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柏拉圖的政治理論范文

柏拉圖的政治理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柏拉圖的政治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柏拉圖的政治理論

第1篇:柏拉圖的政治理論范文

關鍵詞:哲學王;柏拉圖;理想國

中圖分類號:B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2-0068-02

柏拉圖所處的時代,雅典正逐漸被一種“天下失序”的氛圍所籠罩,“理想國”正是他試圖重構秩序,實現(xiàn)正義的一種努力?!罢軐W王”是理想國得以構建的核心,在柏拉圖看來,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只有實現(xiàn)了哲學家的統(tǒng)治,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正義。那么,哲學家的統(tǒng)治是如何可能的呢,即柏拉圖是怎樣論證這一思想的,同時站在今天的角度我們又應如何審視這一思想呢?

一、三要素說與理念論:柏拉圖對“哲學王”必要性的論證

“正義”是柏拉圖構建其“理想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而在柏拉圖時代的希臘,人們普遍持有的是一種有機體國家觀,即把國家當作一個整體,國家中的成員作為它的組成部分,地位低于整體,“個人沒有被視為獨立的自我,而被視為秩序的一部分,不是要追求孤立自我的幸福,而是要履行秩序中的特定職責”[1]。柏拉圖也是如此,他所追求的不僅僅是個人德性意義上的正義,更是整個城邦的正義。

以此為基礎,柏拉圖開始了他心目中理想城邦的構建。城邦誕生于分工原則的基礎上:城邦中每個人僅從事一項最符合自己稟賦的工作?;谶@一原則創(chuàng)立的城邦中的成員分為三個等級:統(tǒng)治者,其責任是讓每個人都能夠得到最適合他天性的工作,以保障每個人的幸福;護衛(wèi)者,其責任是國家的防衛(wèi)工作;生產(chǎn)者,負責經(jīng)濟。其中,統(tǒng)治者的美德是智慧,護衛(wèi)者的美德是勇敢,而護衛(wèi)者與生產(chǎn)者自愿服從統(tǒng)治者的領導,便是節(jié)制的美德。柏拉圖認為,如果城邦中每個人依自己的美德行事,那么這就是正義的城邦。而與城邦相對應,每個人的靈魂也分為三個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理智追求真理,因而能夠知道什么對整體與每一部分是好的,能被稱為智慧;激情能夠遵循理性的指導,知道什么是真正應該畏懼的,而不受娛樂、痛苦影響,就能夠被稱為是勇敢的;當一個人的欲望沒有絲毫不情愿地接受理性的統(tǒng)領,那他就被稱為是節(jié)制的。而當一個人能夠運用理性,妥善管理靈魂中的其他部分,他就實現(xiàn)了個人的正義。柏拉圖認為,只有哲學家具有理性和最高的智慧,能夠?qū)崿F(xiàn)個人的正義;而只有當哲學家成為整個城邦的統(tǒng)治者時,城邦的成員才能發(fā)揮各自的功能,實現(xiàn)城邦的正義。

除了“三要素說”,柏拉圖還借助理念論來說明哲學家成為統(tǒng)治者的必要性。他將世界分為可見世界和可知世界,可見世界是以具體事物為認知對象的世界,而可知世界是以理念為認知對象的世界。柏拉圖又進一步區(qū)分了知識與意見的差別:意見是對事物表象的認識,并不能指向事物的本質(zhì);而知識則是理念形成的認識,是對事物本質(zhì)的正確認識,“知識天然地與有相關,知識就是知道有和有者的存在狀況?!盵2]220治理城邦同樣是一門知識,所以哲學家成為統(tǒng)治者的必要性也在于:統(tǒng)治者必須具有關于統(tǒng)治的知識,而只有哲學家才能夠把握知識,因此,只有在他們的統(tǒng)治下城邦才可能實現(xiàn)正義。

此外,柏拉圖還認為統(tǒng)治者必須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而勇敢、無私、節(jié)制等美德正是作為一個哲學家所具有的。

二、造就哲學家與使哲學家成為統(tǒng)治者:柏拉圖對“哲學王”可能性的論證

哲學家有必要進行統(tǒng)治并不意味著哲學家必然的統(tǒng)治,在柏拉圖看來,其間至少還缺少兩個步驟:第一,城邦中要存在哲學家;第二,哲學家要能夠成為統(tǒng)治者。實現(xiàn)了這兩部,“哲學王”的理想才有望實現(xiàn)。

(一)造就哲學家

要實現(xiàn)哲學家的統(tǒng)治,有哲學家存在是必然前提。柏拉圖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分析了如何造就一個哲學家。

主觀方面,成為一個哲學家首先需要一定的天賦,柏拉圖說道:“一個人如果不是天賦具有良好的記憶,敏于理解,豁達大度,溫文爾雅,愛好和親近真理、正義、勇敢和節(jié)制,他是不能很好地從事哲學學習的。”[2]233只有天賦并不夠,他還要進行一系列的學習,首先是數(shù)學、幾何、天文,進而是辯證法。柏拉圖相信這些極其精確的學科乃是唯一適合于被用作哲學研究入門或者導論性質(zhì)的課程,借由這些課程的學習,哲學家能夠?qū)λ难芯繉ο蟥D―理念――獲得同樣精確的認識。

同時,一個哲學家要健康成長,還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客觀環(huán)境。柏拉圖認為,“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個合適的國家里,一個哲學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因為只有在一個合適的國家里,哲學家本人才能夠得到合適的成長”[2]248,但他所了解的現(xiàn)有環(huán)境卻并不能提供適宜哲學存在的土壤。具體來講,首先是來自公眾的輿論壓力,年輕人很難頂住公眾指責和贊美的洪流而堅持自己的看法。其次是利益的驅(qū)動,由于很早就顯現(xiàn)出它的卓爾不群,具有哲學天賦的青年周圍往往會圍繞一群諂媚之徒,使他妄自尊大,驕奢自滿;而即使他接受忠言,能夠走向哲學之路,他周圍的人也會由于認為哲學對他們無用而進行百般阻撓。最后,是偽哲學家敗壞了哲學的名聲,使具有哲學天賦的青年對哲學失去了興趣。因而,哲學家成長的困難不僅在于對天賦和教育的高要求,還在于惡劣的環(huán)境使哲學家墮落變質(zhì)。

盡管哲學家的造就是困難的,惡劣的環(huán)境又扼殺了他們中的一些,但是柏拉圖認為仍然有微乎其微的少數(shù)人有可能成為哲學家,他們或是因為出眾的天賦,蔑視其他技藝,或是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卻因為流放而避免了腐蝕,或是身體羸弱遠離政治,甚至可能是由于神跡的恩典。

(二)哲學家如何成為統(tǒng)治者

實現(xiàn)哲學家的第二個必要步驟是使哲學家成為統(tǒng)治者。但現(xiàn)實的情況是,在城邦中產(chǎn)生一個哲學家已經(jīng)是如此的艱難,與之相比,哲學家要成為統(tǒng)治者更是難上加難。柏拉圖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責任并不在于哲學家,而在于世人,這就如同“船長求水手們受他管制或者智者趨赴富人門庭一樣,都是不自然的”[2]236,真正的統(tǒng)治者不應該要求被統(tǒng)治者接受自己的統(tǒng)治,而是應該有要求被管制的人去請求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

而之所以會變?yōu)楝F(xiàn)在這種情況,柏拉圖一方面認為,這是由于人不了解真正的哲學和哲學家,進而對他們產(chǎn)生了誤解,這往往使“配得上哲學的人離棄了哲學”,而偽哲學家們同時又進一步加強了人們的這種誤解。

哲學家不受重視的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柏拉圖以一個洞穴的比喻做了說明。如前所述,柏拉圖認為只有哲學家才能把握理念,即事物的本質(zhì)與真理。普通人只擁有意見,他們不能理解真理,甚至認為真理是荒謬的。因此,哲學家淪為了無用的所在;更進一步講,由于哲學家掌握的真理對現(xiàn)狀起到的是一種顛覆的作用,他們有可能被公眾敵視而身處危險的境地。所以,哲學家往往最終選擇了沉默,“看別人干盡不法,但求自己的能終生不沾上不正義和罪惡,最后懷著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期待而逝世,也就心滿意足了?!盵2]248

此外,哲學家要成為統(tǒng)治者還面臨著它自身的障礙。因為已經(jīng)習慣了光明生活的靈魂是不想再被黑暗所迷誤的,“那些已經(jīng)達到這一高度的人不愿意做那些瑣碎俗事,他們的心靈永遠渴望逗留在高處的真實之境”[2]276。

雖然哲學家在城邦中的處境是艱難的,其自身也缺乏成為統(tǒng)治者的意愿,但柏拉圖仍然認為他們是有可能成為統(tǒng)治者的。對于大眾,可以憑借教育將人性朝著正確的方向型塑,說服大眾,使他們接受哲學家的統(tǒng)治,甚至,如果有必要,謊言也是一種可行的手段?!叭绻袷艿搅肆己玫慕逃?,那么他們就很容易懂見他們所遭遇的各種困難,并且很容易應對突然出現(xiàn)的緊急情況”[3]。而對于哲學家自身來說,柏拉圖也認為哲學家們雖然不愿,但仍然會再回到“洞穴中”。他無法坐視自己的同胞身處“洞穴”中而置之不理,因而“自由地選擇了不自由”,利用自己的道德和智慧讓他的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哲學家從政不僅是一項道德義務,更是償還人情的要求。

綜上所述,柏拉圖為我們闡釋了實現(xiàn)“哲學王”理想的兩個必要步驟。盡管實現(xiàn)他們困難重重,但柏拉圖仍然認為是有希望的

三、短評:對柏拉圖“哲學王”思想的理論審視

哲學王思想是柏拉圖在當時“天下失序”的大背景下,重構統(tǒng)治秩序的一種嘗試,雖然最終連柏拉圖自己也承認這一設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時至今日,他的思想對我們來說仍有許多積極的意義。

首先,“哲學王”思想為人類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多維的視角。桑德爾曾指出,理想國能否實現(xiàn)只是一個次要問題,如果柏拉圖真的認為理想國能夠?qū)崿F(xiàn),那只能說明他不僅僅是過于理想主義,甚至可以說是政治上的無知。顯然事實并非如此,柏拉圖的真正用意在于闡明一種國家的本質(zhì),指出一種應然的國家狀態(tài),為現(xiàn)實的政治發(fā)展提供嶄新的視角和前進動力,而不是提出一個有待實現(xiàn)的烏托邦的設計方案。

其次,“哲學王”思想突出了由專家治理國家的重要性。哲學家進行統(tǒng)治是因為他能夠掌握治理國家的技術,而寡頭制、僭主制、民主制之所以是不正義的制度,正是由于這些國家并不由“專家”治理,而是依據(jù)統(tǒng)治者的欲望。同樣,回顧整個人類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因為缺乏恰當?shù)慕y(tǒng)治技術和能力而造成的政治動蕩比比皆是,而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政治在復雜度、廣泛性和專業(yè)性等方面更是大大超越了歷史上的任何時期。正如韋伯指出的,對于政治家這種職業(yè),只有那些對于政治事務有著濃厚興趣,同時具有較高政治理性和政治能力的專家才能駕馭,這點對今天的中國尤其有警示意義。

最后,“哲學王”主張的道德統(tǒng)治,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政治的視野之中,這給我們諸多啟示。柏拉圖繼承了他老師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的命題。他認為哲學家是最有美德的人,也只有他能夠挖掘潛在于每一個人靈魂中的美德,哲學家的統(tǒng)治實際上也是一種道德的統(tǒng)治。雖然這種統(tǒng)治在現(xiàn)實中不可能實現(xiàn),但我們不能對其這樣評價,正如上帝同樣不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卻不能否定其意義一樣。博爾曼認為,在西方社會的文化正面臨著一種“精神崩潰的危險”,而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道德信仰的缺失。同樣在今天的中國,層出不窮的各種社會問題往往都與道德的缺失有關,“哲學王”思想雖然不能給我們提供直接的出路,但其中的閃光點,如始終將人的精神生活納入政治的視野下,仍然可以給予我們多樣的啟發(fā)。

參考文獻:

[1]巴克.希臘政治理論――柏拉圖及其前人[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47.

第2篇:柏拉圖的政治理論范文

目前國內(nèi)圖書界很難見到國際關系學科思想人物的評傳,所幸北京大學出版社組織翻譯出版了“西方國際思想大師譯叢”,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該叢書一共四本,前三本由美國學者、弗吉尼亞大學教授肯尼思?W?湯普森所撰寫。他曾經(jīng)是國際關系現(xiàn)實主義思想大師漢斯?摩根索的學生和研究助理,聲稱自己寫作《國際思想大師――20世紀主要理論家與世界危機》一書的初衷是“與人共享國際關系學界領軍人物的智慧和學識”。為此他挑選了在國際思想方面最有影響力的18位學術領軍人物,從規(guī)范思想、歐美的權力與政治觀念、冷戰(zhàn)沖突分析和世界秩序理論四個領域?qū)λ麄兊闹黾八枷脒M行了簡約而準確的評述。

為了追溯上述國際思想大師的思想淵源,湯普森還把視野從二戰(zhàn)之后的歲月回溯到古希臘羅馬時代,從大范圍的政治思想史的領域探索當代國際思想的早期智慧,從而誕生了《國際思想之父――政治理論的遺產(chǎn)》。湯普森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從柏拉圖一直到19世紀末的16位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并著重闡述了這些政治思想家的思想對當代國際事務的重要性。

在《國際關系中的思想流派》一書中,湯普森對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美國國際關系學術史進行了反思。他通俗易懂地描述了美國較早時期的三個國際關系思想流派――芝加哥學派、耶魯-普林斯頓學派和哈佛學派,重點評述這三大學術流派對國際關系進行研究的方法和理論,并評價了每個學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貢獻,包括:昆西?賴特、阿諾德?沃爾弗斯等人。作者勾勒了美國學術界中各種有影響的重要觀點,尤其是理想主義、現(xiàn)實主義和懷疑主義的相互關系,集中闡述了這些主要思想流派中重要而尚未解決的問題,并論及了許多歷史上著名的外交政策爭論。

湯普森寫作國際關系思想的方式為當代的幾位歐洲學者所繼承,他們(伊弗?諾伊曼和奧勒?韋弗爾等人)評述了當今12位國際關系理論家的思想和著述,寫出了《未來國際思想大師》一書。這本著作在人物的選擇和評述的內(nèi)容上突出了他們的研究方法對當代國際關系學學科的影響,通過介紹他們各自的思想發(fā)展和成就,讓讀者去體會國際關系學科中研究路線的動態(tài)變化。

我們不妨讀一讀這套短小精悍的思想?yún)矔?,放眼世界,讓思想與大師齊飛。

《國際思想大師:20世紀主要理論家與世界危機》 [美] 肯尼思?W? 湯普森著 耿協(xié)峰 2003.5 定價:19.00元

《國際思想之父:政治理論的遺產(chǎn)》 [美] 肯尼思?W? 湯普森著 謝峰譯定價:15.00元

第3篇:柏拉圖的政治理論范文

 關鍵詞:希臘哲學;城邦制;方法論

 

 一、孕育古希臘哲學的社會環(huán)境

 從政治身份的角度劃分,雅典城邦由兩部分人組成:自由民和公民。自由民一般來自外邦,沒有參與城邦政治的權利;公民有權參與城邦政治,而且其掌握政治權力大小的依據(jù)是擁有財富的多少。從擁有財富的角度劃分,雅典城邦的人也分為兩種:窮人和富人?!霸谶@個以財富劃分等級的社會中,公民之間除了財產(chǎn)以外沒有很明顯的界限。”[1](p29)因此,公民與自由民之間、富裕公民和貧窮公民之間的矛盾構成了雅典城邦社會中的主要矛盾,而解決這些矛盾的手段是通過公民大會。公民大會是雅典最高的權力機構,城邦中幾乎所有重大的事務都要在公民大會上進行討論和表決。也就是說,一項決議是否通過取決于是否能夠取得與會公民中大多數(shù)人的同意。如何有效地保障制度的真正民主和正義始終是希臘哲人們探討的話題。

 在圍繞如何管理城邦的問題上進行的思考和辯論中,產(chǎn)生了希臘哲學特有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正如法國學者讓-皮埃爾·維爾南指出,希臘城邦有兩個特點有助于辯證的思維方式和希臘哲學思想的產(chǎn)生,首先,“城邦制度意味著話語具有壓倒其他一切權力手段的特殊優(yōu)勢”;其次,“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都被賦予了完全的公開性。我們甚至可以說,只有當一個公共領域出現(xiàn)時,城邦才能存在?!盵2](p37)希臘哲人們借助于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思考來認識人自身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來思考如何處理公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保障社會秩序。秩序的概念正是來自于對自然界有規(guī)律的運動變化的觀察和思考?!跋ED人經(jīng)由對自然、社會和社會制度所作的徹底且基本的分析而成了西方世界的哲學先師,與此同時,希臘哲學也成為了人們考察整個世界哲學的一個顯微鏡。希臘思想家提出的一些假設和結論因日后的經(jīng)驗和發(fā)現(xiàn)而未經(jīng)受住時間的考驗,但是這些思想家用哲學的術語提出和討論人生的基本問題的方法以及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各種可能進路的方法,卻可以說是持之有效的?!盵3](p3)

 二、城邦民主政治給予的思想自由

 希臘哲學最早誕生于米利都,這得益于那里以小規(guī)模私有制和活躍的工商業(yè)為基礎的城邦民主制。米利都位于伊奧尼亞地區(qū)的最南端,在公元前6世紀米利都是愛琴海文明區(qū)域最富有的城市,也是國際貿(mào)易的中心。“在這種富于激勵性的環(huán)境中,希臘發(fā)展了它對于世界最特殊的兩種禮物——科學和哲學。貿(mào)易的樞紐就是思想交換所,敵對習慣及信仰的摩擦場;由分歧產(chǎn)生矛盾、比較和思想;多種迷信相繼消失,于是理性逐漸開始?!<暗膸缀螌W和巴比倫的天文學進入了希臘人的思想領域。貿(mào)易和數(shù)學,外國商務及地理,航海及天文遂得攜手發(fā)展?!盵4](p99)高度發(fā)展的城邦奴隸制經(jīng)濟保證了一小部分米利都人有閑暇思考哲學問題。亞里士多德說過,從事哲學思考的兩個基本條件是閑暇和好奇心。[5](p29)米利都人的思考是自由的,因為在希臘城邦的實際生活中,“不存在一種宗教的獨斷,這就有利于系統(tǒng)地表述和傳播在說明世界方面所作的哲學探索。同時,由于沒有建立在宗教權威基礎上的倫理學,實際可行的哲學就填補了這個民族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中的空白”。[6](p4)這樣,民主政治制度下清新的空氣帶來了思想自由,希臘人自由地思考“世界是什么”的問題,既不受傳統(tǒng)解釋的約束,也不受教士的訓誡和說教的約束。他們可以自由地追求真理,他們的才智可以自由地馳騁。面對現(xiàn)實世界,希臘人并不逃避,而是進入其中進行深入地探討和研究。[7](p24-26)因此,自然界的發(fā)現(xiàn)、理性的邏輯推理、宗教的神秘主義都被他們引入到哲學中,用來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而創(chuàng)造出了獨特的哲學體系和方法論。

 在雅典,王權隨著民主制的成熟而被逐漸削除。哲學家放棄了對物質(zhì)世界的研究,轉(zhuǎn)而關心與人類自身更密切相關的題目。[8](p233)由此,一個以依靠專門傳授論辯術為生的智者團體應運而生。出現(xiàn)在雅典民主時期的智者是一群職業(yè)教師,“他們周游各地,收費教授思維和辯論術,為青年人從事政治生活做好準備?!盵9](p44)由于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在政治生活中取勝,于是智者力圖教給學生們?nèi)绾斡酶鞣N手段在論辯中壓服對方,混淆是非,使對方陷入各式各樣的謬誤之中。這樣,大家對真理的標準就產(chǎn)生了懷疑。另一方面,哲學前輩們在探究世界本原和變化等問題上各執(zhí)一詞,這也使人感到似乎并沒有什么唯一正確的知識。普羅泰戈拉正是在這種疑惑之上提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懷疑主義觀點?!耙郧暗乃急婕以?jīng)樸素地和武斷地肯定人類思想能夠把握真理,而智者否定有取得確實和普遍的知識的可能性”,這就迫使希臘的哲學家們從新的角度思考那“曾一時被人弄模糊而又不能再忽視的老問題:什么是宇宙和人在自然中的地位?”[10](p42-48)以及“什么是獲取知識的條件?”等涉及人類思想自身的問題。[11](p34)

 

 三、古希臘自然哲學的特點

 希臘哲學開始于公元前6世紀。從米利都的泰勒斯開始的早期哲學的主要興趣集中在“外部的世界,非我的世界,并未觸及到所提問題的心理層面?!盵12](p3)到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時期,哲學把思考的重心轉(zhuǎn)向了人與社會。蘇格拉底的主要興趣在于正確的生活行止,蘇格拉底對于“德性”這種知識的追求,一方面導致建立哲學認識論的根據(jù),另一方面使哲學活動領域有了新的擴大。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蘇格拉底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哲學體系。希臘化時期和羅馬帝國時代的哲學增加了宗教的因素,吸收了來自東方哲學的神秘主義的成分,并最終導致了古希臘哲學的滅亡。[13](p21-22)德國著名哲學史家愛德華·策勒爾指出,古希臘哲學“系統(tǒng)地表述了哲學的所有理論和實踐的基本問題……后來整個歐洲的哲學和科學,都是在這些基本觀念之內(nèi)活動并至今仍在運用它們”。希臘的哲學家們“創(chuàng)立了哲學的主要學科,并形成了哲學所采取的一切典型形式。甚至中世紀的基督教教會哲學,即經(jīng)院哲學,也不能廢黷它?!盵14](p3)

 早期希臘哲學最主要的特征表現(xiàn)為哲學與原始科學的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一時期的哲學家研究的中心是“存在于自然中的萬事萬物及其變化的本原”,[15](p5)他們被稱為最早的自然哲學家,因為他們總是試圖從自然界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正如策勒爾所指出的,“希臘哲學這一最早時期的顯著特點是哲學和科學的完全融合。在思辨與經(jīng)驗研究之間不作任何區(qū)別。天文學和數(shù)學,以及自然知識中的所有部門,最初甚至還有醫(yī)學,都包含在哲學的范圍內(nèi),最后剩下被稱作科學的就是最初本身獨立存在的實用技藝。”[16](p25)

 泰勒斯被亞里士多德稱為第一個自然哲學家。[17](p354)他曾到過埃及,在那里學習了幾何學,研究過尼羅河的潮水漲落,據(jù)說還運用幾何學測算過金字塔的高度。他最令人稱道的科學成就是成功地預測了發(fā)生在公元前585年的一次日蝕。泰勒斯對哲學最大的貢獻是他提出了“水是萬物的本原”的命題。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認為,由于米利都人在交換各種商品時以貨幣作為流通的手段,頻繁的商業(yè)來往使米利都人認識到了貨幣的統(tǒng)一性和價值的不變性,因此便提出了萬物由什么構成的問題。與自然的親近感和海洋生活的特點使得哲人們很自然地從他們所生活的環(huán)境中尋找答案?!皩λ麄儊碚f,外部世界是真實的,有趣的。他們十分認真地觀察它,運用智力研究它。”[18](p24-26)羅素曾經(jīng)對泰勒斯為什么將水看作是萬物的本原做過細致而大膽的推測,他在《西方的智慧》一書中寫道:“人們看到太陽蒸發(fā)海水,霧氣升騰于海面,形成云彩,然后又化作雨降落入海。照這種觀點看,大地就是以濃縮水的形式而存在?!盵19](p12)在羅素之前2000多年的亞里士多德也曾作過類似的推測:“也許是因為他看到一切的養(yǎng)料都是濕潤的,而溫度本身也由這種濕潤的東西生成,萬物皆藉濕潤以維持其生存?!盵20](p182)

 在泰勒斯的年代,人們對自然的了解和認識更多的是依賴古老的神話,因此“泰勒斯的重要性在于他直截了當?shù)靥岢鰡栴},在回答問題時不牽扯神話中的事物”,[21](p12)而且這個命題是在經(jīng)驗和觀察的基礎上思考得來的。黑格爾指出了泰勒斯命題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水被了解為普遍的本質(zhì)”。[22](p186)正是由于感性的水被賦予了不同于其它自然事物的“普遍”的本性,泰勒斯的命題才被稱為是一個哲學命題。在泰勒斯之后的米利都哲人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以及后來的德謨克里特都是試圖從自然物中尋找到一種最基本的、永恒不變的構成世界萬物的物質(zhì):[23](p231)阿那克西曼德認為構成萬物的本原是“無限”(boundless),世界由此而產(chǎn)生,并且歸于這種無限物。[24](p12)阿那克西米尼則認為這種基本物質(zhì)是“氣”,空氣稀薄時,就形成火;凝聚時就成為風、蒸汽、水、土和石頭?!皻狻睒嫵伸`魂,賦予我們生命,也讓世界存活下來。[25](p14)原子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留基伯和德謨克里特,他們認為,萬物是由作為實在的建筑石料的原子和空洞的空間構成的,一切物體都是原子和空間的結合。這種觀點“在今天的科學中還是最有影響的理論?!盵26](p34)

 米利都哲人的這些理論表現(xiàn)出了鮮明的自然主義傾向,對于那些一般被認為是超自然的神造成的事件,哲人們從自然主義的角度給予了解釋,省略了“人格化的神的獨斷意志和半人性化的動機”,并且他們的推理和結論不是純粹思辨的結果,而是依賴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比如他們的有關天體的理論與對天象的觀察是分不開的;由于觀察到人出生后要經(jīng)過很長的時間才能自立,阿那克西曼德似乎意識到,人不可能像動物那樣直接從濕潤(wet)中產(chǎn)生出來,而應該從另一種動物誕生出來,該動物能夠哺育人足夠的時間直到他能夠自立。更加重要的是,“他們的問題意識一代比一代強。阿那克西曼德認為原始物質(zhì)未經(jīng)分化的說法似乎正好糾正了泰勒斯的水假說中明顯的缺陷——即它的對立物火怎么能夠產(chǎn)生呢?阿那克西米尼關于稀釋與凝結的理論,對原始物質(zhì)如何變化,給出了比阿那克西曼德認為種子從無限分離出來的想法更為明確的解釋。”[27](p15-21)

 于是,具有自然主義傾向的早期希臘哲學在內(nèi)容和方法上都契合了自然科學的本性。在內(nèi)容上,米利都的哲人們對他們所生活的世界的本質(zhì)進行了嚴肅的、批判性的探求:“他們詢問關于它的成分、它的組成和它的運作的問題……他們沉思地震、日食、月食等異?,F(xiàn)象,并尋求不僅適用于一次具體的地震或食、而且適用于所有地震或食的普遍性解釋。”[28](p28)在方法上,米利都哲人們在一個泛神論的氛圍中開拓了一種新的哲學思維模式,即在對客觀事物的觀察的基礎之上進行仔細思考、推論、證明的方法。古希臘哲人被批評不做實驗,然而勞埃德對此的辯護聽上去似乎更有道理:古希臘哲人探討的是世界的本原等基本問題,在那個時代根本不具備做實驗的條件。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在可以做實驗的領域或者在他們能想得到的地方,他們是不會不做實驗的,因為他們向來就不反對從客觀世界中獲得證據(jù)或者靈感。[29](p21)

 

 四、希臘先哲的方法論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希臘古典時期最偉大的三位哲學家,他們的哲學思想的形成與雅典的民主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

 蘇格拉底是首位雅典哲學家。他把駁斥智者派的懷疑論作為自己的任務,探討如何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的問題?!疤K格拉底不再向自然界尋求問題的答案,而是轉(zhuǎn)向了人的內(nèi)心世界?!盵30](p15)蘇格拉底認為,知識就是美德,有普遍的善和正當?shù)膬r值規(guī)范存在,獲得知識的途徑是“通過概念的分析和澄清一些關于人自身和社會的已有的模糊概念,如正義、勇敢、好的生活等等,[31](p41-43)蘇格拉底因此發(fā)展了被稱為“論辯術”(dialectic skills)的方法。據(jù)柏拉圖的《巴門尼德篇》記載,愛利亞學派的代表人物芝諾是第一個使用對話的方式來表述自己的哲學觀點的人,蘇格拉底曾經(jīng)在雅典的街頭親眼見過芝諾,并把這種辯證的方法學了過來。

[32](p756-757)“蘇格拉底首創(chuàng)了一種研究的方法并身體力行運用了這種方法,即“蘇格拉底的問答法”的程序?!疤K格拉底的問答法”是蘇格拉底哲學方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蘇格拉底的哲學方法密切相關。[33](p14)蘇格拉底主張通過對知識本身作出判斷和推理來得出公認的結論,蘇格拉底方法的實質(zhì)是形式邏輯的方法。

 蘇格拉底之所以能創(chuàng)造出“論辯術”是因為希臘哲學自始至終存在著二元對立的辯證思想,羅素認為,邏輯起源于語言,而辯證法的思想則起源于古希臘哲學中的二元論以及古希臘哲人們在各種二元論的問題上的討論。羅素指出,解決意見分歧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動用武力將其中的一方殺死,徹底消除對立面;一個是運用語言進行討論。古希臘哲學在其各個時期都受到許多二元論對它的影響。它們一直以不同的形式成為哲學家們撰寫或爭論的主題。其最基本的問題在于對真和假的區(qū)別。在希臘人的哲學思想中,與真、假密切相關的是善與惡、和諧與沖突的二元論,其次還有至今仍然屬于熱門話題的現(xiàn)象與實在二元論。同時,我們還有精神與物質(zhì)、自由與必然、一與多、簡單與復雜、混亂與秩序、無限與有限等等二元論的問題。二元論的特點為古希臘哲人們的爭論提供了無限的空間,而古希臘哲人們討論問題的方式則促進了辯證的思想的形成。一個學派可能會攻擊某個二元論的一個方面;隨后的另一學派則可能對此提出批判,并采納相反的觀點。最后,第三個學派也許會更進一步,達成某種妥協(xié),以取代前兩種觀點。羅素指出,正是通過觀察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中對立學說的這種拉鋸戰(zhàn),黑格爾才建立了他自己的辯證法概念。[34](p15-17)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和“論辯術”被他的學生柏拉圖發(fā)揚光大,發(fā)展成了系統(tǒng)的包括辯證的方法和形而上學的理論的思想體系。在柏拉圖時期,雅典民主制已經(jīng)由于同斯巴達的戰(zhàn)爭而失利,“三十僭主”上臺執(zhí)政,轉(zhuǎn)而又被新的代議制政府取代?;蛟S受到這件事情的影響,柏拉圖放棄了從政的想法,轉(zhuǎn)而研究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論。[35](p49)柏拉圖繼續(xù)從理論上反駁智者派的懷疑主義,并認為懷疑主義是政治衰敗的表現(xiàn)。既然反對懷疑主義,最有力的批駁就是尋找到確切的知識以及獲得確切知識的途徑。蘇格拉底在這方面已經(jīng)開始了初步的探索,他認為理性和某種洞見是獲得知識的途徑,理性主要的手段就是辯論和對概念的澄清,但是蘇格拉底并沒有找到問題的答案,柏拉圖在他老師的成果的基礎之上發(fā)展起了“理念論”, 回答了“什么是確切的知識?”的問題。柏拉圖認為,相對性和經(jīng)常變動是物質(zhì)世界的特性,是我們用感官來觀察到的世界,但是還有一個更高的由永恒形式或理念組成的精神境界,它只有有頭腦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這是一種真實的存在,不是由人的頭腦純粹虛構的抽象,[36](p236)這樣,柏拉圖就使知識有了一個獨立于人的心靈的客觀實在。理念和具體的事物之間是分有和模仿的關系,“美的東西之為美,是因為它分有了美本身”。[37](p24-25)理念就是哲學問題中的“共相”,也就是一般的、普遍的原則, “共相”問題是理念論的核心問題,也是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中一個重要的辯論課題,柏拉圖在這個問題上的理論對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理性主義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但是柏拉圖同時又指出,“善”不屬于理念世界,而是安排理念秩序的最高原則,是“超越本質(zhì)、比本質(zhì)更尊嚴、更強大的東西”。[38](508e)這其中包含了某種被后來的新柏拉圖主義所發(fā)揚的神秘主義因素。

 同蘇格拉底一樣,柏拉圖哲學方法的主要特色是用辯證法去探求知識。柏拉圖認為,思想總是比感性知覺更優(yōu)越和更正確,感性知覺并不提供給我們知識,而只提供給我們意見,它們只停留在現(xiàn)象上,而不深入到存在界,[39](p137-138)理念則不同,“當我們給眾多的個別事物取同一個名字時,我們就假定有一個理念存在”。[40](508a)對柏拉圖辯證法,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教授泰勒評論說,柏拉圖的辯證法不會求助于由感覺和想象得到的東西,而只會“從相到相,并終止于相”,這樣辯證法就會摧毀科學上的種種假設。泰勒認為現(xiàn)代的科學研究同樣離不開辯證法,現(xiàn)代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經(jīng)濟學等都充滿了一些未下定義的“原始概念”以及許多未經(jīng)論證的假設。這些概念與假設被作為這些科學的前提與出發(fā)點,在上面發(fā)展出一整套的理論體系。[41](p520)

 柏拉圖繼承和發(fā)揚了他的老師蘇格拉底的思想,然而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卻在很多方面與柏拉圖產(chǎn)生了分歧。在有關共相的問題上,亞里士多德不同意他老師的觀點。亞里士多德認為,共相不能獨立存在,只能存在于特殊事物之中。“任何一個共相的名詞要成為一個實體的名詞,都是不可能的。每個事物的實體都有它特有的東西;但共相則是相同的。因為被稱作共相的已是那種屬于一個以上的事物的東西。”[42](p47)可見,亞里士多德在重視理性推理的同時,沒有忽視感覺經(jīng)驗的作用,這使他在自然哲學和自然科學領域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挪威學者希爾貝克和伊耶共同編寫的《西方哲學史》中稱亞里士多德是“批判的常識哲學家”[43](p77)。

 綜上所述,早期希臘哲學關注純粹的客觀世界,具有明顯的自然主義傾向,

 是最早的自然哲學;從蘇格拉底開始,希臘哲學關注的重點轉(zhuǎn)向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忽視外部經(jīng)驗世界,強調(diào)理性的價值和作用,并由此發(fā)展起了一套運用理性進行邏輯思維以獲取知識的哲學方法。上述兩個方面是西方近代科學的產(chǎn)生的重要基石。

 

 參考文獻:

 [1][英]佩里·安德森.從古代到封建主義的過渡[m].郭方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法]讓-皮埃爾·韋爾南.希臘思想的起源[m].秦海鷹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6年.

 [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

 [4][美]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m].第二卷.幼獅文化公司譯.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5][古希臘]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全集[m].第七卷.苗力田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6][德]策勒爾.古希臘哲學史綱[m].翁紹軍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7][美]伊迪絲·漢密爾頓.希臘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泉[m].徐齊平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8][美]愛德華·伯恩斯,菲利普·拉爾夫.世界文明史[m].第一卷.羅經(jīng)國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9][美]梯利.西方哲學史[m].葛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10][美]梯利.西方哲學史[m].葛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11][挪威]g·希爾貝克,n·伊耶.西方哲學史[m].童世駿,郁振華,劉進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12] wulf,m.d..the history of medieval philosophy[m].new york: bombay,and calcutta,1909.

 [13][德]策勒爾.古希臘哲學史綱[m].翁紹軍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14][德]策勒爾.古希臘哲學史綱[m].翁紹軍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15] wulf,m.d..the history of medieval philosophy[m].new york: bombay,and calcutta,1909.

 [16][德]策勒爾.古希臘哲學史綱[m].翁紹軍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17] kirby,j..world eras.vol.6.gale group,2001.

 [18][美]伊迪絲·漢密爾頓.希臘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泉[m].徐齊平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9][英]伯特蘭·羅素.西方的智慧[m].崔權醴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20][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m].第一卷.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21][美]梯利.西方哲學史[m].葛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22][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m].第一卷.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23][美]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m].第二卷.幼獅文化公司譯.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24][英]伯特蘭·羅素.西方的智慧[m].崔權醴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25][英]伯特蘭·羅素.西方的智慧[m].崔權醴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26][美]梯利.西方哲學史[m].葛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27][英]勞埃德.早期希臘科學——從泰勒斯到亞里士多德[m].孫小淳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

 [28][美]戴維·林德伯格.西方科學的起源[m].王珺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

 [29][英]勞埃德.早期希臘科學——從泰勒斯到亞里士多德[m].孫小淳譯.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4年.

 [30] wulf,m.d..the history of medieval philosophy[m].new york: bombay,and calcutta,1909.

 [31][挪威]g·希爾貝克,n·伊耶.西方哲學史[m].童世駿,郁振華,劉進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32][古希臘]柏拉圖.柏拉圖全集[m].第二卷.王曉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33] wulf,m.d..the history of medieval philosophy[m].new york: bombay,and calcutta,1909.

 [34][英]伯特蘭·羅素.西方的智慧[m].崔權醴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35][挪威]g·希爾貝克,n·伊耶.西方哲學史[m].童世駿,郁振華,劉進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36][美]愛德華·伯恩斯,菲利普·拉爾夫.世界文明史[m].第一卷.羅經(jīng)國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37]趙敦華.基督教哲學150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38] 柏拉圖全集[m].第二卷.王曉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39][德]策勒爾.古希臘哲學史綱[m].翁紹軍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40] 柏拉圖全集[m].第二卷.王曉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41][英]愛·伊·泰勒.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m].謝隨知,苗力田,徐鵬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

第4篇:柏拉圖的政治理論范文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評價;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4-0044-03

一、理論沿革與模式建構: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思想發(fā)展的基本脈絡體驗式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通過發(fā)問的方法,引導弟子積極思考,喚醒其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并催生出相應的結論??梢哉f,這種注重師生雙方平等對話和善意論戰(zhàn)的“催產(chǎn)式”教育方法,是體驗式教育的雛形。

在理論層面上,美國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是對體驗式教學進行研究最有影響的人。在杜威看來,學生要真正獲得真知,就必須從嘗試、應用和改造等實踐活動中獲得,只有通過具體的“實踐”過程,才能達到改造個體行為的目的。杜威的“做中學”的教育思想對后世具有深遠的影響[1]。實踐層面上的探索以英國教師科翰(Kurt Hahn)較為有名??坪矎摹皩W農(nóng)從種植開始,學醫(yī)從解剖開始,學哲學從辯論開始”的早期大學教學方式中受到啟發(fā),認為一切知識皆來源于個體的實踐活動。他于1941年在威爾士建立了一所“戶外學校”(Outward Bound),將二戰(zhàn)期間訓練海員生存能力的教學經(jīng)驗應用于對學生、軍人和工商業(yè)人員等群體的人格品質(zhì)及其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上。他的體驗式教學被傳播到美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或地區(qū)后,迅速地被運用到了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美國教育學家大衛(wèi)·庫伯(DavidAKolb)第一個完整地提出了體驗式教學理論。他在總結了眾多教學理論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了“體驗學習圈”理論(Expedential Learning),使體驗學習實現(xiàn)了程序化和科學化[2]。此后,萊文、里文思和科爾博等眾多研究者進一步發(fā)展了這一理論,他們吸納了行為主義、建構主義以及認知主義的部分理論觀點和方法,使體驗式教學理論日趨成熟[3]。隨著杜威、科翰、大衛(wèi)·庫伯等人的教育思想在全球的廣泛傳播,體驗式教學在教育界已然形成了共識。雖然這種教育理念也曾受到過諸如永恒主義、要素主義等教育流派的沖擊,但這種通過學習者的體驗來建構知識的教育方式已經(jīng)在人們的思想和觀念中打上了深深的印記。由于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從體驗式教學的視角來審視教學實踐問題,并結合不同學科的教學特點進行探討,使得體驗式教學研究日益呈現(xiàn)出多元化、多學科化的趨勢。

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是上述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是高校在充分借鑒體驗式教學理論成果的基礎上,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展開的研究。其基本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標和要求,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使大學生在親身實踐中獲得經(jīng)驗,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情感匹配”式的體驗和感悟,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原理內(nèi)化為理念,并外化為行為,從而建構起一個融“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為一體、集“內(nèi)化—外化”兩種動力機制于一身的全新的教學理念。

從以往眾多的理論著述和學術文章來看,當前涉及該領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一,理論層面的學理探討。比如,從人本主義的視角,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弊端進行理性審視;從體驗的視角,對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進行重新解讀;從解釋學的視角,對相關概念、語詞和稱謂的深層探討和歷史分析;從比較學的視角,研究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體驗式教學在范式、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根本區(qū)別。其二,實踐層面的模式建構。許多思政教師進行了大量的探討并形成了諸多的教學模式,如“上海普陀模式”、“浙江溫嶺模式”、“湖南南縣模式”等[4]。除了建構這種系統(tǒng)的、可操作的、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范式之外,也有學者直接將“體驗”作為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并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活動參與”、“社會實踐”、“日常生活”、“拓展訓練”[5]等形式,將其廣泛運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

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觀,同時也是一種教學方法論、教學理念、教學策略和教育價值觀。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需要,使學生通過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學習實現(xiàn)了自我感悟、自我認識和自我升華。這種以人為本的教學策略體現(xiàn)了對受教育者本身的深切關懷,改變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促進了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與發(fā)展。

二、發(fā)展困境與問題表征: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論層面的理性省思1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體與客體

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體問題一直是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雙主體說”。該觀點認為,在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雙方互為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6]??陀^地講,“雙主體說”在理論界占據(jù)主流。然而,此種觀點也遭受了許多研究者和思政教師的批判和質(zhì)疑。批判者中有兩種觀點:其一,通常意義上說的“教學”其實是個偏義復詞,其基本意義是“教”,而不是一個包含“教”和“學”雙重內(nèi)涵的并列短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不是師生雙邊的共同活動,而是思政教師的活動,雖然學生是具有能動性的個體,但真正的主體是思政教師[7]。其二,既然所有的體驗、討論、思考、反思、內(nèi)省、批判以及各種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等都是大學生自身的實踐活動,所以真正的主體應該是需要通過親歷性活動掌握相關思想政治理論的大學生。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體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之一,也是當前爭論較多的理論前沿問題,而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體的論爭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對其他問題的不同解釋,在客觀上導致體驗式教學改革舉步維艱。教學主體的多元紛爭不僅揭示了教育理念的多元沖突,還在某種程度上使人們對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認識上陷入了迷茫與混亂,從而導致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陷入了實踐困境。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重新回到教學的原點,從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本體的角度重新審視其基本理論問題。

2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價值與效率

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和體驗,重視直接經(jīng)驗的獲取。然而,無論是課堂情景體驗還是社會實踐體驗,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這必然導致體驗式教學的價值與效率之間的沖突。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其他學科不同,可獲得的直接經(jīng)驗相對較少,體驗活動設計和操作的難度相對比較大,盲目采取體驗式教學必然會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比如,這種一味地追求直接經(jīng)驗而忽視間接經(jīng)驗的教學方式,對于已經(jīng)有一定社會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的大學生來說是否是必須的,過多的實踐體驗會不會將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簡單的日常生活,現(xiàn)行教材體系中哪些理論是需要通過體驗才能讓學生理解的,實施“05方案”后,體驗式教學會不會出現(xiàn)學時嚴重不足的問題,等等。

事實上,教學的價值與效率之間的沖突很早就有。從柏拉圖時代開始,教育的基本價值標準便開始朝著工具主義轉(zhuǎn)化[8]。隨后,盧梭、裴斯泰洛齊、赫爾巴特等教育家進一步發(fā)展了這種工具主義的價值思想。在此理念指導下,課堂變成了“作坊”和“車間”,教學變成了由教師高效地控制此“作坊”和“車間”的技術的過程[9]。雖然這種忽視受教育者主體地位的“教育即塑造”的理念受到了以杜威為首的教育家的批判,然而直到今天,這種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要組織形式的工具主義思想不僅遲遲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還在我國高校中甚至愈演愈烈。因為在工具主義理念指導下的間接經(jīng)驗的獲取技術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和影響,使得這種工具主義思想具有無可辯駁的效率優(yōu)勢,而這一點恰恰是體驗式教學的軟肋。學界在對杜威的教育思想進行了反思之后,不得不重新轉(zhuǎn)到赫爾巴特那里尋找理論依據(jù)。原因很明顯,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并未給教育界帶來想象中的理想效果,該種教學理念在追求價值的同時,喪失了對效率的追求。

因此,在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超越體驗已成為必然之趨向,如何在價值和效率之間找到契合點并在二者之間保持適度的張力,解決效率和體驗之間的矛盾沖突問題,是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將要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3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考核與評價

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面臨著另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對大學生的體驗式學習進行科學的考核與評價。雖然大多數(shù)高等院校都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積極推行體驗式教學,然而在考核的問題上卻依然延用著“幾張文字材料定成績”的評價方式。這種“重理論概念輕實際應用、重書本知識輕學生實踐、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方式,不僅無法對學生學習后的真實情況進行考核,還會抹殺學生對思政理論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致使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產(chǎn)生了功利化的傾向。大學生在完成了“學分任務”之后,獲得的多是枯燥的語言符號和空洞的理論教條,其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難以內(nèi)化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法制觀,更難以構建起立體的、豐滿的信仰體系。

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之所以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原因在于其對“符號化”知性教育理念持根本性否定的觀點,它強調(diào)的是大學生對各種政治理論課程內(nèi)容理解和體驗的過程。教學考核與評價體系的建立如果不能激發(fā)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積極性,不能有效地引導其思想和行為,即使形式再好,操作再簡單,也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對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考核與評價要想擺脫應試教育模式下的路徑依賴,走出“考核形式僵化呆板、考核方式落后”的怪圈,應在“體驗過程”中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三、關系重構與路徑選擇:走出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踐誤區(qū)1理清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

從目前的討論來看,無論是“教師主體論”、“學生主體論”還是“雙主體論”,都不能客觀地表達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主客體關系。通過對體驗式教學發(fā)展歷程的分析不難看出,蘇格拉底、杜威、大衛(wèi)·庫伯等將“體驗”引入教學領域的初衷就是為了要改變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diào)教師的主體地位而忽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的現(xiàn)狀,因為將教師看作是教學的主體,顯然與前輩們的觀點是背道而馳的。另一方面,“學生主體論”和“雙主體論”雖然都強調(diào)了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肯定了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對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這兩種觀點由于過分地強調(diào)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作為意識形態(tài)傳播者的責任意識,因而削弱了思政教師的地位和作用。與其他課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更強的理論性、學術性和意識形態(tài)性,內(nèi)容也更抽象,一味地強調(diào)大學生的親身體驗,其所獲得的認識常常會被局限于感性層面上,難以上升到理性層面,因而難以保證教學的效果。后兩種觀點由于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極易陷入道德自發(fā)論的誤區(qū),因此是不合理的。

事實上,在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其中教師是體驗式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服務者、協(xié)作者和評價者,其主要職責是激發(fā)學生體驗活動的興趣,明確活動的目標,使學生在體驗式教學活動中獲得經(jīng)驗,并在活動結束后對其做出總結和評價。而學生通過討論、思考、反思、內(nèi)省和批判等親歷性活動,加深了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梢?,在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角色實現(xiàn)了由主體向主導的回歸,而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得到了落實。因而,教學關系也由原來的“主體—客體”或“主體—主體”演變?yōu)椤爸鲗А黧w”的新型良性互動關系,全部教學活動在教師的主導下通過學生的體驗完成。

2化解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價值與效率的沖突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nèi)容,既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jīng)驗總結,因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絕不能停留在一般的體驗層面上,更不可追求“為了體驗而體驗”的形式主義。強調(diào)直接經(jīng)驗的獲取其實是弱化了外界因素對學生影響的可能性,忽視了教育最有價值的功能——建構性。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兼顧價值和效率,在價值和效率的博弈中尋求平衡。

筆者認為,化解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價值與效率之間的矛盾沖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嘗試:第一,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它具有其發(fā)揮作用的特定范圍,思政教師需要轉(zhuǎn)變“逢教學必體驗”的觀念。在教學實踐中,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學的效率,還能避免由于教學方式單一造成的“審美疲勞”。第二,精心設計體驗活動。思政教師不應局限于體驗教學的形式而忽視了教學內(nèi)容的承載功能,機械地將各種體驗活動移植到教學活動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將教學內(nèi)容與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結合起來,便會使體驗活動流于形式。這樣,不僅浪費了師生寶貴的時間,而且也難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三,延展教學空間。通過設計適合不同場景的體驗活動,將部分體驗活動延展到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日常生活和網(wǎng)絡生活中。第四,設置獨立的體驗教學課程并配備專職體驗教師[10]。高校應設置獨立的體驗教學課程,而不是將其附屬于思政課程體系之下。通過思政教師與專職體驗教師的溝通和協(xié)作,將部分思想政治理論體驗活動內(nèi)容納入其教學理論視閾,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合力共建的教學局面。

3重構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針對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三主動”(即主動參與、主動探究和主動思考)的特征,思政教師應改變“幾張文字材料定成績”的傳統(tǒng)思維范式,重構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并建立全新的“發(fā)展性”考核評價體系。

“發(fā)展性”考核評價體系應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應依據(jù)統(tǒng)一、科學的評價標準,實現(xiàn)“三個結合”,即自評與他評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從而對大學生日常學習活動中的學習行為、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和學業(yè)成果等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判。目前理論界對于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發(fā)展性”考核評價在考核內(nèi)容、考核標準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尚未達成共識,但是有三點是大家一致認可的:其一,加大平時成績所占權重,注重對大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過程進行評價;其二,減少死記硬背的比例,注重考核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三,強調(diào)知行合一,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和日常行為進行重點考查。

事實上,考核評價是整個體驗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中的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著“指揮棒”的作用。它不僅實現(xiàn)了將理論作為思政理論課教學內(nèi)容的邏輯起點的初衷,而且完成了將靈活運用理論作為其終點和歸宿的重大使命。大學生在參與體驗活動的過程中,既可以檢驗理論的真理性,還可以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運用理論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從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終極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劉鐵芳從蘇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轉(zhuǎn)向與現(xiàn)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2)

[2][美]大衛(wèi)·庫伯體驗學習——讓體驗成為學習與發(fā)展的源泉[M]王燦明,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10

[3][英]柯林·比爾德體驗式學習的力量[M]黃榮華,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32

[4]寇翔論高校體驗式德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7)

[5]陳德靜以拓展訓練為載體的高校體驗式德育探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

[6]石瑛,鄭曉艷基于“雙主體”教學理念的“基礎”課體驗式教學模式探析[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11)

[7]祖嘉合對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學與研究,2007(3)

[8]周浩波教育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0

第5篇:柏拉圖的政治理論范文

與多數(shù)同時代的知識分子一樣,江融通過考試改變了個人命運的軌跡。1976年高中畢業(yè)時,正值恢復高考。但是當時的高中提倡學農(nóng)、學工、學軍,課堂上學不到太多知識,江融第一次參加高考沒有考上。之后,他放棄了分配的工作,選擇在家復習備考。由于父親學過外語,加上中學英文老師是教會學校畢業(yè),英文很好,因此,江融的英語學得不錯。經(jīng)過一年的復習,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上海外國語學院,為后來的外交官生涯奠定了基石。

大學畢業(yè)那年,適逢外交部改革,從全國的重點大學挑選了36名學生到外交學院進修,江融入選了。在那里他學習了世界經(jīng)濟、國際公法和國際私法等課程,一年之后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在工作期間,江融又考上聯(lián)合國翻譯訓練班,接受了兩年同聲傳譯和筆譯的培訓,于1989年正式到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工作。

在出國之前,江融就已經(jīng)對攝影產(chǎn)生了興趣,他在改革開放之初,看過臺灣阮義忠翻譯的《世界著名攝影師訪談錄》以及《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即便是現(xiàn)在,這些書對初學者也很有幫助。學外語出身的江融稱,字典辭書不僅是必備的工具,也是一種閱讀的選擇。作為聯(lián)合國中文處譯審,他已經(jīng)把英漢字典翻爛了好幾本。他常看的攝影工具書有《美國ICP攝影百科全書》和原版《牛津攝影詞典》等。

在聯(lián)合國工作二十余年,長期生活在紐約,江融承認西方思維對自己有一定的影響。工作期間,他攻讀了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院的政治學碩士學位,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讀研最大的收獲是知識結構的改變,使他看問題有了不一樣的角度。

“人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不能說你看到的就已經(jīng)是真理?!苯谡f,他還清楚記得讀研期間第一次寫論文時,導師在論文邊上不斷寫下“Are you sure?(你能肯定嗎?)”,讓他領略到許多問題并沒有絕對的答案,應該用開放的心態(tài)去看問題、探討各種可能性。他發(fā)現(xiàn),過去在中國所受的教育總是黑白分明,很少有灰色地帶。不過,在國外住久了,就會有文化的鄉(xiāng)愁,希望回國尋根,會發(fā)現(xiàn)中國許多古老思想的精髓非常偉大。江融也經(jīng)常看《老子》和《論語》等古典名著,通過長期的比較后發(fā)現(xiàn),東西方有很多思想是相通的。

哲學和文學對攝影的益處

在研究生學習期間,政治理論課給江融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實這門課是教與政治相關的哲學,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開始,一直到當代的???,閱讀的書籍有柏拉圖的《理想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等等。江融認為哲學有兩個體系,一種是比較詩意的,代表人物為柏拉圖;一種是比較理性的,例如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比較強調(diào)理性思維,是基于邏輯的哲學。很有意思的是,后來的康德與黑格爾也是理性和詩意的一對。再往后,維特根斯坦完全是從邏輯學來講述哲學,而海德格爾是非常詩意的,他到晚年承認:西方哲學追尋到最后跟東方禪宗哲學非常接近。

江融本人更喜歡詩意的哲學。美國已故著名文化評論家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中用柏拉圖的“洞穴說”來比喻攝影,洞穴里的人看到外面投到墻上的影子,就以為是外面世界的真實現(xiàn)象。攝影也一樣,人們用鏡頭捕捉到的瞬間,只是現(xiàn)實的片段。所以,美國著名攝影家羅伯特?弗蘭克才會說:“現(xiàn)實就像一條魚一樣滑,無法將它抓住?!苯谏钜詾槿?,他說他拍的《美國人》實際上是他所理解的美國人。

二戰(zhàn)結束不久的50年代,當時的美國被認為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國家。作為一個從歐洲到美國的移民,羅伯特?弗蘭克到美國中西部去旅行,卻發(fā)現(xiàn)美國也存在灰色、陰暗的一面,很多人的生活狀態(tài)是苦悶的,于是用影像真實地記錄了他所見到的美國人?!睹绹恕樊媰詣偝鰜頃r,許多評論家都認為是在丑化美國人,可是這本畫冊到現(xiàn)在卻成為經(jīng)典。當時的MOMA(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攝影部主任是愛德華?斯泰肯,曾邀請羅伯特?弗蘭克參與《人類大家庭》展覽的工作,但弗蘭克拒絕了,他認為《人類大家庭》太過矯情,不夠真實?!度祟惔蠹彝ァ氛褂[巡回了很多國家,它的畫冊也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畫冊。里面講的是人類大愛,有點像的形象,非常向上。而羅伯特則更愿去看普通人的狀態(tài),雖然他住在紐約,卻喜歡到偏僻小鎮(zhèn)去拍當?shù)厝说娜粘I?。有人把羅伯特?弗蘭克劃歸為“垮掉的一代”(以《在路上》的作者卡魯亞克為代表),其實他們并沒有垮掉,他們是在跟主流社會逆向而行,告訴人們在主流之外還有另一面,這一面可能更真實。

在江融看來,年輕人需要看哲學,當對生命產(chǎn)生困惑時,他們需要知道如何往下走,生命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在創(chuàng)作醞釀之時,哲學有助于思辨。相比于東方哲學,西方哲學似乎更適用于年輕人,它強調(diào)人要尋找自我,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實現(xiàn)。例如薩特的存在主義就強調(diào)參與和行動,這些對于年輕人的成長都非常有益。江融認為,如果說哲學像父親,那么文學就像是母親。文學尤其是詩歌對攝影很有幫助,因為詩歌充滿了意象。文學方面他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和托馬斯?哈代的《苔絲》(Tess)這兩部小說,二者均講述了主人公面對命運所采取的態(tài)度,很有啟發(fā)性。文學是潤物細無聲的,不斷給人以陶冶和滋養(yǎng)。

在思辨中萌生創(chuàng)作靈感

1997年,江融完成了他的攝影三部曲:《彼岸》、《消逝的先行》和《門》。這三部作品體現(xiàn)了他對人生和宗教的一些思考。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說過,每個人生下來后就走向死亡(beingtoward death)。因此,需要有更加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古希臘有一個關于時間流逝的比喻:你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當人們意識到自己是“向死而生”,就會發(fā)現(xiàn)生命的珍貴,從而去探討生死的問題。1986年,江融在瑞士工作時到一個墓園漫步,從而產(chǎn)生了拍攝《彼岸》的構思?!氨税丁笔且粋€詩意的意象,出自黑格爾的《精神現(xiàn)象學》,在歐美,這是許多知識分子必看的一本書。在紐約,從肯尼迪機場出發(fā),驅(qū)車前往曼哈頓途中會看見一大片墓地。前景是墓地,后面曼哈頓林立的大樓,仿佛是墓碑,給人陰陽界的感覺。江融把自己在墓園拍攝的項目命名為《彼岸》,此后又創(chuàng)作了《消逝的先行》和《門》,構成了三部曲。

當談到為什么采用三部曲的形式時,江融認為攝影如果跟文學、詩歌去競爭,以有震撼力的單幅照片或許是可以站得住的,但三部曲則會有承前啟后的關系,使作品更有厚度;而第一部的成功又對后來的作品形成挑戰(zhàn),迫使他不斷超越自己。法國詩人波德萊爾曾說過“攝影是科學和藝術的奴仆”。早期攝影師是很不自信的,當時,人們認為攝影要像繪畫才能成為一門藝術。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努力,攝影到20世紀初才開始站穩(wěn)腳跟。20世紀初由施蒂格利茨領導的“分離主義”,在保羅?斯特蘭德、愛德華?韋斯頓、F64小組的手中得到繼承和發(fā)揚。這些人所提倡的“純攝影”,是不借助畫意的獨立藝術。經(jīng)過幾代攝影家的努力,攝影已成為大博物館必須收藏的一種藝術形式,現(xiàn)在,幾乎所有藝術家都要借助攝影進行創(chuàng)作,攝影已成為最當紅、最易使用的媒介。

在拍完三部曲的前兩部之后,江融在1999年前往,拍攝了與宗教有關的《門》。去時是8月初的雪頓節(jié),相當于漢族人的驚蟄。這時還處于春天,油菜花開了,小蟲子開始出來活動。這時候寺廟里的喇嘛不敢出門,怕踩到地上的小蟲,藏民會把酸奶送到寺廟獻給喇嘛,讓他們有東西吃,同時將釋迦牟尼的佛像掛在山坡上,人們穿上盛裝去祈禱。在《門》系列里,江融拍攝了許多人的肖像。作為一個觀看者,江融認為這些人非常虔誠。他覺得信教的人是在門里,不信教的人在門外,他們可能無法理解對方,但是應該互相尊重。

江融認為攝影創(chuàng)作既是痛苦的,也是享受的過程。所有攝影家都面臨著拍什么和怎么拍的問題。海德格爾的一個哲學命題是“being & becoming”,即人類出生存的狀態(tài)和想要成為的狀態(tài)。“becoming”是一個奮斗的過程,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開始前的思辨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在2005年完成了另外一個三部曲之一《我聯(lián)合國人民》攝影項目之后,江融開始在國內(nèi)的攝影雜志上主持專欄,在與讀者分享研究心得和資訊的同時,也是為了對接下來創(chuàng)作《我土著人民》和《我中國人民》有所啟發(fā)和準備。

在《我聯(lián)合國人民》中,江融拍攝的肖像采用簡單的二維布光、黑色背景,這些方法均借鑒自已故美國著名攝影家羅伯特?梅波索普。這位被江融稱為“用生命在創(chuàng)作”的攝影家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作品多采用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畫面,用光構圖非常講究。1989年,江融剛到美國,便被他的作品深深打動,并在后來的創(chuàng)作中力圖去模仿和接近他??赐昝凡ㄋ髌盏膫饔浐?,江融去墓園尋找他的墓,并在這個過程中創(chuàng)作了《彼岸》和《消逝的先行》。江融認為,尋墓是一種形式,實質(zhì)上是尋找攝影的精髓。他找到了梅波索普的墓,但攝影藝術的精髓還需要繼續(xù)尋找。

攝影的力量與可能性

2008年,江融將自己的近20篇攝影人訪談結集成書出版,叫做《攝影的力量――當代著名攝影人訪談錄》。書名借用自美國著名攝影文化評論家薇姬?戈德堡《攝影的力量》(The Power of Photography)。那是一本重要的攝影文獻,而江融本人學習攝影史是受到這本書的影響。攝影史可以有不同的寫法,薇姬?戈德堡將攝影放到社會和文化里去談,她在書中討論了攝影對社會所產(chǎn)生的影響,講了很多與攝影有關的趣聞軼事。雖然內(nèi)容沒有局限于攝影本身,但是讀者卻會因此而著迷于攝影的力量與可能性。此外,他推薦顧錚的《世界攝影簡史》(北京電影學院的教材),他認為作為攝影人那是必讀的一本書。江融認為真正想做攝影的人,一定要了解攝影史,因為只有在歷史的語境中才能了解一個攝影家的作品。例如,江融曾經(jīng)采訪過羅伯特?弗蘭克,他最大的貢獻是把紀實攝影從傳統(tǒng)的文獻式的、客觀紀實攝影(像尤金?阿杰和劉易斯?海因的作品)變成主觀紀實攝影。在這個基礎之上,黛安?阿勃絲的作品,以及后來的南?戈爾丁記錄自己私生活的紀實攝影已經(jīng)越來越主觀,而他們都是在弗蘭克的基礎上往前走,《美國人》是其中的重要里程碑。因此,江融認為紀實攝影的“實”是很難確定的,“攝影只是你看到和理解的現(xiàn)實,而非真實?!?/p>

第6篇:柏拉圖的政治理論范文

到重視社會德性問題哲學所關注的重點問題總是時代最突出的問題,古希臘、古羅馬一直到西方中世紀重視個人德性問題都是與當時時代相關的。古希臘哲學最早關注的是世界本原問題,或者說是自然哲學問題(因為當時主要關注的是自然本體問題),這時是古希臘特別是古雅典的黃金時代。適應民主制的需要,出現(xiàn)了一批以教人以德性的教師即智者,個人德性問題引起人們的重視。但真正使德性問題凸顯出來是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以后。長達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使成千上萬的人喪生,并激發(fā)了希臘城邦之間血腥的內(nèi)戰(zhàn),社會陷入混亂,人與人之間相互傾軋,人們的生活籠罩著悲觀失望的陰影。在這種背景下,“人應該怎樣生活”或“我們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正是出于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探索,蘇格拉底把目光聚焦于個人的德性,第一次使德性問題成為哲學關注的焦點?!皩Φ滦员拘月氏日归_系統(tǒng)研究的正是蘇格拉底;他將這一研究置于道德哲學的中心地位,也將其置于整個哲學的中心地位?!雹谔K格拉底思考的重點是德性的本性問題,提出了“德性即智慧”的著名命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傳統(tǒng),都關注研究個人德性問題。此后,個人德性問題成為希臘化時期和羅馬時期哲學家關注的主要問題。羅馬帝國的壓迫和統(tǒng)治導致基督教的興起,基督教在西方社會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之后,由于基督教所關注的重點問題是人死后如何進入天堂,即獲得至福,而德性特別是神學德性被看做是進入天堂的必備條件甚至充分條件,因而德性問題也是神學家關注的重點問題。從古希臘到中世紀的古典時期,哲學家研究了廣泛的個人德性問題,如德性的一般含義或本質(zhì)、德性與德行的關系、德性的類型、德性的可教性、幸福及其與德性的關系等問題。柏拉圖系統(tǒng)闡釋了得到希臘普遍認同的“四主德”的智慧、勇敢、節(jié)制和公正,亞里士多德建立了系統(tǒng)的古典德性倫理學,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那使信仰、希望、愛(仁愛)三大神學德性成為個人獲得至福的最重要的德性,托馬斯•阿奎那還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基督教神學德性倫理學。從古典時期思想家對德性問題的研究情況看,他們關注的重點問題確實是個人的德性問題,并且將這一個問題作為破解“人應該怎樣生活”,“我們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及“什么是幸福,如何獲得幸?!边@些人生根本問題的鑰匙。誠然,古典時期的思想家研究一些社會德性問題,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研究了理想的國家應具備的品質(zhì)以及怎樣使國家具備這些品質(zhì)的問題,羅馬思想家大量地研究了法治問題,中世紀思想家也涉及不少國家德性方面的問題。但是,從總體上看,這個時期的思想家關注的重點還是個人的德性問題。這不僅是因為他們這方面的論著更多,內(nèi)容更豐富,更是因為他們這方面的思想更有價值,影響更深遠,并且形成了古典個人德性思想傳統(tǒng)。使古典德性思想傳統(tǒng)中斷,使思想家關注的重點從個人德性轉(zhuǎn)向社會德性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經(jīng)濟的興起。市場經(jīng)濟存在和發(fā)展必須具備與其要求相適應的社會條件。這些要求概括地說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要求社會以個體利益最大化為終極追求;第二,要求經(jīng)濟市場化、資本化、科技化;第三,要求社會生活自由化、平等化、享樂化;第四,要求政治生活民主化、法治化。然而,所有這些社會品質(zhì)在近代以前的西方社會都不具備,而且也不能自發(fā)形成,而要通過人的努力來構建。近代西方歷史表明,這一構建過程是非常艱難的“血與火”的過程。要建立具有這些品質(zhì)的社會,就必須認識它,研究它。正是適應這種需要,新的社會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品質(zhì)以及如何構建具有這些品質(zhì)的社會,就成為了從文藝復興開始一直到19世紀思想家關注的重點。另一方面,市場經(jīng)濟興起和發(fā)展并不要求個人必須具備什么樣的德性品質(zhì),而只是要求社會給予個人充分的自由和平等,使他們能成為獨立自主的市場主體,同時將他們的行為納入社會規(guī)范的范圍,從而確保人們相互競爭而不相互妨礙和傷害。這樣個人的品質(zhì)問題相應地退居次要地位,逐漸為思想家所忽視。近代以來的西方思想家探討了廣泛的社會德性問題,這些問題歸納起來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是社會應該是什么樣子,即社會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品質(zhì)或規(guī)定性;二是怎樣使社會具備這些品質(zhì)。西方近代以來思想家對這兩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而且存在著諸多不一致的觀點。不過,他們也形成了一些共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認為理想的社會是以市場經(jīng)濟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力量的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富裕的現(xiàn)代化社會;而要建立這樣的社會必須大力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政治民主和依法治理社會的制度和機制。近代以來,除20世紀50年代以后開始出現(xiàn)一大批思想家研究個人德性之外,也有一些思想家研究過德性,如英國情感主義思想家、功利主義者等。但是,他們大多不再在古典的意義上將德性理解為人之所以為人的規(guī)定,理解為人生活的內(nèi)容和目的,而是將德性看做是實現(xiàn)幸福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很多思想家只研究社會德性問題,而不研究個人德性問題,以至于一些當代德性倫理學家認為,近代以來德性問題被忘卻,德性研究被邊緣化??傮w上看,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西方思想家雖然對個人德性也給予了某些關注,但關注的中心是社會德性問題,對個人德性問題的重視是相當不夠的。思想理論的這種狀況的直接實踐后果就是社會生活中個人德性問題被忽視。導致這一學術研究重大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思想家們的認識局限,沒有意識到個人德性問題在任何時代都是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但是,近代以來社會問題非常突出和緊迫,也是導致這一重大偏差的重要客觀原因。近代西方一直面臨著與封建主義、基督教教會的斗爭,面臨著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出現(xiàn)的重大社會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思想家們忙于思考和探索新社會設計和構建,似乎顧不上個人的品質(zhì)問題,而且這方面已經(jīng)有豐富的古典成果。因此,我們對這一偏頗不能過于指責。更重要的是,通過思想家們的長期研究,形成了西方近現(xiàn)代主流社會德性思想,這就是西方近現(xiàn)代主流價值觀。正是在這種價值觀的指導下,構建起了現(xiàn)當代西方主流價值文化和西方現(xiàn)代化社會。

從重視社會德性問題到同時重視個人德性問題

從西方的歷史事實看,輕視個人德性確實導致了很多問題。近代以來,西方社會為了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普遍倡導個人自由,同時為了個人自由得以普遍實現(xiàn),也為了社會和諧有序,逐漸建立了基于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完善法律制度。自由化和法制化是現(xiàn)代西方社會的基本格局。作為現(xiàn)代西方社會的奠基者的啟蒙思想家普遍認為,有了個人自由和完善法制,人類社會就會進入理想的美好狀態(tài)。然而,幾百年的社會實踐表明,盡管西方有了普遍的個人自由和完善的社會法制,但在自由和法制的現(xiàn)代社會,充斥著犯罪和欺詐,環(huán)境被污染,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不可再生資源迅速消耗;個人變得越來越貪得無厭、不擇手段和冷漠無情;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惡化與個人貪婪之心惡性膨脹交互作用,使人類面臨生存危機。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普遍忽視人的內(nèi)在的良好品質(zhì),只講強力,不講德性。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指出:“人一旦趨于完善就是最優(yōu)良的動物,而一旦脫離了法律和公正就會墮落成最惡劣的動物。不公正被武裝起來就會造成更大的危險,人生而便裝備有武器,這就是智能和德性,人們?yōu)檫_到最邪惡的目的有可能使用這些武器。所以一旦他毫無德性,那么他就會成為最邪惡殘暴的動物,就會充滿無盡的欲和貪婪?!雹僬驗槿绱耍?0世紀50年代開始,一些敏銳的思想家重新關注個人德性問題,出現(xiàn)了德性倫理學的復興和個人德性研究熱。西方德性倫理學家之所以要復興德性倫理學,重要原因是認為近代以來流行的康德的義務論和功利主義在理論上存在著重要缺陷。它們注重行為,忽視品質(zhì),所提出的一般原則不能解決具體情景中的問題。在他們看來,正是因為這種理論上的偏頗導致了現(xiàn)代西方文明的諸多問題。羅莎琳達•荷斯特豪斯在談到德性倫理學為什么會在當代復興時指出:“關于為什么對義務論和功利主義日益增長的不滿導致了德性倫理學復興,有不少不同的說法(而且沒法確定哪一個更精確),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種說法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現(xiàn)在流行的文獻忽視了任何一種適當?shù)牡赖抡軐W都應該關心的一些主題,并使之邊緣化?!钡滦詡惱韺W與義務論和功利主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它所關注的不是“人應該做什么和怎樣做”,而是“我們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應該怎樣生活”。對于德性倫理學的總體特征,荷斯特豪斯有一個比較簡要的闡述。她說:“關于德性倫理學的一個共同信念是它不告訴我們應該做什么。這個信念是純粹在這樣一個得到表達的假定被表明的某種東西,即‘以行為者為中心’而不是‘以行為中心’的德性倫理學關注是(being)而不是做(doing),關注好(和壞)的品質(zhì)而不是正當(和不正當)行為,關注‘我應該是什么類型的人’而不是‘我應該做什么的問題’?!雹诤伤固睾浪沟囊馑际?,德性倫理學主要不是聚焦于正當行為的標準,取而代之的是關注德性的本性和內(nèi)容,即好人應具有的那些品質(zhì)和理智的特性,或者人的好生活組成部分的那些特性。德性倫理學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超出了簡單復興的范疇,它不僅對整個當代西方倫理學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已經(jīng)涉及許多其他領域,如心理學、認識論、法學以及環(huán)境、教育等。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出現(xiàn)了德性問題研究方興未艾的局面。有研究者認為,“德性倫理學的影響已經(jīng)擴展到它作為道德理論的第三種類型所作出的貢獻的范圍。正如已經(jīng)注意到的,對德性倫理學興趣的復興已經(jīng)引起了其他理論觀點擁護者對德性的更大關注。德性的研究也已經(jīng)導致當代倫理學考察問題的范圍普遍拓寬?!雹龠@種看法是實事求是的。德性倫理學家反對義務論和功利主義,這是學術之爭,但他們籠統(tǒng)地反對倫理學研究規(guī)范問題,主張倫理學只應研究德性問題,這是有偏頗的。筆者以為,倫理學不僅要研究德性問題,也要研究價值問題、規(guī)范問題和情感問題,價值論、情感論、規(guī)范論和德性論構成了倫理學的四分支學科。②不過應該肯定的是,西方德性倫理學的復興促進了當代西方學術界乃至國際學術界對德性問題的重視和研究,從而彌補了近現(xiàn)代西方價值哲學研究忽視個人德性問題研究的缺憾。這樣,當代價值哲學研究形成了社會德性和個人德性問題研究并重的新格局。從學科的角度看,當代西方政治哲學側(cè)重于社會德性問題研究,而當代西方倫理學則側(cè)重于個人德性問題。兩個學科從各自特殊的視角對價值哲學展開的研究,必將促進價值哲學研究的兩個基本領域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互交融。我們相信,按照這種趨勢發(fā)展下去,有望克服西方古代價值哲學和近現(xiàn)代價值研究各自的局限,使價值哲學成為更完整的學科體系。

走向社會德性研究與個人德性研究的統(tǒng)一

第7篇:柏拉圖的政治理論范文

摘要:行革的理論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新貴無疑是“新公共管理”,相比教而言,它摒棄了傳統(tǒng)政治理論的觀察視角,而是從市場和經(jīng)濟學的角度重塑了許多行政的理念和價值,從而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行政發(fā)展架構。同時,必須注意到的是,以丹哈特夫婦為代表的另一些學者針對新公共管理的理論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倡導“服務而非掌舵”的新公共服務理論,他們的觀點在我們的服務行政研究中具有值得重視的巨大意義。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務;公共行政

1新公共管理理論

新公共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其理論基礎與以往的行政理論有很大的區(qū)別。如果說傳統(tǒng)的公共行政以威爾遜、古德諾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論和韋伯的科層制論為其理論支撐點的話,新公共管理則以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和私營企業(yè)管理理論和方法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新公共管理認為,那些已經(jīng)和正在為私營部門所成功地運用著的管理方法,如績效管理、目標管理、組織發(fā)展、人力資源開發(fā)等并非為私營部門所獨有,它們完全可以運用到公有部門的管理中。

2新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

首先,新公共管理改變了傳統(tǒng)公共模式下的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重新對政府職能及其與社會的關系進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務”的官僚機構,政府公務人員應該是負責任的“企業(yè)經(jīng)理和管理人員”,社會公眾則是提供政府稅收的“納稅人”和享受政府服務作為回報的“顧客”或“客戶”,政府服務應以顧客為導向,應增強對社會公眾需要的響應力。

其次,與傳統(tǒng)公共行政只計投入,不計產(chǎn)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視政府活動的產(chǎn)出和結果,即重視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zhì)量,由此而重視賦予“一線經(jīng)理和管理人員”(即中低級文官)以職、權、責,如在計劃和預算上,重視組織的戰(zhàn)略目標和長期計劃,強調(diào)對預算的“總量”控制,給一線經(jīng)理在資源配置、人員安排等方面的充分的自,以適應變化不定的外部環(huán)境和公眾不斷變化的需求。

第三,與上一點緊密相聯(lián),新公共管理反對傳統(tǒng)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規(guī),輕績效測定和評估的做法,主張放松嚴格的行政規(guī)制(即主要通過法規(guī)、制度控制),而實現(xiàn)嚴明的績效目標控制。即確定組織、個人的具體目標,并根據(jù)績效示標(performanceindicator)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測量和評估,由此而產(chǎn)生了所謂的三E,即經(jīng)濟(economy)、效率(efficency)和效果(effect)等三大變量。

第四,與傳統(tǒng)公共行政排斥私營部門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強調(diào)政府廣泛采用私營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一效益分析、全面質(zhì)量管理、目標管理等)和競爭機制,取消公共服務供給的壟斷性,如“政府業(yè)務合同出租”、“競爭性招標”等,新公共管理認為,政府的主要職能固然是向社會提供服務。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公共服務都應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應根據(jù)服務內(nèi)容和性質(zhì)的不同,采取相應的供給方式。

第五,在看待文官與政務官的關系上,新公共管理與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存在著明顯的分野。傳統(tǒng)公共行政強調(diào)政治與行政的分離,強調(diào)文官(包括高級文官)保持政治中立和匿名原則;新公共管理則正視行政所具有的濃厚的政治色彩,強調(diào)文官與政務官之間存在著密切的互動和滲透關系。特別是對部分高級文官應實行政治任命,讓他們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并承擔相應的責任,以保持他們的政治敏感性,因此不應將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截然分開。事實上傳統(tǒng)公共行政的政治一行政二分法在現(xiàn)實中也根本行不通,因為國會、總統(tǒng)等政治機構及政務官對于政策問題往往只是提出原則性目標,而具體的政策方案是由行政機構及文官制定并加以落實的,這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即政治決策的過程,其間不可避免地摻雜著文官的個人信仰和價值觀。當文官對政務官制定的政策心存疑慮甚至不滿時,他們甚至會蓄意阻撓執(zhí)行。除此以外,文官所擁有的五大優(yōu)勢決定了文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支配政務官的決策,一是任期優(yōu)勢,事務有的任期長,而政務官隨政府更換任期短(美國政務官平均任期僅22個月)。二是專業(yè)知識優(yōu)勢,這是事務官長期在一個部門任職而政務官調(diào)動頻繁的必然結果。三是信息優(yōu)勢。送達政務官的信息由事務官篩選加工,而篩選加工信息大有文章可做。四是時間優(yōu)勢。事務官主要精力放在部內(nèi)工作上,而政務官主要精力放在應付議會質(zhì)詢、內(nèi)閣會議、聯(lián)系選民等事務上。五是人數(shù)規(guī)模優(yōu)勢,政務官與事務官的比例嚴重失調(diào)。在這種情況下,若硬性規(guī)定文官的政治中立,既不可行。也不合理。它只會使文官失去政治敏感性和對公眾要求的響應力,只有正視行政機構和文官的政治功能,才能提高他們的自覺意識,即除了盡職盡責地執(zhí)行政策外,更以主動的態(tài)度設計政策議程,并善用裁量權發(fā)展公共政策,使政策更加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

3公共服務理論

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盧梭、霍不斯至馬克思,他們對于政府的產(chǎn)生與性質(zhì)的論述有根本的差異,但是在政府為人而產(chǎn)生和存在這點是共同的。柏拉圖將政府的產(chǎn)生和存在當作一種正義或者一種“善的實現(xiàn)”,是人類自覺地通過政府這種組織實踐達至幸福的途徑,人們“由于需要許多東西,我們邀集許多人住在一起,作為伙伴和助手,這個公共住宅區(qū),我們就叫它做城邦?!眮喞锸慷嗟逻M而指“出城邦是一個至高而廣闊的社會團體,人類的生活可以獲得完全的自給自足,而其實際的存在卻是為了優(yōu)良的生活。”發(fā)展到盧梭時,他提出政府是一種公意。有人們各自讓渡一部分權利所訂立的契約,本質(zhì)也是為人民所擁有,為人的目的服務的?;舨妓拱颜谋举|(zhì)定義為:“一大群人相互訂立信約,每人都對他的行為授權,以便使它能按其認為有利于大家和平與共同防衛(wèi)的方式運用全體的力量和手段的一個人格?!倍c上述不同的是,馬克思對政府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進行了歷史的劃分,發(fā)現(xiàn)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政府:私有制度下的政府和公有制度下的政府,后者是政府和人民的價值高度同一的政府,實現(xiàn)人與人的本質(zhì)的完全同一。在對新公共管理進行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礎上,一些學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務的新理論。丹哈特夫婦提供了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比較的一個代表性范式,他們提出了對服務行政有相當指導意義的七個方面:(1)服務而非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標而非副產(chǎn)品;(3)戰(zhàn)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動;(4)服務于公民而不是顧客;(5)責任并不是單一的;(6)重視人而不止是生產(chǎn)率;(7)超越企業(yè)家身份,重視公民權和公共服務。夏書章先生對此有這樣的評價,“在傳統(tǒng)公共管理與新公共管理之后,出現(xiàn)新公共服務運動,并非偶然,故不論它們之間的理論觀點和具體內(nèi)容上的分歧和爭議如何。有一點似乎可以肯定和不容忽視,即強調(diào)或提醒公共管理主要是或者歸根到底是公共服務的性質(zhì)。”與新公共管理建立在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經(jīng)濟觀念之上截然不同的是,新公共服務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觀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員為公民服務并確實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服務之上的。新公共服務對新公共管理的超越主要體現(xiàn)在:①新公共服務呼吁維護公共利益,“當公民能夠根據(jù)公共利益去行動時,社會的廣泛利益才能從一個獨立的、孤立的存在中脫離出來,并轉(zhuǎn)變成一種美德和完整的存在,向社會奉獻的過程最終使個人變得完整”,這種觀念大大超越了建立在個人自利基礎上的新公共管理理論。②新公共服務強調(diào)尊重公民權利。新公共服務的倡導者堅持認為,政府與公民之間是不同于企業(yè)與顧客之間的關系的,“公民具有一種公共事務的知識,一種歸屬感,一種對整體的關切,一種與自身的命運休戚與共的社群道德契約”。新公共服務倡導者相信公共組織如果能在尊重公民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和分享的過程來運行,就一定能獲得成功。③新公共服務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新公共服務看到當今政治生活領域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就是政策制定方面的變化,政府不再是處于控制地位的掌舵者,而只是非常重要的參與者。更多的利益集團直接參與到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之中。新公共服務認為行政人員應該意識到,公共項目和公共資源并不屬于他們自己,作為負責任的參與者,而不是企業(yè)家,他們是“公共資源的管家、公民權和民主對話的促進者、社區(qū)參與的催化劑、街道層次的領導者”,將越來越多地扮演調(diào)解、協(xié)調(diào)甚至裁決的角色。

4啟示

第一,新公共管理調(diào)整政府與社會、市場之間的關系,將競爭機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務領域,如實行“政府業(yè)務合同出租”、“競爭性招標”,鼓勵私人投資和經(jīng)營公共服務行業(yè),打破政府的壟斷,提高了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zhì)量,同時也緩解了政府財政困難。我國在公共服務領域特別是基礎設施行業(yè)長期存在著因資金短缺而造成的“基礎瓶頸”的狀況,嚴重制約了國民經(jīng)濟的整體發(fā)展和市場機制的有效運作。因此,可以借鑒西方的做法,在加強“產(chǎn)業(yè)管制”的同時,在一定范圍內(nèi)允許和鼓勵非國有產(chǎn)權進入這些領域與國有產(chǎn)權合作或單獨投資和經(jīng)營,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務供給的競爭機制和壓力結構,提高其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二,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然定的法律和規(guī)章制度,向注重實際工作績效,特別是顧客(社會公眾)的滿意程度方向發(fā)展。這應被視為是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更為成熟的一種標志。當然,在我國現(xiàn)階段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當務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健套行政法規(guī)和人事法規(guī)(如制訂《國家公務員法》),并保證這些法律法規(guī)的貫徹落實,實現(xiàn)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法制化。但我們是否也應該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們的政府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公仆,因此在制定和實施法律法規(guī)時,應始終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取向,始終貼近社會現(xiàn)實,貼近公眾需求。

第8篇:柏拉圖的政治理論范文

從發(fā)展史的角度來看,在籠罩著神學陰影的中世紀,合法性帶有濃重的蒙昧色彩,古代的政治生活中,分布于歐洲大陸的大大小小的統(tǒng)治者都意欲建立屬于自己的政治權威,而在當時,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依靠超越于自然秩序之上的宇宙,以及存在于神話敘述之中、對民眾有著普遍說服性的神權,統(tǒng)治者用神話中的情節(jié)類比自身,從而獲取權力的正當性,從而向自己治下的民眾宣稱自己獲得的是至高無上的合法性。由于古代民眾的人身依附關系以及自身武裝力量的薄弱無法使他們進行有效的反抗,統(tǒng)治者這種憑借自身對神權及自己權力的論述便也獲得了相對穩(wěn)定的政治合法性認同。

然而合法性作為一種概念是隨著社會生活變化而變化的,在社會交往及政治生活中,合法性主要是作為民眾對于統(tǒng)治者對自己行使權力認同的一種需求以及這種需求是否得到正當滿足的一種狀態(tài),隨著歷史情境的變化,單單依靠模仿神話的方法為自身合法性進行論證已經(jīng)沒有適應時代的能力。在古希臘時代,蘇格拉底之后的哲學進行了一次“人的轉(zhuǎn)向”,人們不僅對自然進行探索,同時也對人自身的倫理與理性進行了反思,這樣的潮流之中,懷疑論與犬儒主義、相對主義在哲學史中開始占據(jù)了重要位置。[1]人類對于自身的倫理及理論知識通通都要受到質(zhì)疑而不能自然地正當。自然界、家庭生活以及政治生活都必須放在理智的放大鏡下加以檢測。至此,合法性的含義仍然保持在符合神意的基本規(guī)定下的“合乎法律性”。

到了中世紀,不同的國家與文明中出現(xiàn)著習慣法向成文法的過度。合法性作為一個概念,其含義中增添了新的內(nèi)容:理論上它不單要與現(xiàn)存的既定法契合,同時還必須合乎社會生活在不斷的實踐與摸索中慢慢形成的習慣;在符合神明的意見的同時,也必須把民眾的意見加以考慮??梢哉f,現(xiàn)代人們常用的合法性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協(xié)同著古代各文明形態(tài)神權統(tǒng)治覆滅的腳步和跟隨著近代民主制度的興起而逐漸發(fā)展、形成的。

二、政治合法性基礎的提出

回顧思想產(chǎn)生、發(fā)展的歷程時,一個研究者應當注意到,每一種理論的提出必定是要對應于其相應的歷史情境,必定是意欲解決當時某一特定的歷史問題。與之前的理論家如柏拉圖、奧古斯丁所生活的歷史情境不同,在盧梭思考與寫作的時代,政治統(tǒng)治者取得其對人民的統(tǒng)治的手段是通過強力威懾。因此當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試圖討論合法性的來源及理論根據(jù)時,他立馬著眼于“強權與服從”這一二元關系,他認為“強力并不構成權利,而人們只是對合法的權力才有服從的義務?!盵2]根據(jù)盧梭的話可以讀出統(tǒng)治者所擁有的強力并非他認為的合法權力,同時也無法使人甘心的跟隨。臣民在君主前俯首稱臣、不揭竿而起只能說是一種明哲保身的策略,而非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同。接下來盧梭認為,“只要形成權利的是強力,結果就隨原因而改變,于是,凡是凌駕于前一種強力之上的強力,也就接管了它的權利?!盵3]從這里可以看出,盧梭認為強力在合法性形成過程中起作用的條件是,且僅當自己永遠作為絕對強力者的地位無可動搖,才可以使自身所擁有的權力繼續(xù)保持,但這并非可以用歷史中偶然、零碎的經(jīng)驗或者一般理論所證實或論證。此外,盧梭也像其他自然法學家一樣,對于“約定”有著執(zhí)著與狂熱,他認為除開強權之外,“便只剩下來約定才可以成為世間一切合法權威的基礎。”

盧梭把政治合法性的基礎全部寄托于“約定”的概念之中,其理由有兩點:首先,不論具體情況如何,人們總是出于自己意志的自愿才會締結合約,形成在法理上有效的約定。而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此種存在于任意兩者之間的約定、契約可以推廣至整個社會,那么契約之間、契約之上所產(chǎn)生的政治權力也必定是人們?nèi)缤庾约河喠⒌钠跫s一樣會主動的去服從,這種服從也便是同意的另一種變形。基于這樣的推理,盧梭說,社會契約應當進展至全社會的政治,社會政治最終也應當以每個人參與其中的社會契約為真實基礎。盧梭說,只有這樣的政治結合才會產(chǎn)生一個“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來衛(wèi)護和保障每個結合者的人身和財富,并且由于這一結合而使每一個與全體相聯(lián)合的個人又只不過是在服從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樣地自由?!盵4]

三、“公意”概念的提出

緊接以上思路,盧梭認為,這個出自民眾自愿締約的道德共同體便是一種抽象的主權及主權者,而主權者并非像以往理論家所論直接就是天賦或者神授的單個的國王或者王室,而是使契約訂立的每一個共同體成員,人民在契約訂立的過程中始終是主體,因此也就是主權的擁有者。

那么,在何種意義上,盧梭與以往理論家所主張的“主權在君”不盡相同呢?在其著作《利維坦》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霍布斯那里,主權者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存在,他可以通過武力使被征服者變?yōu)樽约旱某济?,以被征服者對自身財產(chǎn)性命的擔憂為心理基礎,與對方簽訂契約;同時,除了這種以武力為基礎而獲得主權之外,還可以通過自愿訂立契約以獲得統(tǒng)治者的身份、認同。然而,不論是通過武力,還是通過民眾自愿締約的方式,其統(tǒng)治者手中的統(tǒng)治權力都是絕對的?;舨妓拐J為,民主訂立的契約或協(xié)議無法約束主權擁有者。[5]

而盧梭認為,人民或民眾而非君主才是主權者,主權者并非單一的個體因此也無法壟斷權力。因此我們可以說,在盧梭的政治理論中,其民主與其他前現(xiàn)論家不同的、也是他最重要的觀點就在于否認“主權在君”,因此與古代和中世紀把政治統(tǒng)治的合法性與神權結合起來的情況徹底決裂,從而重新在一個世俗的權力架構中尋找到理論上的合法性來源。而在《社會契約論》中所主張的諸多主權在民的思想,也是在尋找到為共同體提供合法性基礎的依據(jù)。

從理論上講,對于作為主權者的全體人民,其共同的、集體的意志必須通過理論進行一個統(tǒng)攝、概括性的提取表述,才可以在政治生活中作為有存在價值的概念被討論、使用。對此,盧梭在其著作中用了“公意”一詞,這也是盧梭關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論中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概念。如他所表述的,“人民主權”的實質(zhì)是“公意”的體現(xiàn)和運用,“如果我們拋開社會公約中的一切非本質(zhì)的東西,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社會公約可以簡化為如下詞句:我們每個人都以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并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币虼丝梢钥吹焦庾鳛橐粋€凝結了盧梭對于人民主權幾乎所有論述的概念其重要地位實際上如何強調(diào)都是不過分的。

四、奠基于公意之上的政治合法性

公意與眾意不同,公意并不是不同的利益團體或組織之間的不同利益的簡單相加,它是公共意志的體現(xiàn),這種公共意志是所有成員共同的意志,而且必須是與所有成員一致的,這種公共意志關注的是公共利益并為公共利益服務。因此,公意是一種追求社會公共福利的共同意志,是為結合體的全體成員利益服務的。人們服從公意便不是服從一個外在、強制的意志,而是在服從自己。

在把公意作為理論前設的基礎之上,盧梭所設想的理想政體所采取的民主方式應該是直接民主。他認為:“正如主權是不能轉(zhuǎn)讓的,同樣主權也是不能被代表的?!薄安荒苡H自參加統(tǒng)治的人,不可能是真正自由的人,主權不能由別人代表表達,而只能由人民自己來直接表達”[6]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盧梭之所以做出如此選擇的原因,事實上是對于體制合法性的考量。然而這也可以看出,盧梭總體上是以一種理想、理念的視角去把握政治的,不論是其公意概念還是其選擇直接民主作為理念的實現(xiàn)方式,他都沒有下降到一個實然層面,他提出了自己認為的作為合法的標準,而沒有論及這些標準在現(xiàn)實中可以通過何種手段實現(xiàn)。

第9篇:柏拉圖的政治理論范文

關鍵詞: 學校教育 政治課堂教學 幸福感 滿足感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的名言高度概括了教育理想的真諦:“教育是把一個人從黑暗引向光明!教育是把一個人從低俗引向高尚!教育是把一個人從虛假引向真實!”這種引領正是建立在高遠的愿景基礎上的,這種愿景是師生共同認同的,在追求共同愿景的過程中,高層次的價值取向、成就指數(shù)、幸福感和愉悅感也就和諧共生了。這段話精辟地說明了學生學習的真正目的是追求真實、走向高尚和光明,在這個過程中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體驗人生成就感和求真的幸福感與滿足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物質(zhì)文明的增長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增添了生機與活力,也為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營養(yǎng)。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不少青少年學生對政治課學習興趣不濃,干勁不足。因政治課本身“枯燥、乏味”的特點,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及學習之后又不能及時地運用于實踐,感覺學習政治課無用,從而缺乏學習政治的幸福、快樂與滿足感。如何增強學生學習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幸福感與滿足感,實現(xiàn)我們政治課教育的目的,這個問題應該得到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面對新形勢,教育工作者必須在教學改革中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政治課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增強學習政治課的興趣和動力,從而真正從“被迫學習、逼著學習、被動學習”中解脫出來,變成“我想學習、我要學習、我享受學習”。如何增強學生課堂學習政治的幸福感和滿足感,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是實施教育教學的載體。要提高學生學習中學政治課的滿足感和幸福感,課堂教學是第一站,我認為須從以下方面進行努力。

1.努力營造民主、平等、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學是教師有情感、有思維地教和學生有感情、有思維地學的統(tǒng)一體。對教學而言,師生關系就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它不僅是一種教與學的活動方式和過程,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心態(tài)的開放,主體性凸顯,個性的張揚,創(chuàng)造性的解放,情感的釋放。對教師而言,尊重學生人格,熱愛每一個學生意味著上課的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體驗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教學實踐證明,民主、平等、輕松、和諧化的教學氛圍才能讓學生真正能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開放心態(tài),張揚個性,凸顯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釋放情感,感受到學習的幸福、滿足和快樂。

2.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與生命狀態(tài)。

新課改教學理念倡導下的教學,不再是傳統(tǒng)教育下教師的“單向傳授知識”不再是以教師教為主體,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和“獨角戲”,倡導以學生學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新課程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fā)展”的思想。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在課堂中時刻關注學生情感與生命狀態(tài)。優(yōu)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關注學生的情感投入與注意狀態(tài);優(yōu)化教學情境、手段,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關注學生的交往狀態(tài);優(yōu)化思維過程,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優(yōu)化課堂心理環(huán)境,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優(yōu)化反饋評價過程,關注學生的生成狀態(tài),讓課堂的“生成”成為美麗的“意料之外”,彰顯課堂教學的生命力。

3.設計有效性的課堂提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我們每天的課堂教學中都有大量的提問,可以說是貫穿整個課堂的,所以,提問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教師的提問能力,所問問題的質(zhì)量都會直接影響課堂學習活動的展開,進而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同時,教師所問問題也會影響到學生學習體驗,如果教師所問問題過難,大多數(shù)學生都難以回答,甚至都無從回答,那么可想學生的體驗如何?反之,所提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驗將是索然無味的。所以,教師提問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所提問題應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應包括學習的重點、難點和熱點,讓學生真正學習到書本知識。其次,多重提問應具有層次和梯度,邏輯嚴密。教師在突破重點、難點時所設計的問題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可以體驗到逐步解決了問題的滿足。最后,提問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皮亞杰曾經(jīng)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對于學生來講,只有他感興趣的東西才會使其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體驗解決問題、學習知識、追求真理的快樂、滿足、幸福。

4.充分發(fā)揮“非智力因素”的魅力。

課堂教學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教師的行為、言談、舉止、精神面貌,等等。俗話說得好,“言傳不如身教”,教師的這一職業(yè)的特征,使教師的思想,言行,習慣等對學生身心發(fā)展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所以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非知識因素”的魅力。像教師要在上課的時候面帶微笑,發(fā)揮微笑的感人力量。心理學研究表明,微笑是人類交流的美妙語言。教師在課堂上面帶微笑,能讓學生既感到親切,又得到放松,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教師還要熱愛學生,用愛去感化易犯錯誤的學生,化“暴風驟雨”為“和風細雨”。正如托爾斯泰所說的“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yè)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教師充分發(fā)揮“非智力因素”的魅力,才能讓真正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進而真正體驗變“壓抑環(huán)境”為“輕松環(huán)境”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5.更多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21世紀,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只能觸及政治學科的冰山一角,所以,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比單純地傳授政治知識、政治理論更重要,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得正是這一道理。授之以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他會感受到獨立自主學習的快樂;授之以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他遇到問題時,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他會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求知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