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泡沫經濟的特征范文

泡沫經濟的特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泡沫經濟的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泡沫經濟的特征

第1篇:泡沫經濟的特征范文

泡沫經濟是現代金融經濟的一種重要表現,深入分析這種經濟的基本內涵及其形成發(fā)展的原因,并對當代中國金融經濟中的泡沫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對于把握中國經濟現狀及其走向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現代金融經濟中,一定程度的泡沫經濟對金融經濟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如果整體經濟出現金融化、泡沫化,那么經濟發(fā)展就面臨著危險的境遇。因此,在經濟改革進入關鍵時期的中國,預防金融經濟的泡沫化是中國經濟發(fā)展中必須注意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一、泡沫與泡沫經濟

“泡沫”(Bubble)是經濟學研究中的一個富有特色而又具有重要意義的范疇,中外經濟學家在談論經濟問題時都會涉及這一范疇。著名經濟學家P?全德爾伯格對經濟泡沫問題研究有著獨特的貢獻,他的著作《“泡沫”的故事―――金融投機歷史回顧》就是對經濟泡沫狀態(tài)的深刻描述。在實踐中,最早的泡沫經濟出現在1720年的英國,當時英國發(fā)生了“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即當時的南海公司因獲得英國政府的默許、支持和授權而對西班牙的貿易進行了壟斷,之后就對其利潤增長狀況進行不符實際的鼓吹,進一步引起人們購買南海股票的熱潮。但是,由于這種經濟是建立在炒作、鼓吹的基礎之上的,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非正常膨脹之后,其股價大幅下跌,導致經濟過度膨脹之后的必然破滅。類似的事件還有發(fā)生在荷蘭的“郁金香事件”和發(fā)生在法國的“約翰?勞事件”,等等。

具體來講,泡沫經濟就是指經濟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一種像泡沫一樣的狀態(tài),表面看起來十分繁榮,但是由于缺乏實體經濟的內涵支撐,最終會有破滅的一天。并且,泡沫經濟還表現為由于過度投機而使得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嚴重偏離,進而導致經濟隨著商品價格大起大落,特別表現為暴漲與暴跌的起伏不定。泡沫經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資金過度地集中在某一個部門、每一種行業(yè)、每一種商品,在這些特殊領域中反復轉手運行,導致部門、行業(yè)、商品經濟在某一特殊時期內出現扭曲膨脹而致使基礎性的生產部門因資金短缺而出現經濟衰退。

隨著經濟發(fā)展進入到現代社會,市場經濟中的各種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開始大量出現并形成熱潮,價值現代市場經濟的自由化、國際化不斷增強,泡沫經濟形成和發(fā)生的幾率大大提高,其波及的范圍也更為廣泛,相應地,這種泡沫經濟的危害程度也更大,對其處理難度也更加復雜。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發(fā)展速度的加快,國際化程度的增強,金融市場的發(fā)展,尤其是在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中國學者對泡沫經濟問題進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二、現代金融泡沫經濟形成原因

從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來看,泡沫經濟總是由于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虛擬經濟過度偏離了實體經濟,造成市場中的虛擬經濟成為了主體,而實體經濟的發(fā)展受到擠壓、限制,其結果是虛擬資本所產生的虛擬價值遠遠超過現實資本所產生的價值,經濟看似繁榮,實則不堪一擊。

在分析現代金融泡沫經濟形成發(fā)展的原因時,首先應明確兩個基本概念:虛擬資本(Fictitious Capital)和現實資本(Actual Capital)。所謂虛擬資本,就是指那些有價證券,包括債券、不動產抵押單、股票等,它是能夠給股票等有價債券持有者帶來一定收入和回報的資本形式;所謂現實資本,則是指在經濟發(fā)展中的一種實物形態(tài)的資本,主要表現為生產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其實,經濟發(fā)展中如果主要以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來運行,那么泡沫經濟產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這主要是因為以實物形態(tài)而存在的資本形態(tài)。而當經濟發(fā)展以虛擬資本運動為主的時候,泡沫經濟就非常容易產生。泡沫經濟最容易在金融領域形成,并且由于金融業(yè)與房地產業(yè)總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土地作為不動產,土地的價格構成特征使得土地的資本具有虛擬資本的性質。因此,泡沫經濟與房地產業(yè)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金融經濟泡沫與房地產泡沫是一對孿生兄弟。

那么,為什么金融市場上較容易產生和存在泡沫經濟呢?在當前金融經濟中,泡沫經濟涉及不充分信息、交易費用、外部性、非理性預期等眾多新概念,各種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創(chuàng)新頻繁出現,導致金融市場的運行和交易活動非常容易脫離實體經濟。在實體經濟中,成本價格是實體經濟的基礎,而在金融經濟中,它以預期定價為經濟模型。金融市場上較容易產生和存在泡沫經濟,這與泡沫經濟本身的雙重性有關。也就是說,在經濟發(fā)展日益現代化、國際化和自由化的今天,一定程度的泡沫經濟有利于資本集中,這種集中是對市場競爭和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的,但是泡沫經濟終歸是一種虛擬經濟,其中主要存在的是不實因素和投機因素。因此,一旦這種經濟過度發(fā)展,其后果也是非常嚴重的。具體來講,嚴重的泡沫經濟形成和發(fā)展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的原因是社會原因,即在經濟發(fā)展速度較快的時期出現了經濟的整體繁榮和經濟宏觀環(huán)境較為寬松,這種繁榮局面和寬松環(huán)境極易為資金炒作提供機遇。所以,泡沫經濟一般總會發(fā)生在國家對銀行政策比較寬松、自由的經濟體中。也就是說,在商品經濟出現周期性的蕭條之后,政府為了刺激經濟發(fā)展,主動降低銀行利息,放松銀根,通過這種方式來刺激投資和消費需求以帶動經濟增長。于是,那些有閑散資金的市場主體就會把資金投放到那些有保值增值潛力的資源上,這就為泡沫經濟提供了社會基礎。

第二個方面的原因就是對泡沫經濟形成和發(fā)展的預先調控和及時約束機制不夠。也就是說,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未能對那些有可能導致泡沫經濟的投機活動進行監(jiān)控、監(jiān)督和制止,尤其是對投機過程中的貸款支付活動缺乏監(jiān)控機制。但是,到目前為止,這種監(jiān)控機制無論是在銀行還是在政府都難以有效地建立起來。這是由于銀行只是收付中介,而政府又難以對企業(yè)之間的交易活動進行干涉,甚至還容易被這種投機所形成的虛假繁榮而迷惑。

三、當代中國金融經濟中的泡沫問題

通過對金融經濟中的泡沫經濟的內涵及其形成發(fā)展原因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金融經濟發(fā)展過程中,適當地存在一些泡沫,對于促進經濟活躍和繁榮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經濟中存在過多的泡沫,并進一步形成泡沫經濟,那么這種缺乏實體經濟支撐的經濟必然會有破裂、崩潰的一天,最終造成金融危機,給經濟發(fā)展帶來致命打擊。因此,中國經濟發(fā)展必須對金融經濟中的泡沫采取非常謹慎的態(tài)度。正確認識中國金融經濟中的泡沫問題,對于把握中國經濟發(fā)展現狀和促進中國經濟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泡沫問題主要表現為股票泡沫和房地產泡沫。所謂股票泡沫,就是股票的市場價格與其內在投資價值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與泡沫絕對額、經濟總量、金融資產總量之間的關系有關。同時,股票市場同樣遵循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規(guī)律,一旦大量資金流向股票市場,那么股價與公司未來業(yè)績就會形成較大差距,盈率也會出現太高態(tài)勢,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泡沫。這種股市中的資金供給與股價發(fā)生波動之間的關系在中國金融經濟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只要資金放開,股價立即就會發(fā)生變化。加之中國股票市場中的機構投資者不斷崛起并發(fā)展壯大,他們對經濟學家、股評家以及一些媒體發(fā)生日益緊密的聯系,這極其容易發(fā)生投機行為。因此,確保機構投資者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預防中國股票泡沫的一個主要方面。所謂房地產泡沫,這是與金融泡沫密切相關的一個問題,它甚至是泡沫的一個核心載體。尤其是近幾年以來,中國政府、學者和老百姓對中國房地產業(yè)到底有沒有泡沫,如果有,這個泡沫到底有多大等問題都十分關心。隨著買房難問題的日益突出,有學者就指出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成分很多,人們購房的能力與房價之間的差距過分懸殊,一般工薪階層要儲蓄30-40年才能買到一套住宅。但也有人認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高,土地資源有限,房地產價格比較高是必然現象,中國房地產不存在泡沫。但是,房地產價格與金融系統(tǒng)的關系值得深思和重視,中國的房地產需求主要是依靠銀行貸款的支撐,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泡沫與中國金融市場有著緊密的聯系,這對中國房地產泡沫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彼得?紐曼,默里?米爾蓋特,約翰?伊特韋爾.新帕爾格雷夫貨幣與金融大辭典[Z].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2]羅伯特?希勒.非理性繁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第2篇:泡沫經濟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實體經濟;虛擬經濟;經濟虛擬化;泡沫經濟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4-0007-02

一、對虛擬經濟概念的界定

國外對虛擬經濟的界定大體有三種范疇。(1)用Fictitious Economy 來表述,是指股票、債券、期權、期貨等虛擬資本的持有和交易;(2)用Virtual Economy來表述,是指以信息技術為工具所進行的經濟活動,也稱信息經濟或數字經濟;(3)用Visual Economy來表述,是指采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建立經濟模型對實際經濟運行過程進行的模擬。目前國內學者對虛擬經濟的界定大都屬于第一種范疇,大致可以歸結為三種觀點:(1)“虛擬經濟是指與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tǒng)為主要依托的循環(huán)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貨幣資本不經過實體經濟循環(huán)就可以取得盈利。簡單地說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成思危,2002)。這一虛擬的經濟系統(tǒng)的構成可以比喻為:虛擬經濟的產品就是各種金融工具――股票、債券、期貨、期權及各種金融衍生產品,虛擬經濟的工廠就是各種金融機構,虛擬經濟的交換場所就是各種金融市場。(2)虛擬經濟是以資本化定價行為為基礎的價格系統(tǒng),是觀念支撐的價格體系(劉駿民,2003)。(3)虛擬經濟就是金融(李揚,2003)。持這一觀點的學者們認為,金融是虛擬經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作者認為,第一種范疇更為合理。該概念反映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活動的共同之處:追求價值增值。同時又揭示了虛擬經濟價值增值的特點。第二種觀點沒有體現出虛擬經濟活動的本質屬性。第三種觀點雖然反映了金融是虛擬經濟運作的主要組成部分,但虛擬經濟并不等同于金融,金融中的許多活動的價值增值過程是直接參與了實體經濟的運作的,其增值過程并不是“虛擬”的?;谝陨戏治?對虛擬經濟作如下定義:虛擬經濟是以金融系統(tǒng)(金融機構、金融工具、金融市場)為主要依托,相對獨立于實體經濟的一種虛擬資本獨立化運動和價格決定的經濟形態(tài)。其本質內涵是虛擬資本以增殖為目的進行獨立化運動的權益交易。

二、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分析

(一)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是相對獨立的兩個經濟范疇,二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的基礎,決定虛擬經濟,同時,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有反作用。

1.從起源的角度看,虛擬經濟產生源于實體經濟發(fā)展的內在需求。根據經濟理論,商品經濟的運行規(guī)律都隱藏在商品中。因此,分析虛擬經濟也應從剖析商品開始。通過剖析可知,能夠虛擬化的只能是商品的價值形式。用貨幣表示的商品價值形式即價格是其后一切價值符號的根源,同時也是以虛擬資本為代表的價值符號的根本基礎。隨著商品經濟進一步發(fā)展,伴隨著信用制度、股份制度、資本市場的產生與發(fā)展,“每個確定的和有規(guī)則的貨幣收入都表現為資本的利息,而不論這種收入是不是由資本生出。貨幣收入首先轉化為利息,有了利息,然后得出產生這種貨幣收入的資本?!?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526頁,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隨著收入的資本化,虛擬資本便產生并發(fā)展起來,在此基礎上,虛擬經濟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2.從經濟運行狀況看,虛擬經濟運行狀況取決于實體經濟的運行狀況。如果實體經濟運行狀況良好,則虛擬經濟必然茁壯成長;反之,假如宏觀經濟不景氣、微觀經濟缺乏活力、結構失調等因素使實體經濟出了問題,那么虛擬經濟最終必然萎縮。

3.從發(fā)展的角度看,虛擬經濟發(fā)展的規(guī)模與程度取決于實體經濟的規(guī)模與程度。作為虛擬經濟載體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是實體經濟中經濟主體根據實體經濟中資金的需要而發(fā)行的,因而發(fā)行的規(guī)模是由實體經濟決定的。有價證券的發(fā)行制約著證券二級市場的交易規(guī)模。盡管虛擬資本中衍生金融工具的發(fā)展與實體經濟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它依托于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因而也取決于實體經濟的規(guī)模與需要。

(二)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雙重影響

虛擬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是適應實體經濟的需要而產生,可以促進實體經濟的發(fā)展,也可能制約實體經濟的發(fā)展,使國民經濟發(fā)生動蕩和危機的可能性增加。

1.積極影響。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其產生和發(fā)展有力地推動了實體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第一,虛擬經濟可以看成是實體經濟的貨幣蓄水池,它既可以吸收大量的實體經濟的過剩資金,也可以補充實體經濟流動性的不足,從而化解實體經濟的物價不穩(wěn)定的壓力。資金是實體經濟的“血液”。虛擬經濟以其高流動性和高獲利性吸引著大量暫時閑置和零散的資本投入到股票、債券和金融衍生品等虛擬資本上,沉淀資本由此投入到實體經濟中,滿足實體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資金需要。而虛擬資本的便利流動性, 加速了貨幣資金的周轉、轉移和結算的速度, 也提高了實體經濟運行的效率。由于金融市場上融資渠道拓寬、融資技術提高、融資方式靈活、融資成本下降,可以在時間、數量、期限、成本等方面同時滿足生產者的要求,使儲蓄和投資在數量上和時間上都進了一大步,為實體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融資支持,加速實體經濟的發(fā)展。

第二,虛擬經濟提供了分散經營風險的工具,降低交易成本。金融產品的不斷創(chuàng)新使個體風險趨于分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分散實體經濟的風險。如經營者可以采用發(fā)行股票的方式將經營風險分散到各個投資者身上;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產生的最初的動機就是為了套期保值和轉移風險;虛擬資本的多樣性、可轉換性和高流動性又使企業(yè)能夠以比較低的風險成本實現實物資本存量的累積。

第三, 虛擬經濟可以通過財富效應使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增加。股市上漲等造成的財富效應能夠有效擴大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推動實體經濟增長。此外,金融市場的活躍,也會帶動企業(yè)投資需求的增加。由此,虛擬經濟從兩個方面給實體經濟提供強勁的需求拉動力,并通過擴大的乘數效應拉動實體經濟增長。

第四,虛擬經濟可以促進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產業(yè)結構升級。通過股票等有價證券,能夠使社會資本迅速從效益低的領域流向效益高的領域、從效益差的企業(yè)轉向效益好的企業(yè),并按照利潤最大化的原則不斷地對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和重組。這樣,虛擬經濟對資金的配置效應增強從而引導實體經濟對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通過虛擬經濟活動可以對企業(yè)形成一種壓力,使資金和社會資源得到優(yōu)化組合,形成合理的產品結構、技術結構以至產業(yè)結構,從而促進實體經濟的協調和健康發(fā)展,提高整個實體經濟效益水平。

2.消極影響。虛擬經濟的發(fā)展必須與實體經濟發(fā)展相適應,虛擬經濟的超前發(fā)展,會引發(fā)泡沫經濟,而泡沫經濟破裂又會引致金融危機,阻礙實體經濟發(fā)展。

(1)虛擬經濟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不確定性和投機風險性。虛擬貨幣一旦以膨脹的信用化形態(tài)進入生產或流通領域,虛擬經濟就滲入了實體經濟,并形成了兩者之間的互動。這一互動增加了實體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2)當虛擬經濟過度膨脹時,會阻礙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降低資源利用率。(3)虛擬經濟的過度擴張會引發(fā)泡沫經濟,導致對實體經濟的巨大破壞。(4)虛擬經濟的跨國擴張嚴重危及世界經濟安全,特別是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實體經濟造成巨大沖擊。經濟全球化和金融業(yè)務國際化、自由化,使國際資本流動急劇增長和快速擴張。特別是在金融創(chuàng)新的推動下,以各種對沖基金為主的國際投機資本也應運而生,嚴重威脅全球金融安全。

三、正確認識和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1.充分認識適度發(fā)展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正確認識和對待虛擬資本、虛擬經濟,不能因為它們有可能產生泡沫經濟或導致金融動蕩而限制其發(fā)展。應該認識到,虛擬經濟是市場經濟與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現代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它意味著經濟形態(tài)的多樣性和高級化。

2.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膨脹演變成泡沫經濟對實體經濟產生消極影響。正確處理實體經濟、虛擬經濟的關系,把握好虛擬經濟發(fā)展的“度”,使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fā)展形成良性互動。泡沫經濟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投機雖然是重要的原因和導火線,但實體經濟的內在失衡才是導致泡沫經濟的根本原因。投機是泡沫破裂乃至引發(fā)金融危機的催化劑,是外在原因;而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和泡沫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出現問題才是內在的原因。所以,我們一定要打牢實體經濟的基礎,把握好虛擬經濟發(fā)展的“度”,使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fā)展形成良性互動。

3.注意防范和控制中國經濟的泡沫風險,抓緊化解已形成的過度經濟泡沫。中國實體經濟運行的泡沫風險主要有:房地產泡沫、股市泡沫和國有企業(yè)較大面積虧損造成的泡沫。集中反映在銀行的巨額不良貸款上。

4.建立經濟預警系統(tǒng),增強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完善市場法規(guī),加強金融監(jiān)管。為了使虛擬經濟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防止泡沫經濟的產生,應加強對虛擬經濟運行的監(jiān)控,控制其與實體經濟的偏離度,使虛擬經濟形成的資產、交易量與實體經濟的對應從發(fā)散變?yōu)槭諗?促進與實體經濟運行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孫耀乾.論虛擬經濟的特征及對實體經濟運行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07,(4).

[2]段進朋,李剛,索紅云.虛擬經濟的作用及影響[J].生產力研究,2006,(11).

[3]劉駿民.從虛擬資本到虛擬經濟[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4]李多全.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系探析[J].理論前沿,2007,(17).

[5]成思危.虛擬經濟論叢[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3.

[6]李方.金融泡沫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8.

[7]李揚.關于虛擬經濟的幾點看法[J].經濟學動態(tài),2003,(1).

第3篇:泡沫經濟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實體經濟;虛擬經濟;泡沫經濟

一、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涵義

實體經濟是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生產、銷售及提供相關勞務服務的經濟活動,不僅包括農業(yè)、交通運輸業(yè)、能源、建筑業(yè)、郵電業(yè)等物質產品生產活動,也包括商業(yè)、教育、文化、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

虛擬經濟的概念是由馬克思的虛擬資本衍生而來的,它是指股票、債券以及金融衍生品等各種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tǒng)為主要依托的循環(huán)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簡單地說,虛擬經濟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虛擬經濟運行貫穿于企業(yè)債券市場、財政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借貸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等五大市場。虛擬經濟是虛擬資本的持有與交易活動,只是價值符號的轉移,相對于實體經濟而言,其流動性很高。隨著現代電子信息和網絡技術快速發(fā)展,股票、有價債券等虛擬資本無紙化、電子化,交易在瞬間即可完成。

假定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且其行為完全理性,但是現實中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Herbert Simon)所指出,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只能是有限理性的,由于人們受到信息和知識的限制,難以了解和預測各種可能的結果,通常只是根據主觀判斷進行決策,而且在決策時,也難以考慮所有可能的方案,此外。人們的價值觀和周圍人們的言行也會影響其決策的正確性。這樣,我們將投資者分為理性投資者與噪聲投資者兩大類型。

虛擬經濟的發(fā)展是靠人們樂觀的心理預期來支撐的。如果虛擬經濟中沒有投機、泡沫和風險,就不是虛擬經濟。當交易者都是理性投資者,都能準確的預測未來收益,那么虛擬資本價值就是固定的,也就不會有交易量了。在噪聲交易者占主體的市場環(huán)境中,每位交易者也是理性的,都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正是這種趨利行為,投機者不是看未來收益的折現,而是看買賣差價,買賣差價的存在依賴于一部分人對未來有樂觀的估計,所以他們購買的價格才會超過其理性價格,而有投機就會有泡沫,就是上市交易價格與理性價格之差,有泡沫必然會有風險,這種風險就是主觀風險。這種風險有正反饋作用,很容易被放大。由于虛擬資本市場發(fā)生小規(guī)模的外部沖擊可能最終導致實體經濟發(fā)生大幅波動,其中的傳導機制被稱為“金融加速器”。

二、虛擬經濟運行不同于實體經濟的特征

虛擬經濟是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產生的,實體經濟第一性的,虛擬經濟第二性的,但是虛擬經濟具有不同于實體經濟的特征。

(一)高流動性

實體經濟活動的實現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無論信息技術多么發(fā)達,其從生產到實現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時間,而虛擬經濟只是虛擬資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動,只是價值符號的轉移,相對實體經濟而言,其流動性很高,現代電子信息和網絡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巨額虛擬資本交易在瞬間即可完成。

(二)高風險性

虛擬經濟在發(fā)揮風險分散和風險規(guī)避功能的同時,自身卻蘊藏了巨大的風險。因為虛擬資本價格的決定并非像實體經濟產品價格均衡過程一樣遵循價值規(guī)律。而取決于公眾的主觀預期,所以價格波動劇烈。

(三)高投機性

正因為虛擬資本價格的不穩(wěn)定和不可預測,一部分風險偏好者得以利用“賤買貴賣”獲取利差?,F代電子信息和網絡技術更使投機活動如虎添翼,增大了虛擬經濟的風險。

(四)不穩(wěn)定性

虛擬經濟自身具有的虛擬性,使得各種虛擬資本在市場買賣過程中,價格的決定并非像實體經濟價格決定過程一樣遵循價值規(guī)律,而是更多地取決于宏觀經濟環(huán)境、行業(yè)前景、政治環(huán)境等許多非經濟因素,這增加了虛擬經濟的不穩(wěn)定性。

三、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現代經濟有兩個“輪子”,一個是虛擬經濟,一個是實體經濟。雙輪驅動,使現代經濟比單靠實體經濟獨輪推進的傳統(tǒng)經濟馬力更大,效率更高,發(fā)展速度更快。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必須發(fā)展虛擬經濟,做實實體經濟,使兩個“輪子”必須按比例協調發(fā)展,虛擬經濟的滯后發(fā)展會阻礙實體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而其超前發(fā)展則容易引起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是指虛擬經濟規(guī)模和發(fā)展速度超過實體經濟規(guī)模和發(fā)展速度所形成的經濟虛假繁榮現象,當某種資產被預期價格將上漲而成為集中追捧的對象時,大量的買入使市場價格攀升,以至于實際資產價格嚴重偏離理論上的價格,形成泡沫經濟;而一旦價格上漲的預期發(fā)生逆轉,價格暴跌,泡沫破滅,并引發(fā)金融危機,乃至整個社會經濟衰退。

虛擬經濟系統(tǒng)作為整個經濟系統(tǒng)的一個子系統(tǒng),是社會關系直接以市場為載體的直接體現。隨著經濟的演化,虛擬經濟的穩(wěn)定成為監(jiān)控宏觀經濟穩(wěn)定的核心內容:

第一,隨著金融虛擬化的加深,一方面,虛擬經濟的價值系統(tǒng)不再完全依賴于實體經濟系統(tǒng)而逐步取得相對的獨立性――實體經濟對虛擬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弱;另一方面,虛擬經濟的價值系統(tǒng)通過對社會整體價值關系產生作用,從而對實體經濟的價值系統(tǒng)的影響越來越強。

第二,實體經濟的價格主要受制于資源稟賦的約束,比較穩(wěn)定,波動的周期長:而虛擬經濟的價格是由心理預期支撐的,所以波動性大而且周期短,不穩(wěn)定性是虛擬經濟的常態(tài),比較敏感,容易引發(fā)社會價值系統(tǒng)危機,所以,虛擬經濟的穩(wěn)定性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第三,虛擬經濟的配置資金作用,而在市場經濟當中,實體經濟的生產、流通、消費都是以資金為導向的,虛擬經濟的活動對實體經濟的活動起著引導和制約的作用。

因此,在當代經濟系統(tǒng)中,虛擬經濟穩(wěn)定成為監(jiān)控宏觀經濟風險、保持現代經濟系統(tǒng)穩(wěn)定的關鍵。我們的目標是:使虛擬經濟帶來的“收益最大化”,同時使虛擬經濟產生的“風險最小化”。

四、研究虛擬經濟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建議

2007年是實施十一五規(guī)劃的第二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推進和資本市場不斷完善,為了推進我國虛擬經濟的發(fā)展,要從我國實體經濟實際情況出發(fā),按照實體經濟的要求和條件,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創(chuàng)新,逐步推進虛擬經濟的發(fā)展。要發(fā)展虛擬經濟,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既要創(chuàng)造條件,因勢利導推動虛擬經濟的發(fā)展,又要加強管理,防范風險。我國一方面存在實體經濟發(fā)展不足的情況。不利于實體經濟對虛擬經濟促進作用的發(fā)揮:另一方面,要防止虛擬經濟過度膨脹變?yōu)榕菽洕鷮嶓w經濟的消極影響,正確處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

(一)加快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

宏觀經濟結構不合理是中國經濟發(fā)展中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產業(yè)結構層次低,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不協調,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這是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不高、經濟社會發(fā)展存在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我們只有著力解決好結構不合理問題,才能持續(xù)擴大國內市場的需求,增加生產的有效供給,促進各行各業(yè)的全面發(fā)展,顯著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統(tǒng)籌城鄉(xiāng)、區(qū)域協調發(fā)展,做實實體經濟。

(二)從根本上轉變已有的經濟增長方式

要從推動科技進步、深化體制改革、加強科學管理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著力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物質消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堅持節(jié)約發(fā)展、清潔發(fā)展、安全發(fā)展,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更要重視和加強虛擬經濟領域的宏觀調控。充分而有效的發(fā)揮資本市場的要素配置作用,以資本市場的活躍與穩(wěn)定來保證國民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

(三)合理發(fā)展虛擬經濟,保持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協調發(fā)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我國今后不但要加快發(fā)展以股票、債權為主要代表的虛擬資本,還要增加各種有價證券的上市交易量,而且要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展金融衍生工具,同時加強政府宏觀調控的職能,積極支持并鼓勵我國經濟環(huán)境服務于我國實體經濟發(fā)展的金融創(chuàng)新業(yè)務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虛擬資本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作用。

(四)大力培養(yǎng)金融人才,提高金融監(jiān)管水平,建立經濟預警系統(tǒng),增強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完善市場法規(guī),加強金融監(jiān)管

第4篇:泡沫經濟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泡沫;房地產泡沫;評價體系

1.國內外關于泡沫研究現狀述評

“泡沫”一詞最早用來形容如1636-1637年發(fā)生在荷蘭的郁金香狂熱、十八世紀巴黎出現的“密西西比泡沫”及倫敦出現的“南海泡沫”等事件。所有這些現象都如《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對“泡沫”所做的描述:“一種資產或一系列資產的價格在一個連續(xù)過程中的急劇上漲,初始的價格上漲使人們產生價格會進一步上漲的預期,從而又吸引新的買者—這些人一般是以買賣資產謀利的投機者,對資產的使用及其盈利能力并不感興趣。

對房地產業(yè)泡沫狀況的評價,國外可供借鑒的理論主要是對房地產泡沫實證檢驗的研究,Abraham and Hendershott在1993年和1996年對美國的房地產市場泡沫進行的實證檢驗; Helbing和Terrones(2003)等學者對房地產泡沫的識別、房地產泡沫對國民經濟的危害以及如何降低房地產泡沫的危害都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傮w來說,國內外土地制度、產權制度等有所不同,我們不能簡單的照搬其中的某些理論,然而這些研究對于我們科學構建識別房地產泡沫的理論模型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到目前為止,國內經濟學界還沒有就經濟泡沫與泡沫經濟的概念達成一致,多數學者都把經濟泡沫(或者簡稱為泡沫)與泡沫經濟的概念混為一談。崔華偉; 趙莉(2011)認為巨額土地出讓金最終轉嫁到房價中,這構成了房產泡沫大廈的地基;銀行信貸擴張、過剩的流動性,參與了房地產建設、銷售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它們構成了房產泡沫大廈的主體。楊寬欣,李明(2010)認為,泡沫經濟是指某一經濟領域出現的交易價格過分異常,交易價格不斷上漲,嚴重偏離正常的合理定價,是社會資源嚴重畸形配置的一種經濟現象。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泡沫以及泡沫經濟的認識,然而,泡沫現象是一種復雜的經濟現象,在很多情況下它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因此,僅僅用某一個理論來解釋并不能說明泡沫現象的整體。

2.關于房地產泡沫評價的研究

目前對如何衡量房地產泡沫尚無標準。由于房地產的獨特性,房產需求和供給及監(jiān)管環(huán)境的復雜性,以及缺少長期的高質量的房產數據時間序列,使得識別房產泡沫的難度加大,房價的波動性及各地價格的差異性,也使得標準的資產定價理論失去了解釋的基礎。

從學者們已作的研究看,測度房地產泡沫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統(tǒng)計檢驗法、指標法、收益還原法市場修正法等。

2.1統(tǒng)計檢驗法是利用計量統(tǒng)計學原理建立數學模型對房地產價格的變化進行統(tǒng)計分析,當房地產市場上無經濟泡沫時,房地產價格變化比較有規(guī)律,統(tǒng)計分析可以找到統(tǒng)計規(guī)律;而當經濟泡沫存在時,由于經濟泡沫使得價格大起大落,從而使得統(tǒng)計規(guī)律失常。統(tǒng)計檢驗法的基本思路是把市場價格可以用未來預期收入的理性預期貼現值來解釋的情況作為零假設。這樣,一旦拒絕零假設,就認為可能存在泡沫。統(tǒng)計檢驗法可以分為四種:方差檢驗法,單位根與協整檢驗法,投機度檢驗法,設定性檢驗法。

張朝洋(2011)將房地產基礎價值看作一種狀態(tài)變量,借助于協整理論,建立基于房地產供求的SSpace模型,并利用卡爾曼(Kalman)濾波進行參數估計,對中國1995~2007年間的全國性房地產進行了基礎價值測度,闡明了全國性房地產泡沫的周期性特征。李丹美(2007)對近17年來中國商品房平均價格和房地產投資進行了協整分析, 實證結果是: 各種因素如投機以及地方政府的逐利行為導致了市場需求的虛增, 從而抵消了房地產投資對于房價的影響。吳地寶(2007)從房地產泡沫的內涵、特征和運行機理分析,選取了理性泡沫模型,采用直接指標法和間接檢驗法進行實證檢驗。

2.2指標法是根據某個指標的值來判斷房地產試產是否存在泡沫。對于指示指標的選取,不同的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眾多指標。尤明(2011)通過選取不同的指數對北京市2003~2009年的房地產泡沫進行了分析。認為不同的指數由于性質各異,所以可能導致分析所得結論差距較大甚至完全相反,因而影響了這些指數的評價效率。周方明(2006)按照各個指標在顯示房地產泡沫中的方式的不同,把所有的指標歸為五類:預示指標、指示指標、滯后指標、信貸指標和伴生指標。選取指標主要包括三步:(1)選取指標;(2)各項指標的評價標準;(3)泡沫系數的合成。鄭子蹼(2004)在袁賢禎的研究基礎上,對這些指標進行了調整,同樣也使用了三類指標構造了一個新的指標體系。胡瑾卿、張大亮(2004)利用泡沫評價指標體系和消費者信心指數,構建了二維的房地產泡沫測評體系,利用1996-2004年杭州統(tǒng)計年鑒的數據,測算了杭州市1996-2003年的房地產指標數據,認為杭州市房地產的泡沫值介于輕微泡沫和中重泡沫之間。

2.3收益還原法是一種評估收益性房地產價格的基本方法。要度量其大小,一般認可的是用預期未來的房地產收益的現值與房地產現實價格相比較來進行。收益還原法的基本原理是:房地產的價格等于房地產未來凈收益的現值之和。其基本評估程序是確定一個折現率,把未來各期的純收益換算為現值,而這個折現值就代表了房地產正常合理的理論價格。現實價格高于理論價格的部分就代表了房地產泡沫。王雪峰(2005)利用Ramsey模型,采取邊際收益法計算房地產的基礎價值,將實際價格同基礎價值比較,若實際價格超過基礎價值即認為存在正泡沫,反之則認為存在負泡沫。

2.4市場修正法,洪開榮(2001)提出了計量經濟泡沫的“空置率修正法”,以反映市場供求差異的物業(yè)空置率為計量基礎,然后考慮宏觀經濟狀況、房地產業(yè)狀況和市場交易狀況進行修正,從而估計出房地產泡沫的數值,采用的計算公式是:

房地產泡沫系數=物業(yè)總空置率×經濟增長修正系數×產業(yè)貢獻修正系數×交易狀況修正系數

在這里,經濟增長修正系數等于上期的(1+GDP增長率)除以本期的(l+GDP增長率)。產業(yè)貢獻修正系數等于上期的(1+房地產業(yè)增長率)除以本期的(1+房地產業(yè)增長率)。交易狀況修正系數等于上期的(1+個人購房比例)除以本期的(1+個人購房比例)。因此房地產泡沫的度量系數為:

年度泡沫系數=總空置率×{上年度(1+GDP增長率)/本年度(l+GDP增長率)} ×{上年度(1+房地產業(yè)增長率)/本年度(l+房地產業(yè)增長率)} ×{上年度(l+個人購房比例) /本年度(l+個人購房比例)}

2.5評論:

上述檢驗方法從不同角度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進行了泡沫存在性檢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現狀。由于對房地產泡沫的理解角度不同,而產生了諸多的檢驗方法,導致檢驗結果各異,甚至有些結果大相徑庭。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房地產市場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特別是對房地產市場實證分析這一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3.總結

國內外經濟學家對泡沫的研究較廣泛和深入,并取得了相當多的成果。然而,房地產泡沫存在性檢驗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并且理論基礎不同檢測的方法和結論也有所不同,本論文要在對錯誤理論的批判以及在吸收和借鑒國內外有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我國房地產泡沫評價進行科學的研究?!科]

【參考文獻】

[1]楊寬欣,李明.論泡沫經濟的內涵、形成、影響、防范對策[J].經濟理論研究,2010,(9).

[2]載伊特韋爾.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中譯本[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306.

[3]尤明.基于指數合成法的北京市房地產泡沫實證研究[J].特區(qū)經濟,2011,05.

[4]崔華偉,趙莉.淺析近年我國房地產泡沫及其成因[J].改革與開放,2011,08.

[5]張朝洋.基于SSpace模型的中國房地產泡沫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2010,02.

[6]吳地寶,余小勇.房地產泡沫問題及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導,2007,(02).

第5篇:泡沫經濟的特征范文

1、定義

房地產泡沫有多種定義,至今為止學界也未形成統(tǒng)一的共識,這里截取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查爾斯·p·金德伯格的定義:房地產泡沫可理解為房地產價格在一個連續(xù)的過程中的持續(xù)上漲,這種價格的上漲使人們產生價格會進一步上漲的預期,并不斷吸引新的買者——隨著價格的不斷上漲與投機資本的持續(xù)增加,房地產的價格遠遠高于與之對應的實體價格,由此導致房地產泡沫。泡沫過度膨脹的后果是預期的逆轉、高空置率和價格的暴跌,即泡沫破裂。

2、特征

泡沫經濟的兩大特征是:商品供求嚴重失衡,需求量遠遠大于供求量;投機交易氣氛非常濃厚。房地產泡沫是泡沫的一種,是以房地產為載體的泡沫經濟,是指由于房地產投機引起的房地產價格與使用價值嚴重背離,市場價格脫離了實際使用者的支撐。

3、成因

與虛擬經濟膨脹的原因相同,房地產泡沫的產生是由于出于投機目的的虛假需求的膨脹,所不同的是,這種投機需求的實現必須借助銀行等金融系統(tǒng)的支持。一般來說,房地產泡沫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土地稀缺

土地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基礎。居者有其屋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福利要求,人們對居住條件的要求是沒有窮盡的;而與企事業(yè)發(fā)展相關的生產條件和辦公條件的改善也直接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從而使人們對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歷來就存在著很樂觀的預期。當經濟發(fā)展處于上升時期,國家的投資重點集中在基礎建設和房屋建設中,這樣就使得土地資源的供給十分有限,由此造成許多非房地產企業(yè)和私人投資者大量投資于房地產,以期獲取價格上漲的好處。

(2)投機需求膨脹

其次,投機需求膨脹是房地產泡沫產生的直接誘因。對房地產出于投機目的的需求,與土地的稀缺性有關,即人們買樓不是為了居住,而只是為了轉手倒賣。這種行為一旦成為你追我趕的群體行動,就很難抑制,房地產泡沫隨之產生。

(3)過度放貸

金融機構過度放貸是房地產泡沫產生的直接助燃劑。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的異常升漲,肯定與資金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價值量大的特點,房地產泡沫能否出現,一個最根本的條件是市場上有沒有大量的資金存在。因此,資金支持是房地產泡沫生成的必要條件,沒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配合,就不會有房地產泡沫的產生。

二、我國房地產泡沫概況

1、主要城市的房地產泡沫指數

三、房地產泡沫的防范機制

雖然通過以上分析,我國的房地產業(yè)泡沫短期內破滅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鑒于其對國民經濟的重大影響,我們應該采取措施來抑制泡沫越來越大這一趨勢。

1、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必須加強,對房地產投機必須要予以打擊或采取征稅措施。應嚴格執(zhí)行建設部“制止房地產炒賣的五項措施”,堅決打擊炒賣地皮的投機商,吊銷其營業(yè)執(zhí)照;對有些地方政府為了非法獲得收入,竟成了抬高土地出讓價格的“操盤手”,則更應予以嚴厲懲處,以抑制短線炒房。

2、嚴格控制每年住房信貸的增長,是防止、減小房地產泡沫風險的有效措施。住房信貸有經濟周期風險,國外民用住房建筑業(yè)周期性的不穩(wěn)定,導因是住房抵押信貸供給的波動,因此,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以來,穩(wěn)定住房市場上抵押信貸資金的流量,成為有些國家住房政策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國2000年以來每年住房貸款增幅高達40%—60%,顯然增幅偏高,導致房地產業(yè)發(fā)展速度過快,有些城市出現了房地產泡沫。今后每年房地產信貸增長應嚴格控制在一定范圍以內,以防止吹大房地產泡沫。

3、要解決住房空置率過高和控制房價上漲,必須要建設部門和金融主管部門聯手采取有效措施,調整房地產結構失衡問題,壓縮別墅、花園洋房建設比重,加大中低價位的普通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金融部門可依據城市住房建設的高、中、低檔次的合理規(guī)劃,合理配置住房貸款的結構。

參考文獻:

1.《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期刊—《房地產泡沫產生的原因及淺析》-許勤筱

2.《科學技術與工程》期刊—《房地產泡沫量化研究》-茍燕霞

第6篇:泡沫經濟的特征范文

自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以來的幾個月,世界各主要發(fā)達經濟體的宏觀經濟形勢出現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

為了應對危機,幾個月來,英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的央行都已經在快速而頻繁地降息,美國更是從2007年下半年起就開始了降息的步伐,現在已是事實上的零利率,再沒有降息的空間了;而如此快速、大幅度的降息,對緩和經濟下跌的劇烈程度,似乎沒有起到任何明顯的作用。

實際上,出現這種反?,F象,是因為發(fā)達經濟體此番所遭遇的衰退,本身就是一種非同尋常的衰退――資產負債表衰退。

本質上和大蕭條一樣

資產負債表衰退具有若干典型特征。

為了扭轉資不抵債的狀況,私人部門(企業(yè)和家庭)的經濟行為方式會發(fā)生變化,由追求利益最大化,轉變成追求債務最小化――企業(yè)會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于還債,而不會用于再投資,更不用說向銀行借錢來投資了;家庭也會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于還債,同時減少消費,而信貸消費則幾乎絕跡。

由于私人部門的去杠桿化(縮減負債)行為,整個信貸循環(huán)就會趨于停滯。新增儲蓄和還債資金流入銀行體系,就流不出來了,因為借款者沒有了。哪怕央行把利率降到零,大家也不借款。

信貸循環(huán)是經濟的血液循環(huán),信貸循環(huán)陷入停滯,會導致經濟活動萎縮,私人部門收入下滑。收入下滑則更難還債,如此惡性循環(huán),直到完全無望還清債務的那一天,蕭條也就來了。

在私人部門把資產負債表清理完畢之前,經濟無法恢復自行增長。

資產負債表衰退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衰退,但歷史上有兩次著名的衰退都具有資產負債表衰退的特征。一次是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另一次是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失去的十年”(20世紀90年代)。

而美國、歐盟等經濟體目前所陷入的衰退,也是一次資產負債表衰退,本質上同大蕭條、日本“失去的十年”是一樣的。

美歐衰退才剛剛開始

次貸危機和雷曼兄弟倒閉后全面爆發(fā)的銀行業(yè)危機,只是美歐發(fā)達經濟體漫漫衰退路上的一場戲劇性的插曲。

這次銀行業(yè)危機(一度說“信貸枯竭”)之所以造成這么大的動蕩,是由于信息不透明和銀行間缺乏信任。美國和歐洲的各家銀行,都持有大小不等的次貸資產頭寸,而且它們?yōu)榱死@開監(jiān)管,紛紛通過種種結構性投資工具,將有關資產隱藏到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之外。因此一旦次貸問題暴露,各家銀行都知道別人一定也虧了,但并不知虧損有多大,所以相互不敢放貸,導致市場短期流動性枯竭,進而逼死了許多急需融資的金融機構。

美歐政府通過緊急注資,出臺銀行救助政策,已在處理銀行業(yè)的問題,但是美歐經濟的麻煩遠遠不止于此??梢哉f,銀行業(yè)休克之后,美歐經濟的衰退才剛剛開始,而這場衰退注定是個長期過程,因為它正是一場由資產泡沫崩潰導致的資產負債表衰退。

要知道這場衰退將會持續(xù)多長時間,我們可以通過房地產價格所需要調整的幅度來做一個估計。

圖1反映的是美國房價走勢和房屋租金走勢的偏離程度。在1998年之前,兩條曲線基本重合,說明房價上漲速度和租金上漲速度基本是持平的,也就是說不存在明顯泡沫。而1998年之后房價開始快于租金而上漲,也就是泡沫形成。到2007、2008年房價觸頂,開始逆轉向下,意味著市場開始擠出泡沫。只有當房價上漲速度恢復到與租金上漲速度持平,也就是兩條曲線重新恢復基本重合時,泡沫能才擠干凈。由圖1看出,根據美國當前的房租水平,房價需要調整到相當于2003年下半年的水平,才能充分擠出泡沫,調整的幅度約為22%。這也意味著,此輪債務調整,美國家庭所需要償還的債務,相當于從2003年起累積的債務總額。

負債就是支出超過儲蓄的部分。前面說過,1997〜1998年美國房地產市場還不存在泡沫,當年美國家庭的平均儲蓄率(儲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為4%,從那以后,美國家庭的儲蓄率一直低于該水平,也就是說一直在累積債務。

根據圖2可知,從2003年起,美國家庭累積的債務總額高達15550億美元,而2008年第四季度的儲蓄不到80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美國家庭保持目前的儲蓄水平不變,至少需要20個季度,也就是5年時間,才能夠把債務還清;由于去杠桿化效應,目前的儲蓄水平已是多年來最高的,因此5年還是比較樂觀的估算。

根據資產負債表衰退的上述最后一條特征,“在私人部門把資產負債表清理完畢之前,經濟無法恢復自行增長”,美國經濟恢復增長能力,最早也是5年之后的事情。

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差不多。而日本和中國這樣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雖然自身未必存在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問題,但恐怕必須面對外部需求長期不振的不利條件。

唯一出路:政府支出

那么,美歐發(fā)達經濟體現在還有沒有什么出路,可以幫助他們挺過這段困難時期呢?

那就是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后所采用的辦法:長期大規(guī)模的政府支出。

我這樣說,似乎是病人在給病人開藥方――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在泡沫經濟破滅后,日本經濟乏善可陳。

但是圖3也許可以改變人們的這種看法。當年日本的泡沫主要是在商業(yè)地產領域,1990〜1991年泡沫破滅,具有經濟衰退指標性意義的商業(yè)地產價格也一路下跌,到2005年左右回到了1973年時候的水平。從峰頂到谷地,跌掉了87%。如果再加上股票市值損失,1990年以來日本的財富損失累計高達1500萬億日元,是日本3年GDP的總和。這相當于美國經歷一場約45萬億美元損失的崩潰(2008年美國GDP約為14萬億美元)。

而次貸危機以來,美國股市市值的損失約為5萬億美元,房地產市場上的損失大約也是5萬億美元,加起來也就是10萬億美元??梢哉f還遠遠沒有達到當年日本的嚴重程度。

日本遭受了如此嚴重的損失,但不論是名義GDP還是實際GDP,都從未落到過1990〜1991年泡沫峰頂時的水平以下,而失業(yè)率也從未超過5.5%。也就是說,盡管經濟增長陷入長期停滯,但日本經濟的總體規(guī)模并沒有劇烈收縮。鑒于財富的縮水程度,做到這一點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泡沫破滅后的10年多時間里,日本處于典型的資產負債表衰退:企業(yè)忙于還債,哪怕在零利率的情況下也不向銀行借款,也很少在證券市場上融資。如果聽任這種局面發(fā)展而無所作為,日本經濟勢必遭受極大的打擊。

日本政府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承擔起最終支出者和最終借款者的責任來。從1990年到2005年,日本政府赤字累計擴大了315萬億日元。可以說,日本政府靠赤字財政支撐下的政府支出,扛住了經濟收縮的巨大壓力,給了日本的企業(yè)十多年的喘息時間,全力清理債務。

當時日本國內也討論過降息、減稅、結構改革等對策,但后來的實踐證明,只有政府支出是唯一可行的出路。這也符合我們對資產負債表衰退特征的認識。

由于私人部門追求債務最小化,降息無助于信貸擴張,而減稅的錢又會再次經過還債回到銀行。至于結構改革,本身也許是一件好事,但對資產負債表衰退而言根本不是對癥之藥。

日本也不是沒有教訓。由于當時對資產負債表衰退的認識還很模糊,不了解經濟下行壓力的長期性,日本政府在經濟稍有起色之時,就立即著手削減赤字,于是經濟又再次陷入衰退。這樣的反復經歷過幾次,才使政府最終堅定了長期推行赤字財政的決心。

美國應盡快看清現實

在資產負債表衰退的處境里,政府同企業(yè)、家庭達成默契:由政府扮演最終借款人角色,以長期大規(guī)模支出支撐經濟,而企業(yè)和家庭則專心清理債務。這是應對這種特殊衰退的唯一出路。

但是,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和國會的許多決策者似乎并不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前不久他在提出預算案時表態(tài)要在4年內將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削減一半,就反映了對形勢的誤判。預算案的形成,要經過美國決策集團許多人的研究討論,所以這里體現出來的誤判就格外令人擔憂。

其實,在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情境下,對赤字財政的過分警惕是不必要的。此時的財政赤字,不過是政府代替私人部門把錢借出來,進行本該由后者進行的投資罷了。當年,看到日本的大規(guī)模赤字,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曾斷言日本的國債收益(反映資本稀缺程度的指標)將會飆升,但事實上,日本國債收益不升反降,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

第7篇:泡沫經濟的特征范文

關鍵詞:虛擬經濟;實體經濟;協調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8-0013-03

虛擬經濟和資本市場是現代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形態(tài)和核心推動因素,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虛擬經濟從根本上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需要。當虛擬經濟適度發(fā)展,與實體經濟保持合理的規(guī)模和比例時,會發(fā)揮積極功能并促進整個經濟的增長。但是,如果虛擬經濟落后于實體經濟時,便會產生“金融抑制”,導致資金的低效運行,反過來制約和阻礙經濟的發(fā)展。目前,中國虛擬經濟雖然取得一定發(fā)展,但其規(guī)模還遠遠滯后于實體經濟的發(fā)展。因此,中國應遵從適度和平衡原則,穩(wěn)定和協調地發(fā)展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只有促進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協調發(fā)展,中國經濟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發(fā)展,金融風險防控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一、適度發(fā)展虛擬經濟,防止泡沫經濟發(fā)生

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實踐表明,虛擬經濟的適度發(fā)展可以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運行效率,而虛擬經濟的過度發(fā)展則會增加經濟體系的風險,虛擬經濟的滯后發(fā)展則會對抑制作用經濟增長。一國虛擬經濟只有與實體經濟的發(fā)展規(guī)模和速度保持平衡,二者才能相互促進,使經濟增長達到最優(yōu)和最穩(wěn)增長狀態(tài)。目前,由于中國不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和相應政策、措施的不到位,中國虛擬經濟發(fā)展緩慢,限制了虛擬經濟積極作用的發(fā)揮,使其遠遠不能滿足實體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因此,目前中國仍要繼續(xù)發(fā)展虛擬經濟。但是要把握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發(fā)展的適度性,提高金融風險意識,高度警惕泡沫經濟的發(fā)生。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中國虛擬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到2007年底,中國股票市場總市值已達32.71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127%,流通市值為9.3萬億元,達到最高值。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已于2009年10月30日正式開市,形成從主板到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到三板市場的多層結構,2010年又開展了融資融券業(yè)務和股指期貨交易,使得中國資本市場層次更加豐富,財富管理和融資的功能得到進一步改善。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債券市場保持了較快的發(fā)展速度,債券發(fā)行額和托管余額增長數十倍,債券市場已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債券市場累計發(fā)行人民幣債券4.9萬億元,同比增長68.5%。中國期貨市場發(fā)展起步較晚,但發(fā)展勢頭較為迅猛,具有明顯的超常規(guī)發(fā)展特征。來自監(jiān)管部門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期貨市場共成交21.6萬手,成交金額13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2%和81.5%,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占全球的43%,居全球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貨市場?!盵1] 目前中國已經成功上市了23個期貨品種,除了原油以外,國際市場大宗商品期貨品種在中國都已上市,覆蓋了農產品、金屬、能源、化工等諸多產業(yè)領域的商品期貨品種體系基本形成。綜上所述,中國虛擬經濟取得了一定發(fā)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主要表現為虛擬經濟還處于比較淺層次的階段,金融產品過于單一,虛擬經濟(主要指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尚不能滿足實物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一批有成長潛力的產業(yè)和企業(yè)得不到足夠的金融支持,金融資源配置不當,虛擬經濟發(fā)展的滯后性制約了實物經濟的成長。日前,普華永道的最新“IPO市場2010年回顧及2011年展望”報告指出,2010年滬深股市融資總額達到4 783億元,而2009年底光大證券預計2010年股市融資需求為9 000億左右,而實際的融資規(guī)模估計在5 000億左右??梢?,中國虛擬經濟的發(fā)展難以滿足實體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正是因為中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沒能正確處理好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協調發(fā)展的關系,導致中國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出現結構性失衡,出現了泡沫風險。這泡沫風險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一是股市泡沫。中國股市投機氛圍濃厚,在很大程度上被當做圈錢的場所,泡沫現象明顯。二是房地產泡沫。近年來中國房地產投資過度增長,使得銀行大量的資金通過信貸流入到房地產市場,使得房地產的供給和需求率都不斷升高。在投機等各種因素的推動下,房價飛漲,使得房價遠遠脫離了其實際價值而產生房地產泡沫。三是因國有企業(yè)經營不善而造成的泡沫。這種泡沫集中反映在銀行的不良貸款上。目前,中國企業(yè)融資以間接融資為主,銀行作為中介為企業(yè)提供資金融通。企業(yè)因經營不善而被迫進行破產清算時,銀行會出現壞賬甚至呆賬。企業(yè)經營的風險通過不良貸款轉嫁給銀行,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從而增加了金融系統(tǒng)風險。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fā)展必須在規(guī)模上保持一致,虛擬經濟只有在一定實體經濟規(guī)模基礎上存在一個區(qū)間,在這個區(qū)間內,虛擬經濟最能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這個區(qū)間就是實體經濟所能承受的規(guī)模。當虛擬經濟規(guī)模遠遠超過這個規(guī)模時,虛擬經濟最終可能會以金融危機的方式向實體經濟收斂。而當虛擬經濟規(guī)模在這規(guī)模之內的話,虛擬經濟會以金融波動的方式向實體經濟收斂。而實體經濟所能承受的規(guī)模取決于經濟體的經濟結構、宏觀調控能力、政策選擇偏好以及抵御風險能力等等因素。面對中國已經形成的經濟泡沫,我們不能因此而減緩虛擬經濟的發(fā)展。目前,我們還是要適當發(fā)展虛擬經濟,要以實體經濟為基礎,讓虛擬經濟的規(guī)模①和速度都與實體經濟相協調。只有處理好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適度發(fā)展(適當擴容和總量控制的關系)的問題,才能防止泡沫經濟的產生。同時,對已形成的經濟泡沫,要采取有力措施抓緊化解,防止出現金融風險。如何適度發(fā)展中國的虛擬經濟?首先,虛擬經濟的發(fā)展要適合中國的市場環(huán)境。其次,適度的虛擬經濟必須符合實體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堅持走與實體經濟發(fā)展相結合的道路。再次,適度的虛擬經濟必須與產業(yè)結構提升相協調。虛擬經濟與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產業(yè)政策調整等同步發(fā)展。通過適度的虛擬經濟,以價值形態(tài)的資本轉移,通過企業(yè)間的兼并收購、產權重組,使資本流動起來,在流動著優(yōu)化配置,實現中國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從而實現國有經濟的戰(zhàn)略性重組。最后,要加強對虛擬經濟的監(jiān)管,杜絕虛擬經濟向泡沫經濟的轉化。虛擬經濟投機性的特性必然導致金融風險時有發(fā)生,為防止泡沫經濟的產生,必須加強金融監(jiān)管。政府要發(fā)揮其在監(jiān)管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建立和完善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規(guī)范金融活動和金融市場運作,為其參與者提供正常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對虛擬經濟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管,防止由于經濟主體行為異化和金融運行失常所引發(fā)的金融泡沫過度和由于經濟體系擴張或經濟運行過熱而導致的金融泡沫膨脹,使虛擬經濟健康運行,杜絕虛擬經濟向泡沫經濟的轉化,從而維護整體經濟的正常運行。

二、優(yōu)化虛擬經濟結構,減少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

中國虛擬經濟雖然取得一定的發(fā)展,但結構還不夠合理。突出表現在:金融市場發(fā)展尚不充分,存在功能缺陷與體制風險。金融市場發(fā)展的不充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的不夠協調。中國直接融資比重太小,間接融資比重太高。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數據,發(fā)達國家直接融資多數在50%以上,美國的直接融資占融資總額的比重高達88%。二十年來,中國證券市場籌資額達近5萬億元,截至2010年7月,境內資本市場累計融資4.81萬億元。其中,通過股票市場募集的資金達35 711.75億元,直接融資能力遠遠弱于間接融資能力。這也反映出中國社會融資過度依賴銀行體系,信用渠道單一,資本證券化程度低。二是資本市場的金融產品比較單調,股票和國債占據資本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股票市場規(guī)模小而且不規(guī)范,投機氣氛嚴重,融資功能和風險分擔功能不能很好實現,有待進一步規(guī)范和發(fā)展。中國債券市場由于市場約束和制度方面的原因,無論是在規(guī)模、品種,還是在市場的發(fā)育程度方面,都與發(fā)達國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2009年末中國債券托管余額占GDP的比重不到50%,遠低于美國的235%和日本的181%。同時,中國債券品種結構嚴重不合理,國債、央行票據和政策性金融債三個券種在發(fā)行規(guī)模中比重偏高,企業(yè)債券和金融創(chuàng)新類債券占比偏低,比重不到20%,這與西方發(fā)達國家此類債券占比超過60%相比也有較大差距。企業(yè)債未能很好地支持企業(yè)在資本市場融通資金,制約了企業(yè)的發(fā)展和擴張。三是金融機構發(fā)展不均衡。國有銀行仍然老大,占整個金融資產70%以上的,中小金融機構比例過小,金融風險過于集中,市場競爭供給不夠。國有商業(yè)銀行壞賬率過高,金融體系潛在風險較大。

由于金融市場發(fā)展的不完善,使得中國虛擬經濟存在較高的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根據國家公布的數字,中國四家國有專業(yè)銀行大約有近2萬億元壞賬,占其貸款總額的25%,其中大約有6%~7%已經無法收回。當前,商業(yè)銀行還同時面臨著增加貸款和控制不良金融資產上升的雙重壓力。由于虛擬經濟的高收益性使得資本大量流入股票二級市場或衍生工具市場,造成資產價格的快速飆升。而資金在資本市場的大量滯留,使得實體經濟部門資金不足,從而影響了產業(yè)資本的積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呈現背離趨勢。而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fā)展相背離的情況下,當產業(yè)資本利潤下降甚至虧損時,虛擬資本在投機中創(chuàng)造的利潤失去了實體經濟利潤的依托而成為利潤泡沫,而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背離越來越大,虛擬經濟的虛假性最終暴露出來并表現為泡沫的破裂,從而導致金融資產面臨全面縮水,收入減少,導致消費需求不足,同時將進一步造成企業(yè)大量的不良負債,加劇了金融機構的系統(tǒng)性風險。此外,過度強烈的行政干預不僅制約了金融虛擬經濟本身的健康發(fā)展,如利率非市場化導致利率不能反映實際資金供需狀況,地下利率和官方利率存在較大的差距,產生金融信息不完全的現象,而且導致金融資源在實物經濟部門分配的扭曲,劣質企業(yè)對優(yōu)質企業(yè)進行資金上的擠占,結果是,實物經濟的增長受到嚴重阻礙。

金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首先需要建立富有效率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發(fā)達的金融市場和完善的金融體系可以提高抗風險能力。中國應從制度建設、培育市場主體、風險管理等多個層面優(yōu)化虛擬經濟的內部結構,提高中國金融市場的質量和風險抵御能力。第一,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中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目前,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已初步形成,主板市場正在成熟。創(chuàng)業(yè)板和中小企業(yè)板還是兩個板,二者之間的作用相互重疊,關系還不明確。三板市場還不活躍,交易量小。各板之間是孤立的。因此,盡快改善上市公司結構,鼓勵中小企業(yè)和處于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企業(yè)通過股票市場募集資金,使股市在支持中小企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的發(fā)展中發(fā)揮作用。加強債券市場的建設,適當提高企業(yè)債券融資的比例,擴大居民投資渠道和企業(yè)獲得資本性融資渠道。第二,進一步發(fā)展完善外匯市場。為了與人民幣可兌換進程及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協調相配合,中國將進一步發(fā)展完善外匯市場,充分發(fā)揮外匯市場在外匯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對流動性、投資性和避險性產品的需求。這既包括加強外匯市場的基礎性建設,也包括外匯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和規(guī)避風險機制的完善及市場運作規(guī)則和信息報告制度的進一步規(guī)范。第三,堅持循序漸進,逐步開放的原則,進一步發(fā)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根據中國資本市場發(fā)展的客觀需要,適時推出國債期貨交易和股指期貨交易,然后再根據客觀條件和需要,逐步推出外匯期貨、利率期貨、股票期權、債券期權、股指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但是,金融衍生品的創(chuàng)新要把握尺度,不能脫離實體經濟需求,特別是加強產品設計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消除風險隱患。

三、有效控制虛擬經濟的波動性,減弱外部沖擊

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經濟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經濟的虛擬化程度迅速加深,國家之間的金融市場日趨融合,使得各國虛擬經濟的關聯性和波動性大大增強。特別是那些在世界到處流動的國際游資,更進一步加劇了世界金融市場的動蕩。一旦由于盈利預期導致某國家的某種資產價格上升,大量國際投機資本就會蜂擁而入,推動價格飆升,形成投機性價格泡沫,放大市場風險。相反,若出現價格下跌的預期,這些巨額的游資就會大量出逃,造成貨幣的急劇貶值,引發(fā)金融動蕩甚至金融主導型經濟危機的爆發(fā)??梢?,隨著世界經濟虛擬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一國經濟的發(fā)展不僅要防范本國虛擬經濟風險,同時也要預防來自世界金融市場的外部沖擊。對中國來說,中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協調發(fā)展,從國內來說要避免金融泡沫的產生,從國際范圍來看,更要避免因金融市場的關聯和互動使國外金融危機通過關聯與互動而對中國金融市場造成的沖擊。

伴隨國內證券市場的開放,投資與交易主體的國際化,國際資本進出中國金融市場的頻率加快,給中國的經濟帶來一定的影響。國際投機資本的大量流入會增加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人民幣的過度升值會加大企業(yè)的運營資本,這將影響中國的出口和經濟增長,損害實體經濟基礎。同時,國際投機資本的流出又會加劇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從而給經濟帶來不必要的波動、沖擊甚至是危機的風險。此外,國際投機資本的大量涌入會造成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使得國內經濟形勢出現過熱的傾向。國際投機資本的大規(guī)??鐕鲃邮且再Y本項目開放為前提的。也就是說,只有資本流入國允許國際資本以直接投資、特別是證券投資的名義流入國內,這些國際投機資本才可能方便地流入流出,完成投機性投資的全部過程。因此,在中國推進利率市場化、資本市場擴大對外開放的情況下,積極穩(wěn)妥推進中國金融開放,加強對于國際資本流動特別是短期資本的動態(tài)監(jiān)控,以避免外國投機資本對中國金融體系產生負面沖擊。因此,中國在適度發(fā)展虛擬經濟的同時,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將虛擬經濟的關聯與波動控制在有效范圍內,從而減弱外部對中國金融領域的沖擊。

中國在堅持虛擬經濟漸進式發(fā)展原則的基礎上,要將虛擬經濟的關聯與波動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應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通過建立一個科學的、對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實行動態(tài)監(jiān)管的指標體系,從而控制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偏離度,使虛擬經濟形成的資產、交易量與實體經濟的發(fā)展相適應。這個指標體系既包括波動性、流動性指標,也包括對與虛擬經濟運行密切相關的經濟周期先行指標、貨幣供應量指標、金融相關比等,還包括系統(tǒng)性風險率、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股票指數異動率等等。一旦這個指標體系達到風險警戒值,就要采取相應措施。通過這個指標體系,可以有效控制虛擬經濟的波動性。二是加強資本項目管理,打牢狙擊國際游資沖擊的“防火墻”。在目前中國自身經濟和金融結構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適度的外匯管制是抵御國際游資沖擊的一道重要“防火墻”。在銀行和外匯管理部門之間建立資本流動風險監(jiān)控體系,通過對跨境資本流動的跟蹤、預測和分析,適時調整管理目標,以防范國際短期資本流動的沖擊。要加強結售匯管理,以外匯賬戶監(jiān)管為切入點,重點監(jiān)控大額外資、外債的流出,密切關注短期外匯資本流動的流向及流量,防止國際短期資本以各種形式混入經常項目流入流出。強化對經常項目的管理和審查力度,通過監(jiān)控關稅和進出口價格等手段來增加投機資本牟利的成本,加大跨境資金流動的外匯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外匯等違法行為,防止短期資本非法流入。同時嚴格審批資本項目下資金的流入和規(guī)范資本項目下外匯交易,加強對貿易信貸等資金流入的管理,加大對非法入境的國際游資的懲罰力度,增加其套利、套匯的交易成本。積極采取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嚴格執(zhí)行《外匯管理條例》實施監(jiān)管,重點對異??缇迟Y金流動和非法外匯交易實行嚴密監(jiān)測。2008年8月初出臺并實施修訂后的《外匯管理條例》強化了跨境資金流動監(jiān)測,提出了強化對跨境資金流動的監(jiān)測以及建立國際收支應急保障制度等相關內容,進一步健全了監(jiān)管手段和措施,從而給國際資本的流動監(jiān)管提供了更多的法規(guī)依據。三是積極建立和完善開放型的金融風險預警、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過強化國內監(jiān)控和國內外金融組織合作監(jiān)控,嚴防由于國際投機資本對中國金融體系的沖擊而觸發(fā)的金融泡沫膨脹。

第8篇:泡沫經濟的特征范文

摘要在某些方面,中國經濟的情況與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驚人的相似,如輕監(jiān)督重協調的企業(yè)治理模式,不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本幣升值的壓力等。鑒于日本經濟在上世紀末經歷了從繁榮到停滯的巨大轉變,這便不免令人擔憂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前景。本文從分析日本經濟繁榮與停滯的根源出發(fā),與中國經濟的現狀進行對比,力圖給中國經濟以啟發(fā)和警示。

關鍵詞日本經濟 中國經濟 企業(yè)治理 社會保障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經歷了一次堪稱現代經濟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泡沫經濟過程。但是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經濟從此一蹶不振。一般認為,日本經濟之所以經歷了從繁榮到停滯的巨大轉變,關鍵是日本經濟的制度性缺陷本身與外部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文并不試圖解釋日本經濟這一由盛而衰的過程,而是力圖通過揭示日本經濟逆轉的因果機制,比較中日兩國經濟體制的相似點,這種比較涉及到微觀的企業(yè)治理層面,也涉及到宏觀的政府的財政政策及社會保障乃至國際經濟環(huán)境。

一、企業(yè)治理結構

青木昌彥、奧野正寬認為:“所謂法人治理結構,是指在股東、債權人、職工、關聯企業(yè)、顧客等企業(yè)權益人之間有關經營與權利的配置機制”。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日本在微觀的企業(yè)治理層面進行一些制度安排,在企業(yè)內部實行終身雇傭制,年功序列制和企業(yè)內工會制;在企業(yè)之間通過相互持股建立密切的聯系;在企業(yè)融資方面則主要建立主銀行制度來協調貸款。這些制度安排有著很強的增長取向,從而為日本戰(zhàn)后的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保障。但是,這種企業(yè)模式偏向于重協調而輕監(jiān)督,從而弱化了企業(yè)所有者的功能,會導致企業(yè)監(jiān)督機制作用流于形式,容易導致經營者權力膨脹。

中國的企業(yè)治理與日本的企業(yè)治理相似,也向來有重協調輕監(jiān)督的傳統(tǒng),盡管兩國在形成這一機制的制度性安排方面有很大差異。首先,我們知道,計劃經濟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國家層面對生產進行統(tǒng)一協調,對監(jiān)督機制的構建并不熱心。盡管隨著企業(yè)改革的深入,國有企業(yè)已經建立起一套相對完善的監(jiān)督機制,但是這種現象依然比較嚴重。另外,國有企業(yè)的預算軟約束問題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國企經理往往傾向于過度投資,因為第一,規(guī)模越大的國有企業(yè)就意味著越高的行政等級以及社會地位;第二,他們可以從工程承包商那里收取回扣;第三,過度投資獲得政府的資金支持,保證企業(yè)的運轉比掩蓋其損失。這三種因素重疊的結果,也就使得國有企業(yè)一直有盲目擴大自身規(guī)模的沖動,而這往往使得資本的邊際效率很低。另一方面,在當代中國的民營企業(yè)中,家族企業(yè)至少占90%以上(其余為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和股份制企業(yè))。這種企業(yè)往往也表現出對監(jiān)督機制的輕視而更重于協調的傾向。比如,企業(yè)的績效制度難以完善建立,所出現的問題使得整個企業(yè)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低水平重復。

雖然機制不同,但與日本性質相同的重協調輕監(jiān)控的中國企業(yè)治理,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可能不會出現大規(guī)模的問題,但是一旦實體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則很容易出現問題。而且由輕視監(jiān)控的企業(yè)的肆無忌憚的投資模式很容易在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制造大規(guī)模的危機。另外,從微觀上,中國的企業(yè)治理與日本的企業(yè)治理相似,都是強于協調但弱于監(jiān)控;但宏觀模式卻存在很大的區(qū)別。造成日本經濟增長的過度競爭雖然也造出了泡沫經濟,但也極大地促進了日本企業(yè)的獨立研發(fā)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培養(yǎng)。但造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卻是依賴于以廉價勞動力為基礎的比較優(yōu)勢直接參與全球生產鏈的分工。而中國的這一模式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還在為自己制造風險,甚至是比日本當年的風險更為兇險的風險。

二、社會福利保障制度

在高速增長時期,日本在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以控制通貨膨脹,與此同時強調資本積累并保持一個小政府。因此,財政無力負擔龐大的社會保障開支。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社會保障實行收費制,其運營原則上獨立于財政。雖然這并非意味著財政不承擔社會保障支出,但這多少造成日本的政府福利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戰(zhàn)后日本企業(yè)尤其是大企業(yè)的雇傭原則是終身雇傭制,它曾大大減緩了失業(yè)壓力,減輕了社會保障在失業(yè)保險方面的負擔。企業(yè)大都建立了生活、保健、技術培訓等多方面的企業(yè)內保障項目和設施,從而替代和減輕了社會保障的負擔。正因為如此,私營企業(yè)承擔了大部分的社會福利的功能。這樣就嚴重削弱了日本經濟體制進行快速的結構性調整的能力,因為一旦進行這種調整,必然會在政治上引起反對,即這種產業(yè)升級損害了民眾的現實利益,從而很難獲得民眾的認可。但是從長期來看,日本產業(yè)結構調整的不順利影響了日本經濟的可持續(xù)增長。

中國的情形比日本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的福利保障制度到目前為止還算不上健全。并且我們經歷了福利退縮、削減階段,尤其體現在國家、社會和企業(yè)責任壓縮,個人責任和風險增加的過程。大批低收入的非正規(guī)就業(yè)者尤其是農民工雖然工作勤奮,但許多人仍然無法擺脫貧困,僅能維持生存,而無力謀求發(fā)展。同時,由于我國的社會保險是繳費關聯的保險,無力繳納保費就無權享受保險,這使得許多低收入者因無力繳納社保費用,而被排除在社會保險之外?!肮ぷ髫毨А辈粌H損害勞動者的就業(yè)積極性,阻礙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是不滿情緒的溫床,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

一般來說,社會保障體系是維持社會制度總體穩(wěn)定的根本性安全閥。當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時,要么像日本那樣,將責任轉嫁給企業(yè)承擔;要么像中國這樣,壓縮福利保障規(guī)模,使很大一批群體游離在福利保障體系之外。在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從而創(chuàng)造足夠多的就業(yè)機會的前提下,這并不會立刻造成很大問題。而當經濟停滯時,這必然會影響很大一部分民眾的利益,從而造成社會的不穩(wěn)定。

三、資本市場的被迫開放

上個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使得匯率風險私有化,增加交易成本,同時,資本市場的開放,使得金融資本的全球流動,過去日本企業(yè)在產業(yè)領域過度競爭,如今這股市場力量轉向金融領域,從而導致了80年代后期泡沫經濟的形成。而在50年代初,美國為了建立全球自由貿易體系,與日本達成妥協,使得日本可以與美國進行不對稱合作,即日本可以在向美國大規(guī)模出口的同時,相對封閉國內市場,這樣,日本國內過剩的產能就得到釋放,從而使得60―70年代的產業(yè)領域的過度競爭沒有形成泡沫經濟。但是,80年代后期美國和西歐國家紛紛向日本施壓,要求開放其國內市場,從而使得容許日本經濟體制過度競爭的條件開始消失,日本經濟從1950―1973年的貿易與生產的擴張轉向金融領域的擴張,最終導致了泡沫的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一個以穩(wěn)定匯率(即人民幣與美元掛鉤)與不開放資本賬戶為特征的“模擬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創(chuàng)造了一個發(fā)展速度與日本相似的經濟奇跡。但是,目前中國面臨跟日本當年同樣的國際環(huán)境,美國面臨史無前例的高財政赤字,奧巴馬政府提出以出口促就業(yè)的戰(zhàn)略,歐洲同樣希望通過出口擺脫經濟危機,中國面臨很大升值壓力。而正像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帶來了日本經濟體制的逆轉一樣,如果中國在強大的國際政治壓力下實行浮動匯率和開放資本賬戶,中國經濟體制在監(jiān)控方面的弱點可以成為直接威脅中國經濟安全的死穴。

四、總結

雖然在經濟發(fā)展水平上我國與當時的日本還有很大差距,并且我國相比日本還有充分的發(fā)展?jié)摿?,可是我國當前的經濟表現卻處處有當時日本的影子。本文針對導致日本經濟陷入衰退的因素,包括微觀層面的公司治理結構到宏觀層面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和匯率制度,結合中國經濟的現實狀況進行分析,認為中國應該力避像日本一樣最終陷入兩種最壞的境地之中:舊的模式不再有效、合法和適用,而新的模式又發(fā)展得不夠充分深入,難以維持未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青木昌彥,奧野正寬.經濟體制的比較制度分析.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1999:175-191.

[2]高柏.日本經濟的悖論――繁榮與停滯的制度性根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39-50.

第9篇:泡沫經濟的特征范文

[論文摘要]經濟全球化本質上已經成為虛擬經濟的全球化,隨著經濟虛擬化程度的加深,虛擬經濟已經成為現代經濟 社會 的一種主要的經濟形態(tài),對實體經濟發(fā)展產生重要的作用。盡管虛擬經濟在我國已經得到飛速發(fā)展,但其高風險性卻并未獲得足夠的重視,所以需要建立虛擬經濟風險預警系統(tǒng)對其風險進行防范,從而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提供保證 。

一、 引言

當今時代,人類的經濟活動方式已經發(fā)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財富的物質形態(tài)逐漸淡出,財富的虛擬化傾向日益明顯,人的 心理 需求已然作為巨大的經濟推動力走向前臺,滿足人類心理需求的具有大量虛擬價值而非使用價值的 金融 經濟交易大批涌現,如有價 證券 、債券、股票、 期貨 、期權等。面對經濟虛擬化的傾向,特別是從1997年東南亞 金融危機 爆發(fā)以來,虛擬經濟的不穩(wěn)定性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對國民經濟的負面影響成為國內外各界的話題,而2007年7月以來發(fā)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也正是經濟高度虛擬化的一個負面結果,虛擬經濟不穩(wěn)定性往往給整個經濟系統(tǒng)帶來風險,所以需要建立風險預警系統(tǒng)進行防范。

二、虛擬經濟中風險的產生

虛擬經濟是指以虛擬資本的運作為中心、脫離實體經濟的價值形態(tài),按照特定的規(guī)律獨立運行以獲取價值增值所形成的經濟活動或經濟領域,虛擬資本是在借貸資本和 銀行 信用制度的基礎上產生的,是 市場 經濟中信用制度和貨幣資本的產物,它包括銀行的借貸信用(期票、匯票)、有價證券(股票、債券)、不動產抵押單及各種金融衍生品種等。

虛擬經濟的發(fā)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個參與利潤分配的機會,勞動者可以借助虛擬經濟提供的技術工具獨立完成一個具有良好前景的 投資 (如風險投資機制),從而獨立占有自身成果,擺脫資本的絕對控制和剝削,同時有價證券、期貨、期權等虛擬資本的交易雖然可以作為投資目的,但也離不開投機行為,這是市場流動性的需要所決定的。據 統(tǒng)計 ,全球新增的可計算的 gdp中,大部分是虛擬經濟形態(tài),包括金 融資 產、衍生金融工具等與虛擬經濟經營相關的經濟活動變量?,F代國際金融交易總值已經超過了 國際貿易 的60~70倍。

現代社會,虛擬經濟的另一大經濟產物就是“月光族”和“富翁”手中持有的信用卡。信用卡允許使用者當在購物需求超過了支付能力,向銀行借款。這種允許實質上是將現在財富和未來財富虛擬化“卡奴”和“卡神”的財富終值和現值都變成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提款機上的數字,任何經濟交易也可以通過數字的增減完成。這種付款方式既方便又快捷,更重要的是他不受流動性壓力的影響。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一旦被銀行認為是惡意透支或者逾期還未還款,那么銀行便會給持卡人以懲罰性的利率,所以很多信用卡用戶淪為“卡奴”。

三、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

虛擬經濟脫胎于實體經濟,但不能脫離實體經濟,而這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制成的價格系統(tǒng)來看:實體經濟是 成本 制成的價格系統(tǒng),由于受到成本和資源稟賦等約束,其間的資金流量和流向波動幅度不大;虛擬經濟是心理制成的價格系統(tǒng),價值運動的載體是貨幣,社會經濟價值系統(tǒng)的運動在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上都是以貨幣連接的,貨幣的運動方式決定波動性強、敏感性強等特征。

從 經濟 整體運行過程來看,雖然實體經濟的發(fā)展需要虛擬經濟在資金、信息上的支持,但是虛擬經濟的運行一刻也脫離不了實體經濟的支撐。鑒于實體經濟領域效益的高低起伏,虛擬經濟領域的微觀基礎虛擬資本價格便失去了變化的基準,而虛擬資本價格也就有了劇烈變動的理由,如此虛擬經濟將不可能持久發(fā)展。在實體經濟運作過程中,受經營者能力和外部 市場 環(huán)境 的影響,微觀企業(yè)的信用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技術革新進度等將面臨著不確定的威脅,這一系列不確定性的難題會通過實體經濟的外觀經濟指標迅速波及到虛擬經濟領域,造成虛擬經濟中虛擬資本價格的強烈波動,市場風云變幻莫測,從而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虛擬經濟過度背離實體經濟是他在當展的新特點。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背離性便表現為虛擬資本價值增值程度的不斷加深,即原生金 融資 產價格的膨脹和 金融 衍生資產衍生化程度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