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族歷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首先,要擺正位置,科學規(guī)劃。民族高校實驗室管理需要從理念層面上得到應有的重視。要對管理隊伍、資金、政策環(huán)境等方面大力投入,才能構成良好的組織運行平臺,運籌實驗室管理中各項事務。應該在仔細分析學?,F狀的情況下,結合民族地方特色、學科建設方向、科技發(fā)展趨勢、社會需求,對學校實驗室進行戰(zhàn)略布局,制定出一套適合學校發(fā)展的、切實可行的規(guī)劃。在規(guī)劃好遠景目標的同時,制定詳盡的實施策略,使實驗室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發(fā)展。廣西民族大學商學院在實驗室建設規(guī)劃上把廣西的優(yōu)勢和學校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以創(chuàng)新性、綜合性、應用性的設計理念規(guī)劃打造多語種經貿商旅及信息管理的人才培養(yǎng)基地,成為能為學校東盟學、經貿商旅專業(yè)的學科提供支撐的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基地。這種結合地方特色的科學規(guī)劃為民族高校實驗室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要健全體制,改變作風。要創(chuàng)新民族高校實驗室管理,建立職權相對統一的管理部門,健全管理體制,明確責任、各司其職,實現有限集權,適當放權[5]。提倡實行校、院二級管理體制。同時,為了更全面有效地管理實驗室,學校實驗室平臺可以由點和面的結合進行構建。點是根據各學院專業(yè)特色建成的實驗室,面是通過各種手段開展實驗室內涵建設。這樣的方式,能極大提高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的熱情,營造濃厚的科研創(chuàng)新氛圍[6]。此外,要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實驗室管理人員要依據實驗室發(fā)展規(guī)劃,從人才培養(yǎng)的緊迫性、實驗設備的完善性、技術水平的先進性、特色優(yōu)勢的顯現性考慮,主動幫助各學院爭取國家、省部級的各類項目經費,積極爭取社會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實驗室建設經費的投入,逐步改善實驗教學和科研實驗條件[7]。
2辯證看待“短板”,掘其潛力,補其不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校中各個實驗室的發(fā)展并非是均衡的,木桶理論告訴我們,整體的綜合實力很大部分是受短板而制約,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短板問題,努力將短板補長。對于那些發(fā)展相對落后的實驗室不能濫用“末位淘汰制”。對于跟不上學科發(fā)展步伐、落后于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實驗室,我們可以挖掘其潛在價值,與其他實驗室進行資源整合,以優(yōu)勢互補,使之變成一塊新的長板。對于一些被忽視其重要作用的實驗室,要轉變觀念,大力投入建設經費,為實驗室不斷注入新的活力[8]。廣西民族大學早年對于文理科實驗室的投入長期處于不均衡的狀態(tài),對于發(fā)展文科實驗室的意識相對薄弱,一度造成文科實驗室落后的狀態(tài),成了學校實驗室體系中的“短板”。近年來,學校黨政十分重視實踐教學,大力加強實驗室管理工作。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快速推進,學校審時度勢,進行了校內文科實驗室資源整合和深化文科實驗教學改革,組建了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廣西民族大學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該中心依托民族學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學科,打造了文科公共實驗平臺、民族學科群實驗平臺、東盟學科群實驗平臺、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平臺等四個文科實驗教學平臺。經過幾年的建設,該文科實驗教學中心形成了“厚基礎、強綜合、重創(chuàng)新、高素質”的實驗教學理論,構建了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實驗教學體系。實現了由教學型向教學科研型轉變,從專業(yè)培養(yǎng)實驗教學需要向優(yōu)勢特色學科建設。
此外,對于理工科實驗室,也要不斷轉變其短板屬性,使實驗室不僅具有指導和解釋的功能,還要具有整合、引領及創(chuàng)新的功能[9]。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雖然位于交通欠發(fā)達,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qū),但卻賦予了本地人民致富的資源。廣西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及大量珍貴的動植物資源,有待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這些資源。學??梢越Y合實驗室的科研力量,與本地企業(yè)實行產學研合作,通過加強技術投入力度和資源深加工研究,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這種產學研合作型實驗室,既能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又能解決當地人民的脫貧致富問題。因此,只要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管理,合理規(guī)劃,深挖其潛力,實驗室的“短板”總會有加長的途徑。
3以激勵制度樹立“長板”的領頭作用
對于一個木桶,有意向長板傾斜,盛的水會多些。這樣的長板要足夠牢固,能負荷起整個木桶的重量,裝在上面的提柄才能被輕松提起。在實驗室團體中,必須要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實驗室工作人員,使其成為實驗室核心競爭優(yōu)勢,以這樣的核心競爭優(yōu)勢來統領整體的發(fā)展。因此,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進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到實驗室工作。鼓勵高學歷、高職稱教師從事實驗教學和實驗建設工作。要盡心盡力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為他們的發(fā)展搭建平臺,鼓勵和支持他們勇當領頭雁,發(fā)揮榜樣作用。同時,要建立富有激勵性的獎勵制度,對先進的實驗室及實驗室工作者予以獎勵,使其各盡其才、各得其所,充分調動實驗室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10]。
4補好“縫隙”,打造和諧團隊
一個木桶有足夠大的容量還不能證明它能承載足夠多的水,還要取決于木桶各塊木板間是否有縫隙,縫隙會導致木桶向外漏水,使木桶滴水不剩[11]。因此,每塊木板都要按其固定的位置和順序排放,不得互換,不能出錯并且木板間要緊密配合,相互銜接,團結協作,保證沒有空隙[12]。同理,實驗室管理部門也應該團結合作,同心協力,提高效益。實驗室管理部門必須像箍緊木桶一樣,將各實驗室凝聚起來,優(yōu)化組合,以提高凝聚力、向心力。因此,實驗室要注重團隊建設,要創(chuàng)造足夠多的機會供大家交流溝通,倡導實驗室工作人員多為實驗室考慮問題。此外,在實驗室隊伍中營造一種支持性的氛圍,對于好的實驗室建設規(guī)劃要給予智力支持、財力支持和物力支持。同時,設定團隊的目標,以此為動力,鼓勵每一名成員為之努力。當大家認識到,只有全體成員全力以赴才能實現這個目標時,這個目標就會集中大家的注意力,一些內部的小矛盾也就會消失于無形了。
5結束語
經T檢驗,漢族幼兒教師的恐怖癥狀顯著高于黎族幼兒教師,呈顯著差異(t=-3.034,p=0.003),而其余各因子和總分黎族和漢族幼兒教師不存在顯著差異。鄉(xiāng)鎮(zhèn)的幼兒教師的恐怖癥狀顯著高于城市的幼兒教師,呈顯著差異(t=-2.499,p=0.013),其余各因子和總分不存在地域的差異。在辦學類型上,公立和私立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癥狀沒有明顯差異,差異不顯著。
二、不同年齡、學歷和職業(yè)滿意度的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差異
在年齡差異上,由表2可知,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以及總體水平上都呈顯著的差異,事后比較表明,31~35歲、36~40歲的幼兒教師在軀體上的癥狀明顯高于26~30歲。在心理癥狀總分以及人際關系敏感性、焦慮、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癥狀上,25歲以下的幼兒教師顯著高于26~30歲的幼兒教師。26~30歲的幼師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好。在學歷差異上,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在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恐怖、偏執(zhí)、飲食睡眠障礙和總的心理癥狀上都存在顯著差異。經T檢驗表明高中及其以下學歷的幼兒教師在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偏執(zhí)、飲食睡眠障礙因子以及總分上均顯著高于大專及其以上學歷(p<0.05),呈顯著差異。在不同職業(yè)滿意度差異上,由表3可知民族地區(qū)對職業(yè)不滿意的幼兒教師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偏執(zhí)以及總癥狀上都顯著高于對職業(yè)滿意的幼兒教師。
三、討論
(一)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
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的陽性心理健康癥狀檢出率為41.6%,低于經濟發(fā)達的廣東省的61.9%[3]。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12.3%,高于甘肅農村幼兒教師的檢出率10.13%[4],低于山西省16.6%[5]、廣西省22.17%[6]和沈陽市23.6%[7]幼兒教師的檢出率。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對于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來說,相對較好,但隨著民族地區(qū)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也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在心理健康癥狀總分以及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各因子上都顯著高于全國成人常模,說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較全國成人平均水平要差。主要心理問題有:明顯的強迫等人格缺陷;飲食和睡眠障礙;突出的敵對、焦慮等消極情緒。海南民族地區(qū)的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較差,其主要原因可能與民族地區(qū)的社會經濟環(huán)境、幼兒教師的心理壓力和教師自身因素等有關。1、社會經濟環(huán)境自古以來,我國都有尊師重道的傳統,但往往這個“師”指的是大中小學教師,而不包括幼兒教師,其職業(yè)被稱為“保姆”,幼兒教師這一職業(yè)一開始就沒有直接納入到教師的范疇內,同時,也沒有得到與其他階段教育同等的重視。民族地區(qū)輕視幼兒教育的社會意義及教育價值的現象還依然存在。同時,幼兒教師絕大多數由女性構成,也進一步減弱了社會對幼兒教師職業(yè)的認可[8]。民族地區(qū)經濟落后,幼兒教師工資待遇較低,有的甚至不滿足家庭開支,住宿和工作環(huán)境較差。加上幼兒教師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任務繁重而又不被人重視,社會地位低,心理容易產生敵對、緊張和焦慮等情緒。2、心理壓力目前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心理壓力:(1)來自家長的壓力:家長不合理的教育觀念和學習要求以及與家長難以溝通讓教師感覺壓力極大。民族地區(qū)家長對孩子普遍要求較高,如要求年齡很小的孩子在幼兒園就要會認或寫很多漢字,會算數(有的甚至要會乘法和除法),有的家長無理、挑剔,責怪、冤枉教師,不尊重理解教師的現象普遍存在。與家長溝通壓力成為影響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來自工作的壓力:幼兒教師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有的中午不能休息。通常一名教師帶一個至少40人以上的班級(班額過大),有的既要上課又要擔任保育員的工作,家園聯系、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備課、準備教具、游戲、午休、孩子中餐和午點、負責孩子安全等都是工作范圍,同時,教材門類多,教學偏向小學化,有的教師課程全包,任務重,力不從心。早出晚歸,自己的家庭無暇顧及。有的教師報告長期在幼兒吵鬧的噪音中度過造成精神性高度緊張。(3)來自園長的壓力:幼兒園給教師的規(guī)章制度很多,有的還不合理。園長要求高,要求嚴,孩子出了事要由老師負責,責任過重。每天精神繃得很緊。時常擔心游戲活動時孩子絆倒、相互之間碰撞以及其他的傷害,每一天都擔心吊膽,壓力過大。(4)來自孩子的壓力: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yǎng),不良習慣多,做事喜歡我行我素,不受約束,有的幼兒教師缺少教育經驗,難以與幼兒良好情感交流和溝通,容易讓人煩躁,引發(fā)各種心理問題。3、教師自身因素有些教師容易沖動、沒耐心、愛發(fā)脾氣。一旦遇到工作上的煩心事、家庭矛盾等問題時,不能很好的應對壓力,調節(jié)自己。有的教師知識水平低,教育教學觀念落后,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缺乏靈活性,存在職業(yè)倦怠,也容易引起各種人格或情緒問題。
(二)不同民族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
研究表明,漢族幼兒教師在恐怖因子上比黎族幼兒教師要嚴重,存在顯著差異。主要表現在包括對出門旅行,空曠場地,人群,或公共場所和交通工具的恐懼以及社交恐怖。在民族地區(qū)工作的漢族幼師比黎族幼師心理健康水平要差。這可能與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工作的漢族幼兒教師心理壓力更大有關。黎族幼兒教師由于地域文化特點,環(huán)境相對封閉,目光短淺,容易滿足現狀,知足常樂,而漢族幼兒教師知識水平相對較高,比較受當地人重視和尊重,目標遠大,不安于現狀,處處想做出表率,但由于工作環(huán)境、教學條件以及工作壓力等方面差強人意,漢族幼兒教師比黎族幼兒教師表現出較多心理問題。
(三)不同群體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
1、鄉(xiāng)鎮(zhèn)的幼兒教師在恐怖因子上比城市的幼兒教師要嚴重,存在顯著差異??赡茉蛴校亨l(xiāng)鎮(zhèn)的幼兒教師對于工作環(huán)境、食宿條件等極其不滿,鄉(xiāng)鎮(zhèn)學校教學條件不好,玩教具配備不到位,教輔材料少,常規(guī)教學不易施展,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但鄉(xiāng)鎮(zhèn)孩子的家長對學習的要求有的比城市還要高。同時,鄉(xiāng)鎮(zhèn)幼師配備不足,教師兼任保育員,上班時間比城市的長,有的園7點就上班。園里領導不關心不體諒不信任員工,管理不科學,任務繁重等壓力都容易引起恐怖和害怕情緒。2、在年齡方面,民族地區(qū)25歲以下幼兒教師是心理健康問題的高發(fā)人群,容易存在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等多種心理問題,應該重點關注。而在31~40歲幼兒教師軀體化上的癥狀比較明顯,容易出現包括心血管、胃腸道、呼吸和其他系統的身體不適,和頭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慮的其他軀體表現。相比之下,26~30歲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較少。因為26~30歲幼兒教師在家庭、工作上趨于穩(wěn)定,對各種壓力能較好的應對。而25歲以下的年輕幼兒教師由于缺少工作經驗,面對來自家長的責難、教育教學經驗不足、社會職業(yè)地位低、孩子安全責任、同事關系等方面的壓力,很容易出現焦慮、恐怖、偏執(zhí)和人際關系敏感等心理問題。31歲以上教師由于長期工作壓力,容易職業(yè)倦怠,出現種種軀體不適的癥狀。3、在學歷方面,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比大專及其以上學歷的幼兒教師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赡芘c民族地區(qū)低學歷的幼兒教師心理調適能力較差,其認知狹隘,容易鉆牛角尖,時間管理不合理,缺乏應對的彈性等有關。如何提高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的學歷以及認知觀念水平,有效應對壓力和自我成長是維護其心理健康的一種途徑。4、對于職業(yè)不滿意的幼兒教師更容易出現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焦慮、偏執(zhí)等心理問題。大多數幼兒教師對園長不重視關心園工,工資待遇低,幼兒學習任務重,教學壓力過大,家長不容易溝通,學校教學條件不夠好,出去學習的機會少等還有些不滿。提升其幸福和滿意指數,將更有益于其心理健康。
四、提高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對策
【關鍵詞】 民族高校 思想教育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途徑
我國民族高校主要肩負著為民族地區(qū)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其學生大多來自少數民族地區(qū),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知識基礎和生活水平各不相同,甚至或差別很大,這往往使各民族學生之間容易產生誤解,甚至產生沖突。如何在民族高校倡導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為前提,以寬容、開放的心態(tài)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培養(yǎng)在平等基礎上進行交流合作的觀念,汲取各民族文化精華的意識,尋找理解和交流的平臺,塑造開放的民族心態(tài),形成一種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關于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內涵
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語言、習俗、信仰和所處地域上的差異,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各民族在文化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主體文化吸收了各少數民族文化,而各少數民族文化中也打上了主體民族文化的烙印,使得多種民族文化并存,組成了一個代表多民族國家的“共同文化群體”。
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在多民族的多種文化共存的國家社會形態(tài)之中,允許和保障各民族的文化共同平等發(fā)展,以豐富整個國家文化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標是“使屬于不同文化、人種、宗教、社會階層的集團,學會保持和平與協調互相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共生”。當今社會,多元文化教育已成為西方國家民族教育的一種有效理念和改革運動,同樣,多元文化教育的推進也是中國民族格局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然選擇。中國語境下的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被稱為多民族文化教育和少數民族教育,強調繼承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促進民族大家庭在經濟上共同發(fā)展,在文化上共同繁榮,在政治上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友好、和睦相處,最終實現民族大團結。
多元文化理解是指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為前提,以寬容、開放的心態(tài)看待不同文化傳統與不同價值觀念,培養(yǎng)與其他各民族人民在平等的基礎上交往與合作的觀念以及汲取民族文化和文明中精華的意識,尋找相互理解與交流對話的平臺,塑造一種開放的民族心態(tài),形成一種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加深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在保持各個民族的自身特性的基礎上,將其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包蘊著的正是當代中國致力于建設更加公正、和諧的社會所需要加強的那些價值觀,如尊重、平等、關愛、包容,承認差異、學會共處、相互適應等。作為一個價值范疇,它包括對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對不同民族交流的認知,對不同民族的語言、習俗、特點接納的正面情感以及對歧視、排斥、孤獨、壓抑等負面情感的體驗,在思維方式上引導不同人群個體間相互欣賞、理解、接納。
二、民族高校實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提升民族大學生的民族和諧發(fā)展意識
由于民族地區(qū)特殊的歷史文化和相對落后的社會發(fā)展狀況,少數民族大學生整體的文化基礎較差,認識水平低,思維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加之大多來自偏遠的農村、牧區(qū)的經濟困難家庭,心理壓力大,溝通能力差,進入大學與其他同學交往存在困難,不愿參加集體活動,交往面狹窄,面臨被孤立的危險。因此,引導民族大學生樹立民族和諧發(fā)展意識尤為重要。民族和諧發(fā)展意識,是指不同的民族在交往的過程中,關注民族利益和民族權利的公平合理,相互尊重對方的民族特點,促進正常交往和共同發(fā)展。倡導各少數民族大學生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時對其自我意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讓他們克服民族意識中的狹隘性和排他性等消極因素,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民族高校通過實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培育各民族大學生的民族和諧發(fā)展意識,深入思考少數民族自身、民族與民族、民族與社會、民族與自然等方面的內容,教育民族大學生懂得民族和諧發(fā)展是中華民族實現全面、共同、協調、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2、可以完善民族學生健康的心理意識
少數民族學生進入大學后,各高??梢酝ㄟ^開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各種素質,讓各民族學生敞開胸懷,去傾聽他人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去了解其他民族不同的價值觀。要強調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倡導彼此寬容和友善,同時還要不斷發(fā)現、挖掘自身潛能,促進共同發(fā)展,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這些都有利于減少各族學生間的一些誤解與糾紛,使大學生活更加和諧。
3、有利于增強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長期以來,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視了少數民族學生在傳統、語言、文化、心理認同等方面的差異,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往往“一刀切”,強調原則性、規(guī)范性,常常把主流價值標準和道德規(guī)范作為“知識”傳授給學生,不關注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實際需要,一味強調主導性、灌輸性和強制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逆反心理”,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民族高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勢在必行。
4、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是我國一項重要的基本國策,是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是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重要內容,“民族團結是一個歷史范疇,民族團結是民族與民族在互動中的認同,民族團結的實質是一種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整合關系?!蓖ㄟ^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讓學生明確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的平等團結和國家的穩(wěn)定統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們正確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增強“各民族之間相互離不開”的意識,使學生真正從民族認同上升到對國家的認同。只有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才能產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逐步縮小各民族之間的發(fā)展差距,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發(fā)展和繁榮。
三、民族高校實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主要途徑
1、要加強民族觀教育
首先,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設置應具有民族特色,除了《民族理論與政策》外,還可以開設《民族學概論》、《民族政策概論》課程,使各民族大學生牢固樹立的民族觀和國家觀,普及黨的民族政策,自覺地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的統一;通過民族觀的教育,使大學生認識到民族問題、民族關系對我國的國防安全、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帶來的重大影響,以及境內外民族分裂分子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tài)對社會安全穩(wěn)定和民族地區(qū)的和諧發(fā)展帶來的隱患。其次,民族問題具有長期性、復雜性的特點,由于地理、歷史等原因,一些少數民族在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上還較落后,加之經濟政治發(fā)展不平衡性的影響,使民族差別將在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我們必須歷史地、辯證地看待這些問題。再次,教育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是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之間應相互尊重、共同發(fā)展、相互依賴、相互協助,才能共同進步。民族的平等團結與國家的穩(wěn)定統一息息相關,加強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責任。
2、應樹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念
人們不但要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傳統,而且不能妄自菲薄,要認同并發(fā)揚自身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民族高校應樹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理念。
首先,在民族高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上崗前必須系統掌握民族法律法規(guī)和黨的民族政策,了解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特征,養(yǎng)成尊重和理解民族學生的習慣;其次,要引導學生相信理解是人與人交往的一種劑、軟化劑,其目的是要他們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再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重點是消除不理解和誤解,增進大學生理解的能力和品質,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最后,鼓勵大學生掌握多元的民族文化知識,有利于形成科學的民族意識,從而使其與其他民族或群體和諧、愉快的交往,使他們的個性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遵循一般性的基礎上,應具有針對性。首先應激發(fā)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其次通過開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使其大學生正確認識其他民族文化,體驗不同文化魅力,共同傳承、弘揚、發(fā)展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特點和民族差異,體現黨的“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政策,不斷增強民族團結和維護祖國統一的中華民族意識。
3、加強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共生共享
調查顯示,文化對民族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行為規(guī)范具有重大影響。各民族的文化傳統不同,當與其他民族文化接觸時,總會謹慎對待,或產生心理距離和排他反應,文化之間各自保留的價值觀和文化溝通上的障礙,是民族隔閡產生的重要原因。為消除隔閡、增進了解,加強民族傳統文化的共生共享成為必需。首先,開設多門文化課程,有利于學生在了解的基礎上更好的尊重其他民族。比如通過開設民族史、文化史、宗教史等課程,使更多的大學生了解不同民族的語言、習俗、宗教,也使他們更深層面了解本民族的歷史,有利于他們在本民族的重大問題上達成共識;其次,民族高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鼓勵各民族學生進行積極正常的交往。讓他們通過接觸,發(fā)現和學習彼此的優(yōu)勢和特點,在認知上逐步消除隔閡、偏見、歧視,使相互理解與和諧共處成為共識,以豁達的態(tài)度對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拋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狹隘觀念,而以“和而不同”的傳統精神去尊重、接受,以一種博大的胸懷去吸納、融匯;最后,積極引導民族高校大學生利用假期去民族地區(qū)參觀考察,讓其開闊視野。通過社會調查、志愿者服務等方式,大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的了解,而且還可以看到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地區(qū)發(fā)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在鍛煉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增強其發(fā)展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高校也要鼓勵大學生關心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民族地區(qū)的經濟、教育和文化發(fā)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特別要教育少數民族大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積累知識和本領,為促進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和繁榮作貢獻。
(注:基金項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編號:12JDSZ3065)。)
【參考文獻】
[1] 哈經雄、滕星:民族教育學通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 徐杰舜:各民族共同締造祖國凝聚力作用論——中國民族團結原因分析之一[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1).
[3] 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關鍵詞】文化適應 心理健康
一、文化適應過程
文化適應最初是人類學研究的范疇。人類學家將文化適應定義為:“由個體所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兩個群體之間,發(fā)生持續(xù)的、直接的文化接觸,導致一方或雙方原有文化模式發(fā)生變化的現象?!毙睦韺W家 Graves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適應的概念,強調不同文化接觸所導致的心理和行為變化。
文化適應既是一個結果,也是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一般可以劃分為五個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蜜月期。初來乍到,一切都很新鮮、有趣、令人興奮不已,簡直就是一次大冒險。人們著迷于文化的不同,興高采烈地愿意去探索去了解去感受這種新的文化。
第二階段:沖突期。一段時間之后,人們常常會感到疲倦、焦慮、有挫敗感,甚至開始想家了,再加上由于文化不同帶來的困擾以及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種煩惱,如語言、住房、學校、工作、交通及購物,人們經常會覺得無所適從。
第三階段:首次調整期。當人們對當地的語言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開始覺得有些希望了,有些自信了,與他人的聯系也多了起來。日常生活上遇到的煩惱少了,因此可以集中精力工作了。這時,人們又處于調整期的波峰段。
第四階段:心理孤獨期。在這個時期,人們離開家人和朋友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因而常常感到孤單、孤獨、憤怒和壓抑以及總是對當地文化挑三揀四。他們會盡量避免和當地人接觸,卻更經常地和本國人及同是“外國人”的他國人在一起。這個階段的負面感覺比第二階段要強烈得多。
第五階段:接受及融合期。再過一段時間,當人們漸漸習慣了新文化的一切,包括它的價值觀、信仰和行為準則時,他們開始接受并將其視作生活的另一種方式;甚至開始享受起這一切來。他們也不再那么炫耀自己本國文化和批評當地文化了。
當對語言和生活方式越來越熟悉及日常生活走上正軌之后,人們就不再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越來越像在家里一樣自在了。
二、文化適應模式
文化適應是在兩種及以上的文化環(huán)境間展開的。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是一個雙向的影響過程。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往往是弱勢文化群體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調適。John Berry從文化適應的策略角度提出了文化適應的四種模式,即整合、同化、分離和邊緣化。
少數民族文化群體或個人如果覺得維持母體文化的價值較低,從而積極融入主流文化之中,則采用了同化的文化適應模式;如果覺得維持母體文化的價值較高,而疏遠主流文化,則采用了分離的文化適應模式;如果個體覺得維持母體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價值都較高,從而積極融入兩種文化的互動,此時個體采用了整合的文化策略;反之,如果個體既不想維持母體文化,又不想與主流文化積極互動,此時,個體采用了邊緣化的文化策略。
三、文化適應策略
(一)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整合的策略
根據鄭雪和David Sung于2003年提出的研究結論,“強的主族與客族文化認同及整合的文化適應方式有助于提高的個體的幸福感水平,促使他們對異質文化環(huán)境的心理適應”。采用文化整合的策略有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我們建議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機構,心理衛(wèi)生工作者和班集體,通過種種途徑幫助少數民族大學生與文化為主的主流文化積極互動,同時,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與母體文化的聯系,從而形成整合的文化適應策略。這將有利于少數民族大學的心理文化適應,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推廣雙語教育,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漢語水平
心理學家薩皮爾和語言學家沃爾夫提出的薩皮爾. 沃爾夫假說認為:語言決定個體的心理過程 ,人們通過自己使用的語言進行一切認知活動。那些對教學語言(漢語)越是熟悉和理解的個體 ,在學校教育中會表現越好。有研究表明,那些接觸教學語言(漢語)時間越早、 使用頻率越高的個體 ,受主流文化影響越大 ,在主流文化環(huán)境中就越容易適應。目前,語言障礙已經成為制約少數民族大學生提高學業(yè)成績、拓展人際交往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大力推廣雙語教育,結合當地民族教育現狀完善雙語教育體系非常重要。通過雙語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水平,而且是少數民族學生通過語言學習了解漢民族文化,為文化適應作必要的準備。
總之,文化適應的過程也是一個心理不斷調試的過程。通過掌握文化適應的規(guī)律性,積極尋求對策,幫助少數民族大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文化適應能力,使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未來成為少數民族社會經濟、 文化發(fā)展的中堅,在構建和諧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民族學生 文化適應 生態(tài)環(huán)境 養(yǎng)成
[作者簡介]黎翔(1967- ),男,江西贛州人,贛南教育學院教育系主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心理學、教育學。(江西 贛州 341008)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2-0182-02
高校民族學生入學后,由于生活環(huán)境、文化氛圍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異,往往面臨諸多問題,學生主要表現出急躁、焦慮、情緒困惑、孤獨感、壓抑感,甚至是暴力傾向。民族學生的文化適應狀況不僅影響其成長成才,還直接影響其對國家、民族和主流文化的認同。在調查中發(fā)現,民族學生在社會支持的三個維度上得分越高,生活滿意度就越高。從相關程度上來看,民族學生的主觀支持得分和生活滿意度得分相關系數最高,客觀支持得分和生活滿意度得分的相關系數相對較低;自我效能感越強,生活滿意度就越高。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明顯高于女生,內高班學生自我效能感明顯高于民考民學生;與民族學生社會支持呈現顯著相關的因素除了自我效能和生活滿意度外,還有學生類別因素。不同學生類別所獲得的社會支持是有明顯差異的,其中,民考漢學生的社會支持得分最高,民考民學生的社會支持得分最低。
一、文化適應理論
文化適應作為一種人類學的理論成果,在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有不同的內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民族團結教育作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主題教育,其活動開展必須符合我國中學教育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遵循現階段我國教育的新的課程理念和實踐內容。文化的適應是在多種文化背景和環(huán)境中開展的。上升到理論面來說,就是一個雙向的互動影響過程。
二、民族學生的文化適應模式
本研究在生活方式、習俗、人際關系以及語言等方面考察民族學生對流出地文化、流入地文化兩個維度的態(tài)度和行為,并在此基礎上,按照兩個標準對民族學生所使用的文化適應模式進行劃分:計算每種適應模式的得分情況,以得分最高的適應模式作為民族學生當前的文化適應模式;在文化適應模式的選擇過程中,需有較明確的自主選擇意識。本次調研對象所使用的文化適應模式為:整合模式274人,隔離模式14人,同化模式7人,邊緣模式5人??梢姡褡鍖W生在文化適應過程中主要采用整合模式。鑒于90%以上的民族學生采用整合模式,所以本研究按照每位同學整合模式得分高低進行分組,得分前27%的為整合模式高分組,后27%的為低分組,然后對高低分組進行方差分析,見下表。
結果顯示,整合模式高分組的民族大學生在生活滿意度、社會支持和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得分均高于整合模式低分組,且在生活滿意度和自我效能感方面差異及其顯著。這說明使用整合模式的學生在生活滿意度、社會支持以及自我效能感方面表現較好。
三、 影響民族學生文化適應的因素
影響民族學生文化適應的主要因素包括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一是文化背景和生活經驗。一定的學習類型與文化相關。當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類型相適合時,學生的學習成績顯著提高,學校的態(tài)度明顯改善,學生違紀的現象明顯減少。文化背景的不同導致學生具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經驗,生活經驗豐富和生活技能較高的學生自然、文化和社會適應能力相對較高。二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文化適應、智力和學校教育三者之間具有復雜的交互關系,個體任何一個方面的表現既受他兩個因素單獨作用的影響,又與意志、人格、道德等心理因素與文化適應中的心理適應直接相關,承擔著智力的始動、定向、激勵、強化和保證功能。三是文化自覺。文化自覺體現了文化的平等意識、反思意識、互補意識和發(fā)展意識。任何族群、個體都有文化自覺的意識和能力。文化自覺行為具有較大差異,表現為文化接觸者能否正視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異性,消除文化間的誤解和偏見,并按照新的文化環(huán)境調適的能力。影響民族學生文化適應的內在因素還有家庭經濟的收入、父母文化水平等。
外在因素:一是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同。二是制度理念環(huán)境不同,包括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和教學模式及評價機制等。學校制定執(zhí)行的規(guī)章制度沒有體現民族平等,文化平等,教學模式忽視民族學生個體和群體性差異,評價機制不健全,勢必會對民族學生的文化認同和學校認同產生負面影響。三是社會支持環(huán)境。社會支持對緩解個體心理壓力,消除個體心理障礙,增進個體心理健康等方面有重要影響。具有良好社會支持的個體會有較高的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從調查來看,主觀支持對民族學生文化適應的影響最大,支持利用次之,客觀支持影響最小。
四、高校民族學生成長成才環(huán)境的養(yǎng)成策略
1.健全工作機構,加強隊伍建設。設立由統戰(zhàn)部、學工部、宣傳部、校團委、保衛(wèi)處、教務處和后勤等部門和院系共同組成的民族學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協調和解決有關民族學生工作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問題。民族班或民族學生較多的院系,要有專人負責民族學生工作。選派政治素質好、思想作風過硬、了解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熱愛民族學生工作、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教師擔任民族班或民族學生較多班的班主任。定期對相關教師進行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的培訓,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少數民族文化知識,提高工作能力和育人水平。
2.制定規(guī)章制度,健全支持體系。根據高等教育法律法規(guī),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實際又貼近民族學生特點的民族學生教學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等,依據規(guī)章制度對民族學生嚴格要求,大膽管理。在民族學生工作中,各院系要嚴格遵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開展教育和管理,統一標準和要求,杜絕教育管理工作上的不一致性。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和學籍管理規(guī)定,降低學習要求,制定特殊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建立民族學生支持體系,對他們給予經濟、生活和心理上的有力支持。
3.加強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環(huán)境。校園文化是師生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了學校的精神風貌。校園文化精神是全體師生產生強大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適應性和持久性影響的根源。高校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民族學生來到學校后,感覺到家的溫暖,對多元文化給予認同。在重要的民族節(jié)日,組織、動員民族學生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給民族學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臺,增強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進他們與其他學生的文化交流和深入了解,加深同學間的感情和民族團結。加強漢族教師和學生的日常民族團結教育,積極營造民族團結一家親的良好育人氛圍。
4.完善文化關懷,建立適應機制。加強學業(yè)指導,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培養(yǎng)。少數民族學生整體上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只要打好公共課和專業(yè)基礎課的良好基礎,專業(yè)學習同樣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專業(yè)課不單獨編班,將少數民族同學融合在全校同學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促進少數民族同學與漢族同學積極開展學業(yè)交流。同時結合少數民族學生實際特點,以人為本,實施個性化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馬戎.民族社會學:社會學的族群關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孫麗璐,鄭涌.移民文化適應的研究趨勢[J].心理科學進展,2010(3).
一、認清題型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fā)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練、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歷史小論文正是議論文中的一種。
歷史小論文題是近幾年高考,特別是新課改之后出現頻率很高的題型之一。高考中的歷史小論文一般是通過對某段給定的材料談談個人的觀點看法,從而考查學生論由史出、史論結合的批判、分析能力,體現了歷史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導向。當然,它的命題特點也是以自主研究性學習為方向,以論由史出、史論結合為答題的原則,以開放性的答題形式,對學生的歷史能力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查。歷史小論文一般沒有標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自由作答。
自從2001年在上海高考歷史試卷中首次出現小論文題型之后,其有效考查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以考促教”、促進自主學習、引領教學改革、助推課程改革及其保持試題必要的區(qū)分度等考查功能的優(yōu)勢逐漸更多地被考試命題者所認同,并逐步成為越來越多省份歷史高考試題的必選題型。然而,對于該題型,學生們的答題卻總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既有思想認識的不夠重視,更有對該類題型缺乏應有的理性分析而導致針對性復習舉措的無力、低效使然。為攻克這一復習難題,我認為歷史教師必須客觀審視小論文題型的考查意義及其命題特點與規(guī)律,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
二、日常訓練
在歷年高考試卷中,歷史小論文題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史論題,要求考生論證說明某一歷史觀點,另一種是史料題,要求考生從給出的史料中提煉文章的主題,自擬題目,撰寫論文。正常來說,歷史小論文的寫作水平可以反映出學生歷史基本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水平,與大學歷史專業(yè)課考試題型接近,對高中學生而言,具有較高的挑戰(zhàn)度。
歷史小論文寫作既要符合寫“論文”的正常要求,又要體現“歷史”的固有特點。所謂“正常要求”,就是要具備小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所謂“歷史特點”,即要言必有據、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做到觀點與材料的統一。論點要尊重史實,它是對歷史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判斷;論據要務實求真,要選擇能證明論點的典型史料;論證就是運用論據來說明論點的過程。
在日常歷史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小論文的寫作,就像語文作文的寫作一樣,把它當成長期性的一個學習任務來完成,讓學生熟悉這一題型,在規(guī)范化的訓練之后,能夠有效運用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分析評價,中肯地表達個人的觀點。
教學生寫歷史論文,要讓學生能透過歷史事物的現象看到歷史人物或者事物的本質。比如評價秦始皇,我會首先讓學生思考、討論這幾個問題:有人評價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北筑長城,南鑿靈渠,統一貨幣和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所以,秦始皇對中國的歷史發(fā)展功勞蓋世,你贊同這種觀點嗎?同時,陜西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舉世聞名,你怎么看待這一浩大工程?為什么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大秦帝國到了二世就亡國了,他的目的為什么沒有實現……由上述問題,你怎樣評價秦始皇這個人?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分析使學生懂得這樣的道理:歷史發(fā)展自有其所屬的客觀規(guī)律,秦始皇滅六國是歷史發(fā)展的大勢所趨。這樣,學生寫起論文來就會觀點明確,有理有據。
三、解題技巧
1.利用主題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在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基礎上,還可以有目的地針對課題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主題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1.1寫作論文。寫論文的目的不是為了尋求一個統一的答案,而是為了培養(yǎng)一種科學的探究的態(tài)度,理性的思維方式及對人和事的客觀評價能力,這正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所要達到的目的。歷史論文的選題很多,針對高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識程度,我認為采取教師定大選題,學生自主決定小選題的方式是比較恰當的。
學生論文完成以后一定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認真分析,通過成績評定了解學生在批判性思維方面的優(yōu)勢和不足。例如,在高2003級,我將史學界對成敗的爭論觀點介紹給同學們,讓同學們自己選擇與之有關的問題進行研究,在查閱有關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完成歷史小論文。結果,同學們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文題目豐富多彩。如:
“――一次失敗的偉大革命”
“――現代化與社會發(fā)展的動力”
“從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看的功與過”
……
1.2寫作調查報告。歷史雖然是過去的事情,但歷史和現實是割裂不開的,學習研究歷史的目的就是要讓歷史為現實服務。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選取與現實聯系緊密的話題,讓學生經過實地調查、思考以后,寫出調查報告,不失為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好方法。
例如,在高2003級,結合對“”一章的學習,我要求學生通過采訪自己的父母或周圍熟識的曾經當過知青的人,結合查找與當年知青運動相關的資料,寫作“關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回顧與反思”的調查報告,收到了明顯的成效。學生們在他們的調查報告中回顧了知青們的苦難歷程,探討了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原因和給全社會帶來的深遠影響,也談到了這場運動給自己帶來的震撼和感慨,還有的對如何認識這場運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位女同學在報告中寫道:“歷史證明,上山下鄉(xiāng)運動是一個錯誤。我認為所有中國人都應該正視這段歷史。對于這場運動的巨大失敗和深遠影響,我們應從中吸取深刻的教訓?!薄罢\然,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絕不是一無是處,但是,如果為了掩飾這場運動的過失而刻意夸大那些益處,卻是一種危險的倒退。我希望我們這一代人都能去認真地了解和認識那段歷史,因為我們正視歷史,是為了歷史不再重演?!?/p>
2.利用靈活多變的考試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歷史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對于這一點社會、家庭都有共識。但是學生歷史水平低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什么會出現如此的反差?我想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應試教育。雖然學習是一個人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主動性的過程,但是人畢竟是社會的人。人的學習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學習帶有強烈的功利性:能實用的就學,要中考、高考的就學,其他的馬虎過去就行了,這是影響歷史教學的大環(huán)境。二是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過時,手段單一,教學方式死板。教師一根教鞭、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壓抑學生的個性,影響學生的思維,使本身對歷史抱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離歷史越來越遠了。這也屬于應試教育的問題,當然,它是影響歷史教學的小環(huán)境。
從上學期開始我和另外兩位老師承擔了一項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的科研課題。課題的重點在于尋求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手段或教育模式,以達到提高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目的。在科研過程中、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歷史知識的文學化
1.故事化。許多學生對先人的豐功偉績、各種事件的動人故事懷有濃厚的興趣,因而普遍希望老師能以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述歷史。據我們課題組對初一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50%的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是講故事。誠然,老師講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學生,而是將課文作一改編,使課文的主要內容貫穿于故事中去,這樣,既能使學習內容引人入勝,又能使學生掌握知識。這種方法對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駕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2.詩歌化。在古文學中,詩歌是高度凝縮的文學。優(yōu)秀的詩歌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能很快把人帶入歷史情境中去,并迅速產生共鳴。如講“三國鼎立”這一課時,由蘇軾的赤壁懷古引入,使學生的思緒隨著滾滾的長江飛向“檣櫓灰飛煙滅”的古戰(zhàn)場,從而迅速切入主題。
3.戲劇化。講臺是教師的舞臺,也可以是學生的舞臺。初中歷史的故事性為學生扮演歷史中的人物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戰(zhàn)國七雄那一課講商鞅變法,可以編一歷史短劇:商鞅舌戰(zhàn)公孫龍。找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商鞅和公孫龍。辯論題是“變法還是守祖宗之法”;講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可以讓學生扮演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或自述歷史,或二者、三者對話。通過戲劇化的過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熱情,使學生身臨歷史的情境中去感受逝去的久遠的歷史,從而增進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歷史知識的形象化文物(模型)、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文物是史實的實證,歷史圖片是史實某一瞬間的再現。前者如山之鐵證,后者具體形象,給學生形成歷史觀念、歷史概念提供豐富的可靠的想象根據和判斷根據,并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記憶。歷史文物反映著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教學中運用歷史文物,能有力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通過歷史圖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
1.幻燈教學?;脽艚虒W是當前普遍運用于歷史課的電教手段。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有關的文物圖片、歷史地圖或歷史圖表等在課堂上放映,便于教師配合圖像進行講解。它的作用雖類似掛圖,但是,比掛圖更迅速、更準確、更逼真地反映歷史圖像。因此,教學效果遠遠超過掛圖。
2.電視和錄像教學。電視和錄像教學是聲音和圖像的最佳結合,它能使歷史教學更生動、更形象、更直觀,它能以多種方式剌激學生的大腦,能把已逝去的歷史現象有血有肉地復現出來,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強記憶的效果。當然,以上的一些教學手段是現代化的發(fā)展趨勢,不過這是一個正在探索的領域,也是我們在教學手段研究中的一個重點。
三、歷史知識的個性化
歷史知識個性化的特點在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通過討論會、演講會、寫歷史論文等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歷史,獨立地作出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它強調學生的活動。
1.專題討論會。為開拓學生視野,培養(yǎng)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由教師給學生介紹一些報刊上有爭論的、又有教育意義的材料或直接就書上的人物、現象,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展開討論。專題討論可開闊學生的眼界,形成歷史思維,從而培養(yǎng)分析歸納能力和從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歷史演講會。在學生講故事的基礎上,選擇內容較好、思想性強的材料,由表達技能較高的同學,舉行歷史故事演講會,并進行評比。這對普及歷史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進行思想教育都將起一定的作用。
四、歷史評價的多樣化
即使中國儒家從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道路傳入到越南,但這些差異方式在社會經濟,文化中得到折射。所以可以說,越南儒家與中國儒家具有一些相同之處。
(一)儒家在社會中的作用及其生存基礎。越南儒家與中國儒家的相同在于它的存在基礎,甚至日本儒家、朝鮮儒家也如此。依筆者所知,儒家長時間在中國、越南、日本、朝鮮等國家生存下來的基礎是東方國家社會經濟條件,東方國家社會存在基礎在于稻作農業(yè)經濟與三角洲流域緊緊相連。該經濟基礎使社會產生更大的凝聚力,融入大自然,受到大自然的影響,崇拜天地自然,社會中人尊重長輩,尊重有經驗者,尊重社會和家庭的秩序,注重和睦相處等等。這是個好土地給儒家扎根生枝以及發(fā)揚自己的學說。雖然在越南、日本和朝鮮,儒家都是來源于中國,并不是土著思想系統,但是,像中國一樣,在支配社會發(fā)展時,儒家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對封建社會發(fā)展。今天,儒家思想雖然不再是占主導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但儒家思想的標志仍然保留——它成為“民族傳統文化”,也對當今社會的發(fā)展更具價值。在中國,儒家支配所有鄉(xiāng)村和家庭關系、道德關系、教育活動等社會中人的活動,是中國封建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思想基礎,從漢代(公元前206年至220年)至清代(1644年至1911年)。在越南,日本,韓國也是如此,儒家思想也強烈地影響社會的所有活動。在越南,儒家長時間是支配封建朝代所有活動的指導思想系統,自李朝(1010年至1225年)至阮朝(1802至1945年),特別是后黎朝(1428至1788年)至阮朝末期(1802年至1945年),儒家在社會占據了獨尊的地位。朝鮮李朝時期(1392年至1910年)和日本德川幕府(Mac phu Tokugawa)時期(1603年至1867年),朝廷重視儒家,儒家思想成為支配社會所有活動的思想體系。如今,儒家不再是支配社會一切活動的正統思想系統,但是,儒家仍在社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以及許多對當今社會發(fā)展有價值的思想,成為民族傳統文化。
(二)經學相同。儒家透入越南的同時,經學經典也不斷地涌入越南。越南儒家并沒有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作品,而是在中國儒學經典書籍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越南儒學作品,最有代表的是《四書》和《五經》。因此可以肯定越南經學和中國經學是相似的。李朝時期至今的越南儒士都使用孔孟、程朱作品作為經典書籍。例如:13、14世紀朱文安(1292年至1370年),阮廌(1480至1422年)非常重視《四書五經》以及儒家仁義思想和教育思想。他們的話和引用語都是來源于中國經學中的內容。十五世紀,越南儒神吳士連編撰了《大越史記全書》,15卷有174段評語,其中有98段引用或提到作者和作品,如:《周易》《金詩》《書經》《春秋》《論語》等文獻,孔子、孟子、朱子等儒家學者。十八世紀末,中代時期越南最有學問的大臣代表——黎貴敦進士(1726年至1784年)十分重視朱熹。在越南,到目前為止,越南儒士忠于傳統儒家經學。越南儒家仍重視孔孟經學,程朱思想則是道學。潘珠貞、潘佩珠、黃叔抗以及提倡民本(一定意義上是民主)、抵抗君主專制制度的東京義塾運動都一直重視儒家思想。潘佩珠(1867至1940)編寫《孔學登》也是提倡儒學價值意義。
(三)思想體系相同。從誕生到發(fā)展和傳播的過程,儒家和儒家內涵不斷地擴大和發(fā)展,并被社會經濟環(huán)境、地理空間所支配;換句話說,中國歷史階段,歷史背景和地域空間的不同,引起中國儒家思想不同的變化。簡單地理解為“中國歷史中沒有一種統一和純粹的儒家”(同一個空間和時間中沒有一種同一宗教形式),更沒有一種純朝鮮儒家、純日本儒家、純越南儒家。展開其觀點,可看出沒有確定何為中國儒家、朝鮮儒家、日本儒家、越南儒家的劃分標準。在不同空間和不同時間,儒家都有異同之處,但總體來說能稱它們?yōu)槿寮宜枷?。因為在任何國家?nbsp;
任何時代,儒家都要依靠一個基礎、一種不可改變的哲學體系。儒家誕生與發(fā)展于中國后才蔓延到東北亞地區(qū),可見儒家的基礎即是中國儒家。確定在豐富多樣的中國儒家思想系統中哪里是中國儒家、朝鮮儒家、日本儒家、越南儒家的根本和共同點是一個難題。筆者認為有三種共同儒家思想流派在東北亞地區(qū)發(fā)展并支配該地區(qū)的所有活動,那是:1.孔孟思想的系統。2.漢儒思想系統(董仲舒為代表)。3.宋儒思想系統(程朱為代表)。上述三種中國儒家思想的所有內容(關于哲學、道德、教育等)是越南儒家、日本儒家和朝鮮儒家的基本依據。無論發(fā)展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中國還是發(fā)展在異國(越南、日本、韓國),盡管在形式上有些變化,可儒家仍然還背著它的基本思想內容。因此,中國儒家、越南儒家、日本儒家、朝鮮儒家都有共同的名稱,為“儒家”。當認識到儒家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國家的“共同基礎”和“不變”因素,我們才能了解到各國儒家的差異之處。
二、中越儒家的差異
除了相同之處外,越南儒家、中國儒家以及其他國家的儒家也有許多差異之處,最凸顯的是儒家學者隊伍和思想風格。
(一)越南儒士與農民和農村密不可分。越南儒士親近農民,他們的生活與農村生活緊緊相連。據史料記載,17世紀,越南都市已發(fā)展到一定的繁華程度了。升龍、蒲獻、會安和順化是越南商品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但蒲獻儒士寥寥無幾,只有三貢生、沒有進士,17-18世紀的會安也有如此狀況。19世紀,絕大部分貢生(舉人)和進士都出身于農村。比如說,自19世紀初至1919年,阮朝時期,39屆考試的555位進士,47屆考試的5226位舉人大多都出身于農村。當官者在位時被調動到全國各地,他們退隱之后仍然選擇回歸農村生活??梢钥隙ǖ氖?,越南儒士是農村儒士,農村生活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越南儒家及儒士,對越南儒家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農村儒士階層當老師、當大夫,同時也將儒家傳播到農村。此外,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儒家與越南有不同之處。中國清明時期,華南地區(qū)的士大夫多出身于都市。余英時教授講到:“清明時期,商人開始當官,他們也可以得到官品和功名。地方商人是有勢力的。付依菱教授也有相似的觀點。從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能看出士大夫生活的環(huán)境是城市生活環(huán)境。朝鮮韓國的儒士是社會精英。在日本,儒士是研究儒學的專家或尋求儒學作為個人道德學科的武士。越南儒士階層生活與農村鄉(xiāng)村生活緊緊相連,因此諸多儒家觀點,特別是宗法思想中的宗族和家庭組織滲透進農村生活中。越南儒生是越南封建朝廷選拔人才的主要來源。據黎貴敦在《喬文小錄》中所統計獲悉,在山南鎮(zhèn),壬午年(1462)香考共有4000多名考生,乙未年(1499)香考共有5000多名考生。18世紀,考生數量猛增,朝廷必須通過指定名額來限制報考者數量,如:乙酉年屆(1765)大城市考生名額為70名,中型城市考生名額為50名,小鄉(xiāng)鎮(zhèn)考生名額為40名。自紅河三角洲枝清藝地區(qū)的考生數額也達到上萬人。根據上述數據獲悉,鄉(xiāng)村中,系統學習儒學的儒生數量繁多,直到21世紀初。在19世紀,阮朝主張通過儒學教育、科舉考試和訓條加強儒家思想在社會的地位。
(二)越南儒家的思維風格。研究越南儒家學者的認識和思想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越南儒家與其他的國家不同,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1.面向實際與功利。面向實際與功利體首先體現在學習目的。絕大部分越南儒生設定自己學習目的,學習是為了考試,考試是為了做官,做官是為了享榮華富貴的生活,完成學習目標標志著結束學習過程。極少人有遠大的志向,學習是為了探討地區(qū)熱門問題,學習是為了服務社會或為了國家社會文化的進步。此外,儒家學者的學術態(tài)度也是該關注的問題??陀^分析可見有一些儒家學者關注學術研究工作,他們常關注政治道德問題,少討論玄學或高級思維領域,其中隱藏在內深刻的認識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甚至,他們將無形變成有形,運用于實踐活動中。例如:天地人關系中“天”的概念,他們不考慮作為一種自然實體、“天”的本質怎樣,或不考慮作為一種精神實體、超自然實體、“天”在宇宙中起了什么樣的作用,而只從利于人類的角度來考慮,如:“天”運行得有“時”、人要知道天時、種植耕作才能豐收,或從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看,人類要如何對待天才能享福,從而主張“敬天”“順天”“奉天”等。另一個例子,《易經》提出世界原本:“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兇,吉兇生大業(yè)”, 越南儒家學者并不關心到底何為“太極”“兩儀”和“四象”,而是對最后一句“八卦生吉兇,吉兇生大業(yè)”感興趣。他們關注到能帶來給他們直接利益的東西。因持有如此的學習方法和思想,他們很少做出大貢獻。高榜提名的成千上萬舉人和進士,很少有人能創(chuàng)作出國家和民族能記住的工程和光榮的事業(yè)。當然,越南儒家也有偉大的文化家,如:阮廌、阮秉謙、黎貴敦,阮攸。但是這是罕見的。2.習慣性地簡化內容。越南知識淵博諸子在中國巨大淵博的儒家寶藏前都會有意識地簡單化,選擇主要內容,編輯成簡單、明了又易懂的教學教材。例如,在中國已有關于某問題的完整書籍,如:朱熹的《四書集注》和宋、元、明、清的《四書大全》,到越南就變成“說約”(學說簡約)和“約解”(簡約注解);或明朝胡廣的《性理大全》到越南卻成為“節(jié)要”。該現象并不是一個朝代特有的現象,而是越南封建王朝較為普遍的現象。關于《四書》的簡化工作,陳朝有朱文安《四書說約》,黎鄭朝有黎貴敦的《四書約解》,阮朝有阮文超的《四書選講》;黎鄭朝裴輝壁的《性理節(jié)要》仍被阮朝視為經典教材。簡單明了的優(yōu)點是易懂、容易記住、容易傳授和學習。簡單明了卻是學術的局限,因為簡潔等于要刪略學說的許多觀點,失去許多潛在的暗示教義,刪除學說中豐富多彩的含蓄內容。更不用說簡略和節(jié)要很可能將核心內容減去而留下來次要的。傳授知識者滿足于簡單明了的內容,學習者也如此,這樣抑制了人的思想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總結語
總之,儒家傳入越南后,在越南領土上存在和發(fā)展幾百年了,雖然有時達到頂峰,有時衰落。但儒家思想深深地影響了越南人民和社會。儒家作為統治階級的精神工具,封建階級以其建設封建社會制度,推進封建社會的發(fā)展。封建統治階級對原有的儒家思想進行了一定改變,并成功運用到處理朝廷內部事務以及抗外敵事業(yè)。除此之外,儒家思想是越南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當時越南社會及人民生活,尤其是道德教育領域。儒家融入越南文化,被“越南化”,成為越南儒家。與中國儒家相比,越南儒家與中國儒家存在諸多異同之處,越南儒家有著本國特有的風格,包括儒家在社會發(fā)揮的作用不同,儒家運動方向和發(fā)展動力不同,思考風格不同;越南儒家遠離超形、崇拜利益的現象,越南儒家與人民實際生活緊緊相連,融合和折中人民的思考方式,為人民的利益而考慮。
【參考文獻】
[1]潘文閣.新時代新地區(qū)背景下越南儒家之研究[J].哲學期刊,1999(3).
[2]潘大尹,阮玉瓊.關于阮朝官制的一些問[M].順化出版社,1998:118.
[3]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付依菱.明清社會經濟歷史論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