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戰(zhàn)爭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哈哈,徐朋正和張子歡的戰(zhàn)爭可是相當激烈的哦!張子歡借著自己胖的優(yōu)勢一個勁兒地朝著徐朋正擠去。而徐朋正則仗著自己靈活的優(yōu)勢拿出了自己的武器——凳子板跳到張子歡身后“啪啪啪”就是三下。三凳子板下去后,可憐的張子歡已趴倒在了地上。當徐朋正歡呼勝利時,張子歡卻頑強地站了起來,從身上掏了半天,終于掏出了他自稱為“子彈”的東西——糖豆豆,朝欣喜若狂的徐朋正身上投去。第一次,沒投中,第二次,又沒投中,第三次,還是沒投中。張子歡可真是生氣了,使用起了致命武器——自己的頭。他攢足了自己所有的力氣,把大頭朝徐朋正狠命地頂去,這一頂可不要緊,徐朋正摔到了五張課桌以外。當他爬起來時,連走路的力氣也沒了。
第一戰(zhàn),徐朋正以失敗而告終。
何星爍VS崔依
何星爍和崔依可是一對冤家,他們見面就打。瞧,何星爍又來挑事,他將崔依的數學書拋向空中,書在空中跳了一圈舞后,又落到了水泥地板上。崔依終于撿到書后,對著何星爍就是一頓大罵:“你這個臭雞蛋,你干嘛要把我的書扔嘍啦!你就是個臭——雞——蛋!”何星爍一聽崔依罵他是“臭雞蛋”,氣兒便不打一處來,他剛想踢崔依一腳,突然想起了一句話“君子動口不動手”,于是又放下了飛毛腿,朝崔依吼道:“你這個崔泡兒,我不就是踢嘍一下你這書嗎,我招你惹你來著?你還什么崔偉大呢,簡直就是個電——燈——泡!”崔依一聽這話也急了,便雙手叉著腰,鼓著眼睛,瞪著何星爍,而何星爍也鼓著大眼睛瞪著崔依。何星爍終于堅持不住了,嘴里嘟嚷著:“我才不管什么動口不動手呢!”接著便使勁兒地踢了崔依一腳。劉恩澤和馬旭正巧路過,也開始幫助何星爍欺負崔依,結果可想而知……
這一戰(zhàn),以崔依的金豆豆而告終。
男生VS女生
我們班有兩個團體,一個團體由男生組成,另一個團體則由女生組成。每天,這兩個團體都在進行戰(zhàn)爭。每當男同學的什么東西越過三八線,我們女同學都會在三秒鐘之內把這樣東西從窗口扔到樓下去。當這位男生看到這一幕,發(fā)現(xiàn)自己的東西要被扔出去時,肯定會站起來去奪這們東西。與此同時,另一位女生則負責把這位男生的凳子移到一邊去,好使男生摔個狗吃屎。在遇到這種情況時,男生往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丟了東西又挨摔。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有些聰明的男生在去搶自己的東西時,會把腿翹起來,當全感覺到女生要來移他的凳子時,就會憑感覺朝那個女生踢去,這下,就要輪到女生吃虧了。
不過,女生也有優(yōu)點,那就是——哭。當有個男生欺負女生時,她們不可以掉金豆豆。當老師問誰欺負了她們,只要女生一回答,那些男生的屁股就開花。而如果男生哭,老師也會把他叫入辦公室,還會語眾心長地說:“堂堂男子漢,竟然哭!你呀你……”
關鍵詞:秦派古箏;階段;實踐;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8-0195-02
在我國流派紛呈的箏壇上,秦箏是流傳歷史最為悠久的箏樂,而秦派古箏則是在秦箏經歷一段時間的斷流后再度振興的一大箏派。于1956年開設的西安音樂學院箏專業(yè),即承載著秦箏兩千年的歷史厚重,亦擔負著復興“真秦之聲”的責任。1961年由文化部在西安召開的全國古箏教材會上,秦派古箏領軍人周延甲先生在《古箏迷胡曲集》前言中首度提出“秦箏歸秦”理念。半個世紀以來,幾代陜西箏人努力耕耘,在理論建設、作品積淀、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均有世所公認的建樹。秦派古箏作品傳統(tǒng)深厚,風格獨特,以其既細膩委婉又跌宕起伏的表現(xiàn)魅力屹立于我國箏壇上,被公認為最有沖擊力的箏派,代表性作品更是成為藝術院校教學及全國重大賽事、重要專場音樂會的必彈曲目。它的成功是根植于對本土傳統(tǒng)音樂資源的挖掘、整理、利用與創(chuàng)新,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獨特的音樂回歸事象是對秦箏歷史的敬畏與傳統(tǒng)音樂的發(fā)揚。
西安音樂學院“秦派古箏的實踐與發(fā)展”大致經歷了的三個階段:
一、20世紀50年代中期之后,“秦箏歸秦”學術理念的提出。1959年恰逢文化部確定次年要在西安音樂學院召開全國古箏教材會議,在周延甲編訂的《古箏迷胡曲集》前言中有感于古箏在陜西頻臨絕響的情況倡導“秦箏歸秦”,“秦箏既始于秦,但‘秦’今不見或少見,此不能不為奇也!所以在人民掌權的今天,在黨的領導和關懷下,在全國普及好發(fā)展這個樂器的同時,陜西更應大力進行?,F(xiàn)在是‘秦箏歸秦’的時候了”。這一創(chuàng)建性的主張為秦派古箏的實踐確立了方向。他依據迷胡老藝人喬榮堂教奏的迷胡曲牌,編訂了《掃雪》《采花》《迷胡調》《繡金匾》《羅江怨》《道情》《老五更》《長城調》《西京調》等17首曲目。在1961年教材會議上這些曲目被選定為高等音樂院校箏專業(yè)的必修課與選修課曲目教材。這可以說是秦派古箏實踐的第一步。這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開創(chuàng)階段,它的核心是對本土地域音樂的依附與挖掘利用。最有代表性的“秦聲”是秦腔、迷胡和碗碗腔。箏彈秦聲非常順手,下行級進、上行跳進的秦聲旋法,二變之音的靈活運用,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微升4和微降7的音律,加之輕重不同的顫音潤飾,秦聲特點與箏的樂器屬性得以有機結合。這為后來的創(chuàng)作與實踐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在這一時期,周延甲教授培養(yǎng)了如李世斌、曲云、魏軍、何秀琴等一批人才,初步形成了秦箏的梯隊。
【關鍵詞】政府網站績效評估指標變遷政府網站發(fā)展趨勢
我國政府網站經過近二十年的發(fā)展,已經形成了以中國政府網為龍頭,部委、省、市、區(qū)縣各層級全面覆蓋的政府網站體系;政府網站從單純的信息平臺,成為圍繞信息公開、在線辦事、政民互動三大功能定位建設的政府在互聯(lián)網的工作平臺。政府網站已經成為公眾眼中政府機關的網上代言,是政府履行職責的主要渠道之一。打造一個權威公正、親民友好的政府網站,既是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要求,也是社會公眾對政府的要求。2002年,我國開始對各級政府網站進行績效評估,每年一次,通過以評促建、以評促用,極大的推動了政府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一、績效評估指標特征與變遷
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在年初進行指標制訂,根據當年國家對于信息化、網站工作的政策方針,對照前一年的指標設計和評估結果,結合互聯(lián)網發(fā)展趨勢和用戶需求,經過意見征集及發(fā)展趨勢研討,形成當年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該指標也成為指導政府網站建設的標準。
2005年評估在促進電子政務建設、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方針下,提出網站的三大功能定位,信息公開、在線辦事、公眾參與。指標制定主要推動信息公開的全面性、實效性,兼顧準確性和完整性,引導在線辦事功能建設,建立公眾參與的各種渠道,體現(xiàn)參政議政的效果,及時處理與反饋公眾意見和建議。網頁設計要簡潔大方,體現(xiàn)三大定位,盡可能方便用戶使用。2006年依然圍繞“三大定位”,引導形成各層級政府網站間的指導與整合關系,進一步提高內容保障能力,提升政府網站的擁有率。指標設計以用戶為中心,站在用戶視角反映用戶感受,不斷引導政府網站滿足用戶需求。通過信息公開目錄的梳理,推動信息公開;以行政職能為基礎,拓展公共服務內容和數量;提升互動效果,為用戶使用過程提供最大方便。2007年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下,以加強網站建設指導為出發(fā)點,指導各級政府網站遵照《信息公開條例》規(guī)定,不斷完善信息公開體系,提高政務信息公開的規(guī)范性。開展日常監(jiān)測,促進網站內容更新維護;開展用戶認知度和滿意度調查。貼近公眾實際生活需求,推進“百件實事網上辦”活動,提高服務的人性化程度,以用戶為中心,加強資源整合。2008年在繼續(xù)推進“三大定位”建設和網站設計同時,加入網站性能和網站安全指標。引導政府網站緊跟時政熱點提供針對。2009年繼續(xù)推進以“三大定位”建設,同時關注網站日常保障、用戶認知度和滿意度水平以及網站性能和設計。推動互動保障機制建設。2010年的評估強化“以用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為核心、以用戶滿意為根本目標”的辦站理念,引導政府網站更加重視需求量大面廣的實用型服務內容建設。指標設計旨在深化“三大定位”,全面整合服務資源,加快構建用戶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網站。2011年繼續(xù)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網站的要求設計指標,深化信息公開、辦事服務資源的深度整合和人性化展現(xiàn)、政民互動效果持續(xù)提升,以及網站內容和技術運維保障的日?;?。加強日常保障機制建設,提倡積極探索利用新技術滿足公眾在獲取信息、互動交流等方面的新需求。2012年結合上年指標,建立運行管理的基礎保障機制,強化運維管理機制的建設。新增政策引導要求,推動各級政府網站利用主流新聞網絡媒體的交流渠道,以及微博客等當前主流的互動工具開展輿情引導工作。2013年從推動服務型政府網站建設出發(fā),提升網站對內容更新維護和用戶需求響應的能力;強化對落實信息公開條例和信息公開工作重點要求的評估;強化重點領域服務資源整合,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強化新技術應用,提升用戶體驗。加強對移動政務APP客戶端、無障礙建設和網站智能檢索功能和效果的評估。關注利用其他新技術服務社會公眾的能力,將是否利用維基、微信向網民提供服務納入了評估范圍。2014年主要促進網站形成“建設--運維--應用”閉環(huán)。深化重點政府信息公開,優(yōu)化重點辦事服務;正確引導網絡輿情,促進資源便捷化獲取;提升用戶體驗,加強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應用,旨在引導網站積極應用新媒體,及時各類權威政務信息,尤其是涉及公眾重大關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規(guī)方面的信息,方便用戶及時獲取政府信息和服務;繼續(xù)完善無障礙評估指標體系設計。
二、績效評估指標變遷情況分析
2005年以前,政府網站擁有率較低,網站主要是信息。2005年網站績效評估提出政府網站建設的三大功能定位,推動全面及時的信息公開,引導政府網站建設在線辦事,建立公眾參與渠道。2006年提出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站建設思想,2007年,國家提出了信息化與工業(yè)化融合發(fā)展的嶄新命題,同年《信息公開條例》頒布。從2007年至今,一直將網站三大定位、用戶為中心,服務型政府建設理念相融合,推動政府網站建設。雖然從2007至2009年,政府網站建設無論從網站擁有率,還是網站的內容建設、性能維護有了質的飛躍,但“2009年中國政府網站用戶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83.7%的網民對政府網站“很不滿意”。這一現(xiàn)象將政府網站所提供的主要內容與網民日常生產生活中最普遍最集中的需求之間嚴重脫節(jié)的問題揭示出來,使得在2010年政府網站建設回到探索讓人民滿意的主題上。此時,我國政府網站發(fā)展也正處于一個轉型提升的關鍵時期。其后幾年的網站建設,更注重內容保障、網站內容和技術運維、網站運維管理機制建設。
隨著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越來越多的機構、個人,利用網站、(微)博客、視頻等渠道公開信息、發(fā)表主張、提供服務。從2011年起,政府網站建設開始探索利用新技術滿足公眾在獲取信息、互動交流等方面的新需求;2012年提出政府網站應進行政策引導,同時開展輿情監(jiān)測。特別是2013、2014兩年,網站建設更突出新技術應用和新媒體的接入,如移動政務APP客戶端,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應用、推進網站無障礙建設和網站智能檢索,也倡導利用其他新技術服務社會公眾。正確引導網絡輿情,特別是在出現(xiàn)社會熱點事件時政府網站的響應情況,加強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在網絡輿情引導中的應用。2014年評估顯示網站防篡改,防攻擊能力亟待提升。
三、政府網站發(fā)展趨勢的探討
1.政府網站將繼續(xù)加強信息公開、在線辦事、政民互動三方面的建設,提供公眾密切關注和感興趣的信息、服務和互動形式,搭建政府和公眾之間連接和互動的平臺,打造服務型政府,。
2.政府網站作為網絡輿論引導的主陣地之一,未來將以做好網上輿論引導,權威信息,在突發(fā)事件出現(xiàn)時,第一時間搶占輿論陣地,做好熱點問題回應,政策解讀為工作重點,與政務微博、微信等形成聯(lián)動機制,妥善有效地引導網絡輿論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fā)展。
3.建立網絡安全防護體系,提升網站防篡改,防攻擊的能力,從制度和技術等方面保障網站安全。
4.政府網站將深化以用戶為中心理念,廣泛應用新技術為公眾服務,創(chuàng)新服務形式,強化無障礙網站建設,為公眾提供方便。
5.建立健全網站運維管理機制,確保網站運行維護的穩(wěn)定有序。
一、實施“依法治教評估”工程,充分發(fā)揮教育督導的職能作用。
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主要是政府的責任。為此,進一步推動區(qū)政府及其有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教育工作職責,依法行政,貫徹落實教育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政策仍是教育督導工作的首要任務。兩年來,我們按照省、市督導評估工作要求,進一步協(xié)調和完善了區(qū)政府及其各職能部門實施義務教育法目標責任制,強化了政府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意識,建立了運行機制。我區(qū)教育督導工作由區(qū)委、區(qū)政府主管書記和區(qū)長直接領導。經常深入基層學校進行現(xiàn)場辦公,解決實際問題,聽取督
導工作匯報,總結“兩基”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績。區(qū)人大、區(qū)政協(xié)也根據代表們提出的熱點問題有針對性地深入學校視察并提出整改要求。為爭創(chuàng)“雙高”普九提供了有利的保證。
為保證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區(qū)政府保障了對教育的正常投入和教師按月發(fā)放工資問題。在鞏固“普九”成果,實現(xiàn)“雙高”普九工作中,我們堅持每年學校自檢自查一次,區(qū)督導室年末深入基層學校復查一次的制度。我們是以復查為契機,以督政、督學為重點,以解決學校中重、難、熱點如:經費投入、標準化學校建設、啟動課改、控輟保學等問題為主攻方向。在控輟保學工作中,突出政府行為,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形成有效的控輟保學機制。兩年來,全區(qū)小學“四率”均達100%;初中輟學率始終不超過2%。我們對學生流失實行了流失生報告制度和控輟工作責任制,嚴格控制了學生流失,對學生流失的學校實行了一票否決制。
二、實施“教育綜合改造工程”,加速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加快基礎教育跨越式發(fā)展前提是必須“盤活”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兩年來,XX區(qū)加大了規(guī)范化學校建設,調整中小學布局,“盤活”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guī)模,共累計投資850萬元對區(qū)屬的一所中學,八所小學的教學設施全部進行了維修、改造,共新建教學樓5500平方米,擴建教學樓1600平方米,擴建操場1400平方米,給市政動遷800平方米,鋪人行
路約800平方米。新建勞動基地500平方米,新建校中花園300平方米,維修樓蓋500平方米。其中,第六小學擴建教學樓1600平方米,成為三江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設備最好、人數最多的標準化學校?,F(xiàn)在這所學校正在新建1500平方米的教學附屬樓,共投資300萬元;第十一小學動遷操場南側的民宅,擴建操場1400平方米,共投資160萬元,重新翻建4000平方米的電機廠子弟小學校教學樓,改建了1703平方米的社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改善了全區(qū)的辦學條件和辦學環(huán)境,使義務教育的辦學條件在逐步地實現(xiàn)均衡發(fā)展。
三、實施“英語EEC基礎教育”工程,加速小學科教學向普及化發(fā)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中國加入WTO的大形勢,我們XX區(qū)構建具有XX特色英語EEC基礎教育工程。旨在為培養(yǎng)世界人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首先選派30余名英語骨干教師分別到省、市教育研究院接受EEC英語口語、聽力、教法及技能的培訓。還聘請外教到我區(qū)6小、11小進行講學。從2000年開始,全區(qū)小學全部開設了英語EEC課程。英語夏令營、英語廣場、英語沙龍、英語報告會等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正在全區(qū)各校如火如荼地開展。
四、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加速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發(fā)展。
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教育手段的根本體現(xiàn),也是現(xiàn)代課程改革的
依托和平臺。為了順應時展的需要,加速教育現(xiàn)代化、信息化的建設進程。在全區(qū)公企辦中小學校,實施了“教育信息化工程,進行了計算機階梯教程教學實驗與研究。加強了現(xiàn)代信息化教育網絡建設?,F(xiàn)在,全區(qū)有一個遠程信息技術教育中心,有一個家教通網站,現(xiàn)有微機652臺,多媒體教室16個,多媒體演播廳3個,語音室8個,電子圖書室2個,校園電視臺3個。
五、實施“教育人才優(yōu)化”工程,鑄造德藝雙馨、高素質干師隊伍。
實現(xiàn)基礎教育跨越式發(fā)展的關鍵在于如何加強干部、教師隊伍建設。為此,我區(qū)把加強干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人才優(yōu)化工程加以實施。把努力建設一支精通業(yè)務、善于管理、勇于創(chuàng)新的校長隊伍放在首位,并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和完善了中小學校長選拔、任用、公示制度。第二,建立和完善了中小學校長培訓制度。我們每學期都組織一次領導干部培訓班或叫做業(yè)余黨校。由主管教育副區(qū)長或副書記親自講座,幫助校長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第三,建立和完善中小學校管理制度調整中小學校干部管理辦法,依據中小學校長負責制的有關條例,組織督導人員對學校校長進行考核評估。我們提出“無功就是過,發(fā)展得慢就是錯”的新的用人觀,按照“有為就有位,無為就無位”的原則選拔任用干部,做到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苯⒘诵iL獎罰激勵機制。把實施素質教育的優(yōu)劣同學校領導的
業(yè)績掛起鉤來。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制定并完善了《中小學督導評估標準》。
現(xiàn)在全區(qū)校級領導99人,持證上崗率達100%。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上我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第一,繼續(xù)引進“高學歷、高職稱、高素質”的人才,進一步優(yōu)化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能力結構,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F(xiàn)在全區(qū)公企辦10所學校,教職工718人,中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為100%,中小學骨干部教師培訓達標率為100%。第二,建立了教師評估管理機制,先后出臺了《XX區(qū)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工程實施方案》、《XX區(qū)骨干教師、新教師培訓方案》、《XX區(qū)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若干規(guī)定》。啟動了“名師工程”對教師加強了管理和培訓。第三,在教師中深入地開展了“樹形象、鑄師魂、做表率”活動,嚴格執(zhí)行了教師“六要六不要”和“六個一票否決”制。使全區(qū)廣大教師增加了工作責任感,提高了依法施教的水平,建設了一支德藝雙馨的思想境界高、管理能力強、知識面寬、業(yè)務精、有專長的干師隊伍。
六、實施“教育創(chuàng)新工程”,提升XX教育的社會凝聚力。
1、開展了“關愛弱勢人群”的大行動。全區(qū)5個社區(qū)街道委員會和41個社區(qū)居委會,成立了社區(qū)教育志愿者協(xié)會,對全區(qū)現(xiàn)有1500多個下崗職工開展救助活動。先后為全區(qū)80多名下崗職工和待業(yè)人員再就業(yè)進行了技能培訓,受教育面達90%以上。
2、開展了“走進社區(qū)、共建家園”活動。
我們在全區(qū)普遍開展了科普教育、文體活動、法制宣傳、醫(yī)療衛(wèi)生等走進社區(qū)、共建家園活動。僅去年一年共舉辦法律、科普知識講座和培訓20余次。設立教育法律咨詢臺20余處;舉辦“崇尚科學、反對”科普圖片展10余次,展出圖片500余幅。深受社區(qū)內廣大居民的歡迎。
3、組織青少年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教育活動。
我們充分利用社區(qū)內各種教育資源,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在所居住的社區(qū)內開展社區(qū)“四小”活動。即:維護社會治安的“小哨兵”,雙擁工作的“小模范”,助人為樂的“小公仆”,精神文明的“小先鋒”。為社區(qū)內大環(huán)境服務。我們還在全區(qū)青少年中開展了“六個走進”,即:走進部隊學軍愛軍;走進科普天地啟迪智慧,走進田間地頭磨煉意志,走進居民小區(qū)學會做人,走進實踐基地自我教育,走進第二課堂發(fā)展特長。從而,使全區(qū)青少年受教育面達100%,接到表揚信、感謝信近百封,
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現(xiàn)“雙高”普九工作的新思路
在鞏固中提高,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實現(xiàn)“雙高”普九目標,推動基礎教育跨越式發(fā)展。構筑21世紀基礎教育人才工程,實現(xiàn)教育的現(xiàn)化化、國際化是我們今后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發(fā)展目標。
我區(qū)今后的督導工作發(fā)展思路:
(一)、發(fā)揮督導職能作用,實現(xiàn)“雙高”普九目標。認真貫徹執(zhí)行省、市督導評估方案。建全“雙高”普九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評估細則和措施,組織全區(qū)各校開展自評、自檢。建立學校自主發(fā)展、自我完善的管理機制。組織全區(qū)督導人員及有關部門人員對學校進行督導評估檢查,迎接省、市“雙高”普九工作檢查。
(二)、針對教育重、難、熱點,開展督導專項評估。一是專項督小學布局調整,整合教育資源,解決教育難點問題。改造薄弱的學校,解決小學布局不合理問題,促進教育的均衡發(fā)展。二是專項督熱點小學招生的校中校問題。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大力發(fā)展基礎教育。三是專項督教育亂收費,集中解決學校、教師教育行為熱點問題。針對學校中的不合理收費、教育的違規(guī)行為、教師的體罰與變相體罰、加班補課等問題進行專項調研督查、整改、通報。
(三)、實施教育督導創(chuàng)新,建立學校發(fā)展機制。我們要轉變督導用“一把尺子量不同學校”的鑒定性督導評價方式,以現(xiàn)代
教育發(fā)展觀為指導,推動我區(qū)教育督導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我們將根據我區(qū)學校發(fā)展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XX區(qū)督導評價機制》。讓學校有自主辦學、主動發(fā)展的主體機制和主體責任。我們變督為導,服務于學校;指導學校制定規(guī)劃、關注學校發(fā)展目標的潛力,注重診斷學校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尋求學校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幫助學校改進工作。
關鍵詞:教育行政學:思辨研究:行動研究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38(2011)10-0021-05
我國教育行政學研究始于上世紀20年代,后受蘇聯(lián)影響研究終止,直到80年代初才醞釀教育行政學的恢復與重建。經過30年的建設與發(fā)展,教育行政學研究已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在其建設與發(fā)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反思歷史并探尋未來發(fā)展趨向,有利于學科的發(fā)展與深化。
一、教育行政學研究的歷史軌跡
清末民初。我國師范學校就設有教育行政這一學科。政府教育部在其頒布的高等師范學校課程標準中也有教育行政學科目。在解放區(qū)根據地的各級師范學校教育中均開設小學校行政科目:高等師范學校開設教育行政科目。全國解放后,我們照搬蘇聯(lián)的做法,蘇聯(lián)的師范學校不設置教育行政或學校管理課程,僅在教育學這門學科的最后一部分概要性地簡單介紹。隨之,我們也取消了這門學科,認為教育行政人員不必學習理論,憑經驗辦事也就行了。已有近半世紀的教育行政學科歷史至此中斷。斷裂30余年之后,教育行政學研究從恢復重建到發(fā)展基本成熟又走過30年,這一發(fā)展歷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教育行政學研究恢復與重建階段
之后,教育行政學開始恢復、重建。但是教育行政學研究起步較晚進展緩慢,研究成果寥寥無幾。何宗傳于1981年10月發(fā)表《外國教育行政學簡介》一文,對國外教育行政學有關概念、理論等進行介紹,為我國教育行政學學科構建提供借鑒。北京教育行政學院的劉問岫于1984年4月發(fā)表《教育行政學科的由來》,介紹教育行政學科的發(fā)展歷史等相關知識;又于1987年發(fā)表《我國教育行政學科的教材建設問題》,探討教育行政學教材編寫的原則與方法以及應注意的事項等。教材與專著方面的成果更少,八十年代初,高等師范院校教育系和教育學院干訓部以及教育行政學院,專門開設這門課的學校為數不多。當時面世的教材僅有四部(含內部印刷):北京教育行政學院學校管理教研室編的《我國現(xiàn)代地方教育行政》(1983年內部印刷)、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編的《地方教育行政》(1983年內部印刷)、鄧品珊、康爾圭主編的《現(xiàn)代普通教育管理學》(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直到1989年由孫綿濤編著的《教育行政學概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該書作為高校教材,填補了我國教育行政學研究領域及教材建設的空白。該書緊扣我國教育行政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行政的原則和方法。在此基礎上還大量引用了日本、美國等國家或地區(qū)教育行政方面的原始材料,豐富了該書內容,同時也增強了可讀性。這本書的出版標志著我國教育行政學研究已走向正軌。
(二)教育行政學研究發(fā)展與繁榮階段
九十年代,我國教育行政學研究逐漸繁榮起來,研究成果漸漸增多。李進才于1992年發(fā)表《略論教育行政與教育行政學范疇的界定》,認為教育行政不僅指國家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對教育事業(yè)的管理,也包括學校行政的管理,對教育行政學研究范疇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杜偉于1992年發(fā)表《關于教育行政學知識體系的思考》,提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行政學知識體系。張新平于1994年發(fā)表《關于教育行政研究對象的探討》,對以往教育行政學的研究對象進行了分類和分析。認為教育行政學的核心內容是教育行政職能,教育行政學是一門研究教育行政職能以及為實現(xiàn)教育行政職能而進行的一系列教育行政活動的規(guī)律的科學。蕭宗六和賀樂凡于1995年發(fā)表《構建中國教育行政學的思路》,對他們合作出版的《中國教育行政學》進行了解釋和說明,一是解釋為什么在教育行政學前面冠上“中國”二字,二是詳細闡明這本書的五大特點:體系完整科學、全面闡述了我國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教育法規(guī)、體現(xiàn)了教育行政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附有反應教育實際的案例、文風語言體現(xiàn)中國特色。
(三)教育行政學研究走向成熟階段
進入二十一世紀,教育行政學研究出現(xiàn)多樣化、具體化,多數學者已將研究興趣轉到教育行政管理的具體領域,如對教育行政法規(guī)、溝通、監(jiān)督和評估等問題的探討,關于教育行政學學科本身問題涉及的很少,如華中師大紀皓月的《構建我國科學的教育行政學體系之初探》,華南師大葛新斌的《高師教育行政學教材建設與教學策略探析》。教育行政學著作方面,出版的書籍雖不多,但是這一時期的教育行政學比以往有所創(chuàng)新,在教育行政學學科體系中加入了教育行政理論部分,使教育行政學體系日趨規(guī)范和完整。標志性著作為吳志宏于2000年7月出版的《教育行政學》,該著作將管理思想的演變與教育行政管理單做一章對教育行政理論進行梳理。不僅如此。在其他章節(jié)也增加了相關的行政學理論研究成果。該書的理論化是有別于其他著作的亮點。若按日本教育行政學者久下榮志郎對完整的教育行政學學科體系的三大依據:理論化、體系化、現(xiàn)代化來估評的話,該書已基本達到這一要求。
我國教育行政學自恢復重建以來,通過教育行政學者們的不懈努力,教育行政學從無到有,從借鑒到自我創(chuàng)新,從單一到多元,完成了教育行政學學科由創(chuàng)建到多樣化發(fā)展的過度和轉變。在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的30年中,據統(tǒng)計,發(fā)表教育行政論文1156篇,出版教育行政學專著100余部,已取得可喜成就。
二、教育行政學研究三十年的主要問題
教育行政學研究在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也呈現(xiàn)出一些問題。筆者認為這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政策詮釋輕理論創(chuàng)新
教育行政學研究過多關注教育方針政策的詮釋與解讀,很少涉及理論研究和理論創(chuàng)新。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規(guī)是各級教育行政機關處理教育事務的重要依據和準繩,對其進行全面解讀和貫徹有助于提高教育行政部門辦事的合理合法性和行政效率,這是不言而喻的。在報刊上對方針政策進行及時解讀,做些普及性的說明工作是可以理解的,無可厚非,但是要把它作為《教育行政學》的重點研究內容,而且多章節(jié)對其進行介紹,這樣做顯然有些不妥。因為一個國家的方針政策具有極強的時效性。國家的方針政策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針對其面臨的具體實際情況與問題,根據所處時期的社會需求和時代任務制定出來的,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針對性。而《教育行政學》
作為一門學科則要求其內容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和普適性,不能剛印刷裝訂成冊,印墨香氣還未散盡,書就過時陳舊了,這樣做既造成大量社會資源浪費,又無法解決教育行政學學科自身的問題研究,同時也給以此為教材的高校師生帶來極大的煩惱與不便。
(二)重條塊功能說明輕組織理論研究
教育行政學研究過多關注教育行政機構設置、崗位職責以及人員編制等問題,過多介紹教育行政機構之間縱向和橫向的關系,即常說的“條條”、“塊塊”的職能劃分與功能介紹。教育行政機構的設置是受國家的政治經濟發(fā)展速度和水平制約的,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隨著不同時代、不同時期的任務變化而變化。教育機構的職權范圍是根據國家有關教育規(guī)劃和具體要求而制定的。這些都屬于教育行政操作層面的具體實務,但是在我們的《教育行政學》專著中往往采用寫實的方法,精描細寫,全面而翔實地對其進行羅列說明,并設多篇章分別介紹,如:“教育行政體制”、“教育行政機構”、“教育財政”、“教學內容行政”、“教育行政機關人事制度”、“學校教育制度”等。我們的《教育行政學》顯然成了教育行政機構設置和功能說明書,或者是教育行政工作知識大全,一冊在手,萬事無憂。倘若你要細翻我們近百部教育行政學著作,你會驚詫于紛繁成果之“雷同”?!袄淄币舱撸坝⑿鬯娐酝币?。這些現(xiàn)象似乎已經證明我們教育行政學研究存在的問題,我們過多關注特殊組織的知識性描述而忽略了用一般組織理論對教育行政組織進行應用性研究。
(三)重思辨研究輕實證研究
教育行政學在學科初創(chuàng)階段,前輩們通過資料收集整理,翻譯借鑒,研史考據,為學科體系的建構做出了開拓性和奠基性工作。這一階段的研究多屬于思辨性研究,這是研究本身所處階段使然,無可厚非,毋庸置疑的。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式并沒有隨之變化,思辨性研究依然重于實證性研究與實地研究。究其原因這與思辨研究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分不開的。思辨研究多采用描述概括的方式進行的。一是從資料來源看,大部分資料都是通過對他人研究成果、政策法規(guī)、管理準則、新聞宣傳等進行收集整理間接獲得的;二是從研究者活動空間看,絕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坐在書房或在圖書館里,通過書海尋覓或在網絡中暢游展開的;三是從研究成果性質看,思辨研究大多是感想式的、思考性的、追問式的、主張型的或指示性的,其觀點和論證有失嚴謹、科學,甚至有些武斷之嫌;四是從研究成果實效性看,思辨研究成果不具有操作性,對實際工作很難產生直接的指導作用。鑒于以上特點,思辨研究是一種低成本易操作的研究方式,在沒有嚴格標準驗證研究成果的當下,這種研究方式依然廣泛采用??v觀三十年的教育行政學研究,大多屬于這種單一思辨性研究,相對而言,缺乏科學嚴密、邏輯實證的程序性研究和實地研究。
三、教育行政學研究未來展望
教育行政學研究從學科恢復重建到走向成熟已經取得較大成就,在此基礎上,我們根據教育行政學學科的內在特點結合當今時代的要求展望教育行政學研究未來發(fā)展走向。
(一)在研究目的上。教育行政學研究將注重理論和實踐探索
我們的教育行政學研究雖說已走過30年,由于起步較晚,研究的理論水平還不高,與發(fā)達國家的教育行政學研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落后于臺灣香港地區(qū),理論研究滯后于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實際需求,在眾多學科之林中還沒有取得其應有的地位。擺在教育行政學研究者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提升教育行政學研究的理論品位,創(chuàng)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行政學理論體系。
首先,要依托行政學理論提高教育行政學理論品位。教育行政學是行政學的一門應用分支學科,上世紀初,隨著教育日受各國重視,教育行政學才從行政學中分化出來。行政學與教育行政學雖說有從屬關系,但必定存有差別。那么行政學的理論是否適用于教育行政學呢?對于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答案尚存爭議,但是筆者認為從組織學角度來看,教育組織與其他組織彼此大同小異,不存在質的差別,所以行政學理論可以運用到教育行政實踐中去,并可以根據教育行政活動本身特點將其發(fā)展為教育行政學理論。
其次,要善于及時吸收當今企業(yè)界先進管理理念與經驗完善教育行政理論體系。各大中小企業(yè)是管理理論應用的試驗場,更是新的管理理論生成與創(chuàng)新的沃土,許多優(yōu)秀的經典管理理論都來自于企業(yè)管理實踐。譬如開啟行為科學理論時期序幕的霍桑試驗,該實驗得出的結論了科學管理所認定的事實:只有金錢的鼓勵、物質條件的改善才是提高效率的不二法門。提出社會與心理因素才是影響組織工作績效的最重要因素。77年后的今天,發(fā)生在全球生產規(guī)模最大、生產技術最先進、物質生活待遇尚好的富士康企業(yè)的連續(xù)12起跳樓自殺事件,不僅再次驗證了這一結論,還引發(fā)行政學者對組織成員心理及其社會關系的關注與研究,并對其在新的社會環(huán)境條件下再反思,同時對教育行政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再次,要深入教育行政各級各類部門和單位進行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針對教育行政組織運行中的實際問題提出符合教育行政自身特點的管理理念和操作規(guī)程。教育行政是有別于其他行政的特殊行政,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的服務對象是處在發(fā)展中的人和為他們健康成長提供服務的教師和教輔人員。俗話說教育事關百年育人大計、事關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事關國家民族之未來。教育投入與產出周期長、投入大見效慢,不是一種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事業(yè),教育事業(yè)本身的這些特點就決定了教育行政與其他行政之間存有差別。教育行政學研究需要根據教育自身特點進行實踐探索與理論探索,為理性化、人性化行政提供學術支持,教育行政學研究在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上需要做的更多的將是理論創(chuàng)新和教育行政方式創(chuàng)新。
(二)在研究方法上,教育行政學研究將更關注研究范式和方法論的討論與運用
教育行政學在恢復與重建時期,大多數學者對教育行政學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論探討時。只是在論著中對文獻法、調查法、訪談法和問卷法、比較研究法和實驗法等具體的研究方法進行一般性的說明和介紹,對其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論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而教育管理學的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將具體的研究方法分門別類地整理后即可抽象出其背后更高層次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論。
從研究范式來看,研究范式是對研究方法的進一步抽象,它對具體的研究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有著直接的影響。有學者提出,我國的教育管理學有兩種研究范式:思辨研究與實證研究。實證范式是西方教育管理學研究的主導范式,而思辨范式是我國教育管理學研究的主導范式。還有學者認為,教育管理學的研究范式有三種基本類型:思辨研究、實證研究和實地研究。其他學者對西方的范式方法論進行研究后認為,教育管理學的研究范式包括現(xiàn)象學范式、解釋學范式、批判主義范式、建構主義范
式和符號互動范式。
從方法論體系來看,有學者認為,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論體系應分為方法論、研究方式和方法技術三個層次;也有學者在對西方元范式方法論、一般范式方法論和方法范式方法論評析的基礎上重構了新范式方法論,把這種新范式方法論分為研究方法的哲學基礎、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三個層次,分析了這種方法論三個層次之間的關系,并對這種方法論的運用進行了研究。
綜上,教育管理學研究者們對研究范式和方法論已經關注并取得初步成就,隨著這方面研究不斷深入,教育行政學研究也會將其關注點轉向研究范式和方法論研究,并以此指導教育行政學研究領域的研究范式與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三)在研究內容上,教育行政學研究將更關注教育行政活動過程本身
在研究內容上,教育行政學研究在前期階段過多關注以中央和地方行政為主軸的宏觀政策、法律法規(guī)、教育規(guī)劃、教育財政、教育體制、教育督導、教育評價、教育人事以及教育設施等內容,很少關注教育行政過程本身的規(guī)律與現(xiàn)象。實質上,教育行政學要研究的對象與問題均在教育行政活動過程之中,它們相互作用、交互出現(xiàn)。為了便于討論,我們給教育行政活動過程作如下界定:教育行政活動過程是指教育行政機關依法對其管轄的教育事務,通過計劃、決定、溝通、協(xié)調、激勵、領導、組織、監(jiān)督、評價等管理手段,用經濟有效的方法,促進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活動歷程。通過這個定義我們不難看出,教育行政活動過程可以細化為九個具體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都為整個教育行政活動的最終完成奠定基礎。作為教育行政活動主體的教育行政機關和學校行政就是通過這些具體的九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育事務管理的。教育行政事務一般包括人、財、物、事、空間和時間等的管理。教育行政研究應該把主要精力與研究方向放在對教育行政活動過程本身的研究上。以上我們所談及的教育行政活動的九個環(huán)節(jié)、教育行政活動主體以及活動對象等都是教育行政學所研究的核心領域。概言之。教育行政學研究關注教育行政活動過程本身,實質上是教育行政學研究的本義回歸。
(四)在學科體系上,教育行政學研究將注重建構富有特色的學科體系
19世紀中葉,在戰(zhàn)爭期間,南丁格爾在手術室旁設立手術后病人恢復病房,被認為是ICU的起源。1923年,Dandv在Hopk1n、醫(yī)院建立神經外科病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Dandv和Gush1ng建立起第一個24 h管理的術后恢復病房。20世紀20至50年代脊髓灰質炎流行席卷世界,包括美國和歐洲利用較大的空間建立能夠容納較多病人的搶救單位,給患者應用鐵肺和手動通氣,包括麻醉科、內科和外科醫(yī)生組成多學科的專家隊伍,這是現(xiàn)代ICU的最早嘗試。丹麥哥木哈根麻醉醫(yī)生Bjorn 1bsen,1953年首次通過氣管切開氣管插管進行正壓通氣,1953年被公認為現(xiàn)代ICU元年。1960年,Max Harrv We1l在美國南加州大學醫(yī)學中心率先建立4張床的ICU,首次建立心、肺等臟器生命指標監(jiān)護的醫(yī)療體系,建立專業(yè)的ICU團隊,被公認為現(xiàn)代ICU之父。
2 美國PCCM發(fā)展史
呼吸醫(yī)學起源于結核病的治療,因此,呼吸專業(yè)興起于結核病流行時期。20世紀40年代以后,由于有效的抗生素接連出現(xiàn),結核病得到控制,患者人數迅速減少,這是呼吸醫(yī)學經歷的第一次事關學科生存的沖擊。其后,肺功能檢查以及氣管鏡等技術的發(fā)展使呼吸專業(y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專業(yè)業(yè)務范圍趨于穩(wěn)定,直到危重醫(yī)學出現(xiàn)。20世紀80年代開始,危重癥醫(yī)學在美國進入快車道,從業(yè)人員供不應求,這是呼吸醫(yī)學遭受的第二次沖擊。20世紀80年代,美國胸科學會(ATS)提出學科的生存和發(fā)展與危重癥醫(yī)學息息相關,井于1995年發(fā)表官方聲明,美國PCCM執(zhí)業(yè)醫(yī)生應為所有內科ICU患者提供服務。
20世紀80年代,當美國危重癥醫(yī)學與ICU業(yè)務開始正式起步時,CCM醫(yī)生應該經歷什么培訓,具備什么資質屬于一個探索性的問題,因為此前史上從來沒有這一???。美國內科、麻醉科、急診科與外科幾個不同領域的學會在洛杉磯舉行聯(lián)合集會,大家一致認為,CCM應該是一個亞??疲芘嘤柕尼t(yī)生必須已經完成???內科、外科、急診科或是麻醉科)住院醫(yī)師階段的培訓才能進入CCM亞??齐A段培訓。因為各??谱≡横t(yī)師階段的培訓時程不等(內科3年、外科5年、麻醉科與急診科4年),對入學標準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最后決定由各專科學會各自舉辦自己的CCM亞??婆嘤枺瑢W制訂為2年。內科學會注意到CCM內容與呼吸科高度重疊,因此決定只要另加1年,培訓人員即可獲得呼吸疾病(PM)與CCM雙重認證,三年可以獲得PM與CCM雙重認證的PCCM培訓項目由此誕生。據統(tǒng)計,美國內科ICU醫(yī)療工作內科與呼吸危重癥兩方面的治療處理占78%左右,來自大內科的PCCM專業(yè)背景優(yōu)勢自然明顯。由于美國政府不直接參與醫(yī)院與醫(yī)學分科具體事項,所以,如今PCCM成為危重癥醫(yī)學的主導力量是一個自然形成的結果,人為政策十預成分很小。另外,美國ICU擁有權在醫(yī)院,而不在科室,醫(yī)生和醫(yī)院是合同關系,沒有所謂占地盤的現(xiàn)象。以處理內科情況為主要支柱之一的ICU業(yè)務對于已完成內科住院醫(yī)師訓練的PCCM學員屬于駕輕就熟,可以保證順利地銜接到CCM與PM亞??婆嘤杻热?。據統(tǒng)計,2014至2015年美國參加PCCM培訓的成員占參加成人危重癥醫(yī)學培訓人數的72.8%,美國PCCM一枝獨秀自是必然。
3 中國危重癥醫(yī)學的發(fā)展歷史
20世紀70年代以前,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重癥監(jiān)護室,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基木上是在少數醫(yī)院采用簡易人工呼吸器或麻醉用呼吸機進行,多數醫(yī)院不能常規(guī)開展機械通氣進行較長時間的生命支持治療。與西方國家一樣,國內呼吸科早期大多起步于診治結核。20世紀50年代開始,呼吸科逐漸獨立,重點轉向診治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肺炎等疾病,經常面對呼吸衰竭患者。20世紀70年代起,上海中山醫(yī)院、解放軍總醫(yī)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等開始建立比較簡單的ICU和系統(tǒng)引進呼吸機治療呼吸衰竭。應該說,中國現(xiàn)代ICU的建立真正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①1982年: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成立加強醫(yī)療科,重點收治外科術后患者,起步初始為外科ICU; 2020世紀80年代初:上海中山醫(yī)院、廣州呼吸病研究所、解放軍總醫(yī)院、北京朝陽醫(yī)院等成立了獨立醫(yī)療單元、全天候運行的RICU。應該說,國內現(xiàn)代ICU的起源是兩條路:以外科ICU起源的和以呼吸ICU起源的,殊途同歸。2003年的SARS以及2008年汝川地震等事件,大大促進了國內ICU的發(fā)展。
我們應該銘記這些為中國現(xiàn)代ICU發(fā)展作出壓大貢獻的前輩們:上海中山醫(yī)院李華德教授(1978年出版了中國現(xiàn)代史上第一部機械通氣專著)、陳德昌教授(創(chuàng)立了協(xié)和醫(yī)院第一個ICU,中國外科ICU之父)、翁心植院士(中國肺心病防治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建立了中國最早的RICU之一)、鐘南山院士(20世紀80年代初建立了RICU,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史上注定要載入史冊的醫(yī)生)、劉又寧教授(20世紀80年代初建立了RICU ,井在1990年出版了中國影響最大的機械通氣專著,被認為是影響幾代人的權威著作)。我們也應記得提出“中國呼吸與危重癥應捆綁式發(fā)展”理念的王辰院士,早在2000年王辰院士就多方呼吁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相結合的重要性,井在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發(fā)表了“呼吸內科醫(yī)師應對我國危重癥醫(yī)學的發(fā)展承擔重要責任”的述評,井全力推動,方有今天的局面。我也深刻體會到:學科的引領人物確實需要有長遠的眼光,引導學科發(fā)展的米來。
4 中國呼吸病學發(fā)展過程
呼吸學科是國內建立與發(fā)展最早的醫(yī)學??浦?。回首過去近一個世紀的發(fā)展歷程,學科大致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為肺結核防治階段(20世紀初至60年代末):主要任務是肺結核防治,此間形成了呼吸學科的雛形。國內許多呼吸科即脫胎于結核科或與結核科有著密切的歷史聯(lián)系。第二階段為肺心病防治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這一階段成立了全國和各大區(qū)和各省(區(qū)市)的肺心病防治協(xié)作組,重點開展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的防治研究。此間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建立開展了呼吸疾病診療的技術體系,如肺功能、血氣分析、機械通氣、支氣管鏡等。各醫(yī)院先后在內科中建立起呼吸專業(yè)組,后又設立獨立的呼吸科。在肺心病防治工作中,對肺心病急性發(fā)作合井肺性腦病重癥患者的治療,催生了最初的重癥監(jiān)護醫(yī)療單元的建立。第三階段為現(xiàn)代呼吸病學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全方位開展各種呼吸疾病的防治研究,與國際呼吸學科發(fā)展趨勢相呼應,呼吸病學與危重癥醫(yī)學的捆綁式、交融式發(fā)展成為其主要特征。在這一階段,許多呼吸科建立了呼吸重癥監(jiān)護治療病房(RICU)或內科重癥監(jiān)護治療病房(MICU ) ,客觀上形成了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專科(PCCM)的初步格局。與此同時,危重癥醫(yī)學在國內被作為“獨立”的“二級學科”,在過去10余年里發(fā)展迅速,成為一支重要的臨床力量。需要正確面對的是,目前國內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和綜合的“重癥醫(yī)學科”在內科危重癥醫(yī)療中存在業(yè)務重疊和交又,因多種原因形成各自的發(fā)展理念。如何定位、交融、共同發(fā)展成為呼吸病學與危重癥醫(yī)學兩個學科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5 國內PCCM體系的建立和醫(yī)生的培養(yǎng)
雖然國內呼吸病學領域早在20世紀70年代起就有了PCCM體制的雛形,80年代起進入快速發(fā)展期,而且目前國內大部分三級甲等教學醫(yī)院均設置有RICU,1/3-1/2的大醫(yī)院呼吸科已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但是,國內PCCM的發(fā)展還有諸多需要迅速加強的地方。首先,作為行政與學科帶頭人,科室領導一定要認識到PCCM是呼吸科的主要發(fā)展方向,是現(xiàn)代呼吸病學的基木格局,已經形成內科專業(yè)( spec1alty)下一個極為重要的???sub-spec1alty ),科室名稱亦應作相應更改。其次,必須積極借鑒國際經驗和根據我國情況,迅速建立PCCM專科醫(yī)師培養(yǎng)體系。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近期將出臺《關于建立??漆t(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呼吸醫(yī)師必須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動員住院醫(yī)師選擇PCCM專科,堅定地推動PCCM專科醫(yī)師培訓,形成學科發(fā)展的人才基礎。再次,呼吸醫(yī)師必須開拓視野,積極學習以臟器監(jiān)測和支持技術為代表的危重癥醫(yī)學知識,如血液動力學檢測、連續(xù)腎臟替代治療(CRRT)、液體管理、營養(yǎng)支持治療等,井在臨床實踐中積極應用,提高在危重癥領域的能力和水平。
二、中國藍籌股的篩選指標體系構建。在綜合考慮既有藍籌股基本概念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首先我們提出了一套反映藍籌股特征的指標體系,包括:總股本、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主營利潤比重、凈利潤增長率。其次,確定藍籌股的具體選擇標準:以1997-1999年整個市場均值的三年移動平均值為基準,即總股本2.8億股,每股收益0.24元,凈資產收益率9.14%,主營利潤比重354.14%,凈利潤增長率9.82%,并根據證券市場的實際狀況有條件地放松和約束部分指標,作為選擇藍籌股的依據。最后,我們確定三種不同標準來分別選取不同的樣本藍籌股,以便進行比較分析。其中,樣本藍籌股的標準I為:僅以1999年度值為參照,總股本5.6億股;每股收益0.36元;凈資產收益率10%;主營利潤比70%;凈利潤增長率10%.根據我們設定的條件,只有8只股票完全符合標準,由此組成樣本藍籌股I.樣本藍籌股標準II為:以1997-1999年各上市公司三年均值為參照,按照每股收益高于市場25%,即0.30元;凈資產收益率維持配股條件,即≧10%;主營利潤比重70%;凈利潤增長率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50%,即14%;總股本超過市場平均的100%,即5.6億股。計算備選股票以上藍籌股指標的三年均值,利用EXCEL軟件的數據排序功能,采取逐步篩選的辦法,選出符合所有條件的股票10只,組成樣本藍籌股II.樣本藍籌股標準III為:仍以1997-1999年各上市公司的三年均值為選擇依據,但按照每股收益0.36元;凈資產收益率10%;主營利潤比重70%;凈利潤增長率略為超過市場平均水平,即10%;總股本略微超市場均值的50%,即4億股的標準。采取與樣本藍籌股II同樣的篩選方法,選出符合所有條件的股票21只,組成樣本藍籌股III.
三、樣本藍籌股的實證分析。樣本藍籌股的實證分析主要包括對各樣本藍籌股與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波動性及風險性的市場檢驗。我們以所篩選出的藍籌股為樣本,構造藍籌股基本數據的時間序列,并通過定量分析手段探討藍籌股與我國股市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表明,1998年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平均為0.075,而三種標準的樣本藍籌股平均流動性分別為0.082(標準I)、0.057(標準II)、0.072(標準III),即:BL1>ML>BL3>BL2.因此,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強于標準II和標準III的樣本藍籌股的流動性,而比標準I的樣本藍籌股流動性要小。在1998年,樣本藍籌股流動性指標和市場流動性指標之間存在著正相關(如,標準II的樣本藍籌股流動性指標與市場流動性指標的相關系數為0.546981,表明兩者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線性相關),兩者的變化態(tài)勢基本相同。
從理論上來說,藍籌股應該有較好的穩(wěn)定市場作用,藍籌股的波動性要比整個市場的波動性小很多。但從實證結果來看,標準I的樣本藍籌股波動性指標比市場的波動性指標波動幅度還要大。不過,標準II和標準III的樣本藍籌股在上海股市非急速波動的一段時期(1998年1月-1999年6月,如圖3-4),其波動幅度要略小于整個市場的波動幅度,表現(xiàn)出一定的市場穩(wěn)定作用。
計量分析結果顯示,標準I、標準II和標準III的樣本藍籌股值分別為1.15、1.03和0.87,即(1)>(2)>(3)。因此,三種標準的樣本藍籌股風險水平與市場風險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標準I、II樣本藍籌股的風險水平略高于市場的平均風險水平,標準III的樣本藍籌股風險水平略低于市場的平均風險水平。這同時也表明,目前市場上樣本藍籌股還不能較好地規(guī)避風險。
四、中國證券市場藍籌股的培育。以上選取的樣本藍籌股市場表現(xiàn)不佳,這在較大程度上表明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上還缺乏真正意義上的藍籌股,因此必須加快對藍籌股的培育。
結合我國證券市場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和藍籌股發(fā)展的各種環(huán)境,我們提出了以下的藍籌股培育措施:(1)提高上市公司業(yè)績,培育公司的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業(yè)績是評價企業(yè)好壞與否的重要砝碼,也是作為藍籌股公司最基本的條件;(2)改革和完善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制度,完全按照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來構建和運作企業(yè);(3)大力發(fā)展主營業(yè)務,培育上市公司的綜合競爭力;(4)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減持計劃,通過適當降低國有股比例促使其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最終達到完善上市公司股本結構和治理結構之目的;(5)我國各級政府和管理部門應積極推出各種切實可行的優(yōu)惠政策,并加強市場監(jiān)管力度,嚴厲打擊各種市場違規(guī)行為,盡快實施上市公司退市機制,把真正優(yōu)秀的企業(yè)留給證券市場,為我國藍籌股的培育和發(fā)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6)通過對投資者進行宣傳教育,倡導正確的投資理念,使投資者逐步改變炒題材、炒概念的投機習慣,樹立中長期的價值型投資理念和理性投資行為。
五、我國藍籌股指數類產品的初步設計。根據實際需要,我們對中國藍籌股指數、藍籌股指數期貨和藍籌股指數基金等品種進行了初步設計,其中中國藍籌股指數的設計是重點。
在藍籌股指數設計方面,我們采取類似于上證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法來編制南方證券的中國藍籌股指數,但為了準確反映藍籌股的變化趨勢,我們采用了藍籌股的流通市值和流通股本。我們將在每年年報結束日止(4月30日)定期對市場所有的股票進行重新篩選,確定新的藍籌股樣本,并采取“除數修正法”來對相應的藍籌股指數進行修正。以前面所選取的藍籌股為樣本,以1998-1999年每周的樣本藍籌股交易數據為基礎,計算出期間(1998.01.09-2000.01.07)藍籌股指數I、II、III的每周交易數據,得到相關的指數模擬運行結果。為選取合適的樣本藍籌股來構造中國藍籌股指數,我們以藍籌股指數的長期收益率r和波動性β兩個參數作為指數選取的標準,并定義收益-波動比率k=r/β來反映藍籌股指數合理性,即通常該比率越大(即波動性越小而成長性越高),則表明以該標準選取的樣本藍籌股指數越好。通過構建模型,計算出各樣本藍籌股指數的r、β和k值,得到k(III)>k(II)>k(I)的實證結果,表明樣本藍籌股指數III具有更好的收益-波動性。因此,標準III選取的樣本藍籌股最適合用于編制中國藍籌股指數。
在藍籌股指數期貨的設計方面,我們主要考慮交易標的物、乘數、期限類型、最小波動點、每日漲跌幅限制、保證金以及上市交易地點等幾個重要參數。
在藍籌股指數基金的設計方面,則主要考慮基金規(guī)模、投資目標、基金類型、投資理念、投資比例與組合以及相關的投資策略等幾個要素。
首先,我十分榮幸地代表市人民政府誠摯歡迎先生、先生、先生三位商界名人受聘為市經濟發(fā)展顧問。三位先生高超的治理經濟的能力享譽國內外,在國內外商界卓有建樹,三位先生不僅熟知國內外市場運行法則和發(fā)展趨勢,而且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扮演著指揮者的角色。三位先生受聘,盡不夸張地說,憑借您們睿智而理性的眼光,憑借您們駕馭市場經濟的經驗,憑借您們在國內外商界中的聲譽和影響力,必將對我市今后一段時期的招商引資工作產生深遠影響。今年、月、日,先生代表公司與我市舉行的項目簽約儀式,就是我們友好合作的開端,標志著我市招商引資工作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也預示著今年招商引資工作的良好開局。
屬于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投進不足是加快發(fā)展的瓶頸。面對壓力和困境,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不畏困難,迎難而上,開展了“解放思想、優(yōu)化環(huán)境”大討論,將招商引資確立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項目優(yōu)先、環(huán)境優(yōu)化、政策優(yōu)惠、服務優(yōu)質為主要內容,堅持市外、省外、國外三方并舉,引資、引技、引智三引并上的方針,牢牢捉住產業(yè)項目、農業(yè)產業(yè)化和經營城市三個招商重點,舉全市之力,造招商之勢,聚八方之財,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較大突破。
今后,全市各級、各部分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努力做好工作。要堅持把優(yōu)質服務作為專項任務來抓,按照“讓外商在投資放心、生活稱心”的要求,著力在優(yōu)質服務上下功夫,努力為客商提供一個簡便、高效、誠信、安全的投資環(huán)境。
要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拓寬思路,不斷探索招商引資的新形式、新手段、新辦法。切實把項目開發(fā)作為招商引資最基礎、最重要的任務來抓。各部分特別是計委、經委、商務辦、招商辦等職能部分,要認真研究國家的產業(yè)政策,瞄準外商投資的方向和熱門,嚴格按照國際標準和要求,重點篩選一批產業(yè)項目、農業(yè)產業(yè)化項目、高新技術產業(yè)項目、重要基礎設施項目精心包裝,利用項目招商。
要把優(yōu)化環(huán)境作為一件大事來抓,進一步規(guī)范收費行為,果斷制止“三亂”,對于造成惡劣影響和嚴重后果的重大案件,追究部分和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當事人的行政責任和經濟責任,要進一步規(guī)范執(zhí)法行為,嚴厲查處破壞招商引資環(huán)境的人和事,依法保護外商的正當權益。
要恪守招商引資“親商、誠信、發(fā)展、雙贏”原則。親商,要樹立“感情投資也是一種生產力”的觀念,廣泛與客商交朋友,堅持做到以情動人,親商愛商;堅持做到兌現(xiàn)承諾,講求信用。今后,凡是合同規(guī)定的,我們必須果斷執(zhí)行;凡是政府承諾的,我們必須果斷兌現(xiàn)。努力與客商建立良好的信用關系,真正用我們的真情,打開招商引資一片廣闊的天地。誠信,就是招商不能“吹?!保荒芷垓_,必須老實取信,實事求是地先容我們招商引資的優(yōu)惠政策和投資環(huán)境,包括我們正在采取的改善投資環(huán)境的措施;真心實意地對待客商,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以良好的形象和真摯的感情吸引投資者。發(fā)展,就是招商引資要著眼于發(fā)展,只要是符合“三個有利于”根本標準的,就大膽往做,大膽往試,大膽往闖,不要怕議論,不要怕閑言碎語。要舍得讓利,甚至犧牲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以換取長遠的利益和全局的利益。要敢于沖破一些影響、束縛、妨礙發(fā)展的條條和框框,堅持與時俱進;要善于變通處理題目,把執(zhí)行政策的原則性和解決實際題目的靈活性很好地結合起來。雙贏,就是一方面投資者在興業(yè)辦廠,能夠掙錢發(fā)起來;另一方面,我市財政能夠增收,經濟能夠加快發(fā)展。這也是我們招商引資的出發(fā)點和回宿。
今天,我們真誠的聘請先生、先生、先生作為我市經濟發(fā)展顧問,他們聯(lián)系面廣,熟悉沿海市場,必將對我市的經濟發(fā)展、招商引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誠摯地??聪壬?、先生充分利用您們在商界的威看,積極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為多宣傳、多推廣、多做工作,引薦更多的客商來我市投資興業(yè),發(fā)財致富。
我國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具體的方面:一是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本身的建設工作不平衡,這樣一種不平衡的狀況又具體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社會保障電子政務與政府內其他部門電子政務網站發(fā)展的不平衡和不協(xié)調,表現(xiàn)為內容上的簡單、所政策的局限性以及新聞傳遞的不及時性等,除此之外,網站自身特色乏善可陳以及形式上的單調都是不小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不同省市之間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建設上的不平衡,一般來說,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越好的地方其網站建設相應的也就越全面、具體。二是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產出效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合適的方式來對其進行衡量“,金寶工程”是社會保障領域一項十分重要的電子政務工程,國家始終致力于這樣一項工程的良好建設,且到目前為止也已經投入了相當巨大數量的資金,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能夠對其實際效益進行良好的評估。在國外非常強調社會保障的績效評價,但在我們國家,社會保障績效的評價指標體系尚未真正的建立起來,因此這樣一種目標的實現(xiàn)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二、服務型政府的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績效評估體系的構建分析
通過上文當中的說明分析就可以看到,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績效評價工作的開展與進行是十分有必要的,下文當中將更進一步的從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內容進行說明和分析。1評估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績效評估體系應當遵守科學性原則和適用性原則,對于科學性原則而言,主要強調在構建的過程當中要以科學的理念作為基本的指導,在此基礎之上采用科學的方法來對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績效進行評估,只有通過這樣一種科學的評估過程才能夠得到我們所需要的科學的評估成果,最終實現(xiàn)該體系在長期發(fā)展過程當中的良性循環(huán)和自我完善。對于適用性而言,主要強調的是評估體系一定要針對于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這樣一個特定的對象來進行,這樣才能夠充分而真實的表現(xiàn)出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的實際建設情況,所得到的結果也才能夠為相關部門的人員所接受,在此基礎之上最終實現(xiàn)電子政務網站服務功能的完善和健全。2評估體系構建的主要內容評估體系實際上是一套非常完整的綜合性的框架體系,因此也包含著較多方面的具體內容,下文當中將結合我們國家電子政務績效評估體系的實際研究成果來對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的績效評價內容進行總結、概括和分析。2.1評估主體和評估客體評估主體就是評估這一過程的執(zhí)行者,通常都是接受委托而從事評估的組織、機構或者人員;評估客體就是評估所針對的對象,實際上也就是政府的社會保障網站,這樣兩者都應當對社會保障基本制度和電子政務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在評估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到,評估主體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路、評估過程當中所采用的評估方法以及評估人員自身的能力等各個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對評估結果產生不小的影響,正是因為這樣,就一定要慎重對待各個環(huán)節(jié),以此保障評估的有效性和質量。2.2評估指標在評估的過程當中還需要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指標來對評估對象的相關參數進行衡量,因此對評估指標的科學界定和合理選擇也就相應的成為了十分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一旦在評估過程當中出現(xiàn)評估指標選擇不當或者是漏失的狀況,就會導致對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的評估有失偏頗,一方面會阻礙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的正常經營和發(fā)展,另一方面還有可能導致人們對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的認識出現(xiàn)偏差。總的來說,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政策信息最為主要的就是公開性和透明性,結合這樣一種特點,一般可以將公眾的參與程度和滿意程度作為關鍵指標,這樣評估出來的結果更加具有實效性和群眾性。2.3評估的基準在對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進行績效評估時選擇的是系統(tǒng)化的方法,通過這樣一種方法來對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在特定的時間段內的工作狀況和職能實現(xiàn)情況進行評估,除此之外還可以之間將其去其他的組織進行比較來獲得評估結果,這樣一些方法都能夠實現(xiàn)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自身的優(yōu)化和改善。而評估的基準實際上就是進行電子政務網站績效評估時所選取的相對參考點,顯然,這樣一種基準并不是確定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根據所選擇的環(huán)境和狀態(tài)有所不同,一般需要經過縱向和橫向的綜合比較之后才能夠確定出合理的參考點。2.4評估的方法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評估的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評估人員所選擇的評估方法,到目前為止,基于電子政務的評估主要涉及到兩個步驟的處理方法,一個是對各個指標所進行的權重分析法,另一個則是各項指標數據的獲取方法,下文當中分別闡述之。權重分析法顧名思義就是對各項指標在評估過程當中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分析和評價,由此可以看出,綜合評價結果就取決于各項指標在評估當中所占的權重。而指標獲取的方法則因評估主體的不同而有較多的選擇,包括公眾評議法、問卷調查法、專家測評法或者是在線調查法等,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可以根據評估主體的數據特點和應用特點來對其指標獲取方法進行選擇。2.5評估數據評估數據就是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績效評估的直接確定依據,通過上文當中的分析就可以看到,評估數據的獲得首先就是評估主體對評估方法的選擇,然后利用評估方法基于評估基準來對評估對象進行數據的獲取,最后對獲取的數據進行定性或者是定量的處理,就得到所需要的評估數據。2.6評估結果在獲得評估數據以后,還需要對其進行處理生成最終的成果,也就是評估結果,這樣一個結果既能夠反映出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網站的實際績效,也能夠及時為政務的決策部門提供依據和參考,對于電子政務網站以及政府部門等都是有著較大的參考價值的。評估結果一般以評估報告的形式呈現(xiàn),具體包括評估正文和附錄兩個大的部門,正文當中主要是對基本情況和指標的對比分析情況進行說明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之上適當預測發(fā)展趨勢,而附錄當中則主要包括評估工作的基本文件和數據資料。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