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國時期甘孜藏區(qū)漢人移民社會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甘孜藏區(qū)的基本情況
因其獨特的地緣特征,在明、清兩代,甘孜藏區(qū)成為連接內地與衛(wèi)藏的“通道”,頻繁的商旅往來和軍隊調撥成為漢人移民進入的重要背景。清末“改土歸流”后,行政體制上的整合進一步推動了漢人移民數量的大幅增加。根據民國學者任乃強的實地考察與估測,至1930年前后,除幾乎全部為漢族人口的瀘定縣外,甘孜藏區(qū)其他各縣的人口總數為40.6萬,其中藏族36.1萬,占88.92%;漢族4.4萬,占10.84%;彝族0.1萬,占0.24%。本文余下部分就將對這大約占人口總數1/10的漢人移民群體的職業(yè)類型、社會地位、身份認同等問題作以考察。
二、漢人移民的職業(yè)類型
民國時期甘孜藏區(qū)的漢人移民,大體可以分為三個職業(yè)類型:
(1)商人。
(2)墾民及手工藝匠人。
(3)政府官員、駐軍及其眷屬。
(一)商人
商人是最早的漢人移民群體。早期的漢商多來自陜西,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元代的行政設置。當時,黎州、雅安、碉門至打箭爐一帶均歸陜西行省管轄,并有陜籍軍人駐扎,因此有陜籍商人作為隨軍行商來到打箭爐,后逐步轉為坐商,并不斷提攜家鄉(xiāng)后輩前來經商。除陜西外,川、滇兩省是漢商的另外兩大祖籍地。在元代,漢商在甘孜藏區(qū)的經營范圍只局限在東部的打箭爐。至明代,這一界限被突破,越來越多的漢商西出爐關,深入草地。明末清初之際,北路的霍爾地區(qū)享有“北路大埠”之譽,商品貿易頗為繁盛,來自內地的商人也日漸增多。至清代,漢商的經營范圍進一步擴大。1719年,岳鐘琪率軍西征時,有陜籍商人跟隨軍隊到達了巴塘地區(qū),至此,漢商的足跡已深入到金沙江沿岸。到1727年,在巴塘的陜、川、滇籍商人和工匠已達40余人,有“十八家漢商”之說。他們組織了“巴塘漢商公會”,宗旨是:“對外互相聯絡,鞏固漢商團體;對內憐恤孤寡,濟貧扶弱?!边@一組織直到民國時期仍在運行。在甘孜藏區(qū),最早的“流官”機構———里塘、巴塘兩處的軍糧府是在巴塘漢商公會成立后次年(1728年)才設立的,因此,這些來自民間的商人比王朝的官員更早地進入了這片邊陲之地,并逐漸成為當地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辛亥革命后,盡管社會動蕩加劇,但漢商們并沒有停下開赴藏區(qū)的腳步。根據任乃強的視察報告,在1930年前后,甘孜藏區(qū)的漢商及其家屬的總人數已達到10000人左右。
(二)墾民
如果說商人代表了由利潤驅使而自發(fā)進入的移民群體,那么,墾民則與中央政府的邊疆整合工程密切相關。甘孜藏區(qū)最早的“正式”墾民是北路丹巴、爐霍一帶的“兵屯”。1896年,因章谷土司絕嗣,其轄區(qū)“廢土設屯”,遂有漢人士兵于此屯墾,并逐漸安家落戶。1906年,甘孜藏區(qū)全面推行“改土歸流”,主持該項事業(yè)的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開始有計劃地從四川內地招募墾民。據統(tǒng)計,從1906到1911年,由趙氏招募的墾民總數為1723名,其中600余名帶有眷屬,分發(fā)地包括稻城、巴塘、定鄉(xiāng)、河口、康定、鹽井、道孚、甘孜各縣。這些由官府“正式”招募者僅構成墾民群體的一部分。事實上,甘孜藏區(qū)墾民的最重要來源是從清代中前期開始直至民國時期駐扎于此的軍隊的退伍兵丁。根據任乃強的考察,在清代的川藏大道沿線,駐守的兵丁達2000余名,均由四川省派放,3年輪換。這些官弁員丁“靜居無事,多娶番婦;營生業(yè),或設商店,或墾荒土;漸次興家立業(yè),繁衍子孫”,“樂此不歸者甚多”。民國初年以降,國家整合邊疆的力度加大,甘孜藏區(qū)的政務人員和駐軍的數量大幅增加,由此,退伍士兵和離職公務人員繼續(xù)構成墾民、小商人的重要來源。根據任乃強的估計,在1930年前后,甘孜藏區(qū)各種來源的漢人墾民數量已逾萬人。甘孜藏區(qū)的漢人移民中還有一個與墾民的來源類似,但流動性更大的類別———工匠,包括木工、船工、剃頭、縫紉、采木、挖金等職業(yè)群體。根據任乃強的估計,在1930年前后,這個群體的規(guī)模在5000人左右。
(三)政府官員、駐軍及其眷屬
除上述之外,在甘孜藏區(qū)的漢人主要就是政府官員、軍人及其眷屬了。這個群體不能完全算作“移民”,因為其中大部分只是因任職關系而短期居留。根據任乃強的估計,在1930年前后,甘孜藏區(qū)的軍政官員、在伍士兵及其眷屬的數量約10000人。
三、漢人移民的社會地位
在甘孜藏區(qū)的漢人移民中,社會地位最低的是墾民和工匠。他們的地位與本地差民大體相當,僅因所耕種土地的性質不同,而與差民在賦稅、差徭上的待遇有所差異。他們大都是沒有家室的青年男子,在當地安家后,或娶或贅,多與本地族群通婚,并逐漸“本地化”。相對而言,商人的地位要高得多。不少漢商資本雄厚,成為當地與寺院商、土司商并列的三大商業(yè)力量之一。一些漢商還與寺院、土司合股經營,不僅利潤豐厚,在社會地位上亦進入上層階級。例如在民國時期的道孚縣,最有名的漢商是川籍的丁家鍋莊和陜籍的閻家鍋莊。當時的道孚縣有“八大家”之稱,指實力最盛的八大家族,丁、閻二家均入此列。政府官員的地位則略顯復雜??傮w而言,在等級觀念根深蒂固的甘孜藏區(qū),“漢官”往往被本地民眾視為與土著貴族并列甚至更高的階層,并受到尊重乃至敬畏。但在具體的情境中,這一問題又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政府控制力較強的東、北部各縣,政府官員要較南部諸縣更有威望;職位高的官員要比職位低的官員更受尊重;駐軍長官要比文職縣長更容易推行政令。然而,無論地位如何,這些官員在總體上并不被視為“本地人”,這與已成為當地社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漢商和墾民群體頗為不同。綜上所述,土著社會中外來移民的社會地位是一個復雜的變量。在甘孜藏區(qū)的例子中,固然有族群身份的影響,但更多的是職業(yè)、財產等與社會等級相關的因素在起作用。
四、漢人移民的身份認同
(一)本地化
某一群體的“社會地位”是由該群體外部的其他群體賦予的;與此相對,該群體對自身之地位和身份的認識則涉及另一個問題。在中國歷史上,漢人向少數族群聚居地的遷移常常伴隨著“漢文化”的擴張,這一過程通常被簡單地定義為“漢化”,并成為理解歷史上的“夷—夏”關系的主流模式。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具體的時空情境中———尤其是在自然環(huán)境與中原大相迥異的地區(qū),本地族群的“漢化”與漢人的“本地化”常常是一個相互拉鋸又同時發(fā)生的進程。本文的研究佐證了這一結論。在民國時期的甘孜藏區(qū),漢人移民作為本地社會的“少數族群”,都或多或少地經歷了“本地化”的歷程。就“本地化”的內容來看,大體可以區(qū)分為生活習俗、語言、宗教三個由低到高的層次。
1.生活習俗。漢人“本地化”的第一步,是在生活習俗———如服飾、飲食等———上接受地方社會的方式。那些定居下來的漢人都完成了這一步,許多人從外表上看,已與本地族群沒有區(qū)別。在節(jié)慶、婚喪一類活動中,漢人移民則往往將漢、土習俗融為一處,展示出族群交融地帶的獨特風情。例如1942年,道孚縣城著名漢商———崔家鍋莊的長子崔良璧(藏名洛松仁青)結婚時,儀式就是一種“漢土結合”的方式。首先,新郎家派出馬隊遠至爐霍縣迎親,這是典型的本地族群的迎娶方式。其次,在典禮上,新郎身著漢式長袍馬褂,頭戴插金花呢缽式禮帽,肩披紅綾。新娘身著藏裝,但頭搭紅帕蓋頭。新人在中堂行拜天地祖宗的漢式三跪九叩禮。再次,禮成之后,新郎改換藏裝,到院場內參加“跳鍋莊”的藏式歌舞歡慶。最后,對來賓的款待方式是漢人賓客入酒席,本地族群的賓客吃份子肉。在喪葬習俗上,漢人通常采用土葬的方式,而不會采用本地族群常用的天葬和水葬。但在超度亡魂時,則漢、土方式同時使用,既請藏傳佛教的喇嘛念經、給寺廟上布施,又請由當地漢人資助興建的漢式佛教寺廟辦道場。在其他的節(jié)慶活動方面,漢人同樣以“兼容并包”的方式來對待。他們既按照本地社會的習俗過藏歷年,參與寺廟的各項宗教節(jié)日,同時又過漢式的春節(jié),在清明掃墓祭祖,在中秋舉家團聚。
2.語言。自清末“改土歸流”起,“語言不通”就成為外來的漢人官員治理地方所面臨的最大障礙。無論是宣講政策,還是調解糾紛,不懂本地語言的漢人官員都不得不依賴“通事”的翻譯,而“通事”利用其雙語能力上下其手、從中漁利就成為地方政治中的最大弊端。然而,對這個地方政府幾十年未能解決的“頑癥”,那些自發(fā)進入甘孜藏區(qū)謀生的內地移民似乎毫無障礙地就解決了。方式很簡單,在最初階段,這些漢人移民都是用漢字標注讀音的辦法,自編常用語手冊,以類似“天叫朗,地叫撒,驢叫孤日,馬叫打”之類的順口溜來學習的。后來,這些漢人或娶“康婦”,或贅“康家”,在當地安家落戶,學習語言更加容易。一份1938年的調查報告記錄了當地的語言使用情況,顯示這些外來“客民”已經完全掌握了本地族群的語言:魚通人民分漢、康兩種。漢民即天全、蘆山、漢源、滎經、邛崍、安岳、遂寧移來之客籍人民(即俗呼客民),約占區(qū)內人民百分之六??得窦赐林U家,以其多居寨上,故蠻家自呼曰寨上,……語言亦有漢、康之分,客民與客民對談用漢語,康民與康民對談用康語。若客民、康民聚于一室,所談又全為康語矣。需要指出的是,民國中后期,在劉文輝主政時,省級政府并非沒有提倡地方官員學習本地族群的語言和文字。在1938年,西康建省委員會專門組織了“康文康語大賽”,用以鼓勵基層官員學習本地語言。但是,相對于那些每天與本地族群打交道、做生意的商人、工匠、墾民來說,地方官學習語言的動力顯然要低得多?!肮賳T”與“商人”在面對語言障礙時所采取的不同態(tài)度及由此形成的迥異結果,既反映了“流官”這種體制在地方治理方面所潛藏的諸多問題,也展現出所謂的“族性”在民間交往與政治治理這兩個不同層面的差異。
3.宗教。對漢人移民來說,飲食、服飾,乃至語言的“本地化”都或多或少帶有“功能性”的成分,而在宗教信仰方面的“本地化”則具有“本質性”的意義,可能最終導致“漢人”身份的消失。由于佛教在內地社會的歷史比在藏地更為悠久,因此,對內地的漢人來說,信奉佛教與其漢人身份并無沖突。但在藏區(qū)社會,情形則頗為不同。藏傳佛教對個體的精神世界和整個社會結構的控制力度遠非漢地佛教可比。對定居于此的漢人移民來說,藏傳佛教與漢人身份間的文化沖突突出地體現在與祖先崇拜和承嗣相關的問題上。1911年,里塘糧員陳廉呈遞給趙爾豐的一份奏文中記錄了漢人家庭的子嗣入寺作喇嘛的例子:竊糧員昨到本臺喇嘛寺通譯學堂,見喇嘛學生馮作材、伍尚猷、熊民國三名頗為聰秀,詢悉原系漢人。馮作材因年少多病,許為喇嘛,熊民國、伍尚猷因家貧欠喇嘛帳,遂為喇嘛。調查在堂學生,尚有漢人七名。……且王尚白、楊作蔭皆系單丁獨子……奏文中描述的情況在社會地位較低的漢人家庭中一定不占少數,這幾乎是“本地化”的最高程度。在以“宗族”體系為核心要素的“漢文化”中,這些漢人移民的后代既然放棄了來自漢地的祖先譜系,也就幾乎相當于放棄了自己是“漢人”的身份意識。
(二)堅持身份
在民國時期的甘孜藏區(qū),有一些漢人移民———尤其是那些社會地位較低的墾民、工匠或小商販———的“本地化”是徹底的。他們多以入贅的方式與本地族群通婚,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其自身,還是他們的子嗣,都接受了本地社會的生活習俗、行為規(guī)范和宗教信仰。與之相對,一些社會地位較高的漢商家庭,則在融入本地社會的同時,相當成功地長久保持了自己的漢人身份。
1.宗嗣承替。對漢人來說,最重要的文化紐帶莫過于與宗嗣相關的各項制度。在前面描述過的“婚俗”的例子中,盡管在結婚儀式上,漢商家庭吸納了許多本地族群的習俗,但在關鍵的一點上,他們則鮮明地表達了對漢人身份的堅持。在甘孜藏區(qū)的本地習俗中,子、女都可承嗣門第,以子娶婦和以女贅婿并無差別,甚至因父母多愿與女兒一起生活,以女贅婿者所占比例可能更大。但在漢人社區(qū)中,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漢人家庭基本都采取“男婚女嫁”的方式,以子成婚,而延宗祧。1943年9月,甘孜縣政府兼理司法處收到了一份訴狀,被訴方是已故漢商劉瀛洲的土著遺孀:查有本市居民劉瀛洲,系四川成都人氏,自民初來甘貿易,不意竟于去冬因病亡故。遺下妻室兒女大小五口,家庭生活尚稱小康,積蓄甚多?!┰搵D巴母不守婦道,……與夷人奪吉茍合,隨同到家正式夫婦,來往至為密切,將家中財產貨物誘透一空。該婦意圖改嫁,不管兒女之生活,違背故夫之旨,迭據該兒女等前來哭泣哀告。……似此目無官府,糊行亂為,有傷地方風化,拋棄兒女,財產誘透干凈,民等以瀛洲在生之托,為伊兒女幼弱生活起見,特聯名公稟,懇請鈞府作主,將該巴母、奪吉傳案究追,以正地方風化,而維兒女生活。起訴方的落款除“負責人劉銀魁”外,還有甘孜縣的商會理事長、工會理事長、川幫保長、陜幫保長及街坊民眾代表十余人。此案經縣政府司法處“交由街鄰人士和平調處”后,最終達成了如下解決辦法:該巴母自知錯誤,甘愿與私通之奪吉解除婚約,脫離關系,絕跡來往,從此改過自新,孀守劉氏后裔,永無改嫁。仍前貿易,理料家務,撫育兒女,決無意外不良情事?!z下兒女五口,除大女自幼削發(fā)出家,次女適嫁與任紹武,三女尚幼。至兩兒亦送學喇嘛,甘愿將次男還俗,送讀漢書,繼承劉氏香煙,以樹根立而慰幽魂。在這個案例中,甘孜藏區(qū)的漢人群體對以“宗嗣”為核心的漢文化道德體系的堅持和捍衛(wèi)顯露無疑。而當結為團體時,他們也具有了在當地社會中堅持這種“少數族群”之身份與權利的能力。
2.儒學教育。除“宗嗣”這一原則性問題外,漢人移民“堅持身份”的另一表現是對儒學教育的堅持。甘孜藏區(qū)最早的漢式學堂并非20世紀初開辦的“官學”,而是早此二百余年由漢商自籌資金、延聘先生而創(chuàng)設的“私塾”。盡管早期的私塾所能教授的僅為《三字經》、《百家姓》之類最簡單、淺顯的漢文,但這無疑體現出這些漢人移民對華夏文化的繼承和堅持,同時也是對自我身份的堅持。一些有條件的漢商家庭則會把子孫送回原籍讀書,待學有所成再回到甘孜藏區(qū)承繼家業(yè)。在清末和民國時期實行強制教育后,對大部分縣份來說,不把上學視為“學差”的,可能只有那些漢人家庭。1929年,在任乃強視察的9個縣中,各縣立小學的學生幾乎都是漢人家的子女。
3.自衛(wèi)團體。相對于在宗教、文化上的堅持,各縣所建立的“漢團”組織則是作為“少數族群”的漢人移民群體維護自身利益的成果。在許多地區(qū),“漢團”的建立都直接與漢人移民在當地社會的不利處境相關。例如道孚縣的漢團組織———人和團,就是在1912年道孚縣城發(fā)生“驅漢”事件后由漢人移民建立的自衛(wèi)組織。由于漢人移民大都集中居住,形成了相對緊密的社區(qū),因此,各縣的“漢團”后來都逐漸成為保甲體制中的一個行政單元,稱為“漢保”。
(三)“本籍人”
在探討移民的身份認同時,另一個重要維度是“族群認同”與“地方認同”的關系。在民國時期的甘孜藏區(qū),那些在此安家落戶、娶妻生子的漢人移民不僅在生活習俗、語言等方面實現了“本地化”,在心理意識上也逐漸形成了對居住地的“地方認同”。同時,在本地族群眼中,他們不再為外鄉(xiāng)人,而是本地社會的一分子。在20世紀40年代,甘孜藏區(qū)各縣設立縣參議會時,許多漢商都以地方賢達的身份當選為縣參議員,甚或作為本縣代表擔任省參議員。當時,在這類選舉中,決定是否有資格成為候選人的是“籍貫”而非“族別”。這些定居于此的漢人都被視為“本籍人”。在地方民意機構與政府討價還價的事件中,無論是“漢人”,還是“康人”,他們都作為地方民眾的代表,為本地社區(qū)爭取利益,顯示了共同的地域認同。甚至兩位在20世紀30年代以“康人治康”為旗幟發(fā)動自治運動的本地族群精英,從血統(tǒng)上看也是早期的漢人移民的后裔。在民國時期的甘孜藏區(qū),許多漢人都有兩個名字,一個漢名和一個藏名,這與許多本地族群的精英分子的情形一樣。對本地族群精英來說,這兩個名字可以視為他們在“漢化”與“堅持身份”間的平衡。同樣,對漢人移民來說,這可以視為他們在“本地化”與“堅持身份”間的平衡。有的本地族群精英偏向了“漢化”一邊,即使仍然保留了藏名以及關于家族歷史的記憶,但在思想意識上已經變成了“漢人”;有的漢人偏向了“本地化”一邊,即使仍然保有漢名,但在文化、宗教上已經變成了“康人”。而更可能的情形是,在他們的思維世界中,根本不存在這條界線,筆者在這里所討論的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五、結語:“族性”的兩個層面
費孝通先生將“中華民族”之形成的歷史劃分為“自在的民族”與“自覺的民族”兩個階段,這一劃分所描述的對象是作為整體的“中華民族”。而事實上,這對概念同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中華民族”內部各族群的身份認同及其與國家的關系。不同的是,對構成“中華民族”的各族群來說,“自在”和“自覺”這兩種狀態(tài)并不僅僅體現為時間序列上的先后,也表現為社會生活的不同層面?!白杂X的民族”體現在政治生活的層面。自清代末年起,“平滿漢畛域”就構成了現代中國探索共和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辛亥革命后的“五族共和”宣言和國民政府關于“中華民族宗支論”的宣揚,都與“族屬”逐漸獲得政治意涵的背景密不可分。與之相對,在日常的社會交往中,“族性”則處在“自在”的狀態(tài)中,與血緣、地緣、職業(yè)、階層等諸多身份分類標準交織在一起。上述區(qū)分與最近10年學界關于“民族”與“族群”的概念使用、民族問題的“政治化”與“文化化”的爭論密切相關。本文的討論所涉及的時段為20世紀上半期,正是中國境內各族群逐漸獲得政治意涵的時期。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日常生活中處于“自在”狀態(tài)的“族性”的個案,而就在這一“自在”交往的同時,甘孜藏區(qū)的本地族群精英正在國家政治的舞臺上為自己的“民族”爭奪話語權。筆者相信,理解“族性”在兩個不同層面各自的呈現方式以及二者間的互動,是理解現代中國的“民族問題”的核心線索之一。
作者:王娟 單位:北京大學歷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