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

第1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全球氣候變暖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共同關注的課題[1]。氣候變暖以及對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已經引起各國政府、科學研究和全人類的高度重視。為研究在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下,不同區(qū)域氣候變化特征和趨勢,提高氣候利用效率,開展好氣象服務工作,本文以淇縣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數據為基礎,以一年、五年、十年為不同時間尺度,以年平均氣溫,年極端最高、極端最低氣溫,年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氣溫和極端溫度事件為研究對象,全面統(tǒng)計分析了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淇縣50年氣溫變化情況,總結分析出了淇縣氣溫變化特征及其變化趨勢。

1 資料來源和統(tǒng)計分析方法

本文所用氣象數據為淇縣國家一般氣象觀測站歷史積累資料,從歷年月、年報表中統(tǒng)計所得。在氣溫變化特征和趨勢分析時,采用了氣候統(tǒng)計中歷年平均和差值分析,以及EXCEL趨勢線制作分析等方法。對歷年數據進行1年、5年、10年不同時間尺度進行平均處理,最后進行作圖、制表分析,得出結果。

2 平均氣溫變化

2.1 年平均氣溫變化

2.1.1 逐年平均氣溫變化

由淇縣年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圖1)可以看出:淇縣年平均氣溫近50年呈折線型明顯上升趨勢, 氣溫逐年變化較大,1995年后年平均氣溫升高明顯。1965―2011年47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氣溫最高值是1998年和2002年的15.3℃,年平均氣溫最低值是1984年的13.0℃。分階段看,1965-1968年平均氣溫比較穩(wěn)定,1969―1974年平均氣溫數值較低;1975-1983年平均氣溫呈波動狀態(tài);1984-1993年數值較低,且相對平緩的緩慢上升趨勢,1994年以后數值比前一階段有所提高且變化加大,數值明顯提高。

2.1.2 10年段年平均氣溫變化

由1965-2010年淇縣10年段年均氣溫變化圖(圖2)可以看出:淇縣近50年平均氣溫14.2℃。1965―1970年平均氣溫14.0℃;1971―1990年這2個10年段平均氣溫均為13.9℃,保持穩(wěn)定不變;1991―2000年10年平均氣溫比之前的3個十年上升了0.6℃和0.5℃;2001-2010年10年平均氣溫比1991-2000年十年平均氣溫又上升了0.4℃,總體氣溫上升,后期升溫加快。這與前面的逐年平均氣溫變化和五年段氣溫變化都基本一致。

2.2 年平均氣溫變化

從圖3可以看出,1965-2011年,淇縣的年平均氣溫差值變化呈線性上升趨勢,上升速率為0.27/10a。上升趨勢大體也可分三個變化階段,1965-1968年變化不大,但變化相對穩(wěn)定;1969-1993年平均氣溫變化差值基本處于低值區(qū);1994-2011年平均氣溫差值變化加大,氣溫明顯升高,處于一個高值區(qū)。

3 高、低溫變化情況

研究氣溫變化特征除了平均氣溫外,還有一個指標就是最高、高低氣溫變化情況,它們不僅能反映氣溫變化規(guī)律,還能反映出空間氣溫整體變化幅度的大小。

3.1 年最高、最低氣溫變化

-2011年資料分析可得,淇縣近50年平均最高氣溫為19.8℃,平均最低氣溫為9.3℃。從圖4可以看出:淇縣年平均最高氣溫變化基本呈波浪狀態(tài),且基本保持平衡,上下浮動不明顯。從圖5可以看出:1965-1972年最低氣溫處于一個低值區(qū),1973-1996年呈上下波動,但相對平衡;1997年以后上升明顯,處于一個高值區(qū)。這基本同年平均氣溫變化得出的結論相一致。從另一方面說,最低氣溫升高,能較為明顯反映出整體空間氣候在變暖。

3.2 10年最高、最低氣溫變化

由1965-2010年淇縣10年段年均最高氣溫變化圖(圖6)可以看出:淇縣第1-3個10年段年平均最高氣溫呈下降趨勢,第4個10年平均最高氣溫上升明顯,但第5個10年上升速率又變緩。從10年平均最低氣溫變化曲線(圖7)可以看出:淇縣最低氣溫整體呈上升趨勢,第1個10年段上升緩慢,第2個、第3個10年段平均最低氣溫保持穩(wěn)定不變;第4個10年平均最低氣溫又開始上升,且上升速率大于第1個??傮w最低氣溫呈上升趨勢,后期升溫加快。這與前面的10年段平均氣溫變化基本一致。

4 極端氣溫變化情況

極端氣溫及其變化是反映氣候極端事件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研究極端氣溫及其變化,可以了解未來氣溫極端事件對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是體現氣象服務價值的重要體現。

4.1 年極端最高、最低氣溫變化

由圖8可以看出近50年來淇縣極端最高氣溫呈緩慢下降趨勢,1967年出現歷史極高值42.5℃,1984年出現歷史極低值36. 0℃。1981年以后,極端最高氣溫相對1981年以前下降明顯,其中1981-1996年之間處于穩(wěn)定偏低時期,該期極端最高氣溫在相對低的范圍內波動,但是體現出整體下降的趨勢。2000年以來,2002年、2005年、2010年又出現了極端高溫這是近20多年以來的反?,F象,有待今后進一步觀察研究。

由圖9 可以看出近50年來淇縣極端最低氣溫呈明顯上升趨勢,1971年出現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的最低值,達到-18℃,2007年出現歷年極端最低氣溫最高值-7.2℃。1965-2011年極端最低氣溫年際之間整體波動明顯,但是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上升趨勢;其中1971年以前年際之間的變化較大,1971-2011年極端最低氣溫年際變化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只有1990年出現一個極低值-17.4℃。極端最低氣溫上升結合上小節(jié)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下降的結論,形成了極端氣溫差減小,極端氣溫現象有所緩解,氣溫指數相對集中,溫度在比以前更小的范圍變動。

4.2 高溫天氣變化

以日最高氣溫≥35.0℃和≥40.0℃兩個指標溫度來研究高溫天氣的變化。結合數據由圖10可以看出:日最高氣溫≥35.0℃整體趨勢是減少。日最高氣溫≥35.0℃日數較多的年份是1965年、1967年,分別為33天、30天;歷年來年日最高氣溫≥35.0℃日數較少的年份有1976年、1982年、1989年為3天、4天、5天。歷年來年日最高氣溫≥40.0℃日數出現的不多,最多的年份是1966年為3天, 1997年、2005年和2009年為2天,1965年、1967年、1972年、1979年和2002年為一天,其余年份沒有出現日最高氣溫≥40.0℃的日數。近年來,日最高氣溫≥40.0℃的日數似乎有增加的趨勢。

4.3 低溫天氣變化

以日最低氣溫≤0.0℃、-5.0℃、-10.0℃、-15.0℃四種指標來研究低溫天氣變化(統(tǒng)計時段為本年7月至次年6月)。結合數據由圖11與圖12可以看出:整體上日最低氣溫≤0.0℃、-5.0℃、-10.0℃天氣的日數均在逐漸減少。日最低氣溫≤0.0℃的日數最多的年份為1967-1968年、1969-1970年為113天,其次為1993-1994年為111天;日最低氣溫≤0.0℃的日數較少的年份為2008-2009年、2001-2002年為62天、65天。日最低氣溫≤-5.0℃的日數較多的年份為1967-1968年、1985-1986年,分別為66天、56天,日最低氣溫≤0.0℃的日數最少的年份為2006-2007年為11天,其次是2000-2001年、2011-2012年為15天。日最低氣溫≤-10.0℃的日數較多的年份為1966-1967年和1985-1986年,分別為15天、14天;其余年份年際相隔在3年以內就會出現日最低氣溫≤-10.0℃的日數,日數很少,其中2005-2008年連續(xù)三年沒有出現過最低氣溫≤-10.0℃。最低氣溫≤-15.0℃的日數淇縣近50年來共計出現5天,分別為1966-1967年、1967-1968年、1969-1970年、1971-1972年、1989-1990年各出現1天。

5 氣溫變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氣溫變化將對各行各業(yè)的生產活動、人民生活,特別是農業(yè)生產造成直接的和間接的影響[3]。對農業(yè)生產來說,有利的方面,首先是提高了農業(yè)氣候生產潛力[4]。根據農業(yè)氣候生產力模型,假設在其它氣候因子都為適宜情況下,氣溫的升高將是氣候生產力成比例增長[5、6]。 其次是延長了作物有效生長發(fā)育時間,根據研究,中部地區(qū)氣溫每提高1℃,可增加作物有效生長時間10-20天。第三是減少了高低溫對農業(yè)生產的危害。第四是有利于農民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不利方面是,氣溫變化可能導致農業(yè)氣象災害,以及衍生的病蟲害等其它自然災害增加,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對農業(yè)生產造成損失。對其它行業(yè)經濟活動的影響,一是減少了高低溫天氣對生產活動的影響,二是對建筑、公路、糧食、倉儲等對溫度有要求的行業(yè)延長了生產活動時間,三是可以減少能源消耗提高經濟效益。四是適宜的溫度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單位時間的工作效率,減少生產保護費用。對人民生活的影響一是降低高低溫天氣帶來的不適;二是減少冬季取暖、夏季降溫費用,降低生活成本;三氣溫的變化可能使人類和動物疾病多發(fā),影響經濟發(fā)展、群眾生活,增加醫(yī)療費用。

6 結論

以上研究表明,無論是以1年,還是以5年、10年為時間段,年平均氣溫總體都呈明顯上升趨勢。前期氣溫相對較低,中期氣溫相對穩(wěn)定,后期氣溫明顯升高,特別近20年氣溫上升更加明顯。若以年為時間段,氣溫年較差變化較大,部分時段年際變化劇烈;若以5年為時間段,前4個時段變化相對穩(wěn)定,第5個、第6個時間段上升明顯,后期基本呈線性增長,第7個、第8個時間段上升速度變緩。若以10年為時間段,氣溫變化呈較為明顯的上升趨勢,六十、七十和八十年代氣溫穩(wěn)定不變,九十年代后氣溫明顯上升。時間段d長,氣溫變化波動越小。從最高氣溫、最低氣溫看溫度也呈上升趨勢,且最低氣溫上升速率明顯高于年平均氣溫和最高氣溫。高溫和低溫天氣出現日數呈下降趨勢,但極端氣候事件都逐漸減少,發(fā)生程度降低。

氣溫變化對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利弊皆有。氣溫的變化還要與光照、降水等其它氣候因素變化相結合,才能反映氣候變化的綜合影響。

參考文獻

[1]林海等.全球環(huán)境變化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1999(1):34-39.

[2]林而達,楊修.氣候變化對農業(yè)的影響評價及適應對策〔C〕.氣候變化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討會文集,2003.72-78.

[3]張愛民,王效瑞,馬曉群.淮海流域氣候變化及其對農業(yè)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2,30(6):844-845.

[4]周林,王漢杰,朱紅偉.氣候變暖對黃淮海平原冬小麥生長及產量影響的數值模擬[J].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4(2):76-82.

第2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雖然英國的天氣總是如此變化無常,無法預測,但實際上英國的天氣相當宜人。關于成語變化無常的那些可以摘抄的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成語變化無常的解析,供大家參考。

一、變化無常解析無常:沒有常態(tài)。指事物經常變化,沒有規(guī)律性?!肚f子·天下》:“忽漠無形,變化無常?!?/p>

二、變化無常近義詞變幻無常 [ biànhuàn wú cháng ]

指事物經常變化,沒有規(guī)律性。

出沒無常 [ chūmò wú cháng ]

忽而出現,忽而隱沒,沒有一定,使人無法捉摸。

變化無方 [ biànhuà wú fāng ]

形容變化靈活,捉摸不定。

變化不測 [ biànhuà bù cè ]

變化無常,無法捉摸。

三、變化無常造句1.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開始對生活的變化無常冥思苦想

2.黃土高原的三月天就像嬰兒的臉,變化無常。

3.桂林的天氣真是變化無常。

4.這星期他脾氣變化無常,所以不要惹他生氣。

5.她的情緒變化無常,一會兒放聲大笑,一會兒小聲哭泣。

6.這一段時間,她情緒不定,變化無常,大家都為她擔心。

7.讓我好好休息休息吧,天氣變化無常,估計是要下雨了。

8.沙漠中的天氣真是變化無常,一會兒晴空萬里

,一會兒飛沙彌漫,天昏地暗 。

9.肯尼亞變化無常的天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業(yè)經濟。

10.這種變化無常的愛情有時會變得非常難堪。

11.她的情緒變化無常,一會兒放聲大笑,一會兒陷于絕望。

12.沙漠里的天氣是變化無常的,剛才是風和日麗

,現在就變得天昏地暗 ,飛沙走石 。

13.夏天的氣候變化無常,剛才還是紅日高照,眼下又是烏云密布,看樣子要下雨了。

14.親愛的,天氣變化無常,注意照顧好自己。

15.他這人總是變化無常,一會生氣,一會開心。

16.新疆的氣候變化無常。

17.變化無常的天氣究竟是怎么了?

18.你知道,夏天太熱,冬天太冷,而春天天氣則變化無常。

19.天上的云千姿百態(tài)

,變化無常。

20.唐古拉山天氣變化無常,往往大晴天里忽然刮起了風雪。

21.這里的天氣變化無常,一會兒晴空萬里

,一會兒狂風怒號 。

22.在這些變化無常的日子里,如此長期的服務確屬少見。

23.人生變化無常,珍惜身邊的,珍惜心里的。

24.然而,隨著天氣變化無常,水資源流失和亞洲密集人口國家成長起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廉價食品時代顯然已經遠去了。

第3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QUESTION

北京市海淀區(qū)給超過700名“兩會”代表發(fā)放筆記本電腦和U盤,總價超過500萬元。此舉的理由是:節(jié)省紙張、開“低碳會議”。你認為:

A. 確實低碳。減少了紙張使用就減少了樹木砍伐,還能降低硒鼓的污染。

B. 既環(huán)保(減少紙張的使用和污染)又拉動了內需,一舉兩得。

C. 只是看起來低碳。電腦的使用需要電能、電腦運輸過程中也會耗能,電腦以后還會變成電子垃圾……算總賬未必低碳。

D. 節(jié)約用紙是環(huán)保的,但購買多余的電子產品和開會又是不環(huán)保的。

你如何看待全球氣候變暖和極端天氣變化與二氧化碳排放的關系?

A. 有關系。我們目前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受到氣候和環(huán)境的影響。

B. 有關系但影響不大,我們現在環(huán)保是在為子孫后代解決問題。

C. 有關系,但對生活沒有影響。

D. 很多科學家還在就二氧化碳排放和溫度變化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

您認為所謂的“低碳”是指?

A. 降低碳的使用和排放。

B. 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C. 降低所有含碳物質的使用、排放。

D. 降低以二氧化碳為代表有害的含碳物質的使用、排放。

您認為減少碳排放與個人的關系是?

A.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我個人關系不大。

B. 我覺得有必要為減少碳排放貢獻力量。

C. 碳排放關系到地球氣候惡化影響,我正在減排中。

D. 對碳排放很關注,不僅自己努力而且還向他人做宣傳。

E. 沒有做法杜絕碳排放,我們更應該注意與自然和社會建立和諧關系。

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任何一件商品的制造,從原料采集到最終被廢棄,都要排放二氧化碳,并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

B. 棉、麻等天然織物比化纖衣服排碳量少;白色、淺色、無印花的服裝更環(huán)保,因為較少使用各種化學添加劑處理。

C. 飛機排出二氧化碳是交通工具中最高的,短途(往返3千公里以內)和長途飛行的排碳量是:0.1753公斤 和0.1106公斤(二氧化碳/乘客/公里)。

D. 減少對物質的追求就能大大降低物質的消耗和閑置,進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你是否會嘗試下列做法:

A. 使用高效節(jié)能產品,如精密熒光燈,隔熱層來降低家用能源的消耗量。

B. 減少空調或其他自動溫控設施,花費高價購買空心墻和屋頂保溫材料。

C. 安裝防風條、安裝雙層玻璃窗、調低室內供暖溫度……

D. 以上都不會,新材料和新產品對未來環(huán)境的破壞可能更大。應該通過降低對舒適生活的依賴來保護環(huán)境。

在實施“低碳經濟”方面,最應該行動且有實際作用的是?

A. 學者和科學家

B. 政府部門

C. 環(huán)保組織、NGO

D. 企業(yè)、生產制造商

E. 個人

F. 聯合國、政府間組織

節(jié)約用水用電、不用一次性產品、減少使用動物制品、不燃放煙花爆竹、不浪費糧食……即便不考慮二氧化碳的排放,這些也有利于健康。二氧化碳的排放無法消除,但可以做到有原則的降低和避免非必要的增加,并堅持如此。

第4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2012年末,銷售與市場舉辦第十屆中國營銷盛典。營銷十年,倏忽已往,但留在中國市場上的,卻是不可磨滅的光輝印記——無論是渠道、終端、價格,還是產品、服務、傳播,盡管不時被先進者批評,但實誠地看,基于本土營銷環(huán)境、特色發(fā)展階段,對比中外古今,我們都可自豪地宣稱:中國人已在十年中,以無所畏懼、突飛猛進的速度,創(chuàng)造出無數震撼業(yè)界乃至震動全球的營銷經典。因此,可以為它起一個特定的名稱:“銳進十年”!

 

盛典到場800多位營銷高管嘉賓,是由我們邀請;但盛典的回顧和討論,其實應該說是由他們及場外幾千萬營銷人引領。相關內容都將隨后逐期展現,這里先與諸位分享一個盛典上大家感興趣的話題:中國營銷大環(huán)境,十年中有何改變?給未來什么啟示?這里,我們拋磚引玉,列舉“六氣”,請大家一起探討:

 

天氣——以往十年“溫室效應”彌漫交雜“小冰河期”傳說,讓人體已經歷數次變化劇烈的極熱或極寒。其中的營銷機會不僅僅歸于健身、醫(yī)藥、服裝或交通工具等大產業(yè),個別零售商通過購買天氣數據并迅速調整品類和陳列,往往能獲得短期內兩位數的銷售增長率。

 

地氣——以往十年地震、泥石流、海嘯等帶給人們潛在恐慌,加劇消費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感,進而影響他們對當下的生活態(tài)度和消費態(tài)度。從各種對歡娛、體驗的追求中都可以看到國人在“建立新感性”。

 

人氣——過去十年,中國人口增長由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轉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更要注意結構變化,勞動人口增長率大幅下降,老年撫養(yǎng)比上升。廣告中的四世同堂、老人形象越來越多,但今天的老人其實對生活的品味要求更高。別忘了,還有2008開始可能持續(xù)七八年的婚育小高峰。

 

民氣——十年中公民意識不斷崛起,或曰初步進入公民社會。在政府、企業(yè)、家庭三類組織之外,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專業(yè)圈子、興趣小組誕生,深刻影響當前和未來的品牌傳播。

 

中氣——“中”是中國的中。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十年,早已帶來一個大問題“如何面對中國崛起、大國復興的未來”。在十年中的很多營銷嘗試里,我們都發(fā)現一些深層問題,例如:“拿什么強勢文化來作中國品牌的背書或依托?!”

 

心氣——回顧十年,看到更多的是蓬勃的營銷生機,而非虛無的“末日危機”。在億萬年前的氣候變化期,身材龐大的恐龍滅絕了,“定位”細小、靈活多樣、互助互強的生物反而存活,這是久遠的啟示。

第5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關鍵詞:竹材、低碳、生態(tài)包裝

隨著人們對全球溫室效應等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共同意愿也越來越強烈,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開了以“應對全球變暖,減少碳排放”為宗旨的聯合國氣候大會,讓“低碳”一詞一夜之間風靡全球?!暗吞冀洕笔侨藗兠鎸θ蜃兣?,開始在經濟增長與福利改善的關系、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中積極尋求一種理性權衡關系而提出的發(fā)展模式。

英國于2003年首次提出“低碳經濟”時,國際社會很快就接受了這一觀點,就是目前大氣中濃度過高的溫室氣體對正在上演的全球氣候變暖有直接作用,并且證實這些濃度過高的溫室氣體是人類經濟活動、生產生活的結果。因此,在全球范圍內倡導低碳經濟是避免災難性氣候變化的必要手段。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點的發(fā)展模式,是以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有機結合為目的的規(guī)制世界發(fā)展格局的新規(guī)則。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不斷上升的能源需求以及由此導致的能源價格上漲,也將推動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幾乎所有國家都已經認識到急需向低碳經濟轉型,各國尋求低碳經濟發(fā)展已經變成緩解全球變暖長期戰(zhàn)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 “低碳”模式下的生態(tài)包裝設計

1、生態(tài)包裝與低碳

生態(tài)包裝指在符合生態(tài)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考慮到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種系統(tǒng)的包裝。生態(tài)包裝要求設計師把目光擴展至包裝的整個生命周期,并對生命周期各階段作統(tǒng)籌的思考,力求包裝在每個生命周期階段都能符合生態(tài)學的要求,以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而所謂的包裝的生命周期是始于包裝原材料的開采制造,止于最后的棄置處理階段。

生態(tài)包裝與綠色包裝雖有相似之處,但它又不完全一致。有學者認為,生態(tài)包裝著重指被選擇的包裝材料應符合維護物質的生存與發(fā)展要求,并不危及同類材料和與之相關的物質受到損害或不適當的結構;而綠色包裝則泛指包裝整體的屬性、更維系著人類的健康與安全,即提出了無污染、無毒害的要求。

對包裝的碳排放量的研究取決于包裝所使用的材料,如包裝原材料在分量單位生產中所產生的CO2,再加上裝潢印刷等加工工藝上所產生的CO2和所有這些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廢棄物的處理和回收所需耗費的資源和產生的CO2排放量。我們均可從紙、塑、玻璃、金屬四大包裝其能源與資源消耗中尋找碳排放的“碳足跡”。如從獲取原材料開始到產品出廠為止的生產過程中尋找“碳足跡”,發(fā)現對環(huán)境產生影響的主要有化石能源消耗、全球變暖、酸化和富營養(yǎng)化等,這些“碳足跡”主要由材料的化石能源消耗以及生產中用電和燃煤所造成。

由此可見,生態(tài)包裝是對綠色包裝的延伸和拓展。綠色包裝是包裝碳減排的主要途徑,而“低碳”的包裝設計是對綠色和生態(tài)包裝涵義的具體細化和深度拓展,是在資源利用和環(huán)境排放問題上對包裝提出的新設計要求。在倡導低碳生活的觀念中,要選擇科學合理的綠色生產方式,以節(jié)約耗能為出發(fā)點,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至最小。要在包裝上提倡低碳設計,勢必要從源頭上找解決之道,選用生態(tài)低碳的包裝材料成為低碳包裝設計的基礎。于是我們便把目光拋向了具有生態(tài)優(yōu)勢的自然材料,如竹、木、藤等自然材料來結合包裝。遠古人類很早就學會使用竹、藤等植物纖維的天然材料來制作包裝,它們幫助先民實現了保護物質、轉移物資、方便取用的目的,是現代包裝的原始階段,啟發(fā)了后人對材料的利用。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我們只能從文字中去追溯它們的痕跡了,也正說明竹材這些天然材料對環(huán)境的無負擔性,它不會成為時代的垃圾,這也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一種物資自然消耗方式。

2、 竹子的低碳價值分析

(1)、生態(tài)分析: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資源之一,產量高,繁殖力強,一次種植可永續(xù)經營,是一類很好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資源。竹林具有碳匯效益的優(yōu)勢,竹子四季常綠,枝葉茂盛,可比同樣面積的樹林多釋放35%的氧氣;竹林還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房前屋后隨處都可見縫插針的生長,而且生長迅速,3年即可成林,因而竹林的資源成本相對較低;世界造紙工業(yè)的發(fā)展消耗了大量木本原料,是造成森林資源銳減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竹子生長快,產量高,纖維細長,是優(yōu)良的造紙原料;另外,竹子的地下根系發(fā)達,盤根錯節(jié),能有效固土護岸、防止土壤的沖刷和流失。鑒于竹類植物既有直接生產竹材及副產品的經濟效益又有四季常青的生態(tài)效益,所以很早以來就被人類廣泛用于建筑、造紙、運輸、觀賞和食用等很多方面,東南亞各國把竹林資源譽為“綠色金礦”。在森林面積迅速減少而人類的需求卻日益擴大的今天,竹子以其獨有的特點和顯而易見的優(yōu)勢,越來越備受人們的重視,以竹代木,以竹勝木,必將是21世紀森林資源可持續(xù)經營的一個重要方向。

(2)、材料低碳分析:竹子,是一種天然的綠色材料。它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它也是最好的木材替代品,而且它的優(yōu)勢在于生長周期短,比一般的樹木成材要快,可以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中能獲取更多可利用的材料;竹材產品在生產階段不會消耗和產生大量的資源和CO2,即使在廢棄使用階段,對環(huán)境也不會造成污染與壓力。竹材在材料的生產過程中,還可以實現本身的能量轉化,如竹材的邊腳廢料可以焚燒產生的熱量來滿足竹材炭化、加溫軟化及漂白等程序中所需要的能量或直接焚燒成為養(yǎng)料??偟膩碚f,竹材本身符合材料生態(tài)適應性的各項指標,是一種很好的生態(tài)材料,是一種符合“低碳”發(fā)展的材料。從竹材的設計利用中可以推論出是種“從搖籃到搖籃”(威廉?麥克唐納,邁克爾?布朗嘉特 著.從搖籃到搖籃-循環(huán)經濟設計之探索[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的循環(huán)設計模式特征。不是單向地從生長到消亡的線性的傳統(tǒng)發(fā)展模式,而是材料在提供使用價值時一切都在安全健康的生物圈和技術圈里流動,并得到良好公平利用的過程,是可通過降級循環(huán)或升級循環(huán),成為另外產品的材料或是能源的――種模式。所以在包裝設計生產中應多考慮此類低碳材料,大力推行以竹代木、以竹代塑的設計生產方式,從而有效地保護我們的資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對環(huán)境的壓力。

二、竹材的材料特性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1、天然的中空性

人們常用“虛懷若谷”來形容竹子獨特品格,中空是竹材最具有特點的地方,成為竹材設計中的一大特色。竹材中空的空間有直接可利用的收納、包裝的功能和較好的密封性,有制成容器的包裝基礎。在竹節(jié)之間的空間的容度正好符合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容量大小,可直接運用于人類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包裝中去。比如竹筒酒、竹筒茶(如圖1)。因竹材中空的特性又使得竹材是同等力學性能下重量最輕或者很輕的一種材料,可以利用天然的形態(tài)來進行包裝使用是竹材包裝品最大的特色。

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被重視,產品的自然性賦予產品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和力。許多消費者希望通過選擇自然、綠色、環(huán)保等密切相關的設計產品來滿足內心貼近自然的一種需求,滿足一份對自然保護的承諾和責任。渾然天成的竹包裝利用自身滴水不露的承載特性,在很多包裝設計中可以直接運用。這種運用大多體現出一種原生態(tài)、少加工的特點,能滿足人們在消費中對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需求。在很多日本包裝設計中還運用竹材元素來傳達產品的自然生態(tài)、天然無添加等特點。如圖2的食品包裝因所使用竹材的自然性特點,無須多加文字的介紹我們就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它們散發(fā)出來的綠色自然、生態(tài)健康的產品商業(yè)信息。

2、不規(guī)則性

在現代工業(yè)化的生產中,竹材的不規(guī)則性限制了竹材的量化生產。竹材的不規(guī)則性使標準化很難到位,使加工利用的工藝不能標準化,批量化。如圖3是一個竹筒原形態(tài)的茶包裝案例。在設計過程中利用了竹材的天然中空形態(tài)來制成容器,但是因為每一個天然的竹筒的口徑并不是規(guī)格化的直徑尺寸,而且竹節(jié)之間空間大小也不是同等規(guī)格大小,使得加工工藝的車工無法進行批量的生產。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因為竹材的不規(guī)則性卻增加了竹材的藝術性和獨特性。

3、韌性與彈性

竹子的韌性是在各種自然材料中是非常優(yōu)秀的。其中我們生活中熟悉的扁擔,就是利用了竹材優(yōu)良的韌性和彈性來減輕我們的負重壓力。竹材的劈裂規(guī)律使得竹材十分適宜于彎曲、編織(如圖4),而且竹材的編織工藝展現了人們的使用與審美,適宜與美觀造物觀念的相互統(tǒng)一。此外,竹材的韌性特點還具有對包裝物的抗壓保護作用。

竹材作為自然易降解的可再生的傳統(tǒng)材料,直接用材料的本身結構來進行產品設計,可以不使用或較少的使用黏合劑,通過竹材產品喚起對環(huán)境問題的反思,加強人與環(huán)境的親近感,提高人們的生態(tài)意識。竹材的自然顏色、紋理與天然形態(tài)等都是一種直接的象征,傳達包裝產品的自然與生態(tài),環(huán)保與低碳。隨著人們對環(huán)境的關心,“以人為本”的宗旨發(fā)生了變化,人們更加注重商品的質量和耐用性,“用過即棄”的思想已經逐漸遠離消費者和設計者,竹材的堅固耐用為包裝延伸拓展了其他功能,可以使用完包裝功能外再重復利用。

三、結語

第6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關鍵詞]大氣物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TH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9-0383-01

隨著人類社會中生產活動和生活日?;顒拥脑黾雍皖l繁,大氣中人為排放出的氣溶膠粒子和微量污染氣體的數量大大增加,并且進一步帶來了嚴重的土地污染、河流污染等問題,也會對生物圈及人類生活圈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全球的氣候變化,CO2量不斷增多,氣候日益變暖,微量氣體的溫室效應問題、南極臭氧層空洞問題以及大氣平流層的O3層的變薄的問題等等,都會引發(fā)嚴重的氣候和環(huán)境問題,不斷地演變成為大氣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大氣物理研究院的相關學者和研究員的專業(yè)性研究人類活動的影響和大氣演變規(guī)律,減少大氣物理狀況變化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是現今大氣物理研究的重點工作和關鍵性任務。

一、大氣物理學概述

(一)大氣物理學概念

大氣物理學是主要研究地球大氣中的物理現象、物理演變的規(guī)律和物理相關過程的學科,它主要是研究大氣中的聲像、電象、光象、云、降水物理和輻射過程,以及近地面層大氣物理平流層和中層的大氣物理。大氣物理學是大氣科學的基礎理論部分,也是環(huán)境科學的一個分支。

(二)大氣物理學研究內容

大氣物理學得研究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大氣邊界、云和降水、雷達氣象、大氣光學、大氣輻射、平流層和中流層大氣及大氣電學等等。主要有光、電、聲現象及光、聲、、電磁波在大氣中的傳播特性,氣象雷達關于大氣物理的相關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大氣輻射的平衡和大氣層的傳輸轉換過程,以及大氣底層與降水、地面的溫度、濕度和各個要素的關系和相互之間的影響關系。

(三)大氣物理學研究特點

1、學科交叉性。大氣物理學存在自身的獨立性外,還與大氣科學的其他分支有著緊密的聯系。大氣物理過程受制于大氣過程,應用于大氣的天氣預報和分析。大氣物理和天氣學、大氣動力學等有廣泛的聯系。很多天氣學和大氣動力學的研究數據、結果對于大氣物理的研究、分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應用性。大氣物理學的研究,不止停留在理論層面,更多的和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許多的大氣物理學的檢測數據和研究結論,廣泛的應用到大氣預報、空氣質量檢測、霧霾治理和降水控制等領域。大氣物理學的這種高度應用性,在未來的大氣環(huán)境檢測、全球溫室效應的問題上也極為重要。

二、未來大氣物理學研究熱點

(一)大氣物理化學問題

國內外地研究已表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進而導致全球的平均溫度處于上升狀態(tài),這必然引起災難性的后果。在溫室氣體的考量之外,更多的大氣物理學者,將眼光轉向對流層的大氣氣溶膠的輻射強迫作用對于溫室效應也有巨大的影響。大氣氣溶膠可以吸收大氣中的輻射,平衡由于溫室氣體的排放造成的大氣溫度的上升。除此之外,大氣的云的厚度和數量及云降水的變化,改變云的光學特性和膠性穩(wěn)定性,帶來云與降水的變化,從而在大環(huán)境上改變溫室氣體對于整體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最后,大氣物理學中關于大氣平流層的相關結構的研究,在全球大氣變暖和霧霾問題不斷變得嚴重的今天,大氣物理學領域中關于大氣物理化學的研究和新的發(fā)現,將促使這些關乎我們生產、日常生活的問題更加科學的、有效的得以處理。

(二)平流層臭氧問題

人類生產生活排放的大量污染性氣體,導致平流層臭氧被損耗,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地面紫外線輻射的增強,這也會導致人類、動物和植物生存的大氣和自然環(huán)境受到影響,正常的生存環(huán)境大不如前,也導致了很多起疑病癥的出現。國際、國內逐漸加大了對大氣層中的中高層的對流層的研究,以更多的了解大氣結構的變化對于對流層機構、組成、天氣系統(tǒng)的變化的影響,在未來的研究中,以關于大氣物理學中的臭氧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來輔助地面紫外線不斷變強的問題逐漸得到解決。

(三)云降水學問題

云降水學的研究一直是大氣物理學領域的重點研究內容,隨著近幾年酸沉降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在云降水方面關于大氣物理的結構和變換過程的研究也成為熱點。云降水涉及的相關大氣物理要素具有復雜性,和多尺度性,因而,其研究難度和工作開展起來較為困難。近幾年關于大氣物理和云降水檢測的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對于云降水學得研究也不斷地更新,走在大氣物理學研究的前端。對于云尺度、云尺度系統(tǒng)、云講述涉及的系數等問題的關注,也是推進力大氣物理學將更多的研究重點轉移到云降水研究,云降水過程中的大氣中的可溶性成分,例如:微量氣體和氣溶膠粒等,通過一系列的物理變化過程,轉化成為雨滴沉降。大氣物理學中的關于云降雨的領域是當前的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性問題。

科W技術研究的許多新的成就和發(fā)展,都不斷地推動著大氣物理科學向前不斷進步、發(fā)展,逐漸的向大氣物理研究者和實踐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人類的生產生活處于大氣環(huán)境中,人類的活動不斷地變得頻繁,不經意之間,影響大氣的狀況,使大氣狀態(tài)變得更加復雜和多變。為了更進一步精細化的了解大氣物理的結構組成,深入發(fā)掘大氣三維空間的演變過程,有效地利用、科學的研究及不斷地改善大氣環(huán)境,是大氣物理學界所有專家、研究者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呂達仁.我國大氣物理研究進展[J],物理,1999,28:654-661.

[2] 羅云峰,周休冀,李維亮.大氣氣溶膠輻射強迫及氣候效應的研究現狀[J].地球科學進展,1998(4):159-159.

[3] 王宏七,趙高祥.在各向異性散射大氣中用離散坐標法進行輻射強度計算[J].中國科學,1989,19:184-184.

第7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關鍵詞 水利工程;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

中圖分類號TV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77-0084-02

建國以來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在抗?jié)撤篮?、保護水土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工農業(yè)生產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們也應看到它的建設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甚至是持久而深遠的。

1 對局地氣候與大氣的影響

1)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會給庫區(qū)的微氣候帶來影響和改變。特別是大中型規(guī)模的水庫及灌溉設施的建成,對于其周圍環(huán)境的改變和影響是不可避免(如陸地向濕地的變化),從而影響到局部的小氣候。主要表現在:一是庫區(qū)大面積的蓄水使得降水的出現;二是,由于受到低溫效應的影響,而其周圍一定距離內的降雨量會有所增加;在降雨的時間上,由于庫區(qū)夏季水面氣溫相對大氣較低,使得對流減弱,降雨減少;而冬季反之增加;

2)建成后的水庫或大壩下墊面由陸地面變成水面,與空氣間的能量和強度發(fā)生了變化,從而導致氣溫的變化,年平均氣溫略有升高,盡管影響不明顯,但卻不可忽略。

2 對水文情勢與水溫帶來的影響

1)在水利樞紐建成后由于其改變了河道的流量(水文循環(huán)情勢),從而導致整個流域的周圍環(huán)境受到利弊同在的影響。存蓄水期的水庫,可能使原本的河流變?yōu)楹?,水位抬高水面增大,這不僅致使水面水汽蒸發(fā)的增大,大氣中水分的循環(huán)變化;也會導致水庫發(fā)生滲漏,水庫等地下水位上升??傮w來說水利工程對水文情勢帶來的影響變化主要包括了:季節(jié)性高峰期流量的失去,不同階段水流速變緩,急流狀態(tài)消失;流量的穩(wěn)定性和水的流速頻率變化;水位落差發(fā)生變化,來水的時期、時間都發(fā)生相應改變,水的蒸發(fā)與下滲改變了水分的循環(huán)等,這些水文突變都影響和改變了原河流以及其周圍的生態(tài)過程和功能;2)對水溫的影響。水溫的變化主要是由于原有的水庫水溫結構,使流入庫中的水溫與流出的水溫產生的溫差現象。

3 對泥沙的影響

水利樞紐的建設導致水庫上下游河道的泥沙輸移及沉降模式必然性的被改變,從而影響到整條河流和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水庫蓄水后,上流河段的流速減緩,流入庫區(qū)的水流中的泥沙淤積下來,不僅給航道的運行帶來影響,庫容也因此被減小,導致了水庫運行效益的降低,水庫使用年限的減少。另外,河流上建壩,阻斷了天然河道,河流流態(tài)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泥沙的運動規(guī)律也發(fā)生改變,進而引發(fā)和導致整條河流上下游和河口水文特征的改變,這也是最大的生態(tài)問題之一。

4 給水質帶來的影響

水庫工程對于水體水質的影響是較為明顯的,總體來說一方面,由于庫內水體體積大,使得水流減慢,水體滯留在庫區(qū)的時間增長,這不僅對流入庫內的水體中懸浮物的沉降有利。沉淀后,水體硬度得到降低,也減小了因水體中堿性pH值增高導致的水體毒性增大。另一方面,庫內水流速的減小,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如,水與空氣中的氣體交換的速率和庫區(qū)及周圍污染物的遷移擴散力都會降低,富氧能力減弱,這對水庫自身自凈力是不利的。

5 對地質和土壤帶來的影響

建成后的水庫會導致沿岸地下水儲存的變化,上升后的地下水位浸沒周圍的土地,導致周圍土地鹽堿化、沼澤化。

浸沒在地下水中的土地,由于水的阻隔,其與空氣的通氣條件受到影響而減弱,導致土壤中原有微生物的減少、土壤肥力下降,從而影響作物的成長。另外,土壤中過量的水分致使植物根系呼吸、導致植物根系衰敗,而當地下水位上升到達耕作層時,土壤水分濕度過大,土地就會被沼澤化。

對地質帶來的災害影響:

水庫及周圍水壓增大,致使水壓作用力下巖石本身存在的裂痕縫隙與斷裂面產生,導致巖層與地殼間原有地應失去平衡,地震的誘發(fā)可能性增大。庫中水位的升高,導致岸坡土體抗剪強度降低,滑坡、塌方的發(fā)生及危險巖體失穩(wěn)的出現,從而出現庫岸滑塌。建成后的水庫,水體滲漏會給庫區(qū)周圍的水文條件發(fā)生改變,如果庫中為污水則極易造成周圍地下水體的污染。

6 對生物的影響

對陸地生物的影響主要包括:庫區(qū)淹沒和永久的工程建筑,對陸生動植物帶來直接甚至永久性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對庫區(qū)及周圍造成間接性的氣候變化、土壤沼澤化、鹽堿化等問題,并導致動植物結構、種類及生活等多方面的影響和變化。水庫的興建以及之后的蓄水會淹沒流域或沿岸地勢、海拔較低的農田、坡地、平原等,這對農業(yè)以及陸生生物帶來不利影響。

對水生生物來說,水利工程對于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直接而明顯。對水生物的影響最大的是在魚類的資源上:魚類的洄游路徑被阻隔。河流的梯度開發(fā),水庫大壩對江河截斷,都導致魚類加重或不能按照正常的周期和條件正常生活。水庫帶來了水體的水文變化,從而影響到不同棲息環(huán)境。

7 對人口遷移和土地利用的影響

人口遷移問題的影響也是不同的。但總的來說,水利工程會打破一定區(qū)域內人們長期建立起來并賴以生存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體系。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設中會帶來噪音、廢水、固體廢棄物等的污染,建設后還會由于周圍濕地的產生、增多,對蚊蟲等的滋生提供了條件環(huán)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總之,對于水利工程來說,其本質就是處理好生態(tài)問題,任何一項的水利工程都不應以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代價。水利工程建設就應以樹立和堅持和諧、綠色、科學的發(fā)展觀為基本理念,正確并從長遠利益角度處理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實現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水利工程的協(xié)調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汪恕誠.再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兼論大壩與生態(tài)[J].中國水利,2004,8.

[2]李忠強,李靜旭.淺議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tài)保護[J].中國科技信息,2007(14).

第8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同學們,你們知道4月7日是個什么日子,聰明的同學會想到我的講話主題,是的,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wèi)生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世界衛(wèi)生日主題演講稿,希望大家喜歡。

 

 

世界衛(wèi)生日主題演講稿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衛(wèi)生教育”。

同學們,4月7日世界衛(wèi)生日即將到來,標志著學校將進入健康的生活方式時期,為了健康,于個人首先要講衛(wèi)生。因為衛(wèi)生工作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所以大家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要積極主動地做好衛(wèi)生工作,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老師就跟大家講一講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的幾點:

1、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要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接觸公共物品后先洗手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和食物。

2、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

3、盡量少去人流大量聚集的地方。避免接觸流感類癥狀(發(fā)熱,咳嗽,流鼻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4、平時要注意鍛煉身體,早睡早起并保證充足睡眠,攝取足夠營養(yǎng),增強自身對抗各種疾病的免疫力。

5、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尤其不要在路邊小攤隨便購買食品,因為路邊攤是不衛(wèi)生的,各種塵埃、蒼蠅、不干凈的食品用具等都隱藏著很多有害細菌。

6、在個人衛(wèi)生習慣中,要養(yǎng)成勤洗手洗臉,換洗衣服。勤剪指甲,不隨便使用別人用過的生活用品,如毛巾、衣服、拖鞋、餐具等。

7、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凈后再吃,以免造成農藥中毒。

8、均衡飲食,隨氣候變化而增減衣服,定期運動,充足休息。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應該按照生活規(guī)律,三餐做到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特別是必須要吃早餐,不吃早飯對身體健康和學習精力都是不利的而且很容易導致低血糖。另外隨著天氣變化要適當增減衣服,不要著涼,俗話說春捂秋冬,最近老師發(fā)現很多身體不舒服的同學就是因為衣服穿得太少造成的。

9、在課堂上,有些同學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會不經意把手指或者筆放進嘴里,請同學們牢記“病從口入”這句話,改掉這種壞習慣。

10、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教室一定要注意開窗通風。

11、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看見污跡主動擦,發(fā)現紙屑主動撿,遇到垃圾主動掃,碰上亂扔主動管。”養(yǎng)成“文明清潔”的良好習慣,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美麗的校園。

同學們,美麗的環(huán)境需要我們共同營造,文明的習慣靠我們平時一點一滴地養(yǎng)成。讓我們行動起來,借本次“衛(wèi)生教育周”為契機,為創(chuàng)造一個美麗、清潔、健康的校園一起努力!

今天,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

世界衛(wèi)生日主題演講稿二

剛剛過去的4月7日,是“世界衛(wèi)生日”。所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講究衛(wèi)生,做健康的主人”。每年的世界衛(wèi)生日,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強調健康對于勞動創(chuàng)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今天,已經是第__個世界衛(wèi)生日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201_年世界衛(wèi)生日的主題確定為老齡化與健康,口號是“健康有益長壽”。它重點關注健康的身體如何有助于老年人度過圓滿和有益的一生,并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財富。

那么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參與到“做健康的主人”的活動中來呢?下面,我講四點,大家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積極主動做好衛(wèi)生工作,保持良好的正確的衛(wèi)生習慣,促進健康成長。

第一,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不隨便使用別人的生活用品,如毛巾、衣服、拖鞋、餐具等。遵守作息時間,做到起居有規(guī)律。

第二,均衡飲食,隨氣候變化而增減衣服,定期運動,充足休息。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應該按照生活規(guī)律,定時用膳,三頓飯做到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特別是早晨,我們有的同學就往往因為睡懶覺而不吃早餐,這對身體健康和學習精力都是不利的;還有的同學挑食偏食嚴重,有時休息天隨便吃點零食就當一餐,這對生長發(fā)育中的你們來講,也是及其有害的。同學們早晨起床后到戶外鍛煉,呼吸一些新鮮的空氣,伸伸腰,踢踢腿,跑跑步都是很有好處的。學校組織的廣播體操和大課間等室外活動是非常好的鍛煉機會,不要馬虎了事。

第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減少去空氣流通不暢、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教室一定要保持通風狀態(tài),讓門窗敞開,使空氣對流,把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隨著空氣排到外面去,避免造成室內有異味存在。同學們在校如果發(fā)現自己有任何不適,就要迅速告訴家長或老師。

第四,注意心理衛(wèi)生。我們在學習、工作、生活過程中,要做到緊張而活潑,保持愉快的心情。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找好朋友或老師傾訴一下或自我調節(jié),千萬不能一直悶悶不樂,這對身體也是有害的。

同學們,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注意提高衛(wèi)生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時刻注意個人衛(wèi)生,那么我們就會擁有美麗的生存空間,就會擁有健康的體魄,就會擁有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世界衛(wèi)生日主題演講稿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世界衛(wèi)生日與手機。

同學們,你們知道4月7日是個什么日子,聰明的同學會想到我的講話主題,是的,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wèi)生日,今年是68周年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強調健康對于工作、學習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為什么又聯系到了手機呢?上周,我在一個班上課,有一個同學的手機三次響起;上上周,一節(jié)計算機課老師統(tǒng)計有二十多位同學將手機帶進課堂,在這里我要告訴同學們的是:前不久,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首次將手機定義為可能致癌的物品,稱其與神經膠質瘤(一種腦瘤)有關聯。這也是世界衛(wèi)生首次為手機輻射定性。

2009年,瑞典及多個歐洲國家研究發(fā)現,用手機10年以上,可能會增加患腦癌和口腔癌的危險。荷蘭研究顯示,手機輻射與失眠、老年癡呆癥、兒童行為問題、男性不育等有密切關系。2010年3月,英國一名癌癥專家通過研究得出驚人結論使用手機致死人數將超過吸煙。這是迄今為止有關手機對健康危害的最嚴重警告。今年年初,法國和德國則警告人們不要過度使用手機,尤其是兒童。

其實,手機本身并不會傷害人體健康,罪魁禍首是手機釋放的輻射。手機天線輻射,其他依次為聽筒、鍵盤和話筒。

手機對健康的五大傷害:一是影響睡眠(手機輻射會讓你延遲入睡6分鐘,并將深度睡眠縮短8分鐘。),二是引發(fā)頸椎病,三是危害眼睛健康,四是分散注意,五是傷害聽力。

所以,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健康,請在未成年人時盡量不使用手機,尤其不把手機帶進和平的校園、教室和課堂!

世界衛(wèi)生日主題演講稿四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講究衛(wèi)生,做健康的主人。每年的世界衛(wèi)生日,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強調健康對于勞動創(chuàng)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今天,已經是第__個世界衛(wèi)生日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2021年世界衛(wèi)生日的主題確定為老齡化與健康,口號是健康有益長壽。它重點關注健康的身體如何有助于老年人度過圓滿和有益的一生,并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財富。

那么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參與到做健康的主人的活動中來呢?下面,我講四點,大家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積極主動做好衛(wèi)生工作,保持良好的正確的衛(wèi)生習慣,促進健康成長。

第一,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不隨便使用別人的生活用品,如毛巾、衣服、拖鞋、餐具等。遵守作息時間,做到起居有規(guī)律。世界衛(wèi)生日演講稿由提供!

第二,均衡飲食,隨氣候變化而增減衣服,定期運動,充足休息。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應該按照生活規(guī)律,定時用膳,三頓飯做到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特別是早晨,我們有的同學就往往因為睡懶覺而不吃早餐,這對身體健康和學習精力都是不利的;還有的同學挑食偏食嚴重,有時休息天隨便吃點零食就當一餐,這對生長發(fā)育中的你們來講,也是及其有害的。同學們早晨起床后到戶外鍛煉,呼吸一些新鮮的空氣,伸伸腰,踢踢腿,跑跑步都是很有好處的。學校組織的廣播體操和大課間等室外活動是非常好的鍛煉機會,不要馬虎了事。

第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減少去空氣流通不暢、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教室一定要保持通風狀態(tài),讓門窗敞開,使空氣對流,把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等氣體隨著空氣排到外面去,避免造成室內有異味存在。同學們在校如果發(fā)現自己有任何不適,就要迅速告訴家長或老師。

第四,注意心理衛(wèi)生。我們在學習、工作、生活過程中,要做到緊張而活潑,保持愉快的心情。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找好朋友或老師傾訴一下或自我調節(jié),千萬不能一直悶悶不樂,這對身體也是有害的。

同學們,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注意提高衛(wèi)生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時刻注意個人衛(wèi)生,那么我們就會擁有美麗的生存空間,就會擁有健康的體魄,就會擁有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世界衛(wèi)生日主題演講稿五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講究衛(wèi)生,健康你我》。

4月7日是世界衛(wèi)生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強調健康對于勞動創(chuàng)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學校是一個育人的搖籃,是一方純凈的沃土,校園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會的文明。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同時,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也是一個院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學校學生整體素質的一個反映。走進我們可愛的學校,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潔凈和美麗,一株株綠樹為我們提供新鮮的空氣,一棵棵小草和一朵朵小花為我們裝點校園。

但近來我們的草坪在哭泣,小花在落淚,地板和墻壁在!因為有的同學往地上亂丟果皮紙屑,有的同學摘花搖樹,有的同學踐踏草坪,有的同學在墻上亂涂亂畫,往校園的路上、地上、墻上亂吐口香糖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清潔、舒適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健康地成長,而美麗的環(huán)境需要我們共同營造,文明的習慣靠我們平時一點一滴地養(yǎng)成。在此,我向全體同學發(fā)出如下倡議:

一、少吃零食。吃零食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如零食中多余的熱量會使我們身體變得肥胖,零食中的色素和防腐劑會損害我們的健康。再者,同學們要注意適度消費,不亂花零用錢,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二、不亂丟果皮紙屑,不吃口香糖,不隨地吐痰。在墻壁上少留些腳印,在地上少吐塊口香糖,少扔些果皮,就少了一處衛(wèi)生死角,多了一方潔凈的樂園。要主動清理地面和墻壁上的污垢。

三、不踐蹋草坪,不摘花搖樹。小草也有生命,需要你我的共同呵護,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欣賞美麗。

四、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主動撿拾別人丟在地上的垃圾,養(yǎng)成文明清潔的良好習慣,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美麗的校園。

我相信,只要大家能夠拾起一片白色,就能裝點一寸綠蔭,只要大家盡一份自身一點微不足道的力,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潔凈的校園。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我們要做到看見污跡主動擦、發(fā)現紙屑主動撿、遇到垃圾主動掃、碰上亂扔主動管,語言美、行為美,不損壞一花、一草、一木,不浪費一滴水、一度電,不亂撕、亂扔、亂吐、亂畫。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做當代文明學生。

第9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1.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當今時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這樣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地理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幫助學生樹立人地和諧、因地制宜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科學理念。

2.是實現地理教育價值目標要求。在地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取向,實現地理教育價值目標的重要途徑。地理教育的價值目標,最重要的有二:其一是要讓學生擁有對終生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其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其積極參與協(xié)調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的活動。

如果說前者重點在于知識和技能傳授的話,那么后者的關鍵就在于觀念的形成了,因此在地理學科中的德育滲透對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以及實現地理教育價值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是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關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要求特別提到: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了解全球的環(huán)境與發(fā)展問題,理解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正確的全球意識;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關注我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的現狀與趨勢,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增強對資源、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增強關心和愛護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勢在必行。

二.德育滲透勢在必得

1.教材中蘊含豐富的素材。新教材強調基礎地理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觀念和觀點的教育以及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強調地理教育應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在地理教學中體現人文精神。仔細研究教材可以發(fā)現在現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1)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的國情教育素材。國情教育,是向學生傳授有關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況,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進行國情教育,要始終抓住人地關系這一主線,而這恰恰是貫穿高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線索。

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陸地自然資源、海洋資源、氣候資源、旅游資源、環(huán)境問題、工業(yè)、農業(yè)、交通、城市化、人口、國土整治等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善于挖掘,巧妙設計就能夠讓學生既了解我國國情的優(yōu)勢:遼闊的國土、壯麗的山川、富饒的物產、多樣的氣候,不斷發(fā)展的經濟建設……

同時,又實事求是地讓學生認識到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文化素質不高,人均資源少、資源浪費嚴重,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環(huán)境問題突出等國情劣勢,從而既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感,又激發(fā)他們的憂患意識和責任心。

(2)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的教育素材。辯證唯物主義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礎,物質觀、運動觀、聯系觀、發(fā)展觀教育 在現行高中地理教材中都可以找到恰當的載體。

例如物質觀,教材中涉及的內容()有“宇宙是物質的”、“大氣的物質組成”等;運動觀,涉及的內容有“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海水的運動”、“陸地水的循環(huán)和轉化”等;聯系觀,涉及的內容有“日、月、地三者的關系”、“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全球性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影響”等;發(fā)展觀,涉及的內容有“天體演化”、“全球氣候變化”、“海陸變遷和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的產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節(jié)普遍貫穿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這給教師挖掘教育點,抓住時機培養(yǎng)學生用唯物辯證法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辯證思維的素質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2.生活實踐中可得多彩的案例?!皩W習對生活有用和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是當代地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而地理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我們身邊蘊藏著豐富的與地理學科相關的案例。

就以我們生活的北京為例,北京的水資源現狀與問題、北京的旅游資源與旅游活動、北京的工業(yè)發(fā)展與變遷、北京的城郊農業(yè)發(fā)展現狀、北京城市交通現狀及問題、北京的城市化及其問題、北京的城市規(guī)劃的變遷、北京的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北京的氣候變化、北京的自然災害與環(huán)境問題等等,這些我們每天接觸到的現象和問題與我們所學的地理課程有著密切聯系,都可以成為我們學習地理的真實案例。

如果我們把視野再擴大,在地球上,我們所聽到、看到和所發(fā)生的事只要與地理學研究的內容有關都可以成為我們學習地理、進行德育滲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動、形象、真實、有說服力。

三.德育滲透的實踐途徑

1.適時滲透潤物無聲。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把目光的焦點集中在如何讓學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滲透有關情感、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但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幾句簡單的話就可以水到渠成。

2. 深入挖掘巧設案例。高中地理教材側重于對地理基本原理的闡述,有些原理過于抽象,如果我們能夠深入挖掘,為這些基本原理找到合適的案例載體,并將資源觀、環(huán)境觀、發(fā)展觀融入其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3.親身體驗自我教育。情感價值觀的形成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內化過程,在地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是讓學生們在親身體驗中自我感悟,在老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中自我教育。

高中地理雖然不像初中地理那樣有豐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只要我們在頭腦中始終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這一意識,善挖掘、巧設計,許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適合的切入點。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德育滲透的過程中,要避免過于偏重理論的講解,而多從學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上多做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