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風中奇緣小說范文

風中奇緣小說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風中奇緣小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風中奇緣小說

第1篇:風中奇緣小說范文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當四爺被皇帝貶到種農田的時候,當十三爺被囚禁十年的時候,當若曦因為求情被別人的浣衣局的時候,四阿哥在自家的書房里經常寫的就是這一句詩。

其實這一句詩也挺符合當時他們的前進的,因為在爭奪王位的過程當中,有人稱王,有人敗寇。

可是歷盡千帆到最后他才是最后的勝利贏家。之前所有的人員和不快都慢慢的被一洗而空。以前的時候我特別喜歡看童話的小說,尤其是改編之后的電視劇就變得特別古怪,也許是因為那種感覺都已經沒有拍出來啦,或許也有一兩部拍的都比較成功,比如說《大漠謠》改編的《風中奇緣》。

雖然我青春成長的那一段時間里,我很慶幸有很多優(yōu)秀的作家陪伴著我成長,他們的書就好像是我心目中的童話故事,在我心目中建筑了一層又一層美好的城堡。

我知道其實這一切都是緣分,也值得珍惜,我也很感謝當時很熱愛讀書的那個我自己。

我身邊有很多同學,她們都覺得生活很無聊,于是就沉浸在游戲當中,有一次我問他們?yōu)槭裁疵刻於家磿r打游戲,甚至不惜犧牲掉午睡的時間也要打游戲。然而那個關系和我比較好的同學,他回答說這么無聊不打游戲干什么呀?

第2篇:風中奇緣小說范文

關鍵詞:動畫;創(chuàng)作;分析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1-0146-01

一、前言

1994年,迪士尼第32部經典動畫《獅子王》,曾創(chuàng)造了史上最賣座紀錄的影院動畫。這部影片也被說是“二維傳統影院動畫的巔峰之作。”故事的靈感來源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以一個小獅子的成長作為主線,通過獅王和辛巴在森林王國里經歷的生存、死亡、責任等生命中的考驗,從而在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傳遞出生命的意義?!叭绾蚊鎸ψ约旱呢熑巍背蔀榱擞捌黝}的精神核心。早在1942年出版的小鹿斑比也是王墨然

一部以成長作為定位的動畫影片,但是該影片則是以溫馨的愛作為主打。

二、美國動畫舉例分析

1995年根據歷史改編的《風中奇緣》,以人與人的尊重和人與自然的融合作為定位,再現了殖民統治期間北美印第安人和白人殖民者之間斗爭的故事。1999年,改編自埃德加·賴斯·巴勒斯的小說《泰山》,這部動畫電影被評價為“有史以來最忠于原著的泰山電影”。故事同樣表現了人與自然、動物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通過泰山對自己身世的理解、與珍妮的愛情以及自己的遭遇,表現了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需要真摯情感的主題。2004年,以美國西部奇遇為題材的《牧場是我家》,表現了幾個性格迥異的動物之間相親相愛,并挽救了農場的故事。故事定位溫馨、輕松。雖然是通過動物來表現的主題,但是不難體會到其中講述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與此相似的還有2007年的《料理鼠王》,該片不但表達了一只小老鼠能很好的與人類相處,為人們提供美食,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道理,要堅持,功夫不負有心人。

1996年又一部由雨果著名小說《巴黎圣母院》改編的動畫影片《鐘樓怪人》,該片定位于人與人之間善良與真誠,尊重與包容。

1998年迪士尼第一部采用中國題材的影片《花木蘭》,定位于父女情,愛國情以及花木蘭追尋自我。2000年的《跳跳虎歷險記》是小熊維尼系列的主題電影,定位于親情與友情,跳跳虎通過自身的經歷發(fā)現真正的家人原來就在他身邊,百畝森林的朋友就是他的家人。同年,作為1995年《高飛狗》的續(xù)集《極限高飛》,同樣定位于家庭主題,展現了父子親情。2004年《海底總動員》是皮克斯公司有史以來第二賣座的電影,并在2004年一舉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等多項大獎。又是一個定位于家庭、友情和成長的故事。整個影片沉浸在完美的畫面和真摯的人性主題之中。2006年《汽車總動員》是迪士尼收購皮克斯后推出的第一部CG動畫片。影片以“汽車”作為背景,用擬人化的手法將眼睛從慣用的車燈轉為車窗,用各種鮮艷的顏色來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影片同樣定位在友情和愛情上。

2001年的《怪獸公司》,一個叫阿布的小女孩的出現,使得小怪獸們了解了公司內部的陰謀。從認為小女孩是有毒的到發(fā)現小女孩是無毒的,他們之間建立了信任和情感。在與公司進行戰(zhàn)斗后獲得勝利,并解決了能源問題。為世界的美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008年的《機器人瓦力》,以2805年人類無度破壞環(huán)境后留下的地球為背景,并請機器人來清理垃圾。機器人之間也產生的愛情。定位與人與環(huán)境,愛情等。這三部科幻類型的影片都定位略復雜,不是簡單的一方面的主題,而是多個主題內容并存。

三、總結

第3篇:風中奇緣小說范文

一、美日動畫形象造型設計的差異性

如果,一部電影成功與否取決于男女主角演技的好壞;那么,一部動畫片的成功與否就取決于動畫形象的塑造。作為世界動畫“領頭雁”的美國動畫藝術,在動畫形象塑造上:有些寫實概括、較為凝練。比如,動畫《花木蘭》中的主角――花木蘭,長發(fā)黑眼、黃皮膚、鵝蛋臉、楊柳腰,身穿漢服長裙,在外形上符合個中國古代女子形象;有些形象則作了大幅度的夸張、變形處理,形成了擬人化的情態(tài)與風格。比如《超人總動員》中的主角――巴鮑勃,影片將其塑造成一個身材日漸發(fā)福、哆哆嗦嗦、整天忙于應付工作和家庭的美國中年男子形象;更具代表性藝術手法的創(chuàng)新,是三維電腦動畫《怪物史瑞克》中丑陋的史瑞克的造型,它的頭部和身體就是圓的套用,反而使丑陋的史瑞克看起來善良和可愛,突破了傳統藝術對英雄人物的認知習慣,成為動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典范。

美國動畫形象受歐洲、希臘古典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基本審美取向。在美國動畫片中,女性多使用圓形和優(yōu)美的曲線造型,既給人一種流動、回轉、曲折的形態(tài)美,同時又形成一種舒展、活潑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在《仙履奇緣》和《睡美人》中,仙女的臉、眼睛和小嘴都是圓圓的,顯得純潔和善良,給人特別善良、可信賴的心理印象;男性形象造型,多采用長方形和挺拔的直線條,給人挺拔、穩(wěn)定、堅定堅強可靠的感覺的力量感,比如,《白雪公主》中的王子的模型塑造。其次,當代美國動畫藝術形象,對歐美傳統的造型手法進行突破,采取多樣化的藝術手段,體現出文化的時代性元素。比如,從《小美人魚》開始的,女主角的形象顯得更性感、更美麗――大眼睛、性感的大嘴、曲線分明的身體;到《美女與野獸》中貝兒、《風中奇緣》中寶嘉公主、《阿拉丁》中茉莉公主等的造型更是性感迷人,而且具有神秘的異國情調。在反面形象的造型上,也可以找到一些共性特征――除了面目五官表情的陰險外,那就是頭部基本成下巴寬、頭頂尖的倒三角形。

日本動畫形象最初是模仿美國迪斯尼等著名動畫公司的作品風格,但是后來受本民族精神文化的影響,逐漸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獨立的發(fā)展道路。日本的動畫形象因其文化有的對小巧實物的審美追求,創(chuàng)作出“美形”、“Q版”、“三頭身”、大眼睛、修長的雙腿、勻稱的身體等重要的造型特點,并通過這些深入人心的造型表達了對可愛、溫柔形象的遐想。在充滿了童真和幻想的宮崎駿作品中,動畫角色形象描繪細膩,追求視覺極度唯美的形象,人物善良可愛,注重內心情感的表達,使人感到親切自然,回味無窮。動畫大師宮崎駿作品《千與千尋》中的鍋爐爺爺、無面人、巨嬰、湯婆婆等都非常有特色。像蜘蛛一樣的鍋爐爺爺,作為爐房的主管,瘦長的身軀上長著可隨意伸縮的六條手臂,這些手臂又細又長,非常方便去抽屜繁多的藥材柜里拿取藥材?!赌北恪分械暮谪?,面部形象造型極其簡單,它通人性且懶散,但始終作為琪琪的好朋友陪在她身邊,為影片增加了許多趣味?!洱堌垺分械暮谛」砗汀肚c千尋》中的黑煤球,都是在毛茸茸的黑球上長著兩只大大的眼睛,這些精靈造型抽象,但通過眼睛的變化和肢體的跳動,將感情表達出來?!断灩P小新》中的小新,土豆似的大腦袋、細而短的腿、黃豆大小的小眼睛、像是兒童的簡筆畫,極度夸張而獨特的造型設計給人以輕松幽默之感,在第一時間就能吸引觀眾。日本動畫對于角色形象造型設計的一些細節(jié)刻畫更加細膩與嚴謹,給觀眾帶來的是心靈的貼近與自我感觸,而這些角色形象所傳達出觀感的撼動性與心靈的撫慰,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豐富的想象空間。

二、 美日動畫形象創(chuàng)作題材的差異性

從動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題材來看,美國動畫形象的創(chuàng)作題材大多來源于對英國文學、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經典神話、童話和小說故事的改編和再創(chuàng)作,在借鑒歐洲文明的同時,也積極吸取非洲和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文明,同時融入美國的文化元素。而日本動畫題材是與漫畫緊密聯系的,改編漫畫是日本動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顯著特點。

從美國迪斯尼公司的動畫作品來看,經典動畫形象幾乎都來自于改編。因為,這些動畫片中的動畫形象已然是為受眾喜愛的形象,在此基礎上突出受歡迎的審美因素能將動畫片的市場風險降至最低。美國動畫形象羅賓漢改編自肯?安德森的原創(chuàng)故事。動畫形象小熊維尼原是英國作家米爾恩系列作品中的主角。動畫電影《獅子王》中的動畫形象的創(chuàng)作靈感主要來自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其中老獅子王木法沙、小獅子王辛巴、篡位的獅子王刀疤儼然分別對照著老國王、王子和新國王。動畫片《鐘樓怪人》中的動畫形象卡西莫多改編自法國文豪雨果筆下的小說《巴黎圣母院》。迪斯尼的動畫片《花木蘭》中的動畫形象改編自中國南北朝《木蘭辭》中的孝女形象。動畫形象泰山改編自英國作家埃德加?賴斯?巴勒斯在《泰山》系列小說中創(chuàng)造的狼孩泰山。而日本的很多著名動畫大師多改編自漫畫,手家治蟲將自己的連載漫畫《鐵臂阿童木》改編成動畫搬上銀幕并獲得了成功,對后來日本動畫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宮崎駿也是從創(chuàng)作漫畫開始而與動畫結緣的,作為日本動畫新力量的押井守、大友克洋本身也是漫畫家,可以說日本動畫的繁榮發(fā)展是離不開其廣泛的漫畫創(chuàng)作力量為支撐的。由于題材的廣泛性,包括各種素材、各種元素、各種劇情,導致觀眾的受眾面也比較寬泛,上到八十歲的老人,下到三歲小孩,都把觀看動漫作為了一種時尚。

三、 美日動畫形象中的文化差異分析

動畫形象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載體,一種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深刻影響著周圍的受眾群體,它體現著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一個地區(qū)整體的文化風貌和時代背景。各國都在努力挖掘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更深層次的內涵,試圖不斷創(chuàng)作出既能代表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又能滿足廣大受眾的需求的動畫形象。

美國動畫作品具有較為成熟的創(chuàng)作模式,處處彰顯人本主義、英雄主義文化內涵,時時宣揚勇敢、堅強、獨立、善良等價值觀念,普遍具有喜劇的藝術特色和娛樂的效果。動畫藝術形象的創(chuàng)作要遵從大眾的和主流價值,摒棄與傳統道德觀相悖的內容,根據兒童對待事物的心理與認知程度,寓教化于娛樂當中,動畫形象“邪不勝正、不殺人、不復仇、角色非暴力、不見血”,體現了美國的文化特質。如美國動畫形象“米老鼠”傳遞出來的不畏強敵、積極樂觀的精神內涵;《小雞快跑》中,洛基具有虛榮心(自詡是會飛的公雞)、正義感(負責教授母雞們飛翔的本領,帶領她們逃出生天)、生性浪漫(與金婕的愛情)、幽默風趣(自娛自樂的搞笑和語言),反映的是典型美國人的意識形態(tài)。

日本動畫設計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點。日本民族性格具備開拓進取、自強、忠誠、團結、冒險的精神,將這些民族文化元素融會貫通后融入動畫藝術創(chuàng)作,使日本動畫藝術手法帶有典型日本特色的文化。首先,動畫形象往往采用二維畫面為主,便于體現繪畫意境,畫風細膩、簡練,有嚴謹精密的寫實背景,反映出日本國民性格具有東方民族隱忍、含蓄的特征。其次,日本動畫在表現運動時,節(jié)奏較慢,敘事細膩,偏重刻畫內心世界,把人們內心深處對美好的向往、輕微的憂慮、飛揚的想象,恰到好處地表達了出來,帶給觀眾的是輕松、純凈、美好和愛的感受和啟迪。再次,日本的“物哀”文化對動畫也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日本人看來,最美的景象給人帶來了傷感、靜寂和美的享受;最美的事物應該與“物哀”結合在一起的,總是那么憂郁,帶著傷感,它與日本人心靈深處那種短暫的愛和虛無縹緲的意識密不可分。另外,明治維新時期的著名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的文化理論對日本人的影響很大,教導人們重禮儀,講規(guī)矩,守謙和。《龍貓》中,當小月和小米見到鄰居婆婆時,彼此要畢恭畢敬的鞠躬;《圣斗士星矢》中,圣斗士星矢們都具有戰(zhàn)勝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與同伴的相互鼓勵、相互勤勉、共生共死、共榮共恥的集體主義團結精神,也讓人為之感動。武士道精神、友誼、信任等都是在日本動漫中經常反映出來的精神文化,它感人,質樸。正因為它們符合精神世界對善的追求,因而是吸引人的、美麗的、健康的;正因為淵源于這樣一個豐富的文化氛圍中,日本的動漫才能在世界動漫的百花苑中獨放異彩,成為精神世界的一種文化快餐。

四、美日動畫形象創(chuàng)作在技術層面的比較

動畫的起源與發(fā)展始終與技術的突破結伴而行,每一次技術的突破都給動畫創(chuàng)作帶來全新的面貌和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在動畫形象創(chuàng)作的技術層面上,美國崇尚科技的力量,各大公司爭先恐后地實踐帶來更震撼視覺效果的電腦動畫技術,而日本則始終堅持以傳統手繪技術為主,鐘情于自然、清新、靈動的二維平面動畫。

美國歷來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沃爾特?迪士尼就是一個力求創(chuàng)新的人,他曾將電影的有聲技術、三色染印法彩色技術、多翼攝影機、立體聲技術、電視、激光技術等一一融入到動畫的制作當中。迪斯尼公司 1994 年推出的《獅子王》可以算作二維動畫發(fā)展的巔峰,7.8 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使它成為有史以來最賺錢的動畫片。1995 年,皮克斯推出首部全電腦三維動畫片《玩具總動員》,細膩逼真、富有視覺沖擊力的的三維影像讓無數觀眾瞠目結舌。此后,三維動畫片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并且?guī)缀趺坎慷既〉昧顺晒??!逗5卓倓訂T》中,皮克斯利用可以將物理學定律應用到動畫中的Fizt軟件創(chuàng)造了精妙的海底光影和復雜的運動效果,讓海底世界變得更加柔和逼真、富有質感?!镀嚳倓訂T》中金屬噴漆表面惟妙惟肖的反光效果和動態(tài)感則得益于皮克斯自己研發(fā)的渲染器Renderman。依靠肌肉系統,虛擬三維角色的情緒和心理變化得以充分展現,動作更加真實有力,讓人覺得這些動畫角色都是情感豐富、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個個沒有靈魂的牽線木偶,如《怪物史萊克》、《超人特攻隊》。依賴運動捕捉系統,好萊塢創(chuàng)造了《極地特快》、《貝奧武夫》、《丁丁歷險記》等全三維的虛擬人類世界。三維技術的應用,使動畫形象具有更加逼真、更具震撼力的動畫效果,而相對的低成本和高額回報,已經成為當今美國動畫制作的最佳贏利模式。

同為科技發(fā)達的日本,其傳統手繪動畫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著強勢,電腦特效和三維技術甚至受到排斥。例如動畫大師宮崎駿就十分討厭電腦特技以及美國流水線生產模式,到目前為止仍以手繪為主。宮崎駿認為只有手繪動畫才能保留那份真實性和生活的味道,電腦特技太過古怪離奇和虛擬,并不是他要追求的。在制作《懸崖上的金魚姬》期間,他否定了面對使用電腦制圖的建議,仍然使用傳統手繪技術,畫幅多達 11 萬張。更多的日本動畫制作者們選擇了二維與三維結合、電腦技術輔助傳統手繪技術的形式。其中,人物多是手繪二維形象,背景也以手繪為主電腦制圖為輔,但是在復雜機械設定、大規(guī)模場景構建、鏡頭大幅度移動變換與特殊效果時則用三維的技術來處理。如《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移動城堡就使用了三維軟件 Softimage 來制作。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中,蒸汽形狀、透明度、層次的微妙變化都得益于電腦圖像技術的協助。在押井守的《空中殺手》中,三維技術使得空戰(zhàn)更加立體,更接近真實的情況,對云、霧、水珠等環(huán)境要素的物理運動也能有細致入微的刻畫。此外,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廣泛使用了電腦特效。這些作品都呈現出這樣的面貌:既實現了傳統手法難以達成的視覺效果,又保留了手繪動畫富有個性、自然、簡約的獨特魅力。

第4篇:風中奇緣小說范文

關鍵詞:紹興市 文學城市 世界文學之城 中國文學之城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3-166-03

2014年,浙江省紹興市文聯正式提出建設“中國文學之城”的計劃,作為紹興市“文化強市”戰(zhàn)略的落地項目之一。雖然目前所提僅局限于“中國”,但“文學之城”的建設國內并無成熟的樣本,僅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文學之城(都)”為參照。而紹興市顯然也并非就止于“中國文學之城”的建設,劍指“世界文學之城”的雄心還是有的。本文即以“世界文學之城”的基本建設要素為參照,逐一梳理紹興市建設“中國文學之城”的現有優(yōu)勢,并提出其打造“文學之城”的推進策略。

一、“文學之城”建設的基本要素

“文學之城”的建設需要城市本身具備最基本的文學要素,既要有文學歷史資源的傳承,亦須有當代文學生長的厚土,也就是說至少從“歷史”和“現代”兩個維度使得一座城市具備“文學”的特質,除此之外,以“文學之城”為名,還需要“文學生活”成為這座城市的“地標”,也就是文學的產業(yè)化現狀。

(一)文學的歷史資源

以“文學之城”為名的幾乎都有豐厚的文學歷史資源支撐,城市的文化之根就是“文學”,而不是其他。如“世界文學之城”中,英國的愛丁堡“早在18世紀就成為歐洲文化的中心之一”,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則是“為時不長的澳大利亞文學史上全國約三分之一的作家”的產地,冰島的雷克雅未克則“在保存和傳播北歐民間文學方面一直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波蘭的克拉科夫“被稱為波蘭語言文學的搖籃”{1}。一座城市要成為“文學之城”,文學在城市的建設史上必須成為最為顯赫的要素,并能串起這座城市的精神和靈魂,這是“文學之城”建設最重要的前提。

(二)對文學的現實關照

當然,有了豐厚的文學歷史資源并不意味著這座城市就是現時態(tài)的“文學之城”,還需要這座城市的“文脈”不能斷,也就是說文學歷史資源應該在當前有所承繼并得到進一步的發(fā)揚,而不是在當代戛然而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世界文學之城”的重要標準之一,即這座城市必須有在當代擁有較大影響力的作家及其作家群體,同時在這一作家群體的影響下,文學成為了這座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文學生活”在城市的普及化程度。如首座入選“世界文學之城”的愛丁堡,除了在歷史上擁有“小說家沃爾特?司各特、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生、詩人羅伯特?彭斯”外,在當代作家里還有暢銷全球的《哈利波特》的作家J?K?羅琳;在“世界文學之城”中,美國的愛荷華屬于一個異類,它的文學歷史資源幾乎為零,卻成為第二座入選“世界文學之城”的城市,其僅憑一項20世際興起的“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聚攏起國際知名作家進駐,在短時間內成為世界性的“原創(chuàng)性寫作和文學閱讀的中心”,讓文學生活真正成為這座城市最為顯著的標志{2}。相比文學資源的歷史積累,“文學之城”的建設也許更注重一座城市對文學的現實關照。

(三)文學的產業(yè)化發(fā)展

作為文化創(chuàng)意城市的一種,“文學之城”的建設需要借助文學這一工具形成產業(yè)化的城市發(fā)展生態(tài),以維持“文學之城”的運行,并非是簡單地擁有歷史上的文學巨匠和當代文學大家就可以的。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學之城”的幾乎都有極為成熟的文學產業(yè)鏈。如英國的愛丁堡以文化節(jié)慶串聯起了整個文學產業(yè),“它包括愛丁堡國際藝術節(jié)、愛丁堡邊緣藝術節(jié)、愛丁堡軍樂節(jié)、愛丁堡國際圖書節(jié)、愛丁堡電影節(jié)、愛丁堡國際爵士樂節(jié)等,幾乎把世界藝術節(jié)慶的各種形式一網打盡?!庇秩缬硪蛔〕侵Z里奇,其人口不足15萬,卻“擁有多家知名出版社、建有十多家劇院、設有‘世界文學節(jié)’等國際知名節(jié)慶活動,還有在英國一直以來訪問量最大的以文學藏書為主的諾??伺c諾里奇千禧年圖書館”等等,甚至以一座小城的身量“其出版的圖書占英國圖書產業(yè)份額的5%”{3}??梢哉f以“文學”為中心的產業(yè)鏈完全撐起了這座城市的GDP產值。

二、紹興市建設“中國文學之城”的現狀分析

紹興市已有2500多年的城建史,曾榮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合國人居獎”等稱號,素有“名仕之鄉(xiāng)”、“書法之鄉(xiāng)”等美譽,亦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xiāng)”,似乎獨缺文學桂冠。然而細細梳理,紹興這座城市其實與“文學”的勾連最為緊密,所提“中國文學之城”建設目標才是真正契合了這座城市的文化特質。

(一)豐厚的文學史資源

紹興素以歷史悠久而著稱,其文學資源亦堪稱豐厚。一是在歷史上文學大家層出不窮。如三國曹魏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魏晉時期的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謝靈運,唐有賀知章、宋有陸游,元朝詩人王冕、散文家張岱,明朝大儒王守仁(王陽明)、詩文書畫全才徐渭,清朝文史大家李慈銘等。此中人物,幾乎都是文學斷代史上的抗鼎人物。尤為可貴的是,文學大家的出現是連續(xù)性的,從無間斷。二是近現代以魯迅為核心的文學巨匠。除了享譽世界的一代文豪魯迅外,還有散文大家周作人、朱自清,“浙江四杰”:經亨頤、劉大白、陳望道、夏D尊等??梢哉f,在近現代文學史上,特別是“”中,紹興作家是當之無愧的旗手作家群,撐起了近現代文學的半壁江山。在紹興本土,還有“白馬湖作家群”{4}、“浙東鄉(xiāng)土作家群”{5}、“浙東左翼作家群”{6}等帶有共同風格的作家群體??梢哉f,紹興于文學一脈始終興盛,是紹興真正的精神依存和文化底蘊所在。

(二)強烈的文學立市意愿

長期以來,紹興一直高舉“文化強市”這一更為宏大的招牌,依賴的是其歷史遺跡、文物遺產等優(yōu)勢,但這一建設方向與國內其他城市太過趨同,且與北京、南京、西安等相比明顯處于弱勢。近年來,紹興市政府也日漸重視文學這一要素對紹興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如圍繞文學巨匠“魯迅”這一品牌大做文章,當前的“一刊一院一館”都是以魯迅為名,城市的文化旅游發(fā)展幾乎都以其為中心,這就為紹興市建設“中國文學之城”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2014年以紹興市文聯之口正式推出“中國文學之城”全新的建設目標,目前已有諸多的部署:“一是由紹興市作協、魯迅文學院和《野草》編輯部攜手啟動魯迅故鄉(xiāng)作家群建設,力推紹興本土的當代作家群體;二是啟動中國文學之城建設,中國作協采風基地、《人民文學》采風基地成功落戶紹興,啟動中國文學采風中心的落戶工作,落實作家駐城計劃等;三是鞏固魯迅故鄉(xiāng)文學陣地,進一步夯實一刊(《野草》)、一院(魯迅文學院)、一館(魯獎博物館)的文學產業(yè)格局”{7}??梢?,在“中國文學之城”口號提出后,紹興市已經開始逐步聚合多方力量,共同推進這一建設項目的進展,相應的政策支持將會隨之而來??梢灶A見,歷經3~5年的發(fā)展,在紹興這座城市營造起全民“文學風”的文學生活氛圍也指日可待。

(三)不可回避的短板

從歷史資源到現實的政策支撐,似乎紹興市建設“中國文學之城”是水到渠成的事,然而對照“世界文學之城”的建設標準來看,紹興市還存在一個最致命的短板:即當代作家群里沒有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紹興本土作家。這一點被紹興市文聯的負責人何俊杰稱為紹興文壇的“痛處”,在當代作家中紹興僅有海飛和斯繼東兩人在國內文學界算是有點名氣,這幾乎構成了當前紹興市打造“中國文學之城”的最大軟肋。除此之外,紹興市在文學的產業(yè)化上還相差甚遠,如紹興市沒有一個文學出版機構,也沒有專門針對文學的國內知名的節(jié)慶活動。在文學生活氛圍的營造上,因為紹興沒有高水平的大學,在文學創(chuàng)造群體和消費群體上培植乏力;甚至連較大規(guī)模的圖書館都沒有,文學上的閱讀風潮及其產業(yè)化的標志:文學消費指數都難以稱得上合格??梢?,打造“中國文學之城”任重而道遠。

三、紹興市推進“中國文學之城”建設的策略研究

紹興市走“文學強市”,打造“中國文學之城”已是確立的一個目標,不論基礎如何都會繼續(xù)走下去。在文學城市的建設上,從“一窮二白”到迅速崛起的樣板并非沒有,如美國的愛荷華就是一個范例,更何況紹興市的確擁有強大的歷史資源、有較為豐厚的文學資源積累。紹興建設“中國文學之城”,既需借鑒“世界文學之城”的先進經驗,更需加強頂層設計,根植于本土優(yōu)勢進行適當創(chuàng)新,打造出紹興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學”特質來。

(一)平臺整合

目前,紹興市建設“中國文學之城”已有“一刊一院一館”的基礎,即以《野草》文學刊物為文學發(fā)表陣地,以紹興魯迅文學院為籠聚作家的匯集基地,以魯迅文學獎博物館為展示文學成就的宣傳場地為主的三大平臺。但是,僅憑這“三板斧”尚不足以撐起文學之城建設的宏大目標。筆者認為,參照“世界文學之城”的建設經驗,還需再疊加“一節(jié)”、“一壇”、“一社”、“一?!彼膫€平臺:“一節(jié)”即重點打造“魯迅文學藝術節(jié)”,主打“文學牌”,以文學專題研討會、大型書展、詩文朗誦會、戲劇演出等活動來營造整體性的文學氛圍?!耙粔奔磁e辦“魯迅文學論壇”,讓其成為中外世界文學大師進行跨時空對話的平臺?!耙簧纭奔呆斞肝乃嚦霭嫔?,托“魯迅”之名迅速打響市場知名度,讓其成為推介文學新人的重要平臺?!耙恍!奔椿I建“魯迅大學”,當前紹興市辦學水平最高的為紹興文理學院,其一度想更名“紹興大學”而不得,其實按魯迅之孫周令飛的提議,紹興文理學院稱“魯迅大學”也未嘗不可{8}。如此,則可構建起以文豪“魯迅”為中心的特色平臺,形成“七星拱月”的格局。

(二)作家集群

一座文學城市如無知名作家則會淪為無米之炊,正如前文所說紹興建設“中國文學之城”的最大軟肋在于缺乏國內外知名的紹興本土作家。但一座文學城市作家群的形成并非僅僅局限于本土作家的誕生,如“世界文學之城”愛荷華其實也缺乏本土作家,而是采用作家引進的方式讓其成為國際知名作家的集聚地,同樣可以成就為世界級別的文學城市。因此,紹興市作家群體的打造也可以采取“內培外引”的策略。一是打造“本土作家群的孵化基地”,培植本土文學創(chuàng)作力量。2014年紹興市文聯提出“魯迅故鄉(xiāng)作家群”這一概念;2016年紹興職業(yè)技術學院即成立“魯迅故里作家群研究中心”,目的在于“開展紹興本土文學和本土作家的研究,推介、宣傳‘魯迅故鄉(xiāng)作家群’,將作家的力量和研究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共同推進紹興文化城市、文學之城的建設和發(fā)展”;紹興市作協也正在推動“魯迅故鄉(xiāng)作家文庫”叢書的出版工作,并計劃由魯迅文學院實行簽約作家制,以培育一線創(chuàng)作骨干等{9}。二是籌建“中國文學朝圣地”,集聚國內一線作家入紹采風、寫作。如利用中國文學寫作中心的建設、作家駐城計劃的推進,讓紹興這一“世界人居獎”城市成功轉型為作家的采風基地和創(chuàng)作基地。既然o法短時間內培養(yǎng)出紹興本地的一線作家,轉而打造國內知名作家的作品誕生地也不失為一條捷徑。

(三)產業(yè)運作

一座城市如果確定以“文學”為其發(fā)展特色,讓城市的發(fā)展從一元的工業(yè)化走向多元化發(fā)展,文學本身的增值性及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應成為城市發(fā)展的支撐,這才是文化城市建設的長效機制,也是聯合國推動文化創(chuàng)意城市建設的初衷。因此,紹興市建設“中國文學之城”,若想真正落實該目標,大力推動文學產業(yè)的發(fā)展是必行之路。一是實施紹興城市建設中的文學主題營造,如依托紹興歷史上的文學家建設文化場館、休閑場所及其藝術平臺,在城市地標建筑、城市雕塑中張揚文學主題等;二是在現有的文化旅游產業(yè)中,借助大型文學節(jié)慶活動的開展,舉辦季節(jié)性的以文學為主題的文化旅游項目;三是著力推進作家創(chuàng)作場所的縱深打造,即利用紹興市“聯合國人居獎”的建設基礎,構建由文學主題賓館、特色小鎮(zhèn)民宿、野外采風基地等形成的文創(chuàng)場所網絡,給予來紹采風、駐城寫作的國內外作家一個具有多元選擇性的創(chuàng)作場所,進一步依靠著名作家及其經典作品的創(chuàng)作地拉動游客的二次消費;四是加強紹興市出版機構的建設,力爭打造出幾家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出版社,在全國的文學圖書市場出版上占據一席之地。如此多措并舉,精準經營,將紹興市打造成為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學朝圣地也頗為可期。

(四)文學生活

文學城市的名副其實,還在于文學生活是否會成為這座城市的民眾生態(tài)的一個重要方面,讓民眾能夠樂在其中,甚至會成為城市居民的獨特氣質。所以,激發(fā)廣大市民的文學參與熱情則顯得尤為重要。就紹興市當前的情況來看,營造以大學為主體的文學生態(tài)是最便捷的途徑。紹興市在面積和人口上與國內其他一二線城市相比并不具有優(yōu)勢,但這座體量不大的城市卻擁有9所大學,其中5所本科院校、4所??圃盒?,在校大學生將近十萬,借助在紹大學營造文學生活氛圍,隨之拉動文學消費,進而帶動紹興普通市民的文學參與積極性是一條清晰的、具備可操作性的路徑。紹興名人輩出,一定程度上與紹興人極為注重子女教育有關,而這多數名人之中,以文學立身的不乏其人;紹興滿城皆是以“魯迅”及其塑造的文學形象為標志的物事,可以說紹興人長期受“魯迅文學”之熏陶,因此只要相應的文學活動及其文學產業(yè)化持續(xù)推進,文學生活成為紹興人的生活常態(tài)自可收水到渠成之效。

[基金項目:浙江省文化廳2016年度廳級文化科研項目:“西方文學名城的借鑒鏡紹興‘中國文學之城’建設的策略研究”(編號:zw2016087,主持人:朱葉丹)]

注釋:

{1}高秋福.異彩紛呈的世界“文學之都”[N].中華讀書報,2014.10.15(018)

{2}趙玲玲,劉光宇.UNESCO“文學之城”及其對中國成員的期待[J].科技智囊,2014(6):60-68

{3}解玉軍.諾里奇緣何成為“世界文學之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8.29(007)

{4}張?zhí)面€.春暉白馬湖,立達開明路――“白馬湖作家群”命題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考察[J].現代中文學刊,2010(2):46-52

{5}傅紅英.論浙東鄉(xiāng)土作家群對魯迅創(chuàng)作精神的傳承[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11-14

{6}王嘉良.地域文化視野中的左翼話語――浙東左翼作家群論[J].文學評論,2006(6):160-167

{7}{9}胡安娜.啟動“中國文學之城”建設,讓文藝創(chuàng)作服嶄多百姓――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何俊杰、主席金一波回答群眾提問[N].紹興日報,2014.12.5(002)

{8}張吉.紹興文理學院改名魯迅大學,你怎么看[J].錢江晚報,2015.11.16(005)

(作者單位;紹興職業(yè)技術學院 浙江紹興 31200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