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團體心理輔導(group counseling)是通過團體內的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過程中通過觀察、學習和體驗,從而達到認識自我、探討自我并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從中學習新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的適應過程[1]。近年來,各高校陸續(xù)嘗試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研究多集中在對大學生人際溝通、自我效能、適應性等方面的干預且多為量性研究[2-3],尚未見以質性研究的方法評估護理本科新生這一特殊團體在團體心理輔導中的真實體驗的相關報道。因此,該研究擬對護理本科新生在團體心理輔導中的心理體驗進行深入訪談,旨在了解其真實體驗,為進一步促進護理本科新生的心理素質的提升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jù)。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于2013年11月采用目的抽樣的方法抽取湖州師范學院護理學院2013級參與團體心理輔導的護理本科新生15人(以S1-S15 表示),男7人、女8人,年齡19~21歲。均為國家統(tǒng)招本科生,均來源于浙江省。
1.2 方法
研究采用面對面、深入訪談的方式。訪談內容包括:(1)對活動方案的評價;(2)活動對你的影響。以質性研究中的現(xiàn)象學方法為指導,根據(jù)Edmund Husserl觀點構成的詮釋現(xiàn)象學的理論方法[4],征得受訪者同意,在訪談過程中運用Minichiello等[5]提出的刺探和引導,讓受訪者自由地表達感受和體驗。每天訪問3人,每次訪談40分鐘,1人/次;第2次訪談除反饋上次談話內容,并澄清一些不明確的回答,以增加資料的準確性。訪談結束后采取Colaizzi[6]的7步分析法評估此項研究的合理性、邏輯性和準確性;反復聆聽錄音回憶訪談時的情景,進行分析、推理、總結、歸納、要素提煉等形成主題。
2 結果
2.1 活動方案設計合理
2.1.1 方式獨特
多數(shù)受訪者認為團體輔導方式摒棄了以往集體活動過程中的古板活動形式,以新穎獨特的活動方式展現(xiàn)在護理本科新生面前。接受團體心理輔導的護理本科新生喜歡并愿意接受新穎并有創(chuàng)新意境的活動方式。S2:“平時學習比較枯燥,活動不多且缺乏創(chuàng)新,能從有意境的團體活動中學習知識,分享人生的經(jīng)歷,是一種獨特的學習過程?!盨9:“團體心理輔導區(qū)別于講座和上課,它將大道理讓大家以參與活動的形式真實地展現(xiàn)出來,令人感觸頗深?!?/p>
2.1.2 內容豐富
多名受訪者表示,十分喜歡這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并期待每一次的活動。S1:“內容安排很豐富,如集體游戲、勵志視頻、角色互換、‘你講我聽’等內容,至今記憶猶新。” S10:“活動多以游戲為主,有不同類型的游戲,如益智類的我們拼了、角色扮演類的信任之旅、策略類的擺渡過河等,每次活動的內容都安排緊湊且充實豐富?!?/p>
2.2 活動效果較好
2.2.1 深入交流加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
受訪者表示參加輔導活動很有意義,使成員間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平等、坦誠、溫暖的團體氛圍增加了班級的凝聚力,增強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對以后的生活學習都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S1:“通過參與其中的活動,也可以找到彼此共同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盨13:“活動結束有一段時間了,同學間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同學都愿意與大家分享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感覺大家都團結一致?!盨10:“雖然很多時候會把‘團結就是力量’掛在嘴邊,可是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機會太少,很難真正意義上體會它的真諦。團體心理輔導把一些道理貫穿在游戲中,讓人真實體驗到了這一千古不變的真理?!?/p>
2.2.2 小活動大道理感悟深刻
多位受訪者提及活動結束后更為感慨,均有恍然大悟的感覺。S8:“信任之旅單元中,當真實體驗了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選擇信任‘拐棍兒’的那份執(zhí)著帶來的幸福與安全感,與做‘拐棍兒’時被他人信任的那份滿足與欣慰感,深深地感受到信任與被信任都是一種幸福的體驗。”S12:“小雞成長記中,感悟到青春的成長并不是一帆風順,都有挫折需要去克服,經(jīng)歷困難會讓生活變得更充實。”
3 討論
3.1 團體心理輔導的優(yōu)勢
該研究結果顯示,團體心理輔導主要表現(xiàn)出以下三方面優(yōu)勢:一是該研究團體心理輔導的受試對象是護理本科新生,第一次參加類似的活動,合理安排指導共同參與游戲,并在游戲輔導過后給予適當引導,給足思考的時間,以集體為單位現(xiàn)場進行獨自表述活動感悟與以抒寫日記的形式記錄活動感悟相結合,效果更佳且更有意義。二是該研究活動方式新穎獨特以及內容豐富多彩,它區(qū)別于以往死板單調的集體活動形式,能使受試大學生在團隊中更好的分享交流,體驗挫折,感受內心。三是該研究配備輔導實驗的指導者,均通過專業(yè)的理論與技能培訓,精心編制了8個相互聯(lián)系、層層遞進的團體心理輔導主題單元內容,并通過了指導老師之間的共同學習、討論及模擬,使團體心理輔導變得更加可行、有效、統(tǒng)一及科學,是獲得了護理本科新生的一致認可的關鍵。
3.2 團體心理輔導的作用效果較好
訪談中發(fā)現(xiàn),由于該研究的對象是護理本科新生,均為剛踏進大學校門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地域文化差異以及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他們從開始的陌生成了相伴一生的摯友。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不僅為新生提供了交流的平臺,而且促使新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團隊凝聚力、勇于承擔責任的能力增強。在被訪談對象中,大多數(shù)同學通過一些活動項目,如四人五足、坐地起身等活動,感受到了樹立團隊意識、團結一致的重要性。被訪者出現(xiàn)如此深刻的情感體驗與感悟,究其主要原因可能與以游戲為主的團體心理輔導中,以輕松的活動方式,使成員在新的環(huán)境中通過分享各種活動的體驗,感受來自團隊成員的肯定與建議,幫助其建立團隊意識,并在團隊中得到快速成長有關。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各級各類學校都在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探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大量的教學探索和實踐發(fā)現(xiàn),將團體心理輔導應用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的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提供認識自我、成長自我的心理環(huán)境,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更快的發(fā)展。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情景下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心理輔導方式,即由輔導老師根據(jù)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通過共同商討、訓練、引導等,促進學生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適應的助人自助的過程。
一、團體心理輔導在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中的應用
所謂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是指以團體心理輔導及其相關理論與技術為指導,以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問題為目標,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心理輔導活動形式。輔導老師以同齡段學生成長需要為基礎,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共同參與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并及時鼓勵,表達對學生的欣賞和肯定,以此來營造集體氣氛,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輔導活動中營造寬松、真誠、和諧的氛圍。
二、團體心理輔導在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在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重視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積極探索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團體心理輔導的應用,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自身的心理成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團體心理輔導可以讓教師一方面調節(jié)自身心理狀態(tài),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將心理教育融入到各科課堂教學中。
輔導員是學校教師隊伍中一個特殊的群體,與一般任課教師相比,工作壓力更大,情緒困擾更多,因此在對輔導員進行團體心理輔導時,輔導目標的確立以及活動方案的設計都必須考慮到輔導員群體的特點。除了按照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形成團體、建立團體信任、學會團體合作、結束團體外,應重視情緒管理、愛心訓練、班級管理、學生觀等幾個方面,比如可以利用循環(huán)溝通宣泄情緒并學會傾聽,進而學習合理情緒理論;可以根據(jù)潛意識理論,在放松訓練之后,輸入愛心信念,并組織“信任之旅”,讓成員體會和感悟愛心;可以利用腦力激蕩或熱座,發(fā)揮團體力量解決班主任在班級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擾;可以利用積極賦義,給所謂的“差生”的缺點賦以積極的意義,使自己從感情上接納他們,進而理性全面的認識和理解他們。輔導員團體心理輔導,可以為他們提供面對自己的機會,使他們發(fā)現(xiàn)了內隱的自我,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同時讓輔導員更多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引導輔導員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導師,更好的與班級德育工作相結合。
三、團體心理輔導在學生團體中的應用
班級團體心理輔導由于人數(shù)較多,輔導老師很難充分關注每一個成員,尤其是一些較為深層的問題,單靠班級輔導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作為班級團體心理輔導與個別輔導的重要補充,必須重視發(fā)揮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作用。 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應用范圍很廣,新生入學、消除自卑心理團體、消除考試焦慮團體、學生干部領導團體等,根據(jù)不同的團體,設定相應的輔導方案,都可以取得良好的輔導效果。 可以組織學生干部領導能力提升團體,形成團體后,通過活動,重點訓練學生的組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處理不同意見的能力等。
團體心理輔導的特色在于培養(yǎng)人的信任感和歸屬感,由對團體的信任到信任周圍的其他人,由對團體的歸屬感擴大到對學校、社會及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隨著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詢事業(yè)的發(fā)展,可以肯定團體心理輔導將會在學校教育領域中發(fā)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清華大學出版,1996.1-3,58-92.
[2]王強,肖玲君,諸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策略[J].井岡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 ,2006.27(2):67-69.
[3]馬建青.大學生生理衛(wèi)生[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2.
[4]王登峰,張伯源.大學生心理衛(wèi)生與咨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作者簡介:
論文摘要:“健康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而且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睂W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健康成長與和諧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團體心理輔導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有效途徑,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呢?我班分五個單元的活動進行了團體心理輔導——有緣千里來相會、我的自我我最知、生命的價值我探尋、我真的很不錯和我的未來不是夢。
世界衛(wèi)生組織給“健康”的新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而且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笨梢?,心理健康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健康成長與和諧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另外,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為改進和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據(jù)報導,在全國兩億多中小學生當中,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存在著學習、考試、人際關系、環(huán)境適應、青春期、與父母溝通等方面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的認識與解決若僅僅依靠傳統(tǒng)的倫理學與教育學恐怕是不夠的,若能借助于心理學,特別是心理輔導的幫助,那么對于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我,提高自信心,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有裨益的!而團體心理輔導日漸成為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式和有效途徑,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
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更有針對性,更具實效。第二,活動的選題盡量小,以小見大,便于實際操作,還要考慮是否與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心理需求相符合,是否能得到學生的認可。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的設計要堅持以發(fā)展性目標為主,著眼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潛能,促進其心理健康發(fā)展。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力求形式多樣、生動有趣。多設計游戲、角色扮演、行為訓練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使學生快樂地參與,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啟迪。
根據(jù)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筆者針對我班學生的特點和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在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上,面向全班學生進行了團體心理輔導,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以下是團體心理輔導系列課程的教案設計。
一、課程目標:
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消除陌生感和孤獨感;使學生學會和他人的溝通探討,學習自我欣賞和欣賞他人,幫助學生澄清自己的價值觀,思考自己的人生夢想,增強方向感。希望能在生活、學習、人際關系等多方面給予他們指導和啟發(fā)。同時還希望在團體中培養(yǎng)一份歸屬感和被接納的感受,在體驗與他人親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時,學會關心、傾聽和體察他人。提高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二、活動對象:全體學生
三、活動方式:團體心理輔導,由教師指導,班干部協(xié)助
四、活動時間:共五次,開學后每周一次一單元,每次2~2.5小時
五、理論基礎: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羅杰斯人本主義發(fā)展觀
羅杰斯的自我和諧理論
六、活動過程:(見附表)
參考文獻:
「1《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資格培訓(C證)》.
(一)團體輔導的概念及相關理論根據(jù)
團體輔導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學幫助與指導的重要方式,它通過團體內人機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1]。
團體心理輔導同時也是心理咨詢和輔導中的一種主要形式,心理咨詢的相應理論給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奠定了堅實基礎,是團體心理輔導開展的主要依據(jù)。
1.以人為中心的團體輔導理論
以人為中心的團體治療理論也叫做來訪者中心療法,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發(fā)展并完善推廣的。羅杰斯的觀點認為,人?趨向于自我實現(xiàn),一個團體,下至每一個團體成員,在無需團體指導者施行過多幫助的情況下,可以憑借自身的力量找到自己的方向。同時他也認為要相信來訪者所具備的在適當成長環(huán)境中主動發(fā)展的能力,有機體都擁有一種完善傾向,它的核心是自我實現(xiàn)。而這種傾向就是我們個體自我治療的內在資源。雖然以人為中心療法在不斷改進,但對個體自我實現(xiàn)傾向的認同卻始終是該理論的基礎[2](樊富珉 2005)。
2.精神分析團體輔導理論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分析治療理論,是通過討論個體在成長及發(fā)展中經(jīng)歷的各類沖突和創(chuàng)傷的過程,在深層次分析造成目前行為的心理原因。
精神分析學派為我們解釋各類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使我們在進行團體輔導的過程中可以廣泛的考慮焦慮、移情、自我防御機制、阻抗等多種因素。同時也使輔導者的介入更有深度。
3.行為治療的團體理論
行為治療理論也被稱作行為矯正,是在行為主義心理學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一個心理咨詢與治療派別。華生所代表的行為主義學派認為行為是習得的,因此也可以通過新行為的學習矯正舊的不當行為。行為主義學派的理論為行為療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國外團體輔導的發(fā)展研究
團體心理輔導起源于美國。最初并非直接作用在個體心理的治療中,而是用于對生理性疾病的團體治療:普拉特通過講授、探討等方法,鼓勵病患勇敢對抗疾病,他的這一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因此開創(chuàng)了團體治療的先河。
20世紀40年代后期,勒溫在現(xiàn)實研究的層面,開始關注人際關系在社會中的重要性,為此他成立了團體人際關系訓練室,專門研究個體的人際交往敏感性、抗拒性及接納理解程度是否會被訓練所改善和提升。20世紀60年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會心團體”受到社會各方面的歡迎,團體輔導理論從此進入日常生活。
如今的世界各國中,美國的團體輔導已運用在各類群體、各種心理治療當中,范圍和受眾都相較于其他國家更為廣泛。日本的心理輔導改革較早,管理也較美國更為嚴密。更多的運用在學校學生的輔導和干預治療方面。此外,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意大利、加拿大、墨西哥、瑞典、丹麥、波蘭、土耳其、學校的團體輔導也開展得非常好[3]。
(三)國內團體輔導的發(fā)展研究
團體心理輔導在國內最早是被臺灣認可和開展的,70年代已經(jīng)將團體心理輔導應用于學校當中,其中開展最為活躍的場所是大學校園?;顒臃桨妇唧w包括自我認識、朋輩輔導、焦慮緩解、人際關系訓練等。1991年,日本教授松原達哉來華進行講學,自此中國心理學者們才擁有了正式接觸團體輔導及其理論知識的機會。此后由樊富珉教授將團體心理輔導從大學校園里推廣,這種新穎的方法逐漸在社會上興起和被熟知。
團體心理輔導的效果已逐漸被我國各地區(qū)高校及中小學認可,它被認為有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學校內每學年會根據(jù)不同的學生群體,制定適合該群體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以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比如人際關系、學業(yè)發(fā)展、適應問題、挫折應對等要求。
而從搜索引擎的結果來看,截至目前我國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研究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實踐研究開始逐漸邁出大步。
二、問題的提出
(一)問題的提出
就目前來說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呈遞增趨勢,嚴重阻礙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業(yè)的順利完成。因此心理發(fā)展也越來越受到學校、社會和家庭的重視,關注心理健康不僅要找到問題去解決,同時也要將關注點部分轉移至源頭,怎樣讓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和發(fā)展才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方向。學校及教師是否可以利用團體輔導活動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同時解決部分心理問題是我們在確定方向后考慮的首要問題。
(二)研究意義
研究團體輔導對于新生心理發(fā)展的影響,對于高校心理輔導是具有推進作用的。面對學生,尤其是適應困難,面臨過渡期的新生心理發(fā)展,一直是高校長期所要直面的問題,此次研究的結果,如與假設接近,那么我們可以在研究的支撐下,將團體心理輔導在各高校中普及。
此外,我們相信團體心理輔導是在發(fā)展性的模式下針對全體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方式,它能夠幫助實現(xiàn)學生發(fā)展各種潛力的愿望,引導學生積極樂觀的面對困難,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在學校貫徹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已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而現(xiàn)實意義上能否有效的開展,真正成為促進和幫助學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推廣,更需要合格的團體輔導者,需要心理輔導老師、以及在學生工作中處在一線的輔導員老師們的不斷自我成長,也需要這些輔導者能夠熟練掌握團體輔導技術和團體心理輔導在日常學生工作中的運用。
三、研究過程
(一)研究方法
實驗法和問卷法。
(二)研究工具
SCL-90癥狀量表。
(三)研究對象
2017級學生。
(四)團體輔導方案
方案主題包括:大學生活適應、自我意識、學習規(guī)劃、班級人際關系、宿舍人際關系、生涯規(guī)劃、團隊凝聚力;
整個發(fā)展性團體心理輔導內容分5-7個單元進行;
每次團體輔導按照“熱身-活動-反思-分享-總結”的程序進行;
每個單元用時2-3小時,每周1次。
(五)統(tǒng)計工具
SPSS22.0。
四、分析與討論
(一)癥狀量表結果
1.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前測的差異分析
通過表1的檢驗結果,我們不難得出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團體輔導前的各項因子數(shù)據(jù)并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團體輔導前的新生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心理健康程度上基本是同質的,無巨大差異,篩選及分組合理。
2.對照組前后測差異檢驗
通過表2的對照組的前后測檢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其他因子的前后測檢驗在P值上大于0.01小于0.05,存在顯著差異,其余九個因子的前后在經(jīng)歷幾個月的前后測檢驗中并無顯著性差異,其中,軀體化、人際、抑郁以及焦慮因子的平均值還有輕微增高。
3.實驗組前后測差異檢驗
根據(jù)表3的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實驗組新生在團體輔導前后的因子結果P值均小于0.01,存在極顯著性差異,實驗后的十個因子平均值均低于實驗前的各因子均值。其中,強迫、人際、偏執(zhí)三項因子數(shù)后測的均值比前測均值降低的幅度較大。
4.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前測的差異分析
表4的實驗組與對照組后測差異檢驗中,抑郁因子的P值小于0.01,前后測有極顯著性差異,剩余九個因子的P值大于0.01小于0.05,說明前后測有顯著性差異。表4的實驗組不僅與對照組差異顯著,并且實驗組的均值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學生第二次檢測中心理健康狀況較好。
(二)討論
測試結果說明兩組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同質,在同質的基礎上,對照組前后兩次的癥狀量表測試時間間隔中未經(jīng)歷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擾或輔導,而實驗組在同樣環(huán)境同樣教育的情況下,兩次測試時間間隔中經(jīng)過發(fā)展性團體心理輔導。由此可以推斷,本次研究中發(fā)展性團體心理輔導成為了實驗組與對照組前后測產(chǎn)生顯著差異的重要影響因素。原本在入學初期量表均值較高的學生在經(jīng)過發(fā)展性團體心理輔導后,各項因子均值有所降低,也能?蛩得餮?生在入學初期所面對的問題有所改善。問卷結果分析表明在新生群體中實施團體心理輔導對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是有較好促進和幫助作用。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團體心理輔導有別于個別咨詢的耗時多、受眾面窄等問題,能夠應對新生所面對的各類問題,尤其是強迫、人際關系、偏執(zhí)等問題,同時能夠有效的改善新生的心理狀態(tài)。非常適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在面對新生群體時使用。
團體心理輔導的優(yōu)點包括:
1.適用范圍較廣,針對人數(shù)眾多。
2.實施方式多種多樣,集合趣味性、教育性等多種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
3.可以改善新生的各類心理問題,幫助新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4.能夠幫助新生增強自信,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同時接納他人、包容他人。
(二)建議
一、以宣傳為先導,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一)結合各專業(yè)詳細情況制定我院大學生心理健康宣傳周的活動方案,將方案下發(fā)各專業(yè),為本次宣傳周得到校內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拓寬了渠道。 (二)制作并發(fā)放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手冊100余份。
二、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系列活動主要包括戶外心理活動、團體心理輔導、和心理電影賞析等。 (一)5月24日在我校綜合樓指定的活動室內,選出一個班級,集體做“天黑請閉眼”這個游戲?。ǘ?月25 日于晚自習時間帶領來那個個班級一起觀看了一個關于心理知識的視頻。 (三)5月26日我們在綜合樓門前為同學們做了心理健康疏導。分小組進行宣傳單的發(fā)放,同時為同學講解自己通過活動得到的體會教育,讓更多的同學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四)5月27日在我校舉辦了一場游戲比賽,以班級為單位分組完成游戲內容。在游戲過程中設置了游戲規(guī)則,游戲時間,游戲獎勵和懲罰。
通過參與活動,大家在學習搜集整理有關心理學知識和信息時,也進行了一次自我心靈之海的探索活動,潛能得以挖掘,心態(tài)更加積極。蒙田說過:“解讀心靈的秘密,了解自己,是一切成功的基石。”
此次活動雖然圓滿,但就心理輔導工作而言,僅僅是拉開了一個序幕。在以后的工作中,還需要深入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和加強團隊輔導及個案分析,由面及點的展開,我們將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終,讓每一位大學生都成長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和新世紀的建設者接班人,讓每位學子的青春都能沐浴到最燦爛的陽光。
摘要:高職學生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過程中普遍存在不良的就業(yè)心理,不但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而且關涉學生將來的就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在大學期間,針對心理問題,運用班級心理輔導模式,進行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方面相關的培訓和指導,使學生對自己、職業(yè)和未來形成清晰的輪廓,為踏出校門進入社會做好各方面準備。
關鍵詞 :高職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就業(yè)心理;班級心理輔導
基金項目:山東省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高職院校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研究”(項目編號:2011zcj316)
作者簡介:郭增波,男,菏澤家政職業(yè)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德育教學與研究、法學理論及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5)04-0067-06
我國高職教育快速發(fā)展,每年為社會培養(yǎng)大量人才,也給日趨嚴峻的就業(yè)市場帶來了壓力,使本來就“難”的大學生就業(yè)市場“難上加難”。[1]然而,很多用工單位卻叫苦招不到稱心如意的職工,“珠三角”和“長三角”連年出現(xiàn)“用工荒”。[2]“就業(yè)難”和“用工荒”同時出現(xiàn),表明高職教育與社會需求間存在錯位,高職學生就業(yè)水平不高,職業(yè)發(fā)展能力偏弱。對菏澤家政職業(yè)學院405名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約占75.3%的同學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規(guī)劃,對將來如何晉升和發(fā)展也缺乏設計。約有24.7%的同學表示做過設計,但有明確設計的僅占5.1%左右。針對高職學生在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中的問題,從心理教育的角度,探討利用班級心理輔導方式來增強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能力。從最初的自我認識,到職業(yè)認知,再到職業(yè)選擇和職業(yè)定位,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引導和灌輸,使學生在學校期間就了解職業(yè)的發(fā)展趨勢,熟知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為踏出校門進入社會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一、高職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不良的心理表現(xiàn)
(一)由學習和生活壓力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
高職學生在課程學習、校園生活和交友過程中,由于自身及環(huán)境等各種原因,經(jīng)常出現(xiàn)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和恐懼等復雜的情緒反應,產(chǎn)生緊張、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難以自制等心理焦慮。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58.6%未及時完成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換和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的學習模式的過渡,學習吃力,考試成績不理想;有約32.1%學生在校園生活和交友過程中,由于性格內向和不善交流而缺少知心朋友,產(chǎn)生許多感情問題;有18.2%的學生在學校就通過各種途徑隱約獲知殘酷競爭的社會現(xiàn)實和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他們由于缺少這方面的認知和經(jīng)驗,沒有勇氣甚至害怕去面對深不可測、復雜多變的社會。學習和生活的挫敗感以及對未來職業(yè)和社會的恐懼,使他們的心理產(chǎn)生焦慮,難以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進行科學規(guī)劃。
(二)因不能正確認知自我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
全面、客觀和實事求是的自我認識是健康的就業(yè)心理的基礎,但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看不到自身優(yōu)點,覺得處處不如別人,就會喪失信心,做事畏縮不前,產(chǎn)生自卑感;如果過高地評價自己,則會驕傲自大、盲目樂觀,導致自負。
高職院校錄取分數(shù)線在大專院校中往往是較低的,許多高職生認為自己不如普通本??茖W生,甚至認為自己不是真正的大學生[3],有這種想法的學生占到受調查總數(shù)的87.9%。加之,因部分高職院校存在基礎建設落后,配套設施不全,學院規(guī)章制度不完善和師資力量偏弱等問題,使部分高職學生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產(chǎn)生巨大落差,調查中,有約78.4%的高職學生對目前就學的院校不滿意。由此導致自己對自己評價過低,產(chǎn)生自卑感,職業(yè)目標規(guī)劃偏低。
部分高職院校根據(jù)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行業(yè)和社會需求,開設特色專業(yè)和品牌專業(yè),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畢業(yè)生供不應求,就業(yè)率甚至超過了普通本??圃盒#@些高職院校學生在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時往往心存優(yōu)越感,眼高手低,對未來職業(yè)期望過高。
(三)對職業(yè)認識模糊引起的心理問題
清晰、明確和科學的職業(yè)認識是健康就業(yè)心理的必要條件。由于職業(yè)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使高職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對自己的未來職業(yè)認識模糊,造成職業(yè)認知盲區(qū)和灰色區(qū)。
高職學生對職業(yè)的認知除了來自于課堂上專業(yè)教師的講授,大多來自網(wǎng)絡、電視和報紙的相關報道,而這些信息往往是零碎或不系統(tǒng)的。缺乏相應的職業(yè)體驗,也限制了他們對自己職業(yè)角色的認知,繼而導致對自己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水平、職業(yè)興趣的取向和適合自己個性職業(yè)種類的選擇,很少進行認真分析與評估,使得多數(shù)高職學生對自己的職業(yè)特征認識得比較模糊(69.6%)。這種自我認知上的不足,造成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時的盲目心理。
許多高職生在學習、生活和就業(yè)方面習慣性地依賴父母和老師,不積極主動計劃自我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對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缺少熱情,對于職業(yè)和就業(yè),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不主動了解職業(yè)就業(yè)的相關知識,不主動收集有關信息,從而造成職業(yè)目標不明確,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自我認知模糊、自我規(guī)劃意識缺乏。[3]甚至缺乏基本就業(yè)技巧,如整理個人推薦材料、收集和選擇適合的就業(yè)單位,掌握基本的面試技巧等。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僅有20.5%高職學生因為喜歡而選擇目前的專業(yè),有57.9%的學生所學專業(yè)是由父母做主選定的。
二、班級心理輔導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的優(yōu)勢
針對高職學生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除進行個體心理輔導外,還可以嘗試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心理輔導新模式。心理學相關研究證明,人具有社會性特征,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要與各種人交往,建立各種形態(tài)的人際關系,而人的心理適應主要是這種人際關系的適應。許多心理問題往往源于不良的人際關系,這類心理問題就可通過從復原人際交往情景中重新糾正交往行為加以解決。班級心理輔導能夠提供適當?shù)纳鐣煌榫?,班級成員圍繞某些共同關心的問題,通過一定的活動形式與人際互動,彼此進行交往,相互啟發(fā)和誘導,促使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和提高,發(fā)現(xiàn)自我,嘗試學習和改變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進而解決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遇到的心理問題。
(一)班級心理輔導的團體性優(yōu)勢
處于大學階段的學生強烈追求群體歸屬感和認同感,希望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渴望獲得友誼和關愛,渴望得到同伴、父母、老師、社會的尊重和認可。班級心理輔導這種團體形式能夠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對未來的熱情。[4]
在班級心理輔導過程中的討論分享環(huán)節(jié),團體成員間積極的、正面的反饋,如一面鏡子,通過別人從多角度來看待自己,不但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短處,還能發(fā)現(xiàn)自我的優(yōu)點,從而比較客觀地進行職業(yè)定位,培養(yǎng)自己的職業(yè)情感,克服在面對專業(yè)和職業(yè)問題時的自卑、自負和盲從心理。
(二)班級心理輔導程序的人本性優(yōu)勢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許多心理問題都是在人際交往中及在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發(fā)展和維持的,因此,將這些在社會環(huán)境和人際交往中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放回到類似的情境中去加以解決,既具針對性又簡單有效。(1)班級心理輔導能夠營造良好氣氛,通過舉辦各種活動,使組員心理產(chǎn)生安全、信賴和溫暖的感覺,自己感到被他人需要和接納,自然就有歸屬感。班組成員可從中獲得力量與支持,在對未來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過程中增強自信,避免盲從和對他人的依賴。(2)加入班級心理輔導活動后,學生會發(fā)現(xiàn)他人也有類似自己的問題,心理壓力自然就會減輕,甚至在參加活動中有同病相憐的感覺,他們之間也能夠建立起互幫互助的真正情誼,共同克服和戰(zhàn)勝在職業(yè)認識、職業(yè)選擇和職業(yè)定位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3)班級心理輔導過程可以給成員自我表達和宣泄的機會,通過宣泄可以有效釋放壓抑性心理負擔,恢復到正常的精神狀態(tài)。不少高職學生在職業(yè)規(guī)劃過程中積蓄了許多不安和憂慮情緒,寬松、安全而又互相關注的心理輔導小組為這種情緒的宣泄提供了良好的條件。[5]
(三)班級心理輔導形式的靈活性優(yōu)勢
班級心理輔導方式靈活多樣、豐富多彩,輔導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展開,在心理輔導過程中,通過游戲、觀看視頻、演講、討論等方式,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三、班級心理輔導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過程中的組織和實施
丹麥心理學家艾鮑說,在輔導的過程中,輔導者能帶進輔導關系中最有意義的資源,就是他自己。在進行班級心理輔導過程中,輔導者除了在實施的不同階段具有心理咨詢相關技能和對團體氛圍應有敏銳的察覺和組織利用資源的現(xiàn)場應變能力,還應具備一定的個人特質,如親和力、客觀、誠實、耐心、有同情心等。[6]
(一)制定輔導活動目標
班級心理輔導要依據(jù)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增強學生身心健康,提高職業(yè)認知能力,最終幫助他們進行職業(yè)定位。班級心理輔導應貫穿高職教育的全過程。因此,班級心理輔導所要達到的整體目標可分為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層次。在輔導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設定相應活動目標。
1.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目標。通過心理輔導,進行科學合理的職業(yè)規(guī)劃,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實現(xiàn)理想抱負和自身價值的可能性。
2.達成學校教育的目標。通過科學的職業(yè)規(guī)劃,學院能有效地實施教學計劃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極大地促進畢業(yè)生就業(yè),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聲譽。
3.滿足社會需求的目標。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班級心理輔導能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認知,克服職業(yè)選擇和職業(yè)定位中的困境,提高長期職業(yè)發(fā)展的意識與能力,不僅實現(xiàn)高職畢業(yè)生順利就業(yè),減輕社會就業(yè)壓力,而且,還為社會提供急需的人才,緩解人才市場中的供需矛盾。
(二)說明輔導活動方案
1.輔導的對象是大一學生,以自然班為一個團體,人數(shù)在30-50之間,并在自愿組合的基礎上,成立5-8個討論小組,每組的成員設定為5-8人。高職三年,在校理論學習時間僅二年,學習時間緊,任務重。筆者認為,在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開設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時機合適。在高職學生對大學生活、學習和自己專業(yè)有相當了解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的心理輔導,無論對他們今后的學習還是就業(yè),效果可能會更理想。
2.輔導活動共設計五套步驟,每套步驟設定四方面的內容,每套步驟活動時間為150分鐘。
3.班級成員分別在第一步和第五步活動結束時填寫“班級心理輔導效果評估調查表”,其結果作為班級心理輔導事中效果評估和事后效果評估的指標參數(shù)。
4.輔導活動場所最好選擇多媒體的教室或活動室,有利于開展活動,便于師生交流互動。
(三)設計輔導活動步驟[7]
根據(jù)所制定的輔導活動目標和活動方案,設計出具體的活動步驟(見表1)。
(四)效果評估
活動效果評估是對班級心理輔導在高職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的實效性的評價,是整個心理輔導活動不可或缺的一步。它不僅影響活動進程,而且,對于積累輔導者的指導經(jīng)驗,為以后更好地開展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心理干預具有基礎性意義。評估分事中評估、事后評估及反饋評估三次進行。(1)事中評估。根據(jù)實際情況,在整個班級心理輔導活動中,通過觀察或問卷方法對活動情況進行適時效果評估,能夠掌握班級成員的個體表現(xiàn)和整體表現(xiàn),并隨時調整心理輔導方法、手段和內容,及時變換輔導步驟,保證活動順利進行。如在自我認識部分的自身評價環(huán)節(jié),按花名冊順序請班級成員對自己做出評價,大部分成員都不愿開口,好像也不知如何開始。出現(xiàn)這種狀況,輔導活動就難以進行,就需要及時變更輔導方法。改為每位成員在名字下面用一句話或一個詞對自己做個總結并寫到紙上,紙收起來后,輔導老師按順序請每位成員進行解釋,就能順利完成本環(huán)節(jié)的任務。(2)事后評估。班級心理輔導結束后,填寫評估表,對整個活動的效果進行評估,可以了解活動對班級成員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中的作用和影響,以及對以后舉辦此類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對兩次“班級心理輔導效果評估調查表”進行匯總分析表明,班級心理輔導課程對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具有積極作用,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比如,“本輔導是否有利于緩解高職學生的‘就業(yè)難’?”,學生回答“是”的比例由事中時的32.1%提高到事后時的70.7%;對“本輔導能否解決高職學生的不良就業(yè)心理?”,回答“是”的比例由15.3%提高到38.6%;對“你認為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對高職學生有意義嗎?”,回答“有”的比例由9.8%提高到44?3%;對“本輔導對提高自身的就業(yè)能力”,回答“有幫助”的比例由13.4%提高到57.2%;對“本輔導對于大學的學習”,回答“有非常好的影響”的比例由7.4%提高到32.4%。(3)反饋評估。為了解班級心理輔導對高職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持續(xù)影響力,在輔導活動結束后的3個月到半年后,通過問卷、訪談或調查的方法,選取30名曾經(jīng)接受過輔導的學生進行反饋,獲得輔導活動對學生學習、生活及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影響。通過反饋,心理輔導活動對班級成員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積極地面對人生和大學生活,逐漸克服了不良的就業(yè)心理,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特別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②對自己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經(jīng)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待問題;③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未來的職業(yè)和人生有了更加清晰和詳細的規(guī)劃。
參考文獻:
[1]搜狐教育.就業(yè)現(xiàn)狀:??粕惶粞芯可慌卤究粕鰧擂危跡B/OL].[2013-12-10].http://kaoyan.eol.cn.
[2]新快報.珠三角長三角齊遇用工荒部分企業(yè)缺工三四成[EB/OL].[2012-02-10].http://sina.com.cn.
[3]潘小莉.不良心理對高職生職業(yè)規(guī)劃的影響[J].甘肅教育,2111(12):20,20.
[4]楊婉,鄔瑞斌.應用團體輔導開展大學生個性化就業(yè)指導[J].科教文匯,2010(11):197.
[5]張彩霞.團體咨詢在高職學生就業(yè)心理輔導中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4):73-74.
[6]蘇婭.班級團體心理輔導對提升中職生自信心的實踐研究[J].江蘇教育,2012(11):44.
【關鍵詞】團體心理活動 體驗式教學
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受到更多的關注,并逐步走向科學化、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的發(fā)展階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與推廣是在高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它除了向學生講授心理學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樹立一種心理健康與心理保健的意識,在學習中學會思考,能夠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筆者在近年來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融入了團體心理活動來實施教學,發(fā)現(xiàn)對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十分的有幫助,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功能和特點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設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門課讓學生學習、了解一些心理知識,學會一些維護個體心理健康的方法,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該課程具有如下特點。
1.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內心體驗和實踐操作。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為了提高大學生在環(huán)境適應、情緒調節(jié)等方面的應對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此,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2.注重學生的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內容以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為中心,形式上以學生間的互動為主,注重過程經(jīng)驗,課堂教學注重學生情緒的喚起和情感的共鳴,教師起到的作用是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待學習、生活中出現(xiàn)的種種挫折和困難,通過學生間的討論、分享等方法,進一步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發(fā)展自我、協(xié)調自我。
3.該課程的目標要求更適合通過學生間的互動開展教學。當前在大學校園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多是以主題的形式進行,如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自我意識等,它們都很貼近在校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每個人都有切身的感受。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驗合作與互助,發(fā)揮人際交往對于認知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借助人際間的互動來促進自我的成長和發(fā)展。
二、團體心理活動是一種重要的體驗式學習
團體心理活動是以心理活動為載體,通過團體成員的自我體驗,成員間的相互分享,從而調整或改變其觀念或行為,達到使每位成員成長和發(fā)展的目的。在團體心理活動中,很注重學生間的討論和分享相互分享彼此之間的感受,獲得其他成員在團體中對其觀察的反饋,使之從別人的角度來審視自己,而得以改善適應,促進成長。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可為每一位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遇挫折,情緒困擾的成員提供理解的、支持的氣氛,在這種安全的氛圍里,成員會嘗試各種行為和方法,探索與他人相處的方式,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團體心理活動內容包括環(huán)境或人際的適應問題、人際交往的方式、自我認識等。由任課老師帶領,重點放在學生們共同關心或者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上,常使用的方法有課堂討論、分享感受和體驗等。
三、團體心理活動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針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團體心理活動,下面列舉筆者在“人際溝通”為例的課程教學中所實施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人際交往之四:溝通篇
1.單元目標:學習傾聽與溝通。
2.活動準備:一些畫有簡單線條的圖片2個、紙每人2張、筆每人1支、小紙箱1個、抄寫好溝通練習的大白紙1張。
3.活動程序
(1)“我說你畫”游戲(50分鐘)
①活動過程。老師把學生分成8-12人的若干小組,每小組隨機抽出兩個同學,領導者給每組中的一名成員出示圖1,并確保另一名成員無法看到。然后請前者向后者描述圖片的內容,后者根據(jù)前者的描述畫出該圖片。然后兩個人交換角色,領導者出示圖2,重復上述游戲。在做活動的過程中,沒有參加的同學不準說話,認真觀察?;顒咏Y束后小組內進行討論,相互分享感受。
②領導者點評。人際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你所表達的并不一定就是別人所理解的,你所聽到的未必就是別人想表達的。溝通需要雙方要不斷反饋,調節(jié)溝通方式,才能達到溝通的最佳效果。
(2)傾聽練習(30-40分鐘)
①當你的朋友向你傾訴他的煩惱時,你會作何反應?并說明你作出這樣選擇的理由。以下面的話題為例:
朋友向你傾訴:“我最近倒霉透了,談了兩年多的女朋友居然把我給甩了。哎,我真想一死了之!”
你會如何回答?
A你怎么這么想,一次失戀就成這個樣子,也太沒出息了。
B.不用這么難過,俗話說得好,天涯何處無芳草,改天我?guī)湍憬榻B一個更好的。
C.談了兩年的女朋友居然和你分手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所以覺得活著沒意思了。
②領導者點評。傾聽的關鍵在于讓你的朋友感覺到,你是在認真地聽他說話,而且感受到他的心情。在案例的幾個答案中,最后一個反應最為恰當,但很少人會選它。因為它只是用自己的話把別人所說的內容簡要地翻譯了一遍,似乎是在說廢話。事實上只有傾訴者才最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為自己的行為作選擇。他通過傾訴,希望尋求的只不過是一種關心、理解和心理支持。而“C”回應恰好可以滿足對方的這種心理需求。因此,把對方所說的意思簡要地反饋給對方,就是簡單而又十分有效的人際溝通方法。而事實上很多人在溝通中急于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別人的感受,急于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提出勸告,希望幫助對方,但是這卻不是對方所要求的,即所謂的溝通不平等,不暢通。
(3)小結(5分鐘)
老師總結,如何做好人際溝通,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運用這些方法和技巧。
總之,團體心理活動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式教學方法,可以促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參與其中、親身體驗,并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心理素質,外化為行為習慣。這種教學方法在活躍教學氣氛中,讓學生輕松的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樊富珉. 團體咨詢和理論與實踐[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段鑫星,趙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培養(yǎng)身體健康的人
讓學生有一個好的身體,是家長、學校共同的愿望,也是孩子去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基礎。近年來學校圍繞“讓每個學生享受充足的陽光健身運動”理念,積極推行體育三年發(fā)展聯(lián)動計劃,舉辦體育期中、期末技能達標檢測,積極倡導體藝“2+1”工程,每年舉辦“陽光健身操(舞)大賽、運動會、拔河、乒乓球興趣小組活動等,讓孩子通過自己喜歡的項目進行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培養(yǎng)胸懷祖國的人
讓學生愛國不只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行動,是我們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最終理想。近年來學校圍繞“陽光人傳承紅色精神”理念,除了開展國旗下講話、班會、主題講座等常規(guī)的愛國主義教育以外,還舉辦了“紅歌大合唱”比賽、開展慶國慶“我與祖國同發(fā)展”演講、慶十一“我愛你中國”大型詩歌吟誦表演等活動,從而引導學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培養(yǎng)大氣博愛的人
心理素質是學生整體素質的中介和載體,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近年來學校圍繞“讓每個學生具有陽光的心理”理念,開展了一系列全市影響力很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0年學校與中德心理大學達成了相關合作意向,成立了三中“中德心理大學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心理測評、團體解壓疏導、心理咨詢師從業(yè)培訓、學生潛能開發(fā)等實踐與研究工作。并聘請中國心理學家協(xié)會會長徐清照教授每月為志愿者開展心理咨詢師考證培訓、業(yè)務培訓等輔導活動,通過培訓、考試學校已有42名老師拿到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并每月有計劃地開展校內學生心理訪談工作。中心組每月有計劃地開展心理公開課教學、業(yè)務研討、視頻學習等活動;每月為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團體輔導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學生家長心理輔導。
培養(yǎng)寧靜和諧的人
當前一些學生缺乏對老祖宗的傳統(tǒng)精髓文化的繼承,存在不會感動、不知感恩、任性、冷漠、自私的心理和行為,導致一些學生道德的缺失?;诖?,學校圍繞“陽光人懂感恩”理念,先后聯(lián)合丹陽市傳統(tǒng)文化協(xié)會開展了“弘揚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建和諧教育”“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的大型公益論壇,舉辦寒暑假學生國學夏令營,此外,還成功舉辦為期3天的“丹陽市首屆面向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家庭與學校教育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名專家、學者曾參加了此次大會,共商孩子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方法。
培養(yǎng)道德高尚的人
筆者認為,學校德育工作應分階段、分主題、成系列,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形成德育聚合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基于此,應該認真研究,圍繞打造“陽光德育品牌”理念,先后制定了六大主題的《“我學禮儀、我講文明”文明禮儀教育系列活動方案》《“好習慣大家做”養(yǎng)成教育系列活動方案》《“我的責任我承擔”責任教育系列活動方案》《“陽光照耀愛心成長”愛心教育系列活動方案》《“生命的色彩――我在陽光下舞蹈”生命教育系列活動方案》《“心存感恩、成就人生”感恩教育系列活動方案》,每學期以一個主題為中心,有條不紊地開展“名人對我成長的影響”演講比賽、“我的形象我設計”校服設計大賽、環(huán)保作品設計大賽、母親節(jié)“心意卡制作”、“不知道媽媽的世界--愛的體驗”、陽光男孩(女孩)形象大賽、校園拍賣會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活動中得到教育、感化。同時與課程改革緊密結合,積極開發(fā)和利用校本教材等各類教學資源。一是分年級制定了每周班會課的主題,以班主任集體備課形式,出版了《陽光下的交往》班會案例集,形成規(guī)范的教案、課件,每周分年級實現(xiàn)同時開課、同步推進。二是由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出版了《初中生陽光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全方位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三是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特點,分階段、分年級制定德育目標,有序地推進德育一體化建設。
結束語
訓練主題:引導學員自我發(fā)現(xiàn),協(xié)助學生認識自己眼中的我以及他人眼中的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的優(yōu)點,樹立自信心。
訓練目標:本單元有三個活動,活動依據(jù)層層遞進逐漸深入的原則展開,訓練目標貫穿活動始終,即通過自信心團體心理輔導,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更多的優(yōu)點,尋找、擺脫自卑的束縛,找到自信的依據(jù),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統(tǒng),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悅納自我,擁有成功的人生。
活動方案設計:
主講者自我介紹并提出要求和原則:
1.組織者進行自我介紹: 親愛的各位同學們,你們好!我是來自心理訓練中心的XXX,這是我的搭檔XXX,今天我們在這里將和大家共同開展一次充滿活力、充滿趣味的活動?;顒拥闹黝}是:“遇見更好的自己”。在活動時,需要大家積極配合,你們愿意嗎?
好,剛才大家的聲音讓我充分感受到了你們的熱情與信心,讓我們一起為這份熱情與信心表示一下鼓勵,好嗎。(鼓掌)
2.提出團體輔導的要求和原則。
雖然我們之前已經(jīng)倡導過團輔的要求,但是希望今天大家能跟我在念一遍。
團體輔導的動力要求與原則:
①注意集中(我保證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p>
②暫停評價(我保證對別人的觀點暫停評價!)
③坦誠開放(我保證對所有的成員坦誠開放?。?/p>
④保密守時(我保證做到保守秘密嚴格守時!)
⑤注意傾聽(我保證表現(xiàn)最高品質注意傾聽?。?/p>
起立宣誓,鄭重承諾。簽協(xié)議
溫馨提示:如果你選擇了當旁觀者,就意味著你選擇了做收獲最少的人!
口號:一流品質,注意傾聽
活動方案
熱身活動:大風吹(10-15分鐘)
1.活動目的:活躍團體氣氛,集中成員注意力。打破僵局,提供更多交流機會。
2.活動過程:
所有成員圍成一圈,每個人站定或坐定一個位子,由主訓開始說大風吹,所有成員回應“吹什么”, 主訓說一部分小組成員身上有的物品或特征,比如可以說“吹戴眼鏡的人”,等等,依據(jù)當時實際情況而定,主訓說完后所有被吹到的人,即擁有這些特征的組員需要互換位置,沒有被吹到的組員待原地,這時主訓會加入占一個位置,所以最后會有一個組員沒有位置,沒有占到位置組員將表演一個節(jié)目.
大風吹中還有另一個口令,叫小風吹,當主訓說到小風吹時,被小風吹到的人原地不動,沒被吹到的人需要互換位置。其它游戲規(guī)則遵循大風吹。
活動一:我是誰——認識你自己(20分鐘)
人數(shù):所有成員共同參與。
道具:紙、筆
活動目的:引導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協(xié)助學生認識自己眼中的我以及他人眼中的我
活動過程:
你了解自己嗎?請在紙上快速寫下10個“我是……”(注意不要寫“我是一名軍人”、“我是一個學生”之類的,要寫性格方面的,如,“我是一個勤奮的人”)
分享:請學生將自己所寫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主訓總結:了解自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知己是知彼的前提。只有對自己的角色、特點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揚長避短,更好地進行生涯的規(guī)劃,獲得更美好的明天。這次活動將引導大家更好地認識自己。
活動二:我的形象卡(30分鐘)
人數(shù):所有成員共同參與
道具:白紙、筆
活動目的: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互相分享對彼此的看法。
活動過程:
1)將全體成員分成兩組,每個小組圍成一個圓圈。
2)每個成員將自己的姓名寫在卡片上,并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副圖畫。
3)將卡片交給自己旁邊的人,這樣,每個人拿著的就是另一成員的卡片。
4)拿到別人的卡片后,請在卡片上填寫自己對留名人的第一印象。
5)將填完的卡片交給另一個人填寫,以此類推。
6)將填滿的卡片交到主訓手上。
7)收集齊所有的卡片后,主訓再發(fā)回留名人本人。給大家5分鐘時間看卡片,然后展開討論。
分享:1、你認為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是什么樣的呢?能給我們講一下圖畫的意義嗎?
2、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是否和你所認為的不同,不同在哪呢?
3、哪種樣子是你最想要的?
主訓總結:每個人對自己的形象都有認知。形象,是人們的第一張名片。它是你給別人的第一感覺。通過這個游戲,我們對自己的形象可以有一個深切的了解。形象雖然是外在的一種因素,但是,良好的形象會給人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這種積極的因素會在人們的腦海中產(chǎn)生一些現(xiàn)成的信息,這也是一種提示,無形中會奪走人們的判斷力,這種形象指引會無形中對人們的思維形成一定的導向。所以,一個人的形象對自己來說很重要。
活動三:秘密大會串。(30分鐘)
人數(shù):所有成員
道具:紙、筆
步驟:
(1)請同學將目前最感到困惑的事情寫在一張紙上,寫好后折疊起來交給主訓。
(2)主訓從手中的紙條中抽出一張,將紙上所寫的問題念出來,讓所有同學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3)主訓依次念出所有同學的問題,并讓同學依次幫忙解決。(這里可以靈活處理,有些問題估計討論時間會比較久)
注意:這個話題是匿名的,并且讓各個成員保持嚴肅,不能對別人的困惑進行嘲笑等。
活動四: 我的五樣(30分鐘)
活動目的:通過放棄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看自己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
人數(shù):所有成員共同參與
道具:白紙、筆
背景音樂:《思鄉(xiāng)曲》Richard Clayderman
活動過程:
1)主訓引導大家放松身心。
2)在白紙的頂端,一筆一劃寫下“xxx的五樣”。這個xxx就是你的名字。這五樣東西,可以是實實在在的物體,比如食物、水或錢;也可以是人和動物,比如你的父母、朋友或寵物;可以是精神追求,比如宗教或理想;可以是愛好和習慣,比如旅游、音樂或者打游戲;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比如祖國和哲學;也可以是具體的物品,比如一個瓷瓶或一組郵票??傊?,你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只要把你內心珍貴的五樣東西寫出來就是了。不必考慮順序,排名不分先后。
3)生命中最寶貴的5樣東西,保不住了。你要舍去一樣。請你拿起筆,把五樣之中的一樣抹去。
4)生活又發(fā)生了重大變故,來得更加兇猛急迫,你保不住你的四樣了,必須再放棄一樣。
5)生活總是那樣殘酷,你又遇到了險惡的挑戰(zhàn)。這一次,你又要放棄一樣寶貴的東西了。
6)你的生活滑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你必須做出你一生中最艱難的選擇。你只能留下一樣。
分享:1、你最后留下的是什么?
2、你能給我們分享下當你一樣一樣的舍棄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的時候,你內心的想法嗎?
主訓總結:這個游戲讓人們在選擇和放棄中真正認知自己的內心。人們在生活中,輕易地放棄一件對自己不重要的事情不難,可是,放棄一件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就會很難。人的情感在外界刺激的影響下,會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人們在最無助的時候其實最清醒,作出的決定也是最有利于自身的。雖然,心理效應與人們所處的環(huán)境、角色以及人們的情緒有很大關聯(lián),但是,人們的終極目標是一樣的,就是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