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早產兒護理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14-0057-03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parental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in premature infants care
LIAO Qinghui, ZHONG Lin, FU Siyong
(Nursing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Center, Xinyu 3380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arental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6 100 cases of newborn infa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premature infants were all nursed by nurses, and the parents did not take part i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hen leaving hospital, the nurses made discharge instruction to the par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The cognitive level and nursing skills of basic nursing knowledge of premature infants,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incidence of nursing problems in preterm infants after discharge and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average scores of the nursing knowledge, cognitive level and nursing skills of the par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premature infant nursing; parents participating nursing mode; effect
我??的早產兒發(fā)生率居高不下,不同齡的早產兒其成熟度亦不同,胎齡越小,成熟度越差,并且成為了新生兒死亡的常見原因[1]。有研究報道,出院后的家庭護理也是早產兒護理的一部分,但生育早產兒的家長往往會有憂慮和罪惡感,接受早產兒需要的特殊照顧常需一段時間,而早產兒又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住院,這使家長無法確切了解孩子的生活[2]。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長對早產兒的護理知識缺乏,因此應在提供隔離措施的前提下鼓勵家長進入早產兒室參與護理,使他們得到良好的信息支持并樹立照顧早產兒的信心[3]。本次研究旨在評估家長參與式護理模式護理早產兒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新生兒科住院的100例早產兒。納入標準為體質量低于2 500 g;胎齡低于37周;Apgar評分高于8分。排除標準為先天性畸形患兒;合并重度缺氧缺血性腦部患兒;存在代謝性疾病的患兒。按住院時間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其中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胎齡在28~35周,平均胎齡為(31.2±1.1)周;體質量880~2 300g,平均為(1 650±150)g;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胎齡在27~35周,平均胎齡為(31.1±1.3)周;體質量880~2 200g,平均為(1 600±175)g。兩組上述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遵循的程序均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均獲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早產兒住院期間,全部由護士護理,家長不參與,出院時護士向家長做出院宣教)。觀察組采用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其內容:
(1)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通過積極溝通,讓患兒家屬了解早產兒護理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并反復強調護理工作對于早產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性。為患兒家屬詳細講解各種護理措施實施的目的和意義,提高患兒家屬的認知程度和責任感,并能夠積極地融入到護理工作當中,定期反饋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疑惑,確?;純旱玫秸_的護理和照顧。
(2)定期培訓
培訓由早產兒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負責,指導患兒家屬掌握必要的護理技能,并使其能夠明確患兒身體發(fā)育過程中的不同基本特征。為患兒家屬示范早產兒洗澡、喂養(yǎng)等工作步驟,并指導其掌握和完成。此外,在培訓過程中還強調在對患兒進行護理前,須先做好消毒工作,并戴上帽子和口罩,避免出現(xiàn)感染影響患兒的康復。指導患兒家屬掌握一定的早產兒急救措施,保證患兒在發(fā)生意外情況時能夠得到妥善、合理的處置,從而降低早產兒護理中意外發(fā)生的風險。
(3)強化互動
在早產兒被從ICU病房轉入普通病房后,指導并鼓勵家屬給早產兒進行生活護理,同時鼓勵家屬與其進行積極互動,通過哼唱兒歌幫助患兒睡眠、擁抱、使用玩具吸引其注意力等方式使患兒能夠保持在活躍、開心、興奮狀態(tài),從而有助于其健康發(fā)育。
(4)出院指導
若早產兒的各項生命體征平穩(wěn),由醫(yī)師評估后即可出院。護理人員應叮囑早產兒家屬定期復診,并在其出院后通過微信、QQ等聊天工具掌握患兒的最新動態(tài)、身心發(fā)育狀況,指導患兒家屬進行各項細節(jié)護理工作。
1.3 評價指標
將兩組家長對早產兒基本護理知識的認知水平和護理技能、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早產兒出院后護理問題發(fā)生率、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家長的認識水平和護理技能、滿意度均由本次研究自制的調查表進行評估,其中家長的護理知識和技能掌握評分滿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護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越好;滿意度滿分100分,9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干預前,兩組家屬之間的認知水平和護理技能平均得分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家屬的認知水平和護理技能的平均得分均比對照組有顯著提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4.562,P
干預后,觀察組的家長滿意率和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早產兒由于呼吸功能較差,容易出現(xiàn)缺血缺氧等情形,因此需要進入重癥監(jiān)護室?guī)椭涠冗^危險期[4]。而在此過程中,患兒家屬只能通過觀察窗進行觀察,無法直接參與患兒的護理工作,再加上對患兒的關心、焦慮等不良心理的影響,很容易對整個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干擾,甚至引發(fā)醫(yī)患糾紛[5]。所以及時打破家屬對早產兒救治的神秘感,搭建護理人員與患兒家屬之間溝通平臺是關鍵[6]。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家長對早產兒基本護理知識的認知水平和護理技能、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早產兒出院后護理問題發(fā)生率、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家長參與式護理模式應用于早產兒護理當中不僅可提高家長對早產兒基本護理知識的認知水平和護理技能,而且還提高了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減少了早產兒出院后護理問題,提高母乳喂養(yǎng)成功率,使早產兒護理由院內順利延伸至家庭。
[關鍵詞] 早產兒;評判性思維;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2[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6(c)-106-02
所謂評判性思維是指個體在復雜的情景中,能靈活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選擇,識別假設,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斷和正確取舍的高級思維方法及形式[1]。臨床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只有注重對自己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用適當?shù)淖o理方法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滿足患者的需求,才能提高護理質量[2]。自 20世紀末,評判性思維在中國護理教育事業(yè)中逐漸得到重視,我院新生兒科于2009年收治了56例早產兒,在護理程序中運用評判性思維實施早產兒的護理,并收到一定的成效?,F(xiàn)將早產兒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9年 1~ 12月我院新生兒科共收治早產兒56 例,男 29例,女27例,孕周:29~30周1例,31~32周7例,33~34周24例,35~36周 22例,37周2例。體重:1 500~2 000 g 22例,2 000~2 500 g 25例,2 500~3 000 g 9例。
1.2方法
在《廣東省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中期評價標準》指導下,運用評判性思維在護理56例早產兒過程中提出護理問題,總結護理經驗,以適應現(xiàn)代臨床護理發(fā)展的需要。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 37周,出生體重不足2 500 g,身長在46 cm以下的嬰兒。由于出生時未足月,早產兒體內各器官發(fā)育不成熟,體質弱,適應環(huán)境能力差,胎齡越小越不易存活。為了降低早產兒病死率,提高生命質量,對胎兒及時實施有效的基礎護理和特殊護理是十分重要的[3]。我科全體護士運用評判性思維積極展開討論提出護理問題,對問題進行評判性地分析、綜合、推理、評估、判斷、決策,在護理程序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及時修改,大大提高了患兒的生存能力,縮短了住院周期,存活率高。
1.2.1建立與完善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兒低體溫、燒傷、燙傷,加強皮膚的護理。早產兒尤其是早產低體重兒因為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育不完善,體內的棕色脂肪貯存量少,又因其體表面積大,散熱快,不能自我提供良好的體溫調節(jié),需置于保暖箱內保暖[4]。據馬小花[5]報道“鳥巢”式護理先將“鳥巢”置于暖箱內預熱后,沿著早產兒身體四周圍繞,制造一個類似“鳥巢”的自然環(huán)境,使其體表溫度、熱量集聚在“小巢”內,這就不會因反復開啟暖箱門空氣對流而使熱量散發(fā)出去,降低環(huán)境溫度波動的幅度,利于中性溫度的維持。據周運蓉等報道制作了柔軟、溫暖、舒適、安全的“鳥巢”安置患兒。根據新生兒的胎齡、體重、日齡、病情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和箱內溫度,使中心體溫恒定在36.5~37.5℃。使用“鳥巢”時,頭部戴帽子或給予覆蓋物,身體覆蓋塑料薄膜,減少輻射、對流散熱。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應每天給予患兒沐浴 1次,沐浴時室溫26~28℃,盆浴時先放冷水,后放熱水,水溫40~43℃,嚴防燙傷。避免使用堿性的沐浴液,以免破壞皮膚的酸堿度。
1.2.2嚴格遵循《早產兒治療用氧和視網膜病變防治指南》,提高安全用氧意識,防治氧中毒。早產兒由于呼吸中樞發(fā)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易出現(xiàn)呼吸暫停和肺透明膜病。應密切觀察呼吸的頻率、節(jié)律及有無缺氧癥狀,嚴格掌握氧療指征,必須有相應的監(jiān)測儀器,如經皮氧飽和度監(jiān)測儀,血氣分析儀等。對早產兒尤其是極低體重兒用氧時,一定要告知家人早產兒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并取得家人同意并簽名。凡是經過氧療,符合眼科篩查標準的早產兒,應在出生后4~6周或矯正胎齡32~34周時進行眼科ROP篩查,以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
1.2.3預防靜脈輸注時藥液外滲,以免給患兒不必要的傷害。每次進行輸液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選擇合適的血管,避開關節(jié)部位和頭部,熟練掌握靜脈穿刺技術,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應使用留置針頭,避免血管損傷。每次輸液前后應用生理鹽水沖管。當使用鈣劑等易引起外滲的藥物時,要嚴密觀察,在可許的情況下,安排專人護理。當發(fā)現(xiàn)藥液外滲時,立即停止輸液拔出針頭,穿刺處以離心的方向擠出血液,滲出部位外涂喜遼妥外用藥膏。建立藥物外滲的預防和處理指引。輸液完藥液后采取正確的拔針按壓方法,在針尖即將拔離皮膚瞬間,迅速用棉簽沿血管和走向縱行按壓穿刺點及其上方,直至不出血為止,時間為3~5 min。
1.2.4建立完善新生兒的喂養(yǎng)制度,早產兒使用管飼喂養(yǎng)時,確保管飼安全。①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黏膜屏障功能和胃腸道動力不成熟,吸吮力和吞咽能力較弱,應采取合適的喂養(yǎng)方式。有研究發(fā)現(xiàn),早產兒在接受全腸道喂養(yǎng)的同時進行微量吸吮,可使胃腸激素和胃腸動力發(fā)生變化,加速胃腸功能成熟[6]。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兒用奶瓶喂奶,選擇合適的奶嘴,喂奶時專人看護,禁止離崗,如離開時應暫停喂奶,禁止物品遮擋口鼻。無吸吮能力的早產兒,可采取管飼喂養(yǎng)法。應以母乳喂養(yǎng)為主,一般遵循由稀到濃,量由少到多,喂奶前后取頭高右側臥位,頭偏向一側,禁止面部朝上、平臥位。鼻飼奶前先回抽,確認無誤才注奶,如胃中有積乳量大于前一次入量1/3,則不加量或降至前一次量。②管飼喂養(yǎng)是指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將胃管經口置入胃內的方法。以耳垂到鼻尖再到劍突為插入的長度,胃管插入后記錄管的長度,每次管飼前要確認胃管在胃內,檢查胃管刻度,抽取回抽物的pH值≤5.5。胃管每3天更換一次。管飼喂養(yǎng)使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避免反復使用,嚴格控制流速,這樣可減少經鼻留置胃管導致的通氣障礙,減少呼吸暫停的發(fā)生,又能有效防止胃食管反流及防止反流物的吸入。
2結果
56 例早產兒平均住院天數(shù)13 d,其中轉院6例,高流量吸氧3例,留置胃管管飼喂養(yǎng)16例。
3討論
評判性思維能力是主體有選擇性獲取知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具有評判性思維能力的護士才能善于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創(chuàng)新和開拓 ,通過學習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7]。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大大提高護士的綜合能力,總結護理經驗,以適應現(xiàn)代臨床護理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彭幼清.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79.
[2]李福娟.評判性思維在臨床護理中的運用[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5,21(6):375.
[3]孫保英.36 例早產兒的護理[J].全科護理,2009,7(35):3252.
[4]楊春鳳,冼日鳳.“鳥巢”在早產兒護理中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yī)學,2008,14(14):2121.
[5]馬小花.早產兒鳥巢式護理的臨床觀察[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12(3):91.
[6]申紅翠,李月琴.早產兒的觀察與護理[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09,23(1):67.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12~01/12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產科收治早產兒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孕周30~36周,平均(34.8±3.2)周;早產兒出生體質量1250~2500g,平均(2135.3±548.3)g.早產兒父母均為初中以上學歷,平均年齡(28.6±4.1)歲。根據患兒分娩時間分為觀察組(2012~07/12)和對照組(2012~01/06)各60例,兩組一般資料及父母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符合《實用新生兒學》中早產兒的診斷標準。
1.3納入標準(1)符合早產兒診斷標準;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2)無窒息史;(3)家屬知情同意且配合治療者。
1.4排除標準(1)患有遺傳代謝性疾病、先天畸形及需氧氣支持患兒;(2)重度缺血缺氧性腦病;(3)原發(fā)性呼吸暫停;(4)失訪患兒。
1.5方法兩組患兒采用相同的院內護理方法,對照組患兒不采用連續(xù)性護理;觀察組患兒進行連續(xù)性護理,內容包含院內家長培訓、早產兒建檔和出院后家庭隨訪。
1.5.1院內護理早產兒出生后,送人暖箱進行護理,暖箱溫度模擬子宮環(huán)境,使患兒腋溫36.5℃、肛溫37℃。暖箱內濕度根據早產兒日齡進行調節(jié),自80%緩慢調至6O%.做好隔離。暖箱定期清潔和消毒,患兒每日行1次擦浴和臍部護理,3次撫觸護理,每次撫觸時間10~15min,可同時播放輕柔音樂,撫摸過程中同時以溫柔的聲音跟患兒說話,以目光與患兒交流。撫觸自頭面部、經胸部、臍部、背部、上肢、直到下肢。
1.5.2院內家長培訓了解主要照看早產兒的家長(一般為早產兒母親),通過問卷調查其文化程度、經濟條件、對早產兒護理知識的知曉程度等,制定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出院前給予培訓,內容包括護理內容、護理方法、護理目標、常規(guī)護理記錄、護理操的動作、懷抱及撫觸動作、異常情況觀察等。
1.5.3早產兒建檔建立早產兒檔案本,院內護理由護士記錄,院外護理由責任護士與患兒家長共同制定家庭護理的項目、方法、頻次和要求等,并要求家長對相關護理內容及時的登記到檔案本中。包括:(1)日常護理,如皮膚、臍部、臀部等護理,體溫、皮膚顏色、臍部情況、大小便等的觀察方法和異常表現(xiàn)特點,體溫測量和保暖措施,呼吸的觀察,保護性隔離方法等;(2)明確免疫、體檢、復診時間;(3)喂養(yǎng)護理,提倡母乳喂養(yǎng),并指導母乳不足情況下如何喂養(yǎng),及如何應用魚肝油等輔食給患兒補充營養(yǎng);(4)感觀刺激,包括撫觸、音樂播放、對患兒說話、眼神交流等。
1.5.4家庭隨訪患兒出院后,隔日進行1次電話隨訪,了解家庭護理的具體情況及存在疑問,督促家長對患兒進行按時、按需的各項護理。每周上門隨訪,仔細觀察患兒皮膚、呼吸、發(fā)育等情況,測量體質量、頭圍、身長,檢查有無黃疸,根據患兒發(fā)育情況及時調整家庭護理計劃。于兩組早產兒糾正胎齡達4O周時進行生長發(fā)育情況比較,記錄護理期間疾病情況。
1.6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相關數(shù)據的處理與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早產兒生長發(fā)育情況比較。
結果說明,觀察組患兒體質量增長、身長增長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兩組早產兒護理期間發(fā)病情況比較。
結果說明,腹瀉、貧血、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早產兒護理以往常常局限于院內,當早產兒出院后,家庭護理不受控制,由于家長對于早產兒基本特點、護理手段等了解不足,家庭護理可能存在不科學、不細致、無針對性等問題,不僅對于早產兒的生長發(fā)育存在影響,還可能引發(fā)各類疾病,給患兒帶來痛苦和不安全因素。
目前連續(xù)性護理尚未具有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為連續(xù)護理是指在不同的醫(yī)療服務機構間實現(xiàn)無縫隙銜接,為患兒提供連貫的健康照顧,形成患兒與專業(yè)醫(yī)療機構的持續(xù)聯(lián)系。連續(xù)護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和醫(yī)療模式轉變而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護理方式,將住院護理延伸到患兒出院后的治療與康復過程中,幫助患兒完善自我管理。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連續(xù)性護理干預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干預方式,可以提高緩患兒的依從性和生活質量,改善護患關系,降低患兒的再住院率。
胎齡滿28周至未滿37周(196—259天)的新生兒稱早產兒[1]。早產兒大多體重在2500g以下,身長不足47cm,各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低下,與足月兒相比,并發(fā)癥多,死亡率高,喂養(yǎng)困難,家庭護理問題多,家長需要更多的育兒知識,家庭護理尤為重要。
1臨床資料
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5月接產早產兒331例,其胎齡、體重、分娩方式及性別分布詳見表1、表2和表3,有47例在兒科接受過7—30天的住院治療后轉入家庭護理,2例極低體重兒家長自動放棄住院治療,通過母乳喂養(yǎng)隨訪和咨詢熱線對331例早產兒進行家庭護理指導和訪視,目前死亡9例,成活322例,成活率97.28%,死亡率2.72%。
2家庭護理
2.1注意保暖早產兒體溫調節(jié)功能差,棕色脂肪少,基礎代謝低,產能量少,而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同時汗腺發(fā)育不成熟,體溫易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常因寒冷而導致硬腫癥的發(fā)生[2],家庭護理別要注意保暖。
2.1.1保持恒定的室溫室內放置室溫計,保持室溫在24—26℃,相對濕度55%—65%,更換衣物或皮膚清洗等暴露性較大的護理時室溫要調節(jié)在27—28℃左右。
2.1.2監(jiān)測體溫的變化指導并教會家屬每日為早產兒測量體溫4—6次,維持腋下溫在36—37℃左右。
2.1.3加強局部保暖可用母親身體或熱水袋對早產兒的下肢及足部進行保暖,使用熱水袋時要防燙傷;更換被褥、內衣及尿布時先用家長身體或暖氣預暖后再給早產兒使用。
2.2合理喂養(yǎng)早產兒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弱,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易發(fā)生嗆乳和溢乳,合理的喂養(yǎng)是提高早產兒存活率的關鍵。指導母親盡早母乳喂養(yǎng),無法母乳喂養(yǎng)者以早產兒配方乳為宜。向家屬宣教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傳授母乳喂養(yǎng)的知識和技巧,幫助母親建立母乳喂養(yǎng)的信心,鼓勵不定時按需哺乳,奶量由少到多,以不發(fā)生溢乳及嘔吐為原則。331例中有47例早產兒曾在兒科接受住院治療,母嬰分離時間較長,教會母親擠奶和保持泌乳的方法,堅持母乳喂養(yǎng)。由于早產兒先天缺乏凝血因子、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喂養(yǎng)過程中,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2.3預防感染早產兒免疫功能不健全,皮膚柔嫩,屏障功能差,易發(fā)生感染,家庭護理中要注意環(huán)境及用物的消毒。
2.3.1保持環(huán)境清潔臥室每日自然通風2次,每次10分鐘,但要避免對流風,注意早產兒的局部保暖;地面每日用清水或含氯消毒劑濕拖2次;家屬患感冒、皮膚化膿及傳染性疾病時不要接觸和護理早產兒。
2.3.2用物消毒早產兒奶具每日煮沸30分鐘消毒1次;被褥每周拆洗1—2次,每日日光暴曬6小時;衣物及尿布每日清洗干凈后煮沸15分鐘后日光暴曬;固定專用毛巾,每日煮沸消毒。
2.3.3皮膚粘膜的護理保持頭頸、腋窩、會陰等皮膚皺褶處的清潔,每次換尿布后用溫水洗凈臀部,用軟毛巾輕輕吸干,可涂些消毒植物油防尿疹;穿棉質內衣,使用軟而吸水性強的尿布,盡量不使用一次性尿布;保持口腔清潔,每次喂奶前用溫開水清洗,喂奶后用清潔棉簽蘸溫開水輕輕涂洗;臍帶沒脫落前不要包裹,自然暴露,注意不要讓尿液浸濕,每日用75%酒精擦試消毒1次,脫落后家屬要注意觀察局部有無紅腫及膿性分泌物,如有及時和隨訪人員聯(lián)系,及時處理。
2.3.4體重>2500g的早產兒按時接種疫苗,<2500g的根據嬰兒體重增長及身體發(fā)育情況適當接種,提高早產兒的免疫能力,預防疾病的發(fā)生。
2.4減少不必要的刺激早產兒肝臟發(fā)育不健全,凝血因子缺乏,易發(fā)生臟器出血,特別是顱內出血。家庭護理中盡量為早產兒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減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靜臥,叩背、變化時動作要輕,嬰兒哭鬧時不要抱起搖晃,各種擦洗動作要輕;指導家屬注意觀察早產兒皮膚粘膜、嘔吐物及大便的顏色,有異常時及時和隨訪人員聯(lián)系。
參考文獻
1朱延力.兒科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72.
2崔焱.兒科護理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12
表1早產兒胎齡分布(n=331)
胎齡(周)例數(shù)(n)構成比(%)
28—30123.63
30+1—324613.90
關鍵詞:早產兒 家屬 焦慮 抑郁 影響因素
早產兒是指孕周
1對象與方法
在我院新生兒病區(qū)住院的早產兒家屬,每位患兒選1位家屬填表(多胎者選不同親屬關系的家屬各填一份),要求被調查對象無精神病史,有一定文化,能讀懂中文,了解問卷內容且同意參與本研究,填寫前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讓被調查對象自填問卷。
1.1一般資料問卷,自行設計,內容包括早產兒資料與家屬資料,早產兒資料包括性別、胎齡、日齡、出生體重、早產兒是單胎或多胎、有否入住監(jiān)護室、有否使用呼吸機(機械通氣)治療等;家屬資料包括受調查家屬與早產兒的親屬關系、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家庭月收入、孩子是否有醫(yī)保、母親的妊娠及分娩情況等。
1.2家屬心理狀況調查:采用國際通用的心理自評式量表――zung,s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3]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進行測評,每張量表分20個項目,每個項目均按程度以1-4進行評分選項。
1.3統(tǒng)計方法:全部調查均在早產兒入院后的1周內進行。家屬按統(tǒng)一指導語完成選項,問卷當場收回,將家屬漏選的項目予以糾正,對早產兒資料不清楚的項目由研究者予以補齊。使用上?;壅\心理測試綜合軟件成人測驗系統(tǒng)4.0版,將SAS和SDS的調查結果輸入微機,自動統(tǒng)計被調查者的SAS與SDS得分,與其他調查所得資料一起輸入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用均數(shù)和標準差對家屬的焦慮與抑郁水平進行描述,采用u檢驗法對家屬SAS( SDS)得分與社會常模進行比較,采用多重逐步回歸法對家屬的SAS( SDS)得分與各影響因素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2結果
2.1一般資料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2份,有效率92%。
2.1.1早產兒一般資料接受調查的92例住院早產兒全部符合早產兒診斷標準[1],其中男59例,女33例;胎齡30周以下的24例,30~34周的32例,34周以上的36例;入院日齡在1天(24小時)以內78例,在1-7天的8例,在7天以上的6例。出生體質量1500g以下的18例,1500~2500g的61例,2500g以上的13例;早產的孩子是單胎的76例,屬于多胎的16例;曾入住監(jiān)護室的68例;使用過機械通氣治療(包括有創(chuàng)和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37例。
2.1.2早產兒家屬一般資料家屬身份是母親11名,父親的69名,其他親屬12名;年齡22歲以下的11名,23~30歲的57名,30歲以上的24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2名,高中或中專23名,大專及以上7名。職業(yè):有固定工作80人,無固定職業(yè)12名。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17名,1000~3000元的54名,收入在3000~5000元的17名,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4名;住院的早產兒沒有醫(yī)保的87名,有醫(yī)保5名。早產兒母親這次為第1次懷孕的43名,這次生產是第1次分娩的49名,這次分娩方式為自然分娩的62名,剖宮產分娩的30名。
2.2家屬的焦慮抑郁狀況調查結果
按照心理學有關診斷標準[3],SAS標準分≥50分即為焦慮,SDS標準分≥53分即為抑郁,分數(shù)越高表示焦慮或抑郁的程度越高。本調查結果顯示:住院早產兒家屬SAS標準分≥50分有34名(占37%),SDS≥53分的有39名(占42%),住院早產兒家屬的平均焦慮值與抑郁值均較高,與社會常模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住院早產兒家屬平均SAS與SDS得分與社會常模比較(±s)
調查項目家屬(n=92) 社會常模( n=1158) uP
焦慮標準分 47.66±10.95 37.2±12.58.026
抑郁標準分 50.04±12.75 41.9±10.67.366
2.2家屬的焦慮與抑郁的回歸分析
以早產兒其與家屬的的一般資料為自變量,以住院期間家屬的焦慮與抑郁得分做為因變量,作多重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表2住院早產兒家屬的焦慮、抑郁多重逐步回歸分析
注:變量賦值情況:家屬關系(1=母親,2=父親,3=其他親屬),家庭收入(1=月收入1000元以下,2=月收入1000元-3000元,3=月收入3000元-5000元,4=5000元以上),入院日齡(1=24小時以內,2=出生1-7天,3=7天以上),監(jiān)護室(1=入住監(jiān)護室,2=未住監(jiān)護室),出生體重(1=1500g以下,2=1500g-2500g,3=2500g以上),分娩次數(shù)(1=這次分娩是第一次分娩,2=第二次以上分娩)。
從表2可知,有5個變量進入了家屬焦慮總分的回歸方程,,其復相關系數(shù)為0.712.其決定系數(shù)R2為0.507,該5個自變量對住院早產兒家屬焦慮的影響程度從大到小依次為:親屬關系、家庭收入、入院日齡、是否住監(jiān)護室、出生體重。有4個變量進入了家屬抑郁總分的回歸方程,其復相關系數(shù)為0.564.其決定系數(shù)R達31.8%,該4個自變量對住院早產兒家屬抑郁的影響程度從大到小依次為:家庭收入、出生體重、親屬關系、母親分娩次數(shù)。
3.討論
3.1住院早產兒家屬近半數(shù)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應及時發(fā)現(xiàn),及早干預。
從本調查(表1)數(shù)據顯示,本組住院早產兒家屬的平均SAS得分與SDS得分均高于社會常模水平,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顯著意義(P均
3.2住院早產兒家屬焦慮與抑郁的影響因素。
3.2.1早產兒一般情況與家屬焦慮與抑郁的關系
本調查結果(表2)中,早產兒的日齡、是否入住監(jiān)護室及出生體重與家屬的焦慮與抑郁狀況密切相關,該3項分別作為第3、4、5個入選變量進入焦慮回歸方程,決定系數(shù)R2分別是0.447、0.48.7、0.507,而出生體重還作為第2個入選變量進入抑郁回歸方程,決定系數(shù)R2為0.224。該結果中,早產兒焦慮與抑郁的影響因素并不完全一致,說明這些因素對家屬的焦慮水平的影響并不與抑郁程度成正比,原因是焦慮作為一種應激情緒更多地與近期的生活事件有關,而抑郁水平則更多地與受調查者的長期狀況及性格類型相關。調查總體情況提示:早產兒日齡小、出生體重低、入住監(jiān)護室監(jiān)護的家屬其焦慮與抑郁水平較高。該結果與勞美瓊[4] 、盧巖[5]等人的研究結果大致相似,說明早產兒的出生使整個家庭面臨一個非預期、提早到來及潛在多元問題的新生兒,其父母將面臨一項極大的沖擊 [6],尤其是出生體重低、入住監(jiān)護室監(jiān)護的早產兒,其住院的風險性及住院花費也相對較高,家屬往往擔心孩子會有生命危險、留有后遺癥、并發(fā)嚴重感染等危機狀況,因此,出生體重越小、病情越嚴重的早產兒家屬承受著越大的心理壓力,家屬的焦慮與抑郁水平也越高,如不及時調整,將造成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利于建立家屬對早產兒康復的信心。
3.2.2不同親屬關系與家屬焦慮與抑郁的關系
本調查結果(表2)中,在關于焦慮的回歸分析中,親屬關系作為第1個入選變量進入焦慮的回歸方程,決定系數(shù)R2為0.178,而在關于抑郁的回歸分析中,親屬關系中則作為第3個進入抑郁的回歸方程,決定系數(shù)R2為0.283.說明不同親屬關系與家屬心理健康狀況的密切相關,調查對象系早產兒母親的家屬SAS值與SDS值均明顯高于孩子父親組和其他親友組,該結果與王慶珍[7]等人的研究相一致,說明孩子的提早出生及早產兒的住院導致母子分離,是早產兒母親最大的壓力源[8],多數(shù)早產兒母親會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導致孩子早產,很有負罪感,加之剛剛經歷分娩,精神疲憊,使早產兒母親比其他家屬更易于出現(xiàn)心理障礙,提示醫(yī)護人員應給予早產兒母親更多的關愛與寬容,合理解釋早產兒的病情,在早產兒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為其提供探視孩子的機會,鼓勵與支持其樹立對早產兒康復的信心,幫助緩解其焦慮、抑郁程度。
3.2.3 不同家庭月收入狀況與家屬焦慮與抑郁的關系
本調查結果(表2)中,在關于焦慮的回歸分析中,家庭收入作為第2個入選變量進入焦慮的回歸方程,決定系數(shù)R2為0.303,而在關于抑郁的回歸分析中,親屬關系中則作為第1個進入抑郁的回歸方程,決定系數(shù)R2為0.123.說明家庭收入是影響家屬焦慮與抑郁的重要因素。該項調查結果與劉苓[9]、魏慶[10]等人的相關研究結果相一致,說明經濟落后和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息息相關,也可能與本組調查者以中低收入者為主,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家屬所占比例相對較高有關。說明早產兒住院的總體治療費用相對較高,對于低收入家庭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心理負擔,提示我們醫(yī)護人員要盡量為早產兒治療降低費用。同時,該結果也說明我國目前的醫(yī)療保險覆蓋人群有限,“看病貴”依然是有待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11]。
3.2.4 早產兒母親的分娩情況與家屬焦慮與抑郁的關系。
從調查結果(表2)來看,早產兒母親的分娩次數(shù)與家屬的抑郁狀況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P<0.05),母親的分娩次數(shù)作為第4個入選變量進入抑郁的回歸方程,決定系數(shù)R2為0.318,調查結果與盧巖[5]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說明早產兒母親屬于分娩第2次及以上的,多例有過去發(fā)生流產史或第一胎新生兒期死亡等情況,更擔心這次早產孩子的會有什么意外,還有部分是家里多數(shù)已有女孩,而這次生育多為男孩,而男孩的早產住院增加了家屬的心理壓力。提示醫(yī)護人員應對有流產史的、期望養(yǎng)育第2個孩子等高危妊娠家庭的家屬更多的心理支持,及時反饋病情信息,適當滿足他們接近子女的需求。
4.結論
住院早產兒的家屬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因孩子的突然早產及其隨后的住院治療而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而早產兒的日齡、出生體重、是否入住監(jiān)護室及家屬與孩子的不同親屬關系、不同家庭收入狀況、母親的分娩次數(shù)等因素是家屬焦慮與抑郁的重要影響因素。提示醫(yī)護人員在全力救治早產兒生命的同時,應重視與早產兒家屬的溝通與交流,及時了解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適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以減輕其焦慮與抑郁的程度,構建和諧醫(yī)患(家屬)關系,為早產兒的治療與康復提供更高的社會支持。
參考文獻
1.金漢珍,黃德珉.實用新生兒學 [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92-193
2.張慧,周郁秋.對早產兒母親心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6(23):73-74
3.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出版社,1999:235-237:
4.勞美瓊.高危新生兒家屬心理需求的調查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2,6(2):9-10
5.盧巖,高玲玲,王平.住院早產兒父母的心理需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5,4(40):247-250.
6.穆佩芬.早產兒家庭之壓力與調適[J].護理雜志,1997,44(4):57-62
7.王慶珍,辛金玲,路潛.顱腦腫瘤患兒家屬術前焦慮狀況與需求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08,6(8):17-19
8.Affonso DD,hurst I,Mayberry Lj,et al. Stressors reported by mothers of hospitalized premature infants[J].Neonat net work,1992,11:63-70
9.劉苓,汪昌玉,宋道嵐.兒科住院患兒親屬的心理健康狀況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2,2 (37):91-94.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DiaoChaoShi nursing effect of nursing care of premature infants, to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in August 2011 to September 2013 of 60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obstetrics premature random point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each, adopting DiaoChaoShi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adopts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premature infant nursing effec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premature babi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table vital signs, eating and weight also increased obviously, growth rate is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DiaoChaoShi care more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and promote disease recover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linical nursing.
【 key words 】 DiaoChaoShi nursing effect analysis in preterm neonates
【關鍵詞】鳥巢式護理 早產兒 效果分析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出生體質量不足2500g,身長在46cm以下的新生兒[1],早產兒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功能低下,易并發(fā)各種疾病,且胎齡愈小,體質量愈小,病死率愈高[2]。因此提高早產兒護理質量,對于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及生命質量有重要意義。針對一問題,我們在新生兒病區(qū)專門為早產兒的暖箱配備了一個U形小窩,這個小窩我們稱它為“鳥巢”。我們對實施“鳥巢式”護理的早產兒生命體征、進食及體重增長情況進行了觀察,并與傳統(tǒng)護理方法進行了比較,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60例早產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30例早產兒中,男16例,女14例,出生胎齡為30―34周,平均32.3周,出生體重1268―2359g,平均1989g;其中新生兒窒息2例,新生兒肺炎6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顱內出血1例,新生兒肺透明膜病4例,卵圓孔未閉2例,先天性心臟病2例,產瘤3例,新生兒黃疸7例。對照組30例早產兒中,男13例,女17例,出生胎齡為31―35周,平均32.8周,出生體重1397―2281g,平均1864g;其中新生兒窒息1例,新生兒肺炎4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顱內出血3例,新生兒肺透明膜病6例,卵圓孔未閉2例,先天性心臟病1例,產瘤3例,新生兒黃疸5例。兩組早產兒在經口喂養(yǎng)不足時均給予靜脈營養(yǎng)。兩組新生兒性別、體重、胎齡、疾病種類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鳥巢式護理,用柔軟的棉質包被對角折疊后滾筒式卷成長條狀,圍成一個U型小窩,形似鳥巢,中間能容納嬰兒的身體。使用前先將“鳥巢”放入暖箱中預熱到33―34℃,然后將早產兒裸身放入暖箱,頸下墊軟墊,保持嬰兒頸部伸展,再根據早產兒胎齡、體重調節(jié)暖箱溫度。
1.2.2 對照組 : 采用常規(guī)護理。
1.3 觀察指標: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每天記錄2組早產兒進食量、體重變化情況、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及住院時間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分析,所得數(shù)據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P
2 結果
3 討論
許多歐洲國家的新生兒病房,為了控制新生兒的身置,有利于新生兒頭部的固定或半固定,阻止這種突然的驚嚇造成的應激反應,開始采用“鳥巢”護理[3]。目前,“鳥巢”護理已經作為新生兒個性化發(fā)育支持護理的項目之一[1],受到護理人員的重視。鳥巢式護理是在暖箱或輻射臺的基礎上,再為早產營造一個類似鳥巢的自然環(huán)境,周邊用布卷圍成,使其體表溫度、熱量聚集在鳥巢內不易散發(fā)出去,使鳥巢的環(huán)境溫度始終處于早產兒的適中溫度,并且鳥巢的大小可以使其活動范圍局限,活動量減少,減輕熱卡的消耗[4]。同時使早產兒有邊界感與安全感,可達到撫摸及固定的效果,其姿勢與胎兒在宮內姿勢相似,使其感覺更舒適、安靜,減少哭鬧。
對早產兒實施鳥巢式護理時,可促進其身體的伸展和屈曲的平衡,一般擺放原則為四肢中線屈曲位,這樣可以發(fā)展嬰兒的手嘴綜合能力,使其易自我安慰,促進口腔滿足感,使奶量增加,減少肢體無意義的活動,使機體能量消耗減少,體重增長快[4]。我們通過對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60例早產兒進行分組觀察,發(fā)現(xiàn)“鳥巢”護理相比較傳統(tǒng)護理方式,可以增加早產兒每日進奶量,減少生理性體重下降持續(xù)時間,縮短早產兒住院時間。另外因為早產兒病室為無陪病房,而早產兒又不具有語言能力,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護理人員極易忽略早產兒的心理活動的變化及需要被關注,需要安全感和親情的交流[3],而鳥巢式護理恰恰能起到了撫摸及按摩的效果,可使早產兒有安全感,消除緊張情緒,滿足了早產兒心理需求,減少了對早產兒的不良影響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早產兒采取鳥巢護理,可以增加其每日進奶量,有效促進體質量增長,縮短體質量恢復時間,從而減少住院時間,能有效降低早產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且安全實用,是一種較理想的早產兒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1] 周暉,張愛霞,早產兒“鳥巢”式護理模式的臨床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0,33:97.
[2] 林霞.鳥巢式護理與傳統(tǒng)護理方法對早產兒的護理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7:564―565.
【關鍵詞】 重組護理流程; 常規(guī)護理; 早產低體質量兒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17-0097-02
doi:10.14033/ki.cfmr.2015.17.054
早產低體質量兒因為其胃腸功能沒有發(fā)育成熟,因此通常在喂養(yǎng)過程中不耐受,導致其營養(yǎng)補充滯后,生長發(fā)育速度較正常的新生兒落后[1]。如何通過護理干預促進早產低體質量兒的生長發(fā)育,彌補其先天不足,降低早產兒出生體質量危害,是醫(yī)學界需研究的問題。而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yǎng)成功率,因此筆者所在醫(yī)院在本次研究中選擇2013月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2例早產低體質量兒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分組對照方法探討重組護理流程對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yǎng)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月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2例早產低體質量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3例,女39例;患兒出生體質量為1100~1900 g,平均(1521±376)g;胎齡為27~33周,平均(29±4)周;病程為2~7 h,平均(3±2)h;橫產式35例,縱產式47例;排除合并先天性遺傳疾病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者,根據護理措施的不同將所有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兩組患兒的性別、胎齡、產式和病程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喂養(yǎng)護理,即采用普通胃管間歇喂養(yǎng)法實施護理。觀察組患兒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即在常規(guī)喂養(yǎng)的基礎上實施綜合性護理措施,主要包括:(1)非營養(yǎng)性吸允護理;(2)微量泵尖端胃管喂養(yǎng)護理;(3)腹部撫摸護理;(4)護理。同時,兩組患兒均配合以藥物治療和靜脈營養(yǎng)治療。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兒鼻胃管的留置時間、恢復出生體質量的時間,同時對比患兒在喂養(yǎng)過程中發(fā)生的腹脹、嘔吐、呼吸暫停和胃殘留等不耐受情況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不耐受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不耐受發(fā)生率為14.6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3.66%,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13.8836,P=0.0002),具體見表1。
2.2 兩組患兒鼻管留置時間和恢復出生體質量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鼻管留置時間為(9.51±3.58)d,恢復出生體質量時間為(5.96±3.81)d;對照組患兒鼻管留置時間為(17.84±7.25)d,恢復出生體質量時間為(14.44±5.59)d。兩組患兒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早產低體質量兒指的是體質量不足2000 g、胎齡不足34周的早產嬰兒。早產低體質量兒因為腸胃功能的發(fā)育不成熟,因此在喂養(yǎng)時很容易發(fā)生不耐受現(xiàn)象,對早產兒的生存質量、生長發(fā)育均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如何給予早產低體質量兒有效護理干預,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促進其營養(yǎng)補充,加快其恢復出生體質量的時間,是醫(yī)護人員需研究的問題。當前,伴隨護理服務水平的不斷的提高,重組護理流程在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yǎng)護理中的廣泛應用,國內早產低體質量兒生存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2]。
筆者所在醫(yī)院在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兒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其具體護理措施如下,(1)非營養(yǎng)性吸允護理:即在對早產低體質量兒胃管喂養(yǎng)之前,給予患兒5~10 min的非營養(yǎng)性吸允;(2)微量泵尖端胃管喂養(yǎng)護理:即在對患兒喂養(yǎng)護理過程中,遵照醫(yī)囑,對需要實施胃管喂養(yǎng)護理的早產兒使用微量泵喂養(yǎng),將食物按照一定量與速度勻速泵入,每泵60 min,停止120 min[3]。(3)護理:早產兒喂養(yǎng)后,幫助其保持俯臥位。可使用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的早產兒專用臥墊,即一種可置放于保溫箱中,讓早產兒能夠舒適而安全地俯臥或者仰臥其上的專用臥墊。護理人員在進行早產兒護理之前,要注意保持水囊墊中的水溫度適宜,然后將水囊墊置放在專用臥墊底部的雙層布套內,再將專用臥墊放在已經早產兒專用暖箱中,同時要保障暖箱的溫度。按照早產兒身高,在占用臥墊上放置凹形小枕。早產兒喂養(yǎng)后需俯臥時,可將小枕的凹口轉向臥墊外,并將早產兒頭肩部墊高15°,使其俯臥60 min。如果早產兒需要仰臥的時候,可將小枕凹口轉向臥墊的里面[4]。(4)腹部撫摸護理:在早產兒俯臥60 min后,需要進行再次喂養(yǎng)之前,護理人員要在早產兒腹部實施5 min掌心撫摸。在實施撫摸之前,護理人員需在手掌上涂抹嬰兒潤膚油,保持手掌。在實施撫摸時,護理人員要以早產兒的臍部作為中心,從內向外依照順時針方向進行撫摸護理,且用力需柔和、均勻。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使用手指指腹,在早產兒左側的小腹部位輕輕揉按8~10 min。護理人員在撫摸開始階段,用力要輕柔,到后來可逐漸增加力度,同時要密切觀察早產兒的反應,一旦早產兒出現(xiàn)肌張力升高、苦惱或者膚色發(fā)生反應等情況,要立即停止撫摸[5]。
綜上所述,筆者所在醫(yī)院本組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兒,與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鼻管留置時間和恢復出生體質量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在喂養(yǎng)過程中不耐受發(fā)生率遠低于對照組,兩組患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蘭衛(wèi)華,鄭丹丹.護理流程重組對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yǎng)效果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32):3620-3621.
[2]鄭丹丹,吳曙粵,汪莉,等.護理流程重組對早產低體重兒喂養(yǎng)不耐受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6):524-525.
[3]張振華,黃義平,鄭愛華,等.早期綜合干預對早產低體質量兒運動及智能發(fā)育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1,29(5):488-490.
關鍵詞:早產兒;皮膚溫濕度;皮膚感染;護理干預
早產兒感染以及并發(fā)癥是引起50%以上新生兒死亡的原因,其中主要包括低出生體重這一重要的危險因素,尤其是體重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早產兒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將患兒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病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之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將初生72h之內孕周≥34w,1.5kg的早產兒納入研究范圍之內;將預計入院后48h內死亡的早產兒、先天畸形或胎兒水腫、極易發(fā)生院內感染的早產兒、因皮膚問題住院治療的早產兒排出研究范圍之內。
1.3方法 對照組:給與患兒常規(guī)擦澡方法處理。研究組:晨間沐浴時,純棉毛巾拭去患兒身上多余水漬,選取分貝在40~50下,250W功率的普通吹風機,調整適宜溫度(24℃~26℃),距患兒皮膚15~20cm褶皺處,特別是頸部、腋下、大腿根部等皮膚感染好發(fā)處進行15~20s左右的快速吹干,使用完后用酒精擦拭吹風機外表,再次備用。
1.4皮膚狀況評估 兩組患兒由專業(yè)的護理人員根據患兒的皮膚狀況進行評估和記錄,將皮膚正常,沒有皮膚干燥和皮屑計1分,皮膚干燥沒有脫屑記2分,皮膚干燥有少量脫屑記3分,皮膚干燥,同時有裂開,沒有紅斑記4分,皮膚干燥有脫屑、裂開、紅斑記5分,皮膚干燥有脫屑、裂開、紅斑、局部有滲出及結痂記6分,皮膚干燥有脫屑、裂開、身體表面>10%面積有紅斑滲出及結痂記7分,幾乎全身皮膚有紅斑和滲出記8分,皮膚上有水皰或膿皰存在記9分。
1.5評價指標 評價兩組早產兒出生后皮膚評分情況和皮膚發(fā)生感染的情況。
1.6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使用t檢驗,組間比較使用X2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早產兒皮膚狀況基線均為正常,研究組新生兒經過護理措施干預后在第1w、第2w開始出現(xiàn)比較明顯的效果,相對于對照組來說差異不顯著(P>0.05),從第3w開始到第4w研究組早產兒的皮膚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3討論
早產兒皮膚中具有屏障功能的角質層尚未發(fā)育完全,大部分早產兒在出生后2w皮膚角質層的功能才能逐漸成熟,對于孕周過小的早產兒,其皮膚功能不成熟,導致水分從皮膚丟失,因此會增加電解質失衡、脫水、體溫不穩(wěn)定的危險,其皮膚也容易發(fā)生干燥、裂開、紅斑等,正確使用護膚品可以保護其皮膚的屏障功能[3]。因早產兒免疫力低下,皮膚黏膜的防御功能不全,易受病菌侵襲,出生時皮膚、毛發(fā)沾有的血液、羊水、粘液是細菌繁殖的培養(yǎng)基,也是早產兒皮膚感染的易發(fā)因素,加之早產兒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育不成熟,體表面積相對較大,體溫調節(jié)功能差,產熱不足而散熱機會增加,體溫升降不穩(wěn)定,可過高過低,給細菌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要保護好早產兒的皮膚,最重要的就是減少皮膚感染的機率。皮膚皺褶處,特別是耳后、頸下、腋下、大腿根部更應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溫濕度差異過大,易滋生細菌,致使皮膚出現(xiàn)糜爛、感染。因此,做好早產兒皮膚護理是預防皮膚感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干預早產兒皮膚溫濕度的60例患兒中,發(fā)生皮膚感染的僅有4例,主要是由于通過使用吹風機人為改變其皮膚溫濕度,減少細菌滋生,減低皮膚感染機率,也避免了毛巾反復擦拭皮膚褶皺處可能導致的皮膚破損。其次,吹風機利用干熱空氣粒子的強制流動來傳導熱能和按摩肌膚,通過人體的經絡調節(jié)氣血運行,并改變人體局部的微氣候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可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再者,使用電吹風機直接吹拂患兒皮膚,縮短患兒暴露的時間,避免受涼。
綜上所述,使用吹風新技術護理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早產兒皮膚的溫濕度,增加皮膚屏障功能完善,減少經皮膚感染發(fā)生的幾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思蓮,趙慧,張淑靜.護理干預對預防早產兒皮膚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7): 2343-2344.
[2] 楊菊香,鄧宗華.新生兒醫(yī)院感染分析及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02,12(10): 752-753.
關鍵詞:循證護理;兒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7-144-02
0 引言
循證醫(yī)學是來自以人為基本觀察單位的,關于健康和疾病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研究結果,是可以直接用來指導臨床實踐和宏觀醫(yī)療衛(wèi)生決策的研究證據。循證護理打破了傳統(tǒng)的經驗護理模式,護士在掌握理論知識、積累護理經驗的同時,還必須提高運用證據的水平,具備較強的文獻檢索和科研結果的評價能力,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指導自己的護理措施,針對不同人群、疾病,遵循證據,有針對性的制定護理計劃,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恢復。在兒科護理中,循證護理大大轉變和完善了醫(yī)學護理模式和護理需求。循證護理通過確立問題、尋求實證、應用證據和檢測實證結果,幾個步驟進行實踐。
1 確定問題
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綜合患兒的病情,收集家屬反饋意見,結合實際情況,歸納分析循證護理中的問題。兒科各系統(tǒng)疾病中的護理中,以靜脈輸液為例,其問題主要有患兒血管細,心理恐懼,不配合護理人員,進針后回血慢,甚至無回血,家長一次穿刺成功的期待值高,以及由疾病、年齡以及家庭和社會因素等不同,患兒及家長的心理問題等。在早產兒的護理中,則主要是如何增強早產兒的生理機能,降低早產兒的死亡率。
2 查找實證
根據提出來的相關護理問題,檢索有關文獻,結合專家與患兒家屬的意見,得到與決策,經濟,臨床相關的證據,組織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收集整理并對相關資料進行評價,分析它們的真實可靠性與臨床實用性,制訂最合理有效的護理計劃,得出結論。
3 應用證據
根據實證,對所要改變的護理行為進行批判性的分析,以便于實施具體的護理措施。如,手背靜脈穿刺輸液的患兒,在穿刺時不宜握拳,止血帶宜稍緊一些,橈骨莖突、尺骨莖突及第三掌骨頭形成的乏神經三角區(qū)域為最理想的穿刺部位,同時對穿刺部位進行橫向壓揉,使其快速麻木,降低痛感。并加大進針角度,直接進針,減少皮膚損傷。拔針后采用豎壓法迅速將棉球縱向按壓血管穿刺處4min,同時壓住內外針眼,避免淤斑與血腫。近年來,留置針封管技術已相對完善,減少了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有效保護患兒血管。選用易于固定的較粗直的靜脈,并避開靜脈瓣,進行穿刺,如頭部正中,手背,耳后,肘正中,踝部等靜脈。掌握正確的穿刺手法,退針送管都要繃緊皮膚,固定血管,并有效固定留置針,用肝素液封管,緩慢輕柔推注,在推注到1/2~1/3時夾管,能有效降低堵管,減少外滲腫用及靜脈炎。應用刺激性藥物如甘露醇,先用生理鹽水滴注再封管。
在掌握最有效的技術的同時,護理人員還需重視患兒及家長心理?;純涸谶M行穿刺時會緊張害怕,護理人員可用肢體接觸,口頭語言進行交流,使其放松,使患兒產生信任,并積極鼓勵表揚,用榜樣法,意象法使其配合,對膽小的患兒,可在穿刺和拔針時,遮擋并轉移其注意力,對哭鬧,強烈拒絕的患兒,可慢慢說服,緩和處理。操作時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告知其注意事項其操作程序,得到家長心理支持,取得其信任,在良好的情緒與氣氛中,使患兒得到正面引導。
早產兒各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容易發(fā)生多種合并癥,在對早產兒進行基礎護理的同時,還需加強環(huán)境管理。溫度,躁音,光線,疼痛刺激都會影響早產兒的病情。經循證支持,護理時應盡量減少操作,減少對肢體的捆綁,在注射,吸痰或抽血時,應使其形成屈曲。用毛巾等物品作為臥具,使手腳能觸及衣物等,產生安全感,促進屈曲,增強神經行為的發(fā)展,用水枕進行頭顱的塑形,以俯臥位減少早產兒的氣道阻力。使用合理喂養(yǎng)促進大腦快速增長,保持舒適的能促進早產兒的神經行為的發(fā)展。為促進早產兒胃腸道激素的增加,使早產兒能盡早母乳喂養(yǎng),減少因早產兒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產生較為嚴重的腹脹而危及生命。通過循證支持,給予早產兒非營養(yǎng)性吸吮的安慰劑奶嘴。
對各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進行及時的治療和有針對性的康復指導,制定個體化及病情各階段的康復方案,利用計算機進行病例管理與跟蹤。鼓勵父母照顧患兒,護理人員細心,連續(xù),固定的護理,減輕家長因分離產生的焦慮,耐心解釋患兒病情,使患兒家屬消除恐懼與懷疑情緒。
4 檢測實證結果
由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進行操作,循證護理在患兒靜脈穿刺的主客觀疼痛感上均比普通護理要低得多,靜脈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達98%,實施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明顯優(yōu)于普通護理,局部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也有明顯降低,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患兒的依從性提高。在對早產兒的護理上,循證護理發(fā)生并發(fā)癥的可能性減少,大大降低了早產兒的死亡率。俯臥位因其口鼻俯于床面,容易發(fā)生窒息等危險,故實施暫不考慮。
在對各系統(tǒng)疾病的護理中,運用循證護理對患兒病情進行針對性干預,并對家長進行心理及健康教育,使病人的康復率得到提高,住院天數(shù)明顯縮短。
5 結束語
在兒科開展循證護理,有效改善了護患關系,在制定與實施方案時,考慮患兒家屬的意愿及經濟條件,形的、系統(tǒng)的、有針對性的護理意識,提高了家屬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保證了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了患兒的康復。對護理學科而言,循證護理鼓勵了護理人員參與醫(yī)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醫(yī)療中的問題,在提高護理人員的知識與科研水平,使護理人員以最科學的方法實施護理的同時,加強了醫(yī)護的協(xié)調性和科學性。循證護理已經成為醫(yī)療領域的主流,也促進了兒科護理學的發(fā)展。但由于我國循證護理起步較晚,其文獻評定多為四級,即個人經驗與非試驗性的研究,核心掌握依然不夠準備,缺少對照病例及大樣本的隨機實驗,科研論文偏少,護理人員受的教育程度不高,無法閱讀大量外國醫(yī)學論文,信息資源較為匱乏,都有待我們進一步的加強循證護理在醫(yī)學領域的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貴榮. 用“實證為基礎的護理”指導護理實踐[J]. 護士進修雜志. 2002(01)
[2] 劉林敏,朱倩,莫小葉. 循征護理在產后健康教育指導的護理體會[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2年10期
[3] 葉華,姜憲輝,李筠波. 循證護理在兒科護理實踐中的應用[J]. 當代醫(yī)學(學術版),2008,20:15-16.
[4] 裴煒娜. 循證護理在兒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 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07:782-783.
[5] 戴建建. 循證護理在預防兒科醫(yī)院感染中的應用[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05:912.
[6] 胡雁. 循證護理的理論與實踐[J]. 護士進修雜志,2010,02:99-102.
[7] 付建秋,陳曉旋. 循證護理在兒科心理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3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