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聲樂學習中的文學修養(yǎng)加強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學和音樂都是傳播文化價值度的重要媒介。在聲樂學習中加強文學修養(yǎng)可以完成兩者的相互轉化,從而增強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本文對其重要性進行分析,并且提出探討策略。
【關鍵詞】聲樂學習;文學修養(yǎng);探討性策略
引言
在系統(tǒng)的聲樂學習中,過于拘泥于聲樂技巧則很難形成創(chuàng)新的藝術風格,傳統(tǒng)教學模式過于僵化,學生對于聲樂內容不具備感知能力,因此不利于聲樂表現(xiàn)力的開拓。同時,聲樂不單單需要胸腔和嘴唇共鳴,還需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輔助聲樂學習到達新的高度。只有加強了文學修養(yǎng),才能獎文學中的藝術內容在聲樂中融會貫通,增強聲樂內容的理解力,并且塑造成具有良好禮儀的聲樂藝術家。
1.1聲樂是音樂與文學的綜合體
首先,聲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學內容,它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中認為的簡單的唱歌,大多數(shù)人對于聲樂這門學科都有誤解,將其單純的歸納在音樂范疇。事實上,即便是進行唱歌練習,如果發(fā)音不標準甚至吐字不清楚,也很難稱為合格的音樂學習者。而聲樂中更是將這些表達技巧提升了一個大的幅度,文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部分人認為聲樂只需要坐在鋼琴前跟著學習練歌,對于熟知的一些聲樂技巧例如美聲或者民歌進行仿照練習,按照自己習慣的發(fā)音方式和演唱標準,進行聲樂練習。而這種方法只停留在技巧層面,無法進一步對聲樂內容所表達的感情進行深化。大部分教學工作者按部就班的讓學生進行聲樂演唱,過于注重技巧,缺沒有讓學生對練習內容進行感知,在演唱過程中缺乏真情實感,表現(xiàn)起來極為空洞。盡管演唱到位,吐字也清晰,但是不能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時學生自己也缺乏對聲樂的感知,從而無法真正理解其思想境界,在演唱時為了效率沒有掌控節(jié)奏,導致雖然演唱完成卻不具備質感,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僵化,對于聲樂練習只是簡單的完成任務,并沒有完成身心的享受。而只有讓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才能對聲樂內容更好的理解,首先對于各種字形和生詞很快理解,對于許多歌詞得含義能夠快速消化,對于其包含的思想基調能夠快速掌握,從而能夠反應在自己的演唱技巧。例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這是一首民族歌曲,由于缺乏草原文化和歷史文學的關注,大部分學生基本上演唱起來在聲調沒有改變,有些高音例很快用轉音技巧跳過,而低音部分又是快速的唱完。這種方式極其生硬,都是一種歡快的氣氛。而事實上,這首歌是一種具有歷史厚重的人文情懷之歌,在高音部分需要營造出對民族團結的向往,因此節(jié)奏應保證抑揚頓挫。我國的文學著作《詩經(jīng)》不僅僅是一部詩集,也是一部音樂著作。事實上,音樂與文學的結合古來有之,《詩經(jīng)》中大多是反應市井生活和愛情風俗的作品,有風雅頌三種,從宮廷到民間一網(wǎng)打盡。其中,蒹葭和氓都是流傳千古的作品,只因為其中蘊含著當時時代的縮影,反映在聲樂中也就豐富了題材,并且拓展了內容。西漢的《漢樂府》也是詩集,但是組成這一詩集班底的卻是伶人,其中有流傳千古的傾城傾國一詩出自李龜年,而李龜年是有名的伶人??v觀大多哀怨婉轉的歌曲都出自伶人之口,這是因為時代造就了他們自怨自憐,而大多數(shù)滄桑的歌曲出自將軍,這是因為他們的壯志。因此,一部好的音樂作品離不開引發(fā)人共鳴的真情實感,這種感情通過人的演唱傳遞,穿透時間界限,不斷流傳。因此在當代,進行聲樂練習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應該結合時代內容,增加自己對時代文化的理解,從而營造藝術心境,使聲樂內容極具表現(xiàn)力。如果聲樂練習不具備文學修養(yǎng),不僅無法理解現(xiàn)代的人文情懷和社會價值,即使以傳統(tǒng)文化作為基礎進行仿照練習,由于不具備傳統(tǒng)文化精髓,更難以引發(fā)共鳴。
1.2文學拓展音樂內容
無論什么時期,文化都離不開傳承和創(chuàng)新。聲樂也是一種傳播藝術文化的載體,如果始終保留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將無法具備歷久彌新的生命力。進行聲樂學習時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針對聲樂內容進行分析,然后完成二次創(chuàng)作。許多經(jīng)過改編的作品同樣經(jīng)久不衰,這是因為它并沒有損壞原有作品,而是在原有作品基礎上改變了演奏技巧,從而使作品更具有深度。例如《西廂記》原本只是表現(xiàn)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在明代初期王實甫進行創(chuàng)作時,流傳于酒樓集市就是相對于哀怨的古箏和笛子進行吹奏。但是到了清代,封建文化到達頂峰,為了反映清朝封建的荼毒,相關作曲人就對西廂記做了修改,在戲曲和音樂中加入了編鐘和絲竹的音樂,反映宮廷奢靡,和市井的壓迫形成對比,反而更加經(jīng)典。因此,藝術需要創(chuàng)新,而大部分學生在聲樂練習時缺乏文學修養(yǎng),無法對內容進行提取,也不具備想象力,所以只能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即便作品有感情,卻不能獨立創(chuàng)作和改編,漸漸的落在下乘。
1.3文學改善學生聲樂素質
文學與音樂有一個共通之處除了需要靈魂共鳴,還需要足夠的耐性。一部好的作品表現(xiàn)出來絕非一日之功,它需要表現(xiàn)者苦練技巧并且結合自己的智慧,不斷完善表演時的細節(jié)。而大部分學生在進行聲樂練習時經(jīng)常懈怠,導致技巧始終跟不上。還有的學生聲樂演唱時肢體動作和禮儀不充分,尤其是配合具有古韻的聲樂時卻經(jīng)常以現(xiàn)代化動作貫穿全程。只有加強了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才能夠培養(yǎng)其良好的道德品質,鍛造藝術風骨,并且熏陶更多禮儀,培養(yǎng)氣質,使聲樂練習效率上升。
2.在聲樂練習中提高個人文學修養(yǎng)的途徑
2.1練習前多閱讀
老師可以提前規(guī)劃聲樂課程,建立健全的目標體系。對學生需要完成的文學閱讀量和閱讀方向進行規(guī)劃。閱讀量按照階段劃分,閱讀方向與每節(jié)聲樂課匹配,提前幫助學生挖掘眾多古音樂文化資料和現(xiàn)代聲樂研究資料,輔助文學配套內容,例如在學習《賣湯圓》聲樂之前,可以讓學生線進行研讀《春日》詩詞和描寫春節(jié)習俗場景的相關資料,然后每節(jié)課開發(fā)出一個課題,讓學生課后展開研究,對相關文化去進行了解,下節(jié)課聲樂練習之前抽查,從而通過延伸閱讀提高文學知識儲備。另外,根據(jù)每節(jié)課聲樂練習的內容,提煉出幾個價值因素,讓學生分別進行資料尋找并閱讀,然后對其應該包含的思想感情做出評價,在課堂上進行演練。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聲樂與文學結合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趣味性的練習。例如在學習《大風歌》聲樂作品時,可以讓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負責演繹其蘊含的文化內容,另一組學生則配合進行聲樂演唱。還可以通過猜謎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更多文化,例如讓學生表演聲樂中的內容,讓學生猜測聲樂名字,然后做好筆記。通過每階段學習將具有相同表演內容的分類,例如表演起來較為大氣的分成一類,表演較為舒緩的分成一類。通過將這些聲樂名字分類然后建立網(wǎng)絡信息庫,利用技術資源,在電腦上將相關資料查找,放在類別專欄,然后加強課后閱讀訓練。以閱讀成果作為評價考核體系,對表現(xiàn)良好的給予鼓勵和表揚。還應該定期對學生的文學摘抄筆記進行檢查,監(jiān)督其實踐成果,將筆記的內容也作為評價標準之一。
2.2練習過程中多實踐
老師在學生進行聲樂練習以后的成果進行指導分析,引導其創(chuàng)設情境,對應該表現(xiàn)的內容做進一步深化??梢酝ㄟ^創(chuàng)設聲樂價值內容刺激學生展開聯(lián)想。例如針對音樂劇《悲慘世界》中的一些唱段,可以利用舞臺劇的形式,將其內容換成表演形式。可以讓一位學生在臺上演唱,而其他學生按照老師給的劇本框架進行文學演繹,在故事內容演繹完成的時候進行提問,刺激演唱學生展開想象。然后讓表演學生換另一種方式結尾,從而讓學生在聲樂上完成創(chuàng)新,直觀的感受幫助學生養(yǎng)成創(chuàng)新的思維,并且開發(fā)研究不同風格的改編作品,讓學生進行研究。另外,通過培育學生文學素質,從而鍛造學生的聲樂氣質,可以針對學生的肢體動作和表情進行引導,利用多媒體同步模擬,播放相關的聲樂視頻,對學生的動作分解。舉行聲樂朗誦比賽,進行音樂與文學的高端結合,例如一部分用唱腔一部分進行朗誦,從而對聲樂內容更加理解。還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文學內容,例如詩詞和散文之類的,讓學生通過提煉文學信息完成音樂創(chuàng)作,進行反推。注重聲情并茂,培養(yǎng)學生的韻律感和協(xié)調感,老師可以開展戶外實踐,例如針對《雨巷》這首散文詩,讓學生在街道徘徊散步,緩慢朗誦詩詞,然后品味其中的感情。對其表達的感情形成自己獨立的感悟,作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即使不能獨立創(chuàng)作新的內容,也可以根據(jù)過往所學的聲樂內容,將其中具有價值的信息融入其中。例如《雨巷》表現(xiàn)了一種柔美而幽深的感覺,學生就可以尋找同樣具有柔情表現(xiàn)美的聲樂作品,然后將雨水這個因素放進去,可以用沙啞的音調表現(xiàn)內容的惆悵,用若有若無的空靈聲音表現(xiàn)一種似近似遠的朦朧。同樣,在進行《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作品時,可以通過觀賞長河落日圓的雄壯,提煉出落日與滄桑歷史的聯(lián)系。因此在進行相關豪放高亢的聲樂練習時,可以將表現(xiàn)英雄氣概和波濤洶涌的江水的技巧融入,江水就需要學生以低音結尾,而英雄氣概需要學生聲調張揚,一張一合之間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通過這些實踐,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其中蘊含的含義,并且不斷的完成藝術創(chuàng)新。
結語
綜上所述,聲樂練習過程中,具備良好的文學修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聲樂內容,從而具備真情實感。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拓展聲樂價值,完成二次創(chuàng)新。最為重要的是,鍛造學生得多方面藝術氣質,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因此,在進行聲樂練習時,應該著眼于提高學生文學修養(yǎng)的高效性,而本文提出了相關策略,主要圍繞著增加文學閱讀內容,加強文學實踐以及結合聲樂內容做出意境創(chuàng)設等,需要進行相關研究探索,并且反復實踐論證。
參考文獻:
[1]吳杏德.論文學與音樂的親和關系EJ3.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11(55):101—110.
[2]康妮.文學修養(yǎng)是音樂創(chuàng)作之母EJ3.江西教育(綜合版),2019,21(36):15—60.
[3]陳亦飛.文學修養(yǎng)在聲樂練習中的應用型策略(J).教學實踐,2018,145(11):62—74.
[4]孟霞云.聲樂練習過程與文學修養(yǎng)契合的有效性策略(J).音樂文化與實踐課題,2017,56(72):32—114.
作者:張耀 單位: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