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課在臨床醫(yī)學內分泌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微課在面向臨床醫(yī)學本科生進行內分泌與代謝病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校臨床醫(yī)學專業(yè)2013級兩個班共62名學生作為任課班級,大學前三年兩班級的平均成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為主、微課為輔的教學方式;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學結束后比較兩組學生章節(jié)測驗成績,采用問卷調查學生對教學的評價。結果實驗組測驗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對微課教學方式的滿意度較高。結論以視頻為核心的微課教學平臺的搭建,可提高內分泌與代謝病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臨床醫(yī)學;本科;內分泌與代謝??;傳統(tǒng)教學;問卷調查
內科學是臨床醫(yī)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yè)理論課,課程特點為內容復雜、理論抽象,學生普遍感到難學,且內分泌與代謝病因發(fā)病機制特點決定了其更是授課的難點。1960年微課程最早由美國阿依華大學附屬學院提出,其主要的目的是針對某一個主題建設一些迷你課程,從而對正式的課程教學進行進一步有益的補充;1998年新加坡首先啟動了微型課程項目,主要目的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微型課堂(micro-lesson)的教學[1-2];2008年DavidPenrose首次提出微課程(micro-lecture)這一概念,國內胡鐵生自2010年首先提出了微課概念,指出以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按照知識點對視頻進行切割,把課程出現(xiàn)的重點和難點變成若干個“顆?;币曨l,并配以輔助性教學資源,便于學生有選擇地進行個別化學習。本研究在臨床醫(yī)學本科的《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研究時間為2016年11月—2017年8月,隨機選擇2013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2個班級62名學生,A班為實驗組,B班為對照組。實驗組30名,其中男14名,女16名,平均年齡(22.2±0.78)歲:對照組32名,其中男14名,女18名,平均年齡(21.8±0.96)歲。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和大學三年成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學生均知情后納入研究。
1.2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由同一教師授課,選用葛均波、徐永健主編的第8版《內科學》,理論和實驗學時數(shù)相同,兩組課堂授課所用PPT內容相同。實驗組采用傳統(tǒng)講授教學為主、微課為輔的方式進行;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講授教學方法為主、市場科購買的教學視頻為輔的方式進行。(1)內容準備。授課內容選擇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及腎上腺疾病,針對各疾病的難點和重點,主要是不同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原則等學生普遍反映較難理解的問題,通過查閱資料、上網(wǎng)搜索等手段制作出若干微課小視頻,時間限制在15min以內,要求實驗組的學習委員課后把本班學生集中反映的不能有效掌握的難點反饋給教師,進一步針對性地補充微課視頻。(2)建立平臺。任課教師在實驗組和對照組班級分別建立QQ群,將制作的微課視頻上傳至實驗組QQ群,將購買的教學視頻上傳至對照組QQ群,請學生均在指定時間內觀看完畢;支持學生下載隨時隨地瀏覽;分別約定時間在QQ群和學生進行交流、答疑。
1.3評價方法
包括:(1)每節(jié)內容測試與章節(jié)總內容測試成績:兩組學生使用相同內容不同題目順序的試卷進行測試,共4次,每份試卷滿分100分,每位學生均參與測評。(2)醫(yī)學生對教學效果評價: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學習主動性、知識的掌握度4個方面,選項包含“非常滿意”,“滿意”,“一般”與“不滿意”;每項5分,總分20分:16~20分為非常滿意,11~15分為滿意,5~10分為一般,0~4分為不滿意;滿意程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課程結束后發(fā)放問卷,發(fā)放62份,有效回收62份。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及統(tǒng)計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滿意程度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成績
實驗組學生的測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
2.2教學效果評價
實驗組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學習主動性、知識的掌握度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其中學習興趣及學習主動性滿意度提高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講授是醫(yī)學學科中最常使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師講授為主,優(yōu)點是條理清晰,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描述及講解,不足是課堂信息量大,無法更好地有效呈現(xiàn)重點內容。而微課的“顆?;币曨l,可分別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與主題,促使學生在課后能夠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隨時隨地學習。
3.1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
3.1.1能夠提高醫(yī)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與大學院校管理的人性化改革,學生的自學能力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微課設計緊密聯(lián)系授課內容的教學目標與內容,目標明確,易使學生產(chǎn)生“聚焦”的學習體驗,從而提高了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興趣度[3]。
3.1.2能夠提升醫(yī)學生的學習效率醫(yī)學生課后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隨時隨地重復播放微課視頻進行“碎片化”學習,在有效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里有效地提升學習效率[4-5]。
3.1.3有利于醫(yī)學生更好地把握重點內容傳統(tǒng)教學與整體化的視頻不利于學生對重點的掌握,“顆?;币曨l[6-7]很好的解決了學生對知識把握度不夠的難題[8-9],使重點突出,難點易于突破,精準把握知識要點。
3.2微課教學的問題
微課在教學應用中也存在著潛在不足,比如學生可能對微視頻形成依賴性從而不注重課堂教學;個別知識點的講授導致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較差而不利于知識的系統(tǒng)掌握[10-12]。如何在今后的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并改進其不足,尚需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袁志芬.微型課程概念辨析[J].教學與管理,2014(9):18-21.
[2]容梅.微型視頻課例:相關概念辨析與應用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14(7):100-104.
[3]仉瑞興,郭曉堂.以認可為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5(8):19-20.
[4]鄧勇.信息技術在中學微型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2016(11):252.
[5]徐夢詩.微課應用方式與認知方式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6.
[6]王成,王麗萍,季榮,等.信息化教學資源顆?;ㄔO與思考——以浙江省在線開放課程“服裝面料認識與鑒別”為例[J].紡織服裝教育,2017,32(4):294-297.
[7]金榮妹.淺談“微型課堂”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師,2017(4):96-97.
[8]郭靜芹,朱洪巖,李建偉,等.微課在高職護理教學翻轉課堂中應用效果的探討[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24):29-31.
[9]于春元.基于高職英語語法課堂的微課選題與設計[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5(3):85-87.
[10]龔萍.微課程教學設計在教學中的使用現(xiàn)狀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6(10):25-28.
[11]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12]鄭小軍,張霞.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作者:劉炳麗 李婷 孫睿 單位:錦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骨科學教研室 華中農業(yè)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錦州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