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皮影雕刻藝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作為第八代傳人皮影世家,湯先成的“湯式風格”的皮影,自清乾隆六十年起,至今傳承九代,歷時兩百多年而不衰。早在清嘉慶初,就已蜚聲于湖北省內外。民國時期,湯格皮影就漂洋過海走出國門。湯先成自幼酷愛皮影雕刻藝術,在父親悉心傳授下,不到二十歲就全面掌握了湯格皮影雕刻藝術精髓。幾十年來,湯先成雕刻皮影影身兩千多件,影頭影帽難以數計,并在2006年撰寫了《湯格皮影》一書。此書三萬余字,附圖近三百幅,以說明文體裁,由淺入深講述了皮影的制作工序、制作工藝和雕刻手法。
根據湯先成先生介紹,這門非物質遺產文化從唐代開始均傳承下來,皇宮保留的劇目多,而民間相對少。因劇目表演的需要,長劇通常在實際演出的時候都會持續(xù)到一個小時以上。直到后期,在江漢平原范圍內,皮影傳播得更加廣泛,開始從舊時皇宮走向平民百姓人家――在辛苦的農田勞作后,觀摩皮影成為了受眾面最廣泛的消遣之一。從表現性上講,皮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融美術、雕刻、音樂、投影和道白為一體。從表現特征上來講,皮影既是雕刻藝術,又是表演藝術。它不僅是一門平面美術設計和雕刻技術,更融合了音樂、唱說、操作等多種表現手法。對表演者本身來說,能歌善舞也是表演皮影戲的先決條件之一。?
皮影的制作
“皮影戲,本源是皮,雕刻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睖瘸烧f,從材料的選取到制作,這其中花費的心血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從工藝上來說,皮影的制作極其復雜。首先是原材料的選擇,牛皮要用現宰殺的牛而不能是自然病死的,從皮質上選擇最好的材料。之后通過浸泡的方式褪毛去脂,晾曬過后下料,根據皮影的大小,下不同的面積。從大體形狀上整理成精胚后再精繪虛實線,即可開始雕刻。湯先成說,對老熟手可以完全跳過繪畫的過程,直接雕刻圖案。待完成后,修飾毛口,砂紙打磨平滑。雕工后是畫工,對皮影相關部分進行上色制作。最后,除去牛皮里的水分,安裝部件。經歷了一系列復雜工藝后,皮影才可投入使用。江漢平原的皮影體積大,而北方的體積小。對于江漢平原來說,60公分的皮影算很小的,而北京唐山的皮影均只有2、30公分。
湯格皮影以皮質柔韌平滑透明、體型高大(70cm以上)、雕工精細、線條流暢、色彩鮮艷、顏色搭配得當、人物造型逼真、各種圖案栩栩如生、操作得心應手和經久耐用而自成一格,在江漢平原乃至全國皮影雕刻藝術中占有一定地位,極具欣賞和收藏價值。
湯先成以實際樣本介紹自家皮影特點:在操縱皮影關節(jié)處,普通皮影通常從脖子分割,但湯氏皮影是從胳膊上分關節(jié)。從角色上來說,湯格皮影只分文武,不分男女?!拔淦び笆?只胳膊,文皮影是1只胳膊。而制作中我們也簡化了部件,湯格皮影為兩指(稱為上指和下指),而普通皮影為五指。其他細節(jié),例如前后腿的繪制畫工也不一樣。”各地皮影因氣候不同,大小也會趨于不同,北方天氣寒冷,觀眾在室內,人數少皮影也??;而中原都是露天觀影,因此皮影才會制造成形象較大的樣子?!捌び暗窨谭绞蕉紴殛柕耜幙獭1狈狡び绑w積小而皮薄,一把刀拉和推即可完。”湯先成展示他各樣的雕刻工具道,“但是中原皮影人物較大,皮也厚,需要木椽加力捶打成型?!??
線條流暢,圖案清晰,美觀又靈便是湯格皮影的特點。湯先成從多方汲取素材資源,以完成最好的皮影造型?!熬﹦?、漢劇、花鼓戲、黃梅戲,這些戲劇設計人物我都有很多觀摩,包括閱讀古典小說,對人物的描寫依據也可以用在皮影的雕刻中。帝王將相,我就雕得鼻梁高聳、天庭飽滿,漁樵之類,就會雕得低一些?!痹谒囆g風格上,湯格皮影特別注重兩點:一是陽雕陰刻中注重主次分明、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做到細膩與粗獷完美結合;二是注重人物的膚色、人物五官形狀來刻化人物的性格特點。
皮影藝術的現狀
湯先成先生致力于皮影藝術,不僅是源于江漢平原皮影戲申遺成功,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更是出于自幼對皮影藝術的喜愛?!八^文化遺產也分為各種不同的情況,而文化遺產大致有兩類,第一種是不用保護的,申遺后通過自身特色即可實現經濟價值的回報和良性發(fā)展;而第二種是屬于較為脆弱的,雖然前期或持續(xù)投入了不少資金,還是會無法避免慢慢消亡的局面。這是跟這門藝術形式是否有在現代生活中生存下來的鮮活生命力相關的?!?/p>
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是一方面,但傳統藝術的市場蕭條是無法忽視的客觀事實。而作為歷史文化傳承者,湯先成在這方面做的保護努力也會面臨艱難境遇。皮影在現代生活中所遭受的沖擊力是空前的,因為人民群眾業(yè)余生活的方式日益趨于多樣化,可選擇供消費和消遣的娛樂方式更多,人們不會選擇去觀賞這樣一種古老的表達故事情節(jié)劇目的藝術形式。“如果拿現代電視劇一集的容量來和皮影比較,皮影戲來表達至少要用2、3小時,且不再具有可觀性。市場接受度越來越低,已經不適合我們現代人快節(jié)奏的生活現狀。”湯先成回顧到,在市場經濟尚未興起的過去,甚至回溯到上世紀60年代,皮影戲受到喜愛是其他藝術形式無可替代的,僅在潛江就有40多個皮影劇班,盛況空前?!皶r期,皮影被列為四舊,我自己偷偷將皮影轉移部分,但還是無法避免很多精品都被燒掉的劫難。而因為現代文娛生活的沖擊,皮影戲瀕臨消亡的局面,不亞于第二次傷害。”
非遺在推廣
為了更好地展現湖北民藝文化,湯先成在由楚新傳媒《TA生活家》雜志聯合光谷聯合?武漢創(chuàng)意天地共同開展的傳統手工藝術體驗季活動中,專程推廣了國家非物質文化
遺產――湯格皮影,并現場演示制作和表演的全套工藝?;顒蝇F場中,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來看皮影戲,并親眼看到皮影的雕刻、制作過程,湯先成在現場以工具向觀眾展示皮影復雜的制作工藝,讓觀眾近距離真正感受到這門古老藝術所煥發(fā)出的文化魅力。
而在活動體驗環(huán)節(jié)中,皮影戲現場教學發(fā)生了搞笑一幕?!澳镒?,我做了一件錯事,望得娘子原諒?!薄跋裙蛳拢 碑嬅胬锏男∪恕暗拧钡匾宦暰凸蛳?,雙手作揖,不住的求饒,原本傳統的唱腔改良成現代的語言,配上皮影戲的肢體動作,在觀眾的演繹下,顯得新鮮又不失趣味,惹得臺下的觀眾捧腹大笑。另一邊,制作皮影小分隊也進行得如火如荼,一群“學生”把湯先成先生圍成了個圈,認真的看著湯先成的動作,手上也有樣學樣的比劃了起來。
關鍵詞:皮影的起源;興起與發(fā)展;工藝及表演
皮影戲也稱作“影戲”、“燈影戲”、“土影戲”是我國民間戲曲的一種,也是最早傳入西方的表演藝術。它用紙板或薄片透明的驢皮、牛皮、或羊皮等雕刻成人物、景觀等,夜間在堂上設置一方白色的幕布,幕后借燈光照映,由藝人在幕后操縱影人來表演各種歷史、神話、傳說故事,觀眾從臺下看,意態(tài)生動,惟妙惟肖,故稱之為影戲。影戲的劇目、唱腔多與地方戲曲相互影響,影戲的表演由操縱者俗稱“拿線的”和演唱者也叫“唱影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并配以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皮影戲是融繪畫、雕刻、音樂、影像、表演及唱白為一體的一門綜合性的民間藝術,其唱腔豐富,音樂優(yōu)美,操縱表演生動多變,千百年來深受百姓的喜愛。
一、 唐山皮影戲的起源與發(fā)展
我國的皮影戲歷史悠久,關于它的起源說法不一,但是至少早在宋代就有明確的記載了,唐山皮影又稱樂亭影、灤州影,因為是用驢皮雕刻的,所以又稱驢皮影,與評劇、樂亭大鼓并稱為“冀東三枝花”。唐山皮影是中國影戲的一個重要分支。著名戲劇史學家周貽白先生在《中國戲劇史長編》中曾經這樣評價唐山皮影:“因為熟在人口的關系,幾乎成為一般影戲的代稱”,足見其在中國皮影戲中的影響和地位。[1](P.7-8)唐山影在金祥,明晚清初得到了發(fā)展[2] (P.14-15)。唐山皮影的迅速發(fā)展要歸功于一個叫黃素質的生員。明萬歷年間,在灤州有一位不得志的生員,姓黃,名素志,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不但文才很好,而且繪畫、雕刻件件精通。但時運不佳,屢試不第,無顏回歸故里,乃出關游學沈陽,在悠閑的歲月里,慢慢成就了他的藝術貢獻,創(chuàng)作影戲,以后白山黑水間頗盛行焉。1958年在樂亭縣發(fā)現了明萬歷年間的手抄本影卷《炎天雪》和《薄命圖》,其中《薄命圖》還被收入了《河北省地方劇資料匯編》中。這兩本影卷行當齊全,內容充實,充分證明唐山皮影在那一時期已經發(fā)展的十分成熟。[4](P.8)
唐山皮影興起后,極受當地群眾的喜歡,有記載: “上元夕通衢張燈演劇,或影戲、驅戲之類,觀者達曙……冬孟月,……是月畢場功、勞農遣工人歸,賽祭燕享,竟尚影戲,婦女群觀,竟夕焉。”[3]也有記載:“用薄片透明之驢皮,雕成人物等形每演三夜或四夜為一臺,每臺價昂者須四五十元至百元,少者十數元至五六元不等?!谌思疫€愿或喜慶時用之,亦有歲時豐寧鄉(xiāng)村醒資開演,以資娛樂者。”有道是:
灤河水越千秋,驢皮影伴它歲歲流。
五尺影窗唱千古,唱的名聲貫九州。
這正是對唐山皮影繁榮發(fā)展的真切描述。
二、唐山皮影的制作工藝
唐山皮影制作工藝非常嚴謹,主要有刮皮、漿皮、選皮、下料、雕刻、上色、罩油、組裝等步驟,其中以漿皮和雕刻最為關鍵。高超的漿皮工藝可以使雕刻的影人經過百余年仍能平整如初。唐山皮影雕鏤精細,結構嚴謹,雕刻技法很多,以直刀為主,并根據內容的需要采用陰刻和陽刻,陽刻的線要直、均勻不能有圭角毛刺;陰刻的花紋清晰,大小均勻、不能斷條。雕刻的基本刀法有:推刀、提插或順刀、逆刀雕鏤,不論哪種刀法,刀口要垂直,用力要勻、落刀要準、刀口回旋自如,刀線中,以尖利的直線和多變的圓線為主,特別是面部的雕刻,要求極為精細,結構輪廓線要寬,圖案線要細,頭臉手足都含有透視的原理,這樣在影窗上看起來人物形象就透明鮮艷,生動逼真。行刀不能有一點錯亂,刀口疏密組織要恰到好處,力求效果的完美、和諧統一。
唐山皮影的色彩,吸收了民間年畫、刺繡、廟堂彩畫的某些特點,根據影戲的要求,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有的程式與風格??偟目矗院?、紅、綠為主色,雖然只有三原色,但在皮影戲中,鏤空部位在影窗上顯示是白,一些沒有鏤空的皮子上顯示是黃,這樣皮影在熒幕上就形成了紅、綠、黑、白、黃五色。皮影老藝人又巧妙的運用補色原理把紅和綠,黑和白有規(guī)律的結合在一起,使得唐山皮影黑白相間,紅綠相映,單純中求豐富,對比中求和諧,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強烈的裝飾風格,再加上老藝人變化多端的敷色技巧,或濃淡、或含露、或重抹、或輕描,把唐山皮影獨特的造型和鮮艷明快的色彩配合在一起,使其更具物象的生動。絢麗多姿,光彩奪目的唐山皮影已經讓眾多的觀眾瞠目,他那精湛的表演藝術更是令人叫絕。
三、唐山皮影的表演藝術
唐山皮影戲的演出講究以聲感人,以動傳情。聲指說唱,動指皮影戲的操縱,影人的造型本身并沒有表情的變化,要表現人物喜、怒、哀、樂的感情,操縱技藝起著關鍵的作用。唐山皮影人物的操縱以平移為主,傳統的表演包括:影人的武打、換裝等,因難度很大,手桿安裝更適合于武戲的操縱,十分靈活,動作方便,不受限制,刀、槍、棍、棒等兵器在手上可以正反360度轉動,可以完成比較復雜的武打動作,是唐山皮影的一大優(yōu)點。唐山的老藝人們經過自己多年的實踐總結了不同角色、人物出場時的特點和操縱技巧。譬如:武生的操縱在動作中顯出威武矯健的氣勢和豪放不羈的性格,像楊宗保、薛丁山這類角色,要做到:舉止如山重,開打似葉飄,挺立如玉樹,走路像風掃。文生則要走起路來穩(wěn)穩(wěn)當當,步子邁的慢而沉穩(wěn),于落落大方中見其倜儻瀟灑。像梅壁、張生這樣的角色。[1]一些民間老藝人總結出了這樣一句順口溜:武旦上場身一扭,彩旦上場手掐腰,花旦上場身搖晃,青衣上場雙手交等等。
著名的表演藝術家齊永衡是當代操縱皮影的高手,在唐山一代被人們稱為“桿王”,他不但善于表演馬上步下的長槍短打,也善于文戲中各類人物的不同情感的表演,而且對于童話、神話中各類動物的表演都有獨到之處,他的表演細膩生動,手疾眼快,來去無痕。令人叫絕的是:他在表演猴子吃桃時,可以讓桃子越咬越少;他表演人物騎馬,馬可以四蹄邁步;表演白骨精洗臉時,可以將黑臉洗成白臉,丑臉洗成俊臉,還可以梳頭戴花照鏡子,令人目不暇接,觀眾稱贊他是“活影人齊”。齊永衡還應邀到法國等國家講述皮影操縱技藝,國際友人稱贊他的表演可以和魔術相媲美。
四 、唐山皮影——中國民間文化的使者
唐山皮影戲一直在保持著他們自己的輝煌,這種持續(xù)性的狀態(tài)與他不斷的改造與完善自己有著很大的關系,也就是說:唐山皮影一直在改革中求得發(fā)展。就影人的大小來說,最早的影人是七、八寸高,后改到1尺2寸,2尺和2尺5寸;并且改進了造型,特別是有的影人在臉部用了透明膠片,并彩繪出新式的臉譜;影窗由原來的高3尺、寬7尺擴展到現在的寬18尺;照明燈光由原來的油燈、汽燈、電燈演變到現在的40只熒光燈組成的燈箱;管弦樂在原來的四胡、嗩吶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笙、琵琶等;打擊樂也由原來的一人包干,改為幾人分打;并增加了表現云、水、煙霧、火等特技手段;同時影戲的唱腔也不斷的豐富和完善,并培育出很多新人,這些改進使唐山皮影呈現出新的光彩。
唐山皮影以極其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燦爛的藝術成就紅遍了海內外。在國內,香港鳳凰影業(yè)公司曾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攝成電影,搬上了熒幕。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還專門拍攝了新聞藝術片——“唐山皮影戲”。2003年拍攝了皮影電影《小康之路》。在2006年的春節(jié)晚會上,以皮影戲為基礎改變的皮影舞蹈《俏夕陽》,成了這臺晚會上獻給全國觀眾的一道獨具民族特色的盛餐,從此唐山皮影在全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國外,德國和法國的一些博物館還收藏有許多唐山皮影的造型和演出器具;在美國紐約還有灤州風格的皮影演出劇團。改革開放以來,唐山皮影先后到美國、法國、荷蘭、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演出,幾乎場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唐山皮影老藝人們精美絕倫的表演藝術和令人叫絕的操縱技巧令眾多的外國皮影愛好者為之傾倒,唐山皮影藝術被譽為是“世界皮影之最”,是閃電般、魔術般的藝術。唐山皮影不僅是獨具風采的演具和具有高度藝術造詣與審美價值的藝術品,更是中國民間文化的使者。
參考文獻
[1]魯杰.唐山皮影[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魏革新.樂亭皮影[M].河北:樂亭印刷廠,1990.
關鍵詞:皮影藝術 三維動畫 角色
1.皮影藝術與三維動畫技術的簡略分析
皮影戲俗稱“影戲”,是我國古老的集演、唱、燈光及美術雕刻為一體的一種戲曲表演樣式。皮影藝術的形式具有概括、夸張、簡潔,色彩單純、強烈,皮件雕刻細膩、制作精美,動作表演流暢、獨特,舞臺靈活等特點,這些特點都非常適合運用到動畫的設計中。
電腦三維動畫軟件目前有3D Studio Max、MAYA、Sumatra、Lightwave、Rhino等,都有著各自的獨到之處。三維動畫軟件包括一般三維和視覺效果制作的功能,而且還能根據要求設定角色模型的運動軌跡,建立虛擬攝影機的運動、數字化布料模擬、毛發(fā)渲染和運動匹配捕捉技術,有利于制作復雜的影視鏡頭與畫面??偫▉碇v,三維動畫軟件其特點是可進行立體的、真實的形象造型展示。
2.皮影藝術與三維動畫的結合方法
當代的動畫創(chuàng)作需要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藝術與技術的全面把握是創(chuàng)造完美動畫的必備條件。
2.1皮影中美術類功能與三維角色模型的結合
角色塑造是三維皮影動畫制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皮影電腦動畫不僅能真實地再現皮影藝術的基本原理和風格特征,制作時還可以根據觀眾的需要進行隨意的修改。同時我們可以打破皮影藝術作為傳統藝術的沉重性,根據劇本內容借鑒現代藝術多樣化的表現手法,融合時代流行文化元素,創(chuàng)造個性鮮明的角色形象。
2.1.1皮影圖形與角色模型的結合
對于動畫的造型而言,夸張與變形是其主要的表現手段,在這一點上,皮影藝術與動畫造型在設計手法上是一致的。在皮影藝術中,人物的表現一般為側面,在外形輪廓上,不太注意五官的體現。但是對于影人的眼睛卻做了極度的夸張,雙眼便成了傳“神”的主要對象。整個人物在造型上大氣質樸,而對于服裝等部位細節(jié)的處理卻又精細縝密,沒有半點疏忽。在三維皮影動畫中,人物不僅能表現側面,還可以以不同的視角多方位表現,所以三維角色模型的設計要注意吸納皮影的藝術特征,在體現皮影整體造型古樸典雅的藝術風格的同時,使模型設計卡通化、夸張化、符號化,把握形體比例特征上半身長,下半身短,四肢比較細,關節(jié)靈活的特點。
2.1.2皮影雕刻與角色模型的結合
皮影雕刻融合了中國傳統民間剪紙以及年畫的諸多特征,用刀十分講究,雕刻工藝精巧細膩,同類角色身首互換性好。這就要求在建模過程中,在把握住人物整體的前提下,盡可能細膩精致。這些要求和特征在三維軟件中可以使用貝賽爾樣條曲線分段逼近的方法來構造影人的外形,這樣做不僅可以真實再現其復雜的輪廓,也可以反復調整控制點位置和曲率,從而使曲線盡可能光滑并制作出細致精美的雕刻效果。角色在三維動畫中表現運動和變化時,具有特殊的質感和立體感。這樣就可以輕松解決傳統皮影雕刻的難題,開拓皮影藝術表現方法的新空間。
2.1.3皮影色彩與角色材質、貼圖的結合
傳統皮影藝術的色彩由于使用規(guī)律主要受中國民間五行五色的主宰,較多地運用青、赤、黃、白、黑五種原色,其次從皮影藝術的染色來看,一般采用中國民間年畫濃墨重彩的著色方法,具有濃厚的民族傳統裝飾性風格。在三維皮影電腦動畫中,主要從三個方面定義模型的材料質感的特征,即色彩分析、紋理貼圖式樣分析、物體屬性分析,依照這些原理從而為角色各部分創(chuàng)造千差萬別的材料質感。定義皮影角色模型的材質屬性中的色彩配置可以直接用加色法、減色法原理進行配置,或者直接從自然界獲取原色。運用紋理貼圖可以為角色的染色制作出渾厚沉著,對比強烈,麗而不艷的色彩效果。貼圖的繪制可以運用photoshop,軟件中眾多的特效功能和不同質感、款式的筆觸來制作圖片。
2.2皮影表演功能與角色表情、動作的結合
傳統的表演方式,一個皮影人物通常只用三根耍桿來控制,因此人物的動作可以說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比如說影人的腿部),但三維技術就可以不受這樣的限制,它使“皮影”人物形體動作更流暢,面部表情更豐富,細節(jié)性更強。如復旦大學藝術數字化研究基地設計制作的《梁?!罚瑥钠び敖3霭l(fā),建立了一個數字化的“皮影世界”。在真實再現皮影的復雜輪廓的基礎上,可根據個人審美觀念的不同,用曲線拼接出新穎別致的圖案,實現了使用者用電腦自編自導自演皮影戲的功能。為了表現皮影戲中的動感,他們將整個影人按傳統皮影戲的十一個部分(頭、上身、下身、兩腿、兩上臂、兩下臂和兩手)來構建,再通過設置在關節(jié)處的隱藏點來對齊整個模型,使皮影人物做出轉身、行走及其它各種動作。在深圳環(huán)球數碼公司制作的《桃花源記》中,骨骼設置上參考了大量民間皮影工藝品的真實關節(jié)設置及其結構特征。在電腦虛擬角色的骨骼設置上,盡量使其接近于傳統皮影作品的設置樣式,保證所完成的皮影動畫作品在韻味上能夠和傳統的皮影戲相吻合。另外一種思路是利用面部運動和動作捕捉系統,將捕捉到的數據傳送到三維軟件中與模型匹配,實現仿真的角色表情與動作。
2.3舞臺光影效果與三維場景、燈光的結合
皮影是利用光和影來表現的造型藝術,“光影結合”的傳統表現手法在其他劇目中也經常使用,如《埃及王子》里面的“戲中戲”獨立段落表現埃及王子在夢境中的處理手法。計算機通過光學原理的運用,能夠自由確定燈光的類型、顏色、強度、位置以及它們隨時間的運動變化,表現角色各部分的關系、陰影、渲染質量,建立一種能表現皮影戲背投影效果的光照模型,模擬出皮影人物晶瑩剔透的影像效果。通過頂點追蹤算法作為基礎模型,再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修改和優(yōu)化,這些特點都在算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從而能將瑰麗古樸的色彩,光潔透明的皮影質感和戲臺上光影的空間感在陰影中表現出來。此外,還可以開發(fā)皮影動畫制作系統,該系統的設想就是在三維模型上繪制皮影圖案與紋理,然后將三維模型綁定骨骼運用動力學驅動模型形成動畫,最后渲染成二維或三維剪紙效果。完善該系統后動畫的制作功能將更加完善,屆時將內含各種題材的皮影造型的參數模型,以及一些皮影風格特效,這將是我國皮影動畫制作上的一次嘗試,使皮影表演的空間和時間得到了無限的延伸。
3.三維皮影動畫藝術的美學分析
從三維皮影動畫的研究和探索中我們發(fā)現,電腦技術在真實地再現皮影藝術的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打破皮影藝術作為傳統藝術的束縛,在內容和形式上賦予皮影藝術新的元素。制作出有機而多變的角色身體,甚至角色的皺紋與關節(jié),角色的造型和動作更加優(yōu)美和流暢,面部表情更豐富,細節(jié)性更強。比如角色面部特寫、手指關節(jié)的運動特寫運用到影視拍攝所特有的攝像機拍攝方式中,還可以加入一些電影特效,如:淡入淡出、長鏡、短鏡以及蒙太奇等表現手法,更加符合影視動畫作品表現的需要。在質感的處理方面,甚至還為部分特定的角色進行了局部毛發(fā)及衣物的動態(tài)解算,從晃動的衣襟,到如絲的毛發(fā),其質地也在一步步地趨向于真實;能營造出皮影的透光視覺效果。
引言
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平面設計的元素多樣化豐富著我們的視覺體驗,不同設計元素的運用可以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皮影,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至今已有千年歷史,縱觀我們國內的平面設計,卻很少運用這一視覺元素,顯得較為冷門。但我卻對皮影情有獨鐘,它的色彩、圖案以及深刻的寓意都與平面設計有著極大的契合點。
皮影的起源和發(fā)展
皮影,是中國的一門民間藝術,它借助光影原理將獸皮雕刻成各式各樣的影偶形象投射在白色的幕布上,藝人們在幕布后方用竹竿支起影偶來進行演繹。皮影在中國固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對于它的起源卻無從考證,有人認為早在三千多年的先秦就出現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皮影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皮影的興盛時期來說,毋庸置疑是出現在唐宋年間,到了明清時期,達到了歷史的巔峰。中國地域寬廣,皮影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各具特色。
皮影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平面設計的視覺語言日益紛呈,皮影也憑借著其系統的視覺表現體系,為設計師們所愛。海報設計中,設計師們看中皮影艷麗的色彩搭配和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圖案,可以讓海報脫穎而出,在很好的點明主題的基礎上又可以成功的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會帶來意料之外的宣傳效果。在包裝設計中,皮影對于土特產包裝的設計來說是最合適的元素之一,它們都致力于體現傳統和地域性,設計師們不僅僅是對皮影形象的復制粘貼,他們在很好的把握皮影元素精髓的同時,將自己的創(chuàng)新融入其中,讓人們耳目一新。
皮影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平面設計隨著社會發(fā)展的脈絡日益壯大,皮影卻在科技的發(fā)展和經濟的繁榮中逐漸被人們淡忘,怎樣將一個失去土壤的民族文化傳承和發(fā)展下去,我想是當今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設計師們從獨特的視角出發(fā),將皮影的魅力元素與平面設計相融合,在不斷革新中傳承和發(fā)展皮影文化。
1.獨特的色彩韻味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色彩是視覺元素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經歷了幾千年的發(fā)展與運用,對人們產生了不可小覷的影響,據英國心理學家格列高研究發(fā)現,色彩影響著人們的情緒,它不僅對人們的視覺產生影響,而且對人們的心理和生理都會產生情感的沖擊。例如紅色、黃色等暖色系會給人帶來一種溫暖,藍色、紫色等冷色系會給人一種冷靜的感受。
皮影中的色彩大致表現為紅、黃、綠、黑、白這五種,且明度都很高,這種大紅大綠的色彩表現,不僅對比強烈、鮮艷奪目,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好的表達人們的生活態(tài)度和情感。在平面設計中,選擇這種冷暖對比強烈的色彩表現手法可以成功的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達到設計的目的。同樣,皮影中大面積的色彩平鋪和對比也是平面設計可以借鑒的表現技法。以前在人們的眼中,大紅大綠搭配在一起是俗的,但在阿迪達斯的衣服和運動鞋設計中,設計師就大膽的采用皮影中純度極高的大紅大綠搭配在一起,卻讓我們感受到了時尚的氣息。皮影的色彩搭配讓我們讀懂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平面設計在運用皮影獨特的色彩韻味的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化庸俗為高雅。
2.精致的雕刻鏤空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說到雕刻鏤空,或許很多人會想到中式建筑中的門窗設計,在皮影造型中雕刻鏤空是其非常有特色的表現元素之一,它在空與不空中表現一種圖與底的關系,鏤空的表現技法使得畫面形成豐富的層次感,帶給人們獨特的視覺感受。這種鏤空被運用在平面設計中,不僅體現著中國傳統元素的魅力,而且通過含蓄的情感表達,同樣也深受歡迎。例如在很多的樓盤折頁廣告的設計中,常常運用雕刻鏤空,這樣的設計是一種詩意情感的傳達,豐富視覺感受的同時賦予受眾無限的遐想,從而使人們迫不及待的打開鏤空頁面去閱讀內頁,進而達到宣傳的效果。在中國白酒的包裝設計中,這種雕刻鏤空同樣運用廣泛,其很好的體現了白酒品質,也給人們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
3.生動的造型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圖形的外貌體現著其韻味,皮影造型本著中國傳統美的原則,突出表現一種虛實結合的造型特征,通過“虛”與“實”的相互襯托,表現虛實相生的中國傳統理念。裝飾圖案是皮影造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在影偶的服裝造型上,大面積裝飾圖案的運用更顯其意蘊。平面設計對于皮影造型的運用可謂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提煉的基礎上賦予新的觀念和情感。例如在某民族品牌的服裝店的海報設計中,就利用皮影的造型來表現民族服裝的吸引力,其豐富多樣的裝飾圖案與海報主題不謀而合,在很好的宣傳民族品牌服裝店的同時又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多方位的表現出來,讓人們印象深刻。
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文化元素更是值得我們去挖掘和探究,皮影藝術雖然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并不廣泛,但我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今后的平面設計中一定會有屬于皮影的一片天空。
關鍵詞:戲曲臉譜 剪紙 孝義皮影 裝飾造型
第一章 皮影戲的起源與流轉
皮影藝術起源于何時,民間傳說不一。其中以殷商說為最早。其論據是老年山西皮影藝人都供奉黃龍真人。黃龍為殷紂故事人物,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史料記載,皮影戲在經歷了唐宋兩代的漫長發(fā)展演進后直到成熟。
皮影戲藝術發(fā)祥于我國陜西、山西、河南交匯的黃河流域,因其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廣大民從,所以流傳甚廣。山西皮影興于清,分為南路北路。北路即晉中皮影,尤以山西孝義皮影而聞名,建國后幾度興衰起伏,直到現今得到認可。
第二章 皮影、戲曲臉譜、剪紙三種民間藝術形態(tài)的交融之處
皮影屬于戲劇藝術,但它不是由人來表演,而是借助于雕刻出來的藝術形象,擺合設帳,投光為影,以影為形,隨形演唱。它是一種集繪畫、雕刻、音樂、戲曲、剪紙、窗花、魔術、表演與一體的中國傳統藝術樣式,它成為一種地方民間文化的集合體,為人們喜聞樂見。
皮影藝術是通過程式化、臉譜化給各類人物定型的。皮影的臉譜化充分發(fā)揮了戲劇的特殊效果。在它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對中國的其他劇種臉譜的形成起到了促進和推動作用。
皮影還與剪紙有著極深的血緣關系,皮影注重描樣、雕鏤、著色工序和剪紙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它吸取了剪紙的雕刻鏤空技巧。皮影還與木偶、宗教壁畫、雕塑、木刻浮雕、畫像磚、門神年畫、銅鏡等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向成熟。
第三章 孝義皮影裝飾造型特征
(1)皮影形象塑造的寫實化和夸張化
孝義皮影為了突破平面影人只能在二度空間里上下移動的局限,藝人們在影人形象的塑造上采用了合理的夸張、變形手法,從而增強了影戲表演的可觀性和生動性。其人物的夸張造型,主要是運用線條的變化來實現的。
孝義皮影的人物一般高只有40厘米至50厘米左右,為了彌補影人體小的不足,因此便突出了最能顯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部位――頭部。其頭與身的比例通常為1∶4,頭部的放大,就給盔帽、鳳冠等的精工細雕提供了充足空間,從而增強了頭部的觀賞性和表現力。
(2)立體表現的多元化和自由化
由于皮影是用平面造型形象在平面的帷帳上表演的藝術,它所有的人、景、物均不講究三度空間,這就使得孝義影人在很早就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現方法。
(3)圖案運用的秩序化和靈活化
孝義皮影的人物造型還具有“外簡內繁”的特點,即外輪廓概括和簡練,而內部的鏤刻繁復。尤其體現在圖案的構思上,大膽吸收了當地民間刺繡、剪紙中如水、云、龍、風、花、鳥等紋樣。其圖案無論變化與統一、對比與調和、放射與回旋都體現了賞心悅目的裝飾性和秩序性。
(4)人物造型的戲劇化和地域化
孝義皮影,特別是紗窗影人(指的是碗碗腔皮影傳入山西后)根據劇中人物角色的不同,對臉譜中的眼睛、鼻子、嘴唇等部位都進行了有效的加大或移位,以深化人物的典型形象和性格。
孝義皮影戲大多為神魔戲,人物的服飾均根據其在神話傳說中的特殊身份而雕有獨具特色的圖案。皮影人物不能相互代替,即使同一個人也會根據特定的劇情、心理來設計相應的服飾和外形。
孝義民風淳樸,人性“重厚知義、善信好文”,在飲食、服飾上追求簡約樸實。再加之古時交通不便、相對閉塞,所以其皮影人物造型就和當地人們的長相氣質、風土習俗、審美趣味等聯系在了一起,從而逐漸形成了“大額頭、蒜頭鼻、頭飾后傾”的形象符號以及形體概括、夸張,線條簡約粗放,圖案設計疏密適宜、內柔外剛,人物性格鮮明等地方特色。
第四章 皮影裝飾造型的意義及應用范圍
(1)皮影裝飾造型對動畫漫畫的影響
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娛樂形式之一。皮影戲是利用幕影原理,將表演的影子與音樂伴湊和說唱配音聯合運用的雛形視影藝術形式。國際電影史理論界公認,皮影戲藝術是后來發(fā)明電影的先導。
在當代的電影藝術中,皮影技術還為動畫制作提供了一種新的工藝手段和創(chuàng)作思路。從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術片《豬八戒吃西瓜》起,已有許多部吸取皮影人物造型和表現技巧的美術片問世。
(2)皮影裝飾造型對木偶戲的影響
木偶戲常與皮影戲合作。木偶藝術,古稱傀儡戲,俗稱“木圪塔”,它和皮影戲都由演員操縱木偶或影人,并配合演員唱腔和伴奏而進行表演。
(3) 皮影裝飾造型對木版畫、年畫的影響
皮影裝飾造型還滲透在民間木版畫和年畫中。特別是以戲曲題材為主要表現內容的戲曲版畫和木版畫,其作品之多,造型之多,令人嘆為觀止。在表現方法上,結合了當地風俗民情。在空間處理、形象特征表現、色彩配置等等上又和皮影造型都有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形式上一般以燈畫、條屏、拂塵紙、橫披等形式出現。
(4) 中國皮影藝術之中,還蘊涵著許多歷史信息
學者們可從中研究中國歷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戲曲史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問題。
“一口道盡千年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痹诿耖g的孝義皮影藝術,是三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我們應繼承和發(fā)揚皮影這一中國原生態(tài)文化遺產特殊樣式,并使之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中國孝義皮影》,侯丕烈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01.01
歷史文化旅游對我來說總有一種欲罷不能的誘惑,例如流傳千年的華縣皮影戲,好像總帶著些神秘氣息。就那么坐在臺下時,仿佛已被召喚進她編織的夢中,靜靜看著臺上一幕幕的悲歡離合。時而是溫婉朦朧的女子倩影在廣舒長袖訴盡脈脈柔情,時而是勵兵秣馬的古時軍隊在兵戈操練吼出陣陣虎嘯。時光好像透過薄薄的幕布,讓那些正在舉手投足的皮影角們帶人穿越了千年。
來到此地,領略這在秦川腹地回蕩了上千年的綿綿絕響,并道盡了嬉笑怒罵、忠奸賢惡的皮影藝術自然就成了華縣旅游的重頭戲。
一方帷幕掩絕活
“騰騰殺氣威,武藝戰(zhàn)高魁。韜略世無比,行兵把將摧。本帥狄青,韓天化與我教場比武,若還不勝回馬力成功……”這是華縣皮影《刀劈韓天化》中狄青的一段唱白。在臺前聽得津津有味的我,忍不住想跑到后臺去看看這傳說中的“簽手”絕活。
這一看,感嘆果然名不虛傳,原來所有的皮影角色都由這位“簽手”一人操控。這出《刀劈韓天化》講的是北宋仁宗年間,北方番將韓天化借進貢之名,實為刺探宋朝實力,狂言挑釁,后與宋朝將領狄青在校場比武時被狄青用拖刀計將之斬首。由劇情可知全劇最精彩的就是打斗戲。只見那臺上皮影下馬上馬時嫻熟自如,翻騰倒躍間令人眼花繚亂,震天呼喝中好像活了一般,最后手起刀落、刀起頭落更是干凈利索。要不是看到臺后的情景,誰又能想到這些皮影靈活配合的高難度動作都是出自一人之手表演而來呢?用嘆為觀止來形容真是毫不為過啊!
而負責“前聲”這位要是論“絕”更是不遑多讓。很多皮影戲文中聽聞花臉戲聲穩(wěn)字重、中氣十足、豪邁如雷,開闔間似能震裂金石;生旦戲卻啟口輕圓、柔情似水、轉腔疾徐綿細,仄字收音,尖亮切響,如情絲隨微風上下浮舞,典雅飄逸。全品而感之抑揚頓挫,一曲三折,余音繞梁,蕩氣回腸。每個角色的唱腔可謂各有千秋,但是來到臺后觀看才知道,原來生旦凈丑所有的角色都是由這位“前聲”一人演唱的,不但要唱,還得一邊唱一邊彈奏月琴打大鼓!這可真是夠有意思的,我也終于體會到了華縣皮影戲稱“絕”的奧妙之所在。
絕唱終得不絕響
看著眾多的與皮影有關的宣傳,真正能感受到當地政府對于這項古老民間藝術的扶持力度,也難怪每年有那么多對皮影癡迷不已的外國游客紛紛慕名而來。然而在如今的紅火下,誰又能想得到皮影藝術當初面臨的窘境呢?
歷經了千年戰(zhàn)火和數次文化運動都倔強生存下來的華縣皮影戲,卻在前幾年遭遇到了后繼無人的狀態(tài)。在前衛(wèi)的外來文化沖擊下,加上之前的皮影藝術缺乏創(chuàng)新,使很多當地的年輕人對這一古老文化提不起太大興趣,更有甚者不知皮影為何物。另外,華縣皮影藝人也呈現出較嚴重的老齡化趨勢。2001年清明節(jié)前夕,華縣最好的“簽手”郝炳黎駕鶴遠游,精通皮影戲的老藝人更是寥若晨星。諸多原因使華縣的皮影藝術在國內的發(fā)展遇到了面臨真正變成“千古絕唱”的尷尬境地。
為了能將這古老的藝術繼續(xù)傳承下去并捧回“中國皮影之鄉(xiāng)”的榮譽牌,華縣政府授予潘京樂、汪天喜等16位民間藝人“華縣皮影傳承人”稱號,同時華縣還面向社會公開招募皮影傳人。在當地政府幫助下,現在全縣皮影雕刻從業(yè)人員已達1000多人,各類班社加工點23個,年可實現產值1000萬元,皮影產品遠銷10多個國家。
說不盡的千古聞,唱不完的離合調,三尺生絹的戲臺,悲愴古樸的唱腔。皮影藝術就好像一甕醇香樸實的老酒,恐怕也只有懂她的人,才能品味出她古老難言的故事。歷經滄桑的她,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態(tài)欲迎接眾人的欣賞。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中,這千古絕唱定不會成為絕響,反而會經過歲月的沉淀煥發(fā)出更加明麗的華光,因為她的風韻是中華文明傳承千年的獨有氣質。
皮影戲的欣賞
在華縣當地,皮影戲又叫“五人忙”,顧名思義每場戲由五個人組成。其中分工如下:
“前聲”――這是五人演奏中最重要的工作,生旦凈丑都由這一人演唱。唱的同時還要打大鼓彈月琴,相當于一個樂隊的指揮。
“簽手”――負責操縱所有的皮影表演;
“坐槽”――也叫打后臺,負責敲鑼、打碗碗、擊鐃、打梆子等5件樂器;
“上檔”――主要負責拉二弦琴和吹嗩吶;
“下檔”――主要負責拉板胡、長號和配合簽手。
所以雖然是五個人的班子,但是隔著幕布聽上去就像是整個樂隊的效果。
老腔是皮影戲最早的唱腔,因為她在華陰、華縣一帶形成時間較早,與隨后形成的碗碗腔(時腔)相比,顯得古樸粗獷,故稱老腔。至于現在華縣皮影戲的唱腔――碗碗腔,是陜西人民最喜愛最流行的皮影戲主要劇種之一,為陜西東路皮影的正宗。
既然來到這,不妨聽上一曲,感受下皮影戲綿延千年的藝術魅力。
皮影的制作
華縣皮影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精細,最優(yōu)等的華縣皮影為全手工打造,以上等牛皮為原料,經泡、刮、磨、刻、染、熨、綴等二十余道工序精工細作而成。制作工藝之精湛令人拍案叫絕。但是總的來說基本可以分為三個大步驟:
鏤刻雕鏤時扎皮子上的刀子不動,手指推動皮子來刻鏤,即“推皮刀法”。雕刻完的大部分角色以側面單目為主?!肮艺叩褚哉?,奸佞者刻以丑形”, 影人的造型精巧玲瓏,體型夸張大膽,鏤刻工藝精美無匹。
染色采用傳統繪畫工筆重彩方法,以鏤線分色,用固有色平涂分填,多次烘染,用大紅大綠作強烈對比,鏤線計白,自然調和,絢麗諧調,簡潔明快,精致高雅。每件影人都具有至高無上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堪稱藝術珍品。
連綴成型用來連綴的繩,過去是牛皮制的,現在一般是棉絳線。華縣皮影影人一般由12~13個部件組成:1個頭茬、1個身子(實指上腹)、1個下腹、2條大腿、2條小腿,2支上臂,2支下臂,2只手。
皮影選購
價位
華縣皮影工藝品價位從十幾元到幾千元不等。若是只想留作紀念,可以購買價位稍低一些的皮影;如果有意收藏皮影工藝品的朋友,大概花費幾百到1000元左右就能買到做工非常精美的皮影;若決定投資皮影工藝品的朋友,建議您購買成套或是成系列、有故事情節(jié)的皮影,會很有投資收藏價值。
如何鑒定皮影的優(yōu)劣:
顏色:手工制作的皮影質地柔軟、透亮,皮子較薄、較白,機器刻出的皮影則顏色發(fā)黃發(fā)硬。
年代久的皮影顏色較為發(fā)烏,并且有使用過的痕跡,這種老皮影相對來說更有投資收藏價值。
材質:最好選擇牛皮材質的皮影。牛皮的韌性比其他材料大,在雕刻制作上有優(yōu)勢,在藝術表現上可以做到更精致、更細膩,而且牛皮較厚,不容易打卷或翹起。
花紋:機器制皮影不易雕刻出難度較高的“萬字”“雪花”等造型。
氣味:運用激光制作的皮影,會留下一股氣味。
看價位:一般來說機器制作的皮影價位較低。
>>華州國際皮影生態(tài)園
是國內最大最全的皮影博物館,館藏大量珍貴的華縣明清時期的古舊皮影和國內外其他地區(qū)的皮影,是文化旅游的好去處。
景區(qū)地址:陜西省渭南市華縣華州國際皮影文化生態(tài)園
景區(qū)游覽線路:臥龍石華州國際皮影藝術博物館民俗園參觀皮影雕刻、染色工藝黑陶苑觀看黑陶拉坯、壓光、影雕等工藝黑陶和皮影展廳黑陶皮影互動
門票價格:成人票60元(團購可優(yōu)惠)
【行程規(guī)劃】
在華縣觀賞皮影戲及相關藝術作品大概用2天即可。與老藝人進行下交流可以使您對于這門古老的藝術有更加直觀的感懷。除了參觀皮影藝術博物館、觀看皮影戲表演外,最好也去考察下皮影傀儡藝術的制作,這項堪稱華縣一絕的技藝已令很多中外游客為之傾倒,相信定會使您覺得不虛此行。
時間充足的朋友也可以去西安游玩一番,這座十三朝古都距離華縣僅僅兩個小時的車程。臨潼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秦陵地宮,還有市內的鐘鼓樓、回民街、大雁塔等也都是馳名中外的著名景點。
華縣皮影戲背景資料
華縣皮影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間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的巧妙結合,相傳起源于漢代。據說西漢文帝劉恒的幼兒由一位宮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鬧不止,聰明的宮女便用梧桐樹葉剪成人形,借著紗窗的陽光,一面用手舞動梧桐葉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馬上轉哭為笑。
相傳漢武帝非常思念早逝的李夫人,一方士面見漢武帝說能使李夫人還魂來見,武帝允之。到了夜晚,方士設立帷帳,擺上酒肉。當他在帷帳內點燃蠟燭后,帷幕上忽然映出了仿若李夫人的身影,令坐在帷帳外的漢武帝為之神往。這段軼事在《搜神記》、《論衡?自然篇》、《漢書?郊祀志》等典籍中多有記載。后皮影戲興盛于唐宋,明清時期發(fā)展到頂峰。
皮影于十三世紀左右傳入西方,至今仍在中國保留著它的原始風貌,堪稱“國寶”、“中華一絕”。皮影俗稱“燈影子”,在燈光的照射下,以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戲而得名,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甚至因為它古老的淵源,華縣皮影也有“中華戲曲之祖”、“世界電影之父”的美稱。
關鍵詞:皮影;桐柏皮影;造型;鏤空刻花;刻工
中圖分類號:123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1―0213―02
1 皮影的起源及分布、
1、1 皮影的起源
皮影始于春秋戰(zhàn)國,江陵望山一號楚墓曾出土鏤空刻花皮影。至西漢,皮影進入宮中,為太子,宮妃的游戲之物,到了唐代,皮影雕刻日益精致,敷色填彩。真正讓皮影成為百戲中的正劇,不但流行于酒肆茶坊,而且登堂入室,甚至作為皇家慶典的點綴。南宋耐得翁的《都城紀勝》:“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鏃,后用彩色裝皮為之”?!熬煛敝搞昃╅_封。吳自牧的《夢梁錄》中說:“原汴京初以素紙雕鏃,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裝飾?!泵显系摹稏|京夢華錄》也描寫過北宋時皮影演出的情況。元宵燈節(jié),開封城內“華燈寶炬月色花光”,許多街口設置了“小影戲棚子”。皮影藝術是我國最早闖入世界的戲劇藝術,在埃及,土耳其,法國德國等國和南亞一些地區(qū)相繼出現的皮影,就是在南宋傳播過去的。
皮影藝術是一種集繪畫,雕刻,音樂,戲劇于一體的綜合性古老民間藝術形式。也稱“卡通藝術的鼻祖”,千百年來在我國的廣大地域普及和流傳,成為我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傳統造型藝術中最成熟,最完美。最生動,最有影響力的種類之一。它所形成的獨立的造型體系在中國造型藝術藝術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我們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1、2 皮影的分布
皮影戲藝術發(fā)祥于我國陜西、山西、河南交匯的黃河流域,因其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廣大民從,所以流傳甚廣。傳至明清時代,河北灤州皮影異軍突起,進而形成了皮影藝術的東、西兩大主體派系。灤州皮影的崛起,將我國皮影文化帶到了歷史的高峰。清末民初,皮影戲在全國遍地盛行。只是在近代社會動亂和新潮文娛的沖擊之下才陷于現狀,但是在現代多元化的時代環(huán)境讓我們又開始回味這些民族的瑰寶,各地的皮影藝術開始得到搶救性的挖掘。這其中就包括河南的桐柏皮影。
桐柏皮影以桐柏縣為中心,藝人集中居住在縣城以東的月河,吳城,毛集,固縣,果園等鄉(xiāng)鎮(zhèn)。當地演出皮影時,歷來用明火油燈(老鱉燈)照明?!捌と恕焙苋菀妆谎?,所以每隔八年就要刮一次,重新上油。清末至民國初年是桐柏皮影的鼎盛時期。
2 皮影的藝術風格
2、1 皮影造型的藝術風格
皮影造型風格獨特,因此在美壇中獨占一席。它為了適于皮影戲的幕影表現形式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學模式。對于人物的造型,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1)人物造型平面化。
對于人物的設計,一般都采用側身五分臉或七分臉的平面形象。
(2)人物造型藝術化。
采取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進行設計,人物的裝束與面容神韻生動形象、夸張幽默、詼諧浪漫。用線條鏤空法進行形象刻畫。用色簡練,平涂著色。在后背光照下,視覺效果剔透而艷麗。
(3)人物造型卡通化。
皮影人物一般由頭、上身、下身、兩腿、兩上臂、兩下臂和兩手十一件連綴組成,經人操縱能做機械性動態(tài)表演。人體比例通常是上身與雙臂偏長,以利表演效果。
(4)人物造型戲曲化。
皮影人物造型,是按戲曲生、旦、凈、丑的模式進行設計的。各行當臉譜和行頭的程式化造型,源于舞臺戲劇而又超越于舞臺戲劇。
2、2 桐柏皮影的造型藝術風格
(1)桐柏皮影藝人巧妙地對待影人平面造型。
藝人們把不同的視向,不同的空間,不同的物象,以自己的理想為中心進行削繁增減變形移位,“乾坤倒置”等手法,巧妙地運用到皮影藝術的各種美術造型之中。大多數采用正側面的美術造型(即半側面)。這一技法,俗稱“五分相”。我國古代的巖畫常用側面形來畫奔跑的獵人與獸。戰(zhàn)國時代的《水陸攻戰(zhàn)鑒》中的人物形象全是側面的。尤其是南陽漢畫像石刻,更有很多側身的形象。皮影藝人成年累月與影人的“影”打交道,靠“影”和觀眾交流思想感情,最懂得怎樣突出形的基調一剪影,以獲得強烈的形象效果。桐柏皮影藝人是能動地對待人造型這個平面的,在影人的側面形象中,為了點明服飾,往往加入正面形的圖案,而不加“透視”。
制作皮影造型的材料,因地而異。河北的“灤州影”以驢皮為材料,故有“驢皮影”之稱。桐柏皮影是用當地的黃牛皮制作的,每件造型要通過備料、畫樣、雕刻、彩繪、壓平、上油、連接等工序。同一張牛皮的各部位有厚薄和透明度的差異,藝人們有“亮的做頭、薄的做帽”的口訣,其余部分做影人的身子和道具。桐柏皮影的影人是裝配式的,由“頭”、“盔帽”、“身子”三個獨立的部分組成。平時這三部分在箱中有各自的擺放位置,演出前根據劇情按角色身份臨時組裝。
(2)桐柏皮影的造型藝術。
桐柏皮影造型整體性強。基調明快,與南陽漢畫石刻粗獷概括的藝術手法相通。藝術家們敢于大膽夸張,也敢于舍棄細節(jié)。影人的剪影略呈上窄下寬,上肢的這種傾向更明顯,上端細,越到袖口越寬,成喇叭狀。這樣做,能使關節(jié)部位摩擦面縮小,動作的影響效果清晰。上窄下寬的形狀還與中國傳統的服式基調相結合,南陽漢畫中的人物形象也是這樣處理的。桐柏皮影影人造型的外輪廓很簡潔,而影人身上的刻工與畫工都很精致,尤其是鏤空比較多。在同一臺戲上出現幾個影人時,如果外輪廓線繁復瑣碎,就難免出現零亂混雜的局面。桐柏的皮影藝人把影人的外輪廓歸納概括成平直或略圓的大線條,即使鎧甲邊緣的曲齒線,也是在平直線條上作規(guī)則的重復,不破壞大線條的總趨勢,只有盔帽部分的輪廓有較復雜的變化,這樣的處理是一種外簡內繁,以簡統繁的手法。
(3)桐柏皮影造型的夸張?zhí)幚怼?/p>
桐柏皮影造型的夸張?zhí)幚肀憩F在上肢結構的設計上。生活中的人上肢分為三節(jié):上臂,前臂,手,而桐柏皮影影人的上肢是四節(jié),它把上臂又分為兩節(jié)。生活中的人不可能有這么長的上肢,影人的比例與結構卻有利于增加動作的幅度,能作出一些活人無法做到的動作。這一夸張的造型和結構并不讓人覺得別扭,反而增加了整個造型的幽默感,因為桐柏皮影的造型基調本來就不是自然主義的。藝人們在處理演出功能與生活真實之間的矛盾時,敢于大膽打破人體規(guī)律的局限,表現了民間藝術家的巧思與氣魄。為桐
柏皮影全場戲只有一個人掌“扦”,掌扦師傅可以每只手各操縱一個影人,表演對話動作及武打,他邊演邊唱邊念道白,由一個演員完成整臺戲的唱念做打,這很接近過去北方街頭布袋木偶戲“扁擔戲”的演出方式。不同的是桐柏皮影增加了由四個人組成的樂隊。由于桐柏皮影演出方式和影人結構的局限;它不能作出面部表情,只能依靠形體動作,主要是上肢來表演。決定了它的動作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影人的動作程式是與觀眾約定成俗的,如“對打”“敗陣”等。生活中的人在行走時同時晃動兩條胳膊,而桐柏皮影在表演行走時,掌扦的只晃動一根扦,讓影人的一條胳膊晃動。同時向前移動影人,另一手把定另外兩根扦,這樣表演,影人的動作和有舞蹈的感覺?!皩Υ颉币叭鼐呸D”掌扦的兩手各持一個影人,使影人面對面交手三次,即三個回合,每個回合影人要相互用兵器或拳頭正面對打一下,反背過身來,然后再轉個身來面對面打一次,這樣就是正,反,正三轉,三個回合共九轉?!皵£嚒钡谋硌莩淌綍r敗了的那個影人把武器高舉過頭,背在身后轉身退走,這種動作形象地表現了“落荒而逃”。桐柏皮影的動作是富有浪漫色彩的,了解這些表演程式,我們就能理解桐柏皮影造型為什么要把上肢分成四節(jié),而且做得這么長了。
(4)桐柏皮影造型的刻工特點。
桐柏皮影造型講究刻工,鏤刻的孔形是圖案的骨干,衣襟的鑲邊和衣帶上的孔形是一些細線條孔,有時這些孔平行并列,組織成帶狀圖案。在這些帶狀圖案劃分出來的面積中作團花裝飾,或作服式規(guī)定的龍。水波,鎖子甲等圖案。有些鏤孔很密集,這些孔與孔間的彩畫緊密結合,構成美妙的圖案效果。鏤孔都是短的或小的,這是為了保持皮塊連接性,剪紙作品也要保持連接性,但皮影造型不象剪紙那樣有窗紙等底紙作依托,因此它刻掉的面積不能太大,鏤刻的線條也不能太長,否則影人就會翹曲變形。與豫西和陜西關中的皮影相比,桐柏皮影造型的刻孔面積占影人總面積的比例是小的。桐柏皮影的頭部不以鏤刻留線來勾畫輪廓,一般刻孔較少,但它的大花臉一類影人頭也鏤刻了較多的孔形,相當于戲曲化妝中勾畫的臉譜,影人身子由多塊皮子組成,常有跨塊的圖案。桐柏皮影藝人非常注意圖案的組織與河南民間手工印染布的圖案組織很接近。藝人們還吸取中原地區(qū)民間剪紙以少勝多的省略守法,盡量使用較簡約的圖案語言。
(5)桐柏皮影的瑰麗色彩。
桐柏皮影的色彩瑰麗,賦彩使用的顏料“水色”與河南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所使用的一樣,是品色燃料,透明度與色純度高。藝人們在使用時直接用色粉制成的十二個色分別涂繪,不再混合,色彩效果非常強烈。由于上桐油的作用,這些色彩是疊在牛皮統一的本色上的,在一些黑色塊與鏤孔的調節(jié)下,顯得既艷麗又不火氣。在桐柏皮影的影人造型中,每個身子都有一個主色調,紅袍子就是紅袍子,綠袍子就是綠袍子,雖然藝人們很喜歡使用對比色,但每個身子上與主色調對比的色塊面積受到恰當的控制。絕不讓它喧賓奪主。影人臉上的紅暈不用漸染過渡,而是醒目地點上一塊紅點子,這與河南民間泥木玩具的“開臉”手法是完全一致的。
(6)桐柏皮影造型的戲曲化。
戲曲表演中各種手的動作程式,在桐柏皮影中被歸納為“文手”與“武手”兩種,分別用于文武角色?!拔氖帧笔持讣爸兄盖吧?,拇指與其余二指成環(huán)形,比起戲曲中的“蘭花指”多指伸出,并錯開角度來,要簡單些,但其剪影效果更明確,更直接??梢钥闯鐾┌仄び八嚾嗽谖蚯囆g營養(yǎng)時,照顧了皮影藝術本身的特點?!拔涫帧笔蔷o握拳頭的樣子。手是固定在腕上的,演出時不能更換。文武雙全的角色一只手是“文手”,另一只手是“武手”。很有些象征意味。與河南皮影的其它流派相比,桐柏皮影更重視手的造型,手的比例也較大。
進入新世紀后,老皮影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大部分都塵封在博物館和收藏家手里。如今,隨著皮影的收藏價值逐步被挖掘出來后,越來越多的收藏者對老皮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無論是在古玩市場、景區(qū)景點,還是工藝品商店,總少不了老皮影的身影。
歷史悠久,名揚四海
自南宋以來,中國皮影藝術逐步傳播到國外。如今,埃及、土耳其、法國、德國等許多國家都有專門的皮影研究院、皮影博物館。尤其是德國呂貝克木偶皮影博物館,里面有大量珍貴的中國皮影收藏,是他們的館藏重點。在我國許多地方,皮影也正在成為一種熱門的民間藝術收藏。老皮影以造型古樸典雅,民族氣息濃厚,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性和收藏價值而備受追捧。
在各類皮影藝術中,以陜西、山西的皮影最為有名。陜西皮影分東、西兩路。東路以華陰、華縣為代表,配以碗碗腔,刻工精細,色彩鮮明豐富,裝飾性強,形體較小,高約36厘米。生旦臉部造型,額頭突出,鼻子秀氣,嘴形很小。西路以鳳翔、禮泉等地為代表,風格粗獷有力,配以弦板腔,形體較大,高約56厘米?;樁鄨A鼻深眼,生旦臉型多陽雕空臉,通天鼻。
山西的皮影由陜西傳入,主要集中在晉中孝義地區(qū)和晉西南地區(qū),尤其晉南地區(qū)最為普及。在晉南的皮影造型中,有“八仙慶壽”、“蓮生貴子”、“五子奪魁”等民間傳說的圖案。皮影的服飾上,有“雪花連串”、“花開富貴”等花紋。影人的雕刻材料,以精選的母牛皮為主,最佳的是黑牛皮。在色彩上,民間藝人采用天然的礦物質顏料,使其顯得艷麗、精細、大方,形成晉南皮影的裝飾性、夸張性和趣味性。
工藝繁雜,精美絕倫
許多人對皮影戲并不陌生,但對皮影本身卻了解不多。皮影藝術是在光的作用下,通過透光現象,使觀眾看到形象、色彩和圖案,無論人像、動物或道具等都要活動,而且能進行無數次的演出,所以均選用優(yōu)質堅固而耐用的皮革材料。
一個皮影人物的制作通常需要經過10余個步驟,選皮、制皮是第一步,是材料的準備過程,一般采用羊皮、牛皮或驢皮制作,并經去毛、刮挺、去脂后,釘在木板上拉緊曬干,設計好的畫稿便拷貝在這些皮件上。一般細皮用于女性或兒童,粗皮用于武將或莽漢。其后還要經過畫稿、描圖樣、鏤刻、敷彩、熨平、罩漆、縫接等很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一般畫稿人物等圖案都采用側面影像為主。畫完稿后是雕刻,通常用雕鏤、陰陽等手法,使一張看似平淡無奇的牛皮變成了一件藝術品。皮影人物的造型一般都體現了頭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寬、手臂過膝的特點。故在造型設計時,不僅男女有別,而且人物身份性格不同,則相貌各異,要成就一個皮影人物往往要刻上3000多刀,并要變換十幾種刀法。為了出效果,雕刻后需要給作品敷彩上色,給皮影上色用的顏料很有講究,一般可用過去給黑白相片著色的顏料,這種顏料沒有粉劑,透明度高。上色要經過平涂、烘染。顏色不可混淆,這樣顏色在透明的皮質上才會色彩飽滿,平整工藝現在采用電熨斗熨平,之后噴上清漆,防止色彩脫落。
最后,皮影人物的關節(jié)部分要預留活動點,然后打孔穿線,打結固定,裝上手動的表演桿。這樣,一個完整的皮影制作就算完成了。
鑒賞有術,收藏有道
老皮影,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在皮影之鄉(xiāng)的陜西,其市場行情又如何呢?筆者在西安市幾個古玩市場里,看見了一些古玩店陳列架上放著幾個五彩斑斕的仿古皮影人物,雖是仿品,卻也韻味十足。于是筆者與店主李先生聊了起來,李先生告訴筆者:“到我這里買皮影的很少有本地人,主要是老外,也有一些是外地來的游客,而真正的皮影收藏愛好者來尋覓的都是傳世已久的老皮影?!?/p>
與其他各種收藏品相比,老皮影因年代久遠和價格適中而漸顯投資價值,尤其是那些有故事情節(jié)的古舊大幅皮影,有布景、人物、家具、樹木等場地和可表演的完整皮影的增值空間最大。以20世紀初期刻制的單幅皮影為例,陜西華陰地區(qū)皮影出類拔萃,因存世量太大,價格也并不會過于昂貴;山西孝義皮影、冀東皮影在市場上也很受歡迎;四川大邑皮影價格不穩(wěn)定,市場變化較大;河南靈寶皮影市價相對較低,數百元即可購得。出自名家之手的皮影較為珍貴,通常可遇而不可求,名家皮影比同期非名家皮影的價格原則上高出一倍左右。
上好的皮影應該從造型、刻工、皮件質量(指材質和品相)等方面進行比較。此外,還要兼顧年頭,凡這幾個條件都兼?zhèn)涞钠び爱斎恢档檬詹亍H绻堰@幾個條件分個主次的話,那首先要看皮影的刻工,然后是年頭,皮影越老的越好,但有個前提,就是皮影須保存完好,畢竟皮影在使用過程中不易保管,能完整無損留存至今的已經很少了。
皮影作品以驢皮制作的為最好,因為驢皮透明度好,薄且平整,牛皮的次之,羊皮的第三,豬皮的最差,其中豬皮的鬃眼較大且容易分辨。紙質的現在基本沒有了,皮影最早是用紙做的。皮影的顏色基本是固定的,主要為黑、紅、黃、綠。
皮影戲又稱燈影戲,是利用光影投射原理,將半透明的彩色皮質影偶緊貼于白色半透明的布幕上,藝人們手持木桿操控影偶并在多種民間樂器的配合下進行的唱腔表演。由于皮影常用方言俚語演唱,取材于當地耳熟能詳的民間神話傳說,深受老百姓喜愛,是一種廣泛流傳的古老而獨特的民間戲曲藝術。羅山皮影歷史悠久,據明、清《羅山縣志》記載,皮影于明代嘉靖年間一、引言皮影戲又稱燈影戲,是利用光影投射原理,將半透明的彩色皮質影偶緊貼于白色半透明的布幕上,藝人們手持木桿操控影偶并在多種民間樂器的配合下進行的唱腔表演。由于皮影常用方言俚語演唱,取材于當地耳熟能詳的民間神話傳說,深受老百姓喜愛,是一種廣泛流傳的古老而獨特的民間戲曲藝術。羅山皮影歷史悠久,據明、清《羅山縣志》記載,皮影于明代嘉靖年間傳入羅山,落地生根,到宋代繁榮,距今已有460年的歷史。羅山皮影在當地俗稱“皮摔”,其唱腔、道白接近湖廣語系,被歸為西調皮影。羅山皮影是中國皮影四大流派中河南皮影的代表,由于其地處鄂豫皖交界,在中原文化和荊楚文化的浸染下形成豫風楚韻的獨特魅力,曾經占據各類民間藝術的龍頭地位。皮影有動為戲、靜為畫的特點,這些由皮影藝人親手制作的影偶,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就已經遠銷美國。1984年羅山皮影藝人楊龍山繪制的影偶在中國美術館參展,受中外專家學者一致好評(見圖1)。1991年后,羅山皮影藝人與臺灣同行進行交流,被譽為美妙的工藝品,之后大批量出口到臺灣和東南亞地區(qū)。2008年,羅山藝人李世宏創(chuàng)作的影偶參加第十屆亞洲藝術節(jié)獲得特殊榮譽獎。同年,羅山皮影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2011年被列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羅山皮影日漸退出歷史舞臺,面臨生存危機,如何才更好的保護和傳承,使羅山皮影這朵藝術奇葩在現代綻放。本文將從現代裝飾的視角全面解析羅山皮影造型藝術,并試圖找出現代裝飾對羅山皮影造型藝術繼承與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二、現代裝飾視角下的羅山皮影造型藝術
羅山皮影造型藝術由頭茬和身段組成,通常一個身段可以搭配不同的頭茬來實現人物角色的變化,特定人物的服裝和頭茬是固定的。藝人通常會在影人的兩手和脖子處安裝操縱桿,根據劇情的發(fā)展,使影人做出動靜舉止、喜怒哀樂來完成動態(tài)的畫面。靜態(tài)的羅山皮影五官特征似豫南人,在造型方面,粗狂質樸、自然單純、色彩濃重,表現力較強,尤其重視面部的精雕細琢。羅山皮影整體造型相對河北皮影“土”味更濃,甚至略有笨拙的美感,裝飾圖案更有原始感和神秘感。從皮影整體外形上,輪廓清晰簡練概括,線條緊湊生動有力、變化豐富、節(jié)奏明快、富于韻律;從輪廓內部上,以線描、雕刻、鏤空、彩繪為主,圖案很緊湊,同時繁簡得宜、虛實相生。
(一)多視角的二維平面性
皮影的制作材料和表演方式決定了其二維平面性特點,為了加強表演藝術的視覺沖擊力,羅山皮影造型采用了多視角多拼接的空間造型藝術手法,簡單劃一的人物外輪廓和紛繁復雜的身段造型形成鮮明對比與和諧統一。影偶面部通常采用正側面刻畫,也稱“五分臉”,正側面的五官輪廓線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真實。如生、旦、凈人物刻畫時只能看到一只眼、眉,并夸張延長至耳際,線條流暢飄逸,一氣呵成,而嘴部、頭冠多采用四分之三側,也稱為“七分像”。這種多視角的手法根據角色不同靈活運用,如丑角造型多設計成七分臉,露出雙眼,擴大刻畫面部特征的表現范圍,若有獨眼瞎丑角時,七分臉便于表現另一只眼瞎特征,以增大人物喜劇性和趣味感。最為獨特的是這種多視角同時出現在一種形態(tài)要素中,如羅山皮影生、旦角中帽飾后面的羽翅幾乎對等安置,發(fā)髻卻作為正側處理;服飾造型上領口用正面、衣袖為正側面、腰部以下為四分之三側;腿部造型多為一前一后兩個正側面表現(見圖2)。在襯景配景處理上同樣運用了多視角的方法,如桌子處理,出現了顯示三大面透視效果的四條腿,而非正側面的兩條腿,從觀眾席看正側面的影人坐在半側面的桌椅上,倒也自然舒適。智慧的羅山皮影人深知剪影造型的單調與不足,嫻熟的運用了平視、俯視、仰視等多角度以期表現立體感,這種造型與我國傳統繪畫散點透視有異曲同工之妙,符合皮影戲觀眾的審美情緒和習慣。
(二)寫意和寫實打造傳神形象
羅山皮影造型與朱仙鎮(zhèn)年畫在構圖和表現技法上一脈相承,不僅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更崇尚內在精神神韻的表達,追求形神合一的藝術效果。同時與中國傳統繪畫的造型特點相似,以形寫神,注重寫意,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傳神藝術。影偶造型上,緊緊抓住各類角色人物、動物、道具的自然特征,在遵循一定程度的原有規(guī)律基礎上,抒發(fā)藝人主觀情感去塑造影偶的性格氣質和神韻,將寫意和寫實完美結合,極大提升了影偶形象的觀賞性。生、旦角的纖眉細眼、高聳額頭、細挺鼻梁、點紅小口、蓮指修長再加上陽刻面部輪廓,盡顯白凈斯文、溫文爾雅的獨特韻味(見圖3)。陽刻的五官輪廓配上陰刻的發(fā)飾,產生起伏對比,愈發(fā)顯得俊美。旦角和生角的性別區(qū)別多在眉目上,男性劍眉目長,眼角上揚,棱角分明,多忠誠,女性挑眉鳳目,纖腰蓮足,明媚皓齒,多溫婉。另有一類生角,相貌異??∶溃庯椈?,粗眉壓眼,多風流奸詐之徒。凈角獅鼻豹眼,夸張到變形的闊口之上,以赤眉虬髯陪襯,表現其威武強悍英勇之勢,而鷹鼻鷂眼張口刻畫多奸詐。丑角吊高眉毛、豹額圓眼、朝天鼻翼、齜牙歪嘴盡顯其滑稽詼諧之神情,雖丑陋而無厭惡之感。丑角在雕刻手法上通常采用陰刻實雕、或實空結合、或繪制,勾勒出臉型和神態(tài),以加強圖案上的輕佻滑稽之感。怪獸造型多為匯集諸獸于一獸的形象,威猛矯健而無怪異之感。藝術處理上運用提煉、變形手法,經過現實與主觀的巧妙融合,使其極具裝飾性和觀賞性。
(三)形式多變的裝飾紋樣
羅山皮影在二維平面性的造型空間中運用多視角的手法增強立體感和空間感,而整體造型又無雜亂不適之感,這在西方嚴謹理性的透視理上是不可能成立的。那么究竟是什么讓皮影展現其獨特魅力?其中是否有規(guī)律可循呢?筆者經過大量調研、走訪、實驗,認為其關鍵在于巧妙的裝飾手法。
1.裝飾紋樣的統一性
羅山皮影造型的設計上大膽吸收了漢畫像磚和朱仙鎮(zhèn)年畫的處理方法,采用彩繪和刻鏤相結合的工藝,繪制具象和抽象的紋樣做裝飾,運用反復、連續(xù)、對稱,散點平置的藝術手法排列,形成韻律和節(jié)奏感(見圖4)。影偶在面部特征的處理上多采用對五官的夸大、移位和變形上,尤其表現在對嘴部處理上。通常用具象的花草云鳳圖案修飾女性,用龍虎水云圖案代表男身,一剛一柔的圖案對比,不僅豐富了畫面美感而且交待了人物的性別。而在人物的褲腳、袖角、帽子、領口處常繪制抽象幾何紋樣,如文官蟒袍褲腳下的幾何海水圖案,女性褲腳處的半圓圖形等。這種抽象紋樣屬于熱情的抽象,就像圖騰深置百姓內心,配以陽雕陰鏤,適當計白更顯得繁簡相宜,虛實相生?!斑@種抽象的合規(guī)律造型就是獨一無二的最高級的造型,當人類面對外物巨大的雜亂無章時,在這種造型中就能獲得心靈的安息。”[1]這就是裝飾紋樣賦予皮影的魅力。
2.裝飾紋樣的圖底關系
影偶造型借助燈光,較暗,身高十五寸為圖,三尺白幕,明亮,面積大為底,這種圖底對比使有著流暢輪廓的黑暗的影人造型在規(guī)則形狀的明亮的白幕襯托下,每一個空間細節(jié)都準確無誤的呈現出來。這樣一亮一暗、一大一小和一靜一動,白幕與影人互補互存,相輔相成,構成一個視覺整體。觀者在這種明暗、簡繁、虛實、曲直的對比中進行視覺的調試和交替,形成一幅幅完整的動態(tài)畫面。
3.裝飾圖案的寓意性
民間有圖必有形形必吉祥的說法,同樣在皮影圖案中代表吉祥如意的圖案比比皆是。皮影圖案大多都以隱喻、諧音、暗示的方法在裝飾造型的同時,起到了甄別人物身份,彰顯人物品格的作用,同時也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影人服飾處理中,花朵多半正面處理,以追求圓滿,而不同的花色也暗示了不同的身份。老旦多飾牡丹、桃花、桃子、壽字紋、佛手、萬字不到頭等紋樣討個福壽雙全的吉祥。文生多有梅蘭竹菊、琴棋書畫等圖案裝飾,雪花象征淡雅文靜,多用于旦角和文生。在桌、椅、幾、轎的配鏡上多出現獅子滾繡球、平安如意、五福捧壽、五龍戲珠等裝飾圖案。另外,在服裝的裝飾上大膽吸收了民間剪紙中水云龍鳳的紋樣,運用四方連續(xù)和二方連續(xù)的排列技法,配上鏤空的雕刻手法,使得畫面熱鬧、飽滿而又有秩序感,對于已經多年流傳,形成定式的紋樣,如龍紋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多用于皇帝的服飾或皇帝專用的器皿裝飾上。
(四)絢麗色彩點亮整體氛圍
色彩是皮影造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之一,羅山皮影在選色上受五行用色觀的影響,多用純度極高的丙紅、稀綠、膚青、藤黃、焦黑,膚白,其中膚白為皮影材料牛皮本身的淡黃色。影偶形象常年使用仍然絢麗多彩、賞心悅目,這跟其獨特的上色工藝有重要關系。藝人選用當地礦物質熬制顏料,用平涂和暈染的方法,按祖?zhèn)骷挤ㄑ?、青、黃、綠、黑的先后順序,雙面著色一氣呵成上色過程。經過多種工藝使顏料吃進皮子,再用當地桐油配以砣砷(釉)等化學物質,特別熬制油。上油后的影偶形象,投射到布幕上,流光溢彩、晶瑩剔透具有獨特的藝術美感。對人物的選色上借鑒京劇臉譜的用色處理方法,黑色多正直,紅色多忠烈,白色多奸惡,綠色則表示驍勇善戰(zhàn)。如“三國”中的關羽畫紅臉,程咬金、《五峰會》中的暴虎勾綠臉。在顏色搭配上,講究簡中求繁,運用色相、明度、純度的對比來增強色彩醒目感,這與現代用色原理相悖。如紅配綠,現代人認為對比過于強烈很是俗氣,而在皮影中卻極為常見。如關羽施紅臉,一身綠色蟒袍搭配,黑色長胡須,黑色結構線,配以皮革本身的淡黃色和鏤空部分的白色,交相輝映,使人感受到其忠勇仁義之氣。羅山皮影多用大紅與大綠、黃與黑、黑與紅、黑與綠的強對比,運用調和法和恰當的用色比例、使顏色協調統一于淡黃色半透明的皮質里。如果分析皮影色彩的情感表現,用味覺、聽覺和時間來形容她的話,那一定是一串串熱火朝天的辣椒,奏響一首顏色沖撞的奏鳴曲,去享受驕陽似火的燦爛夏日。
三、現代裝飾繼承與發(fā)展羅山皮影藝術的有效途徑
現代裝飾藝術發(fā)展到今天,已經在視覺傳達、產品設計、環(huán)境設計等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諸如羅山皮影這些優(yōu)秀傳統民間藝術則因各種因素的制約,在現代社會中逐漸萎縮沉寂。如何才能在現代社會中使其二者相互促進,共生共贏?筆者認為現代裝飾唯有從傳統文化中學習,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美學價值,提取裝飾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做好傳承和創(chuàng)新,才能稱之為民族設計,才能更好的弘揚和傳播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手法借鑒。將羅山皮影造型藝術中的多視角和散點并置、圖案的對比與統一、夸張與抽象的藝術手法運用到現代裝飾中。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中和旅游紀念品設計中運用這些元素以合理的設計手法去安置,顯得尤為重要。如獲2004年靳埭強設計獎銅獎的《皮影字體掛歷》,提取了傳統皮影的裝飾圖案元素,進行概括、夸張,用現代色彩進行填充,形成了時尚和古樸交融的和諧效果。這種方法同樣適用于室內軟裝飾設計,利用皮影元素的提取,結合現代的藝術手法,運用在室內的屏風、背景墻、隔斷,裝飾物件上,可以營造出一個別樣的皮影世界。與各種材料相結合,形成不同肌理、質感具有皮影韻味的裝飾藝術,甚至打破皮影的平面性,在各種立體造型中提取皮影元素,展現視覺美感。如在中國數字科學館中展出的藝術家Eggdoodler創(chuàng)作的命名為Africa的鴕鳥蛋雕刻藝術作品,他就是利用了傳統的皮影刻鏤和造型工藝技法,最大限度的拓展鴕鳥蛋的厚度,讓作品的層次成為重點,在當時的藝術界產生不小的轟動。在他的作品中就連動物細微的神情與身上的紋路都能清楚呈現,原本平面的作品產生了立體感,在燈光照射下,還能產生微微的陰影,藉此提升了不少的質感。同樣,這個方法也適用于羅山皮影自身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傳統皮影影偶制作多采用獸皮,存在取材難,制作工藝繁瑣的缺點,現在有很多皮影藝人開始嘗試用紙或賽璐洛片、有機玻璃板、綜合材料和聚酷薄膜來替代傳統獸皮。與新科技的結合。2010年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代表隊的“皮影藝術•凌動舞臺”作品獲得最高獎項“英特爾杯”。他們將傳統的皮影的每一個動作都分解成一個指令,能夠完整的完成轉身行走等各種平面動作。還有一些包括實時指令的輸入和演示過程中手指接觸,對實時動作的反饋,機器人的響應迅速動作過度自然,當時整個系統設計得到了業(yè)內的高度認可。如果這項科技走向成熟,只需要有機器人來進行操控影偶的表演或者機器人直接參與表演,那將是對民間皮影藝術的一種顛覆性創(chuàng)新,同時也對皮影藝術的傳播和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平臺,真正的做到科技和藝術的完美結合,重新定義民眾對傳統民間藝術的概念。利用光影的投射原理,如在燈具設計中利用現代材料,在燈罩上刻意使用鏤刻的精致花紋,讓光線透過圖案灑射出去,呈現出一種圖像化的光影效果,增加空間文化意蘊。利用皮影的光線投射原理,可以在客廳做個補充光源的臺燈,只是臺燈的一側有可以變化的類似影人的模具,在燈光的照射下,將模具投射到墻面上,形成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如果把燈泡換成蠟燭或者仿蠟燭火苗變化的燈泡,就可以在墻上得到可變化的模具投影,增加室內環(huán)境趣味和氛圍營造。另傳統的皮影是依賴外界光源才能產生影的效果,藝人在操作時難免會有外影闖入的現象,如果可以設計出有自發(fā)光功能的影偶,這樣就大大提高了畫面的純凈度和黑白對比度,也可以使影偶的形象更加強烈生動逼真,這會是未來的研究方向。利用皮影綴結在藝人操控下形成動作的工藝特點,借助現代數碼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出可靈活變形的藝術產品。如在現代室內空間中的隔斷裝飾類家具設計中,希望利用特殊結構或技術,在不添加和減少材料的基礎上,形成裝飾圖案上的變化,滿足現代人對室內空間裝飾的新鮮感需求。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