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政治文化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中教育;政治教學;多樣化教學;應用探討
所謂多樣化教學,主要說的是在摒棄傳統(tǒng)的陳舊的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課程的要求不斷地創(chuàng)新出新的教學方式,把多種教育方式進行合理的整合,從而帶來最好的教學效果。而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多樣化教學的實現(xiàn),離不開教師的探索和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現(xiàn)在高中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喜歡新鮮的事物,老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在教學理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進行不斷的提升,從而達到高中思想政治多樣化教學的目的和效果。
一、高中思想政治多樣化教學的重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它不僅是高中生的課業(yè)要求,也可以說是對國家、對經濟、對社會情況的一個理解,是中國合格公民所必須具有的知識。而且高中校園不止是教學生如何學習也是教學生如何做人,分析利弊,而思想政治學科就是一個很好的過程,所以說學好思想政治是非常重要的。
1.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門對理解和分析以及記憶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只是老師對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過于枯燥,而且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求老師對授課方法進行改進,進行多樣化教學,全方面地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和理解,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學習較為枯燥的看法,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改善。所以說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多樣化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講文化生活的時候,可以用我們中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去接受我國歷史文化的熏陶,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所以說高中思想政治多樣化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2.有助于老師的授課進度和質量
高中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時期,對于政治這種比較枯燥的科目的學習是非常討厭不感興趣的,但是又是大多數(shù)高中生必須去面對的科目。針對這種狀況,老師的授課就很難保證進度和質量,如果不顧及學生的理解接受程度就保證不了課堂質量,如果過于遷就學生的接受能力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授課進度,所以說就要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接受能力和興趣。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去學習政治課程,高中思想政治的多樣化教學就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說高中思想政治多樣化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講解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的時候,學生對這一問題可能并不感興趣,因為這種問題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與學生沒有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授課內容沒有興趣直接影響老師的授課進度和質量,所以說高中思想政治多樣化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多樣化教學方法
所謂多樣化教學,指的就是在教育的過程中融入很多新的方法新的東西,就像是文化多樣化一樣,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當代的高中生是在不斷的改革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他們的思維多樣而且跳躍性非常大,接受新事物非常大,不喜歡陳舊無聊的東西。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對他們以及失去了吸引力,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進行多樣化的教育。
1.通過對作業(yè)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從而實現(xiàn)高中思想政治多樣化
對作業(yè)的改革首先要針對傳統(tǒng)的作業(yè)模式,傳統(tǒng)的留作業(yè)的方法由于高考的影響時刻圍繞著書本上的知識點在轉,有的甚至沒有學生自己的理解全部都是書本上的概念,這無形中就讓學生對作業(yè)和政治產生了一定的厭煩感。所以,必須對作業(yè)的布置方式進行改革,要讓作業(yè)在一定的程度上由學生自主地進行發(fā)揮,寫出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通過自己的理解對知識點進行掌握。
例如,老師在講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時候,可以給學生留這樣的作業(yè),讓他們寫出自己認為正確的消費觀和自己對消費的看法。通過學生自己的解答,老師再在課上做出進一步的分析,進而引到知識點上,對書本進行解讀,這樣學生通過自由發(fā)揮所得到的知識一定是牢固的。
2.通過對學生的授課進行改變,從而實現(xiàn)高中思想政治多樣化
教學過程是一個很復雜很特殊的工作,它對老師的要求非常高。傳統(tǒng)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都是說教式的,老師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學生負責聽和理解,其實這種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對授課方式進行改變,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變成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進行理解。
例如,在講解文化在繼承中的發(fā)展的時候,老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講解方法,讓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進行學習,讓學生自己去探討該如何正確地去繼承我國的文化。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對這一學習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
3.通過時事與課程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實現(xiàn)高中思想政治多樣化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所學的內容大多數(shù)與國家政治、經濟等方面相關聯(lián)的,所以說可以說是與時事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高中的思想政治課程不好理解,如果把它與實事連接在一起就會使知識點更加具體形象的體現(xiàn)出來。這樣就會使知識點的理解難度值有一個很大程度的下降。
例如,在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候,可以由學生和老師一起收集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些實例,并且一起分析,一起探討,由實例轉變到課本,通過實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從而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是一門比較高深的藝術,它有著一定的缺憾的藝術美,因為大多數(shù)的課程教育都是不完美的,要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多樣化的進行對于高中政治來說是一個大的舉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改變。所以,要用嚴謹?shù)膽B(tài)度,不懈的努力去爭取做到最好。
參考文獻:
[1]楊旋英.關于高中政治多樣化教學方式的探討[J].社會科學期刊,2012(20).
論文提要:本文運用后現(xiàn)代意義上的“差異”觀和“差異政治”觀,簡要評價了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延頓的“文明沖突論”,認為這兩種觀點是典型的后現(xiàn)代差異政治觀的代表——它們從多元文化、文明作為理解差異政治的切入點,為理解多級的世界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路徑,但同時它們也過分彰顯和強調了當今政治學中差異與沖突的固有性和不可避免性。只有辯證地理解政治文化中的“異與同”,用辯證的觀點來審視文化、文明中的差異以及后現(xiàn)代差異政治觀,才能真正科學把握紛繁復雜的世界政治圖景,弘揚“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
一、“差異”與“差異政治”的內涵
差異,作為一種哲學范疇,早在黑格爾的辯證法中就業(yè)已存在。它通常被理解為矛盾的一個要素,是矛盾發(fā)展過程中的最初階段和表現(xiàn),它處于二種尚未激化的矛盾狀態(tài)。簡而言之,差異就是矛盾或對立統(tǒng)一的幼體。
然而,在后現(xiàn)論視野中,辯證法“總是錯誤地解釋差異,它是對譜系學的一種混亂倒置”。因此,??隆⒌吕掌?、德里達等后現(xiàn)代主義學者雖然也使用“差異”這一術語,但其內涵卻是與辯證法迥異的。他們承認差異性,否認同一性,反對把差異最終歸入更高的統(tǒng)一之中。尤其在德里達那里,“差異”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并常用“延異”加以替代。
“延異”(diferance)是德里達自撰的一個重要術語,是其鏘構主義理論的奠基性概念。從詞源上考證,德里達的“延異”是由“diference”(差異)演變而來。源于結構主義語言學奠基人索緒爾關于語言學理論的兩個基本原則:“任意性”和“差異性”。按索緒爾所說,語言符號都是任意的或約定俗成的,能指與所指之間不存在自然或本質的關系。不僅如此,符號還有嚴格的區(qū)別意義的作用,即差異原則。語言是一種差異關系而無確切的意義系統(tǒng),語義主要“撒播”在一連串能指的轉換過程中,它是壓抑差異或不斷變動的結果。
索緒爾的差異原則,經德里達繼承和批判衍生出了“延異”這一全新的概念。按德里達的說法,延異是“不再以在場(pres-ence)/缺場(absence)的對立為基礎而構思的一個結構或運動。延異是差異、差異的蹤跡和諸因素得以相互關聯(lián)的間隔(spac.ing:)的系統(tǒng)游戲。這種間隔同時是主動的又是被動的……沒有這種間隔的產生,‘完整的’術語就不能指示其意義,就不能發(fā)生作用”。在德里達看來,延異至少有兩種不同而又相關的意義:即它同時既指差異(todif—fer)又指延宕(todefer)。一方面,延異包含著“在場”與“缺場”之間的非同一性或差異;另一方面,延異既不是“在場”也不是“缺場”,而是指意過程成為可能的游戲,“在場”既與“缺場”相異,又延宕到“缺場”,同時“缺場”又延滯了“在場”。德里達認為“延異”是無法明確界定的,它必須避免概念化,否則它將會使“中心”與“根源”等含義重新進入“延異”之中。如此說來,“延異”是一個非在的存在,不管多么完美、獨特或超驗。它不控制任何東西,不主宰任何東西,不在任何方面行使權威。
概而言之,“差異”或“延異”是德里達用來借以消解現(xiàn)代哲學的一種后現(xiàn)代策略性用語,它具有多元性、不確定性、相異性、非意義性和非真理性等內涵。
說到差異政治,就是指在后現(xiàn)代思潮中,用差異性原則或策略對當代政治哲學或政治理論進行理解的一種方式。具體說來,它的主要內容是:以德里達的“差異”或“延異”、利奧塔的反對“宏大敘事”觀作為哲學基礎,以多元政治觀和差異政治觀為基線,反對建構任何類似于“啟蒙理性”那樣的大一統(tǒng)政治哲學,強調政治價值向度的多元化、多維化傾向。無論是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還是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抑或后現(xiàn)代女權主義、黑人政治、族性政治等等,無不具有濃厚的差異政治色彩。
后現(xiàn)代政治觀的首要目標是反對現(xiàn)代政治學中的宏大統(tǒng)一敘事體系,進而要求建立具有異質多元的差異政治觀。這一差異政治觀多從政治文化論研究人手,隨著文化學研究視角的不斷轉向而形成并擴展。
當代美國政治哲學的代表羅爾斯在1993年出版的《政治自由主義》一書中,一方面堅持了《正義論》一書中提出的“無知之幕”,即將人們用于選擇權利的生活基礎“虛化”;另一方面,針對哈貝馬斯、“社群主義”等等的挑戰(zhàn),提出了所謂在諸差異的理解基礎上的“交叉共識”觀。這一觀念,與哈貝馬斯的以商談交往為基礎、以真理為內容而具有強烈重建現(xiàn)代主義愿望的“普遍共識”相抵觸,從而成為一種獨特的后現(xiàn)代差異政治觀。
庫恩指出,在世界上,各種不同民族的語言可以互相翻譯,但不存在凌駕于眾多語言之上的“世界語”。差異政治觀對于自啟蒙學派以來的現(xiàn)代政治學的“統(tǒng)一、宏大敘事方式”以及抽象統(tǒng)一的思維,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沖擊,對西方“中心論”的政治觀也存在著深刻的批判性。它強調多級主體性,并關注異質性,這都有助于當代政治學的思維范式由單一主體論向多級主體交往實踐的政治學的轉型,進而推動著世界多級格局的最終形成。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作為差異政治觀的典型代表,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和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都從差異性、多元性的文化、文明作為理解差異政治的切入點,將差異政治和多元文化、文明并置或聯(lián)系在一起,從文化差異、文明差異來理解差異政治的基礎,從而為現(xiàn)代政治學進入后現(xiàn)代軌道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路徑。
二、帕依的“多元政治文化分析”
帕依認為,現(xiàn)代政治學一直將政治權力視為一種抽象的、統(tǒng)一的和總體性的存在。而實際上,現(xiàn)代政治學在基礎方面存在著由文化差異所造成的重大差異。在他的《政治文化與政治發(fā)展》《亞洲權力與政治學——權威的文化向度》等著作中,系統(tǒng)地考察了由文化差異所造成的東西方關于“政治權力的本性及其運作”在理解方面的差異的史實,進而提出了政治文化差異觀。他認為“那種追尋有關權力的一般特性的理論是完全不得要領的,因為在所有社會現(xiàn)象中,唯有權力是一種對文化細微差異都成為最為敏感的因素,它的多樣可能性和界域總是由時間和空間來規(guī)定的”(帕依,1985)。
具體而言,他的差異政治觀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政治學基礎觀上,他反對現(xiàn)代政治學的抽象同一觀,強調政治學基礎的差異性。由抽象的人性和理性所導出的抽象統(tǒng)一的現(xiàn)代政治學,是非歷史的和非辯證的:它將古希臘城邦的政治與現(xiàn)代國家政治都納入到同一概念體系中加以抽象研究,所以是非歷史的;這種抽象的政治觀忽視了各種文化的差異對政治的主導性影響,所以是非辯證的。帕依看到了文化的差異對政治的影響,但是他沒有進一步提及不同文化或不同政治之間的關系如何。若按博厄斯文化相對論認為,政治和文化一樣,此政治與彼政治、此文化與彼文化之間必然存在著差異,然而此政治與彼政治、此文化與彼文化之間決不存在誰優(yōu)誰劣的事實。
(2)其文化差異決定論。在探究政治差異的基礎上,帕依認為,不同模式的文化差異造成了政治觀的差異。這是一種關于政治學理論基礎方面的“文化差異”決定觀,他指明了政治權力對于所屬的文化差異的敏感性,認為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由于人們的文化視野、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的不同,對于權力等政治運作現(xiàn)象的觀念就會不同,當然其評價合法性、合理性的標準也就不同。他通過對馬來西亞、緬甸、印度的實地調查,親身體驗了不同文化中對權力和權威的“應是什么”、“實是什么”所作出的根本不同的回答。
(3)帕依還具體分析了亞洲“權威主義”政治文化模式的文化機理,他認為,由于西方個人價值觀主導性,決定了西方政治的民主制模式。而由于亞洲的群體價值觀的主導性,相應地產生了權威主義政治模式,這一模式是從社會文化機體中“總和地”醞釀產生的。帕依從公眾文化、社會心理、政治運作等多元視角對亞洲權威主義政治模式產生的原因作了獨特的分析。從公眾文化層面來說,整個亞洲社會對于像權威和權力這樣一些基本的政治理念都有合理而清晰的見解。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生活中的重大問題,它們總是普遍深入地存在于政治文化的“集體經驗”中,甚至內化于每個人的私生活中。在文化熏陶下的人們懂得必須對占有權力和處于支配地位的統(tǒng)治者以及其神圣權力本身頂禮膜拜,而在這種崇拜權力的活動中必然也使權威和權力的政治理念得到進一步的同化和加強,從而為權威主義政治模式打下堅實的社會文化基礎。從社會心理學層面來看,亞洲人對權威的接受是滿足其個人安全需要的手段。對他們來說,西方的自由和個性是“異在”的。而追求同一性就是追尋一個能隸屬的群體,即尋找一個適合于己的家長制權威形式,使自己能隸屬于其中,從而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從政治運作層面來看,亞洲后發(fā)式“趕超型”的現(xiàn)代化要求權力的高度統(tǒng)一,因此,權威主義的政治模式也是符合他們的效率觀念的。帕依認為,考察亞洲社會內部諸文化模式的差異固然重要,但是考察其內部文化差異對于政治運作的主導性的影響更有意義。他認為,亞洲諸文化民族善于把握依順性,并將之變成行為心理意義上的運作的能量釋放——這是一種最具深刻意義的依賴性。通過“民族主義的亞洲形式”或由“種族的同一性”、群體的依賴性等因素構成了亞洲權威主義的新形式,而亞洲社會政治的運作則主要依賴于這種“權威一服從”的兩極紐帶。所以沒有權威主義,亞洲的政治運作就失去了準則和模式。
總而言之,帕依一方面強調東西方文化差異所造就的政治差異的現(xiàn)實性,這對于消解政治觀上的“西方中心論”,尊重各國政治價值觀多元存在的現(xiàn)實,推進在承認差異和多元的前提下各文化民族、國家和地區(qū)的平等對話與交往是有益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在具體闡釋亞洲政治文化何以不同于西方政治文化機理時所采用的一系列概念,如“家長制”、“權威主義”、“民族主義”以及由之所形成的具有依賴性的“權威一服從”式的亞洲權威主義政治模式理論,其科學性則是有待進一步考證的。
三、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
如果說帕依的政治文化差異觀還停留在比較政治學層面,那么亨廷頓在其《文明的沖突》等論文中就將差異政治觀應用于全球政治結構分析,以“文明”為單元建立起國際政治理論。從思維范式轉型角度來看,亨廷頓完成了從單一主體觀或抽象統(tǒng)一政治學范式向多元主體的差異政治觀范式的轉化。
現(xiàn)代政治學理論話語的核心觀——人權、自由、民主、平等、博愛、正義、國家法理等理念,以及整個政治學的思考方式和觀視方式都源于l7一l8世紀資產階級政治學家們援用的兩大哲學公理——人性和理性,以及抽象的“一般觀視方式”。它以單一、普遍、抽象的人性觀構筑政治學的基礎,以抽象的理性構筑政治學方法論,沿用自然法的宏大敘事結構,采用元理論和元敘事所產生的等級體系。由此可見,以啟蒙理性為主導的現(xiàn)代政治哲學無疑是以大寫的“人”為中心的單一主體性哲學,這一哲學視野的基本缺陷是單一主體中心性即抽象的人。抽象理性主義基礎觀、抽象普適方法論觀念和具有嚴格邏輯與大一統(tǒng)的等級秩序理論敘事話語,遭到了后現(xiàn)代政治學的猛烈批判。后現(xiàn)代政治學以“多級主體交往觀”為哲學基礎,是無中心或多中心的,且沒有可以制約主體的客觀底板。因此,多級主體產生多級、多元視野,在彼此對話和交往中是開放和互動的。它只有游戲規(guī)則而無真理制約,主體間性是由差異的、異質的主體彼此交往而構成的。
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實質上就是這樣一種具有濃厚后現(xiàn)代政治哲學色彩的“差異政治”觀。亨廷頓在其一系列論文中一反傳統(tǒng)的“西方中心論”,以多級主體差異政治觀來勾畫全球政治學。在亨廷頓看來,冷戰(zhàn)時代是建立在以美蘇為代表的西東兩個集團各自“具有絕對權威和絕對真理性”的“單一主體性”的視野基礎之上的。而現(xiàn)在,世界政治正進入一個全新階段。需要有一個多級主體間的差異結構的全球政治觀。亨廷頓認為,這種差異政治的基礎在于差異性的文明,而不是傳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紛爭,也不是民族國家之阿的競爭。
亨廷頓認為,文明間差異必然演化為主體際政治沖突,文明間的差異是差異政治觀的主要源泉。文明通過歷史、語言文化、傳統(tǒng)以及重要的宗教把人與人區(qū)分開來,不同文明的人們對一系列政治價值觀的見解有著重要的分歧。這些文明差異是差異政治觀賴以生存的“語境”,它作為歷史積淀并非短期能夠清除,因此它比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權利差異更為根本。差異并不等于沖突,但卻是沖突,尤其是持續(xù)長時間激烈沖突的導因。世界正在變小,不同文明間(主體際)人們日益頻繁交流強化了文明意識(文明的自我認同),加深了人們對同一文明的認同和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的意識,從而推動了不同文明問的差異甚至敵意的增長,同時也增強了人們對文明的尋根意識。經濟全球化使得人們超越了原先民族國家和地方區(qū)域性的狹隘眼界,從而從“比較文明”的差異性角度追尋對“跨國界文明的認同感”。
亨廷頓還認為,西方文明的“中心化”迫使非西方文明的自我認同意識崛起、強化。這種文化特征和差異具有穩(wěn)定性,因而它比政治、經濟特征更難協(xié)調與變更。在階級和意識形態(tài)沖突中,問題是“你站在哪一邊?”人們可以選擇站在哪一邊或改變之。而在文明沖突中,問題變成“你是什么人?”而這是既定的和不能改變的。另外,經濟區(qū)域主義使文明內部的聚合力增強,也使差異文明的離異度增強。文明的差異導致了人們對政治(人權、正義、價值觀等)、經濟(貿易和發(fā)展權等)到環(huán)境等一系列政策和觀念的分歧,西方文明越是將自己的民主、自由等價值觀作為“普遍價值觀”進行推廣,越容易激起來自其他文明的反對,文明間的差異必然演化為主體際政治沖突。
總而言之,差異政治觀成為亨廷頓觀察世界政治、建構全球政治學的基本范式。在亨廷頓的視野中,文明問的差異和沖突成為主宰全球政治的主范式,較之帕依的“文化差異決定政治差異”,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無疑是一次提升和發(fā)展,而且是一種朝向極端方向的發(fā)展。許多差異政治論者由差異必然性而導出了相互寬容、忍讓、理解、尊重等后現(xiàn)代結論,而亨廷頓卻將之推到另一個極端,強凋“沖突”主題政治論,無疑是重蹈冷戰(zhàn)時期的“集體對抗”思維的覆轍,有悖于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
四、差異政治觀之啟示與誤導
綜上所述,無論是帕依的政治文化差異觀,還是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都將多元文化、文明與政治差異相關聯(lián),將政治的差異性、多樣性歸因于文化、文明的多元性,進而與現(xiàn)代主義的“普遍共識”相抵觸,體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后現(xiàn)代差異政治觀,成為后現(xiàn)代主義政治學的一種典型現(xiàn)象或典型形態(tài)。他們是借“文化”之異而強調“政治”之別,其內涵是通過文化差異、文明差異來揭示政治范式、政治價值觀和政治話語中異質存在性和差異性,由此導出多級政治主體問存在著一種異在(無統(tǒng)一范式)的交往關系。既然主體際的政治范式各異,因而就難以通約,難以將之再統(tǒng)攝到一個更高、更大的范式中并加以轉換。
文化差異、文明差異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正如眼睛、鼻耳朵存在著差異,這是客觀;但是眼睛、鼻子、耳朵之間決沒有誰優(yōu)誰劣的說法,這是主觀。如前所述,文化差異、文明差異也是差異政治的形成基礎,但是,多元文化、文明本身一定會沖突嗎?差異政治一定是沖突政治嗎?好比男人和女人也存在著差異,但是他們既可以相互成仇,也可以共同構建幸福美滿的家庭,雙方相敬如賓、恩愛一生。所以,古代圣人講“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也就是說,水到牛那里就變成珍貴的牛乳,水到蛇那里就變?yōu)橛卸镜囊褐?。文化、文明乃至政治的差異也像水一樣,我們應該學會以善美的心態(tài)去應對它的存在。
關鍵詞:高考試題;分析;考查;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7-0085-01
現(xiàn)在對于高三的學生和老師來說已經進入了第三輪復習,到了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學生在拼命的做題,老師在絞盡腦汗的做題,想提高成績的對策。可是效果卻不盡人意。原因是什么呢?我想還是方法的問題,我已帶了四屆的高三,對高考復習提出以下不成熟的建議,供大家批評指正。
1要研究高考試題,給我們復習提供方向
作為高三的老師大家都知道,到復習階段學校給我們定了很多試卷,可是這些卷子的質量大多數(shù)都不好,學生做多只會把學生引向歧途。老師做多了會失去復習正確方向,那么路在何方呢?我認為最好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歷年的高考真題。因為我們用的人教版教材,所以我現(xiàn)在對近三年來人教版新課標高考政治真題做如下分析:
1.12010年的高考試題分析。
2010年政治人教版新課標高考試題選擇題共計12道題,其中四道經濟生活常識的試題,三道政治常識的試題,一道文化生活的試題,四道哲學生活常識的試題。12,題是到計算題,這道題相對來說比較難把匯率,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關稅綜合進行考查難不小。13題主要考查的企業(yè)的經濟效益,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的知識。14題考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知識。15題考查的是科學發(fā)展觀、宏觀調控的知識。16題考查了我國的外交政策國家利益等知識。17題考查依法行政、行政監(jiān)督等知識。18題考查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19題考查的是文化常識的文化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文化建設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等知識。20題主要考查了哲學與具體學科的關系。21題考查了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對深化認識的理解。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等知識。22題考查價值觀的相關知識。23題考查聯(lián)系的相關知識主要考點是人為事物的聯(lián)系和自在事物聯(lián)系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主觀題我們來看38題的第一問讓學生分析煤炭行業(yè)實行重組的意義這道題直接考查的是書本上企業(yè)兼并重組的意義。38題第二問綜合考查了政府的相關知識,考查了學生綜合能力。39題第一問是一道辨析題,考查的是規(guī)律的含義、規(guī)律的客觀性的知識。第二小問涉及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第三問涉及文化產業(yè)的內容,可以從文化經濟這兩個角度去回答,最后考了哲學生活的方法論很簡單。
1.22011年高考試題分析。
2011年的政治試題選擇題同樣也是12道題。其中涉及到經濟生活常識的試題由四道,涉及政治生活常識的試題只有三道,涉及哲學生活的有5道題這也是歷年來最高的。文化生活選擇題沒有考。先看到第一個經濟常識的選擇題,12題一個計算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商品的價值量決定因素。13題考查了影響企業(yè)經營成功的因素。14題考查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以月餅消費為背景。15題考查了加快發(fā)展信息技術產業(yè)的原因用到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知識。16題考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這一知識點。17題考查了社會主義民主、對人民負責的知識。18題考查了黨的相關知識,涉及到黨的性質、黨的宗旨、黨的領導方式派的的知識。19題主要考查聯(lián)系的觀點、人們可以根據(jù)事物固有的聯(lián)系建立新的聯(lián)系以及聯(lián)系的多樣性。20題考查認識的反復性,要求理解認識的反復性的內涵和原因。21題考查了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等知識。22題考查學生對意識本質的理解涉及意識的能動性的理解。23題考查了矛盾分析的方法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及矛盾的特殊性。
主觀題38題第一小問主要考了人大代表職責、人大的職能,以及人大的作用。38題的第二小問涉及提高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相關知識。39題第一問考查文化生活的內容,媽祖文化為什么能凝聚華僑的用,這一問很難要求也比較高答對很不易。第二小問考了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第三小問考了文化生活的內容,綜合性強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答完整很難。
1.32012高考試題分析。
12題經濟常識題主要考查了紙幣的優(yōu)點貨幣的職能的知識。13題主要考了國家對市場進行干預,宏觀調控的相關知識。14題主要考查企業(yè)的兼并與重組的知識。15題以熱點時政為背景考察對外貿易的內容,以及對反傾銷、反補貼內容的理解。16題以社會公平為主線,涉及公民的權利等知識。17題考查了政協(xié)的職能,這是個冷點。18題涉及國際政治經濟的內容考的內容很雜很多。19題考了人的認識,涉及認識論的內容。20題考查了實現(xiàn)人身價值的相關知識,具體小的知識點很多。21題是文化生活常識的選擇題,涉及文化的多樣性的知識,側重于對書本知識的理解。22題以自然科技材料為背景,考查對哲學常識的理解和判斷。23題考查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以及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理解。
主觀題我們看38題的第一問,讓學生根據(jù)材料概括出我國國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經濟常識解決問題。主要考查了國民收入分配個知識點,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小問讓學生應用政治生活的知識說明我國政府為什么要提高民生支出在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這道題看著容易做起來難,要做到書本知識與材料的有機結合。39題第一問考了文化生活中影響文化發(fā)展的因素,第二問考了辯證的否定觀,第三問考了哲學中的方法論。
2針對高考試題,提出復習建議
通過分析近三年的人教版政治試題,我認為在復習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2.1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yǎng)。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基本知識的記憶、理解、應用等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核心骨干知識,這一點要常抓不懈。
2.2放棄題海,有的放矢。作為高三的學生來說做題時必不可少的,但是要做高質量的試題,一些商業(yè)化高考研究機構出的試題質量太差最好不做。作為老師要研究高考試題,自己心里要知道高考靠什么怎么考,然后給學生指明復習重難點,高考中的高頻考點,同時不要忘記一些冷點。
2.3時政的復習不能脫離書本。高三復習階段老師都要給學生復習時事政治,復習時要通過講解時政來復習鞏固書本上的知識點切忌書本與時政兩張皮。
1.我們是在何種境遇下開始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這是一個彰顯比較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的問題。如同不應脫離現(xiàn)實生活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為抽象的知識體系一樣,也不能無視時代境遇對比較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轉變所產生的深刻影響。作為一門研究德育的全球趨勢與本土策略之間交互作用的學科,比較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全球化現(xiàn)象進行的理論回應。當代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社會交往日益頻繁,生活世界的轉變必然要求學術研究的范式創(chuàng)新。多元現(xiàn)代性型塑著社會成員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也催生了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態(tài)。在多元文化主體及其思想主張競相博弈的實踐場域中,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秉持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運用學科特有的解釋原則,反思自身傳統(tǒng)和國外理論,形成學科研究的核心論域與共識性的研究意識。
2.我們何以必須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比較研究?這是一個關乎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性的問題。在資本邏輯和多元思潮的共同作用下,人類的精神生活日趨空泛,“價值觀念的不確定性和信仰危機、精神世界的庸俗化和道德淪喪、尋求感官刺激和沉迷相對主義”等成為時代的精神病癥。[3]現(xiàn)代社會的結構轉型與價值選擇的多元取向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即建構完整的精神世界和價值基礎,以對抗全球性的精神危機。比較研究的多維視野能夠超越單一視角的思想閾限,整合人類歷史中關于思想傳承、政治教化和道德養(yǎng)成的文化資源,在同他者的對話交流中拓展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邊界。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向度上,提供國外的比較經驗,使本土研究具有國際視野,推動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fā)展。
3.我們究竟應該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哪些內容進行比較研究?這是一個體現(xiàn)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性的問題。比較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科學的理論體系,也是培育信念信仰、養(yǎng)成道德人格以及調整社會關系的政治實踐,以價值觀的傳承和再生產為核心。每個社會都有體現(xiàn)其意識形態(tài)本質的核心價值觀,培育民眾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是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關鍵,中外思想政治教育都承載著維護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根本使命。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當代任務,是力求建構同轉型中國相適應的規(guī)范系統(tǒng),培育整個社會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意涵和實踐追求,探索符合時代特點的實現(xiàn)方式,使其嵌入日常生活世界,轉化為社會成員自覺的道德選擇。西方國家也在積極開展培育共享價值觀、弘揚良善社會風氣、營造和諧社會秩序的道德實踐,發(fā)揮社區(qū)、社團和協(xié)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創(chuàng)設由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實踐載體,實現(xiàn)個體、社會和國家之間的良性互動,這些途徑與方式能夠為我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參照視域。
二、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論原則
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需要以科學的方法論作為基礎,“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的科學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4]比較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外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較”,根本差異在于是否堅持思想的主體性、問題的針對性以及方法的科學性。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論研究,不僅包括對各國教育內容本身的經驗描述,更注重探求比較研究得以成立的思想原則,它不是價值無涉的中性描摹,而是內隱著特定的世界觀和價值承諾。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學術追求是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跨文化分析,反思性理解各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經驗,對文化、傳統(tǒng)和習俗等思想資源進行對比研究,幫助我們洞悉其政治制度、文化傳統(tǒng)和教育政策。
1.可通約性。比較思想政治教育關注來自于多元文化傳統(tǒng)和方法論取向的研究對象,盡管存在思維方式、價值立場和研究策略等方面的差異,但在追求德性修養(yǎng)和人格養(yǎng)成等方面是共通的。世界各國都在以政治教化的方式培育意識形態(tài)認同的精神基礎,追求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代性觀念,要求從宏觀視域來理解人類文化的整體性及不同思想觀念之間的關系,在“一”與“多”不斷往復的辯證運動中,實現(xiàn)從“一元視角”向“全球視野”的觀念轉換。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趨向表明,比較研究尋求多元話語的相互承認和理解,探尋彼此之間借鑒的途徑方式,在自身傳統(tǒng)與域外經驗的統(tǒng)一關系中,思索人類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和出路,建構普遍化的知識類型。比較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秉持中國式的思維方式、價值立場、概念框架和解釋原則,對各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比較,重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思想形態(tài)和話語體系,使中華文化的特質為他者所認知認同。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體系并非是靜態(tài)的固定結構,而是中西文化之間相互交融相互轉化的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通過時空“雙重轉換”的作用機制,實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轉化和西方文化的本土轉換,推動傳統(tǒng)的重塑與觀念的整合。
2.歷史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植根于歷史發(fā)展進程之中,是一個整體的、動態(tài)的和開放的意義系統(tǒng),深入理解和評價一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到決定教育制度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觀念和社會結構中去。比較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演進的歷史進程,應注重分析文化精神、價值觀念和教育內容等方面的差異,分析傳統(tǒng)對當代的影響,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價值。比較研究具有具體的歷史規(guī)定性,應當深入研究不同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傳承模式和作用機制。歷史是世代積累的文化沉淀,每個民族在其發(fā)展歷程中均形成其特有的思想主題、信念信仰和價值追求,只有具體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演進中的歷程與觀念,才能獲得真實的歷史感。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內蘊的國家、社會和個人的“三位一體”,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把價值準則內化于個體、價值取向具體化為社會,以及價值目標整體化于國家。作為時代命題的中國夢的表述,就是將抽象理論轉化成與每一位社會成員內在關聯(lián)的日常生活形式,國家意志和個人意愿通過“夢”的表述具體化和親近化,將每個人的夢想與整個民族的愿景融為一體。
3.中介性。中介是比較研究中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辯證運動,提供了國外理論向本土轉化的可能性,使外在的思想資源轉變成為我的存在。在通曉人類文明總體性進程的前提下,使多元文化的理論和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動學科更高水平地發(fā)展。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應當超越主客二分的觀念,從“我-他”對立走向“我-你”對話,將不同文化傳統(tǒng)中關乎政治教化和價值傳承的概念范疇梳理出來,再將其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這一時代語境中,賦予其本土化和時代性的解釋。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試圖建立一種能夠對本土及域外道德教育具有解釋力和分析力的結構圖示,既非普遍主義的規(guī)范理論,也不是特殊主義的局部經驗,而是帶有地方性特點的中層理論。比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克服簡單羅列各國現(xiàn)象的直接性,也要抵制將西方的理論方法不加分析簡單移入中國的片面性,而應包含理性審視與客觀評價。思想立場的主體性同全球化的普遍性是并行不悖的,愈是對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進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便愈加珍視不同民族參與全球文明進程的獨特路徑。通過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性活動,實現(xiàn)本土立場與全球視野之間的會通,各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獨特性與人類文明的共性之間,由于持續(xù)地接觸和交流,不斷地匯聚為普遍性的世界文化。
三、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當代意義
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意義在于以全球視角聚焦時代性和民族性的問題,堅守學術研究的立場和追求,既尋求貫通的共識,又鼓勵多元的差異,在兩者之間找尋一種動態(tài)的辯證平衡。比較研究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在于推動各國間的對話,搭建國際學術交流平臺,推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思想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中的融合創(chuàng)新。在中西比較的語境中,基于自我認同與相互承認基礎的文化融合表達了人類文明新的“共相”,能夠為多元主體提供精神生活的意義價值。當代世界各國關于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都植根于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文化傳統(tǒng)和社會現(xiàn)實,因此,不能照搬照抄,必須辯證地加以分析和批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堅持自己的立場、考慮自己的國情,創(chuàng)新特色路徑。
1.視域融合。比較研究是一種自我與他者相互敞開的思想活動,通過文化對話實現(xiàn)意義價值的共識性理解。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設多元主體間對話的空間,使研究者超越個體的單一視界進行整體研究。多元現(xiàn)代性的時代,每個民族參與全球發(fā)展的路徑都是獨特的,要葆有對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珍視與對他者文化觀念的尊重。比較思想政治教育體現(xiàn)了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和而不同”的精神追求,只有在明晰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訴求和動力之后,才不會以國外的某些理論范式為普遍模式,免于陷入西方中心主義的“普遍模式”。
2.啟示借鑒。直面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我們應當堅持當代中國的理論原則與思想方法,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理念與精神追求,對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優(yōu)勢與西方文化的特點有理性判斷。比較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價值無涉的鏡式反映,而是葆有研究的文化自覺、明確的問題意識和特定的價值追求。當代俄羅斯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就在于重塑民族的精神道德基礎,喚醒民眾關于歷史的集體記憶,構筑意識形態(tài)認同的文化根基?!皩Σ煌瑖宜枷胝谓逃M行比較,不僅是為了把握其運動規(guī)律,而且還要探討相互借鑒的途徑,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的發(fā)展”,[5]建構一種能夠對本土及域外道德教育具有解釋力和分析力的中層理論,形成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比較研究可以吸收借鑒不同國家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轉換域外理論和經驗,推進我國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時代化和民族化。
3.彰顯自信。價值認同不僅是個體的自我建構,同時也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通過與他者之間的對話過程,能更好地覺解自身的意義與價值。伴隨文化間的相互理解,當代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創(chuàng)新將愈加彰顯人類視野、時代精神和實踐理念,在解決信仰迷失、意義失落以及價值虛無等人類性思想文化危機中,貢獻不同于西方理性文明的中國智慧,為民族文化賦予世界主義的情懷。在傳播中華民族的價值體系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尋求自身經驗的中國表達,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與道德資源。文化自覺的前提是本土化,方式是全球化,凝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并賦予其時代內涵,在同西方文化交流中發(fā)揮世界性的影響?!爸挥型ㄟ^對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象的比較研究,我們才可能發(fā)現(xiàn)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歷史傳統(tǒng)和獨特優(yōu)勢”,[6]增強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比較優(yōu)勢,日益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獨到的實踐經驗。
關鍵詞:茶文化視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伴隨著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和進步,對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加大,對人才質量所提出的要求更加嚴格,加之,在我國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中,其主力軍就是高校所培養(yǎng)的學生。由此可見,進一步強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具備積淀千年的茶文化,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茶文化居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蘊與德育內涵及其豐富。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茶文化緊密聯(lián)系起來,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茶文化,還能夠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提升,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1茶文化的內涵
在我國茶葉的生產、經營等活動中,促進了茶文化的深入,經過長時間的發(fā)展,茶文化將多方面因素融入進來,促使具備一定研究價值的茶文化內涵的生成。在解讀茶文化內涵時,應當注重以下幾點:第一,通過茶藝方面,能夠將茶文化內涵,體現(xiàn)出來。通常來說,在茶文化中,茶葉屬于其中內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huán)境的選擇與創(chuàng)造等茶藝內容,利用茶藝,能夠將茶葉文化的深廣與高雅等方面起到良好的襯托作用。第二,通過茶道方面,能夠將茶文化內涵,體現(xiàn)出來。人們在進行茶藝活動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精神境界就是茶道。對于茶葉而言,茶道屬于其中靈魂,發(fā)揮著重要的核心作用。茶道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靜與雅。第三,通過“茶德”,能夠將茶文化內涵,體現(xiàn)出來。在茶道中,“茶德”居于基礎地位,隨著茶文化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已經普遍認可“茶德”,在“茶德”中,要求茶自身的優(yōu)良品質,應當匹配具備較高道德的人,充分運用該方面,有助于將茶文化的重要影響力表現(xiàn)出來。
2茶文化視域下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茶文化視域下,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體現(xiàn)出來:第一,針對內容視角而言,我國茶文化包含極其豐富的內容,然而,針對價值角度而言,我國茶文化的價值性非常突出。通過解讀茶文化的內涵,我們可以得出,利用茶文化,能夠對人們完善、高尚品格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進一步強化茶文化的高效利用,能夠促使大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對大學生的知識體系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還能夠促進大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第二,在當前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缺陷與不足之處,這些問題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面對茶文化視域,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相關問題得到妥善處理,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第三,我國傳統(tǒng)茶文化具備系統(tǒng)理論體系,在茶文化的有關內容中,不僅包含儒釋道思想等傳統(tǒng)文化,還包括多個學科門類,例如:哲學、文學、倫理學、古代美學等。在傳統(tǒng)茶文化中,將儒、道、佛、詩詞、繪畫、醫(yī)學、宗教、書法等方面融入進來。在茶文化視域下,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大學生傳統(tǒng)文化學習活動的開展,在了解茶文化知識內容的同時,還能夠深入感知歷史文化的魅力,促使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還能夠實現(xiàn)學生審美能力與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
3現(xiàn)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
3.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與思維理解和行為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
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將技能實踐與精神文化緊密聯(lián)系起來,對于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而言,應當高度重視行為實踐與思想理念。然而,針對現(xiàn)階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情況,通過開展系統(tǒng)的分析工作,可以發(fā)現(xiàn):其對思想政治知識教學活動重視程度比較高,很難有效地將文化理念與精神思維融入進來。在進行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教師雖然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各項內容的講解工作,但是不能夠將多種元素系統(tǒng)加入進來,比如,有關思想政治理念、精神文化、行為規(guī)范等,這樣學生很難真正參與至思想政治學習活動中,不能夠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本質。在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由于不能夠充分融入思維理解與行為實踐,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活動的科學性與高效性造成了不利影響。
3.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夠與教學的針對性和廣泛性緊密聯(lián)系起來
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需要關注多樣的內容。由于個體具備一定的差異性,學生自身的思維理念認知也就有所差別,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進情況。關于思想政治知識內容方面,因為學生具備不同的認知程度,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自然而然存在一定差異,以思想政治教學為中心,所確定的教學方案也應當有所不同。然而,針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實際落實情況而言,因為教師的認知不夠充足,加之,教師不能夠充分意識到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特殊性,致使思想政治教學活動具備比較低的針對性,很難實現(xiàn)較高教學價值。從客觀方面來說,由于學生自身情況有所差別,其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理解自然而然不盡相同。實質上,對于整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而言,關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實施價值方面,學生個體的訴求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開展實際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所實施的教學方案,應當具備一定的針對性與科學性。然而,針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實際情況來說,其對學生個性化訴求關注程度比較低,亟需開展相關改進與優(yōu)化工作。
4茶文化視域下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措施
4.1明確茶文化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價值
面對茶文化視域,在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其關鍵之處,就是應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統(tǒng)茶文化的重要價值,作出進一步確定。關于具體措施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幾點:第一,在高校的公共必修課中,可以將茶文化建設劃入進來,利用多樣化的措施,最大限度實現(xiàn)大學生學習范圍的擴大。第二,應當對大學生作為傳統(tǒng)茶文化傳承主體,這一地位作出進一步確定,不斷提升文化融合能力,有效促進創(chuàng)新工作的開展,在此基礎上,將傳統(tǒng)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充分體現(xiàn)出來。第三,應當注重增強廣大教師的茶文化素養(yǎng)。作為教師應當掌握相關傳統(tǒng)茶文化的內容,與此同時,還應當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將茶文化真正滲透進來。第四,在進一步強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針對茶文化價值的可持續(xù)性與非功利性,還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將傳統(tǒng)茶文化的人文價值,凸顯出來。
4.2在專業(yè)教育中滲透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
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將茶文化的人文價值,高效體現(xiàn)出來,針對茶文化的專業(yè)教育,應當注重開展相關的整合工作。在進行茶文化專業(yè)教育整合活動時,應當對傳統(tǒng)茶文化與專業(yè)教育的契合度給予重視,并與大學生所學專業(yè)緊密聯(lián)系起來,激勵大學生通過自身專業(yè)知識內容,進一步探索并研究傳統(tǒng)茶文化,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茶文化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比如:作為文學專業(yè)的學生,針對與茶文化相關的詩詞和歌曲,可以開展相關的探究與討論活動,這樣有助于對茶文化的精髓內涵作出深入理解,以此來實現(xiàn)自身文化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作為畜牧獸醫(yī)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對茶自身任勞任怨的精神做出探究,并對畜牧行業(yè)所需的職業(yè)精神與茶本身精神間所存在的關聯(lián)作出研究。與此同時,關于茶文化與專業(yè)實踐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方面,還應當對其給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屬于隱性教育活動的范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提出了“三貼近”原則,實踐教學活動與該原則具備較高的契合度,能夠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這一先進教學理念表現(xiàn)出來。在開展具體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大學生到茶園進行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參觀茶樹種植、包裝、采摘等,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茶文化內涵。
4.3將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融入至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
在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園文化的熏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對傳統(tǒng)茶文化滲透至校園文化建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將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與價值的有效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想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與高效性的提升,就應當依托高質量的文化,不斷擴大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影響范圍,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提升。關于具體措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應當將校園媒體充分運用起來,強化開展茶文化的宣傳與教育工作。高??梢酝ㄟ^校廣播、宣傳櫥窗、校報、互聯(lián)網、新媒體等傳統(tǒng)媒體與媒介,針對茶道文化,開展相關的報導工作,不斷增強茶文化信息的推送量。還可以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有效開展茶文化文化長廊建設活動,將茶文化的隱性教育作用,高效體現(xiàn)出來。第二,為了能夠將茶文化融入至校園文化活動中,可以利用多樣化的形式,如,激勵學生組織茶藝社團等,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利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感知茶文化的陶冶。在校園各類晚會與慶?;顒又?,可以將茶藝表演等茶文化元素滲透進來,幫助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充分感知茶文化的魅力。
4.4規(guī)范學生思想行為,幫助學生掌握優(yōu)秀文化
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為了增強教育活動的科學性與有效性,針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應當強化開展相關的規(guī)范與引導活動,通過對比形式,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優(yōu)秀文化。面對茶文化視域,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關于高校學生的思想與行為方面,教師應當注重將茶文化融入進來,這樣能夠使學生的思想文化變得更加多樣,還能夠對學生的行為起到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社會中存在著多樣文化,大學生對新思想的接受速度比較快,具備比較充足的時間對不同的文化接觸。所以,在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對比法的形式,選擇并運用茶文化精華,這樣能夠將學生茶文化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幫助學生自發(fā)地開展茶文化的學習活動,顯著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茶文化在學生思想領域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體現(xiàn)出來。
[關鍵詞]有效;高中;政治;記憶
教育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礎,是國家發(fā)展的最為基本的工作之一,想要振興中華民族,必須要提高全民族的政治素養(yǎng)。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是整個國家的最有力的希望,思想政治覺悟對一個人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同時也是提高國家意志力最為有利的手段,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十分重視對學生政治學科的教育。除此之外,高考時“文綜”是文科生必考的科目,是提高學生成績最為有效的途徑,在“文綜”中的歷史、地理和政治三科中,得分最為容易的就是政治,因此必須要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效率,接下來,我將介紹學習高中政治最有效的記憶方法。
一、利用關鍵詞進行記憶
政治的內容是錯綜復雜的,要想快速地記住知識點,并且能夠長久的記憶,不被遺忘,這是非常困難的。經過有關專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記憶政治專業(yè)語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煉每一個知識點的關鍵詞,化繁為簡,將復雜的知識點轉換為簡單的幾個字,最后再將復雜的話術填到詞匯里,使知識點變得豐滿有力。
當關鍵詞確定后,在補充全部內容時,可以利用“關鍵詞必須記,非關鍵詞自己想”的原則,把知識點的基本框架確定為關鍵詞,利用自己日常積累的政治術語、自己所能夠理解出的詞語來填充,還原原有的知識點。
例如,在學習“生產與消費的關系”這一個知識點時,可以首先記憶大的關鍵詞,即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這兩個方面,在記憶第一個知識點時,還可以將其內部細化的知識點記憶為對象、方式、質量和水平,創(chuàng)造動力;記憶第二個知識點時,可以將內化的知識點記憶為經濟增長、生產調節(jié)與升級、新產業(yè)出現(xiàn)和生長、創(chuàng)造新的勞動力。這樣就可以把復雜的、較多字數(shù)的知識點簡化為簡短的詞語,在運用知識點時,可以用自己積累的政治詞匯將關鍵詞連接起來,這樣就形成了標準的答案。采用關鍵詞的記憶方式,不僅能夠簡化背誦政治的難度,還能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能力。
二、通過結構體系進行記憶
結構體系記憶知識點是學習的捷徑,尤其是對于政治這種體系較為明顯,主線明了,對記憶要求更為嚴苛的學科,利用結構式的記憶能夠使學生記憶得更為持久,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深刻。
高中生學習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高考,因此在高考中獲得良好的成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握高考的命題特點。政治是高考中最容易把握命題方向的學科,高考命題中,政治主要考查書本中的主干知識,并且考察的內容都是基礎的知識點,因此記住基礎知識是取得良好成績的關鍵。能夠把握基礎知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熟記知識體系,體系的牢記是理解課程邏輯關系的關鍵。
跨國家體系在每一節(jié)、每一大節(jié)、每一章、每一本書都是有著清晰的脈絡。教師利用體系進行知識的學習、復習鞏固,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點,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
構建框架體系進行學習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直接構建框架結構,例如,在學習《政治生活》的課程中最基礎的一部分“公民的政治”這一知識點時,要先畫一幅結構圖,把每一個知識點進行精細化處理,列出以下結構圖:
民主選舉:選舉方式、選舉方式選擇依據(jù)、珍惜選擇權
民主決策:民主決策的重要性、方式、意義
民主管理:基層民主自治、民主管理的意義、學生參與民主管理
民主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的方式、民主監(jiān)督的意義、如何行使監(jiān)督權
除此之外,還可以形成知識串、表格的框架形式,使教材知識簡單明了,易于掌握。記憶時,可以根據(jù)自己整理的知識框架進行敘述,在進行敘述前,需要再次對書本進行研究,確定知識體系中的邏輯關系,然后邊想邊敘述,將大的知識框架不斷的細化,內容逐漸展開,多次反復的練習,最終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更加深刻。
三、通過對比類似的知識點。加深知識點的印象
通過將意思相近,或者是完全相反的知識點放在一起,進行理解,這會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更有利于區(qū)分彼此。通過這種方式記憶,可以有效地避免張冠李戴,避免混淆知識點,還可以加身對知識點的印象,使記憶更加持久,效果更好。
在運用對比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時,一方面可以是老師組織學生,對相似、相反的知識點進行總結,了解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強記憶的效果,更有利于應用;另一方面若彼此之間的相似度、相反度難以區(qū)分,則可以讓教師引導學生課上進行總結,同樣也可以增強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話語置換;話語回歸;文化;唯物史觀
中圖分類號:B03 G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5194(2010)03-0161-05
一
在當今時代,文化對于任何國家和地區(qū)而言皆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對外而言,文化是一個民族對人類文明豐富與發(fā)展的獨特貢獻,是一個國家在世界民族之林所特有的身份“標識”,也是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對內而言,文化既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精神動力,是民族內聚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同時,它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yè),日益發(fā)揮著強大的經濟功能。
文化在人類生產和生活中角色的變遷與地位的凸顯,帶來了文化理論研究的繁榮。自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19世紀70年代出版第一部文化學專著、留下第一個明確的文化定義以來,短短一百余年之間,關于文化的論著汗牛充棟,關于文化的定義竟達數(shù)百種之多。學者們從多學科、多層次、多視角切入,形成了諸多不同的理論流派與觀點。21世紀初,伴隨著文化在社會發(fā)展中地位作用的進一步凸顯以及全球范圍內文化交融與交鋒的日益增強,學界關于文化問題的研究更是呈現(xiàn)一種前所未有的發(fā)散性與多元性趨勢。關于文化的各式各樣的新名詞與新“話語”層出不窮,著實令人眼花繚亂,文化理論研究已經被淹沒在形形的西方“話語”或當代“話語”之中。
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塞繆爾?亨廷頓提出著名的“文明沖突論”,認為在冷戰(zhàn)后時代,國際沖突將主要不再是不同意識形態(tài)國家之間的摩擦與對峙,而更多地表現(xiàn)為具有不同文化傳統(tǒng)尤其是不’同宗教傳統(tǒng)的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沖突。文化將成為未來國際沖突的根源。他還將文化視為導致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差異的根源,主張“從文化的角度理解各種社會,分析它們之間的差別,解釋它們的經濟和政治發(fā)展狀況”…。亨廷頓所主張的顯然是一種文化決定論,更早一些的斯賓格勒、湯因比等人也持此類觀點,把人類歷史歸結為文化史,把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終極動因歸結為文化,其錯謬之處是顯見的,因而亨廷頓等人的觀點早已招致學界的廣泛批評。在當今的文化理論研究中,如此露骨而直接的文化決定論實不多見,但各種隱蔽或委婉的類似觀點卻依然層出不窮。如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丹尼爾?貝爾的《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等等,便屬此列。
就當前國內學界來看,文化研究的“去唯物史觀”傾向較為集中地體現(xiàn)在兩種觀點上,一是“大文化觀”,二是人本主義文化觀,這兩種觀點又往往相互交織滲透著。
有學者著眼于從人類社會這個“總體”出發(fā)來界定文化,強調文化的“總體性”特征,把和凡與自然物相區(qū)別的、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社會現(xiàn)象、社會過程和社會事物都看成文化,包括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自泰勒開創(chuàng)了“大文化觀”之先河后,西方大多數(shù)文化人類學家都延續(xù)這一思路,從廣義上來理解文化。對文化的此種理解在國內學界也較普遍。如梁漱溟說:“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幕玖x,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
對文化的這種理解是不合理的,必然導致理論與實踐的困惑。從理論研究的角度而言,“大文化觀”將“文化”等同于“社會”或“人化自然”,按照這一思路,那么人類社會的起源與發(fā)展也就是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人類歷史”或“社會歷史”也就等同于“文化史”。很顯然,這一觀點模糊和混淆了文化與經濟、政治等其他社會現(xiàn)象之間質的區(qū)別,偏離了馬克思所開創(chuàng)的從物質生產實踐出發(fā)來說明歷史及其規(guī)律的理論路向。從實踐的角度而言,“大文化觀”根本不具有現(xiàn)實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我們說“先進文化建設”,這里的“先進文化”自然是與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政治制度相區(qū)別的;再如我們將文化稱為“軟實力”,自然也是相對經濟或軍事等“硬實力”而言的。如果把“文化”等同于“社會”,我們的文化理論研究將失去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價值,失去現(xiàn)實針對性與可操作性。有學者曾撰文指出,在當前對文化問題的研究中,存在著一種矛盾現(xiàn)象,即概念上的“大文化”與研究中的“小文化”現(xiàn)象。研究者們常常在著作或論文的開頭對文化做出一個包羅萬象的寬泛定義,可一進入到對文化的某些具體層面、具體問題、尤其是文化建設實踐問題的探討時,要么事先聲明自己在這里所講的是狹義上的文化,要么就直接將廣義文化概念偷換成狹義文化概念。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恰恰從另一側面反映出“大文化觀”所包含的悖論。
另一種具有“去唯物史觀”傾向的觀點是人本主義文化觀。這類觀點從人與自然或其他動物相區(qū)別的角度來理解文化,認為文化是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或自然存在物的根本特征,文化表征著人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與自由性。文化就是人化,文化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
對文化的這種理解思路可以追溯到18世紀啟蒙思想家,如維柯、赫爾德、伏爾泰、康德等。20世紀以來,人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文化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從人的主體創(chuàng)造性與主體自由的角度來理解文化的思路與傾向進一步增強。如德國哲學家卡西爾把人定義為一個“符號的動物”,而所謂“符號”實際上就是指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各種文化形式。哲學人類學家藍德曼也提出了“人是文化的創(chuàng)造物”的命題。在中國學界,對“文化”持這種理解的學者也不鮮見。如《中國文化論爭》中關于“文化”的界定:“從過程的意義上看,文化不僅是一種在人本身自然和身外自然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造的過程,而且是一種對人本身的自然和身外自然不斷加以改造,使人不斷從動物狀態(tài)中提升出來的過程”。當今的文化哲學研究者也大多從這一角度來理解文化本質。
這種觀點注重從人與文化關系的視角來理解文化,強調人在文化創(chuàng)造中的主體地位與作用,重視文化對人生存與發(fā)展的價值意義,其理論的深刻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在他們對人的本質的理解中,往往抬高人的文化屬性,而忽視或降低人的社會關系本質;同時,他們賦予“文化”以將人類從動物世界中提升出來并加以規(guī)定的“提升者”和“規(guī)定者”的地位與角色,文化的起源與人類的起源是同一過程,沒有文化就沒有人類,是文化的差異使得一個民族不同于另一民族,一個時代區(qū)別于另一時代。這無疑隱含著主張文化對人類及其歷史的決定性意義的傾向,無論在對人的本質的理解上或是對文化本質的理解上,都偏離了唯物史觀,并最終在文化與人的關系、文化與社會的關系、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等一系列關鍵性問題上陷入自相矛盾。 經濟、政治與文化進行區(qū)分既是徒勞的,也是錯誤的;二是認為文化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或干脆將文化等同于人類社會,如前述觀點),倘若從經濟與文化相互關系的角度來理解文化,就必然導致對文化及其作用的貶低或忽視。
稍加推敲便可發(fā)現(xiàn),上述反對理由中存在兩個理論誤區(qū):一是混淆了經濟、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間理論上的可區(qū)分與經驗上的不可區(qū)分之間的關系。在社會有機體中,經濟、政治和文化三大領域,或日三類事物,從經驗的層面而言,的確是不可截然分開的。在現(xiàn)實中,它們從來都是相互交織、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文化深深滲透于人類社會的每個領域和角落,只要有人類活動的地方便有文化的痕跡。我們并不否認文化無所不在。但經驗上和現(xiàn)實中的不可區(qū)分并不等于理論上的不可區(qū)分。從理論上區(qū)分經濟、政治與文化,并不意味著否認三者在經驗上的不可區(qū)分。我們進行理論研究的目的,正在于從相互交織、紛繁蕪雜的社會現(xiàn)象中,根據(jù)事物各自所包含的矛盾的特殊性,將事物區(qū)分開來,進一步探究每一類事物的本質與規(guī)律。因此,從理論的層面,對經濟、政治與文化各自的理論邊界做出相對清晰的劃分,是可能的,亦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厘清經濟、政治與文化之間復雜的內在關系,才能從這種復雜關系中最終把握人類歷史的總體邏輯。
第二個誤區(qū)在于,這種觀點實際上曲解了唯物史觀關于經濟、政治與文化之間關系的原理。唯物史觀將文化界定為社會有機體內部的組成部分之一,以區(qū)別于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政治結構,并指明: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社會文化結構是由社會經濟結構及相應的社會政治結構所決定的。經濟結構是一切文化現(xiàn)象的基礎和根源;文化是派生的,是以前者為條件并建立在前者基礎之上的。經濟結構的性質和水平最終影響文化的發(fā)展,經濟結構的本質變化或快或慢但卻是不可避免地導致文化的變化。然而,強調經濟因素的最終決定作用,并不等于說文化與經濟之間是一種機械的對應關系,并不意味著經濟因素的變化會立即、直接地體現(xiàn)于文化結構之中。唯物史觀從不否認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及其對社會發(fā)展的巨大作用,相反,在馬克思、恩格斯以及歷代者的著作中,反復強調過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問題,認為經濟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二者的互動要經過許多中間環(huán)節(jié)和間接因素。文化的發(fā)展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并不完全同步。
因此,強調考察文化現(xiàn)象的唯物史觀視野與方法,并非貶低或忽略文化在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與功能。在當今時代,文化對于國際交流與國際競爭、生產力的提高、產業(yè)結構的調整、社會生活的協(xié)調、人與自然關系的協(xié)調、民主政治制度的維護與完善、人們精神生活的豐富乃至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等等,皆有著不容置疑、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觀從未否認這一事實。但是,文化的作用越是重要,我們對于文化起作用的性質、方式、程度與范圍就越是需要作出一種恰如其分、合理科學的界定與說明。唯如此,在社會建設與發(fā)展中,才能夠始終清醒地洞察各種文化矛盾與文化危機的深層根源,才能真正有效利用和充分發(fā)揮文化的作用,才能夠找到促進文化發(fā)展與繁榮的真正有效的途徑與方式。
強調考察文化的唯物史觀視野與方法,并非排斥其他視野與方法。文化人類學的、哲學人類學的、一文化形態(tài)學的、文化批判的、符號學的、生態(tài)學的,等等,各種視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與意義,都從某些側面揭示了文化的特性、功能、規(guī)律或本質。唯物史觀不僅不排斥這些視野,而且以這些視野以及由這些視野出發(fā)所得出的理論成果作為可資借鑒的重要資源。其中許多有價值的觀點與方法,可以在批判、過濾之后被汲取和包含在唯物史觀話語體系之中。在一些具體文化現(xiàn)象的研究中,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有選擇地采納或借鑒除唯物史觀之外的其他研究視野與方法。但這樣做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研究者必須對自己所采用的視野與方法有明確的批判反思意識,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所采納的視野與方法的前提與合法性限度。
【關鍵詞】新課程;課外讀物;重要性;應對策略
在新課程政策指導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仍未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的理念仍然以“考”為中心,圍繞“考”來組織教學。這種做法既不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也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又會扼殺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熱情。理論性強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如果脫離了現(xiàn)實生活,學生就不能做到真正理解。讓學生走出課堂,拓展課本以外的知識,才能夠運用課本知識,積極推進課外閱讀并形成自覺的行動成為了新課程理念下的重要舉措。然而在各模塊教材相關的書籍種類繁雜,學生認知能力有限的條件下,教師有必要結合學科模塊特點,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刊物,引導學生適時進行課外閱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課外讀物是必要的、可行的,具體分析如下。
一、符合新課程的理念
根據(jù)《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設置了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多個板塊課程,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在教學中使用課外讀物,有利于鞏固、拓展教材知識,使學生應用課本知識去認識世界,做到以生活為導師,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并提高理論表達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這符合高中政治課程生活化、開放化、實踐化的特點。
二、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高中生認知活動的自覺性 ,思維的目的性、方向性 ,認知系統(tǒng)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他們有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合理調配時間,處理好課內外的學習任務;高中生觀察能力、識記能力、想象能力也迅速的發(fā)展,所以他們對常識性的讀物能有深刻理解和體會;高中生情感的豐富、意志力的增強,興趣的廣泛和穩(wěn)定,學習動機的強烈,使其在有效的教學方式下,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可以被大大激發(fā)。
三、應對策略
1.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興趣和能力選取相關模塊的讀物 。例如:必修1《經濟生活》中選取《生活中的經濟學》,茅于軾著,《弗里德曼的生活經濟學》,(美)弗里德曼著;必修2《政治生活》中選取《政治學是什么》,時和興著;必修3《文化生活》中選取《文化苦旅》,余秋雨著,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編委會編;必修4《生活與哲學》中選取《半知一解──世界經典趣味哲學》,孟云劍著, 《蘇菲的世界》,(挪威)賈德著。
2.在閱讀時間安排上,教師要妥善引導,處理好課內外的關系,以免影響正常的教學或侵占了學生太多的課內時間而影響了學生學科成績的提高。教師可以提前推薦,讓學生在假期閱讀,為學習新課做準備;學生也可以在茶余飯后讀上三五頁,相互討論以獲得收益。
3.教師要精心備課,把課外讀物與教學聯(lián)系起來,落實課外讀物的閱讀價值,真正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要經常引導學生用教材原理分析課外讀物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在新課程教學中要經常利用課外讀物中的具體例子或情境,或在課外讀物中找出合適的切點集體討論,這樣的教課方式能夠更好的理解、強化教材知識。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塊,講到“文化遺產”的內容時,可以請學生交流在《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一書中最震撼自己的幾處世界文化遺產,并由此歸納文化遺產的地位及保護意義;講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內容時,可以請學生就《文化苦旅》中自己熟悉的一處,暢談自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對比自己與余秋雨的觀點的不同之處,并簡要闡述讀后感。
4.定期組織班上同學作讀書心得交流,鼓勵大家多談體會,并認真聆聽他人的閱讀體會。
5.在課外讀物選擇上,要精選,不宜過多但必須精準;要選擇大眾化、通俗化、生活化的普通讀本、入門類書籍。
6.在教學實踐中,不能要求所有學生都把推薦讀物全文看完,允許他們在閱讀能力上有差距,對閱讀收益及效果,也不做硬性規(guī)定,提倡學生發(fā)表不同的學習體會,并樂于交流,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
7.教師要把課外讀物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課內課外相統(tǒng)一,并且要鞏固、拓展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總之,通過教師在教學中將課外讀物和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對課本的知識理解的更透徹;有利于課堂討論的話題和爭論的內容更有深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水平。
【參考文獻】
[1]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標準,2007年版
關鍵詞:初中政治;生活化;思維分析
在新時代下,“放羊式”“填鴨式”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時展的客觀要求,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日益突顯,學生處于很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課堂教學效率極其低下。而生活化教學方法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尤其是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扮演的角色,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指導者,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該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政治領域中各方面的知識,并應用到實踐中,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生活化思維教學的政治性
就初中政治而言,積極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其核心目標,學生要學會用一種敏銳的眼光去看待各種社會現(xiàn)象,能夠正確看待社會中各種負面信息,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情境,把國家關乎民生的重大事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國家所采取的解決對策,充分感受生活化思維下政治教學具有的多樣化特點。因此,逐漸讓學生學會應用生活化思維去學習、理解政治課本中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政府職能”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當下社會經濟狀況為基點,向學生講述我國在發(fā)生經濟危機的時候,是怎樣充分發(fā)揮政府職能,構建可行的經濟政策,確保我國經濟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在生活化思維教學中,學生能夠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國家智能,極大地提高了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二、生活化思維教學的時效性
在日常生活中,各種社會現(xiàn)象不斷涌現(xiàn)。由于初中學生并不具備穩(wěn)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很容易受到各種負面信息的影響。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課文內容為基點,巧妙地引入社會相關事件,作為教學實踐內容,需要客觀、合理地分析這些社會現(xiàn)象,在探討的基礎上,來剖析社會現(xiàn)象的根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能很好地感受這種教學方法具有的時效性,并學會應用生活化的思維模式去認識、理解初中政治和社會生活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以“老人跌倒扶不扶問題”為例,教師可以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充分利用相關的初中知識,即在面對該問題的時候,政府會采取怎樣的對策,鼓勵社會大眾要見義勇為,運用生活化思維,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感受到該教學方法具有的時效性特點。
三、生活化思維教學的趣味性
以初中政治教學目的為媒介,充分利用教學內容,鼓勵學生與時俱進,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但課本內容比較抽象,尤其是那些政治哲學概念。為了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教師可以多列舉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例子,融入到教學內容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生活體驗,來理解相關內容。以“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為例,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因為文化背景不同產生的小笑話,也可以在了解初中學生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心理特點等基礎上,以學生喜歡吃的食物為媒介,來講述不同國家的飲食差異。比如,美國的肯德基、日本的壽司、中國的水餃。同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列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標志性建筑,比如,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美國的自由女神。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學會尊重不同國家的差異,學會以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國內外不同民族文化展現(xiàn)的價值,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政治學科的趣味性,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視野,不斷提高他們自身的學習能力、交往能力,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活躍課堂氛圍。
四、生活化思維教學的鄉(xiāng)土性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對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都有一定的了解、認識,對家鄉(xiāng)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shù)厝宋?、地理資源,構建具有鄉(xiāng)土氣息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化教學具有的鄉(xiāng)土性。以“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為例,北京學生可以體驗京劇臉譜具有的獨特魅力,河北的學生可以體驗唐山皮影戲的不同風采,而在“長三角”地區(qū)的學生可以江南園林等景觀為紐帶,更好地了解我國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在學生實地觀摩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融入相關內容,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展現(xiàn)政治課堂教學鄉(xiāng)土性的同時,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基于生活思維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它的應用改變了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現(xiàn)狀,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教學情境,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使政治教學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更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能夠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看待社會中各種現(xiàn)象,特別是負面影響,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使我國初中政治教學充分展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特點,為走上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道路埋下了伏筆。
參考文獻:
[1]王興宇.對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學周刊,2012(30):64-65.
[2]谷峰.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分析[J].才智,2014(36):214.
[3]甘維青.對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