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小銜接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城市貧困;失業(yè)保險;促進就業(yè)
貧困問題是全球關注的長期性、綜合性的問題。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貧困仍幾乎在所有國家都存在。我國的城市貧困問題是相當嚴重的,這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會引發(fā)一些社會問題,解決貧困問題是我們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我國城市貧困的概況
1.1城市貧困的界定
貧困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其內涵十分廣泛。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發(fā)展時期對貧困可以做出多種定義。傳統的貧困定義主要是收入貧困,即收入水平低下,不能維持基本生活。國際廣泛采用的貧困定義是世界銀行在以“貧困問題”為主題的《1990年世界發(fā)展報告》中給出的參照定義:即“缺乏達到最低生活標準的能力”。通過收入和支出的最低生活標準來表示,貧困不僅是物質上的匱乏,而且還包含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世界銀行《2000/2001年世界發(fā)展報告》則將貧困的概念進一步擴大,不僅包含以上內容,還包括風險和面臨風險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達自身的要求和缺乏影響力。在國內學者中比較一致的定義認為,中國城市貧困是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城市部分社會成員由于缺乏必要的資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剝奪了正常獲得生活資料和參與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權利,并使他們的生活持續(xù)性地低于社會的常規(guī)生活標準。
1.2我國城市貧困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貧困人口不降反升,貧困面繼續(xù)擴大。據民政部統計,20世紀80年代初期,每年由政府定期定量救濟的城市貧困人員一般在60一80萬之間,20世紀90年代初,全國城鎮(zhèn)集體企業(yè)職工(包括在職、下崗和離退休人員)家庭人均收人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共329萬人。而截至2007年8月全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2236.1萬人。
總之,城市的貧困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很多居民生活、影響社會和諧的一大難題。
二、失業(yè)是導致城市貧困的重要因素
城市貧困的產生是有著多方面原因的。有經濟的,社會的,當然還有家庭和個人自身的原因,并且這些原因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但綜觀國際國內,城市貧困往往源于失業(yè)。我國也不例外。
由表可以看出,現在城市貧困居民的主體,已經由傳統的“老四類人(孤、老、殘、幼)”,轉變?yōu)椤靶滤念惾?下崗、失業(yè)、在崗、退休)”。大量人群失去工作或不能就業(yè),進而陷入貧困。顯然,失業(yè)是引發(fā)城市貧困的重大原因。
而城市貧困又會帶來很大的社會影響:城市人口,一旦失去就業(yè)崗位,沒有社會保障的扶助,或者扶助力度不夠,再加上他們的密集程度、文化水平及敏感程度都高,也就容易引發(fā)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甚至形成一種貧困的惡性循環(huán)圈。因此,城市貧困是擺在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重大難題,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逐步減少城市貧困,妥善解決這個問題。
三、失業(yè)保險在減少城市貧困中的重要作用
社會保險中的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工傷、生育等各項保險,都是在預防貧困的產生,或者在貧困產生后,對貧困者脫貧有重要作用。但其中多數是對陷入貧困的居民暫時的補助,受之以魚,為其“輸血”,但沒有受之以漁,幫助恢復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其擺脫貧困。要解決城市貧困問題,從根本上說,還必須落實到個人或家庭的就業(yè)問題上來。
3.1發(fā)揮失業(yè)保險金的經濟杠桿作用,促進就業(y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失業(yè)保險金是促進再就業(yè)的重要經濟杠桿,用活用好這種經濟杠桿,形成了杠桿的整體效應,對推動再就業(yè)工作是有促進作用的,具體有以下幾種方式:
(1)實行差別性的失業(yè)保險金給付期限和標準。按失業(yè)期限長短確定失業(yè)保險待遇給付標準。失業(yè)時間越短,給付標準就越高。例如法國規(guī)定,最初的失業(yè)金待遇為日基準工資的57.4%,其后則每4個月調低一次。這樣有利于促使失業(yè)者積極尋找新的就業(yè)崗位。另外,為了使有限的失業(yè)保險基金發(fā)揮更有效的保障能力,可以對不同年齡的失業(yè)人員實行不同期限的失業(yè)救濟。對于逾期仍未能就業(yè)者,可以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系統給予救助。對工齡長短不同,工作業(yè)績不一,繳納社會失業(yè)保險費用數量不等的失業(yè)者,發(fā)放的失業(yè)保障金也應有適當差別。這樣一方面可以刺激失業(yè)者盡快就業(yè),節(jié)約基金開支,另一方面考慮到了大齡失業(yè)者的實際情況,體現了社會公平。(2)實行浮動性的失業(yè)保險稅征收制度。這種做法的目的在于抑制雇主大批解雇員工。美國實施的“浮動失業(yè)保險稅征收制度”在這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做法是,按聯邦政府規(guī)定,企業(yè)為員工交納失業(yè)保險稅的基本比率一般為企業(yè)工資總額的5.4%,但同時還規(guī)定企業(yè)可按員工就業(yè)穩(wěn)定性記錄的實際情況實行浮動性繳納辦法,有些州最高提高到企業(yè)職工工資總額的10.5%。另外,對按時足額繳納失業(yè)保險金且失業(yè)人數少的單位,可以研究制定相應的返還政策,按一定比例給予一定數額返還。反之,則適當提高企業(yè)繳納失業(yè)保險金比例。(3)對自行組織起來的就業(yè)者以及有能力創(chuàng)業(yè)者,可將其應享受的失業(yè)救濟金一次性地發(fā)給其作為啟動資金,并可視情況給予創(chuàng)業(yè)補貼,同時在多方面給予幫助,在其事業(yè)起始階段給予跟蹤服務。比如:在稅收方面給予優(yōu)惠,提供一些無償的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等。
另外還可以發(fā)揮失業(yè)保險金中的專業(yè)訓練費、生產自救費、職業(yè)介紹費等的作用來促進就業(yè)。
3.2積極開拓失業(yè)保險的外延服務,促進就業(yè)
在現代意義上,失業(yè)保險還應該拓寬其服務內容,積極開展一些外延服務,把服務拓展到與以構成因果關系的領域、環(huán)節(jié)。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結合國外的經驗,下面著重介紹以下當前我國可以采取的措施:(1)完善國家就業(yè)服務制度。就業(yè)服務體系應包含以下功能:一是提供全國各地的職業(yè)培訓計劃及實施機構情況,再就業(yè)服務項目情況,以及勞動力市場信息;二是對求職者進行評估和測試,以幫助其選擇適合的職業(yè)培訓計劃;三是開展職業(yè)介紹,進行工作匹配;四是宣傳、介紹失業(yè)保險規(guī)定,幫助失業(yè)者領取失業(yè)保險金;五是接待與就業(yè)有關的一切咨詢,并協助解決問題。這類中心有效的提高了再就業(yè)培訓的針對性以及培訓后的就業(yè)率。(2)加強對失業(yè)人員的職業(yè)培訓和再教育職業(yè)培訓。把職業(yè)培訓作為預防失業(yè)和促進就業(yè)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加強在職培訓,推行職業(yè)資格認證制度,提高職工隊伍的工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適應技術進步的要求。強化再就業(yè)培訓,根據就業(yè)需求的變化,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幫助下崗失業(yè)人員掌握再就業(yè)的技能和本領。搞好創(chuàng)業(yè)培訓,開展創(chuàng)業(yè)咨詢,提供開業(yè)指導,提高創(chuàng)業(yè)者的經營管理能力,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等等。
總之,解決城市貧困是需要政府和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的積極投入,并且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實現的。在解決城市貧困這條道路上,還需要更多的群策群力,想出更多更好的辦法,并且更好的實施,才能讓貧困的城市居民越來越少,直至基本消除城市貧困。
參考文獻
[1]錢林.當前中國城市貧困問題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7,(1).
[2]李軍.中國城市反貧困論綱[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幼小銜接;終身發(fā)展;學習體驗;操作探索;習慣養(yǎng)成。
【中圖分類號】G610
一、問題的提出
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要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精神,通過調查分析我縣幼兒園與小學銜接教育現狀,正視不足,反思工作,提出以下二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在幼小銜接教育中,偏重于知識的銜接,缺少文娛性。表現為教材使用不規(guī)范、版本種類多、更換頻繁、教育內容知識量大,幼兒過早的承受壓力,使得個別幼兒在經歷了三年的幼兒園學習后,萌發(fā)了厭學情緒。二是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銜接工作不全面、不細致,偏向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幼兒園教師對幼小銜接該從那些方面去做,如何做思考探究不夠,幼兒園與附近小學之間缺少必要的聯系,交流、溝通太少。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一)為幼兒終身持續(xù)發(fā)展打基礎
該課題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一切為了幼兒的發(fā)展,把教育和研究工作放在終身教育的大背景考慮,以幼兒為本,關注幼兒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二)為全面優(yōu)化教師整體素質打基礎
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縱深推進,需要教師隊伍的素質不斷提升。而教師素質的提升離不開教育教學實踐,離不開理論學習和教育研究,通過"幼小銜接"課題研究,可以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教師的開放性思維模式,從而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優(yōu)化和發(fā)展。
(三)為促進幼兒教育發(fā)展找出路
靜寧一幼自創(chuàng)辦以來歷經五十多年,歷來重視幼小銜接教育,并積累了一些有益的教育經驗和方法,但是,我們的銜接工作還是很膚淺,沒有建立在幼兒在園三年教育的基礎上。通過課題研究,要在工作中推陳出新,積極創(chuàng)新,從而讓更多的幼兒受益,更多的教師在教育實踐及課題研究中少走彎路,促進幼兒教育的不斷發(fā)展。
三、課題研究的方法及研究對象
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主要運用了行動研究法、教育觀察法、調查法、研討法及個案分析等方法,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研究重點對象為大班幼兒,中小班幼兒參與研究,同時對幼兒園附近兩所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及內容
研究分為四個階段,原計劃用兩年時間,在后來的實驗中遇到了許多新問題,為了解決存在問題,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工作,使研究成果更科學,課題組延長了研究時間,對最初的計劃方案也作了相應調整。
(一)準備階段(2007年9月-----2007年12月)
本階段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課題研究的現狀,確定指導思想、設計教育方案、更新教師和家長的教育觀念。通過學習,教師、家長統一了認識,明確幼小銜接教育的關鍵:即對幼兒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規(guī)則意識和任務意識的培養(yǎng),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上小學的愿望。
(二)實施階段(2007年12月---2009年6月)
盡管幼小銜接實驗的重點對象是大班幼兒,但為在實驗中做好長期與全面銜接,我們從小班就開始著手,緊密結合幼兒園新教材,圍繞"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提高幼兒綜合能力","激發(fā)幼兒入學愿望"幾方面進行內容設計與組織,開展"三養(yǎng)三培三親"為載體的九項專題教育活動。即以形成幼兒良好的習慣開展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道德習慣養(yǎng)成、學習習慣養(yǎng)成;以提高幼兒適應小學生活的綜合能力開展的教師培養(yǎng)、家庭培養(yǎng)、伙伴培養(yǎng);以激發(fā)幼兒對小學生活的愿望為目的開展的親身進小學、親口說感受和親手做內務的主題教育活動。
我園的幼小銜接教育除了專門設計和滲透于各學科的教育活動外,還滲透于教師的每日工作和幼兒的每日生活,在生活與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任務,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幼兒入學后盡快適應小學新環(huán)境、新生活、新的人際關系打好基礎。
(三)總結階段(2009年7月---2010年11月)
通過研究、總結幼小銜接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徑。以"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fā)展需要"為研究的基本原則,通過與小學的溝通,與家長的合作,針對調查中存在的問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yǎng)幼兒的相關能力與習慣,幫助孩子順利完成這一階段的過渡。
五、課題研究成果
一是更新了教師的教育觀念,并形成以研究成果為指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研究,我們深深感受到,幼兒的學習是廣義的、全面的,在各種親身體驗、實際操作、感知探究活動中,只要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就能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二是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密切了與小學之間的聯系,解決了兒童進入小學后的諸多不適應問題。
三是促使幼兒園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教育簡報;出版了教師教育教學論文集;推動了幼兒園課程的改革,尤其在本土化教材的開發(fā)利用,科學教育,美工制作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發(fā)展。
四是積累了幼小銜接教育經驗,形成了"靜寧一幼大、中、小班養(yǎng)成教育細則",為幼兒園今后做好課題研究及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依據。
六、問題分析與思考
我園的課題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有些老師的教育論文、心得體會、設計的教育活動方案,質量不高,發(fā)表的作品太少。二是建立的文檔資料還不全面、不細致,沒有將文字檔案、電子檔案以及活動剪影、活動錄像等內容有機地統一起來。三是在幼小銜接教育中,對幼兒自理、交往、完成簡單任務的能力以及規(guī)則意識、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做的還不細、不深,在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方面,需進一步探索研究、改進工作。四是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頒布后,我們看到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還需要下大功夫去研究、去改革。
本課題涉及范圍廣、層面多,須在理論上逐步提升,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因此,該課題的研究需要教師有相當的耐力和理論知識積累,雖然我們的教師通過各種學習途徑提高自己,但和研究型教師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研究中繼續(xù)學習提高,從而促進該課題研究向縱深、高精層面發(fā)展。我們的工作,尚有諸多不足之處,真誠地希望各位專家不吝賜教,給我園的研究工作給予指導,使本課題研究得到提升,幼兒園各項工作臻于完善。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教育規(guī)程》。
[2]朱慕菊主編《"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研究"研究報告》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95年版。
[3]《成功幼兒園管理制度全書》吉林攝影出版社,第四篇第五章。
大班幼小銜接工作總結
我園幼小銜接工作繼上階段進行的幼兒社會性適應能力培養(yǎng),進一步在學習性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開展工作。大班下期,幼兒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有了改變,隨著學習難點的增加,有意注意時間的延長,以及入小學的各方面要求,使幼兒在學習上產生了諸多問題。關注幼兒的問題,幫助他們達到學習適應的發(fā)展水平便是我們本階段的主要任務。
最初階段我們的研究,還只是停留在單純?yōu)殚_展入小學的學習性準備,即重視知識技能的銜接。隨著不斷的思考和實踐,我們逐漸開始認識到幼小銜接背后的那些對幼兒終身發(fā)展有益的重要內涵要素。學習適應指的是關注大班幼兒學習興趣和習慣的養(yǎng)成,為幼兒入小學做好能力、習慣、興趣的準備。我們試圖從學習幼小銜接新的教育理念入手,逐步通過落實和解決幼小銜接教育中教師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及教學實踐能力的問題,來提升教師幼小銜接的意識和實踐能力。
新的教育觀念的確立,使我們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同時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和策略。
一、 從思維教學切入,為學習能力準備
研究中我們結合園特色課程思維活動,對幼兒進行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我們發(fā)現,幼小銜接由于長期的教育觀念,致使知識傳授偏重,思維能力的準備明顯不足。于是,我們選擇適切的思維活動內容,對活動中的教學方法進行探討,為幼兒提供環(huán)境和材料,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充分利用具體的事物和情景進行學習,豐富他們的感知經驗、發(fā)展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1、注重思維方法的集體教學
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幼兒在進行思維活動時,常常會急于了解答案,而不關注思維方法的運用;教師在教學中也有忽視對幼兒方法的教學,專注于答案的解答。因此,在集體教學中我們嘗試改變以往的形式,對活動內容進行分析,根據大班幼兒思維特點,著重從設計問題情景出發(fā),引導幼兒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思考、運用方法解決問題。在方法交流的環(huán)節(jié)則側重比較誰的方法更快、更方便,使幼兒深刻感知解決問題的多種思維方法,體驗運用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成功。
在小熊分餅活動的研討中,我們在活動方案中設置了為兩只小熊公平分餅的問題情景,讓幼兒通過操作、討論來解決問題。并通過不同形狀的餅、不同分餅方法的比較,讓幼兒了解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感知和運用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充分使幼兒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培養(yǎng)了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2、注重獨立思考操作的個別化學習
獨立思考是幼小銜接中幼兒學習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積極地探索創(chuàng)設個別化活動環(huán)境,幫助幼兒積累主動運用不同思維方法,獨立解決問題的經驗。在實踐研究中我們根據階段的思維內容與要求,選擇適合幼兒獨立操作的思維練習內容,設計多項個別化思維練習活動。設計中,我們強調對幼兒任務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設計任務卡提示,引導幼兒養(yǎng)成學會先看清、看懂任務卡,再進行思考操作的習慣。
猜猜它的位置在哪里的活動中,我們在同一項內容中設計了多個任務卡,即把活動要求分解不同層次。幼兒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任務卡,根據任務卡上的提示,獨立進行操作,完成后再自行對照答案圖檢查。這一過程讓幼兒有了獨立、認真、細致完成學習任務的練習機會,對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能力起到了促進作用。另外,我們還注重分享交流環(huán)節(jié)中的方法比較,使幼兒在與同伴的比較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考操作方法,提升幼兒思維能力。交流中以你是用什么方法來猜的?誰的方法簡單方便?引導幼兒對思維方法的關注,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問題。
二、 從興趣閱讀切入,為學習習慣準備
大班下期的閱讀活動,由于不同幼兒在識字量上的差異,造成在閱讀活動中傾聽、理解不均衡的問題。認字多的幼兒常常會因獨立閱讀而忽視傾聽別人。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通過研討,以興趣閱讀為切入,在閱讀中創(chuàng)設情景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傾聽習慣。我們分析閱讀材料,根據不同內容和側重點將以認讀漢字為主的閱讀、以看圖講述為主的閱讀以及以觀察情景的閱讀有機結合。同時運用策略性的引導,幫助幼兒關注傾聽的重要,學會在仔細傾聽,學會在傾聽基礎上的補充、評價。
在《看圖說話》閱讀本的活動中,我們初步形成了一套模式來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顒又?,先引導幼兒按圖的順序獨立閱讀,鼓勵不同識字量的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閱讀。然后,引發(fā)幼兒通過各自對閱讀的理解、感受提出問題,大家一起分享解決,這一過程是利用差異資源進行相互學習,運用細致的傾聽展開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最后的集體完整閱讀、整體感受交流,使幼兒在傾聽中完善自己對圖片的觀察、故事的理解。又是一個刺激幼兒傾聽的機會。這個模式的運用,已收到實際的效果,對大班下期幼兒尤其適用。
三、 從轉變活動方式切入,為學習興趣準備
幼小銜接在學習性適應方面主要是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則應從情感上關注幼兒的學習情感。讓幼兒習慣在生活中學習,并能學以致用,真正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
活動方式的轉變是以幼兒的發(fā)展特點來決定的,如果沿用過去的知識銜接,固定的活動方式則趨向小學化,造成幼兒學習興趣的低落。我們認為,只有確立幼小銜接的觀念,才能明確教育方法,讓活動方式順應幼兒的特點,讓幼兒樂意主動參與,從而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持久性。
春游活動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我們將這個話題作為一個幼小銜接專題活動內容,根據大班幼兒獨立、自主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需要,努力地找尋幼小銜接活動的結合點,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對活動進行設計安排,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自己長大了的積極情感,學習一些合作、策劃、統計等的經驗?;顒訌南矚g去哪的多項選擇,到投票決定最終的目的地,到為春游準備什么合適的物品,給家長寫通知書,分組策劃春游活動內容,等多個活動組合,從情感上激發(fā)了幼兒留戀幼兒園生活、萌發(fā)長大了,獨立做有意義的事的情感,同時發(fā)展了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通過實踐與探索,讓我們領悟,只有立足于正確的教育觀念,將幼兒的終身學習、后續(xù)發(fā)展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我們感到,學會幼小銜接活動的形式是容易的,而掌握幼小銜接教育理念,具備幼小銜接的意識是難的,所以必須要不斷的摸索研究,在實踐中反思才能把幼小銜接工作做得扎實、有效。
大班幼小銜接工作總結
本學期,一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愉快、順利的進入小學生活?;仡櫼粚W期的工作,簡要總結如下:
在做幼小銜接工作時,首先要突破家長在幼小銜接工作中認識的誤區(qū)。這三個誤區(qū)分別為:1、家長操之過急,希望孩子盡早具備小學生的素質,并提前入學。2、盲目重視知識的灌輸,給孩子造成學習壓力。3、家長包辦代替,忽視能力培養(yǎng)。
正是由于這三個誤區(qū),造成了小學生在入學初的不適應。不適應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學習不適應(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yè)慢)2、社會性不適應(規(guī)則意識差;隨意性強)3、心理不適應(教師形象的突然變化使他們感到壓力和負擔、要建立新的伙伴關系、環(huán)境變化、要求提高,所以有的壓力大,出現厭學、緊張等現象)
針對這些問題,學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從孩子入手,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能力
1、學會整理(書包)
2、學會生活(穿脫衣服、主動喝水、入廁等)
3、學會勞動(值日生)
4、學會學習(善于傾聽、自主閱讀、握筆訓練、拼音教學、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安全教育、自我保護)
5、改變環(huán)境(作息時間、鈴聲等的調整)
二、從研討入手,加強幼兒園與小學間的教學銜接
1、舉行公開課,共同研究幼小銜接課堂。
2、課堂教學興趣化,向幼兒園教育靠攏。
3、與幼兒園教師交流,探討幼兒教育方法。
4、進行個案研究(觀察、記錄學生表現,形成新的教育策略)
5、教師寫教育隨筆、論文、反思,針對性開展一日常規(guī)活動。
三、從家長入手,爭取家園配合,共同做好幼小銜接
1、召開幼小銜接家長會,宣傳幼小銜接的策略。
2、開展家訪活動,了解家長需求,調整教育策略。
3、走進課堂與開放日(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教育,參與孩子的活動,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家長積極配合,與學校共同努力,使學生順利由幼兒園階段過渡到小學階段。家長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協助學校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幫助孩子實現心理過渡。
2、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幫助孩子實現習慣過渡。
3、培養(yǎng)孩子大膽與人交往、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實現能力過渡。
經過一個學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精神面貌和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關鍵詞】家庭教育數學幼兒
一、什么是數學教育
既然是關于數學觀念的調查,就得先明白數學的含義是什么。現代數學家普遍認為,數學是模式的科學,它是對現實世界的形式抽象,并且是具有真實背景的、遵循科學規(guī)律的一種抽象。
在幼兒期的數學學習,主要是使幼兒學會“數學地思維”。但是家長是否也有這樣的觀念呢?
在華南師范大學的胡麗園的碩士學位論文《父母數學教育觀念及其與兒童數概念發(fā)展關系的研究》中,她綜合眾多教育學家對父母教育觀的界定,提出了父母數學教育觀念,具體是指父母在教育和培養(yǎng)子女的過程中,對兒童數學能力的發(fā)展、對兒童數學學習的期望以及對兒童數學教育的看法和認識。
(1)她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數學教育觀念對于幼兒的發(fā)展很重要,因此對于父母怎么樣看待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的調查可以使我們更了解家長對于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看法,并能一窺家長對于幼兒數學教育的看法。幼兒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將來小學數學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家長若能更重視幼兒園階段的數學教育,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的習得更多的數學經驗,配合教師在幼兒園中有意識的數學活動,幼兒的數學能力就會發(fā)展的更全面。
(2)所謂“入學準備狀態(tài)”,吉爾伯特.格瑞爾德曾將之定義為兒童從正規(guī)教育中受益需要具備的各種關鍵特征或基礎條件。美國“國家教育目標委員會”(NEGP)作為監(jiān)督機構,負責的“入學準備資源小組”提出了入學準備研究的生態(tài)學觀點,認為入學準備包括三個方面:兒童發(fā)展方面的準備、學校為新入學兒童提供的條件、家庭和社區(qū)為兒童提供的支持。
(3)5-6歲正是入學準備的階段,家長們對幼兒園數學教育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所以,收集家長們的多種看法,對于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幼兒全方面的發(fā)展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二、關于家長數學觀念的討論
家長對于幼小銜接方面的了解較少。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銜接是將幼兒園教育階段與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經驗相互承接、有機結合,保持兩個階段數學教育的連續(xù)性與持續(xù)性。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銜接必須充分關注兩個學習階段的差異,把幼兒園與小學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因此,兩個階段都應體現“五化”數學課程銜接理念:課程小步子化、課程內容生活化、課程組織統整化、課程實施活動化、課程評價多元化。
很多家長覺得,學數學就是為了學學怎么加減乘除,會數數,就可以了,反正以后在生活也用不了那么多的數學知識。其實不然,學數學,并不只是為了幾個數字,更多的是學習一種思維的方式:把具體問題上升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再通過解決抽象的數學問題,將其應用到具體的問題解決中。
首先,數學教育能使幼兒學會“數學地思維”,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所謂的“數學地思維”,就是用抽象化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很多具體的問題,都是數學問題的具體表現,都可以化歸為一個數學的問題。
其次,數學教育能訓練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促進其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數學以簡單的符號代替復雜的事物,以抽象的邏輯推理代替具體的關系。幼兒學習數學,需要一定的抽象能力和邏輯上的準備。反過來,數學又可以促進其抽象邏輯思維的發(fā)展。
實際上,幼兒園對于幼兒進行數學教育,一般都是從小班下半學期開始的,這也是根據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決定的。4-5歲的幼兒,好奇心增加,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主要方式,在5-6歲時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也開始萌芽,幼兒也更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開始掌握認知方法。
涉及到了幼小銜接方面的問題,那到底幼小銜接中的數學教育是怎么樣呢?幼兒數學入學準備應側重在哪里呢?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的林嘉綏在《幼兒數學入學準備調查報告》一文中給出了幾點建議:1、重新審議我國現行幼兒數學教育綱要,刪除或降低與小學重復以及不適應幼兒思維特點的內容和要求。2、幼兒數學教育入學準備,應強調在學習初步的簡單數學知識同時,重在發(fā)展幼兒思維。3、提高農村及邊遠地區(qū)幼兒數學教育水平,加強家庭文化背景兒童的教育工作。4、改善幼兒數學的入學準備狀況是實現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目標不可缺少的部分,應在高整體教育水平和入學社會性適應的同時,促進幼兒數學教育水平及思維的發(fā)展。
因此作為家長,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更應該清楚該如何給孩子選擇數學教育的內容。
三、提出相關建議
(一)給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建議
1、選取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數學內容。
幼兒的思維能力發(fā)展是非常快速的,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選擇幼兒能接受的,有興趣的數學內容。
2、盡量讓數學活動的形式多樣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幼兒階段應以游戲為主要的教學形式,數學這門學科本身比較枯燥,所以更需要教師在教學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讓數學變得有趣,讓幼兒能主動去探索數學世界,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數學知識經驗。
3、提供家長在幼兒數學教育方面的幫助,使家長有一個正確的數學教育觀。
在家園聯系方面可以多一點數學方面的意見,并利用接送時間和家長更多的交流幼兒在園數學方面學習的情況,主動提供建議。
(二)給家庭數學教育的建議
1、家長不能忽視幼兒園期間的數學教育,對于幼兒園開展的數學教育活動盡量配合。
2、家長豐富自己的知識與幼兒共同成長。
3、家長應多與老師溝通交流幼兒最近的學習、生活情況。
4、讓幼兒在生活中學好數學,充分利用身邊的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胡麗園.父母數學教育觀念及其與兒童數概念發(fā)展關系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5)
[2]暴占光.張向葵.兒童入學準備的訪談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5.(5):14-16頁
[3]廖麗英.為幼兒提供什么樣的數學教育[J].幼兒教育,1999,(12):24-25頁
【關鍵詞】學前教育,農村,不足,策略
從我國國家的發(fā)展來看,我國農村的國土面積占據著我國總國土面積的百分之60%,中國農村人口占據總人口的百分之60%。這意味著我國未來的人口聚集地依舊是農村,但是從目前我國農村的教育來看,存在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對于農村學前教育來說更是如此。就此,本論文著重針對農村學前教育的不足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一、農村學前教育發(fā)展面臨的問題
針對農村學前教育發(fā)展面臨的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的認識不足,經費缺失較為嚴重。我國農村尤其是一些較為貧困的偏遠地區(qū),因為思想觀念過于陳舊,政府并不重視學前教育,農村人更不懂得什么是學前教育。因此,忽視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這對于兒童身心發(fā)展起到了一個消極的作用,導致了大多數的幼兒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學前教育。與此同時,一些教育機構并沒有多余的資金給予學前教育這方面,導致了學前教育機構發(fā)展較為緩慢,學前教育機構規(guī)模呈現較小的局面。
第二,幼兒園數量較少幼教師資水平整體偏低。農村幼兒園的數量嚴重不足導致教育不能滿足當地兒童的學習需求。部分農村地區(qū)3~4個村落只有一個幼兒園,甚至很多村落都沒有幼兒園,這樣缺失的情況導致了附近的農村的孩子都要上這個幼兒園學習,既影響了教育的質量同時降低了幼兒園的競爭力。與此同時,因為政府機構的不重視和資金的缺失,導致了很多地區(qū)都自發(fā)的構建私立幼兒園。但是,私立幼兒園的不足在于只教授幼兒一些簡單的知識、沒有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導致了幼兒在學習的時候只是單純的進行學習,并沒有真正的學習概念,呈現出教育不足、學習效果不良的現象。
第三,家庭教育認識不足,幼小銜接困難。在學前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為主要的教育,在幼兒成長中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隸屬于啟蒙教育,但是從我國農村家庭學前教育的角度來看并不夠重視,并且很多農民并不知道什么是學前教育,不理解也不知道如何為幼兒提供一個較好的家庭環(huán)境。
二、農村學前教育發(fā)展策略
學前教育是小學教育的基礎,更是學生以后未來學習的根本。因此,強化農村學前教育發(fā)展顯得異常重要。就此,針對以上所提出來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
第一,強化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國家針對地方教育出臺了地方先行、中央補助的根本原則。因此,地方應該抓住國家所頒發(fā)的政策,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重視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著力覆蓋城鄉(xiāng)、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合理支配經費、發(fā)展學前教育,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從而解決服務條件差的問題,為幼兒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且,還應該呼吁國家將學前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體系當中,實現免費的、義務的教育,增加資金的支援,擴充幼兒教育的比例和規(guī)模,真正的為農村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入學環(huán)境,多渠道的開發(fā)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從多角度讓家長以及幼兒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幼兒對幼兒園的向往和學習的欲望。
第二,增加幼兒園的數量,提高幼兒教師的師資水平。增加幼兒園的數量提高幼兒園的師資力量是幼兒接受優(yōu)質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應該積極鼓勵社會參與辦園、多渠道的多形式的創(chuàng)辦幼兒園,從根本上扶持幼兒園的發(fā)展,并且根據各個地區(qū)幼兒園的發(fā)展情況實施獎勵政策,真正的讓幼兒園在農村辦起來,起到一個良好的循環(huán)性作用。政府還應該開放相關的政策,積極鼓勵符合條件、愿意投資幼兒園發(fā)展的人,予以審批、免費辦理相關的手續(xù)和免費指導辦園政策等。與此同時,還應該針對私立幼兒園辦園情況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針對幼兒園所存在的缺失現象給予相關的指導,為幼兒園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對一些好的幼兒園予以鼓勵、支持和表揚,弘揚私立幼兒園和公立幼兒園齊頭并進的現象。
第三,強化農村的學前教育,促進幼小銜接。在學前教育中家庭教育隸屬于啟蒙教育,并且對幼兒來說影響頗大。因此,在進行學前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強化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并且重視學前教育。相關教育機構可以針對其家長進行學前教育優(yōu)勢理念的宣傳,幫助農民正確的認識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掌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應努力的督促在外打工的父母定期的關注幼兒的發(fā)展和學習情況,從而及時的和幼兒進行溝通,提高幼兒學習的意識。只有學校和幼兒的家長共同關注幼兒的教育,才能真正的提高學前教育的意識和水平,從幼兒被動學習轉變成為幼兒主動學習,改變傳統幼兒不愿意學習、不想學習的尷尬局面。
第四,將多媒體教學融入到學前兒童教學當中。學前兒童隸屬于一個好奇心、貪玩心非常強的階段,因此為了提高其學習欲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多媒體教學融入其中,使兒童能提高自身對學習的認識和喜好程度,通過直觀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其學習欲望和整體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將教學內容和圖片融合在一起,在圖片中融入一些相關的知識從而提高其教學水平,讓兒童能更好地進行學習。
結語:總而言之,針對農村學前教育來說,一定要從教育理念、幼兒園的數量、師資力量等進行完善和規(guī)劃,從根本上強化對幼兒園的認識。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分析,還應該提升幼兒家長對教育的認識,重視學前教育,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周芬芬.西部農村學前教育發(fā)展的困境與突圍[J].學前教育研究,2012.(12).
[2]孫小紅.家長職業(yè)狀況與子女學業(yè)成績關系的社會學探討[D].上海師范大學,2012.
[3]高敏,汪光霞.論新形勢下農村學前教育師資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建[J].才智,2013.(28).
“器”,會意字,本義是狗的叫聲。金文的“器”,字形是中間一只“犬”,周圍四張“口”,代表一只狗正在狂吠。后來,“器”的本義消失,被假借為狗守護的東西――器具。因為器具能容納物品,因此“器”也被引申為才華。如“廟堂之器”,意思就是有治理國事的才能。
還有一個最常被現代人引用的成語叫做“大器晚成”,喻指“越有大才之人通常越晚成功”,為什么呢?從字面意思不難看出:“鑄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鐘)越晚成型”。然而,這個樸素的道理并非僅僅是一句安慰暫時失意者的客套話而已,聯系老子《道德經》原文的語境:“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憋@然已經升華到了“無為”的哲學境界。
太形而上了?那就用稍入世的孔子金句調和一下:“君子不器”――“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币馑际?,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長,而應從紛繁世相中體悟最本質的規(guī)律“道”,道器兼?zhèn)?,從而以不變應萬變。正如“器”之原型;自帶猛犬守護,誰也奪不走,這,才是真正的城器”。
一個“器”字,盛滿古代先賢的智慧,也道出了人認知世界的規(guī)律。
對于剛開蒙的學童來說,這個規(guī)律尤為適用。教育兒童,不應是單純地往容器里灌水,而應該像澆鑄一件容器一樣,還不能急于定型,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不斷調適它的容積與質量,逐漸養(yǎng)成它的自我調適與澆鑄能力。
如果把知識比作水,那么容器就是孩子的學習能力,而這個容器又由孩子的性格、品德、方法、境遇等等原材料澆鑄而成。因此,教育應是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灌輸知識也要為培養(yǎng)知識服務,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p>
亞里士多德說:“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笨梢姡吭綄W習能力的本質,就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大器養(yǎng)成,幼小銜接是關鍵
學習是終生的事業(yè),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經過幼兒園階段寓教于樂的準備教育,孩子通常會從小學開始正式的求學生涯。成為一名小學生,對孩子來說是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轉折,更大量的學習會帶給孩子新鮮感,如果借此機會正確引導、培養(yǎng)好的習慣,學習將成為孩子終生的樂趣。但作為孩子在這一階段的教育主導者,家長和老師最容易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將注意力集中在知識本身,將學習妖魔化成一種枯燥的任務,很可能將孩子的學習熱情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更遑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而中國的現實情況是,許多家長讓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只管盡情玩耍、享受童年,一進小學,當學校的各種學習考核指標襲來,加之“別人家孩子”的神助攻,趕緊手忙腳亂扯著孩子一起卷進單純比結果的殘酷競賽中,舉步維艱之際,唯有用“大器晚成”來自我安慰。
與其被動接受考驗,不如主動出擊,把握好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機,趁孩子在幼兒園大班的最后一學期,用科學的方法,著意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讓孩子在童年的懵懂中,不知不覺地愛上學習這個“游戲”。把研究成果轉化成實用工具,學霸
養(yǎng)成有“技”可循
那么,有什么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為發(fā)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名副其實的“學霸養(yǎng)成專家”司有和教授負責任地這樣說不用上輔導班,不用斥巨資另請高明,父母只需要按照科學的方法,在自己家里陪著孩子“玩兒”,就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愛上學習。
幼兒園下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時光總在你忙碌的時候悄悄溜走,不知不覺又是一學期過去了,回想起2020年真的是特殊的一年,疫情下春季的上學時間兩個月都不到。但教育教學的工作內容并沒有因為疫情而減少。在幼兒園全體老師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在園務工作的明確指導下,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F將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師資隊伍管理方面
1、在教師業(yè)務方面:受疫情影響,本學期我們教師的培訓工作改成線上的形式進行,在開學前組織老師們進行大量的線上培訓,特別是對“幼兒園創(chuàng)意戲劇游戲課程集體活動課的組織與教學”、“戲劇游戲主題下的區(qū)域活動如何開展”、“區(qū)域活動的實施和觀察”、“區(qū)域活動的記錄和評價”等做了比較扎實的專業(yè)培訓指導。老師們在業(yè)務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學期開學后,老師們對班級的區(qū)域活動的實施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主動組織幼兒參與區(qū)域游戲,并對區(qū)域游戲中孩子的表現做針對性的記錄和評價。除了線上培訓,開學后教學部門還組織了以級部為代表吳曉萍、朱敏欣、高春風、甘梓靜老師,教研員鐘小蝶參加陳村鎮(zhèn)健康領域的培訓班活動,其中甘梓靜老師現場中簽代表幼兒園在培訓班的教學研討活動中上體育示范課,現場專家給予專業(yè)的教學評價,讓老師們增長了專業(yè)知識和豐富了教學經驗。我們將會在新學期以點帶面的輻射示范。
2、在教師成長方面:本學期,教師個人制定成長計劃,為自己做好專業(yè)的規(guī)劃。在2020年5月20名教師參加順德區(qū)教育學會學科論文比賽,其中有2名教師榮獲一等獎、3名教師榮獲二等獎、3名教師榮獲三等獎;陳志慧老師榮獲順德區(qū)學科優(yōu)秀教師稱號;有三名骨干教師被評為陳村鎮(zhèn)優(yōu)秀學前教育優(yōu)秀工作者稱號;袁愛婷老師獲得幼兒園二級教師的專業(yè)認定職稱證書;在日常工作中鼓勵老師們積極參與各項評選、比賽活動;主動進修提升學歷和教師職稱評定。
二、日常教學管理與安排
1、日常教學:由于疫情原因,我們幼兒園是6月2日中大班級復課,6月8日小托班級復課。復課后堅持科學的做好幼兒一日生活安排,為避免集中的集體活動,復學前我們保教組除了規(guī)范做好日常的課程教學進度表外,新增了“防疫健康主題課程”。對于錯峰入學的年級設計了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分別有大班級的“致敬英雄”、中班級的“了不起的人”、小班級的“口罩小衛(wèi)士”、托班級的“勤洗小手”健康課程活動。在科學安排一日生活流程的同時,我們注重幼兒體育活動以及戶外鍛煉的落實,制定每班每天不少于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安排表”;制定“錯峰戶外活動場地安排表”;并通過級長審核、行政檢查層級把關的方式確保一日生活流程的落實實施,保證孩子每日的運動量,增強孩子的體質鍛煉。對于日常的集體教學活動,以教學主任為帶頭隨堂聽課,級長對平衡級部組織相互聽課評課,共同促進集體教學水平的提高,逐步改變教師全控式的教學組織方式,運用游戲化、多元化的組織形式,使幼兒能在本年齡段特點中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2、主題活動:雖然疫情期間不能組織大型的集體活動,但我們還想方設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圍繞節(jié)日進行主題活動,端午節(jié)以級部為單位,各班組織賽龍舟的游戲活動;父親節(jié)各班組織“爸爸,我想對你說……”的暖心活動、同時,每班還錄制了視頻短片發(fā)送給家長群;期末,“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大班畢業(yè)典禮更是我們的聚焦點,特殊時期給孩子們一場特別的畢業(yè)禮。
3、區(qū)域活動:本學期加強了對班級區(qū)域游戲的管理工作。開學初,分別投入中班“小紅母雞的面包”主題區(qū)域材料;中班級益智區(qū)、建構區(qū)操作材料;小班級“拔蘿卜”戲劇課程材料;小班級益智區(qū)、建構區(qū)操作材料;各班級對“區(qū)域游戲”重新做了調整和規(guī)劃,突出主題區(qū)域活動的實施。老師們通過開學前的系列關于區(qū)域活動的培訓,在實際操作中施展和運用。本學期,中班級部的區(qū)域活動開展的相對比較豐富,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操作主動性,通過老師的不斷引導以及孩子的實際操作,特別是中一、中二、中四班的孩子區(qū)域活動常規(guī)比較穩(wěn)定的,而且孩子的操作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4、幼小銜接:大班級本學期的集體教學活動以幼小銜接內容為主,大班老師們根據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需要,以幼小銜接主題為重點開展系列的教學活動,形成教學網絡圖:
這是我們教學部門的一個新嘗試,做好主題網絡圖,順著孩子的需要和感興趣的知識點在沒有課程的主導下,我們進行拼裝和組合,查找關于幼小銜接的題材資料,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回歸傳統、自然與本真”以及百度查閱的資源庫等作為理論支撐。小組研討出教學教案、教學資源的準備、班級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孩子的操作區(qū)域等,從集體教學活動延伸到孩子的區(qū)域操作都是以主題拓展的形式開展活動。教學部門的第一個創(chuàng)新,老師們都非常的感興趣,非常的積極參與,主動的帶領孩子組織主題教學活動。通過近2個月的實施,我們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1、教師的課堂全控性還是占的比例較高的;2、教師對孩子的年齡發(fā)展特點不夠透徹,孩子的原有經驗不夠明確;3、集體活動的價值還沒能更好的體現;4、孩子的能力還沒有得到更大的提升;如小組的討論、記錄、分享、常規(guī)等還沒有進一步的提高。
三、教科研工作方面
1、課題研究項目:在教科研活動中,我們在2019年9月開展了開題報告活動,認真聽取專家的報告和提出的建議,將課題“幼兒園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中的大班音樂活動建構與教學的實踐研究”根據專家的指導意見進行調整和修改,查閱相關的理論資料,并開始了課題研究的初始階段。
2、主題區(qū)域項目:2019學年度上、下學期我們連續(xù)對班級區(qū)域投入了大量的主題材料、益智、建構材料。分別有小班主題“毛毛蟲變蝴蝶”;中班主題“米格爺爺的鞋匠鋪”、“小紅母雞的面包”。自區(qū)域材料的投入后,老師們的區(qū)域活動組織才確實的落實到實處,從班級區(qū)域的布置到區(qū)域活動的組織開展、再到區(qū)域活動的觀察記錄;從發(fā)現問題到解決問題;老師們在一步步的進步。但是距離我們理想中的區(qū)域活動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接下來區(qū)域活動的重心將會是放在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潛能方面。主要目標是能滿足幼兒個體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探索精神,發(fā)展幼兒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是為兒童提供了發(fā)現和發(fā)展個性潛能的集會,是他們能夠建立適合于自己的發(fā)展模式,包括利用自己的長項,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對自己樹立起信心。引導幼兒以個別或小組的方式、自主選擇、自主操作、探索、學習,從而在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積累、修正和表達自己經驗和感受、在獲得游戲體驗的同時、獲得身體、情感認知及社會性各方面發(fā)展的進一步提升。
四、不足之處
1、園本教研活動開展的不夠深入,不夠直接切入問題;系統性不夠強。
2、區(qū)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需要加強;特別是無規(guī)則區(qū)域計劃的規(guī)劃和實施。
3、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沒完全轉變,上課、評課的能力還是較弱。
4、體育組還不夠熟悉指南健康領域的發(fā)展目標,組織活動的方式和方法有待提高。
5、骨干教師的教研主動性要逐步提高,要激發(fā)其主動反饋問題和解決問題潛力。
6、早操系統不夠完善。
一、愛我的工作;
(1)用一百分的激情面對工作!
我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念,就像我同樣積極的面對我的人生。記得上學期也就是在大班菠蘿班的時候,當時我們班級工作還是很困難的,面臨著大班的幼小銜接,面臨著孩子大班畢業(yè)典禮,又因為徐老師一直在哺乳期,可是我絲毫沒有畏懼,我總是努力的用自己微笑去面對所有的艱苦,相信只要努力就好,所以班級工作不僅絲毫沒有落下,而且還在各活動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暑假時間我也積極的實踐,撰寫論文,讓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保持在工作興奮狀態(tài),用自己的激情勇敢面對工作同時感染著周圍的同事們。
這學期我?guī)У氖切“?,剛入班時,也是有點緊張的。雖然自己也是在學校里學了大量的教育孩子的理論知識,可是真正面對這些孩子的時候我當時真的反而有點尷尬的感覺。我似乎都沒有過度過來,我對孩子們進行常規(guī)教育的時候似乎發(fā)現他們不懂我在講什么,找不到昔日的回應,只有自己去嘗試,用不同方法和孩子交流,發(fā)現可愛的他們相對大班是那么的好哄,是那么的可愛。
記得九月份早操律動比賽的時候,正好班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當時很多孩子請假,班里有些家長已經開始恐慌了,我們頂著壓力,努力的給孩子們排練,在操場上,和徐老師也是努力認真充滿激情的帶操。我們也沒有因為活動的結束而放松自己,反而更加嚴格要求孩子的外出做操,也同樣認真,和孩子真心的眼神交流,用自己的微笑和熱情調度孩子的情緒,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積極情緒,幫助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氛圍。
(2)用一百分的熱情面對家長
“用朋友的身份去和家長友好相處。”這是我的家長工作理念,用他來支持我的工作,我很熱情的面對親愛的孩子家長,跟他們一起交流溝通,跟每個家長樹立平等的關系。我很慶幸,以前的家長把我當成小朋友,雖有不合意者,但也都很照顧,及時幫助我完成各種工作。更幸福的是我們班現在的家長,各個都能夠支持理解我們的工作。有個別爸爸媽媽很少接的我們也會盡量打電話和他們做溝通,讓他們了解孩子們的情況,通過博客跟他們交流分享教養(yǎng)方法等。周妍冰是我們班自理能力相對較差的寶貝,我就利用一次她吃飯很快的機會跟他媽媽做溝通,才了解到原來媽媽因為工作很忙, 有的時候也就是把孩子的事情代辦了, 聽我這么一說才知道孩子是這么的能干,于是說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鍛煉時間了,之后就見冰冰已經開始慢慢的進步了。
大班的時候家長們似乎每天都用自己最好的情緒面對家長,細心的發(fā)現孩子的每一個有點和缺點,及時的告訴家長孩子在園的一日情況。適當的表揚家長對孩子較好的教育方法,并適當提出自己的看法。面對小班的家長,他們似乎更關心孩子生活的開心嗎?再幼兒園和其他孩子相比哪些更好哪些不足等,我們三個老師也配合一致,跟家長做好交流溝通工作。另外及時更換家長園地的內容和博客等家園溝通途徑做好管理工作。對每一個孩子的行為負責,虛心的接受家長的每一個意見,并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傳達出去。家長的要求或者交代孩子的一些事情始終堅持記在心上,并完成任務。我堅信:付出就有回報!在秋游、家長會等各項活動中,謙虛接受家長提出的好想法,并認真的準備和完成。獲得較好的回應。
其實人與人之間就是這個樣子,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才會獲得更多的認同感,從而認同彼此的“痛”而獲得大家的“樂”快樂著彼此的快樂,何樂而不為?所以當面對有些家長情緒不好的,我也就笑笑,然后用傾聽者的角度,再選個適當的時候去理解他們的行為并作出正確的方式去解決誤會等。
(3)用一百分的真心面對同事
我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在一個融洽的氛圍中我才能開心的工作,記得有一句話叫做“你想讓別人對你一個好,你就要對別人十個好。”就是這樣,我真誠的付出真心,盡管自己或許有的時候也會有點小脾氣,會鬧點小別扭,但是大家都可以互相理解,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我們年級組每次說課或者其他活動大家都積極的參與,課也互相交流,大家也總是努力配合彼此,在一個快樂氛圍中,大家都感覺很幸福。這種感覺促進我更積極的面對我的工作和其他事務。
幼兒園的晨鍛、游戲、集體活動中,我們班總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不懂得及時問園長問年級組長,問每一個有經驗的人。在此基礎上,認真的完成班主任工作,為班級的每一個活動做好詳細的計劃,為教室的一角一落做好布置和準備工作。同時保持微笑,尊重每一個人,同時虛心的向每一個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和領導、同事和每一個人友好相處。在班里三個老師和諧的相處在一起。
(4)用一百分的愛心面對孩子們
上學期大班畢業(yè)典禮,當時很緊張,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很辛苦,可是我知道這是孩子們的第一個畢業(yè)典禮,所以就利用休息時間去看碟,選合適的舞蹈給孩子們排練。同時不忘記重要的幼小銜接工作,在網上搜一些關于面試的內容給孩子們練習。記得壯壯南師附小考小學面試回來告訴我說:“張老師,我們考了畫喜洋洋,正好我會畫。真是開心。”是啊,因為前一天我們剛剛畫過的,而且我還是單獨一組一組指導幼兒繪畫的,付出真的有回報,最后看到他們興奮的告訴我說自己面試上了的時候我覺得比我自己上學還要開心。
小班孩子則不然,我們點點的奶奶跟我們說,點點回家說爸爸媽媽不好,爺爺奶奶也不好,只有老師最好。是啊,我們也總是關心著孩子,他們才會這般的愛我們。還記得溫雅有次大聲的跟我說:“老師,我會穿毛衣了。”我趕忙表揚她:“你真棒。”然后順口問了句:“誰教你的啊?”她說:“你啊。”那個時候我只有久久的感動,孩子說穿毛衣是老師教的,那孩子會穿多少次毛衣,那我們會教會孩子多少東西,或許等她長大了以后對這句話已經不屑一顧了,可是作為老師覺得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作為幼師每個人都很愛自己的孩子,我很高興我在同事們大家的鼓舞下也是同樣的進步和努力。
二、工作的進修
學無止境,我也是同樣的要求自己去好好的努力,所謂你準備給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在考上本科以后我就努力的去學習。利用休息時間參加“統籌經濟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公共課的學習和進修,并合格結業(yè)。在暑假時也沒有忘記學習,撰寫論文。
三、嚴格要求自己的出勤
我這一年里沒請過一天假,沒有無故遲到和早退的現象。每天都堅持站到最后的一點崗。在剛開學的時候更是加班加點的工作,在上學期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展示班級的時候我也是加班加點的工作。在畢業(yè)典禮時候也是加班搞成長冊。真正的體驗工作并快樂著的真諦!
四、工作實績
這一學期我們班和我主要取得的成績有以下:
1、上學期滲入式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班級獲得一等獎;
2、上學期班級自然角評比“春天小菜園”獲得二等獎;
3、苗苗班早操律動比賽一等獎;
4、成長冊評比三等獎;
個人經過努力論文《幼兒美術教育中的多元教育策略》獲得區(qū)三等獎,同名獲得市教科所三等獎。
五、反思我的工作
巴南區(qū)從1991年開始進行“三算結合”實驗。在重慶市及全國比賽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但卻存在著大面積學生珠像建立困難,難以達到計算的要求,教學中學生個性心理品質重視不夠,沒有更多的著眼于兒童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為了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我校決定在幼兒園進行“珠算心算結合發(fā)展兒童智力”實驗(以下簡稱“珠心算”實驗)。
經過初步論證,從1995年3月,我們在幼兒園進行了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6年4月,經過重慶市教科所專家組論證,“珠心算”實驗正式立題,于1999年1月通過市教科所專家組評審結題。在巴南區(qū)內進一步推廣實驗。
一、基本做法
(一)統一認識,擺正“珠心算”實驗的位置
“珠心算”課進入幼兒園,人們對它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首先實驗無先例,無教材,教師無所遵從,存在畏難思想。其次,有的教師認為該課不統考,無檢測標準,上課比較隨意,隨便調課,甚至有時不上。1996年夏,學校成立了實驗課題領導小組和研究小組后,首先抓了理論的學習和研討,搜集有關珠心算的信息,統一對實驗的認識。不僅把該實驗看作是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對小學“三算”的深化,更是把促進幼兒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重要目標之一。基于以上認識,課題組組織了3次課題研討,請了區(qū)、市教科所教研員及專家、領導一起研討,對實驗有了一致的看法。并召開了家長會,通過學生心算表演、教師介紹,使家長了解實驗。通過研討,大家一致認為:①珠心算教學組織形式上接近小學數學教學,但不能照搬,應滿足幼兒特點。②教學內容應以珠算心算為主,按珠心算的內容特點編排教材,并不涉及小學筆算內容。③教學目標上重點是發(fā)展兒童智力,應面向全體兒童,激發(fā)兒童興趣,讓幼兒多動手操作,建立珠像,促進兒童全面素質的提高。④更多的關注非智力因素和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抓好管理,保證實驗工作順利進行
把課題實驗納入學校工作計劃管理。通過抓管理,不斷研究解決實驗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是實驗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在這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進行“珠心算”實驗,教師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校從實際出發(fā),從現有教師中挑選了比較合遠的人員擔任實驗工作。并加緊對教師的培訓,學校主要采取:①抓學習。讓實驗教師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珠心算相關知識的學習,并作好學習筆記,定期交學校領導檢查。學校還讓實驗教師學習創(chuàng)造教育實驗經驗,要求教師要有改革思想和創(chuàng)新意識,不僅著眼于計算能力提高,更應強調非智力因素發(fā)展,在幼小銜接上探索新的路子。②給條件。讓實驗教師參加各種研究活動,先后讓實驗教師到武漢、北京、深圳進行珠心算的教學活動。工作中學校盡力開綠燈,解決好相關問題,讓教師全身心投入到實驗中。③壓擔子。學校成立了以校長帶頭的課題組,嚴格按實驗方案檢查。實驗中對新教師采用了“師徒幫學”,讓骨干教師多次接受市內各區(qū)、縣教師的觀摩,促進了教師隊伍的素質提高。
2、規(guī)范教學內容。
實驗沒有教材,為了解決實驗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學校組織有經驗的教師在區(qū)教研員的幫助下,經過反復研究、修改,花了二年多的時間,三次修訂,編寫出版了《幼兒珠心算》教材一本。受到小朋友和家長的歡迎,也規(guī)范了教學內容,便于學校檢查。
3、保證教學時間。
實驗初,每天早上8:00至8:30進行一節(jié)課。由于幼兒自理能力差,經常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全部按時到校。教師有時也因教研活動調課,影響了教學時間,后來我們把珠心算課安排在幼兒計算課時進行,每天上一節(jié),這樣納入課表,嚴肅規(guī)范,學生齊了,更重視了,也便于督促檢查,保證了教學時間。
4、抓好考查評估,保證教學質量。
為了“珠心算”實驗進一步規(guī)范化,切實保證教學質量。學校成立了以分管主任為首的考核小組,定時檢查評估,主要采用“二看”“三聽”的方式,即看教師資料、計劃、總結、教案、論文等,看學生珠心算技能;聽教師介紹實驗情況,聽課堂教學,聽家長、學生、科任教師意見。通過考核,對教師進行評比,極大的提高了教師積極性。
5、建立資料檔案。
實驗中有許多資料需要收集,如教材的編寫稿、幼兒實驗前測等測查資料、分析資料、計劃總結資料、重點課研究資料、會議記錄及照片、錄像等,為此,我們設專門人員收集資料,把資料分類整理成14個卷宗。結題時,齊備的材料得到專家們一致好評。
(三)加強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珠心算”實驗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課的質量。如何搞好珠心算課,向課堂要質量,為此,我們重點研究了三個問題。
1、珠心算課的基本特征。幼兒有其年齡特征,幼兒園珠心算課也有其相應特點。為了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先后在96-98級中多次聽課,然后分析、討論、歸納,通過反復研究,對珠心算課特征達成以下共識:①珠心算課要體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要求,必須堅持興趣性原則和實踐性原則,即培養(yǎng)兒童興趣要發(fā)揮兒童主體作用,通過直觀教學、啟發(fā)式教學,注意設置情境激趣、教師示范要到位,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實踐操作。②珠心算課是以學生為主的課。教師的主體作用體現在教案設計、課堂引導上。應以學生為主,形成開放式、互動式的全新課堂模式。③珠心算課是以練為主的課。課堂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練習空間,并注意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師指導練、同方對練、找對手練、游戲練、分組練…
2、珠心算課的基本課型。經過廣泛的實踐和交流、研討,我們把珠心算課大體分為四類:①新授型。即以傳授新知為主;②技能訓練型。主要以練習為主,如指法練習,教師出題目、說要求,檢查指法掌握情況,讓兒園在實踐中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技巧;③游戲型。游戲是幼兒課堂中不可少的形式,教學中以游戲為主線,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既提高兒童興趣,又培養(yǎng)了兒童運用知識的能力。④競賽型。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后,定期上一堂爭奪“珠算大王”、“心算大王”的比賽課,會使他們興趣盎然,更好的激發(fā)了兒童的求知欲和上進心。
3、珠心算課的基本結構。珠心算課以練為主,而幼兒有意注意時間短,顯然無法集中30分鐘。通過反復研究、聽課、實踐,我們把一堂課一般分作三段,即兩節(jié)小課和課間游戲過渡的形式。第一段一般進行新授或實際撥珠,第三段進行珠心算,中間一個數學游戲相連接。這樣改革課堂結構,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實驗效果
實驗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收到了顯著的效果,現從三個方面分析如下:
(一)兒童智力情況
1、兒童珠心算技能情況。幼兒指法規(guī)范、撥珠迅速、計算準確、珠像較牢固,完全達到了實驗目標,為解決小學“三算結合”大面積珠像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特長生情況
通過實驗的兒童中涌現出一些計算超常兒童。6歲幼兒能在幾秒內心算出10個三位數的加減法。興趣小組小朋友還能心算多位數乘法。4名6歲的兒童1998年5月31日參加重慶市“奔向21世紀”暨“六一”慶祝會上的表演,以超過計算器和電腦的速度(計算完全正確),受到重慶日報、重慶電視臺的報道,重慶青年報、重慶電視臺還作了專題采訪。經過實驗的學生15人次在市以上珠心算比賽中獲獎。在1998年全國史豐收速算法大賽中一人獲二等獎(第九名),其珠算水平達能手一級。實驗班在區(qū)、市幼兒球操、故事、游戲等比賽中多次獲獎。
(三)教研情況
實驗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高。實驗中教師們多次為區(qū)、市提供研討現場。實驗教師在實驗中自覺學習了關于幼兒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并修改、編寫了《幼兒珠心算》教材一本。實驗教師在區(qū)市論文評選中9人次獲一、二等獎,有二人在市賽課中分獲一、二等獎,多人評為校、區(qū)、市優(yōu)秀教師,一人1999年評為全國優(yōu)秀珠算教師,三人成為巴南區(qū)學科帶頭人或骨干教師。本實驗還帶動了學校教育科研的發(fā)展,我校2000年成為巴南區(qū)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巴南區(qū)教育科研示范單位。
三、體會
(一)珠心算對兒童智能的發(fā)展有重要作用。
教育的職能,重點在開發(fā)智能。而智力是注意力、感知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因素的綜合。珠心算教學中,需要有意識的開發(fā)智力。實驗證明珠心算在這方面有顯著作用。如:聽心算10個數加減,首先要學生注意力集中,否則不能輸入信息,老師念得越快,學生的注意力就越要集中,學生也必須算得更快,思維力的準確和速度也逐步提高;老師念的位數逐步增加,學生的感知力的范圍就越大,速度也逐步加快;計算的數越多,計算數位越寬,對學生記憶力要求也越高。這些訓練中,利于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是顯而易見的。智力的核心是思維力,思維的敏捷性是思維品質的集中體現。它指的是思維的速度,是判斷一個人智力的主要標志之一。珠心算教學通過對兒童的培養(yǎng),使他們計算速度不斷提高,從而使兒童思維敏捷性品質很明顯的改善。實踐證明:學前兒童稍加訓練可達到每秒計算2-4個數字。這是數值計算的訓練,但智力活動具有輻射、遷移性,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對其它活動有同樣的效應.在珠心算的教學過程中,兒童的手、眼、耳、口不僅配合協調,且左右兩個半腦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也交替運用,非常有利于學生的智力的開發(fā)。兒童雙手撥珠,在撥、看、聽訓練中,要求動作規(guī)范、準確、迅速、力度適中,不僅鍛煉了手,也達到了心靈手巧,耳聰目明,提高了觸覺、視覺、聽覺的靈敏度。一個訓練不到一年的幼兒可以一眼看清10個數字。兒童觀察力的提高,其效果是明顯的。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注意是一座門,凡是外界進入心靈的東西都要通過它”。培養(yǎng)兒童的注意力,對他們的學習作用是巨大的。在珠心算教學中觀察力、注意力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無論是看心算、聽心算、撥珠時,都要求準、快,迫使兒童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由于兒童多種感官同時活動,把思維活動和實際操作相結合,使兒童注意的對象變?yōu)閮和苯有袆拥膶ο?,使兒童處于積極活動狀態(tài)。有力的增強了兒童注意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在實驗中觀察、統計發(fā)現:一般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平均每次為3分鐘,而實驗班則是7分鐘,有的兒童達15分鐘以上。珠心算對兒童注意力培養(yǎng)作用是明顯的。科學家培根說:“一切知識只不過是記憶”。人類一切智慧都根源于記憶。實驗證明:珠心算學習可以把記憶力提高到一個新高度。而且學習珠心算還利于豐富兒童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珠心算學習通過大量想珠、心算,使兒童想象力明顯提高,實踐證明:在語言學習中珠心算班學生回答問題更有新意,課堂氣氛更活躍。
總之,珠心算學習中,兒童手、眼、耳、口和左右腦同時運用,促使了兒童思維鍛煉,加強了兒童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兒童整體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二)珠心算利于促進兒童可持續(xù)發(fā)展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智慧的心理因素機能可以分成兩個系統。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系統。后者包括動機、興趣、意志、情感、性格等。它對智力因素可以起到動力和調節(jié)機能,這對兒童今后的學習和成長是極為重要的。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研究認為:人成功的因素中20%歸功于智商,而80%歸功于其他因素。而其他因素中的關鍵,即情感智商——自我激勵、百折不撓、控制沖動、調適情緒、充滿希望,具有高度責任感等。戈爾曼研究認為:對于智商,經驗或教育對它的作用不大,而對人生至關重要的EQ卻完全能從童年學得和提高。
珠心算的學習中,一道自然數連加如:1到36兒童往往要經過幾十、幾百遍才能又快又準。在這個過程中兒童百折不撓的練習,向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他們一定厭倦過、想過放棄,但是,通過調適情緒、心中高度責任感激勵、促使他們放棄了貪玩的念頭,最后獲得成功。這個過程是一個自我克制的過程,是一種成功的享受,無疑將使他們獲得自信,使他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定會獲得成功。這個過程是對兒童意志的一個考驗。珠心算要求一快二準,長期學習逐步培養(yǎng)了學生細致、認真、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和作風,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高度的責任感。培養(yǎng)了持之以恒、刻苦、奮進、追求效率、質量的意識。另外珠心算學習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撥算盤使兒童感到新穎有趣,能充分激發(fā)兒童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兒童學齡前能計算一些題目,都能得到別人的贊許,這從感情上激起了他們成功的喜悅,從而為他們建立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正是人成功的80%。而這些品質的培養(yǎng)其意義遠遠超過了計算本身。
珠心算開發(fā)右腦作用明顯。美國諾貝爾醫(yī)學和生理學獲得者斯佩里研究認為:人的大腦左右半球具有相對獨立的意識活動,兩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維的,左腦傾向于用詞語進行抽象思維,右腦傾向于以感覺形象直接思維,具體地說:左腦具有語言的、分析的連續(xù)的、計算的能力;右腦具有與知覺和空間判斷有關,具有音樂的、圖像的、整體性和幾何、空間鑒別能力,對復雜的關系處理遠勝于右腦。日本的春山藏雄《腦內革命》一書中認為,應重新認識開發(fā)應用人的大腦,右腦是祖先腦,左腦是自身腦,右腦存儲的信息是左腦的十萬倍。
珠心算有三個要素:算珠的表象、算盤的表象、珠像運動表象。訓練中視覺、聽覺、運動分析器協調活動,把視覺表象、聽覺表象和動覺表象協調一致,形成珠心算形象思維,隨著訓練的深入,兒童的珠算技能逐步內化(皮亞杰非常強調內化在“運算”形成中的作用),就是通過把數的運算變?yōu)樗阒榈牟僮骰顒?,采取先進行從看算盤[來
到不看算盤,手作摸擬撥珠動作訓練來強化視覺表象(盤式圖),然后進行看盤想珠訓練,強化手的動覺表象,最后進行既不看算盤也不模擬撥珠的訓練,即想像心算。而表象的運動(形象思維)是右腦的功能。形象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整體性。右腦把一個圖像、表象作為一個單位整體來處理。如:把12345+67890相加是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譯成珠記憶的。因此,數字加減的中間數是作為一個整體參與下一步計算的。加上右腦思維平行式的特點,思維過程是極為迅速、敏捷的。這有力的促進了右腦的開發(fā)。在珠算運算過程中,不斷地把數字符號轉化為算珠,又把“珠象結果”轉化為數字,同時把計算、珠算的法則也轉化為珠象運動規(guī)律。根據左右腦的分工,右手受左腦支配,左手受右腦支配,因此雙手熟練的打算盤,恰是左右腦的交替運轉。這些活動都有力的促進了左右腦的協調發(fā)展。珠心算在發(fā)展兒童形象思維、開發(fā)大腦方面有重要作用:珠心算通過兒童大量的動手撥、動口說、動腦想、用眼看、用耳聽,從看盤撥珠、看盤想珠到離盤虛撥、想珠心算的過程,具有形象性(數字轉換為圖像)、具體性、可操作性(學生易學、易內化)、整體性(把大數轉換為一個盤式)等特點,通過數字、圖象的轉化運算及多種感官的參與,有效的促進了大腦兩半球的協調發(fā)展。
現在的中國教育著重于讓兒童抽象思維“片面使用左腦”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識之士疾呼“新世紀呼喚右腦革命”。90年1月美國會決議以后10年定為“腦的十年”并且經總統批準成為法律,歐共體制定了“腦計劃”,我國李嵐清副總理也提出“一定要開發(fā)人的大腦潛能”。有人說:“開發(fā)大腦的潛能,其意義無論怎樣估計都不為過”。我想從腦的革命看珠心算,它無疑具有較高的價值。
(三)珠心算是數學最好的幼小銜接方式之一
《學習的革命》的原作者認為:“珠算是世界上最好的快速學習方法之一?!钡拇_,珠算的遷移功能使5、6歲幼兒在一年內學完小學的加減整數計算。它的計算功能、教育益智功能值得人們重新認識、合理運用。珠心算在符合兒童身心健康基礎上使人系統學習數學的年齡提前1-2年,這無疑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珠心算不僅利于計算,更重要的是發(fā)展了智力,培養(yǎng)了兒童學習的能力,促進了兒童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完全抓住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關鍵,所以完全可以說,珠心算是數學最好的幼小銜接方式之一。
(四)“珠心算”實驗是“三算結合”的必要補充
實驗證實,經過實驗的幼兒均能建立牢固的珠像,克服了小學“三算”珠像建立的難點,大面積的提高了教育質量,為進一步深化“三算結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探索一種新的教育組合方式
在知識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能把人才成熟年齡提前的價值是巨大的。而珠心算為一種新的教育組合方式提供了契機。我們認為,從幼小園開始學習珠心算,小學以珠心算計算方法計算,完全可以把兒童學習計算的時間提前1-2年,而學習效果優(yōu)于現在組合方式,這是其它計算教學無法相比的。探索一種高效的教育組合方式,這應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目標,我們應為此而努力。
(六)正確認識珠心算的計算功能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和大綱都認為:“數學課程要重視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特別是要充分考慮計算機(計算器)對數學學習的影響,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使學生從大量繁雜,重復的運算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的確,現在在計算領域沒有什么比用計算機(計算器)更令人放心,更準確、高效的完成任務。人們日常計算僅限于數目較小的運算,較大數目的計算可以隨時找到計算器,我們己完全沒有必要讓多數學生僅僅為計算技巧而花大量時間學習珠心算。但并不是說,人不需要必備的基本計算技能,數學課程標準明確的指出了小學“三位數以內的加減法每分鐘要求完成2-3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每分鐘1-2題,除數是一位數、被除數不超過三位數的除法每分鐘1-2題…”。因此,可以說因為“計算”而發(fā)明的算盤,己經逐漸失去了其“計算”的優(yōu)勢。如果不是其教育益智以及開發(fā)大腦功能作用的挖掘,它已經進入了歷史博物館。綜上所述,可見正確認識珠算的計算功能是每個珠心算工作者的責任--我們絕不能掩耳盜鈴。也就是說“珠心算”實驗的重點不是計算,而是致力于兒童終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是實驗最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a)溫寒江:《開發(fā)右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b)沈呈民:《小學數學教育科研方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版
c)朱希安等:《當代中國珠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3月版
d)陳安福等:《教育心理學》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版
e)段繼揚:《創(chuàng)造性教學通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
f)蔡克勇:《21世紀中國教育向何處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