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污泥處理新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TU992文獻標識碼: A
污泥的深度脫水是指通過對含水率較高的污泥進行化學調質處理后,再經高壓壓榨脫水,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傳統(tǒng)帶式脫水或離心脫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一般為80%左右,與之相比,深度脫水后的污泥可實現數量上減少一半以上,且污泥后續(xù)處置的途徑更廣泛,深度脫水后的污泥具有一定的熱值,可作為電廠低品位的燃料和水泥生產過程中的熟料,實現減量化、穩(wěn)定化、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即使進行填埋,也能大幅減少土地占用和環(huán)境污染。
為響應國家環(huán)保部《關于加強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huán)辦【2010】157號)要求,南京市多家污水處理廠已進行污泥深度脫水技改,其中,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污泥深度脫水改造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于2012年9月投入試生產,二期工程于2013年10月投入試生產,深度脫水后污泥含水率在60%以下。
1 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深度脫水改造工程概況
江心洲污水處理廠位于南京市建鄴區(qū)江心洲島,廠區(qū)占地面積41.9公頃,污水處理規(guī)模為64萬立方米/天,實際處理水量約為60萬立方米/天,進水基本全部為生活污水,污水處理采用AO除磷工藝,出水水質執(zhí)行《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處理后出水排入長江,設計污泥產量為88噸干泥/天,目前實際污泥產量約為72噸干泥/天。
改造前,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采用2臺帶式壓濾機及6臺離心脫水機,2臺帶式壓濾機自建廠運行以來,經過十多年的使用,設備已嚴重老化,運行工況較差,故障率高,維護維修費用高。為了降低污水處理廠運營維護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為了降低污泥處置量,減少環(huán)境污染,南京市住建委立項批復,用高效雙膜片污泥壓濾機替代原有的污泥脫水機,2011年6月江心洲污水處理廠一期污泥深度脫水技改項目立項,將原有兩臺帶式壓濾機及配套設備拆除,更換為全自動高效雙膜片壓濾機系統(tǒng)一套,一期改造工程于2012年4月開工,9月開始試運行;2012年12月二期污泥深度脫水技改項目立項,計劃拆除離心脫水機,新建三套全自動高效雙膜片壓濾機系統(tǒng),考慮污水廠實際情況,工程建設時,保留離心脫水機作為備用,新建三套全自動高效雙膜片壓濾機中,一套安裝在一期污泥深度脫水間,兩套安裝在原污泥濃縮間。二期深度脫水改造工程于2013年6月開工, 10月開始試車調試,全自動高效雙膜片壓濾機日處理污泥能力為20噸干泥/天,目前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污泥深度脫水能力達80噸干泥/天。
2 深度脫水工藝介紹
江心洲污水處理廠初沉池產生的污泥及二沉池產生的剩余污泥經消化池重力濃縮后,含水率降至95%左右,用泵輸送至污泥調理池,在調理池內加入調理藥劑,使藥劑與污泥混合均勻,調理好的污泥通過螺桿泵送入高壓雙隔膜壓濾機,經過二次擠壓壓濾后,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由皮帶運輸機輸送至污泥庫房后外運處置,壓濾過程中產生的濾液返回污水處理系統(tǒng)處理,污泥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污泥深度脫水工藝流程圖
污泥深度脫水系統(tǒng)分為污泥調理系統(tǒng)和脫水系統(tǒng)兩部分,其中調理系統(tǒng)包括污泥調理池、調理劑投加系統(tǒng)以及調理池進泥泵等,脫水系統(tǒng)包括脫水機主體、高壓空氣系統(tǒng)、污泥進泥系統(tǒng)以及清洗系統(tǒng)等。
以一期工程為例,脫水機房內設置1臺高壓雙膜片式污泥壓濾機,在室內設置反沖洗系統(tǒng)和供氣系統(tǒng),在脫水機房外部設置污泥調理池,并配套設置污泥調理劑投加系統(tǒng)。主要處理設施設備情況如下:
1)調理池進泥泵
一期工程在消化池出泥總管接出兩根支管,并安裝2臺管道泵,1用1備,作為調理池進泥泵。
2)污泥調理池
一期高壓雙膜片污泥壓濾機每天運行8批次,每批次運行時間約3小時,一期工程采用3座調理池,交替使用,每個調理池的容積可儲存1個批次左右的污泥量。一期污泥調理池采用鋼筋砼結構,平面尺寸為4.5m×13m,單個調理池尺寸4m×4m,有效深度3.2m,每池內配備1臺攪拌器。
3)三氯化鐵投加系統(tǒng)
外運三氯化鐵溶液(濃度約為40%)進入廠內后,儲存至三氯化鐵儲罐中,通過計量泵,將儲罐中的三氯化鐵投加至污泥調理池中。一期儲罐容量為20立方米,計量泵采用2臺,1用1備,設計三氯化鐵液體投加量約為干污泥量的10%。
4)石灰投加系統(tǒng)
外運生石灰粉進入廠內后,儲存至石灰料倉中,利用螺旋輸送機將料倉中的石灰投加至污泥調理池中。一期料倉容量設計為30立方米,設計石灰投加量約為絕干污泥量的30%。
5)污泥進泥系統(tǒng)
一期工程在脫水機房與污泥調理池中間的區(qū)域設2臺污泥螺桿泵,1高壓1低壓搭配使用。污泥螺桿泵的進泥管接自污泥調理池,出泥管接至高壓雙膜片污泥壓濾機。
6)高壓空氣系統(tǒng)
由于高壓雙膜片污泥壓濾機是通過高壓空氣的擠壓來實現降低污泥含水率的目的,因此,污泥脫水系統(tǒng)需要配套提供高壓空氣。高壓空氣的另一作用是在進料完成后,將進料管的余渣吹入污泥調理池中。另外,空壓機為系統(tǒng)內氣動閥門提供氣源。
一期工程采用1臺空氣壓縮機,同時配套提供儲氣罐2個,有效容積1立方米。
7)高壓雙隔膜片壓濾機主體
由膜片壓濾板、濾布、壓濾板運輸系統(tǒng)、油壓幫浦與氣缸等組成,壓濾機工作過程是:利用油壓缸將包覆著凹型濾板的濾布,靠攏緊閉形成一個以上的濾室;利用密閉的濾室,以高壓泵浦透過濾布將固體物留在濾室而水分往外排;利用橡膠膜片吹氣加壓,在濾室內對泥餅進行雙向二次加壓脫水;最后將緊閉的濾板呈“A”字型打開,使濾餅完全脫離濾布。高壓雙膜片壓濾工作流程如圖2。
圖2高壓雙膜片壓濾工作流程圖
8)清洗系統(tǒng)
一期工程設計污泥壓濾機的每次沖洗時間10-30分鐘,采用1臺清洗水泵,配套設置一沖洗水罐,有效容積為20立方米。另外,配套采用檸檬酸作為清潔劑,約2個月左右使用一次,通過其對壓濾機壓濾系統(tǒng)進行浸泡,清除平時清洗不易清除的污垢。
3 深度脫水工藝特點
1)脫水后污泥含固率高,減量化效果顯著:污泥脫水后含固率可達50-55%,與傳統(tǒng)帶式脫水機和離心脫水機污泥80%左右的含水率相比,污泥減容一半以上。
2)全自動高壓雙膜片污泥壓濾機單臺處理量大:單臺處理量為 20噸絕干泥/天,折合80%含水率污泥約100噸/天,極大減少占地面積和節(jié)約配套設備投資。
3)無害化和穩(wěn)定化處理:使用石灰、三氯化鐵代替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劑,石灰可使污泥中重金屬鈍化,殺死部分有害菌,抑制蚊蠅滋生,污泥得到改性,降低了污泥二次污染風險。
4)現場工作環(huán)境好:采用全封閉脫泥,脫水后的泥餅無惡臭,而且泥餅自然堆放,水分能夠進一步蒸發(fā)。
5)整個污泥脫水系統(tǒng)采用全自動操作,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有利于職工身心健康。
4 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深度脫水運行情況
1)技術指標
江心洲污水處理廠一期深度脫水工程自2012年9月試運行,至今已一年多時間,目前已基本穩(wěn)定運行,二期設備尚在調試中。隨機抽取一期深度脫水機正常穩(wěn)定運行后8天進、出泥的統(tǒng)計數據進行分析,深度脫水機實際處理濕污泥(含水率約95%)達300立方米/天,出泥含水率約為50%-55%,石灰投加比例約為27%-32%,三氯化鐵投加比例約為7.5%-12%,見表1。
表1 深度脫水運行情況統(tǒng)計
根據深度脫水運行情況分析,進泥含水率控制在95%以下,石灰與三氯化鐵投加比例分別為10%、30%時出泥含水率控制較好。脫水機運行過程中,需對以下幾個方面需進行重點調控:
①污泥的調理:通過檢測進泥含水率,根據藥劑投加比例,觀察調理過程中的相關變量趨勢是否正常,等調理完畢后用PH試紙檢測污泥調理是否規(guī)范。
②脫水機運行時,觀察進泥泵的壓力是否穩(wěn)步上升,濾出液的渾濁度和味道有無異常,膜板之間是否有泥溢出。
③泄料時,觀察泥餅的外觀(主要是厚度),觀察勾板機的運動是否正常,注意皮帶運輸機的跑偏糾正,并檢測泥餅的含水率。
2)經濟分析
經分析,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深度脫水機處理成本(包括藥劑成本、電費成本、維護維修成本、人工及管理成本)較離心脫水機處理污泥成本約增加2倍,主要原因是藥劑成本增加較多,但深度脫水后污泥含水率降低,污泥體積減少一半以上,污泥處置量大幅減少,故深度脫水后污泥運輸、處置成本較改造前大大降低。按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污泥產量為72噸絕干泥/天計算,使用離心脫水機時污泥產量為360噸/天,使用深度脫水機污泥產量為150噸/天,以現有的污泥處理、運輸和處置單價計,深度脫水改造后,總處理處置費用可降低約三分之一。
5 深度脫水后污泥處置
目前,江心洲污水處理廠污泥主要運往電廠、水泥廠等地處置,根據對深度脫水后污泥含水率、重金屬、生物學指標等方面檢測結果,結合《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單獨焚燒泥質》(CJ290-2008)、《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水泥熟料生產用泥質》(CJ/T314-2009)等標準,深度脫水后污泥滿足標準要求,可以進行建材制作,可采用焚燒的方式,利用相應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使焚燒產物達標排放。結合《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混合性填埋泥質》(GB23485-2009)標準,深度脫水后污泥符合混合填埋及覆蓋土添加料標準要求,因此在緊急情況下,污泥填埋也可作為應急處理方式。
關鍵詞:污泥處置 衛(wèi)生填埋 污泥焚燒 資源化
我國是一個淡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工業(yè)廢水與生活污水排量日益增大,有效處理廢水,將廢水污泥資源化處置是實現資源循環(huán)利用,緩解我國水資源匱乏現狀的必要措施。研究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的污泥處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 常規(guī)污泥處理方法
1.1 污泥農用
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是一種很有利用價值的生物能源,含有大量N、P、K等植物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綜合肥力遠高于普通農家肥。但污泥中含大量病原菌、重金屬和難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質,處理不當,將會對土壤及水體造成二次污染,故污泥農用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指標》[1]。
1.2 衛(wèi)生填埋
衛(wèi)生填埋的操作相對簡單,投資費用和處理費用都低,適應性強。但侵占土地現象嚴重,如防滲技術不過關,將會導致土壤和地下水潛在的污染。目前污泥填埋已成為一項較落后的污泥處置技術[2]。因滲濾液對地下水會產生的潛在污染導致城市用地減少,所以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堅決反對新建填埋場。
1.3 海洋傾倒
海洋傾倒操作簡單,對沿海城市來說處理費用低,但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的進一步加強,人們越來越關注污泥的海洋傾倒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環(huán)境可能存在的不利影響。
2 污泥無害化處理的先進技術
2.1 污泥高溫好氧堆肥
高溫好氧堆肥技術[3]是將含水率80%的脫水污泥和體積大約為1倍的含水率10%以下的干污泥、菌種和添加劑等混合,使混合后物料的含水率大約為55%,然后通過布料設備均勻送至好氧發(fā)酵倉里,強制通風使物料充分進行好氧發(fā)酵,并通過翻堆機的攪拌使其均勻發(fā)酵,推動物料向前運動。
2.2 污泥晾曬的處理工藝
近年以來,許多污水處理廠在污泥處理處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大型的污泥消納場,每天可以消納300~400t含水率約為80%的脫水污泥。在陽光大棚內將含水率大約為80%的脫水污泥以0.4—0.6m的厚度均勻堆放,經常使用專用設備對污泥進行晾曬翻堆,使污泥的含水率為80%快速減到60%左右,以達到污泥好氧發(fā)酵所需要的條件。
2.3 用于建筑材料
污泥還可制建筑材料。利用城市污水廠排放的污泥和一些其他原料均勻混合來生產建筑材料制品,一方面利用了污水處理廠排放的大量污泥,另一方面高溫分解了污泥中的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質,城市污泥的二次污染問題得到了完全解決。污泥還可用于制磚和纖維板,污泥制磚有污泥灰渣制磚和干化污泥直接制磚兩種方法;污泥制纖維板主要利用了活性污泥中含有的大量粗蛋白和球蛋白能溶解于水及稀酸、稀堿、中性鹽水溶液的性質,在堿性條件下經過加熱、干燥、加壓后,蛋白質發(fā)生了變性,從而制成了活性污泥樹脂,使之與經漂白、脫脂處理的廢纖維結合壓制成板材,其質量要優(yōu)于國家三級硬質纖維板。
2.4 污泥碳化技術
污泥碳化是通過一定的手段,使污泥所含的水分釋放出來,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中的碳值,使最終產物中碳的含量大幅提高。主要分為3種:高溫碳化、中溫碳化、低溫碳化。污泥碳化過程中保留了絕大部分污泥中熱值,為裂解后的能源再利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
2.5 污泥焚燒
以焚燒為核心的處理處置方法是非常徹底的,能使有機物全部炭化并殺死病原體,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泥的體積。其缺點在于基礎處理設施投資較大、處理費用較高,有機物焚燒時會產生二惡英等一系列劇毒物質。為避免二惡英等有害氣體的產生,通常要求焚燒溫度要高于850度,焚燒后產生的灰渣可用于改良土壤、陶瓷、制磚瓦、混凝土填料和筑路等。
3 污泥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新技術展望
3.1 污泥超聲波破解技術
污泥超聲破解技術是一項污泥穩(wěn)定化、減量化、資源化新技術,它可應用于污泥消化預處理以強化消化效率,將剩余污泥破解后回流再處理達到減少外排污泥的目的,破解絲狀菌消除污泥膨脹、破解固體物提高廢水消毒效果等[10]。超聲降解污泥主要利用聲波的能量,即利用極短時問內的超聲空化作用形成的局部高溫、高壓條件,伴隨強烈的沖擊波和微射流,轟擊微生物細胞,達到污泥中微生物細胞壁破裂的目的。
3.2 好氧消化
污泥好氧消化實質上是活性污泥法的繼續(xù),工作原理是污泥中的微生物有機體的內源代謝過程通過曝氣充人氧氣,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有機體自身氧化分解,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氨氣等,使污泥得到穩(wěn)定。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等發(fā)達國家都有不少中、小型污水處理廠采用好氧消化處理污泥。這項技術近年來在北美和歐洲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在我國開展此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應用價值。特別適合于小型污水處理廠采用,對于解決我國小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處置問題也具有重要意義。
3.3 厭氧消化
從污泥生物能利用和保護環(huán)境的角度分析,剩余污泥的厭氧消化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技術,最經濟合理的選擇,其中以中溫33~35℃厭氧消化最為普遍。究其原因是通常采用的污泥中溫厭氧消化工藝,存在著反應速度慢,污泥在池內的停留時間過長,池體體積龐大,操作管理復雜,產氣中甲烷含量低,輸入能量較輸出甲烷等氣體能量大等缺點,并且我國的城市污水普遍存在有機物含量低,其中脂肪所占比例小、含量高的特點,所以消化產生的沼氣純度不高,燃燒時產熱量較低,污泥資源難以有效利用。
4 結語
盡管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方法有很多,但實際應用中應根據污泥的產量、性質和重金屬含量等情況,選擇適合的處理方法。未來,在多種方法有效結合的基礎之上,根據不同城市,不同地區(qū)的實際情況發(fā)展新型高效的處理技術,是實現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相互統(tǒng)一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楊立敏.污泥焚燒處理技術分析[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 (11):101—103.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 能耗降低 措施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5(b)-0126-01
優(yōu)化污水處理廠能耗降低措施,這不僅是實現上述污水處理任務的重要途徑,更對我國環(huán)境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據此,該文將就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探討。
1 污水處理廠能耗構成分析
污水處理廠的能耗構成,如圖1所示①??傮w來講,當前我國污水處理廠的能耗主要集中在曝氣裝置、污泥處理和提升以及其他設備的能耗上,因此,污水處理廠的能耗降低措施應該對上述部位進行優(yōu)化。本文接下來提供的措施也將圍繞這些部位展開。
2 基于能耗構成分析的污水處理廠能耗降低措施
利用時間順序從處理前的能耗審核,到處理過程中的裝置、工藝優(yōu)化,到污泥處理后的回收利用三方面展開對能耗降低措施的研究。
2.1 處理前的能耗審核
新形勢下,污水處理廠要改變過去那種傳統(tǒng)的“蒙頭干”的“無標準、無審核”的污水處理辦法,對污水、污泥處理過程中的能耗降低要設計具體的方案和計劃,以避免處理過程中的無計劃、無準備的能耗和能源浪費。具體做法上,污水處理廠技術部門可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法,對處理系統(tǒng)的各環(huán)節(jié)、各過程進行能耗數據分析,提前預見能耗,并在此基礎上,形成降低能耗的提前的預處理辦法,以備接下來的污水處理工作利用。同時監(jiān)督部門要監(jiān)督污水處理廠的裝置維護和工藝優(yōu)化、以及是否按照審核形成的書面要求開展“最經濟、最成本”的能耗污水處理。
2.2 處理中的裝置、工藝優(yōu)化
2.2.1 優(yōu)化曝氣系統(tǒng)
由上面的能耗構成分析可知,曝氣系統(tǒng)是當前污水處理廠一般工藝流程中能耗最大的環(huán)節(jié),曝氣系統(tǒng)是否經濟優(yōu)化是決定污水處理效果的重要部分,對曝氣系統(tǒng)的節(jié)能優(yōu)化措施包括:(1)精確設計曝氣頭,選用壓力損失小的管材及局部構件。(2)選用微氣泡空氣擴散裝置,可以考慮在單側設曝氣裝置的同時安裝自動調節(jié)裝置,提高氧轉移率。(3)采用混合效率更高的潛水攪拌器等來替代曝氣設備。(4)使用變頻調速風機,通過變頻調速技術提高鼓風機運行效率。
2.2.2 優(yōu)化污泥處理工藝
由上述的能耗構成分析同樣可知,污泥處理環(huán)節(jié)也是當前污水處理廠能耗較高的部分。優(yōu)化污泥處理工藝具體可按以下方法進行:
首先,在污泥濃縮、脫水前采用投加聚合物、無機化學藥品或熱處理方式調質污泥,要用天然高分子的改性絮凝劑如纖維素、淀粉、多糖類和蛋白質等代替?zhèn)鹘y(tǒng)的絮凝劑藥品如聚丙烯酞胺、聚合氯化鋁等,以避免二次污染。其中,熱處理是最好的工藝選擇之一,因為污泥經過熱處理調質后,濾機可得含水率更低的固體濾餅,大大減輕了后續(xù)工藝的負荷。
其次,現有的污泥濃縮工藝有重力、浮選、離心濃縮等。重力濃縮不失為一種降低能耗的有效工藝。而污泥脫水的自然干化和機械脫水相比較來看,占地大,會污染環(huán)境?,F在污水處理廠一般會采取能耗最低機械脫水――干化床法,在優(yōu)化脫水工藝過程中要注重應用新能源,如使用太陽能作為輔助補充熱源進行脫水,此外,要注重引進和研究濃縮脫水一體化設備。
2.3 處理后排放物的節(jié)能利用
通過上述的工藝流程,污水處理廠會產出廢渣、污泥、出水等排放物,這其中,產量最少的是廢渣,因此對其的利用措施也較簡便,其他排放物的節(jié)能利用措施主要包括:(1)廢渣直接鋪路、制磚等。(2)利用污泥可采用:①集中厭氧消化污泥,污水處理廠利用其產生的CH4氣體發(fā)電供照明、鼓風、曝氣,污泥脫水等機械使用;②用作城市綠化花草肥料;③利用污泥中豐富的植物所需營養(yǎng)物質,改良礦區(qū)土地;④制造活性炭,制纖維板。(3)對出水的利用可采?。孩贈_洗機械設備、車間、道路和廠區(qū)綠化;②冷卻發(fā)電廠,城市綠化,景觀用水,建筑洗車及沖廁用水;③地下水回灌;④灌溉農田。
綜上所述,本文運用時間順序對污水處理廠的能耗降低途徑給予分析和研究,具有很強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此外,污水處理廠在著重能耗降低措施的研究和開發(fā)過程中,也要注重對污水處理廠管理機制的優(yōu)化措施的研究,通過過程控制和激勵機制,實現污水處理廠的最大效率運作,從而為能耗降低提供巨大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許保玖,龍騰銳.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徐強.污水處理節(jié)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3] 許光濘,周林榮,文欣秀.污水處理廠的優(yōu)化節(jié)能控制措施與應用[J].中國給水排水,2010,26(18):139-143.
[4] 劉飛,張雁秋.污水處理廠曝氣池節(jié)能及新型生物脫氮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1(9).
UASB技術指的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工藝﹔MBR技術是指膜生物反應器。
1、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又叫升流式厭氧污泥床、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是一種處理污水的厭氧生物方法。是現代高效厭氧處理工藝中應用最廣泛的反應器形式之一。污水從反應器底部進入,靠水力推動,污泥在反應器內呈膨脹狀態(tài)?;旌弦撼浞址磻筮M入截面積擴展的沉淀區(qū),經三相分離器,產生的沼氣從上部進入集氣系統(tǒng),污泥靠重力返回反應區(qū)。有時往反應器中投加軟性填料,為生物提供附著生長的表面,以增加生物量。它的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負荷率高、水力停留時間短、能耗低和無需設污泥回流裝置等。
2、MBR污水處理是現代污水處理的一種常用方式,其采用膜生物反應器技術是生物處理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技術,取代了傳統(tǒng)工藝中的二沉池,它可以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得到直接使用的穩(wěn)定中水。又可在生物池內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工藝剩余污泥少,極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出水中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占地面積小。70年代在美國、日本、南非和歐洲許多國家就已開始將膜生物反應器用于污水和廢水處理的研究工作。其水源取自生活污水(如淋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等〕和冷卻水。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高速公路綠化;污泥脫水袋技術;生態(tài)恢復
中圖分類號:F54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4―0261―02
1 高速公路邊坡綠化防護的發(fā)展趨勢
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和環(huán)保意識的加強,公路邊坡不但要隸穩(wěn)定,而且還要求美觀。邊坡防護的形式由傳統(tǒng)的防護向生態(tài)防護發(fā)展。植生技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高速公路的護坡和綠化。國外對邊坡的生態(tài)防護技術研究起步較早,歐美、日、韓等發(fā)達國家在20世紀30年代已對工程建設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引起重視,將生態(tài)保護和恢復納入了公路、鐵路等工程建設中,并開展了相應的技術研究。日本生態(tài)防護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和應用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其植被護坡技術幾乎與公路建設同步發(fā)展。近年來,綠化網防護、厚層基料噴射、植被型混凝土等已成為日本最為廣泛的生態(tài)防護技術。我國在高速公路植被恢復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工程邊坡生態(tài)防護尚處于試驗研究階段,近幾年通過在一些工程中的應用也取得了部分成果。
2 污泥袋裝脫水植生技術
植生技術是指在不具備天然綠化條件的地區(qū)采用人為措施進行綠化的工程技術。污泥袋裝脫水植生技術利用特殊設計的土工袋,將城市污水污泥進行適度重力脫水,然后運送到裸渣區(qū)現場裝配,給后續(xù)的綠化提供營養(yǎng)基質。
城市污水污泥是污水處理的伴生物,通常占污水總量的0.5%―1.0%,是由多種微生物形成的菌膠團與其吸附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集合體。其成分復雜,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可高達99%以上),還含有難降解的有機物、重金屬和鹽類,以及少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等。由于含水量高并且含有一定的污染物,污泥在城市生態(tài)綠地中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污泥處置方法主要有露天堆放、深坑填埋、堆肥化、焚化及海拋。我國的污泥目前絕大部分是棄置或填埋的,只有極少量的進行干化后用于制作混合肥。污泥經減量化、穩(wěn)定化、無害化處理后作為資源回用,是發(fā)達國家資源化利用的主流。在特殊的生態(tài)脆弱區(qū),如采礦區(qū)、尾礦堆填區(qū)以及高速公路穿過的崩塌區(qū)、泥石流堆積區(qū)等。出于控制侵蝕或植被恢復的需要,通常采用人工綠化。由于缺乏最基本的植物生長基質,這些地區(qū)的綠化難度很大。如果利用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進行綠化,不僅找到了適宜的基質,而且給污泥資源化利用開創(chuàng)了新的途徑。
城市污水污泥含有機質、氮、磷較高,供肥能力相對較強。是一個很好的有機肥源。除了有機物外。污泥中還含有大量植物生長所必需的肥分、微量元素及土壤改良劑(有機腐殖質)。大量研究表明。中國城市污泥(不包括工業(yè)污泥)總養(yǎng)分和有機質等指標?;具_到了普通有機農肥的標準(除鉀含量)。但作為植生基材,污泥尚存在質地過細、及微量元索不足等問題。對此,可通過添加其他輔料的手段,實現對人工土壤機械組成的改良和不足微量元素的追加:污泥質地過細,可采用添加粉煤灰來改變其機械組成、通透能力,提高這種人工土壤的活性;對于缺乏的營養(yǎng)元素,盡可能采用添加廢棄礦渣的方法進行補充。微粒礦渣同時還能起到改變污泥質地,緩慢釋放營養(yǎng)元素的效果。此外,景觀綠化不同于糧食蔬菜栽培,可以容許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濃度上限,只要確保輕度污染土壤不對周圍的水環(huán)境造成污染,不對綠化植物生長造成明顯的抑制作用即可。故城市污水污泥經過添加適量鉀肥、殺蟲劑以及粉煤灰、礦渣等其他輔料后可以用作有機植生綠化基材。
污泥經過添加鉀肥、殺蟲劑及粉煤灰、礦渣等輔料后,泵入脫水袋。污泥脫水袋可采用具有腐蝕降解特性的材料,以實現“脫水袋”和“植生袋”的雙效合一。可腐蝕材料與不腐蝕材料依次相鄰,經緯向編制成土工袋。土工袋短期內(3―12個月)發(fā)揮脫水袋的功效,較長時間之后,可腐蝕纖維破環(huán),利用袋體中污泥進行植生綠化。污泥裝袋后堆砌時,袋體通過連接帶連接在一起,以提高堆砌袋體的整體穩(wěn)定性。袋裝污泥在自重條件下達到適合含水量后,即可用梯形疊砌法、嵌入法等工程方法鋪設安裝,然后選擇適宜的種植方式,實現植生綠化。
污泥袋裝脫水植生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利用污泥作為道路植生基材主料,實現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經濟、合理。
(2)污泥袋裝自重壓密脫水簡便、經濟。并可以實現控制性適度脫水,擺脫了傳統(tǒng)植生技術中污泥干化餅再粉碎的過程,避免了污泥干化過程中纖維纏繞板結造成土壤機械組成的不可逆退化,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污泥中原有的營養(yǎng)成分和生物活性。
(3)在污泥裝袋的同時添加粉煤灰、礦渣等其他輔料,可以同步實現對人工土壤機械組成的改良和不足微量元素的追加。
(4)選擇具有腐蝕降解特性的材料開發(fā)污泥脫水袋,可以實現“脫水袋”和“植生袋”的雙效合一。進一步降低綠化成本。
關鍵詞: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發(fā)展展望
收稿日期:2011-12-28
作者簡介:文豐玉(1978―),女,廣西灌陽人,工程師,主要從事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作。
中圖分類號:X70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2)02-0138-03
1 引言
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含水率高,可達90%,并含有豐富的氮、磷等元素,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和土壤改良劑,如腐殖質,但同時也含有大量病原體、寄生蟲卵、一定量的重金屬 (Cd、Cr、Pb、As、Zn、Cu、Ni等)和多種有毒有害的有機污染物如多氯聯苯、二嗯英、放射性核素等且伴有惡臭。因此污泥如未經有效處理處置進入環(huán)境,極易對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級污染,威脅環(huán)境安全和公眾健康,這些因素嚴重制約著污泥的資源化利用。污泥處理處置的目標就是實現污泥的減量化、穩(wěn)定化和無害化。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完成每年新增污水集中處理能力1 500萬m3/d,以新增污水處理量運行負荷率為75%以及污泥(含水率80%)占污水質量比例為0.6‰計算,“十二五”期間污泥年產量將以246萬m3/年的速度遞增。在我國污泥處理可占整個污水廠投資及運行費用的25%~65%污泥處理已成為污水廠所面臨的沉重負擔,在污泥產量迅速增加的同時,污泥的處理處置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如何合理的解決污泥問題,已是當前亟待解決的環(huán)保問題之一。
2 污泥處置處理技術
2.1 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是指對污泥進行穩(wěn)定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的過程,污泥處理包括脫水、消化、發(fā)酵以及熱干化等工藝過程。
2.1.1 污泥脫水
污泥脫水是將濃縮或消化污泥脫除水分,轉化為半固態(tài)或固態(tài)泥塊的一種污泥處理方法。經過脫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55%~80%,脫水的方法主要為自然干化法、機械脫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機械脫水法適用于污水污泥,造粒法適用于混凝沉淀的污泥。顧瑞環(huán)等通過實驗,將剩余污泥與消化污泥混合之后脫水,脫水效果較好,絮凝劑單耗降低,與純消化污泥脫水耗絮凝劑量一致,泥餅含水質量分數在77%~78%時,絮凝劑單耗均值3.17 kg/t干污泥。
當剩余污泥產量大時,為了減少對初沉污泥的濃縮沉降性的沖擊,剩余污泥與初沉污泥可以分開濃縮處理的,但在分別濃縮之后需混合脫水。對續(xù)建的污水廠來說,此種工藝運行不但可以節(jié)省濃縮池的投資,而且混和污泥脫水效果較好。
2.1.2 污泥熱干化
污泥熱干化指利用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熱量或其他工業(yè)余熱,通過專門的工藝和設備,使污泥失去部分水分的過程。熱干化能夠使污泥減容,且干化后污泥的臭味、病原物、粘度、不穩(wěn)定等負面特性得到顯著改善而具有多種用途,如用作肥料、土壤改良劑、替代能源或是轉變成油、氣后再進一步提煉化工產品等。熱干化成為污泥處理、處置重要的“第一步”。在美國,污泥干化處理后土地利用已經逐漸成為污泥處理、處置的重要途徑。由于污泥填埋越來越受到土地和費用的限制,美國現有的大部分填埋場將在未來的數年內關閉,污泥熱干化在美國的應用將更加普及。
熱干化其優(yōu)點為占地小、處理能力大、減量率高、為生化程度高、最終處置途徑具有較廣泛的適用性和靈活性等;缺點是建設投資大,運行費用較高。
2.1.3 石灰干化技術
石灰干化技術是利用混合設備將污泥與生石灰等固化劑充分攪拌接觸,通過物理化學反應達到降低含水率、去除臭味、殺滅微生物和病原菌并有效鈍化重金屬的效果。較為經典的應用包括利用加入氧化鈣后pH值和溫度的升高來實現污泥的殺菌;或利用添加氧化鈣(也可同時添加其他物質如飛灰、水泥、粉煤渣等) 后污泥的固化效果來滿足污泥的填埋工藝要求。另外,處理過程中選擇適宜的混合條件和設備可有效改變污泥的性質,使其由致密、粘稠變成疏松、流動性好、便于儲存和運輸的物料。應梅娟等通過對小紅門污水處理廠污泥干化項目的運行及實驗室數據檢測,初步研究和分析了污泥原始含水率對處理后污泥含水率的影響以及石灰投加量對殺菌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針對小紅門污水廠的污泥,僅需添加5%的石灰,即可將大腸桿菌的含量降至未檢出水平。而為了使成品污泥含水率同樣達到小于60%的效果,原始污泥含水率越低,所需投加的生石灰量越少,當原始污泥含水率為80%~85%時,需要的石灰投加量為20%~30%,而原始污泥含水率為77%~78%時,僅需投加13%的石灰。
石灰干化技術其優(yōu)點是建設投資小、設施建設中期短;缺點是石灰需求量大,易受到石灰來源不穩(wěn)定以及產品出路不確定的影響。
2.1.4 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是典型的污泥穩(wěn)定方法,剩余污泥經過消化處理后,一方面可減少污泥的體積,另一方面可降低污泥中揮發(fā)固體的含量,滅活部分病原菌和去除臭味,消化可用好氧消化和厭氧消化兩種方式。國外厭氧消化技術比較成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好氧消化是在不投加其他底物的條件下,對污泥進行較長時間的曝氣,使污泥中的微生物處于內源呼吸階段進行自身氧化,并以此來獲得能量。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處理效率高,需要的處理設施體積小,投資較少,運行管理方便,基建費用低,上清液中的BOD5濃度較低(10mg/L以下),處理后的產物無臭、類似腐殖質,肥效較高,運行安全、管理方便。但由于需要輸入動力,所以運行費較高。
厭氧消化是利用厭氧微生物分解污泥中的有機物,使污泥趨于穩(wěn)定,達到減量之目的,還可回收部分能源,投資費用較低。它是目前國內外最為常用的污泥生物處理方法,同時也是大型污水處理廠最為經濟的污泥處置方法。同時為了克服傳統(tǒng)污泥厭氧消化工藝存在的消化速率慢、停留時間長、處理效率低的缺點,相繼出現了機械破碎、超聲波、堿處理、熱水解、臭氧處理、酶法等預處理方法,王治軍等人通過對熱水解后的污泥進行厭氧消化處理,發(fā)現經過熱水解預處理的剩余污泥后續(xù)厭氧消化處理系統(tǒng)的最大COD去除率可達60.61%;與未經熱水解污泥的厭氧消化對比,產氣量可增加79.20% ~99.55%。
2.2 污泥處置
污泥處置是指處理后污泥進行消納的過程。在污泥處置過程中,污泥最終得以穩(wěn)定。污泥處置包括填埋、堆肥、焚燒、建材利用以及土地利用等不同的方式,污泥焚燒后灰分即可填埋,也可作為建材原料。
2.2.1 衛(wèi)生填埋
衛(wèi)生填埋措施簡單,對無法農用的高污染污泥、不利于堆肥的污泥以及污泥焚燒殘渣的處理,衛(wèi)生填埋方法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處理手段。到目前為止,已發(fā)展成為一項比較成熟的污泥處置技術,具有不需要高度脫水(自然干化),投資較少、容量大、見效快等優(yōu)點,利于推廣。當然。污泥衛(wèi)生填埋也有不足之處。例如,污泥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會隨雨水等滲入地下,對地下水和周圍土壤造成二次污染;衛(wèi)生填埋需要較大的場地,對于用地緊張的城市不適宜采用。
2.2.2 堆肥
堆肥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泥中有機物,并殺滅傳染病菌、寄生蟲和病毒,提高污泥肥分的污泥處理技術,產物可用于園藝和農業(yè)肥料。
綜合國內外污泥堆肥技術,制約污泥堆肥技術工業(yè)化應用的瓶頸主要為占地面積、臭氣外排造成的二次污染、干物料的投加和安全儲運、污泥的最終處置和操作員的健康安全問題。相對于靜態(tài)堆肥倉工藝,動態(tài)堆肥倉工藝在這幾個方面都有所突破,污泥堆肥是較好的城市污水污泥處置方式,污泥堆肥添加的輔助填充料,鼓勵利用園林廢棄物(剪枝、落葉)和周邊農村的礱糠、谷殼、秸稈等農業(yè)廢棄物。鼓勵開展污泥堆肥技術創(chuàng)新,提高生物熱能循環(huán)利用,利用污泥改善土壤肥效,減少能源消耗,對臭氣進行有效處理。
堆肥優(yōu)點為投資較小,運行費用較低;缺點是占地面積大,受外部因素如氣候、堆肥產品出路等影響大。國內外應該不斷完善污泥堆肥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的標準,加強保障性政策的制定,加強標準法規(guī)的建設,積極推進各種污泥堆肥技術。
2.2.3 污泥焚燒
污泥焚燒是指將污泥置于焚燒爐中。在過量空氣的條件下,進行完全焚燒,使有機物完全碳化,可以最大限度的較少污泥的體積,使污泥中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病毒等徹底被殺死,高溫也能使污泥中的部分重金屬固化。其優(yōu)點是占地面積小,且最大限度的實現污泥減量化、無害化;缺點是,在焚燒過程中污泥中的一部分重金屬能隨燃燒產生的煙塵擴散到空氣中:況且,不完全的焚燒過程中也會有二嗯英等劇毒空氣污染物的產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2.4 污泥建材利用
污泥建材利用主要指以污泥作為原料制造建筑材料,最終產物是可以用于工程的材料或制品。建材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污泥用于水泥熟料的燒制,污泥制陶粒、污泥制磚、污泥制作道路材料和垃圾填埋場覆蓋材料等。污泥用于水泥原料、制磚和制陶粒屬于污泥協(xié)同焚燒過程。當污泥用于路基材料和垃圾填埋場覆蓋材料時,可采用石灰、水泥基材料、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等污泥進行改性處理。
2.2.5 土地利用
當污泥以農用、園林綠化為土地利用方式時,可采用厭氧消化或高溫好氧發(fā)酵等工藝對污泥進行處理。在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應首先考慮采用污泥厭氧消化對污泥進行穩(wěn)定化及無害化處理的可行性。污泥消化產生的沼氣應收集利用于發(fā)電、鼓風機驅動或熱水鍋爐,降低污水處理廠的能耗。為提高能量回收率,可采用超聲波、高壓或熱水解等污泥破解技術對活性污泥在厭氧消化前進行預處理。當污水處理廠沒有可供厭氧消化的場地,或污水處理廠規(guī)模較小時,可采用高溫好氧發(fā)酵等工藝對脫水泥餅進行穩(wěn)定化及無害化處理。
2.2.6 污泥處置存在的問題
污泥脫水率低,不便運輸,且造成干化場占地面積越來越大。傳統(tǒng)活性污泥處理工藝的結果只有社會效益而沒有經濟效益。堆放在干化場的污泥會產生較大的異味,嚴重影響環(huán)境。
3 發(fā)展方向展望
污泥減量從根本上減少污泥的產生,避免后續(xù)處理處置的經濟成本和二次環(huán)境污染,具有應用前景。同時,應不斷研發(fā)新技術,充分利用污泥的生物質原料特點,將其資源化和能源化,并避免環(huán)境污染。目前污泥填埋仍占很大比例,這種方式不具有可持續(xù)性,對環(huán)境產生二次污染。近階段,土地利用仍是污泥處置的一條重要途徑,能將污泥有效地資源化,但污泥必須經過有效的穩(wěn)定化和無害化處理,并經檢測合格,同時加強對施用土地的監(jiān)測。污泥熱處理技術實現了污泥的資源化和能源化,受到廣泛重視。其中污泥焚燒技術已獲得廣泛的應用,而污泥氣化技術則更具有應用前景。
我國對于污泥問題的處理,目前還存在很多的漏洞和弊端,今后我國必然將加大力度對污泥問題進行徹底的整治。一方面我國要加大立法工作力度,通過立法加強污泥污染治理和管理,促進污水污泥治理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另一方面要發(fā)展新技術,開發(fā)新方案、增設新工藝、走污泥治理專業(yè)化、市場化的發(fā)展道路。
4 結語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對剩余處理處置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只有具備污泥處理,才能真正成其為是一個完善、成套的處理工藝,在對污泥的管理控制當中要充分考慮到污泥產生的源頭――污水處理廠,通過改進污水廠的處理工藝來達到從源頭減少和避免污泥產生。同時對污泥放任自流,在實際中制定的標準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實施,特別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污水處理量和處理水平將會有更大的發(fā)展,勢必會產生更多的污泥。如果還是采取原來的態(tài)度對污泥進行處置,必將會對我國環(huán)境質量和公眾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同時也違背了資源循環(huán)利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劉嬡媛,張芹芹.城市污泥基本特性與安全處置[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8(4):63~66.
[2] 張 韻.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規(guī)劃研究[J].給水排水動態(tài),2010(4):18~19.
[3] 趙由才,宋 玉,曹先艷.城市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研究[J].生態(tài)科學,2006(4):71~72.
[4] 顧瑞環(huán),劉玉忠.城市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濃縮脫水試驗研究[J].河南科學,2008,26(4):111~112.
[5] 楊小文,杜英豪.污泥熱干化在美國的應用[J].中國給水排水,2002(1):90~91.
[6] 應梅娟,趙振鳳.污泥石灰干化工藝在北京小紅門污水廠的應用[J].中國給水排水,2011(10):21~22.
[7] 王治軍,王 偉.熱水解污泥厭氧消化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05(1):44~45.
[8] 趙 慶.污泥資源化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
[9] 李 洋,曹閏憑.污泥減量化技術的研究現狀和進展[J].河北理大學學報,2009,31(2):139~142.
[10] 曹 國,憑林偉,李文沽.城市污泥的處理方法及填埋技術的應用[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6,12(11):758~761.
[11] 李姝娟,李洪遠.國內外污泥堆肥化技術研究[J].再生資源與循環(huán)經濟,2011(6):42~44.
[12] 汪 靚,朱南文,張善發(fā),等.污泥建材利用現狀及前景探討[J].給水排水,2005,31(3):40~44.
[13] 白慧玲.城市污泥處置與利用綜述[J].山西建筑,2008,34(20):81~82.
Discussion of Surplus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echnology
Wen Fengyu1,Tang Zhicheng2
(1.Guangxi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Nanning 530022,China;2.Qin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onitoring Station, Qinzhou 535000 China)
關鍵字:污泥回收;弊大于利;重金屬;二次污染
中圖分類號:TG506文獻標識碼: A
不銹鋼企業(yè)的長足發(fā)展與其冷軋重金屬污泥的處理是相輔相成的。首先企業(yè)的發(fā)展為污泥的處理提供了經濟和技術保障,使污泥處理能夠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其次污泥的妥善處理為企業(yè)的長足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一個破壞環(huán)境、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企業(yè)是不可能永葆生機的。
一、不銹鋼冷軋重金屬污泥產生及其過程和特點
(一)不銹鋼冷軋重金屬污泥的產生過程
眾所周知,在進行不銹鋼冷軋重金屬產品生產及處理過程中,會排放出大量的廢水,經過數年的實驗研究,人們發(fā)現,這些廢水可分為含有Cr6+的中性鹽廢水和含有其它金屬的混酸廢水。這兩類廢水毒性大、成分復雜,如果任其排放,必將釀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為了處理這些廢水,國內外一直在相關領域進行積極研究。
一般工廠企業(yè)對廢水的處理流程大致是還原中性鹽廢水,轉化Cr6+為Cr3+,經過中和、沉淀及脫水等一系列步驟之后,廢水將得到有效處理,形成紅褐色的泥餅。但在此流程中,為了保證出水量達到標準,大部分企業(yè)經常加大對石灰乳的投放,由于石灰乳的過量加入,從而極大地增加了末端泥餅的產量。[1]污泥的增加,一方面存在污染隱患,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部分可利用資源。
(二)不銹鋼冷軋重金屬污泥的特點
1、成分組織不同。經過大量實驗研究,在酸洗廢水量及產生污泥原因不同的作用下,污泥的成分也不盡相同。
2、含有有用金屬,但提煉不易。其中,污泥中含有10%以上的鐵、鉻、鎳,30%以上的生石灰,如果能有效提煉,將會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但是由于雜質含量復雜,加之成分較高,如果進行再利用,經過試驗,弊大于利。
3、雜質含量較高,有害物質毒性大。在相關部分重復的檢測下,不銹鋼企業(yè)的污泥排放中,氟、鎳等嚴重超標,被認定為危險排放物,因此,對其妥善處理尤為重要。[2]
二、重視不銹鋼冷軋重金屬污泥回收的必要性
關注不銹鋼冷軋重金屬污泥回收,努力提高相關的技術水平,對國家、企業(yè)及當地居民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實現資源的再利用。由于不銹鋼冷軋重金屬污泥中含有一定成分的可利用金屬,因此通過有效地提煉,將會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從而有利于我國不銹鋼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減少企業(yè)成本。不銹鋼企業(yè)以較高的技術對冷軋重金屬污泥進行合理處理,降低處理成本,并對有用資源進行再利用,從而給企業(yè)帶來了極大的利益。
(三)避免污染及二次污染。由于排放的金屬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因此妥善處理可以避免污染和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對當地土地和水源的污染,也就是維護了當地居民的健康。
三、不銹鋼冷軋重金屬污泥回收技術
(一)不銹鋼冷軋重金屬污泥回收之新舊技術對比
1、傳統(tǒng)的污泥回收技術特點及問題
在傳統(tǒng)的電鍍污泥等處理過程中,通常會采取填埋、返回工序二次利用、有價金屬提煉回收三種方法,這三種方案,暫時的處理了不銹鋼企業(yè)冷軋重金屬污泥的排放問題,對有用資源的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之相比,卻顯露了更多的缺點。
(1)二次污染。雖然在安全填埋的指導下,對污泥作出了處理,但是這種安全并不可靠,在自然界的作用下,會使其二次腐蝕土地、污染水源。
(2)工序復雜,成本過高。在提煉有價金屬及對其返回工序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設備及化學藥劑,會致使成本過高。
(3)技術不到位,實用性不強。在對污泥處理、分析中,由于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限制,并不能有效的回收有用金屬,處理有毒物質。
2、新技術―不銹鋼冷軋酸洗廢水處理
通過新技術,能夠有效減少源頭的污泥量,有效處理廢水排放,并能提高有用物質的利用率。由于不銹鋼企業(yè)的廢水排放分為中性鹽廢水和混酸廢水,因此在處理過程中,也將利用分段處理的方法。
在實驗中,首先通過 Na2SO3對中性鹽廢水進行還原,使Cr6+轉化為Cr3+,然后與混酸廢水混合,加入適量NaOH,進入PH調節(jié),使PH值控制在9.5―10.5之間,之后加入定量堿液,經過首次沉淀,得到了金屬氫氧化沉淀物,然后對首次沉淀的上清液進行澄清,并投加石灰乳,經過濃縮沉淀,形成了鈣鹽泥餅。
為了檢驗方案的可行性,專業(yè)人員對沉淀物做了相關實驗和分析。通過實驗圖像,發(fā)現首次沉淀物的顏色較深、密度較大,而二次沉淀物與之相反。具體的數據分析如圖所示:
兩次不銹鋼冷軋工藝的廢水中重金屬含量比較(%)
我們可以得出,通過不銹鋼冷軋酸洗廢水的二次沉淀,污泥產生量在減少的情況下,污泥中的重金屬含量卻有所上升。這充分說明不銹鋼冷軋酸洗廢水處理工藝具有較大的科學性和實踐意義。
(二)不銹鋼冷軋酸洗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處理
這種分段式的處理方法,通過兩次沉淀,分離了重金屬污泥和鈣鹽污泥。其中,在首次沉淀后,得到的鐵、鎳、鉻可制作造渣劑,用于工業(yè)煉鋼,也可以以其直接還原鐵,用于工業(yè)生產;而二次沉淀后,由于鐵、鎳、鉻等有效地被分離出去,得到的硫酸鈣和氟化鈣重金屬含量較低,既可作為水泥礦化劑或復合礦渣劑等,也可以安全填埋,不會對生態(tài)造成破壞。
四、不銹鋼冷軋重金屬污泥回收的發(fā)展趨勢
(一)轉變末端處理的方式。在傳統(tǒng)的處理方法中,由于技術水平限制和經驗的不足,各個不銹鋼企業(yè)對廢水的處理常常是想辦法在末端改進措施,在生產的最后對廢水進行處理。經過長時間的實踐,人們發(fā)現,廢水產生后,處理起來過程復雜、難度大且成本高,因此,人們的注意力逐漸轉向源頭,并且在生產整個過程中,對其監(jiān)控,在廢水產生之前對其處理。
(二)轉變統(tǒng)一、混合的處理方式。傳統(tǒng)的工藝中,對酸洗廢水的處理是混合排入,一次沉淀,由此沉淀物無法回收利用,并且消耗較大。為了提高有用資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減少污染,應對酸洗廢水進行分類排放,二次沉淀,由此,可以大大提高沉淀物的可用性。
(三)轉變單一人力處理的方式。在對污泥處理過程中,我國多以手動方式進行化學劑的添加、污水污泥的測量和實驗等,由此,受技術人員水平和狀態(tài)的影響比較大,容易導致數據不準確。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不銹鋼企業(yè)將污泥處理自動化。運用高科技,對生產的廢水污泥全程監(jiān)控,并裝有報警系統(tǒng),使在處理污泥過程中精確而穩(wěn)定。
結束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不銹鋼產業(yè)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在我國不銹鋼生產初具規(guī)模的今天,我們更應該面向未來,重視不銹鋼產業(yè)污泥的處理技術。從根本上,我國應提高自身的科學技術水平,將現代化手段運用到污泥處理產業(yè)中來;其次,我國應大力培養(yǎng)相關的綜合性人才,為我國的不銹鋼冷軋重金屬污泥處理尋找更適合的道路;最后,我們應學習西方較為先進的技術,由于我國的起步較晚,因此,我們在發(fā)展自己的同時,借鑒更先進的技術,取長補短,真正實現污泥處理無污染,高利用,以促進我國不銹鋼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石磊.不銹鋼冷軋酸洗廢水的分步處理與資源回收[D].上海:寶鋼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2011.
關鍵詞:現代生物技術廢水生物處理生物修復水處理劑
引言
隨著工業(yè)的高速發(fā)展,水環(huán)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制約著社會和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因此,水污染控制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問題。目前的水處理技術中,生物處理法已成為世界各國控制水污染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現代生物技術將成為水污染控制領域重點開發(fā)和應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應用于廢水處理、生物修復以及微生物水處理劑等方面。
1現代生物技術的內容與特點
現代生物技術是指以DNA技術為先導,包括微生物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和生物修復技術在內的一系列生物高新技術的統(tǒng)稱[1,2]。其中每個方面都有其特定的理論基礎和不同的應用領域,但它們之間又相互補充和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生物技術的特點大致有[3]:①以生物為對象,不依賴地球上的有限資源,而是著眼于再生資源的利用;②在常溫、常壓下進行,過程簡單,可連續(xù)化操作,并可節(jié)約能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③開辟了生產高純度、優(yōu)質、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品的新途徑;④可解決常規(guī)技術和傳統(tǒng)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⑤可定向地按人們的需要創(chuàng)造新物種、新品種和其他有經濟價值的生命類型。
2現代生物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廢水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轉移和轉化,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的處理方法。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發(fā)展迅速,好氧法、厭氧生物法以及生物發(fā)酵法已趨于成熟,所以,這里只介紹固定化等新興技術。
2.1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固定化微生物技術是生物工程領域中的一項新技術。進入80年代后國內外開始應用這種具有獨特優(yōu)點的新技術來處理工業(yè)廢水和分解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質,一些具有特異性的優(yōu)勢菌種不斷得到改造或創(chuàng)造,將這些高效專性菌如脫色菌、脫氮、脫磷菌假單胞菌等進行固定化后,菌體密度提高,大大提高了處理效率,尤其是對難降解有毒物質有明顯優(yōu)勢。王增長等人利用新研制的聚集—交聯固定化細胞技術,將篩選的高效優(yōu)勢脫色菌種固定在活性污泥上,投加于“厭氧—好氧—生物濾池”工藝流程中,處理印染廢水,結果表明:出水色度極低,處理后的水可回用[4]。
2.2生物強化處理技術為了提高廢水處理的效果,而向廢水中投加從自然界中篩選的優(yōu)勢菌種或通過基因組合技術產生的高效菌種,以去除某一種或某一類有害物質。主要強化方法有:①高濃度活性污泥法,以高污泥濃度和長泥齡來促進對難分解物質的處理,加快反應速度。日本用該法處理難分解的聚乙烯醇和糞便污水取得顯著效果[5]。②生物—鐵法,是在普通活性污泥中加入無機鹽,多用鐵鹽(氫氧化鐵或氧化鐵粉),形成生物鐵絮凝體活性污泥,具有高濃度活性污泥法的特點,主要用來提高除磷效果。③生物—活性炭法,綜合利用微生物氧化能力和活性炭良好的吸附能力,使二者產生協(xié)同增效作用。在該系統(tǒng)中,每g活性炭去除1~3gCOD,分解廢水毒性能力明顯增強,同時提高脫氮水平。
2.3生物反應器技術生物反應器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發(fā)展的一個主要方向?,F代化的新型生物膜反應器,其共同特點是反應器內裝有比表面大的載體,有利于微生物附著生長形成生物膜,供氣或供給的其他反應條件優(yōu)越,污染物具有充分的時間與微生物接觸,有利于增強微生物的分解代謝能力。目前,2000m3的反應器已經問世。雖然其處理能力較低,造價較高,但其管理方便,運行費用低,所以歐美地區(qū)約有7%的污水處理廠采用該技術[6]。
3生物修復技術
生物修復技術[7]是利用生物,特別是微生物將土壤、地下水或海洋中污染物現場降解為CO2和H2O或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工程技術系統(tǒng)。這項技術正被用于清除地下水、廢水中的污染物。金屬雖然不能被生物降解,但微生物可將其轉移或降低其毒性。為了加快去除污染物的進程,常常采用許多強化措施,使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維持原狀的前提下,使受污染的環(huán)境得以修復。研究表明,生物修復與傳統(tǒng)的物化法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經濟,僅為物化法30%-50%;②對環(huán)境影響小,不產生二次污染,遺留問題少;③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濃度;④修復時間較短,就地修復,操作方便。
生物修復中主要涉及兩大問題,即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為提高有效性今后將應用分子微生物學分離、鑒別、制造更高效降解和聚集有害有毒化合物的微生物。為提高生物修復的安全性評價水平,需發(fā)展鑒定微生物的分子生物技術,以確定微生物在環(huán)境中的去留和基因[8]。
4微生物水處理劑
微生物水處理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微生態(tài)制劑。微生態(tài)制劑是一種由優(yōu)勢互補的微生物菌群、繁殖促進劑和活化劑配制而成的活性微生物制劑,已經在保健領域發(fā)揮重要作用。用于環(huán)境凈化的微生態(tài)制劑由于其應用范圍廣、使用安全、無副作用,為區(qū)域環(huán)境保護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歐美近年來加快了這方面的研究開發(fā),已有采用微生態(tài)制劑原位修復水體的成功實例[9]。②生物吸附劑。生物吸附劑是廢水生物處理的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高比表面積和高吸附率的生物體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另一類是集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能力為一體凈化廢水中的污染物的生物吸附劑。目前生物吸附劑的固定化技術使生物與離子交換樹脂一樣能解吸回收金屬和重復利用。③微生物絮凝劑。微生物絮凝劑是利用生物技術,通過微生物發(fā)酵,抽提精制而得到的一種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新型、高效、無毒的廉價的水處理劑,這些是無機或有機合成高分子絮凝劑所不具備的。其特點是降解性能好,成本低,無二次污染等。目前,已篩選出19種具有絮凝能力的微生物,其中,霉菌8種,細菌5種,放線菌5種,酵母菌1種[10]。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微生物水處理劑的開發(fā)與應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現代生物技術在水污染控制領域已顯示出獨特的魅力和應用前景。但筆者認為,今后應從四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①分離、篩選和培養(yǎng)高效降解菌,利用微生物共代謝作用、多菌種協(xié)同作用降解難降解污染物;②構建高效反應器,優(yōu)化運行條件,探索新技術新方法;③開發(fā)高效、無毒、廉價、可大批量生產的微生物水處理劑;④著力實踐和推廣生物修復示范工程,為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李亞一.生物技術[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
[2]王凱軍.發(fā)達國家環(huán)境生物技術研究規(guī)劃簡介[J].給水排水.1996.22(9):7-9.
摘要:新建的污水處理設施,采用組合式A2/O工藝處理工藝,總規(guī)模3萬m3/d,為了盡快將污水處理設施投入運行,進行了污水處理設施的調試,以期盡快達到設計目標。
本人曾從事污水處理廠從事工藝管理工作,曾參與新建設計處理能力為3萬m3/d組合式A2/O污水處理設施一座,其中生活污水占80%,工業(yè)廢水占20%。經實際運行,組合式A2/O工藝占地面積小、投資成本低、處理效果好、運行費用省,具有強穩(wěn)定的生物降解功能,同時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一、組合式A2/O工藝簡介
1)布局介紹
為了節(jié)約占地,將倒置A2/O池和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二沉池及加藥區(qū)整合到一個池體內,形成組合式A2/O池。該池體設缺氧段、厭氧段、好氧段、沉淀區(qū)以及污泥回流區(qū),用隔墻分開。缺氧段設置水下推進器,厭氧段設置水下攪拌器,好氧段設微孔曝氣系統(tǒng),沉淀區(qū)設吸泥機、污泥回流區(qū)設污泥回流泵。池形如下圖所示:
2)流程說明:
污水經主干管進入廠區(qū)后,首先進入一期工程泵房經粗格柵攔截大的漂浮物或懸浮物后進入提升泵房,泵房集水池內置潛水排污泵,將污水提升入網板細格柵及旋流沉砂池,攔截污水中的懸浮物并進一步去除砂礫。出水流入組合式倒置A2/O池。廢水在組合式倒置A2/O池中通過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去除大部分的有機污染物。組合式倒置A2/O池的剩余污泥排入污泥處理系統(tǒng)的污泥濃縮池。組合式倒置A2/O池所需的空氣由鼓風機房內的鼓風機提供。格柵攔截的柵渣經螺旋輸送壓榨機壓榨后外運。旋流沉砂池內沉淀的砂粒采用氣提輸送至砂水分離器洗出有機成份后外運。組合式倒置A2/O池的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進行濃縮處理,再經均質池均質后用污泥泵送入離心脫水機脫水,脫水后的泥餅直接外運統(tǒng)一處置。
二、工藝調試方案
1)調試目的
(1)檢驗污水處理廠系統(tǒng)設計是否合理,施工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2)確定最佳的運行條件,主要是各工藝參數的確定,如:水泵最佳運行水位,旋流沉砂池的旋流速度,反應池最佳污泥負荷、污泥齡、污泥回流比、剩余污泥排放量、最佳曝氣量等;發(fā)現存在問題并逐一分析解決,為今后的正式運行積累經驗數據。
(3)通過調試檢驗設備的運行性能,熟悉污水處理設備的運行方式,了解設備的運行參數和規(guī)律,從而正確地對污水處理廠進行管理,制定合理的運行方式,優(yōu)化管理。
(4)熟悉污水處理廠內的處理工藝和原理,在以后的運行過程中有針對性的處理所出現的故障。對污水處理站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的初步培訓,逐步了解污水處理廠的現場管理和操作。
(5)通過調試達到設計排放標準:處理后的出水指標滿足《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
2)調試步驟
第一階段:組合式倒置A2/O池活性污泥培養(yǎng)
通過臨時設置的污泥泵將原有CAST工藝剩余污泥濃縮池中的污泥均勻輸送至組合式倒置A2/O池內進行活性污泥的培養(yǎng),直到活性污泥成熟,污泥濃度MLSS達到設計值。
第二階段:穩(wěn)定運行階段
(1)因上一階段已完成培菌工作,本階段各池根據工藝實際情況排放剩余污泥;
(2)調節(jié)各池進水閥、配水閥、氣閥和污泥回流泵、污泥排出泵,保持各池均衡、穩(wěn)定運轉;
(3)在化驗分析數據指導下,開始對除磷脫氮效果進行測試,逐步保證出水五大指標合格。
3)運行保障措施
成立指揮小組和下屬二個工作小組
指揮小組:
操作小組:其中技術員12人,技術工人13人(24小時工作制,實行三班四運轉,日班保證有7人,中夜班各保證有6人。
(2)建立例會制度
(a)指揮小組每三天如開例會,研究、討論、協(xié)調解決試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根據運行實際調整試運行計劃,并向下屬二個工作小組下達相應指令;
(b)二個工作小組根據指揮小組指令和試運行計劃執(zhí)行操作,對發(fā)現的問題每天召開小組會議進行匯總和書面記錄并由組長向指揮小組匯報。
三、工藝調試及試運行結論
經過調試及一段時間的試運行,采用組合式A2/O工藝作為污水二級處理的主體工藝,深度處理工藝采用纖維轉盤濾池,污水處理的各類指標均能達到《太湖地區(qū)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yè)行業(yè)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江蘇省地方標準DB32/1072-2007)和《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A標準。
參考文獻:
1、《污水處理廠設備安裝與調試技術 》鄭國華著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廢水生物處理新技術---理論與應用》(第二版)沈耀良、王寶貞 編著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