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個人網絡研修總結范文

個人網絡研修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個人網絡研修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個人網絡研修總結

第1篇:個人網絡研修總結范文

一、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如:解決問題教學如何創(chuàng)設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合作學習如何做到恰當的時間利用等。使自己在師德修養(yǎng)、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后從事數學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yōu)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二、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yè)成長。要以這次國培研修培訓為契機,繼續(xù)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收集課程資源信息,認真向課程專家團隊和同行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業(yè)務素質,以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通過這次國培研修,在我的頭腦中進一步確立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堅信只要堅持搞好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以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為支撐,進一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可以實現學生的素養(yǎng)發(fā)展和教學成績的雙贏。

第2篇:個人網絡研修總結范文

未來教育,唱主角的不再只是取決于教育信息和教育產品,而是人;未來的教育組織關系、教學關系也將與今天不同,將出現微組織化、個性化、特色化,甚至未來一多半的教育教學也將是多元化的。這些新型的教學組織關系需要人脈教學網絡將其“鏈接”。從課堂教學個性化、特色化角度看,教學信息永遠都是不對稱的,更何況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自媒體教學研修時代雖然已經來臨,但它在網絡媒體方面內容傳播的影響已經成為話語權的一極。因此,在個性化的自媒體地理教學研修中,只有找到有用的教育信息,才能創(chuàng)造出價值。1.通過“在線學習”形式,形成多維立體的學習聲納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人員的限制,只要有一臺電腦,并且能夠上網,就可以開展泛意義性質的網絡學習、交流,整理相關信息資源。2.通過多方信息整理、加工,融合自己的觀點、想法,將外部信息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并發(fā)現教育自為的道路。3.廣泛的閱讀量以及實際操作經驗沉淀后經整理形成自己風格的內容。自媒體教學個性化研修的發(fā)展是網絡教育的一個新高度,它高于網絡培訓機構、高于普通的網絡教研會議等簡單形式,可以在研修者的親力親為中形成個性化的網絡自我研修教育和教學交流的旗艦。4.具有“自組織”“自學習”“自凈化”“自提升”的功能。即在評論、轉發(fā)教學資源或教學信息時,能夠更理性、更謹慎;或者是對網友的資源、觀點進行質疑、辟謠,當然也包括對科學知識正確認識的事實澄清。自媒體個性化地理教學研修包括但不限于個人微博、個人日志、個人主頁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托管平臺是美國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國的Qzone、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人人網、微信公眾平臺、皮皮精靈等。網上海量的資源、公開課,更是讓我們接觸到不一樣的課堂。常言道,要讓自己的地里不長雜草,那就要種上莊稼,并且勤加管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產力,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二、自媒體個性化地理研修的形式與應用

教師教學自媒體研修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自媒體能提高教師教學實踐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個性化品牌的認知度和教學品牌的信度與忠誠度,其終極目標是幫助教師建立自己的“教學粉絲”,并為目標學生提供特色化的教與學服務和優(yōu)質化的教學產品,從而打造教師自身的核心教學競爭力。教師教學的自媒體研修拼的是教學品牌,是教學個性化教學品牌的信度和學生學習的忠誠度、美譽度。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推廣和實施,一線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品牌的打造顯得加倍重視,因為隨著教學質量化、均衡化、優(yōu)質化、多樣化需求的逐漸滿足,教師課堂教學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凸顯,通過教師個性化教學品牌溢價效應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會使教師自己的從業(yè)口碑廣為傳播,從而在其教學品牌的信度和忠誠度上具備更多的話語權。質量化是教學發(fā)展的必然和應然,教師要想高效拓展自己的課堂教學品牌渠道,必須擁有自己的教學“粉絲”,這就像“蘋果”之于“果粉”,“小米”之于“米粉”一樣,教師與自己的課堂學習粉絲“同呼吸共命運”時代,已經成為教師教學創(chuàng)造個性化品牌的必由之路。

(一)自媒體地理教學思想研修當下,中學地理教師聚在一起開展教研活動時,主要交流的已不再是“我是怎樣教地理的”“今后應該如何改進地理教法”等內容,取而代之的是“學生是怎樣學地理”的話題。因此,地理教師教學實踐專業(yè)化成長需要漸進式形成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學思想,并把這種自媒體研修理念轉化到自己的教學行動中,融匯于自己的備課、說課、上課、作業(yè)設計、試題評析,以及地理課題研究、地理教科研活動中。教師是學??茖W發(fā)展的第一要素,是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潛力和實力所在。盡管課堂教學的臉面應該是一件藝術品,但支撐課堂教學內涵的仍然應該是大腦,也就是課堂教學的科學規(guī)律和教師的教學理性。以地理教師教學實踐專業(yè)化的自媒體研訓培育和個性化專業(yè)發(fā)展為本的現代教學理論學習研修,對于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地理新課程,全面落實地理課程改革的目標,切實提高地理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地理教師個性化專業(yè)成長和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形成地理教師個性化、專業(yè)化、特質化的教育教學特色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教學理論是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積淀,是教學實踐的行動指南,是教師教學實踐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基礎和根基。所謂的教學實踐專業(yè)化,就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過程之中,利用自己的個人品德、職業(yè)道德、學識學養(yǎng)、教學基本理論、教學實踐活動,以及學校的特色校園文化氛圍等來影響學生群體化、個性化、特色化成長的專業(yè)理念、態(tài)度和能力水平等。這里的教師教學實踐專業(yè)化,是從教學一線教師的個案研究中提煉出來的,是教師教學專業(yè)實踐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有鑒于此,筆者除在新華書店購買《小組合作教學》《中小學有效教學導論》《課程文化》《課程管理》等新教學理論著作進行理論學習“充電”外,還憑借網絡電子書報的強大平臺,積極鏈接一些教育大家、名家的博客,如朱永新論新教育、李鎮(zhèn)西的博客等,實時學習新教育理論思想,并應用于自己的地理教學之中。在自媒體地理教學思想研修中,要積極開展自媒體自助式“五學”:“專家引領學”“課題研究學”“帶著問題學”“同伴互助學”“上網‘淘寶’學”。初步形成一套具有個性化研修特色的“理念研修——專家引領——聯合助學——行動實踐——同伴互動——研修反芻——成果彰顯——群體共振(進)”的地理教學思想研修運營機制;同時,形成地理教師特色化、個性化、優(yōu)質化成長的“四個一”地理教學思想研修模式:一個好的成長定位,正確樹立自我研修進步的標桿;一個好的課題,用于個體研修的抓手,課題要對地理教育教學起到“能引領、有內涵、成體系”的促進作用;一個好的自媒體地理教學理論研修成長網絡,為地理教師自媒體個性化研修、幸福成長助力;一個好的自媒體教學理論研修氛圍,以營造優(yōu)良的自媒體地理教學理論進步平臺,為有志于成“名”成“家”的青年地理教師助威鼓勁、搖旗吶喊。

(二)自媒體集群式(團隊式)研修自媒體集群式研修,也稱團隊式研修,即個人研修者依托一個或多個固定的地理網絡研修團隊的集體智慧力量,研修者參與其中,或網絡展示自己的地理教學課件,或集體研修某一個地理課題,或就大家共同感興趣的開學地理第一課進行磋商,或就一個具體的地圖教學問題展開研討等形式的研修。這種團隊式研修,可以讓研修者獲得自己需要的教學技能技巧。如星韻地理群中,江蘇常州一中李萬龍教授的“幸福地理”和電子白板技術、山東省淄博市臨淄中學李斌老師的“戶外活動與地理”、河南省鄭州市四十七中趙偉杰老師的“高中地理室外探究活動課”、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徐艷老師的“以礦石為載體的中學地理社團建設探索”、江蘇省溧陽教研室賀丹君老師的“基于學生差異的教學微設計”培訓等;四川鐘天平老師的“Word地理畫圖群”面向全國地理教師的Word制圖技術動畫模擬輔導;藍月亮YY頻道約請全國著名的地理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對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術、技能培訓,全國高考地理試卷的“十大好題、十大差題”講座、交流并獲得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學地理教學參考》雜志的青睞刊載;同時YY頻道組織的2014高考試題風云榜“經典、困惑”評選獲得教育部中國教師發(fā)展基金會主辦的《教學考試》的鼎力支持并刊載;中教網地理官方群以安徽淮南二中劉登宇老師為龍頭開展全國地理高考試卷的評析系列講座受到青年地理教師的熱愛;星韻地理學堂約請華東師范大學附中馮丹老師、華中師大一附中初中部陳麗娟老師、人教社編審丁堯清、湖北省特級教師程良安、福建省福鼎六中陳競宇、安徽省淮南五中孫峰等就學生社團、地理八年級教材解讀、微課視頻的分段播放技術、中學地理課堂游戲的開發(fā)與設計、地理與生活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訪談節(jié)目,都有千余地理教師的積極參與、追隨、發(fā)問、交流和捧場,并且這種形式的培訓和訪談都有極強的地理教育教學“”“吸睛”磁力場作用,很受全國地理教師的喜歡。而這種培訓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教育行政培訓的空白。

(三)自媒體個性化(特色性)研修1.參加網絡在線學習課程如筆者參加的“江蘇在線學習”,就可以不受時間、地點、人員的限制,只要你有一臺電腦,且能上網,你就可以隨時上網學習。“江蘇學習在線”學習內容新穎、豐富,有16000多門課程,包括工作、生活、修養(yǎng)等方面,你不妨去“江蘇學習在線”進行注冊,然后進行實名認證,嘗試看看,說不定你對它會感興趣?!叭私叹W地理”以其深厚的地理教育教學理念、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案例等,引領著全國中小學地理教師的教學實踐專業(yè)發(fā)展。網站里有面向教師的“同步教學資源、教材培訓、教學園地、高考專欄、個人專輯、專題探討和地理學會”欄目,內容豐富,極大地補充了教材以外的地理信息,對教師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的開展幫助斐然;有面向學生的“同步學習資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qū)域地理、學生作品、地理人物、學習指導、解題指南、復習指導”欄目,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豐富學習內容,提升地理科學素養(yǎng)。更值得一提的是,網站自辦的“高中地理E刊”“初中地理E刊”,匯聚了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證案例、課件、動畫、教學感悟等,極大地豐富了地理教師課堂教學內外的“案例式”自主研修的內容,這種在線式的網絡研修,既有教師個性化教學成果的展示,又有教師共性教學的需求,圖文并茂,動態(tài)生成,深得廣大一線地理教師的喜愛,“E刊”鼓勵教師參與其中,積極分享自己的地理教學成果,并汲取他人的教學經驗得失,“品味”地理教育教學“味道”。2.自媒體地理教學隨筆、散記撰寫梯度開發(fā)理論告訴我們,由于教學者的經歷、受教育程度、對事物認識視角的不同等,人們所需要的知識階層亦有所差異。但是人們都有一種積極而旺盛的理論思想渴求,那就是希望獲得地理新教育理念的引導,并指導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學實踐行動。于是,一部分地理教師就在網絡里開辟自己的博客、建立自己的網頁,把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學實踐所做、所得、所思、所悟、所感等變成“網絡鉛字”分享給網友。在互聯網上,我們的每一個教學研討賬號,都像一個小小的新媒體。我們就教育教學中的感悟、困惑等發(fā)帖子、轉微博、評新聞……我們的信息、觀點、態(tài)度便匯入了互聯網的比特之海。在教師教學研修中的自媒體——自我的小媒體,在全球數億網民、數億微博的努力之下,煥發(fā)出巨大能量。如王樹聲名師工作室、常州市李萬龍地理名教師工作室、靖江市嚴俠華名師工作室、蘇州市蔡明濕地文化研究、揚州市朱雪梅名師工作室、常熟名師大俠沈國明、南粵女俠馮丹、滬“大地之鷹”王亞東、寫在人生邊上的孫德勤、一支筆魯愛華、福建漣水陳立新博客、淮南朱慶龍、甘肅康慶琪、瓜山居士楊清、常熟一哥邵俊峰、龍城帥哥胡星榮、鎮(zhèn)江才俊田宏文、河南李新運、prezi壇主司林剛和陽兆衛(wèi)、風靡全國的“小蘋果、大中國”之四川羅春等,他們都是有思考力、有創(chuàng)造力、有執(zhí)行力、有影響力的中學地理教學大佬、新俊,他們是全國地理教師的楷模,他們以自己優(yōu)秀的地理人生行動和理念感悟引領著青年地理教師的教學實踐專業(yè)化成長。

(四)交互式濡染性(交叉式)研修在地理教學的新自媒體時代,我們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教學者,人人都是科學知識的傳播者。這種媒介基礎憑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自由度顯著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專業(yè)化發(fā)展及教學傳媒生態(tài)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網上有許多熱情的教師,他們寫博客、建群、開講座、做課堂等,做教育公益,指導一切愿意學習的教師。網絡既是學習平臺,又是展示平臺。記錄點滴感悟,和廣大網友進行思維碰撞。網絡,讓我們發(fā)現自己,發(fā)現同行者??鄲灒恢皇俏易约?;快樂,你有,我也有。自媒體個性化教學網絡研修,讓我看到前進的方向,走在前進的路上。它既有自己的主動選擇,又有團體的無言督促。如藍月亮中學地理教研YY頻道中的陳國祥老師就在與廣大青年地理教師的交流中用先進的地理教育教學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理念引導青年才俊們去思考自己的備課、上課、教學反思等;內蒙古白絮飛教授以案例教學理論引導青年地理教師進行有效教學備課設計;吉林楊劍老師用先進的教學課件設計思想指引著青年地理教師的個性化自媒體研修方向;常州五中的胡星榮老師以其扎實的地理基本功競賽業(yè)績和理念與青年地理教師們交流競賽心得;四川王智勇老師用實例地圖融匯于自己的地理教學實踐等等。

(五)實戰(zhàn)性自媒體研修在自媒體個性化地理教師網絡研修活動中,在地理教師QQ群、博客群里,地理教師可以充分感受地理教師成長性教學研修的“新空氣”。大家以地理教科研論壇研修為互動平臺,盡情地在虛擬網絡世界里對地理教學,或者就一節(jié)地理課、一個地理觀點進行討論,發(fā)表充滿“地理味道”的個人見解,以弘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網絡研修新風尚。網上集體備課時,共享無極化網絡資源。由于新教材需要教師對新課標有較深的理解力和吃透力,教師們對新教材的備課產生或多或少的疑惑。于是,這些地理教師依托自媒體網絡,本著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精神,實行“主備人上傳個人備課案例,組內同學科評議切磋,做到‘三統(tǒng)一’,即學單元‘主體’,學重難點,學進度,并最終形成電子個案共享”備課方法。大家在網絡集體備課時,就怎樣使地理教學更有“地理味道”制訂了各種不同形式的電子教案范例,并留出電子教案紙張的一部分作為其他教師個性化教案的補充,以適合自己的地理教學風格與學生的實際。網上論壇里,交流相互間的問題與思考。地理教師創(chuàng)設具有“地理味道”的網絡論壇活動時,大家分別在BBS里開設不同的網絡研修主題,采用回帖或跟帖的方式在網絡中進行對話和交流互動。研修活動分兩種形式開展:一種是對共性問題,每次由主研教師提出一個最近的研修專題,大家通過網絡課堂積極開展諸如“動態(tài)地理課堂問題生成研究”“二氧化碳的是是非非”“為什么在內陸城市的夏季經??梢浴春!钡妊行藁顒?并通過網絡進行地理課堂“會診”;另一種是在“斑竹”的帶領下,大家在新浪、百度等網上注冊博客,實現智慧共享。同時共同自覺抵制和屏蔽網絡流言蜚語,凈化地理網絡教學研修空間。網絡平臺中,切磋教學課錄制成視頻,共同剖析著自己的“經典”案例。在自媒體個性化地理教學研修中,通過語音視頻方式為自媒體個性化地理教學研修者用戶提供個性化“內容流”服務,自覺過濾掉教學品牌渠道拓展中的冗余環(huán)節(jié),讓自媒體個性化地理教學研修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發(fā)揮。如2014年7-8月間的“臺風為何扎堆來?”問題,大家經過網絡檢索、研討后發(fā)現,歷史上亞太地區(qū)10天內3個臺風連續(xù)登陸的情況的確少見,但今年的七八月份是西北太平洋臺風生成的高峰期,所以也不算太奇怪。利用周末或假期,犧牲休息時間,有組織地參與QQ網聊,進行交流,碰撞思想。如2014年8月2-3日,筆者等眾多地理教師在星韻地理QQ空間中集體參與了由重慶市地理學會、星韻地理和重慶市楊家坪中學共同舉辦的“山城論道:2014年星韻地理年會”的互動,聆聽了王建力、楊華、李萬龍、馮丹等教授、名師的前沿講座,分享了“長江口口”等星韻網友的精彩視頻報告等。

第3篇:個人網絡研修總結范文

1、進一步落實并修訂《*區(qū)教學管理規(guī)范》,狠抓教學常規(guī)管理、常態(tài)教學、常態(tài)教研活動。規(guī)范教學管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使課程管理常態(tài)化。在做好常規(guī)教研活動的同時,要抓好學校的主題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2、作好教材培訓工作,幫助教師吃透教材、深挖教材,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3、深入落實集體備課制度,抓好新課程備課研討會。每學期開學初都要舉行以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為主要內容的互動交流式學科新課程集體備課活動。以此為平臺,促使教師養(yǎng)成教材研究常態(tài)化、深度化的習慣。

4、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以課例為載體,采用重點課例剖析法對典型課進行系統(tǒng)、精細的研究,圍繞“真誠、深刻、精致”積極探索,努力構建出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5、開展以實施有效教學和常規(guī)教學為主題的校本教研。以教研組為依托,以落實課標用好教材為基礎,以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為重點,讓教師立足實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不斷反思。利用同課異構、主題研究課、教師之間聽常態(tài)課、觀看名師課、人人上一節(jié)亮點課等校本研修手段,濃化研究氛圍,提高教學水平。

6、扎實開展聯片教研。充分發(fā)揮兼職教研員和聯片教研組長的作用,在聯片校范圍內的每一所學校至少開展一次聯片教研活動。

7、搭建平臺,組織開展好各種教學比賽。有:教師基本功比賽、優(yōu)質課評比、優(yōu)秀教案評比、校園歌曲比賽等。

8、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網上教研的研究。借鑒遠程教育研修的有效方式,通過學科教研網頁進行網上集體備課、在線觀課、評課等活動,以增強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9.做好*年教學評估工作,把著眼點和落腳點放在總結經驗、發(fā)現問題、研究對策、發(fā)展提高上,把評估與學習相結合,評估與指導相結合。

10.發(fā)揮兼職教研員的輻射作用,在教研服務中心的組織協(xié)調下,在區(qū)域內或在聯片校中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二、科研工作

以解決現實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重點,以應用研究為主,以“面向實際,面向學生,面向一線”為工作方針,全面開展好教育科研工作。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教科研工作的中心,抓住課程改革這條主線,堅持教育創(chuàng)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創(chuàng)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1、加強隊伍建設完善教育科研網絡

(1)加強二級管理職能。

全區(qū)教育科研實行區(qū)、校二級管理。

區(qū)教育科研室是全區(qū)教育科研中心,負責對全區(qū)教育科研的統(tǒng)一規(guī)劃、組織、指導和立項研究、評審驗收等管理工作;組織對優(yōu)秀科研成果和教改經驗的總結、鑒定、評獎和推廣運用;開展教育決策咨詢;加強研究隊伍建設和基地建設;組織立項研究解決我區(qū)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重大理論與實際問題,促進全區(qū)教育改革和發(fā)展。

學校是教育科研的基地,既要接受市區(qū)級科研部門的指導,承擔區(qū)下達的教育科研任務,負責具體的實施與管理;又要負責對本校教育科研的規(guī)劃和組織,并立項解決對本校有重大現實意義的課題,提高辦學效益。

(2)提高隊伍研究水平

力爭建立一支政治、業(yè)務素質好,研究水平高,組織能力強,一專多能,德才兼?zhèn)涞膶!⒓?、群相結合的研究隊伍,充分發(fā)揮這支隊伍的骨干作用,發(fā)揮其研究、組織和教育科研的職責。

2、加強課題研究深化教育改革

堅持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帶動教研、促進教改;選準突破口,推進整體改革。繼續(xù)開展健康心理生活實驗研究工作,扎實開展教師個人課題研究活動。每位教研員、教師都要樹立小課題意識,從工作實踐中尋找研究內容,切實解決自己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促進科研與教研的有機結合,突出教育科研工作的實效性。教研員要幫助、指導已立項的教師開展扎實有效的研究,解決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困難,推廣教師的研究成果。

3、大力開展校本研究,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新課程

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校本教研制度,加強校本教研工作,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組織和支持教師密切結合教學實踐開展富有針對性的教學研究,扎實有效地推進校本教研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有計劃地開展聯片教研活動。創(chuàng)新教育實驗研究要有新的突破。

4、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效益

科研領先,常規(guī)壓陣,向管理要質量。要把課堂教學的管理與指導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和主陣地,以《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guī)范化的研究》課題研究為依托,探索我區(qū)常規(guī)教學及管理的特點、規(guī)律和提高常規(guī)教學與管理效益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推廣常規(guī)教學及管理的成功經驗,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學效益。

5、加強課題管理,確保研究質量

我區(qū)共有國家教育學會課題1項、省教育學會課題15項,心理健康教育項目校課題12項,創(chuàng)新基地校課題9項,個人課題64項。加強對課題研究的指導與服務,確保課題研究質量,以便順利結題。

工作要點:

1.各校上交已立項課題研究各月活動安排。

2.各校及時上交國家、省、市級課題資料備案。

3.到學校了解課題研究情況。

4.參加秦皇島市教育科研檔案管理現場會。

5.開展課題成果推廣活動。

6.編撰《*教育》第六期、第七期。

7.舉辦第五屆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檢測暨第六屆學生手腦奧林匹克創(chuàng)新競賽。

8.《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規(guī)范化研究》階段小結。

三、師訓工作

以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能力為目標,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突出培訓工作時代性、創(chuàng)造性、實效性,促進全體教師更新教師教育思想觀念,更新知識能力結構,提高綜合素質,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提高自我發(fā)展能力,建設一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1.培訓目標

面向全體教師,突出青年教師,重點培訓骨干教師,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以提高我區(qū)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核心建設,不斷推進教師培訓方法的改革,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良、善于從事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隊伍。

2.培訓內容

(1)現代教育理論學習與實踐:現代教育理論研修,教育思想與學科教學藝術研究(2)學科前沿知識與綜合知識:學科研究成果及發(fā)展趨勢綜述,現代科技與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等;(3)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技術運用、計算機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理論與實踐,信息技術等;(4)教育科學研究:教育科研課題立項、研究結題與成果鑒定等教育研究專題;(5)走出校門組織教師外出參觀考察開擴視野,增長知識,借鑒經驗;(6)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技能大賽,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3.實施策略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各學科課程標準和相應的教材為重點,力求培訓模式和組織形式多樣化,以參與式培訓為主要模式,重視教師主體參與、開展實踐反思、加強合作學習、體驗成果分享,突出研訓一體,切實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活動安排

(1)教師全員培訓工作

①師德培訓:針對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對教師進行行為規(guī)范及禮儀培訓。(觀看錄像+研討反思)

②新教材培訓:組織各學科教師參加教材教法培訓,并舉辦“案例研討”。

③學科教師教材教法考試。(1次)(區(qū)級)

④依托天網地網人網做好關于新課程、新理念、新方法及班主任培訓。

(2)崗位培訓

①利用自身資源,對部分學科作總結提高培訓(繼續(xù)開展新課程經驗交流活動)。

②聘請相關專家進行專題講座,與北京東城區(qū)聯系,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聘請優(yōu)秀教師作課、說課,共同研討。(每學期1次)

③開展專題性的業(yè)務領導論壇工作。

④依托市級干訓工作做好我區(qū)的校長提高培訓工作。

⑤開展班主任培訓工作。

(3)組織參加河北省*年中小學教師培訓

①小學、初中、高中骨干教師省級培訓;

②高中英語教師高級研修;

③小學薄弱學科培訓者培訓;

④中小學班主任培訓。

(4)完成中小學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

(5)充分利用“*教師研修工作室”、*中小學教師綜合教育技術培訓等博克,組織教師學習,并參與網絡教研、論壇

(6)落實《*區(qū)骨干教師評選、管理和使用辦法》

(7)檢查指導學校校本培訓工作

(8)組織教育管理干部及部分骨干教師外出學習考察

(9)加強骨干教師的培訓及交流教師的管理

四、信息技術教育工作

1.組織全區(qū)中小學生(含高中)電腦制作、機器人競賽活動,擇優(yōu)參加市級評比。

2.完成我區(qū)中小學河北遠程教育網會員制工作。

3.組織*年度*區(qū)優(yōu)秀CAI課件展示交流活動。

4.組織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擇優(yōu)參加市級評比。

5.認真組織好*中考信息技術學科的考核工作。

6.組織中小學*年優(yōu)秀課件制作與評比活動,擇優(yōu)參加省市級評比。

7.真抓好電教教材費的使用和管理,做好08年春、秋季電教教材的征訂、發(fā)放工作。

8.一步加強對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建設、指導和管理工作,認真做好“*”電教課題的研究工作。

9.進一步加強*年自制教學具、動植物標本的開發(fā)研制工作。爭取有5件以上的作品獲市級以上獎勵。

10.組織初中畢業(yè)與升學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工作。按上級文件要求,認真組織制定試題及評分標準,落實考務方面的各項措施,確??荚嚬ぷ靼踩樌麑嵤?/p>

11.繼續(xù)做好圖書館建設與管理工作,在進一步做好常規(guī)管理工作的基礎上,

12.閱覽優(yōu)質課評比。

第4篇:個人網絡研修總結范文

最具影響力的廣告是什么?毫無疑問是親友的口頭推薦和大眾的口碑評價。據有關調查顯示,大約68%的受訪者指出,他們相信網絡上的消費者意見,這種模式獲得的信任度從2007年開始就不斷增加,以至于現在不管是網購還是實體店購買,所有消費者都傾向于先看口碑。那么,去哪里看口碑呢?無數消費者都把答案給向了社會化媒體平臺。

縱觀現狀,無論傳統(tǒng)PC端,還是新秀移動端,每個人都有多重的社會化身份,多級化的社會化媒體也已經形成,并且還在發(fā)展壯大。與此相適應的是,中國的每個企業(yè)和組織的商業(yè)模式也正逐步邁入“社會化商業(yè)”的時代。當下最流行的社會化平臺是什么?當然是移動客戶端!幾乎人手一個的APP是什么?不得不說是微信。而網絡營銷,已經大張旗鼓的從微博轉戰(zhàn)到朋友圈,鋪天蓋地之勢可以說攔都攔不住。

朋友圈互動營銷是一種以微信為載體實施的雙向營銷方式,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營銷方式和當下熱火朝天的其他網絡營銷。傳統(tǒng)營銷方式,包括報刊、電視、戶外廣告等,都只是一廂情愿地向未知的對象散發(fā)和灌輸信息。而我們之所以說這樣的營銷受眾是未知的,是因為這些媒體在做宣傳時,并不知道誰會對此感興趣。傳統(tǒng)的營銷方式,即使人們接受了信息,卻不能針對該信息向廠家做出即時的反饋,也不能立即索取到想要的資料和更多的信息。其他網絡營銷避免了信息無法雙向傳遞的弊端,卻仍然在影響力上被微信朋友圈互動營銷壓下一頭,我們姑且稱朋友圈互動營銷為人際互動營銷。人際互動營銷,因為利用了移動終端APP這個極具互動特性的全新媒體,實現了廠商與用戶之間即時雙向溝通,并有針對性地向明確的目標群投放信息,利用親友口碑,廣撒信任,從而幫助廠商推銷出產品。

人們信任親友的推薦,卻厭惡朋友圈內平凡刷屏的廣告信息。大家都知道,說買不起才拉黑朋友圈只是一句戲言,事實多是因為直觀的廣告增加了視野內垃圾信息的數量讓人無法接受。那么,如何才能讓人際互動帶動營銷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從2013年的標志性人際互動營銷案例為大家分析一二。

案例簡述

案例名稱:朋友圈營銷

案例主角:京豪騰嘉科軟件有限公司

案例關鍵詞:人際互動

2013年酷暑還沒真正抵達之時,一款名叫《瘋狂猜圖》的游戲APP把微信朋友圈搞得熱火朝天。這個APP由北京豪騰嘉科軟件有限公司開發(fā),2013年4月12日正式上線,核心團隊僅有4人,投入總成本不到10萬元。自5月13日登上APP Store推薦榜單起,隨后以病毒式在微信朋友圈內迅速擴張開來,只用了十幾天時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游戲榜單前20,最終搶得榜首位置。上線之初,瘋狂猜圖就取得了日增用戶30萬人、首月獲得5000萬下裁量、最高日達到700萬的驕人成績,并引得近20家風投聞風而至。最終,該游戲所屬公司順利拿下啟明創(chuàng)投的250萬美元。

隨著智能手機日益普遍化,手機游戲的表現力也隨之水漲船高。2011年,手游概念開始走俏,并逐漸體現出其“黑馬”特質。每隔一段時間,中國APP游戲排行榜就會竄出個新名字。在經歷了《我叫MT》領銜的卡片游戲大潮之后,手游開始流行“輕”路線,主打休閑益智。繼《你畫我猜》淡出視野、《找你妹》聲勢漸弱之時,《瘋狂猜圖》借助微信朋友圈,成為了國內首個在微信上風靡的休閑類小游戲,而那時微信游戲平臺尚未面世?!动偪癫聢D》的走紅,不僅源于手游玩家對休閑和互動的需求更得益于其自身的傳播方式,以及如何與微信病毒渠道最終串成一體。

案例亮點分析

精準定位,游戲模式簡單成熟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做一些比較輕的休閑類游戲?!悲偪癫聢D開發(fā)負責人、北京豪騰嘉科高級副總裁孫勁超曾這樣說。在研發(fā)初期,豪騰嘉科在北京、上海、廣州和廈門針對微信做了一次線下調研,并最終確定要打造一款“微信游戲”。事實證明,休閑類小游戲在手機移動端上有著巨大的魅力。人們之所以會在手機上玩游戲,一般都是為了打發(fā)碎塊時間、尋求工作之余的放松。因此,玩家們需要的并不是多復雜的游戲規(guī)則,而是一款門檻低、趣味性高的產品?!昂唵尾⑶矣腥ぁ本褪钳偪癫聢D最大的特色屬性。所謂特色屬性,就在推廣過程中所定位的產品最大亮點。

瘋狂猜圖的游戲規(guī)則簡單到幾乎等同沒有。該游戲為用戶設置了不同關數,每一關設置一個圖片,玩家通過圖片下方的備選字,進行猜測,猜對了便可通關繼續(xù)猜。不僅玩起來容易上手,其游戲內容完全來源于大眾化的生活常識,尤其跟社會的熱點相關聯。游戲中的圖片妙趣橫生,有的也很抽象,有電影電視、人物角色、國家城市、公司品牌、游戲、球隊、名人明星等諸多搞笑幽默的類型圖片,足夠引起人們的興趣。

抓住微信特色,“分享”引發(fā)病毒式傳播

在瘋狂猜圖游戲模式下,不管用戶是在游戲當中遇到了難題需要通過分享求得答案,或者是已經過關了希望分享一下,不管是要分享給某一個朋友還是要分享到朋友圈,都是使用同一個內容。通過一個沒有答案的主游戲畫面,再配合微信中需要輸入的幾句話,一次分享的流程便完成了。結果證明,最后一個分享到朋友圈的動作,對瘋狂猜圖的爆發(f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分享游戲到朋友圈求助,朋友圈好友打開后就可下載成為新用戶,當其遇到困難時又可再次分享吸引新用戶,這一傳播鏈條就會源源不斷。

有意思的是,瘋狂猜圖只允許用戶將相關的內容分享到微信當中,但卻沒有分享到微博中的選項。在前微信時代,微博游戲也曾紅極一時,卻因活躍度逐漸衰弱而沒有了下文。區(qū)別于微博上虛擬的網絡人際傳播,微信是一種基于熟人的社交網絡,所建立的社交關系擁有真實人際傳播和網絡傳播的雙重特征。一般來說,熟人之間信任感會更強,而瘋狂猜圖自身設計上的優(yōu)勢也讓用戶在通過朋友推薦打開游戲后也不會產生厭惡感。如此一來,瘋狂猜圖得以借助“熟人網絡”,即所謂的朋友圈實現其爆發(fā)式的增長。

弱連帶關系下,實現傳播互動性

在Web 2.0時代,基于電腦或移動端的網絡傳播都將更傾向于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互動,因而也更加具有人際傳播的特征。正如我國傳播學學者喻國明先生所說:“作為一個新的傳播技術,Web 2.0有個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三個主要特征,給了人們一種極大的自主性。”瘋狂猜圖正是利用了微信3億多用戶自主性和社交粘度進行推廣,一步步做到了2013年的王牌游戲。

相對于微博,微信的社交屬性更加明確,因此互動性強的游戲在微信上能更快找到歸宿。瘋狂猜圖的玩家經常會遇到“別點”、“這里絕對不能點”等提示性按鈕,這些按鈕一方面包含著人機互動的意味,另一方面則挑戰(zhàn)著用戶的好奇心。

同時,利用“分享至微信”的尋求幫助機制,瘋狂猜圖也把“使用與滿足理論”帶入游戲之中。著名傳播學者施拉姆早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便提出了“方便使用理念”:受眾選擇的或然率=報償的保證/費力的程度。這個公式表明某種媒體或信息是否會被選擇的兩個因素,回報率越高,代價越少,越有可能選擇這一媒介。雖然微信建立在“熟人”網絡上,但是其根本還屬于一種弱連帶關系?;ゼ雍糜训挠脩舨⒉灰欢ㄔ谌粘I钪新撓稻o密,也未必是其最要好的朋友。很多時候,同事、校友之間也會互相交換微信。在弱連帶的關系中,朋友之間往往缺乏共同的體驗,互動游戲則使非語言型人際傳播得以進行。通過簡單的分享功能,用戶不止在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更是在尋求一次與朋友互動的機會。同時,這也為用戶之間提供了話題,通過這種交流,原本的弱連帶關系得以加強,這悄悄是用戶最喜聞樂見的。

作者總結

第5篇:個人網絡研修總結范文

(一)關鍵詞界定

教學資源是指服務于教學活動的各種物力和人力,不僅包括非生命的實物和信息,還包括具有能動性的有生命的人力資源。

美術課程中的教育資源是指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應用和實踐中,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物力和人力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二)研究背景

課程在學校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價值主要通過課程來體現。課程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當中國教育高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旗幟時,教育課程改革就必須成為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成為實施美術課程總目標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實驗和試用中,我們非常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同時也為學生的美術學習與老師的美術教學留下了很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根據我校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文化發(fā)展及我市文化特色、地方特色、美術教育特色以及課程改革的實踐經驗,我校美術教育提出了“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實踐的研究”課題,以求積累經驗,探索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課程資源開發(fā)中的重要意義,研究美術教育及其培養(yǎng)人才的基本內涵。

(三)研究假設

本課題從學科及教育的發(fā)展觀出發(fā),根據地方特點,挖掘出能促進美術教育的有利資源,研究創(chuàng)新的資源利用方法和新的教學模式,讓地方資源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為美術教育服務。同時以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前提,整合我校相關課題科研成果的成功經驗,探索美術教師隊伍素質提升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為開發(fā)課程資源提供高質量的主體力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努力提高我校的美術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課題的目的及意義

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廣泛地開發(fā)和利用當地的課程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美術教育活動,豐富和發(fā)展現代美術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認真總結研究成功經驗,為我校乃至全省全國美術教育改革和新課標、新教材的實驗提供實踐經驗和實驗依據,服務于社會。

本課題重點突出教育系統(tǒng)種類學校在美術新課標實施中校本資源開發(fā)的目標、要求、途徑、方法和推廣應用的研究。若本課題研究能取得預期效果,將為美術教育教學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同時也為其他學科的教育資源開發(fā)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對推進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進行美術教學改革有著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三、研究的理論依據

1.《教育改革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2.《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盡可能運用自然環(huán)境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園和社會中的資源(如活動、事件和環(huán)境等)進行美術教學。”

3.生態(tài)式美育理論。生態(tài)式美育意在通過美學、藝術史、藝術批評、藝術創(chuàng)造等多種學科之間的生態(tài)組合,通過作品與學生、學校與社會等多方面、多層次的互生和互補關系,提高學生的藝術感覺和創(chuàng)造能力。生態(tài)式美育教學強調師生之間的對話關系,以師生共同的欣賞和創(chuàng)造活動為中心。在這種活動中,師生都積極參與,并形成多學科、多要素、多種類的人之間的的生態(tài)關系。

四、本課題研究的有利條件

1.我校領導十分重視教育科研和藝術教育工作,并對美術教育科研作了重要的部署和指示。近幾年,我校的教育科研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我們進行課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2.聘請了大學美術專業(yè)教授、科研所的專家、學者擔任導師,提供理論與實踐指導。

3.本課題組負責人是日本廣島市立大學大學院藝術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留學生。中國國際教育科學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國收藏拍賣網高級畫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吉林省分會會員,副高級職稱,省骨干教師,省優(yōu)秀教研員,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有較強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科研意識,敢于探索,樂于改革,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其參加全省美術教師基本功比賽連續(xù)三年被評為一等獎,全國青年教師優(yōu)秀錄像課評選活動一等獎,撰寫多篇教育科研論文榮獲全國、省、市的獎項,并有多篇文章和作品在各級種類報刊發(fā)表。其領導的書法美術教育協(xié)會,是一個以美術教育為研究對象的組織。學會有一批如奚楚、王露露等年富力強、大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并在教育第一線參與實驗工作的骨干教師。他們對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yè)業(yè),具有扎實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勝任本課題的研究工作。

4.我校是一個把教育放在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的學校,改革開放和經濟和發(fā)展為教育的投入提供了經濟基礎和物質保障。我校辦學條件優(yōu)越,具有現代化教學設備,而且各級領導對美術教育非常重視?,F在我校已配備了多功能美術教室、書畫展覽室、電腦室,校教育網也已開通,并且即將開通美術學科自己的網站,加上如長春師范學院美術學院等一批有經驗的學校提供教學經驗和實踐依據,這些都為課題研究提供了所需的良好的物質條件。

5.我校在科研和美展中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教師實踐中形成了一支雄厚的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教師隊伍,有一批美術科研課題和美術作品已在國家省獲獎,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圍,為進一步改革和探索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五、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和原則

(一)研究內容

從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實際出發(fā),注重開發(fā)和利用地方的經濟資源、地方文化資源及地方建設資源,為我校教育及美術課程服務,體現我校的美術教育特色,爭創(chuàng)美術教育強校,其基本內容包括如下幾方面:

1.現代美術課程的特點、要求以及與資源開發(fā)的相關性研究。

2.我校美術教學中開發(fā)教育資源的現狀分析。

3.利用鄉(xiāng)土資源推進美術課程實施的研究。

4.利用社區(qū)資源推進美術新課標實施的研究。

5.美術課程實施中校本資源開發(fā)的目標、要求、途徑、方法和推廣應用的研究。

6.當代美術課程實施中生本資源的開發(fā)。

7.美術教學中開發(fā)教學資源對教師素質要求的研究。

8.美術課程中教育資源的管理。

(二)研究原則

1.優(yōu)先性原則:在可能的課程資源范圍內和在充分考慮課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點,精選對學生終身發(fā)展具有決定意義的課程資源,使之優(yōu)先得到運用。

2.適應性原則:課程的設計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在考慮典型或普通學生共性情況的同時,還要考慮特定學生對象的具體特殊情況。根據他們現有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背景確定恰當的目標。

3.實踐性原則:注重研究過程中的具體實踐,積累第一手數據,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做好實驗材料的歸檔管理工作。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采用邊實踐邊研究的方法,先擬定階段目標,然后分步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方案進行修正,使研究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與實踐性。

2.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資料,學習先進的研究理論,借鑒成功的實踐經驗,結合實際,為我所用。

3.案例研究法:收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表現,以某些個案為研究藍本,從實踐中提煉出有價值的理念、規(guī)律或模式。

4.經驗總結法:總結研究成果進行推廣應用。每學期安排階段總結與展示,對有價值的教育經驗要及時宣傳推廣。

七、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實施

第一階段――準備和啟動階段(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

建立課題研究的組織領導機構;收集資料,做好課題的理論準備工作;制定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制定子課題的規(guī)劃指南;確定實驗學校和對比學校。

第二階段――研究實驗階段(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

開題立項:2011年 12 月20 日,在美術學院2010級研究生班舉行了開題會。

實驗研究:

(一)挖掘課程資源,突顯地方特色。

1.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1)從學校所在地方的人文資源入手開發(fā)利用當地傳統(tǒng)美術資源。

2)以家鄉(xiāng)所處地域的朝鮮族民風民俗及自然景觀、名勝古跡等自然生態(tài)資源為切入點深度挖掘鄉(xiāng)土資源。

2.教學實踐中的美術教學資源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

教學活動的資源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更為細節(jié)的組成部分。課堂是教學的主戰(zhàn)場,課題實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為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和效率進行了嘗試與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本,挖掘生活中的美術資源;以教師為載體,研培一體、教學相長開發(fā)利用再生資源;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優(yōu)化巧用教學環(huán)境資源;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依據當代課程標準要求積極開發(fā)利用人文資源。教師的個人智慧為我校美術教育教學的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的力量。

(二)抓好教師培訓,促進專業(yè)發(fā)展。

教師的專業(yè)精神、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是影響課程資源開發(fā)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而教師素質的提高更是專業(yè)發(fā)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當前我們教育發(fā)展的主要任務之一。為了扎實有效的開展課題實驗研究,我們從教師培訓入手,積極建構全方位的培訓體系,通過網絡培訓(天網)、教師培訓(人網)、校本培訓(地網),實現“三網合一”的美術教師培訓模式。

(三)做好科研引領,整合科研成果。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成為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應當引導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之路上來?!笨梢娍蒲谢顒訉處煂I(yè)成長的重要意義。可以說教師的科研素質的提高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和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也是我們當前迫在眉睫的美術教育工作。本課題的實施有較為豐富的科研基礎,我們有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guī)劃重點課題。

《美術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與實踐》(已結題)和吉林省課改辦規(guī)劃課題《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教學整合研究》(已結題)以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的對策與研究》(正實踐研究)。前者為本課題提供了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成功經驗,而后者則為我校美術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課題組將相關的課題科研成果有機整合、拓展創(chuàng)新,更好的為本課題研究服務。

(四)參加社會活動,擴大社會影響。

“美術作為精神文化財富,是一種具有豐富精神內涵的社會活動”,基于此我們充分發(fā)揮美術的社會功能,積極組織廣大美術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美術活動,通過紀念性畫展、民間組織的書畫展、跨國藝術交流等活動展現我校優(yōu)秀且具個性才華的美術教師的風采,擴大社會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對于我國經濟建設、社會文明發(fā)展及傳承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深遠影響和重要作用。如:

第三階段――總結評價階段(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

1.進行研究成果的總結、驗收和鑒定。

2.撰寫總課題實驗研究報告及論文。

3.召開成果鑒定會議,對本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討論、評審。

4.編輯出版本課題研究的專著、作品集和光盤等。

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本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結題報告、網絡資源庫、研究成果匯編等多種形式。

八、實驗結果

1.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取得初步成果。

經過研究實踐,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取得了一些成果。顯性成果:如課題實驗教師韓雙編輯的校本教材《滿族剪紙參考教材》和杜宏博老師參與編輯出版的中國當代教育教學研究叢書《民間剪紙》,以及課程教學計劃、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錄、還包括已搜集的圖片資料、特色教具等。隱形成果:如教師課程意識和開發(fā)利用能力的增強,學生對地方藝術形式的理解和熱愛等。

2.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建立了優(yōu)化的教學環(huán)境。

信息技術“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的特點,使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擴大了欣賞容量,強化學生感性認識,更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讓信息技術使教與學達到完美的組合狀態(tài)。

3.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

全新的教學模式,豐富的教學資源,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思維,充分發(fā)揮了美術學科優(yōu)勢,使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協(xié)調合作等綜合能力得以發(fā)展。在學習和各項競賽中都有突出表現。

4.促進了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在課題實驗研究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和科研實踐活動提高了教師學科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素質、教育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素質、教師職業(yè)道德,增強了教師的課程開發(fā)意識和合作交流能力、學習能力等。

九、分析問卷調查情況

(1)教學理念上

從調查情況看,實驗教師的新課程理念和思想認識都較為成熟,并普遍能夠將其貫穿于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及教學行為。以學生為主體,探索實踐“活動式”課堂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

(2)教學方式方法上

善于運用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此方面的探究和嘗試有60%的老師很重視,重視的老師占40%,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即創(chuàng)設情境上,重視程度達到60%。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內驅力,通過構建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美術課堂,優(yōu)化教學過程,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供了助推力,進而有效的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3)學生問卷調查

通過學生的問卷調查可以更為直接了解到實際的教師課堂教學方式和方法。以兩所大學的三個實驗班為例,在結題階段進行了一次調查,共207人次。從調查數據來看,教師在注重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上比重較大,最高達58%和55%。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習慣養(yǎng)成、綜合素質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的重視比重均在30%左右??梢钥闯?,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美術教學課堂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是認同的。

十、實驗中存在的問題

1.實驗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2.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硬件建設設施及教師素質高低的條件差異,對開展課題研究有一定影響。

3.美術教學資源需合理開發(fā)利用,有表面化的現象。

十一、實驗小結

兩年的實驗研究,使我們更加懂得合作交流對科研團隊的重要意義。我們的課題從鄉(xiāng)土資源和社區(qū)資源等課程資源開發(fā)、校本資源的開發(fā)、生本資源及師本資源的開發(fā)、教育資源管理、教師素質等方面對本課題進行了相關因素的探索與實踐。在交流中我們資源共享,實現即時階段總結,答疑解惑,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我們廣納國內先進的教育理念,整合科研成果,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在學習中我們以師為本,緊抓學習效率,專業(yè)強化,教學相長。極大的提高了廣大美術教師的素質和科研能力,以及美術教學質量和效率。為美術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實踐的研究推廣和應用的研究積累了成功經驗。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只是開始,要真正使其在美術教學中發(fā)揮作用,關鍵還要抓實效,我們的探索還將繼續(xù)。

參考文獻:

《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3

《校本研修專論》湯立宏著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11

《教育觀 教學觀 課程觀》延邊人民出版社2004.5

網絡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