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旅游景區(qū)營銷策劃方案范文

旅游景區(qū)營銷策劃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旅游景區(qū)營銷策劃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旅游景區(qū)營銷策劃方案

第1篇:旅游景區(qū)營銷策劃方案范文

關鍵詞:信息化;旅游管理;體驗式教學

一、旅游管理課程體驗度缺失的教學弊端

(一)知識理解思維誤導

旅游管理課程是對于旅游專業(yè)知識在管理層面上的細分,其理論教學內容廣泛涵蓋了旅游產業(yè)及其相關領域的知識點。諸如:旅行社業(yè)務、旅游政策與法規(guī)、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旅游經濟、旅游心理、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英語、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游會計、酒店管理、酒店餐飲服務、生態(tài)旅游、旅游文化、旅游客源、旅游資源開發(fā)、景點規(guī)劃、旅游安全、旅游信息系統(tǒng)、旅游企業(yè)人力資源、旅游財務管理、旅游項目管理等,均為相關的連帶知識。而旅游管理知識本身也存在一種實踐性的體驗,可以認為體驗度越強,其旅游管理經驗的積累也越為真實。然而當體驗度不足時,學生旅游管理知識的獲得過于被動,缺乏主觀性的分析與鑒別,那么極易產生對于旅游管理知識運用的思維干擾和誤導,進而產生更為嚴重的實踐性偏差,導致旅游管理課程教學質量嚴重下滑。

(二)操作技能實踐偏差

旅游管理經驗的獲得更多地來自于實踐活動,單純的理論知識很難構建完整的旅游管理認知及操作能力。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旅游管理課程也開展了多種實踐維度的教育內容,諸如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旅游景區(qū)、旅游咨詢公司、旅游電子商務企業(yè)、旅游規(guī)劃策劃機構、旅游主題公園等方面的合作,便是校企合作共同培育旅游管理人才的發(fā)展趨勢。但總體而言,即便是實踐課題,也需要引入體驗度更高的教學機制作為輔助,否則其教學質量也會產生相應的實踐操作偏差。這樣的旅游管理教學規(guī)律始終存在,且直接影響了旅游管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效果。因此,當旅游管理課程中缺乏較強的體驗度時,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經驗,以致于旅游管理操作技能出現(xiàn)了嚴重的實踐性偏差,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旅游管理課程體驗式教學的基礎框架

體驗式教學特指依據學情,以及學生對旅游管理知識方面的認知規(guī)律,借助創(chuàng)設旅游項目虛擬情景,重復性地經歷旅游管理實踐操作內容,再現(xiàn)并還原書本理論知識,令學生在親歷旅游管理項目之后,產生更高的旅游管理知識建構、能力發(fā)展、情感認同、職業(yè)認知、生命體驗。體驗式教學更加尊重生命發(fā)展規(guī)律,是蘊含著高度的生命價值的教育形式。在旅游管理課程中架構教學框架,首先需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思維,將更加接近于旅游實踐管理項目的教學內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那么旅游管理課程中的諸多要素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具體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即導演

旅游管理課程體驗式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旅游管理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作為旅游管理知識的編排者。為學生提供虛擬的旅游管理項目時,專業(yè)教師即為導演,主導了課程進展的同時,也設計了旅游管理項目的諸多要求和內容。例如,旅游項目的所在地、旅游經費、地域特征、旅游文化、人力資源、輔助發(fā)展資源等,均可作為專業(yè)教師設計旅游管理項目的重點方向。通過專業(yè)教師對旅游管理項目的勾勒,細致地描繪出每一種旅游管理項目策劃的重點實施路徑和要求,為學生設置體驗度更強的虛擬教學情景,而后引導學生學習和感受其中的知識變化與延伸性內容,增強旅游管理課程的體驗度。因而,教師在旅游管理課程中采取了體驗式教學模式后,最大的變化是從教師身份轉化為導演身份,主導了虛擬旅游管理項目的相關要素。

(二)學生即演員

旅游管理課程采取了體驗式教學模式后,學生身份也發(fā)生了一定的微妙變化。是學生脫離學習者身份之后的第二重學習角色特征,更加傾向于演員的身份特質。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并非單純從教師的指導中理解旅游管理知識,而是在模擬旅游管理項目之后,分別扮演了其中的重要角色。諸如:導游、旅行者、旅行社管理人員、旅游服務方、旅游企業(yè)方、旅游景點解說員等。那么在扮演這些旅游管理工作中的身份角色后,學生間接產生了旅游管理知識的深刻感悟和體驗,最終形成了從理論知識到實踐經驗感知的進階,成功獲得虛擬演練場景帶來的體驗式認知,更為客觀和主動地形成了對于旅游管理知識的運用。因此,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身份發(fā)生了微小變化,雖然學習者身份仍然存在,但更多地傾斜于演員身份,扮演著旅游管理工作者的身份角色。

(三)教學環(huán)境為舞臺

設計體驗式的旅游管理課程,需要設計與真實旅游管理項目高度相似的虛擬教學內容。這種教學內容皆以模擬真實的旅游管理場景為依托,為學生提供的雖為虛擬場景,但更加符合真實旅游管理流程。那么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和環(huán)境下,感受到的學習方向皆為近似于旅游管理行為的真實方向,更加有助于形成客觀的實踐維度感知。因此,教學環(huán)境并非傳統(tǒng)意義的課堂再現(xiàn),而是更加傾向于實踐操作的舞臺,輔助學生辨析旅游管理項目的活動內容及策劃重點。

(四)教學內容為劇本

開展體驗式的旅游管理課程,必須突破教學內容設置的局限性。將教學內容視為劇本,讓學生在模擬旅游管理情景的狀態(tài)下,依據劇本設定方向,參與虛擬的旅游管理活動。諸如,在首都北京的標志性景點中,天安門、長城、故宮、恭王府等,均為必不可少的重點旅游項目。教師可設定本次虛擬活動的旅游人次,由學生依據旅游服務要求,整合當?shù)芈糜苇h(huán)境信息,規(guī)劃出不同天數(shù)、費用、路程的旅游項目規(guī)劃。并設計旅游景區(qū)攻略和策劃方案。那么,依據教師所提供的旅游需求信息,學生細則里規(guī)劃旅游項目中的多種資源開發(fā),最終設計方案便是參照教師提供的劇本來演繹的教學內容。當教學內容更加接近于實踐流程,并演繹刻畫出具體的活動方案,代表學生具備了較強的實踐能力,是旅游管理課程發(fā)展體驗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體驗式教學在旅游管理課程中運用信息化手段的基本路徑

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在旅游管理課程中開展體驗式教學,必須結合多種信息化手段,增強旅游管理課程本身的體驗度。在旅游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的發(fā)展中,適應市場需求同樣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數(shù)字化課堂,方能形成高度體驗,契合學生的旅游管理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方向。基于此,需要依據旅游產業(yè)當前廣泛應用的多種信息化技術為依托,適當選取其中更加具備應用價值的信息技術,將其引入旅游管理課程中,從而增強其教學維度的體驗度。

(一)設計虛擬旅游項目策劃課題

在常規(guī)教學活動中,采取多媒體、微課、慕課教學方案,可有效增強虛擬旅游項目情景的體驗度。但本質上并非絕對意義上的體驗式教學活動。體驗式教學活動更加側重于真實旅游項目的活動策劃,這種策劃方案可對接相應的執(zhí)行層面。在旅游管理課程教學前期,需要引導學生掌握旅游項目策劃的相應知識點。而后,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多項信息技術手段,包括多媒體、微課、慕課等。但更為重要的是將虛擬化旅游項目策劃課題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掌握信息查詢方法,在大數(shù)據網絡資源中解析旅游策劃方案的可行性。例如,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所有小組提供相同的旅游需求,不同的旅游地點。各小組分別設計該地點的旅游項目策劃,并設計相應的宣傳海報,編排旅游線路、旅游服務、旅游行程等關鍵內容。學生在設計旅游項目規(guī)劃時,需要制作相應的PPT課件,并選出一位講解人員,對該項旅游活動策劃進行解讀。而后,通過另行選出單獨的評價小組,在其他小組介紹的旅游項目規(guī)劃中,感受哪一種旅游項目策劃更加符合自身的旅游體驗需求,并進行最終評分。繼而在綜合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之后,從學習旅游管理知識,到實踐策劃旅游管理知識,增強模擬旅游客戶的體驗度,增強模擬旅游項目設計方案的體驗度,打造體驗式教學在旅游管理課程中的體驗情景,增強旅游管理課程的體驗程度,發(fā)揮出信息技術手段的教學優(yōu)勢。

(二)借助GoogleEarth平臺資源

GE谷歌地球的英文全稱為:GoogleEarth。它是一款由谷歌公司開發(fā)的虛擬地球軟件,該軟件可以將衛(wèi)星照片、航空照相、GIS布置在一個虛擬地球環(huán)境的三維模型上。該模型提供了諸多地理信息數(shù)據,例如:3D地形和建筑物參照標識,其瀏覽視角可360度旋轉和傾斜。所有數(shù)字場景匹配了真實的地理信息,可以作為旅游管理課程講解地理信息知識的技術手段。在旅游管理課程之中,借助GoogleEarth平臺資源,可將相對抽象的地理信息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旅游地理知識產生更為細致的形象理解。同時貫穿地理坐標上的橫縱面,覆蓋旅游項目地周邊環(huán)境及服務設施,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對于旅游景區(qū)的宏觀認知,產生更為形象和真實的旅游景區(qū)體驗度。即便沒有前往過該旅游地點,亦可通過GoogleEarth軟件系統(tǒng),創(chuàng)建屬于學生的自學筆記。在保存、共享、搜索、收藏相關地理數(shù)據信息之后,可添加學生對當?shù)芈糜钨Y源的注釋。更加清晰地理順所需管理側重點及可優(yōu)化服務的旅游項目資源。借助街景視圖、地球城市夜景等輔功能,增強學生對當?shù)芈糜苇h(huán)境的體驗感知,優(yōu)化旅游管理課程的體驗式教學質量。

(三)開發(fā)APP終端旅游在線設備應用

目前,國內旅游網絡化經營與時俱進,網絡營銷更加側重于APP軟件的終端在線設備應用。這種教學資源,也是旅游管理課程開發(fā)體驗式教學的重點方向。諸如:去哪兒旅行、攜程旅行、途牛旅游、飛豬、同程旅游、驢媽媽、馬蜂窩旅游等APP軟件終端用戶量均破千萬。諸多APP軟件提供了各種旅行服務,包括訂酒店、精選攻略、出行保險、景點門票、跟團游、品質游、熱門演出門票預訂等諸多旅游服務功能。這些旅游服務功能的演化,本身也是旅游管理課程電子商務教學的側重點。課堂之上可引導學生熟識諸多旅游APP軟件的服務功能,了解其對接終端旅游消費群體的管理側重點。讓APP旅游服務軟件成為一種特殊的學習資源,且定期更新的旅游服務產品和項目,均可作為學生認知旅游產業(yè)變化的一手信息,是廣泛開發(fā)旅游管理課程信息資源的重要方式。而增強性的體驗式教學,可由學生為自身制定自助旅游項目為參照,讓學生形成更為強烈的用戶體驗度。諸如,在學生學會使用任何旅游APP軟件之后,由學生依據旅游服務APP軟件所提供的資源信息,設計自助游攻略,并公布于網絡BBS論壇或旅游產業(yè)相關的微信公眾號。進而通過網絡終端潛在的旅游消費群體評價,收集反饋信息,評估學生對于旅游管理資源的客觀認知,對于旅游消費心理的掌握程度,對于旅游服務APP軟件的信息整合能力等諸多方面的旅游管理知識架構是否完備。繼而通過開發(fā)終端旅游在線設備的教學應用,實現(xiàn)增強旅游管理課程體驗式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真正以旅游消費的網絡終端用戶以及旅游服務APP軟件作為學生的體驗式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對于旅游管理知識的深度理解,打造信息化課程的優(yōu)越性。

(四)擴充外部網絡資源知識容量

旅游資源并非一成不變,旅游網絡營銷的電子商務發(fā)展,也在與時俱進的發(fā)展進程中不斷演化。未來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的從業(yè)方向將更為廣泛,其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也是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資源類型之一。在此方面,需盡量擴充外部網絡資源知識容量,延展學生對于旅游管理知識的多層面形象認知,方能真正加強旅游管理課程的體驗度,為開展體驗式教學鋪墊基礎條件。外部網絡資源的獲取,需重點關注全國各大景區(qū)所提供的旅游服務發(fā)生了何種變化,以及提供旅游服務的企業(yè)采取了何種與時俱進的營銷策劃。當旅游市場的競爭模式發(fā)生變化,也是為側重于實踐體驗的教學資源進行總結與歸納。這種旅游資源的知識容量擴充,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而且需要更加關注小眾旅游文化體驗度的激增速度和發(fā)展前景。諸如貓途鷹TripAdvisor作為全球知名的旅行社區(qū)網絡平臺,匯聚了來自全球旅行者2億條真實點評。這些評價便可作為一種提升課程體驗度、真實性、客觀性、乃至宏觀視角的知識容量。其中對于海島、沙灘、酒店、景區(qū)特色、旅游服務、旅游目的地等榜單,也可以作為學生學習旅游管理知識的網絡教學資源。尤其在旅游文化不斷偏向個性化的服務市場需求之后,不斷擴充外部旅游網絡資源信息,增加旅游管理知識的儲備容量,才能讓學生了解最為真實的旅游市場動向、旅游消費心理、旅游資源管理重點、旅游服務開發(fā)傾向等方面的旅游管理學知識。真正優(yōu)化旅游管理課程本身的體驗度,借助網絡資源的全維度視角,解析旅游管理知識,加強學生對旅游市場發(fā)展的客觀認知,提高其實踐能力和經驗獲取效果。

四、結語

第2篇:旅游景區(qū)營銷策劃方案范文

韶關市的旅游發(fā)展起步較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韶關旅游在廣東可謂一枝獨秀。從1994年到2003年,丹霞山的客流量連續(xù)多年穩(wěn)步增長。2004年,丹霞山與黃山、廬山、石林、張家界等國內著名風景區(qū)一起,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南華寺作為中國佛教的禪宗祖庭,歷來香火鼎盛,年接待量逾百萬人次。

隨著休閑度假旅游的興起,韶關旅游近年來面臨新的發(fā)展機遇,將韶關打造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成為新形勢下的旅游發(fā)展任務。那么,面對新的市場形勢,如何根據游客對旅游環(huán)境和旅游體驗的需求變化,使韶關旅游再現(xiàn)輝煌,在新一輪的旅游目的地競爭中再次領跑廣東旅游呢?去年上半年,筆者受韶關市旅游局委托,對韶關全市的旅游資源、景區(qū)產品和市場狀況做了深入調研,并在此基礎上做了韶關旅游營銷策劃方案?,F(xiàn)將其中部分內容予以,以供國內城市的旅游管理者作為參考。

一、區(qū)位獨特,嶺南門戶商貿要道

自古以來,凡是被稱為“關”的地方,大抵都有“一夫當關、萬戶莫開”之險勢。比如山海關,北倚燕山山脈,南臨渤海灣,素有京都鎖鑰之稱;再比如潼關,南依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韶關也是如此。韶關古稱韶州,因明清兩朝在此設立水旱稅關,俗稱韶關。它北依南嶺山脈,南鄰廣惠二州,地形四面環(huán)山,地勢北高南低,北部騎田嶺的折嶺隘和東北大庾嶺的梅嶺關,是湖南和江西進入廣東的主要通道。歷史上,這里既是貫通中原和嶺南的商貿要道,又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兩廣,置嶺南三郡,秦軍就是從南野(今江西贛州南康)翻越大庾嶺,始取嶺南地。后來,漢武帝滅南越國,宋太祖滅南漢,明太祖滅元,都是先取韶州之地,然后攻陷廣州。故《大清一統(tǒng)志韶州府》稱,韶州“踞五嶺之口,當百越之沖”,“控扼五嶺,韶為交沖。唇齒江湘,咽喉交廣”,可見其作為嶺南門戶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

韶關的這種地理特殊性,對城市旅游發(fā)展的潛在影響是深刻而復雜的。一方面,韶關交通便利,旅游可進入性很強。韶關市區(qū)距離廣州208公里,深圳338公里,珠海340公里,車程既適合自駕游,也適合團隊旅游。而作為中國北方和長江流域進入華南地區(qū)的交通要道,京珠高速和京廣鐵路貫穿全境,使其旅游市場具有較大的戰(zhàn)略縱深。但韶關沒有空港,也缺乏鐵路始發(fā)站,這對遠距離市場開發(fā)不利。

另一方面,韶關作為關隘和通道所具有的高度流動性,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傳承和積淀。以語言為例,嶺南地區(qū)的三種代表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都有自己的獨特方言,這就是大家熟知的廣府話(又稱粵語和白話)、客家話和潮州話,而韶關的語言形態(tài)卻高度混雜,既有客家話、白話、普通話,又有湖南話、閩南話、北江船話和韶州土話。其中,韶州土話在韶關地區(qū)處于弱勢地位。本地人往往對內使用土話,對外使用客家話或白話;當?shù)噩幾灞舜私涣饔矛幷Z,跟漢族溝通時又使用客家話。

值得注意的是,韶關是一個以客家人為主的地區(qū),在韶關市及其下轄的七縣三區(qū)中,客家人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80%,其中還有四個純客縣(客家人占95%以上),分別為新豐(100%)、翁源( 99.19% )、始興(96.8% )、南雄(97.61% )。照理來講,韶關方言以客家話為主,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在韶關城區(qū)中心地帶卻出現(xiàn)了以白話為主的“方言島現(xiàn)象”。據當?shù)厝私榻B,抗戰(zhàn)時期廣東省政府內遷韶關,大批“廣府人”也涌入韶關城區(qū),使白話取代“老韶關話”而成為主要的交際用語,而周邊農村仍說“老韶關話”或客家話,韶關城區(qū)因而成了白話方言島。

那么,韶關地區(qū)的多語言混雜和方言島現(xiàn)象,給我們什么樣的營銷啟示呢?它說明韶關的城市文化既有兼容并蓄的特征,又很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沖擊和影響。而韶州土話的弱勢地位,映射出韶關地區(qū)較缺乏地方文化自豪感。跟梅州和潮州相比,韶關歷史上人口流動性過強,缺乏相對穩(wěn)定的文化發(fā)展環(huán)境,未能形成具有地域獨特性的純粹文化。這一點,對城市旅游發(fā)展殊為不利。有鑒于此,我們在整個策劃過程中花了較多時間研究韶關歷史文化的濫觴和流變,力圖通過對其城市人文精神的開掘、整理和提煉,找出其獨特的城市氣質和文化個性,進而重塑其城市品牌形象,為旅游資源和產品注入新的活力。

二、人文薈萃,唐宋時期盛極一時

在討論韶關城市人文精神之前,我們首先要對人文概念有個基本認知。所謂人文,古代是指禮樂教化,后來泛指各種文化現(xiàn)象。《易經賁卦》有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說,觀察自然現(xiàn)象,可以了解四時季節(jié)的變化;觀察人的禮儀道德,可以教化天下,使社會的精神風尚得到提升。如前所述,韶關具有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這意味著無論從歷史的還是現(xiàn)實的角度看,該地區(qū)的基本文化形態(tài)都不是單一的、純粹的,而是多元的、混雜的。要透過紛繁復雜的文化現(xiàn)象,洞悉其內在的精神本質,還須尋找源頭和梳理脈絡,仔細分析其文化形成和在歷史演進中的流變過程。

城市人文積淀的外在形式,首先是歷史文化遺存。廣東現(xiàn)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6個。其中,珠三角地區(qū)有39個,主要在廣州(23個);粵東地區(qū)有13個,主要在潮州(8個);粵西地區(qū)有7個,主要在肇慶(5個);粵北地區(qū)有7個,主要在韶關(6個)。由此可見,韶關地區(qū)的全國重點文物數(shù)量在廣東省內僅次于廣州和潮州,在粵北地區(qū)超過清遠(清遠僅有連州慧光塔一處)。

從表1可以看出,韶關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其文明濫觴期至少可以遠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該地區(qū)具有重大文物價值的歷史文化遺存,主要有四種類型:文化遺址、禪宗寺院、唐宋佛塔和客家圍樓,分別產生于史前、唐宋和清代這三個時期。

從表2可以看出,唐宋時期是韶關歷史上的文化鼎盛期。這一時期,有三種文化形態(tài)在此孕育并對后世產生重要影響:一是以張九齡和余靖為代表的名士文化,二是以慧能和南華寺為代表的禪宗文化,三是以珠璣巷為民系認同的廣府文化。這其中,廣府文化后來未能成為韶關地區(qū)的主流文化。其主要原因是在宋代南遷中遷居珠璣巷的中原移民后來又陸續(xù)流徙到珠江三角洲一帶。因此,珠璣巷雖為廣府之源,但廣府文化的真正形成,卻是在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qū)。

名士文化

唐宋時期,韶州曲江出了兩個著名人物,一是盛唐名相張九齡,二是北宋名臣余靖。跟張九齡和余靖相聯(lián)系的有兩個關鍵詞:一是“風度”,二是“風采”。《新唐書張九齡傳》記載:“帝每用人,必曰:風度能若九齡乎?”意思是說,唐玄宗錄用官員,時常以張九齡的風度為標準。何謂“風度”?風度是指一個人言談舉止的風雅脫俗。這說明張九齡不僅品德高尚才干出眾,更有一種內外兼修、超逸灑脫、雍容合度的名士氣質。

應該說,中國歷史上的名相名臣很多,僅唐代就有宰相369名。然而,能被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和同時代其他杰出人物以“風度”和“風采”譽之的,卻是屈指可數(shù)。從本質上講,張九齡和余靖所代表的名士文化,體現(xiàn)的是一種令人景仰的為人之道、為文之品和為官之德。它上承魏晉時期超然脫俗的“名士風度”,下啟唐宋時期忠君報國的“仕者之德”,體現(xiàn)了儒道互補的中國士大夫精神,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人格理想。從某種意義上說,“九齡風度”和“余靖風采”是韶關自古傳承的一種獨特文化氣質,是韶關城市人文積淀的人格化和精神象征。

禪宗文化

在韶關地區(qū)的多元文化中,慧能和南華寺所代表的禪宗文化,是有獨特性、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稀缺人文資源。南華寺是中國禪宗的發(fā)祥地,供奉著六祖慧能的真身。慧能是禪宗的真正創(chuàng)始人,《六祖壇經》是中國唯一被稱為“經”的佛教典籍。至今,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里還有慧能的塑像,與孔子和老子一起被尊奉為“東方三圣”。

然而,禪宗的資源價值不僅在于其宗教地位,更在于其對中國藝術精神的深刻影響。禪宗文化中的“禪境”,具有重大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所謂“禪境”,原指事物了無自性,本無生滅的“空寂之境”。中國藝術精神中所追求的空靈之境,日本民族文化中的“枯淡”、“空寂”的審美傾向,都是發(fā)端于此。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盛唐詩人王維。王維一生潛心研習禪宗,并且“引禪入詩”,他寫的山水田園詩,便有一種空靈靜寂的禪境。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名士文化和禪宗文化是韶關地區(qū)最具價值的兩種文化形態(tài)。就城市營銷而言,韶關要在全國666個地級市中脫穎而出,必須凸顯這兩種文化的資源價值。張九齡所處的盛唐時代,曾經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而余靖對后世影響也很大,余姓子孫以“風采”、“武溪”命名的建筑物和社團組織如“風采堂”、“風采樓”、“武溪公所”等,遍及香港、澳門和北美地區(qū)。在中國日益走向大國崛起和民族復興的今天,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正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加強對張九齡和余靖的生平研究,宣傳和弘揚他們所代表的名士文化,有助于提升韶關城市精神的人文高度。而禪宗文化親近自然山水,追求空靈靜寂的審美情趣,非常契合現(xiàn)代中產階級消費群體的心理需求。若以“空靈靜寂”的審美理想統(tǒng)馭韶關的山水資源,不僅能賦予韶關的自然山水以文化靈魂,豐富游客的旅游文化體驗,更能引導現(xiàn)代游客貼近自然,感悟人生,追求精神層面的放松超脫和心態(tài)平和,達到休閑旅游的新境界。

三、自然資源,生態(tài)優(yōu)美資源豐富

韶關的山水資源異常豐富,境內山巒起伏,群峰疊嶂,植被繁茂豐盛,紅巖地貌典型。其中,尤以丹霞山、南嶺和車八嶺最具旅游觀賞價值。與此同時,韶關還是廣東少有的三江匯流之地,源于江西的湞江和源于湖南的武江,在韶關市區(qū)匯聚而成北江,最終流入珠江。

長期以來,韶關的森林資源位居廣東首位,現(xiàn)有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丹霞山、南嶺和車八嶺)和10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全市森林覆蓋率平均達到70%以上。其中,始興縣深渡水生態(tài)旅游區(qū)的森林覆蓋率高達79%,是廣東省內森林覆蓋率最高、生態(tài)環(huán)境最好的地方。沿途還有眾多的圍樓、村落、峽谷、流泉、瀑布等生態(tài)景觀,非常適合發(fā)展自駕游和鄉(xiāng)村休閑游。而乳源瑤族自治縣境內的乳源大峽谷,景色壯美,氣勢磅礴,令人震撼,幾乎可以滿足人們對峽谷風光的所有想象。應該講,這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條件,既適合發(fā)展觀光旅游,也適合發(fā)展休閑度假旅游。

在韶關所有自然資源中,丹霞山、南嶺和車八嶺這三個國家級的風景區(qū)和自然保護區(qū),資源品質最高,觀賞價值也最高。其中,丹霞山作為丹霞地貌的代名詞,具有品牌專有性和先占性,有潛力成長為海內外知名的旅游景區(qū)。過去,丹霞地貌作為一個學術概念,并不為廣大旅游消費者所知。事實上,丹霞地貌在全國有700多處,比如大家熟悉的武夷山就是丹霞地貌。隨著丹霞地貌集體申遺工作的開展,丹霞地貌的景觀價值將會日益受到世人關注。因此,韶關旅游應充分利用申遺之機,將丹霞山和丹霞地貌實行品牌捆綁,提前占據市場競爭的品牌制高點。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乳源大峽谷。乳源大峽谷全長15公里,最高深切度400多米,景區(qū)內有溪流、古樹和多處瀑布群。跟省內和國內的同類資源相比,乳源大峽谷具有十分突出的資源優(yōu)勢,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在價值。

四、品牌重塑:“天下韶關 水木清華”

以上我們分析了影響韶關旅游發(fā)展的四個要素:區(qū)位、文化和資源。從面向未來的角度看,韶關地區(qū)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豐富的山水自然資源,足以支撐城市旅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那么,韶關如何在全國為數(shù)眾多的旅游城市中脫穎而出呢?筆者認為,可采取“品牌先行”的營銷戰(zhàn)略,首先搶占旅游消費者的心智資源,占據市場競爭的品牌制高點。舉例來說,當年江蘇周莊若不是勇敢地打出“中國第一水鄉(xiāng)”的旅游品牌,就不可能有現(xiàn)在的市場地位。

就旅游目的地營銷而言,旅游產品打造和旅游品牌建設是相輔相成,并行不悖的。從旅游品牌入手,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全面整合旅游資源,宣傳城市品牌形象,有利于改變人們對韶關旅游的傳統(tǒng)認知。與此同時,韶關旅游要獲得新的市場空間,應打破“丹霞山-南華寺-曹溪溫泉”的產品組合模式,以“區(qū)域旅游”的全新概念,取代“景點旅游”的傳統(tǒng)概念,形成旅游產品的豐富性、多樣性和互補性,從而達到優(yōu)化旅游產品結構,豐富游客旅游體驗,擴大旅游接待容量,延長游客逗留時間的市場目的。

另一方面,韶關要建設海內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應充分重視城市品牌的建設和宣傳。從國內許多案例來看,景區(qū)品牌過于強大,有時候反而會弱化城市品牌。比如,張家界市原名大庸,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但現(xiàn)在已無人知曉。再比如,黃山市原名徽州,徽州是徽商的發(fā)祥地,徽墨是中國古代“文房四寶”之一,大儒朱熹就是徽州婺源人。然而,徽州作為一個具有極高文化價值的城市品牌,實際上已經消亡。

因此,我們在城市營銷過程中,應以一種面向未來和放眼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認真處理好城市品牌和景區(qū)品牌的相互關系。一方面,要大力扶持景區(qū)品牌的發(fā)展壯大;另一方面,要做好城市品牌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就韶關旅游而言,城市品牌的強勢地位,有助于現(xiàn)有景區(qū)拓展市場邊界,能為未來的景區(qū)預留發(fā)展空間。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突出韶關獨特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優(yōu)勢呢?經過認真研究和深入思考,我們?yōu)樯仃P旅游設計了這樣的城市品牌新形象:

天下韶關水木清華

定位闡釋:

韶關南華寺所承載的禪宗文化,是韶關這座城市所僅有的稀缺人文資源。禪宗文化中的“禪境”,千百年來對文人雅士的思想情操有著深遠影響,屬于高雅的意識形態(tài)。隨著五一黃金周的取消,短途近郊的鄉(xiāng)村休閑旅游,日益受到游客的喜愛?;貧w自然,縱情山水,成為每個都市人向往的放松方式。韶關的田園、山岳、林木、河流資源豐富,很多地方保持了原生態(tài)的農業(yè)生產和生活方式。突出鄉(xiāng)村休閑,可以規(guī)避韶關在旅游產品品質的普遍不足。強調韶關山水的意境之美,使得粗陋成為自然寧靜,簡單成為空靈恬淡,使游客體會到一種別有韻味的旅游感受。

天下韶關:韶關自古就是嶺南門戶,商貿要道,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獨特的歷史價值。“天下韶關”,氣勢宏大,不僅能表現(xiàn)出韶關作為嶺南門戶的關隘特性,更有一種令人振奮的歷史文化自豪感。

水木清華:出自西晉詩人謝琨《游西池》:“蓮池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水:池水、溪水;木:樹木、花木;湛:清澈透明;清:清幽;華:美麗而有光彩。這里指韶關的山水樹木清朗秀麗。水木清華源自古典與現(xiàn)念的揉合,表現(xiàn)一種具有禪境之美的靈秀氣質。突出韶關旅游能給人以超然物外、縱情山水的閑適心境和回味無窮的細膩品味。水木清華又給人以關于高等學府的聯(lián)系和想象,暗喻韶關地靈人杰,人物昭秀,透出韻味深長的名士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