,楊苡譯成“秋收季節(jié)”,而方平考慮到不同的譯成“米迦勒節(jié)”。

例3: I, who had determined to hold myself independent of all social intercourse, and thanked my stars that, at length, I had lighted on a spot where it was next to impracticable.

楊譯:我,本來下決心摒棄所有世俗的來往。感謝我的福星高照,終于來到了一個簡直都無法通行的地方……

方譯:我原是決心要摒絕一切世俗的往來,還感謝自己運氣不壞,終于給我找到了這么一個差些兒就是與世隔絕的場所。

Star被解釋為“影響一個人命運的行星或天體”并被認為是可以影響一個人命運的星宿。作為宇宙中的自然物體,Star在西方宗教中扮演者重要的地位。古代中國人在晚上可以觀察行星并且人們經常相信存在永生。因此在中國,我們有“福、祿、壽”分別控制著一個人的財富,事業(yè)和生活。在原文本中,洛克伍德想尋找一個遠離世俗與世隔絕的場所。而呼嘯山莊是厭世者的天堂。這樣洛克伍德認為他自己運氣很好。

楊苡的翻譯找到了傳統(tǒng)中國宗教文化和原文本的最佳契合點。楊苡把star譯成中國的四字成語“福星高照”,相對于更加合理。而方平認為在中國西方宗教里面,出生在不同月份的人會有不同的星宿。考慮到這點,方平譯成了“福星”,但是缺少了中國傳統(tǒng)宗教的文化特點。兩種翻譯版本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不同的讀者對兩個譯本都有自己的接受傾向。

二、文化背景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引起誤會,這極大程度上影響著譯者的期待視野。這可能導致對原文本的誤解。

例 4: Drink your tea, and take breath, and give over laughing…

楊譯:喝點茶,緩口氣,別笑啦……

第6篇:描述秋天的成語范文

一、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內涵與功能

所謂游戲化教學,是指教師結合學生心理特征表現(xiàn),在總結游戲教育核心價值的基礎上,將游戲的情境性、趣味性以及參與性特點融入教學實踐,并輔以相應的教學策略以及評價方法的一種教學模式。而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則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基于教學目標柔和游戲精神和教學實踐活動,并遵循教學內容安排,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或者開展游戲活動,促使教學內容轉為游戲內容,從而以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實現(xiàn)既定教學目標。在此過程中,小學生在游戲化教學氛圍中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大大提升,從根本上了學習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功能如下:(1)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是其形成學習動機的首要條件。富有感彩的、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教學內容往往更易于為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生在游戲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夠體驗到探索的趣味和娛樂的歡喜,從而激發(fā)其積極正向的情緒體驗,促使其關注游戲化教學內容,游戲動機也逐步轉化為認識動機,其認識興趣也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習的需要與興趣,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得到充分激發(fā)。(2)有利于提高學生情趣以及個人修養(yǎng)水平。游戲化教學模式下美育因素極為豐富,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文字、圖像、聲音、動作以及色彩等等為學生提供無聲的教育與熏陶。游戲教學中朗誦、歌詠以及繪畫等方式的應用較多,學生們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了美的內涵,其審美情趣得到陶冶。此外學生們通過游戲化教學不斷提升個人道德修養(yǎng),養(yǎng)成自律、服從、誠實以及合作的美德,學會尊重他人,堅持公平、誠信等等。

二、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開展策略

1.創(chuàng)設游戲化課堂氛圍

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游戲化教學策略的應用與實施必須遵循游戲教學精神,重視創(chuàng)設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確保課堂教學能夠在游戲化課堂氛圍下被充分激活,從而未游戲化教學的順利實施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凸顯教學方式的開放性。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并在教師引導下融入共同學習、開拓思維的課堂氛圍。以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夾竹桃》一文為例,筆者要求學生們在課前預習課文,并圈出文中的生字詞語,然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作者典雅質樸的語言進行鑒賞,體會奇妙有趣的夾竹桃花色。在講述到“它把影子投到墻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一句時,筆者特別強調了“參差”一詞,然后以肢體語言帶動學生做游戲,即教師指向哪里,學生則用帶有“參差”的句子加以描述,例如“我們的身高參差不齊?!薄拔覀兊难例X參差不齊。”“我們的手指參差不齊”等等,通過師生間的默契配合,學生們在做完小游戲后顯得極為活躍,其對于生詞的發(fā)音與理解也得以強化。

2.通過不同途徑開展游戲化教學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利用多途徑、多方式開展游戲化教學,充分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強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常用的游戲手段包括朗讀游戲、角色扮演、猜謎語以及成語接龍等益智性游戲,在游戲化教學模式下較為實用。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秋天》一文中,筆者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游戲化課堂,有的學生扮演向日葵、有的扮演小牛;有的扮演蘋果,還有的扮演玉米。此時筆者引導學生們設計所扮演角色的形象與臺詞,例如在涂紅臉蛋模仿蘋果,或者貼一張畫滿瓜子的白紙扮演向日葵……等等,學生們看到彼此滑稽的扮相都顯得樂不可支,個人表現(xiàn)欲望得到滿足,對于本節(jié)課的興趣也攀至頂點。此時筆者將課前所選取的秋的圖景通過幻燈片演示給學生們觀看,將一幅幅富有代表性的秋天景物通過不同角度播放出來,引導學生們體驗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初步領略文章簡潔語言中的意蘊。在此過程中,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以及模仿才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其對于教材內容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

3.采取合理的游戲化課堂評價模式

第7篇:描述秋天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學生;生活;材料;習作

一直以來,習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關于小學習作,《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習作“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就是要求學生要真實地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尋找素材,表達生活。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下如何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更好地習作。

一、從生活中積累語言

魯迅先生在一封書信中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闭Z言是詞作的基礎,而語言的形成以及有效運用時靠平時生活中的積累。《勸學》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边€有生活中人們常說的“厚積薄發(fā)”等等都是同樣的道理。生活是一切的源泉,筆者認為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語言。如:筆者在教學中,讓學生沒人準備一個摘抄本,專門記錄一些自己喜歡的段落、好詞佳句、生活中的俗語、歇后語等等,諸如“一年四季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雙簧”“耳旁風”“閉門羹”“鐵公雞”等生活中常用的語言,讓學生感受、體驗其內涵,并嘗試運用。其次筆者還運用教室黑板的一角,設置“生活天地”,每天讓學生輪流將一些名言警句、生活俗語等語言的意思、舉例運用等信息寫在上邊,形成語言之間的交流,全方位的促使學生從生活中積累語言,為習作奠定基礎,也只有在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詞語的運用后才能在習作過程中得心應手。

二、體驗生活,豐富情感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蘊含著多元化的內容。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小學生比較愛動,好奇心強。教師可以運用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征組織一些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的活動,借以來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在活動中積累寫作素材,豐富自我情感體驗。如:可以組織一些游戲活動、生活小常識競賽活動、郊游活動等等。此外,生活本身有著獨特的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如:春綠、夏花、秋果、冬雪,這些都是最平常不過的生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微地觀察生活,讓學生能夠從平常的生活中積累素材,并形成一定的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表達生活、表達自我情感的良好習慣。諸如:觀察每個季節(jié)的風景以及人們的行為活動(春天放風箏;夏天捉魚、捕蟬;秋天收獲、落葉飄落;冬天賞雪、打雪仗、賞梅花等等)每個季節(jié)人們的心態(tài)等等,對平常生活的所見所聞用自己的語言、情感表達出來。同時,還可以說說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如:家庭生活富裕、經濟水平、高科技發(fā)展,新農村建設、學校變化、學校設施等等,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精彩的瞬間并記錄下來,從而使得身邊最細微的事成為寫作的源泉。

三、聚焦生活,與時俱進

現(xiàn)如今社會屬于經濟知識時代,小學生從出生到現(xiàn)在生活水平都呈上升趨勢,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廣,如:電視、報紙、雜志、電腦。而小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也越來越多,如:電視動畫片、游樂城、網絡小游戲等等。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有利點,讓學生聚焦現(xiàn)在的生活,聚焦媒體來進行對時代、對生活的感悟,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都一味地抄襲作文書上的文章或者胡改作文書上的內容,致使寫作缺乏真實性、情感性。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拓展傳統(tǒng)教學中課堂教學的限制性,開闊學生的思維視野。如:第一,筆者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動畫片等進行描述、表達或者自己想要和小動物說的,動畫片續(xù)集、動畫片后傳等等,寫自己心中所想。第二,引導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誘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產生一定的情感并促使其表達,逐漸培養(yǎng)學生觀察社會、認知社會、改造社會、適應社會等的綜合技能。如:舉辦我愛家鄉(xiāng)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出來,即:家鄉(xiāng)的變化、自己家的變化、生活變化等等。“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集體參加種植、打掃衛(wèi)生、幫助社區(qū)老人等一些勞動性質的活動??傊處熞獮閷W生發(fā)現(xiàn)生活、感悟生活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去挖掘寫作信息,強化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和表達。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是習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笨傊覀冏鳛榻處?,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以生活為基準,多途徑、全方位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現(xiàn)生活、感悟生活的條件,進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學會運用生活中的材料進行習作,真實地表達自我情感。深化學生的習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夢葭.快樂寫作:我的小學生活[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第8篇:描述秋天的成語范文

小學高年級的孩子正直具體的形象思維向簡單的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想象力處于旺盛的時期。想象力作文訓練,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作文教學思路,讓小學高年級的孩子有了更加廣闊的作文空間。以生活體驗為基礎,創(chuàng)設情景為手段,巧用資源為保障,使想象力作文教學指導有了明確的指向。

一、生活體驗,讓想象力扎根

我教的孩子大多來自農村,即使一部分孩子住在鄉(xiāng)鎮(zhèn),他們的祖輩、親戚也有在鄉(xiāng)下。我們可以利用鄉(xiāng)村這塊沃土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前不久正直農歷立夏,我們鄉(xiāng)村有立夏燒野火飯的習俗。于是我就布置了“燒野火飯”這個作文實踐作業(yè)。正直周末,孩子們都回到鄉(xiāng)下。他們與自己的父母一起搭建簡易灶臺,準備生火的材料,再把家里的糯米和蠶豆放到鍋里,燒了一鍋難得的野火飯。待到第二天,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告訴我,“林老師,我們家的野火飯燒得特別香,我吃了兩大碗呢!”“我爸爸幫我一起生火,我們都被嗆的要命,最后還是燒成功了!”“我媽媽用她的手機拍了我們一起燒野火飯的樣子,我已經發(fā)給到您的郵箱了!”……

孩子津津有味地說著。這時我建議孩子們可以把自己在燒野火飯時的經歷認真地寫下來。課后,我還與孩子們一起查閱燒野火飯的來歷。不久學生都寫出了較完整的文章,有很多孩子還加入了豐富的聯(lián)想。他們想到了古時候人們艱難的生活,打仗時的烽火臺等等。

試想如果學生沒有這次親身的體驗何來對燒野火飯的生動的描述?這是一次難得的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同時活動也增進了孩子與父母的感情。在照片上的父母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時代。這已經不是一次簡單的作文實踐,而是一次幸福的“家庭聚會”啊!

我們的孩子其實有著豐富的作文實踐基地等待挖掘、利用。我們的老師要適時地讓孩子走近田野,融入生活。鼓勵學生觀察生活,多寫觀察日記。春天,我們可以讓孩子多觀察油菜、麥田,可以寫下“春天的田野”觀察日記;秋天我們可以讓孩子參觀鄉(xiāng)下的果園,感受農民伯伯收獲的甜蜜,寫下自己的參觀感言。

二、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想象空間

在學寫五年級的看圖作文中,有兩幅繪畫作品。對于五年級的學生,看懂畫面其實不太難,但我們的老師還有更進一步,要充分給予學生時間,觀察想象畫面之外的內容。學生只有通過細致的觀察,才會更多的發(fā)現(xiàn)小姑娘、小燕子、小花貓之間的關系。通過想象可以設計:小姑娘的人物形象;小花貓與小燕子中又有小花貓的描寫以及小燕子的描寫等。而在訓練中我重點設計了小燕子的描寫。在面臨這樣的遭遇小燕子內心是怎么想的,學生說一定是害怕。有學生就直截了當的寫?!靶⊙嘧訌母C里掉了下來,這時一只小花貓來了,小燕子很害怕。”怎么害怕學生沒有寫。我們在課堂上就讓學生當一回小燕子設身處地地想當時的情景?!霸谛⊙嘧友劾镞@時的小花貓一定是龐然大物,可以把小花貓換成龐然大物更好。”“害怕要把小燕子的內心描寫出來,可以接見自己獨自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來寫?!薄翱梢宰プ⌒⊙嘧雍苄』ㄘ埖膭幼鲗Ρ葋砻鑼憽钡鹊取?/p>

平時的語文教學別是古詩詞教學,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想象詩歌中的情境來體會詩意。在上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組成語時我就讓學生想象“小鳥歸林”的場面。學生有了具體的語境編寫出生動有趣的“歸林”場面。這比單純背誦成語、名句,更提升了學生對語句的理解、運用能力。

三、巧用資源,插上想象翅膀

我們的語文教學有著鮮明時代氣息,我們的作文教學同樣需要體現(xiàn)時代的精神。我們的作文實踐要更多的要給孩子創(chuàng)作的自由表達空間。學生的作文可以利用快捷、方便的網絡,使孩子的作文有更大的創(chuàng)作舞臺。

想象力作文教學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如今是網絡時代,科技在發(fā)展,我們可以讓學生利用身邊的網絡資源,搜集更多的寫作的素材,豐富寫作的內容。例如我們在寫有關“未來的世界”的作文時,我讓孩子自己去搜集如今世界上對這一產品的最新的發(fā)明,并設想如何在未來有所發(fā)展創(chuàng)新,這樣會讓孩子的想象更加具體,而且趨于合理。

上完了《輪椅上的霍金》學生對物理學上的“光年”、“黑洞”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讓學生查找有關太空的知識。對于那些高深莫測的未解謎團,我讓學生寫“幻想的太空世界”。在一個個學生幻想的太空世界里,折射的是孩子們?yōu)槲磥砩畹南蛲?,表現(xiàn)出他們無限廣闊的想象能力。利用學校開展整班閱讀的機會,我與孩子們一起閱讀了《海底兩萬里》、《柳林風聲》、《湯姆歷險記》等歷險類的作品,豐富學生的閱讀,增強語言感受能力。我還與學生一起閱讀了《格列佛游記》,并鼓勵學生模仿創(chuàng)作富有想象力的作文。

第9篇:描述秋天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語言訓練 語文教學

1、語言教學的因材施教

1.1可以在拼音教學中滲入語言訓練

根據低年級學生聽覺靈敏、記憶力強的特點,從學生入學開始,就要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詞句訓練。如在漢語拼音教學階段,充分發(fā)揮新教材的優(yōu)勢,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幅彩圖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如教學韻母“o”時,彩圖上畫著一只公雞在“喔喔叫”。我就讓學生說說公雞在干什么,然后讓學生聽記:“早晨,公雞喔喔叫,叫人們早起?!苯虇雾嵞浮皑埂睍r,彩圖上畫著一條鯉魚在水中吐泡泡,就讓學生先說說鯉魚在干什么,然后讓學生聽記小鯉魚一邊游一邊頑皮地吐泡泡。例如:用“花”組詞(花盆、花朵、花籃……),然后分別用這些詞造句(“這里有一個花盆”、“我有一件花衣服”等)。在這個活動中,給孩子們的任務都是他們力所能及的,對增強學生的興趣有很大的作用。求知欲表現(xiàn)了對事物的興趣,帶有語言學習的主動性。

1.2教師的提問應具體形象

因為抽象性的問題,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發(fā)展水平。問題的提法必須能促使學生思考具體的答案,不一定要作出抽象的概括。在低年級,最好先讓學生描述對象的特征再過渡到抽象概括。為了突出低年級訓練重點,特別要注重語言文字提問,例如比較兩個句子的不同、換詞、加一些詞使句子更具體等。

1.3漢語教學要與寫作結合

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和閱讀水平,從一年級開始,我便有針對性地讓學生說寫結合。剛開始只要求他們說句寫句。之后過渡到說段寫段,最后要求學生加工潤色、整理成文。如觀察小白兔的外貌、吃食、活動后,就讓他們有條理地先說后寫。我也寫范文,為學生進行示范。學生興趣濃厚,寫出來的文章生動,很有生活氣息。說寫結合,進一步促進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生活中轉化語言的積累、語言文字的積累,應該服從于學生的運用。

1.4合理的使用詞語

學生課外積累了大量的語言文字,但這些語言文字都是死的、消極的詞匯。課堂上鼓勵學生多用好詞。組詞的時候,說話指導的時候,教師都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語言文字積累,不應滿足于基本的課內的詞語。如何使這些消極的詞匯,轉化為積極的詞匯,被學生消化吸收,到了寫話訓練的時候,學生才能吞吐自如。每天抽一點時間,讓學生進行句子的訓練,讓學生用自己積累的詞語說上一句或者兩句話,指導用詞的準確性并檢驗學生對詞匯的內化程度。教師還該主動運用學生積累的語言文字跟學生進行交流,達到“共振”效果。

2、漢語教學的改革

2.1生動性

生動性是指教學語言要形象、生動,充滿活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要形象生動,這既符合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也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語文教材中形象生動、耐人尋味的文學作品比比皆是,語文教師要善于用最生動的語言把學生帶入作品的藝術境界之中,讓學生在形象的意境中去切身感受體會,去解其惑,得其道,感知教材,理解作品,發(fā)展形象思維。最感人的情節(jié),要繪聲繪色,細致刻畫,使得聽眾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語言生動形象,就能將抽象的化為具體,深奧的講得淺顯,枯燥的變?yōu)轱L趣。小學語文《月光曲》中有幽靜一詞,如果教師僅僅按照詞典解釋為幽雅安靜,盡管十分準確,但學生不一定真正理解它的內涵與意境。一位有經驗的教師這樣闡述:秋天的夜晚、朦朧的月光、小鎮(zhèn)的河邊、無人的小路、遠處的茅屋、閃爍的燈光、斷斷續(xù)續(xù)的琴聲,這就是課文中所描寫的幽靜的境界。教師生動形象的描繪,極大地引發(fā)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沉浸在幽靜的氛圍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幽遠靜謐的意境。

2.2語言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語言積累

小學語文課本所選的課文,古今中外,經典作品不少,這些文章可以說是書面語言的海洋,幾乎包羅了所有的語言現(xiàn)象。各種形式的語言應有盡有。所謂語言現(xiàn)象,就是按照語言的規(guī)律(如,語法的規(guī)則、修辭的規(guī)則)生成的無窮無盡的言語。在語言訓練中,引導學生認識更多的語言現(xiàn)象,了解更多的句子表現(xiàn)形式是必要的。當然,這種認識應該是感性的認識,淺顯的認識,非理性的、非系統(tǒng)的認識。因為語言訓練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語言技能的形成還需要一個必要的條件,那就是積累語言。沒有一定量語言的積累,則無法形成語言技能。語言的積累,既是對具體的、個別的語句的積累,更是對各種語言現(xiàn)象和句子形式的積累,這種積累是更高層面的語言積累。如果學生對課文中那些在表達方面有特色的語言熟視無睹,反應麻木、遲鈍,或僅作一般意義上的理解,缺乏敏銳的感覺,那么他就很難形成語言技能。一個人思維水平的高低往往和他語言積累的多少有著直接的關系。看不見、摸不著的思維依賴于具體的、物質的語言才能進行。語言中詞或短語是概念的體現(xiàn)形式,是概念的化身,語言中句子是判斷和推理的體現(xiàn)形式,一個人掌握、積累的詞匯量越大,認識、了解的語言現(xiàn)象越多,他的思維才有可能愈加敏捷、愈加深刻、愈加全面。

2.3語言訓練要重視語感的培養(yǎng)

講到語言訓練,就不能不講語感的培養(yǎng)。語感是語言技能形成的基礎,培養(yǎng)語感是語言訓練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感從它誕生那天起,就深深植根于語文教學這塊園地,和語文教學有著不解之緣。幾十年來,人們或從哲學角度,或從心理學角度,或從語言學角度,或從文學角度,或從教學論角度對它進行了研究和論述,但是對它研究和論述最多的還是語文教學。語感簡單說來就是人對語言的一種敏銳的感受能力。語感有諸多特征。其中直覺性是語感最顯著的特征。人對語言的這種直覺性,并非是直來直去對語言的一種簡單的感知,而是人們長期對語言的學習、揣摩、比較的結果,是以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為依據、為基礎的。換言之,也就是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對語言的使用逐步形成了熟練化、技能化、自動化的程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