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古詩詞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guān)鍵詞:古詩詞 教學 情感體驗 語文課程 教學觀念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敝旃鉂撓壬舱f:“要養(yǎng)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開始入手?!敝袊且粋€詩的國度,詩詞作為最古老的語言藝術(shù),一直和人類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聯(lián)系在一起,展現(xiàn)著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詩詞使我們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鮮活存在,它理應成為我們各級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一、初中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觀念、方法滯后
現(xiàn)在很多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知之甚少,領(lǐng)悟不深。在教學時,絕大部分教師還是采用串講方式和串講加背誦的教學方式,知識無體系,能力無層級,過程方法被忽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被生硬移植。這樣的教學無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詩詞的關(guān)注度自然不高。
(二)學生應試、畏難心理嚴重
現(xiàn)在初中教育仍然圍著中考轉(zhuǎn)??荚噹缀醪豢荚娫~,試題中即便涉及一些詩詞方面的內(nèi)容,也多以聯(lián)句的形式出現(xiàn),且考查的都是名句,題目簡單,形式單一。這種單一的淺層次的考查不足以引起廣大師生的重視。他們很實際很純粹,學習古典詩詞就是為了考試時的得分。如果不是考試有名句默寫和詩詞鑒賞,他們根本就不愿意和詩詞有任何的接觸。抱著這種應試的心理,學生學習詩詞就變得功利、浮躁,不肯靜下心來多讀多背。
另外,由于詩詞理解起來偏難,學起來費時費力,導致一些同學產(chǎn)生了嚴重的畏難情緒,許多同學看到課后的“背誦”二字就頓生反感,對于詩詞的學習自然興趣不高,消極懈怠。
(三)社會環(huán)境負面影響大
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沖擊下,學生的閱讀空間變小,閱讀品位變低,拿到高雅的作品就沒精打采,無興趣去讀。同時,家庭因素對中學生詩詞教育影響也頗大,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想花不多的精力就取得更好的效果,對于高雅文學作品的學習,常常是置于其次,抑或棄之不理。
二、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詩詞教學的特點
(一)提升審美情趣
新課標指出:誦讀詩詞時,“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詩歌作為優(yōu)秀個體生命的創(chuàng)造性精神活動的結(jié)晶,必然折射著深具靈魂穿透力的審美之光,必然不可抗拒地灼亮著讀者的心靈,激勵著人們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優(yōu)秀的詩歌和美是天然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們不但語言美、韻律美,而且意境和感情都非常美。我們在教學中教學生讀詩、品詩、悟詩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讓學生體味自然和人生,激發(fā)他們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讓他們潛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二)形成情感體驗
新課標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作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提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lǐng)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詩,作為真、善、美的最高化身,以美的形式喚起我們美感經(jīng)驗的共鳴,具有滲透心靈的藝術(shù)性質(zhì)。”詩中的富于理性內(nèi)涵的情感是在詩人的情緒和意象交合時的頓悟,這種智化的詩情更多的需要我們用心去獲得某種感受,用腦去建立某種聯(lián)系,用情去尋找某種共鳴,用意去探求某種規(guī)律。在詩歌教學既要引領(lǐng)學生去感受詩的形式美,品味詩的語言美,獲得審美愉悅,也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體驗,調(diào)動全身每一個情感細胞去領(lǐng)悟智化的詩歌情感,從而形成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實現(xiàn)由感而悟,合感而悟的過程。
一、反復誦讀,體味古詩韻味美
古詩詞的內(nèi)容極其豐富,春、夏、秋、冬,寫景、抒情、詠物、言志……可以說是應有盡有。但無論哪一首古詩、什么內(nèi)容的古詩,它在遣詞造句中都講究平仄、對仗、韻律。因此,每一首古詩詞讀起來都是那么朗朗上口,令人意猶未盡。誦讀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傳統(tǒng)方法之一,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正是告訴了我們誦讀對于學習古詩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在教學朱熹的《觀書有感》一詩時,分為三個步驟來指導學生反復誦讀,體味古詩的韻味美。首先,正確誦讀。要求學生讀準每個字的讀音,把古詩讀正確。檢查時,教師相機正音“鑒”“徘徊”“為”這幾個難讀的字音。“為”在詩中意思為“因為”,所以應該讀第四聲。其次,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美。檢查朗讀時,特別強調(diào)了第三句古詩“問渠哪得清如許”后面的標點是問號。古詩中的標點大多運用了逗號和句號,而這里有個特殊的標點問號。所以這句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呢?指導學生讀出疑問的語氣。最后,讀出古詩的韻味美。提醒學生關(guān)注每一句的最后一個字,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通過誦讀發(fā)現(xiàn)最后一個字押了ai韻。我告訴學生,音韻有十三道轍,韻母是ai和uai,稱為懷來轍,屬于柔和級。因此,這首詩讀的時候聲音要柔和些才好。此時,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讀出古詩的韻昧美。
二、多管齊下,感受古詩意境美
古詩教學時,要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賞詩的意境,情感才能得到升華。
1.激發(fā)興趣,使學生進入意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就能主動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中去,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好的古詩詞課堂,教學導入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閱讀期待。
例如,在教學《觀書有感》時,我首先出示了三句名言讓學生誦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活到老,學到老”“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然后告訴大家這三句名言都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所說的。學生一下子就對朱熹這個人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接著,出示朱熹的人物簡介,讓學生對作者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我話鋒一轉(zhuǎn),介紹道:朱熹是勤奮讀書的典范。有一天,朱熹讀書讀累了,便出去散散心。他走到一個小池塘邊,看到了池塘中清澈的池水。眼前這一潭看似普通的池水,卻使他陷入了沉思,引起了他關(guān)于讀書學習的思考。于是,他情不自禁寫出了一首千古流傳的詩――《觀書有感》……這樣的課堂導入,從名言人手,引出關(guān)于作者的資料,再介紹作者寫詩的背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讓學生對學習古詩有了一定的期待。
2.抓住詩眼,讓學生賞析意境
每首詩都有詩眼,抓住詩眼,能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教學古詩詞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詩中有深刻含義的詞語,即詩眼,反復推敲,仔細揣摩,來賞析詩的意境。
《觀書有感》這首詩的詩眼就是“清”這個字。課上,我問學生:“你知道詩中描繪的是什么景物呢?”學生立馬發(fā)現(xiàn)了整首詩都是在寫方塘的。我接追著問:“這半畝方塘有什么特點呢?用詩中的一個字眼來回答。”學生一下子找到了“清”這個關(guān)鍵字,也就是這首詩的詩眼。接著,教師再引導學生瀏覽全詩,找一找哪幾句詩描繪了方塘清的特點?由此來引導學生認真品讀詩句、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賞析古詩的意境美。
3.想象漫游,讓學生深入意境
古詩詞有著“詩中有畫”的特點。教學時,我從再現(xiàn)詩的畫面人手,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來了解詩的大意。品讀第一、二句詩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在學生理解了“鑒”“開”“天光云影”“徘徊”這些關(guān)鍵字詞的意思后,我讓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有感情地誦讀這兩句時。學生邊聽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樣一幅畫面?學生的表現(xiàn)是令人欣喜的,將半畝方塘的美景描繪得栩栩如生,令人無比向往。
三、討論明理。領(lǐng)悟古詩哲理美
古詩詞中,有許多蘊含著豐富哲理性和思想性的佳句,給人以深刻的人生啟示。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領(lǐng)悟這些詩句的哲理美,提高學生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關(guān)鍵詞】古典詩詞;審美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
一、營造氛圍,交流情感
詩必因情而發(fā)。古人說詩言志,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都是在詩人被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起沸騰的感情時寫就的,作品“飽和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現(xiàn)”(何其芳語)?!墩Z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彼栽诠旁娫~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有良好的氛圍和積極的情感活動。
二、以樂配詩
中國有著優(yōu)秀的古典詩歌,也有著優(yōu)秀的古典音樂,兩者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都表現(xiàn)意境。在古詩詞的教學之中可引入古典音樂這一資源,在音樂的氛圍里學習古代詩歌,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辛棄疾的《破陣子》時可播放《十面埋伏》,那慷慨激昂的戰(zhàn)斗氛圍充滿整個課堂,音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詞人愿意戰(zhàn)死沙場,卻又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教學王昌齡的《出塞》時可播放《胡笳十八拍》展現(xiàn)塞外的空曠寂寥,有利于學生感受邊塞詩的豪壯之美。教學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時則可播放王菲的現(xiàn)代歌曲《水調(diào)歌頭》讓學生品味兩種不同的滋味,以更好地感受詞人的情懷。
音樂配合古詩詞教學時,所選音樂必須與所教詩篇的情調(diào)、節(jié)奏相和諧,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效的輔助,決不可胡亂選一首歌或一首曲子就上,那樣將得不償失。
三、感受情感美
親情、愛情歷來是詩人吟唱不衰的話題,翻看中國古典詩歌,這部分內(nèi)容是最燦爛、最炫目的。在教學中,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感受親情的偉大,愛情的高尚。古人言:“美不美,鄉(xiāng)中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弊阋娫娙藢亦l(xiāng)的熱愛。沐浴在親人無私的愛的光輝中,是多么幸福。在對親情的歌詠中,最為人稱道和傳唱的是孟郊的《游子吟》,沒有諄諄叮嚀,沒有漣漣別淚,一片母愛的純情凝聚在臨行縫衣那無聲的場景之中,歌頌了偉大的母愛。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道“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動至極。李白在《靜夜思》中寫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弊掷镄虚g流露出對久別故鄉(xiāng)的深深思念。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詩中也寫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北憩F(xiàn)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戀戀不舍。而曹植的《七步詩》則從反面教育我們親人之間不可互相迫害,應和睦相處。在對這些詩歌的理解中,重在培養(yǎng)學生感恩母愛的偉大、親情的無私,能把這種愛延展,感恩于社會、感恩于祖國,更要讓學生明白充滿親情的家園是和諧歡樂的家園、充滿親情的社會是和諧文明的社會、充滿親情的民族是和諧進步的民族。這樣才達到了我們學習鑒賞的目的。
四、體驗品味,升華情感
在對詩詞的意境主旨有了整體理解和把握之后,學生就會自覺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寫作藝術(shù),通過詩詞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和對話,從而聆聽先賢古圣們的教誨,學習他們博大精深的思想及崇高偉大的人格??勺寣W生表演性地像作者一樣帶著情感吟誦詩詞,抒感。如果有條件的話,詩詞可以拍個PTV即詩詞TV,讓學生在盡情享受生活樂趣的同時得到藝術(shù)美的熏陶。
五、培養(yǎng)學生良性的競爭意識
古詩詞,一般來說,篇幅較短小,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背誦,根據(jù)古詩詞的特點進行如古詩詞朗讀比賽、背誦比賽、默寫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比賽,這樣比賽可以以個人、小組、男女等方式進行??梢哉f,學生賽得開心,背誦的教學目標也易于完成,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效果相當滿意。
在中學古詩詞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而占主體地位的則是學生。教師“滿堂灌”、“一言堂”并不討巧,反而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把自教給學生,讓學生動手動腦,自己查閱資料,自己體會詩詞的意境,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又可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與滿足感,從而對古詩詞充滿熱愛之情。正如陸游所說:“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新課標要求的是對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緯度的綜合訓練,而古詩詞教學更要貫徹這一宗旨。
參考文獻:
[1]何登洲.創(chuàng)設(shè)詩化情境進行詩化教學DD我對初中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W),2009(03).
關(guān)鍵詞:幼兒;古詩詞吟誦;教師;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中國古詩詞作為我國特有的一種載體,意蘊深邃,含蓄生動,用很少的詞表達豐富的內(nèi)容。古詩工于音韻,注重意境,句式工整,讀來朗朗上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修身和治學,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鑒賞能力,是中國古老文化的經(jīng)典?!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庇變簳r期是人一生中智力發(fā)展最旺盛時期,如果在此階段能讓孩子們大量接觸經(jīng)典詩文,讓孩子們在記憶力最好、心靈最清澈的時候,直面經(jīng)典、接受詩教,通過反復地吟誦,充分體會古詩的音樂美、情感美、意境美、遣詞美,自然而然地接受詩人的情緒感染,不知不覺地融入古詩的優(yōu)美意境,汲取古詩的精華,得到古詩的浸潤,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谝陨系恼J識,我園開展了幼兒古詩吟誦活動,兩年來,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以下是我對幼兒古詩吟誦教學的幾點感悟。
一、幼兒學古詩詞,不強求一定要理解詩意
由于孩子的知識經(jīng)驗水平較低,選擇古詩詞素材時要注意選擇幼兒容易理解的、淺顯的、讀起來朗朗上口的作品。由簡單到復雜,并通過對古詩詞含義的解析,讓古詩詞變得通俗易懂。對于幼兒來說,讓他在背誦之前完全理解古詩的意義是不可能的,非要強加給他們,反而造成心理負擔。本來背得高高興興,也許就此有了抵觸情緒而失去興趣。對于古詩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給兒童一個固定的解釋,表面上看是幫助孩子,實際上是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對于難以理解的古詩,不如讓他們自己讀,慢慢地去體會。再者,對于古詩詞來說,記憶和理解不應該相互抵觸,而應兼顧互補,兒童時期背經(jīng)典,不浪費好的記憶力,好的記憶力有助于將來提高理解力。依認知心理學家的觀察,記憶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對提高,其想象力也比較豐富。我們提倡兒童誦讀經(jīng)典教育,即是要利用兒童期的記憶力,記下一些永恒的東西。至少我們可以知道:現(xiàn)在預備了,將來一定有用;現(xiàn)在播下的種子,將來一定會生根發(fā)芽。
二、幼兒學古詩詞,應滲透在日常生活之中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我們應將古詩詞吟誦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晨間活動中開展“古詩詞吟誦會”,評選出每周的“小詩人”,激發(fā)幼兒學習古詩詞的熱情。在戶外活動中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孩子們表演古詩詞,例如孩子們學習了《回鄉(xiāng)偶書》后,我讓一名小朋友扮演“回鄉(xiāng)的老者”,讓幾名小朋友扮演古詩中的“兒童 ”,來表演這首古詩詞所描寫的場面,孩子們在情境和角色扮演中逐漸理解了古詩內(nèi)容。還可以在區(qū)域活動中開展“古詩詞話廊”,讓幼兒把從家中帶來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詞書,在游戲中與伙伴分享,并且津津有味的誦讀。古詩詞教學還可結(jié)合時令,例如在“三八婦女節(jié)”時,我們學習孟郊的《游子吟》,讓幼兒感悟母愛的深厚與偉大。春季帶領(lǐng)幼兒去踏青時,就引導幼兒吟誦韓愈的《早春》來體味“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絕妙等等。
三、幼兒學古詩詞,宜多種感官結(jié)合
(一)動用聽覺明詩義
故事對孩子們有著極強的吸引力,教師可以將所學的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孩子們聽。當他們在聽故事時,一邊聽,一邊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聯(lián)想,生動的形象便在他們頭腦中呈現(xiàn),達到理解古詩含義的目的。
(二)動用視覺明詩理
圖畫對于幼兒的視覺沖擊是非常直觀的,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直觀形象的方式來讓幼兒大膽表現(xiàn)自己對古詩詞的理解。例如在教古詩詞《江雪》時,教師邊畫圖畫邊說:天上下著大雪,這些高山上一個人都沒有,一只飛鳥也沒有,老魚翁凍得渾身發(fā)抖,他家里沒有吃的,只好自己駕船來釣魚,可是天很冷,魚兒都躲到很深的江底了,老漁翁一條魚也沒有釣到,怎么辦呢?幼兒立刻在江面上畫了幾條大魚好讓老漁翁釣,使老漁翁不至于挨餓受凍。在學習古詩《憫農(nóng)》的時候,教師邊畫圖畫邊說說:天太熱了,農(nóng)民伯伯種田很辛苦,臉上的汗水都滴到了土地里!”幼兒馬上建議給農(nóng)民伯伯畫上一頂大大的遮陽帽,也有的幼兒畫上幾片烏云把太陽遮住,讓農(nóng)民伯伯不至于那么辛苦。
(三)動用思維曉詩情
教師利用開放的啟發(fā)式問題誘導幼兒積極思考,擴展孩子的思維。如:在孩子們學習了《游子吟》后,教師提問幼兒:為什么媽媽在孩子外出前要“密密縫”?在日常生活中,你從媽媽做的哪些事中感覺到媽媽對你的愛?通過教師的循循善誘理解古詩中蘊含的情感。
(四)視聽結(jié)合重感受
教師通過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能使幼兒在誦讀古詩詞時更好的理解和記憶。多媒體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綜合展示古詩詞凝煉的語言,優(yōu)美的畫面、高遠的意境。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幼兒通過形象直觀的畫面、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來感受、理解古詩詞的內(nèi)涵,同時啟發(fā)幼兒在欣賞直觀畫面中對古詩詞所描繪的情景進行再造想像,豐富了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使幼兒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四、幼兒學古詩詞,教師素質(zhì)是關(guān)鍵
要使幼兒感受到古詩詞釋放出的魅力,就需要教師自身有較好的文學底蘊和教學能力,加強在語言、音樂、美術(shù)、文學方面的修養(yǎng)。有把握分析教材以及改編教材為其注入新活力的能力,能選用有效的方法深入淺出的進行古詩教學,有良好的情感表現(xiàn)能力,能自如的應用語言、表情達意的傳遞作品的內(nèi)涵,使幼兒古詩吟誦建立起良好的品位,使幼兒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得到古詩的浸潤。
總之,幼兒古詩詞教學,應該是教師用心地培養(yǎng)和引領(lǐng)孩子對古詩詞的渴望,使幼兒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愉悅地學習古詩詞。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感受到古典文學散發(fā)的魅力,使古詩詞的美扎根在孩子的心中,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zhì),讓幼兒古詩詞吟誦活動的開展更加有意義。
關(guān)鍵詞:古詩詞教學;品味鑒賞;感悟詩詞之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237-01
中國古代詩詞浩如煙海,燦若繁星,是中國豐富文化遺產(chǎn)中的奇葩,有著獨特的神韻氣質(zhì),積淀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至今仍然熠熠生輝。在古詩詞的世界里,忽而氣勢磅礴,雄渾激蕩;忽而柔和細膩,委婉纏綿;忽而蕭瑟蒼涼,寂靜寥落;忽而忘情阡陌,韻味悠長。千百年來,中國古代詩詞以其精湛的語言,深邃的意境而膾炙人口,吟誦千古,滋養(yǎng)了無數(shù)代中國人。初中教材所選的詩文可以說都是千錘百煉的精品,古詩詞教學亦是對學生進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感悟祖國燦爛文化的重要途徑。現(xiàn)就初中古詩詞的教學,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自主探究,進入詩境
古詩詞教學的第一步,應該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教會學生自己動手查詢作品的作者生平、寫作背景、文學知識、格律特點以及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的思想及生活狀況。通過查詢這些知識,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體會作者傾注于作品中的真情實感,觸摸詩詞的神韻,領(lǐng)會作品的內(nèi)涵,而且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探究問題調(diào)查研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誦讀,感受詩韻
古代詩詞乃古人語言之精華,誦讀,是讀出古人。詩詞之要義,品味其思想與藝術(shù)之精髓的重要途徑。在誦讀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詩詞的韻腳及格律,熟知其平仄音的規(guī)律。其次要劃清其節(jié)奏,讀出抑揚頓挫,反映出詩人喜怒哀樂起伏變化的情感。再次,把握詩詞主題,了解作者的思想,把詩詞讀的聲情并茂,通過聽讀、跟讀、自讀、齊讀等多種誦讀方式,加強語感,感受古詩詞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
三、創(chuàng)設(shè)語境,領(lǐng)悟詩意
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qū)W生的想象潛能,感悟詩詞的詩情畫意,好的詩詞都會有一種意境美,即意境高超、深遠,使人讀后感受到它的詩味濃郁、情意盎然;使人沉浸在其中,深思回味,浮想聯(lián)翩。或者是受到思想啟示,沉湎于哲理性的思考。比如馬致遠的《天沙凈.秋思》,全詩不足30字,意象簡單明了,因其出色的景物描寫和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水準,被人稱贊為“秋思之祖”,在教學中通過啟發(fā)學生想象,讓學生了解到在作者精心選擇和渲染的畫面中,滲透著浪跡天涯的旅人在秋天夕陽下的孤獨與愁苦。特別是用“小橋流水人家”的和諧明麗反襯“斷腸人在天涯”的凄苦心情,起到了非同尋常的效果,讓學生進入到詩詞意境,體會天涯游子的羈旅之思和悲涼心境。再比如崔顥的《黃鶴樓》,被稱作唐七言律詩的“壓卷之作”,詩人通過描寫在黃鶴樓遠眺所見壯麗景色,借神話傳說由黃鶴一去不返空留白云悠悠,表現(xiàn)人生有限宇宙無窮的思想,抒寫了詩人懷家思鄉(xiāng)的深情。
全詩氣象雄宏,意蘊深厚,前四句寫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后四句描寫登樓所見,烘托思鄉(xiāng)之情,同時也是詩人面對蒼茫天地對人生發(fā)出的慨嘆,視野開闊,抒情真摯,實為吟黃鶴樓之絕唱。意境是作者的主觀生命情調(diào)與客觀自然景色互相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情感與生活和諧統(tǒng)一的結(jié)果。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跨越時代、社會和情感的障礙,根據(jù)詩詞的的文學信息展開聯(lián)與想象,與詩人一起進入意境,品味濃郁的詩情,以獲得審美體驗,最終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效果。
四、品味語言,揣摩詞句
中國古代詩詞講求遣詞造句的功夫及比喻、擬人、 對偶、反復等修辭的運用,古有“吟成一個字,捻斷數(shù)根須”之說,又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美談,都說明遣詞造句的講究與艱難。在初中課本所選的詩詞中有許多詞句的精妙運用,讓人嘆為觀止,至今吟誦不衰。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新奇,讓人耳目一新。再如《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首七絕,每一個字讀起來都是那么耐人尋味,說小雨潤如酥,形象地描述出春雨打在身上那種酥軟醉麻的感覺,說早春的小草遠遠看去已是朦朦綠色,近了去看卻沒了綠意,好像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只有韓愈的神來之筆才描繪得如此準確,作者寫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享受。王安石的名篇《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詩人曾用過“到”“過”“入”“滿”等字,終覺不如“綠”字貼切,“綠”字不僅生動形象地描寫出江南春風和煦的自然特點,而且還概括出詩人奉召入京的喜悅、彷徨的內(nèi)心世界,讓人稱道不已。學生在學習這些美妙詞句的時候,不僅能體會古人遣詞造句之妙,而且能提升自己的文學品味,充分感悟古典詩詞之美。
五、比較鑒賞,善于歸納
其次,教師還一定要有“能言之”的本領(lǐng),即能把自己的感發(fā)之情很好地傳達給學生,同時又能引起學生新的感發(fā)的本領(lǐng)。這種本領(lǐng)涵蓋面很廣,除了全面深刻的古詩詞鑒賞能力之外,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教學手段的運用,高超的教學技巧,甚至教師的言談舉止,尤其是充滿真誠的激情和熱情,都能點燃學生的感發(fā)之火,使他們的大腦不時地靈光再現(xiàn),在古詩詞的某個不被人注意的角落也許就能找到一種美,一種能感受到的,甚至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美。然后隨著學生情感的萌動層層推進,步步加溫,潛移之,默化之,使學生陶醉和向往,實現(xiàn)對學生情感和智慧的滋養(yǎng)和潤澤。
古典詩詞教學說到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的欣賞過程。“而欣賞最大的快樂,也便在于作者與讀者之間,或評者與讀者之間,能由聯(lián)想引發(fā)聯(lián)想,在內(nèi)心最真切的感受中覓取和享受人心和人心之間的一種相互的觸發(fā)。”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方法很多,形式很活,但要根據(jù)具體的古詩詞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有的詩詞,通過美讀吟誦、淺吟低唱的方法就把詩的情,詩的意,充分地讀出來了,能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最初的喜歡和感動,這就是情感共鳴的開始!那么怎么讀呢?第一步應是探究讀,讀懂大意。這一層面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克服文字障礙。第二步是有感情地讀。這一層面很重要,可以讓學生先想象,再現(xiàn)詩中所描述的畫面,這就是所說的“入境”;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進行角色互換,把自己想象成詩人,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這就是所說的“入情”。而且詩歌有一定的韻律和節(jié)奏,可以隨時采用多種讀的方式,比如范讀、單讀、齊讀、跟錄音機讀、配輕音樂讀以及誦讀比賽等。在讀的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興趣,提供暗示,促進樂學??傊ㄟ^反復誦讀,感染學生,并求達到“其意自現(xiàn)”的目的。
還有詩詞中一個典型的細節(jié),就有可能引起學生共鳴。細節(jié)描寫中往往透露著詩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內(nèi)容,在分析時要指導學生特別注意。比如在趙師秀的《約客》中“閑敲棋子落燈花”中的“閑敲”這一細節(jié),表達了詩歌主人公因約客不來夜過半的煩躁。在分析細節(jié)時要注意前后聯(lián)系。如果不注意上文的“有約不來過夜半”和下文的“落燈花”,很可能把“閑敲”理解為表現(xiàn)詩歌主人公閑適恬淡的心情。讓學生進入這一情境反復體味這一簡單的細節(jié)動作,很多同學都體味出自己等人不來時的急躁。
關(guān)鍵詞:想象;聯(lián)想;情感體驗
在世界文學史上,詩歌是一種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學體裁。在詩歌萌芽的原始時代,它是與音樂、舞蹈三位一體的藝術(shù),并不獨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文藝的進步,詩歌先與舞蹈分了家,后又與音樂分離了,逐漸演變?yōu)橐环N特定的文學體裁,但是與其他的文學體裁相比,它與音樂、舞蹈的關(guān)系還是相當密切的。
《詩大序》中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這幾句話簡練地說明了詩歌是人們感情強烈沖動的產(chǎn)物,是表達人們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因此,我們可以說詩歌是運用精煉而富有節(jié)奏的語言,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會生活,抒發(fā)強烈思想感情的一種文學體裁。
那么,要去解讀詩歌,就要知道詩歌的一些基本特征。古詩詞都有嚴格的字數(shù)限制,故詩人或詞人在塑造形象,抒發(fā)感情時必須選擇最典型的場景,截取最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用最凝練的語言去塑造形象。那么,我們在解讀詩歌時需抓住這個特點。如李商隱的愛情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詩歌意境概括了人類一種刻骨銘心的相思,痛催肝腸的離別,生死不渝的忠貞這樣的一種共同的情感體驗。
高爾基說:“真正的詩永遠是心靈的詩,永遠是心靈的歌。”文學形象的創(chuàng)立離不開詩人澎湃的激情和豐富多彩的想象,豐富的想象是創(chuàng)造詩歌必不可少的。別林斯基說過:“誰懂得詩歌,誰就已富有詩情的靈魂;可是,要使自己成為一個詩人,這還嫌不夠;為達到這一點起見,必須天生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只有它才能構(gòu)成詩人有別于非詩人的特長?!彼?,在解讀詩歌時要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由暮色中的街燈聯(lián)想到天上的明星;由人間的街市,幻想出一個天上的街市,天上人間在想象中聯(lián)成一體;牛郎織女的故事是個悲劇,卻把他們想象成天上街市的幸福一對;由流星聯(lián)想到牛郎織女手提的燈籠,從而表達了對自由幸福的理想追求。
對于詩歌的解讀要在充分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的基礎(chǔ)上,去感悟,即情感體驗,結(jié)合詩歌的表現(xiàn)內(nèi)容、表達方式對詩歌進行鑒賞?!耙磺芯罢Z皆情語”,自然景物一經(jīng)詩人攝入筆端,就必然會帶上詩人的感彩,為表達詩人的特定情感服務。“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一詩中的名句。天色已晚,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淌于山石之上,猶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下閃閃發(fā)光,這是多么幽清明凈??!這僅僅是大自然之美嗎?不,這與他追求的高潔理想的境界完全一致。這是景,更是情,詩人在詩中已經(jīng)把情和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我們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體驗,可以運用直接經(jīng)驗和間接經(jīng)驗進行體驗,讓他們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盡量地貼近,在景物的描寫中去感悟、去體驗。
古詩詞教學的方法很多,如可以把相同題材的作品進行比較閱讀,深入感悟,把繪畫引入課堂,讓學生扮演詩中人物的角色等。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在不斷的實驗和總結(jié)中尋找適當?shù)姆椒?,那就一定能開創(chuàng)出古詩詞教學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文學史》 羅宗強 陳洪 主編
一、結(jié)合背景,參悟詩情
“詩”是詩人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情動而辭發(fā)”的產(chǎn)物。每一首古詩詞都飽含了作者對人生、對社會的態(tài)度與情感,有其特定的創(chuàng)作背景。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適切把握古詩詞的背景,有利于創(chuàng)造一個想象的情境,引領(lǐng)學生在這情境中讀懂古詩詞,深入體會古詩詞所要抒寫的思想感情。
如教《獨坐敬亭山》,在不了解李白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的前提下,學生就難以理解李白的孤獨、懷才不遇。于是,我這樣組織教學:
我作了如下時代背景的簡介:這是李白秋游安徽宣州時所作。當年,詩人受人排擠,被迫離開長安達十年之久,深感世態(tài)炎涼,加上長期漂泊不定,使他嘗盡人間辛酸,孤寂之感倍生,深感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此時此刻,作者的身邊連一個知己也沒有,就連飛在空中的鳥兒、飄在空中的孤云都離他而去了。此情此景,李白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呢?學生的回答異彩紛呈:孤獨、痛苦、心酸、懷才不遇……
再請學生讀,便讀得聲情并茂了。
可見,了解了詩的寫作背景,學生也便容易讀懂詩人所要表達的深意。
二、角色置換,體察詩情
新課標強調(diào):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構(gòu)建新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角色置換,就是讓孩子設(shè)想自己是生活在文中的某一人物,借助角色效應,領(lǐng)悟詩情的一種學習方法。正所謂“我手寫我心”,詩人筆下的人物形象往往會折射出詩人的思想感情。教學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入角色,便能融入文中的情境,主動感悟古詩詞本身的內(nèi)涵,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領(lǐng)悟詩情。
自師范畢業(yè)以來,我一直在農(nóng)村小學任教。農(nóng)村孩子對于農(nóng)村的生活場景都比較熟悉。
上《清平樂村居》一課。在學生初步進入詞的意境后,我順勢啟發(fā)學生想象,假如自己就是那老公公或老婆婆,會說些什么?學生的交流激烈,儼然成了“村居”里的主人公。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頑皮的‘小兒’,最想做什么?此舉一出,學生完全徜徉在“村居”里了,有的說要天高地闊地放風箏、有的說要騎在牛背上吹笛子、有的說要踩進荷花池里抓魚。乘勝追擊,我引導學生體會農(nóng)村生活的歡樂、祥和。至此,再讀,學生讀得有滋有味了。
當孩子們進入角色,漫步于《清平樂村居》中時,會自然而然地揣摩到作者向往與世無爭、安寧的生活的情感。
三、透過意象,造境悟情
正如潘新和所言:意象不是簡單的景物形象,意象也不是抽象的人的思想感情,意象是主體和客體的統(tǒng)一,是形象和情感的統(tǒng)一。小學古詩詞教材中,很多詩歌寫到了景物,這些景物往往就是作者“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的意象。意象在整首詩中具有它特有的形象和韻味,一個個意象及其交互作用造就了意境!而在古詩詞教學中,意境的感悟是通往詩人心靈深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故,我們不妨透過意象悟詩情。
執(zhí)教《送元二使安西》一課,我抓住了“雨”、“柳”、“客舍”三個意象,造境悟情:抓住“雨”體會老天特地為作者與元二滌凈離別的場面,為作者與元二的離別而哭;剖析“柳”、“客舍”的寓意,感悟惜別之情。學生悟得了“難舍難分、依依惜別”的情感后,再讀前兩句詩,也就入情入境了。
四、重敲詩眼,把握情脈
在古詩詞中,往往有那么一個使詩詞精彩、靈動、富于生命力的傳神點,這就是詩眼。葛兆光曾經(jīng)說:詩眼的凸現(xiàn)使詩歌的物理運動或自然情狀染上了詩人的情感色彩,因而也使詩歌意象贏得了生命力。詩眼,最能表現(xiàn)特定的生活情景,能充分、真切地表達詩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教學時,可重敲詩眼,潛心體會,從而與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
教《泊船瓜洲》一課。我把握準該詩憂郁傷感的感情基調(diào),緊扣詩眼“還”字,提煉出“離鄉(xiāng)近,很想還;睹鄉(xiāng)美,更想還;思鄉(xiāng)切,不能還?!边@一主線,逐步深入詩人的情感。我引導學生感受:詩人放眼南望,看見近在咫尺的家園,很想回家;詩人想起家鄉(xiāng)是那樣的美,更想還鄉(xiāng);詩人有家不能回,想回不能回。這些復雜、痛苦的感受都集結(jié)在“還”這一字眼,感悟了這些感受,生便讀得情真意切了、如哭似泣了。
一個“還”字,統(tǒng)領(lǐng)了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撥動了學生的情思。
五、深情朗讀,涵詠詩情
《朱作仁談朗讀》一文中指出:“講讀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傷口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比~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美讀得其法,不但能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能與作者的心靈相通。當學生走進了詩中意境,和上古詩詞那特有的節(jié)奏、韻味,伴上情調(diào)一致的音樂,此時,無須多作講解,讓他們“美讀”,靜心涵詠,學生必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受到熏陶,直指詩情。
教學《楓橋夜泊》。當營造出孤獨、憂愁的意境后。我引導學生懷著不同的感受,多層次地深情朗讀:一讀,讀出孤獨;二讀,讀出惆悵;三讀,讀出凄涼;四讀,讀出悲傷。再看看孩子們,臉上寫滿了孤獨、凄涼、悲傷、惆悵,有的眼眶都紅了。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古詩的比重有增加的趨勢,這是對母語教學的重視,同時也是對古典文化的一種發(fā)揚和繼承??梢哉f,古詩是文學發(fā)展中的一座豐碑。如何更好地了解古詩,學會對詩歌的鑒賞和感悟,努力提高學生對中國古詩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已成為當今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筆者認為,初中詩歌教學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欣賞淺析
1. 誦讀――加強學生的主觀感受 古詩詞講究形式美、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結(jié)合漢語言文字特點,誦讀起來抑揚頓挫,既可以讓學生以美的體驗,又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教材中的古詩詞作品,加強學生的主觀感受。例如反復誦讀古詩詞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意境之美。例如以《天凈沙?秋思》為例,全詩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兩句開篇,營造了冷落暗淡的環(huán)境氛圍,使人既心生蒼涼惆悵之感,又有清新幽靜的體會。緊接著“古道西風瘦馬”將秋風蕭瑟、蒼涼悵然的意味進一步渲染,使人很自然的和詩人心中的無限愁思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而枯、老、昏、瘦等字對事物的細致刻畫,以詩人的視角給其蒙上了凄涼愁苦的色彩,更是詩人心緒不佳的間接體現(xiàn)。最后,全詩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收篇,以點睛之筆,直抒詩人心意,將詩人懷才不遇、心生寂寥的形象描繪的栩栩如生。學生在誦讀之后,不由自主的會在腦海中形成如下畫面:凄涼的秋風中萬物蕭條,一位滿臉疲憊的天涯游子,牽著一匹瘦馬,在荒涼的古道中,落寞前行卻不知歸處。
誦讀是學生學習古詩詞最有效的途徑,學生在剛開始誦讀的時候,可以先整體感受詩詞的優(yōu)美和意境,然后在反復的誦讀中,細細品味作品中每一個字、每一句詞的精妙之處,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進而強化自己的主觀感受,與其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對作品的透徹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2. 學習與應用要具有靈活性 詩詞作為語言的藝術(shù),善于運用含蓄、精練的語言表露情感,詩詞中也匯聚了作者的萬千心緒。所以,在學習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真情實感地品析名句,抓住關(guān)鍵字、詞、句等進行賞析,真正感受到作者當時所迸發(fā)的情感,體會詞字精練的妙處。然后,合理滲透“以詩解詩”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快速“入戲”,提高其鍛字、煉詞、用句等能力,加深古詩詞之間的互相理解。而詩歌中常用的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夸張、擬人等,都是學生應該學習的重要技能,在詩歌鑒賞的同時,分析這些修辭的用法,領(lǐng)會詩人蓄積的情感。還要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時時聯(lián)想,拓展其思維的空間。這是因為,好的詩詞都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因此,在詩詞賞析中,引導學生對精美的詩詞進行聯(lián)想,以多樣的形式進行優(yōu)美文章的創(chuàng)作,從整體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不斷提高其分析與寫作的能力等,以便更加透徹的理解詩詞。
例如在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賞析時,教師可放手將鑒賞任務交給學生,引導其從不同的視角,以獨特的方法對詩歌進行鑒賞,鼓勵其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然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以此詩詞為基礎(chǔ)進行優(yōu)美文章的創(chuàng)作,將詩歌凝練的語言轉(zhuǎn)化為具體的文字,并不斷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生動的畫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正如:《水調(diào)歌頭》配上音樂,就成為膾炙人口的、很多人都會唱的歌曲。
3. 結(jié)合時代背景,深入理解古詩詞 古人云:“興之所至,詩之所寫?!惫旁娫~一般都是詩人有感而發(fā)之作,大多都與作者的生平、閱歷、遭遇及他所處的時代的社會生活相關(guān)。因此,我們學習古詩詞,就必須先對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及思想情感、時代背景等有一個較為細致的了解。因而,有經(jīng)驗的語文教師都會在教學古詩詞課前,先讓學生收集詩詞作者之人生經(jīng)歷及其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這樣做,就會讓學生在預習中不僅體會了此詩或詞之意,同時還豐富了他們頭腦中對于詩詞作者、歷史背景、社會現(xiàn)象等的認識了解,成為自身知識的積累,為自己以后再去賞讀該人之作及他人該時期之作打開方便之門。比如,李白的《行路難》,若不弄清楚李白寫這首詩的處境,那么詩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等句子就無從理解。同樣,若不了解時代背景,學生就不會深入理解《漁家傲》的壯志難酬、蒼涼悲愴,《望天門山》的奔放豪邁,《過零丁洋》的氣壯山河、慷慨悲壯,《破陣子》的慷慨激昂……
4. 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直入詩海幽境 王國維語:“一切景語皆情語?!惫诺湓娫~在表達情感方面比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來抒感的,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詩的靈氣在于“字短情長”,字里行間總留有啟人聯(lián)想開人悟性的“空白”,情托景,景引情,情景相生,情在詞外。因此,指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想象感悟詩詞營造的意境,讓學生在詩海幽境中品味古韻詩情可以說是古詩詞感悟的妙招。如何在教學中引領(lǐng)學生步入詩的意境。方法有二:一是從詩詞描繪的意象入手。如在教學《相見歡》一文時,我們可以牽引出相關(guān)的幾首有關(guān)“月”的詩來作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月如鉤”帶來的獨特的表達效果。此時的教師不需要把整首詞意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學生在這樣的引導下就能夠從詞里發(fā)掘出含蓄而豐富的的詩人情感。
5. 聯(lián)系實際,運用古詩詞 古詩詞是我們祖國的瑰寶,在語文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學習如何朗讀、如何理解、如何鑒賞,還要懂得如何應用。例如,當學生出去旅游,登高望遠,就會不自覺地說道:“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當我們遇到梅雨季節(jié),學生就會如此感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碑攲W生不慎丟失財物,也會別出心裁,仿寫廣告詞:“春風不作美,卷走夏涼被,若有拾到者,酬謝少不了。”這些都是應用古詩詞的表現(xiàn),也是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