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wù)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兩系雜交水稻栽培技術(shù)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兩系雜交水稻栽培技術(shù)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兩系雜交水稻栽培技術(shù)

豪兩優(yōu)996是由安徽國豪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優(yōu)質(zhì)不育系徽豪S和自育恢復(fù)系R996配組育成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雜交水稻新品種。2015年通過安徽省審定,審定編號:皖稻2015002。由于其親本具有抗病性好、米質(zhì)優(yōu)、異交性好、制種產(chǎn)量高的特點,豪兩優(yōu)996成為目前示范種植及大面積生產(chǎn)的主推品種之一。為指導(dǎo)農(nóng)民進行該組合標(biāo)準(zhǔn)化生產(chǎn),達到優(yōu)質(zhì)又高產(chǎn),筆者對兩系雜交水稻豪兩優(yōu)996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進行了探討。

1品種特征特性

毫兩優(yōu)996全生育期136d左右,比對照品種Ⅱ優(yōu)838(138d左右)早2d,株型緊湊,莖稈粗壯,分蘗力強,劍葉挺直,葉色濃綠,熟期轉(zhuǎn)色好。有效穗225萬/hm2左右,株高125cm,穗長27.5cm,平均每穗總粒數(shù)200粒左右,結(jié)實率85%,千粒重28.5g。堊白度小,堊白粒率低,食味和適口性好,米質(zhì)優(yōu)??共⌒院?,抗倒性強(圖1)。近幾年在安徽多點試驗示范,表現(xiàn)出“高產(chǎn)、高抗、優(yōu)質(zhì)”等優(yōu)勢,一般單產(chǎn)9750kg/hm2以上,高產(chǎn)可達12000kg/hm2。

2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要點

2.1秧田整地

選用易排易灌,土質(zhì)疏松,肥力較高的田塊作秧田。施足底肥,一般施腐熟農(nóng)家肥15000kg/hm2,復(fù)合肥750kg/hm2,氯化鉀75kg/hm2,尿素150kg/hm2。使肥料與肥料充分融合后,平整秧田,開溝做畦,畦面寬1.3~1.5m,溝寬0.3m,深0.15m,畦面平整。

2.2浸種催芽

2.2.1曬種。浸種前7d選晴天將種子曬6~8h,然后將曬好的種子放在干燥、陰涼的地方,曬種時不能直接把稻種攤在水泥地板曬,以免曬傷稻種。

2.2.2選種。將種子清洗干凈,撈取秕谷,黑粉粒。

2.2.3浸種。浸種時間不宜過長、最好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浸種時最好將種子放入流動清水中先浸6h(無流動清水的要每隔4~6h換水1次,并洗凈種子),再用強氯精浸種12h(消毒期間不換水),然后用清水反復(fù)沖洗殘留藥液至干凈。洗凈后繼續(xù)放入清水中浸種12h,撈起催芽。

2.2.4催芽。將種子沖洗干凈撈起瀝干水后,用35~40℃溫水洗種預(yù)熱3~5min,之后把稻種裝入布袋或籮筐(透氣性好的編織袋),四周可用農(nóng)膜和無病稻草封實保溫,一般每隔3~4h潑一次溫水,稻種升溫后,溫度控制在35~38℃,溫度過高要及時翻堆,經(jīng)過20h左右露白破胸,稻種露白后調(diào)降溫度到25~30℃,適溫催芽促根,待稻芽長到半粒稻種長、根長1粒稻谷長時即可播種。

2.3播種出苗

播種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秧田一般播150~180kg/hm2,播種時,按畦定量,均勻撒播,播后及時輕輕塌谷入泥,利于扎根。

2.4秧田管理

二葉一心期后上薄水,施斷奶肥,施尿素75kg/hm2左右,后期看苗情追肥。三葉一心期后一般不斷水。移栽前5d左右施送嫁肥,施尿素75kg/hm2左右。苗期根據(jù)當(dāng)?shù)夭∠x害發(fā)生情況進行防治,一般一葉一心期與移栽前用藥,讓秧苗帶藥下田。

2.5移栽前準(zhǔn)備

2.5.1大田移栽。移栽以前稻田要耕整好,達到田面平,土壤蓬松軟和,土肥相融,無雜草殘茬。綠肥田要在適當(dāng)?shù)臅r間翻壓,且翻壓量適中,翻耕后炕曬2~3d,然后灌水耙田,將綠肥埋入泥中,再泡7~10d后耕耙平田插秧。冬閑田在前茬收獲后及時翻耕,將殘茬雜草埋入土中,泡水過冬,插秧前淺耕細耙攤平。夏收作物田,應(yīng)先犁后耙,使土壤細碎疏松,以利秧苗早發(fā)。

2.5.2適齡移栽及合理密植。秧齡一般控制在30d左右。一般按16.67cm×23.33cm或16.67cm×26.67cm的密度栽插,每穴插1~2粒谷苗,確保在24萬穴/hm2以上。

2.6合理施肥

施肥原則:施足底肥,早追分蘗肥,補施穗粒肥,增施磷鉀肥。一般施腐熟有機肥15000kg/hm2,復(fù)合肥750kg/hm2,碳銨375kg/hm2。移栽后5~7d,配合化學(xué)除草,施返青肥尿素150kg/hm2。后期看苗情,酌情補施壯秧肥。穗肥分?;?、促花肥2種,苗數(shù)不多,正常落黃的田塊以促花肥(抽穗前1個月左右,施尿素75kg/hm2,復(fù)合肥75kg/hm2)為主;前期長勢旺盛,葉色較深的田塊以保花肥(抽穗前15~18d,施尿素45kg/hm2,復(fù)合肥45kg/hm2)為主。

2.7科學(xué)管水

水分管理方面一般要求淺水移栽,適水返青,薄水分蘗,寸水抽穗,濕潤灌漿。前期淺水勤灌,當(dāng)全田總苗數(shù)達到預(yù)期穗數(shù)的80%時(一般在移栽后25~30d,6月下旬),開始曬田,一般時間7d左右,以控制無效分蘗,強根壯稈,提高成穗率和增強抗倒能力。孕穗至抽穗開花期是水稻需水的臨界期,不能干旱,以淺水為主,根據(jù)當(dāng)時氣溫高低,調(diào)節(jié)灌水深淺。灌漿至成熟期,干干濕濕,以濕潤為主,養(yǎng)根保葉,不能斷水過早,一般收獲前5~7d斷水。

2.7.1返青期。秧苗移栽時因根系受傷,吸水力弱,因此插秧后至返青期這一段時間要保持田間適宜的水層。一般白天灌深水,提高泥溫和水溫,寒潮來的時候適當(dāng)深灌。

2.7.2分蘗期。返青至分蘗期都應(yīng)淺水勤灌,保持土壤水分達飽和至薄水層,以增加土壤氧氣,使土壤晝夜溫差大、光照好,有利于分蘗。

2.7.3幼穗發(fā)育期。該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時期,特別是減數(shù)分裂期(孕穗期)對水分不足最為敏感。這一時期要保持田間水層,防止脫水,水層深度以不超過10cm為宜。

2.7.4抽穗揚花期。該期間對缺水的敏感度僅次于孕穗期,應(yīng)保持田間有薄水層。

2.7.5灌漿結(jié)實期。該期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防止斷水過早,以延長葉片的功能期,保持稻株較強的光合作用,并使莖葉中貯存的有機物能順利轉(zhuǎn)運到籽粒中。

2.8綜合防治病蟲

2.8.1苗期分蘗期。苗期和分蘗期的主要病蟲有稻薊馬、稻象甲、潛葉蠅、灰飛虱、條紋葉枯病及黑條矮縮病等;分蘗末期重點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及紋枯病。尤其是近幾年來,灰飛虱連續(xù)暴發(fā)為害秧苗,產(chǎn)生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死苗。防治的藥劑可選用48%樂斯本1500mL/hm2,或48%毒死蜱1500mL/hm2,或10%蚜虱凈600g/hm2,或25%蚍蚜酮225~300g/hm2,或10%烯啶蟲胺150~300mL/hm2以及敵敵畏等(以上藥劑均為每公頃每次用量),為提高防治效果,在用藥期間應(yīng)多品種交叉使用,以防害蟲產(chǎn)生抗藥性。

2.8.2拔節(jié)孕穗期。應(yīng)以防治紋枯病、螟蟲、灰飛虱、稻縱卷葉螟為重點。防治的藥劑可選用20%井崗霉素15袋,48%樂斯本1500mL/hm2,48%毒死蜱1500mL/hm2,20%辛硫磷225mL/hm2,10%蚜虱凈600g/hm2,10%烯啶蟲胺150~300mL/hm2等(以上藥劑均為每公頃每次用量),擱田后應(yīng)選用40%福戈120~180g/hm2加愛苗225~300mL/hm2,禁止其他農(nóng)藥代替。水稻田禁止使用菊脂類農(nóng)藥,以防殺害天敵,導(dǎo)致稻飛虱繁殖猖獗發(fā)生為害秧苗。

2.8.3抽穗揚花期、灌漿結(jié)實期。抽穗揚花、灌漿結(jié)實后期病蟲主要有紋枯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穗頸稻瘟病、稻飛虱及縱卷葉螟等,受其危害不但影響產(chǎn)量,而且嚴(yán)重影響質(zhì)量。因此,必須堅持適期及時用藥防治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稻瘟病及其他病蟲害。防治的藥劑可選用:愛苗225~300mL/hm2,50%滅均成750~900g/hm2,75%三環(huán)唑300g/hm2,40%福戈120~180g/hm2,10%蚜虱凈600g/hm2,25%撲虱靈600g/hm2,48%樂斯本1500mL/hm2,48%毒死蜱1500mL/hm2,20%辛硫磷2250mL/hm2等(以上藥劑均為每公頃每次用量)。

作者:余洪根 韓仁長 丁龍 黃冠 方先勇 馮聯(lián)祥 陳世春 趙輝 劉宗敏 范欽武 尹凱凱 單位:安徽國豪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關(guān)文章閱讀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