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簡易生物學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應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簡易生物學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簡易生物學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應用

摘要:教學資源是在教學中被利用的各種有效材料,包括教具、教材、影視、圖片、課件等。本文以“生物膜的結構模型”為例,從作為教學資源之一的簡易生物學教具出發(fā),分析其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及其多元能力。

關鍵詞:教學資源;教具;應用;高中生物

一、簡易生物學教具

現(xiàn)如今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隨之而來的多媒體技術和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正在影響傳統(tǒng)教學,但簡易生物學教具的制作和應用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何為簡易生物學教具?簡易生物學教具是指教師或學生為了滿足教與學的需要,利用簡單易懂的方法獲取周邊的有限資源,自己動手制作的結構簡單、設計新穎、經(jīng)濟實惠的教學用具。其包括教學標本、教學模型、教學實物等。簡易生物學教具是教師教學的幫手,是學生學習的摯友,小到一塊布、一張紙、一個橡皮泥,都能為教學帶來不一樣的藝術色彩。

二、簡易生物學教具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一)制作背景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而其中的蛋白質分子排列方式多樣,一些蛋白質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一些蛋白質部分或全部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中,一些蛋白質貫穿于整個磷脂雙分子層。同時,糖被位于細胞膜的外表面。由于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nèi)容是分子與細胞水平,高一學生較難理解,且高一學生沒有接觸過生物膜的結構,不能完美地想象出其三維立體結構。所以,學生很難理解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nèi)容。但在實際教學中使用簡易生物學教具,使學生直觀地看到生物膜的結構模型,可直接解決這一難題。如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生物膜的結構模型,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制作策略

生物膜結構教具的制作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步驟一:材料的選取。在材料的選取上,可以選取乒乓球、細鐵絲、紙片、水彩顏料、雕刻刀、剪刀、固體膠等。步驟二:材料的準備。首先,用雕刻刀在若干個乒乓球的表面鉆兩個小洞,兩個小洞的距離較近。其次,用剪刀剪出蛋白質、糖被的形狀。最后,用水彩顏料將蛋白質和糖被涂上顏色。步驟三:制作的方法。首先,取兩根細鐵絲的一頭一尾分別穿在兩個乒乓球的小洞上,兩兩組合排列成一排,并用固體膠固定在一起,構成生物膜磷脂雙分子骨架。其次,用固體膠將剪下的蛋白質和糖被分別固定在細鐵絲上。最后,將固定好的蛋白質和糖被鑲嵌在生物膜磷雙分子骨架的表面或里面。

(三)制作效果

生物膜結構教具構思巧妙、設計新穎、材料易取、結構簡單、制作容易。在生物學課堂上,使用生物膜結構教具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學生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突破了教學難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展示生物膜結構教具的環(huán)境條件、輔助教學的程序和時間。但是每一種簡易生物學教具都有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生物膜結構教具也不例外。磷脂雙分子層具有流動性,是可以運動的輕油般的流體,并且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也是可以運動的。但是在生物學課堂上所展示的生物膜結構教具是固定的、不動的。學生雖然能夠直觀地認識生物膜結構,但是卻不能體會其流動性的特點,對生物膜結構的特點表現(xiàn)得不夠形象生動,比較死板生硬?;诖?,教師還應更加完善地思考,思考能否制作出一個既能夠展示其生物膜結構,又能體現(xiàn)其流動性特點的模型。

三、結語

在生物學教學中使用簡易生物學教具,有助于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學習的效率,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制作簡易生物學教具,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簡易生物學教具,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做、學、創(chuàng)造”的樂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劉恩山.中學生物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黃瀟 張小勇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