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病理學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腎虛 血瘀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PMOP)又稱I型骨質疏松癥,是以骨密度降低、骨量丟失、骨微結構退化、破壞為主要病理基礎的全身性骨代謝疾病,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導致骨形成與骨吸收所組成的骨重構過程的失衡[1]。主要表現為身材變矮或駝背、腰背疼痛、易發(fā)生骨折等,嚴重影響中老年婦女的生存質量。如何進行防治已成為熱點。中醫(yī)文獻中無“骨質疏松癥”這一名稱,但歷代中醫(yī)文獻對骨病的記載中,“骨痿”、“骨枯”、“骨痹”、“骨蝕”、“骨極”的描述與現代醫(yī)學之骨質疏松癥的病因病機及臨床癥狀極其相似,其中描述較準確的當屬“骨痿”。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的發(fā)生主要與腎虛、脾虛有關,其中腎虛是本病的主要病因。通過近年來臨床及實驗研究表明,PMOP患者大多存在血瘀現象,血瘀在骨質疏松癥發(fā)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重視。
1 中醫(yī)對骨質疏松病機的認識
中醫(yī)認為腎主骨生髓。如《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所云:“腎主骨,生髓”?!澳I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腎藏精,精生髓,髓養(yǎng)骨;腎精足則筋骨強勁有力;腎氣虛,腎精虧則骨髓失養(yǎng)而痿軟脆弱無力。腎所藏的精可以化生骨髓,髓藏于骨腔之內,滋養(yǎng)骨骼?!夺t(yī)林改錯》有云:“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醫(yī)林改錯》中指出“痛不移處”或“諸痹證疼痛”定有瘀血?!端貑枴ゐ粽摗分小肮强菟铚p,發(fā)為骨痿?!钡恼撌隹梢钥醋魇枪琴|疏松癥的發(fā)病機理,而脈不通是重要的原因。所以骨的生長發(fā)育均依賴于腎臟精氣的滋養(yǎng)與推動。若腎精不足,則髓無以得生。髓在骨內,髓不足則骨無所養(yǎng)而致骨質脆弱無力[2]。脈不通,骨無精氣滋養(yǎng)亦可致骨質脆弱無力。婦女的生、長、壯、老均與腎中精氣的盛衰密切相關。“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之經、孕、產、乳的消耗,腎中精氣由充盛轉而漸衰退。特別是絕經后腎氣更加衰弱,腎精虧虛,骨髓化源不足,不能營養(yǎng)骨骼,致骨髓空虛而發(fā)生骨質疏松癥。老年婦女低骨量的發(fā)生與成年時峰值骨量的高低及絕經期骨丟失的速度有關。生殖活動及性激素水平可以影響絕經前峰值骨量的獲得和維持,絕經早晚可影響婦女絕經期骨丟失速率。絕經期早的婦女骨密度比正常同齡婦女骨密度低。說明腎精在婦女骨量增長、峰值骨量的獲取維持以及骨量丟失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腎氣盛,腎精足是實現其功能的前提。
2 血瘀與骨質疏松的關系
2.1 中醫(yī)學認識
婦女以血為本,以血為用。腎藏精,精生血,血化精,精血同源?!疤旃铩苯撸I精不足,血少氣弱,血行遲緩;腎陽虛弱,命門火衰,寒凝血滯;腎陰虧損,虛熱煎灼,血稠難流均可致血瘀。腎虛日久必有血瘀。而血瘀使化精乏源,又可加重腎虛。本病腎虛為因,血瘀為果,二者相兼為病,成為血瘀的基本病理改變。由血瘀致骨失所養(yǎng)導致骨質疏松。
臨床與實驗研究資料表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大多存在血瘀征象大多數病人除痛有定處外,還有舌下脈絡曲張,舌質紫暗有瘀斑等其它血瘀證的表現。臨床觀察腎虛患者甲皺微循環(huán)時,發(fā)現微血管形態(tài)有明顯改變,血管張力明顯減弱。血色偏暗,血流緩慢,流態(tài)異常,袢頂瘀血增多。絕經后婦女,元氣虛衰,無力鼓動血脈,血液運行遲緩,脈絡瘀滯不通。同時,脈道中氣血虛少,必然導致血瘀;血液瘀滯,經脈不暢,水谷精微得不到布散,不僅臟腑因濡養(yǎng)不足而衰弱,骨髓也因此不得充潤,骨骼失養(yǎng),發(fā)為“骨痿”。眭承志[3]等對60例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血瘀”臨床表現綜合評分,并進行甲襞微循環(huán)、血液流變學等檢測,與30例健康婦女進行對照研究,發(fā)現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血瘀”臨床表現綜合評分、甲襞微循環(huán)評分、血液流變學的11項指標均較健康婦女高,有顯著性差異。證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存在著血瘀的客觀性病理變化。從而可以認為血瘀是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主要病機。劉維嘉等[4]運用補腎活血湯治療33例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總有效率達85%。李爽等[5]研究發(fā)現補腎活血中藥能明顯提高骨質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張寧等[6]發(fā)現補腎活血中藥含藥血清及原藥能夠直接作用于體外培養(yǎng)的成骨細胞,促進成骨細胞增殖,增強其分泌活性。
2.2 現代醫(yī)學的認識
血瘀癥與血小板功能相關因子,與血流動力學和血液流變學有關,在基因表達上,bcl-2、HSP70、C-fos基因表達與血瘀癥密切相關[7]。近年研究發(fā)現,血瘀癥患者血小板聚集性亢進,血小板活化因子釋放,有血栓形成傾向,證明了血瘀癥與血小板功能的相關性。骨的微循環(huán)中存在無數免疫性細胞因子,如內皮素、NO等,細胞因子間具有潛在的協(xié)同效應。眭承志等[8]研究發(fā)現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血液NO、ET水平與健康婦女比較,差異有顯著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存在著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有明顯的“血瘀”微觀分子生物學病理改變。
絕經后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患者血液流變學出現高、濃、粘聚等狀態(tài),血漿內皮素水平明顯上升[9]。內皮素是具有強烈收縮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因子,是血瘀證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礎,且已被視為血瘀證嚴重程度的指標[10]。
雖然其生理、病理反應的具體機制目前并未完全明了,但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內皮素對人體內許多重要激素及細胞因子都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功能,如前列腺素、雌激素、睪酮、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等。這些激素和細胞因子在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對骨代謝的調控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研究發(fā)現內皮素不僅與心、腦血管疾病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它也很可能參與了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與骨質疏松癥病理機制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內在的相關聯系。
NO具有極強的舒張血管作用,廣泛存于機體的多種組織和細胞中,NO減少可能會導致循環(huán)障礙。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血液NO水平與正常婦女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唐明朝等[11]通過動物實驗發(fā)現NO在骨代謝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濃度NO經抑制破骨細胞形成和抑制成熟的破骨細胞的吸收功能而抑制骨吸收;而低濃度NO則增加細胞素誘導的骨吸收,并且對正常的破骨細胞的功能來說可能是必不可少的。張新民等[12]研究發(fā)現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均可表達eNOS,而且正常情況下往往存在于細胞增長較活躍,細胞較密集的區(qū)域,主要存在于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內,但部分基質也可見eNOS的表達,這可能是eNOS在細胞產生后彌散而來。去卵巢大鼠骨組織中eNOS明顯減少,其中主要是破骨細胞內eNOS的顯著減少,而成骨細胞也有減少。而經雌激素治療,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內eNOS mRNA的表達顯著增強。這說明骨質疏松的發(fā)生與雌激素對骨質疏松的治療作用部分是通過調節(jié)骨組織中NO含量來實現的[13]。
活性氧是指從氧衍生出來的自由基及其產物,其化學性強,具有較強的氧化能力,包括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自由基及過氧化氫等。前二者為自由基,又稱氧自由基。很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活性氧自由基反應有關。近年來研究發(fā)現活性 氧對成骨細胞具有細胞毒性作用。林遠方[14]等研究發(fā)現骨質疏松患者體內的活性氧水平較正常人升高,而成骨細胞活性降低?;钚匝跖c成骨細胞密切相關,骨質疏松患者體內活性氧的增多會導致成骨細胞活性降低。并推斷活性氧可能通過影響成骨細胞活性、參與和促進了骨質疏松癥的病理過程?;钚匝鯇Τ晒羌毎挠绊懣赡苁怯捎诨钚匝跤绊慏NA轉錄復制功能,使細胞分裂繁殖障礙,成骨細胞的產生減少,而嚴重的DNA損傷則最終導致成骨細胞的凋亡。此外,活性氧也可能作為一種骨組織局部調節(jié)因子,直接或間接影響著成骨細胞產生、發(fā)展的各個階段。林守清等[15]認為雌激素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雌激素的缺乏會導致體內活性氧的生成增多,有學者觀察絕經后婦女激素替代療法前后體內活性氧的變化,發(fā)現雌激素能直接抑制活性氧的產生,雌激素治療PMOP可能是部分通過抑制活性氧而影響骨代謝的?;钚匝跄壳耙驯徽J為是細胞內外調控破骨細胞活性分子并且是可能的破骨細胞激活介質之一。
此外,雷先陽等[16]研究發(fā)現成年女性促卵泡刺激素水平與骨丟失密切相關。研究發(fā)現,中國女性血清促卵泡刺激素水平較高者骨質疏松患病率和患病風險顯著增加。而絕經后婦女血清促卵泡刺激素水平較高,為絕經前的7.3倍。改善血液粘稠度藥物辛伐他汀可強烈刺激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基因表達和蛋白質分泌,并可提高成骨細胞堿性磷酸酶的活性。因此,認為辛伐他汀有刺激成骨細胞分化而影響骨代謝的作用[17]。血瘀證相關分子生物學改變不僅直接影響骨代謝導致骨質疏松癥,而且影響及微循環(huán)致血液流變的異常,使營養(yǎng)成分不能正常參與骨代謝導致骨質疏松。血瘀可造成骨小梁內微循環(huán)的障礙,不利于細胞進行有效的物質交換,導致血液中的鈣及營養(yǎng)物質不能正常的通過哈佛氏系統(tǒng)進入骨骼,最終致骨骼失養(yǎng),脆性增加,發(fā)生骨質疏松。形成血瘀—營養(yǎng)障礙—瘀血的惡性循環(huán),從而形成骨質疏松以及疾病的進一步惡化[18]。
3 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認為血瘀與絕經后骨質疏松的發(fā)病有一定的聯系,臨床采用活血通絡的方法治療該病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缺乏血瘀與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直接關系的試驗和臨床研究,活血化瘀中藥提高骨密度的機理亦不明確。所以研究血瘀與絕經后骨質疏松的直接關系對活血通絡療法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 考 文 獻
[1]周振雷,侯加法.雌激素對骨代謝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4,14(8):2714—2715.
[2]黃力,李琳.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中西醫(yī)治療研究進展.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5,11(1):112—117.
[3]眭承志,周軍,劉志坤.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血瘀病機的客觀初步論證[J].中醫(yī)研究,2005,(18)1:30—33.
[4]劉維嘉,麥敏軍,劉永坤,高根平.補腎活血湯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33例[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8(28):33—34.
[5]李爽,阿拉木斯.補腎活血中藥對骨質疏松大鼠治療作用的試驗研究[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8,12(21):887—890.
[6]張寧,劉世巍,韓鳳岳,等.補腎活血中藥對體外培養(yǎng)成骨細胞活性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5,12(1):40—42.
[7]馬民,張桂女,陳利國,等.血瘀證患者白細胞中c-fob、e-jun基因的表達[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28(2):106.
[8]眭承志,劉志坤,王彥偉.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血清NO、ET改變及意義[J].中醫(yī)藥通報,2004,(3)6:13-l5.
[9]劉志坤.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與血瘀證相關分子生物學的關系[J].中醫(yī)正骨,2004,5(16):57—58.
[10]王斌.血漿內皮素水平與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的相關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1(12): 2173—2175.
[11]唐明朝,李代強,張秀英.實驗性骨質疏松病理學觀察及血清NO和NOS測定及其意義[J].右江醫(yī)學,2005,3(33): 220—222.
[12]張新民,李代強.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病理學觀察及NOS熒光素原位雜交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4,12(14): 65—68.
[13]李昂,卿茂盛,薛延.骨質疏松發(fā)生的一氧化氮機制及雌激素調控作用研究.中國骨質疏松質志,2003,9(2):19.
[14]林遠方,曹亞飛,卿茂盛,王立新.絕經后婦女活性氧與成骨細胞的關系[J].中醫(yī)正骨,2007,7(19):9—11.
[15]林守清.雌激素對骨質疏松的防治及在骨轉換中作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5,85(11):728—729.
[16]雷先陽,吳楠,胡明,李亞民.成年女性FSH水平與骨密度和骨質疏松患病率的關系[J].中南大學學報.2009,34(8):803—806.
1 目前成人教育病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接受教育對象的特點
成人教育的對象是成年人,他們已經結束了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從事具體的職業(yè),學習已經不是其主要任務但又必須要學習。受社會、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他們在知識結構、價值觀念、時間安排等方面與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有著較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1 多數學生年齡較大,既是家庭的支柱又是單位的骨干,工作和生活負擔重,學習時間有限,學習壓力較大。存在學習能力不強、學習時間不足等問題[2]。
1.1.2 職業(yè)地位和收入對成教學生而言特別重要,不能因為函授時間與工作安排的沖突,放棄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年假期面授,學員的出勤率不足30%[3]。
1.1.3 成人教育學生有專業(yè)學習經歷,具備一定的醫(yī)學基礎理論,但存在淡忘現象,所以理論知識相對薄弱。
1.2 課程設置不合理
醫(yī)學院校的成人教育病理學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和實踐性,多沿襲全日制學生的課程設置模式,與當前醫(yī)學成人教育的目標不適應。
1.3 教材、教學內容與成人教育教學目的不配套
成人教育教學通常沿用其他統(tǒng)招學生的教材或自學考試用的教材,理論性強但實踐指導不足,對成人教育的特點與需求沒有針對性。教學內容沒有充分體現病理學理論和技術的新進展,忽略了教學內容與研究進展的同步性。同時教學內容繁多,而教學課時卻越來越少,給教和學都帶來一定困難。
1.4 現有教學模式單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簡單,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后。這不符合成人教育“自學為主、面授為輔”的教學規(guī)律,妨礙成人學習自主性、積極性的發(fā)揮,嚴重影響成人教育的教學質量。
2 教研室針對成人教育存在問題進行的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教研室立足于我校成人教育的現狀,探索適應我校實際情況的病理學教學新模式,針對成人教育特點,設計靈活多樣、高效的病理學綜合教學模式(表1),把自主學習、理論講解與實踐、案例教學、網絡討論等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切實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宗旨,突出教學計劃的應用性、教學目的的職業(yè)性、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踐性。
2.1 病理學教學內容評估和分類
根據我校成人教育現狀及成人學習特點,對病理學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重新進行評估、定位和分類,分為熟悉了解、重點掌握和拓展內容。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要求,選擇適宜的教學手段。例如器官組織的正常結構、疾病的病因和臨床表現等內容,教學目標要求熟悉了解,將該部分內容制作成電子教案和課件,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下發(fā)給學生,采用前導式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在該內容授課之前自學掌握。又如疾病的病理變化,教學目標要求重點掌握,教學方法則以面授為主,輔以指導課前預習、開設網絡平臺虛擬形態(tài)學實驗等方法,使學生在理論和實踐中掌握重點內容。
2.2 大力開展前導式教學
開展前導式教學法,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初,將課程資料通過網絡平臺下發(fā)給學生,有效拓展學生學習時間。資料從內容上可以劃分為:預習提綱、主講信息、自學資料、拓展資料、病例資料等。自學資料和拓展資料可以采用指導學生自學的教學方法,既可以節(jié)省課時,又可以指導學生靈活安排時間完成學習。前導式教學還有助于實現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補償,在開課之初將主講信息通過網絡平臺傳遞給學生,學生可以在課前有更多的時間對講授內容進行思考,便于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
2.3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設形態(tài)學實驗
病理學的特點是直觀性、實踐性,所以實驗教學在病理學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應用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而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受教學條件的限制,無法實現像普通高校的學生一樣,走進實驗室,完成形態(tài)學實驗。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將形態(tài)學實驗教學內容、授課課件及數碼虛擬切片向學生開放,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形態(tài)學技能鍛煉。同時開設形態(tài)學網絡實驗課程,采用空中教室集中授課或共享授課錄像,使學生能跨越時間、空間完成形態(tài)學實驗學習。
2.4 努力實現成人高等教育與網絡教育的快速融合
【摘要】骨盆骨折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常常導致大出血,且多數患者合并多發(fā)傷,傷情嚴重,部分患者由于處理不及時或不當而死于失血性休克。要從護理角度進行早期觀察、早期復蘇、急救評估,密切觀察病情,搶救休克,處理泌尿系損傷,加強對患者出血情況及創(chuàng)口的判斷;及早發(fā)現并發(fā)癥,為骨盆骨折的診斷、治療、護理提供依據。在急救時做到:搶救患者的生命,再考慮功能恢復,根據患者情況,做好術前及術中急救,盡最大努力搶救患者生命,減少致殘的發(fā)生率,現就96例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搶救及護理報告如下。
【關鍵詞】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搶救與護理
1 臨床資料
我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 96例,其中男性58例,占60.4%,女性38例,占39.6%,年齡最小11歲,最大76歲,平均年齡43歲。
骨盆骨折其損傷類型復雜,并發(fā)癥多,尤其骨盆骨折并發(fā)失血性休克是最常見、最緊急、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較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為:(1)骨盆內臟器難以控制的出血。(2)嚴重的并發(fā)癥。規(guī)范和改善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與護理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傷員的生存率,減少傷殘率和死亡率。
2 急救評估
嚴重骨盆骨折患者難以給醫(yī)護人員提供完整的病史,在昏迷、休克的情況下更不可能,而醫(yī)生也不可能清楚了解創(chuàng)傷的作用力所作用的部位、面積、方向、大小等。而骨盆骨折后易造成出血,短時間內可出現休克。骨盆損傷大多屬于鈍性創(chuàng)傷,皮膚可能完好無損,有時嚴重的損傷征象不會立即顯現,合并腹腔和胸腔內的損傷情況也不可能在瞬間發(fā)現,容易造成致命性骨盆損傷的漏診。為此,首先要給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同時給氧。迅速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輸血輸液,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時給予留置導尿,取平臥位,禁止搬動,避免或減少加重損傷和出血。對外傷出血的傷員,必須正確的判斷,盡快做出是否手術的決定。
3 術前搶救護理
補充血容量是搶救的基本和首要措施,迅速建立2~3條靜脈通道,快速補充血容量和保證靜脈給藥。靜脈穿刺困難者立即行靜脈切開術。在糾正休克的同時,迅速做好術前準備,采血標本,配血,輸血。根據中心靜脈壓、血壓、尿量、心率等指標調整輸液速度、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注意生命體征變化,同時做好術前準備,盡快送入手術室,受傷時間至手術時間越短,搶救成功率越高。
4 急救時的病情觀察
4.1 對存在心、肺、腦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應立即進行急救復蘇,立即建立2條雙上肢靜脈通道,各種檢查有序進行。
4.2 骨盆骨折最常見、最緊急、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失血性休克,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1]。有效靜脈通道的建立是搶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唯一橋梁。快速建立2條或2條以上的靜脈通道,必要時進行加壓輸液或輸血,以迅速補充血容量。對嚴重休克的患者,進行諸如X線、CT、B超等檢查時,要盡量減少搬動次數,以免加重出血。
5 護理要點
5.1 休克的氧療:氧氣療法是通過吸入高于空氣中的不同濃度的氧氣,最終達到缺氧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2],足量的通氣及充分的血氧飽和度是搶救低血容量休克傷員的關鍵措施之一,患者在缺血的基礎上再加上低氧血癥或高碳酸血癥,勢必增加休克復蘇的難度,故應盡快給予高濃度、高流量面罩吸氧,如效果不滿意,應行氣管插管使用正壓或呼氣末正壓通氣,以改善氣體交換,保持呼吸道通暢,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缺氧癥狀。
5.2 靜脈通道的建立,這是搶救嚴重創(chuàng)傷性休克最主要的措施。至少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以便快速大量輸液和輸血。
5.3 休克急救復蘇:休克是造成傷員死亡的主要原因,對休克能否早期復蘇,直接關系到休克傷員的預后。所以對嚴重創(chuàng)傷并發(fā)休克的急救復蘇原則是:①盡早去除引起休克的原因;②盡快恢復有效循環(huán)血量,將前負荷調整至最佳水平;③糾正微循環(huán)障礙;④增進心臟功能:⑤恢復人體的正常代謝。通過有目的、有計劃認真細致的觀察,及時、準確地掌握或預見病情變化,為危重病人的搶救贏得時間[3],因此要嚴密觀察患者神志、面色、四肢末梢顏色、腹部情況變化,觀察尿量,了解補液及休克改善情況,記錄特別護理記錄單。
5.4 對腎功能的觀察,骨盆骨折易發(fā)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而繼發(fā)腎功能衰竭,在短期內應補足血容量,矯正休克而后應注意觀察尿量,對少尿病人要求臥床休息,嚴格限制液體進入量,并嚴格準確的觀察每小時尿量、尿比重和尿pH值,記錄24h出入量。同時注意有無嗜睡、肌張力變化情況,如有特殊情況立即報告醫(yī)生。
5.5 尿道損傷的觀察及護理 可有不完全斷裂和完全斷裂。由于病人處于出血及創(chuàng)傷性休克,血量不足,可引起少尿或無尿。其護理如下:留置尿管接床邊無菌引流瓶;保持尿管通暢,用生理鹽水250ml加硫酸慶大酶素8個單位沖洗膀胱,每日2次,并每日用碘伏棉簽清潔尿道口,每周更換引流袋2次,防止逆行感染;鼓勵病人多飲水,預防泌尿系感染,多食水果、蔬菜以利通便。
5.6 腹腔后血腫與腹腔臟器損傷的觀察及護理 骨盆骨折是外傷性腹膜后血腫的常見原因,常與休克同時發(fā)生。在抗休克的同時,要查出出血的原因,進行對癥處理。護理人員除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外,必須嚴密觀察腹部情況,如在病情穩(wěn)定時出現腹脹、腹痛、排便困難等癥狀,是由于血腫刺激引起腸麻痹和交感神經紊亂所致,可通過禁食、肛管排氣、胃腸減壓來緩解癥狀;由于血腫的吸收,可使體溫升高。為預防繼發(fā)感染,應給足量的抗生素。
5.7 做好各種管道護理:在搶救病人的過程中,注意保持各種管道通暢,如吸氧管、尿管、輸液管道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及交叉感染。
5.8 心理護理,骨盆骨折,使病人及家屬遭受巨大的打擊,表現為恐懼、焦慮,甚至不配合治療,精神壓力陡然增大。而抗休克早期,往往注重抗休克治療而忽視心理安撫。在積極抗休克的同時,及早對病人和家屬進行心理護理,使病人及家屬積極配合護理及治療。
6 小結
骨盆骨折往往遭受的暴力較大,損傷嚴重,失血量大,如果合并臟器損傷,極易發(fā)生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成功的關鍵在于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病情觀察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敏銳的觀察力是救治成功的關鍵。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皮膚黏膜、生命體征及尿量變化,及時糾正休克;同時注意觀察腹部情況等;加強對患者出血情況及創(chuàng)口的判斷;及早發(fā)現并發(fā)癥,為骨盆骨折的診斷、治療、護理提供依據。在急救時做到,急中求快、急而不亂,急中求穩(wěn)、主次分明,先搶救患者的生命,再考慮功能恢復,根據患者情況,做好術前及術中急救,盡最大努力搶救患者生命,減少致殘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王一鏜.急診醫(yī)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172-177.
[2] 萬琪,氧療應用于高原地區(qū)體外循環(huán)手術圍術期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33-34
[關鍵詞] 老年人;腦血管病;護理干預;預見性
[中圖分類號] R473[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1)07(c)-162-02
Elderly nursing ca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iet
WU Yanq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SecondPeople's Hospital of Yuebei, Guangdong Province, Shaoguan51202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dietary nuring care on elderly cerebral vascular patients effect. Methods: From May 2006 to October 2009 226 cases elderly cerebral vascula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got dietary nursing care,observed the effect. Results: Half to one year later, patients' physical condition become better, without malnutri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and no accident occurred due to improper diet nursing. Conclusion: Reasonable dietary care,can sustain patients' life better,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is the most basic guarantee for elderly patients.
[Key words] Old peopl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Nursing intervention; Predictability
腦血管病在老年人中間十分常見,是內科常見的急性病及多發(fā)病,死亡率很高,一旦患病多有肢體癱瘓、失語、膀胱直腸功能障礙等癥狀[1]?;颊咄耆ド钭岳砟芰肮ぷ髂芰?,故此,對腦血管病老年人采取各方面護理措施,可減少疾病的并發(fā)癥及死亡率[2]。飲食作為維持生命的基本保證,腦血管病的飲食護理是非常重要的,現對老年人腦血管病飲食的預見性護理作如下分析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5月~2009年10月本院入院患者共226例,其中,男143例,女83例。年齡最大83歲,最小42歲。對其中的200例患者進行了飲食預見性護理。
1.2 飲食護理
1.2.1 老年患者應采取飲食多樣化
老年人患腦血管病后,神經反射性活動退化,因吞咽肌群互不協(xié)調,造成吞咽障礙。有些患者因唾液分泌不多,而導致食欲不好,對于老年患者,應采取飲食多樣化,簡單清淡的食物易受老年患者的喜歡,食物要盡可能柔軟,避免噎食發(fā)生。若患者吃流食易引起嗆咳,將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最好給患者糊狀食物,比如將蛋糕或者饅頭浸泡入各種湯類變成糊狀等。有條件的,可用攪拌機把所需食品混在一起攪碎煮成黏稠狀食用,盡可能的將食物做的柔細,可采用蒸、燉、煮、溫拌等烹飪方法。不適合采取油炸、爆炒、烘烤等方法。食物應搭配合理,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按照老人的飲食習慣給予,注意營養(yǎng)、色澤的搭配,以促進食欲。指導老人合理飲食,以清淡,低脂、低膽固醇的食物為宜,禁食肥甘厚重味。每天需限制脂肪總的攝入量,降低動物脂肪,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使P/S比值達到1.8以上,減少內源性膽固醇。烹調時最好采用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等植物油,杜絕用動物油,每人每天攝入20 g,每月在600 g左右適宜。盡可能降低食物膽固醇的攝入,每人每天在300 mg以內,1周吃3個蛋黃。降低血脂,控制總熱量、總脂肪量等的攝入。多吃膳食纖維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3]。增加攝入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食物和水果,可多食用如洋蔥、大蒜、香菇、木耳、海帶、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勸告患者戒煙酒。
進食時要讓患者集中注意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進食環(huán)境,避免異味或噪音[4]。不要同時讀書、看報或與人交淡。避免在進食時進行各項醫(yī)療護理處置??筛鶕颊叩南埠媒o予輕音樂等,使患者保持安靜的心情愉快進餐。
1.2.2 生活無法自理患者的飲食護理
1.2.2.1 對于一些在生活上無法自理的患者,護理人員在飲食上要親自喂食,要特別注意在喂食過程中患者產生的心理影響?;颊哂X得自已需要別人來幫助進食,而且是相對陌生的工作人員,心理會覺得不自然,或是覺得自已耽誤了別人的工作,所以草草應付快速解決進餐或拒絕進食[5]。護理人員應多方面考慮患者心理,體貼并關心患者,使患者能安心把飯菜吃完。
1.2.2.2 因中樞性舌癱和面癱的患者進食時,食物易從癱瘓側流出或潴留在頰部,因此在喂食時,臥位的患者應采取健側臥位,坐位的患者應將頭偏向健側,以減少因咀嚼導致食物外流或殘留口腔內,進餐后要及時清理口腔。對意識障礙的患者忌以口腔進食,以防發(fā)生窒息[6]。
1.2.3鼻飼的護理
1.2.3.1患者不能經口進食的,為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同時防止誤吸和及時注入藥物,可留置胃管。腦血管病致意識障礙昏迷的患者25~48 h內應禁食,可采取靜脈營養(yǎng)液維持生命所需。48 h后仍不能進食者,可給鼻飼飲食?;颊咭呀? d以上,胃腸功能尚未恢復,所以剛開始鼻飼的2 d內應少食多餐,以簡單清淡為主,每天5次,每次200 ml緩慢注入。2 d后改為4次,每次400~500 ml,飲食上適當增加肉湯、魚湯、骨頭湯等營養(yǎng)元素,分次加入。不能注入粗、硬、有渣、過熱的食物。每天攝入總量2 000 ml左右,熱卡1 500 J左右,食鹽每日5 g分次攝入。在鼻飼過程中時刻觀察患者的各種情況,身體是否有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嗆咳、胃出血、大便異常等。對留置胃管的患者應每日進行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每日用1%薄荷油滴鼻劑和呋麻滴劑或氟嗪酸眼液滴鼻,2~4次/d,以預防局部感染或鼻咽部細菌沿導管下行致肺部感染。
1.2.3.2對長期鼻飼的患者,對于此類患者需要給予足夠的營養(yǎng)素、元素及熱量,不可以只簡單地給予混合奶粉及湯汁和果汁,這些食物中營養(yǎng)素和元素不是很全面,而且也容易使患者腹瀉,可在此基礎上增加各種米面糊加菜湯或菜沫等,以保證營養(yǎng)素和元素量以及熱量的全面供給。
2 結果
經半年到1年后隨訪,患者身體情況良好,未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等并發(fā)癥,無因飲食護理不當而發(fā)生意外事件。
3 討論
老年人腦血管病是神經內科比較常見的急性病之一,為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質量,減少殘?zhí)担谂R床護理工作中,應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特別是飲食護理。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老年患者腦血管病的飲食護理是患者身體恢復的至關重要的一項生活護理,通過對本院226例老年腦血管患者進行合理飲食護理,使老年患者能更好地維持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是老年患者早日康復最基本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張向明.心腦血管疾病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影響的調查[J].浙江臨床醫(yī)學雜志,2009,7(9):127-130
[2]艾松娟,劉建忠,孫慧娟,等.老年護理醫(yī)院住院病人飲食護理的探求[J].世界感染雜志,2009,3(6):55-58.
[3]赫丹,鐘秀宏.預防老年心腦血管病[J].重視社區(qū)保健教育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2008,22(41):427-429.
[4]牛麗君,劉令強,焦偉博.經橈動脈穿刺行全腦血管造影術80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4):45-46.
[5]陳華,鄭紅.定期隨訪卡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再入院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9):91-9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神經內科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所收治的150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診斷標準。全部150例病例中,男81例,女69例;年齡為49~79歲,平均年齡為67.9歲;全部患者均有高血壓病史,病程為3~19年,平均病程為7.2年;均經過顱腦CT證實為腦出血,均排除了外傷性和其他非高血壓原因所致的腦出血,24h內入院,出血量為15~100mL,出血部位分別為在基底節(jié)區(qū)者75例,腦室49例,腦干15例,小腦6例,其他5例;入院時淺昏迷者89例,中度昏迷者45例,深昏迷者16例。
1.2治療方法
150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中59例采用外科手術治療,91例采用內科保守治療,全部病例臥床休息并保持安靜,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注意瞳孔和意識變化,予多功能心電監(jiān)護儀監(jiān)護。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予控制血壓,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改善腦細胞代謝,改善心肌供血、營養(yǎng)支持,抗感染,控制血糖,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等對癥治療。
2綜合護理干預措施
2.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全部病例予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測并認真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瞳孔的變化是判斷病情變化及轉歸的重要指征之一[2],如患者意識障礙加重,一側瞳孔進行性散大,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脈搏呼吸減慢,血壓升高,提示可能繼發(fā)血腫或水腫加重,導致顱內壓升高,立即報告醫(yī)生以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2.2口腔與呼吸道的護理
予全部病例做好口腔護理,以鹽水棉球擦拭口腔,2次/d,并予霧化吸入,2次/d,以防肺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本組病例有5例深昏迷患者有舌后墜,用舌鉗將舌拉出,將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口鼻腔內分泌物,予吸氧,改善缺氧狀態(tài),以提高血氧含量和血氧飽和度。
2.3用藥護理
全部病例遵醫(yī)囑使用脫水藥、止血藥。在使用脫水劑時,應快速輸入,并注意各種脫水劑交替運用及時間間隔,以實現持續(xù)、平穩(wěn)降顱壓的效果,并且切勿漏入組織中,以避免組織壞死發(fā)生;應用甘油果糖時,滴速應稍慢,過快能夠導致溶血、血紅蛋白尿。加強巡視,觀察有無藥物過敏、輸液反應等。
2.4飲食護理
腦出血患者多伴有咀嚼或吞咽困難,進食、進水應緩慢,以防嗆咳,發(fā)生嘔吐時迅速清除嘔吐物,必要時下胃管,食物為低脂低鹽、適量蛋白質、高維生素的流汁飲食,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進食前需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每次不超過200mL,約2h1次,每日攝入食鹽不超過6g,攝入膽固醇應低于300g。
2.5心理護理
全部病例均為中老年患者,針對手術患者及家屬術前對手術的擔憂、緊張、焦慮等心理,護理人員需要向其耐心解釋手術的安全性、必要性、手術方法、過程以及注意事項等。在此過程中,對于失語患者,護理人員要善于動態(tài)觀察,從患者的面部表情獲得信息,情緒緊張不但增加了護理的困難,而且有時會使病情發(fā)作,因此,應讓患者充分了解其目的,并用自己的語言、表情以及精湛的技術消除其消極心理。
2.6預防并發(fā)癥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較多,常見并發(fā)癥有壓瘡、深靜脈血栓、消化道出血等。確?;颊叩钠つw衛(wèi)生,睡氣墊床,身體空隙處墊軟枕,定時翻身,增加營養(yǎng)攝入,注意按摩骨性突起及受壓處,以防壓瘡。上消化道出血是腦出血患者并發(fā)癥之一,神經功能紊亂后易引發(fā)應激性潰瘍,故對意識不清者,于術后第2天予鼻飼,以補充營養(yǎng)、增強體質,插胃管時動作需輕柔,以防傷及食道。護理人員需幫助患者進行肢體自動或被動活動,適當按摩四肢,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
3結果
通過治療與護理,150例病例中,基本痊愈者76例,部分恢復者62例,自動出院7例,死亡5例,有效率為92%。
高職學院 人事檔案 管理體制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一些中職校合并升格為高職院校,合并后的高職院校面臨著許多新的管理問題。人事檔案工作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充分認識做好人事檔案工作的意義,深入分析人事檔案工作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就成為提高檔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任務。
一、做好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人事檔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動中形成的經過認可的記錄和反映人員經歷、德才水平、工作表現、獎懲及人化等情況的人事檔案資料,間接的記錄了歷史和社會的進步狀況,具有重要的憑證價值和參考價值。人事檔案對個人來說,是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的工資待遇、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聯系,具有法律效用,是計算工齡、工作流動、考研、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保險等的重要依據。人事檔案為個人求職,單位求才提供豐富的、全面的、真實有效的材料。
二、合并高職院校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領導重視不夠,專職專業(yè)人員缺乏
由于領導對人事檔案的重要性沒有深刻的認識,在部分高職院校中沒有配備專職的人事檔案管理人員,檔案管理人員只能擠時間以間斷的方式完成工作。并且缺乏對政治素質、業(yè)務能力、管理水平的培訓與提高的動力,單位也不重視檔案專業(yè)知識的繼續(xù)教育培訓。
2.管理政出多門,內容質量參差不齊
(1)多頭管理,歸類不一
合并高職院校由于先前的隸屬關系、辦學規(guī)模、辦學層次,管理模式不同等因素,使人事檔案管理人員構成復雜,導致出現人事檔案管理制度存在差異,入檔范圍、檔案分類、整理標準不同,形成了檔案管理模式多元化的弊端,的標準也不統(tǒng)一。
(2)檔案材料不符合標準
內容填寫前后不一,在填寫表格時能省則省?!叭g一歷”記載多樣,姓名改變后不寫曾用名,也不加以說明,個別人的“年齡越填越小,參加工作時間越填越早,文化程度越填越高”。有的人履歷表中學習簡歷從大學開始填,家庭成員及社會主要關系都沒有。檔案用紙規(guī)格不一,雖然規(guī)定人事檔案材料要統(tǒng)一使用16開紙,但高等院校印制的學歷、學位等材料絕大部分也是A4紙,單位內部形成的人事檔案材料也大部分為A4紙,給立卷歸檔工作帶來了麻煩。
(3)檔案材料短缺
表彰和處分材料散失較多;有少量的履歷表、自傳等未蓋人事部門公章;一些本該有的履歷表、年度考核表、職稱、工資材料不全;一些本該有的學歷、學位材料,由于個人沒有意識到檔案的重要性,滯留在本人手中;反映個人工作能力、技術特長等方面的內容少,有些檔案材料僅僅作為被保存的資料加以收集堆放,沒有及時歸檔,導致個人檔案中材料內容不全。
3.信息開發(fā)利用率差,發(fā)揮服務作用程度低
人事檔案處于半封閉狀態(tài)和被動服務局面。由于人事檔案強調保密性,故利用范圍比較狹窄,利用頻率較低。按照傳統(tǒng)的人事檔案管理制度,人事檔案利用最多的主要是人事管理工作的范疇。在聘任、考核升級中起的作用很小,尤其在師資培養(yǎng)、人才選拔、人才穩(wěn)定與年度考核等方面未能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人事檔案的利用是所有人事檔案工作的目的,傳統(tǒng)人事檔案的利用不能適應現代高職學院人力資源開發(fā)的需要,更不能適應高職學院迅猛的發(fā)展。
三、解決高職院校人事檔案的管理問題的途徑
1.領導重視,加強管理
人事檔案是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關系到每位教職工的切身利益。作為學校領導,應充分樹立起檔案意識,在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上給予充分保證;在檔案經費上落實到位,增添必要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支撐;主動關心檔案工作者的工作、學習、生活,當他們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績或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時,主管領導應及時給以表揚和認可,同時還要為他們提供提高業(yè)務能力的機會,這些措施最終可以促進人事檔案工作績效的提高。
2.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統(tǒng)一檔案標準,提高檔案管理的水平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學的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規(guī)章制度,使檔案工作有規(guī)可循,有章可依,有據可依,工作有序,保證人事檔案工作逐步科學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完整化。完善檔案的保管、利用、借閱、保密、歸檔、鑒別制度,及時收集、補充、更新和完善人事檔案材料。對收集檔案材料,從手續(xù)是否完備,表述是否準確、精練,觀點是否明確,紙張、文字等介質是否符合檔案標準等方面進行認真細致的鑒別,使人事檔案的收集和歸檔工作真正做到完整、及時、客觀,做到劃分準確、排列有序、條目清楚、查找便捷。
3.充實隊伍、注重培養(yǎng),提高全員檔案素質
(1)充實人事檔案管理隊伍
按照政策規(guī)定配備適當數量的專職干部從事人事檔案工作,需要時抽調政治素質高、原則性強的同志協(xié)助工作,以保證人事檔案工作的長效性。
(2)注重檔案管理人員培養(yǎng)
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是做好檔案工作的重要保證。進行業(yè)務培訓,系統(tǒng)地學習組織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規(guī)和檔案專業(yè)知識,用檔案知識武裝頭腦,開闊眼界,指導工作,以適應新時期高等職業(yè)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對高職院校人事檔案管理的新要求。
(3)普及檔案知識,提高全員檔案素質
加強對檔案材料形成部門進行檔案基本知識的培訓,定期組織教職工進行檔案知識及檔案重要性的學習,避免檔案材料不規(guī)范或滯留本人手中。為人事檔案的規(guī)范化管理、更好的開發(fā)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礎。使人事檔案材料在形成階段就標準化。
4.提高檔案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建立信息網絡,充分發(fā)揮服務效能
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要把檔案中的手寫文字信息數字化;二是要實現信息網絡化,實現網上人事信息的接收、傳遞、儲存和資源共享。當前,人事檔案管理系統(tǒng)在高職院校中使用的較少,即使在用其發(fā)揮的作用程度也較低。高職院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事檔案信息數據庫,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對人事檔案的信息共享,提高檔案的利用效率,同時也要處理好檔案的保密和開發(fā)利用的關系。另外,要轉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建立服務的思想,由管理者變?yōu)榉照?,通過服務體現人事檔案的價值。
只有以人為本,用科學發(fā)展觀來指導檔案的改革和發(fā)展;只有與時俱進,注重檔案的服務性,才能提高檔案的利用價值,發(fā)揮檔案的效能。高職院校的人事檔案的完善與改革,勢必會促進高職院校的人才流動和更好的發(fā)揮高技能、高水平人才的作用,必將加快高職院校前進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吳建美.高校人事檔案管理淺議[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6).
[2]湯靜霞,李文清.高校合并后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J].檔案與建設,2003,(7).
腦出血是神經系統(tǒng)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占全部腦卒中的10%~30%,積極合理的治療和護理,可挽救病人的生命,減少并發(fā)癥、降低致殘率和復發(fā)率。我科2006年1~8月共收治70例腦出血,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70例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39~85歲,平均65歲,平均住院14天,死亡3例,自動出院12例,好轉出院55例。
1.2 方法與結果:對70例腦出血病人就入院時的意識、病情緩急、有無尿失禁或尿潴留、有無肢體癱瘓、語言功能障礙,是否使用脫水劑進行回顧性調查。結果發(fā)現均是急診病危病人,43%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60%的病人有尿失禁或尿潴留,92.9%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肢體癱瘓和語言功能障礙,均使用脫水劑。
2 護士具備的素質
2.1 應具有較強的應急能力和專業(yè)技術能力:腦出血病人均是急診入院的病危病人,病人入院后,護士應立即將其安置在備好的搶救床上,將病人的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備好吸引裝置,有嘔吐時,應及時吸凈嘔吐物,防止窒息。將床頭抬高30度,以減輕腦水腫。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按醫(yī)囑給藥。給予氧氣吸入,安置生命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生命體征。有尿潴留的病人和尿失禁的女病人行保留導尿,有尿失禁的男病人可用保鮮袋接尿,不能用保鮮袋時改為保留導尿。病人有消化道出血時應安置胃管,注意觀察胃液的量、色,并按醫(yī)囑給藥。在用藥時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整個過程中,護士應操作迅速、準確,思維敏捷,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病人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yī)生,并自己做出準確的判斷,主動配合搶救。
2.2 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和慎獨精神:當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病人主要關心的是護理人員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行為表現,這就需要護理人員應塑造自己開朗、穩(wěn)重、靈活的性格特征,只有自己具備了這種靈活的性格特征才能針對不同病人進行個體化護理[1]。腦出血病人年齡大,常伴有其他器官疾病,急性期需臥床休息,大多數病人又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肢體癱瘓和語言功能障礙。因此,護士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更要主動關心病人,護理時更要有愛心和耐心,認真仔細觀察病情,針對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努力取得病人的信任。在護理操作之中主動與病人溝通,在溝通和交流中努力了解病人及其心理需要[2],并在護理操作中盡力滿足病人的合理心理需要。腦出血病人需定時使用脫水劑,要求護士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特別是夜班護士,無人監(jiān)管,必須具備良好的慎獨精神,勤巡視病房,了解病情,及時發(fā)現異常情況,才能更有利于病人的治療。
2.3 加強宣教和指導:在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條件下,護士應選擇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給病人及家屬宣教腦出血的病因、臨床表現、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使用脫水劑和其他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宣教防止再出血的預防措施。給予飲食指導,保持大便通暢,指導癱瘓肢體的功能鍛煉和語言的功能鍛煉,意識清楚的病人給予鼓勵,對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表揚,增強病人的治療信心。同時注重與病人家屬和親友的溝通交流及相關知識、技能的宣教和指導工作,增強其在護患之間橋梁紐帶作用[3]。
總之,對于腦出血的護理,護士不僅要加強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學習,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和慎獨精神,并充分調動病人和家屬治療疾病的積極性,增強其信心,才能提高治療效果,避免并發(fā)癥,減低致殘率,減少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沈興華.個性化心理護理[J].護理雜志,1995,10(1):43.
[2] 李心天.醫(yī)學心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135.
[3] 陳顯寧,高若賢,王海英.病人和(或)家屬參與護理計劃工作的應用
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4,19(3):3.
患者,女,29歲,因宮內妊娠40周2天,于2003年10月23日入住我院婦產科,入院后完善相關化驗?;颊邎詻Q要求剖宮產術,故于2003年10月2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術,術中經過順利,患者呈清醒狀態(tài)返回病房,測BP120/80mmHg,P100次/分,R18次/分,T36.8℃,給予靜點抗生素預防感染,催產素促進宮縮,補液等對癥治療。腹部切口包扎完好,無滲血滲液,留置尿管通暢。于術后第2日患者主訴頭痛,以起床時為著,以后逐漸加重,給予補液治療無效。于11月1日行MRI及MRV檢查,診斷為雙側額顳頂枕部及縱裂池硬膜下出血,上矢狀竇前部血栓形成伴狹窄,故轉入我科。轉入時患者神清,語明,仍主訴頭痛,無惡心嘔吐,無肢體活動不靈。查體:BP110/70mmHg;咽無充血,扁桃體不大;雙肺未聞及羅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齊,無雜音;腹平坦,柔軟;下腹部恥骨聯合上見一橫行長10厘米的手術瘢痕,局部紗布包扎,腹帶束腹。轉入后給予溶栓,降纖,降顱壓,減輕腦水腫,抗感染,補充蛋白質等對癥治療。住院46天后患者主訴無頭痛、頭暈,無惡心嘔吐,進食及睡眠好,無肢體活動不靈。查體:血壓:120/70mmHg;神志清;言語流利;心肺聽診未見異常;神經系統(tǒng)查體無陽性體征。病情好轉,于2003年12月8日出院。
護 理
(1) 產褥期護理
環(huán)境要求:室內要保持安靜、清潔、光線柔和??諝庖3中迈r、流通、既要避免強風、過堂風,也不宜封閉,每日要開窗通風2次,每次半小時,紫外線定時消毒,1小時1次。因產后產婦有惡露,出汗多,要及時更換會陰墊、衣服、被單等,保持床單元的清潔、干燥、整潔。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可使病人精神愉快,促進新陳代謝及器官功能的恢復。
飲食護理:根據剖宮產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的生理調適規(guī)律及上矢狀竇血栓患者需要低鹽低脂的原則進行指導飲食。①剖宮產術后當日應禁食,次日可進全流食,排氣后進半流食,逐步過渡到普食。飲食宜清淡,要選擇易消化、高營養(yǎng)、高熱量、含豐富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要保證低鹽低脂。②因產婦出汗多,可定時加服溫水,忌食茶及咖啡,忌食生、冷、硬、辛辣的食物,保證營養(yǎng)的充分供給,促進患者康復。
尿潴留的護理:剖宮產術后24小時拔除尿管,拔尿管應在輸液剩余250~300ml時拔除,若拔除后4~6小時尚不能排尿,可考慮存在尿潴留。可采用下述方法誘導排尿:①用接近體溫的滅菌生理鹽水慢慢沖洗外或讓患者聽流水聲誘導排尿;②針刺足三里,三陰交,關元,中極等穴位;③也可以遵醫(yī)囑肌注新斯的明1mg,以增強膀胱肌肉的收縮力;④上述方法無效時可再次行導尿術,留置導尿管,定期開放,放置3日后拔掉,鼓勵患者自行排尿;⑤應注意的是,因患者存在上矢狀竇血栓,故不能坐起或下床排尿,又因腹部有切口,故不能在膀胱上方放置熱水袋及按摩膀胱。
便秘的護理:患者因長期臥床缺少運動,加上產后腸蠕動減弱,容易發(fā)生便秘,護理措施包括:①增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的攝入;②每日餐前空腹喝1杯水;③排便要有不受干擾的環(huán)境,可采用屏風遮擋,避免外界刺激;④可適當進行床上活動,促進腸蠕動;⑤必要時遵醫(yī)囑應用緩瀉劑,口服果導片、番瀉葉水或開塞露塞于內,仍無效時可用服皂水灌腸。
退乳的護理:因患者合并上矢狀竇血栓,應臥床休息,避免勞累;加之要用很多治療性藥物對哺乳不利,故應忌奶。方法:用炒麥芽60g,水煎飲用,芒硝120g分裝2個布袋內,敷于兩側上并行包扎,等濕硬時更換,用藥期間不可擠奶。
(2)疼痛的護理
頭痛的護理:①穩(wěn)定病人的情緒,避免精神刺激,多與其交流,分散注意力;②絕對臥床休息,保證睡眠充足,更換時動作輕穩(wěn),頭部盡量平移,不可用力扭轉頭部;③避免劇烈活動和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暢;④藥物治療:必要時根據醫(yī)囑應用脫水劑,止痛劑。
腹痛的護理:①產后由于子宮復舊會發(fā)生陣發(fā)性、強直性宮縮而引起疼痛,一般在產后3~4日逐漸消失,產后宮縮痛為時較短,一般可忍受無需特殊處置,如疼痛難忍影響休息及睡眠時,可遵醫(yī)囑給予止痛劑;②腹部切口疼痛時,應觀察切口處有無滲血、滲液等感染癥狀,如無異常可采用分散病人注意力的方式減輕疼痛;另外翻身、咳嗽時要按壓傷口也可減輕疼痛;必要時遵醫(yī)囑用止痛藥酒。
結果:2569例中受檢2206例,受檢率85.87%,低視力和盲的患病率分別為3.85%和1.90%。致盲主要眼病依次為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病、眼瞼疾病及翼狀胬肉。結論:白內障依然是低視力和盲的首要病因,但眼瞼疾病及翼狀胬肉致盲也不容忽視。
【關鍵詞】 盲;低視力;患病率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leading cause of blindness among adults aged ≥50 years in Sanya outskirts of Hainan, China.
METHODS: Random sampling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2569 inpiduals chosen as the sample aged ≥50 years in 28 villages of Sanya. Corrected vision, external eye, anterior chamber, lens, vitreous, fundus were examined by ophthalmologists. The prevalence of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was calculated, and the main cause of blindness was analyzed.
RESULTS: Totally 2206 inpiduals among 2569 were examined. The response rate was 85.87%, the prevalence of blindness was 1.90% and the prevalence of low vision was 3.85%, resulting chiefly from cataract, glaucoma, keratitis, eyelid disease and pterygium.
CONCLUSION: The epidemiolog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ause of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is cataract. But the other causes of blindness such as eyelid disease and pterygium can not be neglected.
KEYWORDS: blindness; low vision; prevalence
為了了解我國盲、低視力流行病學現狀,為防盲治盲提供可靠依據,我們于200803/200809對三亞市周邊6鎮(zhèn)35個自然村的28個自然村進行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抽取2 569例,受檢2 206例?,F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三亞市常住人口為53.6萬人,戶籍人口為52.4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約為25.69萬人,鄉(xiāng)村人口約為26.71萬人,設有2個管理區(qū),6個鎮(zhèn)(人口21.05萬人,年齡≥50歲人口約52 300人),5個國營農場。為保證調查結果具有代表性和準確性,根據公式n=(Ua/Q)2p(1p),其中n為樣本含量,Ua為樣本陽性率的可靠性在95%時的t值,Q為容許誤差,p為估計的盲人患病率,參考北京市順義縣≥50歲人群中盲患病率[1],采取分層整群抽樣的原則,先抽取6個鎮(zhèn),然后從中隨機抽取1個自然村,作為樣本點,樣本點人數約為92例。
1.2方法
1.2.1診斷標準
根據WHO盲、低視力及單目盲分級標準[2],雙眼最佳矯正視力
1.2.2調查方法
工作人員由我院主治及以上職稱的眼科醫(yī)師及護士組成。在每個樣本點設點檢查,檢查設備(裂隙燈顯微鏡、檢眼鏡、非接觸式顯微鏡)由檢查人員隨車攜帶。檢查結果由護士填寫。不能到檢查點的人員由檢查者到其家中檢查,以保證樣本的準確性。視野檢查由Kestenbaum法先粗查,視野明顯減小者讓其來院復查。
統(tǒng)計學分析:所取得數據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并分析,采用t檢驗方法,P
2結果
本次調查預檢2 569例,受檢2 206例,其中男1 054,女1 152,受檢率85.87%。雙眼低視力85例,患病率為3.85%;雙眼盲42例,患病率為1.90%;單眼低視力為221例,患病率為10.01%;單眼盲為58例,患病率為2.63%。女性雙眼盲(患病率為1.95%)及低視力(患病率為3.98%)均較男性(雙眼盲及低視力患病率分別為1.76%及3.60%)為高。低視力和盲病因分析中發(fā)現白內障所占比例在41.18%以上,其中,單眼盲白內障比例達51.72%。這次調查中發(fā)現眼瞼疾病及翼狀胬肉也是導致低視力和盲的重要原因,其中,眼瞼疾病在單眼低視力和雙眼低視力所占比例均較高,達8.59%及10.59%(表1)。表1 三亞市郊≥50人群低視力和盲病因及構成比情況[n=406,
3討論
通過對比我們發(fā)現,海南三亞市郊≥50歲人群低視力及盲患病率較北京順義≥50歲人群低視力及盲患病率低[1],但較新疆沙灣縣≥45歲人群低視力及盲患病率稍高[3]。我國防盲、治盲工作開展多年,海南三亞市郊低視力和盲患病率仍高,說明防盲、治盲工作在海南三亞還任重道遠。白內障復明工程在海南也開展數年,但受惠人群以城市居多,三亞市郊參與人群仍有限,本次調查發(fā)現低視力和盲諸多病因中白內障所占比例在41.18%以上,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進入基層進行白內障復明手術仍是今后防盲、治盲工作的重點。
低視力和盲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可能由于女性社會地位低,更多的從事戶外勞動接受紫外線照射有關;同時,還可能以生育、雌激素水平等內分泌因素有關[4]。調查中我們還發(fā)現,女性就醫(yī)意識明顯比男性低,往往是到雙眼失明才被家人送醫(yī)院就診。由此可見,防盲、治盲工作除了進行有效的白內障手術外,還要進行普及眼病防治基礎知識教育。
本次調查中我們發(fā)現,青光眼及角膜病占低視力及盲患病原因的第2及第3位,但眼瞼疾病及翼狀胬肉卻位列第4及第5位。眼瞼疾病主要是眼瞼瘢痕性瞼內翻,引起角膜炎及角膜潰瘍。翼狀胬肉的發(fā)病原因可能與環(huán)境因素、免疫因素及其它因素有關。在三亞[5]、西藏[6]等紫外線照射比較強的地區(qū)翼狀胬肉發(fā)生率較其它地區(qū)為高。我們也發(fā)現在調查人群中翼狀胬肉發(fā)病率幾達30%,引起低視力及盲幾乎都是翼狀胬肉侵入角膜遮蓋瞳孔所致,我們還見3例患者雙側翼狀胬肉同時侵入角膜完全覆蓋角膜。眼瞼疾病及翼狀胬肉如果早期干預可完全避免出現低視力及盲,進一步說明普及眼病防治基礎知識教育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胡靜,趙家良,董方田,等.北京順義縣50以上人群盲和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中華眼科雜志1988;24:322325
2 Zhang SY, Zhou LH, Gao YQ, et al. 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in China. Chin Med J 1992;105:603608
3張婷珍,蔣燕,唐俊,等.沙灣縣45歲及以上人群盲及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與治療.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04;22(11):934936
4張曉樓,李榮德,孫葆忱,等.北京遠郊區(qū)農村低視力調查.中華眼科雜志 1984;20:35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