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說祠堂與民間的公共生活聯(lián)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祠堂
從明代嘉靖年間開始,為化民成俗,統(tǒng)治者允許民間聯(lián)宗立廟,從此各地紛紛建立祠堂。北方歷代多戰(zhàn)亂,宗族組織不夠發(fā)達,宗族性血緣村落較少,祠堂建筑也不興盛;而南方長期穩(wěn)定,宗族勢力十分龐大,各村多聚族而居,經(jīng)濟上也較為富有,大小祠堂遍及各村。除了祭祀祖先之外,祠堂也是宗族議事和婚喪大禮的地方,屬于本宗族內(nèi)最重要的公共空間,因此在祠堂內(nèi)演劇敬祖兼及族人娛樂也成了普遍現(xiàn)象。祠堂演劇對于江南農(nóng)村的宗族內(nèi)部公共生活來說具有多方面的意義。首先,演劇是祭祀祖先的供品,而在祭祀盛典和修宗譜等宗族活動中進行戲曲表演則還有借演戲維持安靜、滿足人心的功能,以免人多序亂。關于這方面的記載在各姓宗譜中比比皆是,余姚《沈氏宗譜》中提到“設筵演戲,首敦春祀之典。世世子孫,各盡誠敬”,紹興《陳氏宗譜》中提到每年冬至的時候要在宗祠前演劇一臺,寧海清潭孝友堂宗祠也有規(guī)定,每年十月演戲五臺。宗祠演劇為鄉(xiāng)民的生活增添了歡樂的色彩,也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除了四季祭祖以及族人娛樂的原因之外,祠堂演劇在江南鄉(xiāng)村中被當做教化和家族管理的手段,在族人違反族內(nèi)禁約時常常以罰戲作為懲罰手段。安徽歙縣大程村的《受祉堂大程村支譜》中就提到“堆貯物件,縱放豬牛,作踐宗祠社房者,罰戲一本”,在祠堂中演戲既懲罰了觸犯村規(guī)的村民,也教育了其他族人。正因為祠堂演劇在宗族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明清以降,江南鄉(xiāng)村宗祠中建設成為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
2江南祠堂
江南一帶現(xiàn)存明清時期的古中,屬于祠堂的占據(jù)了相當大的比例。江西樂平一地現(xiàn)存的400多座中大部分均為祠堂;2006年國家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浙江寧海有10座入選,其中7座屬于祠堂;而嵊州現(xiàn)存108座古中也有一半以上屬于祠堂。由此可見,祠堂構成了江南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祠堂的格局多采用中國傳統(tǒng)合院式布局,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門廳、享堂、寢室,享堂是舉行祭祖儀式的地方,而寢室則用于供奉祖先牌位。作為祭祖的供品,戲曲表演通常正對著享堂進行,因此修建的也是坐南朝北,設置于門廳明間之內(nèi),或者突出于門廳與享堂圍合而成的天井之中,正對享堂。這樣一來,天井、正廳以及兩廂都成為觀戲的場所。為了拓寬觀劇場所和區(qū)分觀眾的身份,也時常會在兩廂建設看樓,看樓上為女眷、兒童,看樓之下則為男性觀眾。寧海岱胡村的胡氏宗祠更是在與正廳之間設置勾連廊,以三連貫藻井覆蓋與正廳之間的天井空間,勾連廊下成為男賓觀劇場所。隨著戲曲演出在宗族活動中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祠堂的觀劇空間也在不斷擴大,甚至拓展到了祠堂之外。江西樂平的祠堂中有一種類型被叫做晴雨臺,分為兩面,一面向內(nèi)對著祠堂的享堂,一面向外對著祠堂外的廣場,晴日在露天廣場看戲,而雨天則在祠堂內(nèi)看戲。這種晴雨臺的設計面向廣場的一面裝飾華美,而面向祠堂的一面則較為簡單,顯然以晴臺為主要演出空間,這樣一來祠堂也就不再受到祠堂內(nèi)部觀演空間的局限。樂平涌山鎮(zhèn)敦本堂、滸崦都屬于晴雨臺這種類型。伴隨祠堂公共活動范圍的擴大,部分最終在建筑結(jié)構上脫離了祠堂,成為獨立的建筑,江西樂平村落中常見的萬年臺就是從祠堂中分離出來的。嘉慶五年修建的樂平戴村譜堂是最早從祠堂中分離出來的萬年臺之一,與祠堂大門面面相對,中間隔著廣場。雖然離開了祠堂,但是還具有身離魂附的特征,不過這種轉(zhuǎn)變使得祠堂真正轉(zhuǎn)變成了鄉(xiāng)村公眾的娛樂場所。
3祠堂用途
祠堂除了通過戲曲表演祭祀祖先、凝聚族人之外,其修建工程也是族中重要的公共性事件,修建經(jīng)費或者通過祭田租金收入,或者通過人丁攤派。宗祠的修建象征宗族的經(jīng)濟、社會和政治地位,關系著宗族的榮耀,作為宗祠中的組成部分也往往成了重點裝飾的部分,因此樂平、寧海等地區(qū)不少的祠堂往往在修建中極盡工巧之能事。樂平滸崦程氏祠堂為晴雨臺形制,采用傳統(tǒng)牌樓樣式,三間四柱三鳳樓兩硬山,明間升起三重樓,檐下斗栱五層,梁枋上有上百幅戲曲故事的繪畫,內(nèi)外通體敷金,極為華麗。而寧海岱胡村胡氏宗祠設有三連貫藻井,臺面上的藻井采用螺旋式,以16個龍頭狀坐斗向上重疊,第二個藻井用八卦盤香式,以八龍八鳳形的坐斗逐層升起,第三個藻井則是圓形,井口分為內(nèi)外兩道。三個藻井造型各異,不僅極具裝飾功能,還能夠起到攏音和擴音的作用,梁枋、雀替、斗栱、牛腿等部件也均有各色雕刻,刀法細膩,紋樣生動。除了神廟、祠堂之外,江南明清還有街臺、河臺等多種其他形式,均在鄉(xiāng)民的公共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村民娛樂、聚會、祭祀、議事的重要場所。而其楹聯(lián)、雕刻、彩繪不僅增添了的華彩和生活情趣,也起到了勸導和教育的作用。
作者:薛林平 單位:安徽傳統(tǒng)戲場建筑研究