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戲劇表演下訓練對舞蹈表演能力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舞蹈和戲劇雖然分屬兩個不同的門類,但都是藝術表現的重要組成部分。戲劇表演更具真實性和生動性,舞蹈表演則過于抽象。將戲劇表演訓練方式融入舞蹈表演中,能夠將原本抽象的內容具象化,增強舞蹈表演藝術的真實效果,達到進一步傳情的目的。文章重點分析戲劇表演訓練對舞蹈表演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戲劇表演訓練;舞蹈表演;能力培養(yǎng);作用
1.戲劇與舞蹈的區(qū)別
戲劇與表演都屬于綜合性藝術的一種,不過兩者在哲學層面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1語言與動作上的差異
戲劇表演通過舞者語言和動作的表演進行情感傳遞,語言為主導,動作隨著語言不斷轉變。所以,戲劇表演對舞者的臺詞功底有著較高要求,且舞者的動作需與臺詞相協(xié)調,以實現信息及情感的傳遞。舞蹈則相反,其通過動作完成情感和意境的傳達,語言為輔助工具,舞蹈動作的呈現會隨著情感宣泄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且不同的舞蹈風格,呈現動作效果存在明顯差異。例如,現代舞具有停滯性,軀體動作較為沉重;芭蕾舞則注重流動性和輕盈性。舞蹈表演存在束縛較少,可單獨完成表演內容。
1.2敘事與情感上的差異
戲劇表演多是以敘事方式對人物關系、故事情節(jié)等加以表述,將故事中想要傳達的情感內容展現出來。舞蹈則更加注重以動作形態(tài)完成情感的展現,雖然舞蹈具有敘事特征,但適宜抽象形式進行情感及中心思想的傳達,需要不斷聯(lián)想。在這一點上,戲劇和舞蹈間既存在緊密聯(lián)系,又存在明顯的差異性。
1.3表達方式的差異
舞蹈對于形體要求較高,戲劇則注重臺詞語言的表現。舞蹈將音樂與情感完全通過動作表達展現出來,完美契合音樂旋律。戲劇舞臺則注重場景變化,借助虛實交錯效果完成情感的展現。
2.舞蹈表演訓練特征
2.1內心情感表達的訓練
在舞蹈表演中,情感的傳遞需要舞者借助形體動作來實現,對舞者舞蹈技能有著較高要求。在訓練過程中,舞者除了要不斷提高跳舞技能外,還需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準確把握音樂展現的情感內容,并將其融入肢體動作中,以達到舞蹈表演要求,實現情感的傳遞。
2.2肢體力量的訓練
肢體訓練是實現舞蹈情感表達較為重要的訓練環(huán)節(jié),肢體動作是情感傳輸的重要媒介。在音樂響起的一瞬間,舞者結合節(jié)拍展現肢體線條,讓觀眾逐漸感受舞蹈想要傳達的內容,了解舞者的內心情感。
2.3表情控制訓練
除上述訓練內容外,表情控制訓練也非常重要。在舞蹈表演中,舞者不能以較為嚴肅的表情展示舞蹈,這會讓觀眾產生跳戲的感覺,難以領會舞蹈的深層內涵。舞者需要了解音樂特點,隨著音樂曲調的變化對面部表情加以控制,展現一種自由、快樂、舒心、柔順的感官效果,與肢體動作結合起來,進一步闡述舞蹈作品的情感內涵,提高觀眾的認可度和接受度。
3.戲劇表演的訓練對提升舞蹈表演能力的作用
3.1解放天性,突顯舞蹈表演真實性
解放天性不僅指提高膽量,還要求舞者在舞臺表演中能夠呈現出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將自己融入音樂中,利用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展現作品的真實內涵,實現情感傳遞,引起觀眾共鳴。解放天性要求舞者挖掘內心深處,以增強表演效果。戲劇表演具有較強的真實性,要求舞者真正融入角色中,以加深表演的內涵。將戲劇表演訓練模式應用于舞蹈表演中,對于解放天性目的的達成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同時也能夠幫助舞者進行創(chuàng)新和調整,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更好地展現作品內容。豐富的表現力可以使舞蹈形象更加生動,情感的升華不僅可以將生活中的肢體動作予以加工和提煉,還可以使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具靈動性。例如,《行人》這部作品就是通過對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整個作品運用真實的表現形式,為觀眾營造身臨其境之感,實現與觀眾的情感共鳴。舞者在表演過程中,可采取不同的行走方式,為觀眾呈現不一樣的視覺感官享受。舞者通過對不同類型行人的觀賞和了解,思考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產生一定的情感連接,提升表演藝術效果。在表演過程中,舞者可以運用“摔倒碰撞”“看手表”“撿東西”等較為生活化的肢體語言。在排練中,基于斯氏“演員與角色合二為一”的理念,筆者與搭檔將自己置身于情境中,夸張自己與對方的說話方式,促進兩個人的情感爆發(fā),在矛盾產生中使情感不斷升華,使觀眾更快進入作品情境,實現與作品間的完美連接,且借助情感的帶入,產生強烈的共鳴,增強了整體表現效果。理解力訓練也是提升表演效果的重要一環(huán)。理解力不僅在戲劇表演訓練中有所涉及,在舞蹈表演訓練中也得到應用。舞者在接觸新的表演項目前,對表演音樂是較為陌生的,需要對音樂展開深層次的分析和理解,完成舞蹈動作的分析和編輯,并將其展示出來。這一過程對舞者的理解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舞者只有具有較強的理解力,才能了解音樂所要闡述的深層次內容,掌握創(chuàng)作背景及蘊含的深刻情感,動作編排能將動作與情感結合起來,改善舞蹈表演的藝術效果,達到情感傳遞的目標。成功的舞蹈表演需要舞者的透徹理解和分析,了解作品的神韻,進而領會內涵,完美展示舞蹈。以《紅白黑》作品為例,其塑造了火熱、純潔、黑暗三種不同性格的人物特征。舞者要憑借自身的觀察力和理解力,對作品中三種不同性格特征人物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加以細致分析和研究,感受其內心情感變化,之后結合自己的理解,以不同形式將這三個人物的特點展現出來,塑造獨特的表演形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i)曾提出:“在舞臺上需要行動?!眲幼魇墙柚鷦幼鲃訖C,動機—目的—動作的每一步都是戲劇藝術舞者所具備的。舞者需要利用這一種解構動作的動機方式來解釋肢體的運動軌跡,通過作品中三種不同的性格特征,分析角色的動作調度和力量。
3.2激發(fā)想象力,擴展靈感來源
戲劇想象力訓練可為舞者提供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凸顯舞蹈作品的多樣性和獨特性。通過想象力訓練,舞者能夠充分將作品與實際生活融合起來,并根據自己的所見所想,對舞蹈動作加以編排和處理,以不一樣的方式展現作品,給觀眾帶來新穎的視覺體驗,改善表演效果。缺乏想象力的表演,會使角色過于單調,形式動態(tài)過于死板,主題凸顯缺少活力。目前,很多舞蹈表演都是舞者在現實的基礎上,結合想象力創(chuàng)造而來的,表演具有多樣性和多層次性。想象力訓練還能為舞者快速進行個性主題創(chuàng)建提供支持。在舞蹈編排中,舞者的想象力可將各種舞蹈動作在腦海中加以串聯(lián),參照作品特點,選擇合適動作加以充實,以提升表演效果。這樣既能夠突顯舞蹈表演的獨特性和藝術性,又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官和情感體驗,實現個性化表演目標。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任何心理表現、對事物的認知、情感變化的過程都離不開想象力。
3.3結合潛臺詞提升舞蹈表現能力
潛臺詞的掌握即掌握作品深層次內涵。加深對潛臺詞的了解,可促使舞者對作品人物性格特點、情感轉變加以剖析,并利用合適的肢體動作進行展現,增強表演的靈活性和生動性,達到感染觀眾的目的。通過對潛臺詞掌握能力的訓練,能夠彌補舞者內心獨白不足帶來的影響,將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內心活動借助肢體動作展示出來,強化意境營造,達到情感宣泄的目的。在舞蹈表演中,舞者如果在前期編排及后期表演中不能夠對表現內容的內心獨白進行深入了解,那么后期舞蹈表演則會存在一定的限制性,給人一種表現不充分的感覺。潛臺詞作為內心獨白解讀的重要手段,能夠幫助舞者更深入地了解作品及角色情感表達和思想波動,從角色角度進行深層次解讀,提升作品表現效果,增強藝術感染力。
4.結語
總之,戲劇表演訓練對舞蹈表演能力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者應注重對于戲劇表演訓練內容的合理應用,注重舞蹈表演真實性,合理利用潛臺詞,激發(fā)想象力,以彰顯舞蹈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實現與觀眾的情感共鳴。
【參考文獻】
[1]王斌.梅蘭芳與中國戲曲表演理論體系探析[J].中國京劇,2017(12):68-70.
[2]王曉雯.論戲劇表演在舞蹈訓練中的作用[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5(03):106-111.
[3]莊承豫.試談潛臺詞[J].戲劇之家,2015(07):11.[4]楊宏磊.戲劇表演的藝術表現力研究[J].藝術科技,2014,27(02):194.
[5]汪薇.我國舞蹈藝術的美學特征[J].大舞臺,2014(01):175-176.
[6]孫惠柱.從“間離效果”到“連接效果”———布萊希特理論與中國戲曲的跨文化實驗[J].戲劇藝術,2010(06):100-106.
[7]張春英.談舞蹈演員的表演訓練[J].文化時空,2003(09):59-60.
作者:朱偉剛 單位:馬鞍山市藝術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