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收入與消費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國目前所呈現(xiàn)出的消費需求相對不足的總體態(tài)勢,根源在于長期存在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矛盾所造成的居民消費能力的制約,即在二元經濟結構下,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明顯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按照經濟學的理論,在正常條件下,消費需求數(shù)量變化首要的受制因素是收入水平。我國居民總體消費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經濟結構導致居民收入差距過大以及由此而帶來的整體收入水平低下造成的。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與此同時,城鄉(xiāng)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水平在不斷擴大(詳見圖1、圖2)。
資料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0年)》。
圖1 全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狀況圖(1978—2009年)
資料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0年)》。
圖2 全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比【1】圖(1978—2009年)
可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收入差距就已經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城鄉(xiāng)收入曲線都在迅速上升,但城鎮(zhèn)居民收入曲線上升的速度明顯快于農村居民收入曲線上升的速度。城鄉(xiāng)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大致經歷了一個縮小-擴大-縮小-擴大的演變過程,呈現(xiàn)出階段性的態(tài)勢。
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城鄉(xiāng)差距逐步縮小。這時期,隨著的推行和農產品收購價格幾次調整提高,農業(yè)生產有了較快的恢復和發(fā)展,農民收入有了較快較大的增加,其增長速度高于城鎮(zhèn)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經濟論文,城鄉(xiāng)差距在逐步縮小。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比高達2.57,即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2.57倍。1978年以后,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到1983年,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比為1.82,是1978-1984年期間最小的一年。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擴大。這時期,我國改革的重點開始從農村轉向城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較快。而在農村,由于聯(lián)產承包制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能量釋放完畢,再加之因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上升幅度大于農產品帶來的農業(yè)貿易條件惡化、農業(yè)比較利益下降等因素的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導致城鎮(zhèn)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很快越過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速度,1985-1994年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趨于擴大,到1994年達到最高點,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比為2.86。
1995-1997年,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短期內縮小??s小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城鎮(zhèn)中下崗職工增加,他們的收入減少所致。1985年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比為2.86,到1997年縮小到2.47。1995-1997年期間,雖然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縮小,但差距仍然偏大,且沒有形成一個長期穩(wěn)定縮小的趨勢。
1998年至今,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繼續(xù)擴大。1998年的自然災害和1999年城鎮(zhèn)職工的普遍加薪是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呈繼續(xù)擴大趨勢的主要原因,且在這一時期由于教育、醫(yī)療、保障等各種福利方面的差距顯露出來,進一步拉大了城鄉(xiāng)間的收入差距。自1998年以來除了個別年份略有起伏外,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一路攀升,由1998年的2.51擴大到2001年的2.90,2007年更是上升到了3.33,為歷年之最,2009年仍保持在3.33。
二、二元經濟結構下城鄉(xiāng)居民的消費差異比較
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擴大,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階層,也因此形成了城鄉(xiāng)兩種不同的消費階層和消費市場,從而造成城鄉(xiāng)居民在消費水平、消費結構、人均消費性支出等方面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1、城鄉(xiāng)居民消費水平比較
與城鄉(xiāng)居民的收入差距相似,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的消費水平差距也經過了縮小、擴大,短暫的縮小后進一步擴大的過程。圖3表明,1978年,城鄉(xiāng)消費水平比【2】是2.9,1983、1984、1985年縮小到2.2經濟論文,1995年擴大到3.8,短暫的縮小后,1999年以來,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消費水平之比一直維持在3.6以上,2003年和2004年更是高達3.8。2009年,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為4021元,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水平為15025元,1個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水平相當于3.7個農民的消費水平。目前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相當于20世紀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大約落后15年左右。
資料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0年)》。
圖3 全國城鄉(xiāng)居民消費水平差距比率圖(1978—2009年)
2、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比較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還是農村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都呈現(xiàn)出逐步增加的趨勢。1990年農村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為585元,2008年增加到3661元,2008年比1990年農村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增加了3076元;1990年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279元,2008年增加到11243元,2008年比1990年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消費性支出增加了9964元。與此同時,我國城鄉(xiāng)居民之間的消費支出差距在擴大。1985年城鎮(zhèn)消費支出是農村消費支出的2.3倍,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點。此后,城鄉(xiāng)之間的消費支出差距逐漸加大,到2008年城鄉(xiāng)之間的支出比高達3.6,即目前我國1個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支出相當于3.6個農民的消費支出。“三個農民抵一個市民”是當前農村低消費的真實寫照。
3、城鄉(xiāng)居民消費結構比較
城鄉(xiāng)居民的消費結構差異較大。首先,城鎮(zhèn)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比農村居民相對比例小,并隨收入增加呈下降趨勢,即恩格爾系數(shù)下降,表明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已從以食品類消費為主的生存性消費加速向質量型消費過渡。其次,衣著、家庭設備用品等的支出,在城市基本趨于飽和,但因為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緩慢,而未形成新的消費熱點,當城鎮(zhèn)居民消費向空調、攝像機、家用電腦等新一代高檔耐用消費品轉移的時候,農村居民的消費仍停留在以生存為主的消費水準上。再次,城鎮(zhèn)居民用于交通通訊、文化、娛樂教育等的支出有增長趨勢,城鎮(zhèn)居民將來的消費熱點將是住房、汽車、現(xiàn)代化的通訊設備及教育,但城市新消費熱點產品在農村的消費量還相當少,農村居民耐用消費品的擁用量僅相當于城鎮(zhèn)居民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水平(見表1)。
表1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消費結構對比 單位:%
指標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7年
2009年
農村
城鎮(zhèn)
農村
城鎮(zhèn)
農村
城鎮(zhèn)
農村
城鎮(zhèn)
農村
城鎮(zhèn)
食品
58.80
54.25
58.62
50.09
49.13
39.44
43.08
36.29
41.0
36.5
衣著
7.77
13.36
6.85
13.55
5.75
10.01
6.00
10.42
5.8
10.5
居住
17.34
6.98
13.91
8.02
15.47
11.31
17.80
9.83
20.2
10.0
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
5.29
10.14
5.23
7.44
4.52
7.49
4.63
6.02
5.1
6.4
醫(yī)療保健
3.25
2.01
3.24
3.11
5.24
6.36
6.52
6.99
7.2
7.0
交通通信
1.44
1.20
2.58
5.18
5.58
8.54
10.19
13.58
10.1
13.7
教育文化
娛樂服務
5.37
11.12
7.81
9.36
11.18
13.40
9.48
13.29
8.5
12.0
其他商品
及服務
0.74
0.94
1.76
3.25
3.14
3.44
2.30
3.58
論文關鍵詞:經濟學,抽象原理舉例法概念關系圖示法,開拓思路擴展法
經濟學是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對于其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除了進行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改革外,還可從課程內容的細節(jié)入手,進行針對性的具體內容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探索。筆者在十幾年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些相關的探索實踐,針對課程不同的具體內容,探索出相應的方法,對課程原有內容及闡述方式進行補充、擴展,增加了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掌握及開拓了學生的思路。
一、抽象原理舉例法
在經濟學課程中,有許多原理都是進行純理論的抽象闡述,學生往往反映其大概意思是懂了,但有些朦朦朧朧,似懂非懂,特別希望老師聯(lián)系實際一一對應予以講解。對此類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問題,有的因教學時間關系不允許采取案例教學,有的并沒有一一對應的合適案例。對此,可采用舉例法,針對性地單獨舉例說明,即通過舉出單一事項及相關數(shù)據(jù)來進一步講解原理。
如微觀經濟部分的消費者行為理論中,關于價格效應原理,幾乎所有教材都是通過幾何圖示對這一內容進行定性的闡述。一般都是這樣的:
如圖一所示,X商品價格下降后開拓思路擴展法,設Y商品購買量不變,則X商品量可增購,新預算線為MN’;
①無差異曲線U1、原預算線MN,得均衡點E1,X消費量為X1;
②由于商品降價,消費者收入提高,預算線逆時針方向旋轉至MN’(圖是X商品降價,Y不降價),故Y商品量不變;
③先假定消費者真實收入未變,即效用水平不變,相當于畫一條與新預算線平行的預算線與原無差異線相切于E2。此時X商品消費量從0X1增至0X2,X1X2為替代效應;
④由X商品價格下降引起的消費者真實收入上升,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可上升至U2,與新預算線MN’相切于E3,商品X的消費量從0X2增至0X3,則X2X3為收入效應。
對于這一只是通過圖示進行了抽象闡述的原理,我們可采用表格式補充舉例如下:
假設有兩種商品,楊梅y和荔枝x,均為正常商品,楊梅價格為Py,需求數(shù)量為Qy,荔枝價格為Px,需求量為Qx,消費者收入為I,效用水平為U。則初始狀況1及荔枝價格Px下降后的不同狀況如下表(表一)所示:
狀況
I
楊梅
荔枝
U
E
Py
Qy
Px
Qx
1
100
10
5
10
5
U1
E1
2
100
(75)
10
5
5
5
U1
3
100
(75)
10
3
5
9
U1
E2
4
100
10
5
5
10
U2
5
100
10
3
5
14
U2
>> 中國城鎮(zhèn)居民儲蓄水平分析 中國城鎮(zhèn)居民消費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 中國城鎮(zhèn)居民嵌入式碳足跡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中國城鎮(zhèn)居民儲蓄因素的實證研究 中國城鎮(zhèn)居民收入分層及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消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中國城鎮(zhèn)居民住房銷售面積的多因素分析 中國城鎮(zhèn)居民住房消費需求彈性分析 中國城鎮(zhèn)居民 收入差距走勢分析 中國城鎮(zhèn)化水平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淺析城鎮(zhèn)居民消費水平影響因素 浙江城鎮(zhèn)居民消費水平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影響我國城鎮(zhèn)居民消費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關于城鎮(zhèn)居民體育消費水平影響因素分析 我國城鎮(zhèn)居民消費水平影響因素的計量經濟分析 中國城鎮(zhèn)居民住房消費水平合理化程度評析 中國城鎮(zhèn)居民住房消費水平與問題研究 我國城鎮(zhèn)居民文化消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中國城鎮(zhèn)居民收入的決定因素 城鎮(zhèn)居民儲蓄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② 李琮主編《西歐社會保障制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頁。
③ 周弘《福利的解析――來自歐美的啟示》,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版,第8頁。
④ T.H.Marshall, social policy, London, Hutchinson univ. library, 1965,p.7.
⑤ 韓楓《大眾媒體與鄉(xiāng)村文化福利構建》,遼寧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⑥ 呂效華《流動人口文化福利支持機制構建研究》,《理論探討》,2012年第1期。
⑦ Cultural Well-Being and Local Government Report 1: Definitions and contexts of cultural wellbeing。http://mch.govt.nz/search/site/cultural%20wellbeing,2012.
⑧ 胡象明《廣義的社會福利理論及其對公共政策的意義》,《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⑨ 同⑥。
⑩ 李占樂《現(xiàn)代城市社會福利事業(yè)的興起――變遷與模式轉換――以武漢市為個案的制度考察》,華中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B11 侯志陽、孫瓊茹《農村文化福利資本與文化福利治理》,《改革與發(fā)展》,2013年第3期。
B12 方福前、呂文慧《中國城鎮(zhèn)居民福利水平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阿馬蒂亞?森的能力方法和結構方程模型》,《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B13 Jarrod M. Haar,Dave M. Brougham :An Indigenous Model of Career Satisfaction: Exploring the Role of Workplace Cultural Wellbeing ,Soc Indic Res,2013.110:873890 .
B14 也包括在城鎮(zhèn)、城鄉(xiāng)之間的流動人口以及短時居住在城鎮(zhèn)的居民。
B15 歐文?休斯認為對于公益性部門的績效評估除了應該有關于目標的全面進展情況,或者關于財政目標的成就指標之外,還應該有關于顧客或委托人滿意程度的指標。[澳]歐文?E.休斯《公共管理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ownsfolk's Cultural Benefit Level in China:
Based upon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Opening for Free
CHEN Bo
(Research Center of National Cultural Innov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2)
日前,有媒體報道說韓國首爾大學一教授在新發(fā)表的論文《中國電視觀眾電視劇消費品位指導》中展示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高學歷高收入的中國人喜歡看美劇和日劇,低收入低學歷的人喜歡看韓劇和中國臺灣的電視劇。該論文分析說,高學歷高收入觀眾喜歡“理性和有輕”的電視劇,美劇和部分日劇便因為情節(jié)緊張、出乎意料而受到青睞;而低學歷低收入觀眾之所以愛看韓劇,是因為部分韓劇邏輯性較差,觀看時無需動腦子,可以單純的“感情發(fā)泄”。此消息一出,立即被國內各大媒體轉載和引爆,同時也讓喜歡韓劇勝過美劇的一部分國人大為驚嘆——原來自己喜歡韓國里的哭哭嘀嘀,是因為學歷和收入都太低呀!
好好地在家消遣電視劇竟然也能引發(fā)一場學歷與收入高低的PK,這讓不少網(wǎng)友吐槽,我到底該看啥?難道對電視劇的喜好已經成為高低端人群的臨界點?這是多么可怕的一道分水嶺??!
其實,眾人看到的或許只是一場美劇與韓劇的PK,藏匿在這場PK背后的卻是人心深處的一道暗影。眾所周知,韓國多是愛情戲,浪漫唯美著稱,哈韓的國人多數(shù)在內心是向往愛情并相信愛情的,從這一點上說,不管學歷和收入怎樣,至少這部分國人是善良和陽光的;美劇相對于韓劇多了一些邏輯不假,但邏輯的背后卻是無數(shù)個陰謀在累計,喜歡追美劇的國人,我們是不是該說他內心糾結缺乏陽光呢?照此類推,誰還敢說我追美劇絕不哈韓?那豈不是又要引發(fā)一場國人口水大戰(zhàn)?
是不是喜歡一部電視劇,完全取決于觀眾個人的口味,胡亂地扣上學歷和收入這兩頂大帽子,無疑讓觀眾內心蒙受陰影,在選取電視劇的時候,不小心就會想問一下自己,我收入是不是低了?我學歷是不是不夠?選擇韓劇會不會讓人笑話?自尊心強的觀眾弄不好還要當眾把喜歡的韓劇換成美劇,至于回家之后看不看另當別論,反正在人前高貴了一回,如此輪回,韓劇失去觀眾和市場,這位韓國教授又該如何向自己的國人交待?一個無知的研究把中國人誤導得不敢再看韓劇,這罪名還真是夠大的。
中國有句老話叫“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合口味就是最好的消費,高學歷的人不吃素嗎?高收入的人不愛肉嗎?完全就是沒有道理的一番PK。由此可見,不管是以學歷和收入為標準,還是以電視劇本身的屬性為標準,胡亂定義完全沒有科學道理,更是不可取的,消遣的東西就讓大家娛樂去吧,一個大學教授,你又何必那么較真呢?
關鍵詞:消費性支出 Eviews 多元回歸模型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3-220-02
一、引言
山西地處西部內陸,盡管經濟發(fā)展存在著很大制約,但是在50年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特別是黨的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地不斷深入,使山西經濟獲得了長足發(fā)展,經濟實力逐漸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費支出也隨著增加。但是在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制約經濟增長的因素逐漸顯現(xiàn)。消費、投資和凈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馬車。它們之間的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宏觀經濟效益和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前制約山西省經濟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是投資與消費比例失衡。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雖然山西省屬于內陸省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國際經濟蕭條的影響,從而使得投資和消費失衡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因此,通過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的做法就愈顯重要。因此,研究居民消費支出的影響因素以及變化趨勢對于國民經濟的長足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影響居民消費支出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消費習慣、消費環(huán)境、政策等等。通過參考相關文獻并結合山西省的實際情況,本文把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費意愿(消費性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城鎮(zhèn)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和年利率定為影響城鎮(zhèn)居民消費支出的影響因素,其中,可支配收入是影響居民消費支出最直接、最具決定性的因素。
二、原始數(shù)據(jù)
本文選取的影響山西城鎮(zhèn)居民消費支出的因素有: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費意愿、CPI和年利率。相關數(shù)據(jù)均來源于山西省統(tǒng)計年鑒,如表1所示。
三、模型建立與修正
(一)平穩(wěn)性分析
所謂時間序列的平穩(wěn)性,是指時間序列的統(tǒng)計規(guī)律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數(shù)據(jù)的平穩(wěn)性對于模型的估計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有兩列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表現(xiàn)出一致的變化趨勢即非平穩(wěn)的,即使它們沒有任何有意義的關系,但是進行回歸時也可表現(xiàn)出較高的可決系數(shù)。由于在實際中遇到的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很可能是非平穩(wěn)的,而平穩(wěn)性在計量經濟建模中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對觀測值的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進行平穩(wěn)性檢驗。
首先對人均消費性支出(Y)、人均可支配收入(X1)、消費意愿(X2)、CPI(X3)和年利率(X4)分別進行ADF單位根檢驗,通過分別觀察各個序列隨時間的走勢來確定是否需要選擇截距和趨勢,各序列的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原序列中,消費支出、可支配收入和CPI都是非平穩(wěn)序列,消費意愿和年利率的原序列是平穩(wěn)的,接下來對各個序列分別取一階差分和二階差分,并分別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的檢驗數(shù)據(jù)可知,消費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一階差分仍然不平穩(wěn),經過二階差分后,序列成為平穩(wěn)的序列;消費意愿、CPI和年利率經過一階差分后雖然序列已經平穩(wěn),但是所有變量需同階平穩(wěn),故對其進行二階差分后再檢驗其平穩(wěn)性,檢驗結論為二階差分平穩(wěn)。即人均消費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費意愿、CPI和年利率均為二階單整序列。
(二)協(xié)整檢驗
在進行時間系列分析時,傳統(tǒng)上要求所用的時間系列必須是平穩(wěn)的,即沒有隨機趨勢或確定趨勢,否則會產生“偽回歸”問題。但是,由于本文所選擇的時間序列是非平穩(wěn)的,對其進行二階差分后變成了平穩(wěn)序列,但這樣會讓我們失去總量的長期信息,而這些信息對分析問題來說又是必要的,所以用協(xié)整來解決此問題。本文所采用的協(xié)整性檢驗的方法是基于回歸殘差的協(xié)整檢驗,這種檢驗也稱單一方程的協(xié)整檢驗。
先對方程序列進行回歸,生成殘差后,對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由于輸出結果概率P=0.0847,故在=0.05水平下,殘差存在單位根,即不平穩(wěn)。再次觀察回歸方程輸出結果報表,由于變量X2(消費意愿)標準誤差較大,而且運用Eviews輸出各個變量的相關系數(shù)表,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消費意愿X2與消費支出Y的相關系數(shù)為-0.946,即二者呈負相關,但是結合現(xiàn)實生活實際情況,當消費意愿越大時,消費支出應該也隨之增大,故試圖將變量消費意愿X2刪除。
對剩余的變量Y、X1、X3、X4進行回歸生成殘差后,對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輸出結果如下圖所示:
由以上輸出結果可知,P=0.0048,ADF檢驗值為-3.157,大于臨界值,故此時殘差序列是平穩(wěn)的。因此,人均消費性支出(Y)、人均可支配收入(X1)、CPI(X3)和年利率(X4)存在協(xié)整關系。
(三)模型建立與完善
1.模型建立。設人均消費性支出(Y)、人均可支配收入(X1)、CPI(X3)和年利率(X4)的多元線性回歸為:
Y=C+β0X1+β1X3+β2X4+μi
運用最小二乘法對各系數(shù)進行估計,本文運用Eviews的回歸功能,對各序列進行線性回歸,回歸后的輸出報告如下:
回歸后的輸出結果為:
由上述報告結果可知,X3、X4沒有通過t檢驗,很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線、序列相關和異方差等問題,模型還有待于完善。
2.模型修正。
(1)多重共線性檢驗。所謂多重共線性是指線性回歸模型中的解釋變量之間由于存在精確相關關系或高度相關關系而使模型估計失真或難以估計準確,從而使得運用最小二乘法得出的估計量為無效值。
運用Eviews輸出各變量的相關系數(shù)矩陣,如表4所示。
由上表可知,各個解釋變量間的相關系數(shù)均小于0.8,故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2)序列相關檢驗。序列相關性是指隨機干擾之間不再是完全相互獨立的,而是存在某種相關性,又稱自相關,即總體回歸模型的隨機誤差項之間存在相關關系。在回歸模型的古典假定中是假設隨機誤差項是無自相關的,即在不同觀測點之間是不相關的。如果該假定不能滿足,就稱與存在自相關,即不同觀測點上的誤差項彼此相關。
若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存在自相關,就違背了線性回歸方程的古典假設,如果此時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shù)估計,將會產生嚴重后果,故需檢驗模型的自相關。在回歸方程窗口查看殘差的Q統(tǒng)計圖,如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知,殘差序列均位于虛線之內,故模型不存在序列相關。
(3)異方差。由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線和序列相關,試檢驗是否存在異方差。異方差性是為了保證回歸參數(shù)估計量具有良好的統(tǒng)計性質,經典線性回歸模型的一個重要假定是:總體回歸函數(shù)中的隨機誤差項滿足同方差性,即它們都有相同的方差。如果這一假定不滿足,則稱線性回歸模型存在異方差性。運用Eviews的BPG異方差檢驗功能來完成,由輸出結果可知,X3和X4的t值在0.05的水平下未通過檢驗,因此,方程存在異方差。
異方差的修正:用增加權重的方法來消除異方差。試選取權重w1為殘差的絕對值,再次進行回歸,此時仍沒有通過相關檢驗,換取權重w2為殘差的平方,再次進行回歸,此時通過了相關檢驗,解釋變量的t值均達到了理想水平,P值在0.05的水平下也通過了檢驗,異方差現(xiàn)象消除,模型得到了修正。
四、模型最終完善結果
由Eviews模型輸出結果,可得出均消費性支出(Y)、人均可支配收入(X1)、CPI(X3)和年利率(X4)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Y=0.609X1+1212.5X3-2657.9X4+924.3
由模型輸出結果可知,該模型的可決系數(shù)R2=0.999,F(xiàn)值為6570,模型擬合度較高,年利率(X4)前面的系數(shù)為負值,這與經濟意義是一致的,當年利率上升時,居民儲蓄的意愿會比沒上升時強烈,從而消費支出所占的比重會有所下降??捎脕磉M行城鎮(zhèn)居民消費性支出的預測。
參考文獻:
1.鄧鵬翔.基于多社會經濟因素的地鐵出行需求研究[D].中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劉春玉.網(wǎng)絡視角的集群企業(yè)二元式創(chuàng)新研究——以煙臺汽車產業(yè)集群為例[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張曉峒.計量經濟學基礎[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4.劉亮.中國資本外逃問題研究——對1982-2005年數(shù)據(jù)的實證檢驗[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5.蘇林森.媒介消費和宏觀經濟的關系研究——基于美國和中國的時間序列分析(相對常數(shù)原則的檢驗與創(chuàng)新)[D].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上帝創(chuàng)造經濟世界的各種規(guī)律,似乎只是為了和經濟學家們開個玩笑,讓他們白費力氣。在經濟學領域,人們描述和預測經濟世界的能力只是在1800年前后達到頂峰。工業(yè)革命后,利用經濟模型來預測各國、各地收入和財富差異的能力越來越差。經濟學變得更專業(yè)化。不斷深化的研究生教育,培養(yǎng)了大批對復雜的經濟模型和統(tǒng)計方法了如指掌的高水平經濟學家。但是,自工業(yè)革命以來,我們陷入了一個陌生的新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華麗的經濟學理論在回答普通人提出的經濟學問題――為什么有些國家富有而另一些國家貧窮?將來世界各國的經濟是否都能很好地增長――時幾乎沒有說服力。
我們的經濟世界被各種經濟學雜志的論文和著作包圍,這些論文和書籍不但沒有讓我們對事物有更清楚的了解,反而更糊涂了。這些論文和書籍所構建的經濟史,基本上沒有遵循經濟學的主要原理。在歷史的洪流中,經濟生活的推動力――地理、科技和勞動力效率――似乎與日常經濟問題脫節(jié)了。
歷史證明,西方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并不能給仍在貧困線掙扎的國家提供多少啟示。世界上并沒有能保證經濟持續(xù)增長的靈藥,而復雜的經濟改革也不能保證貧窮國家的經濟能夠復蘇。事實證明,即便直接的經濟援助也并不一定能促進經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實施的能使某些第三世界國家受益的惟一政策,就是對移民開放。
另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事情是,世界大部分地區(qū)人口福利的增長――兒童死亡率下降、成年人壽命周期延長、收入分配不均現(xiàn)象減少――并沒使我們比祖先更快樂。盡管我強調過,在如今這個時代,收入是影響我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收入并沒有給我們帶來多少快樂。
要證明上述觀點很簡單。我們可以對各國國民發(fā)放調查問卷,直接問他們有多快樂或者對現(xiàn)有生活狀態(tài)的滿意程度。盡管這種方法看似非?;闹?、原始,但除此之外,還能用什么方法衡量快樂呢?就單個國家而言,這種問卷的回答都與各種快樂的特征緊密相關。就所有國家而言,收入和快樂程度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在國家層面上,快樂程度和收入水平之間只有一點細微的聯(lián)系。
為什么高收入并不能在長期內給各國帶來更高的幸福程度?人們作了大量探討。對此,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人們的幸福程度不是取決于收入的絕對水平,而是相對于參照群體而言的相對水平,相對收入是決定人們快樂程度的關鍵因素。很可能我們生來就不會知足常樂,而總是與身邊的人攀比,只有自己做得更好時才會感到快樂。那些知足常樂的人,早在馬爾薩斯時代就被淘汰了。
這是否意味著,過去幾千年來,科技的巨大進步以及由此帶來的人均收入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沒有任何意義呢?羅伯特?弗蘭克提出,由于高收入和高消費所帶來的快樂程度的增長,是以競爭中失敗者的幸福損失為代價的,在所有國家提高收入水平的努力,都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因此,應該對在社會地位的競爭中取得勝利的富有者課以重稅,以減少這種成本巨大的社會行為。但是,目前關于幸福程度的研究并不能給這種政策建議提供支持。加大富人的稅收負擔,可能會減少收入分配不均的現(xiàn)象,但并不會提高社會整體的幸福程度。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jù),才能證明收入分配更平均的國家總體上幸福程度更高。
不過,關于幸福程度的研究,研究者發(fā)現(xiàn)當今世界的稅收政策和馬爾薩斯時期比較相似。在馬爾薩斯時代,征稅以滿足統(tǒng)治者奢華的生活方式并沒有特別巨大的社會成本。關于幸福程度的研究表明,在現(xiàn)代社會也存在上述現(xiàn)象――如果我們很注重科學研究、太空開發(fā)、公共藝術、高品質建筑等公共品,那么,無論經濟成本多么巨大,我們還是應該通過征稅來為其籌集資金。盡管我們的物質消費會因此減少,我們的幸福程度卻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數(shù)學小論文300字【1】2010年上海世博盛會在上海舉行,截止8月14上午10點12分左右世博會參觀人數(shù)已經突破4000萬人次,有望創(chuàng)下世博會歷史的最高紀錄。
自8月12日至8月14日,上海市最高氣溫已連續(xù)三天超過39℃,截至今天10時,世博園區(qū)溫度達37℃。由于天氣炎熱,這周的人數(shù)明顯下降。
在世博會參觀,紀念品和餐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參加世博會預計人數(shù)7000萬人中有60%在會場內用餐一次,如果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則餐飲收入為7.8億元人民幣;估計參觀者90%會在會場內飲用飲料,以平均每人消費10元計算,飲料費收入為3.9億元人民幣。估計30%的參觀者會在會場內購買旅游紀念品,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紀念品銷售額達3.9億元。綜合各項,餐飲、旅游紀念品等的直接銷售收入將接近15億元。
??!真沒有想到這次上海世博會能吸引這么多游客!
6年級數(shù)學小論文【2】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shù)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我現(xiàn)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后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shù)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shù)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么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
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shù)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6年級數(shù)學小論文【3】火柴棒到處可見,用它來做游戲,簡便易行,妙趣橫生.而游戲時,你必須認真思考,探索規(guī)律,因此被人們公認是一項有利于訓練思維,增長智慧的益智游戲.
暑假里,我閑著沒事干,隨手打開書櫥,拿了幾十本我哥哥那時候的奧數(shù)書,要知道,我哥哥那時候特別酷愛數(shù)學,其中有一本名叫《神奇的火柴棒》里面都是讓我們思考關于火柴棒的一系列題目,我翻開第一頁,一道火柴棒的題目映入我的眼簾,上面寫著一道題目17+41+1=72,要求只移動一根使火柴棒的等式成立.
伴隨著新世紀信息技術的普及,手機作為現(xiàn)代社會便捷的通信工具,邁著堅定的步伐
走進了大學生消費群體。
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
對電子產品有著尤其旺盛的精力和熱
情,手機、電腦、
MP3
已成為許多當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三大裝備。調查顯示,手機在目
前校園中的普及率高達
80%
;由于聯(lián)系工作的需要
,
手機在畢業(yè)班的普及率甚至接近
100%
。
面對如此之高的手機普及率,
我們作為手機使用的個體,
想了解群體對手機的使用情況,
占
月生活費支出的比例是多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是否受年級、性別、
話費價格等因素的影
響等等,于是我們小組三人設計了這次關于手機月消費與影響因素的課題研究。
二、問卷設計
本文是計量經濟學的課程論文,
所以模型中要求有很多能夠量化的信息,
即要求獲得很
多數(shù)據(jù)。
結合我們的論文題目——手機話費,
我們開始時想了很多跟數(shù)據(jù)有關的問題,
比如
家庭收入、
月生活費、
通訊錄人數(shù)等等,
但最終排除掉影響不大的因素后還剩下家庭收入和
月生活費。
由于家庭收入和學生月生活費存在線性相關,
所以在設計問卷時就只選取了和話
費關系最緊密的月生活費這一能夠量化的問題,再加入其它定性的問題即構成了這張問卷。
由于問卷中有個別題目涉及個人及家庭隱私,
所以我們的問卷一律采用匿名形式。
問卷
的問題包含:性別、年級、手機月話費、個人月生活費、手機卡種類、主要聯(lián)系人、主要聯(lián)
系方式、對話費標準的滿意程度等若干項。問卷見附錄一。
三、問卷實施
考慮到實施的方便性以及大學之間的相似性,我們的問卷全部對林大的學生發(fā)放。
在進行實際調查前,
我們進行了一次小范圍的預調查。
其中手機月話費和月生活費兩題
原本為選項題。
但經過預調查,
發(fā)現(xiàn)僅靠選項答題不能獲得令我們滿意的數(shù)據(jù),
于是我們把
問卷的這兩道題改為自填式問題。
為了調查手機話費在男女生以及不同年級大學生之間的差異,
我們采用了分層抽樣方式
發(fā)放問卷,
具體方式為大一到大四每年級男女生各
10
名,
總共
80
份問卷。
由于回收過程中
有遺漏及廢棄問卷,
為了保證樣本的質量,我們一共發(fā)放了
93
份問卷,
收回
80
份。
論文摘要:藝術的發(fā)展需要豐厚的物質基礎,電影業(yè)的發(fā)展離不了商業(yè)支撐。植入式廣告的加入,無疑會減少資金壓力,降低票房風險,這讓電影人沒有了拒絕的理由。在商業(yè)化的推動下,電影又有新的任務一刊播廣告,尤其是植入式廣告,成了最搶眼的話題。對電影受眾的分布特點進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當代電影的廣告?zhèn)鞑ゲ呗?,探索電影植入廣告如何獲得最佳的稍售效果和傳播效果。
一、電影的受眾群分析
《中國電影觀眾測量與評估》研究項目將調查對象分為電影觀眾(一年內看過電影的受訪者)和非電影觀眾(一年內沒有看過電影的受訪者)兩類。從結構上看,電影觀眾和非電影觀眾在個人收入、家庭收入、教育程度以及職業(yè)類別等與消費力水平密切相關的指標上存在著較大差異,電影觀眾具有更高的收入、教育程度和更為高端的職業(yè)類別。電影觀眾在1-1499元個人收入段和0-3499元家庭收入段的比例要明顯低于非電影觀眾,在元以上個人收入段和元以上家庭收入段的比例則要明顯高于非電影觀眾。更高的個人收入和更高的家庭收入,這是電影觀眾區(qū)別于非電影觀眾的明顯特征。從職業(yè)類別卜看,電影觀眾中技術人員/專業(yè)人士/科教文衛(wèi)觀眾以及學生的比例明顯高于非觀眾,工業(yè)、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自由職業(yè)/個體從業(yè)者以及家庭主婦的非觀眾比例均略高于觀眾比例。技術人員/專業(yè)人士/科教文衛(wèi)觀眾是時尚和高科技產品的消費引導者和主力軍,1524歲的學生則是未來的消費主流,對于此類產品的廣告投放來說,這兩類人群都是有著強勁消費能力或消費潛力的目標人群。wWW.133229.CoM電影觀眾在個人收入等與消費力相關的指標上明顯高于非觀眾,這一特點使得電影媒體的受眾人數(shù)雖不多,但對于目標人群確定為高端受眾的產品來說,不失為廣告精準投放的理想選擇。
二、植入式廣告的營銷傳播策略
植入式廣告的加入,無疑會減少資金壓力,降低票房風險,這讓電影人沒有了拒絕的理由。從另一方面看由于各種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媒,體廣告,如報紙、雜志、廣播等對受眾造成一定程度的“感官疲勞”,傳統(tǒng)思維觀念支持下的廣告運作方式及其廣告業(yè)的發(fā)展也面臨巨大困難,遠不能滿足現(xiàn)代廣告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和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以電影為媒介的植入式廣告遂應運而生,有效地緩和了現(xiàn)代廣告業(yè)的窘境。廣告宣傳需要電影,電影的發(fā)展也離不開廣告。從辯證的角度看,矛盾的雙方如果存在對立,則必然會有統(tǒng)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